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务车管理制度

2024-07-08

公司公务车管理制度(精选8篇)

公司公务车管理制度 篇1

最新关于公司公务车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条目的

为规范公司的公务用车管理,降低费用,建立良好的用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第三条定义:

本制度所指公务车,包括

1.经集团批准,为满足集团公司及子公司办理日常公务需要所配置的车辆;2.经集团公司批准,配备给子公司总经理日常使用的工作用车。第四条公务车管理职能部门及其职责:

一、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办公室是各司公务车管理职能部门,负责车辆的日常管理与调配。

二、公务车驾驶员负责所在公司工作出车,车辆的保养与维护,办理车辆上牌、保险、年审及其它常规手续和养路费等基本费用缴纳,建立《车辆费用台账》,做好记录,其手续的复印件由办公室存档。《车辆费用台账》见附件一。

三、各司保安负责公务车辆在司期间钥匙保管、车辆安全、《车辆出行记录表》的登记等工作。第五条车辆管理规范

一、车辆购置与处置:

按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相关要求执行。

二、车辆的调配与用车管理:(一)总经理工作用车管理规范: 1.总经理工作用车配置对象:

经集团公司正式任命的子公司总经理(或子公司第一负责人)。2.配置标准:

总经理工作用车由所在公司提出申请,经集团总裁批准后,集团公司车辆管理部门负责调配或申购。严禁子公司擅自调换、占用试乘试驾或路救车辆,严禁以其它名义购置新车做为工作用车。

总经理工作用车不得擅自配置本车型标准配置以外的其它设施。不得擅自进行车辆装潢及车辆改装。3.车辆使用:

总经理工作用车白天作为所在公司公务用车使用并管理,下班后做为总经理在公司所在城市内的工作用车(交通用车)使用。特殊情况下,集团公司车辆管理部门有权调用。4.事故处理与损失承担:

(1)总经理工作用车在办理公务时发生事故(本人驾驶),按子公司经营责任书相关约定扣除总经理的个人绩效,其损失按照集团公司《员工赔偿公司资产损失的规定》进行赔偿。(2)总经理工作用车在办理公务时发生事故(非本人驾驶),按本制度第五条第(二)款公务用车管理规范第五项: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规定执行。(3)总经理非公务用车,除按子公司经营责任书相关约定扣除其个人绩效外,全部损失由个人赔偿。

4.费用管理:

(1)总经理工作用车费用(汽油费、停车费、路桥费、维修费)不得超过所在公司其它车辆平均费用。

(2)非公务用车前往外地,除按规定向集团报批外,所有费用由用车人个人承担。(3)总经理工作用车费用列为总经理个人费用,需由总经理本人填报,按权限规定由集团公司总裁批准后方可报销。(4)交通违章费用由违章人个人承担,不得报销。

5.工作用车借用管理、节假日管理、保养维修等其它管理规定按照本制度第五条第(二)款:公务车管理规范执行。

(二)公务用车管理规范:最新关于公司公务车管理规章制度[!--empirenews.page--]

1、派车流程: 用车人申请 部门负责人审批 司机出车

职能部门负责人审批

2、流程要求与规范:

(1)、因公用车须经用车人申请,填写派车单后经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职能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统一安排。《派车单》见附件二。

(2)、市内处理一般业务工作,原则上不派车。下列情况可以安排用车: ①财务人员有现金进账或取现;②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部门负责人处理紧急业务;③公司晚间加班人员的接送;④采购急需的物品;⑤集团公司或子公司负责人直接派车。

(3)、原则上公司公务车辆由专职驾驶员驾驶,如有特殊情况,要求单独驾驶外出的,需公司负责人批准后方可用车。

(4)、驾驶员凭职能部门负责人签核的派车单出车,前往所申请之目的地。

(5)、各司保安凭派车单发放钥匙,并在《车辆出行记录表》上做好登记,注明出车时间、路线地点、码表数(起始数)。车辆返回后及时收回车钥匙并记录返回时间、码表数(终止数)及本次用车的公里数,并由驾驶员确认签名。停车费、路桥费须与《派车单》、《行车记录表》记载相符,经各司办公室审核后方能报销。如不相符,不予报帐。《行车记录表》见附件三。(6)、车辆加油在公司定点供应商服务网点加油,并在《行车记录表》中做好记录,报销时根据加油后行驶总里程核算该车百公里油耗,经各司办公室主任核实在合理范围内方可报销。三.车辆的借用管理:

1.集团各司之间因工作需要需相互借调车辆,需报被借车公司负责人批准。职能部门应做好相关记录。原则上该车专职司机人随车走,费用由借车方承担。

2.公司公务用车,原则上不外借(包括私人或其它单位),特殊情况,如员工因结婚、丧事或重要社会关系借用等原因借用车辆,在被借车公司所在地使用的,一天以内由该车所在公司负责人批准。一天以上或需前往外地的,报请总裁批准。同时向集团办公室备案。原则上该车专职司机人随车走,所有费用由借车人承担。特殊社会关系,经总裁批准,费用方可由公司承担。

3.司机或职能部门负责人未经批准,擅自向他人出借公司车辆,一经查实,除由其承担所有费用外,扣除当月全部绩效工资。如造成事故者,由其承担全部责任。

四、节假日车辆管理:

1.节假日期间,公司所有公务用车(值班路救车辆除外)均应停放在各司指定停放地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出。由集团公司统一调度。

2、节假日期间,各司应加强车辆管理,杜绝公车私用。特殊情况需用车,按本制度第四条第二款规定执行。

3、节日期间所有车辆油卡上交各司办公室统一保管,车辆用油用现金购买,节后凭派车单及出车记录据实报销。因私用车,所有费用一律自理。

五、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

1、使用前检查:驾驶人出发前,先检查车况,如:车证、水箱、刹车系统、轮胎、燃油等。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职能部门负责人报告。

2、驾驶员在出车期间应遵守交通规则,临时停车应按规定停放,做好安全防范工作。[!--empirenews.page--]

3、非出车时间,车辆一律停放在公司指定地点,不得擅自在外停放。下班及节假日期间车辆钥匙交公司指定人员妥善保管,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4、非工作时间,司机未经批准,擅自将车驶离指定停放点,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扣除50%100%的当月绩效工资。

5、当月发生安全事故者,按各司个人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进行考核,同时依照集团公司《员工赔偿公司资产损失的规定》进行赔偿。

六、保养维修

1、车辆保养与清洁:

(1)驾驶员对驾驶的车辆车况应熟悉与掌握,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职能部门负责人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2)驾驶员应严格按照该车《保养手册》的要求按时送指定保养厂定期保养和检查。(3)每星期由车辆驾驶人员负责至少一次清洗。保持车辆内外清洁。(4)车辆长期闲置时,每周由车辆驾驶员发动一次,温车5分钟。(5)物料应放于行李箱内,不得放在椅座上。

(6)如遇贵重物品及设备放在椅座上时,应事先垫好防护物品。

2、车辆的日常维修:

(1)车辆如需外出保养或维修由驾驶员提出意见并填写《车辆保养与维修申请表》,经职能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方可执行。《车辆保养与维修申请表》见附件四。

(2)车辆维修期间,驾驶员须正常上下班,并到修理厂进行质量跟踪,核准报修项目及验收已换损件,防止对方漏项或以劣充优。

(3)车辆维修完毕,应由驾驶员验收,职能部门指派人员参与验收并核帐,如费用超出预算规定,须详细秉报情况,经职能部门负责人或公司负责人审批后方可付款。若在保修期内出现同样故障,应向修理厂提出返修或索赔。

七、费用管理

1、公司车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产生如下费用:

(1)各项规费:购置税、上牌费用、养路费、保险费、年检费用等。(2)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油费、路桥费、停车费、维修费等。

2、费用报销按集团公司《费用报销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3、职能部门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应建立车辆费用台账,按月汇总后报集团公司办公室。上报报表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列入部门负责人个人绩效考核内容。

4、交通违章费用由违章人个人承担,不得报销。

八、考核管理

1、考核项目:

(1)日常工作项目完成情况(2)费用管理及车辆出行记录表填报情况(3)工作流程执行情况(4)服务质量提升情况(5)安全与内务管理(6)保养维修

2、考核标准:

各司依据本制度所列管理规范及考核项目,具体制订本公司驾驶员岗位个人月度绩效考核内容及标准,按月进行考核。第五条附则

一、自通过之日起生效。此前各子公司的规定如与本制度规定相抵触者,按本制度执行。

公司公务车管理制度 篇2

1 借鉴:西方公务员管理机构建设的精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公务员管理机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和英国的公务员管理机构都拥有比较高的地位, 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功能配套完善,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越来越注重公务员管理机构的协调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原有的人事机构重新组合

新的组合更加体现出公务员管理活动中决策、执行、裁决等三方面的分工。比如把原先比较分散的决策性公务员管理机构统一起来,以提高效率。“法国公职总局、英国事务部和美国人事管理总署都属于这种情况”[1]。此外,裁决性人事机构也有很大变动。人事纠纷的裁决原先主要是各级行政首长的事务,现在各国多设立了行政性或司法性的裁决机构。比如美国功绩制保护委员会、法国和联邦德国的行政法院等就属于这种情况。新的组合使得人事管理中职能分工更为合理、行政效率更高。

1.2 加强辅助性人事机构的建设

辅助性人事管理业务的大量增加,推进了辅助性人事管理机构的发展。所有这些机构并非直接参与公务员管理工作,而是间接地发挥作用。比如,各国普遍开展了人事决策中的咨询业务,并专门设立了顾问、参事、审议会议一类的职位和机构;为了加强公务员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各国大多建立了行政学校及其他专业学校,如警察、消防、气象、交通等学校。

1.3 注意发展政府与文官的关系

为了更有效地协调政府中劳资关系,西方各国大多建立了有双方代表参加的协商机构。这种机构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得到普及。如法国公职最高委员会、对等行政委员会、对等技术委员会。

2 思考:从国家公务员局成立看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建设现状

2008年,我国掀起了规模宏大的“大部制”改革,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在成立不久后,便设置成立了一个副部级机构,即国家公务员局。公务员局的成立将对公务员进行专门化管理,遵循了分类管理原则,管理将更为科学。首先,“成立国家公务员局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需要。国家公务员局的成立,无疑有利于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充实工作力量,统筹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2];其次,“成立国家公务员局是不断健全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体系的需要。国家公务员局的成立,有利于在公务员这个制度平台上,逐步健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体系”[2]。

