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心得体会

2024-09-22

心理学实验心得体会(精选8篇)

心理学实验心得体会 篇1

相对于儿童博弈任务来说,反向择物任务是研究热执行功能的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它以overman等人的研究为基础。每次试验,研究者都向儿童呈现同样两个事物(如事物a或 b),并且当儿童选择其中一个事物(如a)时,总是给予儿童奖励。经过一定次数的试验后,研究者又改为当儿童选择另一事物 b时给予奖励,即奖励的可能性发生了反向转变。可见,此研究首要的因变量就是儿童要了解到这种转变所需的试验次数。反向择物法测量的是对刺激的强化值(reinforcement value)进行灵活表征的能力,为研究人的消退行为(extinction)提供证据。这种研究方法常用于年龄较小的学前儿童,但也可用于婴儿和学龄儿童。

儿童博弈任务(children’s gambling task)实验范式

kerr和 zelazot简化了 bechara等人研究中的爱荷华博弈任务(iowa gambling task),从而设计了儿童博弈任务来测量热执行功能,它是热执行功能的研究方法中较复杂的一种。此任务运用了两副纸牌,一副纸牌的正面是竖条花纹,另一副的正面是圆点花纹。将两副纸牌翻过来都能看见它们的反面有开心的脸和悲哀的脸。但不同的是,正面是竖条花纹的纸牌的反面总是有1张开心的脸,偶尔加上 1张悲哀的脸;而正面是圆点花纹的纸牌的反面总是有2张开心的脸,但有时会出现好几张(如4、5、6张不等)悲哀的脸。开心的脸代表赢得糖果,其数量也代表赢得糖果的数量;悲哀的脸代表输掉糖果,其数量也同样代表输掉糖果的数量。每次试验只能选取一张纸牌。显然,选竖条花纹的纸牌虽然每次赢的糖果更少,只有 1颗,但平均起来,输的糖果也更少;相反,选圆点花纹的纸牌虽然每次赢的糖果更多,有2颗,但平均损失却大得多,一旦输,就会输掉4颗、5颗或是6颗。因此,从长远来看,选竖条花纹的纸牌有利,反之,则不利。实验中,研究者告诉儿童 “游戏”结束时要赢得尽量多的糖果(比如50次选牌后,这点儿童事先不知)。开始的25次选择可以看作儿童对两种纸牌的尝试;后面的25次试验将被作为对情感决策的诊断。此实验的关键因变量为儿童在第26~50次试验中做出不利选择的比例。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是对儿童情感决策的诊断,通过这种诊断可以推断出儿童的“热”执行功能发展与年龄有关的规律。它还考察儿童控制受即时愿望支配的动作的能力和猜测他们的动作将会产生的后果的能力。它常用于 学前儿童,但对学龄儿童也适用。

延迟满足任务(delay of gratification)

延迟满足任务是研究热执行功能的一项经典范例,它采用延迟任务和选择任务来评定满足的延迟(如mischel,ebbesen和zeiss。研究者向儿童呈现一些小礼品(如糖)并让儿 童选择是立即得到1颗糖还是过一段时间(如游戏结束时)获得 2颗糖(此数量是可以改变的,如:现在 1颗,游戏结束时6颗)。研究要测量的是儿童做出延迟选择的次数,并就此来考察儿童是否能够抑制即时的愿望去满足长远的愿望,即能否有着眼于将来。使用这种方法的早期研究通常未在学前期发现年龄差异,但在学龄期发现了年龄差异。而且,这一研究确定了许多影响儿童选择等待的时间长度的注意和认知因素。例如,对想要的奖赏的抽象的、非唤醒的,而不是具体的、唤醒的特性的考虑积极地影响了儿童延迟满足的能力。这些结果说明了在这个任务上取得成功的一种方法可能是将它从一个“热”执行功能任务转变为一个 “冷”执行功能任务,强调了执行功能的两方面之间的密切关系。

近年来,有两个研究采用经过修改的选择任务,考察了年龄较小的儿童能否放弃自己当前的机会去满足自己将来的愿望或者能否帮助他人(research assistant)放弃当前的机会去满足将来的愿望。儿童在研究中表现出了审慎和利他行为,并且这种着眼于将来的(future oriented)审慎和利他行为与年龄有关。moore还发现审慎和利他行为与心理理论测验中的表现相关。

窗口任务(windowstask)

这种研究方法来源于 russell、mauthner、sharpe和 tidswell。研究者向儿童呈现开有窗口的两个盒子,将盒子上的窗口朝向儿童,以便让儿童看到盒子的内容。每一次试验中,主试在其中一个盒子里放上 “诱饵”,要求儿童告诉主试(主试看不到盒子的内容)哪个盒子里有东西。接着,主试对儿童指出的地方进行验证。如果儿童示意主试检查空的那个盒子,则儿童能够得到另一个盒子内的东西。相反,如果儿童让主试察看放有 “诱饵”的盒子,儿童就得不到该盒子里的东西。这个实验的关键因变量是儿童指导主试察看放有“诱饵”的盒子(因而没能得到 “诱饵”)的试验的次数,如果儿童能够学会 “欺骗”主试,总是指示主试去空盒子里找东西,那就表明儿童能够主动运用欺骗的策略来获得奖励。其基本假设是儿童具有获得 “诱饵”物品的需要,这种需要将推动儿童的认知活动;其要求儿童形成的规则是:如果我要得到奖品,就必须给主试说空盒子里有东西。这种任务主要用于研究3-6岁儿童的心理理论问题。

图片工作记忆任务——自定顺序指示(self-ordered pointing,简称sop或sopt)任务

sop也被以为是研究冷执行功能的典范之一。最初,研究者用这种方法来研究额叶的功能及其损伤的后果。arc~bald和kems把它纳入了研究执行功能的重要方法中。在适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研究者向儿童呈现一本图册。首先,儿童看到图册的一页上有 2张图片并任意选择其中一张。接着,研究者翻到下一页,呈现给儿童与前面看到的完全一样但位置安排却不同的2张图片,这时,要求儿童指出刚才没有选过的那张图片。然后,研 究者向儿童呈现新的一页,这一页在原有 2张图片的基础上增加一张新图片,且原有的 2 张图片的位置与前一页的安排又不相同,要求儿童指出哪张图片是没有选过的,以此类推。如果儿童没能正确地从一组图片中找出自己没有选过的一张,研究者就向其呈现重新安排过位置的同样一组图片;如果儿童在两次重新安排图片位置之后还是没能正确指出,那么此任务结束。此研究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图片记忆广度的测量,以此揭示出工作记忆在整个儿童时期内存在的与年龄有关的规律性的增长。完成这种任务需要将记忆中的图片和现实知觉的图片相比较并做出决策,当图片的数量超出儿童的记忆广度时,儿童将不能在头脑中实现这种比较,因而,表现为行动上的失败,即不能利用思维活动正确地支配外部行为。这种研究方 法通常用于学前儿童和学龄儿童。

