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公室工作要点

2025-01-13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要点(共8篇)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要点 篇1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要点

----年,是新一届市政府班子展示新形象、开创新业绩的重要一年。在新的一年里,面对机遇和政策叠加、优势和潜力凸显、转型和跨越并举的新形势,市政府办公室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强工兴市、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参谋政务、协调服务、督查调研等职责,不断提高“三办三服务”水平,努力建设协调有力、服务一流、工作规范、运转高效、保障坚强的政府中枢机关,奋力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的总体部署,着力于政府工作的创新和开拓,立足于保持政令畅通和工作落实,定位于全面发展和争创一流,以开展“重基层、强政务、抓服务、转作风、改文风、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创建“学习型、务实型、效能型、服务型、节约型、廉洁型”机关为目标,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搞一流服务、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在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办公室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重点工作

(一)综合政务抓突破。一是建立政务人员传帮带制度。采取 分管主任帮 科级干部,带 秘书的形式,组成传帮带小组,思想上交流,作风上促进,工作上联系,业务上帮助,生活上关心,不断提高政务人员业务能力和办公室政务、事务联系水平。二是建立文稿登记评比制度。政务人员认真记载参与起

草文稿情况,定期组织评比、讲评,促进文稿质量全面提升。三是建立定期总结交流制度。每完成一次综合材料、大型活动,及时总结经验,交流体会,吸取教训。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办公室副主任综合协调、综合材料审核把关能力进一步提升,副科级干部综合材料起草、综合政务独当一面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新老秘书全面胜任岗位工作,使办公室的综合材料达到一个新水平,政务工作提升一个档次。

(二)调研信息工作抓深度。一是建立大研究格局,所有政务人员都是专职或兼职研究员,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活动 次,配合开展各类调研活动 次以上,力争 月底以前编辑完成政府部门调研报告文集,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树立全员抓信息意识,全年编发《信息快报》 期、条以上,被 采用不少于 条,信息工作继续名列前茅。认真办好内参信息、应急信息、舆情信息,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重要社会动态、紧急灾情、疫情以及其它重要紧急情况,切实做到情况准确、报送及时、参考价值高。

(三)政务督查工作抓落实。一是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等中心工作和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以及领导交办的事项认真抓好督查工作,围绕“两办”下发的《督查要点》,全年开展各种督查活动不少于 次,编发督查通报 期以上。二是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惠民实事进展情况等重点工作,要加大督查调研力度,继续坚持每季度公示制度,促进工作顺利推进和落实。三是完善和规范督办制度,加大对政府重大决策、常务会议议定

访不变重访、个体访不变集体访、集体访不变群体性事件”,力争实现信访总量和集体上访、赴省进京上访批次较 年均有所下降,缠访闹访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的“----------”目标,使历史积案年内全部解决、赴省进京上访得到有效遏制、初信初访不形成新的积案、省市交办重点信访案件和市级领导包挂信访案件办结率达100%、一般信访问题调处率达到90%以上。

(七)应急管理工作抓责任。一是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收、发、办、传、接、值”等各项工作规范有序。二是加强信息报送工作,提高应急办信息报送质量,确保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不迟报、不漏报、不谎报、不瞒报。三是积极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处置突发事件,进一步建立健全预警监测体系,对突发事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四是健全和修订完善本级专项应急预案,推进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组织的应急预案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完善全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认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力、有效。

(八)机要保密工作抓安全。一是增强安全保密意识,加强对涉密文件、涉密网络、涉密计算机、存储介质等涉密载体和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管理,确保机关秘密安全。二是狠抓制度建设,严格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报送和公文报送制度,确保机关工作制度化。对公文运转、办理、督办、会议记录、会议组织等工作进行明确,责任到人,确保运转有序。三是加大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全体职工的保密意识,确保不发生失密、泄密事件。

物管理,确保不发生非正常停电断水事故;加大机关卫生管理力度,定期不定期检查卫生,保持良好的办公环境。加强机关安全保卫工作,--------楼车辆和外来办事人员实行凭证登记出入制度,坚持门卫值班制和夜间定时巡查制,确保机关安全。加强会议室管理,继续实行会议室使用审批制度,确保会议室正常有序使用。切实做到管理规范、服务及时、保障有力,确保市政府机关高效运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工作水平。一要加强集中学习。坚持------学习例会制度,集中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记录,有检查,有效果,确保全体人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全面提高。二要加强学习交流。积极组织办公室秘书参加省、市政务系统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定期组织办公室秘书开展综合文稿分析会,对调研报告、理论文章等共性综合文稿进行点评,提出点评意见,让文秘人员互相探讨,提高综合文字水平。三要开展“三无三有”竞赛活动。在办公室内部开展公文处理无差错、政务督查无遗漏、网站维护无空缺、信息调研有成效、依法行政有保障、日常工作有秩序竞赛活动,促进办公室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严格工作程序,落实各项任务。严格执行办公室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办公室办文、办事、办会、信息、调研、后勤、接待、信访等各项工作。按照“零差错”的标准,围绕“精简、高效”,逐股室、逐环节健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减少和杜绝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一要加强班子建设,7-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要点 篇2

一、沟通协调工作技巧

沟通指的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将信息、方法与情感在个人与团体之间的传递,并达成协商一致的过程[1]。国企办公室秘书最关键的是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秘书日常工作中接触的人群可以分为三种:领导、同事、客户。以下针对三种不同人群的沟通协调技巧。

1.秘书与领导沟通技巧

秘书与领导沟通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自身定位。作为秘书应时刻牢记自己是领导的助理,主要辅助领导完成工作安排的,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超出职权的事情不能擅自做主,向领导报告工作时做到不过问领导私生活。第二、和领导沟通之前,做好准备工作。领导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工作,秘书就是通过信息的筛选和重点消息的提取,减轻领导的工作量,所以秘书在向领导汇报情况之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汇报工作的条理性以及重要性,这样不但节约了时间也可以给领导留下良好的个人形象。第三、不同领导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秘书在日常与领导接触的工作中为了方便工作的开展,要学习会对于不同的领导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在针对处事冷静型领导相处过程中,难以捉摸领导性格,所以在工作中要善于观察,从领导的日常工作交代和安排中了解领导的性格和处事原则,此外还要在工作中多征求领导意见和建议,以实现工作质量的提高。而针对办事雷厉风行的领导更欣赏办事效率高、性格爽快的秘书,这就要求秘书在工作中敢于表现自己,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过于表现自己而忽视了自己的职责,则会适得其反。

