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写作(精选12篇)
高中作文写作 篇1
作文素有语文“半壁江山”之称, 它在高考语文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 纵观现在的学生作文, 行动上“懒”, 心理上“怕”, 思维上“窄”, 语言上“瘪”, 技巧上“拙”, 从作文中看不到他们鲜活的个性, 更看不到他们锋芒的才情, 大部分都是拼凑“克隆”, 这不得不令人担忧。所以, 结合自己这些年的作文教学, 想谈几点写作议论文的体会。
一.化大为小精构思
近几年高考作文设题开放性强, 内容宽泛, 题目大, 限制小, 不少考生行文时驾驭不了自己的文笔, 东拉西扯, 漫无边际, 信马由缰, 从而造成严重的失分。俗话说“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着手”, 其实这正好说明了要写好800字以上的作文的方法, 那就是“化大为小”的技巧。针对一个宽泛的话题, 如果面面俱到, 就会有“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感觉, 从而造成“意多乱文”“蜻蜓点水”的现象。自己曾经给学生提供用列副标题, 列题记, 反弹琵琶, 移花接木等技巧来将“宽泛话题”化大为小。学生掌握了化大为小的技巧, 在作文中慢慢熟练, 最终每次作文都能从小处落笔, 以小见大, 把文章写深、写准了。
二.思考创新巧拟题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 一个好的题目, 往往能紧紧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 给老师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笔者在训练学生拟题时, 第一步确保稳妥, 先从一般的添枝加叶法做起, 针对议论文题目在前后加“小议”“谈谈”“浅论”“简析”“浅谈”等小技巧拟题。第二步要求直接以文章的论点为题目, 让学生行文时刻不忘紧扣论点, 不要偏离中心。等到学生都能顺利拟定议论文题目时, 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性思维来拟题。第一, 借用逆向思维拟题, 而把常见的成语或谚语之类, 略加改装, 反其意而用之, 赋予崭新的内涵。如《没有“异想”哪得“天开”》《“人比人, 气死人吗?”》《沉默是金新解》《酒香也怕巷子深》等都是借用逆向思维而拟的好题目。第二运用“换元法”拟题, 即对名著名言, 谚语成语、疑问警句等富有生命力的词语中某个元素进行改换, 赋予新的内函。如《跟着金钱走》《常下乡看看》《怀才得遇》等好题目。第三, 运用辨证思维拟题, 就是运用貌似矛盾的短语成句子拟题, 以构成悬念, 引人好奇, 其实质是不矛盾的。如《愚公不愚》《可贵的“套子”》《冬天也温暖》等题, 无不吸引人的眼球。
三.熟虑深思美开头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作文也是如此。“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 我们怎样把作文的开头写得“凤头”般漂亮呢?怎样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设计好自己作文的“凤头”呢?下面笔者就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为例谈几点自己的浅见。
第一, 开门见山, 揭示主题。
这是一种单刀直入, 开宗明义, 直奔主题的开篇方式, 它在应试作文中显得尤其重要。这种方式避免啰嗦, 拖泥带水, 给人以清楚明白的良好印象。这种方法很好掌握, 只要注意, 使用开门见山法一要注意行文简洁, 二要注意紧扣主旨。
第二, 引用名言, 增色添彩。
引用名言作为文章的开头, 不仅可以使语言增光添彩, 而且可以增强论证的力度和深度, 使论证更具权威性, 更有说服力。高考作文《怎一个“情”字了得》这样的开头, “人是有感情的, 正如古语所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 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 “感时花溅泪”的悲凄。这个开头起引古语名言, 巧饰“凤头”, 文采飞扬, 意蕴深刻, 让人“一见钟情”。
第三, 铺张排比, 文采飞扬。
以排比开头, 句式整齐, 节奏感强, 气势磅礴, 读来令人精神一振, 甚至赞不绝口。高考妙文《年轻的心》这样开头, “年轻, 代表永恒;年轻, 吟唱出欢乐;年轻, 充满了憧憬, 年轻的心, 总在年轻的期待中, 默默地剧烈着、狂执着、奔跳着, 那是一种执著、一腔热忱、一抹伤感、一份勇气。”这个开头妙语频出, 文采飞扬, 表现了作者丰厚的积淀。
当然, 开头的方法还有许多, 如设置悬念法、议论抒情法、对比立意法, 方法只要因人、因时灵活运用, 勤思多练, 就能写出不同凡响, 精彩新颖, 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来。
在高考作文写作方面, 只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搞好学生丰厚的积累, 赋予学生一定的技巧, 张扬学生真善美的个性, 相信不久的将来, 学生的作文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高中作文写作 篇2
作文,对于语文而言,它可是能够决定成绩高低的。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呢?
纵观高分的作文,无不是中心突出明了,内容切题、充实,结构严谨,表达出作者真情实感的佳作。再看我们写的,内容空洞,基本符合题意,文段衔接不紧凑,文体杂混,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同学作文,该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写作诀窍。
审题。要想写出一篇佳作,审题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标题/话题类作文,我们要找出关键词,揣摩它的寓意,从中引出题意;在写导语/材料类作文时,我们必须找出其中关键的词或句子,全面理解、分析,明确题意。在理解表层文意的同时,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浅入深,多角度审题。
在审题过后,就要进行立意,一个好的立意,能够使你更好的构思作文。在立意时,我们要对准文题,力求明确、具体。因此,我们要认真揣摩题意,从本质入手;同时,为了提升作文档次,立意应该做到高远、显“大气”,追求深刻和新颖独到。还要选择一个擅长的方向进行立意,有利于写出好文章,这就要求我们要多向立意。审题,立意都做好了。那么,一篇佳作已经成功了1/3了。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行文构思了。说到这,大家就会大喊头痛,因为这是众人的弱势所在。叙述是内容单薄,枯燥乏味,无法突出人物;议论时章出众呢?结构混乱,中心不明确。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的文不妨
看看以下方法。
一个好的结构模式,能使作者好写,读者看得舒服。在写记叙文时,我们可以采用由表及里、对比明理、细节刻画等方面,增强文章亮点、同时,合理的文段结构顺序可以使内容流畅,结构严谨,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时序贯穿、画面组合、彩线串珠等方式。在写议论文时,很容易造成文体混乱,中心不明,结构松散等现象。在对材料做了充分分析并且论据充足的条件下,不妨采用并列式或对照式进行写作,如果能够较好的把握文章,并且议论文功底好,那么可以考虑采用总分式或层近式进行写作,这样可以增强文章深度。对于论证的方法,一般采用举例论证、归纳论证、因果论证等方法,适当的运用论证方法可以更好的突出文章的中心。此外,充足的论据,具体的描述,具有实效性的材料,更有利于打造作文亮点,所以,关注是是是必不可少的。
浅析高中作文的真情写作 篇3
一、深化读写结合的双向运动
