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树-高中作文

2024-05-14

读树-高中作文(精选7篇)

读树-高中作文 篇1

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

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世界上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就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桧、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

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斗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轨迹。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留下了太多的岁月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

因此,整个太庙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了。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

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子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

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不停地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买书,看书中的世界;看树,阅读大自然的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读树-高中作文 篇2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方法,初探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英语作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它是综合考查学生对英语的语言逻辑、语言习惯和语法结构等各方面知识进行运用的一种形式。对于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来说, 它是对学生要求最高的一个层次。在高考命题中, 学生对英语的书面表达能力是相对比较难的部分, 因为它在考查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 就高考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错误类型等进行举例剖析, 以反馈指导我们的英语写作教学工作, 同时, 对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错误类型描述及简要分析

高考英语作文中, 学生常出现的书面表达的错误主要表现有以下十类。

1. 中国式英语的错误。例句:Everywhere can see the trees. (不顾英文表达习惯, 硬译中文)

2. 关系不一致。例句1:He closes the door and hurried out.例句2:If I were you, I won't do that. (误用动词时态, 逻辑关系混乱)

3. 词性误用。例句1:60%of the students against the idea.例句2:Two days past before his letter arrived. (混淆词性, 由此不能准确运用于句子中)

4. 重复累赘。例句1:We hope to improve our work better.例句2:I returned back to my hometown.

5. 选词或搭配错误。例句1:Peter is a kindheartedperson, so everybody likes to have friends with him. (have改为make) 例句2:It's cold outside.Please dress your coat. (dress不能与衣服连用)

6. 无关联词错误。例句1:I'm tired, I must go to bed.例句2:His living room seemed empty, there only two chairs and a bed. (中文是讲究意合而英文讲究形合, 两例句中没有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或者省略了连词)

二、英语作文的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作文的教学法是一种渗透式的教学方式, 这种渗透式教学方式是一个分阶段的、循序渐进的、逐渐灌输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是让学生通过在学习中一点一滴的体会进行积累, 而不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给学生系统的知识。

1. 扩大词汇量。每天指导学生积累几个单词, 加强单词的记忆, 对于使用频率高的单词要准确掌握单词的含义和一般搭配。

2. 教师在讲授怎样理解课文的时候, 对于描述性的文字, 要让学生掌握形容词和名词是如何搭配的?副词和动词是如何搭配的?对于议论文, 要让学生掌握文章所采用的议论方法是相对比较式还是层次递进式?对于说明文,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说明的?对于那些新学的短语在平时阅读的文章中出现率较高, 在自己写英语作品时有可能会使用的, 更要用心掌握;对于段落的衔接过渡要让学生把握是怎样使用过渡词语的。

三、批、评、改学生英语作文的方法

学生英语作文的批、评、改方法是英文写作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英语作文教学来说, 教师不能只看重学生作品的好赖, 而更应该重视学生写英语作文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对学生作文有针对性的批、评、改来调动学生爱好英语写作的积极性。现提出“全批法”这种作文评改方法供大家参考。教师评改学生英语作文最常用的是全批法, 这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全批法能使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使用全批法要注意教师的批阅和讲评工作都要做到及时, 不能往后拖延太久, 否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 教师在批阅中还应从以下几各方面做好工作:把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典型性的错误摘录下来, 为以后讲评作文环节搜集好素材, 做好充分准备。然后, 选择1~2篇优秀习作作为范文在讲评课上朗读, 通过朗读让学生从中体会他人有特色的写作思路, 做到“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自己以后的英语写作中能借鉴范文中的优美词句, 从而把“他人”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 借此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

古人说得好:“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写作也必须做到“贵在坚持和积累”。尤其是对于脱离教师课堂教学环境的课外交流语言的学习, 更需要我们教师多留心, 多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接触和使用课外交流的机会。总之, 学生的英语作品是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 作为教师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规划自己的教学, 从学习生活的点滴入手, 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进行渗透, 贯穿在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 使英语书面不再成为学生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党素艳.“基于高中英语作文错误类型分析的教学方法”[J].教学研究, 2010, (9) .

