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教育著作心得体会(共14篇)
教师读教育著作心得体会 篇1
我过得充实而快乐,因为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好多教育专著为我新学期的工作充电。我读了<<我是一名好教师》后,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这样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我们应该用心地去做好我们的工作。
关于读教育著作心得体会
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之一,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将书视作精神的食粮。学校布置了读专著谈体会活动,更让我与教育类书籍有了更深的接触。«爱的教育»这就是我读的其中一本。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一个学期中所记的日记,以及每月一次老师所讲的关于意大利少年的故事。 《爱的教育》中,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兄弟之间的关怀,子女与父母之间伟大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天真无邪的心灵,处处为人着想的品格,知错就改的行为习惯,无一不冲击着我的心灵,洗涤着我的思想。
我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我走进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的生活,目睹了他和他的同学们是怎样生活、怎样学习的,是怎样去爱的,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生活的追求!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流泪,但是,我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么高,而是在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含散发出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真得很伟大。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 东西啊!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 而我做为一名小学教师,就更加要细心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幼小的心灵还没有成熟,许多事情都不懂,做为老师更应该正确的辅导。 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爱,当你,我,他都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
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每个孩子身上去吧。用心去爱,你会发现:在你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也会很快乐,如果你真心对待孩子,孩子也会永远健康快乐的成长。
读教育著作心得体会
寒假里我认真阅读了《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说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托马斯先生发现,孩子学习有困难,本质上是他的学习方法压根和你不一样,托马斯先生具体分析了很多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最后归结到是现今的学校教育很难适应孩子们多种天赋类型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老师们仅仅重视孩子在很有限的几个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得很多孩子天生的才能和潜能被打压了,从而产生了很多不适应在学校教育的差生,学业上的残疾人,但这些标签被无情的贴到孩子身上时,孩子们就真正的成了学业上的残疾人了。
其实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 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 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
无论古今中外不乏许多大器晚成的伟人,中国就有齐白石,年少时只能以木匠为生,五十岁时开始学习绘画,终成一代国画大师;而外国就有爱因斯坦,年幼时数次不及格甚至零分,也没阻碍他成年以后智力的蓬勃发展,“最伟大的发明家”桂冠无可分非议的属于他。所以,我们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一块玉,一块可雕之玉,对他们一视同仁;并要坚信在爱的滋润下,“另类学生”终有一天都会成就自己,成为社会可用之材。无论进步、落后,都不要让我们的学生经常生活在否定中。一个学生如果很少得到表扬和激励,总是受到副面的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进而自暴自弃。关注缺点,只会让学生在充满挑剔的眼神下,变的越来越不自信、甚至绝望;关注优点,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殷切希望,体验成功的愉悦,获取前进的动力,奔向成功的彼岸。错误的钟情于缺点,更可悲的是总跟在缺点后面,只看到学生的缺点,无法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实际上人从愚昧到觉悟、由混沌到开化,总有一个过程。教师决不能因为学生的暂时混沌,便将其看扁看死;也不能为了让学生所谓的早日开化、醒悟,而不惜违背教育规律去拔苗助长。教师要坚信学生将被唤醒的必然,要学会等待。等待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积极发现的过程。学生的品质、智慧、浅能,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得以显现。这种显现,往往稍纵即逝,我们要有灵动的心与锐利的眼光,善于于无声处听即将响起的惊雷。