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出文章的内涵和情感。阅读能够为学生带来很多的好处,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过程更加认真,而且也能让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发挥,进而对文本的语言进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体悟其中深刻的内涵与精神,也能够让文本的思路更加清晰,思维方式更加纯熟。写作就是通过作者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见识,向读者表达自己想要抒发的情感,表达出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复杂心情。因此更多的阅读能够更好地体悟作者的写作心理,体会出作者心理真实的情感感受,有助于自己文章内容的达成和情感的表达。
例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整篇文章描绘一幅月夜下朦胧缥缈的荷塘风景。而如果仅仅是阅读,并不能够完全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如果能够真正地做到读写结合,写的过程会让体悟的时间变长,体悟的过程变慢。更好地体会出作者表达的对当时现实的不满,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不得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文章只有充满情感,才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让读者有耐心去阅读。而且,文章只有感情浓郁,文章的深度才能不断地增加。感情浓郁的文章能够真正表现出学生自由的思想和张扬的个性,在更多地锻炼中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从而在自己的写作中将文章能够真正抒其所感,表其所想,让文章充满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思想境界。
二、激发学生不定时的激情写作
不定时的激情写作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对于不同场景进行精彩的描述。特定的情境能够更好地增加情感的表达,让文章更加充满激情,也能够锻炼学生快速写作的能力,减少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陌生感。写作心理学研究表明:“写作状态分为四个阶段:积累生活阶段、激发动机阶段、艺术构思阶段、艺术传达阶段。”所以写作状态的养成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锻炼和培养,而平时不定时地锻炼写作,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经验,感受写作过程中获得的细节和经验,逐渐提升写作能力。
例如:在学生出去旅游或者读了一篇文章之后,便可以给自己设定20-30分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写作练习。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再拿给教师进行点评和修改。因为是新近亲历过的情境,能够更好地表达学生内心的感受,更好地将文章的情感抒发出来。也能够让学生在这些练习中获得更多表达情感的技巧和方法,让今后的写作能更上一个台阶。
三、促进学生自主观察体悟
让学生的文章更加充满真情实意,也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积累。高中生在学习之余能够阅读很多的精品读物和好的文章,在一些考卷的阅读题中也存在着许多优美的文章,这也是除了教师课堂教学之外另一获取知识的途径。虽然学生在高中学习中,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体悟,但是生活也是一个老师,在生活中注意观察,通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总结写作的技巧,在生活中寻找能够提升写作能力,让写作更加充满诗意的方法。高中开设的选修课就能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写作的技巧,选修课因为不同于必修课,能够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积累素材,获得更高的文学修养,提升写作能力和培养写作情感。
学生平时在读书看报的过程中,看到优美的文章和遣词造句,要主动地积累和摘抄,以方便记忆和背诵,更好地运用在写作之中。将这些优美的字句和段落摘抄下来,加以背诵,能够在考试的写作过程中遇到合适的情境,加以修改和利用,可以很好地提升考试成绩。将文章中的优美段落进行总结,能够更好地体悟文章中精彩的部分,体会其中作者的情感。
总而言之,在作文写作中表现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已经成为作文评判的一个重要方面,浓郁饱满的感情能够让作文的印象分提升许多,也能让学生的写作功底获得提高。
高中作文评语的写作建议 篇4
一、高中评语存在的问题
1.评语陷入简单化、八股化的泥淖中。
学生写完作文后, 期待能得到老师的评价, 然而大部分教师书写作文评语时应付了事, 有的只在比较好的地方或者需要改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 有的只是对学生的作文做寥寥数字的眉批, 总批大多是套用概念术语, 诸如用“结构完整”、“中心突出”、“构思新颖”、“语句通顺” 等语排列组合, 更有甚者通篇没有评语, 直接打个分数、日期。 如此作文评语势必千篇一律、没有价值。 评语简单化模式化是教师偷懒的挡箭牌, 势必对学生作文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导致学生对自己的作文细节一无所知, 进而影响作文教学效果。
2.高中作文评语重应试, 轻情感交流。
高中教师的作文评语往往关注最多的是主题拿捏、 写作技巧、内容结构、文字表达等, 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感的关怀, 而高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年纪, 往往思想幼稚敏感脆弱, 习作中往往会折射出高中生心理、情感、认知的偏差, 如果教师在作文评语里加以适时情感疏导和点拨, 则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和促进德育教育。 高中作文评语严禁措辞严厉, 以免影响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高中评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高中作文评语之所以简单化、模式化现象严重, 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对作文评语的重视程度不够, 忽视对学生作文进行有效的批改。 某些教师认为作文是练出来的, 不是改出来的, 认为量变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发生质变;其次是教师工作量大、负担重, 如果每篇作文评改10分钟的话, 那么每次作文练习, 老师至少需要10个小时的时间, 如此繁重的工作量, 导致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 无法认真书写作文评语;再者, 教师自身评价能力有限, 评语写作意识较弱, 很难写出文质兼美、切中要害、诚意恳切的评语。
四、作文评语的写作建议
1.评语要及时且保证有充足书写时间。
学生绞尽脑汁写出的作文, 期待老师的评价, 教师要及时评价, 并反馈给学生。 为了写出有质量的能真正起到实效的作文评语, 教师首先要保证足够的作文评语书写时间, 切实落实作文评价的改进功能。
2.作文评语要有针对性。
教师所给评语要针对具体问题, 作详细的分析, 比如对有语病的句子, 应用波浪线画出来, 并提供修改方案和建议, 进行具体针对性指导, 才会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评语的价值, 佩服教师的文字鉴赏能力和爱岗敬业的品质。
