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走节约型公路发展之路(精选3篇)
谈走节约型公路发展之路 篇1
文章标题:谈走节约型公路发展之路
公路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行官。公路建设投资巨大,消耗能源、资源多。建设节约型公路,既是个经济问题,又是个政治问题,既关乎公路行业的生存,又关乎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走节约型公路发展之路,应该兼顾全局,放眼长远,在公路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中,时时讲求节约,处处讲求节约,使公路在满足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成本、资源,保护生态。
一、坚持科学规划
公路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同公众关系密切,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较大。公路规划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系统的、协调的、科学的、长远的规划原则,将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是否有利于自然、人文、发展环境改善,作为评价公路规划质量的衡量标准。
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公路,提倡的是一种发展理念。这些年来,公路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带有靠增加投入和消耗资源推动增长的粗放化特征,往往强调不断加大对建设投入,而对节约资源重视不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不顾未来,不能不讲代价。建设节约型公路,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公路发展中坚持发展与节约并举,在发展中节约,在节约中发展。
2、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公路规划要加强科学分析论证,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从源头上节约建设成本。避免不正确的政绩观和盲目攀比,避免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标准、高指标,忽视对综合效益远近结合的分析。比如个别项目盲目确定规划标准,追求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报载:某省一高速公路收费站,按现有的交通运营收入,还贷年限需要一百三十年。更有些地方收费站,运营收入只够偿运银行利息。这其中有客观的原因,但在前期规划、可行性分析上也不可否认的存在问题。公路是投资巨大的基础性设施,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开始进入了还贷高峰期。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后,公路建设与管理资金供求紧张加剧,这更加需要我们节约每一分投资。
3、树立统筹的规划观。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各自优势和互补作用,加强公路、水路、铁路、航空、轨道交通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降低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充分发挥已建成基础设施的效能,避免重复建设或工程衔接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的线位资源和岸线资源,尽可能的利用老路建设和改造,最严格地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最大限度的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
二、坚持周密设计
设计是公路寿命期中最重要的一环,不仅关系公路功能的优劣,更关系公路造价的高低。一些项目设计方案不优,匆匆忙忙地设计,造成项目使用寿命过短,项目工程变更多,建设成本加大。
1、优化设计方案。应在保证安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工程细部构造和建设方案,努力做到简洁实用,尽可能用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效益。从源头上节约建设成本,减少不必要的附属工程,取消不必要的雕塑、景观、装饰,选择工程造价低、实用性强的生态防护和绿化方案,尽量采用本地草种和树种,系统解决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可靠性、防灾减灾的有效性,以及环境景观的协调性等问题,不为日后留下隐患。设计完成后,在不妨碍质量、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可变可不变的工程设计坚决不变,尽量节约建设资金。
2、兼顾社会成本。一个负责任的行业所建造的工程,不仅只考虑本部门的成本,还要考虑全社会的使用成本。在保证正常通行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减少车辆运行成本和环境污染,最大限度的保护行驶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公路建设管理的部门成本和社会成本中寻求合理的均衡。
3、贯彻全寿命期成本理念。在公路的设计中,还应坚持公路全寿命期成本最低的原则,片面的追求建设时成本最低,可能会带来后期运行养护成本的加大。有时我们宁可前期建设投入稍大一些,以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从而保证公路全寿命期的成本最低,设计最优。
三、坚持精细施工
公路工程投资巨大,施工中节约的空间也就很大。
