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英语名词解释

2024-07-23

社会学英语名词解释(共8篇)

社会学英语名词解释 篇1

(SAR):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was established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olving Hong Kong and Macao issu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one country , two systems ”.SAR has more autonomous power regulated clearly by laws, including executive , legislative and independent judicial power.木鱼 :a percussion instrument made of a hollow wooden block, originally used by Buddhist monks to beat rhythm when chanting scriptures.)古筝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It is built with a special wooden sound body with strings arched across movable bridges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instrument for the purpose of turning.The present-day zither usually has 21-25 strings.Lunar calendar :tradition Chinese calendar, according to which a common year has 354 or355 days in total, 12months of 30 days or29,and a lunar leap year has 383or384days in 13month.According to changes in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a solar year is divided into 24 seasonal division points to farming牌坊:Also called pailou, is an archway usually made from fine wood or stone, and painted or decorated with glazed tiles.Calligraphers are usually requested to write moral inscription to be carved into the middle beam.These structures usually stand in downtown areas , or at the entrances of mausoleums, temples, bridges and parks.无为Let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 and do nothing.It’s the basic concept of Taoism, an attitude towards the world and political ideology held by ancient Taoism.儒家:Confucianism is a school of thought represented by Confucius and Mencius.The school takes the teachings of Confucius as its core of thought and regards the words and deeds of Confucius as its highest code of behaviour..benecolence and justice, allegiance and forbearance.墨家:Moism:based on the teachings of Mozi, cherishes universal love which states that if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loved one another, there wold be no hatred,calamities, and hostilities.In politics and ethics Mohism advocates honoring virtuous people, opposing fatalism and aggressive wars, and upholding thriftiness and simple funerals 法家:Legalism,begun by Han Feizi, espouses laying down laws to unify the thought of people, promoting agriculture to achieve affluence ,waging wars to gain strength and power ,and establishing a system of bureaucracy.

社会学英语名词解释 篇2

(一)现代公共行政的局限性

现代公共行政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垂直管理、物化的官僚制与复杂性。

1. 垂直管理

现代公共行政的主要组成形式,就是韦伯的官僚制。这种官僚制是一种理想模式,是以权力分配作为支撑的垂直管理体系。权威和权力都位于金字塔的顶端,这导致了领导不必听取下层的意见和咨询就可以做出决策,导致了决策的不科学和不民主,带有浓厚的官僚主义。

2. 物化的官僚制

官僚制注重工具理性,强调专业化、技术化、去人格化,遏制人性,使官僚制一步一步走向物化。韦伯的官僚制成为了一台臃肿复杂的机器,而人成为了工具,只注重程序和规则而忽视结果,导致公共行政丧失了公共精神。

3. 复杂性

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机构除了要服务公众、谋求公共利益,还要顾及自身利益。正是因为自身利益的追逐导致机构愈加膨胀和复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笨重不堪。

(二)重释公共行政的内涵

全钟燮教授认为,为了理解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需要摒弃传统的对公共行政的定义与看法,重释公共行政的内涵。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公共行政进行解读。

首先是公众地位的转变。要从被动的客体转化为积极参与的主体。在以往概念中往往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置于公共行政之上,因而更多地强调工具理性,专业化和技术化,而忽视了公民的地位,认为他们只是被动接受公共服务。要以对话、沟通和协商为手段,鼓励不同背景身份的人参与到公共行政中来,重新建构行政管理理论。

其次是行政管理职责的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转向鼓励公民参与的促进者。政府应该为公民构造双方沟通的平台与话语体系,向公民采纳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行政管理者必须为公民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以保证他们能够顺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行政管理者超越现代公共行政的局限性,通过沟通和公民参与来构建更加富有意义的社会框架。

再次是公共行政要重新定位。应该变管理为合作,变统治为治理。社会建构主义并不否认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技术性,而是引入公民参与,沟通和对话能更好地实现公共行政的目标。在社会建构主义者看来,20世纪80年代,政府、公民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参与治理的公民群众通过对话与协商实现了对公共利益的正确判断。

最后是民主行政。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主张建立一种平行合作关系,通过对话、分享和开放式的交往分享社会权力。社会建构通过协商与对话凸显非科层制的合作治理形式,为推进民主化的治理进程提供了一个框架。

二、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

(一)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特征

1. 社会建构是一个框架

社会建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寻求对话和协商。公共行政不再单纯是政府部门的事,同时也是民众和非政府组织的事。社会建构框架下,鼓励多主体参与,实现公共治理的民主化。

2. 承诺通过民主过程来实现变革

社会建构承诺通过民主过程来实现变革,让公民充分参与进来,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以实现公民的价值、思想和体验。此外,更加民主的公共行政能够使政府的行政管理具有更好的接受性,使得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够更好地得到推行,提高政策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

3. 社会建构过程鼓励着人们的参与和奉献

社会建构旨在推动公共参与,要求行政过程更加民主与公开,鼓励人们参与和奉献。只有如此,公共行政才能够更好地运行。

(二)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途径

1. 分权与权力分享

分权就是要把权力从中央层面下放到地方政府,使得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得以调动,进而培养能够积极参与公共行政的公民。在实际操作中,政府拥有非常大的权力。决策权往往位于金字塔顶层,处于下层的公务员和公民很难进入到决策过程中来,因而必须下放权力。否则,民主的社会建构就不可能实现。

2. 强化非主题讨论的实践

“民主的社会建构依赖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促进持续的互动和连续的关系,倡导批判和反思行动,强调包容姑息反对声音的真正对话与话语。”①主题性的讨论为公民更好地说出心声和意愿提供了渠道和平台。因此,要把主题性讨论和非主题性讨论都纳入到公共行政治理的民主化进程中来。

3. 促进信心和信任

现代公共行政,由于其局限性,民众无法参与到公共政策的治理当中,因而缺乏对政府的信任;同时,部分行政官员的不规范操作,丧失了民众的信任。而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就是重拾公共行政伦理的精神,重塑官员的伦理素质和职业道德,让民众参与到公共治理中来,重新树立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

三、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反思

首先,由于政府的封闭禁锢运行模式,使得公民和非政府组织实际上很难参与或影响到决策过程;设若参与进去了,在一些紧急和重要时刻反而会延误决策。其次,公民是否愿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参与公共治理的意愿是否强烈,即便主观意愿强烈,政策参与过程中也还会受到客观环境、制度条件与领导意志的影响。再次,如何保证公民顺利参与,又如何保证其参与的真实性、所表达观点的可信性,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不同的治理主体来自不同的背景与环境、不同的利益团体,因而难免发生冲突与矛盾,关键是如何调和且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任重而道远,但是,坚信只要把握住社会建构的内涵,公共行政就能更多关注公共利益,为一般民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孙柏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社会语言学名词 篇3

