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公务车管理制度

2024-09-27

(规章制度)公务车管理制度(共11篇)

(规章制度)公务车管理制度 篇1

公务车管理制度

为规范公司公务车使用,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达到安全、节约、合理使用车辆的目的,结合公司目前实际情况,现对公务车使用作如下规定:

一、公务车使用原则

公司公务车使用以保证公司生产、经营和各类业务活动需要为原则。公务车只能在上班时间使用,节假日需使用公务车,应提前向综合办申请,经领导批准后方可使用。同时,要遵循节约节流的原则,无重要必需事项,不能随意使用公务车。

二、公务车配备

根据目前机关各部门及车队工作需要,公司正职领导配备公务用车,公司副职领导(财务总监)配备工作用车,并与所分管部门协调使用。公司机关各部门原则上各配备1辆公务用车,如遇特殊情况可与主管领导协调用车,面包车由公司统一调配使用。浦东三车队特殊情况可配备2部公务用车。

三、公务车管理

综合办负责公司正职领导使用的车辆,包括面包车以及本部门配备的公务车的使用和管理。人力资源部、车管部、质管部、财务部等部门配备的公务车由各部门和单位自行管理使用。保险费、通行费、证照、维修费等由公司承担,其余费用定额包干,按标准执行。

四、公务车的维修保养

各部门和单位配备的公务车的维修保养,原则上在集团公司汽车修理厂修理,由公司财务部根据往年维修费情况确定每年公务车维修保养预算标准,分配到车辆配备部门和单位,实行全年总价控制,包干使用。凡超出预算标准的维修保养费,由公务车配备使用部门和单位提出维修保养申请,经财务部审核,报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五、公务车补贴标准

公司总经理实行实报实销,书记、副职领导、机关各部门、各车队每月交通费补贴均按公司预控方案标准执行。以上补贴包括油费、停车费、路桥费等。上述费用由各部门和单位包干使用,财务部总量控制,按规定标准报销,超出标准一律不予报销。凡出省市洽谈业务、开会等事宜,按行驶公里数由财务部对油费、路桥费、停车费等相关费用核准报销。

六、公务车使用要求

1、实行交通补贴后,配备公务用车的单位和部门应自觉遵守公司规定,带头执行各项规定。

2、面包车外借及对外业务需要用车,报分管部门领导审批后方可外借和使用。公司内部需要用车由综合办经理审批后方可使用。机关各部门各单位配备的车辆外借在本市使用,由分管部门的领导审批;外借出省车辆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并报集团公司同意后方可外借。

3、各单位和部门配备的公务用车,应建立车辆使用登记制度,车辆外出办公,同一方向尽可能合并使用,以减少用车成本。

4、严禁无证驾驶、违章驾驶、酒后驾驶等违规、违法驾车行为的发生,造成的后果以及产生的费用均由驾驶者及相关责任人承担。

5、实施交通补贴后停止购买油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规章制度)公务车管理制度 篇2

一、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公务卡改革是深化预算体制改革, 加强公共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使用公务卡结算, 不但可以方便预算单位用款,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 有利于减少市场上现金流通, 有效解决现金支付透明度差、监管手段薄弱、通过虚开发票套取现金以及“小金库”问题等。因公务卡具有“消费留痕”的特点, 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解决现金支付问题最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是打造“阳光财政”的有力保障。

公务卡的使用提高了公务支出的透明度, 进而促使每一笔消费都有据可依、有迹可查, 使消费、支付与还款的信息都可以在国库的集中支付财政平台上实时的反应出来, 资金运转更是一目了然。 公务卡的推广应用不仅使公务支出完全被财政监督管理, 使财政管理漏洞最大限度的得到堵塞和填补, 还使单位现金支付结算在最大程度上得到降低。使财政动态的监控得到强化, 现金支付漏洞在源头上被堵截, 从而使透明消费得以实现。在某种程度上使公务消费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和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杜绝, 从而使财政资金使用在安全和规范方面得到了提高。济南市林场自实行公务卡制度以来, 在日常公务支出中杜绝了现金支付形式, 预借现金的程序被免除, 将原有的公务开支两道程序即预借款程序和报销程序合并为一道程序即报销程序, 不仅使财务的工作流程得到简化, 实现直接转账, 还使支付中容易出现的差错得到了避免, 更是杜绝了假钞的出现, 对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对于应用公务卡结算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原因的分析

从公务卡改革实施以来, 总体运行状况良好, 但公务卡使用率不高, 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工作中, 有的单位职工即使办理了公务卡, 也不及时开通, 传统现金结算的比例依然较高, 导致公务卡出现了大量“睡眠卡”, 公务卡的应有作用没有较好发挥。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适用范围不明确, 缺乏相应的强制措施。 有关规定只原则性规定:公务卡结算的适用范围是预算单位原使用现金结算方式的零星商品服务购买支出。而未对公务卡的具体使用范围、金额上下限做出明确规定, 也无相关强制使用的要求。就当下人们对于用卡的环境和习惯来说, 面对一些比较特殊的事项, 在得到预算单位中财务部门的同意后, 方可继续用现金进行结算, 但是应该对现金结算的范围进行控制并缩小。

二是公务卡的使用环境较不合理, 信息的管理系统并不完善。 当下, 由于部分地区的银联网络系统并不成熟, 促使公务卡没有合理的用卡环境。零星商品服务支出如会议费、维修费、燃油费、住宿费等, 所涉及的商家许多没有布设POS机, 而这些费用正是管理最为混乱、最易取得虚假发票套取现金的支出。 另外, 有些商家即使具备刷卡条件, 受利益驱使, 也不愿刷卡结算。

三是受传统思想和支付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与人之间形成了见货交钱的支付方式和习惯, 在此支付习惯的影响下, 部分职工不愿使用公务卡结算。 也有一些职工还没有树立用卡消费意识, 觉得刷卡消费手续繁琐, 因此出现了在用公务卡结算上能不用就不用的逃避心态。

三、对于完善公务卡结算的建议

1. 公务卡结算制度需得到进一步完善。 随着公务卡结算制度的逐步推开, 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 》 (以下简称通知) , 规定自2012 年1 月1 日开始, 中央预算单位公务所涉及到的16 项费用将被列入到公务卡的强制结算目录当中。全国各地的相关部门都应该参照《通知》的相关内容, 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公务卡强制结算的目录进行制定, 根据制度明确做出公务卡在结算范围、 金额的上下限界定, 对会议费、维修费、燃油费等容易出现差错和问题的消费项目, 在超出规定现金金额时强制使用公务卡结算。若出现违反相关规定或擅自以现金作为支付的方式进行公务消费的现象, 预算单位的财务部门有权一律不予报销。

2. 公务卡使用环境的逐步完善。 一是通过公务活动必须刷卡结算这种方式, 提高商家布设、使用POS机的积极性, 使两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二是由国家财政部门、 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等相关部门进行公务卡使用环境适宜的协调, 推出与此相关的激励政策, 比如对公务卡的定点受理商家适当的进行补贴, 对刷卡产生的手续费界定到合理的范围内, 使受理公务卡消费的商家尽可能的减少在安装和试用POS机时所产生的费用;三是财政的投入力度需适当加大, 另外还要对农村以及偏远地区进行POS机布设力度的加强, 进而扩大公务卡的使用范围。

