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2024-08-05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通用8篇)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篇1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在区四大班子的关怀和支持下,新都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成为西部的教育强县之一。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追求高质、优质的教育,对教育的内涵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局审时度势,按照“城乡一体、融入成都、显示特色、走向全国”的总体目标,决定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打造办学特色。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我区校园文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精,已初步取得了成效。现将我们的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果,向领导和同仁们作简要汇报。

一、正确的理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不仅有美化环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教育的理念、文化的氛围,它无时无刻不发挥着其育人的功能。校园文化实际上是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措施的集中体现,不同的校园文化所表现的是不同的办学特色。因此,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实际上是精心提炼办学思想,精心构建和谐校园,精心管理美丽校园,精心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工作。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也就是建设一流的学校,形成一流的教育资源。

基于这样的思想和理念,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形成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彰显新都教育和谐之美和新都教育特色与魅力,推动新都教育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行。我们的总体框架是: 高擎建设理念

大统筹、大均衡、大提升。明确建设思路

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统筹建设方式

一体化方式:总体规划,分批推进。民主化方式:师生参与,群策群力。社会化方式:扩大范围,全面评价。达成建设愿景

通过打造富有校际特点的校园文化,使全区校园呈现出优质硬件设施和儒雅的软实力资源相得益彰的局面。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着眼“三版块”,打牢支撑点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这三个版块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一)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我们结合农村标准化建设、学校布局调整、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灾后教育重建、教育现代化建设等重要契机,从紧张的教育经费中挤出专项资金,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并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在统筹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改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设备。随着22个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全面完成,香城中学、香城小学的成功兴建,7个灾后重建项目的顺利推进,65个校点光纤铺设安装启动,我区学校办学的规模与档次整体提升,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

制度文化建设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内师生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实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教育局对此落实专门的要求和督责。

我们从“校园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厚、办学理念独特新颖、管理模式民主规范”切入,严格依法治校,依法执教。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教代会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校务公开制度等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广大教职工的人格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道德要求,以制度管理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三)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高级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我们从“倡导特色,丰富载体,活动引领,学科渗透”切入,要求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提炼办学理念,寻求精神载体,广泛开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和凝聚学校力量的活动。各校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了“月月有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了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从精神逐步转化为校园师生的行为,并影响着他们的一言一行。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篇2

一、后勤人员要主动而为,为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出谋献策。众所周知,学校后勤工作关系到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保障,学校后勤对教育教学的质量产生间接影响,同时也负有育人的功能,它是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途径。而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在三方面内容的建设中,如何从本地区、本校实际出发,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继承和创新统一,做到有特色有成效,这只有通过后勤人员积极认真谋划,做好工作计划,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计划性,提高工作实效性,才能避免丢三落四,顾此失彼,确保人员投入、经费投入、物力投入,把校园文化建设搞得有声有色。

二、后勤工作中,要善于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后勤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打造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这个复杂的工程单靠后勤人员是无法完成的,它必须要靠全体师生的参与。因此,后勤工作人员要千方百计地去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要通过学习和宣传,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让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而做到上至学校领导、下到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人人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自己的努力。

比如,我校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广大师生意识到,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校园规划、布局、绿化、植物种类配置,应充分体现育人的要求。在校园环境绿化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把环境育人和服务教学作为校园环境绿化的宗旨。工作中应注意解决好三个有机结合,即:校园环境绿化与美化有机结合、校园环境绿化与教学有机结合和校园环境绿化与文化有机结合。基于上述认识,广大师生抓好校园绿化:校园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同时做好了校园的美化:校园里各种标牌设置都要美观、精致;走廊、过道和室内,装饰与环境相协调,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名家字画,或师生的书画、美工作品、学习园地,等等。并且还挖掘、保护校园内或校园附近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使得学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更重要的是,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熏陶和思想感染。

再如,大家都知道,校园文化建设最有效的载体就是成立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个性发展的舞台。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乐园,我们通过大家集思广益,加大投入,继续办好了有特色的学校艺术节和学生艺术团,并聘请学生课外活动指导教师,办好各种学生社团和校报校刊,同时加大力度装修学校大礼堂和加强学校板报工作的管理指导,共同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后勤部门一定要加强服务工作。要尽最大努力改善教职工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加强校本培训,创造教职工学习成长的平台。指导各年级、各班级全面整理和完善有关制度,构建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规章制度,达到以情感管理、人文管理。

三、后勤人员要积极借鉴他人经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加体现特色,还要认真反思后勤工作,积极走出去取经。

