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

2024-12-06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共8篇)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 篇1

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

杨洁篪

2013年08月16日08:17 来源:《求是》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和今年“两会”结束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着眼长远和战略全局,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审时度势,开拓进取,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实现良好开局,谋划全面布局,提出许多重大对外战略思想、外交政策和策略方针,开展一系列重大对外行动,不仅为党和国家工作全面推进创造了有利外部条件,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

一、外交开局和布局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

党的十八大后,针对国际社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政方针走向的高度关注,习近平同志的首次外事活动专门会见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此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围绕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进行集体学习。在这些内外活动中,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和外交政策,向外界发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明确信息。

今年“两会”结束以来,习近平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出访亚非拉和欧洲、北美各大洲,涵盖大国、周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待数十个国家领导人来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多双边结合,我国领导人同一百多位外国国家元首和领导人会见接触,有力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务实合作。

积极运筹与主要大国关系。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将俄罗斯作为首次出访第一站,加强了中俄经贸、能源和战略安全合作,夯实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基础。习近平同志赴美国洛杉矶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中美还成功举行第五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在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我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访问多个欧洲国家,我们还接待了法国总统奥朗德等欧洲国家领导人访华,不断开拓中欧互利务实合作的新领域。

全力稳定和拓展周边睦邻友好关系。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总体上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习近平同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并举行系列国事活动,集中阐释我国内外政策新理念,增进与有关国家的战略互信,提升与周边国家关系。我们接待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韩国总统朴槿惠、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等周边国家领导人来访,加强与东南亚、中亚等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巩固睦邻友好合作。在钓鱼岛、南海等问题上,坚定维护我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推动周边国家通过对话谈判妥善处理和解决争端。在朝核问题上,坚持半岛无核化目标,积极做有关国家工作,推动半岛局势趋向缓和。

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习近平同志先后成功访问非洲和拉美,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访问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开创了我国国家元首首次出访就访非的先例。习近平同志还以早餐会形式同十多位非洲国家领导人见面,在传承友谊、增进互信、推进合作、共谋发展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习近平同志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并与加勒比地区8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增进了政治互信,加强了务实合作,提升了我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整体合作水平。

深入参与和引导多边外交进程。习近平同志在会见国际组织领导人时强调,中国积极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高度重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中国将履行自己应尽的国际义务,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人类发展和进步以及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挑战等领域与相关国际组织深度合作。我国与重要国际组织的关系取得新的发展。习近平同志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就全球经济和政治领域重大问题与其他发展中大国加强沟通协调,推进金砖国家机制建设。会晤后发表《德班宣言》和行动计划,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等,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注入强劲动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中创新,外交开局气势恢宏,外交布局全面均衡,使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呈现出理念丰富、重点突出、立场坚定、策略灵活、风格鲜明等特点,不仅充分调动了各方发展对华关系的积极性,为下半年乃至今后5至10年对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且有力提振了党心、军心、民心,极大激发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拼搏的热情。

二、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勇于探索,坚持内政和外交有机统一、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融为一体,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一系列外交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突破,体现了开拓创新的决心,展现出宽广的世界眼光、前瞻的战略思维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为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保障。

(一)提出中国梦重要思想并赋予其深刻的内涵,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出访和接待外国来宾的过程中,向各国领导人和公众深入介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要思想,阐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梦,也是每个中国百姓的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中国将坚持通过和平发展方式实现中国梦。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将努力带动和帮助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将与各国更多分享发展机遇,使他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希望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人民希望通过实现中国梦,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共圆世界梦。

习近平同志就中国梦所作的全面深入细致的阐述,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重要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同,在国际上受到普遍赞赏与欢迎。很多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人士表示,中国梦与他们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梦想是一致的,愿意同中国一道努力实现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这一事实有力挫败了某些国际势力歪曲与诋毁中国梦的图谋。

中国梦重要思想不仅大大激励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有力提升了我国对外影响力和亲和力,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充分体现了内政和外交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

(二)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同时努力推动与各大国关系的发展。

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实现中国与各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合作共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运筹大国关系的重要理念。这既是充分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将中国自身利益与世界各国利益紧密结合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和坚持和平发展这一总体对外战略的必然要求。

中美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在中美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中,习近平同志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一致同意,中美将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习近平同志用三句话对新型大国关系内涵进行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习近平同志还指出,为落实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共识,双方要提升对话互信新水平,在开展务实合作方面采取新步骤,建立大国互动新模式,探索管控分歧新办法。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是一项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的历史创举,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看清形势、认准目标、坚定信心、不断推进,就一定能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同时,在我国积极运筹和推进下,我国与其他大国关系也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中俄战略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合作水平稳步提升,能源等重大合作项目取得新突破,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全球经济治理等方面保持密切协调,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取得新发展。中欧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相互利益交融不断加深,战略合作关系水平持续提升。我们还积极发展与发展中大国及地区大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取得明显成效。

(三)提出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

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精髓,也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道德准则,不仅是指导个人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也是指导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习近平同志秉承中华文化和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针对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关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在同这些国家发展关系时要树立正确义利观,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那些对我国长期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地考虑到对方利益,不要损人利己,以邻为壑。

我们以正确义利观为引导,加强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工作。习近平同志访非期间与非洲领导人坦诚交心,全面阐述中国对非政策,提出对非合作的真、实、亲、诚四字箴言,特别强调中非合作的互利共赢性质,表示中国将不折不扣落实承诺,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重在帮助非洲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引起非洲领导人和民众强烈共鸣,他们纷纷表示中国对非洲的帮助是真诚的,目的是促进非洲发展,非洲国家完全信任中国。

习近平同志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落实了一大批重大合作项目,体现了我国帮助中美洲有关国家发展的诚意。习近平同志宣布,中国将面向加勒比友好国家设立优惠贷款和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贷款,受到有关国家的欢迎。习近平同志访问墨西哥,在促进两国经贸领域合作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双方宣布将中墨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四)提出加强外交工作的顶层设计、策略运筹和底线思维,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从顶层设计角度对中长期对外工作作出战略规划。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观大势、谋大事,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通过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等工作密切结合,综合施策,推动了与各方关系的全面发展,达到了外交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布好局的预期目标,为运筹中长期外交整体布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政策的具体执行环节,强调要搞好策略运筹,顺势而为,根据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正确处理对外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有底线思维,处理问题既要朝好的方向努力,也要做最坏的打算。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利益,绝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在外交实践中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同有关国家的分歧和摩擦,同时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通过合作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努力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及地区和平稳定大局。

(五)提出加强外事工作的统筹协调,以确保中央对外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中央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对外事工作的统筹协调,强调外事工作必须内外兼顾、通盘筹划、统一指挥、统筹实施,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和民间、涉外各部门牢固树立外交一盘棋意识,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既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又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做好集中调度,保障中央对对外工作的领导、决策、管理、处置等各项功能顺利实施,确保中央对外战略意图的实现。半年来,中央加强了有关机制建设,逐步理顺体制机制,制定了明确规定,加强与规范外事和外事管理工作,有力改进和加强了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

三、深入学习贯彻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

当前,新形势下的外交工作已经由实现良好开局、谋篇布局进入到全面展开、深入推进阶段。综观全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复杂严峻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外交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要创新成果,不仅为下一阶段外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其实质内涵,不断总结提炼有关经验启示,用于指导外交实践。在良好开局基础上,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不断优化外交布局,更好发挥首脑外交引领作用,大力推动与各大国关系的发展,加大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互利合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深入宣传外交新思想新理念,贯彻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和外交为民思想,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作者:国务委员、中央外办主任)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 篇2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后30余年的高速发展, 在十二五末期正逐步进入一种新的发展状态, 或称为经济新常态。这种经济新常态已经明显影响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企业经营和管理方面。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生产端看, 传统生产能力过剩, 新兴生产组织方式兴起 (互联网+) , 推动生产的要素逐步从有利因素转为制约因素 (劳动力、环境、资源) ;二是从需求端看, 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 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投资和出口需求强度明显减弱;三是从经济运行方式上看, 市场化的竞争和资源配置模式更加清晰。