河内塔和伦敦塔(towerofhanoi或toweroflondon)实验范式

河内塔以流行于19世纪的一道难题为基础。此任务中有一个特殊装置,装置有 3个相同大小的底座,n个盘子从大到小、由下直上放置在其中一个底座上,要求儿童必须遵守特定的规则(如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盘子且移动过程中3个座上都始终保持大盘在下、小盘在上)将n个盘子从起始座借助中间座移到目标座。任务难度?**侍饨饩鏊枰贫套拥拇问浠6侍饨饩鏊枰贫套拥拇问谴搜芯康墓丶虮淞俊a硗猓幽谒挝裰惺褂玫呐套涌梢愿唬琄lahr和robinson(1981)就用铁罐代替了最初的河内塔任务中的盘子。在河内塔的基础上,shallice设计了伦敦塔任务。此任务将河内塔任务中的盘子换成了彩球,要求儿童描述他们要怎样改变彩球的最初排列才能将它们按要求移到目标座上。河内塔任务和伦敦塔任务都曾应用于学前儿童和学龄儿童。但近来,更多的研究采用了伦敦塔(如luciana和nelson,他们用此方法来研究额叶受损儿童的认知缺陷。

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需要被试利用被告知的特定规则,按照一定的计划,有步骤地解决问题。因此,一方面,规则运用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另一方面,根据规则去制定行动计划则显得更加重要,最后,利用规则、按照计划去具体执行也同样重要。显然,这里所研究的执行功能比前面的搜寻任务、优势规则抑制任务、灵活反应任务等所研究的执行功能更加高级,除了研究规则运用以外,还要求更高级的利用规则制定计划以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同时,工作记忆依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昼与夜 stroop(day-night stroop)

昼夜stroop来源于gerstadt、hong和diamond的研究。当研究者向儿童呈现画有月亮和星星的图画,要求儿童看见此图画时回答 “白天”;当呈现画有太阳的图画时,儿童回答 “夜晚”。在此实验条件下儿童正确回答的次数就是该研究的关键因变量。这种任务和 stroop任务具有基本相同的实质。昼夜 stroop这种研究方法既用于学前儿童又用于学龄儿童。

这两种任务一方面具有共同的实质:都要求儿童抑制字面意义和视觉冲突的矛盾,另一方面又不完全一致,后者同时还是一个规则运用任务,即“如果你看见月亮和星星,那么你说白天;如果你看见太阳,那么你说夜晚”,因此,工作记忆在这种任务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而stroop任务则几乎没有规则运用的含义,工作记忆在其中并不重要。

停止信号任务(stop—signal task)

logan(1994)【2lj采用停止信号任务来研究了与执行功能密切相关的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1)。他通过计算机向儿童呈现一系列刺激,并告诉他们,如果屏幕上出现某个刺激(如 字母 “x”或 “0”),就按x键和。键中的其中一个,如果听到作为停止信号的声音,就停止按任何一个键。这个研究中的因变量包括选择反应时,而这种选择反应时任务在本质上是一种测量规则使用能力的任务,即:如果出现x,则按x键;如果出现 o,则按。键,如 果出现停止信号,则不按任何键。因此这种任务所要求的也是一种利用给定规则控制行为的能力,同时还测量对已形成的“按键反应倾向”进行抑制的能力,当然,因为儿童必须记住规则才能灵活地反应,因而工作记忆的作用也不可缺少。

在优势规则抑制任务中,有些任务要求儿童自己归纳出规则(发现规则,如 wcst和 fist),有些任务是将规则指直接告知儿童(运用规则,如 dccs),但其共同实质是要求儿童不仅仅能够运用规则实现分类任务,而且更进一步要求儿童在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实现规则间的灵活转换,而实现规则灵活转换的关键则是要儿童抑制先前的优势规则的影响而发现或利用新规则。利用前面提到的斜面滚球任务,适当修改实验程序也能够检测这种要求规则灵 活转换的能力。

手部游戏(handgame)

手部游戏源于 luria的研究。儿童首先模仿主试的几个手部动作。然后,儿童必须做出与主试相反的手部动作。例如,当主试伸出一根手指时,儿童就伸出拳头;而当主试伸出拳头时,儿童就伸出一根手指。此实验的因变量是儿童在做出与主试相反的手部动作时所犯错误的次数。这种研究方法类似于民间的一种 “拍手一踏步游戏”:如果游戏的一方拍两次手,则要求游戏的另一方踏步,如果拍一次手,则要求停止踏步。这种任务要求运用的规则是:“如果我出拳头,你就出手指头;如果我出手指头,你就出拳头”。在实验过程中,主试到底是先出手指头或者是先出拳头,可以是随机的,且以后继续出什么也可以是随机的,因此,在规则之间进行灵活转换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要求儿童在工作记忆中记住这一对规则,并且,由于先让儿童模仿了主试的手部动作,容易使儿童形成继续模仿主试动作的倾向性,因此,要正确进行反应,还需要抑制模仿主试动作的倾向性,否则,将犯一种模仿性的 “持续性错误”。因此,在这种任务中,规则运用、工作记忆、规则的灵活转换以及抑制控制都是重要的。