教育,自其诞生之始,就注定是一门关于唤醒的艺术。然而,唤醒,离不开对话。对话,不止是语言的勾通,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教师在课堂内外,不妨以诗歌般温暖的话语、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使学生天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发挥到极致。同时,唤醒需设置情境。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所以,教师要创造对话双方共同探讨的平台,要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提出怀疑与批判,但决不居高临下,要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即使有错,也以各种方式来维护和谐的对话情境,以求对话得以持续。这并非敷衍,而是一种宽松。这样才让对话双方有足够的空间互动,在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唤醒,心灵潜能得以发掘……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 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
相关文章
教师读教育著作心得体会 篇2
教师的一言一行, 对学生来说都是最直观的教育。只要教师在, 教育就时刻存在。
敬畏职业, 有益学生一生成长。吴非老师认为, 教师是一种危险的职业, 因为教师“工作中的任何不慎将会在未来某个时刻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认真地对待这门职业, 必须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用自己内心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灵。吴非老师的学生认为, 是高中的人文教育让她理智地看待社会。而教师对学生的恶意折磨是违背教育规律、有失师德的行为, 会荼毒学生心灵。有敬畏感的教师必会兢兢业业地工作, 慎重地做出某一个教育决定, 为学生在塑造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做有益的事。
尊重学生,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十多年前的学生感慨吴非老师“不以成绩评论学生”。对此, 吴非老师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的关系, 有了这种认识, 才会尊重学生。如在“怎样和学生谈话”一节中, 令人叫绝的是这样的谈话:“我叫王栋生 (吴非老师原名) , 你叫什么?”在问学生姓名之前, 先向学生介绍自己, 我想, 这也是极少教师能做到的。试想, 一个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在第一次面对新生时, 这样谈话给学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平等!其实, 尊重学生的教师必会自觉地“改造教育语言”, 在交谈中必会自觉地蹲下身子, “表现对学生的尊重”, 所以才有对需要教育的学生做出“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来玩吗”这样的邀请。在教学方面, 吴非老师认为, “随意地干预学生写作, 随意地讲评学生作文, 有可能对学生心灵和他的写作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他建议教师评讲作文时应先问学生:“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他认为, 尊重学生也是暗示学生重视自己的权利;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在教育教学中注重诸如此类的细节, 会给学生以做人的尊严, 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尊重他人。
遵守常规, 让学生学会规范。吴非老师认为, 教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常识。要尊重常识, 遵守常识。在师道尊严日渐式微的今天, 吴非老师仍要提醒人们遵守教育伦理。教师拖堂, 会影响学生下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对教师的课间纠缠不休, 会影响教师下一堂的上课;迟到的学生随手把雨衣交给教师, 是极端自私的表现……他“要向学生表明我们的爱憎”, 事实上是在规矩上以身示范, 因为尊重学生不等于迁就学生, 不能对学生的不端行为熟视无睹。遵守常规, 是教师的“身教”。教师是要正气凛然的, 是要让心灵麻木的学生向他们学习的。
常说“故事”, 激活学生的思想。吴非老师引导学生想校园当年的种树人, 让学生“所有的眼睛都在闪亮”;他会把山区来信的往事说给后来的学生听, 因为他认为教师的工作“是面对那一双双睁大了的眼睛”;他会在教学中插说孙叔骜埋两头蛇的故事, 因为他认为当时是“信手可得”的“教育机会”。教师有意识地随机说“故事”, 对学生是最自然的、最好的教育。这些教育素材, 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做个有心人, 平时注意积累, 会发现校园里到处都有故事。常说故事的教师会被学生认为有“料”, 往往会启发学生思考人生, 也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尊重。
教师, 就是应该时刻记住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身份, 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发挥教育功能。
读教育经典 做智慧教师 篇3
