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我保护讲稿

2024-07-29

学会自我保护讲稿(共12篇)

学会自我保护讲稿 篇1

化作乡中心幼儿园关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学会自我保护讲稿”

各位老师、小朋友:

早上好!

近年孩子受到伤害的案例很多,为什么呢?那就是孩子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太差。有关人士指出,在不少教育发达的国家,孩子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接受有关生存的教育,如:面对坏人怎么办?发生火灾怎么办,发生地震怎么办等。而我们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时,更多的是关注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家庭保护和司法保护,而忽视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自我保护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只有广大未成年人增强了自护意识和能力,其他几种保护才更具实效。

那么孩子们怎样做才能“自我保护”,远离危险、防患于未然;如果真的遇到了危险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自救”,为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是这样说的:儿童一定要坚守“不和陌生人说话”的原则。中国的许多孩子都曾被教导“别人跟你说话,你不回答就很不礼貌”,其实恰恰就是处于礼貌,才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据有关部门统计,拐卖儿童90%以上是犯罪分子以花言巧语欺骗儿童的。而在英国,“不和陌生人说话”是儿童的权利。他们没听说过不与陌生人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只知道他有这个权利。所以,在西方发达国家平均犯罪率已达600件/万人,比中国高出30倍以上,但儿童却很少出事。

王大伟教授还对孩子说,如果你遭遇被抢,不论是抢钱还是抢东西,如果当时的力量相差甚远,应遵守“生命第一”的原则,答应犯罪分子的要求,给他钱或者东西,不要用尖叫声或者说:“我认识你,我不会放过你”之类的话,这样很容易激怒犯罪分子,使他做出过激行为。本不想杀人,由于受到外界刺激,冲动之下就会杀人灭口。

如果你被劫持,想要逃生,一定要运用“斗志不斗勇”的原则。电影《小鬼当家》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这里老师教给大家推荐几种自护自救方法:

1、学会识别诱惑.孩子们,面对陌生人请求帮助或寻找失物之类的事,应该保持警惕,这是犯罪份子诱拐儿童两种惯用的策略。如,有的人洋装认识你,叫出你的名字,其时,他很可能是看到你衣服上的名字,或跟踪你时,听到有的人这样称呼你。

2、敢于大声呼叫

小孩子身单力薄是打不过犯罪人的,但你却能吸引周围人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大声呼喊:“救命!他不是我爸爸!”这样会引起其他人围观,争取得到救助。

3、要勇敢地说“不” 在有人威逼你做无礼或危险的事情时,孩子要敢于说“不”!

4、能尽情倾诉

在日常生活中,你与父母要经常进行交流。一旦遇到不惬意的事或被人搔扰了,能够向父母尽情倾诉。减轻心理压力,并能及时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5、明确身体隐私部位不可能触摸

孩子们,你们应该明确,游泳衣、裤遮盖的部位是个人隐私,任何人都无权触摸,这是你的权利。

6、注意网上安全

2014年4月4日

让女孩学会自我保护 篇2

曾经一帮姐妹在一起聊天,说起从小到大我们是否遇到过性骚扰事件,令八震惊的是在座的十多个人,竟没有一个人“幸免”。

记得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一天晚上从同学家回来,我被一个根本不认识的成年男子跟踪,我不敢直接回家,怕他认识了我家之后第二天还会堵我,就绕了好多路想把他甩掉,但他还是不远不近一直跟着。我急中生智躲进一个公厕“避难”。大概过了半个时辰,约莫他已经走了,我便冲出公厕一路疯跑到家,那天真的把我吓惨了,回到家就瘫软得动不了。母亲大大地表扬了我的勇敢机智,但从此不再让我一个人晚上出门。

因为有了这个经历,当自己做了母亲之后,就有意识地从小教育女儿如何防备坏人侵犯。我给她举一个一个例子,让她自己分析,如果遇到各种情况该如何处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还真起了作用。女儿从8岁起就开始一个人乘公交车上下学,一天她放学回来后骄傲地告诉我,她是如何摆脱一个“叔叔”跟踪的。

在公交车上,一个男人紧紧靠着她,她就想办法往人多的地方挤,那个男人也跟着她挤,她就在公交车到站时提前下了车,那个男人也跟着下了车。她从前门下车,当车子快启动的时候,又从后门上了车,终于把那个“叔叔”甩到了车下,听了女儿的讲述,我和爱人高兴地把她抱起来,一家人到饭馆庆贺了一番。

一般等到时女孩五六岁,稍稍能够明白事理的时候,作为妈妈就应该很清楚告诉她,有哪些部位是女生很隐私的部位,别人是绝对不可以碰触的。如果有人试图去碰那些部位都是有企图的,肯定是坏人。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大声地喊出来,让别人知道。

