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店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024-09-26

松林店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精选10篇)

松林店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篇1

松林店中学

关于组织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的总结

在今年的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4个“世界无烟日”,主题为“烟草吞噬生命”活动中.我校为了进一步提高师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营造一个健康,清洁,禁烟的良好校园环境,减少烟草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使“禁烟,控烟”活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我校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精神,已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活动,黑板报宣传,学生作文,小报,控烟宣传画廊卫生专栏等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从5月1日到6月1日,为太中开展“2011年世界无烟日”活动期。

1、利用升旗仪式,健康教育课,晨会,班会课等课时对全校师生进行控烟知识的宣传教育。

2、各班同学们从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污染空气等不同的角度,纷纷告诫自己的亲人“为了您的健康,快快戒烟吧”。

我校关于“第24个世界无烟日活动”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圆满结束。

松林店中学

2011.6.2

松林店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篇2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 培养复合型人才

教育思想观念的树立是关系到综合实践课程成败的关键, 因为教育方针是确立教育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教育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必须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教育方针。可以使我们对教育方针有新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宏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内容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 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近几年片面追求升学率, 对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宣传少了, 以致产生了错误观念, 注重应试教育, 放松了能力培养, 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新的课程改革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面对新的机遇, 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积极投入教改, 制定目标, 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二、制定合理明确的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 具有与传统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不同的课程理念, 包括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的观念、课程的性质等。为此, 我校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如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 请专家作讲座, 组织全校教师专题讨论, 赴外地考察学习等, 从而正确认识设置综合实践为必修课的重要意义, 把握课程内涵、更新观念、明确课程目标。在实施该课程目标中, 根据我校特点, 明确以下目标:

(1) 引导学生从社会中、自然中、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调查研究。例如,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农民种粮积极性、收入问题等在调查探究中, 让学生增长见识, 获得亲身参与实践调查的积极体验和相关经验, 从而增强为改变家乡面貌而认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2) 让学生体验自我与社会、与自然、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感悟自我与社会、自然、家庭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 坚持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加强多方合作交流,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并指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造, 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从而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萌发创新意识。

(4) 合理安排时间, 保证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不加重负担, 对综合课程时间优化, 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 发展学生兴趣, 形成健全个性。

三、挖掘课程资源, 丰富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具有开放性、科学性、实践性, 它强调学科间的整合, 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1) 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 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选择学生感兴趣, 有现实意义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课题。把环境教育、生活教育、安全教育、当代科学技术教育、心理与健康教育、多元化教育内容融为一体, 有计划地实施。

(2) 挖掘学生中资源, 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实践中自己提出大量感兴趣的课题, 探究实践为之课程化。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灵活选择和确定。学校的计划作为一个“框架”, 但应留出足够的生成“空间”, 有教师和学生或小组个人去发挥主动完成调查专访等, 寻求人们关注的热点, 真正体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因为农村是广阔天地, 可就地取材, 挖掘深层次问题, 这是我们学校的先天条件。

(3) 挖掘好教师资源。应挖掘校园、社区的教师资源, 应让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师傅, 有特长的家长等组成实践课程的智慧队伍。其次是教师的集体智慧。组织各年级的教学骨干, 安排好具体的可实施操作方案, 结合本校特点订出活动次数, 体现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使教师相互配合, 切磋提高。这样, 既分工又合作, 既集思广益又体现综合的要求, 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综合活动中去, 为加快综合活动师资的培养和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条件。

如何开展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篇3

一、强化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哪里来?我认为这要靠学习,更重要的是靠训练。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反复的训练,仅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的借鉴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狠下功夫,夯实基础,一方面以讲授好阅读课做示范,另一方面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有所借鉴。