评语要有针对性, 每次的作文训练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只能围绕一个或几个目标进行, 这就要求作文评语必须针对具体的训练目标做出恰当的评价; 当学生习作漏洞百出的时候, 当“立意”、“材料组织”、“语言结构”等都有问题的时候, 教师要选择重要的或者是该生最欠缺的问题点评, 不要让学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自我否定。 此外, 由于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 要针对水平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作文评价标准, 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如内向的学生心思缜密, 敏感害羞, 因此对这类学生的评语就要尽量委婉迂回。
3.注重情感关怀, 充分发挥作文评语的沟通功用。
评语是师生间进行情感沟通的桥梁, 作文评语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要在保证其客观性的同时兼顾其人文性, 在作文评语中多渗透一些人文情感的关怀, 对学生习作中流露出的困惑、偏激、幼稚的看法不要打击讽刺, 而是要对他们的认知态度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 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评价作文不能用审判者的眼光审视学生作文, 面对学生辛辛苦苦写成的文章, 教师不能苛求责难, 而要贯彻鼓励性的原则, 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多做纵向对比, 不断看到学生的进步, 多表扬鼓励, 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教师书写评语时要避免使用缺乏感情色彩的祈使句, 多用一些商量的、征询意见的语气, 这样学生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逆反心理。 虽然书写评语语气要亲切, 但是对于学生习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不可纵容姑息, 教师要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评语让学生茅塞顿开。
4.提高自身的评语写作能力。
作文评语是教师的下水短文, 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自己要先做到。 评语是教师的创作产物, 虽然寥寥数语, 但这是学生学习的范本。 教师要遵循相应的写作规范, 内容要充实具体、标点要正确、书写要规范工整。 在具体书写评语时, 教师要讲究遣词造句, 活化评语语言,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引用名言、诗句等方法增强评语的文学性。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好的评语本身就是一篇美文, 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陶冶, 并对老师产生敬仰之心, 自然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 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更完美的文章。
高中作文写作方法 篇5
1:以“改造”为题目:
向日葵香
蔡思齐
梵·高的忌日时,我正在上海南京路的地下人行道中穿梭。昏暗的地下通道中,忽然觉察到了几点阳光。那点温暖,如同午后躺椅上的咖啡,醇厚而浓香。不由得驻足,隔着橱窗,见到了几朵向日葵正在怒放。
于是想起了梵·高。
那是一个充满了痛苦与彷徨的人物。他卑微而弱小,无法改变世界,便只能用画笔蘸满了自己的灵魂,挥洒于画布之上。每一幅画都是他心中的一个窗口。它们毫不保留地打开,让无数人陶醉其中不能自拔。人是害怕失去自我的,于是他们疯狂地想要改变梵·高,让他停止发挥他那撼人心魄的力量。
他们开始行动了。他们不断地用石子丢他,砸破他的脑袋,拆毁他的画板,倒掉他的颜料,甚至于毁掉一切他想要画的东西。他们要改变梵·高,让他顺从他们,用他那满得要溢出来的才华,建造出他们的理想的城堡。他们惧怕梵·高,于是他们摈弃他,毁谤他,侮辱他,让他在这个世界上无法生存。
然而梵·高始终挺着他那颗高傲的头颅,执着得如同他笔下那黄灿灿的向日葵花。它们黄得那样纯粹,亮得那样彻底,而且始终不曾改变,不曾因任何改变而隐去它的光芒。弗洛伊德说:“他的向日葵只有那一种光;只有他的向日葵,才有那一种光。
所以,谁都改变不了梵·高。因为他画的所有东西,并非取之于外部,而是掘取于心灵。渐渐地,他的心被掏空了,而他的画,就成了他。他就像他的画,可以被毁掉,却不能被改变。他做了一生他自己的梵·高,不论怎样都不肯抛弃自己,不理会别人接受与否,于是他只有死。
他不能改变世界,又无法改变自己。但可贵的是他保住了他的灵魂。他死了,他的画却留了下来。那些向日葵们依旧无法改变,那样孤傲地开,孤傲地亮,孤傲的香。它们代表了它们主人一生不曾见过的财富,却依旧不能为任何事物所影响,改变——一切都被它们改变了。我站在纷奢繁华的马路正下方,在昏暗的灯下看着向日葵。历史的脚步已走过了两千多年的旅途,那个邯郸人学步的“改变”所付出的是无法再站立起来走归乡的路;戊戌变法的诏书早已尘封,六君子的热血不知能否警醒当今在“改变”这条路上急速前行的人们。历史的书卷已然合上,能够穿越时空的,竟只有这向日葵,不变的微低着头,迎向百年中不同的目光。手指轻轻触上橱窗,细细地端详,依然见得到,花的主人那永远倔强的笔法。忽地,那花瓣儿似乎动了一下,风过,送来那向日葵特有的,带着太阳味道的幽香。
2:以“大与小”为题目:
加上一个皇冠的身高
蔡思齐
看过《战争与和平》的人,会很喜欢拿破仑。被安德烈视作偶像的这个男人,拥有一头卷发和两撮干净的小胡子。在安德烈垂死的眼中,这个敌军最高将领高大而温和,看着面前的俄国军官,慈爱得像在看自己的儿子。
然而,全世界周知,这个小男人残暴无比,而且,他绝对是个小个子。
无论是年少时的擦鞋小工波拿巴,还是后来像一股烈火般烧遍了欧洲大陆的拿破仑,他都被定格在一百五十四公分的身高上。如此的地不起眼,仿佛丢进人群中就会被淹没。但这个小人面带微笑地抬起头来:“你和我有一个头的差距,但是我可以马上消除这个差距。”于是,他跨上了战马,挥出了战刀,指挥着成千上万需要俯视才看得见他的部下们,浴血奋战,出生入死。
没有人想象得到,那么一个渺小的身体里,会有如此惊人的雄才与野心迸发出来。腐朽而软弱的王宫贵族们害怕了,他们甚至还没有见过那个矮小的身影就伏地称臣了。因为他们知道,那个身影的出现,对他们,就意味着死亡。
然而,拿破仑·波拿巴,他再神,也不过是个凡人。在权力、欲望面前,小个子放下了战刀,捧起了皇冠。
不能说他错了,也许那些年传奇般的“金戈铁马”,为的就是那二十公分高的皇冠。也许小个子的心中涌出的那种雄壮的力量,是以皇冠上的宝石作为动力的。不管怎样,拿破仑,为自己加上了一个皇冠的身高。
他曾自嘲说:“也许就是为了戴上这个,我才生得这么矮吧。”最终如愿以偿地“长”高了的拿破仑,才发现自己依然需要“仰视”自己的部下。头顶上的二十公分并没有长高他的气势,依旧野心勃勃的他却找不回当年那种孤注一掷的豪情。
加上了一个皇冠的身高,拿破仑已不再是拿破仑。或许他变得高大了,但那个勇敢抬头擦鞋的少年,眼神犀利得远胜于此时的帝王。因为少年拥有的是辉煌的未来,而帝王只拥有辉煌的过去。
加上了一个皇冠的身高,拿破仑从此没有了未来。
拿破仑败了,败得没有一丝悬念。原本令他天下无敌的力量,随着皇冠的到来,渐渐萎靡而去。金光闪闪的二十公分并没有给他带来预想的力量,而且把他原本的力量都夺去了。死的时候,他还是那个小个子。
英雄往往是不起眼的。加上一个皇冠的身高,英雄,可能再也成不了英雄。
3、以“成功与失败”为题:
云渊之魂
金翰葳
据说,中国青海省有一座“拳精山”,而山中,有个被称做“云之渊”的神奇的地方。当地的先辈说,“云之渊”是胜利者灵魂的终点。
众人的目光似乎证实了这一点。在氤氲的雾气里,在云蒸霞蔚的朦胧中,有人看到了秦始皇包举宇内的气魄,有人看见霍去病横扫大漠的豪迈,有人听见唐太宗“民贵君轻”的誓言,有人看到铁木真囊括四海的霸道。可是,透过缭绕的烟气,那里,似乎是他!为什么他会来到这里,“云之渊”不是成功之魂的归宿吗?