3. 多措并举强化监督控制。 公务卡结算作为一种支付手段, 其本身不能完全遏制“虚报冒领”等舞弊行为的发生, 必须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票据监管、财政财务监督等结合起来, 打出一套有力的“组合拳”。 一是取消单位零余额账户之外开设的银行账户, 确须保留时, 只能使用转账支票, 防止单位大量提取现金, 同时, 严格控制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额度;二是加强票据监管, 对于“虚开发票、多开发票”的商家和预算单位, 给予严厉处罚;三是财政部门面对大量支出现金、利用公务卡进行非法套现的单位, 要责令其内部整顿改善, 同时对其实施相应的惩罚。同时, 及时掌握公务卡消费支付信息, 核查是否有不合规支出项目。财务部门对于在公务活动中未经批准擅自提取现金、未经批准使用现金支付的费用不予报销。 此外, 对公务卡的报销流程与报销手续需进行规范, 在对公务卡结算进行报销时需有在供应商刷卡产生的小票以及发票作为依据, 否则不予报销。为了避免公务卡报销时存在舞弊行为预算部门财务人员可以对公务卡的消费记录定期进行调用, 以核对公务卡的刷卡支出金额以及内容等。

4.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转变支付观念和习惯。 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和宣传, 使职工对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方便快捷以及安全性得到充分的认识, 还要使各商家认识到公务卡结算的使用是政府购买的趋势和要求, 从而转变传统的支付观念和习惯, 提高公务卡的使用率。

5. 进一步做好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工作。 公务卡结算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工作, 它不仅对财政、人民银行、预算单位以及发卡银行等有所涉及, 同时它又是一项新生事物, 许多方面还存在不理顺、不完善的情况。 因此, 各部门在使用公务卡结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要及时进行沟通与协商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另外, 还要进一步简化程序, 便于操作, 确保这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6. 加强财政的综合改革, 对公务卡结算监管不断加强。对预算单位提取现金的范围与额度进行科学的核定, 若有超出范围、额度的现金提取业务必须得到财政部门的审批。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使用情况需纳入到该单位的年度财务审计的范围之内, 对于不按照公务卡制度使用或者现金支出额度高的预算单位, 进行通报同时要求其进行整改。 另外, 财政部门应该在对预算编制的细化、 预算执行的跟踪、预算监督的强化等方面不断加深, 使公务卡结算监管得到加强的同时使公务卡制度改革能够有效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公务卡制度的推行与改革是大势所趋, 再加上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公务卡结算制度的建立不但对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加强、财政监督的强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还对我国 “阳光财政”“阳光政府”的建设有着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迎红.试论预算单位推广公务卡的意义及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02) .

[2]李江华.浅析高校单位公共卡的发展益处[J].科技信息, 2010 (12) .

[3]张宝江.试论预算单位公务卡发展的创新思路[J].内蒙古教育, 2012 (03) .

探析公务卡结算制度 篇3

关键词:公务卡;结算制度;探析

2008年1月30日,中央纪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全国公务卡改革试点电视电话会议,中央预算部门和省级预算单位将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试点。明确提出凡是具备刷卡条件的日常公用支出和零星购买支出、预算单位人员的差旅费、会议费和招待费等支出,必须使用公务卡结算。这项举措的推广和实施,不仅有利于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更有利于提高资金安全,公务开支透明度,防治腐败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加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推进全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公务卡概述

公务卡是指行政、事业等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使用公务卡后,预算单位工作人员外出执行公务消费时,不必再预借和携带现金,而是持公务卡先行刷卡支付,并取得发票及刷卡凭证,回来后向单位财会部门申请报销,单位财会部门审核无误后将需要报销的款项直接划入该工作人员的公务卡账户中。实行公务卡消费制度,将取代现行的“现金支付,先开支后报销”消费制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堵塞财务报销环节中存在的凑票报销、多开、虚开报销发票的漏洞。公务卡既具备普通信用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属性,是财政财务管理规范与银行卡结算方式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管理工具和手段。 2 公务卡结算制度的重大意义 公务卡结算制度是以银行卡为载体的现代财政支付管理制度,是通过银行卡实现财政财务管理公开和消费透明的一种新型产品和制度创新,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的重大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财政财务管理透明度。建立公务卡制度,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可以有机生成公务消费的各项明细信息,使公务消费置于阳光之下,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从而有效地克服现金支付结算方式信息不透明所导致的种种弊端。

(2)有利于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当前作为财务管理重要环节的现金支付和报销方式,仍然落后于现代科技发展,制约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使用公务卡结算,既不需要财务人员从银行提取和保管现金,也不需要工作人员提前向单位借款,简化了手续,减轻了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财政财务部门还可以有效监控支付的真实性和规范性。

(3)有利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预算单位应用推广公务卡,有利于扩大银行卡持卡人范围,完善银行卡品种和功能;有利于发挥信用卡扩大消费信贷、培育信用观念、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作用;有利于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调动特约商户受理银行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2 、公务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结算单位人员对公务卡改革认识不足。现钱现货交易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模式,也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这种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支付方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形态中。推广公务卡消费方式,商家由于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从经济利益上考虑,希望实行现金交易,而且消费者也不习惯采用这种方式,因此潜意识里不自觉地进行着抵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务卡的推进。

(2)公务卡受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持卡人普遍反映,在许多地方从事公务活动时不能刷卡,只能个人先垫付现金,待报销后再到银行取出。此举不仅占用个人资金,而且将原来仅存在于单位提取现金时的安全风险扩大到了所有持卡人,容易引起持卡人对公务卡推广的抵触情绪。目前我国信用卡刷卡网络系统还不够完善,国内一些中小型城市和小商户的刷卡网点较少。

(3)公务卡不能从根本上避免腐败。从公务卡消费的执行过程和目的来说,公务卡消费方式解决了以往易发生的凑票报销、虚开报销发票金额等腐败行为,增加了公务消费的透明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它毕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还存在一些漏洞:(1)实行公务卡消费时,仍可能依然存在虚假开支情况。一些人仍可以在与供应商协调好后,打出与所消费不一致的小票与发票。(2)公务消费吃回扣的问题将依然存在,公务卡消费达到一定金额后,一些人仍能得到商家提供的一定比例的现金返还。作为公务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只有从根基上出台相关措施抑制腐败,才能有效抑制此类问题的发生。

4 、公务卡结算制度的几点建议

要全面推进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更好地促进公务卡结算方式的实施,需要预算单位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银行系统加强服务和管理,保障公务卡消费通畅,持卡人提高用卡意识。

(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公务卡结算。结合单位实际和业务特点,完善关于转账结算、公务卡结算和公务卡结算后现金使用规定等管理办法,严格限定单位现金支取范围,以确保公务卡结算内容的统一规范。加强财务人员公务卡结算知识的相关业务培训,增设公务卡结算信息维护专门岗位,合理配备财务人员和设置财务岗位。

(2)持卡人提高用卡意识,积极使用公务卡。各银行机构、单位财务部门应对持卡人消费进行积极引导,要对使用现金交易的弊端和使用银行卡交易的好处进行合情合理的宣传,促使人们深入地了解使用银行卡的便利,从观念上逐步接受信用卡。持卡人应通过学习,了解透支消费的基本知识,熟悉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提高用卡意识,在公务支出中,积极使用公务卡结算。