探析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 篇3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而德育工作是主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两者发挥出作用,以此来打造出更具特色的校园,从而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品格。基于此,对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德育工作;优势

初中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共同的目的是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由此可知,要想促使初中德育教育顺利开展下去,相关教育工作者只有营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而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下去。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的重要性

虽然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校园文化与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知,只有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两者结合是德育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融合的需要

校园文化的核心教学内容是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就是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德育工作其实就是将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并且德育也可以与校园其他教育工作的相切合,其主要就是通过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

由此可看,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找到了彼此的切合点,从而做到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国初中德育教学质量,并且让德育工作变得更加具体,内容更加丰富。

2.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的结合是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德育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初中德育。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思想过渡的阶段,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初中德育工作。但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初中德育教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重视校园文化工作建设,建设出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特点且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环境,用环境促进德育教育的快速发展,从而逐渐将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变成学校精神和以校园为核心的校园环境,以此来实现德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德育教育更好的发展下去,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如何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德育教育

1.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健全并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

为了使我国初中德育教育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围绕德育教学目标,健全并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度制订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弘扬人文精神,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与学生进行讨论,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规章制度应该是面向全校师生,理应做到有章可循。第二,学校规章的内容必须要简单明了,坚决避免有否定性的词语出现在规章制度中。

三、规章制度必须要明确惩罚制度以及惩罚内容,要做到赏罚分明

通过用规章制度来约束教师与学生,既可以让师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还可以为初中德育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开展相关文化活动,用活动增强学生的素质

通过开展相关文化活动,丰富师生之间的活动,用活动增强学生的素质。譬如学校积极开展一些类似于感恩励志教育的演讲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并让学生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感恩身边的人。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禁烟教育活动以及防止打架斗殴的宣传教育,以此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全面加快校园文化的建设。

五、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养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众所周知,良好的校园风气既可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又可以变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更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能够让学生明白德育教育对自身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班级组织建设以及班风班纪,一定要把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可以为初中德育教学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把德育教育落实到校园环境中,只有将校园文化与德育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为学生构建出一个民主平等的,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创业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篇4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特征,是催生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是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校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结合我校文化建设的现状,现汇报如下:

一、成立机构,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和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师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柱,对师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做好我校的文化建设工作,成立了以校长和党支部书记为核心,工会少先队领导和骨干教师全员参与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且认真组织实施。

二、明确任务,确定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所学校文化积淀,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以 “12543” 发展战略为指针,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确定了“渲染创业文化,打造活力校园”的学校文化建设总体思路,明确了“培养知书达理、健康向上儿童。”的文化培养目标。遵循“总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基本为主,重点先行”的工作方针,完成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风、教风、学风的重新定位。

由于任务明确,思路清晰,加速了我们学校文化建设的进程。

三、群策群力,精心提炼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为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价值追求,达到导向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教育作用,学校首先向全体教师广泛征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风、校徽、校歌等内容,并为教师提供了 “创业文化”和“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的相关资料。充分调动了全体师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学校文化建设小组成员通过多次征求教师意见及建议,反复进行修改,逐渐形成了 “以铁人精神塑校,办人民满意教育” 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彰显了创业文化“自立、自强”的核心内容。我们秉承培养创新型学生、训练科研型教师、创建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完善了“崇德敬业、勤奋进取”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求新”的教风和“自信、合作、勤奋、创新”的学风。设计了内涵丰富的校徽,谱写了催人奋进的校歌。并将校风、教风、学风等上墙悬挂在学校醒目的位置,让师生朝夕相对,耳濡目染,从而逐步成为全校师生的一种普遍共识和价值观,形成了一种无形的人文精神。

四、美化环境,努力营造整洁、绿色宜人的育人环境。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学校自力更生把小区改造淘汰的道板砖,组织教师义务铺设校园道路740平方米;在前后楼空地各铺设两个休闲区,安装桌椅供师生休息。改善了校园广播系统,开办红领巾广播站;投资2000元购买图书充实阅览室,对师生定时开放;建立了电子白板教室,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奠定基础。

二是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干净、整洁的校园是学校文明的第一标志。多年来我校通过整体规划,硬化活动场地,努力提高学校外部环境。学校秉承“自立、自强”的创业文化精神,组织教师植树300棵,栽种马兰草2000多株。对校园周围进行了绿化、美化,在操场东侧栽种了鲜花,成为学生课下学习、休憩的良好场所。校园整洁、优美,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达到了良好环境文化陶冶人功效。