二、勤学善思,质疑探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阅读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阅读材料为依据,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想象提出见解和新答案的一种阅读方法。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引导学生质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创造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我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是首先从破题入手,以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其次,是从课文的重点语段入手,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从而全面感知课文的内涵。再次,我从课文的插图入手,以图质疑,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要培育“四有”人才,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教学中,我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地听讲,要求他们做到:听得准、理解快、记得牢,具有较强的听话品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会听、善听的有心人。其次,是让学生开口说话,依托教材,采用讨论、复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第三,利用各种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指导学生勤于练笔,不断不提高作文能力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此我特别注意挖掘教材内涵,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活动,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实践证明,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可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注重实效,对于教材中的短文及精美的段落,要求学生反复诵读,仔仔细咀嚼品味,直至会背诵,除了课本以外,我还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体裁以散文为主,这些文章不仅语言优美、精炼,而且构思新颖、独到,题材广泛,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思,心有所得既让学生写读后感、人物性格分析、文章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等。诱导学生勤于作文,不管是自己对社会的感慨、理解、或是在学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鼓励学生用笔将它记录下来。名家的文章更值得借鉴,在仿写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遣词造句、精选题材、提炼主题、安排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将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除了课堂作文之外,我认为写观察日记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素材,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计划、有重点的观察,做到边观察、边思考、边纪录,逐步养成观察自然、社会生活的良好习惯。

松林店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篇4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 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 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综合实践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 并在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

首先,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小学生的观察注意力差, 易受客观环境和主观情绪的影响。因此, 教师要鼓励和启发学生提问, 利用他们具有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本能与需要这种心理特点, 把观察引向深入, 并适当增加观察的内容, 培养学生自觉观察的兴趣, 使其有所发现。其次,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性, 不要鼓励学生把所有的知识都背下来, 而要引导学生产生创造的欲望, 激励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关注学生的标新立异, 注重学生特殊才能的培养。再次, 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仍处于主导地位, 如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结果的交流, 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 教师对提高活动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始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活动做出计划和设计, 进行选择。这时, 教师应充当讨论伙伴, 提供咨询服务。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以心理疏导、方法调整、价值引导为主,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敢于尝试, 不怕失败, 努力在实践中积累活动经验, 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活动后期, 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合理地反思, 以便更好地开展活动。在实践活动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假设, 努力尝试, 勇于求证, 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充分想象的余地, 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要因时制宜、顺势利导, 鼓励学生有新颖的、首创的和独特的想法, 引导学生在质疑中讨论,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二、善于发现问题, 注重从身边做起

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固定的教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确定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遇到问题时, 要多问为什么, 从中寻找有价值、可探究的问题进行研究。如学生的游戏中、玩具中都蕴涵着很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可进行探讨。

“创新小课题”研究是新世纪以来面对知识经济挑战, 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 其以问题为载体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的兴趣。研究课题可以由教师出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加以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出题, 小组研究确定。教师要树立学生是研究主体的意识, 突出学生主动发现、善于创造, 体现思维重于记忆、方法重于知识、过程重于结论的评价思想。如教师可引导农村学生在家里开发一块土地作为“试验田”, 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养殖或种植, 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收集信息, 然后试着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有的小组写了观察笔记, 有的用统计图来记录和分析, 有的对科学知识有所发现等等。在这种活动中, 学生探究兴趣很高, 发现的“奥秘”很多, 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创设情境, 使理性认识不断上升

综合实践活动中, 教师可以在课上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的问题思考, 组织小组讨论, 以此确定本小组的研究课题, 以积极的态度去实践和体验。教师要通过开放式形式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并且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以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中获得体验, 积累直接经验, 从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如《远离近视, 善待眼睛》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针对现在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的情况, 我按照如何正确用眼、如何给眼睛补充养分、如何给眼睛按摩三大方面的思路让学生分工合作, 开展了实质性的研究工作。学生有的开展相关问题调查;有的查阅养生报刊杂志、浏览相关网站;有的寻求权威人士帮助、访问名医等, 呼吁大家远离近视, 善待眼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调查近视患者120多人次, 走访区域内多家医疗机构, 采访眼科专家11人次, 撰写调查报告20多篇, 对近视的起因、预防、用眼卫生等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课题组还请专家为2000多名师生做《爱护眼睛, 从现在做起》的专题报告。报告中, 课题组成员就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积极与专家探讨沟通。与此同时, 全校师生也踊跃发言, 虚心请教, 全场互动气氛热烈。

四、培养学生乐于创新的品质

学生既有了创新的勇气, 又善于创新, 还不能说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培养成功, 还要培养学生乐于创新的品质。创新的勇气, 善于创新的能力, 在某些时候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被动的因素。要使学生主动去创新, 还要培养学生乐于创新的品质。

