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条件管理制度

2024-07-31

安全生产条件管理制度(共8篇)

安全生产条件管理制度 篇1

一、安全生产文件管理制度

(一)目 的:便于查找各类安全管理资料,进一步加强提高项目、工区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二)依 据:《档案法》、《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建设指挥部、中国中铁昆明东南绕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责任书》等;

(三)适用范围:中铁五局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A5工区经理部及所属各作业队。

(四)安全文件形成

文件的编制、审核、审批、修改、销毁、发放借阅登记等,严格按照综合办公室文书管理规定办理。

(五).安全文件主要内容:国家、行业法律法规,上级、同级的函、电,来文等;本级上传下达文件资料等。主要为以下内容:

1、安全生产目标制度(掌握或确定的安全目标资料)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A4、A5各级责任合同、责任书、风险抵押等);

3、文件管理:(政府行业文件A1、A3、国家、属地政府、行业等;工程建设文件 A1、C、D类管理文书等;隶属上级文件A1、有隶属关系、母公司机关安全管理文书等;综合管理文件A1、本项目安全管理文书等)

4、安全生产会议制度(A6-

1、A6-2办公室、职能部门的会议记录薄或内容登记清单等);

5、安全条件验收(各种检验验收并经签字的资料等);

6、安全费用(A7、B1、B2、B3、B4全过程经费使用);

7、安全教育培训(A8、A9、A10-

1、A10-

2、A33、B12、B13、附4-

3、附4-

4、附4-

5、附4-

6、附4-7各类教培等);

8、生产安全宣传制度(A25、B9、B10 标语口号、警示标识、安全文化等);

9、事故隐患排查制度(A17);

10、安全风险评估制度(A26)

11、安全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制度(A24、B14、B22);

1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A13、A14-

1、A14-

2、、技术部门或技术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资料,尤其是技术人员对作业人员经双方签字的动态交底资料);

13、意外伤害保险安全管理制度(A27、A28意外伤害保险单,购买符合规定劳保用品生产厂家、销售单位的有关资料,使用发放登记等);

14、相关人员安全管理制度(A32、B16、B17、B19、B20、B21、B27、B28);

15、职民工驻地安全管理制度(B5、E1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后勤保障等);

16、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员工体检通知等资料)

17、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制度(A27、A28意外伤害保险单,购买符合规定劳保用品生产厂家、销售单位的有关资料,使用发放登记等);

18、劳务或分包安全管理制度(B29、B30、本企业和外部劳务企业的合法资质资料等);

19、设施、设备、货物安全管理制度(B5、B6、B7、B8、特种设备、大中型机械、车辆、租赁设备的合格证书、合同、检验验收资料等);

20、生产安全消防管理制度(A21、A22、驻地与现场等);

21、惯性与季节性事故管理制度(E类表格);

22、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A26、风险、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管理等);

2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A15、A16-

1、A17、A33、B11、E类、附4-9。定期、不定期、节假日、季节性、专项检查整改闭合资料、检督回复资料A16-

2、C3-2);

24、重大隐患挂牌治理制度(A15等)

25、领导或干部现场安全带班制度(B18、B27、B28等);

26、事故应急救援制度(A29、A30、A31综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

2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A11、A12-

1、A12-2附4-

1、附4-

2、附4-12月报、年报表,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与结案等资料等);

28、安全生产奖惩制度(A18、A19、A20 附4-8各级奖励处罚资料);

29、道路交通保通安全管理制度

30、“平安工地”检查评价制度(各级检评资料)

31、操作规程资料(A23、各工种等);

32、安全活动记录(附4-10附4-11企业、建设单位、属地政府、行业、国家组织的各项活动);

(六)管理要求

1、档案资料由专人负责管理,必须摆放整齐、规范、内容标签醒目。

2、存于档案盒内所有安全文件、资料应编写卷内目录清单,便于查找。

3、严禁丢失被盗或损坏。

二、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一)目 的:及时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妥善处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领导,落实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克服官僚主义作风,研究、决策解决安全管理问题,持续改进。

(二)依 据: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云南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达标考评方法及考评实施细则》、建设指挥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管理责任书》等;

(三)适用范围:中铁五局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A5工区经理部及所属各作业队。

1.安全生产会议的主要任务

(1)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定、指示。

(2)听取职能部门关于执行安全生产法规,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办法,并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3)对发生的事故和未遂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按“四不放过”原则追究事故责任者和严重违章人员责任,吸取教训,制订“举一反三”防范措施。

(4)检查上次会议确定的事项的落实情况。2.具体要求

(1)按交通运输部要求,工区经理部定于每月下旬召开当月生产安全例会暨安全领导小组会议,专题安全会议除、半会议外,其他专题会议视具体情况确定。必要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之前可以组织召开专题安全会议。

(2)安全例会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参加人员均为工区经理部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即:项目经理、书记、总工、副经理、安全总监、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下一级的主要或有关负责人;安全专题会议由安全、质量、工程、设备等部门提出召开,由项目总工、安全总监、工程、质量、安全、机械设备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单位及人员参加。和半的安全专题会议可视情况与领导小组暨安全例会合并召开。

(3)安全例会内容包括:由安全总监汇报上月安全生产情况,学习相关安全生产规定及安全生产文件及会议精神,由项目经理对上月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上月会议中提到的问题的落实情况进行反馈,分析本月安全生产形势,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对下月施工进行安排,对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商议,形成会议纪要;安全专题会议内容包括:由相关部门或领导对施工情况进行汇报,汇总形成会议纪要,由相关主管部门会后落实,最后各部门商讨各个细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安全会议内容应由办公室和安全管理部们同时记录,会议记录内容应包括会议决定事项等,会议签到,必要时可以附照片。会议记录内容有安全部负责保存、归档。

