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人员管理制度

2024-08-06

质量人员管理制度(精选11篇)

质量人员管理制度 篇1

公司驻外人员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条 驻外人员严格遵守并执行公司制定的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第二条 根据驻外工作及外部项目特殊性制定本制度,提高管理者质量意识,落实驻外人员质量方面的权利及义务。

第三条 驻外人员质量监督方面权利:

1、具有监督审核项目经理部与外部签订合同协议书的权利,确保合协议书的质量方面在遵循法律的基础上符合本项目的质量要求。

2、具有监督检查项目施工资料是否规范完整的权利。

3、具有工程质量过程控制,掌握工程质量动态的权利;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监督。

4、具有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或隐患,要求项目经理部限期整改的权利,并监督检查整改情况。

5、对拒不整改的,具有令其停工、返工处理或实施罚款的权利,6000元以下罚款驻外人员可将罚款单直接报送财务,6000元以上罚款由驻外人员及时将罚款通知技术质检部,由技术质检部及分管副总签字后执行。

第四条 驻外人员质量监督方面义务:

1、认真贯彻公司质量方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自觉遵照执行本制度的各项规定,确保实现质量管理目标。

2、要结合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文件的有关要求,分解制定项目工程质量目标、创优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并通过隐蔽工程检查,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质量管理过程检查等方式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监测。

3、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正确处理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效益之间的关系。

4、监督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其实施情况;加强与设计、建设、监理单位的信息沟通。

5、监督项目地基与基础、主体分部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参与工程的预验与验收工作。

6、收集有关施工图片、影像及其他质量管理业绩资料,按规定上报工程质量情况报表和质量事故报告,总结施工质量及其管理工作的经验。

第五条 汇报制度

1、遇到较大及重大质量问题,应及时通过电话向公司技术质检部报告,不得延误。

2、月报——自2018年3月1日起,每月最后一个周五,详细汇报本月所有工作内容、进度把控、工程技术问题、下周(月)工作计划等情况。

3、针对驻外人员回馈的技术难点及较大重大质量问题,公司组织相关人员会议决出建议报告。

4、各驻外人员应于7月5日前写出“半年工程质量小结”;12月三10日前写出“工程质量总结”并上报总公司。总结应对质量管理情况和工程质量情况认真分析,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意见,制定下步目标,书面上报。

第六条 职责规定

1、驻外人员在外期间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由本人承担所有责任。

2、驻外期间通讯工具必须保持24h畅通,如因通信不畅造成工作延误,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视情节给予处罚。

3、驻外人员要严格遵守公司保密制度,不得对外泄露涉及公司市场政策、策略、管理制度和相关文件,妥善保管机要文件,未经许可私自散布的,一经查实,追究责任人责任并给予经济和行政处罚;造成公司重大损失的,将按相关法律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4、驻外机构工作人员在开展业务时,要注重维护公司形象和公司利益,如出现毁坏形象和损害利益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人经济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5、严格遵守公司的有关制度和规定,及时完成公司交办的其他任务。

质量人员管理制度 篇2

1 不能再用的护理管理影响力

1.1“威严式”影响力和下属保持一定距离,摆出一副派头和架子,使下属有惧怕感,自己就会有影响力,其实这只会疏远群众,下属对你畏而远之,谈何影响力。

1.2“压服式”影响力有些护理管理者常习惯于自己说了算,不容下属质疑和违背,期望以此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实际上压服只能引起不满,并不能产生影响力。

1.3“许诺式”影响力一些护理管理者常常以许诺或应允下属换取威信,以为这样可以产生影响力,其实管理者滥用权力,实现许诺,诚然能博得少数人的一时好感,但多数人会背你而去。

1.4“清高式”影响力部分管理者认为,当领导就比群众高一头,常炫耀自己,以为如此就可以产生影响力,结果恰恰相反,护理管理者越自高自大,下属越对其不认可。

1.5“迎奉式”影响力少数护理管理者习惯于迎奉上级、惟命是从,赢得上司的好感,以为如此就可以提高自己,增强影响力,事实上这样长此以往,群众与其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疏远。

2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护理管理者的影响力

2.1 以“德”容人

德即道德,它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心理意识和行为的总和,是护理管理者影响力的基础。

2.1.1 忠诚正直、以身作则、集体至上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没有诚实,何来尊严”,坦白正直地做人是人性的光荣,是为人的起码要求。同时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定下的纪律,制定的制度自己带头遵守,这样常常可以潜移默化地成为一种无形的巨大的道德力量,成为一种最可靠的管理影响力。管理者必须以群众、组织的利益为重,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2.1.2 胸怀大度、大公无私、赏罚分明

管理者要胸怀大度、用人之长、容人之过、容人之短,宽容对待反对过自己的人、在遵从制度的前提下赏要从严、罚要从宽,要警惕犯“恩赐观点”和“惩办主义”的错误。

2.2 以“实”引人

实就是求实、实在。管理者要长于实干,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工作过得硬,下属信得过。不弄虚作假、不搞形式主义,在自己的集体营造一种求真务实的氛围,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

2.3 以“信”树人

信即信用、诚信,护理管理者要倡导诚信为本、信守诺言,这样下属就有高度的依赖感、稳定感,护理管理者才能在下属心目中确立威信,产生影响力。很多优秀的管理者虽不曾有多少豪言壮语,但在实际工作中很注重兑现自己对下属的每一句承诺,从而赢得了护士的信任和认同。

2.4 以“才”服人

才即能力,是在已有知识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实践而形成的技能。作为医院护理管理者,需要有护理业务管理及行政管理两方面的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知识、技能基础之上,需要在工作领域展示其是否具备了胜任特定环境的足够知识、技能、态度以及个性特征。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有筹划和决断能力、组织指挥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及改革创新能力,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要有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娴熟的管理科学知识及深厚的专业知识。

2.5 以“情”感人

情是指感情、友情。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除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他人的优点要懂得激发和应用。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管理者的一声问好、一个微笑、一次表扬、一句体贴话语都会使人感到温馨、信任,从而使集体成员达到心理相融、情感相通、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随着医院管理者的职业化,要求护理管理者要有系统的现代护理学知识、现代管理学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创造性劳动奉献于护理事业。作为护理管理者只有坚持从一言一行做起,一点一滴去积累、去塑造,才能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充分调动集体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成为有上进心、有荣誉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对患者有同情心的蓬勃向上的集体,才能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质量人员管理制度 篇3

