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规划框架图

2024-09-29

人力资源规划框架图(精选7篇)

人力资源规划框架图 篇1

企业发展规划框架

(2014---2016)

一、企业发展战略定位(与其相关的是工业集团电化局是否认可?目前在原有基础上再修订、精练)

二、企业发展战略步骤(三步走)

三、企业发展战略布局(以保定工业园为中心,实现西接(宝鸡接触网)、南通(在南方合作、合资或收购一家做通信信号的公司)北环(北京铁电通联环保科技公司)、东导(北赛公司)为生产制造的新的工业基地)

四、企业发展总体思路

1、发展思路 :以集团公司为依托,依靠集团公司资源、品牌,集团公司以产品带动施工、、、、、、走引领型、科技型、国际型、效益型、服务型的发展道路

2、管理模式

五、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按三年分开提出)

1、合同额(2015年按100亿)

2、销售额

3、利润

4、人均收入

(以上由刘忠贵牵头,企划部、市场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协助)

六、企业重组及组织机构设置

1、中铁电工总部机构设置(定部门、定职责、定岗位、定人员,同时统筹考虑变压器分公司、保定制品分公司一并设立,避免重叠或人浮于事)

(由纪副处长负责,企划部、人力资源部、保定两分公司协助)

2、中铁电工保定变压器分公司设立及注册(企划部负责、保定变压器公司协助)

3、保定制品公司整体并入中铁电工

(1)资产处置及审计(由庞总负责,财务部、审计部协助)(2)工商登记变更(企划部负责、保定制品分公司协助)(3)债权债务公告(由庞总负责,财务协助)

七、产权结构调整与变更

1、股权变更,由集团公司将宝鸡器材公司、德阳制品公司、北京铁电通联公司、宝鸡检测中心的股本变更为中铁电工名下,确立中铁电工的股东地位,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管理关系,保证管理顺畅到位。

鉴于北赛公司投资关系,与对方股东协商,若对方同意,集团公司将投资的北赛公司的股本一并变更中铁电工名下。

2、中铁电工内部企业产权变更与调整 以上工作由庞总负责,财务部协助

3、八、科技创新及产品结构调整(以两电为主,辅设其他产品)

1、现有各公司产品及技术发展定位(技术部负责)

2、对现有产品的延伸、完善、配套(技术部负责)

3、企业自主研发产品或项目(技术部负责)

4、国内合资、合作或收购产品或项目(如1500KV直流开关柜合作的厂家、合作形式、市场及经济分析等)

5、国外合资、合作或收购产品或项目(合作的厂家、合作形式、市场及经济分析等)

以上工作由邢总负责,李军雄副处长,纪小军副处长协助

九、保定中铁电工工业园基地建设

1、现112亩工业园基地建设规划

2、工业园基地建设时间安排

3、工业园基地建设

实施具体方案

4、工业园基地建设投资计划及来源

5、新购150-200亩(地点、资金来源)以上由

负责,协助

十、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科技人才、国际化营销人才)由人力资源部负责

十一、市场分析与预测

1、按铁路、城交、地铁、地方市场、国际市场划分,分别分析并预测2、3、十二、重点工作与措施 按集团公司

中铁电工

借贷分析与预测;

1、股权变更:由集团公司将宝鸡等公司股权变更到中铁电工;2、3、4、5、6、7、8、9、保定两个分厂的设立 资本运作与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制度建设 科技创新 系统市场经营 企业内部机构设置 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 工业产品精细化管理

10、党建工作

人力资源规划框架图 篇2

可再生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的主要形式之一, 长期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由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特别是开发利用观念等方面的原因, 其应用通常被局限于建筑单体或孤立的系统层面, 缺乏区域层面的统筹和规划, 割断了与区域能源需求和传统能源供应系统的联系, 加之相关配套保障政策不完善, 导致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出现节能效果不明显和回收期过长等现象, 严重阻碍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规模化推广与应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仇保兴博士曾以太阳能路灯为例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每个太阳能路灯仅是独立的体系, 则浪费了50%太阳能产生的能量, 增加了30%的蓄能电池成本。在太阳能路灯40年的理论寿命期内, 蓄电池更换占整个成本的90%, 废弃的电池还会导致新的环境污染。因此, 仇博士提出了新的微循环共生理念, “白天太阳能路灯产生的多余电力供应周边建筑使用, 然后晚上路灯利用大电网供电, 这样路灯上产生的太阳能白天得到高效的利用, 而且省去蓄电池, 节省了30%的初期成本。”可再生能源规划正是秉承循环共生的理念, 从区域层面统筹考虑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的整合, 与能源需求、传统能源供应系统和不同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匹配协调, 力求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当前, 低碳生态城市已成为全球趋势, 也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已有170余座城市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上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城市或绿色城市的目标。在低碳生态城市中应用可再生能源, 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城市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 更能够开拓新经济领域, 创造就业机会, 推动技术进步, 以及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能源规划尤其是可再生能源规划, 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于实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是城乡规划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虽属于非法定规划, 但在现实中却是规划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依据和技术支撑。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峰期, 在当前能源供应紧张、环保压力加大等发展趋势下, 在城市发展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具有显著的意义。

2、可再生能源利用专项规划简介

可再生能源规划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之下的专项规划, 目的在于对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进行评价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特点, 考虑未来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特征, 系统的、全面的对城市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进行布局, 制定不同时期各种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技术体系, 并提出可行的规划实施策略、激励政策及发展目标。

可再生能源规划属于新兴的规划领域, 是从供需平衡、能源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优先的角度, 对城市发展中的能源利用问题、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进行系统研究、科学评价和合理规划。可再生能源利用专项规划, 应定位在总体规划指导下, 对城市的节能减排等规划目标进行论证, 是对总体规划内容的延伸、细化和落实, 是对传统电力、燃气和热力等专项规划的集成和提升。目前, 我国可再生能源规划刚刚起步, 尚未在此领域颁布对应的技术指导文件。可再生能源利用专项规划的技术流程和方案构成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 缺乏专门的编制办法来规范和指导。因此, 目前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在体系上存在与上位规划之间的不衔接、可实施性差、规划编制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等问题。作为南方地区乃至国家层面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技术支撑单位, 深圳市建筑科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课题研究和工程实践, 在相关的课题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需要重点考虑:

1) 可再生资源量的评估

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储量是整个利用规划的基础, 目前可再生能源主要指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虽然可再生资源的储量大、无污染, 但往往同时具有不稳定、密度低、时空分布不均匀等特点, 这是其规模化利用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可再生资源量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 可将其储量细分为理论储量、 (技术) 可获得量、 (经济) 可开发量, 分别对应不同技术经济水平下的实际资源可利用量和程度,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2) 可再生能源规划目标的设定和分解

