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反思听课反思

2024-10-19

听课反思听课反思(共11篇)

听课反思听课反思 篇1

青蓝结对总是让我成长

我校组织的“青蓝结对”工程之师父示范课展示于上周顺利进行,听了四位师傅的精彩展示,领略了师父们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感受到小学数学的灵活多变,让我有颇多深刻感悟。尤其是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去体验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1、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感染了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从现在的点滴做起,坚持不懈的上好每一节,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四位老师各有特点:勉老师的课堂紧凑有序,课堂容量很大,各个环节都掌握的很好,语言干净不夹多余半字;李老师沉着稳重,遇事不慌,课堂应急处理的很好,而且鼓励的语言多样,能够很好的调节课堂常规,如“我要请一名坐的最端正的同学回答问题”等;郑老师的课堂灵活多样,很有特点能够感受到活泼的课堂气氛,饱满的激情和孩子们融为一起,又不失教师的威严;吕老师的课堂干练简单,听他的课让我有种回到学生时的感觉。

2、要让学生“做”数学---在探索中发现

“做数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做数学”不仅是指简单的数学操作活动,而且是学习者自我探索、自我构建、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一种动态过程。练习时,除了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还让学生上台板演,在现阶段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课堂中是值得提倡的。把教材内容变静为动,变单一为多向,变封闭为开放,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让“做数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动。当学生发现有的题目无法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时,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被激活,就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时,教师又提出:“看谁的方法多?”学生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沉浸在操作探究的兴奋之中,终于探索出各种证明方法。

这样,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还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增强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意识。课末,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或非常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思维上的深化。这样,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整个课堂都体现出他们精心的准备,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入,不会让学生一开始就觉得紧张,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件利用不同素材加上视听效果,形象生动的展示了课堂内容,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另外他们的练习设计注重实效,都能在课堂上完成,让学生很好的学有所用,在练习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师父们的示范课各有千秋,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问题,想了很多。我觉得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适时准确评价;以满腔的热情、智慧的头脑,敏锐的触角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唤起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学习热情,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地积极性、主动性,全力以赴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不断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堂有实效的课要做到确定好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教学风格朴实一点,双基训练扎实一点,教学容量厚实一点,学生思维活跃一点,教学方式灵活一点。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取得更多的进步,把自己所欠缺的不断填充,在一次次的课堂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我水平。

2012.03.05

听课反思听课反思 篇2

怎样听课才能让上课者和听课者都有收获?

一、要虚心

俗话说得好:“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有抱着学习借鉴的心态去听课,你才会听有所得。别人的教学说不定哪一方面会对自己的教学有启发、有借鉴。再者,课听得多了,对于新课程理念的把握就会形成一个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如果我们带着新理念听课,我们就会更快地领会别人的教学精髓,也能更好地鉴别别人教学的优缺点。

二、听方法

任何一堂课都有可借鉴的地方,成功的课例我们更多地借鉴他成功的方法,失败的课例我们更要分析它失败的原因。

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风格,决定了每一堂课都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但我们一定要透过纷繁的表象,去抓住这节课最根本的东西。教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调动组织学生学习?学生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形成什么样的学习能力或习惯?这样的方法,包括教师处理教材的手段、方法,教师组织驾驭课堂的方法,学生学习的方法,取得了怎样的学习效果,等等。

在听课中应当转变传统听课中过多关注教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等,应将目光转向学生,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是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观察学生能否自主地进行学习,是否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学生情绪的变化、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注意状态等,透过外在言行来体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和态度变化。然后去观察、分析教师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各方面潜能的。

三、看效果

我觉得一节好课最主要的标准是:学生学得认真主动,学得充分,不但学会了目标预定的内容,而且还有新发现。教师的讲解点拨简洁明了、准确到位。

有时候,我们听课发现教师准备充分,一节课目标多、程序多、涉及的内容也多,教师讲得更多。教师讲得多、挤占了学生思考的时间、讨论的时间、发言的时间,致使一节课表面看繁华热闹,学生的动脑、动手的时间却少得可怜,致使无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看教学效果主要从以下三点来关注:

(一)是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不代替学生做一件学生能做的事,而是引导学生一定能做好某事,那么一堂好课就是学生能做到的、已知的,教师不讲;学生未知的、不能自己知道的,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学生学得还会乐此不疲。

(二)是否关注学生的需求

教师备课有一个很主要的环节,就是了解学生。教师听课也应关注讲课教师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关注了学生的需求,是否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此知识的关注程度、学习难度,从而有效地调控和管理课堂。

如果一个教师能根据学生实际灵活机动地处理课堂意外,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这样的课,即使没有生硬完成预定目标,也是一堂好课。

(三)是否科学管理课堂

科学的管理可以全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有时候教师组织小组讨论,教师所提的讨论话题过难或过易,小组人员分工不明,教师在巡视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讨论就会杂乱而没有好的效果。在听课中一定要注意教师课堂管理是否科学的问题。

四、抓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说就是由一个个的教学细节构成的,在听课的过程中就需要听课的老师关注细节,将细节放大,细细琢磨品味,从而领会到其中的教学奥秘与无穷的魅力。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动态、生成”性课堂的生成建立,在听课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授课教师对教学意外的处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激励,教学机智的形成……从中窥探其教育思想的精髓,探索教育的意义。

