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问卷调查及心得(通用12篇)
设计心理学问卷调查及心得 篇1
电脑笔记本消费心理调查以心得
访问地点:
访问时间:
访问员:
您好,我们在进行消费心理的调查,希望能得到您的协助,谢谢!
一·您是否想过要购买电脑笔记本?√
5同意
4比较同意
3无所谓
2不太同意
1不同意
1、想过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2、没想过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二·您购买电脑笔记本是怎样了解产品的信息的?
5同意
4比较同意
3无所谓
2不太同意
1不同意
1、电视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2、报纸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3、网络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4、朋友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三·您购买电脑笔记本时最主要是考虑哪一方面的问题?
5同意
4比较同意
3说不清
2不太同意
1不同意
1、品牌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2、价格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3、款式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4、性能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5、节能性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四·注重产品的品牌还是产品的性能?
5同意
4比较同意
3说不清
2不太同意
1不同意
1、注重品牌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2、注重产品的性能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五.您去过以下哪些专卖店购买?
5同意
4比较同意
3无所谓
2不太同意
1不同意
1、宏基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2、联想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苹果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4、戴尔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5、索尼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6、其他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六.您觉得以上卖场能满足您的需求吗?
5同意
4比较同意
3无所谓
2不太同意
1不同意
1、能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2、不能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七。您觉得能满足你的原因是什么?
5同意
4比较同意
3无所谓
2不太同意
1不同意
1、离家近,交通方便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2、购物环境优越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质量好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4、卖场知名度高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5、货品丰富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6、其他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八。您购买电脑笔记本时会货比三家吗?
5同意
4比较同意
3无所谓
2不太同意
1不同意
1、会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2、不会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九。您最想得到的卖场服务是?
5同意
4比较同意
3无所谓
2不太同意
1不同意
1、免费送货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2、专业人员导购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免费维修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4、各种相关产品赠品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5、专业的搭配建议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6、其他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十。您会就离家近的区域购买电脑笔记本吗?
5同意
4比较同意
3无所谓
2不太同意
1不同意
1、会,就在家附近区域购买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无所谓,2、会多比较几家才决定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十一。您购买过的电脑笔记本一般能用多久时间?
5同意
4比较同意
3无所谓
2不太同意
1不同意1、1年内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2、2年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3年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4、4年及以上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十二。如果有新产品进入市场您会怎么做?
5同意
4比较同意
3无所谓
2不太同意
1不同意
1、想知道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2、买它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不想知道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其他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心得:经过调查广大同学希望使用更加方便、质量优秀、售后服务良好的新产品,于是我们根据调查卷设计出了可触摸的电脑笔记本。
设计心理学问卷调查及心得 篇2
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顶端阶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持续投入,都促使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飞速发展。研究生入学人数逐年增长,由1999年的7.2万人增至2014年的50多万人,因此研究生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国民教育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群体,而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骨干作用和栋梁重任也日益凸显。
根据Eric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研究生群体大都处于成年早期或中期,即20~30岁的年龄阶段。多项研究结果和统计数据显示,这个年龄段人群面临的压力是各年龄段之首。而研究生群体作为这一年龄段的特殊子集,他们既具有成年人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又由于身处校园社会角色发挥不足等种种因素,致使其面临的压力和困扰是由多方面叠加而成的。这些压力和困扰是导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最重要原因,从而表现为整体的心理亚健康状态,甚至一些个体过激行为。而心理素质的好坏是研究生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判断准则,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环境的基本条件。因此,及时准确掌握在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关注诱发其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各种因素,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治疗以及整个研究生教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和科学意义。
●研究生心理健康调查现状分析
在校研究生数量众多,对于这样的群体要普遍掌握其心理健康状况,使用调查问卷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最有效的方法。现阶段已有不少高校重视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其在入学时和入学后都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普查。然而已有的心理健康调查大都采用发放纸质问卷的形式,纸质问卷虽初期投入较小,但就长远看来它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纸质问卷是一次性的,难以反复使用;第二,纸质问卷的印制、发放和回收工作均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三,回收的纸质问卷保存起来占用空间多,难以长期保存;第四,纸质问卷的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较为困难,现代化程度低。
●研究生心理健康调查系统