互动社会语言学 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中的一门学问。研究会话参与者通过语境线索和背景知识对发话人的交际意图作出推理、判断和回应的互动过程。

宏观社会语言学 macrosociolinguistics 与“微观社会语言学”相对。通常指对社会中的全局性语言问题(如语言选择和语文规划等)的研究。

微观社会语言学 microsociolinguistics 与“宏观社会语言学”相对。通常指对人际言语交往过程中语言的使用、变化及其与社会语境的关系的研究。

城市方言学 urban dialectology 研究都市中方言的变异及其演变机制的学问。

双语学 bilingual studies 研究言语社区内使用的不同语言或方言间关系的学问。

语言社会学 sociology of language 运用社会学的范畴和方法,研究社会中语言问题的学问。

交际民族志学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运用人类学的观念和方法,研究言语交际的模式及其与民族文化关系的学问。

语言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of language研究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使用某些语言的态度及个人在言语交际活动中的心理机制的学问。

会话分析学 conversation analysis 研究会话中话语序列的组织规则的学问。

变异 variation 语言项目在实际话语中存在的差异。

变异形式 variant 又称“变异体”“变素”。语言变异的实际存在形式。

社会变异 social variation 与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相关的言语变异。

区域性变异 regional variation 来自不同区域的说话者所显现出的语音、词汇或语法等方面的变异。

语言项目 linguistic item 又称“语项”。语言中任一层次的一个或一组单位。可以是音位、词汇或句子结构。

语言变项 language variable 又称“语言变量”。有变异形式的语项。通常作为独立变量用于语言变异计量研究。

社会变项 social variable 个人或群体的有变数的社会属性。通常作为依存变量用于语言变异计量研究。

社会分布 social distribution 使用同一个或几个语言变项的群体的社会特征。

语言变体 language variety;linguistic variety 具有相同社会分布的语言项目集。可以指语言、方言、语体、语域或某一语项的变异形式。

地域变体 regional variety 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语言变体。

言语共同体 speech community 又称“言语社区”“言语社群”“言语社团”。在语言变项运用上持有共同的社会准则和相同的语言价值标准的群体。是社会语言学者为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而采用的分析单位。

言语群体 speech group 通常指在同一地区说一种语言的同一变体的一群人。

社会语言标记 sociolinguistic marker 能够区别不同社会群体的语言变异项目。

社会差别标志 social differentiator 反映说话人之间社会阶层差别的具体标志。例如教育程度、职业、收入、住房等。

社会方言 social dialect;sociolect 与说话人的社会身份(例如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等)有关的语言变体。

城市语特征 urbanism 城市地区使用的语言在语音、词汇或语法方面所具有的特征。

标准变体 standard variety 与“非标准变体”相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使用的规范化的语言变体。

非标准变体 nonstandard variety;substandard variety 与“标准变体”相对。在语音、词汇或语法的某些方面不合乎规范的语言变体。

分层 stratification 又称“层化”。不同社会阶层在使用语言变体上呈现分层变化的状态。

性别差异 gender differences 不同性别所呈现的不同的言语特征。例如,中国女性在疑问句中使用“吗”“呢”“吧”“啊”等语气词的频率远高于男性。

女国音 female accent 北京有些人,特别是青少年女学生,把舌面声母j、q、x发成类似舌尖声母z、c、s的音,这样的音称为女国音。

女书 female script 曾在中国湖南省江永县农家女性中流传的一种斜体汉字形态。

代别 generation differences 又称“代差”。同一个言语社团内不同代人之间的言语差别。

年龄差异 age differences 同一言语社区内老年人与青年人在使用语言变体上的差别。例如,在汉语方言中存在老苏州话和新苏州话、老韶关话和新韶关话等的差异,青年人使用新形式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人。

敬语 honorific 某些语言系统中用以表示尊敬的成分。包括词缀、词汇或句子结构。

正式语体 formal style 与“非正式语体”相对。在正式场合使用的语体。通常是书面体,语句较长,词汇和语法合乎规范。

非正式语体 informal style;casual style 又称“随便语体”。与“正式语体”相对。在非正式场合使用的语体。通常语句简略,用词通俗,在亲友、同学之间等日常交谈使用。

nlc202309011953

商议语体 consultative style 又称“咨询语体”。介于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之间的语体。通常语句较松散,夹杂口头语气词。

亲切语体 intimate style 非正式语体的一种。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使用的语体。通常语句非常简略,声调婉转,夹杂俚语。

固定语体 frozen style 又称“礼仪语体”。正式语体的一种。有固定的格式,通常在典礼上使用。

场合语体 contextual style 又称“场景语体”。在一定场合下使用的语体的总称。

雅化语体 modified speech 正式语体的一种。经过刻意修改的文绉绉的言语。

粗俗词语 vulgarism 不文雅的词语。正式场合忌讳使用。

幼儿话语 baby talk 大人对学话幼儿说的简单的话,或幼儿说的稚语。

语域 register 某一交际环境中习惯使用的语言变体。如行业用语、科技用语。

隐语 secret dialect 集团内部为保守秘密而造出的词语。

黑话 argot 黑社会集团内部说的秘密话。

异质有序 ordered heterogeneity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系统内存在差异,但变异形式的分布是有规则的,从异质的语言事实中可以探求语言的有序变化。

显现变项 indicator 某个言语社群使用的初现语言变项。它没有明显语体差异和不同社会评价,通常不引人注目。

标记变项 marker 又称“标志变项”。显示社会差异和语体差异,并有不同社会评价的语言变项。它是研究语言变异和演变的对象。

成见变项 stereotype 社会下层成员使用的并受到主流社会蔑视的语言变项。

未意识变化 change from below 人们意识不到的显现变项扩散的变化。

意识变化 change from above 人们意识到的标记变项或标准体扩散的变化。

进行中变化 change in progress 语言形式从显现变项向标记变项的发展变化。如果该变项为全体成员所使用,形式固定下来,变化也就随之终止。

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 个人经常交往的社会关系。例如亲戚、朋友、邻居、伙伴等。是研究语言变异采用的一种分析单位。

网络密度 network density 社会网络成员之间的实际联系数与全部可能联系数之间的比率。

网络力度 network strength 社会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的多重性程度(multiplexity)。通常关系单一的网络,如仅在亲戚之间,或同事之间,或邻里之间形成的交往网络的力度较弱;关系多样的网络,如既是亲戚,又是同事,又是邻里之间形成的交往网络的力度较强。

交际密度 density of communication 个人或言语社团之间语言接触疏密的程度。语言变体之间的差异通常由于交际密度的增加而趋向消失。

观察者悖论 observers paradox 观察者搜集日常言语资料所采用的访谈法影响到资料的自然状态,与访谈初衷相悖。

快速隐匿观察法 rapid and anonymous observation 调查人采用诱导技巧,让被观察者在不觉察的情况下说出所需了解的语言变异形式,从而迅速搜集资料的方法。