可再生能源目标的设定和分解是规划实施和衔接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 同时也是实施效果评价和反馈的有效途径。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目标设定需要综合考虑地区的资源情况、能源现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同时结合上位总体规划的目标, 分阶段、针对不同发展情景开展论证。可再生能源目标分解, 一方面需要体现对于上位规划目标的支撑, 另一方面把可再生能源目标分解到不同阶段, 以便对不同阶段的目标进行监管。

3) 可再生能源规划的柔性

可再生能源规划实施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偶然性成为影响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 在可再生能源规划过程中, 要注重多种情景的分析, 充分考虑各阶段的发展空间和实施难度。各利用情景中将主要考虑不同可再生能源来源的组合、各类能源的资源量、生产率、经济性和项目实施的不确定性等要素, 并采取相应的评估方法进行研究, 以理论储量为依据, 通过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和成本投入, 形成不同的利用情景, 对多个开发利用情景进行比较和选择, 最终得出较为合理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

4) 能够使规划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协调性、可操作性。

可再生能源规划的编制还应强调建立在“反馈评估、结果导向”的思路上, 突出具体执行和实施效果的反馈, 将规划的可实施性、落实机制与规划方案本身等同考虑, 较好地发挥专项指导作用。

3、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属于区域能源规划范畴, 目的在于对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进行评估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能源需求特点, 综合考虑未来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特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系统的、全面的对区域可再生能源进行规划布局, 制定不同时期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技术方案, 并提出可行的建设管理和实施办法、运营机制和激励政策[3]

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的实施技术路线由规划流程和规划内容与工具两方面共同构成。规划流程主要在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负荷分析及设施规划, 通过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系统管理与情景分析实现合理利用。各阶段均有相应的规划编制内容和技术方法对其进行支撑。

3.1 区域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方法

资源评价模型是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的基础模型, 通常情况下,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浅层地热能。

1) 太阳能资源的储量评估方法主要源于气象观测和地表辐射数据。太阳能资源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光热利用以及太阳能光电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储量评估方法主要源于气象观测和地表辐射数据[4], 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QX/T 89-2008) , 对区域的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以光伏利用为例, 应掌握近30年的日照情况 (日照时数、地表辐射) , 通过长期气象观测和地表辐射观测, 计算出地表总辐射密度和可转化为电能的比率, 最终核算出区域内的太阳能资源量。而其可获得量主要取决于可用于建设光伏电场的土地规模, 应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选取气候资源丰富、同时土地条件难以作为常规耕作和建设的地区, 核算其规模, 最终获得该地区太阳能资源开发的可获得量。

2) 风能资源的储量评估方法也主要源于对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对长期气象观测数据进行统计核算, 利用威布尔 (Weibull) 风能公式计算出区域风能资源的总量,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对其进行插值作图, 结合可建设风电场的用地分布, 得到该地区风能资源开发的可获得量。

3) 城市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主要有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热解、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质气体燃料和生物质固化等技术。生物质能资源的储量评估方法主要从原料类型、产量及各类转换系数、收集利用系数出发, 测算区域生物质能资源数量和分布[6, 7]。其可获得量取决于规模化利用设施的收集半径和收集系数。

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例, 首先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时间维度的分析上, 主要依据累年的气象数据, 通过统计方法确定不同时段的能源强度, 可利用资源的小时数和比率。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某城市太阳能和风力资源的逐月能源强度和分布频率。

在资源时间维度的分析中, 同时结合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方式, 确定可实际利用的资源量, 根据上位规划的用地类型、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能源需求种类等信息, 确定可再生能源的可利用量和空间分布。图3、图4显示了太阳能光伏和光热两种利用方式在同一园区的可利用资源强度和总量的空间分布。对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地域适宜性及潜力进行评估, 有针对性的指导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手段, 制定能源集约利用方案, 明确能源利用目标, 落实生态指标体系。

3.2 区域建筑能源消耗的预测

区域建筑的能源消耗预测, 主要目的在于估算规划区域建筑总用电量、单位建筑面积用电强度、燃气消耗量及单位建筑面积燃气消耗强度、最大电力负荷及单位建筑面积电力负荷强度等参数。建筑能源预测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进行预测, 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方式, 即首先根据城市的建筑现状 (包括围护结构参数, 设备效率, 服务水平和使用规律等参数) , 建立各种类建筑的典型能耗预测模型, 采用DEST, DOE或Energy plus等动态建筑能耗模拟软件, 对建筑全年使用能耗的情况进行预测。在典型建筑能耗模拟的基础上, 根据上位规划中的地块内建筑的功能混合比等参数, 考虑一定的同时使用系数, 将单体建筑的能耗集合计算区域建筑的能耗。另一种方式可称为自上而下的方式, 即在多年建筑能耗统计数据的基础上, 通过统计手段建立区域建筑能耗与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在此宏观趋势之下, 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预测建筑能耗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最可能的变化范围。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自下而上的模拟方法能够给出建筑逐时的负荷和能耗的变化规律, 有利于各种技术措施的具体分析和技术方案的落实;自上而下的方式能够将除技术之外的社会经济等间接因素包含在建筑能耗预测中, 并且能通过能耗变化趋势的预测, 给出规划期内逐年的区域建筑能耗, 方便规划的控制和实施。本研究将结合这两种方式的优点, 根据规划阶段和开发时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形成既能反映宏观社会经济发展又能具体支撑能源系统规划设计的建筑能耗预测方法。 (见图5)

3.3 可再生能源规划方法

可再生能源规划方法是核心, 图6显示的通过GIS工具对建筑能源需求和不同可再生能源的分布进行匹配的过程。其主要功能框架是:在给定资源分布、能源需求和政策情景下, 给出每一地块各阶段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和结构, 其中规划方法重点的研究内容包括:

3.4 能源需求与可再生资源的匹配方法

建筑中能源需求一般包含设备和空调所需的电力, 采暖、生活热水和炊事所需的热力, 不同的能源需求除了有量值上的差别还有能源品质上的差别。一般说来, 电力属于高品质能源, 而采暖和生活热水所需的热水温度在50~90℃左右, 属于低品位的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应在经济可行的基础上, 满足不同能源需求的量值和品质, 优先考虑供应经济性较好的低品位能源, 实现能源供应品质的匹配和高品质能源的阶梯利用。另一方面要考虑能源需求与可再生能源在时间维度上的匹配, 以常用的照明系统为例, 照明系统的能源需求在全年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分布比较均匀, 而如果利用太阳能光伏系统供电, 能源供应就会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呈现夏天高冬天小的变化规律, 在此情况下需要考虑采用太阳能并网、太阳能风力互补系统或增加蓄电池组等技术方案, 使需求与供应在时间维度上匹配。另外, 可再生能源作为新的能源利用方式, 现阶段其建设成本的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 因此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专项规划中, 还要通过收益率等指标, 对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进行测算, 寻找最优方案, 实现可再生能源经济性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匹配。其中尤其需要考虑使用煤炭、石油等替代能源的环境和经济成本。