[2]叶莲琴.“渐进、感悟、思维、面批——高中英语作文渗透式教学方式探索”[J].科学教育, 2008, (1) .

[3]扈俊武.“浅谈高中英语作文的基础、原则和步骤”[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9, (2) .

读树阅读答案 篇3

致橡树(节选)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1.诗人在表达“即使是由衷的奉献,也还是不够的”这一爱情观时,用了哪些意象来进行比喻?(至少说出三个)(3分)

2.在这首诗里,诗人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5分)

参考答案

1、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3分)

2、诗人认为,爱不应该是带着功利目的的,也不仅仅意味着对爱人的奉献。真正的爱,应该是平等的,不能失去自己独立的人格。(5分)

赏析

《致橡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 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通过拟物化的艺术手法,用木棉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城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第一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表达木棉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想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冷漠浓荫下,独自唱那单恋的痴曲。

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篇4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一些学生为了应对教师布置的作文习题,要么苦背数篇不同类型的“范文”,要么为使情节动人,不惜“家破人亡”或者用一些名言警句凑字数,提高深度,更有甚者,一篇所谓的作文写出来之后,根本就搞不懂他在作文中想要表达什么中心。不难看出,现在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然而作为高考中分值最大的一个题型,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难题:如何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在反思中立足于现实,摸着石头过河,个人认为,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努力,作一些尝试:

一、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创设动人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事物的最初形态往往更接近它的本质,放开学生的手脚,写自己愿意写的事,以自我为中心,让他们的笔端流泻个性的光芒。现在的作文其实就是生活作文,向生活靠拢。平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讨论、听音乐、读书、看图画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只有让学生实际体验之后,他们才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用喜欢的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去。

此外,学生对自己所要写的文章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兴趣,也是提高其写作水平的原动力。如:调查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写出起源;学校要举行学生文艺汇演,可以要求学生给自己的家人或是朋友写一封邀请函,以一个主人的身份,详细地介绍此次文艺汇演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要充分开放学生生活,真实抒发学生的性灵。

二、创造想象,注重表达的独创新颖

在教学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之所想,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更要强调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观察思考时,学生要善于抓住个人独特的感受,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避免众所周知的结论;在写作时,不但要独到、深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要带有鲜明的个性。所以,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想象力,这在学生独创性表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上说,创造想象就是要体现首创性、新颖性和独立性。可见,学生的独立构思在作文训练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现如今的高中作文教学,许多教师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根本无力在作文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而把目光更多地集中于前面的一些题目上,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应付式的作文教学。同时,许多教师都提倡让学生多积累一些美文的素材,不可否认的是,学生能够欣赏到很多优美的文章,领略到许多优美的词句,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而是拼命地用脑海中现有的一些优美词藻去进行堆砌,失去了语文习作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成为了词藻堆砌的工具,应该具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已经消失殆尽。高考作文中的假大空作文随处可见,外形美观,但是没有血肉。

三、创建演讲,重视作文的口头训练

叶圣陶老先生说:“我手写我口”,因而书面作文是口头作文的加工形式,口头作文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尤其是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口头语言交际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主要的交流信息的途径。高效率的现代社会,思维缜密,有的放矢,措辞严谨,思路清晰,这是必须具备的内在实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专门设立演讲时间,让学生能够围绕某个话题畅所欲言,不要求写书面作文,只要求口述生动有趣,使听众愿意听,听得清楚,受到感染。教会他们掌握口头表达技巧,如学会掌握声调、说话的速度等。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讲,而且要教会学生评。要求学生先“想清楚”,再“说清楚”,最后才是“写清楚”。重视口头作文训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使口头作文训练和书面作文训练有效地沟通起来,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很快提高。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所以说,要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坚信,书面语言总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口头语言训练好了,书面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创意训练,贯彻文题的锤炼多磨

