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共12篇)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 篇1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从真正意义上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进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根据《黎城县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准绳,以《黎城县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为指导,以我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切入点,从实际出发,本着“先立后破、稳步推进”的原则,在我校逐步开展以学案教学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从而实现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性变革,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验目标
总体目标
用三年时间,全面推进学案教学改革实验,逐步形成符合我校实际、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案教学模式,努力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高效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水平。
具体目标
1、搞好一项实验。全力以赴,稳步、扎实、有效推进学案教学改革实验。
2、完成两项任务。一是探索并建立符合我校特色的学案教学模式;二是使学生基本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力争三个转变。一是实现教师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者向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角色转变;二是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三是实现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依据的评价方法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策略的转变。
4、实现四个突破。一是在课堂结构上有突破,民主、和谐课堂氛围基本形成;二是在学习方式上有突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普遍使用;三是在评价策略上有突破,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功能明显发挥,多元的评价方式逐步建立;四是教学质量有突破,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大面积丰收。
三、实施程序和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策略,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方法,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完成实验任务,形成学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一)实验准备
1、成立学案教学实验工作领导指导组,由领导指导组具体研究并制定我校的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
2、由教务处根据我校的方案,制定实验计划和实施细则,全面具体安排我校的实验工作。
3、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动员部署学案实验教学工作,真正开始学案教学实验工作。
4、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实验教师为主体、以实验年级教师组成的实验教研组开展教研为支撑,开展集体备课,按一周提前量拟定学案。
5、总务上从全面推进学案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做好经费和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保障工作。
(二)实验操作
2010年10月—2011年7月,在七年级开展实验,鼓励教师边学习边实验边实践,破立结合、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学案教学的方式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7月,七、八年级同时开展实验,并要总结、形成基本的学案教学模式。
2012年9月——2013年7月,七、八、九年级全部进入学案教学改革实验,要在总结完善已有模式基础上,形成符合我校实际,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案教学模式。
(三)实验总结
每个学期、每个学年都要认真总结学案教学实验成果,并为下一学期、下一学年开展实验工作做好准备,推动我校的学案教学实验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保障措施和要求
1、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我校要成立学案教学实验工作领导指导组,成立实验年级教研组,教务处要安排专人管理实验教学纸质和电子档案。
2、建章立制、落实责任。第一、每名实验教师要写出自己的学案教学实验计划,计划中要对一学期的学案课时数有具体量化,以便做到节节开展学案教学,坚决杜绝传统课堂教学。第二、每名实验教师要坚决按照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反馈、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开展教学,讲授不许超过10分钟。在此基础上来摸索自己的学案教学模式。第三、每名实验教师的每一节课都要为每名学生打印学案,并向教务处分别提交纸质和电子学案,电子学案要由教务处安排专人全部上传到上遥中学的校本教研博客。第四、实验班级的前后两个黑板作为学案教学使用,特别是后面山墙的黑板不许作为班级板报使用。第五、根据我校实际,学案的设计以实验教师为主,其中教研组每两周要开展一次学案设计专题校本教研,集体备课一节。
八、九年级教师在本学年中每月要设计一节学案,尝试开展学案教学。第六、本学期结束时要全面开展学案教学实验总结工作。
3、研训结合、边学便用。第一、实验教师在每节课后要撰写教学反思,通过反思开展研训。第二、实验年级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学案教学校本教研,校长、教务主任和教务处人员要参加,要提前一周确定教研主题,内容主要是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在学习中提高,在分析中进步。第三、走出去、请进来。本学期安排先去我县学案教学开展较好的东阳关中学听课学习,有条件的情况下再去搞的更好的学校学习取经。第四、全体教师每人每周听一节实验课。
4、政策倾斜、经费保障。第一、投资一万多元配备一体化速印机、打字机、复印机,配足相应的纸张、油墨。第二、为每名实验教师接通宽带。第三、为每名实验教师订一份与自己学科一致的教育教学刊物,优先解决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资料问题。
5、督导并重、保驾护航。第一、一周一检查与随机检查学案教学相结合,做到检查后签字才能上课。第二、随机听课与学案教学公开课相结合,确保真正开展学案教学。第三、走访师生与召开师生座谈会相结合,经常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即时改进,确保学案教学稳步扎实推进。第四、搞好总结、交流,按时撰写并向教育局提交《学案教学实验阶段评估报告》。
五、上遥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工作领导指导组
组 长:李x(校长)
副组长:王x(副校长兼教务主任)
成 员:付x 李x 李x 申x 赵x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 篇2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的意义与作用
1. 实施“学案导学”可以起到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学
生主动发展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学案可以“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学案中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 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只有在生活中善于发现, 积极捕捉信息, 才能激发发现意识和创新灵感。在学案中给学生设计一些问题, 让他们自己去探求答案, 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条件, 让他们自己体会和接受;给学生留出一片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拓展。
2. 通过学案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中各知识点在《课程标
准》中的要求, 是“了解, 理解, 掌握”中的哪一个层次, 便于学习中有所侧重, 有的放矢。
3. 利用学案提前呈现教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可以让
学生把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路, 为学生明确将要学习那些知识提供思想和心理准备。课前, 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对学案的处理程度, 及时了解学情, 从而课堂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而且可以为师生进行有效交流创造条件。
4. 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 借助学案可
以有效地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益。
二、编制学案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案中知识的呈现和问题的设计, 要建立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或通过个人努力能解决的基础上。学案是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它首先应易于学生接受, 然后才能引导学生走进知识, 接受知识。
2. 要体现出引导性、启发性。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启发性原则, 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 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3. 要体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学案不仅仅应是传授知识的媒介, 还应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载体。好的学案不但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自学意识和能力, 而且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渗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培养。