参与观察法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又称“参与性观察”。通过参与被研究的人群的言语交际活动进行观察和搜集资料的方法。

言语反应测验 speech reaction test 通过给受试人某种刺激使其立即作出言语反应,以观察其语言能力、了解其语言体系的特定规则。

最小对测试 minimal pair test 将含有最小音位对立体的词安排在一起进行的发音测试。

显性声望 overt prestige 使用者公开表示的对某种语体好的评价。

隐性声望 covert prestige 潜在于使用者心目中的对某种语体好的评价。例如在某些场合,粗鲁的语体被认为有阳刚之气。

语义区分量表 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s 又称“语义鉴别量表”。通过受试人对词义作出的主观评价测量其语言态度的量表。

自我评价测验 selfevaluation test 受试人自报使用语言变体的情况,将其与实际使用情况相对照,用以检测语言态度。

配对变语测试法 matchedguise technique 通过让受试人听双语人用两种语言讲述相同内容的录音,对讲话人的品格特征作出评价,以测试某个言语社团成员对另一个言语社团的态度的方法。

变项规则 variable rule 用计量方法描写特定人群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使用某个语言变项的概率的规则。

绝对规则 categorical rule 说话人意识不到但又不会违反的规则。例如汉语普通话的“上声+上声”读为“阳平+上声”的规则。

超越模式 crossover pattern 据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William Labov)观察,下中阶层的人为了表现自己掌握了有声望的语言变体,话语中的标准音频率超越上中阶层的人,这种现象称为超越模式。

年龄级差 agegrading 同一言语共同体内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使用同一个语言变异形式时出现的频率上的差别。

共时变异 synchronic variation 语言成分在同一时期内受不同社会因素的制约而产生的变异。

历时变异 diachronic variation 语言成分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而产生的变异。

真实时间 real time 为了研究语言变项发生的历时变异,需要获得同一群体在前后间隔若干年的两个时间上使用该变项的材料,以作比较,这种时间称为真实时间。

语言演变 language change 语言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变迁而发生的变化。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正在发生的语言变化。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篇4

指能够有意义地符号就是代表其他事物,例如:声音、语言、手势、姿态、表文字、图画、情号,它是一种意等等都是符愿标志。集合行为:

集体行为、大众又称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帕克认为,集合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群体凝聚力:

称力,是指群体吸为群体内又聚引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之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社会组织:

会组织一般有两对社种理解:一是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它是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群体,又称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组织管理:用权威来协调组指运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率,这种效率除织的活动效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赖于组织自身的管理。社会地位:

里,具有社会意在这义的社会属性就叫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个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社区:行一定的社会活社区是进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会变迁:

一(包括社会的根切社会制是指度本制度和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人的德、环境以及道宗教、法律、哲学、风俗习惯、时尚文学艺术、等一切社会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演进的、都迁。叫缓慢的变化,做社社会现代化:

会变指一个特殊的社是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社会保障:思义就是社会向顾名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最基本的涵义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金、物质、服务府授权以现等形式向因精神和胜利的残疾、年老力衰、以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和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也有的国家和地区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面向全体公施、服务和物质民的福利设资助。基本社会化:物人”通过社会“生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源的过程。社会流动:

会成员从一种社指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移动。问卷调查:题表格形式向被以问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农村社区:乡村社区,是指也称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某市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体。性生活共偏差行为:

同一定的社会中社指在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的郊区化:是城城市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城市的中心向城市边缘的郊区迁移和发展的过程。政治社会化:

个人逐渐学习和是接受现有政治制度采用的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社会网络:

过各种媒介,通是经过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家庭制度:于家庭的性质,是关形式,关系,功能,权力和义务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制度化控制:

指按照一整套条是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人力资源:

表现在劳动者身是指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内的生产能力。行为社会化:

人们按照通行的是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利益群体:

是指在社会利益一般体系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利害与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社会纵向格局:

是指一个社区的各种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与外部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体现了地方社区与大社会的联系。结构性流动:由于生产技术或是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习俗:

相沿积久而成的是指历代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政治制度:家生,如何行使和权力如何是国产有关权力结构的规定,由国家颁发的,用以约束社并强制执行会成员和群体活动的规范体系。社区建设: 以人们日常居住就是和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政治,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来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相互适应的社区支持系统。垂直流动: 社会成员在社会是指分层结构中跨越等级界限的位置移动。有计划的社会变

迁:实质上就是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恐怖主义:

国家组织和秘密是亚团体对非战斗目标发起的有预谋的,有政治目的的,通常故意影响视听的暴力行为。集镇社区:

种介于农村社区是一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联梁,是一种由农接两者的桥村向城市过渡的社区形式。教育制度:会的启导,延续是社和发展制度,是社会制度体系中的分,是社会传授重要组织部知识与科学,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规范体系及组织机构的总和。参与观察:究者在某种程度是研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的一种观察方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就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社因素:会 化的生物带有的一种由上指个人所代的,有利于人类为下代提供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城市社区:从事各种非农业指以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体。性生活共同文化集丛:

上互相整合的一功能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丛。再社会化: 重新社会化,它也称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经济制度: 会用以限制,调是社节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是关于生产要素的分配,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制度。水平流动:会成员在同一等指社级的不同位置之间的横向移动,这种流动不会造成人们社会等级序变。列地位的文化采集:

改种文化接受或吸指一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个人逐渐学习和是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竞争:

之间为了共同的指行动者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普式。遍可见的方社命周期:会 制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名词解释 篇5

2、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系统,包括家庭,组织,社区,文化等。

3、家庭: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基本单位。

4、社区: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生活上相关联的人群。

5、文化:广义的文化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6、人在环境中:用来描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说明人类行为离不开社会环境。

7、遗传:亲代通过生孕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和亲代表现出相似性状。

8、堕胎:中断怀孕或人工流产,指故意结束妊娠,取出胚胎或导致胎儿死亡行为。

9、胎教:为促进胎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育成长,同时确保孕妇能顺利通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老姨等各方保护措施。

10、遗传咨询:为服务对象提供遗传疾病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服务。

11、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客观刺激物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

12、运动能力:自我发动的运动中的能力。

13、感觉:个体感觉到刺激并将其进行信息编码传递到大脑的过程,是一种依赖于感觉活动的心理过程

14、知觉:个体对感觉信息进行分类和理解的过程。

15、社会参照:使用其他人的反应作为标准或者参照点,来指导某人的个人行为。

16、智力:有解决问题、适应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组成,是个体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