3.5 可再生能源规划的反馈评估方法

可再生能源规划的具体内涵可理解为在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方法、实现什么样的规划目标, 规划内容包括方法、时机和量三要素。但在规划期内, 随着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上位规划的调整、建筑能源需求的变化和具体项目开发进展, 可在生能源的规划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和修正, 为规划部门掌握项目的进展和实施情况提供参考依据。因此要实现整个规划期内可再生能源高效供应和利用的总体目标, 不断的反馈和评估就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可再生能源规划的反馈评估是对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优劣性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研究实施情况的反馈机制, 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的理论依据, 评价规划实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同时结合上位规划中节能减排目标的分解, 量化可再生能源应用对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贡献。本研究将包含能源系统的影响评价、对经济系统的影响评价、对环境系统的影响评价和对社会系统的影响评价, 输入规划目标、方案和项目实施情况, 输出不同目标和政策下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变化情况。

3.6 可再生能源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研究

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进步,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成本和效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将逐渐成为城市能源供给的常规措施, 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也成为区域能源规划的重点。近年已有许多规划项目开始重视和提倡利用可再生能源, 但大多停留在理念与概念阶段, 操作性不强。究其原因, 除了规划技术方面的因素外, 缺少或不完善的相关落实机制和政策引导, 是可再生能源规划实施的主要障碍。因此, 可再生能源规划的编制要以实施效果为导向, 注重各方面因素的配合和协调, 特别是落实机制、配套政策、财政激励手段以及领导监管能力的建设等方面。

4、结语

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是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规划主体的重要环节, 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我国正经历城市化高速进程, 同时要面对改善城市环境和应对能源紧缺的双重问题, 可再生能源规划是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在可再生能源规划的框架之下提出了一系列广泛的研究课题, 如区域建筑能源的预测, 各种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评价、实施效果的反馈评估及保障落实机制, 以期对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规划、确定区域可再生能源重点发展领域、具体项目的实施和优先布局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和框架上的支持。

人力资源规划框架图 篇3

摘要:本文基于“井田”形式框架,试图从规划形态着手引导农村传统经营形式创新,盘活农村土地等要素资源与社会资本需求的匹配效率。提出以规划和顶层设计为主,探索新经济形势下农村经营体系创新路径,并针对“井田”的经营模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井田 农村 要素流动

农村及土地制度改革贯穿于我国改革发展的各个时期。从互助组到人民公社,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至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无不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计划经济时期,城乡分治政策导致城乡之间要素流动基本隔绝,要素流动渠道极其狭窄。巨大的工农剪刀差造成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发展几乎停滞。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经济才逐渐好转。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城乡联系的渠道尚没有完全打开,主要表现是土地等要素资源的流动缓慢,方向单一。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促进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等政策,对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流动,拓宽社会资本流向农村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现城市要素资源向农村回流,通过什么样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成为当下重要课题。

一、“井田”的源起

“井田”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商朝,源于当时的“井田制”。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发展成熟。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原有的“井田制”无法适应生产力快速发展,井田制随之瓦解。据文献记载,当时的“井田制”是“将每方里之地,划成井字形,即等分为九方,每方百亩,中为公田,余则分授八夫,各私百田,同养公田,不另纳税。成年受田,老死则还。此井田制之基本也。积井为邑,以至于同,俱有定制。①”

二、“井田”研究的范畴

从概念上看,“井田制”形制上的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四都为同的理想规划与霍华德的“社会城市②”以及杜能③的《孤立国》都有十分微妙的相似之处。即将单个“井”之外另设“井”,四井为邑,以至于同;“孤立国”则在距离城市中心第6层之外有另一“孤立国”;“田园城市”进一步发展,会在农地之外另建新城,以至于多个田园城市累加扩展成“社会城市”。因此,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在现代仍影响深远。在现代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如何遵循“井田制”的启发,研究具有独特区域特色的“井田”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所谓“制”是体系,是制度的总称,本文所谓“井田”并不是要分析古代井田制度,而是在现有承包责任制基础上设想的一种建立于理想层面的新型农业生产理论形式,是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尝试。

现代田园城市框架下的新井田在田园布局采用旧“井田”形态框架,而不涉及所有权等政治范畴。新井田是以“井”字为框架,“井”字中间是市政设施,周边建设庄园,主要建设高附加值农业。新井田布局有利于在形态上限定建设区界限,实现居住区空间与生态空间的有效融合,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同时,新井田为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社会治理结构创新提供了可能,促使中心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正向流动,最终实现农民富裕。

三、一个模型

“井田”是致力于以规划和顶层设计为主的新型农村发展理念。

(一)发展思路

按照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理念,秉承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宗旨,创新城乡发展方式,构建依托“新井田”和城市产业的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

1、科学定位

根据人口、土地、环境等因素,对每一个“井田”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进行科学定位,确定城镇化发展方向。设立试点“井田”,在人才引进、金融资本引入、本地居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引导等先行先试,打破城乡资源流动壁垒,拓宽城乡要素流动渠道,增大农业区容纳城市要素资源的承载空间。

2、市场主导

打造以市场主导的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充分展现“新井田”经营内涵,深入挖掘“农产品、生态环境、生态服务”价值,以吸引城市人群的消费和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宗旨,并通过制度创新,促使资源向经营能手集中,创造更高价值。

3、基层治理

应以保障村民共享发展红利为基本出发点,处理好村民与经营者在土地、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关系,保障村民就业、生活、发展的可持续性,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二)“新井田”模型

为说明“新井田”模式,现以900亩地(不包括道路等设施用地)为单元,以“井”字为框架,将土地分割成9“田”,每田100亩。每田之间以绿道相关联,辅之以沟渠、电、通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中田为市政设施,可以建造新型农村社区、高档住宅以及商贸等业态。按照容积率为2.5估算,总建筑面积166675m2,按人均65m2的标准计算,可容纳人口约2564人。分为市政核心区、高端农业田、绿道和管道沟渠。

1、市政核心区

核心区以商场和居住为主,具体规划形式可采取圈层式结构布局,外围疏而中间密,保证外围高档住宅采光。另外,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也在规划之中,以停车、仓储为主。

2、高端农业区

高端农业区分布在市政核心区四周,共计8块,每块100亩。期间以绿道相隔。高端农业是以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主,主要针对城市人群。

3、绿色廊道

“井田”绿道系统以“井”字型框架设计修建,道路宽度设计为两车道,道路两边密植树木,高低搭配形成林荫绿墙。同时,绿道两侧按需设置地上、地下生态停车场。绿道连接各高端农业田和市政核心区,并与城市主干道相连。

4、地下管道沟渠

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在“井田”区的创新应用,建设闭合式的“井田”生态循环处理系统,将给排水、雨水收集、电力、通讯、供热、燃气等市政管线纳入综合管沟之内,提升市政设施效率和品质。

(三)亟需解决的问题

以上“新井田”是假定没有约束条件的规划构想。现实存在以下困难:

1、实施区域

市政核心区的选址可在农村原址之上或者重新占有耕地组织建设。在农村原址之上的,对原有村庄进行治理改造符合一般要求,节约耕地,但是需要大笔的拆迁和新建资金。如果在农田上重新选址,虽然会节省拆迁补偿资金,却可能导致耕地减少,居民原住区宅基地土地闲置的风险,形成新旧住区对峙格局,不利于新区发展。故本模型应在村原址基础上进行改造分析。

2、建设成本

市政核心区建设按照2500元/ m2(不计算土地成本)的成本计算,总投资约4亿元,加上拆迁安置总投入约8亿元。即使按照周边800亩农田按照最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产出(假定一般农田每亩产出为3000元,按照20倍于原产量计算)每亩产出可达6万元,800亩共计4800万元。粗略计算静态回收期约17年。高成本低回报的投资特点,导致企业无直接投资的积极性。

3、建设方式

“新井田”投资成本较高,运营风险较大,采取多元化的开发运营模式可降低政府风险。一种方案是以政府引导和扶持的方式,在规划的基础上,利用民间资金进行有序开发;另一种方案是投资者持有井田市政核心区房产和周边高端农田的部分产权进行经营,但这样很难保障农民权益。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在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并协调各方利益。

四、对“新井田”理论模型的思考

建设“新井田”,有利于促使城市资本等要素资源向农村回流、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目前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刚刚开始实践,相关政策不完善、机构不健全、土地产权不明晰等问题较突出,为推进“新井田”,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规划引导,出台扶持政策

统一规划。因“新井田”建设有投资规模大、收益不好掌控等特点,应采取“规划引领、村民自建、政府帮扶”的措施。鼓励村民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并给予一定的补贴,实现规划引导村民自主进行开发建设“井田”,降低政府投入成本。制定“新井田”建设扶持办法,细化对村民、社会资本参与“新井田”建设的补助措施、程序以及标准等,明确管委会或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在“新井田”建设中的具体职能。对于一般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新井田”内绿道、管线建设以及“新井田”经营等公共设施方面,应有政府主导建设。

(二)明晰产权,城乡一体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土地确权后流转交易的条件。居民在享有土地资产的同时,能够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收入,为真正实现带着劳动力和土地两个资本进城奠定基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三)基层治理,构建特色城乡发展模式

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基于“新井田”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成立的基层组织,作为“新井田”建设、经营、收益的主体,对本级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土地利用监督等方面享有监督权和建议权,共享城市建设发展红利。

(四)控制规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随着居民人口的不断增加,严格限制市政核心区规模的扩大,并以新的居民组织机构作为监督主体,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加。但可以在“井田”外围,重新设置“井田”,“井田”之间彼此相连,以主干道贯通之,在适当地方可设置规模稍大“井田”,作为其他“井田”核心区,以此类推,形成规模连片田园优美小镇。

(五)统一运营,理顺经营体系

设立综合性经营公司。负责经营井田区旅游、休闲、购物、餐饮以及配套服务。负责协调区域的水系经营、重点镇经营、“新井田”开发运营、三农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制作统一的标识体系和休闲礼品设计体系。从顶层首先制定一套标准的经营体系,清晰划分各部门的职能。通过机制创新,将土地的经营权流转于生产更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管理者手中,保障农业核心区日常运营和发展。制定措施,充分调动基层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此外,实施“新井田”还需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城市要素怎么回流农村;二是市政核心区的设计和包装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三是“新井田”经营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四是农民是否适应“新井田”下的生产生活方式。总之,“新井田”的实施必须是在政府引导、扶持,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新井田”的实现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求提前做好“新井田”的详细发展规划和顶层建筑设计。

注:

①“摘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万国鼎,农史学家,中国农史学科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首届主任,终生致力于农史资料汇集和整理,农业古籍和农业历史的研究。

②霍华德认为,城市占地1000英亩,农业用地5000亩,人口32000人的所谓田园城市建成后,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将如何继续发展呢?霍华德认为,在离其乡村地带不远的地方建设另一座城市发展,因而新城镇也会有其自己的乡村地带。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一个城市群,他把这个城市群成为“社会城市”。

③杜能是现代西方区位理论的先驱者,其《孤立国》是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提出著名的“杜能圈”,即由城市核心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6层同心圆结构。

参考文献:

[1] 李兵弟.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万国鼎.中国田制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 岸根卓郎.迈向21世纪的国土规划——城乡融合系统设计[M].高文琛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4] 张捷、赵民.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人力资源规划框架图 篇4

1规划范围

2历史文化价值

3规划目标

3.1总体保护目标

3.2近期保护目标

3.3远期保护目标

4规划内容

5规划原则

5.1整体保护的原则

5.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优先的原则

5.3协调的原则

5.4有机结合的原则

6文物古迹

7传统文化

8规划期限

9整体风貌

10保护规划框架

10.1节点

10.2轴线

10.3区域

10.4以“河”串“点”,以“河”串“面” 10.5以路串点

10.6人文脉络

11功能结构

12总体保护策略 13保护区域范围 13.1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 13.2古镇重点保护区范围 13.3古镇传统风貌协调区范围 14保护与整治方式 14.1保护

14.2改善

14.3保留

14.4整饬

14.5拆除

14.6重建

人力资源规划框架图 篇5

[摘 要]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供企业管理人员系统思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框架,着重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 原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职能管理的关键环节等方面对该理论框架进行了构建。

[关键词]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思维;管理人员开发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

1.员工参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条件。从根本上看,员工参与是人力资源具有主动性这一特性所要求的,它也因此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条件。离开了员工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的主动性将受到较大程度的压抑,企业的人力资源将从根本上失去可开发性,不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仍旧是传统意义上的人事管理。可以说,没有员工参与,就没有人力资源管理。

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决定企业活力。企业活力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而企业人力资源又受制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因此,企业活力决定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的考核制度、薪酬制度等是企业人力资源使用的合约,是根本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出资者及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它们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并在这些制度的形成过程中认真听取普通员工的意见,不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否则,就会留下制度隐患,限制企业人力资源活力的增强及发挥。

3.直线经理是人力资源的直接管理者。企业直线经理是人力资源的直接使用者,理所当然,他们也应该是人力资源的直接管理者,在员工的招聘、任用、奖惩等方面拥有最终决策权,并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效果负直接责任。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的起草者,是企业人力资源制度运行的监控者及维护者,是对直线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服务及指导的专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度、政策、方法及程序)的形成及完善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线经理及企业员工等应形成合力,共同建设,要避免人力资源部门一手制定,直线经理被动执行,普通员工被动接受的现象。

以上三个基本理念的树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缺乏效率,甚至有名无实。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实践一般都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如忽视员工参与;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忽视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等。这些都是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相违背的,直接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化及低效率。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战略导向原则、改进原则、实效原则、科学原则、利益相关者评价原则、竞争上岗原则、稳定就业原则。以上原则中,前五种原则是企业管理应坚持的一般原则,后二种原则是人力资源管理所独有的。