三、设计编写优质学案的环节
1.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指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的要求, 列出各知识点的学习目标, 并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简要分析。这个环节可以使学生学习具有方向性, 依照要求系统接受知识, 重点知识增加投入, 难点知识集中精力攻坚。
2. 知识自主整理, 内化吸收的环节。
对于教材中那些学生能通过自学接受的知识用填空或问答的形式给出, 引导学生课前接受。一般情况下, 要求学生了解的知识、简单易懂的概念、简单易推导的公式、明确的结论等可以在这个环节呈现, 这些知识教师可在课堂上通过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灵活处理, 有选择性地讲解, 提高课堂效率。
3. 师生互动, 合作交流, 解疑释惑的环节。
在这一阶段, 学案中要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 引导启发学生研读教材, 积极思考, 感触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 形成自己富有个性色彩的理解角度。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进入课堂, 同老师的讲解形成思维的对接。当学生对知识理解同老师的讲解产生差异时, 就激发了交流的平台。在这一环节中学案设计要紧扣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设计的问题要突出以下特点: (1) 循序渐进, 科学合理; (2) 激起动机, 激发想象; (3) 紧扣课标, 开阔眼界; (4) 面向全体, 层次多样; (5) 结构合理, 操作容易。
4. 典例剖析, 课堂训练环节。
数学知识的价值体现在它的应用性上。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较高境界。在这一环节中要紧扣教材知识设计例习题, 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重视教材中原有例习题,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针对性强的题目。题目不要追求数量, 关键是体现典型训练到位。所选题目除了要将所学知识达到强化巩固的效果外, 还要尽量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在这一阶段,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培养;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时要防止对学生思维的不当约束, 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5. 归纳整理, 反思总结环节。
美国的约瑟夫·特雷纳曼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发现:教师讲解15分钟, 学生能记住41%;讲解30分钟, 只记住前15分钟内容的23%;讲解40分钟, 则只记住20%。因此教师不能搞“满堂灌”、“一言堂”, 应遵循学生的记忆规律, 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 引导他们对所学知识及时理解记忆、归纳整理、反思总结, 具体可分为知识点注解, 解题心得体会, 知识系统整理, 思想方法总结等方面。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方案探究 篇3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生对其知识结构的建立均是在不断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搭建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物理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一、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教师引导误区、学生思维定势,导致未达到实验目的。例如试验本该是学生带着问题去有目的进行实验,但教师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全部讲解后,再带着学生做实验,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思维空间,只是按照实验步骤机械的模仿,不去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结果是怎么样,最终导致学生们不重视实验、不愿做实验、不敢动手做实验,这样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学习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等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样实验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实验本事的价值和意义。
2.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使普遍教师产生理论重于操作的定式观念。这种观念不仅仅在教师身上存在,在很多学校、家长、学生身上依然存在,这是一种社会问题。目前的不少中学都忽视了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往往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课程规划安排得不够合理,有的甚至只在随堂做下讲解。由于没有投放足够多的重视,不少学校的物理实验数目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基本上一个学生实验都不做。针对这种现象,最终导致的就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以“背”实验结论“代替”实验操作。因此转变教师观念尤为重要。
3.物理实验教学增加了教师备课时间,导致教师对实验教学不感兴趣。例如:由于物理实验需要教师从实验设计、过程讲解、知识点把握做详细备课,很多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只是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显得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缺乏系统性,没有充分起到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学习的作用。另外,教师习惯性的按照教学大纲以及考试重难点进行系统讲解的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失去主动探索、挖掘新知识的能力,按照教师定势思路去做实验,没有达到手脑结合的效果,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二、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相关策略
1.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
将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关键环节,充分运用启发性教学,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通过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来不断提高对实验教学基础地位的认识,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为目的,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出发,认真改进、大力加强实验教学,切实将实验教学做到实处。
2.重点着眼于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大多以演示实验为主,而这些演示实验一般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做给学生看,学生通常没有动手的机会。导致学生动手机会少,动手能力普遍不高。教师应创造条件开拓实验范围,如果将演示实验通过改进、合并等方法创造出适合于学生自己去做的实验,将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教师应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增加探究性实验,使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运用简单的实验装置,动手实验,得出书本中的概念和理论。
3.采取引导性教学,培养思考力
物理实验是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用眼观察的一个综合学习过程,教师应在讲授的过程,适时的培养学生思考力,如:通过在介绍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和方法手段时,引导学生思考出完整的实验设计构思。同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会吸引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可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4.注重实验教学的探索性,培养创造力
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疑问、探索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设疑,造就强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要不断地让学生思考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实验现象以及预测和猜想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不断地设定条件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设计实验方案、筛选实验用具、进行实验、论证结果。
三、总结
从新教改课本来看,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显著提高,但是从整体来说,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仍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极大地阻碍着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培育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有很大差距。分析原因与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观念均有关,这就需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以及较强的实验素质来培养学生,真正使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白峻峰.高中物理实验教材分析[J].云南教育,2000(12).