(5)会议纪要要以书面形式下发给项目部所属相关部门。

(6)按照档案管理要求整理规范归档。

三、安全生产条件验收制度

(一)目 的:控制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人员、物质、设备、技术方案、措施等进场或实施,严把第一关;

(二)依 据: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全省公路建设项目推行施工脚手架与支撑模板支撑系统验收挂牌的通知》、建设指挥部、中国中铁昆明东南绕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责任书》等;

(三)适用范围:中铁五局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A5工区经理部及所属各作业队。

1.工程施工全过程,工区必须严格坚持对工前准备、特种设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等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的原则。

2.内容与范围:

(1)内容:施组设计是否有安全措施,施工机械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定,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作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安全责任制是否建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是否有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2)范围:脚手架、承重支架;大型模板支撑系统;主要临时设施及沟槽支撑与支护;支搭好的平竖安全网;较大型起重机械、轨道、施工用电、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临时电气设施;安全“三宝”等个人防护用品等;凡列入需要单独编制安全施工方案的项目,应组织专家论证,所有验收,有关人员必须签字。

(3)备案与监督检查

工区将检查验收情况及时报项目部安质处备案,安质处依据报告情况及时对各工区的检验验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条件管理制度 篇2

国际标准《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产生与管理学理论一脉相承,将管理学原理、理念和实践成果运用于质量管理,并将其标准化后即形成ISO 9001:2008。可以说 ,ISO9001:2008就是一本精炼版的质量管理学教科书。

与国内大多数体系和产品认证标准、依据一样脱胎于ISO9001:2008的《TZ4—2011生产条件审查》,同样与近代西方管理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同一关系。为了便于大家深入理解TZ4的内容,同时也为了进一步证明TZ4与管理学理论的同一性,现将管理学理论和理念尽量简要、系统和全面地呈献给大家。

二、管理职能、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型

(一)管理职能运作模型

1.管理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四项职能包含了管理职能的最主要部分。

计划是指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识别其顾客和业务活动的本质、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确定组织或部门的使命和宗旨,制定不同期限的目标,并预先对各项业务活动做出策划、安排和规定,以确保组织的资源能够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合理、高效地相互作用的管理活动。计划的内容有1分析组织环境;2制定使命、宗旨;3制定计划的备选方案,并从中择优选用;4将计划进分解落实,做到计划在时间和组织空间上都不重合、不遗漏。

组织是指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根据既定计划和目标进行结构策划、部门划分、人员分配、职能和职责确定、资源配置等活动,以确保组织的各种目标和各类资源各得其所的管理活动。组织的内容和步骤包括1确定组织结构;2部门和职责的划分;3资源的分配。

领导是指组织的领导者选择方向、制定目标,并按照计划规定和安排,通过制定政策和制度、发布命令、推行文化、管理沟通和协调、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等途径,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内以人力资源为主的相关资源的组合优势,以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的既定使命、宗旨和目标的管理过程。领导活动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1领导活动是管理艺术性的集中体现。2领导活动与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关系密切。3领导能力是领导者性格特征、个人素质、管理实践及感悟,与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和性格分析等理论相结合的结果。4领导职能的履行与组织的制度和文化建设相辅相成。

控制是确保组织计划目标能够在组织可接受程度上得以实现的管理职能。控制的内容和步骤包括:1建立控制标准;2确定控制的方式方法;3实施控制;4进行改进与预防。

2.管理职能运行模型

以一个企业为例,管理职能运行模型如图1所示。最初管理活动按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顺序展开。而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由于任何两个管理职能间均有双向的作用和联系,所以实际的运行情况是:在不同的组织层次上的各管理职能间存在着多对的相互作用关系,由各层次管理职能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组成的管理体系不断地循环,从而使组织绩效和管理活动沿着螺旋上升的路径持续改善和提升。

图中各职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如下:A. 根据计划和目标,划分部门、构建并运行组织;B.进行领导活动时,可能给组织职能以反馈;C. 在领导层面做好控制活动的规划,并做好控制部门或人员的激励;D.将计划指标转化为控制指标,在客观测量和统计的基础上,按照计划控制,确保各目标实现;E. 组织时发现现有的组织存在问题,将成为新一轮计划的输入;F.进行领导活动时,应将组织结构、职能划分、人员特点等因素考虑在内;G.控制活动发现方向或决策有偏差时,领导活动应作出调整;H.控制时发现指标不适当可能成为新一轮计划的输入;I.根据计划目标,调配资源、营造环境、激励人员等;J.将领导者的直觉和洞察力用于计划中的方向确定和决策;K.在控制活动中发现组织方面的问题,应作为下一轮组织活动的输入;L. 组织活动应为控制职能的运行做好职能分工和人员配备等工作。

在上述过程中,任何时候发现任何新问题、改进机会和实际与预想不符,均会引起相应的反馈和相应的计划变动,甚至是重新开始相关工作。

(二)管理的花瓣模型

管理具有系统性,现以图2所示的制造业企业管理的系统模型说明。图中较小的圆圈是组织的边界,其内部的6个椭圆分别代表组织的各职能管理子系统,小圆内除椭圆之外的区域代表组织的内部环境,两个同心圆之间代表组织管理所处的外部环境。根据该模型形状,也可以称其为管理的原子核模型,或者管理的花瓣模型。