在现实中,科学原则以及利益相关者评价原则常被人们误解或忽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科学原则是指管理者在进行人力资源活动决策时要进行调查研究,要有理有据,不可凭直觉及经验行事。坚持科学原则实际上就打破了管理的神秘感,同时也向经验管理提出了挑战。利益相关者评价原则是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其效果要由利益相关者来评价。因为只有这样,改进才能落到实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每改进一步,才会有部分利益相关者受益,他们对企业的满意度、忠诚度以及工作热情也才会随之提高,企业的活力才能不断增强。

就人力资源管理所独有的两种原则而言,竞争上岗原则是指普通员工及管理人员的上岗都要通过竞争方式来进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人力资源,并消除企业内部的偷懒、拉帮结派、铁交椅等不良现象,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出资者及高层管理人员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采取措施逐步建立起中基层管理人员的竞争上岗制度,并将它作为健全、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增强企业活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稳定就业原则是指企业应尽可能地稳定员工的就业。实施这一原则,员工才有在企业长远工作的打算,才会有更多的投入,企业也能因此减少招募及培训成本,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水平也会不断提升。稳定就业可以保证企业人力资源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际上也就是最大可能地保障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发展。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间的相互关系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间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任一职能活动都与其他职能活动存在着广泛的联系。这样看问题,有

利于建立起各职能活动间的联系。但是,建立起的联系不够清晰,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活动关系。根据系统具有层次性的观点,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分为几个层次,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层次间以及各层次内的职能活动关系,将会更有利于把握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摆正各职能活动的相互位置。

1.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层次关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以下八种职能: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企业文化管理。这八种职能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使用层次,包括工作分析、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三种职能,其职能作用主要是不断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效果;二是供给层次,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三种职能,其职能主要是从数量及质量上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维持企业人力资源的动态平衡;三是环境层次,包括劳动关系管理及文化管理二种职能,其职能作用主要是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上三个层次相互影响,其中以使用层次最为重要,该层次的职能活动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的使用效果,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果。

2.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层次的内部关系。在使用层次的三个职能中,工作分析界定企业员工应做什么;绩效管理衡量员工的工作绩效(产出成本、质量、效率等),并对其绩效形成过程进行相应管理;薪酬管理是对员工工作成果的价格(报酬)进行管理。此三者有着严格的由此及彼的逻辑关系,尤其是薪酬必须和绩效直接对应。否则,企业的生产率及文化氛围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在供给层次的三个职能中,人力资源规划对人力资源的供需从数量及质量两方面进行平衡;招聘基于人力资源规划,培训又基于招聘及人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另外,培训也反过来影响招聘、影响人力资源规划。在环境层次的二个职能中,二者相辅相成,比较而言,劳动关系管理更为实际,劳动关系处理不好,文化建设将是空谈。

3.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间的循环关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同层次的部分职能之间存在着循环关系。它们主要是:(1)招聘与绩效之间的循环;(2)培训与绩效之间的循环;(3)工作分析与绩效之间的循环;(4)工作分析、招聘、绩效之间的循环。当以上循环关系没有完成时,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间的联系就被割裂开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比如,在培训与绩效之间,培训源于改进绩效的需要,培训后的绩效改进状况应反馈到培训,以便改进培训工作。若将二者割裂开来,培训就会是低效率的,甚至会是无的放矢。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活动的关键环节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都有各自一套的程序与方法,内容繁杂。只有抓住关键环节,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各职能活动。另外,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活动的展开还必须坚持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及原则。否则,人力资源管理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使用层次职能活动的关键环节

1.工作分析的关键环节。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实践一般都将工作分析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这从逻辑上讲是对的,但操作起来会面临较多困难:一是有些岗位的任职资格很难界定,比如管理岗位;二是工作分析与目标管理之间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复;三是工作责任的明晰与团队合作之间存在冲突。因此,在实践中必须慎重对待工作分析。具体来看,工作分析应把握的关键环节有:(1)明确分工。工作分析应由直线经理直接负责,由员工草拟初稿,人力资源管理专职人员对整个过程进行指导、协调。工作分析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负责、操作是没有效率的,也较难达到效果;(2)有的放矢。企业对哪些工作进行分析,分析到何种程度要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一般而言,如果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出现了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又在于工作分析,这时,进行工作分析才是恰当的;(3)与工作设计联系起来。现实中的分工关系,工作流程一般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改进;(4)工作描述宜简不宜繁。主要原因是现实中的企业一般都实行了目标管理,工作描述过细就失去了意义;(5)任职资格要进行验证。任职资格不进行验证就会带有主观性,也可能会引起法律上的纠纷。

2.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所在。做好绩效管理,需要管理者改善心智模式,牢固树立员工参与的理念,并具有为员工服务的思想。否则,绩效管理就会退化为庸俗的绩效考评,企业活力将严重受损。

企业普通员工的绩效管理与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有着较大的不同。前者的关键环节有:(1)共同设置目标。没有经过协商的目标,员工一般会缺乏认同感,完成目标的积极性会因此降低;(2)明确个体目标对企业整体目标的贡献,增加员工的自豪感,同时避免出现无效目标;(3)绩效辅导。上级应对员工的工作过程进行关注,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辅导;(4)考评面谈。绩效考评结果的确定应征求被考评人的意见,做到公平,以理服人。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有:(1)决策分析。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决策,因此对管理人员的评价应主要是分析其决策的过程及效果。管理人员所在部门的绩效是部门全体成员的努力,管理人员的贡献在于其决策的影响。(2)面向改进。管理人员应致力于改进现行政策、制度、程序、方法等不完善之处。因此,考评也要针对上述方面的改进来进行。(3)员工评价。管理人员的决策若对员工的影响较大,如绩效考核办法、薪酬制度的改进等,对其决策的评价应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4)市场评价。管理人员的决策若对市场的影响较大,如产品、促销措施等的改进,其决策的评价应充分考虑市场的反应。

3.薪酬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薪酬管理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将薪酬与绩效直接对应起来,而不在于各个岗位怎样评价、分级。具体来看,薪酬管理的关键环节有:(1)企业员工参与薪酬制度的制定;(2)注重微观公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对企业各部门内的分配进行监控,甚至干预,不能是大的方针一定,就放任不管;(3)实行轮岗。企业内每一项工作的劳动强度及复杂程度有多大,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感觉到,企业各部门及小组内应尽可能地实行轮岗,这样才有利于员工增加对各岗位的了解,形成对相关岗位的正确评价,增加薪酬的公平性;(4)合理导向。企业的薪酬制度应与企业战略联系起来,起到导向作用。企业高层管理者要采取措施严密地防范企业薪酬制度偏向于企业中的某些利益集团,偏离企业战略方向;(5)全程激励。企业的薪酬制度应致力于使员工始终受到激励,常年处于积极努力的工作状态,可行的措施是对合理化建议进行奖励,实行斯坎隆计划等。