教育需要智慧,智慧来自经典。从我国古代的孔子、朱熹,到近现代的陶行知、叶圣陶;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他们对教育的探讨和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有着很强的启迪意义。教育经典给予我们教育的灵性,给予我们教育的自信,给予我们教育的激情和热情。深入其中,灵活运用,它能帮助我们发现教育的奥秘,获得新的教育灵感,破解教育的密码,启发我们用科学的思维去实践。
读教育经典,做智慧教师。经典是教师工作中必须依靠的拐杖。抛弃了经典,就像一个行走需要拐杖的人一样,身体就有可能失去平衡,就会栽跟头、跌倒。虚心学习这些宝贵的教育食粮,广泛汲取其精神营养,为我所用,将会使我们走得更快,行得更远。
然而,有些教师不懂得教育经典的重要性,忽视教育经典,疏远经典,抛弃经典。有人认为,社会发展到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教育的环境都大不一样了,教育经典这些老古董,不够鲜活,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啦。有这种僵化思想的人,说明对教育经典缺乏科学认识,显得十分幼稚、无知和愚蠢。
对教育经典有如此的偏见,说明人们的认识存在严重误区,这很不利于教师的发展。重视经典,重读经典,活用经典,传承经典,让经典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应成为教师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责任。
一个教育工作者,有没有眼光,有没有教育智慧,这要看他读了多少教育经典。一个熟读教育经典的人,他一定睿智,大气,思维活跃,深沉老练。一个没读过教育经典的人,一定浅薄、孤陋寡闻,处理问题随意,而且缺少智慧。做智慧教师,就要让教育经典发挥作用,让经典武装头脑。
自觉走进教育读经典,努力地从经典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十分惬意的事,也是一件十分优雅的事。当教师忙完工作,静下心来,怀着喜悦的心情捧起经典,仔细阅读的时候,该是多么自豪,多么美妙,多么高尚啊!因为这是在和那些先哲大师们进行智慧对话,在近距离地触摸大师的灵魂,
全心沉潜其中,你会被那一句句充满哲思的智慧金言所迷住,从此爱不释手。那将是什么样的境界?那将是什么样的情怀?那又是怎样的风景?一旦烂熟于心,心领神会,真正融入我们的血液,经典将会对我们产生不可想象的影响,就会产生无与伦比的力量。经典有无穷的魅力,有特别的吸引力。我们要主动走进经典,自觉捧读,让那浓浓的经典书香伴随我们成长。
我们的成长需要经典,需要经典给予我们智慧,需要经典给予我们力量。这种智慧比什么都宝贵,都有价值!我们要主动放下身价,虚心走进经典,向经典学习,让经典充实我们的大脑,充盈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更加聪明。从经典中汲取最有价值的营养,从经典中寻觅走向成功的捷径,从经典中寻找教育的真谛,从经典中寻找全新的教育,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这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
向经典学习,向经典致敬,自觉地向大师靠拢,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大师的肩上。如果我们抛弃了教育经典,我们就有可能进入教育的迷途,会失去自我发展的方向,可能永远也寻找不到理想的教育。我们之所以有时会在教育的实践中迷失方向,就是因为我们从教育的经典中汲取的营养太少。其实,很多教育困惑、教育错觉以及教育误判,都是因为我们不深入研究经典,远离教育经典所造成的。
读教育经典,做智慧教师。我们不是缺少教育的智慧,而是缺少亲近经典,缺少经典的浸润。我们坚信,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教育经典,不断地借鉴经典精华,才能使我们更从容,更自信。
相信经典,相信经典会给予我们无穷的教育智慧;相信经典,相信经典会给予我们巨大的力量!当我们进入思想的高原,遭遇实践的瓶颈,无论多么努力都不能取得教育的突破时,也许这时停下来,认真地读一读经典,你会思路大开,精神振奋。实现教育的飞跃,需要我们熟读经典,好好地亲近经典,让经典润泽我们的灵魂。如果我们无缘无故地远离了经典,也许我们会不停地跌跟头,走弯路。迷茫时,去教育经典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困顿时,从经典里寻找突破问题的办法。经典里有灵丹妙药,有我们需要的一切。只要我们潜心学习,领会贯通,就能为我们所用。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摸着石头过河,深一脚浅一脚,有时让人胆战心惊。要想在平日的工作中能从容前行,超越自我,就要不断学习经典,让经典武装我们的头脑。一句句经典让我们茅塞顿开,一句句经典让我们信心百倍,一句句经典让我们浑身充满力量。经典让我们脑子变得更灵活,思维更睿智,行动更敏捷。经典让我们从迷雾中走出,走向教育的理想之国。经典让我们少一点幼稚,多一点睿智;少一点随意,多一点理性;少一点鲁莽,多一点优雅。
读叶圣陶著作读书心得体会 篇4
一、叶圣陶教育思想十分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那就是“都是为了达到不教”。为了不教而教,这表面上似乎看来相互背离,但仔细研究就会觉得并不矛盾。叶圣陶认为:“教师当然必须,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会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学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必须树立生活本源观。
二 、叶圣陶教育思想十分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提出正是基于学生的今后的发展,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思想正是关注人的发展的具体体现。教是手段,不需要教是目的。要达到不需要,在教的过程中就应“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在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步自求得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做呢?如何“导”呢?
