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方案与计划以及多部门协调机制(共4篇)
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方案与计划以及多部门协调机制 篇1
消毒隔离工作多部门与科室协调管理机制
为加强医院消毒隔离管理,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因消毒隔离工作执行不力造成医院感染事件,保障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医院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院内多部门与科室之间的管理协作机制如下:
一、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立消毒隔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全院各部门消毒隔离制度及保洁制度;
2、定期对全院各类医护人员进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的教育培训及考核;
3、监督指导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灭菌、隔离技术;监督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规范执行;对消毒隔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危险因素认真分析,针对问题协助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4、一旦发生感染暴发,应迅速到达发病,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改进消毒灭菌方法和隔离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5、至少每季度召开会议一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消毒隔离管理方面的问题,遇到问题随时召开,充分发挥小组的领导、决策与协调能力。
二、医院消毒隔离的管理主要由院感科牵头,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及各临床科室协作进行。
1、院感科职责:(1)负责制定全院各部门消毒隔离制度及保洁制度;(2)定期对全院各类医护人员进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的教育培训及考核;
(3)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并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及时与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沟通,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导实施。
(4)对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购入、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2、护理部职责:
(1)负责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消毒、灭菌、隔离、职业防护、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有关知识的培训。
(2)各护理单元设立医院内感染监控护士,检查督促本部门消毒隔离工作。
(3)协助医院消毒隔离小组开展多重耐药菌控制;(4)对全院的保洁员进行正确管理,并协助感染管理科加强对该人群的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指导、监督其做好防护。
3、医务科职责:
(1)协助组织医师和医技人员参加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
(2)监督、指导医师和医技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一次性医疗用品、职业防护等管理制度;
(3)协助医院消毒隔离小组开展多重耐药菌控制。
4、总务科职责:
负责组织医院废弃物的规范收集、运送、登记、暂时保存管理及无害化处理工作。
5、检验科职责
(1)负责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的采样监测;(2)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监测;
(3)开展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向有关部门反馈。
6、药剂科:
(1)为医务人员提供合格的消毒药品与防护用品,按照相关规范索取和保存证件。
(2)采购消毒器械、一次性物品时,按照相关规范索取和保存证件
7、设备科
(1)负责消毒器械的维护管理;
(2)负责对本科维修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
三、各科室成立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小组(感控小组),形成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小组—感染管理科—科室的三级监控网络。
工作职责:
1、结合实际,制定本科室消毒隔离相关制度,并落实到位;
2、负责监督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
3、负责监督护理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适当方法进行灭菌;
4、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5、组织本科室人员积极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6、保持病房整洁,做好病人、陪客、探视人员的管理。
多部门与科室的协作管理机制旨在加强各部门与科室对医院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保障医院消毒隔离各项工作层层落实,同时通过多部门的监督、指导及干预,提高临床科室的执行力,使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取得成效。
医务部门与药学部门协调机制 篇2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法》、《处方管理办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整医院药品收入结构,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用药机制,指导临床用药,增强与临床工作的互动,及
时反馈临床药物功效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和药物安全
有效,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药剂科与临床科室沟通协调制度。
一、药剂科每月到临床各科室至少一次,征求临床科室用药需求
及对药剂科工作改进的意见。
二、药剂科每月组织一次到临床各科室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麻醉
药品、一类精神药品、高危药品、急救药品等的使用、管理及药品的有效欺、存放是否符合规定等。
三、临床药师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整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四、临床药师与科室沟通内容:
1、对不合理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
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2、合理用药方面: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住院病人
药物使用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分析中发现不合理用药的,及时与临
床医师及科主任沟通、整改。
3、临床科室需要药物咨询服务等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沟通方式:
1、与各科室主任面对面沟通;
2、与临床各科室医生面对面沟通;
3、与各科护士长面对面沟通;
4、与个别护士和患者面对面沟通。
六、沟通原则:
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方案与计划以及多部门协调机制 篇3
公共部门改革中的公共性与市场性协调机制研究
为了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效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展了广泛的`政府改革运动,然而,改革的成效并不能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这一基本特征.为了解决公共部门市场化改革中面临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难题,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公共部门公共性与市场性有机结合的双性协调机制和改革措施.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分类号:F2关键词:公共部门 市场化改革 市场性 公共性 机制
职能部门工作协调机制 篇4
一、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职能部门受院长领导,受全院干部职工和纪检部门监督。
二、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医院有关工作制度履行本部门职责,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职能有综合、交叉时,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问题。
三、医务系统的工作协调由医务科负责,后勤系统、行政系统的工作协调由院办公室负责。全院性的总协调由医院办公室负责,办公室协调不成的,报分管院长或院长裁定。
四、各职能部门就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对全院有统一分配、布置、检查、落实和处理的权力,各有关科室工作人员须按规定执行。
五、全院各科室、部门要服从职能部门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协调和安排。对工作分配有不同意见的,报分管院长裁定。
六、对有职能分歧的事项,经手部门和工作人员未提出协调要求的,由该部门完成,不得以职能不确定为由推诿不办,延误工作。若造成损失的,责任人要承担责任。
突发、紧急、重大事件报告制度
一、报告范围:我院院内、威远县及我院医疗服务辐射的临近地区。
二、责任人:医院工作人员、科室负责人、院级领导。
三、报告内容:我院医疗服务辐射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重大疫情、重特大事故和突发性重大事件;院内重大安全隐患、重大事故和重要紧急事件;上级领导来院视察、参观、诊疗或探视病人;重要外事机构、外宾来院参观交流和诊治;媒体及新闻机构来院采访报道。
四、报告程序:
1、接到通知人员应立即向职能部门或院值班室报告。
2、职能部门或院值班室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向院办公室、分管领导报告(涉及医疗的要通知医疗二线班)并通报相关部门,及时做出适当处理。对于涉及保密内容的重大事项,要注意通报和报告的范围。
3、办公室接到通知后要及时报告院主要领导并做出安排,负责处理事件的分管领导要及时将 情况向主要领导汇报。
4、重要接待和新闻采访要立即向院办报告,重大事件和紧急情况直接向院长报告。
【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方案与计划以及多部门协调机制】推荐阅读:
电子病历系统05-17
家庭电子病历系统01-18
新版电子病历系统12-02
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12-01
电子病历的利弊与改进07-21
电子病历的实施与管理06-04
电子病历10-10
电子病历应用05-20
门诊电子病历08-22
电子病历认证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