1. 展示创新的成果, 提升学生创新的愿望。

教师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成果展示,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享受别人赞扬的快乐, 使学生创新的愿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 树立创新的榜样, 提高学生创新的欲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都有不甘落后的心理, 都想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这样就会在学习创新的过程中相互比学, 提升主动创新的欲望。

3. 积极宣传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取得的创新成果, 使其成为学生的骄傲, 成为学生创新活动的驱动力。

如针对家乡河流的污染与治理, 学生根据调查, 设计治理河流的方案, 然后给市长写信, 得到了市长及有关部门的赞誉, 并发表在了当地日报上。对此, 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纷纷效仿, 主动探究, 积极创新, 成为了学生创新的原动力。

松林店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篇5

一、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

尽管一直在提倡,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的理念很大程度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课本成了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成了唯一的信息传递者。这些情况使得《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的要求,在很多地方难以落实。

即使在已经开展了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当前的许多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二、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针对当前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为促使中学生走进自然、融入社会、体验生活,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实际意义上的实践机会,我们应当实施哪些策略?我认为可在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将活动主题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将中学语文实践活动的主题与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优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一方面由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受到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则因为学生不能仅从教材上、学科上去认识自己生活的这个社会,而必须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对社会的认识。中学阶段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来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不仅能够解决学生的求知问题,还能够将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并以从前者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在后者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主题时,应该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教室里走出来,走进自然,走入社会,去体验实际生活,给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搭建平台,同时也使课外活动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将活动内容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起来

将活动内容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起来,是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的关键。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选取得是否科学、恰当,以及能否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其意义不言自明。因此,在选取活动内容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力求做到活动内容能够与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新的认识、产生新的想法,从而丰富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进而升华情感、发展能力。

如在《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中,可以针对本课的主题设计“锦绣中华”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或者旅游过的地方畅所欲言,不要仅仅局限在风景名胜区。还可以告诉学生们一些历史文化常识,比如四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等。

3.将活动过程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巩固、提高结合起来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增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习过程。中学阶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生课外拓展延伸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也理所当然要重视过程。

松林店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篇6

【关键词】中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存在问题 相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02-0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我国的很多中学校园也开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益探索,纷纷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到了教学的大纲中来。但是由于缺少经验,教师缺少系统的培训,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也显示出了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观念落后,课程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在新的时期,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就需要对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优化,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解决与完善。

一、当前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有待提升

就大多数的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开展情况上来看,由于其并不是属于升学考试是范围,校方领导者和教师等并没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予足够的关注度,将其作为简单的户外活动课进行开展。同时,由于缺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理念,内涵意义等方面的全面认识,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实效性就很难发挥出来。简单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同虚设,学生很难在课程中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2.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的科学设置需要基于对课程的全面理性认识,但是由于很多教师没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全面合理的认识,综合活动实践课在课程设置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师将教学范围局限于课堂,没有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加上教学的内容比较分散,学生的学习效率十分有限。但是作为综合性和开放性极强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进行整合,那么其教学质量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3.课程管理与相关保障欠缺

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开展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协调关系能力等进行全面的提升,但是很多中学缺少对综合活动实践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理念的深刻认识,这就造成了综合活动实践课程无论是在教学体制上还是在政策支持上都远不及语数外等主流学科。教学体制与政策支持上存在的问题都将严重制约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长期稳定发展。当前,班主任一般担任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班主任一方面缺少对实践活动课程的专业知识,一方面也受到工作量的影响,很难投注较多的精力对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探究,这就使得综合实践课程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深对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认识与理解,了解开展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是当前促进中学综合实践课程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综合活动课程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对课堂教育进行补充。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需要深刻的认识到综合实践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差异所在,并以此为基础,从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社区读物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实践。当然,在进行教学时,中学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与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制定,并选取合理的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发挥课程实用性的特点,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让学生在综合活动课程中学习到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本身,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敢于创新,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

2.提升教师的素质

教师素质的提升是综合活动课程发展的动力所在,鉴于其实新开展的课程,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遭遇各式各样的问题,学校方面需要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且细致的培训。让教师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开展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在后期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但是为了避免形式化的培训,制定详细且科学的培训计划尤为重要,在培训计划中需要对学校的教学方向与教学需求进行明确,实现培训环节的紧密相连,建立较为完善的培训系统进而保障培训的质量,提升教师的素质。

3.对课程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一方面,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遵循科学持续的原则对综合活动实践课程进行整合,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出发,推动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对综合活动实践课程进行丰富化,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教学。同时,发挥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实效性,对可是进行弹性的安排,集中教学和分散教学可以交替进行。而另一方面,需要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对课程进行系统的开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到有益的教学资源并及时的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从学生的个性发展角度出发,整合并利用有效的资源,教师教学水平与素养在获得提升的同时,大大提高综合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综合活动实践课程时新时期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突破与创新,虽然在实际运用中,综合活动课程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随着后期教学理念的发展,教师素质的增强,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不断完善,综合活动实践课程将会获得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还需要形成行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推动综合活动实践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魏俊华.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2.