【摘 要】 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队伍普遍存在思想波动大、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服务意识差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着力提升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和服务意识。本文着重分析了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人员的现状和特点,并对其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独立学院现状服务质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办学体制的多样化,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模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表现出十分旺盛的生命力。伴随着独立学院的迅速发展,教学管理开始逐渐脱离母体,采取系(部)管理的教务管理模式。在这种新的教务管理模式下, 教务管理人员在教务管理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人员队伍虽小,但在学院的教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她们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所在院校的管理水平和质量。目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者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 思想波动较大,管理队伍不稳定。教务管理是一项平凡、琐碎、繁重的工作,日常工作中不能立刻看到具体的成就,再加之某些独立学院重教学,轻管理,导致教务管理人员地位不高、待遇低、职称难评等问题。因此,大多数人不愿干教务管理这一行,造成教务管理人员思想波动大、管理队伍的不稳定。

2. 学历层次不高、专业不对口。目前的教务管理人员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而且大部分学历层次不高。大多数教务管理人员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管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培训,缺乏对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向的了解和研究,不能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3. 专业技能较差、业务素质较低。随着扩招独立学院不断壮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对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且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教务管理、信息处理等工作,更要懂一定的教育管理知识,熟悉教学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教学运行环节。但是,由于教务管理人员每天承担着大量事务性的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更没外出培训和进修学习的机会。因此,许多教务管理人员只能被动地完成日常工作,不能实现高效优质的管理和服务,更谈不上改革和创新。

4. 教务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绝大多数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人员不能安心于所在岗位,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表现为被动地完成学院和系(部)领导交付的任务时候多,主动为师生提供教学管理服务的时候少,总体的服务意识淡薄,工作热情不高。

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日益信息化、现代化,对于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和教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深化改革就必须要深化服务意识。每个教务管理者要把服务意识提到首当其冲的位置上来。提升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服务育人,更新服务理念。服务育人侧重于“服务”,通过服务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对高等学校而言,服务的本质就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服务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一定范围规范行为,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当前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者的服务精神都比较缺乏,所以,要提高教育质量,就要注重服务育人这种理念,把服务当成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为育人工作提供了精神上的保障。独立学院要提高教育质量,教务管理人员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树立优质的教育服务意识。始终做到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这样才能取得广大师生的信任,调节好师生教学关系并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确保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教学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发挥出高水平的服务。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首先,要掌握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教育学科和管理学科的基本原理,从理论知识上把握整个教务管理体系。其次,要有透彻的政策领悟能力、较强的政策执行能力以及灵活的协调应变能力。在教务管理工作中,诸多涉及教育、教师、学生等的政策法规以及规章制度,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透彻的政策领悟能力、较强的政策执行能力,才能把政策的精神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并较好的贯彻和落实。再次,要有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务管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如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修订与管理,考务管理,学生选课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管理等这些都是学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研究课题,教务管理人员身处教学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必须善于思考、关注各环节的教学活动,总结经验,探索研究,并在“以师生为本”的理念下创造性开展工作,主动服务于教学。最后,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在日常教务管理工程中,教务管理人员要与大量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接触,这就需要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实现学院宏观教学运行和微观教学个体的和谐并进。

第三,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化时代,教务管理普遍基于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模式,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加强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提高服务效率。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才能提高专业的高水平的服务。

第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服务形象。学院在注重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下,教务管理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教务管理人员最重要的道德品质是热爱本职岗位。只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精神,才能衍生出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克服工作中的种种矛盾,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学生孜孜不倦的引导和教育,同事之间相互尊重,交流与协作,形成良好的服务形象,促进师生关系和谐,营造一个和谐的管理育人环境,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第五,加强学院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学院应该加强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培养,真正意识到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专业性。独立学院相关领导应建立教务管理人员的进修和培训制度,提供一定活动经费,通过定期组织和外出培训学习、组织专家报告会、交流会等形式,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技能。还可集体组织到兄弟院校进行短期学习交流。另外,要建立相对科学的考评制度,能进能出,优化管理队伍,这样才能真正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务工作当中。

总之, 随着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学院领导必须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解决扩招给基层教学单位带来的新任务,充分利用激励机制,重点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教务管理人才, 以便实现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

优秀质量管理人员推荐材料 篇4

张集中同志是我段质量检查组的工长,在班组管理中能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全组职工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质检任务和质量指标。在班组中是大家公认的技术能手,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带头人,对如何提高修车质量这一问题,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或组织QC攻关活动,解决技术问题,提高修车质量。

一、努力学习业务技术知识,提高工作能力。该同志在工作中能刻苦专研车辆检修的理论知识,不断努力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更新知识,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应知应会及检车技能,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素质,具备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了《米轨铁路货车检修规程》、《米轨货车厂、段修检修工艺》、《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及审稿工作,为我段的技术及质量管理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加强QC小组长活动,解决修车质量问题。每月按时参加段上组织的质量分析会,并对车辆检修过程中出现的质量故障问题能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针对米轨C31型货车中门由于长期使用后导致铰链、铰链座磨耗和车门变形,造成中门上插销脱出的发生,扣车检修率达3.5%,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运输生产秩序这一严重问题,提出了《加强工序控制,降低C31货车中门上插销脱出故障》作为检查组QC小组的攻关课题,在这过程中任QC小组长,先后组织了24次活动,解决了大大小小的问题40多次,通过一年来的活动,C31车中门上插销脱出故障由22辆减少到了5辆,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并亲自撰写了QC成果报告,获得了昆明铁路局优秀QC成果奖。