五、找差距

听课听的是他人的教学现状,反思的却是自己的教

初次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感觉有些莫名其妙。是的,这是我2006年参加全国远程教育培训时曾听教授讲过的一个案例:一位教师上语文课时,经常让学生质疑,并要求他们尽量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经过长期的训练,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得很好。前几天,上了一节公开课。课后,按惯例教师和学生进行总结,开诚布公地谈这节课的得与失。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尖锐地说:“我认为韩昊同学的问题没有一点价值。”下面杂音顿起。教师想起来,这个平时很少举手发言的内向男孩,确实在这节公开课上举手提了个问题。他看了看韩昊,这位学生已经把头低得不能再低了。“我认为有价值。价值不在问题上,而在勇气上。”教师斩钉截铁地说。教室里掌声骤起,韩昊的脸被热血涨得通红。

“价值不在问题,在于勇气”,这个老师的心中是怎样装着学生啊?他爱学生是多么的细腻啊!?初次听到这个案例,我的心中百感交集。教师的一句话,却带给了孩子无穷的力量,甚至可能从此改变了孩子的人生轨迹。

还记得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真的让我震撼!也知道教师很重要,但重要到“可以制造痛苦”“可以让人活得悲惨”“可以让人丢脸”“可以救人也可以伤人”是从没有想到的。平时总是想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没有想到“她”不仅神圣,也很罪恶;既能制造人才,也能扼杀生命。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那么案例中的教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真是不简单!

是的,我们应该尊重知识,但是与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相比,后者显然更为重要。试想,如果这个老师此时仅仅以知识的正确与否、是否有价值来衡量

学行为。当看到课堂教学中的相关情景,自然会联想到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形,从他人的成功或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及时发现基于自身教学理解和实践的教学假设:如果我来教,可以这样设计……这种假设其实是对自身教学行为的一种改进,还有在处理教材上或组织教学中,思考我和名师有怎样的差距,持续的行为改进本身就是听课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一个善于听课的教师,记录的常是听课时的即兴思考和设计,我们需要练就的就是这样一种反思自己教学的自学生的回答,也就是说此时老师的眼里

识讲得多么完美,把问题提得多么有价只有知识,没有学生,那么即便他把知“着值,但却伤害了一颗上进的心,一个有无限发展空间的人!其损失是不可估价量的。从这一点来说,也就是今天的课值程堂改应革该更是关人注文的化是的,人应的该发是展,尊今重天学的生课的不

发展仅仅是,知识的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而不在“价值不在问题个内向的孩子多少鼓,励啊在于!当“勇气”这个平给了那◎问时很少举手发言的内向男孩”在公开课于题啊!上举?当他回手发言,答完“已经把头低得不能他应该是怀着怎样的勇气彦,既紧再低”张的,因为时候,他怕招来同学们的嘲笑试想他的内心是复杂的;,又在后悔,应该把自己埋藏得更深一些也许于更语:“安我全认。为而有此价时值老。师价一值句不斩在钉于截问铁题的上,话勇阳光照射到而在勇气上。孩”子的心房这一句话!不然孩子的脸仿佛一道灿烂的气简单的一句话温暖不会被热血涨得通红。了一颗需要关怀、”需要爱的心灵;简单一句话挽救了一个孩

子、甚至改变了孩子的一生;简单一句话让同学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去看待别人;简单一句话看出那位老师极高的素质与修养!简单一句话震响了天下所有的教师们:用真心去关心你的学生,欣赏你的学生,用心灵与孩子们碰撞、交流……简单一句话真的不简单!

高明的教育者知道如何把理论变成很人性化的教学实践,可这正是我们做教师需要努力的。真诚希望我们也能说出一些“简单的话”去激励一个个幼小稚嫩的心灵……

觉,有了这样的自觉,我们的眼睛就会变得敏锐起来,我们教育教学水平就会有提高和飞跃。

多年听课的经验告诉我,在听课中如果能做到这五点,对于一个青年教师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学校如果能引导教师这样去听课,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也会大幅度地提升。

我确信听课评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教师内部的资源,挖掘优秀教师教学的潜能。

在听课反思中整合生成 篇3

关键词:数学课堂; 反思; 整合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61-001

听课后,将执教者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反思教学思路设计及教学方法;反思教者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反思如何优化课堂设计;反思课堂中施教者在施教环节中对生成问题的处理机智;反思教者对课堂生成的疑难问题进行处理的技巧。

一、合理整合情境生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竭动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能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设计侧重于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数学,激发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并不一定与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吻合,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学生的思维去合理引导,而不是武断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情境去开始一堂课的教学,将教案、教材作为剧本去使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听《相似三角形应用》这一节课后,经过反思,对本节的课堂导入情境设计有了一个很好的整合。大多教者都以旗杆的影长为课堂导入,个人认为可以这样设计:夏天,在烈日下,行人选择在路边的树阴下行走,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学生很容易回答为:树阴长度大于人的影长,可以避免受到太阳曝晒,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树阴长度大于人的影长,这样很自然地将一些有关相似三角形应用的问题串起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的影长有长有短,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顺理成章地引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一时刻,平行光线下,物长与影长成比例(影长全部落在水平面上)。这样可以达成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化,把实际问题具体化,生活化,以趣激学,以情励学,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思考,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较好地体现了“生本化”教学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二、习题变式生成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保证