随着数字校园建设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一般高校都具备大型的计算机机房和能够全面覆盖到办公室、教室、研究生实验室和宿舍的校园网设施,基于此,借助网络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调查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既可以有效弥补纸质问卷的不足,又能够便捷地获取相关数据,实现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信息化,并且使之成为一个长期有效、可行可持续的工作。
1.需求分析
基于网络的研究生心理健康调查系统的目标是将相关的心理测量量表和调查问卷通过网络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研究生,实现对传统纸质问卷的替代。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调查系统首先应能囊括基本的问卷调查功能,即问卷的发放、填写和回收;其次应考虑到除了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之外,影响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因素也应给予重点关注,因此系统中的问卷,除了采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SCL-90(Sympotom checklist 90)和UPI等心理测量量表外,还应设有根据本校本院学生特点设计的相关调查问卷,这就需要系统具有问卷定制的功能;再次,调查系统的目的是获取数据和分析结果,因此形象化的问卷结果统计功能将更有助于结果分析;最后,保护调查对象的信息安全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系统应具有较明确的权限控制和分配功能。
2.系统描述
为了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我们将系统设计为B/S架构,主体框架结合Extjs+Struts2+Hibernate实现。其中,表示层是与用户交互的地方,系统通过表示层将所有功能提供给用户,同时接受用户指令并传送给系统后台,表示层采用能提供较好页面布局、功能强大组件和优质页面风格的Extjs框架;业务层应用Struts2框架,为了减少配置工作,使模块更清晰,系统采用动态调用的方式;数据库采用在主流Windows系统和Microsoft开发平台上表现更稳定、整合度更高的My SQL数据库。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系统实现了用户管理、权限控制和分配、问卷发放和填写、问卷定制和答卷收集展示等功能。用户根据其角色不同,被分配以不同权限的功能,最高权限的管理员用户同时具有上面4种功能,普通的被调查对象,通常只有填写和查看问卷的功能。
3.系统功能实现
(1)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是具有高权限的管理员用户才能看到的模块,具有添加用户、删除用户以及修改已有用户信息等功能。这里的用户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员,另一类是进入系统进行心理测评的普通用户或一些被特别授权的特殊用户。不同的用户进入系统后,看到的界面和功能不同。
(2)权限管理模块
权限管理模块同样是管理员用户界面的模块,主要分为角色管理和角色授权两个子模块。角色管理模块可以为任一用户分配角色:管理员、普通用户或特殊用户;它的系统界面如图2所示。
而角色授权模块是为每个角色分配该角色能够支配的权限,这里的权限涵盖了系统中用户管理、权限管理、问卷管理等所有功能。角色授权在权限管理和系统安全性能保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系统界面如图3所示。
(3)问卷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问卷的填写、发放和管理功能。作为受访对象的普通用户在这里可以查看由管理员发放给自己的问卷,并填写和提交。考虑到心理测量量表和调查问卷经常需要根据受访对象进行调整或更新,因此管理员用户可以在问卷管理模块中,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问卷的定制,包括新建问卷、删除已有问卷和修改已有问卷。其中对已有问卷的修改,包括添加新题目、删除已有题目、对已有题目的内容或题型进行修改等功能。
(4)答卷收集展示
普通用户在填写并提交了问卷之后,可以对自己的问卷进行查看;管理员在此基础上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用户的问卷数据结果。此外,系统增加了一个问卷展示功能,可以用图表等形象的方式将结果展示出来,以利于后期的数据分析。
4.系统应用
管理员将受访学生的信息录入系统,分配予普通用户的权限。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他们所处的年级有较大的关系,因此结合受访学生的特点,编制了适合不同年级研究生的调查问卷,并在系统中分别发放给对应的普通用户。受访者无论在宿舍、实验室还是图书馆,只要任何有校园网络覆盖的地方,即可随时登录系统填写问卷。极大地降低了传统纸质问卷方法中印制、分发和回收问卷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同时提高了调查问卷工作的效率以及问卷的回收率。
●总结
失恋大学生心理学调查及心理干预 篇3
关键词 失恋大学生;干预组;对照组;心理咨询干预
失恋是当代大学生中非常多见的一种情感危机,如果不能很好的疏导、处理,很容易诱发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对失恋大学生积极关注,并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是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和辅导员的工作重点之一。笔者分析了本校(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失恋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并了解了其不良情绪和认知,对其采用了心理咨询干预和疏导。其结果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对68名本校失恋大学生做为观察被试。其中女性被试36人,男性被试32人;年龄21~25岁(平均22.8±6.8);大二学生26人,大一学生42人。随机将被试分为心理咨询干预组(n=34);对照组(n=34),两组被试在心理辅导教师指导下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 SDS)记分评估。心理咨询干预组经两个月心理咨询干预后,与对照组再次进行SAS、SDS及心理访谈,以观察心理咨询干预效果。(其中有4被试无明确原因自行脱离实验)
2. 心理学调查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学调查。分别将SAS、SDS中的20 个项目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粗分,然后通过公式转换:Y=in+(1.25X),即以粗分乘以1.25后,取其整数部分为标准分(index scor, Y)。
3.心理咨询干预手段
咨询干预组的被试,尤其失恋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分得分较高的失恋大学生,采用心理咨询理论中,认知理论中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进行咨询干预,以纠正其歪曲的认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引发的不良情绪。
二、结果
两被试的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心理学调查见下列表格,两组被试在进行心理咨询干预前SAS、SDS标准记分无明显差别(P>0.05);而心理咨询干预组经两个月心理咨询后,SAS、SDS标准计分明显降低;对照组有所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被试在心理咨询干预前,情绪和人知的歪曲程度无明显差异。心理咨询干预组被试,经两个月的咨询干预,自我评估表明,情绪改善明显。对照组被试则表示情绪困扰没有改善,还有6人出现睡眠问题。
三、讨论
大学生因心理素质、挫折承受能力等诸方面的差异,遭遇失恋后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良情绪反映及心理失衡现象。其失恋后的挫折感受和不良情绪反应与失恋者的性格、童年期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好坏、恋爱时间的长短及恋爱关系的深浅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对于绝大部分遭遇失恋大学生来说,他们能正视和接受现实,平稳度过失恋后的心理波动期,然而也有些失恋学生会长时间沉浸于失恋的痛苦中,并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情绪反应和歪曲的认知。
本研究对本校68 名失恋后大学生进行心理学调查(SAS、SDS)和不良情绪、歪曲认知的访谈,以期发现失恋后异常的情绪、不良认知引起的心理变化,并对心理咨询干预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心理咨询干预,结果发现心理咨询干预组不仅SAS、SDS标准得分减少,而且不良情绪和歪曲认知明显改善,而对照组的被试,其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增加,歪曲的认知没有改善,还有部分被试出现顺面的问题。在此,作者建议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以及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和辅导员,应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关注失恋的大学生,主动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干预,可以很好的防止失恋后的大学生陷入情感危机,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对于高校维护正常学习氛围,创建和谐校园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李曼,郝风贤.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2:81.