17、依恋:两个人形成的亲密的情感联系,以相互关爱和希望保持亲近为特征。

18、从属行为:想要与某人一起交流或者做事情的行为,例如微笑、观看、哈哈大笑或者把某些东西给那个人。

19、具体形象思维: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

20、游戏: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并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21、自我评价: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22、性别认同:个体内心对自己是男还是女的感觉,即人对自我性别的认知。

23、攻击行为:个体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采取的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

24、自闭症:发生于幼儿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

25、自我概念:个体对自己各方面觉知的总和,包括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志趣的了解,个体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评价等

26、自尊: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作为主题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

27、同伴关系:年龄相近或相同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28、友谊:2个个体之间以忠诚和相互的情感为特征的亲密而又持久的关系

29、儿童虐待: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性行为。

30、学习障碍:智力正常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过程中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殊性障碍,是一种异质性综合症。

31、校园欺负:又称校园欺凌,是在学校内发生的儿童间的暴力、攻击行为,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心理、物品和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

32、儿童性伤害:又称为儿童性侵犯、儿童性侵害,是指以性刺激、性满足为目的,对不满18周岁的儿童进行性接触的违法犯罪行为和以任何目的的引诱、强迫儿童从事性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

33、自我的同一性: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我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同一风格”的自我。

34、逆反心理: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35、物质滥用:反复,大量地使用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与医疗目的无关且具有依赖性的异类有害物质。

36、网络成瘾综合征(简称IAD):由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

37、生命教育: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38、职业能力: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影响职业活动效率的个人心理特征。

39、社会角色: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40、未婚同居:男女双方不受法律约束,带有一定试验性质的同居行为。

41、性别歧视: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

42、更年期:人到中年后,生理从鼎盛开始走向衰退的转折时期,一般女性45-55,男性50-60.43、猝死: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6-12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这是一种急骤的,出人意料的的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44、早衰综合症:由于各种原因,中壮年过早出现生理上的衰老,体制上的衰退,心理上的衰弱的现象。

45、流体智力: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智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

46、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获得的智力,如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47、工作满意度:对工作本身及其相关方面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

48、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个体在工作重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49、家庭暴力:共同生活中,家庭成员对另一成员直接或间接的暴力行为,它所造成的伤害包括身体上的,精神上的,以及对当事人各类权利的限制或侵犯。

50、失业:有劳动negligence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

51、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并且老龄系数超过一定比例的人口结构状态。

52、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孤僻、悲观等负面情绪为主,表现为对自身的极低的自我评价和对环境的极度悲观。

53、老年歧视:社会对老年群体毫无理由的偏见、刻板印象和差别待遇。

54、哀伤辅导:协助人们在面临悲伤事件时,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抒发正常的情绪,并健康的完成悲伤任务,以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

55、老年痴呆:老年人长剑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性疾病,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情况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时空辨认 情绪等方面的障碍。

56、临终关怀:又称安宁照、善终服务等,主要指对生命临终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的生活护理 心理安慰及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缓解性、支持性关怀照顾。

社会学英语名词解释 篇6

1、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机构,用社会保险基金购买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特定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以期获得适当预期收益的投资行为。

2、共同基金:将基金聚集在一起,由一些投资专家操作基金营运,采用科学的方法,将基金分散投资于债券、股票等各种渠道,以取得最高投资收益为目标。

3、绝对贫困:缺乏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条件和手段,没有生活必需的食物、衣服、住所,饥寒交迫、陷于绝境。

4、相对贫困:相对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的差距而言的贫困,即相对于社会的大多数成员,生活在较低水平线上,他们被排斥在社会生活的主流之外。

5、贫困线:最起码的生活水平或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间的差距的一个量的界定。

6、受益基准制:受益人的养老金获得方式和数额取决于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或计算公式,如一定的年龄条件、身体状况、工龄长短及实际生活需要等。只要符合所定的标准即可领取养老金,其量的多少跟他过去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贡献无关或关系不大。

7、供款基准制:受益人的养老金获得方式和数额取决于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供款量,一般都将个人所缴费用建立个人帐户,缴费越多,领取养老金的水平越高。

8、失业:指达到法定年龄(劳动力年龄)并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人得不到适当的就业机会,包括已经就业而被解雇,且正在等待或寻求新的就业机会的一种社会现象。

9、非自愿失业:指工人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而就业,但仍找不到工作。

10、摩擦失业:由劳动力供需矛盾而引起的失业现象。

11、显性失业:充分暴露出来的失业现象,一般以失业率加以反映。

12、隐性失业:未曾表现出来但事实上确实存在失业或就业不充分的现象。

13、自愿失业:工资未能随劳动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因而劳动者不能接受现行工资或不愿降低收入水平而自动放弃工作。

14、普遍保障制度:即“人头”补助制度,对公民或居民,不论其收入、工作或财产如何,均按统一 ; 标准提供现金补助。

三、简答题

1、社会保障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的范畴及其产生发展,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社会保障体系及其构成,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等。

2、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原则,不同筹资模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规模的确定和结构优化,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原则、方式及程序,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不同的社会保障资金的运行特点及相互间的区别与联系,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投资的理论和方法等。

3、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1)银行存款;(2)信托存款;(3)不动产投资;(4)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等)投资;(5)直接贷款或委托贷款。

4、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内容,并辅以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特征。资金来源是自保公助式,保障的标准不高,项目也不完备。它促进经济发展、稳定了社会。存在问题是保障支出增长率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加重财政困难;保障费用持续上升,提高劳动力成本,降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对美日经济发展起“稳定器”的作用:

(1)缓和经济危机、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2)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了宏观经济运行,增加了社会有效需求;

(3)政府的福利支出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个人、家庭对劳动力培训和训练费用支出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和开发本国人力资源。

6、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1)宪法把社会保障定为发展中的国家制度,公民所享有的保障权利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保证;

(2)保障支出全部由政府和企业承担,个人不交纳保障费;(3)工会组织负责保障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4)保障对象为全体公民。资金来源靠全社会的公共资金无偿提供。

7、建立低保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

(1)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界定;

一般低保包括生活救济、医疗救济、教育救济、住宅救济、分娩救济、求职救济和丧葬救济七个方面。目前大多数低保标准还很低,只解决生活救济、温饱问题。

(2)低保经费的来源(核心问题)

目前大多采取财政和保障对象所在单位分担的办法。今后要逐步过渡到主要由财政负担的方式,建立城乡统筹面向全民的低保制度,由各级财政合理分担。

(3)低保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管理上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明确各方的职责,合理分工。推广分类施助和差异施助,区分基本生活救助和其他专项救助。

8、社会养老保险的特点:推行保险立法化;筹资渠道多元化;享受待遇标准化。

9、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

(1)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原则(或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

(2)基本养老保险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

(3)新老办法平稳衔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的原则;

(4)社会养老保险行政管理与基金管理体制分开的原则;