他,不就是西楚霸王吗?是的,就是那个挥舞着长矛,激烈地和汉军搏杀的身影。烟笼雾横,好象又回到了从前。
鸿门之宴,充满着杀机,而一声“籍何至此”,他的豪情,压制住众人的杀气,放走了那个他生命中的克星。
荥阳城下,项王的雄师使刘邦的守军全军覆没,面对这绝对的优势,他没有追击。刘邦留下的妇孺之军,却拦住了雄师的去路,一声“入城”,再次让狡猾的市侩从容地逃离。
垓下军帐,虞姬鲜红的热血溅在项王磨光的铠甲上,面对曾经属于自己,而将永远属于自己的爱人,面对那白皙的肌肤上殷红的血迹,他,并未抹去身上的热血,而抹去了眼中的热泪。乌江之畔,他谢绝了亭长的好意,用自己滴血的长剑,浸着血的铠甲,与汉军激烈地搏杀。残阳如血,晚霞灿然。这个不屈的男人,面对着滚滚的江水,作出了无悔的选择。
历史,是常常以成败论英雄的。项王,终究是个失败者。可是,“云之渊”中,为何会出现他的身影呢?数代人都未找出答案。直到他们忍不住拨开云雾,看到项王那坚毅的面容和他眼中噙着的泪水。
项王,一个毫无心机的人,他是粗犷豪迈的男人的典型。在腾起着滚滚沙尘的战场上,项王所向披靡。但,在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中,他却远非那个市侩子弟的对手。然而,项王的诚挚与信义,为自己赢得了历史天平的公正。因为他待人诚挚,才被满腹算计的刘邦擒住了性命,才一次次的让刘邦那羞耻而恶毒的阴谋得逞,一步步被逼上绝路。英雄迟暮!因为项王的信义,因为他有爱,对战友的信义,对爱人的眷恋,让他无法回到江东,那块属于他的土地。他,终于履行了对爱人与战友的承诺,奋战到最后一刻,而正是这人生的最后一刻,让他燃尽了光华,完成了生命的涅磐!让天下,让历史,见证了英雄的诚信,而自己,亦成为了成功者。因为,在历史的丰碑上,在天下的议论中,项王,永远胜过刘邦。
其实,成功与失败只是一瞬,而心的胜利,品格的成功,才会被历史铭记。这样的成功者,才真正有资格成为--云渊之魂!
4、以“淡与浓”为题:
品茶
李瑞忱
茶,因其香气清高、味甘鲜醇而扬名天下。其中有蒂绿香浓的铁观音,有清淡甘醇的毛峰„„人生亦如茶,其中同样有着茶之浓烈、茶之淡雅。
青少年之时,人生如一杯普洱,浓烈而又醇厚,饮第一口便可以感受到醉人的茶香。那时的我们,有着“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激情魄力;有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凛凛气概;也有着“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那时的我们,对于茶,要选择普洱,因为浓重而醇烈的普洱可以使我们在一瞬间感受到沁人心脾的芳醇;对于人生,要选择激情的,只有轰轰烈烈的人生才足以让我们挥洒自己青春的狂热与张扬。普洱固然香醇,但过于浓烈的它同样有着些许的苦涩。我们用追求完美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用偏激的话语评论这个时代,总以为自己处于喜马拉雅山巅或大西洋海低,殊不知与他人同处一个社会的自己同样有着一丝淡淡的苦涩。但,尽管我们的青春有些浓,有些烈,有些苦,品味到的更多还是萦绕在口齿间的香醇。
中年之时,人生如一盏龙井,浓而不烈,淡而又不失其芳醇。虽然没有了普洱那般浓烈,没有了青春时代的躁热与激情,有的只是龙井的香馥如兰,有的只是中年人的稳重与成熟。子曰:“三十而立。”家庭与事业的责任感磨砺出了他们的冷静与坚强。他们摒弃了青春的躁热与苦涩,同时也扣留了青春的热情与醇香;他们在张扬中揉合了沉稳,将苦涩分化成了芳香。锋芒内敛的中年人品尝起来不再浓烈、苦涩,一口一口地饮下去只剩醇厚的龙井,弥久留香。
老年之时,人生如一樽碧螺春。初饮淡然无味,只有细品之,那醉人的幽香才会在腹中蔓延。那淡淡的茶香中,老人们似乎又一次踏上了童年的芳草;又一次见到了枯藤古道瘦马;又一次听到了断肠人浪迹天涯的绝唱;又一次挥戈而上,铁马渡冰河„„老人们将这几经风雨的记忆慢慢沉淀,沉淀到自己饱经沧桑的心里,沉淀到这碧螺春淡淡的芬芳中。只有这份淡淡的清醇,才是千载沧海桑田中最绵长的幽香。慢慢地饮,细细地品,才发现人生便是这盏碧螺春,愈淡愈品,愈品愈香。
将“微写作”植入高中作文教学 篇6
大多数高中生对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没有学习兴趣,但是对于微博、微信等微平台却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成为微平台上的中坚力量,在这个平台上写信息、参加评论,抒发着自己的真实情感,不知不觉中,他们参与到了“微写作”中。
一、微写作的种类
1.圈点式微写作
圈点式微写作的最大特点是简单,易于操作。在微博中发表评论就属于这种微写作,其具有一定的即兴性,通常产生于评论者的灵光一闪。学生如果能长期坚持圈点式微写作,可以有效提升思维能力,对社会、对生活会有更深的认识。这种微写作不仅能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积累,更重要的是它激活了中学生善于触摸世界的心灵,使他们面对世间万物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为作文注入了源头活水。
2.微博发表式微写作
微博发表式微写作一般应用在较长的记叙文学习中。当一篇课文的文字较长时,通过使用此种微写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比如讲解《像山那样思考》,课文描写了狼的很多细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微博发表式微写作,假设学生就是狼族中的一员,并要求他们对狼的每一个细节发表一篇微博,通过这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对文中狼的感情进行陈述。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完全融入到课文当中,对狼的整个细节描写了如指掌。
3.文中选文式微写作
对于一些好的文章,可以通过文中选文式微写作来提炼文章的精华,比如将文章精简成一篇短文。当一篇文章的精髓被提炼出来后,学生便掌握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然后再深入体味写作技巧在文中的作用,就会明白文章作者采用这种手法的妙处。
4.拓展延伸式微写作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微写作的题目:请站在教师的角度,为本课设计一段导语。这种微写作有助于学生做好课文的预习工作。在课文结束之后进行拓展延伸微写作,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微写作”植入高中作文教学的价值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最佳的学习是学生学得开心,从而获得更多的收获。高中作文教学的至高境界便是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乐趣,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当中进行写作。而将“微写作”植入高中写作教学正可以产生寓教于乐的效果。很多学生在传统的作文课堂上没有交流和互动,但是他们却对微博、微信等微平台很感兴趣,并且经常在微平台上发表言论,其中不乏生动形象、思想深刻的语句。如果将这种“微写作”融入到作文教学中,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慢慢爱上写作,不再厌烦写作。
2.有助于抒发真实感情
写作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如果没有融入自己的真实感情,写出来的作文就会空洞,质量自然也不会很高。对于“微写作”来说,自由是其最大的特点,没有固定的模式,最关键的是真实,能够抒发出学生的真实感悟。如一名学生在微博中这样写道:“我不把今天的事情留给明天,因为我知道明天是永远不会来临的。现在就去行动吧!即使我的行动不会带来快乐与成功,但是动而失败总比坐以待毙好。行动也许不会结出快乐的果实,但是没有行动,所有的果实都无法收获。”作者虽然用笔不多,但让我们深深领悟了行动的重要性,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让他人也深受感染。可见,将“微写作”植入高中作文教学后,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感情,也会为大作文的写作带来益处。
3.增强学生生活体验
通过“微写作”教学,可以使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体验生活、了解社会,从而使他们的写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微写作”不论是从题目,还是写作形式,都不会为学生增加太多的负担,能使学生明白“写作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道理。