尽管,随着国家公务员局的建立,我国公务员管理日臻完善,更加专业,但仍然存在一些难以把握的问题。

第一,专门却不独立的公务员局。西方国家有单独、专门的公务员管理机构,并且这些管理机关都处于内阁最高地位,权力很大也相对独立。相比之下,我国公务员局虽然是纯纯粹粹地管理800万公务员,但所受干预大,限制多,实际地位和权力偏低。国家公务员局只是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之下的二级部门,无决策权。

第二,尴尬的地位职权。国家公务员局的主要功能是统筹全国公务员事宜,而我国公务员是党委组织部与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共管,党委系统和行政系统二者交叉,对各自的地位与职权都没有明确做出划分,导致权责不清,实际管理中出现混乱,只讲权力不负责任,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公务员管理的绩效。

第三,不完善的功能配套。我国公务员管理,虽然有配套机构,但多数是形同虚设,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在西方国家,辅助性人事管理机构十分健全,如为提高人事决策的科学性,设有专门的顾问、参事、审议会一类的职位和机构;为了加强文官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建立行政学校及其他的专业学校。这些机构都发挥了良好的辅助功能。在我国,虽然也建立了各种培训机构,如各级行政学院,但所起的实际效用不大。协调机构、咨询机构更是看不到。

第四,不健全的协调功能。为了更有效地协调政府中劳资关系,西方各国大多建立了有双方代表参加的协商机构。如法国公职最高委员会、对等行政委员会、对等技术委员会;英国的惠特利委员会;美国的联邦劳动关系局。这些机构在调和政府与文官的关系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我国连负责公务员管理的协调机构都没有,更谈不上协调公务员管理中出现的各种争端。

3 选择:取国外经验之精华,建中国特色之公务员管理机构

陈庆云所言:“一个国家与地区能否在各种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有效管理的水平。”[3]而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有效管理必须要有一支精明强干、士气高昂的公务员队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公务员机构的设置,既要汲取西方的精华,又要考虑具体国情,即做到“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thinking globally and acting locally)。结合前面提到的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在建设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科学而合理的, 并且体现中国特色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3.1 各级党委适当放权

我国的公务员管理机构的类型既不是部内制、部外制,也不是折中制,而是“党委领导下的分级分类”管理体制,党中央负责各级公务员管理机构政策的制定,而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公务员管理机构则是其执行机构。各级党委掌握了公务员管理的决策权和任用权,这不利于调动各级政府中人事部门的积极性,而各级党委适当放权给同级的行政人事部门,既可以保证“党管干部”的权威,又可以使行政部门做到用人和办事的事权统一。

3.2 专业化管理

专业化管理最关键的是需要进行职能的进一步整合。从管理功能的角度对人事管理工作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决策性功能、执行性功能、裁决性功能和辅助性功能。依此标准可将公务员管理组织分为决策性人事机构、执行性人事机构、裁决性人事机构和辅助性人事机构,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决策性人事机构具有半立法的功能,拥有对各部委所制定的法规的审查权和人事活动的监督权。因此,在设置此机构时,如何在法律上确定其权威性的地位,保障其所拥有的权利,是个值得特别重视的间题。

(2)执行性人事机构的工作任务是将决策机关所制定的公务员系统规则加以推行、落实。这一机构的事务具体而繁杂,人员机构庞大。针对这一机构简化行政程序,加强行政监督,是当务之急。

(3)监督裁决性人事机构是政府人事机构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

(4)辅助性人事机构是为人事行政决策指挥提供辅佐,分为决策咨询和调查研究两个职能。决策咨询机构的设置一般在决策人事机构内设立咨询性职位和机构,如日本人事院内设法律顾问,美国人事管理总署内设法律顾问室。为保证调查研究的客观性,机构设置须注意突出调查研究机构的独立性。

3.3 建立完善协调机构

西方国家大多设有相应的协调机构来协调政府与公务员的关系,对公务员的利益进行维护和保障。这些机构一般都要求既有政府代表又有数量相当的公务员代表。同时,还设有公共关系处及同类机构,以协调部与部之间、部与公共舆论媒体之间的关系。我国的公务员利益维护机制相当不健全,有必要建立起专门的协调机构,以减少公务员纠纷,促进内部和谐,增进公务员管理的有效性。

摘要:按照借鉴-思考-选择的逻辑思路, 介绍西方公务员管理机构建设的精髓, 阐述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建设的现状, 进而探讨适合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的建设道路。

关键词:公务员管理机构,中国国家公务员局,西方文官制度

参考文献

[1]杨百揆, 陈子明, 陈兆钢, 等.西方文官系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2]王彦东, 李云.试论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设置的创新[J].改革与开放, 2009, (10) .

[3]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6.