[2]刘炳生 仲扣庄.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技能训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3]张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索[J].考试周刊,2010(17)等.
实验中学阅读教学操作方案 篇4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阅读名著是汲取文化精粹的学习方式,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通道,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学生的名著阅读有序、高效,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我校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语文教学的实际,决定有计划地开展经典名著阅读教学。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爱好文学的习惯,以及以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能力。
2、引导学生积累文化知识,培养语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3、引导学生从先进的文化陶冶中发展个性,健全人格。
二、名著阅读进度与时间安排
七年级(上):《朝花夕拾》《繁星•春水》《鲁滨逊漂流记》 七年级(下):《西游记》《童年》《格列佛游记》 八年级(上):《水浒传》《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八年级(下):《红岩》《简•爱》
三、实施策略
1、课型推动
① 导读课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计划有步骤在相应的时间段内阅读相关内容。在每一部名著阅读之前,教师为学生补充导读材料,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等。教师根据阅读进度布置好相应的思考题,提出有针对性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②思读课 ③讨论课 ④写作课 ⑤拓展课 ⑥展示课 读写结合
教师根据不同作品,提出相应的读写结合策略,如: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写书评、缩写、改写课本剧
2、师生共读
倡导师生共读,实现师生共进。营造师生对话的平台,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在师生共读的氛围中,逐步形成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使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交流,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籍,从书籍中寻找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发现理想的栖息地。以读书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以读书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3、激励措施(1)以活动激励
每学期举行一次名著阅读演讲交流会。学生阅读月结束时写出读书心得进行全校展评。名著阅读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名著知识讲座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选好的读书笔记,装订成册,班内传阅,学校留档。
(2)达标检测
每读完一本书由备课组出一份考查性试题,月考等名著考查以本月阅读内容为主。做好相应的阶段性检查工作。每周根据规定内容进行阅读检测,设计阅读题库,进行简单考核。
四、阅读时间
1、每学期抽出两大周作为学生阅读月。
2、分解整本书,划定每日或每周阅读范围。学生阅读月中利用语文课进行集中阅读。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 篇5
课题承担单位: 衡阳市教育技术装备站
课题负责人: 周必然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改革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使学生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课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生动、丰富的理科实验,体现探索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二、研究假设
通过开展对衡阳市中小学理科实验教材、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获得的情况和数据,我们能够提出一套适合衡阳市地域特色、行之有效的中学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方案,编写出中学《实验探究与指导》丛书,有力地推动我市实验教学工作的发展,为提高我市理科实验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目标
我们开展此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实验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探索科学问题的浓厚兴趣,敢于质疑、敢于尝试的科学勇气,大胆想象而又细心求证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
合作的科学作风,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探索性实验的设计原则和要点;
(2)探究性实验设计个案分析;
(3)探究性实验对仪器设备的要求;
(4)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要素与考核研究;
四、研究内容
传统的理科实验教学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很少有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理科实验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即使是分组实验也由于仪器、设备、药品等原因成了过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和提高。显然,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的初步能力,只有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才能够产生实效。所以本课题将从理科实验课的教学指导和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要素与考核评价标准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中学理化生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题以学生实验课为主渠道,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实验全过程的体验,逐步形成勤于动手、善于质疑、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课题组通过设计开发一系列成套的探究实验,来指导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探究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动手中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探究型实验目的的确定,实验假设的提出,探究过程的设计,讨论与交流的组织,实验方法的拓展,实验结果的评价等问题进行探索,并总结出《实验探究与指导》丛书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存在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构建学生动手能力发展水平的评价机制。如怎样才算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起来了?理化生实验怎样考核更科学?逐步探索理、化、生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具体要求。拟制定一套《衡阳市中学毕业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考查实施方案》。
3、锻炼和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师,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研究水平。作为理科教师,要反思过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改善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带领学生创造一些设计性的和具有探索性的实验素材;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使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动手,不断享受成功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五、实施步骤
实验研究的周期:2006年9月—2008年12月,共2年。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
(分2步)
主要工作是:组织领导班子,进行现状调查,接受主课题的培训,积极收集整理有关数据资料,制定实施计划和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完成开题工作。
第一步工作:成立课题小组
课题组顾问:李建新、何中华、杨 颖(省装备处)
彭天文(市教育局副局长)
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周必然(站长)
成员:张高君、廖高生、彭季秋、易璨
课题研究小组
周必然、廖高生、彭季秋、邓湘云、颜丽芳、罗雅萍、贺熙德、唐中林、彭彪、邹中平、冯海平、徐向龙
第二步工作:专家论证,培训教师,确定实验教师,搜集汇总资料,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计划,完成开题工作。
资料组的实验教师有:彭季秋、颜丽芳、贺熙德、唐中林、彭彪、邹中平。主要任务是:查阅中学理化生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等有关资料。
研究组的实验教师有:周必然、廖高生、邓湘云、罗雅萍、冯海平、徐向龙。主要任务:汇总资料,形成综合材料,撰写方案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8年9月)