三、积极提合理化建议、为提高修车质量出谋划策。一是根据开远车辆段技术通知书(2006年第8号)文件要求,对米轨货车23型转向架的制动杠杆、五眼铁及支点座、制动梁支柱的眼孔进行简统化改造后,所以导致我段原来使用的转向架综合检查样板不能正常使用,影响了修车生产,该同志通过调查研究后,提出了“转向架综合样板改造”的合理化建议建议并得到了实施,解决了修车生产的急需,也节约了购买新样板的费用。二是N31车通过防止车钩分离改造后,有很多车辆因为手制动轴托架下沉后,导致了在活塞行程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手制动轴链距轨面的距离较小,最小的车辆只有75mm,不符合“机车车辆限界”的技术要求,影响了行车安全,为了规范该改造车的生产质量标准和车辆运用安全,提出了“调整防止车钩分离改造车的手制动轴链松余量”的合理化建议建议并得到了实施。

四、在班组管理工作中,该同志始终能以提高修车质量为主线,带领全组职工以段“方针目标”和段长一号命令为 中心,认真贯彻执行《米轨铁路货车检修规程》、《米轨货车厂、段修检修工艺》、《作业指导书》及“三检一验”制度;抓好工序质量控制,落实质量责任制和各项具体措施;开展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分解各项技术、质量目标;大胆组织指挥和管理本班组的生产活动,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促进了班组职工技术业务水平的提高;督促班组“五大员”按时填写各类台帐,充分发挥了“五大员”及班组长的组织作用和协调作用,做到了合理组织、合理分工、合理分配;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抓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及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了班组职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了班组职工的团结,建设了优良的班组工作作风,保持了一级班组的光荣称号。特别是在开展“三感一心”宣传教育活动期间,该同志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肩负使命的志气,责无旁贷的豪气和坚定必胜的信心,立足岗位,认真干好本职工作,严格把好修车质量关,保质保量地完成质量检查任务和质量指标,为确保车辆运用安全和完成生产经营目标而努力工作。

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职责 篇5

产品质量标准的外部认证。

原材料(含包装材料,以下同)MSDS的更新检查与维护。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制定、更新与发布。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规范的制定、更新与发布。

分析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控制能力,为工艺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协助工艺工程师建立过程质量检验的标准与规范。

建立、维护、更新质量管理流程规范,提高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控制能力。

质量投诉的调查与分析,协调相关人员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并负责措施的效果审核。

质量异常产品的处理方式判定与原因调查协调相关人员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并负责措施的效果审核。

针对常见的产品质量缺陷建立产品拦截(holding)、分拣的指导性文件(SOP),培训与训练岗位操作人员准确识别缺陷和隔离问题产品的能力。

质量检验器具的校验与年审。

生产相关人员的质量控制技能需求确定,制定年度培训与考核计划并实施。

原材料供应商质量控制体系审核,参与合格供应商评审。

质量管理部人员岗位职责 篇6

人员及岗位职责

一、质管部部长岗位职责——邓代友

(一)组织制订药品质量管理文件,并指导、督促文件的执行;

(二)负责协助总经理做好质量管理机构的组织完善和人员配备,指导质量管理机构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三)负责对供货单位的合法资质、购进药品的合法性以及供货单位销售人员的合法资格进行审核,并保证审核结果持续有效;

(四)负责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五)负责监督药品验收、采购、储存、养护、销售、退回、运输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

(六)负责药品质量查询、质量投诉和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报告;

(七)负责假劣药品的报告;

(八)负责企业计算机系统质量控制功能的设定;

(九)负责计算机系统操作权限的审核、控制及质量管理基础数据的维护;

(十)负责组织相关设施设备的验证、校准工作;

(十一)协助开展药品质量管理的教育和培训;

(十二)负责药品召回的管理;

(十三)负责向药监部门上报药品不良反应;

(十四)领导公司质管部及其它个部门做好GSP的实施工作和GSP的维护工作。(十五)组织对GSP实施内部评审;

(十六)负责对药品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和服务质量的评审;(十七)首营企业与首营品种的审核;

(十八)下发退货通知,并通知物流部跟进监管,验收;

二、质量管理员岗位职责——陈禧

(一)坚持质量效益的原则,承担质量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在药品质量管理方面有效行使裁决权;

(二)监督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做好记录;

(三)在企业各部门的协助下,负责对企业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培训工作;

(四)负责质量信息管理工作,定期收集药品质量信息和有关质量的意见、建议,组织传递反馈,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提供分析报告;

(五)对不合格药品进行控制性管理,负责不合格药品报损前的审核及报损、销毁药品处理的监督工作,做好不合格药品的相关记录;

(六)负责门店近效期药品统计分析和准失效期药品的处理工作;

(七)定期检查门店的环境及人员卫生情况,监督员工定期接受健康检查;

(八)负责建立药品质量档案和收集质量标准;

(九)负责种类质量记录、资料的收集存档工作,保证各项质量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朔性;

(十)协助企业领导召开质量分析会,做好记录,及时填报质量统计报表和各类信息处理单;

(十一)负责处理药品质量查询,对顾客反映的质量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尽快予以答复解决;

(十二)负责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处理及报告工作;

(十三)负责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档案管理。

三、药品验收员岗位职责——朱素香

(一)坚持质量原则,把好药品入库质量第一关;

(二)负责按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药品逐批进行验收,有效行使否决权;

(三)质量不合格的药品不得入库;

(四)验收药品应在符合规定的待验区进行,普通药品应在到货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特殊管理药品和需冷藏药品应在到货后2个小时内完成验收;

(五)应按照“药品验收抽样程序”的规定,保证验收抽取的样品具有质量代表性,验收完毕,应将抽样药品包装复原,并标明抽样标记;

(六)验收时应对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文件进行

逐一检查,整件药品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七)验收特殊管理药品、外用药品,其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要有规定的标识和警告说明。处方药非处方药按分类管理要求,标签、说明书上有相应的警示语或忠告语,非处方药的包装要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

(八)验收进口药品,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份以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以及合法的相关证明文件;

(九)验收首营品种,应有首批到货药品同批号的药品出厂检验报告书;

(十)负责对来货商品做《验收入库单》,填写来货商品的批号、效期,核对商品金额是否相符;

(十一)规范填写验收记录,做到字迹清楚、内容真实、项目齐全、批号及数量准确、结论明确、签章规范,验收记录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四、药品养护员岗位职责——李国晶

对库存药品养护质量负直接责任;

(一)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按照药品理化性能和储存条件的规定,结合库房实际情况,采取正确有效的养护措施,确保药品在库储存质量;