所谓“一题多做”,是指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书面作文进行批改之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评语对自己的作文再修改,反复多次。最近笔者要求学生完成了一篇习作《雨过天会晴》,首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习作,然后进行第一次批改,主要侧重如下几个方面:1.审题方面,是否存在审题不清的问题;2.结构方面,结构是否清晰,文章是否完整;3.材料,材料能否为中心服务,材料的安排是否得当等。将第一次修改的意见发还给学生,并且与每一个同学对话,和他谈谈对本次作文的看法,并且听听他对此次习作的看法,建议他能够在达成共识的方面进行作文的修改。待学生将修改稿写好后,再进行第二次批改,这次是进行面批,和学生一起分析此次作文与上次作文的利弊,已经达到要求的,不再修改,未达到要求的,再根据要求进行修改。通过对同一文题的反复修改,将最后的成稿与第一次习作进行比较分析,再次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最后一次的作文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与第一次的习作相比,优劣在哪里,对下次的习作有哪些启发。

其实平时的作文训练不必在意作文的量,而是通过几次行之有效的反复修改,让学生从中切实体会到如何将一篇文章写好,尽量避免一些低级错误。同时,在不断的重复中,让学生成为修改的主人,自己去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作文三气说 篇5

首先, 好作文可以讲究小气。

这里的“小气”, 一指注重细节。文章, 尤其是记叙文, 要打动人, 在有真情实感之外, 必须依靠细节取胜。

好的文章, 都是靠细节打动人的。2009年湖北高 考满分作 文《站在老家的门口》写道:

“转身拐入小院, 古槐还在, 恍惚间看见奶奶依然安详地在树下纳着鞋底, 总感觉奶奶的鞋底沾了槐花的香味, 总爱穿着不肯脱下。恍惚间看见母亲在屋内张望, 该是在想今儿贪玩的娃又忘了回家吧!看见父亲弯着腰, 将水桶放进水井, 担起满满的一对月亮, 然后有节奏地担进家门, 该是那月儿也进了我家门儿了吧!恍惚间看到我自己放学后的雨天, 穿着凉鞋跳跃在石板道上, 一步两步……”

作者就是选取了几个典型的细节, 生动的表现了老家淳朴而美好的生活, 很有感染力。

又如2011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旧书》写道:

“突然‘一’字映入了眼帘, 满页纸上都是歪歪扭扭大小不一的‘一’字, 一开始的‘一’, 画得像蜈蚣似的, 压抑得让人难受。后来的虽然算不上清秀漂亮, 至少也没有一开始的难看了。在书边的角落里, 我看到了一行稚嫩的字体:wohuixizil (我会写字了) 。虽然是拼音, 但我还是看明白了, 那个女孩, 在满满的一页上画满了‘一’字, 最后欢天喜地地在角落里写上了一行拼音, 明丽的阳光从发丝里穿下来, 圆圆的小脸上映满了纯真的微笑, 就像浮在水面上的阳光一样灿烂。”

作者对细节的把握也十分具有表现力, 很好的突出了学会写字的快乐和成就感。使人读来似乎能感受到那时阳光的温暖。

这里的“小气”, 二指思想和价值观的取向。在人人都喊着假、大、空的口号时, 在大部分人对功名富贵趋之若鹜时, 不妨选取平凡的角度, 不妨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写一写安于宁静、悠闲、自在的生活追求, 写一写读一本好书的快乐, 写一写和父母一起吃饭聊天的温馨, 写一写街道上默默辛劳的清洁工, 写一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写一写呕心沥血的普通教师, 写一写你身边的这些普通人。

2010年广东一考生在《与你为邻》中这样写道:“每天下课之后你都会来到医院看我, 把你做好的课堂笔记给我看, 第一次翻开笔记的时候我很感动, 从没见你这么认真的做过笔记, 几乎是把一节课上老师所说的每个字都记录了下来……直到高考前那最紧张的一个月, 你却忽然说你要回安徽老家。按规定, 考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高考, 你说会放弃报考深大, 因为深大在老家的招生人数较少, 另外安徽的学习环境, 使用教材与深圳不同, 犹豫再三, 还是决定放弃。

今天, 我们会同时走进考场, 为自己的明天书写一份答卷, 不同的是, 我在深圳, 而你在陌生的老家。

我知道, 在深圳还有很多很多像你一样的同学, 他们的父母, 和所有深圳人一样, 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推动着城市发展, 他们同样拥有这个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彼此为邻, 相互依存。然而他们却要比我们承受的更多, 不情愿却又不得不成为‘高考移民’的一员, 并为此放弃心仪的学校, 使梦想走得更远……我祝福你, 我的朋友, 我们的邻居, 那些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孩子们。”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 生活是平凡的, 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快乐和幸福之感。身边的普通人总能带给我们最深的感动。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 其实平凡的生活中更有真意!