主要工作是:按照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开展研究工作,修订完善研究方案,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课题研究问题探讨与经验总结,写出阶段研究论文,组织《实验探究指导》丛书的撰写,组织开展实验教学创新活动,制定《衡阳市中学毕业会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方案》。
1、修订完善总体研究方案和计划;
2、制定《实验探究与指导》的编写工作方案;
3、提交《实验探究与指导》辅助教材的报告;
4、组织开展全市初中毕业会考实验操作考查;
5、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教学创新竞赛活动,搜集典型案例、论文等资料;
6、开展《实验探究与指导》丛书的编写工作。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08年10月—2008年12月)
主要工作是:总结实验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和专题论文,进行成果展示。
1、继续深化研究,收集资料,为结题作好各方面准备。
2、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研究论文、收集师生研究成果(含文字及实物)、编辑研究论文集等。
成果形式:
1、《中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课题》课题研究报告;
2、出版《实验探究与指导》丛书
3、实验教学创新优秀论文集
4、实验教学创新优秀案例集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 篇6
第一学期教学楼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演练主题:
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二、演练目的:
提高全体师生防范自救能力,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变能力,使全校师生熟悉逃生路线,并在第一时间有序、快速、安全的引导学生疏散,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通过此次疏散演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达到遇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
三、演练准备工作:
1、召开全体参演教师动员会,使全体教师明确此次消防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以及疏散的线路和到达目的安全区域。
2、演练前班主任到班级动员教育,让学生熟悉应急逃生的正确方法与线路,学习有关自防自求的知识,教育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①遇事不慌,思维清晰。②严肃对待,不可嬉笑打闹。
③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猫腰捂鼻),互帮互助。④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班主任必须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
3、演练前领导小组成员对疏散路线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疏散线路畅通和安全。
4、成立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四、演练时间、地点:
1、演练时间:2015年11月9日
2、演练地点:衢江区实验中学三个年级教学楼
五、演练内容:
教学楼发生火灾时的安全疏散
六、组织机构与职责:
1、消防演练领导小组
组 长:洪国成
副组长:徐建平、完国锋、郑荣修
成 员:黄伟新、缪小意、汪小云、徐廷国、徐孝彬、颜小建、吕敏浩、各班主任
职责:布置本校开展演练工作。制定本校演练的时间、地点、疏散程序、疏散路线,组织开展演练;掌握本次演练情况,及时小结汇报;对演练中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果断处置并上报。
2、演练现场指挥组
总 指 挥:洪国成
副总指挥:徐建平、完国锋、郑荣修 具体指挥:黄伟新、缪小意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以及参演的全体工作人员。
基本职责:根据领导小组布置的工作要求,做好现场的一切指挥。
3、演练紧急疏散组
1号楼组长:雷一根
成 员:各班主任、有关任课教师及各楼层、场地负责人 2号楼组长:郑宇顺
成 员:各班主任、有关任课教师及各楼层、场地负责人 3号楼组长:舒景周
成 员:各班主任、有关任课教师及各楼层、场地负责人
基本职责:在演练现场指挥组长指挥下,依据方案措施及疏散路线,指挥师生有序快速地撤离到操场安全地点,组织好各班级队形,并点名报告。
4、演练后勤保障组
组 长:徐孝彬
成 员:吕敏浩、陈一新、吾国元
5、信息宣传、摄影组
组 长:颜小建
成 员:缪艳君
6、救护组:阙小花、王皓
7、心理疏导:缪艳君(兼)
8、信号组:王春雷、廖丽萍
七、各楼梯口具体负责教师: 1号教学楼:
一楼东楼梯口:邵丽红、邵巨仙 一楼西楼梯口:胡志红、毛小芬
二楼东楼梯口:徐慧燕、罗春凤 二楼西楼梯口:潘云飞、余丽华
三楼东楼梯口:毛正娇、张亚利 三楼西楼梯口:徐志仙、吴灵仙
四楼东楼梯口:方银先、叶胜伟 四楼西楼梯口:郑建英、周国媚 2号教学楼:
一楼东楼梯口:詹勇勤、邵富松 一楼西楼梯口:傅以永、周美娟
二楼东楼梯口:周 珣、叶雪珠 二楼西楼梯口:方志宏、巫继珍
三楼东楼梯口:方连生、吕宏增 三楼西楼梯口:傅 莉、徐显红、四楼东楼梯口:何云英、徐小燕 四楼西楼梯口:罗月芬、胡玲艳 3号教学楼:
一楼东楼梯口:陈建玉、孙芳芳 一楼西楼梯口:石新红、傅美仙
二楼东楼梯口:郑先清、杜一仙 二楼西楼梯口:余燕珍、余银凤
三楼东楼梯口:王锡莲、张敏峰、三楼西楼梯口:高惠莲、胡 鹦
四楼东楼梯口:杜一蓉、叶燕琴 四楼西楼梯口:王爱英、舒志清
八、火灾逃生演练路线安排: 1号教学楼逃生演练路线如下:
1、一楼楼3个班级按疏散顺序直接撤离到操场集中。
2、二楼八(4)班——八(5)班往东楼梯口下,八(6)班往西楼梯口下
3、三楼八(7)班往东楼梯下,八(8)班往西楼梯口下
4、四楼八(9)班往西楼梯下,八(10)班往东楼梯口下 2号教学楼逃生演练路线如下:
1、一楼3个班级按疏散顺序直接撤离到操场集中。
2、二楼七(5)班——七(6)班往西楼梯口下,七(4)班往东楼梯口下
3、三楼七(7)班班往西楼梯口下
4、四楼七(9)班——七(10)班往东楼梯口下,七(8)班往西楼梯口 3号教学楼逃生演练路线如下:
1、一楼3个班级按疏散顺序直接撤离到操场集中。
2、二楼九(5)班——九(6)班往西楼梯口下,九(4)班往东楼梯口下
3、三楼九(7)班往东楼梯口下——九(8)班往西楼梯口下
4、四楼九(9)班往西楼梯口下,九(10)班往东楼梯口下
九、注意事项:
1、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各就各位,要严格按照指定时间、计划和方案要求,开展逃生演练活动,不得延误。
2、各班主任和组织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班主任提醒疏散的同学不出现惊慌与骚乱,确保每位学生安全、有序地疏散逃生。
3、楼道护导老师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和现场秩序的稳定。
4、各工作小组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发现、处理演练时出现的问题,确保演练不出现师生伤害事故。
5、撤离到指定区域后,要保持安静。各班主任快速清点人数并报告。
6、所有教师都应有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的高度责任感,积极投入到演练工作中,听从指挥,圆满出色的完成演练任务。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 篇7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提出了四项课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校是一所百年名校, 有着相当深厚的教学文化的积累和沉淀, 本着“以人为本, 师生和谐同步发展”的教学理念, 多年来我校完成了“低进高出”的教学任务, 广受学生家长的好评。尽管如此, 我们依然要奋发前进, 因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极为重要。学案式教学是一种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尝试。
一、学案式教学的优势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如果按照传统的做法, 在做实验之前叫学生预习, 然后就把这一切放在课堂45分钟去实现, 这是不太可能的事, 至少不能很好地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为什么呢?因为探究性实验本身的开放度就很大, 课前预习是要花很多准备工夫的, 如果没有具体的指引, 只是简单的两个字“预习”, 那就与“放羊”无异。这个时候, 教师准备的学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精心准备的学案是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学案不是简单的课文内容的再展现, 它是教师根据自身学生的特点, 对各种教学资源的利用与重组, 对教学资源的开发, 使教学过程真正能体现因材施教。学案既指导学生的学习, 又让教师在学案的设计过程得到自身专业技能的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学案式教学的模式
1. 讲述式方式
流程图如下:
本模式适用于教学难度较大的, 或较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 完全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习的难度大。但单纯的“满堂灌”的方式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记忆,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述透彻, 学生往往会当时明了, 过后忘了。通过学案的引导, 让学生完成探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体现学习的成功, 其对学习的信心得到加强,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得到加强, 对学到知识的印象也得到加深, 这样教学最基本的目的就实现了。
2. 自主探究方式
流程图如下:
本模式适用于教学难度不大, 或较为生动的、能较好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完全放任学生自主探究, 无异于“放羊”, 因而“放”与“收”、“学”与“教”要合理处理, 既要鼓励学生的开放思维, 表扬其智慧的“闪光点”, 又要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严谨的科学态度, 避免毫无目的地凭空猜测, 使教学无序, 使训练无效。