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简称wcst)

grant和berg编制了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当时的目的是为了评定正常成人的抽象思维及其灵活的转换,它是关于抽象和灵活思维的一个经典神经心理测验。发展心理学用 wcst来研究儿童的认知灵活性,成了研究冷执行功能的一个典范。测验中,研究者先向儿童呈现多种维度的刺激卡片,接着向儿童呈现与不同刺激卡片在不同维度上相匹配的独立的卡片。儿童必须发现规则并用该规则来分选卡片。每选一张卡片,不管对错,研究者都给予儿童反馈。在连续的正确选择达到一定次数后,研究者改变目标维度,这时,儿童必须找出新的分类规则。此研究的关键因变量是:第一,儿童对刺激卡片和目标卡片的相似性抽取能力;第二,目标卡片的维度改变后,儿童抑制先前规则以发现新规则的能力。通常,在这类研究中,同样发现了儿童不能灵活转换的持续性错误,而不能灵活转换的原因通常被认为是维度改变前所形成的规则成为抑制新规则的优势规则,同时,这种任务要求儿童在发现规则是要不断猜测主试心目中的目标维度,因此,工作记忆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一种比规则运用更复杂的假设检验也起到重要的作用。wcst通常用于6岁及其以上年龄的儿童。

灵活选择任务(flexible item selection task,简称fist)

fist是一项归纳性任务。在feldman和drasgow视觉.言语测验(visua1.verbal test)的基础上,jacques和zelazo改编出了这种方法(fist)来研究学前儿童的冷执行功能。它和wcst一样,也考察儿童的抽象和灵活思维,但它比wcst任务更简单,它对工作记忆的要求更低,对被试利用反馈的能力的要求也更低,因此结果的分析也更容易。此任务的 每次试验中,研究者向儿童呈现三张图片(如一艘大船、一艘小船和一只小兔子),首先要 求儿童选出在某一方面相关的两张图片(如形状:大船和小船),然后再让儿童选出在另一方面相关的两张图片(如大小:小船和小兔子)。儿童第二次选择正确的次数就是主要的因变量,这种研究方法就在此基础上测量儿童灵活运用规则、在不同维度间灵活转变的能力,即认知灵活性。在这种任务中,儿童常常在依据一种标准对刺激卡片进行归纳以后,往往难 以发现另一个归纳维度,因而同样表现出所谓的 “持续性错误”,所以,首先形成的归纳维 度所构成的规则就成了所谓的 “优势规则”,必须抑制这种优势规则才能进行新的归纳。它通常用于3—5岁的儿童,但也有更加复杂的版本可用于年龄更大的儿童。

维度变化卡片分类任务(dimensional change card sorting,简称dccs)

dccs是一种典型的冷执行功能的研究方法。frye等人 使用了标准的dccs任务来研究3 5岁儿童的冷执行功能。此任务中,研究者首先向儿童呈现有着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图案(如一辆红色的车和一朵蓝色的花)的目标卡片,接着呈现给儿童一系列测试卡片(如几辆蓝色的车和几朵红色的花)并要求儿童在一种维度上(如颜色)进行分类;经过几次(如8次)实验后,又让他们在另一维度上(如形状)再进行相等次数的分类。其关键因变量为维度变化后儿童是否能正确分类,从而检验儿童运用合取规则的能力,即能否在两套不相容的规则之间进行灵活的转换。研究者发现某些年龄段的儿童不能在几对规则之间转换,尽管在每次试验时告诉他们要转换规则并告知新规则,他们还是在规则变换后的实验中系统性地固着在转换前的规则上,即存在所谓的优势规则,必须抑制优势规则才能实现灵活转换。也就是说,儿童的认知灵活性存在与年龄相关的变化。另外,在标准dccs的基础上,dccs 任务还有许多变式。虽然dccs的某些版本被用于研究学龄儿童和成年人,但是它主要 还是适于3—5岁的儿童。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定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定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XX)用n-back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治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的任务,n-back任务是一个更有代表性的工作记忆任务,包括维持少量信息,要求n-back任务操作工作记忆信息。其次,允许应用参数变量方法代替减法方法(themethodofsubstraction),因而避免了一些和后者相关的问题假设(fristonetal。,1996;jenningsetal。,1997)。第三,n个任务允许系统操作工作记忆负荷。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的脑区被认为起到特殊的加工作用。

活动记忆实验范式

这种范式要求被试听或看一系列未知长度的项目串,被试者在系列回忆时,有两种回忆方式,一是回忆出尽可能多的项目,二是只回忆最近呈现的几个项目。包括两项难度不同的分任务。在较易任务中,由计算机在屏幕中央以每1。75秒呈现一个数字的速度,随机呈现一系列的数字,要求被试者随时大声报告数列的最后3位。如呈现数字7,6,2,1,4,被试者就应该依次报告:7,6,762,621,214。最终答案为214,完全正确得1分,中途任何一次漏报或误报都不能得分。数列有4~9位6种长度,在每一数列中没有相同的数字出现。在实验中数列长度随机安排,被试者不知道数列何时呈现完毕。练习8次,正式测验24次(每种长度各4次)。较难任务程序与较易任务基本相同,只是数字呈现的速度改为每0。75秒一个。

在活动记忆任务中,被试者要保持一个激活的项目串,在该项目序列的长度大于需要反应的项目序列长度时,每呈现一个新的项目,被试者要消除掉记忆中位于项目序列位置最前面的那个项目,并把新呈现的项目加到末端。在morris等的动态记忆任务中,先在计算机屏幕中央以一秒一个的速度呈现一串辅音,要求被试者随时记住该串辅音的最后几个(如4和6个),直到呈现完毕。由于被试者不知道该串辅音何时呈现完毕,因而辅音串越长,需要刷新的次数就越多,难度也就越大。kiss等人利用活动记忆范式研究执行功能的脑定位[10],该实验利用erp的方法对相应脑区的活动进行考察,发现对数字的控制与存储是相分离的。

心理学实验心得体会 篇2

1.“活 ”学大体标本

(1)串联基础知识

大体标本可以最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观察大体标本时,首先要明确标本是什么组织器官,可以让学生复习以前组织解剖学学习的内容。学生中普遍存在此种情况,应试被动地学习,学一门丢一门。我们在给学生展示大体标本时,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是什么组织器官,要让学生回忆组织解剖学知识,自己说,并给予适当提示。比如:一个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标本, 血管取纵切面展示, 学生一脸茫然,不知道何种脏器。提示学生:是实质性还是空腔脏器? 显然是管腔状脏器的切面。让学生回顾实质和空腔脏器都包含哪些及其结构,呼吸道(气管)壁有软骨环支撑,消化道内壁则有黏膜结构(皱襞、绒毛),一一排除,且该组织器官有分支结构,最后得出是血管来源的标本。

