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博物馆调研报告

2024-09-27

市博物馆调研报告(通用11篇)

市博物馆调研报告 篇1

星期六早晨,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走在去市博物馆的路上。快乐的我们像一群小鸟儿,一路上叽叽喳喳地热闹个不停。

终于到博物馆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宣传板上醒目的标语:迎5.18国际博物馆日!此时此刻我才明白了我们今天参观的意义。进入博物馆,我们观看了立体视屏,观察过木脚车,体验过矿井,还观赏了闻名全国的铜绿山古矿遗址。导游姐姐介绍,铜绿山古矿遗址是春秋时期的,出土于1978-1980年,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仿照的,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的好奇。 参观完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我心情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地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艰辛和卓越的智慧!我为黄石人、为自己的民族、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和自豪!

接着,我们上了二楼。进入展厅,石龙头旧石器时代遗址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它是在1973年冬出土的,那里有猪牙、犀牛牙等等。展窗里还呈现了古代识铜法:重砂分析法、根据植物找矿法……古代找铜用的工具也有很多,如竹篓、铜铲、木瓢、竹灯、竹签、大铜锤、铁锤、铁斧……不过,大多数都是春秋时期的。还有天兽尊、编钟呢!编钟还是一种敲打乐器,神奇吧!看到这些,我不禁感叹考古工作者的伟大,正是他们艰辛地付出,才会让这些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物让后人知晓,供后人研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们要去参观乒乓球展厅了。在导游姐姐的介绍中,我知道了"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马琳、容国团等是世界冠军;尤其是容国团,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冠军呢……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乒乓球在我国原来有这么久远和光辉的历史啊!我下定决心要向这些冠军们学习,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好好锻炼身体,长大了为国家争光!

最后,导游姐姐要出题考考我们了, “答对者有奖品”这一诱人的游戏,惹得在场的同学们激动而紧张!还好我们早就把看到的、听到的用笔或照相机记录下来了,经过激烈的抢答之后,我们团队满载而归,既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

这次活动,我不仅亲自走近博物馆,感受博物馆,还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聪明、智慧和黄石矿冶文化的辉煌灿烂!

市博物馆调研报告 篇2

依照《福建省博物馆、纪念馆评估定级标准》的基本要求,通过听取专题汇报和现场查看两种方式,分别从综合管理、基础设施、藏品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公共文化服务5大项166个小项进行了复核和抽查。

一、深入挖掘文博事业发展的积极因素,结合自身优势厚积而薄发

此次评估定级工作得到了各地市博物馆的高度重视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较好的推动了博物馆事业的良性发展。通过座谈了解到各级博物馆、纪念馆通过评估定级工作体会甚多:一是规范化管理,成为提升和加强博物馆自身工作能力和建设的手段。二是极大的引起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为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更多支持和多方面投入。

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积极广泛的参与到社会服务当中,进一步的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取得宝贵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社会效应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博物馆事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自身发展定位不清晰,难以实现特色化、内涵式发展。

因管理体制、意识理念相对滞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博物馆的规范缺乏宏观性和发展观的认识,以及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认知还有待博物馆人的引领和提高,以何种方式和姿态做到为民服务、服务社会将成为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思考点。

2、藏品匮乏和人才缺失,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桎梏。

藏品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而这一工作又都要依靠有才之人去落实。在实地复核的过程中发现,这两方面成为制约博物馆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如林则徐纪念馆、安溪县博物馆、永泰县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都存在此类困难。

3、博物馆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还有相当一部分博物馆存在着馆舍或经费的问题。

馆舍硬件方面如闽侯县博物馆、鼓楼区博物馆馆舍面积都未达标只能申请三级馆;经费方面如永泰县博物馆,设备种类少、场地小、经费少等问题突出,制约了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这些现象在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4、人力资源配置不协调。

无论是博物馆社教功能还是社会服务功能都需要人才队伍的保障。部分地市博物馆在馆舍面积扩容后,人员编制没有及时到位,呈现出场地大人员少的情况,使博物馆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

二、整合资源以评带建,促进文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规划博物馆自身定位,理清发展思路。

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博物馆应科学规范的规划自身长远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深入剖析,结合自身藏品的特点,量身定制符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式,从而做到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如德化陶瓷博物馆和石狮市博物馆分别整合了各自在“白瓷”和“狮”文化方面的优势资源,探索出了一条有理念、有思路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2、建立和健全博物馆内部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本次实地复核的过程中,发现县级博物馆普遍存在着人员不足,学术研究能力明显欠缺的现象,工作量大和人员严重匮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各馆都拥有相对独特的文物藏品资源但学术研究成果匮乏,个别博物馆还存在着藏品管理不够规范,各种调查文本设计过于简单,安全预案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等问题。为此:一是应明确和规范博物馆的运行体制,激发博物馆管理团队的自发性和灵活性,在保障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的专业化培训,坚持多交流,走出去的原则。二是更广泛的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的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走进来,做到优势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共同将博物馆事业做强做大。三是在此次评估实地考核中发现,整个福州地区除长乐市博物馆外,系统内其他馆都没有做到标准化的资料档案管理。因此,博物馆科学管理的理念仍需充实,管理程序急需规范,同时,博物馆之间的横向联系、互相帮扶有待进一步强化。

3、将藏品征集列入博物馆常态化工作任务之一。

本次实地复核工作中,多家博物馆反映藏品数量匮乏这一问题,为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除了加大投入改善激励方式外,应结合各自的办馆理念和藏品特点,制定出前瞻性的文物藏品征集规划,与此同时还可以采取调拨、借寄、委托保管等多种形式来增加馆藏文物数量。在做到文物数量增加的同时需加强藏品的研究工作,让藏品的修复保护、学术研究成为博物馆陈列展览、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撑点。

4、将地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与当地行政主官的政绩考核相挂钩。

通过实地复核,发现当地行政部门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地区,得到了财政、人事等多方优势资源的配套和扶植,这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软实力的重要标准。

综上,评估定级是手段不是目的,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系统化工程,这就要求我们文物主管部门要不断落实和完善博物馆评估体系,更好的引导博物馆向着积极、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摘要: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 是加强和规范博物馆行业管理的重要举措, 也是促进博物馆、纪念馆质量体系建设的有效方法;通过评估, 对文博事业的发展进行回顾, 同时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 整合自身资源, 思考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市博物馆调研报告 篇3