(5)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原则。

1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

(1)它在全新的基础上起步,没有历史包袱,所缴费用可完全积累;(2)它没有互济特征,不是社会统筹,个人缴费存入个人帐户,个人存入越多,集体补助就越多,养老金就越多;(3)保障水平非常低;(4)基金收缴、运营进入县以上经办机构专户,通过投资实现保值增值。

11、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目前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应建立社会养老保险补偿机制,保护“老人”和“中人”的养老权益。面临的最大困境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难度加大。原因:(1)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缴费困难;

(2)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人群结构变化,养老负担系数提高;(3)社会养老保险费的征收手段落后;

(4)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偏高。

1999年国务院发布《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

(1)建立社会保险登记制度;(2)社会保险缴费申报制度;

(3)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监督检查;(4)对不执行《条例》规定的缴费义务人的罚则:处罚责任者个人。

12、医疗保险的特征和对象:

(1)保障的内容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2)保障手段是提供医疗技术服务;

(3)它比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更复杂;(4)它的社会效应要在很长时间后才显现出来。

医疗社会保险的对象:一般包括所有雇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我国是介于全民保险和雇员保险之间,以全民为对象,但具体保障标准享受待遇又有城乡、地区、行业或职业的差别。

13、简述福利国家医疗保障制度:

1911年英国通过《国民保险法》,是历史上第一部医疗保险法规,“贝弗里奇报告”是制度的大纲。主要特征是国家作为提供全民健康保障的责任主体,由它直接开办、掌管医疗卫生事业,由国家医疗机构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优点:最大程度上满足全民的医疗保障需求,促进了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局限:国民缺乏费用意识,医疗费用持续攀升,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医疗机构人浮于事、服务效率低下。

14、简述医疗“保险”制度:

1883年德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其医疗保险包括法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和自愿医疗保险两种。资金来自雇主和雇员,国家基本不提供。

优点:强调个人在疾病保障中的主要责任,资金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为主,国家只在特殊时提供少量资助,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现象;自由就医为医疗机构引入了竞争机制,提高了医疗效率,满足了人们高质量的医疗需求;医疗保险中的四方(投保方、医疗保险机构、医生同业公会、医院)联动和相互监督,使医疗服务有章可循。

不足:忽视疾病预防、医疗保险基金紧缺、行业间保险待遇不

一、无法控制基金会以外医疗市场、医疗费用持续上升等。

15、简述个人保健储蓄制度:

源于英国的“职业保障基金”,以新加坡为典型。强制性个人保健储蓄计划,个人及雇主按工资一定比例缴纳公积金,从中划出雇员工资的6-8%单立保健储蓄户头,作为个人或家庭成员医疗费用或大病保险等的开支。

优点:强调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和医疗费用意识,有助于控制医疗费用的非正常增长。

不足:只有个人或家庭内的互济作用,缺乏整个社会的互助共济。

16、简述混合型医疗社会保险制度:

按社会成员的不同阶层进行不同的划分,有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服务,有雇主资助式的医疗保险制度,有个人自主参加的商业保险。

优点:使受保人按照不同的经济条件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满足了人们的不同医疗需求。

不足:政府不直接管理经营医疗卫生事业,无法控制医疗市场的价格,导致医疗费用的膨胀,一些贫困者的医疗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国家的“医疗扶助”范围较窄,限制太多。

17、我国传统医疗保险制度的问题:

(1)各组成部分封闭独立,互不相干,致使医疗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间分布不均,少数人过度消费、无效消费及浪费,而绝大多数人无法消费和无能力消费;

(2)城镇干部职工的医疗费由国家财政和企业包揽,财政和企业不堪重负。患者个人和医疗机构均无费用意识,致使医疗费用持续攀升,浪费现象十分严重;(3)单位办医疗形成了不少弊端。

18、中国城乡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覆盖范围仍然有限,主要还是原公费、劳保医疗对象,非公有部门的扩展非常困难;

(2)医改探索并未真正触及医疗和医药体制的问题;

(3)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具体问题:一是统筹基金透支个人帐户的问题;二是职工个人帐户在制约医疗费用的支出中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至今还没找到最佳的统帐结合的办法。

(4)职工家属的医疗保险问题。

19、生育社会保险改革存在的问题:(1)覆盖面、参保率问题;(2)各地实行办法不一致;

(3)具体实施标准不一;(4)基金统筹比率过高,结余量大。

按“区别情况、分类指导、逐步提高”的原则,以生育保险的普及化与社会化的改革总目标继续进行改革。

20、工伤社会保险的特点:(1)实施保险的强制性;(2)保险内容的丰富性;

(3)工伤保险的雇主完全责任制和无过失补偿原则;

(4)工伤赔付与工伤预防相结合;(5)保障水平的差异性和多层次性。

21、失业社会保险制度的类型:(1)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

(2)自愿性失业保险制度(国家补贴鼓励有关人员参加)(3)混合型失业保险制度

22、社会福利的特征:(1)保障对象的全民性; ; ;(2)保障内容的福利性;

(3)享受保障的无条件性;(4)保障待遇的公平性和高层次性。

社会福利的内容: A、社会津贴 ; B、职业福利 ; C、社会福利设施 ; D、社会(社区)服务

23、世界社会福利发展历史给我国的启示:

(1)社会福利的推进要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资金保障已不很重要,福利服务上升为制度的主体。

(3)社会福利应发展为责任主体多元性、资金来源多渠道、服务体系多层次的新型保障制度。

24、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具有极大的不公平性。特点:

(1)典型的城镇福利制度,覆盖的对象主要是城镇居民和农村的“五保”对象。;

(2)制度主体是职业福利。(3)福利制度的条块结构。

改革和发展目标应彻底改变传统制度下的“剩余福利”思路,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特别是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

(1)改变城乡福利分割、单位或行业福利分割的局面,社会福利社会办;

(2)建立统一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和监督机构;

(3)多渠道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多层次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25、社会优抚和社会安置的保障内容:

(1)社会优待;(2)社会抚恤,包括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

(3)离退休保障;(4)安置保障,对军转干部、退伍士兵的就业安置。

社会优抚安置的特点:

(1)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保障对象是军人及其家属。

(2)保障内容的综合性,它兼具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三者的特点。

(3)保障的待遇标准具有激励性。(4)保障手段的计划性。优抚经费由国家和地方财政筹集,安置保障通过行政命令有计划实施,相关单位无条件执行。(5)保障目标的双重性,经济上提供军人及其家属基本生活保障,政治上有宣传、教育、褒扬革命军人的作用。

26、社会优抚保障的不足:(1)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保障待遇偏低。(2)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社会力量参与不多。(3)存在旧思想、旧观念的制约(“等、靠、要”思想)。