三、学案式教学案例分析
我以学案式上了一堂实验课《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先设计好学案, 课前发下去给学生预习准备。为了这个学案, 我自己进行了一番仔细的研究。其实这节课最难的地方就是如何“提出问题”, 这个引导做好了后面的学习就会很顺利。通过查阅资料, 我借鉴了其他人的做法:借用英语疑问词提问, 比如黄瓜丝放在盐分中会失水, 提问:Why…黄瓜丝会失水?How…怎样失水?[1]结果课堂上学生就发散性地提出了新的问题:When…什么时候失水?What…什么原因使它失水?等等。
最令我惊喜的是, 这个实验中推荐使用的试剂是0.3g/m的蔗糖溶液, 而有一个同学居然自己配制KNO3溶液, 他说查阅资料后发现这种试剂也可以, 但是不知道浓度多少适合, 我告诉他0.05g/ml到0.06g/ml之间效果很好。[2]
因为认真观察, 我们还有另外的收获。这种情况在取洋葱鳞叶的内表皮做实验时不会发生, 而取外表皮做实验时则可能发生。这是因为洋葱鳞叶上部靠近顶端的外表皮细胞间有少量气孔器存在, 这个时候就可以顺便观察一下气孔器。
这节课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学生就着学案做好了充分的预习准备, 在课堂上才能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这样的课堂才真正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 我相信渐渐的所有的学生都会喜欢这种上课形式, 并且体现出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学案式教学反思
我以学案式上的这一堂探究实验课, 效果很好, 跟以前正规的上课方式比好很多, 这让我有许多感慨:对学案的设计, 尽量做到重点突出, 难点分散, 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 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教师应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 在课前发给学生,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而学生在预习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 教师应及时汇总, 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
学案式教学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精讲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切忌面面俱到, 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案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巩固练习。在练习问题设计时, 应注意多设疑, 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 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 做到有的放矢。
摘要:高中生物课程四项的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学案式教学是一种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新课标,探究性实验,学案
参考文献
[1]单维霞, 姜菲.探究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几点做法.生物学教学, 2008, VOL33, (1) .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 篇8
【关键词】学案式 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74-01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挖掘和开发生物学实验中的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课堂秩序一般比较乱,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很多时候实验课只会停留在表面的喧闹中,学生没有真正从实验现象走进知识的本质,甚至出现在实验课上茫然不知所措,长此下去,学生体验不到科学探究的魅力,发现时的快乐,学习生物的个性思维和兴趣逐渐抹杀。因此,生物教师必须重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积极探索和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
经过探索与实践,笔者发现运用“学案式”实验报告,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学案式”实验报告是将学生课前预习的学案和实验报告进行充分整合而形成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验报告,利用它将整节实验课“穿针引线”起来。这样学生在整节课中任务清晰,目标明确,因而教学秩序不凌乱,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和交流,在探究和实验的过程中就能完成实验报告,从而减轻学生课外填写实验报告的负担,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实验教学的目标。
下面谈谈我们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课中运用“学案式”实验报告进行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设计思路: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但掌握程度不一,而本实验是高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因此本节“学案式”实验报告的大框架就是探究实验的七大步骤(附后),然后再在每个步骤后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这样学生对探究性实验的步骤就有了整体的认识。
教学实践: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然后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探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做完实验填写现象,画观察到的细胞图。在分析结果的步骤里,引导学生从内、外因的角度分析细胞失水和吸水,经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原生质层、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等概念,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的比较透彻。在表达与交流时,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比如如果滴加的是0.5g/ml的蔗糖溶液,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空隙充满的是什么液体?如果没有细胞壁,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什么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如何设计实验测定洋葱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如何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这样层层深入,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维和广度思维,同时也能考虑不同学情的分层教学。为了防止个别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而没有观察到实验结果,影响后面的讨论和交流,教师可以使用PPT展示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动态过程,帮助他们理解相关知识,起到名副其实的辅助作用。
实践反思:本节采用这个“学案式”的实验报告,让学生在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教学环节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熟悉探究实验的步骤,为完成后面各章节的探究活动打下了基础。在实验探究阶段,加强观测方法的指导,引导分析实验原因,培养实验素养,抓住时机诱导学生思考,这样,边实验,边描述,边思索,就会水到渠成,为最后的总结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实验探究实施过程再抓住时机,创设质疑的环境,“以其所知,喻其不知”,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
《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学案式”实验报告
一、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设计实验:
1.实验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过程:
五、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①外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内因原生质层具______________;原生质层的伸缩性_______细胞壁的伸缩性。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表达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进一步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 篇9
虚词 “其”5 【学习目标】
掌握虚词“其”的用法 【重点难点】
重点 :重点掌握“其”字的三大用法。
难点 :掌握“其”作介词、作语气助词的用法。【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①要求学生完成知识梳理和基础自测题;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知识;②课前只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留在课中完成)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何其】译为“多么”。
二、基础自测