在小圆里的组织内部,所有椭圆中的各职能管理子系统共同构成了企业管理系统,系统和子系统所处的层次不同,系统包含和统领各子系统。系统和各子系统均具有各自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并分别按着图1所示的管理职能运行模型运转着,这样系统和各子系统也就分别具有各自的自适应和自完善机制。所有职能子系统间均有信源、资息和知识的交流,部分子系统间同时具有资金、产品和(或)服务的交流。所以模型中所有椭圆均有交集。

代表各职能管理子系统的椭圆之所以伸展到组织边界之外,是因为企业管理系统及其各职能子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它们除了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之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各职能管理子系统与组织的外部环境进行产品和(或)服务、信息和情报及各类资源的交流和沟通。模型中的每一片花瓣都好像是伸向组织外部的一个触角。

3.模型的非穷尽性

与所有模型一样,管理的系统模型不可能包罗万象。管理的花瓣模型的非穷尽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没有列举组织所面临的全部内外部环境因素。第二,没有列举所有职能管理子系统以及其子系统。

(三)管理理念

1.追求组织内各种资源的高效组合利用,以达到 1+1>2 的资源利用效果。即追求通过组织内各种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使用,达到资源组合利用的效益与各单个资源简单相加之间是乘数关系而非简单相加关系。

2.目标第一,手段第二。就是说,与“如何做”相比,应该首先确定“做什么”。组织在管理实践中应首先确定组织发展方向和业务内容以及多项目标的先后次序,而将达成目标的方式和手段看作是其后应该确定的内容。

3.采用开放系统的方法和思维模式。在管理学中,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将企业视为开放系统的方法和思维模式符合管理工作的实际规律,能够将纷繁复杂管理工作简化,更容易抓住各项特别是各层次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实施管理工作达成既定目标。

4. 权变的方法和思维模式。根据权变理论的解释,由于文化背景、政治因素、经济环境等特性的差异,不同的企业组织面临着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将会影响到组织的运作方式和管理过程。由此可见,权变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权变的依据情景是组织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5.注重有利于产生正能量的氛围和环境的营造。应该培植有利于创新、提高效率、士气、竞争力和组织绩效的土壤,搭建鼓励员工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不同的组织类型和文化、业务内容、人员特点,应该有不同的组织氛围和环境与之相对应。

6. 对产品用户体验的重视。在竞争升级、产品极大丰富、私人订制也可以批量生产的今天,谁能够重视用户体验、发现和满足客户显性甚至是隐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谁就能 赢得客户和市场,从而进一步赢得竞争。

7.对新技术及其对业内竞争态势的影响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当今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时代,组织应对各类新兴、前沿和跨领域技术最新进展及其可能对本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造成的影响予足够的重视。

8.管理的适度原则。第一,管理所付出的成本应该小于由于此项管理的实施所创造的效益;第二,管理所产生的制度、规定和文件等的数量和内容应该尽量精简,其形式应该符合组织实际,其实施应能提高组织活动绩效。

安全生产条件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流转;工作监督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29

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资源方面的矛盾不断突显出来,毁坏优良耕地,随便拆迁,乱搭滥建,“空心村”现象严重,农村新建房屋杂乱无序致使土地浪费非常严重。基层土地管理队伍没有力度,加之我国农村土地管理体制仍然不健全,严重制约着土地的流转。

1强化农村土地管理

土地流转规模在扩大,土地流转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使农民对土地流转存在疑虑,有的农民对土地流转欠缺信心。大多数农民意识保守,兴业怕担风险,固守土地满足现状;流转行为不规范,没有明确责权利关系,有的人私自改变土地农用性质,部分农民借合同不规范索回土地经营权。规模流转难度很大;大部分土地没有进行综合开发,不适于连片种植,不同农民利益发展目标不一致,使经营难以成功;保障机制也不完善,农民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也有地方用行政手段干涉农民土地流转,大量土地开发时,压低流转价格,使农民获得的补偿过低,流转收益没有随经济发展得到相应增长。

2严管土地私用行为

土地流转对于科学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借土地流转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不仅导致土地资源被破坏还将引发许多矛盾,使社会不稳定甚至动摇农村基本土地制度。按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能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植树、养殖。在某些地区,政府鼓励农民实行对土地的综合开发搞蔬菜、瓜果大棚等,以及用来建房、办企业等,改变了农业用途,给国家粮食生产造成巨大隐患。因而要惩办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行为,相关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力度,避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杜绝改变土地农业用途行为。

3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监督管理

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对现有农村生产关系适应新阶段农村发展要求的局部调整,对土地流转的管理,是农业承包管理工作的延续和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纳入工作范围,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强土地流转管理,规范土地管理工作。规范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行为,土地流转双方一定要签订流转合同,再报乡(镇)经管站备案。要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并做好相应的工作。乡(镇)经管站要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监管和指导,履行好职责,要加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农村土地流转的动态,对流转关系全完善,尽快备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一定要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流转档案,并努力做到完善、真实。

4加强政府服务力度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正走向成熟化,从过去自发组织走向由政府引导,由企业、种植大户共同参与的市场化运作。其中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土地硬件不足、缺乏带动和资金支持等现实问题。政府可以在税费减免、资金支持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大力扶持,推进农业社会化,进行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