平时也要对孩子灌输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比如不要去偏僻无人的地方;和男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举止得体,不要岔开双腿,不要撩起裙子,不要有不符合女孩子身份和形象的动作等等。

当然,有些小孩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家长往往难以启齿,或者不得意孩子知道太多罪恶的东西,想尽量给她一个完美光明的世界,但是,应该要告诉她的事实还是要告诉她的,这样她会有一个警惕的心理,就不容易出事。在告诉她之前可以跟她说,这种事情你可能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并不是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坏人。但是这种意外对于女孩子最好就是一次也不要有,因为只要有一次这种伤害,伤口就会很难抚平。这些都应跟她解释清楚的。

等孩子到了五六年级了,就可以拿出一些例子来跟她讲。跟她分析,如果不好好保护自己,就会发生这样不好的事情。至于,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教育孩子怎么处理,可以这样来说:会不会有人想要碰触你的那些私隐部位?当有人想这么做的时候,要很大声很凶地对他说“不可以”,然后赶快离开那个人,赶快告诉爸爸妈妈。

学会生存 自我保护 篇3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岁月蹉跎,人的足迹。人类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生命季节里的徘徊,开始了新长征路上的生存。生活中,只有那些善于生存、会自我保护的人才算得上是主宰生活的强者。学会生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本领。

学会生存,就要有所追求。人的生命需要有水和空气的孕育滋养。但只有水和空气保持这唇上热气的呼出,这不是真正的生存,是“植物式”的生存。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个人的生命如果没有追求的鼓舞,是空虚而渺小的。”所以人不能做天上的风筝,盲目无目标地被线牵着走,要为追求而生存。

学会生存,就要学会坚强。人的生存受环境的制约,但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生活也少不了坎坎坷坷,但我们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存中耗尽了自己,我们要战胜脆弱。

学会生存,就要勇敢超越。水中的鱼儿不超越,怎能进化为较为进步的两栖动物呢?陆地脊椎动物不超越,也不能变成鸟类。佛家俗语“超度”也是要人类学会生存,发掘人类的超能力。上天永远不会偏爱那些双手合十、虔诚祈祷的人。而把机遇留给勇于超越的人。做好自己,做回自己。因为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是世上最可怜的奴隶。

生命,我们只有一次,尤其可贵。所以,我们要珍视生命,要珍视生命就得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生存说简单也不简单,说艰难也不艰难,对于那些会生存、善于生存的人来说,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生存好像一场游戏。在遇到偶发事件、危险以及灾难时,我们要学会不惊慌失措,积极开动自己的大脑,学会

自我保护,用之前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来使自己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对于自己的生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珍惜,没有权利去浪费它、糟蹋它、残害它。更没有权利结束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要坚强地保护和维持你的生命。所以,大家要提高生存能力,掌握更多的生存本领,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要快快乐乐充满信心地过好每一天,要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点点滴滴。只有对生活充满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太阳的生存,为人类提供火与热,照亮人的心田。指南针的生存,为人类指点方向,引航导航。花儿的生存,为化作春泥给果实的成长输送营养。它们的生存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把千丝万缕的爱献给人间。生存的目的不是生存,而是奉献。人生在世,生存的是否长久,获得的是多是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人类为社会奉献过,真切动人地生存过。

学会自我保护 篇4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记得是一个晚上,一个小女孩安安静静地在家写作业,她的爸爸、妈妈已经出去了。突然,一阵敲门声从外面传来,小女孩跑到门前,大声问道:“谁在外面呀?”一个陌生的声音说道:“小朋友,我是你爸爸的一个朋友。”

小女孩搬来一张小椅子,从大门上的猫眼看去――是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小女孩觉得不对劲,便试探地问了一句:“我爸爸叫什么,在哪里上班?”那个陌生的中年男子却是有备而来的,他说道:“你爸爸叫×××,在×××上班,对吗?”小女孩听了,又给了他最后的“考验”,他往后退了一步,对着面前的大门大声说道:“哥哥,外面有个大叔叔。”小女孩说完后,再次踩上椅子,往门上的猫眼看去。门外,那个陌生的中年男子,早已没了他的身影……