(二)负责对库存药品定期进行循环质量养护检查,一般药品每季一次,重点养护品种增加检查次数(每月一次)并做好养护检查记录;

(三)对由于异常原因可能出现问题的药品、易变质药品、已发现质量问题药品的相邻批号药品、储存时间较长的药品,应缩短养护检查周期,加强养护;

(四)养护检查中发现质量有问题的药品,应挂黄牌暂停发货,同时报质量管理员处理;

(五)指导并配合保管员做好库房温湿度监测管理工作,每日上、下午定时各一次对库房温湿度作记录;

(六)根据气候环境变化,结合夏防、冬防计划,对中药饮片采取干燥、除湿、防虫等相应的养护措施;

(七)负责对保管、养护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建立仪器设备管理档案;

(八)正确使用养护、保管、计量设备,并定期检查保养,做好计量检查记录,确保正常运行、使用;

质量人员管理制度 篇7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护理,锐器伤,安全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指通过过程管理以及改进工作使产品得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它是一种以追求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活动, 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1] 。持续质量改进的全过程包括:描述当前过程、测评与分析、建立目标、寻找解决办法、监控改进措施的执行;评价效果、得出结论;修订标准、巩固改进结果等[2] 。持续质量改进强调持续的、全程的质量控制。采用针对具体过程问题的资料收集、质量评估方法进行质量改进, 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人员锐器伤是一种职业性损伤, 是导致护士血原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职业因素。近年来, 随着对护理职业安全研究的不断深入, 针刺伤的危害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院自2009年以来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模式防范护理人员职业锐器伤的发生,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共设49个护理单元, 自2009年1 月—2009 年12月, 医院保健科共收到科室上报的61份职业暴露呈报表, 该表由医院保健科的专职人员在24h内核实, 相关人口学资料由医院人事部门依据人事档案提供, 所有研究对象均取得合法执业资格。在全院61例次的职业暴露呈报表中, 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呈报表为43例次, 其中非锐器损伤3份, 锐器损伤合并非锐器损伤1份, 单纯锐器损伤为39份。护理人员职业锐器伤占全院职业暴露的65.57%。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组建持续质量改进小组, 成员主要由重点科室或多发科室的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组成。对收集到的40例次护理人员锐器伤的资料, 进行归类整理。按发生锐器伤的环节归类, 拔针过程中发生16例次, 占40.00%;整理用物时发生11例次, 占27.50%;采血时发生5例次, 占12.50%;穿刺或缝合等操作过程中发生4例次, 占10.00%;手术配合过程中发生4例次, 占10.00%。按发生锐器伤的器具的类别归类, 头皮钢针27例次, 占67.50%;注射器针头8例次, 占20.00%;手术的缝针3例次, 占7.50%;穿刺针针芯1例次, 占2.50%;手术的刀片1例次, 占2.50%。按发生上报锐器伤的科室归类分别为:普外科8例次, 消化内科6例次, 占35.00%;重症监护室6例次, 占15.00%;感染科5例次, 占12.50%;手术室4例次, 占10.00%;急诊科2例次, 占5.00%;其他护理单元均为1例次共9例次, 占22.50%。

1.2.2 数据分析

通过收集的资料, 对各种锐器伤数据进行分析, 寻找原因, 包括以下几种:工作流程不合理或不规范、静脉输液穿刺工具使用不规范、操作流程不熟练、操作过程中病人的不配合或躁动、职业防护意识欠缺等。

1.2.3 制定改进计划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 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成员研究制定质量改进计划, 提出改进目标;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避免护理人员的职业锐器伤的发生。

1.2.4 制定实施措施

1.2.4.1 治疗盘内放置专用锐器盒:

对治疗盘内用物的放置进行调整, 将专用的锐器盒替代了原来配置的污物杯, 将废弃的锐器直接放入专用锐器盒, 杜绝锐器用后的二次处置而发生的职业锐器伤。

1.2.4.2 静脉输液失败后需重新穿刺者, 头皮钢针的规范处置:

凡是需重新静脉穿刺者, 及时将废弃的头皮钢针替换为无菌的头皮钢针待用或按规范重新穿刺。

1.2.4.3 规范输液穿刺工具:

根据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为《输液指南》) 中“输液穿刺工具的种类及应用细则”中提到, 头皮钢针适用于刺激性小的溶液或药物、输液治疗小于4h, 且输液时间在3d以内的患者[3]。据调查感染科使用外周静脉短导管 (留置针) 为全院最低。

1.2.4.4 按规范使用专用的采血器具采集血标本:

医院配备有专用的采血针、采血注射器及血标本容器, 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并予以落实。

1.2.4.5 针对重点科室发生锐器伤的环节及器具的不同, 采取相应的措施:

据资料统计得知, 重症监护室的锐器伤的器具主要是标本采集后针头分离, 感染科、消化内科、普外科及其他科室主要是头皮钢针损伤。相应科室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如进行相应的器具的操作培训、加强重点环节措施落实与管理。

1.2.5 持续质量改进的监测与评价

首先将制定的措施在全院的安全管理会议上宣布, 并由各科室护士长组织落实, 如治疗盘内专用锐器盒的配置、静脉穿刺失败后应及时更换头皮钢针、专用采血器具规范使用、静脉输液操作规范及锐器伤的职业防护知识等。定期利用晨会时间组织大家学习, 并要求护士熟记措施的内容。护士长在科内日常护理工作中督查护士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监测与评价是持续质量改进、增强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 通过监测与评价, 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结果及时进行反馈, 以便对其目标和措施再修订、再完善, 更好地促进和保证持续质量改进的实现。