传统的高中作文教学让高中生笔下的文字失去了作文本该拥有的灵动之美,如何使学生爱上写作已成为语文教师头疼不已的难题,而“微写作”的出现为作文教学带来了希望。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植入“微写作”,学生可重新燃起对写作的兴趣,为作文教学带来活力。一个时代必将选择符合自己时代情趣和节奏的文体,微写作就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精致化的言语实践。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这种微小的写作方式,能让写作更接地气。“微”也是一个整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对学生而言,写作“少则得,多则惑”,应降低难度,落到实处。当然,我们也需要用系统论的眼光整合这些“微”,聚少成多。展望未来,世界正进入崭新的“微时代”,“微写作”必将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生长点。
高中英语表格作文写作初探 篇7
考生要写好此类作文, 必须先审清题意, 把握准文章的体裁、格式, 然后确立内容重点, 列出所有要点、涉及的相关词语及句型, 最后组织、排列句子, 组段, 成篇。
例题:假如你在自己的班级就校服问题进行了调查 (survey) , 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请参照该表写一篇题目为Report on the Survey about Our School Uniform的报告。
注意:
1.报告须包括调查表中的主要内容,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 使内容连贯。
2.词数120词左右。
参考词汇:follow fashion赶时髦
说明:此题属表格作文, 题材贴近考生生活实际, 考生应有话可说。
第一步, 审题:此题要求写一篇说明文。
第二步, 编写提纲。
1.有60%的人喜欢校服, 原因是它看上去样式新, 颜色很好。穿着校服时显得整洁, 能表明衣着者是学生。衣服没有好坏之别, 人人都是平等的, 没必要赶时髦。
2.有30%的人不喜欢校服, 原因是它样式单调, 不好看, 颜色也不好, 穿着不舒服。
3.有10%的人对穿着校服未置可否。
第三步, 列出陈述要点的重点词语。
1.did a survey, school uniform, asked, what they thought about;
2.majority, 60%of them, fashionable, nice color, neat and tidy, a symbol of student, in one’s opinion, feel equal, no need, follow fashion;
3.feel uncomfortable, dull, old-fashioned, simple style;
4.have no idea.
第四步, 将要点扩展成句子。
1.I did a survey about our school uniform.I asked my classmates what they thought about our uniforms.
2.The majority like it.60%of them say it is fashionable.The color is nice.They think it is neat and tidy and a symbol of student.In some students’opinion, when we wear our school uniforms, we feel equal.There is no need to follow fashion.
3.30%of my classmates don’t like the school uniforms.They say they feel it uncomfortable to wear school uniforms.The color is dull.It is old-fashioned.In the eyes of these students, its style is too simple.
4.The rest of them have no ideas about it.They feel it hard to decide whether they like it or not.
第五步, 运用合适的关联词、过度语连句成文。然后通读全文, 修改和补充。
参考范文:
I did a survey about our school uniform.I asked my classmates what they thought about our school uniform.
The majority like it.60%of them say it is very fashionable and the color is nice.They think it is neat and tidy and a symbol o student.In some students’opinion, when we wear our school uniforms, we feel equal and there is no need to follow fashion.
But there are 30%of them who don’t like the school uniform They say they feel it uncomfortable to wear the uniforms.Not only is the color too dull but also it is too old-fashioned.In the eyes o these students, its style is very simple.
And the rest of them (about 10%) expressed their feelings by saying they had no ideas about it.They felt it hard to decide whether they like it or dislike it.
练习:
题目一:下面是你市近几年来人们饮食变化的调查表, 现在请你根据这个调查表写一个报告, 并分析说明其中变化的原因。
注意:Mea
1.尽可能少用表格中的数据。
2.词数100左右。ruit and Vegetables 2信息看国际国内
参考词汇:饮食:dietTotal 100%
题目二:假定你班最近要举行一次关于上因特网的利弊辩论赛。你是赞成派之一, 现在请根据你们赞成派所拟的要点写一篇辩论稿。通讯发电子邮件, 打电话学习网上学习, 阅读各种书籍, 自学外语娱乐欣赏音乐, 看电影, 观看体育比赛, 玩牌, 下棋
注意:
1.文稿必须包括表格内所有信息, 行文连贯通顺。
2.词数120词左右。
参考答案:
题目一:
Changes in People’s Diet
Diet is very important in people’s life.From 2008 to 2012, people’s diet changed a lot in our city.Grain was no longer regarded as the main food.And as the proportion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dropped, more milk and meat are drunk and eaten.
What caused these changes?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One is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people began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keeping a balanced diet.The other is that people had more money to spend and could afford more expensive food.They tried to change their low-priced diet into a more varied one.They were eager to build up a strong body by improving their living standar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our food supply, further changes will take place in people’s diet.