(3)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持卡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两条防线,一是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党纪政纪和法律防线。而思想道德防线是首要的、基本的一道防线,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以人民公仆的标准严格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使持卡人充分意识到腐败的不道德和不光彩,减少贪污浪费,抵制腐化。同时,国家工作人员思想道德教育不是到出了问题时才能派上用场的“灭火器”,而是一项经常性、系统性的工程。

5 、结束语

推行公务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银行卡支付体系建设,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决策。实践证明,通过推行公务卡,建立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联动机制,改变对现金提取后使用范围和路径缺乏监控的状况,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动态监控,有利于加强对公务消费行为安全性、合规性、真实性的监督管理,避免通过虚开发票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于保证预算资金安全、预防和控制腐败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务卡的全面推广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相信,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加快推进公务卡,定能使持卡人资金安全、让每一笔公务消费都在“阳光下”。

(规章制度)公务车管理制度 篇4

根据“一国两制”原则,香港和澳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管辖下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其公务员制度基本沿袭两地回归前的架构,均具有殖民色彩。香港公务员制度是在英国文官制度和统治殖民地传统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英国文官制度与香港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相结合的产物;而澳门公务员制度中除了与《澳门基本法》相抵触的和具有葡萄牙殖民主义色彩的部分外,绝大部分内容得到保留。台湾现行的公务员制度是由原来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发展而来的。历史背景决定港澳台公务员制度的差异。

二、港澳台公务员制度体系的比较

(一)公务员范围界定

香港:香港公务员指在香港政府机构中担任永久性或临时性职位而被列入政府工资级别之一,并直接有财政司支付工资的人员。

澳门:澳门公务员指除总督、政务司、立法会议员属政治性职务,法官和检察官产生和管理分别由《法官章程》、《检察官章程》等专门法律规范外,公共行政系统内所有担任公共职务的人员。

台湾:指各级政府机关、公共事业机关、公立学校及其他依法组织的机关中的人员,即指除政务官级民选人员外,有一定职称和职等的人员。

(二)公务员职位分类 香港:共三大职类。

一般职类。该职类主要由政府各部门中负责处理行政事物的公务员组成,包括各部门的行政主任和秘书人员。

部门职类。该职类主要由政府各专业性部门的公务员组成,他们从事专业性的社会服务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执行者。

政务职类。该职类主要包括政府中政务主任以上职位的公务员,他们的职责主要是从事一些与制定、协调政府政策和计划有关的工作,并在本部门监督这些政策和计划的执行,监管人事和资源的应用。澳门:共分为八个职业组别。

领导和主管人员:包括各机关领导人员以及主管人员,如司长、副司长、协调员、主席、指挥官、局长、厅长、处长、科长、组长等。

高级技术员:包括高级技术员、医生、翻译员、顾问、司法警察探员及其他高级技术职级。

教学人员:包括官立学校和专业学校的教学人员。技术人员:包括所有技术及文案职程。

专业技术人员:包括辅助技术员、助理技术员、绘图员、护士、技术稽查、助理探员和督察、法院文员、统计员、核数人员、登记与公证人员。行政人员:除一般行政职程外,还包括邮务员及记录打字员。

台湾:大致分为五类。

政务官和事务官。参与国家大计及行政方针之决定者为政务官;依既定方针、法令或已决定事项而执行公务者为事务官。

文官与武官。从事战争及其他法定军务的公务员为武官;非军事系统的公务员为文官。

长官与辅官。机关内能以自己的意思决定符合法律之行为者为长官;辅助长官处理事务为辅官。

正式官与待遇官。正式任用二列入某职者为正式官;非正式任用而受某职之待遇者为待遇官。

列等官与等外官。列入官等之内,而受形式上公务员之待遇者为列等官;置于官等之外,不受形式上公务员之待遇者为等外官。

(三)公务员招聘选拔

香港:坚持公开招聘、公平竞争、量才录用的原则。具体程序为:确定职缺→刊登广告→应聘者向政务总署各区政务处或本港就业各区办事处索要申请书进行申请→进行笔试与面试→对合格人员进行体格健康检查

公务员获聘后,一般要有2-3年的试用期,政务职类公务员要试用4年。澳门:招聘方式包括公开考试和实习两种。

公开考试:开考和甄选工作具体由典试委员会全权负责。甄选方法有审查文件和考核两种方式。

实习:两种情况下必须实习。一是法律对进入特别制度职程有所规定的;二是最高行政首长对进入一般或特别制度职程有所订定的。实习有散位方式和定期委任两种方式。

台湾:公务员必须考试合格才有资格被任用。考试种类分高等考试、普通考试、特种考试、检定考试、升等考试五种。考试采用笔试、口试、测验、实地考试、审查著作和发行证明及撰写论文等方式。

(四)公务员任用制度

香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各部门任职的公务人员必须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其中各司司长、副司长、各局局长、廉政专员、审计署署长、警务处处长、入境事务处处长、海关关长必须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政府可聘请英籍和其他外籍人士担任政府部门的顾问,必要时并可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聘请合格人员担任政府部门的专门和技术职务。澳门:任用方式主要分为委任和合约聘用两种。委任细分为临时性委任、长期委任、定期委任和署任。合约聘用分为编制外合约聘用和散工合约聘用两种情况。此外,还有特别的任用方式,主要包括包工合约聘用与临时定期委任两种方式。包工合约是指澳门行政机关为从事特定或专门性工作、按有关法律规定而签订的合同,与行政机关职务无联系。临时定期委任是指澳门行政当局的公务员或服务人员作为澳门地区的代表,在国际组织中暂时担任职务。

台湾:铨叙部为公务员的任用机关,任用大体上分为初任、调任和升任三种类型,经过代理、正式任用、试用、实授等任用程序。

(五)公务员培训机制

香港:主管公务员培训的为公务员事务局,由公务员训练处、高级公务员课程咨询委员会和各大部门训练处等进行入职训练、专业训练、在职训练、技能训练、管理训练等。对于一些需要重点培养的公务员,政府会派他们到国外学习、进修。近年来,香港公务员培训的重点放在了举办和统筹中国事务研习课程、普通话和中文写作课程等。

澳门:具体培训形式有直接培训和间接培训两种。直接培训指对在职的公务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或技能培训;间接培训指政府或社团提供少量奖学金或助学无息贷款,选送或支持一些暂时还未步入公务员行列的中学毕业生到内地或海外接受高等教育。

台湾:公务员培训主要包括训练和进修两种方式。训练机构包括公务人员教育中心、文官培训所、各行政机关及地方政府自行设置培训机构三种类型,训练方式分为阶层训练和业务训练两种类型。进修又分为一般性进修和选送进修及考察。

(六)公务员绩效评估

香港:主要采取上级评估下级的方法。具体方式有三种: 1.撰写考绩报告。公务员每人每年撰写个人工作报告,其上级主管人员每年填写公务员工作鉴定表,对每个公务员一年来的工作状况作出详细评价。