2 结果

经过改进, 2010年全年全院共上报职业暴露共59例次, 其中护理人员锐器伤为30例次。改进后前5个月与后7个月分别为18例次、12例次, 较2009年下降14.72%。改进后前5个月与后7个月锐器伤的环节结果显示:拔头皮钢针6例次、3例次;整理用物3例次、2例次;采血2例次、0例次;手术配合2例次、0例次;穿刺与缝合操作1例次、2例次;分离注射器针头2例次、3例次;放入锐器盒内2例次、2例次, 其中拔头皮钢针与整理用药环节下降17.5%, 采血环节下降6%。锐器类别的结果显示:头皮钢针10例次、2例次;折射针头6例次、1例次;手术缝针1例次、2例次;穿刺针针芯0例次、2例次;手术刀片1例次、1例次;测血糖专用针0例次、2例次, 其中头皮钢针损伤下降22.50%。锐器伤发生的科室结果显示:普外科3例次、2例次;消化内科3例次、2例次;重症监护室2例次、4例次;感染科1例次、1例次;手术室1例次、1例次;急诊科2例次、0例次, 其他科室4例次、2例次, 感染科下降12.43%。

3 讨论及建议

3.1 规范工作流程是减少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基本保证

本文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40例次锐器伤中, 拔头皮钢针时发生16例次, 占40.00%, 分析其最主要原因是, 治疗盘内未放置专用的锐器盒, 致使拔除后的头皮钢针不能及时处理所致, 经过分析并采取措施相应的措施, 通过简化与规范工作流程, 改进后12个月为12例次, 较改进前下降22.50%。使护理行为更合理、更安全、更有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性, 减少了不规范行为发生的可能系。

3.2 正确使用器具是减少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关键

本文中实施持续质量前的40例次的锐器伤中, 感染科为5例次, 占12.50%, 据调查, 该科输液患者外周静脉短导管 (留置针) 使用率全院最低, 而锐器伤均为拔除静脉输液的头皮钢针时发生。针对这种情况, 分析其原因并落实相应的措施, 改进后12个月为2例次, 为锐器未规范放入锐器盒而发生, 较改进前下降12.43%。采血时发生锐器伤为5例次, 其中血气分析采集时发生3例次, 均为未使用专用采血器具所致, 针对这种情况, 安全委员会规定采集动静脉血液按要求使用专用的采血器具, 改进后12月为2例次, 较改进前下降6%。正确使用输液器具, 即提高了护理质量, 又减少了锐器的使用频率。

3.3 提高护理人员防范职业锐器伤的意识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 尤其是低年资护理人员是发生职业锐器伤的高危人员, 本文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的前5个月, 2年内轮转护理人员为7例次占38.89%。针对这种情况, 护理部强调科室对轮转护士职业防护的教育, 并进行相应的监督和考核, 评价其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 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提高轮转护士职业防护意识, 遵守并执行工作流程。

3.4正确并合理使用锐器盒

改进后12个月, 发生锐器放置锐器盒内的锐器伤由改进前0例次上升为4例次, 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成员分析其原因为锐器盒内锐器放置过多, 超过锐器盒容积的75%, 导致再次放锐器时造成损伤。针对上述原因, 改进小组成员又提出改进措施, 强调各护理单元使用锐器盒时, 锐器放置75%后及时整理待回收, 并将其纳入护理部消毒隔离的质控检查。

参考文献

[1]陆琴, 沈春苗.持续质量改进在标本送检流程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10) :778.

[2]陈爱萍, 孙红.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2) :123.

质量人员管理制度 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66-01

我院是一所旗县级综合医院。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护理教育已列入医院护理管理与业务训练的计划中,医院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就应加强护理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将我院的做法介绍如下:

1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学习

1.1 合理安排业务学习时间 针对新招护士,岗前培训一周。结合各科业务量和人力资源状态,每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从基础到专科,包括职业道德,礼仪,文明礼貌用语,沟通、护理质量安全,护理差错防范等为内容。

1.2 每年院内进行一次护理技能比武,前三名给予物质奖励并和年终评优挂钩。各科内每周业务学习一次并考试、保存卷、技能培训、护理部抽查。

1.3 每月讲座内容月底考试,排名并张榜公布。各科护士长根据科室的特点轮流安排不同的讲座,提高护士长讲课水平,丰富理论知识,增加了护士长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护士长的教学能力。

1.4 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我院年轻护士较多,护理技能参差不齐。由科护士长抓技术操作,安排科内业务技能突出者示范操作、操作指导、护士长监督指导规范化操作。

1.5 提高应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计划列出每天晨会提出所住病人的诊断,根据病情、诊断依据、采取护理措施,通过此方法可以使护士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对所住病人的疾病知识的牢固掌握,而且锻炼了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努力提高护理队伍的学历水平

2.1 鼓励自学成人,积极参加护理专科,本科自学考试。提高学历水平和自身素质。

2.2 强化在职培训的同时,请进来、派出去,请上级老师来我院讲课,派科室一些骨干外出短期学习,了解新信息,轉变观念,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激发学习的兴趣,适应新的护理模式。

2.3 积极鼓励各科护理人员撰写护理论文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加强护理管理质量

3.1 科学合理地利用人才资源,在护士工作岗位的安排上做到新老结合,相互协作,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高低的合理分配,促使护理人员关系的协调性,发挥互补性,提高护理群体质量。

3.2 制定了完善的护理操作程序规程及考核细则,明确操作规程,使人人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3.3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努力培训一专多能的护理人才,医疗向、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必须有高水平的护理来保障。为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今年8月份开展了“月明星”护士的评比活动,各科每月评一名明星护士,并张榜公布、护理部每季度评一至两名护士,给予物质奖励。

通过我们几年来的业务理论,基础、技能培训学习、我院护理人员从2011年——2013年在全旗人才储备考试只招25名中,我院护士有16名被招录。病人的满意率85%-98.7%。

如何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篇9

一、建立公司的质量手册,详细划分出各个部门相应的质量职责,使整个公司所有与质量相关的工作满足GMP生产的要求,并持续改进。

二、完善SOP管理,实际生产程序与生产技术规程相符,操作人员严格按照SOP来执行,并且在严格的审批程序下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每一个文件均需要严谨的编写,认真的审核,严格的把关批准,增加文件的可执行性和操作性,通俗易懂,员工无需要学习GMP的系统知识,只要照着SOP操作便可,因为每一个SOP在编写的过程就要将这些相应的知识、理念及技能编写入SOP,这样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员工执行质量管理。