石湾窑位于广东佛山石湾镇,创于唐宋,盛于明清,是广东著名的瓷窑之一。石湾窑以生产日常用器为主,清代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载“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谚语“石湾缸瓦,胜于天下”以描述石湾窑器的种类及特征。其实,石湾窑的陶塑作品也是一大特色,其始于明代晚期,盛于清末民初,集古朴与典雅、生活与艺术于一体,可谓是久负盛名,在明清时期就已跻身佛山三大支柱产业之列。石湾窑陶塑采用当地赭褐色陶土,有的加以东莞瓷土,可塑性强。塑造动物造型丰富,有家畜、家禽,也有野生动物、神话物像等,这些陶塑作品被称为“石湾公仔”。在塑造手法上有素胎和施釉两种,前者主要以写实为主,如日常所见动物,以素眙刻划纹饰来表现肌理,将毛发质感表现得非常强烈,栩栩如生,似有风吹毛动之感,此种技法即“胎骨出毛”。另有通体施釉手法,多用在神话物像类,如吉祥狮、麒麟、龙凤等,掩饰胎土赭褐本色,以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两种技法均达到以形写神,以神传情,形、神、情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高度。

猴是一种赋有灵性的动物,聪明机灵、活泼好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动物之一,位列十二生肖第九位。猴,“侯”之谐音,常被寓为高官显贵之意,成语中“马上封侯”、“辈辈封侯”、“封侯拜相”均指此意。宜春市博物馆藏这两件素胎瓷猴,小巧精致,生动逼真,颇具灵气,或是富贵之家堂上陈设之物,或是习文之人案头把玩之器。

xx市博物馆参观游览服务说明 篇4

xx市博物馆参观游览服务说明

我馆从2012年12月21日开始面向游客实行免费开放,实行游客免费领票参观,同时免费为游客分发德阳文庙宣传资料。我馆为游客提供人工讲解服务,并按照参观人数收取讲解费:a.20人以下一次收费30元,b.20-40人一次收费50元,c.40 人以上一次收费80 元;游客也可以租自助语音导览设备,费用为每人每个10元;我们为未成年人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参观线路:从道冠古今门入,沿文庙中轴线依序参观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戟门、礼乐亭、大成殿、大哉孔子展示厅、启圣殿、东西配殿等。我馆在游客接待中心设寄存物品服务处,同时为游客推荐文庙广场特色小吃。同时为残疾人和婴幼儿提供轮椅和婴儿车等物品。我馆在戢门处设有大成工艺部和香蜡销售处,为游客提供工艺品和香蜡销售。为方便游客休息我馆在礼乐亭、御碑亭、东西庑设置有休息区域。景区前后共有卫生间两处,景区内各处均有垃圾桶。

博物馆调研报告 篇5

一、博物馆的职能——铭记文化

无论以前人们曾有过多么的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的烟尘所湮没,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着文明,文明却无法永生——这是永恒的法则。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某个途径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这个途径就是博物馆。

二、博物馆的定义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三、博物馆实例分析——中国航海博物馆 分析原因:中国航海博物馆位于上海,因成功的反映了上海这个国际化的港口的发展史而得以文明,是典型的综合类博物馆,且地域文化性强,是针对本次设计中较为适宜的参考实例。

博物馆概况介绍:中国航海博物馆,全称: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是中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位于上海浦东临港新城,占地面积2483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6434平方米。上海航海博物馆效果图

博物馆介绍:馆内展区分为三层,第一层设置了航海历史馆、船舶馆、海员馆,以及渔船与捕鱼专题展区;第二层设置了航海与港口馆、海事与海上安全馆、军事航海馆,以及航海体育与休闲专题展区。

博物馆空间分析:

一层平面图

此间的空间布局为放射式空间布局,从外观上看去,大厅的顶部是有双螺旋型的几何形体组成,内部侧体现出了大大旋转式玻璃幕墙

使得博物馆富有气势,从此来体现出中国海上军队从甲午战争至今的庄穆之感,其中心体现在为位于一楼大厅内的高近70米、长30余米,宽逾8米的巨型明代福船,也是航海博物馆的的“镇馆之宝”。

二层平面图

二层则为走道式空间布局,以一层大厅中庭为中心,通向二层交通联系为走道,分别从不同方向通向二层的海事与海上安全馆、航海与港口馆、军事航海馆、天象馆和4D电影院,此种空间布局较为适合的把功能不同的房间得以排布,同时也充分利用了走道式空间分布的特点,将中心化作中庭,将其空间布局的方式发挥至极致。

四、博物馆实地分析——鞍山市博物馆

鞍山市博物馆概况:根据本次本次设计的地理位置为鞍山,所以调研当地的现存博物馆是很有意义,本次实地调研的博物馆是鞍山市博物馆,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创建于1983年,前身是五十年代成立的鞍山市文物站。2010年7月29日,鞍山市博物馆迁入新址。新址博物馆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展厅面积3400平方米,其馆内分为冶铁陈列厅、地方史陈列厅、精品陈列厅、书画厅等几个部分。

主要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为鞍山博物馆中的冶铁厅,作为鞍山的代表工业,鞍山人引以为豪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本次博物馆设计的主题,对于冶铁厅的研究是很必要的。

研究方向:冶铁陈列厅室内布置与室内装潢

室内布置:鞍博的室内布置采用传统同的双向平板式,室内无自然采光,室内光线衬着暗雅的装潢形成一种肃穆的历史的沉淀,令人回忆往昔之感。室内布置还运用了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也大量的运用在同类历史性博物馆展厅中,展品向一点延伸,展品从古至今,仿佛是带我们回顾历史一般。

室内装潢:好的博物馆的室内装潢是非常有考究的,它能带我们更加深刻的融入历史之中,鞍山博物馆的装潢经费为400万元,对于一个市级博物馆不算多,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冶铁厅的室内装潢中,室内装潢配合着这些拥有历史的沉淀的展品给人一种回到过去的感觉,内心的感触颇深。

五、总结

博物馆实践调研报告 篇6

导语:南粤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广东历史人文资源丰厚,地面与地下遗留、蕴藏的各类文物为数众多,史前文化遗产丰富,海洋文化遗产、华侨文物、革命文物、名人遗存等独具特色,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当可观。为了感悟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国优秀文化传统,重温南粤历史风华,领略岭南艺术魅力,概览广东自然景观。在迎来建党70周年之际,我们宿舍于2011年6月1日下午,参观了广东省博物馆。