(2)联系临床 症状

实验学习过程中, 要将标本形态结构的改变和功能代谢变化即临床表现联系起来。给学生观察消化系统常见肿瘤标本,如食管癌的标本。食管癌主要发生于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处,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及缩窄型,不管哪一型,都可能导致食管管腔病理狭窄。让学生边观察标本,边结合食管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不难说出食管癌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性吞咽困难,且应该对此类患者如何护理。

(3)将标本“立 体化”

让学生做个“有头脑”的护士,拓展思维,联系病理生理知识,使标本“立体化”。例如,在讲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章节中的慢性肺淤血大体标本时,不仅让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标本,而且让学生分析发病机制。结合循环血液流向启发学生:肺淤血可由左心衰竭时肺静脉回流受阻所致,并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通过思考分析,学生由基本病变拓展到对某一疾病比较完整的认 识 , 培养全方 位的思维模式[2]。

(4)学生讲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不能让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唱主角。可以将学生分成几小组, 每个小组一个大体标本,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讨论后派一代表描述此标本,并给每个小组打分,分数最高者给予表扬。此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同时给予鼓励强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掌握率。

2.浅 学镜下结构

根据护生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只需让他们宏观掌握大体病变,而疾病的镜下细微改变不需详细讲述。给学生镜下观察切片标本有个大致了解, 并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一些典型病变即可[3]。

3.动 物实验

开展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动物实验 (如空气栓塞实验),通过动物实验复制人类疾病,让护生对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病过程及病理变化有感观的认识,不仅加深理解了所学知识,而且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并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以便他们将来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4.临床病例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是病理实验课中学生较感兴趣的一个环节,通过病例中提供的资料,结合病理理论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做出对疾病的病理诊断。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进行的病例讨论,学生不仅将所学的病理知识活学活用,而且训练发散思维能力,将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分析内在因果联系,学生的归纳推理、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活”学大体标本、动物实验、临床病例讨论等丰富的病理实验课内容,让护生提高学习自主性,打牢基础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临床思维,为打造高素质护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以上只是笔者的经验之谈,病理实验教学这门艺术科学是建立在教师具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因此,笔者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在教学培养人才方面继续探索。

摘要: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通过“活”学大体标本、动物实验、临床病例讨论等病理实验课内容,探讨如何为临床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谈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体会 篇3

【关键词】 病理学实验;方法;诱导;评估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它既联系基础各学科又为临床各学科打下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这门课很重要。病理学又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学科,其重点之一是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变化,所以病理学实验是病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首先提升了实验教学地位,增加了实验课时,同时我们改进了实验方法。在实验操作中就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病理学实验课,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诱导入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每次病理实验课时,让同学们先知道本次实验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怎样利用这些资源上好實验课,需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让他们一清二楚,了解病理实验课的重要性,在每次实验课中添加有趣的,近期发生的病例及分析,有时老师扮演成病人,学生作出诊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内容的质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以清晰的图片、简洁准确的文字、生动的影视录像和动画等方式将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推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

二、实验方法多样化、趣味化,针对不同的章节,不同的标本采用不同的方法

1、设问诱导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老师为主导。通过师生相互提问不同的问题,根据问题观察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如看肝淤血的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时,老师提出问题:肝淤血的病人为什么肝区胀痛?触诊时肋下能否触及?质地如何?有无触痛、叩击痛?切面看为什么称之为槟榔肝?镜下病变特点如何?什么原因能导致肝淤血?右心衰竭的病人除了肝淤血外还有哪些临床表现?肝淤血的结局如何?让同学们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观察标本,从标本中找出答案,再联系临床,推出临床表现,这样同学们在找出答案的同时就记住了肝淤血的病理变化,而且也不易忘记,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一个画龙点睛,精心指导的作用,通过观察标本即复习了基础知识,又掌握了基本病理变化,还为临床打下了基础。

2、鉴别诱导法:对发生在同一个脏器上的不同病变,或同一种病变发生在不同的器官上,或年龄不同的同种疾病,它们的病变特点的异同,让同学们对比鉴别,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找出两种疾病的区别,如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慢性胃溃疡和溃疡状胃癌,原发性肺结核和继发性肺结核,流脑与乙脑,出血性梗死和贫血性梗死,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等标本时,先给学生重要点播,然后让学生根据标本的形态特点,直观的区别两种病变的性质、特点、范围大小、颜色、质地、形状等不同点,然后再扩延到病因、病机、发病年龄、季节、临床特征及预后的不同,这样即达到了本次实验的目标,又牢记两种疾病的鉴别要点,学生不单纯的观察,随时动脑筋思考,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消除了学生认为病理实验乏味、难记、抽象的弊端。

3、分组讨论法:对标本种类多较复杂难记的实验采取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归类,找出其共性及个性,把握知识的重点。如:肿瘤章节的大体标本,起源于各种组织的肿瘤都有,其中又有良性和恶性的,有癌和肉瘤,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记住每个标本的形态特点是很难的,对于这样的实验,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标本,如良性肿瘤里的子宫平滑肌瘤、乳腺纤维腺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骨肉瘤,特殊肿瘤里的畸胎瘤和葡萄胎等,把这些标本的诊断名称粘盖住,编上号,写上起源的部位,同学们每六到八人一组,根据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癌与肉瘤的区别,肿瘤的命名原则,再根据每个标本的外形、颜色、质地、有无继发病变,有无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的联系等形态特点讨论,给标本分类做出病理诊断,说出诊断依据,学生代表发言,老师再补救,同时还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临床上给这些肿瘤病人检查时根据什么做出初步诊断,应该注意什么,必须再进一步做什么检查,这样增加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及参与意识,也强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学成效。

4、多媒体软件综合复习法

多媒体软件技术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生机与活力,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视听结合、文字、动画等多角度展示教学内容,能够把真实的临床工作情景带入课堂,使许多复杂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易学易记的信息,弥补传统课堂上的不足,所以用多媒体软件综合复习、强化记忆,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评估反馈

每次实验课结束前十分钟,针对本次课的重点知识评估反馈,对不足之处及时补救,方法如下:

1、随机提问几名同学回答问题,根据掌握情况找出差距,给于补救,同时布置课下作业。

2、对切片标本的镜下组织结构绘图检查指导,看同学们画的是否形象、逼真,对稍差的加以指导。

3、对内容较复杂的实验,老师做重点总结,采用自问自答的方法,观察同学们的表情及反映状态,评价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如果时间宽松,可以依小测的形式结束本次课,下次课前发成绩,在根据自己的成绩复习,把握知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每个实验的特点,制定响应的操作规程,抓住有利时机给学生以鼓励,真正体现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一切知识、技能、态度要从学生的言行中体现出来,让学生成为讲演者,而教师在与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巩固知识、掌握技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达到理想的实验目标。

心理学实验心得体会 篇4

实验课教学的体会及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探究

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是理论与实践、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它更能引导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实验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自然现象的.本质,把复杂的自然现象单纯化,这些特点是理论教学所无法代替的.总结几年来的实验教学经验,掌握学生上实验课时的心理活动,调动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是上好实验课的一项重要环节.