2.秘书与同事沟通技巧

同事是秘书的主要交流人群,做好与同事间的沟通交流将有利于任务的传达和执行,因此秘书要具有较强的与同事的沟通技巧[2]。第一、诚信、宽容待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要讲诚信。秘书与同事沟通过程中要将诚信作为第一准则。承诺的事情在无法兑现时要及时向对方说明,征求谅解,同时因为疏忽造成的小错误,要用宽容的心去理解对方,用一颗宽容真诚的心与同事相处,可使得自己在工作中具有威信,实现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高效执行。第二、具有团队精神。国企内部员工众多,办公室秘书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工作中需要与同事之间的协调合作,因此秘书在与同事沟通时要具有团队精神。在团队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不斤斤计较,这样既可以实现团队氛围的和谐,也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第三、尊重同事、待人随和。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每个人最期望的是来自对方的尊重,尊重别人的过程也是对自身的尊重。工作中注意言语,不与人乱开玩笑、不议论别人是非,同等对待每一位同事。

3.秘书与客户沟通技巧

客户接待也是秘书的工作职责之一,所以在工作中秘书要做好与客户的良好沟通。第一注重礼仪、微笑服务。秘书代表了公司的形象,是客户对企业最直观的人才的队伍素质的了解。因此秘书在接待客户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自身良好形象,微笑提供服务,是客户对企业有一个美好的印象。第二、换位思考。在与客户沟通过程总要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站在客户的角度考问题,使得客户体验到企业的专业化服务,实现公司业务量的提升[3]。

二、沟通协调工作要点解析

1.沟通协调过程中要态度谦虚

沟通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堆砌,它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秘书协调人际关系,方便工作的开展。沟通协调之前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可以使得自己更加注重自己的沟通言语和心态,谦逊的工作态度,可以给沟通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沟通的顺利进行起到推动作用。因此秘书无论在与领导、同事、客户的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态度问题。

2.沟通过程保持语气委婉

秘书在传达上级指示时,要注重自己的语气。无论是客户,同事有自尊心,讲话方式过于直接使得他人难以接受,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使得自身的良好形象受损。因此办公室秘书在沟通过程中注意措辞,保持语气委婉。

3.沟通协调工作要及时、精准

实时性的信息才有价值,沟通协调工作同样[4]。秘书要及时传达传达领导的重要决定,并将下级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给领导,方便领导及时进行调整。秘书在进行信息的传达过程中应精准把握,信息应该向谁反映、由谁向下传达给员工、信息不能向谁传达等等。只有精准把握信息的并及时传达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三、结束语

由于国企员工众多,办公室秘书又是企业沟通协调的枢纽,因此国企办公室秘书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其中包括与领导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以及与客户的关系等等。良好关系的构建就需要秘书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针对不同的沟通群体的不同的沟通协调技巧能够灵活运用,以实现在开展各项工作时,更加游刃有余,实现自身工作职能的有效发挥,为领导和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对于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各行各业中,秘书在协调工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对于办公室秘书处理文件、接待来访客户、安排活动的要求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现代办公室秘书除具备上述能力以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懂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巧,能够优秀完成协调工作的职能。文章旨在分析新时期国企办公室秘书沟通协调工作技巧,以及针对沟通协调工作要点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国企,办公室秘书,沟通协调,要点,解析

参考文献

[1]陈春梅.秘书协调工作的沟通技巧[J].办公室业务,2011,(7):112.

[2]李姝.浅谈企业秘书工作中的沟通技巧[J].办公室业务,2011,(6):321-322.

[3]刘晓鑫.浅析事业单位办公室秘书工作中的沟通技巧[J].东方企业文化,2012,(12):49-50.

某市政府办公室遴选工作人员试题 篇3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百姓融入广阔的网络生活。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7亿多,互联网已成为群众意见表达的最大平台、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渠道。其普惠、便捷、共享的特性,为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效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纽带”。

某市政府秘书长指出,办公室人员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主动融入网络生活,善于运用网络理政。

新时期的政府办公室干部,要把网络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手段,运用网络“汇民智、分民忧、解民难”,搭起一座官民良性沟通的“桥梁”,为市政府决策提供服务和信息支持。

【试题】

作为市政府办公室干部,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进行网络理政?不超过500字。

【答案要点】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弘扬主旋律,聚集正能量,把市委市政府的意志、决策、主张宣传好展示好,让党和政府的声音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另一方面,要学会在网络中“走访”,准确把握网民的思想动态,汇集民声民智,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让互联网成為市委市政府同群众交流沟通的平台。具体说,在五个方面进行网络理政:(1)用网络测量民意。第一时间掌握网民民意主流,对网民的情绪和民意趋势进行研判,为市领导提供决策参考。(2)用网络公开信息。对应该公开的信息第一时间向广大网民公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搜集好网络反馈的声音。(3)用网络提供服务。通过建立网络服务的各类平台,实现政府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互通,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更多的便民服务。(4)用网络回应质疑。对公众的诉求要及时做出回应,答复好群众关切。(5)用网络开展协商。对要出台的政策规定的主要内容在网络中适当公布,让广大网民发表意见和建议,确保出台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贴近民心。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要点 篇4

发布机构 :区府办

时间:2012-3-20

【字体:大 中 小 】

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闵行区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

闵府办发[2012]18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

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拟订的《2012年闵行区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已经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特此通知

○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2012年闵行区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为进一步推进本区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加强本区食品安全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食安委总体工作要求,结合本区实际,现提出2012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坚持政府统一领导,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和机制,落实全程监管、无缝衔接,实现监管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行刑衔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进一步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食品产业规模化和诚信建设,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增强社会公众参与度,提高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进一步巩固食品安全工作成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感;努力保持全区食品安全总体有序可控局面,不发生有影响的食品安全事故,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统筹协调,真正落实政府监管职责

1、制订实施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十二五”规划要求,制定《闵行区食品安全工作中长期规划》和《2012年闵行区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明确责任、要求和时间节点,力求用1-3年时间,解决一批影响本区食品安全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区食安办及各成员单位)

2、构建完善食品安全立体监管网络。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要求,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责任制,一要全面完成区、镇(街道、莘庄工业区)两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建设,落实场所和办公经费,在全区范围内招收30名基层专职工作人员。二要完善基层监管网络,建立联动联防机制。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要配备食品安全监督员和协管员队伍;村(居)委要配备信息员和检查员队伍,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和违法信息排摸。三要做好镇(街道、莘庄工业区)食安办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负责人培训。(区食安办,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各相关部门)

3、进一步落实各级责任。一是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区政府、镇(街道、莘庄工业区)、村(居)委要逐级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重点抓好各主要监管部门和镇(街道、莘庄工业区)政府领导责任制的落实,明确各级领导的责任。二是落实各级绩效考核细则。区食安办继续开展对各成员单位的绩效考核,将食品安全纳入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和有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并制定考核评价细则。三是积极完善常态监管机制。食安办要查找、梳理我区食品安全监管薄弱环节,健全制度和措施,消除监管漏洞和盲区,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无缝衔接。四是主动、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市民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认真做好市民来信来访的回复和接待工作。(区食安办、各相关部门,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4、强化部门综合监管。一是进一步理清各职能部门监管职责边界,细化农业、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切实落实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堵塞监管漏洞。二是按照区食安委议事协调规则八项制度要求,形成监管合力,积极应对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着力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区食安办、各相关部门)