地方公务机公司一样有春天 篇3

本刊“公务机诸侯风起云涌”系列报道引发的讨论持续升温。不仅在业界,更引起民航局相关部门的关注。民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公务机行业的发展思路、模式等方面的探讨和争论,为通航主管部门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素材,值得关注和重视,应该继续深化这种讨论。

为此,本期推出后续报道,邀请南山、东海、新通商3家公务机公司负责人撰文,讨论地方公务机公司的竞争优势、发展路径和模式选择,相信将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思想碰撞和智慧火化。

地方公务机企业也能成为“巨人”

随着国内各地纷纷成立公务机公司,国内公务机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将向国外成熟市场看齐,但会因为国内的市场环境、条件变化而选择自己的方向,而公务机公司的数量最终是由市场决定。

地方性公务机公司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同样可以成长为主流公务机公司。安全运营是公务机公司的首要任务,南山公务机机队是目前作为国内最为年轻和豪华的机队,几乎全部是全新飞机,而且均为高端机型,南山从世界各地招募了一批最优秀的飞行、运行和维护维修人才。飞行员以1万多小时的飞行经历和丰富的专机飞行经验全力保障乘客出行;运行人员均拥有十多年的公务机运行经验;南山的机务人员均是来自航空领域的佼佼者,工程维护维修能力毋庸置疑。他们的加入让我们更有信心去实践“安全、专业、高效、便捷”的品牌承诺,打造具有南山特色的中国公务航空企业。南山的软硬件措施足以保障公务机的安全运营。

南山也在思索如何在航空产业链上走出自已的路径,准备近三年使机队规模达到10架左右,到2020年,南山公务航空机队规模计划达到20架左右,围绕公务机的上下游产业逐步建立,将依次开展南山航空学院(教育、培训)、公务机管理服务(咨询、托管)、MRO(飞机维修、翻修)、FBO(公务机候机楼)、支线航空(公共运输)等产业,与南山集团正在投资建设的航空材料制造业一起形成相对完整的航空产业链。

公务机对南山的整个航空产业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南山也在边实践边探索如何在公务机和通航产业链上延伸和做强,尤其是借鉴国外优秀公司的运营和服务经验:南山拟与美国某公司在飞机托管、维护维修、内装饰等方面进行实质合作,通过与有经验的企业合作,实现自身的“小步快跑”。

在公务机市场发展过程中,南山也在积极研究市场规律,比如今年将引进另一架全新的湾流450和一架湾流550加盟,以及顶级公务机BBJ,将陆续到位7架飞机。但如果市场证明飞机托管业务盈利能力强,南山将通过托管业务的壮大逐步降低成本,形成一个与客户双盈的合作、发展模式,南山公务航空将根据市场变化也不断调整自有飞机和托管飞机的比例。

未来南山会以烟台为主营业基地,逐步建立北京、上海、深圳为基地进行飞机运营,飞行范围将覆盖世界五大洲。南山将根据客户需求首先在一线城市建设运营基地来降低运营成本和减少调机费用,目前国内公务机的消费群体已经由前期的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扩展到国内企业和民营企业。按行业看,房地产、能源投资、商业银行、重工制造、文化传播、医药行业等领域内的大型企业是国内公务机市场的主要客户,而这些客户的重点分布和地域性是南山客户群的重要依托。

我此前曾参与过山东航空旗下彩虹公务机公司的筹建运营,从当时的市场情况看,彩虹公务机在行业的利用率是非常高的,在国际同行得到了一致认可,这表明在十年前公务机就有着较好的市场。象金鹿这样的大型公务机公司从小到大成为国内最大的公务机公司,仍在不断引进公务机,只能说明中国的公务机市场有这样大的需求。

我不赞成现在个别企业和投资人购买一架公务机后就想成立公务机公司的做法,因为公务机公司的运营需要专业的飞行和技术保障团队来保证安全和有效运营,是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一个行业。最后,我建议,对公务机及通航产业,国家在政策上还应该加大支持力度,公务机行业的运营成本和相关税负担目前还比较大,而在收益率上并不高。

公司公务用车管理暂行规定 篇4

1.目的为规范和加强公司车辆管理,本着“节约、高效、快捷、安全”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的原则,保障公司领导及各部门公务用车,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接送公司的重要客人,外地出差以及其他经公司领导特批办事人员和紧急情况。

3.公务用车使用原则

3.1“节约降成本高于一切”的原则。

3.2 “派车必要”的原则。(可派可不派的车不派、可使用其它交通工具的使用其它交通工具)

3.3“办理紧急、重要事项优先派车”的原则。

3.4“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流程”的原则。

4.用车审批程序

4.1各部门市内公务用车及用车出差去洛阳市外的,必须经部门主管副总经理签批,填写《派车单》事由,公司办根据车辆情况派车。

4.2公司原则上不提供私人用车,如遇特殊紧急情况需经部门主管副总经理签批同意后,方可使用,所发生费用按内部标准由使用人承担。

4.3凡批准出差用车的汽油费按各系统差旅费归口核算报销。

4.4公司办派车程序:申请部门填写《公务用车审批单》→部门主管副总经理签批→公司办主任派车→驾驶者(司机)凭《公务用车审批单》出车。车辆管理

5.1公务用车由公司办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统一安排。

5.2所有车辆使用部门,驾驶车辆者必须持有驾照,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公务用车驾驶车辆者(司机)必须凭《公务派车审批单》出车。公务用车若非指派司机驾驶,所发生的一切后果(含违章罚款、肇事赔偿)由驾驶者自己承担。