作 者:刘颖  作者单位: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111000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712 关键词:心理过程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心理学著名实验——视崖 篇5

Gibson,E.J.,&Walk,R.D(1960),”视崖.”《科学美国人》,202(4),67-7

1有一个非常广为流传的的心理学轶闻是关于一个叫S.B的男人的(姓名首字母是为了保护他的隐私)。S.B在他52岁前是完全失明的,直到他做了一个新的发展成熟的手术(现在很普遍的角膜移植手术)他的视觉才恢复。然而,S.B的新的可以看的能力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以和我们一样的方式自动化的感知他看到的东西。手术后,在他的视觉还没有清楚的恢复,发生的一件事情很快证明了这点。S.B向他在医院的窗户向外看,他对他看到的在下面的地上移动的小物体很好奇。他开始爬到窗户边缘,以为如果俯下身子他就可以用手拿到那些东西并看看它们们是什么了。幸运的,医院员工阻止了他的这次尝试。他在第四层,而这些移动的小东西是汽车!即使S.B现在可以看到了,他还是不能感知深度。

我们感知和描述我们周围的世界的视觉能力一直是实验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领域。而在这之中有一个中心为题那就是这项能力是天生的还是习得的:先天的—后天的争论又一次出现。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最重要的视觉能力就是深度知觉。你可以想象如果不能感知深度的话,生存将会多么的困难并且甚至是不可能。你可能会撞上东西,不能判断一只猛兽距离你有多远,或者走进悬崖。因此,假设深度知觉是一种先天的生存技能而不用依靠经验去发展是很符合逻辑的。然而,像Eleanor Gibson和Richard Walk在他们的论文中指出的那样:“众所周知,在蹒跚学步阶段的人类幼儿总是倾向于从或高或低的地方摔下来,他们必须被保证不越过边缘通过他们婴儿床的栏杆,台阶的入口以及成人的警告”。随着他们肌肉协调能力的成熟,他们开始自己避免这些事故。常识可能会认为儿童通过经验学习识别会掉下去的地方——也就是说,通过摔下去和弄伤他们自己”。

这些研究者想在实验室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视觉能力中的深度知觉。为了这样做,他们构思并且发展了一个他们称之为“视崖”的实验装置。

理论命题

如果你像知道在人类或动物的发展过程中的哪个阶段他们开始感知深度,一个方法就是把他们放到悬崖的边上看他们是否能够避免衰落。出于这会对不能感知深度(或者更明确的,高度)的被试造成潜在的伤害这种伦理考虑,这是一个荒唐的建议。“视崖”避免了这个问题的因为它呈现给被试的是一个看起来像悬崖的悬崖,真正的摔落是不存在的。一会儿会呈现这是怎样做的,这个装置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人类或者动物幼崽可以放在视崖上去检测他们是否能知觉深度而不会摔落。如果他们不能这样做并且走出了“悬崖”,没有摔落的危险。

Gibson和Walk在这一争论上是先天论者,这以为着他们认为深度知觉和避免摔落是自动形成的我们原始生物机能的一种,而不是,经验的产物。相反的观点是有经验主义者持有的,主张这一能力是习得的。Gibson和Walk的视崖允许他们问这样的问题:人类和动物在发展的那一个阶段可以有效的回应深度和高度刺激?不同种类和不同栖息地的动物这一反应的出现时间会有所不同吗?

途径

视崖是一个四英尺高的桌子,桌子的顶部是一块厚的、干净的玻璃构成。在桌子的一半下是有由白相间的格子图案构成的固体表面(浅滩)。而另一半是同样的模式,但是它是和桌子下地面相平的(深渊)。在浅滩的边缘,是一个看起来掉到地面的悬崖,实际上,玻璃覆盖了整个表面。在浅滩和深渊中间是一个一英尺宽的中央板。这个用来测试幼儿的装置十分简单。

这个研究的被试是36名6~14个月的幼儿。幼儿的妈妈也参加了实验。每一个幼儿被放

到视崖的中心板上,然后由妈妈现在深渊一边叫他们,然后是浅滩一边。

为了比较人类和其他动物在深度知觉上发展的不同,视崖也在其他物种上做了相同的测试(但是没有妈妈的召唤)。这些动物被放到中央板上以观察他们能否辨别浅滩和深渊从而防止摔落“悬崖”。你可以想象在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用不同种类的动物幼儿做实验这一相当特别的情况。它们包括小鸡,海龟,老鼠,羊羔,小山羊,小猪,小猫和小狗。真像知道它们是不是在同一天做了这个实验!

不要忘记,实验的目的是要检测深度知觉是天生的还是习得的。让这个方法十分巧妙的就是它至少允许回答这些问题。毕竟,幼儿,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不能问它们是否能知觉深度,并且,就像之前提到的,不能在真的悬崖上测试它们。在心理学界,很多答案都是通过研究这些问题的新方法的发展得到的。Gibson和Walk的早期研究结果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结果和讨论

研究中9个儿童拒绝离开中央板。研究者没有解释这个现象,不过这可能是幼儿的固执。当其他27个妈妈从浅滩召唤幼儿时,所有的幼儿都爬离了中央板穿过了玻璃。他们中只有三个,然而,啜泣,并且十分犹豫,爬离了视崖的边缘当他们的妈妈从深渊一侧召唤他们时。当从悬崖一个叫他们是,大部分儿童或者从浅滩一侧的妈妈身边离开或者因为不能爬过悬崖碰到妈妈感到受挫而哭泣。毫无疑问儿童已经感知到了悬崖的深度。“他们经常透过玻璃看着深渊一侧然后爬回来。另一些用手拍打着玻璃表面,虽然这个触摸表明了桌面是固态的但是他们还是拒绝穿过”。