社会安置保障的不足:(1)安置退役士兵的任务越来越重,安置难度越来越大。

(2)退役军队干部的住房、接收安置、军转干部待遇和医疗费用等存在很多困难。

1、社会福利不同于社会保障体系中其他内容的主要方面是(①服务对象最为广泛②免费、减费提供某种生活用品或劳务③项目最多,内容最丰富 ④保障水平的弹性较大)。

2、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比,企业年金的特点有(①私人产品②通过资本市场运作)

3、从层次上划分,社会保障可以划分为(①经济保障②服务保障③精神保障)

5、从目前实施状况来看,我国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主要有以下来源(①各级地方财政按比例负担②各方出力、财政保底)。

6、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主体包括(①国家或政府②社会保障实施机构③企业、社会团体④城乡居民)

7、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特征,主要表现在(①制度的开放性②筹资社会化③服务社会化)

8、我国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有(①自然灾害救助②洪水、地震救助③孤、寡、病、残救助④城乡贫困救助)

9、在经济领域,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表现为(①调节公平与效率②调节国民收入分配③调节国民经济发展④调节市场体系)

10、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方式和内容主要包括(①预算管理②财务监督③投资管理)

12、工伤保险制度除具有赔偿性特征外,还包括以下特征(①最具有强制性②“无过失补偿”原则③保险费完全由企业(雇主)承担④待遇从优)。

13、中国老年人福利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满足精神文化需求②物质生活福利③医疗保健服务④“五保”制度)

15、社会保障管理在运行中须遵循的原则有(①依法管理原则②公正与效率原则③与相关系统协调一致原则④属地管理为主)

1、社会保障的定义及核心内容?

答: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征税、收费、接受捐赠等手段筹集资金,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式,防范风险并为丧失劳动能力和暂时无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为贫困者提供最低生活、为军人提供特殊关照、为全体国民增进生活福利的一种社会制度。

其核心内容包括:(1)社会保险;(2)社会救助;(3)社会福利;(4)社会优抚。

2、社会保障的三种体制和四种模式是什么?答;三种体制是:

(1)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2)自由主义福利体制;(3)合作主义福利体制。

四种模式是:(1)福利国家型;(2)社会保险型;(3)国家保险型;(4)个人储蓄型;

3、养老保险的定义和特点?

答:养老保险是政府主办,通过国家立法保障退休老人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其特点有:(1)养老保险承诺与兑现之间的时间最长。

(2)养老保险是实际享受人数最多的险种之一。(3)养老保险费用的收和支出庞大。

(4)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往往是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模式的代表。

4、失业的类型有哪些?(1)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周期性失业(4)季节性失业

(5)技术性失业

5、工伤保险的一般原则?

答:(1)补偿不究过失原则,又称无过失补偿原则,指在劳动者负伤后,不管过失在雇主还是劳动者一方,工伤职工均可获得收入补偿以保障其基本生活。(2)劳动者个人不缴费原则,这是工伤保险区别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的显著特点。(3)待遇优厚原则,工伤保险虽然不要求个人缴费,但在待遇上却要其他社会保险项目都要优厚一些。(4)救治、补偿、预防与康复相结合原则,工伤事故或者直接造成劳动者身体伤害,或者造成职业病,二者都离不开医疗救治。

6、社会救助的作用和特征?答:社会求助的作用:(1)缓解贫困(2)促进分配,稳定经济。

(3)促进社会融合。

社会救助的特征:(1)国家是责任主体。(2)享受社会救助是公民的权利。(3)受助者需要接受家计调查。

7、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法?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恩格尔系数是目前较为普遍地用于分析特定国家或地区民众生活水平和贫困程度的指标之一。恩格尔系数值越大,说明该地区民众总支出中,用于食品消费等基本生活支出的比重越高。恩格尔系数根据满足生活需求最低营养摄取标准确定食品消费项目和数量,计算出饮食费用,用它除以计算期最低收入水平组的恩格尔系数,即可得到贫困线。

(1)优点:方法简便易行,可以用代表一般市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统来求得社会救助受助者的消费水平。

(2)缺点:要求恩格尔系数比较稳定。由于受价格、地域等因素影响,我国恩格尔系统变化较大,易受主观判断影响,且反映的贫困过于绝对,另外对基本生活费的规定有局限性,过于偏颇。

8、中国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答:(1)老年人福利(2)残疾人福利(3)儿童福利(4)住房福利(5)教育福利

9、什么是社会优抚?包括哪些项目?

答:社会优抚是国家专门为伤亡军人、人民警察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供抚恤,为军人和人民警察及其家庭提供扰待,为退出现役的军人予以生活安置和就业安排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优抚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具体包括优待、抚恤和安置三类项目。

10、社会保障管理的含义和一般原则?

答:社会保障管理是指社会保障责任机构和人员通过规划、组织、领导、人事和控制等活动经济有效地

完成社会保障任务的过程。

社会保障管理的一般原则:(1)服务至上原则。(2)公开、公正和效率原则。

(3)属地管理原则。(4)与相关系统协调一致原则。

五、论述题

1、试述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中央和地方社会保障财政责任不明确(2)统筹层次低,政策不统一,阻碍了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导致参保人社会保障权益受损。(3)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统一,部门利益明显。(4)社会保障法律强制性不够,政策透明度差。(5)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权责不到位,监督不力。(6)社会保障管理行政色彩浓,社会化服务不够。

2、试论述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内涵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一)绝对贫困是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贫困,可以被理解为物质上的匮乏,是指缺乏为维持身体健康而绝对必需的物品的状态。

绝对贫困的特征主要有:

(1)绝对贫困是指必需品的缺乏而导致生存受到威胁,这些必需品通常是指维持生存的物质,如,食品、住房、衣服等。

(2)绝对贫困在消费方面表现为,由于收入极低,难以满足人类在衣依住行等方面的基本消费。

(3)绝对贫困在发展方面表现为,由于生产资料的缺乏,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更难以扩大再生产,从而陷入“贫困循环”之中。

(二)相对贫困是相比较而言的贫困。是建立在将穷人的生活水平与其他较为不贫困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相比较的基础上的,通常这包括对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的总体平均水平的测度。

相对贫困的特征有:

(1)相对贫困是一种主观判断,是由社会作出的,它实际上是社会上多数人对于较低生活水平的一定确认,如有的国家以全国人均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贫困标准,而有的国家则以中位收入水平的一定比例作为贫困标准。

(2)相对贫困具有历史动态性。随着不同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贫困标准也有很大差别。(3)相对贫困具有长期性。相对贫困实质是不平等,只要社会存在不平等,就存在相对贫困,在现实上,不平等是常态,因而相对贫困也将普遍存在。

3、试论述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一、在思想文化方面

(1)社会保障是各类公正公平思想的具体体现,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反应的是不同的社会保障公正分配的思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丰富了各派社会公正理论。