新常态理论自2014年提出, 已获得学界和党中央的一致认同。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更有效的实施企业战略管理, 是摆在众多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经济新常态加大企业战略失控风险

可以清晰地看到, 新常态背景下的外部环境特征与基于波特为代表的经典竞争优势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冲突。竞争优势理论重在分析企业外部市场结构, 行业结构特点, 认为尽量选择有利于构建竞争壁垒的行业, 有助于形成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而经济新常态下, 基于竞争优势的分析变得不可靠起来。例如新兴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竞争的边界正在逐步模糊, 而新的需求偏好使得竞争往往来自不易被察觉的领域, 消费者转向新产品新服务, 并在一夜之间抛弃传统企业的情况经常发生。如果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竞争优势思维, 那么很有可能在竞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注定要失败。

总结近年来一些知名企业衰落的经验, 可以发现在新常态的战略环境下, 企业可能面临更多的战略失控。导致战略失控的原因有很多:产业和需求饱和使经验主义和简单决策的弊端显露无疑;更短的战略周期使企业的试错成本上升;挑战更多的来自行业外部, 或称颠覆性创新。造成企业战略失控的根本原因, 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加速了信息流动, 决策频率提高, 决策点变得纷繁复杂, 或者说, 社会经济生活变得节奏更快, 变量更多, 更难与把握。

诺基亚的衰落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诺基亚在20余年间通过构建一个竞争力极强的封闭的技术和生产供应体系, 通过全产品线布局的方式, 在高中低端手机市场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在智能手机时代, 诺基亚试图利用自身的塞班智能操作系统的优势, 进一步巩固自身的竞争壁垒。但是事与愿违, 尽管诺基亚的战略举措非常符合波特五力模型中强调的对上下游市场参与者和同业竞争者维持强势, 却忽略了消费者的真实感受。诺基亚将更多资源被投放于维持固有的竞争优势中, 但苹果手机开创性的智能手机启蒙运动和谷歌安卓开源系统的则使得诺基亚固有的竞争优势成为累赘。最终诺基亚被其未能预料的市场因素所颠覆。

二、动态能力理论符合新常态下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

与竞争优势理论强调外部市场结构因素不同, 资源基础观 (RBV) 是战略管理领域的另一学派。这一观点认为, 稀缺资源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 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然而, 稀缺资源也不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企业需要有独特的能力去运用这些资源。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 静态的看待企业的稀缺资源无法适应高度动态的技术和市场环境, 动态能力理论 (dynamic capability) 很好的补充了资源基础观, 提出需要利用动态能力理论, 避免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中, 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这一研究前沿给新常态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Teece等学者认为, 动态能力是企业为应对外部环境快速变化而构建、整合或重构内外部胜任力的能力。尽管动态能力的提出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 但是由于对动态能力的定义仍然相对宽泛和抽象, 所以实践中运用动态能力理论进行企业战略管理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到目前为止, 动态能力战略理论缺乏有效地分析工具, 没有明确的策略建议和指导方针。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如何基于动态能力理论, 通过自我探索形成一整套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战略管理方法, 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动态能力理论, 中国某民营能源企业集团所建立起来的市场战略绩效管理体系, 非常值得借鉴。

三、企业实践表明动态能力理论具备内化条件

该企业是中国知名民营能源企业集团 (下文简称X集团) , 主营业务包括天然气、煤炭与化工、新能源、能源工程等领域, 经营项目遍布全国100多个城市。X集团自2006年组建集团战略部门以来, 分步骤引进了平衡计分卡 (2006年) 、市场洞察 (Market intelligence, 2009年) 、商业领导力模型 (BLM, 2012年) 等管理工具, 形成了“战略研究-战略规划-战略执行监控与回顾“一整套战略管理循环的流程框架。

战略研究环节是X集团年度战略管理循环的起点, 它的发起源自对上一战略管理循环的偏差分析。偏差分析包括对绩效差距 (performance gap) 和机会差距 (opportunity gap) 的分析。通过综合偏差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形成对既有战略路径的修正, 以及新战略方向的提出。战略研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整个环节持续近半年的时间, 参与者包括X集团的最高决策层、战略研究员、业务单位决策者及基层执行者。整个研究过程充分调动了组织中的各类智力资源, 发挥了高层和基层在战略研究中各自的优势, 推动对战略问题的充分沟通。结合大量学者的研究成果, 祝志明等人认为, 智力资本是动态能力形成的前因。动员各层级人员的智慧进行战略研究分析, 非常好的反映了调动智力资源推动动态能力形成的过程。

战略规划环节是X集团年度战略管理循环的最重要环节。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将战略选择进行定量研究, 结合市场客户需求和企业能力状况, 形成可量化, 可评价的业务目标, 并针对这些具体的目标进行资源配置。可供配置的资源包括资金, 组织, 人力, 信息和技术等方面。事实上X集团的资源配置概念最早来源于平衡积分卡。平衡积分卡的第四层面”学习与成长”主要强调如何通过提升组织、人力资源、信息化等方面的能力, 来支撑内部运营目标的达成。在吸收了IBM的商业领导力模型 (BLM) 理论后, 逐步演化为资源配置的概念。这种资源随业务目标进行配置, 而业务目标由客户需求和企业能力决定的资源配置理念, 是动态能力的重要体现。

战略执行监控与回顾是X集团保障战略规划落地的重要手段。执行监控的目的是确保在变化的环境下, 对市场、资源配置策略进行动态调整。为此X集团设计了一套“监控-回顾-反馈-修正”的业务流程, 按月度-季度循环执行, 对战略落地进行动态监控。这套战略执行监控方式, 可以避免战略执行与市场偏差的持续累积, 最终形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动态能力的核心就是强调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资源配置的能力, 王祎构建的动态能力模型认为, 市场响应、组织学习、协调能力和整合能力是构成动态能力这一二阶能力的一阶能力。而X集团实施的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战略管理循环非常好的契合了这一理论。而在执行一整套战略管理循环的背后, 还包括“动态能力”企业文化的培养。将动态能力上升为企业文化, 也是X集团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尝试。刘莹认为, 企业文化与员工心理资本共同作用, 形成契合, 进而影响组织能力, 组织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给企业文化赋予动态能力的内涵, 提升了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心理资本, 降低了战略管理中的沟通成本, 显著提升了组织绩效。

四、结论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更加剧烈, 传统的战略管理观点在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时容易导致企业的战略失控。X集团通过进入外部战略管理工具, 结合企业自身特点, 逐步形成一整套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战略管理方法论和流程, 弥补了动态能力理论在企业管理操作层面工具方法的空缺。在引入动态能力理论的同时, X集团探索性的将其上升为企业文化, 保证了管理指令传导的流畅度。在中国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 X集团在过去三年仍然取得了30%以上的利润增长, 并培育出多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 实现了产业接续。这充分证明了动态能力理论在新时期下对企业战略升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康康等.基于动态能力的战略管理过程模型.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科版) , O ct, 2010, Vol12, N o5.

[2]汪新波.诺基亚的教训“封闭产业链”的失败[J].中国新时代, 2012, (07) .