这个结果表明人类感知深度的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习得的了吗?很好,明显没有,因为这个研究中的所有儿童已经有六个月的生活经验,而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可以通过联系和错误学会感知深度。然而,六个月之前的人类幼儿是不能用来测试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充分的运动能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Gibson和Walk决定测试其他种类的动物作为一个比较。正如你所知道的,很多非人类动物能比人类更快的习得活动能力。这些动物的测试结果是非常有趣的,不同种类的动物感知深度的能力的洗的和这个种类需要这项技能以生存有着相关。

例如,小鸡在孵出以后必须马上刨以获得它们自己的食物。当在视崖上测试年龄小于24小时的小鸡时,他们从来不做出错误的走入悬崖的决定。

小山羊和羊羔在出生后可以很快的学会站立和行走。从它们能站立的那一刻起,他们对视崖的反应就和小鸡一样准确并且是可预测的。没有做出一个错误决定。当一个研究者把一只一天大的小山羊放到深渊侧的玻璃上时,他因为变得害怕并且以一种防卫性姿势僵了。如果之后把它放到浅滩侧,它会放松并且跳到看起来是固体的表面上去。这表明视觉感受是完全控制的并且动物感受深渊侧的玻璃表面是固体这一事实对它的反应没有影响。

对于老鼠来说,是完全不同的结果。它们看起来对浅滩没有任何明显的偏好。你认为这个区别的原因是什么?在你做出老鼠是愚蠢的的结论之前,考虑一下Gibson和Walk的更可能的解释吧:一只老鼠生存并不是非常的依赖视觉。因为它是昼伏夜出的,一只老鼠通过嗅觉寻找食物,用它鼻头的坚硬的胡须传来的线索进行移动。所以当一只老鼠被放在中央板的时候,它不是被视崖所愚弄了而是因为它不依赖视觉来决定向那边移动。对于老鼠的胡须来说深渊侧的玻璃和浅滩侧的玻璃感觉起来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老鼠从中央板向两侧移动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你可能希望在猫身上有同样的结果。它们也基本是昼伏夜出的并且有敏感的胡须。然而,猫是掠食者,不是像老鼠一样的食腐动物。因此,它们更多的依赖视觉。并且,相应的,猫在他们刚能自己移动以后便有了很出色的深度知觉:在大约四周的时候。

虽然有时候这些论文(或者这个讨论)冒险听起来像儿童动物故事,不得不说的是在视

崖实验中所有物种里表现最差的是海龟。选择进行测试的小海龟是水栖类,因为研究者认为既然海龟的自然生存环境是水,他们可能更喜欢深渊。然而,结果表明海龟已经足够“聪明”的知道它们不是在水里,并且76%的海龟爬到了浅滩处。但是24%的海龟“越过了边界”。这个相对大的少数派选择了深渊表明或者海龟有着比其他动物贫乏的深度知觉,或者它的自然栖息地让它有更少的机会去“害怕”一个悬崖。明显的,如果你一生都生活在水里,深度知觉的生存意义,为了避免摔落,将会减退。

Gibson和Walk指出他们的所有观察均与进化论一致。那就是,所有种类的动物,如果它们要生存,需要发展感知深度的能力在它们独立的活动时。对于人类来说,这知道六个月时才会发生;但是对于小鸡或者赡养,这几乎是立即获得的(一天以内);或者对于老鼠,猫和狗,大概四周年龄的时候。作者总结道,因此,这个能力是天生的,因为通过训练和错误去学习会导致许多潜在的致命事故。

因此,如果我们生物学的准备是如此充分,为什么婴儿会有这么多的摔落?Gibson和Walk解释说人类幼儿的知觉深度的能力要比他们移动的能力成熟的早。在测试期间,很多幼儿在中央板上时用深渊侧的玻璃支撑他们自己,并且一些在他们开始爬过浅滩碰到妈妈时甚至倒退到了深渊侧。如果玻璃不在那儿的话,一些孩子将会掉下悬崖!

评论和后续研究

关于研究者结论最普遍的争议就是围绕他们是否证明了人类是深度知觉在天生的这一问题。就像之前提到的,在幼儿在视崖上测试前,他们 已经学会避免这种情况。后来一个的研究把更小的婴儿,2~5个月大的,放在视崖上深渊侧的玻璃上。当这发生的时候,所有的婴儿都表现出了心率的下降。这个下降被认为是感兴趣的标志,不是害怕,害怕应该伴随率心率的上升。这表明这些更小的婴儿还没有学会害怕摔落并且会在不久以后学会避免摔落的行为。这个发现和Gibson和Walk的研究是相反的。

然而,去关注我们什么时候有能力知觉深度这个曾经并且仍旧是的争论是很重要的(先天论者和经验主义者),很多研究采用Gibson和Walk发展起来的装置去寻找答案。另外,另一些相关的研究采用视崖装置也得出了一些吸引人的结果。

一个例子就是Sorce等人的研究。他们把一个一岁大的幼儿放在视崖上,这个视崖悬崖不是在浅滩也不是在深渊,二十在中间(大概30英尺)。当一个幼儿爬向悬崖的时候,他会停下来并且看下去。在另一面,向Gibson和Walk一样,妈妈在等待。一些情况下,要求妈妈保持一个害怕的表情而另一些情况下妈妈则看起来是开心的并且是感兴趣的。当幼儿看到害怕的表情的时候,他们拒绝爬行任何距离。然而,大部分看见妈妈开心的表情的幼儿再一次的检查了悬崖并且爬了过去。当悬崖是平坦的,幼儿在爬过去之前不会查看妈妈的表情。这个幼儿用来决定他们行为的非口语的交流被称作社会参照。

最近的应用

Gibson和Walk开创性的的发明视崖对现代人类发展,认知,情绪甚至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Berger和Adolph最近的研究就引用了Gibson和Walk早期的研究,在它们关于幼儿如何分析包含高度特征的任务的文章中,特别的穿过一座桥。研究者引诱非常小的孩子(16个月)去穿过不同宽度的桥。一些桥有扶手而另一些没有。他们发现和窄的桥相比小孩子更喜欢穿过较宽的桥(16岁已经非常聪明了!)。更有趣的,然而,就是他们更可能去尝试有扶手的窄桥这一现象。“在穿过桥之前探测桥和扶手并且设计一个可选择的过桥策略的幼儿更可能成功的过桥。这些结果质疑了传统概念化的工具:幼儿为了完成一个不可能的目标导向任务用这些扶手作为增强平衡的手段”。