5探索土地流转形式的多样化

探索土地流转形式的多元化,在法律的框架下,只要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农业家庭的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任何土地流转形式都可以运用并推广。在市场方面,提升土地流转的开发层次。努力以土地流转为主体,加速调整的步伐,积极将流转土地区域办成高档次的园区。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的要控制增量、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用好用活农村建设用地制加强农村宅基地用地管理。在村镇建设中结合新农村建设,做好村镇建设规划。把符合建房条件的,村民原则上不能原地扩建住房,要引导村民到规划点建房。对于不具备规划居民点建设的,尽量利用空闲地、老宅基地和荒坡地建房。同时,必须贯彻“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不许城镇居民购买农村集体土地上违规建设的房屋和占用集体土地建房。

6规范养殖用地

比较大规模的养殖用地要按照整体规划,力求合理布局,促进综合开发,配套合理建设,坚持鼓励利用废弃地等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者少占耕地的原则,极力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规模养殖用地确定后,不能将土地用途改变为非农业建设用途。

7创新管理使用土地

现有的耕地管理不适应农民经营和发展。有不少地方已经有50%~60%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但对于农业耕作的规模化种植、专业化养殖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原因主要是耕地制度没有赋予土地生产以应有的流动性。农民除了土地经营权之外没有别的生存安全保障。因此,那些已经进城务工的农民没有能够将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转换成社会生存保障权,因此也就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行的解决办法是由政府开办土地银行,承担起土地流转的功能。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可以把自己承包的耕地存储起来,获得相应的固定收入,也相当于农民把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利转为进城后的生存保障。

8结语

面对当今农村土地工作的新形势,针对农村土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和改进,以不同的形式和手段提高耕地质量,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着力推动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化,使社会关系更稳固,土地问题都得以更好地处理,使剩余劳动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安全生产条件管理制度 篇4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钢铁行业快速发展对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仍存在产能增长过快、产业集中度低、布局不合理、淘汰落后进展缓慢、铁矿石经营秩序混乱等突出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钢铁行业管理,规范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根据《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对钢铁行业现有企业生产经营实行准入管理,作为有关部门核准或备案建设和改造项目、配置资源、核发建筑钢材生产许可证、规范铁矿石经营秩序及推进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等事项的依据。

钢铁行业建设及改造建项目的准入条件及管理按照《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执行。

二、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

(一)产品质量

1.企业须具备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产品质量须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两年内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事故。

2.企业生产属于国家生产许可制度管理的产品,须依法取得工业生产许可证。

(二)环境保护

1.企业须配套完备的污染物排放监测和治理设施,具备健全的环 境保护管理体系,两年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2.企业吨钢污水排放量不超过2.0立方米,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不超过1.0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过1.8千克。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应符合国家《钢铁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3456-1992);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须符合《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规定;固体废弃物须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新的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颁布后按新标准执行。企业所在地区如有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企业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须同时符合地方标准的规定。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须符合环保部门核定的控制指标。

(三)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

1.企业须配备必要的能源计量器具,具备健全的能源管理体系。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能源管理中心。

2.企业主要生产工序能源消耗指标须符合《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2-2008)和《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6-2007)的规定,其中焦化工序能耗≤115千克标煤/吨、烧结工序能耗≤56千克标煤/吨、高炉工序能耗≤411千克标煤/吨、转炉工序能耗≤0千克标煤/吨、普钢电炉工序能耗≤92千克标煤/吨、特钢电炉工序能耗≤171千克标煤/吨。吨钢新水消耗高炉流程企业不超过6吨,电炉流程企业不超过3吨。冶金渣利用率不低于95%。

(四)工艺与装备

1.高炉有效容积400立方米以上,转炉公称容量30吨以上,电 2 炉公称容量30吨以上(不含特殊钢电炉)。烧结机须配套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高炉须配套煤粉喷吹和余压发电装置,转炉须配套煤气回收装置。有条件的企业焦炉须采用煤调湿并配套干熄焦装置,烧结机须配套烟气脱硫装置。

2.企业须按照《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家适时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及环保法规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淘汰落后的生产装备。严格禁止企业将淘汰设备进行转卖或易地建设。

(五)生产规模

2008普钢企业粗钢产量100万吨及以上,特钢企业50万吨及以上。

(六)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

1.企业须具备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防治条件,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两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2.企业不得拖欠国家税收和职工工资,须按国家有关规定交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三、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管理办法

(一)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准入管理,以公告形式公布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实行社会监督、动态管理。

(二)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申请、审核及公告程序: 1.自查认为符合准入条件的钢铁企业须编制《现有钢铁企业生产准入申请报告》并附相关证明文件或意见(格式要求见附件)。地方企业通过本地区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中央企业直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主管部门负责受理本地区钢铁企业的准入申请和初审,中央企业自审。省级环境保护部门需对本地区钢铁企业是否满足准入条件环境保护条款的情况进行审核并出具确认书。初审单位或自审单位按准入条件要求对申请准入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核实,提出初审意见或自审意见,附企业申请材料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3.工业和信息化部收到准入申请后,委托中介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参考审查意见经审核后,对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予以公告。

(三)地方各级工业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区企业的准入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主管部门每年要对公告企业保持准入条件的情况进行一次监督检查,中央企业要自检,并将监督检查意见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部门对公告企业进行抽查。

(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应组织企业做好行业自律,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准入条件的实施工作。

(五)公告企业有下列情况,将撤销其准入资格: 1.填报相关资料有弄虚作假行为; 2.拒绝接受监督检查; 3.不能保持准入条件;

4.发生重大安全和污染责任事故; 5.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规定。

(六)不符合准入条件第(一)、(二)、(三)、(四)、(六)条的企业需按照准入条件的要求进行整改,整改无望的企业应逐步退出钢 4 铁生产。

(七)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有关部门不予核准建设和改造项目、核发排污许可证、配置新的矿山资源和土地、核发产品生产许可证、提供信贷支持、核发铁矿石进口资质,铁矿石进口企业不予供应进口铁矿石。

四、附则

(一)本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特殊地区除外)的现有钢铁企业。

(二)本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所涉及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若进行修订,则按修订后内容执行。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条件 篇5

序号

相关记录内容及要求

一、安全生产三项制度建设

1.