[3]孟晓斌等.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模型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10) Vol29, N o10.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 篇3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理论;理论逻辑;实践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兴起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风靡西方国家之时,就遭遇了来自多方面的责难与批评。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美国著名行政学家登哈特夫妇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不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理性的批判。新公共服务理论肯定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提高政府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革新的巨大贡献,然而,与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强调的企业化管理不同,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将公民置于管理活动的中心,强调公共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政府的任务是帮助公民明确表达并实现其公共利益,而不是去控制社会,即“服务而非掌舵”。新公共服务理论重视公民的主人公地位,希望与公民实现合作共治。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基础

(1)民主社会和公民权理论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最先提出公民权,他认为公民权是公民把参与城邦的工作当作是实现自身人格完美的理想。主动参与的公民既能有自己的利益,还能为公共利益做贡献,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高尚的价值存在。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公民权有不同的定义。公民权是法律所确定的合法的身份,也是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中所具有的成员资格,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而影响政治活动的能力。

(2)社区与公民社会模式

社区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可以在这里通过讨论和对话的形式参与互动。民主社会政府在构建健康积极的协调机制时,还关心公民的愿望和利益,虽然人们关注社区的焦点不同,但都认为社区是建立在沟通协调基础之上的,在个人和集体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鉴于社区与公民社会的巨大价值,政府部门可以在社区建立局域网络,为社区公民的交流提供广阔的渠道,让公民参与到决策中来,并同时给社区基本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组织人本主义

以韦伯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组织,等级制度森严,政府员工采取终身制,遏制了人的积极性。组织人本主义更加强调人的自由发展,主张公共组织的发展要建立在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不断成长的基础之上,注重组织情感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组织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4)后现代主义的话语理论

后现代主义话语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所面临的公共事务复杂性的增加以及不可治理性问题的增多,政府管理必须要通过与各方的对话交流来妥善解决。话语理论具有以下几个标准:第一是真诚,即需要对话者彼此相互信任;第二是自主参与,也就是双方都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解决问题的对话之中;第三是发言,每个参与对话的人都要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容

(1)服务而非掌舵。政府要明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要帮助公民表达并实现其公共利益,而不是控制公民和社会的发展。

(2)公民而非顾客。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以公民为中心,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公共问题,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仅要让公民满意,还要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整治活动中,发挥其主人公的地位,而不是简单的满足顾客需求。

(3)战略性与民主性共存。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在想想上要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有民主性。政府部门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不仅要在战略上制定长远目标,吸引各方参与到公共活动,而且还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促使更多的人一起对话协调互动,从而保证政府的服务能够得到积极有效的回应。

(4)人重于成产率。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行政官员善待公民,首先他们自身要被公共组织机构善待,而不仅仅为了成产率进行残酷的压迫。因此,要对行政人员进行适当的授权,让他们把实现自身的价值与公共利益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人的尊重,创造良好的信任基础,从内心深处唤起主动性,从而使公共服务的提供获得成功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实践的意义

1、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登哈特曾说过:当我们急于掌舵时,不要忘记谁拥有这条船。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以达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两点:第一,转变官本位的特权思想,坚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理念,保障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二,在实践中,要改变单一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注重人的全面提高和经济这两者的共同发展,经济最终服务于人民。

2、完善公民参与机制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民不仅是公共服务的享受着,而是公共服务提供的参与者,是国家的主人。由于社会事务的复杂性和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政府应该充分调动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听取各方面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保证提供的公共服务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完善公民参与机制主要有四个途径:(1)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通过加强宣传和引导,让公民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政策的具体方案,明确主人公的地位;(2)增加公民参与的方式和途径。信息化时代,要重视发挥网络的作用,开展便捷和透明的网络参与渠道;(3)拓宽公民参与互动的领域。保障公民的权利,使其能够充分行使参政议政,监督公共政策的执行情况;(4)建立公民参与的激励机制。可以通过向公民授权以及设立专项奖金,对于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公民给予奖励。

3、提升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需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而不是试图控制公民或者社会的发展方向,即“服务而非掌舵”。同时,政府要明确清楚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其中包括专业责任、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和民主责任,除此之外,有责任意识的政府,不是企业家,而是引导者和服务者。政府只有树立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才能避免出现政府不作为的情况,才能有助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五、结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坚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追求公共利益,重视民主对话,进行沟通协调的合作共治;政府的作用是服务,民主观念和公共利益是一种高尚的追求,贯穿于公共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并且应该在组织中确立。虽然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全盘否定。只有辩证地看待和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才能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宝贵的经验,使政府在管理中不断取得新成果。(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振明等.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运动”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

[2]邢欢欢.从公共管理到公共服务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证明[J].云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6.

[3]何颖.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范式转换[J].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报.2009.

[4]李治.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发展[J].开封大学.2008,5.

[5]楚明锟,杨璐璐.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同异性[J].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0,4.

[6]周晓丽.新公共管理理论:反思、批判与超越—兼评新公共服务理论[J].2005,1.

[7]王丽莉,田凯.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与超越[J].上海交通大学.2004,5.

理论新发展 实践新指南 篇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高高举起的伟大旗帜,也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前进道路。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凝聚力量。学习讲话,我们要在深入理解和坚决贯彻四个“坚定不移”上下功夫,要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四个“坚定不移”上来,要把加快发展的力量汇集到四个“坚定不移”上来。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至关重要。学习讲话,我们要提高理论素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信念;学习讲话,我们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我们加快推进和谐供热、和谐惠涌建设步伐。工作中我们要自觉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建设和谐惠涌是实现和谐供热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的根本保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两年来在构建和谐惠涌这一思想指导下,公司上下戮力同心,干部职工奋发有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进步,取得了领导满意、百姓满意、职工满意的新成绩、新发展。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一定要把发展作为构件和谐惠涌的第一要务,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效益提高了,才能筑牢和谐惠涌的根基,实现和谐供热的目标。

为百姓供好暖、服好务是企业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根本体现,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冬季供热是老百姓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事关社会稳定和企业形象。我们要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为百姓供好暖、服好务的重要性。打造“惠百姓、涌热流”品牌,就要彰显和谐供热的魅力,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做到在供热上要确保温度全程达标,不让一户百姓挨冻;在收费上要诚实守信,坚决按政策和规章办事;在服务上要情系用户,文明服务,争当夏云龙式的供暖人。

增收节支、节能降耗是实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做强做大企业的必由之路,

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中央加大力度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作,对此,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认真贯彻落实。两年来,我们在增收节支、节能降耗上有所进步,但不足为喜。今后的路还很长,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任重而道远。应该说,我们增收节支的空间还很大,节能降耗的潜力还不小,大手大脚的习惯还未从根本上改变,损失浪费的现象还随处可见。我们既要从大处着眼,在保证居民室温达标的前提下,千方百计降低煤水电指标的消耗,又要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尽可能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切实降低供暖成本和管理费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范文网

让广大职工共享惠涌发展成果是公司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努力。广大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他们不仅肩负着加快企业发展的责任,同时也享有企业发展成果的权利。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惠涌,就要体现在共建中发展,在发展中共享的思想,实现企业生产发展,职工生活富裕的目的。两年来,我们坚持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得到了广大职工的信任和拥护,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今后我们要一如既往,在经济发展、效益增加的基础上优先考虑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努力增加职工的收入和待遇,使广大职工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同时,要切实解决好职工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扶贫济困,排忧解难,将党的关怀、企业的温暖送到职工心坎上,努力营造一个人人讲奉献,人人得实惠,人人有发展,充满生机活力、团结融洽的和谐惠涌。