习题的变式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性思维的保证。下面是听课后,經过反思整合一个例题的生成变式设计,说明习题的变式设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已知:如图(1)在△ABC中,∠B=45°,∠C=30°,AD⊥BC,垂足为D,AB=3■,求CD长。

设计意图:在Rt△ABD中,∠ADB=90°,已知一边AB=3■,一角∠B=45°,属于解直角三角形基本类型之一,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很快能够解决问题;在Rt△ADC中,已知一角∠C=30°,引导学生进行转化,发现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一公共边AD,学生应该很清楚地认识到在Rt△ABD中先求出AD边,再在Rt△ADC中利用已知一边一锐角的解题思想解决CD长。

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进行深挖变式,而是就题论题,听课反思后,觉得可以这样继续探究这一道题:

变式1:已知:如图(1)在△ABC中, ∠B=45°,∠C=30°,BC=3+3■, AD⊥BC,垂足为D,求AD长。

设计意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元素不能满足基本图形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如何转化为基本图形”,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一是用Rt△ABD中边角关系列方程;二是用Rt△ADC中的边角关系列方程,三是以BC边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列方程关键是抓住两直角三角形的公共边AD这一元素。

变式2:已知:如图(2)在△ABC中,∠ABC=135°,∠C=30°, BC=3■-3,求AD长。

设计意图:在上题基础上,主要引入图形变换翻折思想,帮助学生认识图形,创新进行图形变化,同样用上题的方程思想解决。

变式3:已知:在△ABC中, ∠C=30°,AB=3■,AD⊥BC,垂足为D,且AD=3,求BC长。

设计意图: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上述变式(1)(2)进行整合,学生常常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仅考虑一种解题情况。通过本题的教学探究,让学生明白无图的几何题,在根据题意画图时,需考虑满足题意的图形有几种情况,常常出现无图双解甚至多解的情况,培养学生思维问题的严密性和创新构造图形的能力。

三、追问生成问题是激发学生自我思维的动力

在听一位教师上《相似三角形应用》这一节课时,有一道例题为:小亮同学想利用影长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度,如图,他在某一时刻立1米长的标杆测得其影长为1.2米,同时旗杆的投影一部分在地面上BD处,另一部分在某一建筑的墙上CD处,分别测得其长度为9.6米和2米,求旗杆AB的高度?教师让一位学生板演,该学生利用“同一时刻,平行光线下,物长与影长成比例”这一结论来解题,但是学生以11.6米作为AB影长,最终的答案得到了老师的否定。

教师分析时,提问学生AB影长是多少?学生答为11.6米,听课后经反思,认为教师不应该因为学生未按自己的预设要求来回答而否定学生的答案,而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生成点去引导激发学生思维。教者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如果此时拿去建筑物CD,那么AB影长是多少?”学生能够将CD作为物长求出对应的影长为2.4米,由此得出在没有建筑物遮挡的情况下,AB在水平面上的影长为12米,问题就此迎刃而解。最后,教师可以对前面结论加以进一步明确:“同一时刻,平行光线下,垂直于水平面物体的物长与落在水平面上的影长成比例,与落在另一垂直于水平面上的影长相等”。追问生成问题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教师的技巧运用得如何,而在于引导学生逐步由“被追问”走向“主动追问”。

初中数学听课反思 篇4

反思一:初中数学听课反思

20XX年1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高港区教研室组织的数学教研活动,学习了高港中学两位老师的课,真是受益匪浅。最值得我学习的是他们站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那份勇气,这是我最弱的方面。他们,给了我也想讲课的欲望,有了想跟他们比一比,看看自己差在哪的想法。

两节课的共同点是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打破了以往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教学方式,两位教师都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有非常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借助讲学稿和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使课上得有声有色,这些太值得我学习了。

这两节公开课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大帮助,在此我想谈谈我的感受:

一、讲学稿的使用

讲学稿是我们高港区正在大力推行的“教学助手”,我校初一数学组正在使用讲学稿,这个“新型的助手”带给我们很多的帮助,让我们觉得课上45分钟更有紧迫感,更有效率。例如课前的预习。课前预习是学新课的前提。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不只重视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良好的预习是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课前预习尤为重要。使用讲学稿后,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预习,完成好讲学稿上的预习题,使预习效果更佳。高港中学的两位老师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二、知识点的延伸与拓展

两位老师上的都是初三的复习课,都注意到了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第一位老师由一个抛物线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将问题一拓展开,提出关于该抛物线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点的连贯性;第二位老师在讲“求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的面积”时,问学生有哪些方法,还有哪些四边形的面积可用这些方法。初三复习课更是要注意知识点的相通,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将相关知识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

三、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可见培养学生爱动脑动口、勤思考的学习习惯是促进他们思维发展,协调个性差异整体发展的手段之一。从这两节课来看,高港中学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如何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育是不断发展、改革着的。我需要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每天都要思索,怎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怎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怎样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促进学习;怎样适应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达到共同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反思二:初中数学听课反思