松林店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篇7

吴万辉老师做大会主题发言。他介绍了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中的基本理念、基本思路、基本措施、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即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开放多元,自主选择”的“自助餐”+“套餐”的综合实践课程设置。以适应高考及教育改革新常态,为实施走班制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和想法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与会者听了八十中学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课共12节。与会专家在课后做了精彩的点评。此外,八十中学学生做了一个课题的结题展示。在展示结束后,首都师范大学陈树杰教授对大会做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

松林店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篇8

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

1.主动参与,彰显学生的自我个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出现,使学生在国家和地方课程中不能得到锻炼的那些方面得到满足,它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学生的问题、学生的个性而开发的,这样的课程更能走进学生的世界,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

2.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今后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学生提高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形成集体荣誉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合作学习是需要课程、环境、资源等因素支撑的, 综合实践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合作学习。如在八坼中学《八坼皮蛋工艺》的第五讲“皮蛋的食用方法”中,教师要求学生会利用皮蛋来制作一些漂亮的冷盆,用到的食材有皮蛋、桔子、肉松、腰果等。在实践过程中有些学生剥桔子、皮蛋,有些学生切皮蛋,有些学生拼装,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一份精致的拼盘制作好了。每个学生都参与了活动过程,体验了动手的乐趣,享受了成果带来的喜悦。

团体任务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相加型任务、分离型任务和连接型任务,不同的任务类型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的特征。如小组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就是一个相加型任务,总任务就是各部分任务之和,但是小组成员很难为小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有点“吃大锅饭”的感觉。三种任务各有优势也有缺点,所以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多重整合,合理运用,既要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也要注重团队精神,在不断的任务实现中形成一支优秀团队。

3.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它存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的动力,问题能带着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震泽实验小学的学生为了了解家乡的蚕丝被,他们分了几个小组:研究“蚕丝被的优点”的学生通过计算机,查到了蚕丝被具有轻柔保暖、滋养皮肤、吸音吸尘等作用,然后他们也发现了市场上鱼龙混杂,蚕丝被真假难辨,于是他们又开始了分辨真假蚕丝被的行动;研究“现代蚕丝被的工艺”的学生,来到生产车间,与工人一起体验了蚕丝被的制作过程;研究“蚕丝被的品牌”的同学,对震泽几家有名的企业进行了实地采访,得知“太湖雪”是中央电视台上榜品牌,“慈云”是震泽蚕丝被最早的品牌,等等。一个问题,让学生学会了查阅,体验了制作,懂得了交谈,各种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4.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莘塔小学开辟了“行知耕乐园”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并编写了《行知耕乐园》,把劳动搬进课堂,把自然带进校园,把生活编进课程。春天,师生们一起翻土、播种;夏天,大家一起浇水、施肥;秋天,大家收获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同学们记录着植物成长的点点滴滴,学会了如何保护植物,亲自动手给果树整形修剪,来年结出的果子,有大有小,有甜有酸,这都是收获。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意义

1.学习方式迁移,为学科课程注入新的活力。综合实践的学习,突出学生为主体,强调参与,体现过程,注重创新实践,评价方式多元化,不像语数英那样只看分数,所以吸引了很多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很多“学困生”,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自信,有了成功,有了学习的动力。

综合实践中的学习是开放的,而在学科学习中,由于最后考核的是分数,导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和练,学习的方式单一。如果把综合实践中的学习方式迁移到学科中来,那是有一个过程的,可能前期会得不到想要的成果,但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有利于学生的,有利于他今后的学习的,值得去尝试。