5.3出车前驾驶车辆者(司机)必须认真检查车况,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并保持车内外清洁。

5.4出车驾驶车辆者(司机)要做好行驶记录,在《公务派车审批单》上注明车牌号、驾驶者、用车日期、行驶起止里程。

5.5严格按照《公务派车审批单》行程安排行车,中途不得随意改变行车路线,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公司办。

6.驾驶者职责

6.1驾驶者必须遵纪守法,忠于企业,安全驾驶,遵守公司用车规定。

6.2批准驾驶者不得将车辆交给无证人员或其他不相关人员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和费用由驾驶者承担,并给予记过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6.3 车辆完成任务返回公司后,应及时向公司办通报。车辆驾驶者要及时与公司办交接车辆,检查车辆使用状况;车辆如有损伤,由车辆驾驶者负责修理费用;并按指定位置停放车辆待命,及时做好车辆的清洁、保养、维修。

7.费用报销

7.1 出车加油费、过路过桥费、停车费按各系统差旅费归口核算报销。

7.2车辆日常维护费用、车辆大修保养费,由公司办在车辆维修核定费用内报销。

7.3 对违反交通规则或因个人原因,发生的罚款费用,由驾驶者个人承担。

公司公务车管理制度 篇5

金贸酒业服务公司公务交通费用报销制度

1、总则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本公司的运营和管理成本,认真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关于印发〈公务车辆改革的总体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公司公务交通费用报销制度。

2、公务交通费用报销范围:

公司领导、公司中层干部、部门助理,以及各部门从事公务活动产生交通费用的业务骨干人员。

3、包干公务交通费用定额标准:分级实行一定标准额度的包干制公务交通费用报销制度。定额标准如下: 3.1公司领导(正职),包干公务交通费2000元/月; 3.2公司领导(副职),包干公务交通费1500元/月; 3.3公司中干正职,包干公务交通费300元/月;

3.4公司中干副职(部门助理),包干公务交通费200元/月; 3.5公司部门业务骨干,包干公务交通费100元/月;

4、实行包干公务交通费用报销时间:

本公司公务交通费报销时间从2014年4月1日起实施。

5、报销办法

根据宜五集办(2014)48号“关于印发《公务交通费用报销制度》的通知”中第之五条第2款之精神,交通费报销采取现金支付方式,即公司享有交通费补贴人员的公务交通费用报销,采取现金支付报销方式,按包干公务交通费用定额标准,毎月以“交通费” 形式在其工资表中反映,纳入当月工资薪酬,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6、远程交通市场化

6.1因公业务需要在宜宾市以外办理的,公务交通按市场化运作方式来保障,并按规定报销费用。

6.2公司中干(部门助理)和部门业务骨干,出差按乘坐大巴车费用票据予以报销。

6.3公司领导因特殊情况自行驾车出差的,需填写《出差审批表》,按出差路线凭过路费、停车费、和油费等出差产生的发票“实报实销” 进行费用报销。

7、本制度由公司办公室,参照集团公司车改办相关制度规定起草并负责解释;7.1本制度由公司董事长审核批准;

金贸酒业服务公司

公司公务车管理制度 篇6

2011年9月1日

第1条 为规范公司本部工作人员外出公务活动行为,根据《公司总部工作人员外出公务

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 本规定所称外出公务活动,是指公司本部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到司属单位、项

目经理部、船舶等检查指导工作、召开(参加)会议、调研及参加其他与工作职责相关的活动。

第3条 严格执行外出公务活动纪律。

(一)公司本部工作人员外出公务活动,须经本部门负责人同意;部门负责人外出公务活动,须向公司分管领导报告,同时知会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在完成公务活动后,须按《公司出差报告制度实施管理办法》汇报出差情况。

(二)外出公务活动要坚持节俭、高效的原则,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人员;不得要求司属单位、项目经理部、船舶负责同志到机场、车站、港口迎送。外出公务活动用餐力求简朴、节约。

(三)应邀参加司属单位、项目经理部、船舶等庆典仪式及会议等,不得收受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商业预付卡和贵重礼品。

(四)不得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不得利用公务活动之便进行公款旅游,不得接受司属单位、项目经理部、船舶安排的与工作无关的参观游览等,不得参加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活动。

第4条 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

(一)外出公务活动要按公司规定标准乘坐交通工具。特殊情况下,确需超标准乘坐的,须报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二)要按照公司费用管理办法规定标准安排住宿;确因工作需要参加各种会议等,由会议承办方统一安排住宿。