学会自我保护作文 篇5

一次,老师在讲一个安全问题时,偶然回想起了以前的事,于是长叹了一口气,便讲给我们听。

那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时老师正在给她以前班上的同学上课。上完课,同学们便在走廊里走廊里打打闹闹玩玩,可是,谁又会知道,这时候危险已经降临到了他们中间的某一个人的身上,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几名男同学站在走廊里玩着鬼抓人,他们从楼梯上跑下来,又爬到了楼梯上。很快,他们其中的一个人躲进了教室,见其中的一个男同学追了过来,于是在教室里的男同学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用全力快速地把门一关,可是却见一个手指头飞向了自己,那个在教室里的男同学一下子吓得面如白纸,原来这是追赶他的同学的手指,上面还满是鲜血,很明显就是被门给压掉的,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惨叫声,手指没了的那个同学正在呻吟着,他的手指上鲜血如瀑布一般,不断地喷涌而出。旁边的同学看到了,有的连忙转头不看,有的吓得晕了过去,有的见了吐了一地,还有的连忙叫老师过来。老师很快就来了,赶忙打120,接着带着那个受伤的同学去厕所用水冲洗伤口,使血液快速凝固,过了10分钟,医院的医生、护士来了,带走了那个同学。

听了这个故事后,我深有感触,心想:我一定要注意课间安全。

医患双方都要学会自我保护 篇6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主要是医生)利用职务之便,对异性病人(主要是女病人)进行性骚扰,这样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是,由于查证困难,一般难以处理,尽管现在这样的投诉已经走向媒体和法院。

去年广州一位年轻女患者向广州某大报投诉,她在广州某医院检查身体时受到猥亵一事,在该报及许多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同样,最近南方某地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当事人一怒之下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医生及该医院的法律责任。此案正在审理过程中。

何为医疗性骚扰?在法律上目前尚无明确规定。但是在医院的传统惯例中,妇科检查中男医生检查女病人时,应有第三者在场。在其他的诊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对异性病人进行诊疗时,如果故意碰不该碰到的部位,或者做出其他不该做的行为,就应视为医疗上的性骚扰。

没有经过许可就接触他人身体部位,在法律上可视为侵犯人身权。鉴于医生这一特殊职业享有的特殊权利,一般不需要病人特别许可就进行正常身体检查。但医生在行使这一权利时,由于触碰病人敏感部位,容易引起医患纠纷,这时需要对医生行为进行界定。界定标准是医生操作是否出于诊断或治疗需要,同时对患者一定要有告知的制度,让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得到保障。并且在进行这样特殊的检查和治疗时,应当尽量避免一对一,应当有第三者在场,以免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事情发生。以上两点,是医生自我保护的有力措施,应当明确地在有关医疗行为中加以规范。

一旦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性骚扰纠纷,由于通常都是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在较隐蔽的场合下发生的,故在举证中存在着相当的困难。除非医生存在明显过错(如内科医生进行妇科检查),否则的话,一般病人是较难讨回公道的。在相关的调查中也发现,大多数妇女不愿谈及这个问题,或者只肯说“她的朋友”有过类似的情况。当事人怕一旦将事情公开后,非但得不到公正的结论,反会造成不良影响,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大多一忍了之。

鉴于以上情况,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时,针对法案第三十六条“关于医生在执业活动中应予禁止、处罚的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癸尊建议增加“利用职务之便对异性进行调戏,进行性骚扰,侮辱病人行为”这一条款。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正式颁布的《执业医师法》最终并未列入该条款。

看来,相关法律的制定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那么是不是目前施行性骚扰的一方就得不到法律上的制裁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国法律对妇女的权益保护还是有明确规定的。如《妇女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条例》、《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禁止侮辱妇女都有相关规定。故制裁的关键还是在于取证,受到性骚扰的妇女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有意识地收集人证、物证,勇敢地向医院、卫生行政机构或司法部门举报。即使由于举证困难,在处理上有一定难度,只要举报的人多了,也会对那些不良分子形成强大的社会威摄力,也能给有关部门的处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希望新闻媒体多进行这方面的宣传,强大的舆论监督能促使医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职业规范意识,也能使病人在了解医疗检查的特殊性的同时了解自己的正当权益。相信随着医患双方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提高,很多不该发生的纠纷能得以避免;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诊疗过程中的性骚扰这一难题,也会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背景资料

什么叫知情同意权

安全征文:学会自我保护 篇7

珍爱生命,要学会善待自己,学会放飞自己,让自己更贴近自然。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去尝试着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踢踢球、上上网,去小溪边钓鱼,去爬喜欢的山,„„那么多的事等着我们去做,那么多的开心需要我们参与。我们奔跑,我们欢笑,我们歌唱,这一份美好,都因有了生命。

星期四上午,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那一幕幕惨痛的教训、一起起血淋淋的事实,深深地触动了我们。