三、完善SOP文件的培训管理,加强车间的人员培训管理,每一个SOP必须在生效的同时,由SOP的编写人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很细致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并留有培训及考核记录,以方便检查操作人员资质等工作,被培训人要学会,学懂,真正的能独立的完成工作,SOP等同与公司的法,操作人员只需要按照相应的规程进行操作,把所有的技术含量全部归入SOP中,(就等同于傻瓜牌相机一样,任何人只要拿到手里就可以运用自如,操作人员只要按照SOP去操作就可以达到技术能手一样的水平。)

四、QA用文件审核、SOP批准、记录检查、现场监控和分析检验等手段来控制产品的生产,文件:QA审核,审核程序中的质量问题,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给予签字批准;SOP:QA批准,严格把关控制影响质量的一切生产活动,要使SOP符合GMP要求;记录:QA检查,通过对记录的检查,控制是否按SOP执行,是否及时、准确、完整的表现出一切生产活动,这是使质量管理扩大到面式管理最有效的手段;现场监控:最大范围的对车间所有的生产行为现场监控,不断的检查收集第一手问题资料,及时有效的处理偏差,解决问题,协助车间生产正常有序的进行。检验:做为最有效和最有说服力的手段控制产品质量,所以,每一个数据都会起到指导和判断的作用,每一个数据的准确性都至关重要,这方面的职责当然要由质量管理部来承担,想尽一切办法和手段(如OOS调查、取样操作培训、分析仪器维护等等)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要用分析数据加管理手段一起做为产品放行的依据。

五、提高GMP质量意识,不单单要靠QA部来完成,要全体人员参与其中,每一个人只要工作了,就与GMP有关,就应该履行相应的质量职责,质量不全是QA的“事”,由QA部牵头,配合公司各个部门把各自相应的质量工作抓起来,为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保驾护航,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培训,把GMP知识和理念注入日常的SOP中,再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SOP的培训,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质量意识。

六、QA人员的意识和心状态,1)QA人员不管生产,不管产量,不管营销,只管质量,时刻把质量原则放在第一位,所有涉及到质量的一切工作都要管,而且要管得有凭有据,管得理所当然,管得有头有尾,目的只有一个,解决掉任何一个影响质量的问题,通过检查、调查、整改、跟踪、落实、预防把问题彻底解决掉,因为如果QA不管质量,那就没有人管了,QA是把关的,把最后一道关的。2)QA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工作本身就是与车间生产对立的,要在原则上讲究一些方法,把问题在未发生前沟通好,把潜在的质量风险解决掉,一旦问题发生了将会在行与不行方面给QA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3)QA人员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知识结构,我们说出来的每一个“YES”或“NO”都需要大量的可靠数据加上实践经验做为依据,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和实践,说得对别人就会认可,对生产就会起到推进的作用,但如果说得不对,那就会阻碍生产,并且影响QA的执行能力和管理力度,降低车间对质量管理人员的信任度,这需要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学习GMP是因为可以借助这种管理方法做出合格的好的产品,而不只为了拿到上市的许可证,拿不到许可证我们可以再努力再去争取,再去认证,但药品的质量出了问题,那么对于公司的经营和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讲都将是毁灭性的。

七、QA人员的工作逻辑和方法:,检查: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检查和发现问题的敏感度,无论大事小事均不放过,记录好,记录清楚;调查:调查问题的根本原因,一定要找的最关键最深入的地方,原因找得对不对关系到问题能不能彻底的解决掉;整改:抓住根本的原因,拿出最有效的整改措施,不留尾巴,干净利索;跟踪:QA对问题的整改要做到抓住不放,彻底解决,强调整改时间,杜绝拖、等、靠和不了了之的现象发生;落实:检查整改是否符合预期要求,问题是否彻底解决,预防:拿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通过这种方法将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处理解决掉,将会不断的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这个问题我也曾经考虑过很久,最后结合生产结合实际情况,我得出一个结论。质量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绝对和单位的一把手关系密切,如果单位一把手重视质量,底下的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水平。如果一把手把质量问题甩手扔给质量部门负责人,那么造成的局面就是企业的质量意识就会停滞或上升缓慢。

而其我个人始终认为,QA人员不是和生产对立的,他应该是润滑剂,是协调生产与质量的人。质量好了,合格率高了,生产部门的人也高兴。生产规范了,风险小了,质量部门的人也高兴,这中间就需要QA的人了。所以QA人员的位置很重要。QA人员的能力也很重要。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QA的。

QA首先得熟悉生产技术,熟悉质量的内在因素。加强了自身水平,才有权威性,第一是自强,第二是自信,要很有道理才能让人信服,光是讲质量如何如何是不行的,要讲清楚质量风险的问题。

其次,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收集各种数据,生产上和质量上的动态及静态的各类指标,分析对产品质量风险的影响,结合单位实际,既要有利于公司的整体利益,又要维护部门的职责。

施工现场各级质量管理人员责任制 篇10

一、项目经理生产责任制

l、代表企业实施施工项目管理,在管理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政策和标准,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维护企业整体利益和经济利益。

2、签订和组织履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3、主持组建项目部和制订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

4、对进入现场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臵和动态管理,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5、在被授权范围内沟通与承包人、协作单位、发包人和监理工程师的联系,协调和处理好各种关系亨及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6、加强成本管理,搞好经济核算,及时收回工程款,按企业的<施工项目管理制度》确处理与国家、企业、分包单位以及职工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7、加强现场文明施工,及时发现和处理例外性事件。

8、工程竣工后及时组织验收,结算和分析总结,接受审计。

9、傲好项目经理部的解体与善后工作。

10、协助企业有关项目的检查、鉴定和评奖申报。

11、参与企业进行的施工项目投标和签订施工合同。

12、决定项目经理部的组织结构形式,选择聘任有关管理人员,明确其责任,根据其差期考核、评分和奖惩。

13、在企业财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工程需要和计划安排,对资金投入和使用,对项目经理部的讦酬方式、分配办法,在相关规定条件下作出决策。

14、按照企业的规定选择使用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队伍。

15、根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和《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进行工作部署、检查与调整。

16、经企业法定代表人代理的身份处理、协调与施工项目有关的内部与外部关系。

17、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开展创优单位工程活动;表扬质量好的班对质量不合格的要坚决返工,发生质量事故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得隐瞒不报。