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强调新安法要求的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新安法第21条7项、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13条5项,至少12项),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熟知并且抓好落实。)

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必须与企业实际相符)

3.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包括适用岗位范围、岗位主要危险源、岗位职责、工艺安全作业程序和方法(包括控制要点)、以及紧急情况的现场处置方案等内容)

4.

三项制度定期评估、评审记录(每年至少一次)

二、安全教育培训

5.

三项人员管理台账。(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要求持证上岗,定期复训)

6.

培训教育计划(包括培训人员类型、岗位(工种)名称以及培训人数、时间、地点、教学内容、课时、授课教师等内容;再教育不少于8学时。)

7.

一人一档的培训教育档案:2019年7月1日以后入职的员工要使用新版(河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实施细则)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纸质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学员登记表或生产经营单位新入职从业人员登记表;

(二)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

(三)历次接受安全培训的培训考核记录;

(四)历次接受安全生产奖惩记录;

(五)其他有关情况。

(需注意细节:三级教育学时安排至少分三天完成,必须足24学时且与培训计划相符、相关人员的手写签字笔体的一致性、答题试卷的判分、再教育的及时记录归档等。)

8.

一期一档培训记录:应当在安全培训结束后30日内,建立本单位安全培训纸质档案,实行一期一档。((一)培训计划,包括培训人员类型、岗位(工种)名称以及培训人数、时间、地点、教学内容、课时、授课教师等内容;(二)安全培训教材会审表;

(三)安全培训教材或课程讲义;(四)学员名册及考勤表;(五)学员考核成绩统计表;(六)综合考评报告;(七)其他有关情况。)

9.

外来人员培训记录(企业应对进入企业从事服务和作业活动的承包商、供应商的从业人员和接收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实习生,进行入厂(矿)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

三、应急管理

10.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11.

应急演练计划(演练计划应包括演练目的、类型(形式)、时间、地点,演练主要内容、参加单位和经费预算等。)(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12.

急演练方案、应急演练过程描述记录、应急演练评估记录(按AQ/T 9009进行评估)

13.

应急物资管理台账,应急物资检查、维护、保养记录。

四、隐患排查(双控机制建设)

14.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所有人员要知道自己管控风险点的基本管控措施、排查频次)

15.

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按照双控机制要求做好分级排查(厂级、车间、班组、岗位)、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记录,形成闭合,及时填写、更新双控体系建设的一台帐三清单。

16.

各分布图、告示牌、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栏的规范制作、悬挂。

五、危险作业管理

17.

建立管理制度、审批制度、人员的专项培训、、建立现场处置方案、建立作业台账、留底作业票(高处作业、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等)

六、学习记录

18.

生命重于泰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新安法的学习情况:要求全员参与学习,影像资料、签到表、学习记录。要知道基本知识点:新安法2021年9月1日实施、专题片51分钟分直面风险、树牢理念、强化责任、健全体系、狠抓落实五个方面,系统的回答了如何认识安全生产工作、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等。

七、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19.

有企业自己方案、部署、阶段性总结,一台账三清单规范、及时填写。

八、其他资料

20.

成立安委会的文件、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

21.

安全生产投入计划、安全生产投入使用台账

22.

劳保用品发放标准及发放记录、台账。

23.

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安全设备维护、保养、检测记录。制定综合检维修计划。设备设施的报废应办理审批手续,在报废设备设施拆除前应制定方案。

24.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25.

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和管理台账(将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在企业内部发生的事故纳入本企业事故管理。)

26.

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条件 篇6

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具备以下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1)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安全投入应当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确定安全生产主管人员,配备占本企业从业人员总数1%以上且至少有1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相当数量的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考核合格。烟花爆竹药物混合、造粒、筛选、装药、筑药、压药、切引等工序的作业人员应当接受烟花爆竹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其他岗位从业人员须经本岗位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培训并考核合格。

(5)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备考资料

(6)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生产设施应当符合《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 50161)和《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 11652)的有关规定。

(7)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和厂址、厂房、储存仓库等设施的设计与测绘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承担;专业机构提供的文件、图纸、技术资料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设计图纸和测绘图纸应有设计单位、测绘单位及其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审核单位及审核人的签章。

(8)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工厂周边安全防护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9)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评估,采取监控措施,为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在安全区内设立独立的操作人员更衣室。

(10)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依法进行安全评价。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评价的程序、内容参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

(11)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制定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安全生产条件管理制度 篇7

近些年, 我国的一些企业大规模引进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的引进确实对我国一些企业生产状况的改善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在引进精益生产时, 没有考虑或对人力资源管理考虑得不充分, 导致学习精益生产的成效不佳。为提高精益生产的学习效果, 我认为应高度重视精益生产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挑战, 为便于理解精益生产方式, 需要对精益生产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

1 精益生产的发展历程

1950年, 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英二对设在底特律的福特汽车公司的鲁奇工厂参观的基础上, 得出了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不适用于日本的结论。由此丰田英二和他的助手大野耐一开始了适合日本需要的生产方式的探索与革新, 这一探索过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 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完善阶段