2.签署服务证书。每位公务员的主管人员对公务员的工作表现和个人行为评分,分为极好、好、满意、一般、不满意五个等级。

3.发出推荐书。公务员离职后由铨叙科将其在原单位的有关服务情况,以推荐书的形式直接向新雇主发出。

澳门:公务员考核分为定期的平常考核和不定期的特别考核两种类型。定期的平常考核在每年的1月份进行,考核记录的是上一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工作。考核时主要采取传统的考核方法,即由指定的公务员上司填写考核表格,将被考核的公务员划分优、良、平、劣四个等级,然后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被考核公务员是否可以续任、续约、晋升和转为定期委任等。

台湾:考绩分年考与总考两种,年考于每年12月举行,总考在第三次年考后行之。考绩的方法是:先由公务员的直接上级长官评定,继由“再上级长官”执行评定,然后由主管长官最后评定。各机关在考绩时,设考绩委员会。考绩的优劣以分数表示之,规定工作最高得分为50分,学识最高得分为25分,操行最高分为25分,合计100分,以满60分为合格,但如果工作分数不满30分,即使总成绩已满60分,仍为不合格。为防止考绩“走过场”,《考绩法》还特别规定了应予解职人员的比例,“成绩过劣应行解职人员,年考不得少于各该机关总员额2%,总考不得少于各该机关总员额4%”。

(七)公务员晋升途径

香港:包括增薪晋升和升级晋升。增薪晋升以年资为标准,公务员凡服务满1年,就可递增1个薪点,直至达到薪级顶点为止;升级晋升指公务员在职务、职类等级以及级别等方面的晋升。晋级不是定期的,要等机构内部出现职位空缺时才能弥补。

澳门:职程的横向和纵向晋升都有时间限制,纵向共四个职等,每个职等为两年;横向有七个职阶,其中第一至第三职阶各为两年,第三至第四职阶为三年,第四至第六职阶各为四年,第六至第七职阶为五年。晋升必须报行政法院备案。台湾:公务员晋升主要有晋升官等与晋升职等两种主要方式。

(八)公务员奖惩制度

香港:奖励主要分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和职位奖励三种。政府对违纪公务员的惩处形式因公务员的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澳门:奖励主要与公务员的考绩有关。

台湾:奖惩与考绩相联系。80分以上者晋级,70分以上者记功,满60分者不予奖惩,不满60分者记过,不满50分者降级,不满40分者解职。

(九)公务员薪俸制度 香港:主要有三类。

一是长俸公务员按五个薪级领取薪金;二是非长俸公务员按“第一标准薪级表”支薪;三是合约公务员按合约条件支薪。

澳门:所有公职人员的薪俸均由薪俸表确定。薪俸表按公务员职务级别的高低统一设置从100至1000不等的薪俸薪俸索引点,索引点的金额数每年都随通货膨胀路的具体情况而定。薪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担任政治职务者和司法官的薪俸,他们的薪俸与总督的薪俸直接挂钩;另一类薪俸是担任技术职务公务员的薪俸,依薪俸表而定。

台湾:公务员的俸给由本俸、年功俸和加给三部分构成。本俸是指公务人员按官等、职等的高低应领取的基本俸给;年功俸是指根据考绩晋升高于本职等或官等的最高本俸的工资;加给即津贴,因职务种类、性质与服务地区不同而另加的工资。

(十)公务员退休制度 香港: 退休年龄:一般公务员的退休年龄为55岁,纪律部队人员可在45岁后申请提前退休,其他公务员则在50岁后才能申请提前退休。如因移民或健康原因,且已满45岁者申请提前退休也可获得批准,如果未达到上述年龄而离职者,一般得不到补偿。

退休制度种类:长俸公务员退休制度和非长俸公务员退休制度。长俸类公务员连续服务十年以上,并达到正常退休年龄,或因特殊原因需提前退休者,均可领取长俸。

澳门:公务员退休分为自愿退休和强制性退休两种方式。

自愿退休:满足加入退休制度后工作满30年或工作满30年且年龄届满55岁者。强制性退休: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达到退休年龄限制60岁或65岁,但年届60岁者可申请延长至65岁; 二是加入退休制度后工作至少15年且被卫生当局宣布为长期绝对无能力担任公职;

三是因工伤或职业病以及见义勇为或为社会尽忠而造成长期绝对无能力担任职务;

四是加入退休制度后工作至少15年且被处分强迫退休。台湾:分自愿退休和命令退休两种类型。

自愿退休:任职5年以上且满60岁者对在危险岗位任职以及担任特殊性质职务者,可由铨叙部酌情降低退休年龄,但不得低于50岁或任职满25年者。命令退休:已年满65岁者与心神丧失或身体残废不堪胜任职务者。

参考文献:

1、《中外公务员制度概论》,刘厚金,北京大学出版社

2、《人事行政学》,李德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李和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公务接待管理制度 篇5

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节约资金,节省公务接待经费支出,根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和上级有关公务接待相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公务接待原则

1、归口管理的原则:接待工作统一归口办公室管理,办公室具体承办接待工作。

2、对口接待原则:上级机关前来检查指导工作、同级单位部门交流联系工作确需要接待的,由办公室按统一标准进行安排接待,相关领导和相关股室人员对口陪同。

3、事前审批原则:所有接待事项,必须事先按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未经批准不予接待。

4、勤俭节约的原则:做到“热情接待,省俭节朴,周到满意”,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5、定点接待原则:严格规范公务定点接待,除招商引资及食堂工作人员无充足时间安排饭菜等特殊原因外,其他所有接待一律安排在政府廉政食堂接待。

二、公务接待对象

1、上级机关前来检查指导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的领导及随行人员;

2、同级或镇村之间的公务来往、工作交流人员;

3、因工作关系等其他需要接待的人员或团体。

三、公务接待标准

1、公务接待一般控制在50元/人以内。

2、接待过程中不上香烟,午餐不上酒水。

四、公务接待程序及要求

1、接待人员须到党政办申请接待,登记备案,填写好来人来访单位和领导以及主客人数、陪客人数、用膳具体时间、招待事由,并按规定标准提出预算。

2、党政办核定情况后,报主要领导审批,主要领导不在家,可电话请示同意后补批,未经审批的,不予接待。

3、工作期间的接待,不得饮酒。严禁用公款到各种娱乐场所进行高消费,严禁以任何名义用公款招待私客,互相吃请。

4、公务接待陪同用餐人员由党政办根据公务关联和业务对口情况,确定相关人员陪同用餐,陪同用餐人员必须从严控制,陪同用餐人员一般不超过来宾人员,原则上来宾在4人以下的,由1—2人陪餐;来宾在5人以上的,每桌陪餐2—3人。

五、公务接待费用审批

公务接待管理制度 篇6

公务招待费的范围是指单位为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需要开支的接待费用。包括在接待地发生的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

二、公务接待分工

(一)外省(区)、市人防办领导及有关人员由办公室接待,原则上只安排一次招待餐,其余为工作餐。

(二)区内市办主任、副主任(含随员)由办公室接待,其余人员由各业务科对口接待。

(三)公务接待陪同人员根据需要确定,原则上1_2人。

三、公务接待标准

(一)工作餐:厅局级干部每人每天90元,处级以下(含处级)干部每人每天80元;提倡自助餐,一般不上酒水。

(二)招待餐(不含酒水):厅局级干部及其随员每人不高于130元;处级以下(含处级)干部每人不高于110元。酒水以本地产品为主。

四、公务接待费开支的审批权限

(一)厅局级、区外人防系统领导及有关人员、区内市办主任、副主任(含随员)的公务接待,在办公室年初预算控制数内开支。

(二)区内市办科以下人员的公务接待,在各业务科公务接待费控制数内开支,由各科领导审批。

五、公务接待费管理和要求

(一)严格掌握公务接待标准,遵守有关规定,禁止借工作之名大吃大喝。不准用公款支付营业性的歌舞厅、夜总会、桑拿浴等高消费开支,不得赠送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礼品,不得额外配发生活用品。