首先,教师心中有学生,要想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要想到学生今后的不需要教也能终身学习这个目标。有了这样的目标,教师就可能时时处处考虑到,现在的每一堂课,都将使学生获得一辈子的能力,每一次的教都将使学生获得“自求得之”的具体方法。
其次,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的观念,老师的身份角色,是“导”,是辅导、引导、开导。
第三、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应该肯定学生的差异,而绝对不能强求一律,强求整齐划一,应该强调学生是有个性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我们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不能用 “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也不能用一种方法对待所有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个性是千姿百态的,而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该丰富多样。让我们的教育能够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塑造人的个性。
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为重心,以教学的对象为主体,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教师的导,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心中有了学生,想到了学生的未来,就能自然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有了主体地位,就能关注学生的个性,而一旦关注了充满个性的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新课程理念倡导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师要努力把微笑带进课程教学中。一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不要轻易批评学生的活跃好动,适时地应用激励性语言、动作和神态,来激发学生的新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成为学生自由挥洒的天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传授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这就是说,教师要具有一颗“童心”,愿意走进学生丰富多彩、曼妙无比的生活情感世界。教师要有同理心,时刻想着如果我处在学生的位置会有怎样的情绪感反应,不然就可能以教育的名义伤害了学生而不自知,在动机和结果之间出现巨大反差。
除了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以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每个学生都有可能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都能成才、成功。这是教育的真谛。孩子们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是双方都要付出心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水平还存在一定局限的学生需要我们去关心,去呵护,去引导,而不是“拔苗助长”、“越俎代疱”。学生发展过程中会有“真实的残缺”,而“真实的残缺胜过虚假的完美”。因为是真实的,所以才是可贵的。因为是残缺的,所以才需要我们去关心,才需要我们去引导,才需要我们去帮助去完善。所以关注、呵护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一个认知过程,成长的需求。我们经过努力会收获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
三 、叶圣陶教育思想十分重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所谓教学相长,教与学互为前提而存在,一个理想的课堂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在这一个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叶圣陶所强调的“导”。
学生居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引导显得更为重要。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确立,教师的主导并不是可有可无,即使有了导也不是放羊式的消极的形同虚设的导,而是应该像叶圣陶所提出的“致力于导”。
能致力于导的教师,才是我们新课程所大量需求的教师。叶圣陶先生提出,实现不教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在引导学生从需要老师到逐步不需要老师的过程中,老师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教师的素质得不到提高,那么学生最终走上不需要教的道路是不可通达的。 “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个论断,闪现出人性的光芒,人类的睿智,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努力的方向。
教师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篇5