在这一阶段, 丰田创造出了三分钟更换作业法、现场改善、自动化、五个为什么、供应商重组及伙伴合作关系、拉动式生产等方式。同时, 这些方式是在不断地完善中, 最终建立起一套适合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

1.2 精益生产方式的形成阶段

1985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确定了一个名叫“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项目。在丹尼尔·鲁斯教授的领导下, 用了五年时间对近90个汽车装配厂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在1990年出版了《改变世界的机器》, 第一次把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精益生产, 掀起了一股学习精益生产方式的狂潮。在1996年, 经过四年的“国际汽车计划”第二阶段的研究, 出版了《精益思想》一书, 进一步完善了精益生产的理论体系。在这个阶段, 美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对精益生产方式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和研究, 提出了很多观点, 主要是增加了很多IE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差异等, 对精益生产的理论进行完善, 使精益生产的理论更具有实用性。

1.3 精益生产方式的新发展阶段

精益生产的理论和方法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理论的广泛传播, 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进来, 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各种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 主要有:大规模定制与精益生产相结合、单元生产、及时生产、6S管理、TPM的新发展等。在这个阶段, 精益思想开始作为一种普遍的管理哲学在各个行业传播和应用, 先后成功地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行业、服务行业、民航和运输业、医疗保健行业、通信和邮政管理以及软件开发与编程等方面得到应用, 这使精益生产系统更加完善。

2 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

精益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减少浪费、准时化生产、“三现”主义和持续改善等四各方面。

2.1 减少浪费

减少浪费就是把生产分为纯作业、浪费作业和附加作业的基础上, 把不产生附加值的一切作业包括浪费作业和附加作业都当做浪费[1]。并指出了七种浪费:生产过程的浪费、制造不良产品的浪费、停工等活的浪费、动作上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加工本身的浪费、库存的浪费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除浪费的多种方法[2]。

2.2 准时化生产

准时化生产是按照需要的量生产需要的产品以满足各个工序的生产[3]。准时化生产是以“均衡化生产”为前提条件, 由“生产的流程化”、“确定符合需要数量的节拍时间”和“后道工序在必要的时刻到前道工序去领取必要的必要品”三种思想观念组成[4]。

均衡化生产是使产品稳定地平均流动, 避免在作业过程中产生不均衡的状态。

生产的流程化就是以流水线来生产产品的生产方式。生产流程化可以消除各道工序内部、各道工序之间的物资停滞, 实现一个生产流。

节拍时间是生产一个产品所花费的时间, 是一天的工作时间和一天的需求量的比值, 即作业速度。解决方法:彻底实施标准化作业 (节拍时间、作业顺序、标准存货量) ;建立能够传达生产线异常信息的生产结构[5]。

后道工序领取是指前道工序只生产后道工序所要领取的产品和数量。按照这种生产方式就不会生产多余的产品, 也就不会产生浪费。解决方法:实行看板管理、活用看板的搬运、缩短更换作业程序的时间[6]。

2.3

“三现”主义“三现”主义是依照“现地 (现场) ”、“现物 (实物) ”、“现实 (实际情况) ”来行动的管理方法。精益生产中的“现地”、“现物”、“现实”被形象地称为“三现”主义[7]。

“三现”主义强调管理人员不能只在办公桌上空发议论, 而是要深入到“现场”中去, 要用自己的双眼观察“实物”, 形成正确的“现实”。丰田的“三现”主义是把它的价值观和打破常规的精神渗透到员工中去的重要手段。解决对策:倡导“三现”主义的现场管理, 必须要摒弃以往的个人特有经验的领先优势;要不断地在现场中反复实践, 使管理人员不断地获得第一手的正确信息, 形成现场问题正确的解决方案;大力倡导五个“为什么”的方法。

2.4 持续改善

持续改善是指“对企业不同领域或工作位置上所做的不断的改进和完善”[8]。起源于工业内部的培训和管理培训。经过几十年的完善, 持续改善成了丰田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之一。持续改善包括:全面质量管理、全员生产维修、准时生产体制。为了达到质量、成本和交货期限的控制目标并使顾客满意, 企业必须引进这三个基本的系统。此外, 企业战略规划、合理化建议、团队活动也是持续改善的重要内容。

总之, 持续改善战略的目标就是通过跨部门的计划来实现企业质量、成本、交货期等方面要求的控制目标。

3 精益生产对人力资源提出的挑战

由于精益生产和中国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别, 因此它对企业员工各方面的要求也有别于以往, 精益生产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提出了挑战:

3.1 对人力资源的素质及责任意识方面提出了挑战

我国的人力资源 (1) 素质及责任意识相对较差, 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劳动力, 在很大比例上都是中小学文化程度,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大量的中小学生离开了学校, 由于民营企业招工的门槛相对较低, 他们直接或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进了民营企业, 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 对企业制度纪律的遵守意识比较薄弱, 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安全意识都很薄弱, 部分工人对工作稳定性的需求考虑不多, 管理宽松就消极散慢, 管理严格就辞工另就。精益生产则要求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纪律严明的人力资源队伍。人力资源现状不利于企业推行精益生产的管理模式, 必须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尽可能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以满足企业精益生产对人力资源提出的要求。