2.整合各种资源,让学生成为课程的建构者。综合实践的资源就像地下的矿石,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资源刚被挖掘出来的时候是零碎的、混乱的、无序的,需要我们后期的整合加工,才能体现其价值。这是一个再开发、再利用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和其他社会人士一起努力,而学生是接触资源的第一人,所以就成为了综合实践开发的主体。如同里中学的《同川滋育仁美》,初稿时,学生做了详细的调查访问,广泛听取了很多专业人士的意见。同里古镇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给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天然的人力、物力、文化等资源。开发后期,教材编写组基于传承整合,充分挖掘同川文化和校史文化的精髓,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松林店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篇9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各地的综合实践教育的影响在社会上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作为学生必修的一课,为养成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校是自2002年成立军校至2012年确立为张掖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以来,学校的综合实践教育效果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主要得益于实践基地根据学生特点在综合实践教育活动过程中强化的行为习惯,抓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了参训学校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参训学校学生的管理更加趋于正规化。

一、规范教育:强化组织纪律性,高标准、严要求

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为规范学生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规范并不是要磨灭学生的个性,而是要使学生言行规范化、标准化。学生任何活动都必须按照基地的规章制度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强化纪律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一名准军人。

张掖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要求各校参训学员在整理内务时必须做到:牙刷的方向、抹布的叠放和箱子的整理都严格按照教官讲解内务整理的标准进行摆放,做到整齐划一。刚开始,许多学生都表现出懈怠或无所谓,当教官在整理内务教学时,教官们整理的被子一下子让学生目瞪口呆,赞叹不已,于是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无形之中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在内务方面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使自己的内务达标;而在第一天训练结束后的总结点评时,教官适度的激励点评又把学生的热情调动了起来,“这是你们第一次穿上军装体会当兵的感受,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你们现在经历的磨练,将会使你们一生受益。”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官每天都在出操前半小时到学生宿舍,把所有宿舍的卫生都检查一遍;操场上教官嗓音嘶哑了却仍然坚持上课。这种躬亲示范、亲力亲为的做法既有利于对于学生严格要求,更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纠偏教育:点滴渗透,引导学生“先做人,后做事”

很多时候,学生一些不好的习惯得不到纠正,与教师的教育不能够持续有着一定的关系,因为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机会太少,教师的引导不能够持续起效。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就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来纠正学生的问题,也就是纠偏教育能够切实落实,就手段来看,利用综合实践的机会,纠偏就是在重复的行为习惯强化中形成的,通过基地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约束力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为实践活动学生内心有期许也有担忧,期许是终于有机会独立生活一段时间,忧虑使自身会有种种的不适应,尤其是想家的情怀,这就需要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当发现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时,及时和带班班主任沟通,通过心理疏导让学生放松心情,合理调适,让学生对自己内心能呼唤:“我能,我行,坚持,坚持,坚持!”及而让全班学生在训练场大声呼喊:“我能,我行,坚持,坚持,坚持!”这是学生一个宣泄和自我鼓励的机会,形成一种自我信念,使他们学会坚持和担当。

在综合实践基地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的脚被烫伤的事件,同宿舍的同学也许将他送到医务室就直接回到训练场,却没有向教官汇报。遇到这种情况,教官通常会严厉地批评他们,并让这个宿舍的同学在全班进行检讨,检讨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教育。当天的晚点名就这件事情对生班进行教育警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错误,而不是惩罚。学生的团结绝不是在教官简单的鼓舞中形成的,也绝不是唱一首《团结就是力量》就诞生了的,而是因为“爱”,因为他们更团结班集体,更爱训练他们的教官、更爱班里的每一位“战友”。这种发自肺腑的爱将他们凝聚在一起,才让这个团队有了惊人的“战斗力”。

三、陶冶教育:重视团体活动,寓训于乐

陶冶教育是精神引领的感染教育,为的是巩固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养成教育的成果。教官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有界限”,要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在训练之余适当地开展拉歌活动,不仅可以消除学生训练的疲劳感,还可以为养成教育打上一剂“免疫针”。

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第四、五天,学生慢慢进入疲劳期,学生总是打不起精神,教官因为训练进展慢也偶尔会出现一些急躁的情绪。针对这一现象,在休息的时间里教官组织学生体育游戏,并且教官也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这样学生放松了心情,也提升了训练效果。