1. 指出下列句中“其”的用法和意义。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②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答案“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④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⑤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⑥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答案: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探究案
“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③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
3、连词。①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②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③助词,其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翻译。
4、复合词:【何其】译为“多么”。
训练案
一、课中训练与检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答案:B(①他的 ②其中的 ③那 ④那 ⑤其中的 ⑥他,他们 ⑦我,自己 ⑧他,他们)⑨大概
二、课后巩固促提升
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答案
1、代词,可译为他。
2、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
3、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4、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5、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6、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7、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
8、代词,可译为其中。
9、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11、助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 篇10
关键词:学案导学;实验教学;“探究”栏目
通常情况下,教师为达到教学效果制订的纲要称之为“教案”,以学生为主体提前准备的预习提纲称为“学案”。“学案”的制订与“教案”息息相关,学案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做课堂的主人,由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完成实验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并消化知识,最终转化为一种学习能力。在中学学习阶段,“教案”与“学案”一个以教师作为主体,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两者在教学功能上有很大的差距。以教学为目的的“教案”教学,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为主的“学案”教学法,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的模式完成实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当引导角色。选择“学案”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实验效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学案教学是高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要避免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阅读教材,通过小组学习讨论的方法完成实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学案导学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主题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形成的教学形式,借助学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以导学为法、学生为本展开教学。
学案是学生学与教师教之间的中介。就教师而言,仅仅凭借“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要求,学生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首先,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有现成的课本作为学习工具,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教师在下一堂课中将要讲什么或者怎么讲。其次,很多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通常比较在意教案内容的落实而忽略了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和思考,课本上的一些概念、公式、原理、法则等只是一些大纲,对其他知识点的概述也比较抽象,只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解释,对于如何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点描述得不是很详细,学生只能借助于各种参考教材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预习和复习功课的过程中还会经常遇到一些困难,导致其学习负担加重。教师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应该借助有效的学案导学进行改进,增加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订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探索,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成绩的目标。
一、“探究”栏目实验教学学案的基本形式
根据内容不同,“探究”栏目实验教学学案可分为填空式、图解式、图表式、习题式、问题式等。实际上学案没有固定的格式,一个学案往往是几种形式的结合,从教学经验上看,“探究”栏目实验课的学案应该根据探究主题选择不同的形式。
1.填空式学案
如某些基本实验操作,实验目的、实验仪器的选择等,可设计成填空式学案,由学生预习或课堂上填写。
2.图解式学案
初三下学期对于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等涉及实验先后顺序、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内容,可制成图解式学案,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实验研究。
3.图表式学案
大部分验证性实验以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为主,可设计成图表式学案。
4.问题式学案
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实验内容,可设计问题式学案。
5.习题式学案
对一些课后习题(如人教社初三化学第78页“有关氢氧化钠变质”习题),可按课本顺序和知识点难度,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习题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针对各种形式的学案,教师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灵活运用。
二、“探究”栏目实验课教学学案的设计特点
1.规范性
规范实验程序是一项很重要的科学素养。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规范进行实验操作的意识。初三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是严谨科学的探究活动。教师通过规范实验操作,实现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强化学生的意识形态:良好的实验习惯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成功的重要前提。人在每一阶段的学习最初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在初三化学开始实验探究活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案”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果平时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能够严谨规范,那么学生在预习和总结实验报告时也会受其影响自然而然地规范化学实验程序。一般化学实验的规范程序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药品与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
2.引导性
在设计学案时,教师要充分考虑生情,因材施教,起点要注意“就低”,杜绝一开始就难度过大,树立“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意识,避免出现因问题难度过大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失去信心。“学案”要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开始可以先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记录并观察实验现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的实验动手能力。比如第一单元中,“蜡烛的燃烧”和“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比较”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严格按照第12页《探究》栏目进行探究活动,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学案的设计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实验的顺序和细节。