二、施工员生产责任制

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施工的单位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

2、参与施工方案的编制,并编制具体的施工计划,报项目经理综合评定后实施。

3、熟悉并掌握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规程、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监督指导实际操作。

4、参加图纸会审和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并按施工方案、技术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

5、组织分项工程技术复核工作,并对单位工程的方位、轴线、水准、标高的测量及定位放线等技术责任负责。

三、技术员生产责任制

1、技术人员要敬业爱岗、细致认真、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并在工作中坚持学习新规范、新标准、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知识。

2、工程项目技术人员要全面领导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施工技术、质量规范和标准,认真组织落实公司制定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3、工程项目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施工图纸会审制度,要全面领会设计意图和技术标准,并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设计图纸,及时做好图纸的变更洽商工作。

4、前期进场后要对原结构,管线、设备等已有设施认真进行复测,对不满足精装施工条件的分层进行统计,并进行平面标识。与经营有关的问题及时上报经营部门。

5、工程项目技术人员应根据公司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结合工程项圈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完善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向施工人员做出详细豹施工技术交底,明确有关分项工程的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

6、协助考察材料供应商、成品、半成品厂家的技术能力,提供材料计划,并对相应材料、半成品、成品提供技术配合,并协助控制材料质量。

7、技术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成本控制意识,通过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成本,并在施工过裎中随时检查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总结其成本控制的效果,相应调整技术措施,切实做到动态管理。

8、针对施工进度提出材料选样计划,配合设计部门完成送样、封样工作,并对封样有管理责任。

9、技术人员负责全面的材料计划工作,并结合工程进度制定材料分阶段进场计划,及通过施工任务书的方式控制材料的领取,并在使用过程中检查监督材料使用。

10、定期组织技术人员例会,总结技术工作,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11、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执行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根据工程施工迸展情况及时收集、整理、归档。施工技术资料要认真书写、项目齐全、准确真实、签字完整。

12、技术人员负责登记、管理仪器设备、测量工具,领取使用实行登记制度,归还时要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性。

13、编制施工创优计划,找出每一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直接落实到责任人,保证施工质量。

四、质检员生产责任制

l、对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负责。

2、参与技术方案、交底、措施及质量通病纠正预防措施的编制。

3、按有关规范及交底情况组织检查,监督现场施工质量,随时掌握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情况,认真指导班组自检、互检;主持班组交接班检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项工程检查评定,并要主动协助和支持公司专职质检人员对分项工程执行复核核定。

4、参与进行样板施工,确保样板施工达到质量要求。

5、组织项目质量验收工作,参加不合格品的评审并对其处臵结果进行跟踪检查。

6、组织收集分项工程质量检查评定记录,确保工种技术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

7、对每天质量情况进行记录、报告并跟踪督促各班组整改,参与质量的过程控制;参加隐蔽工程、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及预留、预埋洞口标高的检查,模板几何尺寸、轴线标高的复核并做好记录。

8、参加公司组织的质量大检查及项目质量事故处理分析,督促和检查质量问题的整改。

9、负责质量目标及质量责任制的考核工作。

10、写好施工日记,每日对现场的质量记录进行检查;运用统计技术,可能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为编制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依据,进行跟踪检查及记录。l、组织开展质量竞赛及奖罚活动;

五、资料员生产责任制

1、工程开工前,列出项目所需的技术资料清单并备齐所需的有关表格,并下发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2、负责管理项目工程设计图纸、规范、标准及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技术资料、工程档案。

3、负责资料及文件的发放,并按文件的要求对文件进行有效控制。

4、协助套关部门和人员填写表格和资料。

5、对所有质量记录进行定期收集和整理。

6、负责外来资料和文件的收集和管理。

7、每月至少一次对所有工程资料、档案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汇总,确保工程资料完整、查问方便。

8、随工程进度整理工程技术资料,与工程的形象进度保持一致。

六、材料员生产责任制

l、在项目工程开工前,按照材料计划建立材料计划成本台帐。

2、负责采购工程需用的材料、成品、半成品等,并组织进场,3、把住材料质量关,原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和抽样试验资料;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坚决不能购入。

4、定期为成本会计提供现场周转材料增减报告,加快周转次数,减少资金占用率。

5、按本期耗用数登记实际成本台帐,并与计划成本相对比,超计划用料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6、严格发料制度,工人领料时按工长提供计划发料,并且不定期的进入工地查看材料使用情况,杜绝浪费。

7、采购材料时,应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

七、试验员生产责任制

1、按照设计要求,作混凝土、砂浆、灰土等配合比通知单,并将配合比框制表挂于混凝土和砂浆搅拌机旁边。

2、随时监督配合比的正确使用。

3、认真做好各种材料的取样、试验、检验和等复试工作及报告。.

4、收集、整理好各种进场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材料检验单。

5、严格控制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真正做到施工前所有试验,施工中计量准确,并填好混凝土施工记录,认真按规定组数做好混凝土、砂浆试块。

6、管理好标养室,做好试压工作,填写好混凝土、砂浆(成型日期、试日期)表格。

7、做好混凝土、砂浆过磅计量台帐。

8、配合好项目经理及项目部的工作。

八、机械管理员生产责任制

l、负责机械维修、建档、报废、报损等相关手续的办理。

2、负责机械设备报表的汇总统计。

3、掌握项目经理部机械设备分布动态情况。

4、进行每月机械完好率、利用率的统计分析。

5、参与机械设备的检查与评比。

6、参与袒械设备的调查、分析与处理。

7、负责机械设备台帐、油料更换台帐,维修台帐的建立和更新。.