在手工制作和折纸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创作作品适时加以思想品德教育,如折出一个纸飞机,可启发学生现在扎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能积极投身到祖国国防建设,成为国防建设的生力军,报效国家,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折出心形图形,可启发心形代表什么?它有什么用?进而引到“感恩父母”这个话题上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根据不同的图案、作品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在活动结束时,看着狼藉一片的制作现场,启发学生该干什么?培养学生做事要有始有终,爱护卫生,保持环境,养成干净整洁,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从陶冶教育的效果来看,它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并且伴随着这种思想认识的提高会逐渐地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这样学生就能够慢慢地实现自我的完善和成长,成为指引学生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

总之,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对于他们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而且庞杂的工程,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来对学生进行规范和科学的引导。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成长经历中的必须课在落实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我们落实对于学生养成教育的唯一途径,只是一个契机和平台,教师要善于抓住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机会对于学生进行引导,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因为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去付出和努力,这样学生慢慢才能够养成好的习惯。

松林店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篇10

一、消除依赖心理,唤醒自主意识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常常忽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满堂灌”、“填鸭式”的现象依然存在。 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将学生放在被动学习地位,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处于支配地位。过去,我们也讨论过“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但改革幅度不大,教育的变化充其量也就是学生“被动听话教育”变为“积极主动听话教育”。学生一直跟着教师的教学指挥棒旋转,从而滋生了依赖心理,很少积极主动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如今面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更是不知所措。因此教师的当务之急是设法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首先,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将这一活动看作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看作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建构生活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则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积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提供宽裕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变“听众”为“发言者”,变“观众”为“表演者”,把学生推上“讲台”,推上“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同时要注意参与面的广度,做到人人参与,决不能让少数学生充当主角而多数学生成为可有可无的配角,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亮点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增强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信心。

譬如上“认识自我”综合实践活动课(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笔者向学生讲解了一些听话和发言的技巧,提醒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之后,就退居幕后。学生开始还有所犹豫,希望笔者能多加指点,但看到我“无动于衷”时,自己就不得不认真设计活动方案。推选主持人,采取分组竞赛方式,组员认真参阅《演讲与口才》并挑选适合自己的自我介绍方式,书写材料并练习口语表达,评分组成员做好记录,这次活动居然开展得有声有色,多数学生都自觉主动地登上讲台,少数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勇敢地走上“一线”。赛后笔者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出色表现和个性风采,学生情绪高涨,非常兴奋。有学生说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上台,这种体验真的难以忘怀。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学生的才智,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唤醒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开放活动内容,拓宽自主空间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综合”说明了内容的开放性,即向生活回归,向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延伸,将学生的心理水平、学习兴趣、社会生活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性质视为基础,设计学习内容,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促进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体现“大语文”的观念。它追求的是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拓宽自主空间,我们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

(一)由课文延伸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容易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给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实的资源。由课文延伸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异彩纷呈,有课本剧的编排和演出,有音乐的鉴赏,有创造性小品表演等等。如在学习了阅读与欣赏单元(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后,笔者让学生自发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的学生表演《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白,个性鲜明,声色俱佳;有的学生排演了自编自导的现代版《雷雨》,把这一对生死情人表演得惟妙惟肖;有的学生演唱了越剧《宝黛初会》,歌声婉转动人;有的学生扮演《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样的活动,教师有兴趣,学生也喜欢。

(二)与专业相融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倡跨领域学习。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专长,可在实践中来个内容“大杂烩”。如营销专业可开展“市场新商品的调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按调查的目的、要求,排出有关的项目,定出要调查的商品,走出校门,走进商场,走访客户;也可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反馈,作出分析,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写出相关的调查报告。又如计算机专业可进行“网上阅读与交流”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进入广阔的网络世界。学生既可以进入搜索网站,搜索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互发电子邮件;也可创建个人博客,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可选择聊天方式,针对阅读中的情况,相互交流看法。而旅游专业可以“景点楹联文化内涵探寻”为主题,在游山玩水中记下景点的楹联,加以整理、讨论、分析、鉴赏。既可品语言修辞之美,又可作导游讲解之用。这类活动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结合地方文化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地方的名胜古迹,改革开放后的各种新成果,都是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好材料。如开展以“家乡建筑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将全班分成下列五组:古代建筑文化组(研究建筑历史、特色、分布、文化氛围的古今差异)、桥梁建筑文化组(研究桥梁特色及历史)、住宅建筑文化组(研究建筑的变迁、室内装璜设计、别墅)、商铺建筑文化组(研究商铺建筑的特色、名店、店内特色区的分布)、儿童公园建筑文化组(研究建筑的儿童特色)。让学生通过实地采访、图书查阅、上网搜索等方式,收集有关家乡建筑文化的材料;通过组织学生整理资料,引导他们筛选信息,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撰写研究小论文。这种开放式的综合实践活动符合学生心理和现代教育理念,在学生主动思考和亲身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四、来自生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生活即语文。从社会生活去发现问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实现语文教学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学语文的实践机会。如针对当前学生喜欢上网这一现象,开展一次“职高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会,让正反双方亮出自己的观点进行一次大讨论。在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学生将会逐渐懂得要有选择地、适度地上网,把网络当作学习的手段,从中汲取营养,拓展视野;学会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不沉迷网络游戏,不荒废学业。这类活动很有现实意义,可以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深刻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思辩能力。