(三)加强外出公务活动的收支管理,减少现金支付,严禁利用举办会议、培训等形式留存“小金库”。

第5条 严格管理外出公务活动。

(一)外出公务活动要厉行节约,提高效率,严格控制参加的人员和天数;对于没有明确目的要求和实质性内容的外出活动原则上不参加。

(二)要严格会议和培训的计划管理,严格控制外出开会、调研、检查、培训的数量规模。

(三)总经理办公室要协调各部门下基层的公务活动,尽量采取联合办公形式,减轻接待方负担。

第6条 公司本部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带头加强作风建设,以

身作则,廉洁自律,严格执行规定,树立公司本部的良好形象。

第7条 对外接待等公务活动按照《公司接待管理办法》、《公司项目经理部接待管理办法》

执行。

第8条 公司本部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者纪

律处分。

公务接待制度改革问题探析 篇7

一、当前公务接待泛滥产生的社会危害及其成因

公务接待是必要的社交活动之一, 合理、规范的公务接待是党政机关执行公务和开展业务活动的重要保障。我们党从革命斗争之初就已开始探索公务接待工作, 并创造性地建立了形式各异、适应不同时代发展的接待模式。据统计, 从1949年到现在, 中央先后下发限制公款吃喝的文件有500多个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然而大量文件却“管不住一张嘴”的问题日益突出:接待标准、接待范围、接待方式无法控制, 党政机关吃喝送礼成风, 管理制度几成虚设。

1. 铺张浪费, 增加行政成本。

公务接待泛滥产生的直接危害就是大量浪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2011年财政部公布的中央本级公务接待费财政拨款高达15.19亿元, 2012年为14.98亿元, 2013年预算为14.34亿元, 尽管费用略有下降, 但接待费依然高昂;有关数据推算地方公务接待更“疯狂:不少单位的公款接待数额在公务经费支出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有的单位全年的公务经费主要就是用于公款吃喝, 甚至在多地发生非法挪用项目资金、侵占惠农资金吃喝、打白条消费、欠账吃垮饭店以至于发生政府被告上法庭的闹剧。各地天价接待和生吃海喝的案例也不绝于耳, 令人瞠目结舌。更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是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 全国各地的营业性饭店特别是过去长期依赖公务消费支撑的高档饭店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困境。公务接待费用的扩张趋势不仅挤占了公共资金、增加了行政成本, 而且因之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引发官场风气恶化、干部作风败坏, 导致行政效能下降甚至贻误工作。

2. 异化扩张, 滋长奢腐之风。

近几年来, 公务接待违规消费现象呈恶性扩张势头, 公务接待明显超出了合理范畴。在一些公务人员看来, 只要不贪污、不受贿, 多吃点、多喝点、多玩点, 没有关系, 思想上对公务接待违规的容忍度在极度扩张;公务接待消费随意性大, 公款旅游、私客公待、公款送礼等现象很普遍;许多无实质内容、无明确任务的参观学习、培训考察和会议等, 都可往接待费这个“筐”里装;一些地方只要领导批准的接待就是公务接待、只要领导签字的发票就可报销, 接待标准和范围全靠领导的“一支笔”。最耐人寻味的是以公务接待为名, “吃官饭放私骆驼”, 用超标招待和馈赠联络感情, 为自己谋取各种利益, 公务接待逐渐背离设计者的初衷, 异化成了滋生不正之风、包藏消极腐败的温床。比如多开、虚开公务消费发票套取资金, 用于请客送礼或中饱私囊, 以权谋私的现象大行其道。一些地方财政、审计等部门知情人士披露:不少荣升要职的领导身后都有一大笔合法消费的账单或留有大坑欠账, 个中玄机不言而喻。

3. 伤风败纪, 损害党群关系。

社会流行“不吃不喝, 办不成事”。吃喝玩乐、来往迎送已成公务活动的潜规则。地方政府接待上级唯恐不周, 专门设立办事机构, 无限制划拨专款接待, 重大接待活动还有领导亲自挂帅督办, 搞得手忙脚乱。以至于一些地方公开提出:公务接待“出环境”、“出效益”、“出政绩”、“出生产力”。受此观念影响, 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跑关系、走门子, 不惜代价、挖空心思穿梭于各种应酬之中。在迎来送往的相互攀比和极力热捧中, 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灵魂被腐蚀了、革命意志消退了, 甚至连人生价值观也发生了扭曲。奢靡享乐之风成为化骨绵掌, 共产党人最宝贵的为民执政理念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淡化了。一些权力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及“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病态久治不愈, 最终败坏了党风党纪, 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 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二、公务接待制度改革需要破解的难题

公务接待泛滥问题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告诫全党:“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 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 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个讲话为推进公务接待制度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1. 严格界定公务接待的范围和内容。

中办、国办关于《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 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公务接待应该严格按照这个界定范围, 对公务接待项目进行分类清理, 不合理的坚决取消, 合理的则加以规范, 把公务接待压缩到最小范围。公务接待的具体内容就是简化礼仪, 仅由接待单位按照接待标准提供住宿、用餐、交通服务, 不需要或于开展公务无利又易造成浪费的接待内容应悉数罢除。要坚决落实温家宝同志2012年3月2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 在公务接待中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 提倡文明用餐;禁止提供任何形式的营业性娱乐、休闲、保健消费, 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礼品、纪念品, 不得额外配发生活用品。