[2]王翔朴,主编.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
设计心理学学习心得 篇4
姓名:程涛学号:1008021009
班级:艺设一班
不知不觉,我们这学期的设计心理学已经上了一大半了,通过学习,自己的认识也有了很大改变,原来认为设计是自己的事情,是一门非常激进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的个性,现在发现设计的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人与物、人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理解其各个方面的心理特征就显得十分重要。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的一门理论课,是我们做设计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人们的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也能研究人们在设计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能够反应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通过对着门课的学习,我对设计和心理学的意义有了初步了解。
设计是与我们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一门学科,设计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手段去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的因素,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包括设计师。消费者和设计师是具有主观意识和自主思维的个体,都以不同的心理过程影响和决定设计。
从我们学习的专业来说,使用方式及文化内涵只有符合消费者的要求,才可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良好的市场效应;而设计师在创作中必然受其知识背景的影响,即使在同样的限制条件下也会产生不同的创意,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消费者的心理,主要研究购买和使用商品过程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对设计师而言,就是如何获得及有效的设计参数,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设计师的心理,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发展设计师的技能和创造潜能。
设计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篇5
3D打印机是一位名为恩里科·迪尼的发明家设计的一种神奇的打印机,它不仅可以“打印”出一幢完整的建筑,甚至可以在航天飞船中给宇航员打印任何所需的物品。
3D打印并非是新鲜的技术,这个思想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并在20世纪80年代得以发展和推广。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把它称作“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三维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这种打印机的产量以及销量在二十一世纪以来就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其价格也正逐年下降。
使用打印机就像打印一封信:轻点电脑屏幕上的“打印”按钮,一份数字文件便被传送到一台喷墨打印机上,它将一层墨水喷到纸的表面以形成一副二维图像。而在3D打印时,软件通过电脑辅助设计技术(CAD)完成一系列数字切片,并将这些切片的信息传送到3D打印机上,后者会将连续的薄型层面堆叠起来,直到一个固态物体成型。3D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使用的“墨水”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
我想有以下3点好处: 1.每个人都可以是发明家
3D打印,首先要有需打印物体的三维模型,可以是在电脑中设计的三维数据,也可以是根据现有实物扫描采集数据,再在电脑上加工,然后借助3D打印机,加入所需要的特殊材料,比如塑料、金属粉等,然后打印出实物来。
3D打印技术的革命性在于,传统的制造是做“减法”,即在一块材料上借助工具和设备进行切削,例如把铁块变成特定形状的零件;而3D打印是做“加法”,严格说叫做“累加生产”,一层一层累加,其实是把一个物体通过无数个水平切面累加起来,最终堆叠出需要的东西。“不受外部形状、内部结构的限制,只要在电脑中提前设置好数据,加载到机器中,就能自动打印出想要的任何形状。”李裔?指出,3D打印的优点在于精度高,误差在0.1毫米以内,这样的精度可以满足手机、电器产品、汽车外壳等各种工业产品的需要。
有了3D打印,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家或者很近的地方把脑中想象的物品打印成实物,每个人都是发明家的DIY定制时代到来了。3D打印机也有可能走进家庭,目前价格较低的机器每台售价数千元,加上每千克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的耗材,未来如果普及,预计成本将降得更低。
2.医学领域最有用武之地
除了平添生活乐趣,3D打印在医学领域大有用武之地。
以假牙为例,过去人们要定制一副假牙,需要反复倒模制造人工模具,不仅耗时,而且昂贵。现在有了3D打印,只要用一个小巧的数据采集器伸入口腔进行三维摄影采集数据,然后通过电脑软件处理,就能很快定制假牙的全套数据,接下来,选用假牙专用的材料,比如钛合金,经过两三个小时的“打印”,量身定做的假牙就做好了。
而医用3D打印更远大的目标,是要在打印机的“墨盒”中装上细胞,“打印”出真正的人体器官,让患者受益。不过,这显然不仅需要3D打印的技术,更需要和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研发的结合。
3.创造与智造成未来趋势
首先,相比于做一颗假牙的倒模、制模过程,3D打印出一颗假牙的时间固然缩短了,但是相比于规模化工业生产,一秒钟内冲压成型,一分钟内流水线上生产出成批产品,3D打印缓缓堆叠的速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其次,新设计一个汽车零部件,如果要新开一套模具可能需要十几万,利用3D打印或许只需数千元,成本大大下降。但如果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一套零部件生产系统可以反复、大量生产,而3D打印则要一个个打印,成本并不低。
不难发现,3D打印的优势在于定制、少量的制作,在现阶段更多的是用于体积较小的产品,而在量产方面,3D打印并不合适。另外,现阶段的3D打印,能够使用的材料也有限,最多的是塑料,而市场上的产品有千百万种材质,全靠3D打印并不现实。如果没有材料科学的突破,不可能取代目前的机械加工模式。
市场调查课程设计心得 篇6
浦金莲
通过一学期的市场调查的学习,学到很多,收获也很多。应该是二十年来第一次正式接触市场调查类的专业知识,有困难有挑战同事也有成绩与欢乐。经过了期末考试后,我们也要进行新的考察任务——课程设计。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的陌生与新鲜,小组团队合作,经过大家的不屑努力,完成了一系列的设计、调查、统计、整理、分析和汇编。
我们从一开始的接到调查任务,然后就进行了人员分组。再小组集中讨论调查的主题以及人员相关任务分配,从一开始的内容收集、资料调查,我们开始各自奔波搜集调查。接触这一些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人、事、物以及资料,一切是那么的新鲜和富有挑战性。选定课题,学生周边的事物很多,要选定一样具有代表性而又是大众能够接触并使用较频繁的,并且不是经常能够收到的调查问卷,所以需要大家深入讨论,这是个关键,一切都从这个开始。设计问卷,我们需要考虑全面的问题,要从客观情况出发,不能带有主观色彩,还得需要集思广益,这样问卷不仅具有大众代表性还是很全面的。数据统计分析,将填好的问卷资料整理并统计出结果,将其数据化呈现在报告中,并加以文字进行表述解释。编写报告,将所有搜集到的资料以及我们调查到的资料都整理好,统一按照规范的格式来进行编写,并进行修改,使之更详尽、简洁、明了、易懂。
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着步骤一步一步来的,我们看着书本,对着网页学习这怎样去做好这份调查报告。所有人都是第一次接受这个任务,我们小组成员大家一边努力边学习,不断的进步。我们学习怎样去设计问卷,怎样试着站在调查者的角度考虑消费者的想法与观念。我们去各家超市了解洗发水的品牌级价格,以及每天的销售量比较,看消费者更倾向于那类产品,倾向的原因以及需要改进的要求级目标,都要在问卷中一一体现出来。我们还需要上网广泛收集资料,利用一些前人的资料与结果,借鉴与参考,使之更加合理化。终于当我们设计出一份比较满意的问卷时。我们面对的是另一个挑战,找人填写问卷并尽可能真实。根据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学校本身存在的男女比例差异,在真正调查是我们还得尊重男女比例来进行调查。这样就不免增加了调查的难度,但这是尊重事实与真实代表性,所以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个原因,并去执行。当问卷全部填完时,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数据统计与计算,计算出人们比较喜欢的,倾向的,要求的,期望的等等所有需要统计的数据,进行制作表格等基本文档。根据数据,我们得出结论,就课题需要讨论的目的等,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一切数据及资料,到最后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我们要遵循一系列规则,报告简洁明了,看了使人一目了然,清楚报告所要反映的内容。
设计心理学问卷调查及心得 篇7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理特征,心理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 多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而出现的表现, 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等特点[1]。当前我国成人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高达1.5%, 同时呈现上升趋势[2]。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负性事件, 作为大强度的刺激源能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 造成负面的心理特征[3]。根据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 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满足患者需求将具有科学的临床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 入选标准:首次发作, 病程在1周内;诊断符合国际心脏学会和协会 (ISFS) 及WHO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心功能在Ⅲ级以内;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愿意合作治疗与护理。男46例, 女34例;年龄35~83岁, 平均年龄 (63.55±9.12) 岁;婚姻状况:已婚56例, 离婚4例, 丧偶10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6例, 初中10例, 高中和中专40例, 大学及以上2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两组一般人口学特征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治疗与心理护理
两组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利尿剂、ACE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和β受体阻滞剂,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 具体措施: (1) 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积极询问患者的患病情况及治疗经历, 以及患者患病过程中主要的症状和主观感受, 旨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讲解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危害以及治疗的重要性。 (2) 讲授行为模式与慢性心力衰竭病之间的关系, 我们针对患者的表述采用不同的干预技巧, 对其不同的信念进行干预, 探讨在服药过程中患者遇到的问题及担心, 消除或减轻患者对疾病的紧张与焦虑, 使患者意识到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行为模式。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与护理后3个月,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与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对患者进行心理与生存质量测评, SAS评分>50分为焦虑。SCL-90总分超过70分或阳性项目数越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 可考虑为阳性。
2 结果
2.1 焦虑变化
护理前后两组SAS得分差异明显 (P<0.05) , 同时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得分少于对照组 (P<0.05) 。具体见表1。
2.2 生存质量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中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等因子得分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具体见表2。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 具有发病率、致残率, 病死率的特点。普通人群中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高达3%左右,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不断增加[4]。我国35~74岁人群中约有400万慢性心衰患者, 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心理护理干预是指通过增强情感支持、社会支持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本文结果显示, 护理前后两组SAS得分差异明显 (P<0.05) , 同时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得分少于对照组 (P<0.05) 。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中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等因子得分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
总之,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表现为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焦虑状态, 提高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雪燕.B型利钠肽在左心衰竭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中的价值[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 2005.