行动式学习:理论和实践并重 篇5

爱立信公司在提升领导力上研制、开发出了“全球领导力课程体系”,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在课程的设置上体现了公司的远景目标、战略、价值观和公司对经理人的要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爱立信强调“行动式学习”,并将该课程融入客户公司的领导力发展建设体系之中。

强生公司对于所开展的培训在提升公司领导力方面非常看重,培训主要以驱动企业前进的项目为主。强生公司的高级经理们对于行动导向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非常感兴趣,很多人认识到他们需要“行动学习”的方法,能够让他们在解决组织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真正的领导者不是从教室里走出来的,而是在充满艰难险阻的环境中,结合理论知识不断探索,不断实践而成就的。虽然“实践”是提升领导力的关键,但并非谁实践得越多,谁的领导力就越高。其中的差异表现为,有的人能够从一次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感悟,从而能不断提高下一次实践的起点,每一次实践都会提高他的能力,他在不断地、快速地进步;另一些人同样的事做十次,却还会以同样的起点做第十一次,他在原地踏步或者进步缓慢。

“行动”能够给予人多少,取决于我们在“反思”上花费的努力。今天的许多管理者,与其说缺少“行动”,不如说缺少“反思”。我们的关注点总是容易被那些“紧急”的事所缠绕,比如即使我们正在与一个重要客户交谈,电话的响声还是会让我们中断谈话,先接电话。没有人否认“反思”的重要性,但他是个 “安静得几乎引不起大人注意的孩子”,比起“会哭的孩子”(紧急的事),他被忽视几乎是难免的。

在“行动”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反思”。将行动与反思整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行动学习法”。这即是近年来各知名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的培训方法,而爱立信、强生公司在培训上所使用的就是此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将“培训”、“个人发展”与“满足企业需求”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的方法,此种方法结合具体培训项目而运作,并且这些培训项目的内容能够立即用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行动学习法”又称“干中学”,就是通过行动来学习,即通过让受训者参与一些实际工作项目,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领导企业扭亏为盈、参加业务拓展团队、参与项目攻关小组,或者在比自己高好几等级的卓越领导者身边工作等,来发展他们的领导能力,从而协助组织对变化做出更有效的反应。行动学习建立在反思与行动相互联系的基础之上,是一个计划、实施、总结、反思进而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的PDCA循环学习过程。

“行动学习法”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程式来进行阐述,即:L=P+Q.其解释为:行动学习法中的学习(L)是通过把掌握相关专业知识(P)与提出深刻问题能力(Q)相结合来完成的。究其本质,行动学习是建立在对团队成员所积累经验的激发和重新诠释的行为上。体现为经理人们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解决实际案例中的关键问题。这里所说的团队是由相互平等的成员组成的集体,而不是由某个主要负责人或导师带头组成的委员会。在团队工作过程中,工作的重心将放在互相支持、相互促进和广泛提出问题方面而非简单地各自提出观点。

目前,“行动学习法”主要应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经理人员培训,可以有效克服目前企业培训与实际工作脱节,以及培训效果低下的状况,被广泛用于中高层管理者领导技巧和系统解决问题方法的训练。二是用于解决战略与运营问题,可以使企业摆脱单纯依赖外部咨询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高质量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行动学习法”的过程有两种交替进行的活动:一是集中的专题研讨会,参与者在研讨会上得到促人警醒、发人深思的观点和信息,学习开展行动学习项目工作的方法;二是分散的实地活动,包括行动学习小组为解决实际的项目问题去实地搜集资料、研究问题的活动,也包括辅助性的团队建设活动,

通过历时数星期乃至数个月的几聚几散,参与者的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提高,组织的战略和策略问题得以解决。

“行动学习法”一般包含以下步骤:1.开宗明义:向全体小组成员说明所面临的困难、所要执行的任务。一个专门小组通常能够处理一项或多项任务。 2.成立小组:学习小组成员包括志愿者或指派人员,他们既可以致力于同一个组织问题,也可以协同解决各自部门所独有的难题。应召人员要有互补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知识。学习小组可以聚会一次或多次,这取决于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时间限度。3.分析问题:分析小组所面临的各项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4.说明问题:问题提供者向小组其他成员介绍他的问题。问题提供者可以作为小组成员留在组内工作或者退出,或者等待小组给出具体建议。5.问题重组:在对各项难题条分析之后,并经由行动学习督导员的指导,学习小组将就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核心问题达成共识。学习小组还要找出困难、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一发现很有可能不同于起初的判断和认定。6.确立目标:关键问题被找到之后,学习小组要确立目标,并就此达成共识。这一目标就是要立足长远、从个人、团队及组织的三方立场出发,积极稳妥地解决经由小组重新认定的问题。7.制定战略:学习小组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将要用在问题辨析、方案测试上。同样,行动战略的制订和产生也要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交流和深思熟虑。8.采取行动:在学习小组聚会前后的时间里,小组成员合作或者独立工作,收集相关信息,搜寻支持要素,执行经由小组议定的行动战略。9.工作循环:小组成员反复聚会、研讨、学习、行动,直到认定的困难、问题被解决,或者又有新的指导方案被提出为止。10.见缝插针:在小组举行研讨会期间,行动学习督导员被允许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打断小组会议,向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借以帮助他们。11.澄清问题:寻找更佳的途径,使得团队行动表现得更好。思考是否能够将个人的学习收获应用到个人成长、团队和组织发展上去。每隔一段时间,要重新召集会议,讨论进展情况、吸取经验教训、审议下一步工作。每次会议都要做好会议记录,以备未来查询参考,要重点记录每一学习阶段所汲取的经验教训

“行动学习法”培训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可以供我们学习、思考:

(一)行动学习法培训强调个人主动学习。

行动学习法培训强调个人主动学习,而并非依赖教师灌输知识。它同时也强调学习是一个社群活动过程,学习小组本身就是极有效的学习媒介。学习小组有数项功能,如学习交流、刺激思考、澄清问题、提供支持和批评意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等。学习者能通过此类的学习经历,开发出彼此内在的潜力,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技巧。诚然,除了学习者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反馈外,辅导者的指点迷津有时也是必要的。此外,在实施行动学习法培训过程中,不能因工作任务的重要性、挑战性和紧迫性而把学习置于次要地位。应记住,行动学习法与培训方法不能混为一谈,因为二者目的不同。

(二)行动学习法培训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创造性活动。

行动学习法培训中,培训不是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的单向传递,而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创造性活动。行动学习法的教学实践表明,它既不同于传统的讲授法,也不同于人们熟知的个案研究法。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带着学习的目的去面对活生生的现实问题,而不是模拟已经发生过的实际情形。行动学习法主张学习者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要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行动学习法同时强调学习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学习者在研究解决某一个重要问题时,要能与其他伙伴互相交流经验,始终能得到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团队各成员间的经验和理性的发散、碰撞、整合本身,是一个生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它对学习者个人的自我实现和改进组织行为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行动学习法培训对培训者的要求更高。

行动学习法对培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训者不只是站在权威的讲台上,去传道授业解惑,而还应能创设和实现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环境,机智灵活地引导学习者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因为无论何种培训形式,学习最终是通过学习者内部自己完成的。在行动学习法中,培训者可以不是本行业的专家,但必须是培训方面的专家,他应通过对培训过程的设计,激发、促进和辅助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进行,使有效的学习发生在每个学习者身上。这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要求培训者懂得成人学习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多方面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培训技能,才能适应此项工作。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 篇6

【思想宣传范文】一

内容提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改革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强调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更加重视顶层设计的作用,同时仍然重视用好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对社会主义改革、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模式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习近平同志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深刻理解并运用好这一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