中西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 篇7

中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开始于80年代中期, 历经了理论准备、试点试验和全面实施三个阶段, 最终建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建设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的人事制度向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转变, 形成了一个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主导, 由近40个单项法规和实施细则为配套的公务员管理的法规体系。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以及相关配套法规、政策的出台, 使得中国公务员制度更趋完善, 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提供了继续发展的基本框架。

但是在中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中, 中国可以说借鉴了很多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宝贵经验, 中国如果能继续积极吸取宝贵经验, 又注重立足于国情, 相信对于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发展会有诸多助益。

国家公务员制度, 在西方又称文官制度。近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最早产生于英国, 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20年代以来,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公务员制度成为世界范围内国家公职人员人事管理制度的主流及其现代化的基本标志。目前西方公务员制度经过漫长的改革时期也初步进入成熟期。

一、现今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根据不同的时代, 不同社会背景的需求, 公务员制度也必须迈出改革的步伐。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可以说是属于“新公共管理”总体框架下的改革, 其基本趋势可以概括为坚持政府公共性基础, 充分引进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激发公务员竞争, 提高政府运行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引用聘用制

20世纪政府再造理论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导理论, 并掀起政府再造的潮流。它主要强调政府在用人上的“合同制”, 强调政府从企业吸引人才。聘任制公务员可以说大大激发了公务员内部的竞争, 提高了公务员的工作效率。

(二) 管理权限下放

管理权的下放主要是对企业管理扁平型组织理论的学习, 这对于提高基层政府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有着明显的作用。将公务员的选、训、用、退、换的权利交给部门, 使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机关工作的世纪需要任用和开发人才, 有利于用人和治事的统一。

(三) 全面科学考核

西方公务员绩效评估的“360度考核”是引入企业中十分流行的一种绩效考核模式。它是由被评价者的上下级、同事、客户等不记名给予评价。同时还引进计算机、网络以及心理分析等高科技手段参与考核, 以此来帮助被评价者提高能力水平和工作效率。

(四) 工资制度以人为本

西方公务员工资改革主要是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实行工资的市场化, 扩大工资的激励机能。基于绩效的工资制度有效的避免了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问题, 工资谈判制度对于引进高水平和高层次公务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五) 扩大交流

扩大公务员在同级的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的交流, 甚至跨国交流, 可以开阔公务员视野, 锻炼干部, 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六) 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西方各国普遍认识到提高公务员工作效率, 道德上的规范和激励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现代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也是十分必要的。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特别表现在建立和完善廉政、廉价、高效的政府机构方面。也因此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可以借鉴。

二、现今西方公务员制度对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启示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建设, 因为起步较晚, 所以整个公务员管理体制并不是十分成熟, 并且也存在着诸多发展的障碍。随着全球一体化过程的加快, 中国公务员制度管理模式等也必然要与国际接轨。在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前提下, 按照全球范围内竞争与协调的趋同性规则, 中国的公务员 (制度) 改革可以参考以下途径。

(一) 强化法制, 把好“入口”, 引入聘用制

坚决坚定的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等原则, 在公务员的录用、晋升等环节要进一步强调竞争机制, 实行优胜劣汰, 从整体上提高公务员的的素质。坚持和完善增人申编许可和计划申报制度;鼓励支持机关单位实行空编管理;坚持凡进必考原则, 还要科学的细化量化考试指标。可以摒除门户之见, 学习企业的用人经验, 适当引入聘用制。可以扩大政府部门职位公开竞聘的范围以及级别, 进一步形成公务员能上能下, 良性竞争的内部环境。

(二) 进一步强化公务员的培训和交流

围绕《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框架标准 (试行) 》, 切实加强公务员通用能力的培养, 紧抓公务员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公务员的在职学习和培训。公务员的职务常任可能导致公务员管理的封闭性。要加强公务员的交流学习, 可以采用政府内部公务员同级的横向流动, 不同级公务员在保留原级别的基础上纵向流动, 政府同外部企业部门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流动等方式, 进一步开阔公务员的视野, 吸收多种经验, 提高管理素质。

(三) 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 建立分类分级的异体问责制

要建立以工作绩效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 推行分类别考核, 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公务员, 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公务员队伍每类人员的工作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按照每类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和内容, 制定出各自的考核标准和问责制, 并在其内部也分别制定出领导和非领导人员的考核标准和问责制, 也应具体到各个职位的考核标准和问责制。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工作, 尽可能的量化考核指标。在考核过程中, 在以往传统的而考核标准基础上, 应引入相应的规范性问责内容, 由同行评议、公民评判、和监督考核机构双线权衡, 并制定相应的法规条款。

(四) 改革工资制度, 扩大激励功能

进一步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工资制度。以绩效考核为中心, 并引入工资谈判制度和年薪制, 在一定范围内学习企业工资的计算方式, 打破工资平均主义的模式, 拉开不同岗位、不同级别之间不同工作绩效的差距, 体现出工作绩效的差别。在格鲁吉亚, 如果公务员在这一段时间内工作成绩显著, 不但可以得到领导的表彰, 还可以得到物质上的奖励, 甚至职务的晋升。由此使得能够勇于开拓创新、踏实工作并且绩效显著的人员得到应得的待遇, 最终达到工资的激励功能, 从而避免了以往工作分配上的“见事不见人”和“大锅饭”现象。

摘要:中国公务员制度建立之初, 借鉴了西方文官制的许多宝贵经验, 故而阐述西方近年来改革的一些宝贵经验, 并立足于中国国情, 有选择的吸收, 相信对于完善自身公务员制度有着非常大的助益。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文官制,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8:96.

[2]李景平、李亮:《中外公务员制度之比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2 (9) :71.

[3]肖志义:《我国实施公务员制度中的问题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 2007 (5) :69—72.

[4]张志芳:《关于我国公务员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163—164.

[5]李喜童:《论公务员制度的中国特色》[J].视点, 2007 (1) :101—102.