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够,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实验的规范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把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学习设计基础实验方案上。教师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步骤、设计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和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应该怎样思考并化解,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探究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探究过程—得出结论。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能力来设定实验问题的难易程度,通过每一项具体步骤引导学生完成实验,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不断进步和成长。
3.阶梯性
在教案当中,适当加入一些拔高的内容对于教学过程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在“学案”中,教学设计需详略得当,缩小实验的开放性,就要加大对“探究”栏目问题思考的开放性。这样做首先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学习探索的良好态度,其次也可以形成“学生带学生”“学生帮学生”的良好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加进来,在学习讨论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比如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常常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说法,怎样让更多的学生能看出“门道”呢?合理的学案就起到引导、点拨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不同层次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需求,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将有利于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阶梯性可以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个是对于实验内容、问题呈现的阶梯性,即实验原理是逐步深入、逐步揭示的;第二个是对于学生实验技能要求的阶梯性,即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要求由简单到综合。
三、“探究”栏目实验课教学学案的分类与功能
教师想要编制出合适的学案,必须要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方法、习惯以及成绩,并且研究相关的教材和资料,教师应该以一个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课堂教学中,认真分析教材和教学理论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探究”栏目实验课教学学案,根据实验课的性质可以分为演示实验学案、验证性的分组实验学案、探究性分组实验学案。其中演示实验学案重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与结论。验证性的分组实验学案重在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顺序、规范以及对实验现象、结果的记录。探究性分组实验学案重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包括实验原理、装置、药品的探讨)、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基于不同的使用范围,应该有针对性地编制对应的实验课学案。
“探究”栏目实验课学案的使用,笔者力主其点睛的功能,也就是说,不要淡化了实验课的主要任务——实验,所以实验课的学案务求减轻学生的书写负担,将动笔的机会放在不同实验类型的教学重点上,有的放矢。同时,也为了让学生能真正在实验课上有目的地动起来,笔者觉得,实验步骤尽可能用图形代替,让学生看图完成实验,这样比较适合初三学生的心理特征,实验课的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如笔者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药品及装置研究实验”学案“制取步骤”这一环节使用了如下图示:
步骤:检验气密性→装入石灰石→倒入稀盐酸→搭好装置,收集气体。
对于实验课的学案是否适合学前和课后,笔者觉得不需要统一,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习惯做出取舍。有些教师喜欢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踏实稳重;有的教师希望学生带着好奇心学习,积极主动。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只要教师用心把握,都能有相同的教学效果。
化学是实验的科学,离开实验就没有化学。通过学案导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将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充分结合起来,既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做(操作),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操作原理)。由此可见,有效的学案导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观察、分析、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支梅,等.对比试验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运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7).
[3]邢入德.化学学案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5).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 篇11
关键词:导学案,生物教学,课堂运用
一、导言
导学案是教师对课时或单元教学内容从目标确定、组织方法、学法指导、评价方法、教与学的反思等总体规划与学生活动、学习策略、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和监督相结合的教案与学案的统一体。导学案教学法的教学精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 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 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学案”教学法符合课标要求, 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法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导学案的特点
(一) 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 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 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二) 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 它能起到“以问拓思, 因问造势”的功效, 并能帮助学生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三) 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 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 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 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 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培养创新能力。
(四) 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 可根据材料内容进行阅读思考, 也可为开阔学生视野, 激发兴趣, 设计一系列可读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材料, 诸如所教内容密切相关背景、话题等。
三、导学案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导学案基本基本环节包括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预习) 、精讲点拨 (教师对重点的讲解) 、达标测试几个部分。现以人教版八年级 (初中二年级) 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为例:
(一) 学习目标
1. 通过预习了解、掌握变态发育的概念、变态发育的四个时期及各时期的特点;了解常见的动物。
2. 通过预习了解、掌握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不完全变态发育的三个时期;了解常见的动物。
3. 理解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
(二) 学习重点、难点
1. 重点是掌握变态发育的概念、变态发育的四个时期及各时期的特点;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不完全变态发育的三个时期。
2. 难点是理解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
(三) 学习过程
1. 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相见时难别时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尽成灰泪始干。然后提出问题并解释:春蚕真的如诗中所说, 吐丝完毕生命就结束了吗?从个体水平看, 生物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 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从整个物种来看, 生命总在不断地延续和发展着。同学们知道, 被子植物通过开花、传粉、受精、结实并产生种子、种子萌发繁殖后代;细菌通过分裂生殖后代, 真菌通过孢子生殖后代。哪么动物界有哪些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呢?