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回看走过的路,可以明确地说:没有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就不可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邓小平同志严肃指出:“‘两个凡是’不行”“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他在这篇重要讲话中尖锐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了思想大解放,人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期待,改革开放由此启航。我国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说有必然性,是“因为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上”。说有偶然性,是指农村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形式上突破,并不是事先设计的。此后,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也是事先没有想到的。农村改革的效果非常明显。同样是那些土地,同样是那些农民,同样种的是庄稼,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不到5年时间就解决了农村温饱问题,根本原因就是农村改革把8亿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党。在总结农村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决定适时把改革推向城市,在城市进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可见,我国改革开放一直是通过总结经验、采取新的措施而不断推进和深化的。我国5个经济特区就是在改革由农村推向城市后的那个时期先后建立的。我们党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重大理论创新。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这是我们党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澄清和回答了当时思想理论上很多大是大非问题,也把我国改革开放实践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征途上披荆斩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等,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实践证明,正是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使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开创新局面。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推进改革开放,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谋划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这条宝贵经验。

鲜明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之初必须强调解放思想,改革改到今天越来越难,应该求稳,不必那么强调解放思想。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进一步解放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前提,思想不解放,改革就无从谈起。习近平同志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

更加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改革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首先,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了这个总目标,就明确了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效果。其次,强调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定信心,就是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不能因为好改的都改完了,剩下都是难改的,就产生畏难情绪,停滞不前。凝聚共识,就是要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后,虽然不可能做到对改革认识完全一致,但要追求认识上的最大公约数。统筹谋划,就是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各个领域,要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进行改革决策。协同推进,就是要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新时代新起点上的改革,只有注重协同推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再次,更加重视顶层设计的作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此,需要进一步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个顶层设计机构,并在党的十九大后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充分发挥顶层设计作用。

继续强调并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已进入新时代,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强调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摸着石头过河既是很接地气的说法,又是富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我国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是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的过程。”当年我们决定创办经济特区就是把它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重要平台,今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创办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方法论”。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仍然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这个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出台的支持有关省市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等决定中,仍然提倡要用好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在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按照已经认识的规律办事,并且要从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提炼新的规律。当然,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需要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这与摸着石头过河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得益彰的。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理论和改革实践良性互动的典范。

中国在改革方面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改革是所有国家在发展中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改革,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改革;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改革,西方发达国家也需要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这一宝贵经验具有普遍意义,是在改革方面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对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独创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有过深刻论述。恩格斯有句名言:“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更没有遇到过社会主义囯家改革所面临的大量复杂矛盾和问题。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不久就去世了,尽管他生前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问题,并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一些政策举措如新经济政策,但没有来得及深入探索和实践。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搞社会主义建设、搞改革开放,是异常艰巨的事业。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习近平同志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要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更要有这样的理论自信。”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方面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现代化是世界潮流。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先于发展中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近200年之久,还由于制度和价值观的原因,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其现代化模式是最成功的,世界各国现代化都应效法“西方模式”。然而,人们看到的现实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如西方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结果陷入社会**,人民流离失所。历史、现实和理论都告诉人们,现代化决不是只有西方现代化一种模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照搬别人的道路不会有好结果。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成功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一宝贵经验对于其他国家改革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思想宣传范文】二

中央纪委恢复重建40年来,共召开了64次中央纪委全会,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工作40年的恢弘篇章。回首砥砺奋进的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检查机关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护航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自觉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措施新办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从严治党,就新时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探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立场、目标任务、治理结构和战略布局等重大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正风肃纪、党内监督、纪检监察等各方面工作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观点。这是新时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遵循、行动指南和根本保证。

形成了科学的领导体制。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制度优势。1982年十二大党章明确规定纪委“协助党的委员会整顿党风”。1998年11月,《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颁布实施,规定“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十九大党章总纲规定“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从“领导责任”到“主体责任”,体现了党中央对管党治党规律认识的深化,要求各级党委必须责无旁贷地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领导者、执行者和推动者,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确定每个历史阶段的目标和工作重点。从形势和任务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立目标、突出重点,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重要特点。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党的组织、党员的党性观念、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遭受严重破坏的严峻形势,邓小平同志强调,纪律检查工作“更重要的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把我们的党风搞好”。1980年11月,时任中央纪委书记陈云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抓作风建设是当时纪检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四大提出坚持“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战略,纪律检查工作提出重点抓“三项工作格局”,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十五大以后,党中央逐步加大治本和预防工作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纪检监察工作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明确了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纠正“四风”的目标任务,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根据新的形势,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目标,通过不懈努力,夺取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治理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机构设置几经变化,反腐败工作力量不断增强。1979年下半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经济检察厅,开展对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的打击。1987年7月监察部重建。针对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在监督对象上具有很大的重合性,以及职责不清、办事重复、相互脱节、不够协调等问题,1993年2月党中央作出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的重大决定,极大地增强了监督合力。但是我国反腐败机构众多,职能分散,难以形成监督合力等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党的十八大以后,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任务新要求,为进一步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形成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体制,党中央决定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探索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国家、省、市、县四级监察委员会相继组建,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这是推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反腐败的重大里程碑。

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深化规律性认识,深化标本兼治,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工作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党的十五大强调,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推动方法创新,要求把纪律挺在前面,克服“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的不正常状况,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要求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求抓住“关键少数”,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要求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擘画了我们党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战略路径。

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制度保证。1985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如何解决少数人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的现象问题时指出:“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法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提出“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这是思想认识的一次飞跃,是管党治党的理念创新。在法规建设方面,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廉洁行为规范制度、违纪行为惩戒制度、纪律检查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在法律建设方面,作为反腐败国家立法,监察法颁布实施;刑事法律体系完善了惩治腐败犯罪的法律规定;行政法律体系约束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公务员法等明确了公职人员行为准则及惩戒规定……由此,一系列基础性、主干性法规制度基本建立。

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令行禁止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证党中央权威,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是纪律检查工作的天然职责。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各级党组织,每个党员,都要按照党章规定,一切行动服从组织的决定,尤其是必须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这一点现在特别重要……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要把这一点作为当前的重点”。党的十二大将“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作为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要任务写入党章。自党的十四大以来,党的历任总书记每年参加中央纪委全会,共26次,向全党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纪律检查工作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履行监督责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保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全党贯彻落实,汇聚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力量。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改革开放之初,针对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党员党性观念薄弱的严峻形势,1979年1月召开的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会就拟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草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归根结底在于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全面从严治党再部署再出发。纪检监察工作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十九大党章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鲜明提出纪委“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就要求纪检机关切实担负“助手”职责,当好党章党规“守护者”、政治生态“护林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教育,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和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问题,十八届五年间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5万件,处分1.5万人,其中中管干部112人。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这是党的建设的重大创新。

纯洁党的组织和队伍,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持之以恒严明党纪。纪律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二大将“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作为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要任务写入党章。十八大报告在党内重要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党的纪律建设”概念,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中央纪委历年全会工作报告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纪律检查机关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上亿件。1979年至2018年上半年,共给予党纪政纪(政务)处分600多万人,其中2018年上半年处分24万人(党纪处分20.1万人);自党的十三大以来至2018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21.01万人,其中2018年上半年处分1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2012年有8500万党员,全国查办案件15.5万件次,处分16.1万名党员;到2017年底,全国党员人数为8900多万,立案52.7万件次,处分党员人数44.3万人。在党员基数不断增长背景下,党员受处分率从1.8‰上升到5‰,深刻体现中央严明党纪、纯洁干部队伍的坚定决心。

