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酒历史文化

2024-06-12

老知青酒历史文化(共2篇)

老知青酒历史文化 篇1

寻访老知青

郑启五

难忘的1969年,三万名厦门知识青年被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狂潮席卷至闽西山区的上杭、武平、永定(俗称“三县”)插队落户,这是建国以后厦门一次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几乎每一个老厦门的记忆中都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此后的年月里,这三万人的大军几乎都陆续调离了“三县”,其中大部分回到了故乡,成为目前厦门职工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岁月的小河又悠悠流淌了二十一年,当年知青中年龄最小的我也已年近不惑!去年夏末,我做为厦门知青作家代表团的一员重访当年一代厦门青年挥洒过青春血汗的闽西山区时,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清晨,当我们的小面包车在那连绵的群山中飞驰,目视近处的小树与荒草在山岗中摇曳,远处的炊烟桑冉冉飘升,突然一个问题抓住了我渴望中的喉咙——“在这梁野山下,平江两岸,是否还见得到当年的厦门插队知青?”我的心跳加速,呼吸也急促了起来。

当我们参观著名的上杭才溪乡时,我激动地获悉该乡的供销社主任就是当年的厦门知青,可惜他刚外出开会,未能谋面。

我们印有“厦门”字样的东小想上杭城关街头,有一位骑着自行车的不速之客迎了上来,与司机搭话。他匆匆离去之后,我才得知他是留在该县县办企业工作的厦门老知青。两次失之交臂,反倒使我寻访老知青的欲念越发地强烈了起来。我调离闽西山区已有十八年了,可我永远忘不了自己在闽西的生活历史,更渴望见见那些还留在“历史”中的同龄人。蜿蜒的柏油公路终于把我送回了记忆深处的武平县城,那水泥长桥,那中心广场,那广场中的毛泽东塑像,一切的一切,都太熟悉了!我从有关方面获悉目前尚留在武平县工作的厦门老知音还有二十余人,为该县当年接收的一万零四百名厦门知青人数的百分之零点五左右。他们基本上都是因为早年与当地青年通婚成家而留下的。

是夜,我顾不得长途旅行的劳顿,急不可待地来到了在县文化局工作的厦门老知青李世俊的家中,终于见到了一张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尽管武平的同事们依然称他“小李”。但岁月已在他的眼角刻出了皱纹。一套功夫茶具使我们一见如故,随即便用厦门话长时间地交谈、在小家庭温馨的灯光下,一时免令人分不出窗外那幽幽长着微微拂来的是山民还是海风了!他的妻子贤淑面貌美,墙上贴满了独生子的三好生奖状。当我们握别时,只见他嘴角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

隔天,副县长陪我回访了我当年插队的十方镇处明村,我拜访了老房东、老队长之后,又私下继续寻访起老知青。我叩响了尚在该镇供销社工作的最后一个厦门老知青车阿朝的家门,不巧男主人因把儿子送回厦门老家过暑假不在,他在镇农械厂工作的妻子接待了我。原来男主人一直怀有调回厦门工作的念头,与他同情况的十余例都已先后调离。女主人表示自己有一手电镀手艺,也很愿意为特区建设出力,只是叹息“无门路”。我爱莫能助,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了县里。抢在县长接见的前夕,我又找到了一位在县商店站柜台的厦门老知青。他所在的店门正好面对着当年操管知青的县“四面办”旧址。他列举了离厦工作给家庭生活造成的种种困难后,情绪冲动地表示,自己当初是厦门出来的劳力,目前特区的发展理当考虑他回厦工作的要求。然而他又不愿影响本职工作而回厦门跑调动,结果日拖一日。目前经各方关照,他调回厦门所需的六个大印已经盖了五个,就盼着厦门劳动局最后那关键的一个了!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但我知道厦门的劳动人事部门多年来为知青回城呕心沥血,完成了数万人调回的巨大工程,这是一座功德无量的丰碑!现在面对着这些未归的老知青中的一部分要求回厦工作的同志,是否能再次尽可能地亮起那温馨的绿灯?