3.2 精益生产对人力资源的技能提高和拓展提出了挑战

由于部分人力资源的文化水平较低, 他们的持续学习力和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都较差, 导致他们惧怕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等变革, 在持续改善的要求下, 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反对变革。对推出的新制度、新工序等持反对态度或难以适应而选择了离职, 这导致了人力资源较高的离职率, 而精益生产则要求员工养成思想活跃、勇于接受新事物的良好习惯, 培育出技能不断提高、技能面不断拓展的人力资源。这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而满足精益生产的要求。

3.3 精益生产对人力资源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精益生产的持续改善和减少浪费要求员工在能面对生产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提出新见解, 并敢于把新的改进观点应用于实际的改进行动中去, 在尝试中求得问题的解决, 使生产得到改善, 并通过改善达到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另外, 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创新成了企业的生命和灵魂。创新不单是技术人员的使命, 现场的工作人员更容易得到真实的信息而发现问题真正的根源、更准确地推进技术的进步。虽然人力资源敢于尝试和创新能力是企业无穷的财富, 但是人力资源的现状与精益生产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这就给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4 精益生产对人力资源团队协作能力和员工满意度提出了挑战

精益生产的准时化生产、一流生产、自动化生产都要求同一部门内部的不同人员、不同部门间的人员既要有分工, 更要有协作, 持续改善、三现主义和五个为什么的方法都要求员工密切协作, 才能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使生产得到改善。同时, 当前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也都要求人员的协作, 这对员工的协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 年轻的员工民主和法制意识有了一定的觉醒, 权利得到尊重的心理较为强烈, 企业员工满意度的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员工满意度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综合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很值得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精益生产的持续改善、合理化建议和减少浪费等也需要员工积极参与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如果员工的满意度较低、离心离德、一盘散沙, 精益生产的推行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4 应对精益生产对人力资源挑战的建议

精益生产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挑战, 虽然仅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努力难以全面而彻底地解决, 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面对挑战还是大有可为的, 现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力所能及的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大劳动技能的提高和企业文化结合方面的培训

一些企业对人力资源技能培训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 虽然有些企业已经认识到员工技能的重要性, 却不想由自己的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培训, 把希望寄托在新进的高技能、高素质员工身上, 新进员工难以满足员工技能和企业文化较好结合的要求, 效率有待提高, 即便是熟练工也要经历一个与企业文化结合的过程。而企业现有的员工技能却较长时间地停滞在一定的水平上, 难以提高, 形成了熟悉企业文化而技能薄弱的一条腿粗、一条腿细的状况。最后他们要么成为企业技术进步的阻力, 要么被迫选择离职而造成员工队伍不稳定, 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 人力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员工技能与企业文化的培训, 要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 关注培训内容的选择、效果的测评及测评的应用等。

4.2 应重视员工的激励和员工满意度的提高

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重约束而轻激励, 一般把员工只当做被管理的对象, 很少去关注员工满意度, 员工在企业工作一般是被迫和无奈, 很少有享受工作的体验, 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很难谈起, 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和浪费。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是精益生产推行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企业高层要高度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和满意度的提高。人力资源部门不但要有规划、有措施, 更要不打折扣地予以执行, 并且通过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使规划和措施逐渐趋于合理和完善, 以便更好地激励员工和提高员工满意度, 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

4.3 要努力为员工构筑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与和谐的工作氛围

一些企业只重视生产或者忙于生产, 对员工的业余生活关注较少, 实行较低的基本工资制, 要想获得一个不错的收入, 企业有意无意地暗示、甚至要求员工有较长时间的加班, 把员工变成了企业设备机器的附属物, 员工业余生活几乎是一片空白, 员工的工作或生活压力不能得到合理释放, 而导致员工对工作毫无兴趣而被动地应付生产, 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要么发现不了, 要么发现了也装作没发现, 对于积极参与解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没有发自内心的热情, 改善与否也不关心。这样的员工状态与精益生产的要求是难以适应的。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通过提高待遇、减少加班、设立图书阅览室、增设健身体育设施、举办各种联谊文娱活动等措施为员工创设出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有效缓解工作与生活压力, 通过业余活动或其他方式使员工之间增进了解、化解矛盾、构筑起和谐而互信的工作关系, 这样有利于工作中的协调与配合, 从而为精益生产的推行提供便利条件。

4.4 积极培育员工敢于尝试和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在有效激励和发挥员工积极性的基础上, 需要对员工的这种积极性加以合理的引导, 使之服务于企业发展大局。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引导, 把员工的积极性和兴趣点放在减少浪费、准时化生产、“三现”主义和生产的持续改善上, 鼓励员工对新工艺、新流程的尝试, 对于万一的失败, 企业的领导者应少一些责备, 多一些鼓励, 企业如果连这点气量都没有, 也就不必推行精益生产了, 即便推行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另外要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 不但不应对提建议的员工实行打压报复, 还应给予鼓励和合理的奖励, 因为员工提建议是帮助企业发现存在的问题, 是对企业负责的表现。企业高层一定要清楚, 这种责任意识是不可被武断打击的, 因为企业刻意培养都非常困难, 一旦打消就更难培养, 而这正是精益生产推行所必需的条件。如果能够实现精益生产和人力资源的最佳结合, 一定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获得人力资源和企业共赢的良好局面的。

5 结论

我国的企业要大力推行精益生产就必须勇敢地面对精益生产对人力资源方面的挑战, 积极变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影响、引导和教育功能, 为精益生产的顺利推行做好人力资源方面的准备。而做好人力资源方面的准备才会大大增加企业精益生产的顺利程度和成功的机率。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对精益生产方式的推行, 存在着由于人力资源方面的制约因素而导致的精益生产效果不佳的情形, 本文在分析精益生产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发现了精益生产对人力资源在四个方面提出的挑战。相应提出了应对精益生产对人力资源挑战的四项的建议。

关键词:精益生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3][4][5][6]佃律志[日], 滕永红[译].图解丰田生产方式 (第一版) [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6:14-52.