题目二:
培养高中生英语作文的写作能力 篇8
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总结了以下经验与教训, 谨供与同行们探讨和分享。
一、培养学生用英语写作的习惯是提高英语作文写作能力的基础前提。
大多数高中生内心害怕用英语写作, 没有用英语写作的兴趣和习惯。要先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和习惯。刚开始就拿英语高考真题的命题作文叫学生写作, 会打击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这些真题命题作文在多方面有多层次的写作要求, 大部分高中生还没有达到相应的写作能力, 尤其是高一, 高二学生的词汇量, 语法知识等方面, 还处在有待学习, 积累, 实练等阶段。就高考真题命题作文来说, 大部分学生用英语无多少话能说, 写不出来, 望而却步, 不再想写了。针对这种情况, 要想方设法激励起他们写作的兴趣。高中生都是16到20岁的青少年, 这个年龄阶段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呢?我设计了几个他们有话可说, 有兴趣写的开放式作文。作文的题目自己命名, 想写什么题目都行, 只要在我要求的内容的大范围内就行。作文的字数是弹性要求, 根据每个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同, 他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我布置的第一篇作文的中心话题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异性同学。学生有话可说, 也有兴趣写, 不会的单词, 他们乐意花时间去查字典, 都尽力表达出心中的那份激情, 结果, 大多数学生都写出了100字左右的作文。有了这次良好的开始, 再趁热打铁, 不久后, 布置了第二篇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个事物。它可以是食物, 衣服, 动物等。 (吃, 喝, 玩, 乐, 用等中的任何一个话题都行) 。结果, 这次学生们写的话题五花八门, 有的写他家的狗是多么可爱, 有的写他最喜欢吃面条, 有的写他最爱足球运动等。总之都写的具有真情实感, 有的还很感人。此后, 又间隔一定的时间, 分别布置了几个能激发起学生兴趣的作文话题, 譬如:我长大后, 想从事的职业。我如果是亿万富翁, 我想拿这些钱做哪些事呢?等。这一系列的练习, 都旨在先激发出写作激情与兴趣, 与此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用英语写作的良好习惯。
二、老师批改作文要讲究策略, 时间, 地点
多公开表扬, 少批评, 一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 引导他们掌握写好作文的技巧和努力方向。我专门选择在晚自习时批改作文, 见到学生写的好句型或好短语或好词, 我都当着全班学生的面, 摘抄到黑板上, 公开表扬该同学, 指出他们好在哪里, 不但被表扬的学生更有写作的积极性了, 而且其他同学也明确了好作文的标准是哪些和他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努力, 不断在自己的写作中有意靠拢, 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譬如, 好词是什么?也就是要知道高级词汇比低级词汇更能体现出写作者的英语写作功底, 虽然两个词义很相近, 但是在高考作文中的得分率却相差甚远, 高级词汇的得分率要比低级词汇的得分率高。我在黑板上摘抄了甲乙两个同学作文中同意的句子:甲I like apples.乙I am fond of apples.我叫大家对比这两个相同意思而表达方式却不同的句子, 看哪一个更好呢?学生们很快发现乙比甲好。我再点评, 明确指出乙比甲好在哪里, 初中学生都会用like, 而只有高中生才学了be fond of, 所以be fond of比like高级, 得分率也较高些。学生们通过对比深刻领会了:要尽量选用高中所学的固定短语来代替初中所学的简单词汇, 使句子高级化, 得分率就高。其次, 要在句子方面下功夫。让学生明确认识到, 写作中要让句式多变, 不能整篇都是简单句, 尽可能多地写出复合句, 复合句比简单句得分率高。我在黑板上摘抄两个同意句子。甲He bought a book in the bookshop.He lost the book the next day.乙He lost the book the next day which he bought in the bookshop.学生们通过分析, 对比, 讨论, 自己体会出运用定语从句比简单句高级。最后, 非谓语动词的运用也是作文的亮点之一, 要有意识地多加运用。甲He sang the song and entered the classroom.乙He entered the classroom singing the song.学生们对比, 讨论之后, 我明确指出:乙同学用现在分词作伴随状语就比甲同学用并列谓语显得语境顺畅, 生动。除了以上三点之外, 还要鼓励学生平时在英语学习中多积累一些固定句型和谚语, 例如, 强调句型, 感叹句, 几个形容词的并列使用等。努力把作文写得内容丰富, 句型多变, 词汇有深度, 逻辑清晰, 遣词造句生动活泼有层次。
三、对学生要有包容, 忍耐和等待之心。
有些学生的作文, 客观上说, 实在太差了, 但是只要他写了, 无论写的多差, 字有多么少, 只要他尽力而为就好。批改过程中, 尽量避免打叉号, 只把明显的错误用红笔圈起来, 在它上部写出正确的词句。绝不能字字较真, 句句纠正, 这样会打击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可能导致不再敢轻易下笔。再怎么差的作文, 我也要绞尽脑汁至少找出一个亮点, 即使只是一个词, 也在全班表扬他, 重在鼓励他继续写下去, 相信在后面的学习中, 他总会在他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酌情给分。好的给95分以上, 一般的90分以上, 最差的也70分以上。重在鼓励学生继续写作的热情, 培养用英语写作的习惯。千方百计地找出每个学生作文中尽可能多的亮点, 用红笔画出来, 加批注OK。在全班学生面前念出来, 或写到黑板上, 该同学的名字突出表扬, 他的作文亮点好在哪里, 为什么好, 一一讲解清楚。老师夸一个他们不认识的学生的好作文, 不如夸他们中间的一些同学的作文好在哪里, 更能刺激和激励他们, 他们熟悉的同学能运用的亮点词, 短语, 句子等, 他们自信自己也能行, 甚至会更好。写作兴趣是在老师的表扬和学生间的你追我赶中长期培养起来的。
摘要:英语作文能力培训
高中作文写作 篇9
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 与下列因素关系甚大, 包括:社会联系、教师影响、课外阅读、家庭因素、个体素质以及课堂教学、实际写作训练等等。这些方面条件具备或做得好, 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可以稳步提高, 否则是非常困难的。
一、与社会的联系
应试教育否认学生的社会属性, 无视学生个性, 完全把学生视为学习工具、机器、知识接收器、迎考对象、现代化的“应试奴隶”。素质教育从根本上确认学生的社会属性, 尊重学生个性, 视学生为社会的一员, 主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启发、引导、帮助、教育学生, 使其成长为知识全面、品质优秀、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人。作文教学应该体现这一特点。
学生的作文中充满了社会生活内容, 带着时代气息与特征。作文中反馈给老师奋发的力量和信心, 有很多时候是和老师“谈心”。记得在暑假, 我所辅导的一位高中生对我说:“老师, 我觉得一个中学生是要在不断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中才能健康成长的, 所写的文章是人格的反映, 是心灵的表露, 同时又是个人进步的监督员……”这个学生的父亲是省军区的一位领导, 有这样的认识, 必将是有出息的。
还有, 不少学生在与我的谈心中反映出:我们学生的功课学不学、学得好不好都无关紧要, 反正有了“门儿”不识字也能有工作;没有“门儿”, 学习成绩再好, 还是回家当社员、做农民……
由此可见, 高中生的作文是与社会紧密相联的。但是由于人们越来越看重分数和升学率, 教育形式逐步转变成了应试教育, 学生作文就变成了“迎考”作文, 家庭以及社会“挤”着学校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督促着学生的写作, 这就必然失去作文与社会的联系。
二、教师的影响
教师的人品、学识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 教师的品德在中学生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尤其是语文教师, 因讲解课文, 分析文章, 讲评学生作文, 与高中生有较多的心灵碰撞和情感的沟通, 对学生影响很深。这种影响在他们的写作中会有所体现, 在他们给老师的信中, 在他们的各种对老师的“回报”中, 都可表现出来。教学中有很多正、反方面的例子。
从提高整学生的作文能力着眼, 也需要每一个教师勤奋工作, 提高素质, 强化训练, 在传道授业方面做出表率。
三、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对提高高中生写作能力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应试教育将高中生置于无尽无休的题海之中, 课外阅读的时间就很少了, 教师陪着减少休息时间, 牺牲节假日, 尽管也取得了效果, 但毕竟还是不太正常的。不少成绩突出的高中生, 其写作水平的提高都得益于课外阅读, 他们从中开拓了视野, 激发了灵感, 增进了文思。学生们在这一方面也很有体会。很多时候, 这些收获不是马上能察觉的, 是要冷静、客观地思索、考查之后才能感觉到。自由、自觉的课外阅读, 是提高高中生作文素质的必要途径。
四、家庭因素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一般来说, 美满健康的家庭, 其子女感情丰富、健康, 否则, 其子女会出现各种病态、心理的畸形, 这在学生的写作训练和作文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很多高中生, 经过训练、辅导, 都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有的则不能做到, 究其原因与家庭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这方面一是需要社会的教育, 促进家庭生活的健康;另一方面, 学校、老师要引导学生“自我剖析”, 正确认识家庭, 以利自我心理健康的培养, 从而搞好写作, 提高作文水平。