浅析中日公务员录用制度 篇8

[关键词] 录用制度 内容 启示

本文以日本的公务员录用制度作为参考系,通过比较中日公务员录用制度,借鉴和吸收日本公务员录用制度的优点和经验,以弥补我国公务员制度在录用方面存在的不足,促进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中日公务员录用制度相关内容的比较

关于中日两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具体内容的比较,以下将着重从录用的程序、组织机关、内容、方式、范围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公务员考试的录用程序

1、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

中国录用公务员的程序大致包括以下8个步骤:①制定招录方案;②发布招考;③报名和资格审查;④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⑤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并对其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⑥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⑦公示期满,中央一级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地方各级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⑧试用与培训,其中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符合的取消录用。[1]

2、日本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

日本公务员考录的程序有以下几步:考试的通知发放、报名和考前辅导、考试、访问政府部门(参加高级类的考试人员一般在第一次考试后即去所报志愿的机关访问,听股长、课长等人介绍本部门的情况;参加中级类考试的人员一般在考试合格后再去所报志愿的政府部门访问)、录用。[2]

(二)公务员考试的组织机关

1、中国公务员考试的组织机关

在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机关设在政府系统内部,我国《公务员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这样把录用机关分为中央和省级两个层次,是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因素相适应的,同时某种程度上发挥和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日本公务员考试的组织机关

日本的公务员录用机关包括三个,有人事院、外务省、法务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由国家人事院主管实施,包括考试机关的权限,各项考试科目及考试的综合结果,决定录取所需要的最终合格人数。外务省和法务省受人事院的委托,主持外务人员和法官的考试录用工作,同时人事院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在日本,人事院是一个地位与职能都比较特殊的中央人事行政机构,对内阁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又是在内阁管辖之下担当人事管理的中立的专门机构。

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则分别由各自治团体的人事委员会主管实施,地方自治团体的人事行政机构以《地方公务员法》为依据独立管理地方人事。

(三)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内容

1、中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内容

中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内容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的主要内容为《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另外有些职位(如报考公安系统的)需考专业科目。行政能力测试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五部分。而申论,即申述、论证之意,是对给定资料进行分析,其考试内容可以归纳为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旨在考查考生的文字表达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面试。面试的主要内容一般与所报志愿的职位有关。旨在考查考生适应职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质。面试的考官是各级政府招考部门的行政领导。

2、日本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内容

为有效防止试题的泄露,各部门会制定出好几种卷子,由人事院考试课统一选定试卷。[3]笔试的内容,根据不同等级的公务员考试内容有所不同。高级类考试范围比较宽,包括外语、基础知识、政治学、行政学、国际关系、国际法等等,2006年加上了教育学和心理学。中级类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小论文写作。初级类考试内容比较而言较为简单;[4]面试的内容,主要采取的方法是集体面试(一般把考生分成若干组,每组5-8个人),所出题目一般是要队员相互合作才可以完成,旨在考查每个人的协调能力及团队精神等。而且面试时,考官如认识某考生必须事先声明、回避,否则会被追究责任。面试时考生的出生地、父母职业、家庭状况、最尊敬的人物等问题也都必须回避。[5]

(四)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方式

1、中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方式

根据《公务员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我国的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笔试主要是对基本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考查,由政府人事部门统一举行;面试主要是对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拟任职位所需的工作能力进行考查,由各用人单位具体实施,其目前采用的主要是个人面试的形式。

2、日本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方式

日本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方式比较多,而且不统一,一般采取以下7种方式中的2种,(1)笔试;(2)经历评定;(3)实地考试;(4)业务评定;(5)口试(集体面试);(6)体格检查;(7)其他完成职务能力的评定方法。[6]

(五)公务员职务的录用范围

1、中国公务员职务的录用范围

我国公务员一般分为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和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我国,《公务员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务员录用的范围是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包括: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与办事员。而针对担任主任科员以上的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人员采用委任和选任方式进行录取;针对主任科员以下的领导职务采用调任的方式。

2、日本公务员职务的录用范围

按照政治性和专业性日本公务员分为一般职务公务员和特别职务公务员。[7]录用制度针对的是一般职务公务员。一般职务公务员(事务官)主要是指参加公开录用考试、获得职位的公职人员,主要包括专业技术性的公务员和事务性的公务员;而特别职务公务员(政务官)主要是通过公选得到职位的公务员,主要包括大臣(总理、国务)、长官(内阁官方等)、政务官、大使、人事官和检查官、司法官等等。另外根据录用条件可以将公务员分为正规职员、临时任用职员、再任用职员、非常勤职员等。

二、日本公务员录用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录用制度内容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实践历程较短的中国公务员录用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日本在公务员录用制度上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录用制度,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我们在这条道路上才会走的成熟,走的成功。

(一)实现公务员考试内容的科学性

考试内容合理、科学,才会真正甄选出优秀、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在我国,不论年龄、专业、学历基本上是整齐划一的考试内容,忽视了个人的学术背景和专业优势。而在日本,根据不同的教育背景,将考试分为三级,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考试,有不同的知识要求,这种因人而异的方法有助于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

(二)实现公务员考试方法的多样化

在我国,公务员的录用方法只有单纯的笔试和面试。这对于全面测评一个人的知识水平、真实能力显然是不够的。在日本,考试方法有七种之多。我国的公务员考试方法应适当增加,诸如现场实习、情景模拟、心理测验、经历评定、笔迹辨析等考试方法的辅助方法。

(三)完善现有法律体系,加强考录工作的监督

考试录用是否公正、客观,程序是否合理,归根到底是由相关法规建设的完备程度来决定的,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却还不完善。在日本,《公务员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对拖延和扣押考试公告的人该如何处置,又如对违反公务员法规定的平等原则的人该如处置等等。而在我国,公务员录用过程许多环节却没有明确的法规规定,这样势必会影响考录工作的顺利、健康发展。另外提高考录工作的透明度,实现公开化,形成监督网络,接受全方位的监督,减少不正之风。同时要实行考录工作的回避制度,严肃考风考纪。

(四)建立成熟的公务员考试和培训制度

在我国承担公务员培训任务的主要是国家及地方的党校和行政学院,还有一些部门的干部管理学院。而在日本都建有全国性的培训机构或培训中心,承担公务员的培训工作,设立培训的教育机构有人事院研修所和类似于西方行政学院的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中心,另外还有如东京大学、琦玉大学和自治大学等也分别承担了公务员的培训教育任务,形成了整个公务员的培训体系。包括出任培训和在职培训两个方面。因此我国需要建立完备的培训制度,形式种类内容上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正所谓“培训是最好的投资”,这种“投资”,对于提高公务员素质,适应现代化行政管理及高效率化的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扩大和提高公务员的录用职位和职级范围

我国目前通过考试录用的公务员是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这种录用制度不仅适用范围过窄,而且职位级别相当低。例如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及其他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只能通过公务员考试,即便被任命,也只能是主任科员以下职务。因此应在完善公务员分类的同时,参照日本的考试分级,进行划分,而且也不必局限于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对一些更高级别的职务也可以试行。

(七)实现法规规定的平等、公正

不能使报考人员因自身民族、性别、宗教信仰、婚姻状况和户口等而受到歧视和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例如《公务员法》规定录用的原则是公正平等、竞争择优。但是有些省市的人事部门则自行规定报考条件,将报名者限定在某市某区,甚至还对考生的性别作出硬性限制。而且国家公务员招录条件和地方各省市公务员招录条件也不一致,地方的随意性较大。例如《公务员法》规定“年满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就可报考公务员”,而有些省市在招考公务员职位简章公布的省直机关的具体报考条件,在年龄一栏中,绝大部分职位年龄要求是30岁以下。这种限制与招考公务员的宗旨是相违背的,必须要打破地域界限、年龄和性别的界限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淡化学历门槛、户籍门槛、身份门槛,给所有公民平等的选择机会,这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8]

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发展历程较短,很多地方发展的还不完善,在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我们要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大胆地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敢于创新,朝着理性的、良性的方向和目标前进,走向一条成功的公务员录用制度之路。

参考文献:

[1]http://www.zfgwy.com/luyong/77103241282007.html.

[2]郑励志,藏志军.日本公务员制度与政治过程[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1.p120.