1、大胆创新。要加快研究一套完善的行业节能标准和规范,落实节能和节约各类资源的措施,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快开发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滁州市境内一条县道,根据山区公路特点,采用当地河床的沙砾石作为修路材料,替代传统的灰土和碎石材料。这一创新既节约了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又降低了工程造价。
2、杜绝浪费。施工是最容易造成浪费的环节。少数项目未能严格执行“三同步”原则,造成赶工期,资金浪费;有些制度落实不严,管理不到位,跑冒滴漏惊人。大量事实证明,奢侈浪费是产
生腐败的温床,不节约的背后往往就有浪费,浪费的背后往往就可能遮掩了贪污、受贿、渎职等犯罪现象。有时我们只在小处讲节约,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却忽视了一些严重的浪费问题,使辛辛苦苦节约下来的钱,眨眼间浪费殆尽。如:质量问题、安全事故、贪污腐败一直伴随着工程建设,是工程建设领域的三大顽症。这三个问题不解决或得不到有效控制,所谓工程节约
就成了一句空谈。
四、坚持高效运行
公路的运行周期长,维护成本占公路全寿命期成本很大的比重,运行中的节约同样至关重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实现公路工作以建设为主,向建设、养护、管理、服务并重的转变。
1、节约行政成本。实行节约型管理,勤俭办一切事情,尤为重要。要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张纸,严格控制车辆、接待费用。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说它小也小,看起来很不起眼;说它大也大,汇聚了就不得了。每一个人节约一点资源,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要使节约成为一种文明素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行业文化、一种时代风尚、一种制度规范、一种生活习惯,着力打造节约型机关。
2、节约运营成本。过去,我们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节约的经验,比如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和条件,组织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种瓜种菜、养猪养鱼,自给自足。现在,仍有很多文章可做,要通过改进管理方式,发布公路交通信息,加强路面和其他构造物的维护保养,提供良好通行服务等措施,营造畅通、便利、快捷、安全的通行环境。尽快理顺养护运行体制,逐步实行市场化运作,全面进行招投标。通过加强节约型运营,努力提高公路的管理质量和通行质量,实现低投入、低消耗和高效益。
3、加强安全管理。抓好公路运营管理的通行安全,节约管理成本,避免因安全事故给公路带来的重大损失,保证广大司乘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建立健全公路安全监管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快速救援体系。大力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和公路参与者的交通安全素质。加强安全防护,强化行车安全、人身安全、生产安全和财产安全,做好防火、防盗、防抢、防毒的“四防”工作,减少安全损失。
节约是一个举国行为。公路行业应该大有所为,而且要做得更好,更有成效。节约型公路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谈走节约型公路发展之路》来源于,欢迎阅读谈走节约型公路发展之路。
谈走节约型公路发展之路 篇2
水泥企业是能源消耗大户, 而在全球能源和资源危机日益严重的环境条件下, 公司自成立之初, 便成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照顾”对象。面对残酷的价格竞争和严峻的市场挑战, 公司以节能降耗为企业的基本生存点, 积极进行节能技术改造, 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和新设备, 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提高能源利用率,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核心竞争力, 创建节约型企业方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用能管理, 严格工作考核
建厂之初, 公司就把节能降耗放在首位。首先建立健全了节能管理机构, 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 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管理领导小组, 领导公司能源及水资源管理工作。设立专兼职计量网员, 负责本单位内部用能统计工作。每月召开一次计量节能会议, 对各单位用能、用水情况进行考核, 落实兑现节奖超罚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内部用电、用水管理台账, 实现了计量无空白点。根据定 (限) 额指标进行内部考核, 严格兑现奖罚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同时对计量器具、设施定期校检, 杜绝了超期使用、计量失准及无计量用能现象。三是加强了设备运行管理。严格执行机电设备“周活动、月检查”和“管、用、养、修”制度, 确保主机设备运转率, 有效杜绝了跑、冒、滴、漏, 减少了维修费用支出。四是建立完善的节能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能源消耗考核办法, 加强了资源消耗定额管理, 将节能任务分解到单位各部门, 并签定节能目标责任书。把能源消耗和部门第一责任人以及用能操作人员的工作业绩、经济利益挂钩, 调动了部门以及岗位人员的节能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加大节能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会议及时传达宣传国家用能节能法规, 提升全员节能意识, 树立“爱企如家”的意识, 从我做起, 从节约一度电、一分钱、一张纸、一滴水、一个零配件等细微环节入手, 滔滔江河汇于细流, 巍巍高山始于垒土。只有员工真正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 才能实现节约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真正把企业建设成节约型企业。