正文:

记住。今天我们一起参观。

记住。明天我们一起飞翔。我们快乐地追逐着,欢笑穿梭在众宝云集的博物馆中,尽情地让它漂白整个繁重的心绪。心绪飞扬,寻找着,终于在某个角落找到了归属。迈着坚强的脚步,欢笑欢笑着说:我们一起牵手,走览广东省博物馆。在这里,我们搜集历史的痕迹;在这里,我们寻觅专属的快乐。

广东省新博物馆是省“十项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和建设文化大省三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它位于广州市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依托新城市中轴线,濒临珠江,总用地面积4.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亿元。

新馆展馆包括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三大部分和临展馆。广东历史文化展览立足于“从世界看广东,从广东看世界”的历史视野和文化广角,用丰富的物证和文献重点展示广东三大民系、海上贸易历史、广东华侨史和近代史。广东自然资源展览为观众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广东自然风貌,自然资源包括地质地貌、动植物、矿物、古生物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强化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反映人类对自然美的孜孜追求。艺术展分为“翰墨流芳———宋元绘画与历代书法精品展览”、“土火之艺———馆藏历代陶瓷展览”、“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和“紫石凝英———历代端砚艺术展览”。

一.历史之旅——参观广东历史文化陈列:

进入展厅,一派壮丽之景。听介绍说“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面积4000多平方米,展厅共展出文物一千五百多件/套,照片三百多张。作为新馆三大基本陈列之一,该展通过文物、图片、油画、雕塑、模型、多媒体、复原场景等丰富的展陈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观众展示了广东从马坝人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文化变迁。其中长达四十米的猎德龙舟、迄今发现的国内唯一一套广州外销壁纸、雕工精湛的象牙雕镂空提盒、国内罕见的詹天佑亲笔签名的《京张路工摄影》相册等都是该展览的亮点。

我们依次参观了南粤源流、扬帆世界、继往开来和粤海烽火。而影响最深的是南粤追溯和继往开来两个部分。

我们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去感受了一个生动立体的南粤。南粤源流”追溯了广东人的来源、民族融合的过程以及广东三大主体民系的形成和民俗文化特色。栩栩如生的景致有马坝人头骨、双肩石器、南越王油画、广府茶楼、猎德龙舟、潮州大吴泥塑、客家围屋„„

“继往开来”中,“开风气之先”的广东名人共同演绎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近代风

云。抗英图强的志士、洋务运动的倡导者、维新运动的领袖、辛亥革命的先驱、国共合作的元勋、民族工商业的开拓者„„无数仁人志士和栋梁之才化作点点繁星,在南粤大地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光辉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们不忘历史,不忘追溯前进的脚步。

我们仿佛进入海上丝绸之路,体验广东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精彩历程。满载瓷器的广船,聚集奇异洋货的十三行,精美绝伦的广彩、广雕以及风靡一时的外销画,中西合璧的风格处处都在述说着广东的开放与兼容,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中国南粤以前的海上辉煌。

我们仿佛听到了广东军民血与火的抗日史诗。一幅幅黑白的历史图片,展示了南粤儿女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与序厅的广东海陆图相呼应,展览的结束部分展现的是一望无际的南海。海纳百川,奔流不息,承载了千年文明的广东人民满怀希望走向世界,拥抱未来!抗战时期的英勇,壮士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鼓舞着我们努力建设祖国,报效民族的滋养。

一幕幕,历史的写照,印刻过去的辉煌。

恍然的,再一幕幕,等着我们去翱翔,去改变,去创造。

二.精木之旅——参观潮州木雕艺术展览

吸引住我们眼球的是一派金碧辉煌。走进一看,才知道那个木雕,金光闪闪的艺术品宛若镀金般亮堂,即使视觉的盛宴,也是心灵的震撼。据说潮州木雕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统木雕流派,主要流行于粤东的潮州、潮安、饶平、汕头、澄海、潮阳、揭阳、普宁、惠来等旧潮州府属地区。

它孕育和萌芽于唐代以前,起步于唐宋,成熟于明代晚期,清代达到鼎盛阶段,抗战时期陷入衰退。新中国成立以来,潮州木雕几经起伏,在传承与发扬中获得了新生,历史悠久的潮州木雕艺术绽放出新的光彩。2006年,潮州木雕被正式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

看那潮州木雕饱满繁复、精巧细腻,左面一处玲珑剔透,右边一幅金碧辉煌。那美仑美奂、造型各异的器物品类,那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意蕴深厚的题材纹饰,那惟妙惟肖、纤毫毕现的雕刻工艺,那豪华富丽、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法,无不形象地展示着潮汕人的风尚习俗和人文精神,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迷人的风采!

而木雕实物有200多件(套),品类丰富,精品叠出,如场面宏阔、精细入微的描金漆画诗经意境图大寿屏,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圆雕蟹篓,还有造型独特、精雕细刻的神龛、神亭、神轿、薰炉罩、馔盒、糖果架、纸煤筒„„琳琅满目,多姿多彩。在高大宽敞的展厅空间中,有逼真的传统潮汕民居的厅堂、卧室、书房等场景,生动地再现了木雕制品在潮汕民间传统社会生活中的陈设应用,让我们在浓郁的潮汕文化氛围中赏心悦目地观赏、流连,充分领略到潮州木雕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意蕴!