5、加强综合协调。按照区食安委议事协调规则的会议制度、信息报告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及报告)制度、新闻发布制度、联合执法制度、督查督办制度、绩效考核制度、集中办公制度等八项制度要求,遵循共同协商、公平公正原则,坚持服务中协调、协调中综合、综合中凝聚合力的工作方法,加强综合协调力度,形成监管合力,积极应对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区食安办)

6、强化应急管理和处置。依托“大联动”机制,认真贯彻《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本区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制和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机制。加强舆情监测,主动发现、准确应对食品安全社会热点,树立主动防范、及早介入的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提升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区应急办、区食安办、区政府新闻办、各相关部门,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7、努力提高监管效能。一是根据市政府2012年实事项目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各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二是依托科技手段进行监管。积极推广运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电子监管系统、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充分运用食品安全联动监管信息平台,使各职能部门原有的系统软件与平台对接,发挥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共享,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区食安办、各相关部门)

(二)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1、严格落实企业法定义务和责任。落实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自身管理、员工培训、企业自检、源头管理和溯源、食品添加剂管理、供应商实地查验、变质和过期食品及食品原料销毁、不合格食品的处置、标签标识相关规定及临近保质期食品消费提示等制度。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产品质量执法,主动发现隐患,对发现的问题采取责令整改、行政处罚和强制取缔等措施。鼓励企业自行制定高于国家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并做好企业标准的备案工作。(区农委、区工商分局、区质量技监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闵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区经委,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2、严格市场准入、加强日常监管。依据韩正市长关于食品安全的“必须采取最严厉的准入、监管、执法、处罚、问责措施,确保上海成为全国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让全市人民放心”的讲话精神,一是进一步完善本区蔬菜、生猪及生猪制品市场准入、产地准出制度,对四大批发市场实施驻场监管。二是依法提高准入门槛,杜绝质量控制能力差、产品隐患风险高的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切实保障辖区食品生产质量安全。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要坚决强制退出。三是对于抽检中发现不合格的进沪产品,及时下架;必要时,按照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四是通过开展交叉执法、错时监管、飞行检查和跟踪复查整改效果等方式,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坚决查处违法行为。(区农委、区工商分局、区质量技监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闵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区经委,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3、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结合区食品安全联动监管信息平台中的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以完善信用记录制度为基础,以健全许可、监督、处罚信息发布制度为支撑,全面建立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信用档案,建立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在乳品和调味品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同时督促企业通过公开承诺等方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牢固树立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自觉履行主体责任。依法对优质企业及品牌产品给予支持和帮助,重点推行品牌战略,带动行业发展。(区经委、区农委、区工商分局、区质量技监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闵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4、引导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功能。引导食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向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完成部分菜市场向规范化标准菜市场的改造。(区发展改革委、区经委、区农委,各相关部门,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三)围绕重点,坚决治理整顿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1、以高风险场所和单位为重点,开展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1)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以镇(村)为单位,开展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清理工作,结合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督促食品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重点检查食品经营者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的情况。(区农委、区工商分局、区质量技监局,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2)开展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卖场专项整治。以畜禽肉、水产品、蔬菜、粮食为重点,继续大力推行食用农产品产销对接,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市场巡查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出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以及食品企业信用分类制度。超市卖场要建立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和自检机构,落实专职管理和检验人员,建立电子化进货索证索票台帐,实施食品可追溯和供应商原产地检查制度,成为食品安全最放心销售渠道之一。(区经委、区工商分局、区农委,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3)高校、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将各级各类学校食品安全和膳食营养纳入重点监督抽检范围;落实学校校长第一责任人制度、学生午餐和高校供餐准入制度、退出制度、学生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和监督公示制度;将校园周边食品摊贩纳入食品摊贩整治范围,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严防假冒伪劣和不安全食品流入校园。(区教育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区工商分局、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2、加大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整治力度,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1)餐厨废弃油脂专项整治。积极推进国家发改委在我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制成饲料添加剂和肥料)的试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推行收运处特许经营制度,推进餐厨废弃油脂产生申报和油水分离装置,从严监管散装食用油生产、经营和使用。(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区质量技监局、区工商分局、区经委,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2)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全面整治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和使用,坚持查处违法生产、销售使用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区质量技监局、区工商分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区农委、闵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区经委,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3)乳品专项整治。加强对饲料加工厂、奶畜养殖场的奶畜饲料的抽检和检查;全面开展对辖区内乳制品生产企业和涉乳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强化对原料乳及乳粉的抽检,确保生产安全;加强对乳品经营主体的登记注册管理和乳品市场的监管巡查,检查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乳粉的情况。(区质量技监局、区农委、区工商分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闵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区经委,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4)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严格规范投入品的使用,加大培训力度;推行标准化生产;落实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管能力建设。(区农委,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5)肉品专项整治。开展以生猪、牛肉、羊肉等动物制品及家禽为重点的整治,加强屠宰及肉品市场监管力度,一旦发现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规范畜禽养殖、经营行为,努力做到本区上市生猪全部流向定点屠宰企业,病死畜禽均经无害化处理。深入开展“瘦肉精”和含“瘦肉精”饲料的清查收缴工作,加强“瘦肉精”涉案线索移送与案件督办,加大对盐酸克伦特罗及其替代品的监测。(区农委、区经委、区工商分局、区质量技监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区公安分局、闵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6)保健食品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保健食品批发市场、专营店(柜)和网上违法销售行为,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伪造假冒批准文号、未获得批准文号、非法添加药品和非食用物质、夸大和虚假宣传、假冒标志或商标的保健食品等违法行为,规范保健食品经营行为。(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区工商分局、区公安分局,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7)酒类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白酒和葡萄酒的行为,重点整治非法勾兑、无证照生产、假冒注册商标酒类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规范酒类采购和销售行为,促进酒类产业的健康发展。(区经委(区酒类专卖局)、区工商分局、区质量技监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闵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8)无证照专项整治。坚持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重点针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食品企业外租厂房仓库等问题多发易发场所,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要摸清无证照食品加工点的情况,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取缔无证照、不规范和超范围生产经营食品。(区工商分局、区质量技监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公安分局,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9)食品“三小行业”整治。一是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严格执行《上海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准许生产证发放管理办法》,规范小作坊生产经营,鼓励小作坊在集中场所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二是食品小摊贩整顿规范。区食安办要加强调研,根据《上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及我区实际情况,按照“方便群众、合理布局、总量控制、属地管理、有序管理”的原则,指导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开展食品摊贩的管理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紧密配合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开展食品摊贩的登记及管理。三是开展小餐饮整治。积极探索无证小餐饮备案管理模式,继续推进全国小餐饮食品安全整规试点工作。(区食安办、区质量技监局、区工商分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四)群防群治,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1、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餐厨废弃油脂从严监管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亮剑”行动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四黑”指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四害”指害百姓、害家庭、害社会、害国家),加强行刑衔接,全力侦破一批食品安全案件,捣毁一批犯罪窝点和产业链。各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进一步加大暗查暗访和飞行检查的力度,完善食品安全案件发现机制,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执法,形成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共同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区公安分局、区农委、区工商分局、区质量技监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闵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区经委,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2、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营造食品安全群防群治的氛围。认真处理食品安全举报投诉,积极深化推进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利用区大联动热线“962000”、市食品举报电话“12331”及开通食品安全联动监管信息系统的在线举报投诉渠道,方便群众投诉举报。按照“一口受理、分头落实”的原则,各职能部门要认真处理每一件投诉举报,积极回应群众的诉求。对较难处理的食品安全投诉,由区食安办视具体情况协调相关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及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处理解决。健全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区食安办、区联动中心、各相关部门,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五)全面宣传,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1、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提高食品安全知识的市民知晓率。一是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报纸、黑板报和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六进”活动,定期对辖区内的市民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区食安办每季度以问卷形式对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的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汇总得分计入食品安全考核内容。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本区市民食品安全知晓率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显著高于目前全市食品安全知晓率80.7%的水平。二是开展正面宣传,对好企业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市民的食品消费信心。正确引导公众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对监管工作大力宣传,让公众及时了解信息,形成良性互动和良性宣传。(区食安办及各成员单位)