三是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我校在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基础上,以“两进”工程为主导,以“创业文化”为主题,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楼道走廊、大厅等空间,悬挂或张贴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古诗词、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条幅宣传标语。对校门两侧的土坡进行平整,铺设道板砖,并饰以校名和安全警示语等。在前后楼,学生活动场所四周和通道上建起文化走廊,自制宣传“两进”工程的宣传标语,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以“自立、自强”为核心的创业文化的熏陶。班级文化建设以“两进”工程为主导,以“创业文化”为主题,为每一个教室制作两个展板,各班还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统一的要求设计栏目主题,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彰显班级的特色,达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

五、创新制度建设,打造团队精神。

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规范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学校在抓好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致力于制度文化的建设,让师生们“严于律己”“三省吾身”。

一是师德建设规范化:学校加强师德教育,坚持以制度正师德,和教师签订了师德承诺书,坚定不移地落实了师德一票否决制,杜绝了教师有偿家教和向学生推荐教辅用书的违规行为,维护了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增强了教书育人的纪律性和自觉性,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是教学管理精细化: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学校从“细、严、实”入手,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完善了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教师自评、互评;家长、学生评教等评价方式,全面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导处加大对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力度,把过程性评价结果纳入教师的考核。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学校不断完善学生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多元评价的方式和途径。完善学生成长手册和成长记录袋制度,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发展。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学常规管理考核细则,抓实、抓细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把教学管理落到实处,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成绩评定、教研等环节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实行量化评估,并与绩效挂钩。规范了教学行为,加强了教育教学管理。

三是学校事务公开化:坚持校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真正让职工知校情、参校政、议校事、督校务。发挥民主监督,促进民主管理。通过一系列规范的制度建设,学校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形成了人人是主人,个个会管理。人人在做事,事事有人做的管理机制,为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实现文化引领行为,活动管理育人的目标。

我们认为,小学教育的核心是习惯教育。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确定学生习惯养成目标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卫生习惯养成目标,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定了实施方案,与“文明班级”评选相结合,对各班进行了综合考评。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来净化学生灵魂,丰富学生文化内涵,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和行为规范起到了较好的教育内化作用,实现了用文化引领行为,用活动管理育人的目标。

1、坚持每周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2、利用有纪念意义的重大节庆日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积极开展各种专题文化活动。如参观家属一队展室、清明祭扫、庆“五一”“十一”才艺展示、帮扶贫困生等活动,“安全伴我行”演讲,庆“元旦”文艺联欢、“创建平安校园,加强安全教育”法制知识专题讲座,开展书画比赛、“学会感恩”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

3、抓日常,促习得。我们坚持大目标,小常识;高标准,低台阶;全过程,小细节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教室外墙上悬挂着名人名言和行为礼仪歌,这些浅显易懂的儿歌,对学生的言行起到了很好规范作用。通过升旗、课堂、交往三个常规落实学“礼仪”规范; 少先队从“丢下一张废纸,拾起一个文明”,“争做文明好少年”等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学生们在这种求知、求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校园里打骂声,粗言秽语声销声匿迹,文明礼貌语言,检拾垃圾行为蔚然兴起,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4、读经典,润心灵。经典诵读,传承文化,校园书香能致远。我们结合“书香大庆”活动,以诵读国学经典、赏析名家名篇名人名言、阅读名人故事为主要内容,传承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精神内涵,激励学生成人,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七、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活动经费短缺。尽管学校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但由于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的学生活动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这是影响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向更高

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校园文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缺乏丰富的经验,还未能打造出更多的亮点和特色。

八、今后的打算和工作思路。

1、继续优化校园环境,为师生学习、生活创造更为和谐、舒适的环境文化。

2、发挥我校的地源优势,淡化说教色彩,使学生德育教育变被动为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其主动乐于接受教育并变成自己的主动性行为,强化校园文化内涵的特色。

3、认真总结各种活动的经验和不足,继续发挥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篇5

一、加强学校基础环境建设

(一)彰显学校文化内涵

1、明确学校办学理念。

化大附中将“以德立校为办学之本、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作为办学思想,走内涵式发展的办学道路;着力构建以德强队、以德促教、以德抓学和学生塑品德、教师重师德、干部讲公德”的德育思想体系,将“厚德、勤奋、强体”作为校训,突出“德为先”的校园文化理念,通过学校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德”观念,努力使学生养成“读书习惯,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把我校办成北京市“校园环境最优美、体育锻炼最规范、校内设施最安全”的学校之一。