其次, 好作文可以追求大气。

这里的大气, 对于中学生来说, 首先是指思想境界的高远。我们说可以写平凡的人和事, 绝不是否定中学生不该有远大的理想和对成功的追求。其实, 对于正当青春的中学生来说, 有凌云之志是很必要的。年轻人完全应该关注祖国的发展, 关注社会的进步, 关注时代的变化, 关注世界的改变。针砭时弊, 关心环保, 热爱和平, 都是中学生应该有的胸怀。只是不能把喊假、大、空的口号当做豪迈, 而是要对祖国、对社会、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有真诚的爱与关心。

如2009年湖北满分作文《站在文学的门口》, 作者写道:

“当暮色四合时, 一灯如豆, 一书如帆, 送我至文学的门口。那东临碣石的一代枭雄,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 依旧能够高唱‘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不屈之音, 那一份遒劲雄浑的意气, 常使我击节而赞。那在乱世里漂泊沉沦的诗性女子, 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得哀愁, 纵然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 也依旧要在绝灭之境, 用柔弱的才情, 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 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 激荡起遥远的绝响。”

其中, 就传达出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对于人性的关照, 自有一份青年人的壮志和豪情。

又如2012年湖北卷优秀作文《在演变中坚守》, 作者写道:

“科技是功臣也是杀手, 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 也在毁灭着人类自己:汽车、飞机的出现替代了步行, 但人类的身体素质大不如前;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使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 但也带来了广岛、长崎的核灾难;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人类前进的步伐, 但石油泄漏造成的海洋污染影响全球, 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地面塌陷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网络视频使身处异地的两人变得近在咫尺, 一点鼠标尽知天下事, 但有多少青少年因沉迷网络而荒废了学业, 伤害了身体乃至付出了生命……”

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的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认识, 对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后果所做的精辟而辩证的分析, 处处显示了作者关注世界发展, 关心人类命运的博大胸怀。怎能不让人感动!

这里的大气, 也指一种文字中透露出的激情和豪迈。没有无病呻吟, 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 而是一种出自心底的自信、勇气和真诚。当然这一点是和思想境界的高远紧密相连的, 也可以说, 真正的大气是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

最后, 好作文要尽量避免有中气。

当然, 这里的“中气”不是指中医或者戏曲中的“中气”, 而是特指“中学生气”。

“中学生气”的第一种表现是语言的幼稚。比如, 文章中出现“邓小平爷爷”、“张海迪姐姐”这样的称呼, 就显得太过小孩子气。除此之外, 泛滥的感叹号, 以为感叹号越多感情就越强烈;在正文里面像港台明星一样没必要的夹杂英文单词;堆砌没有被大众完全接受的网络流行词汇, 如“哦也 ”、“你是 最棒的”、“我好好好好爱你也”这样的恶俗语汇, 这些都显得很幼稚, 有时候甚至很俗气。中学生毕竟是青年了, 十八岁可就是成人了。这些习气还是不要的好。

“中学生气”的第二种表现是选材胡编乱造。为了突出自己的生活凄惨, 不惜让自己的父亲遭遇车祸, 妈妈变成盲人, 奶奶卧病在床, 爷爷半身不遂, 这样的文章实在是叫人哭笑不得。而更多的文章不过是把“捡到五分钱”的做好事方式换成“捡到五十块钱”而已, 仍然摆脱不了臆造的桎梏。

“中学生气”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思想认识的肤浅和狭隘。这一点可以说是第三点表现, 也可以说是“中学生气”的本质。

请看2010年一湖北考生的作文《幻想与现实》:

“可每次的月考成绩总与我的幻想大相径庭。幻想与现实落差太大, 就让人更加失望、难过。但这应该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没有付出, 怎能收获!但人们往往还是会去幻想着林林总总, 因为幻想很美好, 很让人喜欢、心动。比如, 你们想着你有一天走在大街上, 突然捡到100元钱, 但又找不到失主, 只好留着了, 这不让人心动, 觉得美好吗?”