初读此书时,总以为该书不过是强调对于教育教学中的细节的重视,并不觉得此书有何特别之处;而此番再读,才发现书中的细节,并不仅仅是教育教学中容易被人忽视的细微小事,更包括那些深植于脑海深处的不以为错误的某些意识与行为。
One
纠正观念上的错误
朱老师在书中指出的第一个细节,是某些错误的思维观念:在他看来,比起行为上的错误,观念上的错误更值得老师们警惕。不由得想起在班上试行语文小组积分制的初期,总是担心小组组长不会尽职尽责以至敷衍了事,所以每次总会找来那些积分垫底或没有达标的小组组长进行谈心、劝导甚至批评教育,可想而知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我在小组积分制上,附加了奖励制度,凡是某一任务的积分达到第一的小组可以获得当日一项语文作业的减免权,一经试行便取得了极佳的效果:无论是背诵默写,还是上交作业,各个小组都能够既快且好地完成,即使是积分垫底的小组也没有丧失积极性。同样是小组积分制,为何结果截然不同?原因便在于前者对学生的思维上以惩罚垫底为主,后者的思维上以奖励第一为主,可见一味地惩罚显然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深究这种思维定势的根源便在于内心对学生的不信任;而后者能够成功虽然不能说是在思维上对学生百分百的信任,但至少没有前者那么明显地显露出对学生的不信任。其实,对学生的不信任,已经成为了不少老师根深蒂固的观念,但这种观念本就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不信任的态度必然无法带来美好的结果。也许,对学生多那么一丝信任,我们便能够收获预期的效果。
Two
言语的细节
第二个让我心有触动的细节,便是书中所涉及的言语的细节,这里的言语细节并不是与学生沟通交流中所需要注意的话语,它的指向依然是那些我们不以为意的无意识的错误言语。记得有一对相差三岁的姐弟都在我校就读过,但姐姐的成绩一直位于学校顶尖名次,而弟弟则与之相差甚远——长期处于中间甚至中下名次,凡是教过姐弟俩的老师谈论起他们,对于弟弟的表现总是颇有微词;有的老师甚至当着弟弟的面提起表现优异的姐姐,虽然意在希望他像姐姐一样认真努力学习,并无其他恶意,但在弟弟的心里无疑会造成极大的压力。之所以提到这对姐弟,便在于这样的兄弟姐妹在教学生涯中是难免会出现的,而这样的比较话语总会无意识地形成,虽然这样的比较本身并不存在什么恶意,但总会给表现不好的一方造成莫大的压力,甚至会影响到兄弟姐妹的关系。可兄弟姐妹,本就是一个个独立的人,本就存在着差别,而一味地比较无疑是忽视了他们的个体差异性;但人物的比较本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尤其是不带恶意甚至心怀好意的比较话语,更是无法证明这些话语本身就是错误的。也许,学生某些难以预料的不当言行,便来自于老师无意识的错误言语。
教师读教育著作心得体会 篇6
——李权
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书籍。读一本好书能让自己受益终生。今年的教师节,学校给我们送一本书-----《影响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一有时间我就拿着这本书来读,读完这本书后,让我心灵得到了熏陶,智慧得到了启迪。
书中共包含了“我爱孩子”、“教室,出错的地方”、“教师是灵魂守望者”、“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四个篇章。每篇文章娓娓道来、饱含深情、浅显易懂而又蕴含哲理。
书中的一件小事、一句话语、一首小诗,在带给我美好阅读体验的同时,回想起工作中的种种案例和困惑,也使我对教育的真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是以心交心、以爱育爱的事业。”它需要教师以爱为本源,以育人为责任,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技能改变学生。一件小事,可能会让学生久久难忘;一种教育智慧,可能会使学生受益终生。教师应时刻心存爱与感动,坚守无私奉献与执著敬业的信念,尽自己之力做好自己的教育之事。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尊重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吹拂学生心田的一缕春风。
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发至内心的尊重,在学校就读的学生亦是如此,他们需要得到同龄人、长辈们的尊重,尤其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一些不尊重学生的现象发生,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可喜的是,眼下这种不尊重学生的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变。
比如,学习成绩不好又调皮捣蛋的孩子曾被称作“差生”甚至“双差生”。后来,改成了“后进生”。“后进生”与“差生”相比,虽无实质变化,但听起来却含蓄多了,至少与嘲讽与鄙视撇清了界限。从名称上不再是强化学生的“差”,而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继续努力的向上感,这就可以说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教育在认识上和观念上都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人格也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尊重,叫了多年的“后进生”又被悄无声息地改成了“学困生”。虽只是片言之差,却全然隐去了以往的歧视之嫌,且听起来更富人情味。因为在教师和学生的眼里,“学困生”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成绩眼下还不够理想,但是通过师生的帮助和他们自身不懈努力,明天亦或是后天他们可能就是最优秀的学生。