[2]中山请孝[日], 周迅[译].丰田方式真传:丰田自己说[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8:36.

[7]松井顺一[日], 胡鑫予[译].丰田的可视化管理方式 (第一版) [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7:23-24.

大豆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篇8

关键词:大豆生产;环境条件;要求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2-29-1

我国作为大豆的原产国,在1953年以前,大豆总产居世界首位。1954年美国总产超过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大豆生产发展很快,1974年总产跃居世界第二。近几十年,我国大豆总播种面积以1987年为最高,达840万公顷,总产1218.4万吨。我国大豆生产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大豆品质优良,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因此,我国大豆生产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豆生产对各种环境因素的要求,希望对生产提供理论帮助。

1 温度

大豆是喜温作物,其一生一般需要1800℃~3000℃的积温。在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大豆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最适应温度为20℃~22℃,最高温度为40℃。大豆种子在33℃~36℃发芽时,虽然生长很快,但生长细弱,因此在田间气温超过33℃时,大豆种子发芽率很低,幼苗纤弱、生育不良。

大豆播种到出苗阶段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为8℃~10℃,土壤温度低于8℃,大豆幼苗芽不能出土。春天大豆播种过早,由于温度条件不够,种子埋在土壤里长时间不能出苗,容易被土壤中腐生菌(镰刀菌)侵染,往往在种皮表面呈现暗红色或黑色霉状物,造成烂种,出现缺苗断条现象。大豆开花结荚期间要求较高的温度。大豆开花的最适温度为25℃~28℃,温度低于17℃花芽不能分化,开花期间温度低于20℃落花严重,成熟期间温度低于12℃大豆植株停止生长。

2 光照

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对短日照的反应非常敏感,出苗后一周左右,开始对短日照条件起反应。人工延长每日光照时数,则能推迟开花期;反之,人工缩短每日光照时数,则能促进提早开花和成熟。在大豆一生中要求短日照的时期并不长,我国大豆品种一般为5~12天。满足光照阶段对短日照的要求后,大豆的发育对光照时数长短就不再起反应。

我国各地纬度不同而使每天太阳照射时数很不一样,各地大豆品种长期适应了当地自然光照条件,就形成了对短日照要求不同的遗传性。掌握这一特性对正确进行大豆引种至关重要。如果将北方大豆品种引到南方种植,因遇到短日照条件,很快就开花、结荚和成熟,植株矮小,产量很低;相反,将南方品种引到北方种植,由于不能满足对短日照的要求,植株生长高,但开花延迟,甚至不能开花、结荚。大豆品种适应地区一般不超过纬度2°~3°,在引种时一定要试种1~2年,以便明确该品种的适应性。

3 水分

大豆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也不一样。种子发芽时,要求土壤水分充足,田间持水量不能低于50%;如果土壤干旱,对种子发芽和出苗都很不利。然而水分过多也不行,特别是在夏、秋大豆产区,播种后遇上雨水过多时,会发生“芽涝”,就是大豆种子因缺乏空气而不能发芽或使种子烂掉。

在大豆开花前,幼苗耐旱力较强,适当的干旱可以促进根系发育,起到“蹲苗”的作用。如果雨水或灌水过多,植株矮小,叶面积不能扩展,则落花落荚率增加,特别是使籽粒重量下降。大豆成熟期要求水分稍少。天气晴朗,气候干燥,可促进籽粒成熟。如果雨水过多,使大豆种子含水量高,品质不好,有时会出现贪青晚熟现象。

4 土壤

大豆对土壤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其要求排水良好、土质肥沃、土层较厚的土壤。黑土、砂壤土、壤土、轻碱土等均适宜大豆生长。栽培大豆的土壤酸碱度以6.8~7.5为最佳。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并经常施入有机肥料,这对大豆生产来说是一个必要的条件。由于大豆是深根性作物,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很广,要求土壤疏松,大豆生长发育才能好。因此,大豆前茬最好能耕翻土壤,同时要对翻过的土壤整平耙细,以便达到播种状态,为大豆正常播种出苗创造了良好条件。

根据以上大豆的种种生长因素,将大豆纳入轮作制有培田养地的作用。大豆是许多作物的好前茬。大豆茬是肥茬,与大豆共生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根瘤菌将固氮的3/4供给大豆,约占大豆一生总需氮量的一半,剩余部分遗留在土壤中。大豆的残根和枯枝落叶能补充土壤有机质,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大豆的病虫很少危害其他作物;大豆一般均在耕翻过的土壤上,生育期间又进行多次中耕除草、杂草少。大豆茬后种植玉米、小麦比其他茬增产16%~31%。

大豆最忌连作。连作的害处:一是使病虫蔓延,如孢囊线虫病、大豆食心虫等。二是使土壤中磷、钾元素过分消耗,因而使大豆营养比例失调,发育不良。三是大豆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物质,对大豆根系生长有毒害作用,因而连作大豆根系发育不良、根瘤数量减少,固氮能力下降。所以应避免大豆连作,做到大豆与大豆隔两茬以上轮作为好。

大豆最好的前作是谷类作物,近年来由于玉米播种面积扩大,玉米施肥量高,许多地区用玉米茬种大豆,是获得大豆高产的好经验。

上一篇:建设工程监理法规习题下一篇:群众座谈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