作者混淆了“幻想”与“胡思乱想”, 表达的是一些杂乱的思绪, 没有明确的主题, 为了表现幻想带给自己的快乐还举了一个捡到100块钱的例子, 可谓“不忍卒读”, 而低幼化的思想境界正是这次失败作文的根源。

高中作文评语,切莫草率 篇6

在进行作文教学之余, 如何对高中生的作文进行评析呢?怎样给他们的作文写评语呢?这里面其实很有学问, 是很讲究的, 如果评语写得不好, 或者写得不到位, 不准确, 不但不会起到好的作用, 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 甚或不再信任语文老师。所以, 在批阅高中生的作文时, 写评语千万不可马虎, 因为这关系诸多方面, 不能掉以轻心。

有的老师还是按照初中批阅的老习惯, 以鼓励与表扬为主, 在学生的作文中大写赞词, 无论学生作文优劣, 都以赞扬为主, 那么这样好不好呢?我以为, 如此行事是很不妥当的, 我也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 经过多年的作文教学, 我发现, 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已经比较健全, 逻辑思维也慢慢成熟, 他们更偏重于理性思维, 看问题也不再像初中生那般简单, 如果一个学生的作文本来写得很差, 错别字连篇, 而他的语文老师却在评语中大唱赞歌, 只对错别字一笔带过, 学生不但不会感谢老师, 不会觉得老师说话委婉, 反而, 他会觉得这个老师不负责任, 在糊弄他, 不把他当回事, 那效果可想而知, 这个学生的作文肯定不会再有好转了, 他都已经在心里否定了这个老师的水平, 你说他还会认真去写作文吗?

也有的语文老师, 因为教学任务重, 一天到晚, 忙得一塌糊涂, 对于作文的批改尽量从简, 往往一篇作文他只给出一句话评语, 多则二十余字, 少则五六字。你说这样的评语能够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吗?能够切中要害么?比如有的老师在批语中只写上一句“逻辑严密, 语句通顺”就完事了, 那么学生的这篇作文到底怎样呢?学生看完之后根本就不明白, 就是老师看了这样的评语, 相信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算咋回事呢?太简单的评语还不如不评, 免得让读者看了之后生厌。

许多老师在改作文时只在作文结尾处给出一些评语, 而整篇作文被他看完之后还是干干净净的, 中间没有一处划过。其实我们在改高中学生的作文时, 完全可以在作文中写评语, 比如某个句子用得好, 我们可以在旁边写上“生动形象”, 再如学生用了一个好的比喻, 我们可以在旁写上“比喻贴切、恰当”。学生看了之后, 心里肯定会很高兴, 因为他的写作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写作文的劲头也会更大。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写作文评语, 切莫图快, 一定要把字写工整, 写清楚, 不要潦草, 如果连语文老师的字都写得很糟糕, 学生看了会怎么想, 而且还是在作文评语那简短的话语中, 这对语文老师的形象是会有影响的, 同时也必定会影响到他的作文教学, 有的学生可能就会在背后议论:“他还叫我们把字写工整, 他自己都写得那么潦草”。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 篇7

第一, 把写作知识教给学生。

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 对写作知识、技法都没有明确提及。这使得作文教学总是“作”而无“学”, 教师也是茫无头绪、无所适从、“欲渡无舟楫”。语文教师应遵循作文的共同规律, 凭借典范的文章, 按照一定的训练顺序与方法, 使用一套属于自己的作文教材, 每个学期用一定的时间讲解一些写作知识, 使学生明白一般的写作规律。如作文的拟题,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 呆题活写, 选取富有表现力的动词, 赋予题目动态美。 (2) 巧用修辞, 增强情趣美。 (3) 巧卖“关子”, 妙设悬念美。 (4) 妙改成 (俗) 语, 转换意境美。 (5) 巧用标点符号, 增强形式美。作文立意要求明确、深刻、新颖,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找根本原因, 文章内容还要有预见性。教师可先让学生掌握一般的规律、要求和方法, 再分点训练, 连点成线, 连线成面, 让学生对作文知识有明确的认识, 写作时心中有数, 教师再结合一定的范文让他们明白, 怎样才是好文章, 怎样才能写好文章。