参观完潮汕木雕,不仅领略的先人高超的技艺,也更加珍惜流传至今的文物古迹。发挥创造精神让古物焕发生机是我们必须肩负的责任。

三.陶艺之旅——参观历代陶瓷展览

水、土、火的碰撞,产生了绚丽多彩的陶瓷文化。陶器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而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中国因此而拥有了“瓷之国度”的美称。

陶艺展馆以中国陶瓷发展历程为线索,以馆藏陶瓷文物为依托,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中国陶瓷从产生、发展、到兴盛的历史。我们应接不暇,满眼都是琳琅的陶器。馆藏中有精选的近三百件文物,从工艺的进步、器物的演变和对外贸易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

了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面貌。

通过参观展览,我们认知到中国古代陶瓷史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增强民族自豪感。

陶瓷展厅共八百多平方米,展览共分四个部分。

1、“初见窑火——陶器的起源与瓷器的滥觞” 其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器,展现陶器和瓷器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的概况。

2、“瓷国崛起——陶瓷的发展期” 其展示了隋唐至宋辽金这一历史时期,中国陶瓷迅猛发展的面貌,全国各主要著名窑口,如长沙窑、巩县窑、钧窑、定窑、官窑、登封窑、景德镇窑等的器物,以及辽瓷、金代瓷器等,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3、“各领风骚——陶瓷的鼎盛期”

它反映了元、明、清时期中国古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的面貌。此部分除了展示全国各重要窑口如龙泉窑、德化窑、磁州窑、宜兴紫砂等器物外,着重展示了景德镇窑瓷器的辉煌——青花瓷、颜色釉瓷、釉里红、粉彩瓷等各领风骚,官窑与民窑制品争相辉映。

4、“南国明珠——广东陶瓷的发展历程 它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着重介绍广东古代陶瓷的发展历程及其外销的状况。

土火之艺——馆藏历代陶瓷展览既展示了本地出土的历代陶瓷器精品,包括曾获评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誉为建国以来广东考古最重要发现的博罗横岭山东周墓地群出土的先秦陶器,也展示了梅县水车窑、广州西村窑、潮州窑等广东本地著名窑口的器物,以及蜚声海内外的石湾陶器和广彩瓷器等器物,力图全面反映广东古代陶瓷发展的历史和地位,以突出地域文化的特色。

四.紫石凝英之旅――参观端砚艺术展览

笔墨纸砚成为文房四宝。进入此展馆,我们迫不及待想要一睹端砚故乡的风姿。

《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展示面积达600余平方米,展出馆藏端砚近200方,作为内容的延伸,展出其它品类材质的砚台、端石石材以及文房用具。展览围绕着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三个主题,深入浅出,叙述通俗,使我们对端砚及砚文化产生了深刻浓厚的关注和兴趣。

砚林回溯,带给我们早期端砚美感。各种唐宋、明清至当代的端砚精品,砖砚、陶砚、瓷砚、铜砚、漆砂砚等其它非石质的砚台,叙说着他们的故事。1954年陕西西安唐墓出土的箕形端砚、1973年广东高要县出土的宋代抄手式端砚、1985年广东潮州刘景墓出土的宋代抄手式端砚、1964年广东佛山出土的宋代琴式端砚,都是难得一见的上品。

石质粹美。不虚名砚之首,是大自然赐予广东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老坑、麻子坑、坑仔岩、宋坑,能够出产优质砚石的名坑就有十余个。砚石石质细腻温润,有些可以媲美小儿肌肤,并具有绚丽多姿的石品花纹,鱼脑冻、天晴、青花、蕉叶白,名目繁多,引人遐思,观赏性佳。由于矿石结构和成份的原因,端砚易发墨,不损毫,贮水不耗,书写的实用性为世人称道。

神工鬼斧从工艺流程、雕刻技法、砚形砚式、装饰题材、因材施艺五个方面对端砚的工艺加以展示介绍。端砚形制非常丰富,从唐宋时期的“端方是尚,朴雅为经”,到明清时期的“标新树异,象物赋形”,它的演变经历了由简而繁,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历程。端砚的装饰图案丰富多彩,内容几乎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有的倍受喜爱,历代沿袭,成为经典砚式。在雕刻技艺方面,因材施艺、巧用俏色是端砚制作中的重要法则,端砚十分强调顺乎自然,巧施雕琢,达到掩暇显瑜、锦上添花甚至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效果。

镌诗题铭以50余件明清时期镌有铭文的端砚,展示更加深沉的砚文化内涵。砚为古时书写良友,历代文人以端砚为载体,镌诗题铭,咏物言志。有些文人嗜砚若癖,惟砚是求,甚至亲自刻砚、作铭。这些砚铭言辞精练,简洁清隽;书体正草隶篆,各具风致;印款题拔,相映成趣,体现出文人的审美情趣、境界追求和艺术造诣。展览中将展出朱彝尊、黄任、林佶、阮元等名家手泽的端砚精品,具有传奇色彩的清末端砚“三大名砚”之“千金猴王砚”、“ 嵒华四象砚”也将一展芳容。

历经一千三百余年的发展,端砚不仅是文房用具,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宝贵遗产。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其文化价值愈发为世人瞩目。此次端砚展向我们展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的端砚艺术,唤起我们对保护端石资源,继承制砚技艺的热情,将博大精深的中华砚文化发扬光大。

五.自然之旅——参观广东省自然资源的展示

自然资源展厅展示自然奥秘。将地质地貌、矿产、宝玉石、中草药、陆生野生动物、海洋生物、古生物共7个主题展览纳入其中,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广东的自然资源及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地质地貌展厅,从广东各大名山实地“翻模”出来的山石草木,把观众带入岭南风貌的山石河流。韶关丹霞山、肇庆七星岩、深圳大鹏湾等地的局部地质地貌,都一一浓缩在身边的景观里。由玻璃钢和特制材料塑型特制的山脉、湖泊、河流高低起伏,汇聚广东主要名山河流,陈列出土的各类宝石。还有那海洋生物展厅犹如奇妙的海底世界,空中、墙上吊挂着数百条钢线牵引的巨大鲸鱼、海豚„„

自然的奥秘,让作为大学生的我来不得索思,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从无到有,从海洋到陆地的漫长演化与发展历程。了解古生物发生、进化和消亡的知识平台,难道我们对大自然热爱的心还要冷淡吗?我在沉思中前进着„„

我们抱着学习的心态踏入此馆,依次参观了以下几个主题展览。

1、《我们的家园——地质地貌馆》 地质地貌馆利用了大型模拟景观、大型背景画和在显示屏上不断滚动展示的高清地貌图片,形象地展示出广东的丹霞山、湖光岩、西樵山、阳春、深圳大鹏半岛、封开、恩平等七个国家地质公园和七星岩、鼎湖山、罗浮山、莲花山等景貌,并重点展现了广东最具代表性的丹霞、岩熔、海蚀遗迹、火山、花岗岩奇峰等地质地貌,使我们在“游览”广东名山秀水的同时,获知相关的地质地貌常识。