[2]张风侠.农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 2009, 16 (68) :15-17.
设计心理学问卷调查及心得 篇8
对职教中心电脑学区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被调研学生各因子均值中的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人际关系等八项均高于国内常模,其中强迫、焦虑、恐怖、精神病这四项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这说明以调研群体为代表的职业高中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一、职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剖析
造成职高新生上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既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素质的缺陷。
首先,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举止、道德水平、思想品质、处事原则等方面都对子女有着巨大的影响。目前独身子女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育发展、轻思想心理教育的现象,造成学生适应力、协调力、受挫力差。另外,单亲家庭等问题家庭的增多也容易使子女形成性格冷漠孤僻、自卑多疑、人际关系淡漠等特征。其次,学校环境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应试教育带来的繁重学习任务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烦躁、自卑、忧虑、缺乏生活兴趣、性格不开朗等心理倾向。在社会因素方面,剧烈变动的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要求不断升高,择业的困难,毕业后的出路茫然,使得职校学生望而生畏,无所适从,产生困惑、迷茫和不满等心理。
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因,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学生个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有很多学生存在着人格缺陷,表现为孤独冷漠、多疑冲动、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批评和建议、人际关系困难等;二是自我意识缺乏客观性和正确性,许多学生期望值过高,自控能力差;三是缺乏科学的社会认知,从而产生悲观、失望、消沉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出现攻击型和反社会的人格障碍。
对绍兴市职教中心电脑学区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得出的图表数据同时显示,男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均值均低于女生,且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人际关系等五项的数据与女生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以调研群体为代表的职高新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其原因可能与性别特征、男女青春期开始时间差异、性别角色社会化有关。女性天性比男性胆怯,性成熟早,感知细腻,情感上脆弱,性格上的依赖性强等。同时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使进入青春期后的女性自我评价有所降低。
二、职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
首先,应该着重改善职高学生的环境因素。对职高学生来说,环境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因素和学校环境因素。后者中的教育因素(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课程设置等)是影响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因此应主要从教育因素入手,改善学生所处的环境。
其次,要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创设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关爱和尊重每个学生,对学生思想言行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对学生某些严重错误或过失要进行“低调”处理,采取宽容爱护的态度进行教育,这样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同时能抚慰他们扭曲的心态。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解决途径是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绍兴市职教中心电脑学区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学生的心理现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相对的解决途径也不能完全一样。对个别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应以解决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主要目标;对大多数学生,应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而对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应以优化心理品质、促进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因此学校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选择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具有层次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还应多样化。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分共性和个性的。对共性问题应面对全体学生开展普及教育;对个性问题,应以专题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举办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等方式加以开展。
同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也应注重全程性、全面性和有效性。全程性,即坚持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全面性,一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二指要树立整体观念,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进行引导。有效性,指心理教育效果的有效。
最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同步优化教师和家长的心理素质。根据调查,师源性和家源性的心理问题在职高学生中大量存在:51.54%的中职学生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不是打便是骂,8.02%则对子女不管不问,54.31%的学生的父母关系很糟。这些不当的教育方式和不好的家庭环境都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从而降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此外,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设计心理学问卷调查及心得 篇9
导言:心理素质将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心理健康将成为21世纪对人才选择的重要条件,为此特举行这次小学生心理问卷调查,希望同学们如实填写。(注:年级、班级、性别必须填写;总共21道选择题,每一道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希望同学们如实填写)
年级
班级
性别
1、你上学读书是为了()
A、没有知识不能生存 B、替老师学习C、替父母学习
D、读书后 赚大钱 F、同学间好玩
2、课堂上老师提问()
A、马上回答 B、想一会再回答 C、等别人答 D、老师抽问才答,一般不回答
3、老师布置的作业()
A、认真完成 B、完成一些 C、不完成 D、边做边玩
4、期末考试时()
A、心情紧张 B、有点紧张 C、无所谓 D、有信心,不紧张
5、爸爸妈妈回家晚了感到不安。()
A、是 B、不是
6、看电视遇到伤心或感人处时()
A、跟着流泪 B、没有眼泪 C、那是假的 D、非常激动
7、和同学在一起,你感到()
A、快乐 B、一般 C、不合群 D、孤独 E、自卑
8、见了认识的长辈()
A、主动热情招呼 B、不好意思 C、躲起来
9、家里来了陌生客人:()
A、喜欢 B、主动招呼 C、不理睬 D、怯生
10、与新朋友在一起()
A、主动邀请一起玩 B、不好意思接近C、只顾自己玩
11、受到委屈时()
A、为自己辩解 B、与人争吵 C、独自生闷
12、你心中的秘密最想告诉()
A、老师 B、家长 C、好朋友 D、谁也不说
13、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时()
A、原谅 B、要求对方道歉 C、骂对方 D、反踩他一脚
14、学校做清洁时()
A、认真做 B、老师在就认真,不在就马虎 C、边做边玩 D、不做要受罚,只好做
15、对左右为难的事要果断选择一种方法()
A、是 B、不是
16、做事不成功时,你是()
A、不服气,再做 B、总结教训 C、请别人帮助 D、不再做
17、对小动物,你()
A、喜欢 B、不伤害 C、捉弄 D、喜欢弄死
18、对学校的纪律和常规要求()
A、自觉遵守 B、老师来就遵守 C、有时违犯 D、经常违犯
19、竞选干部时()
A、我能行 努力争取 B、当干部要多做事 C、无所谓
D、不愿当 E、我不行
20、你是这样想的或这样做的请打√,否则打×。
A、校园有纸屑,不是我丢的,我才不捡。()
B、在操场上体育课,教室灯亮着,不关我的事。()
C、自来水没关,又不是我交钱,不管它。()
21、你到学校的心情是()
A、愉快 B、一般 C、有时烦 D、不愉快 实践调查设想:为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现状,利用实习时间,对我所在的学校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制定实施有效的策略。