第二, 强化课前的练笔。

在以前的作文课上, 往往是教师给学生出个题目, 稍加辅导, 提点要求, 就让学生作文。一学期下来, 只有几篇课堂作文, 远远达不到训练学生的要求。这怎么能让学生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呢?在实践中, 我体会到“课前练笔”是提高学生作文的一条重要途径。怎样写课前练笔呢?可利用每节课前10分钟, 要求学生写一段话。内容是日常的见闻或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语句。如在上《芦花荡》时, 文中有许多写景的优美句子:“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这里的水, 却是镜子一样平, 蓝天一般清, 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浮动。”学生们很喜欢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句子。这时, 我就布置了一个“暮色”的练笔, 要求学生从细微处着笔, 把景物写生动。其中就有一个学生写到:“傍晚, 疲惫的阳光用最后一丝力气, 扯着嗓子向大地喊着:‘再见了, 我可爱的朋友。’大地立即伤感起来, 收敛了迷人的笑容, 变得文静贤淑。”还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初春的傍晚, 我独自徘徊于校园的操场, 球场上到处是亮丽、嫩绿的小草, 我的心也似这球场般空旷, 不知何时飘起了亮晶晶的雨丝, 我不由得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 一个像丁香花般的姑娘, 撑着一把油纸伞, 漫步在雨巷中……”这些练笔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学习完《台阶》之后, 我布置了一个课前练笔:“写一个最感人的父亲的片段。”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冬日下午, 我和父亲骑车回家, 风肆虐着, 吹得我耳朵发痛, 抬起头, 看见父亲的背影, 父亲紧紧的缩起了脖子, 大衣随风拂动, 他的热气似乎也要被这凉风凝结住了, 忽地又是几道亮点闯入眼帘, 我才发现父亲乌黑的发丛中突然多了几根银光闪烁的白发, 这时我才发现父亲老了。”通过这些练笔, 学生们学会了融情于叙事, 把语文教材与作文联系了起来, 课本成了学生的范文, 学生上课时不再枯燥, 能学以致用了, 学习的内容也宽泛了:选材、立意、结构、写人、记事样样俱全, 也增加了作文材料的积累。这样, 学生以后写文章就能做到“目中有人, 心中有事, 胸中有词”了。

课前练笔给了学生展示自己心灵的芳草地, 指导他们投入到生活中去, 积极主动地捕捉生活中亮丽的色彩, 去接触生活、了解社会、感悟人生真谛。通过课前练笔, 学生们见闻多了, 体会深了, 生活充实了, 感情丰富了, 语言鲜活了, 写作思路清晰了。

第三, 抓好高中作文的评讲课。

作文评讲的目的在于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 重点还是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起到范例作用。

对于学生作文, 现在很普遍的做法是教师改病句、下评语指出优缺点, 学生拿到作文本后很少进行二次修改。这样, 常常是教师喊累, 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没提高。我采用的方法是:第一步, 自评与小组内互评相结合。写完文章后学生自评作文优缺点, 进行反思总结, 再在小组内听取别人的意见, 并参照意见做修改。力争每次作文都有进步与收获, 也能欣赏到别人的文章, 有一个对比借鉴的作用。第二步, 教师把作文收起来评阅。分类选出好的作文, 如语言优美的、构思精巧的、材料鲜活的、标题新颖的等。在课堂上, 师生共同赏析这些好文章, 交换评改意见, 尽量让评析范围宽一些, 涉及学生面广一些, 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第三步, 一些好文章, 经过多次修改后应该很完美了, 把它们打印出来, 装订成册, 取上一个好听的名字, 就成了一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作文书了。学生们看到自己的文章也能变成铅字, 能没有成就感吗?能不热爱作文吗?另外, 高中学生对待作文有很高的理性, 在讲评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合作开展讲评。

第四, 抓高中学生课外阅读。

上一篇:为祖国点赞系列演讲稿下一篇:电梯演讲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