本月聆听了数学组教师的课,他们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完美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从情景创设走入数学世界

教师在一堂课中设计了一个贴近生活,与生活情景相连的导入,便能使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商”,引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他们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数学的奥秘与乐趣。如:在听初一数学第六章第一节有序数对中,教师把学生所在位置用行与列的方式表示出来,从而在熟悉周围人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了什么是有序数对及它的作用与意义就呈现出来。

反思:把学生生活中最为熟悉的事物引入数学之中,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从而所学知识更易理解。

二、由点及面,扩展式教学益处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现有内容与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联想思考,把问题以新带旧,温故知新,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如:初三复习课中《二次函数与图形面积问题》,教师给出例题:已知函数y=x^2-6x+8交于x轴于A(2,0)B(4,0)两点,与y轴交于C点,求三角形ABC面积?在此题的基础上,教师拓展了三个问题(1)求顶点P及三角形ABP面积?(2)抛物线(除C)是否存在点P使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BD面积相等?(3)抛物线(除P)是否存在点Q是三角形ABQ与三角形ABP面积相等?反思:新旧知识相辅相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知识的连贯性。

三、由考点出发,实用性强,引发学生兴趣

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教师从往年常见考点出发,把问题分类研究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如:初三复习课《二次函数十大考点》一课中,教师在引领学生时提出十种类型题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1、求顶点坐标

2、求抛物线与坐标轴交点坐标

3、判a,b,c及代数式的符号

4、一线四点

5、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

6、借助抛物线性质求系数值

7、根据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8、二次函数求最值

9、二次函数考点应用

10、与二次函数相关的存在性问题

反思:用这样的方式给学生一个清晰明了的体系,明确考点,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从实际走入数学,后再投入回实际

数学本身就是源于生活,在实际生活,生产中提出各式问题抽象而成,深入研究解决后再用于生活,这也是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如:初二《函数及其图象》一节中,教师从一句描述新疆气候的俗语中引出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实际问题,之后同学生一同研究了如银行存款等生活问题,体验了函数自变量与变量概念的产生过程。最后用新学知识把先前的问题一一解决,首尾照应。

反思:数学课堂上不应该只关心数字,更应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多地让学生感悟问题探究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节课,我们都能上,但不是所有人都会上。一节课的教学质量高低,不仅仅是与一名老师有关,它更关系到那些学子们。通过这次听评课,让我反思良久,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把各位教师优秀的授课模式与技巧恰倒好处的运用到我的课堂中去,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更多的莘莘学子服务.反思三:初中数学听课反思

一、教师的语言、语气、语速、和表情都非常重要,在愉快的氛围里进行学习,所学知识就轻松掌握了。老师讲授时自至终一直保持微笑,用鼓励、欣赏的眼神注视学生、用轻松愉悦、鼓励性的语言启发、引导学生,整节课都使人感到使人很愉快,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能按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提纲,一步步轻松的完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并在老师的画龙点睛的点拨和恰如其分的评价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二、课堂环节设计由易到难,问题的逐步深入,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斗志,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课堂情景恰如其分的设计,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交流,使学生之间能团结合作,探究兴趣盎然,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耐心细致的指导,一步步诱发学生缜密的思维,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确实思考的过程,教给学生的不再是死的知识,是授之以渔,不是授之以鱼,是给学生一个思维方法,是“点金术”,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知识。

四、重视知识的生成。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为老师都给予肯定,保持学生最可贵的创造心,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创造的平台。

五、由点及面,拓展式教学益处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现有内容与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联想思考,把问题以新带旧,温故知新,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新旧知识相辅相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知识的连贯性。

六、从考点出发,实用性强,引发学生兴趣。对于将要临中考的学生,教师从往年常见考点出发,把问题分类研究,以点击中考的形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

七、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从实际走入数学,后再投入回实际。数学本身就是源于生活,在实际生活,生产中提出各式问题抽象而成,深入研究解决后再于生活,这也是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听课反思 篇5

最近,听了文综组几位老教师及几位中年教师的课,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每节课的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一些感受和启发。

这次听课最大的感受就是,各位老师的观摩课都很朴实,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我具体谈几点感受。

1、各位教师的知识底蕴都比较深,教态自然大方,板书工整有序,语言表达各具特色,地理老师冉老师,语气平缓但不失幽默,董老师方言有点重,但有大学教授的风范,但瑕不掩瑜。基本功扎实,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值得我去学习。

2、重视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政治王和平老师,他不是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什么,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说明我们要学习什么,然后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地理冉老师以自己和学生为参照物讲解地理知识,把学生当成教学资源,同样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我有时在课堂中,总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读又占很多时间,恐怕课时完成不了,于是老师的问和讲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完全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方面应该好好学一学,得转变转变。

3、重难点把握准确,善于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突出教材主干内容的教学与复习,而且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知识迁移、综合运用能力。如魏耀辉老师运用大量的计算题来突破商品的价值量这个难点,而关于货币的产生只是做简单讲解,重点进行货币职能的教学。王和平老师让学生用哲学知识分析经济问题,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我自己在重难点上把握不够准确,所以复习时,所有的知识点都讲,但教学效果却一般。可谓是“事倍功半”。