2、弘扬学校校史。

为进一步发扬化大附中(原和平届四中)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再创学校的新辉煌,我校建立了学校荣誉室。展示了学校自1983年建校以来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名流到我校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图片资料及学校获得的重大奖项。(如: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茅以升为我校学生发奖;《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著名音乐家王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著名音乐家曹火星、《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作曲家刘炽、开国大典时国歌演奏总指挥、著名指挥家罗浪、著名演讲家彭清

一、著名科学家何祚庥、反伪斗士司马南来校为师生作报告;为我校题词“托起明天的太阳”的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我校获得的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颁发的奖杯等珍贵照片和实物等)。所有参观的师生无不学校曾有光辉的校史而自豪。

3、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品牌教育活动。

为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思想体系,我校努力创新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策划在初、高中六个年级开展符合时代特点的“三个迈步”、“三项宣誓”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在初一年级开展“迈好中学第一步”主题教育。在初二年级开展“迈好青春第一步”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初三年级开展“迈好人生第一步”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加强初中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理想教育,教育他们牢固树立自强、自尊、自信的信念,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毕业生。

在高一年级开展“军训宣誓”系列教育活动,在高二年级开展“重温入团宣誓,做优秀中学生”系列教育活动,在高三毕业年级举行“12·9成人宣誓”仪式。加强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着对家庭、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明确要履行法律赋予的各项义务。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学习热情,以成人后全新的姿态备战高考,立志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并使之成为具有我校特色的品牌教育活动。

4、形成校区美育、体育文化特色。

我校三校区各有美育、体育文化特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美育方面,学校要求学生参加自己喜欢的美育活动,在体育方面,要求学生一年跑三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初中部有摄影队、民乐队、射箭队,都在国际、全国、市区比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养了学生的爱好,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

高中部成立有健美操队、长跑队、篮球队。其中,健美操队、长跑队参加了市区的比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朝来校区有舞蹈队、篮球队。朝来校区的篮球队在朝阳区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中击败了篮球传统校陈经纶中学篮球队,获得了朝阳区中小学生篮球赛的冠军。朝来校区的课间操动作整齐、到位,更是校区的一大亮点。

5、全员参与学校活动。

我校历来倡导教师参与学校体育、美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并带动学生深入开展美育、体育教育。

我校教师的“健身月”活动已经开展了十届,教工男子篮球队在队长杨林校长的带领下,每年都和高中男子篮球联赛冠军队进行友谊比赛,教师男子合唱队、教师女子舞蹈队,每年元旦联欢会时,都为全校师生表演节目,活跃了学校的校园生活。

(二)建设好学校文化载体

1、营造知识氛围,搭建学习的平台。

(1)在初、高中不同年级所在楼层,根据学生年龄和学习特点,构建楼层文化,突出楼道文化特色。

(2)各个班级悬挂国旗、《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3)班级设立学习园地、信息角等。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学习的平台,营造了解知识的氛围。

2、建设宣传阵地,宣传主题文化。

(1)初中部突出摄影特长校特色,在教学楼前设置大型艺术画廊,重点展示学生拍摄的优秀摄影作品,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美育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在环形教学楼中心位置,建立名人雕塑,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3)在教学楼后,扩大植物的空间分布,增加绿化量,丰富校园的植物景观,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4)高中部建设雕塑景观文化长廊,展现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让师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厚重与博大精深,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5)在校园中心原有格局不变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丰富空间层次,呈现立体效果,美化校园环境。

(6)在教学楼大厅建造文化墙,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7)朝来校区在教学楼前建造圆形花坛,中间矗立山石,雕刻“厚德载物”四个红色大字,突显我校“以德立校”为办学之本的办学思想。

(8)在多功能厅南侧,设置大型展窗,展示师生摄影、书法、美术作品,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和水平。

(9)在运动场北侧绿地,设计富于美感的方锥地形和草坡,营造富有生机的生态景观。

(10)继续搞好已创办11年之久的《化附周刊》,贴近学生生活,成为学生喜爱的校园刊物。

(11)强化校园网络建设,宣传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搭建三校区师生相互交流的平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12)成立化大附中校园电视台,拍摄、制作反映教师教学和学生生活的校园电视片,并通过三校区闭路电视系统定期向学生播放。