[3]徐银华,石佑启,杨勇萍.公务员要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78.

[4]郑励志,藏志军.日本公务员制度与政治过程[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1.p106.

[5]高级类:大学毕业,考试合格被择优录用后,可以担任事务官,必须懂法律;中级类:两年制大学毕业,考试合格被择优录用后,担任一般公务员,必须懂法律;初级类:高中毕业,考试合格被择优录用后,作辅助性工作.

[6]郑励志,藏志军.日本公务员制度与政治过程[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1.p113.

[7]吴志华.当今国外公务员制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p28. [8]http://opinion.jyb.cn/gnjy/201010/t20101015_393734.html.

作者简介:

公务用车管理制度 篇9

为加强公务用车管理,控制成本,节约开支,保证安全,确保车辆的良好性能,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公务用车日常管理

1、学院公务用车实行“统一管理、相对固定”的用车制度,由学院后勤总务处统一安排。

2、学院公务用车主要用途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来宾及专家接待、公益活动、招生接待、值班应急等公务专用。

3、各部门因组织活动、召开会议、外出调研等,需用公务车辆时,应提前一天向后勤总务处提出申请,根据具体情况协调统一安排。

4、为节约办公用车成本,教师参加端州区内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用车人员,一般要达到3人或以上才能派车。如用车人员数未达到3人时,则只能自行解决,原则上只能按公共交通工具费用标准报销;参加端州区以外的活动,原则上不安排车辆接送,只能乘公共交通车,费用按公共交通工具标准实报(特殊例外)。

5、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如遇公务用车繁忙,需要自行驾驶私家车前往的,须到后勤总务处填写申请,经后勤总务处领导签字后方可报销油费。紧急情况时,请示总务处同意后可先用私家车,事后及时补填“自驾车申请单”。

6、自驾车报销油费标准:1元/公里(路费按发票报销)。

7、学院公务用车出车行程实行由总务处登记制度。

二、车辆保养、维修管理 程序:保养、维修申报—审批—定点维修—登记归档

1、严格控制车内配置,购置必要的车内设备,须向主管院长说明,经批准,由后勤总务处开具购置通知单,方可购置,并在后勤总务处验收、登记归档。

2、由学院考察确定车辆维修点,并与维修点签订协议,公务车辆统一实行定点保养、维修。

3、公务车辆需要修理和养护,司机应第一时间向总务处汇报情况,经主管院长审批,开具车辆保养或维修单,方可进指定维修点保养或维修,并由总务处进行登记归档,司机负责出厂检查验收。

4、公务车辆油卡由学院财务处统一购买和管理,严格执行领用制度。

三、车辆费用支出管理

学院公务用车费用支出,经主管院长证明、审批后,予以报销。车辆维修费用,由学院财务处与签订协议的指定维修点统一结算,报销时要附修车明细表并与后勤总务处核对无误后,经后勤处处长证明,主管院长审批方可报销。

四、公务用车停车管理

1、车辆要按照指定地点停车,未经后勤总务处允许,司机不得将车停放指定地点以外的地方过夜,否则一切后果由本人负责。校内停车地点:行政楼西、南停车场。

2、学院保卫处值班人员负责车辆的安全保卫,配合后勤处记录车辆出入校园时间,遇到情况及时报告。

五、司机管理

1、司机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自觉维护学院良好形象,保持车辆的清洁卫生和良好的运行状况,不开“病”车,不开“英雄”车,驾车前严禁饮酒。因违反交通规则被罚款,由司机本人承担,不予报销,同时酌情扣发绩效工资。

2、司机要忠于职守,自觉遵守请假制度。服从统一的调度指挥,保持通讯通畅,保证工作用车随叫随到。

3、司机负责做好汽车的日常清洁、保养、检测、维修工作,保持车况良好,杜绝事故,发现隐患及时维修。按时做好年审、缴费、办理保险等工作。

4、车辆如发生交通事故,司机应首先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保险公司。因司机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损失,由其本人承担经济责任,并按绩效考核制度处理。

5、工作日内不出车时,司机不能到处逗留,要在司机室待命。车辆由后勤总务处统一调度使用,不得私自出车,禁止公车私用、擅自将车辆借予他人,因公车私用造成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和追究。司机出车要做好行车记录。

6、节假日、双休日,驾驶员不出车时应将车辆钥匙交董事会办公室保管。

单位公务接待管理制度 篇10

为进一步规范机关单位公务接待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公务活动取得实效,根据市政府和省水利厅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接待原则

(一)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本着“统一管理、热情周到、不失礼节、从简节约”的原则,结合实际,认真搞好接待工作。

(二)接待中的迎送、会见、陪同、住宿、宴请等各项活动,要体现礼仪、对等、对口的原则,并注意来客的民族风俗和习惯,做到科学安排、文明接待、简朴大方、不铺张浪费。

二、接待范围

(一)上级水利系统的领导和检查指导工作的人员;

(二)兄弟省、市水利系统到我站进行公务活动的人员;

(三)系统外有关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及工作人员;

(四)省水利厅委托我站接待的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

(五)市局组织的各类会议的接待;

(六)其他公务活动需要接待的人员。

三、接待程序

(一)凡属接待范围内的来客,机关各科室接到信息后,要明确来客单位、人数、姓名、职务、民族、到达具体时间、来站目的及活动内容,及时通知办公室。

(二)对来宾进行公务活动客人的接待,原则上是对口接待、对口陪同、分级接待,陪同人员轻车简从。

四、接待标准

(一)上级领导检查指导工作,接待费用按实际列支。

(二)来站进行政务活动的兄弟省、市水利系统领导以及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就餐视情按每人每餐50~100元标准。

(三)来站进行公务活动的县局工作人员以及参加市局组织的各类会议的人员就餐按每人每餐30元标准。

(四)省水利厅、市委、市政府委托我局接待的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接待标准原则上按每人每餐100元标准。

(五)需要住宿的客人,由办公室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房间。

五、接待要求

(一)公务接待要严格执行接待标准,按财务制度办理报销手续,不搞超标准接待。

(二)接待陪同人员根据办公室签发的派餐单(或代金券)到指定的宾馆、饭店安排食宿。

(三)接待过程中需要赠送礼品、纪念品的,一律提前报经领导同意,由办公室统一安排。

(四)在公务接待中自觉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热情周到、耐心细致、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出色完成接待任务。

日本的公务员和考试制度 篇11

今年日本国家公务员年终奖据说比去年减额0.5%,平均65.5万日元,按照这段时间的汇率约合7000美元左右。国家公务员里奖金最高的是总理大臣和最高裁判所长官(相当于中国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今年是595万日元,大约6万美元左右。但麻生拿不到这么多,因为他是从9月份才开始当总理大臣。今年的前九个月就只能按众议院议员的标准,所以麻生拿到手的只有410万日元。原来还有一个人也能拿国家公务员的最高奖金,那就是东京大学学长(校长)。但桥本龙太郎内阁搞的行政改革把国立大学弄成了独立行政法人,大学职员的身份也就不是国家公务员了,所以现在公布国家公务员奖金时就没有了东大校长的名字。