2、《我们的宝藏——矿产资源馆》

矿产资源馆实际与“地质地貌馆”同处一个空间,前者的展柜被巧妙地嵌入在模拟的大型山体之中,恰似埋藏于山体中之宝藏,与展览所要表现的主题有着相互呼应之妙趣。展览通过矿石标本、矿山图片、趣味模型、漫画等形式向观众介绍了广东特有的矿产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重要用途,使我们对广东的矿产资源产生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意识到矿产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陆生的动物居民们——陆生野生动物馆》 陆生野生动物馆中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地处热带、亚热带,具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的广东所拥有的丰富而独具岭南特色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展览分为山地森林生态景观,灌丛、田间、草地景观和湿地景观三个大部分,每个部分采用大量的剥制和模制标本,与相应的生态环境相结合,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展览中还加入了多个知识窗、趣味园和互动问答等项

目,在调动我们兴趣的同时传授各种小知识,并使我们更加意识到人类与野生动物朋友们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4、《海洋动物世界——海洋馆》 海洋馆利用新馆特有的大空间,营造出辽阔深邃的海洋环境,展示了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的广东所具有的丰富海洋动物资源。展览特别选取了几种大型海洋哺乳动物、30多种海洋硬骨鱼类和20多种海洋软骨鱼类、大量的海洋爬行动物和海洋无脊椎动物等几大类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动物,采用剥制标本、骨骼标本、漫画、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展示形式,将我们带入一个生动的海洋动物世界,穿插其中的趣味园和知识窗等寓教于乐,使观众快乐收获知识。

结语: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充斥于天地,历史滔滔不绝,文化延绵不断,传统历久弥新,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感到无限的骄傲。

通过“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的参观,我们不仅看到了广东省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也看到了广东省古今变化的历史文明。南粤源流、扬帆世界、继往开来和粤海烽火,这四个部分的美景让我们尽情徜徉于历史之河。

饱览了潮州木雕的艺术秀色,即看到了潮州木雕的繁复和精巧,也见识了美仑美奂、造型各异的器物品类,那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意蕴深厚的题材纹饰,那惟妙惟肖、纤毫毕现的雕刻工艺,那豪华富丽、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法,都让我们打开了眼界,感慨制作技术之高也引发我们对于历史文物保护的思考。

观赏陶瓷展厅,从 “初见窑火——陶器的起源与瓷器的滥觞”到 “瓷国崛起——陶瓷的发展期”再到“各领风骚——陶瓷的鼎盛期”最后到“南国明珠——广东陶瓷的发展历程”,我们进行了一次奇幻的旅程,艺术陶冶着心志,参观完一个部分都是心灵的净化。而每一个瓷器充满着灵性,让我们小心翼翼的观赏着,即可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通过观看端砚艺术,让我们领略了不同品类材质的砚台、端石石材以及文房用具。而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内涵这三个主题,让我们感悟到笔墨纸砚带来的精神震撼,使我们对端砚及砚文化产生了深刻浓厚的关注和兴趣。

我们在自然资源馆,一个4000平方米、高度由8米到22米的高大空间内,将地质地貌、矿产、宝玉石、中草药、陆生野生动物、海洋生物、古生物共7个主题展览纳入眼底,近距离的接触了自然风光以及无限的独特风景。进一步思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变迁的种种。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不仅让我们增长了见识,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洗礼。我们从馆里出来,不仅深深地感叹广东省博物馆新馆这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的先进与一流水平,感受到广东省、广州市的文化形象、文化氛围、文化品位,也深刻地感悟到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重温南粤历史风华,领略岭南艺术魅力,概览广东自然景观。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参观之旅,更是学习之旅和思考之旅。

逃不掉的市调研 篇7

学校是很少开大会的,一开大会准没好事儿,这不周副校长上午去市教委开会下午就告诉我们余下的一个多月时间五、六年级组的老师要辛苦一些了,今年五、六年级全市统一调研,原则是本区老师不改本区卷子,本区老师不在本区监考,三个区和大市的卷子统一由市教委指派专人出题,此事关系着明年各个学校的评估,三年级的卷子是只抽一个班拿到区里进行评比,其他年级自行评比。幸福!周校还说从下周一开始由主管副校长全面抓教师的考勤不许迟到早退,更不允许有学生迟到,从周五开始到期末学校领导每天都会随机跟班听课,尤其是语、数、外三门主课。

我很纳闷,抽考年年都抽五六年级,但是那都是到很晚才说;最早也是12月中旬说。去年是过完元旦才说,让老师和学生都措手不及。今年为啥说那么早?而且领导的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学期换了一批新的领导,新领导刚刚上任都想干出点业绩,而这个学校的整体素质和成绩不正是领导业绩的最好证明吗?

既然领导都如此重视,咱作为老师又岂能坐视不理,照这么说到头来不还是苦了孩子们,看来孩子们在余下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要彻底收心努力学习了。开完会回到办公室,老师们都开始议论:“凭什么年年都抽五、六年级,是不是觉得咱们好说话,就是轮也该轮到其它年级了。”

“就是的,凭什么,原以为今年不会再抽着五年级了没想到咱们的中奖率这么高,如果是买彩票多好!”

“别做白日梦了,我和你的想法一样,这学期对学生们抓得都不是很严,没想到……看来从明天开始要好好整顿一下班风班纪,让学生们好好收收心了。”

听后我也只是付之一笑罢了,因为我对我班的孩子还是比较有自信的,因为一是我从开学就抓得很紧,孩子们也比较听话踏实。二来期中考试以后我有意识地严格判孩子们的考试卷子,孩子们已经习惯了,相信这样下去将来卷子拿市里无论判多严我们的孩子都不会吃亏。唯一让我不放心的就是孩子们比较马虎,今天上午听写了1~5单元的所有字词,结果我无语,郁闷!前四单元期中复习的时候至少听写了四遍,第五单元是我们考前学完听写的,因为期中复习停课我们一直没有复习,但是昨天晚上给大家留了抄写和听写的作业,咋还会是这样的效果呢?后面还有三个单元没听写,如果到期末复习把这八个单元合在一起听写,那是不是该全军覆没了?莫不是我教了一群属狗熊的小朋友,跟掰棒子似的掰着丢着,到最后啥也没捞着,这个我不喜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博物馆调研报告 篇8

目录

温州博物馆.................................................................................................2