8、掌握和监督设备定人定机、持证上岗情况,外租机械进退场验收。负

责工区之间(或工区内)机械设备的协调及核算。

9、组织机械设备保养计划下达、监督保养实施和维修韵落实。

10、负责机械使用和维修成本的统计与分析。

1、参与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评价和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辨识。

质量人员管理制度 篇11

关键词:体验经济;导游;服务质量

一、我国导游服务质量的现状

(一)导游服务职称结构不合理。国家旅游局的《导游人员等级评定制度》多年没有有效实施,导游员职称没有进入我国职称序列,只是旅游企业内部的名号而已,甚至在一些旅游企业中也得不到相应的报酬福利。我国导游员按技术等级划分,分为初级导游员、中级导游员、高级导游员和特级导游员四个级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旅游企业,通过导游计分制度和IC卡制度,加强对各自专职导游员的管理,及时掌握这些导游员的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监督和管理。目前很多地区为了更好地规范旅游市场的秩序,针对数量不菲的兼职导游专门成立了导游服务公司。

(二)导游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1)从业起点要求低,后期监管不足。我国导游人员实行资格考试制度,具有高中、中专或以上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皆可作为起点学历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2)导游队伍流动率高。导游服务人际交往关系非常复杂,除了为游客提供必需的旅游服务之外,还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由于旅游活动中不可预见性因素很多,旅游活动中的意外事故也在所难免。

二、导游服务质量不高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导游薪酬制度不合理。国外导游一般都是以工资、小费为主要收入。相对比之下,我国导游的薪金体制很多旅行社给导游只发少量基本工资或干脆不发工资(兼职居多),当导游接受旅行社委派接待旅游团时,才得到相应的很低的津贴(或没有),甚至在一些地区还要倒过来向旅行社交“人头费”。

导游是旅游接待工作的“一线员工”,是整个旅游服务的关键环节。一次旅程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带团导游的服务水平和努力程度,而导游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努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得到的报酬和待遇。由于我国旅游市场尚不规范,没有适当的组织保障导游的正当权益,也缺乏适当的方式来保障导游收人,收取回扣往往就成了导游人员的主要收入来源。而这种现象也严重制约我国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旅行社的恶性削价竞争。一些旅行社以削价为主要竞争方式来销售产品,零团费甚至负团费操作,为了保证必要的利润,旅行社唯有取消导游薪金,降低导游标准,把压力转嫁给导游,增加旅客购物等行程以获取“人头费”、购物签单、回扣等灰色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导游人员不但不能获得正常的劳动薪金,并且还可能需要支付所谓的“人头费”。这种以回扣为主的导游薪金体制是导致导游服务质量下降的最直接原因。

(三)导游工作的特殊性。导游人员兼职的比重较大,所服务旅行社一般不固定,在旅游市场上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流动。再加上导游服务的无形性、旅游产品的提供与消费的同时性,以及较高的关联度,使得对导游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非常被动。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与监督不力。在本论文的第二章提到,导游资格的考取相对简单,门槛低,这也是因为外在的约束机制不健全。导游活动是具有个体性还有灵活性的,导致了监管困难,使得一些旅行社监管不力甚至放弃监管。

(五)游客出游心理不成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去旅游。但是游客的某些素质还是有待提高的。我国各地的旅游设施不够完善,有时难以实现游客较高的期望值,于是游客就会把失望、不满等情绪反馈给导游。加上会出现吵闹、打骂的情况,然而不配合导游行动,直接影响了导游服务的质量和导游的情绪。

(六)其他因素。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导致导游服务质量下降,如旅行社的激励机制不好,聘请制度不健全,导游队伍庞大等等都会影响到导游服务的。

三、导游人员服务质量提高策略的对策

(一)提高导游队伍的准入制度。本文多次提到导游的自身素质问题,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准入门槛过低所致的。导游队伍的迅速膨胀,业内的竞争加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需从根本出发,优化导游队伍。首先,导游资格考试改革,从根本做起,能让导游队伍的增长从数量变为质的提升。另外,资格考试的科目的设置也应该切合导游的职业特点。

(二)完善导游人员的考核制度。年审制度能够很好的审查导游的服务质量。通过对导游人员平时的行为表现,职业道德,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的审查,来了解一年來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还能够弥补一次性考试带来的缺陷。最重要的是有对导游人员的鞭策作用,意识到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虽然有了年审制度,但是有些地方还是可以走“捷径”的,通过交付一定的金钱来通过审核。为了避免这些情况,需要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应停止导游工作,重新审核或者取消导游资格。

(三)落实导游服务的监管机制。导游服务具有个体性和灵活性,监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和旅行社的共同努力。旅行社应承担起对导游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担保的责任,为游客提供相应的权益保障。以旅游购物为例,旅行社要赋予游客“购物知情权”,将购物拟进行程,明确列出购物次数、场所及停留时间,并规定导游只能按合同规定安排购物活动,若游客除合同安排外还有其他购物欲望,导游可以且有义务向其介绍或推荐,但不得强制。这样一来,就可以防止导游私拿回扣了。再有就是政府部门,第一,建立导游监督投诉机制,一方面可以监督导游平时的行为,另一方面,如果导游有违规行为,游客就投诉有门。第二,公开导游的信息,如导游的违规记录,个人信息,表扬记录等等。第三,协助旅行社自身管理。

(四)营造良好的行业生存环境。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为旅游业务流程的良性运转提供制度保障。良好的制度安排是协调利益关系的根本保障。

新导游职业隶属机制可实行“双轨主辅制”,即占多数的社会导游以在导游协会注册为主,占少数的导游以正式员工身份在旅行社工作为辅。旅行社在旺季时则通过向导游协会聘用导游来应付旅游团陡增的局面。

相关部门应该对旅行社进行星际评审,引导它们通过品牌、产品创新等来获取利润,这能有效地缓解削价竞争的状况。不单如此,还需要将导游服务、监督、培训等纳入评审制度里面。合法佣金制度的执行,应该由旅游经营行业组织商定佣金的合法比例,并将佣金收授限于旅游商品销售企业和旅行社之间结算,杜绝高额佣金和暗箱操作。把佣金结算纳入财务和税务管理,接受工商和税务的监督。

(五)培养理智健全发展的旅游市场。旅游产品与一般消费品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消费者必须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才能最终消费旅游产品。因此,游客的旅游品质不仅与导游服务和导游的专业水平有关,还与游客自身的素质,旅游知识,合作意愿,需求有着密切的相关。普及游客的旅游知识是相当的重要的。旅游当局应充分利用媒体力量,普及旅游知识,引导国内游客理性消费和自我保护;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多报道优秀导游的模范事迹,塑造导游的正面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连义《怎样做好导游工作》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7年

上一篇: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下一篇:消防知识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