二、加强学校校风建设

良好的校风,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我校提出构建以德强队、以德促教、以德抓学和学生塑品德、教师重师德、干部讲公德”的德育思想体系,通过创建严谨治学的教风、健康向上的学风和团结和谐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形成学校良好的校风,推动我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朝阳教育的腾飞作出我们的贡献。

1、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形成严谨治学教风。(1)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我校在《北京化大附中2009——2012年三年发展规划》中提出:“通过深入开展师德建设,学校将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教学工作中,管教管导,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师德高尚、爱校爱生、治学严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我校通过一年一度“师德月”的开展,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通过建立健全学校的教师管理制度,规范教职工言行,进一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坚决杜绝体罚、变相体罚等违规现象。

(2)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的管理。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点上,学生综合素质最重要的体现是他们的学习质量。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加强我校教学工作中教与学实效性的研究,形成课程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和效益研究四部分的教学管理体系,实施动态管理。在教学中采取“小步距、分层教、勤反馈、步步高”等适合于我校学生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科学指导教学工作管理,加强对全校教学工作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分析指导,不断总结适合我校的教学管理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完善月考、期中检测、期末统考、会考、中考、高考 的教学质量的分析研究制度,并制定具体措施。各学科要加强集体备课、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做到节节清、段段清、学期清,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

进一步完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综合评价体系。努力搞好评教、评学活动,科学有效地评价教师工作。实行对教师的警示、警告、调整岗位等措施,确保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健全教师教学档案,规范教学管理。各校区教务处要做好教师基本情况、教学资料、教学论文、教研组计划、教研组总结、教学成绩统计、教学情况分析、教研活动记录、试卷样张、学生成长记录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勤奋向上学风。

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明确自己肩负着对家庭、对中华民族的责任,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学风,立志成为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校会、班级悬挂等手段,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断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将素质教育日常管理评价落到实处,并建立分析制度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规定。

发挥我校为“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教育,对学生待人接物、课间活动、校会、班会、课间操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

创新“三项宣誓”系列教育活动的方法,加强对学生进行树立远大理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思想境界,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开展寻找身边道德榜样活动,以评选“十佳中学生”、“百个文明礼仪示范班”、“千名文明礼仪标兵”活动为载体,深化诚信教育,扎实推进“做文明有礼朝阳人”主题教育。

不断加强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开展以“朝阳区普通中学法制教育手册”为依托,以“绿色上网”、“文明上网”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

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计划地对全校师生开展心理健康 知识讲座和生命教育等活动,关心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班级环境,完善心理咨询室建设,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进一步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育人环境,切实落实家长会上报制度。

3、加强学校思想建设,创设高效工作作风。

进一步完善周二政治学习制度,不断加强教职员工的思想建设,形成我校“创新、务实、严谨、高效”工作作风,推动学校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规范管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使学校的管理规范有序,必须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制定各种规划,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有法可依、有据可寻,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工作范围和具体要求,自觉按照要求搞好本职工作。制度管理是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学校要加大对规划、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使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合理调整我校干部队伍结构,努力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一支创新性强,务实、优质、高效,具有专业化水平、积极向上的干部队伍,适应学校现代化管理和发展的需要。

积极开展党政、工、团、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活动,形成尊重信任、互学互助,团结和谐的教师团队作风。

加强对弱势群体关注,建立关心困难职工、帮扶困难学生的制度。帮扶措施过程资料归档完整。

我校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师生创设了和谐、向上的工作、学习氛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009年出色地完成了中考、高考工作。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本科上线101人,占到考生的50%,达到1999年以来的最好水平!2009年中考成绩喜人,安苑北里校区和首次参加中考的朝来校区,中考成绩实现了三年发展规划的既定目标,并在原有基础上稳中有升,综合及格率达到99.2%,考入市区示范校的学生占报考学生总数的68%,达到了近三年最好的成绩。高考获得区教委颁发的“高考工作优秀学校奖” 及12万元 奖金。

我校的健康促进学校工作代表朝阳区复检,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我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百校爱国主义教育先进校”。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我校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平台,学校将在落实新的三年发展规划过程中,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在资金投入、物质建设和人力安排上给予充分保障,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 篇6

践行传统文化

胡营小学一直以来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特色学校创建,引导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学校引入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以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为核心,以熟读《笠翁对韵》、《三字经》、《大学》、《论语》、《中庸》等古经典作品为辅助,实施“二四双十”德育工程,旨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高尚的情操,乐观的心态,举手投足之间都彰显着美好的德行与素养,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