2、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示范街镇创建活动。要将食品安全示范区、街镇创建活动和餐饮服务“百千万”示范工程纳入政府实事项目。在2011年成功创建1个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道、2条国家级示范街基础上,继续推进餐饮“十百千”工程,鼓励指导各街镇及工业区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年内计划完成1条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及60家国家级餐饮服务示范店的创建工作,为我区2014年完成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打好扎实基础。(区食安办、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3、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会同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有关企业,鼓励提倡实施行业管理规范,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行业培训、交流、创优等活动,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的定期对话和反馈机制,通过规范行业自律促使企业诚信守法生产经营。积极组织各类志愿者参与食品安全宣传和社会监督工作,支持第三方机构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认证工作。引入优质管理机构,辅助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开展临时疏导点、食品摊贩等的管理工作。(各相关部门,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4、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监督的作用。支持和引导新闻媒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科普知识的宣传,开设专栏、专刊、专题,推广“食品安全在行动”的宣传报道,探索发布食品安全公益广告,并加大对食品违法犯罪的曝光。由区食安办和区政府新闻办会同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定期研究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工作。(区政府新闻办、区食安办,各相关部门,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三、工作要求

(一)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要对辖区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力量资源。要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动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辖区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二是要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提出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明确时间节点和考核指标,逐级落实工作责任。三是完善、落实街镇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充实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队伍,并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按照辖区内2011年底实有人口数人均1元的标准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二)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指导。一是要按照职能分工,认真依法履职;要加强协同配合,实现无缝衔接;要实施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区域责任制、基层执法人员区域轮换制,积极督促下属部门及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二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整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学习食品安全监管知识和提高行政执法能力,不断适应食品安全工作要求。三是扎实开展监管干部的培训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培训内容,提高监管干部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能力。

(三)加强绩效考核和督查评估。区食安办要细化考核办法,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对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和部门的绩效考核,定期开展督查、督办和通报,建立常态化的行政效能监察机制和问责机制。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和相关部门要根据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开展检查和评估。对工作扎实、效果显著的部门、单位要给予肯定;对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且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地区、部门、单位要通报批评、督促整改;对玩忽职守并导致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年内区食安办将按照《闵行区2012食品安全工作绩效考核办法》中的内容,组织相关部门对各街镇、工业区进行食品安全考核,考核结果将纳入区政府对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各部门的绩效考核。附件:闵行区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闵行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要点 篇5

发文文号: 川办函[2011]40号

发文部门: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文时间: 2011-3-11 编辑时间: 2011-3-15 实施时间: 2011-3-11 失效时间:

法规类型: 财经相关法规-其他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四川

发文内容: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全省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要点》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1年全省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要点

省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部门职责,紧紧围绕治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和监督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周密筹划,狠抓落实,进一步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为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回头看”活动。对照省减负办《关于印发2010年全省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减负办〔2010〕9号),开展“回头看”活动,查漏补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针对专项治理中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工作制度,巩固专项治理成果。在此基础上,以个别职能部门、垄断行业、中介机构为重点,进一步清理各类收费项目。针对个别职能部门(机构)合法不合理收费、个别垄断部门(机构)指定服务强制收费等问题,开展涉企收费专项调研,研究提出拟取消、停收、减免涉企不合理收费项目的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加强对明令取消收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查处继续收取或变相收取的行为。深入落实“涉企收费和价格公示”制度,全面推行“收费明白卡”制度。

(二)进一步贯彻落实惠企政策措施。在去年收集汇总各级出台的惠企政策措施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梳理工作,掌握各级各类惠企政策措施的内容和贯彻落实情况。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通过各种形式将有关惠企政策措施传达、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大对惠企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进一步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规范、简化、公开审批标准、内容和程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督查、调研,及时发现并积极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治理向企业要求捐赠和赞助行为。开展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专项治理,按规定对拟举办的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开展自查和登记审核,严格举办条件和审批程序,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予以撤销,坚决制止以办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等名义要求企业赞助、集资、捐款、捐物等行为。进一步纠正和解决公共工程项目长期拖欠企业资金、以借为名长期占用企业财物等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坚决制止以修路、办学等为名对企业的各类摊派行为。国有企业的捐赠和赞助等,要经同级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批准。

(四)严格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和省有关评比达标表彰的政策规定,进一步深化控制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切实加强对经批准保留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管理,严格控制对评比达标表彰新增项目的审批,严禁未经审批擅自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严禁在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中向企业收取费用。

(五)严格控制各类涉企检查行为。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四川省控制对企业检查的规定〉的通知》(川办发〔2003〕25号)要求,继续落实“涉企检查公示”制度,从严审定涉企检查计划,从严控制对企业的各种检查活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适当降低计量检定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23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3212号)等文件精神,严格规范对各种产品和设备的检验、检测、检疫等行为。针对检验、检测、检疫收费过高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研究提出供有关部门参考的改进工作建议。

(六)加强涉及交通和车辆收费治理。加强对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绿色通道”网络全面畅通和免费政策全面落实。加强收费公路管理,坚决撤并违规设置、不符合间距要求或超期收费的公路收费站(点)。巩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成果,强化源头监管,建立健全责任倒查制度。继续加强对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测站的监督管理,严禁重复检验、重复收费。通过有效的治理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七)加大对增加企业负担违纪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加大监察审计力度,严肃查处各类增加企业负担的违纪违规行为,重点查处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拉赞助、长期借用或占用企业资金等行为。加快构建企业负担监督网络体系,发挥减轻企业负担网站、咨询(投诉)电话、企业负担监测联系点和监督员的作用,切实畅通企业投诉信访渠道。加强对减轻企业负担监督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业务素质,增强工作的有效性。各市(州)、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重大问题和典型案件的公布和曝光力度,并及时报送省减负办备案。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州)、省级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细化减轻企业负担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省级有关部门要根据政府机构改革情况,及时明确并落实具体从事企业减负工作的处(室)和人员。各市(州)要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健全企业减负工作机构。各级减负办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进一步完善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督促检查。各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相关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以查基层单位、查薄弱环节、查突出问题为重点,认真开展日常检查和专项督查。省减负办要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适时督促检查各市(州)、省级有关部门工作落实情况,做好对市(州)完成减负工作目标任务情况的考评工作。