实践调查的具体目标 1、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调查实施对象:角峪镇中心小学小学全体学生 实施调查步骤:
1、通过网络收集相关的资料和翻阅相关文献。
2、和学生面对面交流调查。
3、学生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析:
1、厌学情绪很高。学校理应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乐园,可调查结果表明:30%的小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具体体现在学习“不主动”或“有时主动”。54%的学生坐到书桌前准备学习时,会马上或有时感到厌烦。20%的学生会在对学习厌烦时找“头痛”或“肚子痛”等借口。36%的学生对学校的环境不适应,主要体现在由于不喜欢某老师而讨厌其执教学科。尚有10%左右的学生感到老师讨厌自己。情况更糟的是,高年级学生厌学情绪更为突出。
2、绝对自我中心。这一些孩子凡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认为最好的总是应该是自己拥有,坚信自己的判断正确无误。这类孩子往往不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对自己不善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例如,五年级某位同学在班中成绩属于中上等,有一次小组合作讨论一道数学题目,几个同学都不约而同想到了这题的一个简便方法,老师请她代表小组讲解,她在讲解后补充了一句:“老师,这题的解法是我先想到的。”同学们在课后指责她抢功,可她却说:“没有我,凭你们怎么会想到。”
3、面对考试感到焦虑。小学生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在考试上。面对考试,20%的小学生情绪紧张,高年级学生面临的压力更大,拿高分是直接的心理动机,已能体验或预计到考试结果对自身潜在威胁,因此担忧更加明显。47%出现轻微焦虑,24%属于过度焦虑。考试焦虑同时又辐射产生了小学生对人的焦虑,通常表现为过度关注自我,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
4、抗挫折能力差。人的成长是无法离开挫折的,有人说:没有被拍打的皮球,算不得皮球,没有经过挫折的人生,就不能算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真正走向成熟。可观察身边的有些孩子,他们在面对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时,缺少自我调控的能力,觉得世界都在他眼前塌了,他们那脆弱的心理承受力甚至到了不堪一击的程度。五年级的某位同学一直在班中担任要职,五下年级班委改选,他落选了,他一下子对前途失去信心,成绩直线下降。四年级的某位同学因一次考试成绩下降了许多,挨了老师的批评,逃学在家,经老师、家长多方做工作,才到校上学,可每次考试,他诉说总觉得头痛。
小学生心理成因原因分析:
1、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虽然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是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较简单。而且,学校教育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心理教育意识淡泊,缺乏系统研究。考试指挥棒依旧左右学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学业越来越重,考试越来越频繁,分数越来越被看重。教师劳累,学生更遭殃。教师的压力也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学生过重的心理及学业负担。学校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
2、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父母祖辈都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对孩子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使孩子们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境地。相当一部分家长缺乏“施爱”的技巧,因而孩子们无法体会“被爱”的温暖。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学业上又加大了砝码,令其上辅导班,为其请家教;教辅用书、过关练习一大套,做完课内做课外。家长的溺爱、高期盼,这一矛盾体,滋生了孩子诸多的行为与心理问题。少数学生父母离异,家庭破碎,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小学生心理教育几点建议:
1、建构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经营”运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结合素质教育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尽快建立相关的考试评价系统及切实有效的监控机制,扭转考试指挥棒,加强对学校的政策导向、微观调控,建立自上而下的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经营”机制。
福利院儿童行为及心理调查研究 篇10
—基于襄樊市儿童福利院的调查分析
摘要: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福利院儿童只能长期呆在福利院内,这使他们脱离了与社会的联系。同时,由于我国现行福利政策还不够完善,导致福利院儿童在福利院内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甚至一些福利院儿童由于和社会的脱节,使他们在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上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福利院儿童始终是要走出福利院,走向社会,因此,对于了解福利院儿童在福利院内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巩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极为重要。
关键词:福利院儿童 心理问题 社会适应
一、政策背景与研究目的
1978年中国有49个儿童福利院,共收养3665名儿童,到1996年,共有84个儿童福利院,共收养11083名儿童。18年间共增加了7418名儿童,即增加了两倍。①据民政部全国孤残儿童信息系统统计,截止2008年7月,我国共有孤残儿童51.36万人,其中需要儿童福利院收养的为28.5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万分之2.15.福利院儿童的数量之多,增长之快的现象,不仅会给福利院儿童的自身生存发展带来危机,还会给社会的稳定带来挑战。因此,福利院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亟待我们关注。
实际上,福利院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对象。但是,由于福利院儿童的特殊状况以及传统福利院照顾模式的弊端,导致儿童福利院只能得到医、食、住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他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认知却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发展。因此,这些儿童的潜能也很难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开发,更不可能像社区儿童那样的发展。
福利院儿童的活动范围极其有限,他们交往的对象也相对的固定,这对于他们健康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认知的发展及其不利。加之,福利院工作人员数量有限,素质参差不齐,甚至由于个人爱好等因素都会对福利院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只有经过社会化,自然人才能成为社会人。许多事实证明,儿童要健康成长,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成员,不仅需要在身体上受到照顾,还需要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发生感情上的联系,否则,社会化就会受到伤害②。
迄今为止,我国有很少儿童福利院运用专业的知识关注福利院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结局他们的心理问题。一方面,由于我们条件不够充分,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每年培训10000名社会工作人员,然而,却只有很少一部分参与到相关工作当中,这导致了我们的专业人士的匮乏。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们时刻关注着福利院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经常到儿童福利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惑,给他们带去快乐。同时,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他们的一些主观感受和经验,为我们了解福利院儿童的心理问题带来了一把钥匙。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福利院儿童,在我们的本次研究中主要是18 岁以下的,他们都具备了一定的行动能力,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行事,自主判断能力加强,权利和责任意识逐步形成。本此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襄樊市儿童福利院的M个儿童,在这M个儿童中具有一定身体缺陷的有N个,身体状况良好的有M-N个;其中有X个儿童的户口是襄樊,M-X的户口是外地;女孩H名;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一年级以下;在福利院的居住时间是K月到L年不等。
(二)数据收集