另一个视崖的实际应用研究是研究利用虚拟现实帮助发展障碍的儿童去,使他们能够安全的处理他们周围的物理环境的可能性。Strickland发展了一个包含虚拟现实的系统用来帮助自闭儿童安全的对他们周围的世界进行探索、交流。这些孩子经常把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因为他们的感觉或者是歪曲的或者是未充分发展的。因此,例如,一个自闭儿童可能不能正确的感知这些像视崖呈现的落差,因此,有摔落的倾向。根据Strickland,然而,虚拟现实允许我们设计自定义程序使得每一个儿童个体在没有物理伤害的危险的情况下得到宝贵的运动经验。

结论

通过Gibson和Walk的发明,行为学家可以通过一个明确的系统的方法研究深度知觉。行为学家还在争论这个或者其他的知觉能力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这一问题。真相可能是一个折衷,在先天和后天有一个交互影响。也许,像各种研究表明的,深度知觉在出生时就有了,但是害怕摔落和避免危险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在幼儿已经足够大去爬,去“制造麻烦”。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格式 篇6

《实验心理学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

姓名:郭沛琦 学号:15620109 任课教师: 杨苏勇

实验名称: 引言

(测量的原理)方法 2.1 被试

(人数,性别,年龄)2.2 材料

2.3 程序

(例如)首先,检查反应器和刺激呈现器是否完好,并接通电源。然后,打开仪器,并预热三分钟。分别进行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的视觉试验以及听觉的简单反应时实验。正式开始测验:在呈现刺激时被时按下对应的按钮,并记录下错误的次数和反应时。每个被试重复进行20次测试。…)结果

(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必要时呈现图表)4 讨论

(回顾结果;存在的不足)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护理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初探及体会 篇7

1 硬件建设

1.1 基础环境建设

护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 护生毕业后需胜任高级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1]。针对这一培养目标, 国内各护理院校在护理实训中心建立了仿真医院 (模拟病房) [2~5]。在仿真医院中模拟实习及实践操作, 可使护生较快地熟悉临床护理的工作环境, 于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岗前职业培训, 完成由护生向护士的角色转换, 对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能力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护理学实验中心以国家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项目、学院的资金支持等为契机, 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 加快建设步伐, 模拟医院建立了护士站、模拟病室等, 病室配设8张床位, 并附带安装输液架轨道、呼叫器、负压吸引器、氧气通道等装置。此外, 还新建了功能较完备的社区护理实验室及急救护理实验室。

仿真医院的建设在缓解临床护理教学资源紧张的同时, 不仅满足了护理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 还有益于护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高素质临床工作护理人员的输出提供了保障。

1.2 实验设备建设

仪器设备是实验室从事教学的重要条件, 也是体现实验室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应在实验室硬件经费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购置与目前教学培养目标相符的仪器设备势在必行。按教学需求大小, 参照其他同级院校的标准所应配备的设备有:多功能护理模拟人、呼吸机、中心吸引装置、心电监护仪、新生儿蓝光治疗仪、新生儿抢救台、新生儿培养箱、婴儿高压氧舱、多功能产床、开放式护理学辅助教学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3]。本实验中心部分设备已具备, 目前正通过分阶段购置, 并逐渐完善。

1.3 实验室功能建设

实验室功能单一, 资源共享程度低是国内许多高校实验中心存在的问题。但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在合校初期针对该问题采取实验室整合, 实验室人员安排和经费统一管理,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3]。我实验中心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 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以实践教学内容为参照灵活设置, 做到一室多用, 资源充分共享。并通过周一到周五晚间、周六、周日全天开放实验室的安排, 最大限度地缓解了资源紧张的压力, 在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2 软件建设

2.1 实验室管理制度

2011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新修订的学科目录, 护理学获准为一级学科[6]。但在国内多所高等护理院校中, 护理学实验室仍按二级学科来进行课程设置, 实验室隶属于各学科教研室管理, 暴露了条块分割、资源浪费、缺乏综合性等弊端, 甚至多数仍停留在护理基础操作技能的训练水平, 对护生临床思维、综合动手及科研创新能力缺乏训练, 限制了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 尤其不利于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7]。我院通过改革原来的院、系、教研室的三级管理转变为院、系二级管理模式, 实验中心和教研室被列为同一行政级别, 实验中心下设, 诸如基础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礼仪、妇儿、健康评估等各实验室, 并安排专人管理各实验室, 但课程完成数量、教学评估、培训、考核等方面由实验中心统一协调管理。

2.2 实验室人员队伍建设

相对理论教学, 各高校对护理实验室投入的财力、物力及人力资源均较少, 现有人员的构成体系及技术设备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缺乏高素质、高学历人员来充实实验教学队伍[8]。这不利于实践型、技术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为适应21世纪对护理人才的要求, 需克服以往弊端,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学院应尽量给实验人员创造宽松的学习条件, 鼓励其提高学历。还需为实验人员提供参加培训、研讨、考察交流的机会, 以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此外, 在专职教师教学任务的安排上, 应杜绝重理论、轻实验课的现象, 将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高职称教师及中青年高学历的教师充实到实验教学岗位中。还可顺应学科发展需求, 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 创建学习型护理团队, 调整或重新构建实验教师队伍的结构, 在提升其团队竞争力的同时, 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促进护理学科的持续发展。

建设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 并能充分体现我院高等护理教育特色的实验室, 满足教学需求, 进而实现高校护理教学与临床护理操作的顺利接轨, 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护理教师队伍中的成员, 我们更应继续努力, 并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 继续完善和改善现有资源, 在完成常规本、专科生的实践教学外, 迈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刘淑香, 刘晓丹, 周艳, 等.护理实验中心的建设创新与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25 (6) :719-721.

[3]李喜蓉.护理技能实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J].科学创新报, 2008 (15) :149-150.

[4]郭宏, 刘蕾.仿真模拟护理实训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14) :1263-1265.