锲而不舍抓作风建设。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始终是纪律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二大将纪律检查机关“协助党的委员会整顿党风”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的作风建设从立规、践行推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18年10月31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4808起,处理党员干部34955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6428人。作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探索了成功经验,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发生了全面深刻、影响深远、鼓舞人心的变化。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腐败是党执政面临的最大威胁,严重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首次将“反腐败斗争”作为重大战略写入工作报告,“党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写进党章。1993年8月召开的十四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概念,并作出“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严峻的”重大判断。中央多次强调,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以力挽狂澜的气魄和胆识,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作出了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硬仗的战略决断,“打虎”“拍蝇”“猎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败力度最大的时期,书写了一个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崭新篇章。

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赢得了党心民心

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邓小平同志早就强调,“做几件使人民满意的事情。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惩治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人民群众痛恨“四风”,我们揪住“四风”不放;人民群众痛恨腐败,我们就与腐败作坚决斗争;人民群众痛恨“苍蝇”,我们就“老虎”“苍蝇”一起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感受是真切的,获得的实惠是实实在在的。从2012年到2017年,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满意度分别为75%、81%、88.4%、91.5%、92.9%、93.9%,实现了“六连升”。上行的曲线背后,反映出人民群众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了不起的政治成就。

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改革开放以来,纪律检查工作坚守责任担当,维护社会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触动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多财力也用于民生公益,党中央作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决策,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履行职责,保障中央决策贯彻实施。

重塑社会价值观。优良的党风政风对社会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和家风。十八届中央纪委多次强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弘扬传统文化。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将“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推动社会风气好转”写入2017年工作部署。中央纪委所属网报刊相继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廉洁文化公开课》《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历史文化源流》等专栏。干部戒奢以俭,社会兴起了“光盘行动”,一些高端餐饮纷纷转型平民化。公款节礼被禁,带动节日消费回归理性、社会交往回归正常。清正廉洁、公平正义等理念逐步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为改革开放除淤浚污。1980年召开的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纪律检查工作的重点……进一步转移到保证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四化建设上来”。针对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人坚持的“经济要搞活,纪律得松绑”等错误思想,中央纪委及时进行了批评和纠正。1984年10月,陈云同志指出,“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40年来,纪律检查工作始终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拥护者、维护者和捍卫者,保证了改革大船破浪前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2012年到2017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分别为74.25亿元、70.15亿元、58.8亿元、53.73亿元、48.25亿元、43.6亿元,实现了“六连降”。

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1993年8月,十四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把反腐败寓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之中来进行,起到维护政治稳定,保证和促进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作用”。实践充分表明,反腐败工作不仅没有影响改革和建设,而且保证了中国经济40年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反腐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正能量已越来越显著。反腐败净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激发了生产力,调整了生产关系,使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公正、阳光、透明。一个廉洁的政府和风清气正、规则公平的市场,是最好的投资软环境。美国彭博社的调查亦显示,17位经济学家认为反腐将在2020年使中国GDP提高0.1%至0.5%。

为深化改革推波助力。4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雷唤醒了中华大地的蓬勃生机,纪律检查工作犹如一台强劲的引擎,为助推改革提供了持久而澎湃的动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带动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纪检监察工作为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用机制创新推动标本兼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纪检监察工作越来越成为保证改革顺利推进的一把利剑。

【思想宣传范文】三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重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理论,是由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创立的。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就包括了党内监督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期间,强调充分认识改革开放条件下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加强改革开放条件下党内监督理论的探讨。关于党内监督重要性、必要性的论述主要有:一是加强党内监督,是避免重犯党的历史上出现的个人专断、背离民主集中制、个人凌驾于党组织和党员之上的错误所必需的,是新时期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规党法的需要。二是为了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实现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实现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政治纪律。三是为了预防和纠正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滋长的特权思想,以权谋私、官僚主义和违法违纪行为,保证权力的正确运用,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四是加强党内监督,是健全社会监督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五是搞好党的建设,提高党员素质,端正党风、廉洁从政,加强组织纪律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加强党内监督。

关于怎样加强党内监督论述主要有:一是要靠教育靠制度,搞制度靠得住些。要逐步完善党规党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党内监督不搞群众运动,但必须依靠群众。“我们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的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于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三是党内监督要从高级干部抓起。“高级干部能不能以身作则,影响是很大的。现在,不正之风很突出,要先从领导干部纠正起。”四是在各种监督形式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五是必须使党内组织生活正常化、民主化、制度化,监督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期间,强调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党内监督体制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一系列有关党内监督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和管理的措施相继出台,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三项任务工作格局。关于党内监督的主要理论观点有:一是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监督是关键,越是改革开放,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越要加强监督,越要把权力运行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督之下。二是抓住突出问题,加强党内监督。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正确运用权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和维护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摆正自己在党内生活中的位置,绝不允许自视特殊,违反党章。三是重点抓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强化领导集体内部的监督作用。各级领导班子要切实负起责任,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四是把党组织的严格监督与党员干部的认真自律结合起来。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时刻想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按照党章和党内的各项规定对照检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五是把注重制度建设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党员干部的党性和政治觉悟来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六是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真诚和主动地接受监督。

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期间,强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发展了党内监督理论。其主要论述有:一是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内监督在各种监督中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党内监督搞不好,党外监督就很难展开。二是党内监督的重点是领导干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模范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模范地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三是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是实现党内监督的基础。努力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五是把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六是把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决防止和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行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理论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在总结中不断提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基本原理,又紧密结合新时代党建工作实际,深入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党内监督的基本规律和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党内监督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制度措施,为新时期强化党内监督指明了方向。其重要论述有:一是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强化党内监督,就是要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以党内监督引领和带动国家监察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监督体系,促进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得益彰,提高党和国家治理能力。二是坚持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让日常管理监督与党员领导干部如影随形、不留空当。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核心。党内监督是全党的任务,第一位的是党委监督。四是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既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抓住“关键少数”,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五是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加强日常管理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内部监督。六是不断创新党内监督制度和方式,加强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特别是党委监督和纪委监督,推进巡视全覆盖和派驻全覆盖,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不断增强党内监督实效。

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党内监督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监督,一方面,坚持了我们党历史上行之有效的党内监督好理论、好制度、好方法;另一方面,坚持与时俱进,给党内监督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实践活力,使之更加适应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创造了一系列新的经验。