4、几位老师都十分注意教学问题的设计以及应试技巧的指导,还有课堂练习的选择,难易程度适中,达到巩固当堂内容的目的。在这方面,我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少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方面的指导,有时候问题设计太难等。

二、今后努力方向:

1、必须不断地学习。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多做近年的高考题,拓宽知识面,把握高考的命题规律,只有这样,讲课的时候才能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

2、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满堂灌”,以自己为中心和主体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所有问题都由我替他们解决。

3、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教材内容的再整合,尤其是复习课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另外,还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炼性。

《雷雨》听课反思 篇6

下五屯办中心小学2014年春季学期

听二年级(4)班任老师《雷雨》一课反思

教师:钟显琴

听完任老师的课,我认为这堂课非常好地体现了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课堂特性,具体表现在:

任老师讲的是二年级下册的《雷雨》一课。首先是板书题目,指导写字,指导说明,“雷雨”的“雷”字“雨字头”里面的点的变化。从题目的板书中,就能看到任老师的粉笔字写的是非常好的。

接着是学生听录音范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大意,然后分组讨论,给据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提示划分段落。找同学回答后,开始学习课文。首先学习的 二年级(4)班语文《雷雨》听课反思 的表达上,很有吸引力。这样使孩子们的学习、思考的注意力保持的比较持久。总之我认为是一堂很成功的课堂。

不过我个人认为,如果教师在进行学生的阅读指导后,如果让学生在充分的展示阅读效果的话,应该会更好,更有利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

听课反思听课反思 篇7

一、学会听课,是促进专业成长的基础

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习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在现实中,不乏有一些老师,拿起笔记就进入课堂开始听课,听课过程就是摘抄上课教师的板书。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表象听课,对听者的启发是非常有限的。无论是听同学科课,还是不同学科的课;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只有学会听课,才能听出味道,获得最大化收益。

1. 听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听课前,是否做一些听课准备,是决定你能否真正从听课中得到收获的前提。听课前,不妨先问问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然后把教材找来预习一下,看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并想方设法去了解、研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同时设想一下,假如自己上这一节课,会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这样,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听,最终听课的感受就会完全不一样。

2. 听课中,要做到细心观察

教师听课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要带着“取经”的态度去听,带着事先准备的问题去听,要有一种虚怀若谷的精神去听。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听课教师在课堂上不单纯是听,还要多观察。一是观察教师的教,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感受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二是观察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反应,看学生参与的情绪。尤其是学生对教师的一些互动环节的表现、教师教学的方法、提问的角度、交流的方式是否能达到课前预设的效果。下课后,可以和教者及时进行一些交流反馈,做到相辅相成,这样的听课,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授课者都会有所启发,对教师专业的成长会大有裨益。

3. 听课时,要做好听课记录

写好听课笔记,这是听课的必备动作。听课记录通常包括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课时等;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情况,教学效果等。听课记录要记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根据听课对象、上课类型和教学内容等因素来确定。通常有三种形式:1简录:简要记录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2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都记下来,甚至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3实录:把教师从开始讲课到下课结束的整个教学环节、内容、时间、师生双边活动等一点不落地如实记录下来。当然,采用哪种形式进行听课记录,这些与听课目的和要求都息息相关,最好能做到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

二、听后反思,能提高自身素质的升华

反思是一种可贵的思维方式,优秀教师不仅要懂得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更可贵的是也要能从听课角度出发,把听课对象的课堂作为一种开放的能够与自己的经验之间进行交往的过程,并且能够从本身的教育教学问题出发,进行实时的反思与研究,从而提升自我的专业素质。听课是为了使自己吸取别人的长处与经验,使自己在教学上能有所提高,所以在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进行反复琢磨。如果用心,你一定会有很多不同的体验,会有很多的感悟。这种体验和感悟,不能变成“三分钟热度”“耳边风”,要尽快内化为自身素质,最佳的途径就是及时进行听课反思。

在反思中,一方面分析总结在听别的教师的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因为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所以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要善于进行比较、推敲、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与实际情况,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经常性反思,也是我们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我们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反思听课反思 篇8

1.强迫应付症

这种类型的听课教师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前来听课多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任务。这类教师的最大特征就是“闲”。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好像都与他无关,总觉得闲得无聊,或东张西望或改改作业。这种纯粹走过场,为听课而听课的行为,其效果必然是“月亮走我也走”,课上完了,任务也算完成了。

2.匆忙上阵症

这种类型的听课教师是自愿参与听课,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但缺少听课前的相关准备,随机听课,打无准备的仗。这类教师最大的特征就是“乱”。我们总能看到有些教师到了教室才打听上课的班级、课题、课时,甚至是当天的日期,然后临时抱佛脚,赶着熟悉教材、熟悉教参,东翻翻西看看,一时间弄得手忙脚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更有甚者,由于有些课堂,教者没有向听课教师提供教学设计或教材、教参,这类听课教师只能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下听课,所得的效果可想而知。