(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监督作用,重点加大对涉企收费政策规定、惠企政策措施等的宣传力度,营造维护企业权益、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加强对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培训和维权意识教育引导,提高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运用简报和会议等多种形式,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减轻企业负担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措施,进一步推动全省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办公室工作要点 篇6

利用办公室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任职集体谈话的机会,作为在办公室长期工作的一名“老兵”,与大家一起交流点体会,简单地归纳为“十要十不要”:

一要政治坚定,不要三心二意。政治坚定是办公室人员最基本的素质,是能够进入办公室工作的首要条件。办公室同志,要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切实把政治坚定的各项要求体现到工作推进、融入于思想深处、转化为自觉行动。做到政治坚定,就是要最听党的话,时刻保持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高度一致,带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参与决策、文稿起草、思想言论上尤其要注意把握;做到政治坚定,就是要最听市委市政府的话,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折不扣地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政令畅通;做到政治坚定,就是要最听服务领导的话,深刻领会领导意图,注重维护领导权威,自觉维护领导形象,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做到政治坚定,就是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到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探密、不泄密,不信谣、不传谣,不该问的坚决不问,不该说的坚决不说;做到政治坚定,就是要安心工作、用心做事,倍加珍惜办公室提供的优良平台和大好机遇,坚持以能力博得领导欣赏、靠实绩赢得政治前途、用奉献书写人生境界。

二要服务大局,不要个人至上。服务是办公室的基本职能,无论是服务领导、服务基层,还是服务群众,都是服务宿迁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一大局,都是服务全市546万老百姓这一大局。衡量办公室工作的核心标准,主要是水平看文稿、权威看协调、形象看接待。要始终坚持服务大局不动摇,深入研究办公室服务的内涵,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树立品位意识,领悟服务精髓,不断创造更多的服务精品。所谓对领导服务,就是既要当好高参,为领导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又要当好助手,身居一线,协调矛盾,处理问题,做领导推进工作、抓好落实的好帮手。同时,还要做好日常服务工作,不缺位也不越位、不生硬也不卑微,自然流畅,轻重有度,大方得体。所谓对基层服务,就是要认清职责、摆正位置,平和待人、勤快干事,切实让基层感觉到办公室的服务处处存在、热情到位;坚决摒弃“领导有多大、秘书就有多大”的错误心态,绝不能趾高气扬、目空一切,曲意理解、借势压人,更不能拉大旗做虎皮,打着领导的旗号办私事、谋私利。所谓对群众服务,就是要在内心深处把群众当作亲人来对待、把群众来信当做家书来处理、把群众难事当作家事来办理,接好每一个电话,处理好每一份信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释疑解惑、排忧解难,以优质的服务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三要深入学习,不要浅尝辄止。学习是办公室人员的一项基本能力。特别是处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速度加快,如果不学习,知识就会很快老化、思想就会不断僵化、能力就会逐步退化。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学习可以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以文立身”、“以文辅政”,边工作边学习、边学习边服务,摆脱干扰读书,放下应酬学习,沉下身子调研,不断提高办公室服务水平。学习可以增长个人才干。我们经常说,某人理论功底深、思维层次高、工作能力强,其实没有什么奥秘可言,就是坚持不懈学习的结果。我们都要牢固确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责任,孜孜不倦地学习,持之以恒地钻研,锲而不舍地探索,在追求学习中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学习可以找到自身差距。学,然后知不足;不学习感觉不到差距的存在,越学习越感觉到不懂的东西太多。办公室所服务的领导,都有过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领导艺术,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学历层次高,对谋划区域发展、部署重大项目、处理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和问题都技高一筹、高人一等。我们不仅要看到知识上的巨大差距,更要看到学习上的难得机遇,认真学习领导同志厚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社会实践和高超的领导艺术。

四要敬业奉献,不要敷衍应付。干好秘书工作,就要敬业奉献,最起码要做好三点:一是勤动脑。脑子越动越灵,思维越用越活。要坚持多动脑、多思考,多调研、多分析,学会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洞察现象之中的本质、找出发展背后的规律,及时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多动手。办公室工作既有较强的专业性,又有一定的综合性。办公室人员要追求素质全面、争当复合型人才,不能满足于“单打一”,从事事务的不懂文字,搞文字的不适应事务。全面发展就要靠多动手、多练习,以勤奋造就熟练、靠熟练提高悟性、用悟性引发领导共鸣,确保办文经得起推敲、办会经得起检验、办事经得起核查。三是肯吃苦。办公室工作的确受苦、受累,有时还要受气。受苦,就是工作艰苦、生活清苦;受累,就是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秘书写稿时,欲知笔耕苦与乐,甘为他人作嫁衣”,这正是受苦受累的真实写照;受气,就是有时因工作不到位或领导、社会误解而受到批评、抱怨。对此,我们要学会自我减压,学会调整心态,学会忙里偷闲、苦中找乐。办公室的同志要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该忙的时候要全力去忙,该放松的时候也要健康娱乐。同时,也要坚信,辛勤耕耘必有收获,加倍耕耘必有加倍收获,默默耕耘必有意外收获。

五要开拓创新,不要因循守旧。创新是新宿迁的光荣传统。创新也是提高办公室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如果没有创新,总局限于一些老规矩、老办法、老套路,就永远跟不上领导节拍、达不到满意效果,办公室必将是“一潭死水”。办公室工作也最容易创新,也正是勇于创新,才有网络问政等一些成果。目前,有些同志仍习惯于按部就班,追求四平八稳,行动如同算盘上的珠子,拨一拨才能动一动,有的甚至拨了也不动,活力不足,不思进取。一般来说,高明、开明的领导往往都是喜欢敢于善于创新、敢于善于出点子、提建议的下属。我们要继续保持敢闯敢试的精神状态,始终树立创新观念,坚持想在前、做在前、服务在前,始终用创新的思维对待工作、谋划发展、推动跨越。