本此研究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进行。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人在情境中的、真实的了解福利院儿童的机会,使得研究者有可能通过长期的交往与被研究者之间建立可靠的亲密的信任关系,从而深入福利院儿童的日常生活,倾听、记录他们的声音和需要,获得许多其他的研究方法所无法了解的真实的可靠的数据。从2008年3月到2010年4月,我和刘敏,曹曼丽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利用节假日,星期天,课余时间都会来到襄樊市儿童福利院观察、访问孤儿。刘敏同学组织成立了义工群,经常举办一些活动给福利院孤儿带去欢乐;通过与福利院的负责人协调带孤儿来到大学校园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带领他们到烈士塔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组织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为他们补课,教授他们各种文化知识;我们还协助福利院帮助孤儿寻找爱心妈妈为他们庆祝生日。我们在每次的活动中都留下了珍贵的照片,在活动后都写了活动总结和调查笔记。两年的调查活动不仅使我们与福利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且通过与福利院儿童的交往我们对福利院儿童的心理特点、心理问题都有了自己的更加深刻的认识。
由于福利院儿童一般不愿意接受正式的结构式访谈, 本此研究主要通过无结构式访谈收集数据。为了尽可能地确保访谈的质量, 所有的访谈都是在研究者成功地与福利院儿童建立起信任关系之后进行。在访谈前,我们会给福利院儿童一些零食或者与他们一起做一些游戏;访谈中,我们引导被访福利院儿童自由地表达所有关于在福利院的感受;访谈后,我们会鼓励他们好好学习,鼓励他们与伙伴们互相帮助,好好相处。我们的访谈大多以小组形式进行,当我们在访谈一个福利院儿童时,也通常邀请其同伴参与,要求他们对同伴的话进行评价,以保证访谈内容的真实性,还可以从中看出访谈者的人际关系。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适时的进行引导、语言概述、反应感受、总结,同时也对被访谈者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一并记录。
(三)数据分析
在我们的研究中, 每天的田野调查结束后, 我们就尽可能快地详细写下田野笔记, 将录音资料、图片资料翻译成文字,并且及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学术感想,查阅相关的文献进行理论对照。为了避免期待效应、刻板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总会在结论形成之前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反复调查不断地验证,归纳总结直到达成一致意见为止。同时为了提高研究的效度我们尽可能多的对福利院儿童进行交流、访谈;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研究的课题的可行性研究;并且也征求了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意见对我们的研究发现和阐述予以确认,补充和校正。最后我们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编码、分析逐步的发现相关的主题、类型、模式。
三、研究成果
尽管福利院儿童在救助机构里获得了包括食物、衣物、住宿、医疗等在内的基本生活资料,但是由于缺乏家庭模式的照料,福利院儿童的成长并不总是那么的健康。通过在襄樊市儿童福利院的长期实践调查,我们对这里的儿童有了一个比较熟悉的了解。从不同性格的孩子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的不同的心理特点行为方式,而这些区别反映出来的却是福利院儿童同普通的家庭儿童之间的差异。
(1)占有欲与攻击性行为强烈。初次见到11岁的党原朋的时候由于福利院放行的时间还未到我们被栅栏隔开(为了防止福利院的孩子随意外出他们宿舍楼口被安装上了铁栅栏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能外出在院内活动)急切想要外出活动的他使劲的摇摆着铁栅栏,看到外面许多的大姐姐大哥哥来陪他们玩他还兴奋的打起了跟头。在同孩子们游戏时他也总是不服从规则,不接受游戏中简单的失败的惩罚;在分享食物时经常还吃完自己的一份后运用暴力手段向其他的儿童索取;福利院仅有的一个滑板也被他独占,即使是和他很熟并经常给零食
吃的志愿者也很难从他那里要到。8岁的刘明比党原朋的情况还要糟糕,刘明天生有语言和视力的障碍,但是身体比同龄人还要壮,他的攻击性行为十分严重只要外界稍有对其不利的干扰他就会还以攻击。他曾经将一个四岁的孩子脸部打出血仅仅因为孩子爬在他的脚下玩耍,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对其也是十分谨慎的经常防范他和岁数较小的孩子近距离接触。但是,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十二岁的刘明经常会来到我们的志愿者旁边喊:“哥哥抱抱,哥哥抱抱”。从福利院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党原朋和刘明都是在几个月大的时候被家里丢弃后被送到孤儿院的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关怀。埃里克森的“阶段需求论”认为处于口唇期的婴儿如果未得到母亲的充分照看,婴儿便会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而这种不信任感将会延续到个人成长的后来阶段。③从“哥哥抱抱“可以看出 刘明和党原朋的“暴力“、”不服从“并非是社会上的利益性的暴力倾向而是那种来自于人的原始本性的生存需要。(2)自我意识匮乏。“哈哈,我捡到5元钱“,12岁王涛捡到钱后十分开心并有占为其有的想法。”阿姨(福利院工作人员)说过捡到钱后要交公的“ 党原朋提醒他说。”奥,我又没说我要这钱“说完,王涛将钱交给了阿姨。志愿者将带来的食物全给了他偏爱的李慧,李慧开心的想独自享用,刘丽嫉妒的对其说:”阿姨说过哥哥姐姐们给的食物我们不能一个人独自吃要大家一起吃“于是李慧将食物分给了李丽一部分。在福利院里你经常会听到”阿姨说“,阿姨是这里的权威,阿姨为他们安排了一切的衣食住行,他们认为阿姨就是真理,阿姨就是一切。福利院的孩子对自己的语言、行为、想法很少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他们不能正确的认知自我,不能明确的判断是非曲直,他们唯一的真理就是”阿姨说“。甚至在他们的未来规划和发展上他们也没有自己的主见,15岁的黄菲在福利院附近的中学读书,成绩中等。当我们问及她将来想要干什么的时候是她说‘不知道,但是阿姨让她好好学习将来去清华读书’,当我们问她那么你喜欢读书么她说‘不喜欢,我的成绩不好’。自我意识是人根据所处的环境以及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自我意识的建立对于人们正确的认识自我,控制自我,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意识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家庭,父母根据自己对于社会化目标的理解,运用各种教养技术使儿童社会化,并使其自我得到发展。④然而对于处于封闭、纯净的福利院环境以及衣食住行全由专门人员负责的福利院儿童来说自我意识建立的状况堪忧。
(3)人际关系危机。在福利院内你会发现受欢迎的儿童往往是那些比较可爱或者是性格比较温和的孩子。而那些具有攻击性的,或是不可爱的孩子总是无人理睬有时候还是大家“讨伐”的对象。诸如党原朋、刘明那样的经常受到大家的一直排斥,但是他们却对此嗤之以鼻并不在乎。我曾和党原朋谈及过此事,‘伙伴们总是那样的怕你,都不想和你相处,你遇到什么困难大家也都不会帮你,你有什么感想啊?’,‘那有怎样如果他们有谁不听我的,我一定揍扁他’。研究发现,受欢迎的,被接纳的儿童是相当平静的乐观的,友善的,能够成功并维持相互交往,能和伙伴友好的解决争端。这些儿童表现出很多的亲社会行为,很少有分裂性和攻击性行为。与此相反,被忽视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害羞,退缩,他们不善交际,在游戏活动中,他们比一般儿童做出的努力要少,也不能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但是他们若引起别人的注意总是以极端的方式。⑤何俊,12岁,机灵活泼,乐于助人,受到包括福利院工作人员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他的声音总是软软的很温柔,总是能主动将自己的玩具和别人分享,在福利院内也积极的帮助工作人员做一些打扫卫生、照顾小孩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童生来是人,人都有一种对友谊和感情的需求,但是像刘明、党原朋这样对周边的人总是以攻击的方式对待而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正常的需求。笔者认为其根源可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人总是具有生存、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虽然这些需要并不是逐层实现的,但是上一层的需要在未得到满足前,对下一层的需要必然会有所减少。因此,对于那些不善于交际的福利院儿童应给与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到安全,感到生存的优越性。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由于各种原因福利院儿童机构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福利院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比较低,缺乏专业的福利院儿童教育方法;福利院的“强制保护”使福利院儿童缺乏与社会的交流的机会;福利院物质关爱的片面性导致福利院儿童身心健康不能得到满足,导致其社会适应性不强。当然,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单方面的苛求福利院机构的变革,福利院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各方努力来共同解决。我国政府已经承诺将会继续加大对各地儿童福利院的各方面投入,强调要加大对福利院机构的设施建设。但是, 只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建设,并不足够。福利院儿童救助机构提供的服务,应该更大程度地切合福利院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社会融合的需要,未来发展的需要。