从人口社会发展的进程进行宏观审视,人口的城市化是文

明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逆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动,而大动,反其道而行之,最终必将以知青大回城而告终结,取而代之的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在这个梦幻般眼花缭乱的复杂变更的过程当中,不断演绎着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错综的矛盾纠葛与情感交融,知青与农民的被动与互动中的特殊生存状态,书写出局部曲折的社会发展段落,成为20世纪60和70年代的中国社会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构成。

1991年1月写于第一次重返武平之后

请给老知青多一点关爱 篇2

我们是一群听从党和国家安排的上山下乡老知青,目前是花甲垂暮之年,老无所养,生活难有着落,无法解决温饱的群体。造成这个特殊群体是国家上山下乡的遗留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彻底纠正上山下乡问题,并落实政策。但是我的工作问题没有得到落实,只是农转非了,仍留在农村。在农村我无田无地,工作也没有得到落实和安排,只能靠做些临工来维持生计,并且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生活非常贫困,养老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由于收入低,无靠山,至今也无法返城,在城里更是买不起住房,只能被迫定居在乡间。我们这群年老体弱的老知青自出校门,六十年代下放农村,在农村最基层工作一辈子,青春年华已逝。目前虽是城镇户口,但年老体衰,在城镇又没有工作,在农村又没有田地。农村失地农民都办了地保加赔偿。我们在城镇低保,医保无门,农村不让保,社保不让参,晚年生存没有保障,实在难以与全国奔小康的和谐社会同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给我们带来了希望。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逐渐完善,国企,集体企业待业人员都落实政策,在社保局参保。目前全国已有湖南,四川,浙江等部分省,市为老知青办理了社保,彻底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的问题。给我们同命运的老知青带了福音和祈盼!众所周知,所以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放期间国家承认工龄,而我们这群人都是下放时间最长,受害最深,均在二十年以上,加上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工龄都是二,三十年以上工龄。针对下放运动,不公正的安置都是当时国家的政府行为,造就了我们这一弱势群体,政府理应负责和关爱。目前河北湖南.四川.浙江等许多省.市巳地方出台政策以参保途径解决了老知青养老这一问题.我们虽然多次请求省,市,县政府予已解决,均以没有政策依据为由推委,答复不予参保,我们认为有失公平,公正!我们再呼吁要求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对没有解决的老知青老无所养问题予以关注。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免老知青继续上下奔波,苦苦呼吁请求!祈盼老知青参保,彻底解决老知青老无所养的这一社会问题。

我们是一群听从党和国家安排的上山下乡老知青,目前是花甲垂暮之年,老无所养,生活难有着落,无法解决温饱的群体。(保健品商城,低价限时抢购进行中!)造成这个特殊群体是国家上山下乡的遗留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彻底纠正上山下乡问题,并落实政策。对我们没有上调安排工作,仍在农村中的已婚知青,就地农转非安排在原在乡镇企业工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产权制度调整,我们原在乡镇企业关,停,转,并,均已不复存在。我们也就随之失业,原在乡镇干了一辈子临近退休人员,因借口财政困难没有进行实质的安置,就不了了之,这与我们的《劳动法》也大相违背。我们这群老知青自出校门,六十年代下放农村,在农村最基层工作一辈子,青春年华已逝。目前虽是城镇户口,但年老体衰,在城镇又没有工作,在农村又没有田地。农村失地农民都办了地保加赔偿。我们在城镇低保,医保无门,社保不让参,晚年生存没有保障,实在难以与全国奔小康的和谐社会同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