(二)供给层次职能活动的关键环节

1.人力资源规划的关键环节:(1)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起来。一般而言,企业若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战略,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意义不大;(2)做好技能清单、内部流动率统计等基础性工作,预测现有人力资源的可开发程度,明确内部供给量;(3)做好外部劳动力市场的长期跟踪及预测,准确地把握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4)对关键岗位进行重点管理,做好储备、开发等工作;(5)引导企业员工将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联系起来,这样,既可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也利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

2.招聘的关键环节:(1)与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紧密联系起来,要有长远目光,不可因一时或短时期的需要而影响长期规划;(2)与聘用后的使用效果联系起来,这样才有利于招聘工作的不断改进;(3)有清晰的工作描述及任职资格,工作描述要清晰到应聘者能理解的程度,任职资格则要经过验证;(4)正确对待各种测试技术,测试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主要依据;(5)重视面试,面试过程要精心组织,面试时应问应聘者实际经历过的问题;(6)平时要注意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做好招聘范围、招聘广告等决策。

3.培训的关键环节:(1)与绩效改进联系起来。当员工达不到绩效标准,通过培训能有效解决时,企业才应进行培训,另外,培训是否取得效果也要通过绩效改进状况来进行检验;(2)与企业战略、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为未来培养人才,并以此激励员工,增加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3)重视工作场所中的学习。脱产学习是必须的,但比起工作场所中的学习,则是相对次要的,技能的获取及态度的转变主要是在行动中进行的。

(三)环境层次职能活动的关键环节

1.劳动关系管理的关键环节:(1)发挥工会及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当企业工会及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不能有效发挥时,企业内的劳动关系必然是不健康的;(2)形成尊重普通员工的氛围,充分认识普通员工对企业的贡献;(3)熟悉处理劳动纠纷的相关法律,正确处理劳动纠纷;(4)做好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障工作,满足劳动者的基本需要,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5)正确处理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整合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劳动关系。

2.文化管理的关键环节:(1)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认识到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竞争力,文化制胜的竞争时代已经来临;(2)对员工满意度每年进行一次匿名调查,了解员工对企业管理的看法;(3)对绩效考评、薪酬制度、用人制度中暴露出来的重大问题逐步进行改进,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参考文献: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理论框架构建 篇6

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实践起步较晚,但学术界仍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商业网点规划的性质、基本原则、内容、目的等进行了研究。谢涤湘(2008)等对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商业规划的政策、内容、侧重点、主要考虑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郭振(1999)、柴小青(2005)等探讨了商业网点规划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徐晶(1999)、李文成(2005)等研究了影响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因素;徐晶(1999)、谢涤湘(2008)等分析了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内容及侧重点。此外,许多专家学者还探讨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依据及编制主体等问题。

然而,由于研究的角度、方法、时间方面的原因,许多对商业网点规划的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是角度问题,现有研究大多从商业设施的理论布局出发,缺乏从消费者角度思考商业网点布局问题;二是方法问题,现有研究多为定性推论分析,缺乏定量分析;三是理论框架缺乏,虽然学术界已经对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目前仍未形成一个规范的、得到普遍认可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理论框架。基于此,笔者在借鉴吸收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理论框架进行探讨。

一、我国商业网点发展对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影响的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加剧和经营观念更新,商业网点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如商业网点大型化、信息化,高雅化、服务的人性化、人本化,商业网点布局的合理化等。商业网点发展的这些特点和趋势将对我国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产生深远的影响,尤以以下三点最为突出。

(一)外资商业网点扩张迅速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全面取消了外资零售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上的限制,商业流通领域进入了全面开放的新阶段。此后,外资商业企业在华投资快速扩张,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2005-2007年,我国批发零售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分别为2 606个、4 664个和6 338个。外资商业巨头的进入,虽有利于提高我国商业企业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水平,加速我国商业现代化进程,但我国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盲目引进、好大喜功,对外资商业巨头扩张缺乏约束,甚至给予外资商业企业“超国民待遇”,给本土的商业企业造成很大的生存压力。因此,政府对外资商业企业发展进行规划和监控,防止盲目投资和过度竞争是十分必要的,而以商业网点规划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因此,我国各地在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时候,必须在充分分析各地消费能力、商业网点的竞争度和饱和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外资商业企业的数量、规模、选址等做出严格的限制,这是新时期我国商业网点规划的特殊使命。

(二)“城市空心化”与商业网点的“郊区化”

随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了躲避拥挤的交通、昂贵的停车费以及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大量向郊区或者更远的乡村迁移,出现了“城市空心化”(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即“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表现)现象。我国虽为发展中国家,但在某些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城市也开始出现“城市空心化”的端倪。与此同时,随着旧城区的改造,居民逐渐向城市边缘及郊区搬迁。城市人口分布,以及居民传统的购买方式,消费需求等都由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因此,各地在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时,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发展趋势,重视城市新兴发展区、居住区等区域的商业网点的规划与配置。

(三)商旅文一体化

作为现代旅游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之一,购物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且城市里风靡的时尚、丰富的商品、优越的购物环境,也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2]。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三流”(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为商业的发展聚集了人气,增加了商业气氛。此外,一个城市的历史、人文、景观等不仅能散发出人类历史的光华,而且能不断地集聚客流和人气。因此,各地在进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时,应树立“大商业”的观念,将商业网点规划与旅游、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开发相结合,将商业发展融入到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去。这样既能促进商业的大发展,又能提升一个城市商业的档次、品质与文化内涵。

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理论基础

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研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模式,但是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有说服力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商业活动作为城市的主要活动之一,其网点的规划受到城市规划、交通、人口分布、历史与文化积淀、宏观政策环境等各方面影响,需要综合利用地理学、战略学、经济学、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方面理论和方法处理商业网点规模与布局问题,解决商业网点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因此,商业经济学理论、城市经济学理论、空间经济学理论、城市规划理论等是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理论基础,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商业网点规划制定,能够促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一)商业经济学理论

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必须以反映商业活动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商业经济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商业活动规律的学科,是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基础理论,其中尤以商圈理论(包括中心地理论、区位理论等)和消费者行为学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息息相关。

商圈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国外城市的商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随着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这方面的研究也能为我国城市零售企业网点布局和业态分布提供依据,为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中对城市商圈的空间布局和业态分类奠定理论基础[3]。

商业空间层次结构不仅来源于经济法则,还来自消费者行为及社会经济属性,分析空间形态应该首先从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规出发,考虑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商业空间组织的影响[4]。在规划商业街区、业态分布、商业网点的布局等方面要正确反映消费者行为的规律及要求,以本地区消费能力的构成为基础,以当地居民的消费习惯为参数,以广大消费者的心理承受度为标尺[5]。

(二)城市经济学理论

城市经济学关注空间要素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对经济要素之间的密度效益、相邻效益、布局效益、网络效益和城市区域的聚集效益的研究,以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的合理布局。城市是进行各类商业活动和建设商业网点的载体,商业网点的规划必须遵循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应以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合理地解决商业网点的密度、相邻、布局及集聚等问题。