五、个体素质
写作能力的培养, 作文水平的提高, 是从学生本身出发的, 因人而异, 并且是可变的, 因此, 这个“培养、提高”是从他们各自的实际高度上去进行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 必须承认差别, 消灭差别, “制造”差别。承认差别是前提, 消灭差别是方向, “制造”差别是结果。但这个“制造”不是教师人为的制造, 而是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同时, 在提高作文水平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这是素质教育在作文教学中应走的路。
我在高中作文教学实践中始终注意和把握着这个关键, 因而也就能在客观上获得了大面积的丰收。
六、课堂教学
学生写作训练的“操场”是在课堂上, 课堂教学促进着学生的写作。教师像乐队指挥, 和学生一起演奏着“写作”“作文”的大合唱、二重唱、多重唱……写作训练与语文教科书教授的密切结合是很多语文教师得心应手的艺术, 从一篇篇的课文, 从一个个的例子, 精心指导学生去构思、去操练, 使学生借他人智慧丰富自己的文思, 从中学词汇、学文句、学构思、学综合分析表达, 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七、持续写作训练
我对高中学生的写作进行了艰难的实验, 我的具体作法是本着“平时多出汗, 战时少流血”, 进行了持续写作训练。“周周有作文, 篇篇有批阅”, 在写作上体现着紧张性、竞争性和平常性———平常像考试一样, 有紧张性、有时间观念, 而临考时却变为了“平常性”, 像平常一样。因我们生活在竞争的时代, 要全面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水平, 因此要使我们的学生写作能力平常化, 成为随时就能用得上的能力, 像吃饭、呼吸一样, 有时是信手拈来的, 写起来得心应手。教师和学生平时这样努力, 考试时也即“平时”了。生活中、工作中, 即使是战斗时、急需时也是如此。
这里还涉及到如何批阅学生作文的问题。教师批阅学生作文, 要坚持学生做的教师一定做到, 教师要做学生的表率。我对高中学生的作文的批语, 采取多种方式, 即有简批, 详批, 谈心批, 续写批, 改写批, 划错批, 划警句, 优句批, 范文批等等。即使是简批, 我也首先标出错别字, 促使学生自己去改正, 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高中作文写作 篇10
1、话题类作文的概念
话题类作文是命题教师通过给出一个热点性的话题, 然后让学生以这个话题为中心, 自拟题目并且组织材料进行写作的。话题类作文一般都会有一定的字数限制, 所以学生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 要针对话题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在写作内容以及题材上不会有大的限制。话题类作文本身就具有开放式的特点, 与命题作文相比, 话题作文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比较广阔的写作空间, 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2、话题类作文的写作技巧以及方法
2.1注重应用导入艺术
好的开头对作文的整体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导入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更会为整篇文章奠定一个好的基调。在写话题类作文时学生应该围绕话题, 开动脑筋, 用精炼的几句话将文章的内容进行“点睛”, 以其巧妙的导入给读者制造玄机, 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
2.2合理融入亮点词汇
在英语作文的写作过程中, 对于词汇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足以体现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比如, 常用的important这个词就可以适时替换成significant。大多数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经常使用一些比较平常、低级的词汇, 而不会大胆的去尝试使用老师新教的词汇或者句型等, 当然, 这也是学生作文质量不能提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 我们鼓励学生们大胆尝试运用新学的单词以及句型, 达到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效果。
作文除了华丽的开头, 扩展部分其实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 更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这部分是学生通过对话题的理解以及对资料的整理组织, 对数据的处理等等的一个最为真实的再现, 所以, 学生在写这一部分的时候应该做到能够自圆其说, 不要偏离话题, 最好在写作之前预先写一个提纲, 使扩展部分具有合理性。
2.3创新应用写作模板
有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是喜欢套用一些模板, 虽然这些模板会对提高作文分数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由于阅卷老师在阅卷的过程中看多了这种固定式模板, 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 我们建议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避免过多地套用模板, 这样既避免了单一的模式, 又让教师有新鲜感。因此,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有选择性地积累一些优秀的句子, 比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和“A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等, 而不是单纯地套用模板。
2.4豹尾式结尾
作文的结尾要与开头遥相呼应, 千万不可拖泥带水, 要做到简洁有力。优秀的作文结尾一般都能表明自己清晰的观点和重点, 让读者回味无穷, 引发读者的深思。
2.5注重结构调整与优化
高中生要写出一篇英语佳作来, 不仅需要学会怎样审题, 还要做到作文的结构清晰, 词汇运用新颖。其实除了这些, 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一些材料作文的强化训练, 让学生真正做到“四会”互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要经常积累与话题作文相关的知识, 扩充自身的词汇量, 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出自己要突出表达的“亮点”, 这样一篇好的话题类作文会轻松地写出来。
3、总结
高中作文写作 篇11
【关键词】高中 语文作文 教学 写作技巧
写作是一个从思想到书面表达的过程,其不断指导着学生认识人物、体验人生, 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训练学生形成写作的技巧,以擅于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进而引发学生的写作及语文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提升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寻找写作素材,指导其立意
教师需以优秀实例向学生展示,写作一篇优质文章的关键是在于它的真实性,感动需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教师在为高中生讲解写作技巧时,需擅于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用情感打动人心,需指导其善于从 实际的生活中进行感悟、总结, 并体验、思考,以培养创新性的立意。语文教师在引导高中生结合生活创作时,也需擅于激发与引导学生将其自身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高中语文教师需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感悟情感的能力,即通过培养其擅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从而使其逐渐了解社会生活、人物性格、风土人情,进而拓宽学生在生活中写作的表达技巧养成途径。此外,高中写作技巧教学中,需培养学生注重写作素材的长期积累过程,注重写作能力及技巧。教师需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技巧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擅于启发学生写作思路。
此外,一篇好的作文必须具有新颖性,使人看到感觉眼前一亮。比如在进行人物的描写时,教师可采用正面描写的写作技巧,也可采用侧面烘托的方式。在情景 的描写上,教师需教会学生学会衬托文章的中心思想情感。此外,要教会学生学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即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师进行点拨写作技巧的过程中,其还需对指导学生的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之外,结合多方面方式培养学生立意,使其全面认识写作技巧的重要意义。教师还需重视培养学生注重找寻生活,并重视结合素材融入情感进行书面表达。其需培养学生擅于从生活中寻找自己写作的素材,然后加之丰富的想象力,最终创造出具有优秀的情感类或应试性高分写作文章。结合真实情感的文章更具有吸引力,一篇优秀的文章需在情感上引起欣赏文章的人的共鸣。教师在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积累的指导过程中,需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擅于将与所写作内容有联系的因素充分升华而后结合到文章中。进而促进学生进一步观察生活,也可引发其自身观念表达文章的主题与理念,并促使高中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写作技巧的综合能力。