通过这次讲座,我知道了面对地震、火灾等天灾时我们该如何逃生自救。虽然地震、火灾、洪水„„我们也许一辈子都碰不到,但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我们学校也经常会进行一些疏散演习,每次这些演习时我总是自顾自地向前冲,现在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只有遵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撤离在灾难降临时才能有更多的逃生机会。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安全教育讲座中提到的问题其实爸爸、妈妈、老师也经常在我们耳朵边上唠叨,但是在没有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之前我并没有放在心上。“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些都是我经常会犯的错误,原来不以为然的小事竟然会引发这么严重的后果,我真正体会到了“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学会自我保护讲稿 篇8

活动理念:

生命教育的落脚点在于让学生形成“生命第一”的价值观,并在行动上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其实很多危险就隐藏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做到不闯红灯、学会急救等一些小的细节就可能挽回一条生命,因此需要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并从小事做起,形成安全意识。另外,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有时候容易不顾安全,盲目冲动地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因此提前对他们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等于打一剂心理预防针,从而尽可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生命是脆弱的,我们要珍爱生命,警钟长鸣;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面临突发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

3、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们个人,我们要承担生命责任,保护生命。活动准备:

1、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下发讨论记录纸;

2、安排情境表演学生;

3、相关视频、图片材料收集,课件制作。活动流程:

一、暖心活动:红灯停,绿灯行

1、师:大家都知道,交通信号灯里,红灯代表停止,绿灯代表通行。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来担任“交警”,负责喊红灯和绿灯,下面同学的任务是迅速和你相邻小组的同学调换座位,但是,只有绿灯的时候可以行动,红灯的时候所有人必须停止动作,最快完成座位调换任务的小组获胜。

2、师:同学们平常有没有闯过红灯?为什么我们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呢?(学生发言)

3、观看一组数据:2012年前十个月,全国有798人因为闯红灯而死亡;

中国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 中国每年意外死亡人数超过320万。

4、总结:生命很脆弱,很多意外的危险隐藏在我们身边,而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注意自我保护,更细心一点,这其中很多的伤亡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二、自主探索:如何自我保护?

1、观看截取的视频短片片段《小鬼当家》,观看结束后,请学生讨论;

2、师:大家觉得视频里的小主人公,在应对坏人的时候,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学生发言)

3、总结:

 好的地方——临危不乱、智斗、及时想办法报警……

 不合适的地方——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冒险的方式、激怒歹徒……  我们同学在平常的生活里面,如果遇到危险,也要用合适的方式保护自己。

三、互动分享:校园里的N种“危险”

1、师:有时候很多危险就隐藏在我们身边,下面请各个小组比赛头脑风暴,说说在校园里面可能会发生哪些造成伤害的情况呢?(小组讨论)

2、请各个小组组长代表发言,统计各小组的数量,得出优胜小组;

3、总结:楼梯拥挤、操场打闹、单双杠上掉下来、踩香蕉皮滑倒……很多危险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安全,多一点细心,都可以避免。

四、分享总结:自救常识抢答

1、教师课件出示一些自救常识题目,如遇火灾被困在楼上了怎么办(被子打湿裹住身体?可不可以直接从楼上跳下来?)、地震了往哪里躲避等,并请同学以表演的方式演示出各个选项,由各小组抢答;

六年级作文:学会自我保护 篇9

在大作家笛福笔下的鲁滨孙就是一个有着自我生存,保护能力的人,独自一人在荒岛上生活了几十年,最后安然无恙的回来了,但是如果是一个不具备任何生存能力的人,那么别说是在荒岛上呆十几年了,就是呆上一年也有些不切实际。所以我们应该向鲁滨孙那样,学习加上实践才能真正拥有自我生存与保护的能力!

20xx年12月26日上午,有一位十岁的英国小女孩蒂莉与她的家人在普吉岛的海边玩。突然她感觉海水有些不对劲,她马上告诉了她的家人:“海水上冒着气泡,潮水突然退下,我感觉将会有海啸发生!”随即蒂莉朝海滩上大喊:“海啸来了,海啸要来了!”还好她所说的话得到了她的亲人和其他一些人的重视,所以海滩上和邻近海滩的旅店,小镇上的人都撤离了。这一切知识都是蒂莉从地理课上学到的,老师曾经告诉过她们,在海啸发生10分钟左右,海水会出现退潮现象。

学会自我保护作文600字 篇10

那曾经在四川地震出现过的一幕幕,又一次地出现在了废墟下。无数母亲的身体已经僵硬,可怀抱里却仍有一个在呼吸的小生命;老师僵硬的身体下,是几个惊魂未定的学生;灾难僵硬的心下,是我们无数人类之间的爱。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