(三)空间经济学理论

空间经济学强调集聚(agglomeration)对生产和城市区位的再构影响,通过空间供给和需求、定价和产出分析,研究空间均衡,即经济物品和经济活动的最优空间配置模式,包括部分均衡和一般均衡[6,7]。商业集聚现象是现代城市商业网点发展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各类商业聚集区(如商业街、SM、CBD等)是现代城市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如何在空间上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些商业聚集区,如何在各商业聚集区之间分配经济物品和经济活动,使之趋于空间均衡等都是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必须考虑的问题,空间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能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和方法。

(四)城市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依据。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从属于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专项规划,是对城市规划的补充、细化和完善,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与方法[8]对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涉及面广,规划内容多。商务部关于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的通知(商建发[2004]180号)中指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是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反映城市商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城市未来商业网点的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模所做的统筹设计。柴小青认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内容包括城市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以及商业街的布局和规模;各类商品交易市场以及物流基地的建设、调整与改造;商业业态结构、商业组织形式、商业服务网点规模、商业发展与城市人文环境相协调,商业设施服务定位规划等[9]。刘星原认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为城市的整体市场交易功能以及不同商业区域性功能的培育、建设与发展进行规划,对关系城市交易功能有全局影响的重要市场、街区、商区等进行规划,为继承、培育和突出城市优势和特色而进行的针对性规划,为便利居民的生活消费,对零售和服务布局进行规划。

从上述对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理解可知,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在充分了解城市商业网点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商业网点发展的趋势,站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为核心构建城市商业网点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商业业态规划及激励与规制政策。

(一)商业网点空间布局规划

商业网点空间布局是指在综合分析城市商业网点分布现状、客流规律、交通状况、商业环境、历史传承、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城市商业资源在空间上做出的统筹安排与配置。具体来说,它包括宏观(面)、中观(线)、微观(点)三个层面。

1. 宏观层面———确定城市商业中心等级体系

根据中心地理论,结合我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成果[10,11,12]和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实践,城市商业中心等级按照主要商业功能、规模和辐射能力可以分为市级商业中心(一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二级商业中心)、居住区(社区)商业中心(三级商业中心)三级,它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基本的商业结构体系。

根据城市商业发展的需求,一般城市可以发展1-3个市级商业中心(一些特大城市例外),若干个区域商业中心,而居住区(社区)商业中心的发展则不受数量的限制。在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时,必须对三级商业中心的功能做出明确的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切忌重蹈计划经济时代“大而全”、“小而全”商业布局的覆辙。一般而言,在自由竞争条件下,根据级差地租理论,由于不同业态的商业网点对地价的承受能力有别,会相应选择与其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商业中心,由此形成功能各异的商业中心。

市级商业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全市居民及外来人口(包括游客)高档次,特殊类型商品的需要,人们在此更多地追求休闲,娱乐与享受。因此,市级商业中心在业态发展上应该强调高档化、精品化、时尚化,重点发展名店、特色店、老字店、百货店及餐饮娱乐网点等,由于地价较高一般限制设置占地面积较大的大超市与仓储式商店。

居住区(社区)商业中心属于属地商业,其主要功能是满足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及与一般消费品及服务的需要。因此,其商业网点发展应该强调便民化、大众化,重点发展日用品店、便利店、食杂店、水果店、书报刊亭以及理发店、维修店等商业网点。

区域商业中心在规模等级和功能定位上都介于市级商业中心和居住区(社区)商业中心之间,可结合各区域的特色,以及商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别突出购物、交易、餐饮、娱乐、文化休闲、服务等功能,形成各自特色。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一些城市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端倪,为此,在编制商业网点规划时,必须高度重视这一趋势,适度超前规划,在城市的新兴发展区、工业区等人口集中区域促进居住区(社区)商业中心的形成,有条件的区域可以超前规划区域商业中心。

2. 中观层面———商业街区的空间布局

现代商业街是重要的城市商业网点空间形态,是城市商业的缩影和窗口。商业街的规划、建设与发展是发展现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重点之一。在规划商业街时,要求在对现有商业街现状分析(现有商业街空间布局、数量结构、发展特征等)的基础上,对未来商业街的发展方向、总体布局、发展重点以及对商业街的建设、改造、提升与完善等方面给予引导,并提出相应措施,尤其对如何突出商业街特色、营造美观的商业景观、丰富文化和传统内涵以及发挥旅游功能等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促进商业街有序稳定地发展。同时,要注重商业街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绿化设施、卫生设施、信息设施、景观设施等)和购物环境的改善(配备相应的旅游休闲、餐饮、娱乐等设施)。

3. 微观层面———大型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资料汇编》规定,大型商业网点面积的标准按各城市实际情况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纵观我国各地商业网点规划实践,大型商业网点一般是指营业面积在5 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网点,主要包括大型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简称SM)、仓储式商场和大型专业店等业态。大型商业网点在促进城市繁荣、改善购物环境、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商贸流通业竞争力和增强中心城市商贸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大型商业网点的发展也会带来诸如加大城市交通压力、威胁中小商业网点生存发展等问题,需慎重设置,不可盲目发展。

大型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必须在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特色明显、以人为本等原则下,在综合考虑城市已有大型商业网点空间分布、人口分布及变化、集聚效应、交通条件和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根据大型商业网点与人口的对应关系布局(具体对应关系可参考《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资料汇编》)提出大型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导引和分区、分业态的数量调控导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点提升和新建的大型零售网点发展规划(选址、营业面积、功能定位、相关配套设施等)与建设时序。

(二)商业业态发展规划

我国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兼具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调控双重职能,因此对商业主要业态(批发业与零售业)进行规划也是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1. 批发业发展规划

(1)批发企业发展规划。批发企业是批发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批发企业发展规划应以批发企业现代化改造、龙头批发企业的培育为方向。随着流通产业结构及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传统批发企业已逐渐不能适应,要求批发商业具备新的、相应的功能。规划应引导批发企业应尽快从单纯的商品供给调整中解脱出来,成为生产企业的“销售代理者”和零售业的“购买代理者”,引导总分销、总代理等新型批发企业发展,鼓励发展以农产品为主的食品专业配送企业。

(2)专业批发市场发展规划。专业批发市场是指一种或若干种商品经营者和商品购买者入内,集中、公开、独立地进行交易的固定场所。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中,专业批发市场规划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市场和工业消费品市场。

顺应现代流通发展趋势,农副产品市场体系规划应以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功能创新为发展思路,加强农副产品市场的软、硬件建设,包括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物流基础设施、农产品准入制度等的建设,创新交易方式,引进拍卖、期货等新型交易方式等。

工业消费品市场建设规划应以调整、改造、提高商品档次和服务质量为发展思路,结合各区域产业特点,培育一批规模大、功能全、辐射广的基地型、区域性工业消费品市场。

此外,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时,必须对各专业批发市场(包括新建、整合、改扩建等)的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建设年限与时序等有相应的界定,以增加规划的可操作性。