2. 统一制定公务接待标准。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 确定公务接待的范围和标准。”目前全国很多地方没有制定具体标准, 实际执行中主要由接待单位领导拍板, 随意性很大, 各地的标准差异也很大, 迫切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确定接待标准。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综合考虑财政供养能力、市场物价及服务价格水平及社会承受心理等因素,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接待标准。由于权力都具有自利特点, 为了消除潜在“利益冲突”问题, 制定公务接待标准的过程应该充分听取和反映民意。陕西基层镇 (办) 推行的“廉政灶”公务接待制度规定每餐不超过10元, 温州市内从事公务活动每人每餐不超过60元, 这些规定在全国有始开先河的意义。姑且不论10元与60元谁高谁低, 能够在制定公务接待标准上吃螃蟹, 经受群众评议和实践考验, 就有敢于公开亮底的胸怀和向大吃大喝开刀的勇气。由此可见, 制定接待标准问题是“非不能也, 是不为也”, 敢不敢提出标准可以用来检验公务接待中“有没有鬼”。

(2) 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党政机关现行接待费列支标准是财政部1998年制定的, 这个标准偏低而且长期未修订, 实际执行中确有难度。为了抑制公务接待费的增长, 各地纷纷出台财政预算编制办法, 但由于编制体系不完善, 加之人大及财政决算、审计等监督乏力, 致使预算难以起到控制作用。因此, 必须强化权力部门的职能作用, 维护财政预算的权威性, 对超预算问题实行严格问责, 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公务接待费增长。

(3) 建立接待个体无差异规则。我国传统接待中都有按领导干部职级来确定住宿及用餐标准的通行做法, 一些地方上行下效, 明确规定了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职务、不同岗位的等级式接待标准, 导致接待对象产生个体差异, 从而给公务接待无限扩张提供了充足的依据。笔者认为, 普遍规则为尊者讳既没有必要, 也容易引发接待标准失衡, 而公开讨好权力倾向和按等级划分接待标准的做法也极不利于弘扬民本平等的行政理念和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实践中也容易引发接待标准主观化倾向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同时招致普通干部群众的不满。因此, 公务接待标准必须关注社会公众的评价和认知度, 逾越等级差异, 自上而下建立接待对象无差别规则, 从制度层面培育领导干部亲民爱民之风, 让公务接待在积极适应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寻求发展。

(4) 强制引入接待对象买单机制。由接待单位对接待费大包大揽的通行做法固然可以体现接待单位的热诚大方, 但又容易引发超标准接待及弄虚作假现象。如果引入“谁活动, 谁负责”的游戏规则, 由接待对象自行负担住宿和餐饮费用, 而接待单位仅仅提供接待服务, 改过去“白吃白喝”为现在“自己吃自己”的买单新机制, 就能够有效抑制接待对象消费需求及接待单位弄虚作假等问题, 实现公务接待核心理念的更新;另一方面, 能够解决干部外出参加公务活动在享受接待单位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 又能回单位领取住宿、交通费补偿及伙食补助、公杂费补贴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 即“骑双头马”现象。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免费的午餐, 还有多少人热衷于学习考察交流和游山玩水?更不知还有谁能够借公务接待来炫耀自己的权力或相互攀比甚至在公务接待的平台上玩弄利益交换的游戏?从这个意义上讲, 强制引入接待对象买单机制也将为取消公务接待费的终极改革创造条件。

3. 推行实名登记和公开公示制度。

笔者认为, 有了单次接待标准和预算总额控制还不能完全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和可能产生的腐败, 甚至使公务接待堂而皇之地披上合法外衣, 有的还很有可能因此落下节约美名。更需要关注的是, 预算额度本来就是多年来公务接待费累积的均数, 这个额度虽然可以控制接待费增长, 但却不能实际达到节约目标, 而且因为控制额度内消费不足很有可能产生的“吃亏”心理而驱使公务接待消费恶性趋近额度, 最终产生“包干”效应。要触及公款吃喝的核心问题, 还要在接待标准和预算标准之间套上实名登记和公开公示的“紧箍咒”, 即每一次接待都要对接待事由、接待对象及陪客情况、消费内容和价格等费用信息如实进行登记, 作为正式消费发票审批报销的依据附件。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 政府各部门应建立系统的公务接待开支明细台账, 将公务接待财政预算指标以及执行情况纳入公开范围, 除确实涉及国家机密者, 毫无例外地实时进行公开公示, 广泛接受媒体、公众的监督, 真正让公款接待公开化、透明化, 让老百姓和纳税人有知情权、监督权, 最终让违规接待和弄虚作假无处藏身。

4. 强化监督体系建设。

针对公务接待中主体和客体活动难以控制和监督的实际, 首先要完善公共财政监管制度, 把公务接待全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硬约束的框架。各级政府要对所属单位公务接待费实行单列科目切块预算并经人大批准后, 任何人不得变更, 让人大真正可以通过预算制约、监督政府开支。另一方面, 要强化预算外资金监管, 加大预算外资金专项审计力度, 把公务接待费的监管延伸到公众视线之外的藏匿焦点上, 深挖公务接待的本来面目, 确保公务接待消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给社会公众一个完全明白的交待。

其次, 加大行政监察和处罚力度。要依据财经法规和公务接待管理规范, 对于超标准、超范围、超预算接待等违规操作行为造成的浪费问题, 严格按比例分配给接待单位相关责任人承付, 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 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决不能搞“下不为例”;对于假公济私、请客送礼及弄虚作假、套取公费等行为, 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直至移送司法处理, 以铁的纪律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和执行力。