一、博物馆的概况..................................................................................2

二、总体环境布局..................................................................................2

三、造型艺术...........................................................................................3

四、功能分区与空间组合......................................................................4 对比:宁波博物馆....................................................................................6

五、博物馆的概况....................................................................................7

六、造型艺术.............................................................................................7

七、建筑材料.............................................................................................8

八、个人看法及感悟................................................................................9

摘要:博物馆是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珍藏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国家、城市、地区文明的象征和文化素质的重要体现。故其在满足人们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满足人们精神感受上的要求。

温州博物馆

一、博物馆的概况

温州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原址在江心屿。2004年1月12日,新馆在世纪广场西侧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总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展区总面积12000平方米。设历史馆、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临展馆、王维新铜版画馆七个专题陈列。

二、总体环境布局

博物馆具体位置位于市府路旁,空间上与世纪广场、温州大剧院、温州科技馆等公共建筑相邻。相对来说处在交通干道旁,场地较为空旷。出口处有空旷的广场以及绿化。一般来说处在室外环境空间中的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建筑,常需位于明显而又主要的部位。当形成一定格局后,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室外空间环境。温州博物馆应该是是整个温州市标志性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应选择上面应该在靠近干道的场地,但是在我在调研的过程中却他并不在起眼的地方,远离市区,周围的环境也不是那么繁华,附近也没有明显的指示牌,说明了它的位置不够显眼,整体位置较为偏僻。从大学城乘坐公交车大约需花费40多分钟,而且公交车数量并不多,交通并不方便,前去参观的人大多都是开着私家车。

三、造型艺术

博物馆外立面高低错落,有别于一般的高层建筑,方方正正规整的外形。承重材料主要还是钢筋混凝土,同时博物馆休息场所的外墙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围护结构,大部分外墙装饰铺贴的是米白色的花岗岩,略显单调,厚重。正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架空出一条外廊,但却没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鲜有人经过,大多数人都是直接从外面的广场直接进入博物馆内部。门面不算突出,入馆前有一高大的台阶,使人由衷产生一种崇高感。

四、功能分区与空间组合

“Form follows function”建筑的功能决定了它的形式。而它的形式有对功能有反作用。建筑对于人类真真的价值不是建筑的实体本身,而是由其所为何的空间。

建筑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其使用功能的要求,其次才是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而博物馆的功能主要就是让公众以现在为立足点,认识、重温、反思过去,加强市民对自己地方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将珍贵的文化遗产延续至将来。博物馆有历史馆、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临展馆、王维新铜版画馆七个馆,底层设有门厅、咨询台、5个主馆、1个休息室以及2个厕所,而二层只设有2个主馆以及2个厕所、1个休息室。分区明确,关系紧凑。,通过上部桁架结构为大厅架空出的空间,显得空间非常大,人显得特别渺小。

不同的博物馆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亮点,鲜明的形象,令人一想起某个主题,便会联想到某所博物馆,而这也是温州博物馆所缺乏的。

博物馆内部一大厅为中心,采用放射的空间组合,各个展览馆围绕大厅布置。为满足参观路线的要求,各个展览馆内部采用了串联的空间组合。使参观者路线不重复,不逆行,不交叉。但这种布局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确定,如活动路线不够

灵活,当参观人数过多时容易产生拥挤的现象,不利于单独开放某个展厅等。从总体上看,整的博物馆采用的是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方式。陈列空间围绕交通枢纽布置,观众既可以从枢纽空间通往各个陈列室,又可沿着走道或过厅直接穿行至各个陈列厅。公共建筑的主要入口部分,是空间组合的咽喉要道,既是人流汇集的场所,也常是空间环境设计的重点。温州博物馆的出入口都集中在同一个大门人流大时常出现拥挤与混乱现象。

对比:宁波博物馆

五、博物馆概况

宁波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工程总投资2.5亿元,建筑主体3层。主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高24米,主体三层、局部五层,采用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三层分散布局的独特方式。

六、造型艺术

现代博物馆在强调功能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审美性,因为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特殊意义上的“展品”。

整座建筑依照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被设计成一座人工山体。建筑的下半段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随着山体的上升,上半段开列为类似山体的形状。人们从中间一个扁平的,跨度30米的穿洞进入到馆内部。内观整个结构,包括三道有大阶梯的山谷,两道在室内,一道在室外,四个洞,分布在入口、门厅和室外“山谷的峭壁”边侧,四个坑状院落,两个在中心,两个在幽深之处。建筑的北翼浸在人工开掘的水池中,郁郁葱葱的芦苇覆盖整个河堤。水流漫过中段入口处的石坝,最终渗入大片的鹅卵石滩中。建筑的中部隐藏着一片开阔的平台,透过四个形状不同的裂口,人们可以在此远眺城市、稻田和远方的山脉,给来访者以一种恬静而深邃的文化感受。

七、建筑材料

宁波历史博物馆外立面的大部分都是用周围拆迁工地上搜集来的“瓦爿墙”建造而成。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明清以来的旧物。而斜壁采用的则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用毛竹做成特殊模板,宁波博物馆外墙面“瓦爿墙”和“竹条模板混凝土”的使用,使建筑在表达地域文化和特殊意蕴的同时,获得更佳的节能效果。

八、个人看法及感悟

宁波博物馆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它的建筑材料的使用,以及其造型特点,而他背后反映的是建筑师王澍对建筑更高层面上的追求------精神

博物馆实践报告 篇9

漫长而又悠闲的假期将近过半,有的人宅在家里,玩着游戏变得越来越胖;有的人选择去健身房,磨砺自己的身心;更有的人在家中读书漫漫,增长见识。不过这样的漫长假期里何不去社会上进行下自我锻炼呢?当代大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应该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外,更应该学会去认识和熟悉社会,假期不是用来无节制的放松和玩乐的,一个学期的学习确实非常辛苦,假期享受一下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段时间也应该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社会实践加快我们对社会的熟悉。将来毕业后才能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之中,才能尽量避免毕业即失业的尴尬。

说到社会实践,我个人认为最有意义的当属志愿者的行列,所以在假期中,也就坚持在云南省博物馆新馆中作为志愿者为游客进行服务。志愿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的存在,他们没有报酬,没有福利,有的只是一颗炽热的心,用着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精力只是为了能够给他人提供更好的服务。省博物馆作为一个省的文化象征,承载了多少的历史沉淀,多少兴衰往事,都记录在了一件件默不作声却又信息无数的古文物之中,作为历史系的大学生,这里无疑是我们最好的战场。