[5]吴玲玲, 王丽华.护理技能实验室仿真实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护理研究, 2010, 24 (4) :1115-1117.

[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进行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的通知[R].2011.

[7]刘淑香, 赵凤君.改革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推动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16) :3113-3114.

心理学实验现存问题及对策探析 篇8

关键词:心理学实验;信度;效度;实验操作

一、实验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哲学思辨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心理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科学方法,实验的方法则是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方法主要表现为以实验和统计为主要手段的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与西方自然科学的崛起有着重要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中,方法的发展经过了由观察法到相关研究法再到实验法的过程。观察法和相关研究法都属于描述性的。实验法是指通过人为、系统地操作环境,使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观察法和相关研究法不能得出两个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也不能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预测,而实验法则可以研究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能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预测。

二、目前心理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学实验的对象问题

任何一种实验都有其实验的对象,但心理学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不一样。心理学实验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其心理和行为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在实验前对被试的选择与分配不当的话,实验的结果就不能反映被试真实的心理表现。其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被试的要求特征

被试的要求特征是指被试在实验的过程中会对实验的目的产生一种猜测,然后以符合这种猜测的方式来进行反应。被试的要求特征的另一种情况是被试完全根据被试的要求来进行行为反应。

2.被试选择不当会造成回归假象

实验设计中,当需要对被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时,必须使两组等质,否则实验的结果就会出现回归假象。另外一个就是被试的选择偏性,这样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天花板效应与地板效应。

3.被试与主试的相互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主试的一些行为可能会对被试的行为反应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主试的这些行为大多不是有意的,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是被试对主试的行为进行了再次加工。同时,被试在实验中可能出现要求特征,即被试对指导语的理解,当时的生理、心理状态等都会影响他们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数量。这样,被试的反应又影响主试的行为,就导致实验的结果受到干扰。

(二)实验仪器的信度、效度问题

1.实验仪器的信度问题

信度是指实验仪器或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程度。从实验仪器这个角度来说,信度高说明该仪器比较精确,误差小;反之,说明该仪器误差大。在心理实验中,如果仪器比较粗糙、误差大、信度不高,那么得出的结果的可靠性就低。

2.实验仪器的效度问题

效度是指实验仪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和有效程度。实验仪器效度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仪器的有效性即该仪器是否能测出研究者想测的心理品质。如果仪器不能准确测出想要测的心理品质,则说明该仪器的效度低。仪器的有效性差也会导致天花板效应与地板效应。

(三)心理学实验的操作问题

1.操作定义方面的问题

操作定义是指按照测定心理现象的程序对心理现象下定义。对心理概念下操作定义的是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操作定义与抽象定义是相对的。抽象定义主要是对概念的本质进行把握和抽象,而操作定义则具有很好的操作性,根据其定义就可以对该概念进行实验操作。抽象定义是一种定性描述,而操作定义则可以对概念进行定量测量。在心理实验前,要对研究的变量进行操作性定义,如果没有很好地对所欲研究的问题或概念进行有效的操作定义,就容易导致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出现问题。

2.指导语方面的问题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者所做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假设和推论。然而每一个被试的心理和行为都有差异,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就需要通过指导语来控制被试的反应。指导语是心理学实验中主试给被试交代任务时说的话。在心理实验中,指导语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指导语表述不清;第二,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指导语的实施方式不统一。这两个方面都会导致不同的被试对指导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四)实验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分析问题

在实验数据的收集方面,有的研究者不是客观真实地,而是按照自己之前的设想,把符合自己意图的数据收集起来,对那些不符合自己意图的数据则“视而不见”。在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不适用统计方法使用的条件,只关注计算机计算出的结果而不关注结果的意义。

三、心理学实验应做到“四个避免”

(一)对待实验对象要避免只见“人”不见“心”

心理学实验的对象与完全自然科学的学科的实验对象不同,我们要收集的数据代表的是人的心理特质,因此对实验对象而言就不能把其看作纯“自然人”或纯“生物人”。人作为“自然人”“生物人”的客观存在,同时也兼有社会性、文化性和历史性的规定。人是社会组织的成员,人是社会化的产物。所以,只有把人看作“社会人”,才能很好地解决被试与主试的相互作用及被试的要求特征导致的实验结果的不正确性问题。另外,被试选择的偏性与回归假象的解决要依赖于科学的取样。

(二)实验仪器的选择要避免“前后不一”

在心理实验的仪器选择方面,同一个实验测试同一心理品质应始终使用同一个实验仪器,测试不同的心理品质应使用不同的实验仪器。实验仪器前后一致,能有效保证实验研究的信度,同时要选择有效的实验仪器才能保证实验研究的效度。当然,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应尽量使用精确度高的实验仪器以保证研究的高信度与高效度。现在,计算机在心理学实验中已被广泛使用。尤其是计算机程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刺激的产生和呈现、实验过程的控制、反应的记录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均充分显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心理学实验的优势。

(三)实验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我行我素”

每一个实验在正式进行之前都要拟订实验操作的步骤及其他的注意事项。因此,每一个实验者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切忌“我行我素”。实验操作中要注意的两大因素是操作定义和指导语。

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变量要严格按照其操作定义来进行。第一,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第二,它有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第三,它有利于提高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第四,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第五,它有利于研究的评价、结果的检验和重复。指导语的作用是让被试按照研究者所想要的方向去作反应。对指导语要进行规范。第一,指导语的内容要明确,即主试要严格确定给被试的指导语。第二,指导语要完全,即在指导语中,要把被试应当知道的事情交代完全。第三,指导语要简单明确,即要写得简单明确,要让被试容易理解指导语。第四,指导语的实施要标准化,即对所有的被试,指导语都应一样。因此,研究者要在明白操作定义的同时,恰当地引导被试弄懂指导语。这是提高研究效度的关键。

(四)实验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时要避免“利我者用,不利者弃”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分析应该遵循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就是指在心理学研究过程中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根据自己的假设来记录数据,也不能主观臆测。研究者往往对研究对象的观察与数据的分析存在“先入为主”,于是把一些符合自己假设的材料作为研究的对象,而将不符合自己假设的“剔除”掉。在统计分析方面,统计方法的使用要注意其适用条件。

参考文献:

[1]郭秀艳.实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金瑜.心理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校长经典讲话下一篇:陌生人的一点温暖是一剂强心针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