公务员(Civil servant)在日本的解释也简单也复杂。不管在决定这个职位时是采取什么方式,选举也好招聘也好考试也好,反正为公众服务的公共机关的职员就是公务员。国家机关的职员就是国家公务员。地方机关的职员就是地方公务员,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工作的就是国际公务员。从这个观点来看,公务员是一种身份而不是职业,比如说一个会计在税务署工作,他仍然是从事会计职业,但他就是公务员。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的话,甚至存在没有报酬、不是正式工作的公务员。日本有一种很特别的社区消防团,社区居民凑钱买小型消防车,消防队员就是社区居民,节假日训练,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抢在远道而来的正规消防队之前赶到现场,从而降低受灾程度。这些社区消防队员就是一种不拿报酬的志愿者,而且不是专职,但他们在训练和执行消防任务时,确实是公务员。

但日本人一般说的“公务员”倒不是这个“原教旨”的含义,而一般也没有人把总理大臣看成公务员。因为日本国总理大臣是执政党的总裁,是国会议员,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他是政治家,只有在发奖金的时候大家才想起来原来总理大臣也是公务员。

像总理大臣这种公务员叫“特别职公务员”,因为这些人是经选举或者任命出来的。特别职之外,经采用考试选拔出来的叫“一般职公务员”,分为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两种,现在日本大概有96万国家公务员,还有大约316万地方公务员。自卫队员是国家公务员,公立幼儿园的阿姨是地方公务员。

在各种各类公务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通过了“第一种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那些人,也就是被称为“精英官僚”的那些人。日本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三种,第三种是面向高中毕业学历,第二种面向专科毕业,面向本科毕业生的是第一种。通过了这种考试就意味着成为高级公务员,高级公务员不仅有着与一般公务员同样的无过即有功、不受解雇等安定的工作条件,还有就是他们注定要担任高级公职。一般来说,他们升为课长(相当于中国的局长)是有保证的,以后再想往上晋升就要看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了。这个晋升的最高峰就是各省的事务次官。当然根据省厅的不同,外务省除了事务次官以外,还有一个驻美大使的职务,而法务省还有一个检事总长(相当于总检察长)。而一般的普通公务员就只能做到长(相当于中国的科长),晋升课长是不可能的。

日本政府实际上是靠这些高级公务员在运作着。日本政府各个省厅,名义上有主管大臣,还有政务次官,但政务次官全都是议员,也就是政治家。除极少数例外之外,大臣们也基本上都是政治家,不是政治家的大臣被称为“民间人大臣”。最近比较有名的民间人大臣是小泉纯一郎内阁的外务大臣川口顺子和金融大臣竹中平藏。不管是民间人还是政治家,换了内阁就要走人。铁打的省厅流水的大臣,不变的是官僚。日本的政治家们喜欢把坏事的原因全归结到官僚们身上,政治家老喜欢发誓要和官僚们作斗争,要实现“政治主导”的国家管理。

但是几乎可以打个一日元的赌,如果真的存在这种“政治家对官僚”的斗争构图的话,失败的肯定是政治家。因为日本政治家的素质在这几十年来下降了很多,作为标尺之一的就是“二世”甚至“三世”议员的不断增加,众参两院的世袭议员已经达到43%以上。现在的麻生内阁包括麻生太郎总理大臣在内总共18人中,非世袭只有三人,世袭率居然达到了83.33%。当然不是说二世议员就一定无能,但是这种靠祖辈的恩荫的后人们,如何会是那些通过最艰难的考试选拔出来的精英官僚们的对手。

这种高级公务员考试分为各职种共通的“教养考试”和按职种不同的“专门考试”,教养考试的范围有: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包括日本历史、世界历史、地理和文艺的人文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的自然科学;包括逻辑推理、资料分析、空间把握的数据处理;包括现代日语、英语、古代日语和汉文的文章理解和时事问题。比如给出一张曲线图,要求说出这是哪个国家近十年的零售物价指数的曲线,这条曲线说明了什么问题,最后还要你说出这条曲线类似于什么数学曲线,并写出数学方程式。这种考试确实是有点变态的。

能够通过这种考试的以东京大学的毕业生为最多,比如2008年在通过高级公务员考试的总共1303人中,东京大学出身者就有417人,而第二位的京都大学只有161人。其实这种情况已经改变了很多,原来东京大学出身者比例更加高。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东京大学是日本最难考的大学、学生的质量最高之外,还有其历史的原因。

日本近代的高级官僚制度学自德国。

明治初年的时候,帝国大学的毕业生无需考试就可成为各官厅衙门的官僚,不够的部分再从帝国大学毕业生以外的人中通过考试选拔。这种制度理所当然地引起了批判,因此从1894年开始,日本实行“高等文官考试”,试图通过考试来一视同仁地选拔高级官僚。日本战败以后,美国占领军当局曾经试图废除这种官僚选拔体制,但遭到了日本官僚们的坚决抵抗,结果就是把“高等文官”的名字给改成了“高等公务员”,其余的选拔和晋升制度基本上是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了。

日本有一个喜欢结成派阀的习性。从战前到战后,这种一贯的官僚制度首先就造就了高级官僚中帝国大学出身者一统天下的局面。现在东京、京都、大阪、名古屋、东北、九州和北海道这七所原来的帝国大学之外学校的学生,对高级公务员考试也不是很感兴趣。考试难度本来就太高,能够通过的指望不大,而且就算通过了考试将来在中央官厅衙门里能得到合理晋升的机会也不大。

其他大学也无法和东京大学并肩。日本报纸的第二版上每天都有各官厅课长以上的人事变动的名单和简历,在里面要找出来不是东京大学出身的还真不容易,但要找不是东京大学“毕业”的还是能找到的。外务省高级官僚中东大出身但没有毕业的不少。这是因为原来外务省有自己独有的“外交公务员”考试,通称“外交官考试”。它被认为是日本最难的考试。外交官考试有一点古怪的地方就是不要求毕业生资格,谁都能考。经常有三年级学生、甚至有时二年级学生考上外交官的都有,考上外交官就不读书,到外务省来工作了。所以外务省最牛的不是“东大毕业”,而是“东大没毕业”。2000年以后,官方取消了外交官考试,全部统一到了第一种国家公务员考试里面来了。但现在在报纸上还能看到外务省官僚的学历是“东大中退”,说明这是个牛人。

日本海军有条“吊床号”的制度,毕业成绩的高低能左右晋升一辈子,吊床号靠后的人要是升了大将,比他靠前的人升不上大将就只能退出现役。日本高级公务员也一样。在各官厅发出的合格通知书上明确标明考试名次,以后在晋升的时候只要没出过什么大问题,几乎就是按这个名次来,据说名次靠在后面的人要是晋升上了事务次官的话,名次在他前面的人除了辞官去某个公司就职,再不然就是去学校教书,反正不能再在这个衙门继续呆下去了。

任何制度都有好处和坏处。这种官僚制度的好处是公正透明、不带偏见地选拔人才,证据就是和世袭的政治家不同,很难看到世袭的官僚。坏处就是太死板,而且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制度也确实不合理,加上政治家的煽动,官僚们最近成为了传媒和公众攻击的对象。2007年6月30日重新修订《国家公务员法》时新增加了这样的内容:“职员采用以后的任用、薪俸以及其他人事管理,与该职员的被采用年次及采用考试的种类无关,应该以人事评价作为基准”。

上一篇:企业员工访谈提纲下一篇:物理八年级下7.1力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