通过模拟家庭干预福利院儿童的反应性依恋障碍。由于福利院儿童没有机会或者不能很好的与亲生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没有与母亲建立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这方面的缺失容易产生“反应性依恋障碍”。良好的家庭功能有助于儿童各种社会能力、社会技能的形成。具备良好社会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儿童更容易在同伴群体中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社会交往状况就表现为良好。通过模拟家庭或家人的方式让福利院儿童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产生一种替代性的依恋以弥补他们角色空缺。襄樊市儿童福利院通过网络、报刊等方式积极号召社会人士来满足福利院儿童的这种需要,在福利院儿童生日时都会有“爱心妈妈”来与他们渡过。“爱心妈妈”给福利院儿童带去的不仅仅是生日礼物更重要的是一种身心的关怀。“爱心妈妈”的拥抱、亲吻、抚摸,让孩子们感到温暖,“爱心爸爸”在游戏中的笑声,他们有力的臂膀也让孩子们有一种安全感。
(一)扩展福利院儿童的活动空间,转变对福利院儿童的扶助方向。福利院对儿童传统的扶助方式是一种强制性的爱护,它完全限制了儿童的活动空间,使儿童很少与社会进行交流。同时福利院给予儿童的仅仅只是物质上的扶助,而很少给予儿童精神上和人生发展上的帮助。这一切都使得福利院儿童缺乏对复杂社会的了解以及激烈竞争社会的适应能力。扩展福利院儿童的活动空间,福利院可以在志愿者的协助下组织孩子们在特定的时间外出福利院,让他们感受外面的生活,接触外面的人;转变对福利院儿童的扶住方向,改变单纯的物质供给,还要根据福利院孩子的特殊情况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培训等,以此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打下基础。(二)在空间的扩展上,需要福利院依托社区力量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创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依托社区力量将残疾福利院儿童的康复工作落到实处;就近入学入园,共享教育资源。⑥在扶住方向的转变上要提高福利院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组织福利院工作人员开展各种业务培训,引进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与当地高校合作适当引入志愿者进入到福利院的工作中来。
(三)完善社会体制,建立专业化的福利院儿童救助队伍——社会工作人员。由于福利院儿童大多都是孤残儿,更加上先天照顾的欠缺和教育的不足他们不仅仅是具有生理上的问题并且还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对福利院儿童的救助需要进行医学康复工作、教育康复工作、心理康复工作甚至职业和社会康复工作。由于群体的特殊性,这些工作都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通过科学的工作方法来完成。社会工作人员具有相关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和专业伦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集服务、支持、倡导、协调、影响等角色为一体,他们在儿童福利院可以用非评判、人在情境中等个案工作方法帮助福利院儿童解决各种问题;建立福利院儿童的成长性小组,通过小组工作让小组成员互相了解,增进信任,培养福利院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系统支持,协调各种社会中资源促进福利院儿童的能力建设;通过自身良好的素质感染福利院儿童,倡导福利院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勇敢地面对生活。参考文献:
①浅谈福利院照顾模式的转变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福利院儿童 ②王瑞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二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23页 ③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73-274页 ④李幼穗 :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 第146页
设计心理学问卷调查及心得 篇11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调查;对策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保证,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更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近年来,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视,但是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很少关注。高校教师面对着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所以,必须正确面对和处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引发问题的影响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高校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
高校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涉及范围比较广,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有疲劳、紧张、焦虑、忧郁、烦躁、情绪不稳定、人格障碍及人格缺陷。有些属于生理和心理症状,主要现象是抑郁、精神不振、对教学活动冷淡,他们对外界过分担心和忧虑,时常感到不安全,对某些事情过分担忧。以上心理问题如果存在的时间较长,可能会转化为生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失眠、厌食、腰酸背疼、恶心、呼吸困难、头疼等,这说明心理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调查和研究发现,人际交往障碍也是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很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都与缺失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
二、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师心理健康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复杂和多样的。有些是由当前的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带来的,有些是由教学和科研任务带来的,有些是职称评定的压力和教师之间的激烈竞争带来的,还有些是高校领导对教师心理健康不重视导致的,当然也与教师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足有关。
1.工作压力加大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许多高校推行了一些改革政策和措施,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不断增加:一方面,教师教学的课时增加,超过工作负荷;另一方面,高校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些高校急功近利,将压力转嫁到教师身上,使教师面临巨大的科研压力。
2.职业倦怠出现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一批一批的大学生来到高校,又从高校走向社会,高校教师也一年又一年地进行了相对比较重复的劳动,这就容易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高校教师中一种常见的症状。这种职业倦怠会使高校教师对教育事业产生退缩和畏惧的心理,对本职工作失去责任感,对学生丧失原有的热情和耐心,不顾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把教育当成一种负担,对教学工作不认真,精力投入不足。
3.职称评聘竞争激烈
高校教师必须要面对职称评聘的问题。目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使得高校职称评聘标准越来越高,教师晋升难度越来越大,很多没有得到职称晋升的中青年教师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这影响了一部分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促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建议和对策
1.高校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教学是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繁重的教学负担是引发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高校可以适当增加教师的人数和比例,在任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教师人数,可以有效地减少教师的授课量。在教学与科研的协调方面,要考虑不同教师的特点,对于擅长创新与科学研究的教师,可以适当减少教学任务,而增加更多的科研机会;对于专注基础教学的教师,可以将教学工作向其倾斜。通过教师内部的协调,也能达到减小教师工作压力的目的。
2.建立教师心理咨询中心
国家和社会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每所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该得到同样的重视,要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基础上,建立高校教师心理咨询中心,及时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
3.高校教师主动转变观念
对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教师首先要主动转变这个错误的观念。只有教师心理健康了,才能让大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学习,这是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因为高校教师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者,教师的很多情绪和行为都将通过教学活动传给大学生,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是培养不出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的合格大学生的。