胡营小学主要从五个方面,三个维度进行规划,组织实施。

(一)突出一个核心。

即以学习践行《弟子规》为核心,把学习和践行相结合,把学习的成果用行动展示出来。

(二)实现两大目标。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集合三方力量。

即集合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四)做到四种结合。

1、《弟子规》学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2、《弟子规》学养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3、《弟子规》学养教育与各种活动相结合。

4、《弟子规》学养教育与经典诵读相结合。

(五)继承“十大”传统美德教育和养成“十大”良好行为习惯。

(1)继承“十大”传统美德教育,具体包括:

①孝悌教育;②谨信教育;③谦恭教育;④宽容教育;⑤友善教育;⑥勤劳教育;⑦俭朴教育;⑧担当教育;⑨坚强教育;⑩廉耻教育;

(2)养成“十大”良好行为习惯,具体包括:

①礼仪习惯;②饮食习惯;③睡眠习惯;④卫生习惯;⑤说话习惯;⑥学习习惯;⑦劳动习惯;⑧节俭习惯;⑨交通习惯;⑩惜时习惯。

上述的(二)

(四)(五)是胡营小学德育特色创意的精髓,提炼归纳为 “二四双十”德育工程。

三个维度:

(一)空间上,从学校的外墙走进教学楼的门厅、楼梯、走廊、教室,弟子规文化遍布每个角落,让学生处处看到弟子规。

(二)时间上,从周一的训话故事到周三的校本课堂,从晨诵、午吟 到路队诵读、晚读,弟子规诵读遍布每个时段,让学生时时听到弟子规。

(三)形式上,从学校的听、读、学、诵、唱、演、做到家庭的力行作业,让学生刻刻用到弟子规。

晨读弟子规。

就餐、放学路队读弟子规。

胡营小学的《弟子规》传统文化学养教育创建工作可以概括为打造四大体系。

(一)打造《弟子规》校园文化体系

环境怡人——让《弟子规》浸润心灵。

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人为环境,使置身其中的人耳濡目染,达到见贤思齐的效果。所以,胡营小学瞄准了“环境”这一“软实力”,营造“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校园德育氛围,为此,学校打造了以楼外墙、门厅、楼梯、文化长廊、教室等为主的的七道靓丽风景线。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悄然无息地涵养浸润着师生的心灵。

(二)打造《弟子规》课程课堂体系

校本育人——让《弟子规》净化心灵。

1、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特色项目建设研究团队,确立了“吟诵课程、宣讲课程、践行课程”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体系。

爱心企业为学校捐款2.8万元,印制了《孝弟三百千》和《学庸论语》等吟诵教材。国学经典的诵读如一股清泉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注入了丝丝清新与活力,它唤醒了孩子人性的美好,不断提高着孩子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同时,学校还印制了《弟子规易解及故事》和《弟子规颂词故事》等宣讲教材。这套校本教材结合大量的古今故事,对《弟子规》的每一句话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诠释,师生阅读后获益良多。

2、将《弟子规》特色教育与语文、音、体、美、传统、品社、校本课堂相融合,创建了弟子规操,弟子规舞蹈,弟子规绘画、手抄报、书法、读后感等多种新式的课堂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堂体系。

(三)打造《弟子规》行为规范体系

活动塑人——用《弟子规》感动心灵。

德育者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学生的德育,需要在活动实践中内化道德认识,并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为此,胡营小学开展了一系列践行《弟子规》活动。

1、养成教育系列活动

依据学校的发展规划,老师们借助《弟子规》分步实施养成教育,结合现代礼仪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主编写《胡营小学<弟子规>学养教育100题》校本教材,使习惯养成训练内容更具体,方法更规范,效果更明显。

2、节假日和主题月教育系列活动

学习弟子规,识记是基础,践行是关键。为达到“双十”目标,学校结合节假日和主题月教育系列活动,强化《弟子规》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落实,让学生明白弟子规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弟子规。

(四)打造《弟子规》成果评价体系

评价励人——让《弟子规》敛制心灵。

学校践行弟子规,只有充分利用“评价”这根指挥棒,才能更好地促进师生形成“君子厚积而薄发”的态势。

1、把对学生的评价融入“星级评价”中。

(1)学校专门设计了精美的表扬卡和日月星文明徽章,形成了完备的文明之星评价制度,及时对学生的善行义举进行表扬,并在周一训话大会上进行表扬鼓励与拍照留念,这样的评价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经典、行善向上的热情。