2. 零售业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零售业态分类标准》(GB/T 18106-2004),我国零售业态从总体上分为有形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一般是对实体网点进行规划,故本文指的零售业态主要是指有形店铺零售业态,主要包括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商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等业态。

零售业作为城市商业网点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数量多、分布广、差异性大、灵活性高,如果从空间上与数量上对其发展作为规划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本意,且在商业网点空间布局规划中,无论是商业中心还是商业街,其本质都是商业业态的动态组合的反映,而大型商业网点规划已经对一些大型的零售业态的空间布局(规模、数量、选址等)做出了明确规划。因此,笔者认为,对于零售业态的规划不宜过细,应从大处入手,只需对各商业业态的布置原则、设置导向做出相应的界定即可,这样既可增加规划的灵活性,又能为商务主管部门管理商业网点提供参考,使规划不失可操作性。

(三)激励与规制政策

1. 商业网点规划中的激励政策

我们这里讲的激励政策是指政府在商业网点发展过程中实施的各项优惠政策与保障措施。在优惠政策方面,对于重点发展的行业与业态,政府可以在行政审批、税收、投融资政策、用地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在保障措施方面,政府应该在商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商业企业流通(商流、物流、信息流)标准化体系构建,商业中介组织培育等方面积极作为,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同时,抓住当前城市商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需要重点发展的内容,制定专项规划,如物流规划、农产品市场体系规划、商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等子规划。

2. 商业网点规划中的规制政策

我们这里讲的规制是指政府对企业行为的监控,是基于法治、政企分开的政府干预[13]。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中的政府规制政策主要包括对商业网点进入或退出的规制政策(如对大型商业网点、外资商业巨头进驻等的约束,对新设立商业网点的行政许可等),对商业企业竞争行为的规制(如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等),对商业网点质量保证监督的规制,安全规制(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规制),资源、环境规制(排污、噪音等方面的限制)等。

四、小结

在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具有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调控双重职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成败还在于实施。因此,商务主管部门在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同时,还应构建一套完整的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实施制度,以确保商业网点规划的是顺利实施,为商业网点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保证商业网点健康、有序的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构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理论框架对于今后各地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城市商业网点的发展趋势与商业网点规划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内容,认为核心内容是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商业业态规划及商业网点发展的激励与规制政策,构建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理论框架。

人力资源规划框架图 篇7

关键词 教学资源描述 元数据 RDF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信息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复习等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便捷性和计算机展示技术的多样性,已形成广泛的共识。而目前已建成的各类网络教学资源,由于建设形式多样,技术不统一,缺乏必要的建设指导规范和标准,共享率及利用率普遍比较低,无法对已建的各类教学课件资源进行有效的检索查询,极大地制约着教学资源的实际使用,也阻碍着多媒体教学工作往深层次的优化。本文研究教学资源的共性语义描述,在都柏林核心元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扩展元数据规范定义,给出适用于Web实现的RDF框架描述。

1 元数据及RDF框架

元数据(Metadata),一般认为是描述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 data),主要是描述数据属性(property)的信息,用来实现如存储位置、历史数据、资源查找、文件纪录等功能。元数据能为各种形态的数字化信息单元和资源集合提供规范、普遍的描述基准和方法,对资源的组织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网络教学资源的元数据的主要目的是描述网络教学资源的属性信息,用来快速地识别资源、评价资源、追踪资源、过滤资源和使用资源,是教学资源的特征属性数据。

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缩写 RDF),是万维网联盟(W3C)提出的一组标记语言的技术标准,以便更为丰富地描述和表达网络资源的内容与结构。RDF 定义一套可描述知识概念和实例的规范标准,专门用于表达网络资源的元数据,在语义表达和交换上更灵活。它提供了一种用于表达信息,并使其能在应用程序间交换而不丧失语义的通用框架。RDF用形如 (classes—properties—values)类似于面向对象(类—属性—值)的三元组来描述Web 上的各种资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固有的语义单元。应用领域专用的类和属性需要通过对 RDF 的扩展来定义,这种扩展通过RDF Schema来实现,RDFS不提供实际的应用程序专用的类和属性,而是提供了描述应用程序专用的类和属性的框架。

2 网络教学资源元数据框架设计

网络教学资源元数据是构建基于Web的学习门户的基础数据规范,主要解决异构类型多的网络学习资源的整合以及系统间的通信规范,可促进网络教学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框架设计核心元数据规范、知识点元数据规范、图像通用元数据规范、动画通用元数据规范、音视频通用元数据规范,核心元数据规范是框架的核心,遵循柏林核心元数据规范扩展。

3 核心元数据规范

核心元数据规定了网络统一学习服务门户所需的核心元数据、各元素的语义定义,以及学习资源的信息标识、内容、管理和维护等描述信息。

(1)标识符

URI:http://www.***.com/core/terms/identifier

中文名称:标识符

英文名称:identifier

定 义:资源的唯一标识

数据类型:字符串

值 域:自由文本

(2)名称

URI:http://www.***.com /core/terms/title

中文名称:名称

英文名称:title

定 义:资源的名字或称谓

数据类型:字符串

值 域:自由文本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

(3) 创建日期

URI:http://www.***.com core/terms/create_time

中文名称:创建日期

英文名称:create_time

定 义:资源最初的创建日期

数据类型:日期型

值 域:日期,按GB/T 7408执行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

(4) 最新修改日期

URI:http://www.***.com /core/terms/last_modify_time

中文名称:最新修改日期

英文名称:last_modify_time

定 义:最近一次修改资源信息的日期

数据类型:日期型

值 域:日期,按GB/T 7408执行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

(5) 描述

URI:http://www.***.com /core/terms/description

中文名称:描述

英文名称:description

定 义:资源内容的综述性介绍

数据类型:字符串

值 域:自由文本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

(6)关键字

URI:http://www.***.com /core/terms/keywords

中文名称:关键字

英文名称:keywords

定 义:用于描述资源主题的通用词、形式化词或短语

数据类型:字符串

值 域:自由文本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N

(7)访问控制

URI:http://www.***.com /core/terms/view_control

中文名称:访问控制

英文名称:view_control

数据类型:字符串

值 域:1或2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

(8) 创建者

URI:http://www.***.com /core/terms/creator

中文名称:创建者

英文名称:creator

定 义:创建资源对象的主要责任人或组织机构

数据类型:复合型

可 选 性:必选

最大出现次数:N

4 结论

本文分析并实现了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元数据框架,定义了框架的核心元数据、各元素的语义定义。该框架通用性高,便于资源的管理和共用。

参考文献

[1] 孙默.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电化教育,2011.7.

[2] 张靖.基于XML/RDF的MARC元数据描述研究.微计算机信息,2007.36.

上一篇:航海气象新题库下一篇:七夕的古诗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