3.机械复制症

这种类型的听课教师具有明确的听课动机,专为学习而来。乍一听,好像无可厚非,听课就是要向同行教师学习,这是虚心好学的表现。但其所谓的学习是不加选择照搬照抄上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及方法。这类教师最大的特征就是“忙”。课一开始,他就拼命地抄,狠命地记,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一台录音机、复印机,把课堂的所有一切都记录下来,却不动脑作理性地思考和深入地探究,不考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结果成了“邯郸学步”。我们所提倡的听课学习是一种经过自身独立思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扬弃性学习,而不是全盘接受,照搬照抄。

4.敝帚自珍症

这种类型的教师听课时,能在认真听取别人上课的同时进行对比反思,汲取教者的优点,查找自身不足与缺点,这种做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此类教师仅仅停留在自省这个阶段,即如何提高自己,而缺乏进一步去“省人”,即帮助人,提醒人。这类教师最大的特征就是“藏”。其做法体现在课后交流时,尽挑些无关痛痒的小节说,或说些不着边际的好话恭维一番,而对自己在听课过程中的反思和感悟不提不说,似乎怕说了会得罪人,或是怕自己毫无保留地把好的建议和盘托出,别人会从中受益,迎头赶上,在学校教师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很多灵感是在交流碰撞中产生的,我们要在交流中谋求双赢,在携手中共进。当你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藏起来不与人分享,也就同时失去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提高的机会。

那么,如何对存有这些症状的听课教师“对症下药”,提高教师的听课效率呢?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要端正态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听课者,首先要持虚心学习、积极探索的态度,做好向同行教师学习、积极思考、耐心听课的思想准备。持这种态度来听课,就自然安心听、用心听、虚心听,就能听出门道、听出味道。其次,要有尊重课堂,尊重教者的态度。必须清楚,此时自己是作为一个不能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身份听课的,即对执教教师讲课过程中出现的与自己观点不同的问题,听课者不能作即时评论,或在下面相互议论影响课堂秩序,或是以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表示不满。有些教师即使不是主动来听课的,应做到既来之,则安之,与其痛苦地接受,不如换个思路,尝试着认真听讲,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第二,要有备无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听课前要有充分准备,要像是自己上课那样去备课,做好“四备”,即备教材,通过研读教材、教参及相应学科的课标,去了解要听的课程内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是什么,课程标准对此类课型有什么要求;备教师,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教学习惯以及上本堂课期待达到什么预期效果;备学生,事先了解要听课的班级班风和学生的日常表现;备自己,想想“如果是我上这堂课,我会怎么做,我的教学思路、教学环节会怎么安排”、“假如是我来上这堂课,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我期待在课堂上看到哪些精彩的生成”。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听课前下足功夫,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听课的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集中精力去关注自己预想的教与学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问题的办法。有“备”而听,课堂中的一切就会尽在掌握之中。

第三,要细听疾思。

当教师做足了听课前的准备步入课堂时,就开始了听课过程。课堂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一节课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所以,教师听课既应认真听取教师的讲,又要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注重观察,同时还要有听课教师的独立思考和自己的独特见解。此外,在听课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具体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观察与思考。

一是教师的教。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教师如何组织引领整个教学过程。听课者不仅要明晰执教老师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还要重点审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如何实现的,重点、难点是怎样突破的;教学过程是否条理清晰,讲解是否清楚明白;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合适,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等。同时要观察执教老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板书是否合理,运用教具是否熟练。我们要透过这些现象洞悉现象背后的本质,看出教师的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教材钻研是否深入,对课标的把握是否到位,教学活动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等。一句话,看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二是学生的学。在听课过程中,听课者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学习活动中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是静坐呆听,精神恍惚,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此外,还要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频率和密度,如观察被提问到的学生的人数、程度、分布的区域等。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情绪状态、思维状态,等等。一句话,看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三是听者的悟。听课必须伴随着思考才能有进步,有提高。听课过程中,可以边听边思考:他的教学有什么值得自己学习的?自己应怎样对他的闪光点活学活用?听课过程还要经常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如执教老师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执教老师是怎样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或突然生成的问题时,执教老师是怎么处理的?换成我,我会怎么处理等问题。通过边听边思考,在听课中经常会迸发智慧的火花,产生顿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还要及时记录下自己思考的痕迹。一句话,看看听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怎样。

向别人学习,其实也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有赖于自己的观察、思考与探索,只有在听课过程中通过这样“三位一体”的品味、琢磨、反思,才能听出门道,而不是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上。

4.要主动交流

一节课往往因听后的交流而精彩:上课者会因听课者的思考而茅塞顿开,听课者也会因与上课者的交流而豁然开朗。因而,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要尽可能地同执教老师进行交流,态度要热情、诚恳、主动。这种听课后的交流,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挑剔,更不是无原则的褒奖,而是围绕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科学中肯地评价,把听课过程中的品味、琢磨、反思进行如实地交流。听完课后,最好由听课者先详细地向执教教师汇报收获与看法,要注意突出执教者在这节课中最耀眼的亮点,以此来肯定执教者的长处,也可以用实例的形式呈现教学过程的某一环节,然后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最后让执教教师谈谈他的设计意图与教学体会,为自己解开听课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如能在具体问题上作进一步的切磋,共同探讨如何做得更好则效果尤佳。通过互相交流,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前进的目标。