(2)社会保障的实践加深人们对人权意识和同舟共济思想的认识。社会保障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人道主义灾难,是对人权的保障。同时,社会保障通过税收和集资再分配,救助贫困、普惠福利、缩小贫富差距,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想发扬光大。

二、在政治方面

(1)社会保障提升了政府的权力和责任.社会保障一般由政府主办,事关民生,这就意味着政府的社会权利增大,同时人民对政府改善民生的期望也相应增大,政府的社会责任也相应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和执行的水平成为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2)社会保障政策成为各政党争取民意的手段。既然社会保障关系到人们的福利,社会保障政策就成为普通百姓最关心的国家政策之一,其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民众反响。

三、在经济方面,社会保障既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也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关键是适度,符合国情,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学英语名词解释 篇7

一、社会资本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内涵界定

从汉尼芬到普特南,社会资本理论历经学者们的不断研究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 而且从法治视角看,社会资本理论具有重要的秩序解释功能。

(一)社会资本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

最早提出“社会资本”概念的学者是汉尼芬,他虽然并没有对社会资本的内涵进行清晰界定,但已经意识到社会连接纽带中的社会资本对教育以及社群社会的重要意义。1980年,布迪厄在《社会科学随笔》一文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资本”进行使用并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界定,其后又在《社会资本的形式》中对社会资本予以更为深入的分析,认为社会资本是与群体资格和社会网络相联系的一种资源或权力并依附于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而存在。 科尔曼继承了布迪厄的研究成果,从理性行动的角度出发, 将社会资本置于社会结构层面进行研究,从而将社会资本理论从微观引入到宏观研究当中。 普特南在布迪厄和科尔曼的研究基础上,将社会资本的概念扩展到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等宏观领域。 普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 一书中,以新制度主义为切入点,通过对意大利南北制度绩效的差异来分析社会资本对政府制度绩效的影响。 普特南将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确定为信任、 规范和网络,并认为社会资本是解决集体行动困境和使民主运转起来的关键因素。

从布迪厄系统提出社会资本概念后,历经科尔曼、普特南等学者的研究,社会资本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各个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范式。 此后的学者如福山、奈克、伯特、武考克、林南等的研究使社会资本理论更加丰富。

(二)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视角和逻辑进路

在西方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理性选择理论成为主流经济学,但其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不足。 而社会资本概念将经济学的效用理论与社会学的社会结构理论进行了有机结合,将理性“经济人”放入社会关系网络中进行分析,把社会行动者看作理性“经济人”和将社会行动者看做是完全的社会人进行了融合,从而弥补了理性选择理论的不足。

社会资本的分析进路是以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为出发点,以理性行动原则来分析由网络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系统,进而揭示处于社会网络中的个人行为和社会组织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这样,社会资本理论就把经济学的效用理论与社会学的社会结构理论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既肯定了人的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本性,又将“经济人”纳入到社会网络结构中,肯定了人的“社会性”,进而分析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回报和效用问题。 从秩序的角度来看,社会资本以“软资本”的形式对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在增强社会凝聚力以及推动民主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治理时代,社会资本就成为了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多元治理秩序生成的重要的支撑。

(三)法治秩序视阈下的社会资本的内涵界定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治理时代,而法治则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和基本标志。 关于社会资本的概念和内涵,不同学科的学者进行诠释的角度是不同的。 从法治的角度来看,应从秩序角度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重新界定和解读。

普特南是首位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宏观的政治学领域的学者,“普特南以及围绕普特南展开的争论主要涉及自愿社会团体、公民参与、公民心等方面。 ”[1]从法治意义上来讲,研究重点在于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才能构建出促进法治秩序生成的社会资本。 因此,社会资本可以界定为以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为载体,以正式和非正式的规范为依托,在社会成员之间所形成的以信任、互惠与合作以及与公民精神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这种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促进社会的有效整合并增强社会的集体行动的能力,从而实现与国家的良性互动以实现多元治理目标。

二、社会资本理论的法治秩序解释框架及其超越维度

社会资本理论具有独到的法治秩序解释框架, 并以其特殊的分析视角实现了对既有的秩序解释范式的超越。

(一)社会资本理论的法治秩序解释框架

经济学理论的前提假定是资源的稀缺性,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通过竞争与博弈实现有限资源的生成、分配、交换与消费,并使这种竞争与博弈限定在秩序的框架内,是各个国家各个时代的政治权力关注的主题。 当今时代,法治已经成为公认的最有效、最合理的治国模式,法治社会是一个自由的社会,同时也是和谐有序的社会。 从法治的视角来看, 公民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享有必须体现一定的公平和正义,但“人类并不只是各自努力完善自己的个人所形成的乌合之众”,[2]法治秩序既关涉到理性的经济人的个人利益,理性的经济人又同时生活在社会的网络结构中,因此社会是个体的系统的有机组合,“社会作为由人组成的共同体系统,内部是有结构的,而且各结构要素有相对独立的功能,这些功能经由结构造就了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 ”[3](P3)而社会资本理论既尊重人的“经济人”属性,又揭示出社会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以权利、自由与秩序为价值追求的法治时代,社会资本理论从网络、信任、规范以及公民精神等角度对人的行为模式、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秩序的生成机制等进行分析, 从而为如何在治理时代实现社会的有效整合以及增强国家与社会的多元治理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二)社会资本理论的超越维度

社会资本这个概念之所以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对许多政策制定者而言,这个词语掌握了当今政治上的时代精神:它让人感受到了脚踏实地的经济蕴涵,又重新诠释了社会性的重要。 它间接反驳了1980年代及1990年代初期, 盛行于美国、英国、纽西兰那股粗糙的政治经济风气———正如同柴契尔夫人所言:‘像社会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4](P1)社会资本理论重新拾起了当今世界各国在极力追求GDP的过程中所遗失掉的某些秩序建构中的基本元素。 因此,社会资本理论与以往的秩序解释范式相比, 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超越维度:

首先,以均衡为视角来探求法律秩序的关系格局。 均衡是西方经济学领域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指经济体系中一个特定的经济变量在一系列经济力量的相互制约下所呈现的一种稳定不变的状态。 “秩序均衡与否 ,并不单纯是个经济学问题 ,而是有经济学价值的社会问题。 ”[3](P81)尤其是法治秩序的建构,必须体现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均衡,在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下,权力与权利就会进行有效博弈,并在博弈过程中实现国家权力的有效性和社会权力的自治性。 社会资本理论通过构建符合治理理念的社会网络系统、 互惠规范、信任机制以及公民精神,使社会公众通过非政府组织等凝聚在一起, 在自治空间内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并通过信任机制、互惠规范以及公民参与等对社会与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与支配力,使国家与社会在权力均衡互动中实现公平、正义、自由。