二、教育学生利用阅读价值,指导其技巧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是和学生情感紧密相连的一项活动,培养其在阅读中感悟。在学生进行作文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其将内心的真实感情流露出来。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充分注重阅读,以尊重学生的不同途径的写作表达技巧及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形成广泛的阅读习惯。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指导其积累语言表达技巧,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之中。教师还需对涉及语言知识的优秀的文章中所涉及的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离不开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应多为学生推荐适合高中生应试高考的写作技巧的文章进行阅读,如一些有利于其模仿的高分佳作、利于其写作能力发展的书籍或生活素材。教师还应勤于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断拓展高中学生的阅读途径,培养其形成广泛的阅读兴趣。同时教会学生将充分利用阅读的感悟的关键作用,而正是由于阅读在语文作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应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不断完善自身能力,从而提高阅读及写作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不断地阅读中,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书籍丰富自身的知识量,开阔学生视野,从而使其在正确的学习理念引导下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写作注意事项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以下方面:比如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整洁、不写错别字、注意掌握时间与限制字数等相关要求。教师必须向学生明确:作文语言必须保持通顺,不存在任何语言错误;标点符合是写作的重要部分,也是指导学生写作内容的提示。此外,教师需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的技巧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记录阅读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以敏锐的思维进行语文作文写作的表达。在注重阅读以促进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多选取具有新的理念的文章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与感悟语文阅读及写作的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丰富写作技巧,弥补写作表达不足,从而通过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阅读的作用,强化写作注意事项最终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高中作文写作 篇12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指导,情景交融
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都有种感觉,很多学生作文中也有写景习惯,不过,通常状况下,都是写景归写景,抒情归抒情,很少能完美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使情与景交融得自然流畅。而情景交融是古今名篇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对景物具体生动的描绘,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这样,文章的意境就浓郁深长,更有审美情趣。
本课的设计以徐渭题画入手。有人画了一幅《柳亭送别图》。 请他赋诗一首,徐渭一口气写了四句:“东边一棵杨柳树,西边一棵杨柳树,南边一棵杨柳树,北边一棵杨柳树。”大家见了好生奇怪? 但见徐渭从容续出两句:“纵然碧丝千万条,哪能绾得行人住?” 这时大家拍案叫绝。这一写作技法就是“情景交融法”,画龙点睛, 将离别之“情”融入“景”中,借柳亭之景,抒送别之情,意境新奇。以这个故事为导语,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由于本课设计针对的是高一第一学期的学生,因此我在选择教学材料时都是学生们见过学过的几篇典型作品。
第一,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白朴《天净沙·秋》对比,描绘同样季节的景色,但字面表达不一样,内含的情也不一样了。 马致远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表达的都是长期飘落在外的羁旅之人孤苦、哀愁的心情。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 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的高明了。
第二,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中有一段感伤衰退的景物描写, 前半段环境描写,下文“满园的创伤”几个字点出了这园中景物的特点。作者虽然仍是这里的主人,而且在这里又住了十三年零五个月,但是眼前的景物却失去了当年的光彩,它是凄惨的、荒凉的, 而且还改变并增添了新主人。物非人也非,一切都昭示着大劫过后的创伤。后半部分是心理描写,抒写自己对已经失去的爱人和爱犬的思念。作者把对包弟的思念和对萧珊的思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说明了包弟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在人情殆尽的年代,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为了保全自己而抛弃一只小狗,又算什么!但作者却没有为此而宽恕自己,而是“感到羞耻”“瞧不起自己”“不能原谅自己”。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作者处世又是多么严肃!
第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很耐人寻味。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第四,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枯燥的数字一经他化入诗中,就被赋予无限活泼的生命力。一般地说,计数不确是乡里人的一种习惯;特殊地说,它不也正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那心境的散适澹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村隐约迷茫,而诗人久久地伫立凝望,不正见出那心理上的切近炊烟袅袅,天宇苍茫,这同诗人大解脱之后那种宽敞的心境是多么和谐。接下来描述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虽然陶渊明从小生活在庐山脚下,这里的丘山、村落原本十分熟悉,但这次是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住宅周围有十余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大,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美好乐园,是自由自在的心灵栖息之所。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恬然自足、怡然自乐的愉悦心情。这正如他自己所歌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教材中的例子给学生们解析过之后,接着我选取了平时学生们习作中的一些例子:“痛苦的期中考试结束了,这节班会课将会出现成绩,坐在班会里的我坐立不安,因为我的政治成绩很烂,烂到看不成,这一点我心知肚明,其他几门也凶多吉少,真是学霸着急, 学渣也着急啊!不会比上次还低吧,这可是九门课啊,上帝保佑不要太差。那张宣判着死刑的通知书贴在了墙上,我颤颤巍巍,一步三晃地跑去瞟了一眼。咦?貌似比上次进步了四名,我心中闪过一丝侥幸,虽然很差,但也不至于挨父母的骂了。
以上两个学生作文中的例子显而易见,只是单纯地叙述考试过后自己的内心感受,但是如果引导学生借助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表现这种心理感受又会是什么样子呢?紧接着就让学生们进行课堂练笔,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来写一写考试过后自己的内心感受。学生们很快就能领会老师的意图,妙笔生花,精彩连连。以下是学生的展示:
期中考试后的那个晚上,我独自游荡在繁华而又空旷的大街上, 天空灰蒙蒙的,没有平时深邃而宁静的深蓝色。那轮明月仿佛老照片上的陈年旧事,蒙了尘,划了痕,又如一盏昏暗的路灯散发着暗淡的光。街道上虽已是深夜,却仍旧人来人往。人潮涌动,闪烁的霓虹灯照亮了一张张陌生的脸庞──浓妆艳抹,神色疲惫……本段可见该生的功力深厚,将考试后的心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的细致入微,让人心旷神怡的明月此时此刻也如同蒙尘划痕的老照片,看似照片划痕,其实是自己的内心蒙尘划痕,长短句表达,错落有致, 着实精彩。
【高中作文写作】推荐阅读:
高中作文写作技巧01-25
高中作文的写作方法10-12
高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12-30
高中话题作文写作技巧01-27
高中写作基础:话题作文09-24
高中英语作文写作技巧12-21
高中英语作文分类写作05-15
高中英语提纲作文写作技巧01-03
高中作文素材:关于浓浓亲情的写作素材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