六要勇于争先,不要得过且过。总体说,办公室的争先氛围较浓,特别是通过竞争上岗选拔起来的同志,能力、为人、实绩各方面都表现不错,大家也比较认同。但是,也有少数同志惰性思想突出,争先状态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内部分工上,喜欢拎拎包、跑跑腿,不想坐板凳、写材料,热衷于在领导面前表现,不愿在领导背后吃苦。二是在工作开展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懒字当头,庸庸碌碌,喜欢过太平日子。三是在追求进步上,有的同志喜欢论资排辈,不愿比实绩、比贡献,常常把“我是什么时候进办公室的”挂在嘴边,却不讲“我工作做得怎么样、为办公室做了哪些争光的事情”;有的同志在办公室连续干了四、五年而不如后来的同志干四、五个月所做的事情多,却热衷于动不动找熟人打招呼、时不时找领导要提拔。政治上要求进步无可厚非,这也是每个同志做好工作、推动事业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但是必须知道,组织对干部提拔的基础是看其实绩,回报的前提是靠其奉献。要继续坚持“以能力定取舍、凭实绩用人才”的用人导向,坚持看能力,不拘泥于资历深浅;坚持看水平,不拘泥于年龄大小;坚持看实绩,不拘泥于文凭高低;坚持看人品,不拘泥于远近亲疏,真正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

七要正视差距,不要感觉良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理性地分析差距能激发斗志,催人奋进,助人成长;错误地看待差距会挫伤信心,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办公室大多数同志都能正确看待政治上的差距,但也有少数同志自我感觉良好,感觉受了组织亏待,总觉得别人提拔快就是得到了领导的特殊关照,靠的是“跑关系”、“走后门”,却不想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愿在工作上找差距。对此,我们要经常设身处地“想一想”:想一想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是不是尽善尽美地完成了,领导满意了吗?想一想与同事比较,我的实绩是不是一流的,大家佩服了吗?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认识到目前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机遇珍

惜了吗?只要我们经常地“想一想”,不仅能找到差距、而且能找出原因;只要我们全面地“想一想”,不仅能找到差距,而且能找准方向;只要我们深入地“想一想”,不仅能找到差距、而且能找到措施。

八要低调做人,不要颐指气使。大家经常说,要低调做人,但往往很难做到,社会上总有一些人会不时地张扬个性、炫耀财富、暗示地位。但是在办公室工作,必须学会控制情绪、低调做人。这是因为:第一,低调是办公室人员的必备素质。办公室是市政府的形象窗口。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习以为常的一个行为、司空见惯的一个做法,少数人却会“上纲上线”,借机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引发媒体炒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我们必须时时低调、处处低调,把低调养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性格,成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一种精神特质。第二,低调是维护领导形象的重要方式。在常人眼里,秘书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就代表了领导的形象。在日常交往中,要内敛不张扬、厚道不霸道、明理不蛮横、简朴不铺张、谦虚不骄傲、平和不狂妄,始终做到事事防止负面影响、处处维护领导形象。第三,低调是自我成长的长远之计。古人云:“地低成海,人低成王”。欲想成事必先成人,欲想成人必须低调,在办公室工作的每一个同志,都要充分认识到“权位只是脚下的台阶,不是一个人真正的高度;荣耀只是脸上的脂粉,不是一个人真正的肤色”,唯有低调,方为本色,方为领导所欣赏、为同事所认同、为群众所拥护。一个人的形象是干出来、做出来的,不是靠讲出来、吹出来的。办公室的同志都要做到少说多干,讷于言而敏于行,不张扬、不狂妄,尽快成熟、快速成长。

九要维护团结,不要拉帮结伙。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淮南子·兵略训》中言,“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意即,如果同心协力,一千个人就会发挥一千个人的力量;如果人心各异,一万个人就连一个人的力量都发挥不出来。“三个和尚没水吃”也是这个意思。办公室人多事多,只有团结共事,才能成就大业。团结是形象,是一个单位政治风气的重要标志。办公室是一个大集体、大家庭,但总有那么几个人,喜欢搞些小团体、做些小动作、制造些小影响,其最终不会有好的结果。大家要强化“大集体”观念,杜绝“小团体”意识,调整好心态,团结一致地做好各项工作。团结是责任,是每个同志应尽的义务。“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家来到办公室的第一天就要想到离开办公室的那一天,就应倍加珍惜大家在一起的每一天。能够在办公室工作,是一种缘分,每个人对自己更多地要看到短处、“静坐常思己过”,对他人要更多地看到长处、“闲谈莫论人非”。同事之间,要多一点坦诚、少一点虚伪,多一点

清雅、少一点世俗,多一点帮助、少一点指责,取长补短,拾遗补缺,切实形成团结和谐的生动局面。团结是力量,是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团结出力量,也出干部。实践证明,相互补台才能好戏连台,相互拆台只会一起垮台。我们既要善于团结人,又要善于被人团结,以相融相亲、相互理解、相互给力换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各有进步。

十要廉洁自律,不要违法乱纪。办公室绝大部分同志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但也有极个别的人出现了一些问题,受到了组织上的处理,必须高度警觉,引以为戒。每位同志,都要认真算好“三笔帐”:一算政治帐。办公室的同志在领导身边工作,身份特殊,地位重要,领导信任,社会尊重。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工作,绝大部分同志都会有一个好的前程,像建市初在“两办”工作的,现在绝大部分都已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还是重要领导岗位,但也有把握不好,违法乱纪,一失足成千古恨。二算经济帐。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务员工资有较大幅度增长,事业编制人员福利待遇也正在不断改善。我们要比那些不在机关工作的同龄人,相比农民工、城市下岗人员,不知要强多少倍。所以,工作要向高标准的比、永不止步,生活要与低水平的比、甘于满足。三算亲情帐。党纪国法是“高压线”,碰不得、更越不得,一旦触犯,往往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身败名裂,追悔莫及。廉洁靠什么?靠教育、靠制度,更靠自律,什么东西不该拿、什么饭不该吃、什么地方不能去,心里要算“明白账”、不做“糊涂人”,不留“把柄”给别人,不留“闲话”给社会,不留“痛苦”给家人,始终保持办公室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和党员干部的高风亮节。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要点 篇7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2〕58号, 以下简称意见) , 加快全省林木种苗工作发展步伐, 进一步夯实“森林云南”建设的林木种苗基础, 根据意见精神和国家林业局的有关要求, 结合我省实际,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 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

云南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 是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以及资源基地, 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 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赋予了林业改革发展新的使命。近年来, 在大力推进“森林云南”建设的基础上, 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 作出了争当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的决定, 林业建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全省林业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推进绿色发展, 必须首先夯实林木种苗基础。近年来, 我省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为保障林产品有效供给、加快“森林云南”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林业改革发展新形势迫切需要更加丰富和优良的林木品种作为基础保障, 对林木种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深刻领会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重要意义, 牢固树立“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的理念, 超前谋划, 统筹协调, 加大投入, 下大力气抓好林木种苗工作, 努力开创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新局面, 全面提升我省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水平。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保护。省林业部门要结合我省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积极组织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工作, 统一制定工作方案, 争取利用3~5年时间完成我省重要乡土树种的种质资源调查工作, 并建立全省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开展本地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支持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实现省、州、市、县、区资源共享和规范化管理。要加强重点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 力争到2020年, 分别在滇中、滇西南、滇西、滇东南、滇西北、滇东北建立原地保存库, 保存乡土珍贵用材林、特色经济林、生态能源林等树种, 逐步形成我省就地保存、异地保存、设施保存相结合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省林业部门要定期确定并公布林木种质资源重点保护树种名录, 并督促指导州、市、县、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重点保护的林木种质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保护管理。 (牵头部门:省林业厅;参与部门: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科技厅等)