教与学都是无止境的。只有当听课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有收获和启发,听课这种教研形式才有真正的意义,才能推动教学研究更加深入地开展,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不管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去认真地听听其他教师的课,都会使你收益非浅,其乐无穷。

《触摸春天》听课反思 篇9

郭恒英

日前,有机会观摩了龙源学校老师的《触摸春天》一课。静思课堂,耳边似乎萦绕着学生轻轻的读书声、美美的读书声、琅琅的读书声……一堂课下来,我深深记住了林老师的“好书不厌百回读”这句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有两种对话:一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前者是学生以“文本”为凭借与作者进行的跨越时空的契合;后者是师生双方以及学生之间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对话”的本质不是把一种观点强加给另一方,而是一种共享: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个平等开放的课堂,必须是学生展示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放飞想象、舒展生命的空间。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方式因文而异。针对目前语文教学过分强调理解内容,轻视语言形式的现状,,通过朗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触摸春天》是一篇感人的文章,捧读课文,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盲女孩,用她神奇的灵性拢住了一只春天里的蝴蝶,她创造的奇迹令人感动;同时令人感动的是她又放飞了那只蝴

蝶。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浸润在整篇课文中间,字里行间都能让我们触摸到安静鲜活的生命。文章写得很美,美文美读应是处理教材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林老师创设了优美的教学情境,引领孩子们徜徉在花园里,流连在安静的内心世界里,习得语言,体会情感。整个教学过程,林老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与感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在读中感悟盲童内心世界的美,在读中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1、形式多样的读,指导到位。

从读课题起,林老师便关注学生的朗读指导:课题——“读得轻一点”;人生的真谛“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大声读”;“清香袅袅”一词“能不能读得再香一点”

2、体悟重点词句,朗读与语言训练巧妙结合,“读”占鳌头。

(1)“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地感动着。”

师:你知道“多姿多彩”的近义词吗?

出示句子: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

让学生把多姿多彩的近义词填到句子中变换着读句子,感悟语言的魅力。并进一步挖掘文本的内涵:读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安静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多姿多彩?”“作者为什么被感动?”默读4、6自然段

画出最感动的句子,旁注你的感受,再读出你的感动给同桌听。

(2)“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

迹!”一名盲童,安静竟然拢住了蝴蝶,安静的心里会怎么想?引导学生感悟安静的“惊讶”的内心,除了让学生联系自己,联系生活进行感悟外,林老师紧扣“竟然”一词和“真是一个奇迹!”中感叹号的用法指导朗读。语言表达形式的渗透在朗读中水到渠成。

(3)放飞蝴蝶的教学,朗读为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在感悟安静珍惜生命的教学,林老师创设了一个灵动的课堂,她紧扣“张望”一词引导学生做张望的动作,解决盲童安静为什么会仰起头张望的疑惑,再给学生想象的翅膀——“安静的心和蝴蝶一起飞起来了,她仿佛飞到了,看到

了。”带上想象的个性化朗读,留给孩子的是无尽的自由的空间。

(4)“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站起来告诉自己:(我)都有生活的权利,(我)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大声告诉蓝天下的人们:(你们)都有生活的权利,(你们)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林老师总是这样引导着学生由朗读——体验,再由体验——朗读,使课堂充满了琅琅书声。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获得了鼓励。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得很完美。不但使学生感悟了文章的内涵,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领悟了生活的真谛。

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个冰冷的字体组成的,但是把它读出来,它便有了鲜活的生命。读,语文教学的生命线,它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听课反思 左艳艳 篇10

2013年4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语文片区联研活动,听取了韩敬妹、宋振强、宋莹三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他们深厚的语文教学功底,对课堂灵活自如的驾驭能力以及层层相扣的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叹服他们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还很多很多,在各个方面都需要努力地提升。

韩敬妹老师的课堂灵动活泼,课件设计精美,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主次分明,抓住雷雨前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渗透生字的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教授孩子识字,“雷”字的学习由古字雷的象形性慢慢讲解,学生感知清楚,“垂”字的学习中,老师重点讲了占格,告诉学生用“千草倒二”来记忆它的书写,“压”字的讲解重点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感受压,总之,韩老师的生字讲解准确到位又不失生动。

宋振强老师的课堂大气幽默,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对课文的理解较强,但还需老师在细节上加以引导。宋老师重在理解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句子,重在情感的熏陶,感情的激发。这点是我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欠缺的,我比较注重单纯的讲解课文,而忽视深刻挖掘文章所包含的情感教育。

宋莹老师的课堂大气从容,一气呵成。在初读课文时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去理解课文,简洁明了。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有意的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我印象最深的是宋老师对课堂环节 的设计,在讲完“飞蛾求生”“瓜苗生长”两个小故事后,学生已感知动物、植物对生命的珍视,在此讲作者杏林子的生平事迹,以此引出我们人类该如何的对待自己的生命,我觉得这个环节设计巧妙合理,水到渠成。只有在对教材充分理解挖掘的基础上,才会有如此精彩的课堂。

引领教师有效听课 篇11

一、树立意识,有的放矢

听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其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听中升华、教研能力在听中加强、技能技巧在听中产生、业务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课要有较好的收获,首先要树立听课的四种意识。