(2)学校检查小组对每位学生的一日常规进行检查,分别设置了唤醒篇、曝光篇和激励篇,遵循表扬鼓励的原则,将学生们做的好事写于激励篇上,并根据各班学生表现每周发放习惯养成流动红旗。

通过激励评价,学生学习践行《弟子规》已成为一种骄傲与自觉。

2、把对教师的评价纳入“绩效考核”中。

在弟子规教育中,老师充当重要角色,而“竞争”是教师不竭的内动力。学校对教师进行动态化的评价。一方面是教师自身践行弟子规的情况,学校将教师对弟子规的“知”和“行”纳入绩效考核的组内自评和互评中;另一方面是对践行弟子规的文明班级的评比,这一结果直接纳入绩效考核和班级团队管理奖考核中,进行捆绑式的量化计分。通过激励评价,教师学习践行《弟子规》已成为一种荣誉与鞭策。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篇7

一、高校党建工作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高校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纵观当今社会思想发展趋势, 一些糟粕的思想文化充斥着高校师生队伍, 给党的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从内部方面看, 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工作中也存在着陈旧、保守的工作, 高校党组织中, 不良的党建工作和文化教育的开展对高校学生党员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近年来, 随着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文化水平要求的逐步提升, 年轻的高校学生加入我党, 成为正式的共产党员, 这已然成为高校学子的荣耀和神圣使命。

高校党建工作的又一重要目标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着力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这是新时代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众所周知, 在整个社会体系中, 高校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实现和谐校园的宏伟目标, 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 是当今现代化条件下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培育高等优秀人才的基地, 为社会输送各类合格的优秀人才, 在党建工作中做好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推进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有利于培养高校学子和谐思想和理念, 以便投身社会后更快、更好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接轨。

二、高校党建工作中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教学水平得到了稳步提高, 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思想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过硬的优秀人才。伴随着高校扩招的比例不断加大, 高校在教学管理体制、学生学习、就业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 整个高校教育取得的教育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 虽然我国高校思想教育和党建工作正朝着正确的方向稳步推进,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对高校校园和谐构成严重威胁的各种矛盾层出不穷, 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 高校在党建工作中应该深入研究当代社会思潮萌芽和传播的方式, 结合当代社会实际, 强化高校党建工作, 进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二十一世纪, 随着新的电子技术的革命, 依托移动互联网等技术, 人与人、国与国的距离逐步缩短, 甚至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在这种环境下, 各种社会思潮、思想观念相互融合, 有好的思想, 也会有坏的思想, 这就给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 我国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和效果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还相距甚远, 自身在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而, 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按部就班地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和行动方式, 一定要按照目标稳步、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三、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党建工作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结合上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高校党建工作中和谐校园的建设所作的分析,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我国高校党建工作中校园文化建设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水平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 严重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中校园文化的建设, 不利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针对这种情况,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应该采取切实的措施, 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条件, 使和谐校园不仅仅只停留在口号上, 切切实实地进行和谐校园的建设, 达到和谐社会的标准,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推进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整个高校发展环境来讲, 校园文化可以看作是揭示高校人文精神和底蕴的重要标准, 是高校人文精神得以体现的重要载体, 它是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自身思想认识水平和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 是表现学生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指标, 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中, 我们一定要从校园文化的环境营造和构建出发, 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肥沃的土壤。丰富的校园文化自身就具有充实的教育素材, 高校师生通过对校园这种特殊文化的感悟和体会, 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 把自己置于充满书香气息的文化环境中, 不断健全和充实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 接受心灵的洗礼和净化。在高校党建工作实施过程中, 党建工作一定要和校园文化环境紧密结合起来, 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党的领导思想和路线接轨, 使党建文化和校园文化充分结合, 感受我们党作为引领中国发展先进政党思想的优越性。

(二) 结合新时代下的新兴元素, 努力追求创新, 为党建工作中校园文化的建设打开新的局面。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很快, 特别是电子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让信息和思想的传递从未如此快捷和迅速, 思想的传递和融合变得越来越便利。高校党建工作中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科学成果, 把网络教学和思想成果充分融入党建工作之中, 成为党建工作的有效工具载体。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大学生们一定要积极参加校园社团文化建设, 通过社团活动的沟通和交流, 彼此沟通和分享, 为和谐校园文化的产生提供必备的环境。