(二) 加快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在抓好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的同时, 筛选确定一批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进行重点扶持建设。围绕林业产业、林下经济发展和公益林建设, 新建一批特色经济林、珍贵用材林、林 (竹) 浆纸、林化工产业树 (竹) 种、生态能源林等林木良种基地。加快推进高世代种子园建设, 重点建设云南松、思茅松、华山松、杉木高世代、高生产力种子园, 不断提高林木良种遗传增益和生产能力。制定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强化基地管理和科技支撑, 提高基地良种生产潜力和经济社会效益。加强林木遗传测定, 加快良种升级换代, 加快高增益、高生产力良种基地建设。 (牵头部门:省林业厅;参与部门: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等)

(三) 建立和完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省林业部门要牵头建立基地种子统一调剂使用机制, 根据全省造林计划统一部署全省林木良种基地、采种基地种子的采收、加工、检验和贮藏, 合理安排基地种子的调剂使用, 逐步提高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 充分发挥种子生产基地的作用。各地要以保障国家重点工程造林和生产供应良种壮苗为目的, 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育苗水平较高的国有苗圃、育苗龙头企业建立保障性苗圃, 优先在保障性苗圃中落实良种育苗的补贴政策, 加强科技支撑, 改进育苗方式和技术, 提高苗木质量和生产供应能力。 (牵头部门:省林业厅;参与部门: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

(四) 促进特色种苗产业发展。根据《云南省林木种苗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 大力推进我省特色种苗产业发展, 抓紧制定全省特色种苗产业发展规划, 组织开展景观植物驯化、栽培和选育工作, 大力培育具有云南特色和竞争力的名特优新品种, 建设苗木基地, 打造优势品牌。以“企业十基地十农户”、“企业十合作社十农户”、“企业十农户”等生产经营管理模式, 培植一批种苗生产龙头企业,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设施生产和规模种植。各地、有关部门要对种苗生产龙头企业加大资金、信贷、融资、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在滇中、滇东南、滇西、滇西南、滇东北建成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区域性种苗交易市场, 培育种苗交易集散地, 为种苗供需各方提供交易场所。要加快建立种苗信息数据库、种苗市场交易网, 形成网站政务系统、信息收集系统和网上交易系统为支撑的种苗信息网络平台。 (牵头部门:省林业厅;参与部门: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农业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

(五) 提高种苗质量与市场监管水平。以县为基础加强育苗种源管理, 科学确定主要造林树种采种 (穗) 区, 实行定点采种 (穗) , 确保育苗品种清楚、来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进一步落实省、州市、县三级种苗质量检查制度, 加强林业重点工程造林种苗质量监督检查, 全面落实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质量检验证、植物检疫证、良种销售凭证和标签“四证一签”制度, 杜绝质量不合格和不具备“四证一签”的种苗用于林业工程重点造林。建设省林木种苗检测鉴定中心和区域性林木种苗质量检验中心, 完善州市和重点县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 配置监督检验设备, 建立健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强化种苗市场监督管理, 认真落实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加强对持证者的监督检查, 依法严厉查处品种侵权、制售假劣种苗、虚假广告宣传误导种苗使用者等违法行为, 维护公平、有序的种苗市场秩序。 (牵头部门:省林业厅;参与部门:省质监局、工商局等)

(六) 强化科技支撑。各级科技、林业等部门要将主要造林树种良种选育纳人各级各类科技计划, 重点开展育种理论方法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以及高生产力种子园和采穗圃、母树林营建技术、种子生产加工检验技术、品种改良技术、无性系选育及无性扩繁等实用技术研究, 积极开展林木良种科技领域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和条件, 加快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切实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建立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 科研与生产、管理相结合的种苗研究协作机制。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 重点推广无性系育苗技术、容器育苗技术和植物菌剂育苗技术等育苗实用技术。以科技型林木种苗生产企业为依托, 培育建设一批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开展林木良种区域化推广示范, 到2020年建立主要造林树种良种示范林1万公顷以上, 示范主要造林树种良种30个以上。 (牵头部门:省林业厅;参与部门: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等)

(七) 加大品种审定与保护力度。进一步修订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和标准, 完善林木品种审定制度。严格执行引种审批制度, 加强跨行政区域和生态区域的引种监管, 从省外引进林木种子的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从州市外引进林木种子的报本州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 强化注册登记和保护宣传, 依法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行为, 维护新品种权所有人合法权益。 (牵头部门:省林业厅;参与部门:省科技厅等)

(八)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林木种苗生产供应预测预报, 定期发布林木种苗供求信息, 引导服务种苗生产有序进行, 做好林木种苗余缺调剂。加强种苗科技服务, 组织种苗科技专家深人种苗生产基地指导基地建设和种苗生产, 提高种苗质量和基地经营效益。积极发展林木种苗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 进一步发挥林木种苗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牵头部门:省林业厅;参与部门:省民政厅等)

三、政策保障措施

(一) 制定林木良种补贴政策。省林业、财政等部门要研究制定省林木良种补贴政策和管理办法, 建立林木良种补贴制度, 明确补贴对象、范围和标准, 建立稳定的良种补贴投人机制。各级政府可以根据本地林木良种生产推广计划需要和财力情况安排良种补贴资金, 对生产和使用良种的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良种苗木生产单位进行补贴, 推进我省良种化进程。 (牵头部门:省林业厅;参与部门:省财政厅等)

(二) 建立林木种子贮备制度。省林业部门要制定林木种子贮备管理办法, 加强种子采收、检验、储存、更新及管理。各地要根据林木种子结实丰歉规律及造林绿化任务, 确定救灾备荒种子的贮备数量, 确保种子结实欠年或出现重大灾害等情况下的种子供应和供种安全。到2020年, 全省要建设林木种子贮备库97处, 其中, 省改扩建1处, 16个州、市和80个种子生产重点县各新建1处, 并配套建设相应的种子晒场和种子加工调制设备, 大幅提高种子贮备能力。 (牵头部门:省林业厅;参与部门: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

(三)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种苗投资渠道, 要将属于公共服务范围的林木种苗管理工作经费纳人同级财政预算, 在项目资金安排上倾斜支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良种选育和推广以及重点良种基地、保障性苗圃、种质资源库、种子贮备库、林木种苗管理能力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提高我省种苗生产装备水平和种苗监管能力。 (牵头部门:省林业厅;参与部门: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

(四) 完善种苗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贷款优惠政策, 对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给予贴息贷款和小额贷款优惠。研究制定林木种苗生产经营龙头企业扶持政策, 对林木种苗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带动林木种苗产业发展。开展种苗生产保险试点, 研究制定种苗生产经营保险政策, 提高种苗生产抗风险能力, 降低重大自然灾害对种苗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 (牵头部门:省林业厅;参与部门: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