书中的《枣的三种摘法与教育智慧》将枣的三种不同摘法与教育方法联系起来。“爬树摘枣”好似放任学生自由探险,教师如不注意及时给予保护,则容易“从树上跌倒”,思维受挫,自主演变成自流;“用竹竿打枣”犹如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行为,极易束缚和泯灭学生的个性,为教育大忌;“待枣子熟透自行脱落再捡拾”恰恰是事半功倍的教育方式,世间万物的成长皆有其自身规律,教育亦如此。学生成长如树之结果,教师切不可心浮气躁,应尊重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收获甜美的果实。
我们现在有太多的感叹:现在的学生难教,其实不然,学生的个性在发生变化,环境在变化,而我们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却未与时俱进,是我们没有适应新的教育模式,甚至未采用新的方式认识我们的教学对象。
教师读教育著作心得体会 篇7
Huberman曾提出一个很具参考价值的阶段假设。他认为,变革中的教师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焦虑与迷惑;(2)第二阶段:教师的焦虑水平降低,开始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变革,但难以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改革项目背后的基本原则关联起来;(3)第三阶段: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能够在认知上把握改革项目的各个“片段”,这个时候,教师开始关注如何理解变革项目的“结构”和基本原则,也即开始寻求对变革项目的深刻的理解。[2]
Huberman对于教师第一阶段假设的描述,迈克尔·富兰也有相似的论述:“如果实事求是地尊重变革过程并掌握这一过程未能成为优先之事,那么具有良好意图的变革计划就会继续在一线人员中造成一片混乱。”[3]如何才能使处于焦虑与迷惑阶段的教师尽快理解并参与到教育变革之中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使教师明了并理解“教育变革意义的问题(problem of meaning)”。人们在热爱并决定投身于某项事业之前,对于此项事业意义的充分了解和认同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面对教育变革及其自身的变革也是一样的。迈克尔·富兰认为:“意义的问题是理解教育变革的核心。”[3]所谓“意义的问题是这样一个问题,那些参与变革的人员在认识到什么能够以及如何能够持续地相互作用并影响对方的同时,如何才能理解什么才是真正需要予以变革的东西,以及这一变革如何才能成功地予以实现”。[5]只有教师对教育变革的本质和变革的过程具有自觉的认识,即要实施什么样的变革和如何实施这样的变革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认可这一变革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变革中,并且改变自己原有的观念、行为等以适应变革的需要。我国的教育变革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在要实施某一教育变革时,决策者往往会通过教师培训使教师明晰“教育变革意义的问题”。因此,教师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师培训,使教师明了并理解教育变革的意义问题,教师才能够真正地担当起教育变革执行者的角色。
教师在明晰了变革的意义之后,其焦虑和迷惑水平就会随之降低,进而进入自身改革的第二个阶段,开始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变革,但难以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改革项目背后的基本原则关联起来。如何才能使教师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改革背后的基本原则关联起来,迈克尔·富兰也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答案,即“教师学习的持续性和一致性”。[5]迈克尔·富兰强调,任何教育变革取得成功的关键都是学习。因为教育变革本身就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状态之中,作为教育变革重要的执行者之一的教师,只有通过结合丰富的教育实践持续的学习变革理论和变革着的理论,才能及时跟进教育变革,并且这种学习还要具有一致性的特征。一般来说,教师置身于教育实践之中,有相当丰富的教育经验,但这些教育经验往往都是零散的、个别化的、情境性的。为了将日常工作中积累的教育经验由感性层面提升到理层面,教师就需要学习教育理论。教育理论对于现在的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教师不应止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或者不能教条式地践行理论、盲从理论,而是要通过被理论浸润的日常化教育实践把理论转化为自由发展的能力、转换成一种自主发展的力量,这才是处于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保证教师在教育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7]教师除了对于教育理论的学习外,还要勇于尝试践行实践中的教育变革。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如何使日常课堂教学发生变化,这是任何一项教育变革都涉及的。富兰在“什么是实践中的变革?”一节中提到:“实施任何一种新的课程计划或政策都至少有三个要素或方面:(1)使用新的或修订后的材料的可能性(诸如课程材料或技术之类的教学资源);(2)使用新的教学方法的可能性(如新的教学策略或活动);(3)改变信念的可能性(如支持着特定的新政策或课程计划的教育学假设和理论)。”[5]