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总体形势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坚持这一战略方针,是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践证明,越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党内监督就越有成效。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坚持党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党,不论是党的建设的哪一个方面,还是党的事业的哪一步发展,都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这是我们党近百年来一贯的传统,也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经验。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在党统一领导之下。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党统一领导,党内监督才能在党的建设大局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正确确定监督的方针、政策、策略和重点对象、重点内容,才能使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正确进行组织、协调工作,也才能使党内监督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推进党的事业中充分发挥保证作用。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监督工作之所以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取得显著成效,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理论指导。4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四大理论成果,系统地回答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党内监督,怎样加强党内监督”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监督理论。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来进行。党内监督的根本任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正确贯彻执行,实现党的政治纲领和目标。40年来,党内监督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党的中心工作来进行,服从服务于全党工作的大局。就党内监督的重要方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来说,坚持政策制定、工作部署,都以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经济建设统筹谋划,将防治腐败寓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重要决策和措施之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的确定、各项措施的实施,都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程中来把握,与改革发展的实践相适应,与改革发展的重要步骤相一致,与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相配套;正确处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党风政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既旗帜鲜明地保护广大党员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又严肃查处干扰破坏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违纪违法行为,有力保证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坚持教育先行,增强党员干部监督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思想教育是加强党内监督的中心环节。40年来,不断加大党内监督重要性、紧迫性教育,使全党同志认识到,监督是对党的爱护、对党员干部的爱护;只有加强监督,才能使党不犯或少犯错误,才能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致力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不能用阶级斗争,必须在党章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制度,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其中尤其要注重法规制度建设。重在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要从决策和执行等各个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作用。纪委是我们党内专责监督机关。40年来,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各级纪委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从监督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到监督党内组织生活,从查办各种违纪案件到保护党员权利,从纠正党内不良风气到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从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到制定党内法规制度,在党内监督中发挥了独特的、其他监督难以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特别是在体制转换、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时期,充分发挥纪委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作用是完全必要的。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坚持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统一。党内监督既离不开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又离不开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离开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党内监督就会软弱乏力;离开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党内监督就会失去群众基础和生机活力。在两者关系中,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处于主要方面,重视和发挥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和干部的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正确处理自上而下组织监督与自下而上民主监督的关系,应该坚持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与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的内在统一,突出自上而下组织监督的主导地位,坚持自下而上民主监督的基础地位与作用。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同党外各种监督形式相互配合。在我们党处于执政党地位的情况下,搞好党内监督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极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不断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按照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原则,积极发展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并使之与党内监督紧密配合,更加有效地加强了对党的监督和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为党内监督注入新的活力。改革创新,是推动一切工作包括党内监督的强大力量。40年来,我们党在坚持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政治优势、优良传统不变的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改革那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思想观念、领导体制、执政方式以及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管理办法等。正是因为坚持改革创新,我们党才有效地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使党内监督力量日益强大。

【思想宣传范文】四

在管党治党中,我们党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管理监督。图为2015年至2018年8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情况。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党的纪律和党内监督工作。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纲领和路线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党内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监督,是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下展开的。

党内监督受到高度重视,并把它列入党的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内监督。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必须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党内和党外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党组织和群众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的监督。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党内监督作为建国以来的十大经验教训之一加以强调。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第一次提出,要制定党内监督条例。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党员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担负何种领导职务,都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加强专责机构建设,从组织上保障党内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党内监督,“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陈云同志为第一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按照中央的要求,地方各级纪委和各部门纪检机关相继建立。纪检机关在全党范围内逐步形成了从中央直到基层的完整系统,做到凡有党组织的地方、单位和部门都有纪检机构或纪检干部。从党的十二大开始,改变了八大党章关于“党的监察委员会由同级党的委员会选举产生”的规定,决定中央纪委和地方各级纪委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党的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向其报告工作,这就增强了纪检机关监督的权威性。1993年初,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合署办公。党的十八大后,各级纪委实行两个“以上级纪委为主”,即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与此同时,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创新,落实“两个全覆盖”,即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2018年,中央和地方纪委与依照宪法、监察法成立的同级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40年来,中央纪委和地方各级纪委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党内监督工作逐步走上了健康轨道。

加强党内监督的制度建设,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健全

40年来,党中央和中央纪委把党内监督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放在突出位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于1987年制定了《关于对党员干部加强党内纪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规定了党内纪律监督的任务、原则、对象、内容和途径等。党的十四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等一系列有关监督体制、机制、政策的法规制度和措施相继出台。1996年,党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党内监督五项制度的规定,旨在对高中级领导干部和各级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加强监督。1998年底,党中央颁布《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在全党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体制。2003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实施,这是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规范党内监督工作的基本法规。它明确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遵守党章,遵守宪法、法律,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等七项内容,是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党制定或重新修订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在监督原则上更加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在监督内容上将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情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印发《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着眼于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对今后5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正式施行;2018年8月,党中央颁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时至今日,以党章为核心、以党内监督条例为主干、以配套规定和其他监督规范为重要补充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已经形成。

加大党内监督工作力度,党内监督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党内监督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顺利实现。各级纪委始终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党内监督的首位。深入开展党的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毫不动摇。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坚决反对任何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抵制各种否定改革开放的错误思想倾向,坚定不移地查处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案件,有效地保证全党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重要工作部署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领导干部教育和廉洁自律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思想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结合不同时期改革开放的实际,大力开展理想信念和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廉洁从政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有机结合,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既注重解决思想问题、拧紧“总开关”,固本培元,又注重解决制度问题,上紧制度规矩发条,释放制度蕴含的力量,强化刚性约束。全党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全体党员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有效遏制了腐败案件增长的势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查办案件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强对查办大案要案的组织协调,提高依纪依法查办重大案件和复杂案件的能力。重点查办了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查办利用人事权、司法权、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谋取私利的案件,查办官商勾结、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总共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约400多万件,给予600多万人以党纪政纪(政务)处分,其中一批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通过查办案件,为一批受到诬告错告的党员干部澄清了是非。

下大力气纠正各种不正之风,有效地保护了群众利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和领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时期的任务和要求,开展一系列集中清理和专项整治,把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纳入监督和治理范围,有力地纯洁了党的组织,维护了纪律的严肃性。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中央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从作风建设入手为全面从严治党破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党的十八大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作风方面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持续向好。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强化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重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明确根本任务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搞好党风”。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纪委的职责权限、产生方式、领导体制等作出重大修改,明确职责范围从“检查处理违纪案件和受理党员控告、申诉”扩展到“维护党章党规,协助党委整顿党风,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1986年,党中央决定恢复并确立行政监察体制,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1993年,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党中央作出关于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的决定,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的体制,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两项职能。党的十六大修改的党章把纪委“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修改为“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经常性工作从三项增加到五项。党的十七大把巡视制度写入党章,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将派驻机构领导体制由中央纪委监察部和驻在部门双重领导改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直接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作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不断完善;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开展试点基础上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坚持内涵发展,推动纪检监察机关调整内设机构,推进巡视和派驻监督全覆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把稳中求进作为基本方针,聚焦监督这个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实现了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

40年来的实践充分说明,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对于执政党来说,依靠自身力量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机制越健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措施越有力,党的生机和活力就越强。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

【思想宣传范文】五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始于解放思想。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构成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创新的基本逻辑。理论发展的动力在于提出和解决问题。党的创新理论都是在敏锐把握、深刻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创立和发展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实践标准与人民标准、认识路线与群众路线是高度统一、相辅相成的。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发展的40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理论创新的40年。作为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让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大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新形态,蕴含着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逐步深化的逻辑脉络。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解决思想落后于实际、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矛盾。解放思想,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实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真正统一。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从中国国情出发,破除教条主义、僵化思想的束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改革开放始于解放思想,基于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由此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其中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所要克服的阻力障碍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既没有现成道路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理论可以照搬;既不能丢“老祖宗”,又要敢于说新话,必须以开创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言前人之所未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为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等创新成果,都是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取得的,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8个明确”“14个坚持”的核心内容,既是理论跟上时代、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的理论创新,也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

坚持实践标准,实现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

一个哲学命题承载一段壮阔历史,一场哲学讨论改变一个国家命运。改革开放从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破局,从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入手解决政治路线问题,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开辟了一条理论创新道路。这条道路坚持实践标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理论先导,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改革开放新颖、丰富、深刻、复杂的实践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日益彰显,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开拓前进。实践之树常青。实践标准的确立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源泉,赋予强大生命力。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这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经验总结。可以说,实践与理论相互促进,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构成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创新的基本逻辑。这保证了党的理论创新始终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强劲的实践动力、科学的实践标准和高度的科学性真理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活动,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源泉,彰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有机统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重大战略思想,又是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实践。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实现的。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思想罗盘。