四、工作保障机制

(一) 加强组织领导。各州、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林木种苗工作的组织领导, 制定和完善种苗发展规划, 统筹协调落实有关政策。各级林业、发展改革、科技、财政、农业、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 共同做好林木种苗管理和加快发展有关工作。强化各级林木种苗管理机构职能, 明确管理责任, 落实工作经费。加强种苗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 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二) 完善法律法规。抓紧修汀《云南省林木种子条例》, 健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引种监督、品种审定、良种推广和种苗质量监督检查等制度, 完善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审批和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 细化违法行为处罚标准, 强化林木种苗管理机构行政执法和服务职能。制定林木良种推广使用办法, 加强林木良种推广使用和管理。加快制 (修) 订主要造林绿化树种良种选育、品种审定、种苗质量、种苗生产等技术标准。 (牵头部门:省法制办;参与部门:省财政厅、质监局、林业厅等)

(三) 创新发展机制。通过良种补贴的形式, 优先扶持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开展良种扩繁技术研究和苗木生产经营, 使其形成良种选育、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通过对林木良种生产、壮苗培育、良种推广示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鼓励, 吸引林业企业参与良种生产、良种扩繁和良种示范基地建设。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加大国有苗圃改革力度, 引入社会资本, 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行订单育苗, 提高苗木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确保林业重点工程造林良种壮苗供应。 (牵头部门:省林业厅;参与部门:省财政厅)

市政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篇8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问题分析;措施

前言

城市规划是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主要手段,给水排水工程规划重点是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发挥最优的综合效益。高水平的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合理利用城市水资源、科学地保护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南;反之,无规则的规划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水环境的破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工作,从具体措施如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等方面进行认真思考与研究,以寻求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理念及开发意义

1.1城市给排水科学规划理念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城市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撑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限定和决定了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因此城市的发展对水有很大的依存性。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正是基于这种目的,对城市的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进行合理规划,以达到适用排水无污染的效果。

1.2提高和开发水资源使用效率

单纯从天然径流提取水源,取水利用率很低,大量的过境水量未被有效利用。要改变城市供水的被动局面,必须行动起来,充分开发利用身边白自流失的资源。水资源开发的原则应是兴修水利,拦河筑坝,调节径流,蓄丰补枯。城市积极主动地去开发水源,不仅符合水资源开发的趋势和规律,而且往往还与水利部门的开发计划不谋而合。由于水利工程所具有的多功能性及其影响面的广泛性,因此在考虑水资源开发的同时,或者是农业水库改变性质,增加向城市供水的功能时,除对其城市供水效能予以论证外,还应认真仔细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3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水污染不仅造成水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可能使符合水质标准可供饮用的水源减少,间接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对于这种情况,首先在给水规划中要根据水文水力关系及环境容量,划分出城市水源的一级、二級保护区以及准保护区,并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提出有关治理现有污染源、清除排污口的措施;其次城市在规划中要杜绝新污染源、新排污口的产生,流域性的水污染问题(有的城镇可能牵涉到上游城镇的排污或下游城市的水源安全),应通过城市规划提请上级政府部门会同有关城镇予以综合管治。

2、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总体的给排水规划缺乏科学性

在我国现阶段的水量预测过程中主要是以给水工程的相关规范为主要依据,根据城市的整体规模确定出城市中的人均用地规模和生活用水指标,对历史中产生的用水数据进行参考,得出规划中需要进行改进的地方。采用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缺乏可靠性,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在一些城市中,用水量和城市发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现阶段的全球实际取水量明显低于预测数量。在我国,在用水的过程中不能够采用新型的用水技术,同时不能够对用水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处理。

2.2排水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传统的防洪和城市排水设计中,主要采用将水进行分流设计的方式排放到城市之外,然而在排放的过程中却很容易产生径流面的污染,同时也不能够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在对各流域中的水质进行整体改善的过程中随着随机性暴雨净流量的增加和突然排水的产生,会给水体系统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也是进行水流域污染治理的主要问题。在城市中,现有的雨水和污水的排放方法已经不能够解决问题。随着城市中的径流污染的日益严重,在排水系统规划的过程中就要进行有计划的排水设计,充分考虑当地的降雨量、水文情况采用合适、经济的技术选择排放方式。针对老城区的一些排水管道进行改造时要对其中的因素长期评估,保证改造方案的合理性。影响因素包括雨水、污水长期影响和短时间内产生的变化、在城市中产生的变化对雨水的径流产生的影响、以及当地的地质条件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水危机的分析、评估和解决能够有效增强设计的合理性。

2.3生态用水的产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生态和景观用水,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水资源实现造景的要求,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却对水体本身的生态功能和循环造成了影响。某些城市中使用生态用水不仅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反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在一些城市里进行水污染的解决过程中并不是针对污染源进行治理,而是先污染后治理,污染多少治理多少。使得治理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使得水资源的浪费大幅增加。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城市中的用水问题也逐渐凸显,对雨水和污水进行有效地再生和循环使用成为了当务之急。在供水规划中应对用水量进行明确限制,同时采用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水的利用率。

3、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改善

3.1加大宏观管理力度,科学规划给排水工程

在进行给排水规划时要整体进行考虑,特别是对规划有影响的邻近地区,由于其对于规划造成的影响同样较大,对于城市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给水工程的设计中,要对水源进行高效的保护,实现区域间水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制定出详细的区域供水计划。在排水工程的设计中,要重点做好防洪排涝设计,减少区域中的水质污染。

3.2做好防洪排涝工作规划

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我们需要正确对待这一现实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减少洪水等自然灾害对于给排水工程构筑物造成的危害。在进行防洪排涝的规划中要将洪水产生的重现期作为重点,综合考虑城市的地形、发展现状和排洪量进行设计和合理布局。在山地较多的地区中要制定出抬高的设计方式,同时埋在城市中心要注重对于排水装置的增加。

3.3水资源的平衡使用规划

要保证水资源使用的供给平衡就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对区域中的用水量进行准确预测,从而保证给排水的合理规划设计。在设计前要通过实地考察,对城市中各地区的用水情况进行准确掌握,同时还要考虑河流等自然水资源需要进行自身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尤其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用水量逐年增加,在进行预测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产业发展的特点选择能够适合其用水和排水要求的设计,保证设计的提前性。以改善城市整体用水状况为目标,通过改善水源质量、合理利用地下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法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3.4加强保护水资源

现今的水资源受到了较严重的污染,使得水体的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数量逐渐减少,使得水资源的使用面临着紧张的局面。因此就要在给排水规划设计中进行不同质量的水源的划分,减少污染源的增加,在城市规划中充分结合水质的治理,提高水资源的使用质量。

4、结束语

上一篇:2016妇产科试题及答案下一篇:体育课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