教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高校教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关注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对于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促进高校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设计心理学问卷调查及心得 篇12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健康,护理
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医疗水平、生活质量等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显得突出,而老年人的健康则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有人统计过,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2.5%[1,2]。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3]。而在未来,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只会继续增加。而心理健康对于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4],关注老年人健康,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进而可以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珠海市香洲、拱北随机抽取共10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选取20名60岁(含60)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男83名,女117名。60~69岁159名,70~79岁名38名,80岁及以上3名,平均年龄(65.28±4.52)岁。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2010年9~11月,对抽取的调查对象进行登记并填写调查问卷。所有调查员均经过统一培训,深入社区采取入户调查,调查前向每个调查对象说明目的、所用时间、对资料保密等,在得到同意后发放问卷,由调查员逐一填写所有问卷并当场回收,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00份。
1.2.2 研究工具
采用SCL-90心理健康测试表,该表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量表之一,它从十个方面来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情况程度进行了解,对于分析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特点有帮助。SCL 90总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97,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0.69以上,重测信度大于0.7,内容效应和结构效应也较好[5]。
1.2.3 统计学处理
各个分量表及总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然后对其进行分析。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3.1 心理特点
老年人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其生活的内容、方式及周围的环境都有特殊性,这也就导致了其心理特点也具有独特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身体的不适及慢性疾病发生,视力、听觉、触觉、记忆力不断减退,社会角色的转变,家庭纠纷、丧偶、社会交际等都会对其造成心理困扰,进而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如烦躁不安、易激怒、抑郁、焦虑等。
有很多学者都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讨论,认为老年人有的变得消极、抑郁,十分固执;有的变得特别急躁、多疑,情绪不稳定;有的过于谨慎、啰嗦,说话反反复复;有的不修边幅、生活懒散,对事物缺乏兴趣;也有的变得幼稚、自私,好占小便宜;个性较强的老人常自以为是,顺从行差,不配合治疗,心胸狭窄、妒忌、易激惹等[6]。总而言之,几乎所有心理问题都可以在老年群体中见到。通过笔者的调查结果,参考一些全国及其他地区的调查情况[5,7],可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情况较年轻群体水平明显降低,因此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来加强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3.2 心理护理
想要顺利将心理护理做好,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是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基础。在这个基础条件下,针对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心理护理。
首先,要让老年人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年老所带来或者将要面对的种种问题,包括生理、生活、工作等等方面,让其明白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避免其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正确对待身边事物,有一个好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其次,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于那些身患疾病的老年人,应该积极地治疗自身的疾病,减少身体上的痛苦。多进行体育锻炼和多用脑也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延缓衰老及智力的减退,因此老年人应该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多看新闻报纸、练习书画等。作为医护工作者,对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护理也是心理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老年人周围所生活的环境对于其心理的影响也很大,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生活在一个环境幽雅、干净、整洁的地方,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心情舒畅的事情,因此建议老年人多去那些环境优美的地方散步、休闲、旅游等。应教会其正确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乐于助人、热情宽厚,一个融洽的生活环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家庭的和睦更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要体谅年轻一辈的工作和生活,不倚老卖老,多关心家人,这样全家才能生活得幸福快乐。
另外,作为晚辈,更应该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予以关注和支持,努力营造温馨、快乐的氛围,使老年人感受到家的温暖、社会的温暖,安度晚年。
4 结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及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越来越显得重要,并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幸福,而其心理特点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心理护理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才能更好地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使其学会自我保健、心理调节,达到满意的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做好老年人心理护理,使其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安度晚年,是医务工作者光荣的职责。
参考文献
[1]代爱英,顾湮,曹杰.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分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9(5);311-312.
[2]秀梅,苏兰若,曹丽君.城市社区老年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中国临床康复,2005,9(24):152-153.
[3]张文范.我国人口老龄化与战略性选择.城市规划,2002,26(2): 68-72.
[4]张玉芳,邹凌燕.护理学杂志,2010,25(19):69-71.
[5]陈树林,李凌江.SCL290信度效度检验和常模的再比较.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23-327.
[6]吴霞,辛春丽,杨文静,等.浅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374.
【设计心理学问卷调查及心得】推荐阅读:
失恋大学生心理学调查及心理干预的论文08-24
设计心理学对工业设计的影响05-29
设计心理学教学08-16
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10-16
建筑设计心理学05-10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06-07
幼儿心理学教案设计06-11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10-23
心理学毕业设计论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