(三) 不断健全和深化党建工作体制, 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透明度。

在高校党建工作实施的过程中, 通常会出现诸如教师力量缺乏, 没有专业的党建工作团队, 党建工作缺乏相应的制度进行保障, 监管力量薄弱, 通常依靠学生的自我监督管理为党建工作手段, 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在高校党建工作中, 高校一定要不断完善高校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 切实培育预备党员等的思想、文化素质, 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和把关, 使高校学生们对党建工作充满信心, 积极踊跃地入党, 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四) 切实落实“以人文本”的思想理念,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牢固树立人本思想。

党建工作的落实最终需要人们一同努力, 在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施过程中, 一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人的作用和思想感受, 形成长效机制, 推进党建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高校党建工作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二者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 共同推进高校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 给高校思想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不竭动力。

摘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 党建工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过硬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手段。以党建工作为引领, 开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要求。本文中, 笔者将围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党建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为出发点, 通过党建工作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深化落实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 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迎来发展的新篇章。

关键词:高校党建,校园文化,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倪秀云.学校党组织引领校园文化的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篇8

一、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近年来,由于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缺乏重视,校园内一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价值导向混乱现象。一方面,存在着封闭、保守、落后的封建思想观念,影响着人才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开放性格的形成;另一方面,对外开放中西方的一些思想中消极的甚至腐朽的东西不时袭来,在一些缺乏分析和抵御能力的青少年学生中产生影响,引起了校园中某些政治淡化、道德淡化、集体观念淡化以及个人追求功利倾向的滋生和蔓延。面对封建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背景,在已经明显不适应发展需要的价值构架的基础上,构建能够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人才成长的价值体系,应该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有两点:一是如何对待个人与群体的关系问题,二是如何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关系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是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基础。因此,必须紧紧围绕解决价值观基本问题这个中心,从抓思想政治工作入手,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要精神内涵和价值导向,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二、思想政治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

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应遵循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方针,应反映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特征。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对其的引导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容上。校园文化包括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因素,涉及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设施、环境、办学方式,以及师生的价值观、行为、道德、作风等,几乎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内容纷繁复杂。而思想政治工作则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操、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等意识和观念,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是层次上。校园文化以人为核心,以教育教学、各种校园活动和设施为文化载体,把人作为创造的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和主体意识,呼唤人的创造精神,开发人的智慧,满足人的需求,为人的全面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而思想政治工作在以人为中心的同时,引导人走向更高层次,用马列主义教育人、启迪人、武装人,提高人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认识能力,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是自觉性即目的性上。校园文化在学校培养人的过程中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是半自觉或完全不自觉的。而思想政治工作则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道德教育人、引导人,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化为自觉行动,培育“四有”人才。

四是效果上。校园文化是一个整体的文化系统,对学生个体谈不上校园文化,只能看出校园文化对其的影响,而这个学生一旦离开学校,校园文化对其的影响就减弱或消失。而思想政治工作既对整体又对个体,它对每个人都产生作用和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深刻的、稳定的、长远的。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引导,还因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社会性和可控性的鲜明特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它可以对各种教育影响因素作出选择和调节。对于学校文化建设来说,它可以按价值导向利用学校文化的有利因素,也可以有意识地抵制学校中不良文化的消极影响,甚至可以转移学校文化中的某些因素便其纳人教育的正常轨道。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将学校文化中的不可控因素变为可控因素。思想政治工作在引导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其强烈的主动性、强制性促进和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优良传统、经验规律,可以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极大的作用力,使校园文化建设迸人预期的轨道。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政治意识少,师生接受难度小,文化活动具体、生动、活泼,带有感情色彩的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探寻到思想政治土作的新角度、新途径、新领域,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三、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求我们旗帜鲜明地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坚决抵制文化中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在对传统文化、外国文化吸收的同时,要加以甄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在当前社会上,消遣文化、通俗文化颇具市场,而对于各类文化活动活跃的学校来说,受其影响是必然的。消遣文化、通俗文化进人校园,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但另一方面,一些低层次、俗浅甚至腐朽、没落的思想也随之融入到一些学生的观念中。因此,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出发,对于校园中一些低层次的文化活动,应努力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从单纯的趣味性、感官愉悦中超脱出来,自觉地从欢乐申感受艺术熏陶,锻炼理性思维。当然,更应该大力提倡那些高格调、高品味、艺术性强、反映社会深刻的文化内容和形式,更应该广泛开展那些内容上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于其中,在形式上富于创造性的文化活动,使参与文化活动者不仅从中吸取知识营养,也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这种创造文化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流。

上一篇:小学作文:西塘游记下一篇:优秀作文:炎热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