其次,从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角度分析法治建设进程。 效率与公平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不变主题,但对效率更为关注;公平和效率同样也是法学所关注的问题,但法学往往对公平更加侧重。 以社会资本理论对法治秩序进行解读,能够更加深入地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研究, 并将公平和效率体现在法治秩序的建构当中。 任何国家在法治秩序的建构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但忽视一些非物质因素会使法治建设的进程大打折扣,无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发展,并可能陷入法治成本高昂而社会公平正义缺失的困境。 而社会资本则是法治秩序生成的内生变量,社会资本理论揭示了作为非物质形式的信任、规范、网络以及公民精神等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价值,社会资本的形式和存量情况与法治建设存在正相关关系。 因此,对社会资本非物质因素的关注能够更好地协调法治建设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从而更加有效的推动法治秩序的构建。

再次,运用多学科手段探求法治社会的动力机制。 社会资本理论糅合了多种学术资源和解释进路,具有学科交叉和学术综合的优势,并为经济学、 社会学和法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找到了共通的语言。 社会资本理论以信任、合作、规范、网络等为核心要素,从理性经济人角度对个体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博弈论等经济学分析方法探讨规范对信任与合作形成的关系,突破了对个体主义和个人自由的狭隘关注,并把个体的行为方式以及合作与互惠动机等纳入社会结构网络中去考察,揭示社会系统对个人行为选择的约束与影响,实现了个人主义方法论和整体主义方法论的结合,从而缓解了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冲突。 与此同时,社会资本理论的包容性可以把法治中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要素融入到秩序的生成与建构之中,以便从更深层的角度探求法治秩序生成的动力机制。 单独依靠国家进行法治建设容易因过度迷信建构理性而导致权力膨胀,过分夸大社会的自生自发秩序则容易出现丛林法则而丧失基本的公平与正义,而社会资本理论能够通过信任、规范、网络等要素实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建构理性和经验理性的耦合,从而为法治建设寻求最佳的动力机制。

三、社会资本理论之于法治秩序的现实价值

社会资本是存在于网络中的一种资源,对于法律秩序的建构与生成具有重要的支撑功能。

(一)减少法律运行的成本

为了实现法治,制定完善的法律规则并实施是各个国家为法治秩序建构与生成提供支持的首要举措,但法律制度的完善并不意味着法治秩序的自动生成,法律的有效运行需要基本的伦理道德作为支撑。 一直以来,法律与伦理道德就是法哲学领域重大的理论问题。 社会资本以网络、规范与信任为基本要素,其中大多数的社会规范是社会公众在长期的重复博弈中形成的,大多数非正式规范是基本的伦理道德的体现。 法律制度必须根植于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才能被广泛接受并内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准则,就像普特南所说:“民主并未要求公民成为无私的圣人,但在许多小地方上,它的确认定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里抗拒欺骗他人的诱惑。 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社会资本能加强我们更好、更广延的自我”。[4]如果社会资本存量丰富,那么人们之间就更容易达成信任与合作,这一方面能使社会关系通过非法律规范获得调整,从而减少法律运行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减少法律运行的阻力,因为即使一些社会关系需要法律规范进行调整, 但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对社会公众的约束使其愿意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矛盾和冲突。 换言之,社会资本存量与法律运行阻力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社会资本存量越高,法律运行成本越低,反之亦然。

(二)增强社会自治的能力

在治理时代,社会自治能力的增强无疑能为法治秩序的构建提供重要的社会根基,如果社会碎片化,社会成员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与合作,那么社会自治能力就会非常低下, 更无法形成集体行动, 并最终陷入集体行动困境。 这种社会自治能力既包括整合社会进行横向权利平衡的能力,也包括制衡国家权力并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以对国家权力进行纵向分解的能力。 通过社会自治规范对横向权利的平衡可解决社会的矛盾与纷争,通过政治参与和纵向的权力分解可防止权力对权利的侵蚀,并保证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但社会对横向权利的平衡和对纵向权力的分解能力完全取决于社会自治能力的增强,而社会资本所内含的互惠规范和信任合作无疑能够增强社会的集体行动能力和自治能力,从而为法治秩序的建构提供社会根基和动力支撑。

(三)推动民主的发展与完善

治理时代倡导多元主体的多元治理,与治理理论相适应的是协商民主的兴起,协商民主是民主发展的新的转向,是对代议制民主的纠偏与完善。 协商民主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协商,才能缓解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平衡,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使权利获得保护并使权力受到必要的制约。 只有信任才可能合作,从而避免陷入“囚徒困境”。 “协商民主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因为协商引起反思性,所以参与民主过程的个体会自觉地改变其想法和偏好”。[5](P24)但如果社会成员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与合作,只是从私利目标出发进行测量选择的话,协商民主就根本无法实现。 理性选择理论认为,“经济人”是工具理性的利己主义者,并从效用最大化的立场出发来决定其行为,“在整个理性选择过程中, 个人偏好、 效用及目标不能随着社会政治互动的变化而改变, 否则,纯粹的策略选择模型就无法建立起来。理性选择理论假定个人偏好及目标恒定不变, 这与协商民主理论是冲突的,因为协商民主理论的典型特征是认为个人偏好会因协商而改变。 ”[5](P23)所以,协商民主所要求的公民所具有的包容、合作的公民精神正是在网络、信任与规范中形成的,是社会资本的基本内核。 也就是说,如果社会资本存量丰富,那么社会的公民的信任与合作意识会增强,这对于在民主协商中达成基本的共识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惠斌.什么是社会资本[A].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7.

[2][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93

[3]司汉武.制度理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4]David Halpern.社会资本[M].黄克先,黄惠茹,译.台湾: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与国立编译馆,2008.174.

社会学名词委召开审定工作会议 篇8

本刊讯2009年9月1日,社会学名词审定工作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召开。社会学名词委主任景天魁学部委员,社会学所李培林所长,李汉林、汪小熙、陈光金、渠敬东副所长以及苏国勋研究员、吕红新馆员等21位社会学专家学者,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张晖编辑参加会议。会议由李培林所长主持。

李培林所长总结了前一时期社会学名词审定工作情况。自开展社会学名词审定工作以来,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社会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筹备阶段,设计总体原则、确立名词分类框架阶段,汇总并筛选、分类名词,初步形成名词表阶段。到目前为止,社会学专业名词分类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定,分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普通社会学、分支社会学、跨学科研究4个部分,下设37个小类。经过初选、审定、修改,绝大多数类目的选词框架逻辑关系清晰、选词准确,基本上具备了开始撰写词条释义的条件。李所长回顾了收词阶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探索的过程,并向与会专家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

结合会议提供的名词撰写范例,张晖就词条撰写的要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向与会专家做了进一步说明。例如,词条释义应以表述内涵为主、避免循环定义、正确运用“种差+属”的释义方法等。

上一篇:学校年度检查评估自查报告下一篇:房产中介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