1欣赏意识

听课是以对授课者这个主体的尊重为基础的。授课是一种劳动,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劳动,是艺术性的劳动。在这一过程中,授课者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带着尊重、欣赏的意识,能充分地感受到授课者的优点,体会到授课者成功的喜悦,同时能以积极的态度感觉到其中存在的价值,即使是暴露出的问题。如果听课者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听课的结果往往是负面的。

2交流意识

听课前可了解与授课相关的情况,如听课活动主题、教师情况、教学预设、学情程度等,也可以了解授课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带着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探索进行听课。有了这些交流的基础,听课时可以有较好的切入角度、层面。听课前后都应该有交流,并且听课前交流的作用往往是超过听课后的交流,但目前其作用却被我们忽视。

3分享意识

听课者要把授课者的工作成效视同己出,积极地参与到授课者的工作之中,才能分享到授课者的成功。这样的意识有利于发挥听课者的主观能动作用,避免听课者处于被动听课的境地。

4援助意识

任何教师对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即自己已具备某些优势,还存在着某些不足,需要向别人学习。带着“援助”的意识,带着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思考,“听”别人的优势“照”自己的不足,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可以使听课收到较好的收益。

二、精心准备,成竹在胸

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不了解授课者和学生情况,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精心做好听课的准备工作。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第一,要了解授课教师。如果外出听课,尽可能查阅资料,了解授课教师的有关情况,包括教学风格、研究课题等。

第二,熟悉教材,了解本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根据教材的前后联系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针对本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第三,要在物质和精神上做些准备。带上听课时所需的物品,保持听课记录本的干净整洁,不管授课教师上得是否精彩,听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精力集中。听课时要提前进入课堂,不要与其他教师窃窃私语,这样既尊重授课教师和学生,减少对授课教师的压力和学生的信息干扰,也便于更清楚地把握教师和学生的活动。

三、善听巧记,不拘一格

听课过程中,听课者要聚精会神,全身心地投入,边听边看,边想边记,记好听课笔记,随时写出简评,要做到听、看、想、记的有机结合。听课笔记的记录也未必要面面俱到,洋洋洒洒。那么听课时我们应记录些什么呢?

1记录闪光点

有位哲人曾说,世上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并能学习别人长处,最终变为自己长处的人。可每次听过课后,总有人会说,这节课哪儿不怎么样,哪儿还没有谁讲得好。这就不好了,如果我们听课时,只抱着这样一种挑刺的态度去听课,哪就很难让我们有所长进了。可以说,每一节公开课,哪怕从整体上来看是失败的,只要我们抱着一种虚心学习的态度,积极调动自己敏锐的眼光。认真去捕捉,至少都会发现一两个闪光点。比如,课堂中出现一些精彩的教学片段。授课者灵活驾驭课堂教学之巧妙处,善于诱导启发思维之经典处等等,都应重点记录。课后我们可以慢慢品味,细细揣摩这些精妙之处,再将其拿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实践印证,这样久而久之,自然会功力日进。

2记录不足点

听课时要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无论多么资深的教师,准备得多么充分,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教法运用、知识的讲解、例题的选择、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应等方面,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要及时吸取教训,重新思考再设计,以便以后自己在教学中得以改进和提高。以此为鉴,也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少犯或不犯同类错误,减少失误,进而使自己的教学日臻完善。

3记录疑问点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别人的教学,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地方,用问号标记出来,用以反思、商榷和询问。比如:这个问题有必要问吗?能否这样处理教材?还有比这更好的处理方法吗?尤其是对于自己与执教者有不同的思考、不一样的环节设计时,更应该记录。同时最好也写下自己在以前的教学中是如何处理这个环节以及这样处理的原因。课后再将授课者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别人,看不到授课者的长处,不理解授课者的良苦用心,又可以避免无原则地认同授课者的设计,看不到授课者思路、方法的不足。

4记录灵感点

在听课过程中,听课者往往会随着课堂教学的一步步推进、教学内容的一步步展开,也许会突发奇想,或突然产生一些灵感,但这些“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时去捕捉并记录下来,就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因此,听课者在听课的过程中要随时记下当时的感想、感悟和收获,并对之进行归类、整理、总结。这不仅有利于课后评课、交流,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乐于反思,听有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听课不是单向活动,而是双边活动。应该在研究的状态下听课,听课后一定要慎思,这样才真正起到研讨的作用。如授课者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授课者是怎样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自己应该怎样对“闪光点”活学活用?我们听课的目的是为了借其所长为我所用,见其所短为我所鉴。明确对自己有启迪、能学会的有哪几个方面,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与授课者进行交流切磋,从而互助互学,增长双方的教学水平。因此,每次听过课后听课者应对听课内容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写好听课反思。

总之,我们只要以谦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研究的心态和分享的神情,去听、去品、去悟,坚持经常去品悟不同类型、不同科目、不同阶段和不同教师的课,及时向授课者讨取教学感悟,聆听评课教师的意见,并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让其他教师进行评议,就必然会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上一篇:家信范文600字议论文下一篇:大班美术剪纸窗花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