三、注重实践过程,保证自主地位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强调活动过程中的体验生成和能力培养,即关注活动过程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实践性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最根本的特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并在运用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它以“活动”作为主要形式,表现为学生实际动手、实际操作、亲身实践和亲身体验。在“做”、“考察”、“调查”、“试验”、“探究”、“服务”、“劳动”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终极目的不是追求系统的学科知识,而是通过亲身实践和实际操作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探究实际问题的精神和能力、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这一点上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注重行为的结果,更注重行为的过程本身。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实践不是简单的模仿,确定对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评价反思等所有活动均为学生自主的活动。那么,要使“过程”的功能与价值最大化,其关键就在于切实保证和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上“手抄报评比”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了使每位学生在编写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笔者引进竞争机制,将学生分成六组,每组以“我爱我校”为主题各出一份手抄报,并进行评比。全体学生踊跃参与,各组同学出谋划策,按照各自的长处,分工合作。有的负责版面设计,有的负责搜集资料,有的负责美工,有的负责誊写。各组编写的手抄报在班级宣传栏内展出,均能做到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充分展现了学生的风采和个性的魅力。手抄报编写这一实践过程,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在这过程中激发了求知欲和活动兴趣,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真正体验到自己是实践的主人。

四、总结实践经验,鼓励自主评价

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担任评价者,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作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组成部分的评价,应该具有反馈、导向和激励的功能。我们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之后及时总结活动中的得与失,进行综合实践素质自主评价。形式有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形式,尽可能把评价的机会和权利还给学生。学生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成败得失进行总结,进行“自我定性描述”,既注重结果评价,更注重过程评价,这是主要的评价形式。学生互评,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态度、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教师评价,要指出缺点,但要以鼓励肯定为主。通过活动的评价,让学生互相分享探究活动带来的乐趣,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如在“让我们来做爱心环保卫士”主题实践活动中,有位学生参与了小品《捡饮料瓶》的表演,他是这样进行“自我定性描述”:“以前喝了饮料,我总是把饮料瓶随手乱扔,路上碰到还踢上一脚;今天参与的小品演出,让我体会到讲卫生的重要,同时还享受到‘积少成多、‘爱心助人的喜悦。以后我一定以实际行动响应‘爱心环保。开始表演时,我很紧张,因为我从没有上过台,受人瞩目的感觉让我胆怯,后来渐渐有了‘主角意识,完成了自己觉得满意的表演。”学生互评:“你的演出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错误,你的知错必改让我看到了希望。开始你的表演不是很自然,后来你的表演很精彩。”教师评价:“你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注意到了小品动作的夸张性,这些都很不错,如果你的胆子再大一点,你的表演会更出色。”整个评价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自由自在、身心愉悦的“自我画像”的境界中,不仅强化了个性主体的内心体验,优化了实践活动意义,也为后来的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意识的唤醒到积极的行动,从形式的多样到内容的丰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须营造民主开放的活动氛围,把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体验过程还给学生,把评价权利还给学生,真正还学生一片蓝天,任他们自主地飞翔。

参考文献:

[1]陈国麟.浅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9.(5).

[2]许耕.关于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育2010,(20).

[3]左达.立足实际 依托专业 着眼长远——关于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 2014,(7).

[4]刘茜.浅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05).

上一篇:北京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下一篇: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艺术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