在省博物馆当志愿者也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了,开始只是和社团完成任务而来这里的,现在竟然已经志愿服务了那么久。我也从刚开始的基础服务岗位慢慢通过学习成为了志愿讲解员,开始负责博物馆的定时讲解。博物馆一共分为三层楼,二层和三层是常设展览,而我主要负责三楼。三楼是关于云南历史以及宗教的最为重要的楼层,一共有三个馆组成,分别是南诏大理国、元明清时期的云南和近代反侵略史的百年风云。整个一层楼如果讲解完大约是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可以说是件体力活。在讲解时,我不仅要讲的头头是道,也要让观众有兴趣,我既要讲出南诏大理佛教盛行的状况也要讲出反侵略斗争的艰辛。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作为志愿者所有的热情和甘愿付出的精神。

第一馆:南诏大理国

此时中原已被唐王朝所统治,云南(当时有六个诏以洱海为中心错落分布)并没有属于唐朝的势力范围,然而随着吐蕃的兴起,唐朝边疆收到了大量的侵扰。为了对抗吐蕃,唐和南诏之间的恩怨故事就此展开。而在讲解此馆是,我需要讲清南诏是如何统一?唐王朝和南诏之间的数次分分合合(天宝战争和苍洱之盟)以及南诏灭亡和大理国的兴起,而且在这其中还要不断穿插佛教在这片地区盛行的状况。

第二馆:元明清时期的云南——开疆戍边

云南真正成为中原所统治的势力范围始于元代,在此之前主要是以藩属国为名。元世祖平云南碑,云南成为了元朝的势力范围;明朝回回人赛典赤·赡思丁对云南进行编制,将原有的百户府、千户府统统按照明制改为了路、府、州、县,云南正式成为了省级规划区。而在后面则有大量的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每一件都是难能可贵,而讲解起来也并不简单。

第三馆:百年风云

近代的中国并不太平,是一部屈辱的侵略史,但同时也是一部斗志昂扬,充满着中华精神的反侵略史。从开始的冯子材将军抗清到马嘉理事件《烟台条约》签订;从清朝服饰到近代铁路;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其中无不显示中华文明之连续与民族精神的可歌可泣。当来到最后的讲解点时,迎面悬挂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面红旗承载着太多太多,无数的学生站起宣扬因为爱国,无数的战士奋起斗争只为爱国,无数的烈士丰碑屹立履行爱国。如果奇迹有颜色,一定会是中国红。

讲解很累,是体力活,仅仅是站立一个半小时就很让人觉得难受,更不用说将知识点与各位观众进行讲解,但最让人觉得值得的也是最为期待的一刻就是讲解结束之时观众们最为热烈的掌声以及道谢,至少证明了我的讲解所存在的价值。

我常常会面对最后一个馆的五星红旗发呆,想想我的祖国的崛起是多么的波折。中国经历了些许之年的变化,它的发展早已是众所皆知: 从排华到优先撤走华侨,从手推木车到东风重卡,从高文盲率到全面义务教育,从阅兵武器东平西凑到国之重器目不暇接,从破败到兴盛,从贫穷到富饶,从战乱到和平,从八国联军到八方来贺。

关于苏州博物馆报告 篇10

班级:平面1021 学号:1030309129

姓名:倪兆玉

2006年10月建成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博物馆成立46年来,通过多种途径扩充藏品,目前收藏的各类文物约3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236件,二级文物为1146余件,三级文物为13657余件,以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印章和古代工艺品见长,新的苏州博物馆共有各具特色的大小展厅32间,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为目前苏州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博物馆。新馆建筑用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了苏州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我们在新馆的大门、天窗廊道、凉厅以及各个不同的展厅的内顶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特点,开放式钢结构既是建筑的骨架,又成为造型上的特色,它带给建筑以简洁和明快,更使建筑的创新和功能的拓展有了可能和保障。新馆建筑将三角型作为突出的造型元素和结构特征,表现在建筑的各个细节之中。在中央大厅和许多展厅中,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给人以奇妙的视觉感受。

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几何形态。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源于传统建筑中木梁构架,不同的是木梁已被现代开放式的钢结构所取代。玻璃与石材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架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阳光

位于中轴在线的八角形中央大厅位于博物馆入口内的前庭与后庭山水园之间,其大圆孔造型的检票口以及向东西两侧伸展开去的天窗廊道,是连接博物馆各个功能区的枢纽。这里还设有茶室、贵宾室、图书馆和商店。

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五分之一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石片假山。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析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通过中央大厅西侧的天窗廊道,进入西部主展厅区。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别具一格的室内水幕墙和荷花池。水在苏州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常是灵气和文气的象征;荷花也表示着圣洁。这个大型瀑布迭水的水幕墙是按照空气自然分解水分子的原理,巧妙设计的室内人工“瀑布”,按照流水张力的原理使水流横向拉伸,沿着横向或斜向凸起的黑石墙面,翻卷出几何造型的条条白色水花,欢跳着流入荷花池中,如粒粒珍珠在荷叶上滚动。富于动感和几何线条的水幕景观所带来的是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和大自然的音色之美。它不仅可以调节室内的空气湿度,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也是一处可供欣赏的重要室内景观。

馆藏国宝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1978年,在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中发现,为北宋遗物,距今一千年左右。真珠舍利宝幢外形精美,选材名贵,工艺精巧,是北宋人民智慧的结晶。她静静地端坐在玻璃罩内,仿佛诉说着吴地的千年辉煌。

同样身为国宝级文物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则给人以神秘感地多。这种瓷莲花碗,碗为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突起。它的釉色滋润内敛,捩翠融青,呈现出玉一般的温润感。所谓秘色,各人说法不一,有的说是青瓷统称,有的说是翡色之意„„。究竟是何意也不是你我所能讲得清楚的。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接下来的文物更是层出不穷,馆藏吴江梅堰、吴县草鞋山、苏州越城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一批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良渚文化时期出土的一批陶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和虎丘东周墓出土的一批青铜器;真山出土的吴国玉器、原始青瓷等,这般精美的东西,今生得以一窥,真乃人生一大幸事也!