第三, 制定公务接待的法律制度。公款吃喝者侵占和浪费了社会财产, 对此应当制定专门法律, 用“严刑重典”来规范公务接待行为, 以此威慑大吃大喝之风, 有效防止和打击贪污腐败行为, 提高政府公信力。

第四, 构建公众无障碍监督环境。采取设立专用电话、电子信箱等方式, 畅通举报、投诉渠道, 整合各种监督资源, 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和监督举报回应机制, 为媒体和公众热忱监督政府花钱提供保障。

三、公务接待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公务接待事关一个地方的发展大局,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 连接着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 并由此触及社会各层面的神经系统。因此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科学设计、稳妥推进, 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把规范公务接待消费纳入国家总体改革发展规划之中, 努力实现公务接待制度改革的新发展。

1. 加快财政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更新。

公务接待之所以发生诸多问题,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务管理制度及技术手段落后, 因此必须加快现代技术手段更新, 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最大限度挤压公务接待权力的寻租空间。改革会计制度, 在“经费支出”科目下增设置“公务接待费”二级科目, 专门汇集核算党政机构公务接待费支出, 让纳税人看个清楚。注意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适时调整公务活动差旅费报销和伙食补贴标准, 减少公务接待对象弥补不足补助或转嫁相关费用的客观需求。全面推广公务接待费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完善公务接待实名登记制度和核报发票显示消费信息审查制度, 大力发展公务卡消费模式, 禁止签单赊账消费, 加大发票联网核查力度, 严查多开、虚开发票及用假发票报销等违纪违规行为。

2. 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针对公务接待不断冲破政府条例规定约束和面对社会公众及媒体强烈呼吁依然阳奉阴违、“涛声依旧”甚至于有恃无恐、愈演愈烈的现状, 必须大力推进政府自身改革, 加快行政资源配置体制改革。首先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 引入公开竞争机制, 打破个别人垄断干部任用提名权及暗箱操作局面, 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和结果运用, 遏制跑官要官之风, 自上而下努力营造公平公开选人用人的良好环境, 促进领导干部自觉养成廉洁勤政爱民的良好作风。简政放权,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改变行政资源配置权力过于集中的格局, 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建立实现科学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资源分配体制, 用公平透明完善的规则约束政府权力的规范运行。

3.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公务接待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因素, 治理公务接待中奢侈浪费之风既要靠制度创新的强力推进, 也要辅之于广泛深刻的宣传教育, 引导国家公务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革除公务接待中的陈规陋习和特权思想, 在全社会重塑共产党人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要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为契机,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 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 以刹风治乱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全力维护党的形象和政府公信。要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 以新的历史使命为鞭策, 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科学发展规律, 增强节俭和效率意识, 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真正用到不断改善民生上, 用到廉洁高效、依法行政的创新型政府建设之中;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文明生活新风尚, 并转化为促进社会和谐、民族进步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时刻以“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历史教训为警示,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价值观, 增强民本意识, 永葆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 不断巩固和发展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公务接待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我们不可能期望依靠一般性号召或开展运动达到迅速解决之目的, 但也要有充足的理由相信, 只要有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和支持, 有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 一定能够打好公务接待问题治理硬仗, 实现把公务接待这个权力关进“笼子”中去的目标, 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瞩目交一份满意答卷。

摘要:公务接待泛滥已成为当前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一大焦点问题。公务接待制度改革既要严格界定范围内容, 制定统一标准, 取消接待标准个体差异, 引入接待对象自行买单机制、实名登记和公开公示等制度;又要强化法规制度建设, 加快财政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更新, 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 加大违规行为处罚力度, 用刚性机制约束政府权力运行, 逐步消除公务接待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关键词:公务接待,制度,改革,问题,探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通知, 2006.10.20

[2].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2012年6月13日国务院第208次常务会议通过

[3].龙太江.公务接待消费超标严重中央出台相关规定防腐败[J].瞭望, 2006 (10)

[4].郭晶梅.公务接待权的法制化思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 (5)

[5].李松.公务接待制度:改革为何沉默?[N].中华工商时报, 2010.5

[6].何文炯.公务接待治理:渴求深化改革[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2 (9)

公司公务车管理制度 篇8

“我们与中国公务航空集团进行合作,为客户设计独一无二的专属飞机,客户可以任意选择其所钟爱的装修及装饰,同时也与BBJ或ACJ公务机固有的内饰设计理念保持一致。” Andrew Winch评论称。

“Mayfair项目的主要优势在于,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专属设计方案,而且费用更省,设计周期更短。” Andrew说道。

“中国公务航空集团非常高兴能与Andrew Winch Designs公司就Mayfair项目达成合作。Andrew Winch Designs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供高质量的公务机内饰设计方案,并与公务机的原有配置形成完美的融合。这些特质使得我们可以用更短时间,将专属的豪华公务机呈现在客户面前。”中国公务航空集团CEO廖学锋称。

“此次与中国公务航空集团建立伙伴关系,我们感到非常兴奋,希望未来可以一起创造更多更好的公务机内饰设计方案。” Andrew总结道。

上一篇:感谢您妈妈作文500字下一篇:孙涛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