我国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同样也涉及这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面对新教材时,要根据自己已有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当地的教育实际进行“因地制宜”的教学。如在小学数学课本统计一章中,新的教材会让学生统计在十分钟之内学校门前马路上通过了多少车辆,但在偏远的农村地区或是牧区学校,学校门前不会像城市学校一样车水马龙,可能学校门前连一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那么这时教师是不是还要遵循课本的要求去上统计通过车辆的数量呢?答案是否定的,教师完全可以尝试换一种思路,让学生统计一下十分钟之内学校门前路过的多少行人,或是经过了多少只小动物。这样既能达到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统计知识。这一个小小的变化就是在实践中践行的教育变革。在面对新的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课的性质和具体教学情境改变一下长期以来的习惯做法。在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然后在分析了作文的大体结构后,给学生一些时间按规定完成作文写作。但在康县的一所小学中,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尝试了一种新的写作课。如在写《我美丽的家乡》时,教师带领学生游览学校周围的自然风光,在这一期间,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和自己的真实感受,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所观所想作出回应,最后学生回到班上完成作文习作。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不但使学生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并且学生还拥有了愉快的学习体验。对于信念的改变,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通过平时一点一滴的尝试,这样在无形中就会发现,其实改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墨守陈规。在平时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对新的教学材料、新的教学方法与新的教育信念不断尝试和体验,其实,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尝试,教师也在教育变革中变革着自我。
教师在经历了Huberman假设的第二阶段后,便会进入变革的第三阶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能够在认知上把握改革项目的各个“片段”(如某些经常使用的术语,对教学实践的某些要求),这个时候,教师开始关注如何理解变革项目的“结构”和基本原则,也即开始寻求对变革项目的深刻的理解。在这一阶段,单独的教师学习和实践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变革和教师进一步变革自身的需要,只有通过“学习型组织”才能达到这一更高的目标。迈克尔·富兰认为,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即学习型组织是从学校获得进行持续不断改革所需的内部承诺的重要保证。[9]他在《教育变革新意义》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一个人的孤立就是另外一个人的隔绝;一个人的合作就是另外一个人的集体思维。”[5]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在学校中建立学习型组织,校长的作用不可小视。通过校长的不断努力和躬亲师范,教师能够学会在学习型组织中继续实践变革,并在这一更大的范围内分享和贡献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在现实中,一个学科组常规的集体备课或是跨学科共同研讨便是学习型组织在学校中的实践的缩影。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很多学校开始尝试在每周固定的一天,一个教研组的成员坐下来共同讨论上课的方法,制定上课的方案。这样既可以体现出老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又可以听到年轻教师对于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的尝试,在共同交流与分享中实现效果的最优化。然后通过实践的检验,在下一次的研讨会上教师们共同反思上一次的尝试,在不断的共同交流和集体实践后,大家都能感受到在集体中的进步和专业合作的乐趣。这种教研活动若进一步扩展到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教研组分享之中,它所带来的思想碰撞的火花与共享就会更有意义。
针对教师在面对变革中所处的不同阶段,通过螺旋式上升的不断学习,教师一定会在平时一点一滴地践行教育变革的实践中发生变化,实现在学习和践行教育变革中变革自我。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10.
[2]王建军.什么样的教育变革更容易促成教师的变化[J].教师教育, 2000, (6) .
[3][4]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8.
[5][6][8][10]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9, 35, 40, 141.
[7]吴黛舒.教育变革中的教师发展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10) .