坚持问题导向,在回答和解决重大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

理论发展的动力在于提出和解决问题,理论体系的构建要围绕问题,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这就要求理论创新从具体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矛盾出发,从解决矛盾和问题出发。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创新理论都是在敏锐把握、深刻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创立和发展的。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化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事实证明,正是在提出和回答重大问题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成果,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

新时代产生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系统回答重大时代课题中形成的科学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思考和筹划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基本方略、战略安排、重大部署等重大问题的基石与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紧紧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展开,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的辉煌成就。

坚持人民立场,确立理论创新的根本价值追求和评价准则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理论创新,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理论与人民的关系看理论创新,理论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在理论创新上的重要体现。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贯彻到理论创新整个过程之中。理论创新依据实践标准,而社会实践标准的根本原则是人民认同不认同、支持不支持、践行不践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实践标准与人民标准、认识路线与群众路线是高度统一、相辅相成的。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 篇7

一、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内涵

实现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管理, 就是要将企业数据、信息、应用、管理形成集权, 以集团战略为出发点, 高效实现企业战略。在财务集中管理的过程中, 重点会运用到系统化、标准化、价值链等方面思想, 使用相关工具对财务进行分析, 对风险进行防控, 从而优化集团业务流程, 提升管理效率, 防范财务风险。此外, 财务集中管理离不开高度集中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要在集团中建设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从而实时监控企业集团的经营信息, 避免危机, 推动集团的持续发展。

二、财务集中管理的相关实践研究

1. 全面预算

集团可与利用平衡计分卡构建全面预算体系, 从而将集团战略细化落实, 通过集中预算管理, 将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保障集团战略的实现。在集团预算管理中, 管理主要分为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两个方面, 现在是IT时代, 集团公司有条件实现精细化管理, 有能力建设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从而实现全过程的预算监控。集团可以将全面预算机制的建设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分析与考核三个步骤进行。在预算编制中, 可以根据集团的业务特点, 将集团的业务流程梳理清晰, 建立一套多维报表体系。首先, 集团可以在公司层面制定统一的报表体系, 下属单位进行承接;同时, 集团分公司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 灵活设置预算项目, 按照“由上而下, 由下而上, 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原则, 制定统一的成本、费用体系以及预算平台, 减少协调预算的工作量。在预算控制中, 企业可以建设网络化的集中管理, 从而对集团数据进行实时掌握, 设立相关指标,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预算考核评价中, 集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对比分析、穿透分析、因素分析、环比分析等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机制, 按照预算完成的情况对责任单位实施绩效考核管理。

2. 财务集中核算控制

财务集中核算是财务集中管理的基础, 财务集中核算控制, 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实现。

首先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会计核算标准的统一需要实现会计政策、会计科目、报告制度、往来单位、内部结算价格几个方面的统一。

其次是实现规范的业务管控。规范的业务管控需要对集团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 主要可以分为战略流程、核心运营流程以及支持流程三类, 战略流程主要为财务预算管理, 核心运营流程主要为军机产品报价, 支持流程较为复杂, 主要包括资金管理、工时定额管理、财务报告管理、条件建设、损益管理、税务管理等多个方面。在梳理业务流程之后, 企业要将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化, 可以采用全覆盖的管理, 通过生产时间多次修改, 最终规范。还可以采用VISIO工具设计系统业务流程图。

最后, 要对关键业务环节进行控制, 主要有资金结算、合同管理、资产管理、数据核算四个方面。

3. 信息集成共享平台

财务集中管理离不开一体化平台, 因此, 在落实财务集中化管理时, 必须建设财务信息共享平台, 将财务嵌入集团业务活动的每一环节中, 实现财务集中管理。主要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首先是管理部门, 有财务预算管理系统、集中管控核算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其次是生产部门, 主要有资金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工时管理系统、价格管理系统, 最后是账务处理部门, 主要有基建核算管理系统、科研核算管理系统、资产核算管理系统以及税务管理子系统。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之后, 还应该将此系统与公司其他生产信息系统结合, 要将财务信息化渗透到集团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 从而实现深度管控。

4. 成本工程建设

推行成本工程建设, 需要运用价值链原理, 结合EVA, 将成本进行全面科学的控制, 提高集团经济运行质量。按照价值工程原理, 可以由公司的产品设计部门开始, 推行标准化生产方案, 减少后续生产中出现的新零件、新材料的使用, 降低企业生产的复杂程度, 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同时, 集团公司还应该将技术工艺与制造成本的标准确定下来, 可以由工程部开始, 在产品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产品生产成本, 制定经济型的生产方案, 提高材料使用下来, 优化生产工艺流程, 降低生产成本。此外, 企业集团还可以将物资采购的流程优化, 在招标、采购、验收、监管环节上加强监督, 实现高效的价格管理, 降低物料成本。

5. 强化风险掌控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集团发现风险源头, 及时采取措施对风险进行防控, 企业集团可以按照设计要求对风险管理的项目进行设计, 将系统接口匹配, 形成直观的报告, 提示处理方法或者解决方案。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中, 风险强弱主要通过指标表现出来, 这些指标可以分为定量与定性两类, 对于定量指标, 公司可以建立相关的标准范围志, 通过监测对超过指标的项目进行预警分析, 实现实时管控, 防止风险演变成危机。

三、结语

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是先进的管理手段, 也是相对复杂的管理手段, 企业集团应该不断加强对自身的了解,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自身的集中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张仁萍.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初探[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 (下) [C].2012:161.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 篇8

孙绵涛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孙绵涛教授撰写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管理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作者积二十多年教育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之所得而撰写的一部教材式专著,对教育管理学的理论范畴与理论逻辑进行了新的探索。

从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来说,该书的理论范畴和逻辑有助于提升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品位,改善教育管理学的知识状况,改善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形象。在一般人眼里,教育管理学仍然是一个没有多少理论的“小儿科”,缺少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该书力图改变这一认识,以一种独特的理论视角探讨了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观念和教育管理中的人性这样一些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改革中的重要问题,从而夯实了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创新了教育管理学的知识体系,改变了教育管理学没有多少理论、缺乏自己独有的理论范畴和逻辑的现象,提升了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地位,使教育管理学的形象得到了改观。

从教育管理改革来说,书中所创立的理论范畴及其逻辑有助于厘清教育管理改革的思路。从总的方面来说,教育管理改革就是要改革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和教育管理观念,而所有这些改革都要以教育管理中的人性为基础。从具体方面来说,对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和教育管理观念的改革,也可以按照这些范畴的组成要素所体现的逻辑关系来进行。如改革教育体制,可以改革教育体制的两个组成要素即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也可以改革教育体制和两个子体制即学校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机制,可以改革教育的层次机制、教育的形式机制和教育的功能机制等。

《学研合作创新:理论、实践与政策》

定价:39.00元

作者:孙福全 等著

出版社:科技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ISBN:9787502375379

为了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财政部与科技部、教育部组成联合课题组,对促进我国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客观评价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成功经验,从公共财政和公共科技的角度,提出促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的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书就是课题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定价:45.00元

作者:张烨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ISBN:9787010111575

从总体上来说,本书是一部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整体反思的论著。这种整体反思始终贯穿着对于“精英”和“大众”两种既相互冲突又不断调和的教育变革价值观念在中国的具体体现而展开。本书力图体现论与史的结合,紧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和其中若隐若现的“大众化走向”之间的关系展开,并以6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变革事件及其典型高校组织进行仔细分析,以此来勾勒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脉络。

《现代性与大学——社会转型期中国大学制度的变迁》

定价:37.00元

作者:朴雪涛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ISBN:9787010110127

上一篇:员工宿舍管理制度下一篇:民事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