记得小时候,我爬到了农村外婆家贮存蔬菜的地窖中,窖门在我的身后“砰”的一声关上了,里面是黑漆漆的一片,真有种废墟下的感觉。怎么办?我稳住了自己慌乱的心情,在黑暗里摸索着,发现了一条细绳,然后又向后退着,摸到了几个白萝卜。我灵机一动,将许多白萝卜绑在一起,然后捏住绳子的一端,用力地向窖门砸去,只听一声巨响,妈妈闻声而来,“救”出了我。的确,我们要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在地震来临时,才能把生命延续下去。首先,遇到地震时,我们千万不能慌乱,这是最忌讳的一点,应该迅速地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坚固的小空间躲避起来。其次,我们在平时应该准备好地震应急包,但如果没有准备,应该尽量地寻找水源,才能维持生命。在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听到脚步声,要大声地呼救,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被压住了,千万不能硬拉,要等待救援人员。最后,如果呼喊声没有被听到,要保持体力,保持乐观的心态,千万不能绝望。如果做到这些,死神也会被你的沉着和智慧所打动,生的几率才会增加。

学会自我保护作文500字 篇11

记得那是一个春光洋溢鸟语花香的季节。就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我一人在家写作业,没有大人,窗外的阳光分外明亮,感到一切都很祥和。

突然,“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映入耳帘,我赶紧跑到门前在猫眼里瞄了瞄看见了一个黑黑的,矮矮的又有一些驼背的中年男人。他好像就知道我在看他,他说:“你好,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他让我接你去厂里吃饭。”,我心想不对呀爸色和妈妈明明是一起去叔叔家了他是不是坏人啊?我有些慌我了但又想到老师,家长平常讲了面对坏人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面对,于是便对他说:“好的,让我换换衣服和妈妈一起”接着说:“妈,着叫我们去里吃饭呢”我学着妈妈的声者说,“好的。”那个坏人说:“你爸没说你家有人啊。”。“不对吧,我爸走时我妈还在家呢。”我大声地叫道,说完就听见咚咚咚的下楼声,我偷偷的地笑了起来。

青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 篇12

目前,一些青少年遭受到种种不法侵害,小到辱骂、虐待、遗弃,大到被伤害、拐卖,甚至被犯罪分子绑架、杀害等。因此,全社会都应当高度重视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维护,家长和教师要教育孩子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技能,以有效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依笔者之见,青少年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加强自我保护:1.树立“敌情观念”,头脑里要绷紧安全防范这根弦。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提高青少年对社会状态的认知程度,明了社会治安的复杂情况,懂得世界上有阳光,也有黑暗。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如何摆脱困境的技能,借鉴一些青少年如何机智勇敢地虎口脱身的方法,在自己万一遭遇到不测时,能够沉着应付、机智逃生并寻机报警。

2.要学习和掌握保护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法律主要有:《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刑法》、《刑事诉讼法》等。这些法律分别规定了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受教育权利和其他应享有的保护权利等。

3.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告诉他们父母亲的上班规律,家中有无贵重物品等,更不能随便将陌生人带到家中。即使陌生人声称是自家亲戚,父母的朋友、同事等,应先同家长取得联系加以证实。如果觉得此人可疑,就要设法告诉老师和民警叔叔。独立在家时,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一些犯罪分子冒充维修水、电、暖和收费人员上门,借此机会进入住宅进行犯罪活动。当青少年一人在家时,不要开门答话,静听动静,如果不慎开了门,可假称自己的家人在楼下,假装喊几声,使罪犯胆怯。

4.一些离家外出的孩子,不要轻信他人的花言巧语,特别是类似带你“找工作”、“开眼界”的话,更不能轻易跟着去,一些青少年就是轻信花言巧语,跌进陷阱,被骗、被拐、被害的事例很多。

5.夜间如果需出门,最好要求成年人做伴。节假日和同学、朋友相约去玩,要明确告诉家人要去的地方,并能保持电话联系。未成年人身上不要带过多的钱财,衣着打扮要尽量朴素大方,不要过于华丽,否则,就易成为受害目标。

6.不要同社会上行为失常和有劣迹的人员过分来往,接触过多必然会染上恶习,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加入这些人的圈子,有的则会被胁迫做坏事。不要去游戏厅、歌舞厅、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玩游戏的害处尽人皆知,不但耗费钱财,浪费时间、精力,耽误学习,而且还容易引发打架斗殴,无故伤害等事端。而沉迷网吧也是弊多利少,有些青少年因所谓“网恋”,招致侵害甚至杀身之祸的教训是非常惨痛的。

上一篇:通风科安全管理分析下一篇:会计核算中心2012年度财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