策,给我们带来了希望。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逐渐完善,国企,集体企业待业人员都落实政策,在社保局参保。目前全国已有湖南,四川,浙江等部分省,市为老知青办理了社保,彻底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的问题。给我们同命运的老知青带了福音和祈盼!众所周知,所以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放期间国家承认工龄,而我们这群人都是下放时间最长,受害最深,均在十年以上,加上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工龄都是二,三十年以上工龄。针对下放运动,不公正的安置都是当时国家的政府行为,造就了我们这一弱势群体,政府理应负责和关爱。我们虽然多次请求省,市,县政府予已解决,均以没有政策依据为由推委,答复不予参保,我们认为有失公平,公正!翟代表: 您好!我是山西临汾翼城的,是一个知青子女。我们看到您对老知青问题的关注很感动,且激动的流泪。有您这样的关注老知青,无疑对我母亲一家及他们这样的知青来说是一个福分。我母亲、两个舅舅、两个姨姨共姊妹五个先后从四川自贡市下放到湖南、湖北、黑龙江、四川、山西等不同省市农村。错就错在妈妈的爸爸曾是黄浦军校的学生,任过国民党团级干部。外祖父从小无父无母由别人抚养成人,在他十七岁时,由于国民党抓壮丁,从此,他开始了军人生涯,后被推荐到黄浦军校学习,在国共合作时期,他能认清时势,虽任国民党团级干部,却一直暗中为共产党做事.在解放成都时,带领全团官兵,在没放一枪一炮下,全部物资上缴正式投诚.解放后,政府曾要任命他为成都高级法院院长,他却没有接受,愿回湖南涟源做平民百姓,政府发给了他安家费,用这些钱他置办了房子,还开始做起了

小生意,过着平凡的生活。到1950年,肃反时,当地群众只知道他曾任国民党军官,没收了他的全部家当,被打为反革命,在受押路途中,因不堪欺辱,投江含恨而亡。从此,母亲的一家就戴上了反革命家属的帽子。作为反属子弟,致使一个还在湖南省涟源市师范学校读书的我的母亲第一批就列为下乡对象。又因妈妈的舅舅在台湾,诸多原因,她被分散下乡到山西翼城,后成家落户。其他兄妹分别下乡到不同的省市农村。落实政策时,查明我祖父为投诚起义人员,于1987年平反昭雪。政府退还了曾经没收家产的补偿金。在1982年落实知青返城政策时,我们一家户口由农村转为城市户口。妈妈于1984年,安置到教育服装厂上班,后又转为印刷厂上班,后又因私人承包,下岗失业。可怜的我姊妹几个是在妈妈的眼泪中长大。在妈妈的默默思乡思亲的泪水中泡大,在姥姥老年因思儿心切,不顾年迈奔波于祖国的东南西北中成长。我想为妈妈解点愁分点忧请翟代表在百忙之中给我的指引一条明路。妈妈从事的工作是集体单位,无社保,现今年时已高,生活无着,疾病缠身之时,看到了翟代表的呼声,我们全家感激涕零,在湖南、四川的舅舅已经解决了社保,而现如今山西的我的妈妈却不知如何做?我们听说,现在国家对返城知青的养老问题有了政策关注,但到民政局和劳动局等部门咨询却说对我母亲这种情况没有提及,这点让我们感到很是郁闷:难道山西的知青和湖南、河北的不同吗?因为他们的默默无闻就应该被遗忘么?根据中央365号文件精神,知青在下放劳动期间的农龄一律计算到工龄中去。是吗?翟代表,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没有后台,没有靠山,也不知道要去想什么办法走什么路子,好不容易看到翟代表您这样出来为我们说话的人就看到了希望。恳请您在呼吁大家关注知青问题时顺便也请大家不要忘了留守知青(据我理解,留守知青中当年应以女青年居多,她们是用她们的爱和坚韧支撑着)。翟代表,我们请求关注我母亲这样的群体也确确实实是希望他们能享受到和他们同时代的返城知青一样的待遇,以让他们能更开心地安度晚年,虽然也许这么多年来他们自己早已安心扎根了,但来自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爱将会使他们的心怎样的特别感激和特别感动啊!再次谢谢您对老知青们的关注!希望早日看到老知青感动的热泪,听到他们感激的声音呵!作为老知青的子女再次谢谢您的关照!

上一篇:五年级《林冲棒打洪教头》语文教案下一篇:院学生会纪检部2011-2012学年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