2. 自主学习 (预习)
(1) 认真观察家蚕在各阶段的形态特点, 将各图按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列, 并填写在课本第九页的横线上 (以图的序号排序) 。
(2) 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填写下表。
3. 精讲点拨
通过上表比较, 家蚕的幼虫和成虫无论形态特点还是生活习性都存在很大差异, 尤其是在幼虫和成虫之间经历了一个重要时期—蛹期, 生物学上把像家蚕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之为完全变态发育。
4. 达标测试
(1) 家蚕的一生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和四个时期。家蚕通过_________方式产生后代,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这种发育过程称发育, 以这种方式发育的昆虫你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 称为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结语
导学案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导学案, 能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进步, 自学、合作学习成了主要的学习形式。课前学生们预习, 准备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 享受着自学、合作带来的学习成就感;课堂上, 学生积极发言, 表达自己的想法, 享受着学以致用的乐趣;合作交流, 互相促进, 在合作学习中既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还能拓展学生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可机械使用导学案, 需要对书上的内容加以整合。教师在备课时, 将简单问题调整合并, 相对复杂的问题加以分解、细化、删减, 对知识重难点加以讲解。
参考文献
[1].肖川.懂仲文.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1版解读) [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2.02.
[2].肖亚娟.高中英语导学案教学法初探[J]新作文 (教育教学研究) 2011.18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 篇12
课题: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课时)学科组:
高一地理
主备教师:
刘
妍
参与教师:
刘姸
王承应
审
定_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
2009-9-18 学习目标
1、明确大气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学习重点
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学习难点
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学习方法
1、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
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3、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4、比较法:通过对海陆风、城市风的比较,让本节知识实际化。
5、课堂练习法:设置典型练习题,巩固当节知识。
知识链接: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大气为什么会运动 学习过程 基础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是短波,它的热量主要是被什么吸收?
2、为什么地面没将太阳辐射全部吸收呢?(说明地面的热源是太阳辐射)
3、地面增温后,它将以长波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其时就是散热,它的热量能否全部散发到太空呢?为什么?(说明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分析材料:地月表面温度差异的比较
1、月球表面与地球表面气温昼夜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
2、根据月球昼夜辐射的变化状况,你能分析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3、试根据地球昼夜辐射的变化状况,说明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
(1)白天大气对近地面大气温度的调节起什么作用
(2)夜晚大气对近地面大气温度的调节起什么作用
4、根据上述原理解释晚秋和冬季霜冻为什么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想一想:青藏高原为什么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二.热力环流
1、地面的直接热源是什么?
2、大气的直接热源是什么?
3、地面也称下垫面,它的性质有什么不同?温度是否一样?
课堂探究
读北半球因热力原因造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图,回答:(1).在A、B、C、D四处用箭头表示出热 力环流的方向。
(2).B地的气温比A地___(高或低)
(3).C处的气压比D处___(高或低)(4).高空的气压高低往往与近地面__(相同或相反)
归纳整合
课堂总结
要判断热力环流是否正确 :首先判断出哪儿热哪儿冷(题中未给出的,要根据已知条件推出,如白天,陆地比海洋热;白天,同一海拔高度,山坡上空气温度比山谷的要高;城市气温比郊区要高;同一纬度,暖流流经处气温要比寒流流经处高;若是给出等压线,近地面等压线向下凹处比向上凸处气温高),热胀冷缩;其次,环起来,完成热力环流
学习检测
1.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为()①青藏高原距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大 ③地势高,空气稀薄 ④白天太阳辐射强 ⑤云层厚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⑥
D.②⑤⑥ 2.撒哈拉大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A.沙漠地区太阳辐射热量少
B.沙漠地区水汽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差 C.沙漠地区人类活动少 D.沙漠地区的风沙大
3.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4.读“相同纬度的拉萨和宁波海拔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两地中太阳辐射较强的是_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中白天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地中夜晚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答疑:为什么在1恒星年和1回归年之间存在差异?
它们的参照物不同.恒星年是以某一颗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公转的角度为360度。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用时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是以春分点作为参照物,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 之间来回移动的。一个回归年即是从(均以北半球为例)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开始,经过夏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直射赤道),冬至(直射南回归线),再回到下一次春分,这期间所用的时间。这里太阳公转了359度多一点,所以所用时间也要少一点。用时365日5时48分46秒。
这是因为是地轴的微弱变动,地轴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在做极缓慢的周期运动,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反,周期是25800年,我们把这一运动称为地轴进动。这一进动使得春分点每年都要西移约50分29秒(角度),我们称这一现象为交点退移,这使得回归年没有转够360度,所以时间就短一些了。
老师寄语
你也在井里吗
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看得起自己。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
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
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温馨提示:就如驴子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小学科学学校实验教学工作总结01-07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艺术班语文上学期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学案08-26
中学语文教学学案07-05
中学数学学案教学研究12-24
学案式教学方案08-08
学案教学实施计划01-22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10-18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11-19
中学实验教学论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