二、抓好工艺设备技术改造, 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水泥行业是高能耗产业, 水泥生产中煤、电的消耗费用占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二以上。我们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 完成了一批创新项目, 对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公司对生料、水泥磨机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投资400余万元增设磨前预破碎设备, 同时对磨内系统进行改造, 使磨机综合能耗较设计指标降低25%, 年节约电费200余万元。二是对窑高温风机系统、篦冷机系统投资300余万元进行技术改造, 窑头预热得到充分利用, 二次风温提高幅度明显, 使窑生产能力较设计指标提高40%以上, 年节约煤电消耗300余万元。三是投资30余万元对混合材烘干沸腾炉进行技术改造, 用品位较低的无烟煤取代优质烟煤作燃料, 年可节煤600吨左右。四是应用助磨剂, 磨机台时平均提高5%, 在提高了水泥生产能力的同时, 降低了电耗、球耗, 并改善水泥的颗粒级配, 提高了水泥强度及性能, 年增效益150余万元。五是对分解炉系统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优化窑系统内衬, 有效降低了设备筒体散热损失。六是优化配料方案, 在原料中掺加使用黑煤矸石、硫酸渣等工业废渣, 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和熟料煤耗。通过系列工艺技术改造, 2009年度吨水泥综合能耗66.23千克标煤, 同比降低15.89千克标煤, 完成节能量7917吨标准煤, 提前完成“十一五”5200吨标准煤的节能目标, 无论是下降幅度还是实际发生都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三、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实现降耗增效
公司在应用新型干法窑外预分解技术和DCS控制系统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 使公司综合节能率比传统水泥生产企业高出30%以上。一是合理利用窑头余热将冷水置换成热水后供员工洗澡。使公司1.4MW锅炉停用, 不仅年节煤近240吨、节约价值12余万元左右, 同时锅炉停用杜绝了烟尘外排, 减少了环境污染。二是加大节能电器设备的推广应用工作。先后投资对总降高压电容器柜进行了完善, 并对部分低压电容器进行了更新, 有效地保证了公司内部整个电网的运行效率, 同时安装进相器和就地补偿电容节电, 大大降低了用电消耗, 一年即可获得供电局的利率返还电费30余万元。另外, 在公司各主要耗能设备大力推广使用变频技术, 仅此一项即可年节约电能近百万千瓦时, 节约电费支出50余万元。三是加大产品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散装水泥。近两年公司在传统散装罐车的基础上, 利用往返车辆优势, 开发了大包装散粉水泥发运, 使公司产品销售半径进一步延伸, 水泥散装量达到65%以上, 不仅节约了大量资源、能源和包装费用, 而且减少了水泥损耗和环境污染, 年增经济效益100余万元。
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一是利用工业废弃物作混合材, 减少了资源浪费和农田占用。公司每年消耗红煤矸、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近40多万吨, 既降低了成本, 又保护了环境, 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退税700余万元。二是工业废水循环再利用。全厂废水通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 绝大部分进入循环冷却水系统, 小部分用于绿化、道路洒水及汽车冲洗, 实现了废水零排放。三是公司为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新能源, 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自筹资金建设水泥余热发电项目, 充分利用熟料煅烧生产时排放的大量废气进行余热发电, 所发电量可弥补企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 年增经济效益600余万元。该项目既不会增加熟料煤耗, 又减少了废气排放, 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 节能效果显著,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聚焦西城:走“节约型”发展之路 篇3
西城区是北京市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如今已走过了10余年的探索之路。多年来,西城区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推进科技进步步伐;以先进技术为支撑,通过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项目、示范工程,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了地区的综合实力。
探索老城节能新模式
走进家住西四北张大妈家的小院落,满眼是摆放整齐的盆花,以往堆满蜂窝煤和破旧烟囱等杂物的情景,如今不见了。张大妈高兴地说:“自打用上了电暖气,冬天就再也不用为买煤、安烟囱着急了。这不,院子里也就没那么多杂物堆放了。”清洁、安全的电取暖,使西四北5000多户居民像张大妈一样告别了小煤炉取暖。
西城区辖区占地面积31.66平方公里,其中,旧城区占地面积17.56平方公里,约占区域总用地的55.5%。全区14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全部位于旧城区内,总占地面积约为870公倾。在平房保护区内,在改善区域大气环境的同时如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是西城区面临的一个独特的难题。