考虑到苏州工艺在全国地位斐然,苏州博物馆中以明清工艺为主的展品更是小巧玲珑、精细绝伦,因此,在贝先生的设计中,展厅不采用大开间,而是对展厅进行巧妙地分割,根据每个展厅及展品的特点量身定做。展厅的设计采用了1.35米的模数,为展厅大小和不同的展示功能要求带来了灵活性。如位于二层的两个八角形空间内的书画厅,巧用九宫格,中间贯通,展厅顶部为玻璃天顶,高大的墙面对表达条幅式书画的用光和所需墙面十分有利,展厅内部简洁、素雅。墙面由木边镶框,地板由石边镶围。

除了字画之外,苏州博物馆的收藏多为小件藏品,贝先生认为“小件的东西你放在大的柜子里看,好象是友谊商店一样,摆满了,不对的,所以,我做了很小的,给每一个宝贝有一个柜子,有它的照明,这是新的,这是美国、欧洲都没有,他们的收藏跟我们不一样,适宜苏州自己的收藏。”?这些细节中处处体现着建筑大师的风范

通过中央大厅东侧的天窗廊道,进入新馆的东部次展区。廊道尽头设紫藤园和休憩茶室。其南北两侧安排有图书馆、贵宾厅、博物馆商店和现代艺术展厅等公共空间。地下西南角有一部分博物馆的公众服务功能,游人可以通过西部主展区首层荷花水池处的悬臂楼梯进入地下展室。此处有特展厅、为影视厅和多功能厅等。地下中部为藏品储藏库,库房位于地下中部,强调了库房在博物馆的中心地位。地下部分还设有适应博物馆现代化发展需求的信息中心、各种机器设备用房和博物馆各部门业务用房等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文物展示面积3600平方米。文物展品超过1160件(组),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明清及近现代,多为历代佳作和精品。主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等四个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系列常设展览。其中位于地面一层南侧的“吴地遗珍”系列蕴涵深邃,元气淋漓,包括史前陶器、玉器;春秋青铜器、玉器;六朝青瓷、五代秘色瓷;元娘娘墓、明王锡爵墓随葬品等主题展室。地面一层两个如同八角塔身内部造型的展室展出的“吴塔国宝” 系列,充溢着圣洁的宗教情怀,如昨夜星辰,依然烁烁生辉,分别为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陈列和瑞光寺塔佛教文物陈列。一层北部的“吴中风雅” 系列千姿百态,玲珑剔透,包括明书斋陈设、瓷器、玉器、竹木牙角器、文具、赏玩杂件、民俗小摆设、织绣服饰、休憩、宋画斋陈设等十个主题展室。设在主展区二层的“吴门书画” 系列意趣灵动,韵味无穷,主题为《“吴门四杰”书画典藏展》,荟萃了苏州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馆藏“吴门四家”书画精品。

博物馆调查报告 篇11

博物馆筹建与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也是全省考古勘探,发觉和文物保护研究的中心。目前拥有各类馆藏文物20余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件,国家一级文物800余件。珍贵的有反映湖北地区革命斗争史实的实物和领导人的信札、手稿以及照片、报刊;太平天国的纪年武器和城门石刻;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布告、入城证和一部分文献。

在历史文物方面,最突出的是出土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青铜器、漆器等,尤以屈家岭文化、楚国历史和古代乐器等方面的藏品最为典型,其中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和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大型成套编钟极为珍贵,出土以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珍视。 该馆建馆以来,举办各类陈列展览近百个,主要有《湖北省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展览》、《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湖北战国秦汉漆器展览》、《董必武同志纪念展览》、《新四军第五师革命斗争史展览》 等。其中《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陈列了从该墓出土的1万余件文物中挑选的青铜器、漆器、兵器、乐器等精品600件,并吸收了多年来有关曾侯乙墓研究的科学成果,内容丰富,形式设计亦较新颖。主要出版物有《京山屈家岭》、《云梦睡虎地秦墓》、《随县曾侯乙墓》。

二. 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

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滨,占地6.5公顷。四周交通便利,周围建筑迎合了博物馆建筑的外观风格,因此使博物馆显得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另外,博物馆与湖北省艺术馆相临,与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三. 省博物馆建筑特点

省博物馆总平形式采用了对称的形式,主馆综合馆位于正中,两边楚文化馆与编钟馆相对而建,与主馆形成了一个三面围合的空间,空间与入口处的大型集散广场相连,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大于小的对比。展厅围合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庭院,庭院中设有水景与有装饰作用的交通坡道,这个坡道以桥的形式形成了一个参观导航枢纽将参观的友人引入各个馆内。各馆之间既不干扰,有将各馆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此博物馆有着浓郁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布局特点,但在建筑外观上又符合现代建筑的风格,也体现了展览性建筑的特征。

另外,主馆位与地势较高的平台上,两个小馆地势相对较低。所以在立面上形成了高低错落。丰富了人的视觉感受。博物馆内部平面布局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一面,编钟馆与楚文化馆都有两层,一层入口均是大厅,左右两边分别为出入口,由入口进入展厅,展厅内部均为走廊式。参观流线简单,便捷。展柜分布在四周与中心,中间留出走道。这样的布局正好体现了展览性建筑的内部布局特色。我各热认为编钟馆是整个博物馆中最有特色的一个,也是处理最恰当的一个展览馆。编钟体形较大,因此不能与其他文物一同展出。所以,将编钟展厅布置在最中心的位置,一层与二层连通,这样就给编钟提供了一个大型的空间,游客在一层可以看到编钟的各个面,在二层又可以俯视编钟,这样的处理,将功能与游客的观赏范围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

在室内的装饰方面,编钟馆在大厅出采用了比较粗糙的装饰材料烘托出楚韵楚风的文化气息。而楚文化馆大厅采用了比较光滑的装饰材料,与编钟馆形成强烈的对比。另外,灯光果在室内装饰方面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两个展馆都采用人工照明,整个展览厅靠展柜中灯光采光,制造了一种独特的气氛,是参观的人在心里上与文物融合在一起,仿佛也走进 当时的生活当中。以往博物馆建筑必须有自然采光,但是省博物馆的人工采光更能体现出这个博物馆建筑所要展现给人们的一种文化气息。所以,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而选择不同的采光方式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上一篇:菲尔丁名言下一篇:启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