从1999年开始, 西城区结合西四北一至八条平房区保护试行“煤改电”工程。几年来,“煤改电”工程经历了单点试验到院落推进再到成片改造的过程, 最终在西四北平房保护区里得以成片推广。蓄能电采暖改造示范工程可每年减少煤耗近万吨 ,改善了平房区居民的燃料结构,对减少该地区采暖期炉渣垃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同时,通过电力增容、设施改造、线路入地和道路修整,提高了基础设施水平,改变了市容环境卫生状况,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和居住;使用电采暖,减轻了居民搬煤、清扫炉灰的劳动强度,免除了封火和煤气中毒的担忧;对住宅配电设施进行了改造,增加了电容量,满足了居民使用大功率的用电设备的需求,提高了区域内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科技构建“节水型”城市
2004 年, 西城区科委、园林局结合月坛公园改造, 在公园内实施了综合节水实验。使用负压、地面浸润、集水等新型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蒸腾抑制剂,降低植物叶片和枝条的水分蒸腾, 减少水分散失, 提高水分利用率;在绿地使用保水剂, 通过吸收、存储、释放水来满足植物需要, 改善土壤通风状况并减少土壤板结, 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建生态环保型透水地面, 不仅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而且还能很好地抑制扬尘,有助于保护地表生态, 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通过一年的试点,月坛综合节水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位于西城区的什刹海,自然景观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最具北京人文特色的地区之一,在2000年批准的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什刹海地区的面积是最大的。同时,什刹海是市内具有多种效益的水体,其好坏程度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
几年来,西城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辖区内水体进行综合治理。2000年,在后海部分水域开展了 “利用物理及微生物法改善什刹海水体研究与示范”工程, 使实验区域内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近几年又进一步完善治理措施, 扩大治理面积,同时对城市河道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 先后实施了北护城河转河整治等工程和截流工程, 减少生活污水的流入和人为污染。在北护城河 采取曝气等水质治理措施, 改善下游水质。对什刹海水面进行严格管理,禁止各种方式的垂钓和乱倒废弃物,保证水面清洁。
如今的什刹海水质清澈,游人如织。什刹海地区刚刚被选为“中国最美的城区”之一。
推广清洁能源应用
2004 年, 在西城区月坛体育馆综合训练馆的改造中,采用太阳能热泵中央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为训练馆和淋浴提供热水。这套系统应用前景广泛, 在白天最低零下15度以上、太阳辐射良好的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应用推广, 系统全年节约常规能源80%~90%,节能效果显著,对环境无污染。北京奥科委、市“08”办、市科委有关专家到月坛体育馆进行了考察, 提出该工程作为可再生新能源具有环保无污染的优点, 作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成功试点, 具有推广价值。这项技术可以在体育场馆、宾馆饭店、医院、学校、政府机关、住宅小区等大型活动中心推广。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1997年,西城月坛街道在辖区繁华地段建立了当时全市最长的“百米科普长廊”,之后陆续在32个社区分别设立了科普长廊。广泛利用这些宣传阵地,将节约型社区建设理念宣传到千家万户。2004年6月,在开展全国节能宣传活动周工作中,月坛街道围绕“节约用电,缓解瓶颈制约”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2005年8月,月坛街道组织地区的近200名居民开展了“合理利用废旧物美化生活——巧手大擂台”。
多年来,西城区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传播为载体,开展绿色单位创建行动,开展一大批以可持续发展思想普及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积极推广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新型技术和新产品。由政府部门发动,首先在区政府机关开展绿色办公行动,倡导无纸化办公,推广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后又将绿色行动扩展辖区内学校、商店、社区、军营和居民家庭。既向公众宣传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引导机关干部和社区居民自觉参与到可持续发展行动中来,又推广了一批节能减污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
目前, 西城区正在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中还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节约型城市的建设步伐, 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促进技术进步,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提高公众资源节约和生态文明意识, 动员和发动群众参与绿色生活行动, 使西城区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 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