教师读教育著作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高校思政课教师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72-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重点建设内容”中,明确将“鼓励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列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①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②高校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在向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培养一批全面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提高在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自内心的真正理解接受对于大学生对马思主义理论的内化到外化的飞跃,达到知与行的内在统一责无旁贷。
近年来,各高校虽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创新,取得了可喜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与教学;但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着对经典著作避而不谈、一笔带过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对经典著作的闲置和浪费。马克思主义原著是最能体现当时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宗旨,如果不能熟读经典,就不能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架构有着全面的把握,是无法感受其中生动活泼的语言、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非凡的睿智、丝丝入扣的推理论证以及勇往直前,直面挫折精神等。因而运用经典著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理解和领会跨越人类时空的马克思主义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因此,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工作这一艰巨任务,落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肩上。
一、学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首要职责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教师要加强自身建设,只有自己做到真正领悟教学内容,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才有可能对教学行为产生正面促进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首要职责就是加自身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一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途径所在。二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最终目的在于实际运用。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教学面临新挑战
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直接思想的主阵地,在提升大学生马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促进大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然而,目前在高校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能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师很少,而且越来越少。高校出现无人能讲或者无人能讲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尴尬局面,这使得我们在呼吁高校教师应带头学好马克思主義经典著作的同时,不得不透析其中的原委。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课程枯燥单一。第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课程热情不高。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功底浅是关键。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对策建议
第一,坚定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师首先要建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才有可能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产生驱动效果,继而去利用自身所学去教化学生、感染学生。
第二,打造马克思主义精品课。教师在备课时,要从全局入手,抓住重点,不要贪图内容之多,而是根据内容的不同,安排不同的主题,力求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打造一堂经得起教学和实践检验的精品课程。
第三,推陈出新,形式多变。为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课程推陈出新。一方面要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书中寻求新的内容和新的亮点,不断补充和完善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当前形势,把握前沿,与时俱进,确保授课能推陈出新,紧跟时代步伐。不仅如此,还要追求形式的多样性。
第四,知行合一,突出实效。知行合一,是要注重思考,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同志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精”是指把握理论的实质与精髓,尤其是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管用”是指能真正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我们的各项工作,高校教师要善于运用理论来回答实际问题。
不可否认,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定还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与挑战,但只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打牢基础,加深功底,多读多思,多参与调研,多学习借鉴别人的成果,同时也要另辟蹊径,形成自己对马克思原著的独到见解,刻苦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注重结合中国的实际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那么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所以,我们应该看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课程的光明未来和远大前途,高校的教师要做的就是练就一身本领,坚定执著地将马克思主义精神宣讲到底。
注释:
①习近平.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N].人民日报,2011-05-14(1).
②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参考文献:
[1]姚柏林.为何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N].人民日报2010-05-04.
[2]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N].人民日报2011-05-14.
[3]习近平.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N].人民日报,2011-05-14.
教师选读的100本教育著作书目 篇9
1.《教师必读知识系列丛书》
2.《中国教师文从》1
3.《教师识别教育基础》
4.《白居易文集》
5.《古界通史》
6.《中华文学名著》
7.《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
8.《心理变态与健康》
9.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导写》
10.《教学评价》
11.《创新型教师》
12.《教学心理札集》
13.《教学实验设计与探索全书》
14.《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
16.《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全书》
17.《学校德育新棎》
18.《素质教育研究》
19.《教育创新磁场与环境》
20.《思维创新效益与活动》
21.《现代儿童发展心理》
22.《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训练》
23.《电化教育技能》
24.《学校德育与美育工作创新》
25.《课堂教育艺术》
26.《少儿教育纪实文学从书—还你一片蓝天》
27.《课堂教学设计例评》
28.《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与探索》
29.《班主任工作创新》
30.《教师工作创新》
31.《教育创新途径秘趋势》
32.《教育创新素质与方法》
33.《创造教育与挫折教育》
34.《读书的创新与写作创新》
35.《学习创新与应试创新》
36.《教育信息的处理与传播》
37.《儿童心理咨询》
38.《电化教育技能》
39.《数学课堂教学技能与训练》
教育著作读书的心得体会 篇10
新教育理念催人奋进。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为学生在21世纪的生存和发展负责,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个性张扬的人,一个具有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的人,正是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念。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在这样的基本理念下,新教育实验提出了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相信教师与学生的潜力,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强调个性发展。什么是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教育学生终极目标是什么?人的完整性首先建立在善的基础之上的,让人成为他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为此,我们学校提出了长善教育的理念就非常切合教育的实质。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从教育上理解,长善救失就是发展他的善心善行,改正他的坏习惯、过失,让他的善心善行不断地发扬光大。从教学上理解,长善救失就是发挥、发扬、优化学生的优点、长处,弥补学生的缺陷、不足。超越自我,追求至善这是我们的校训,也是我们学校每个人的理想追求。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认识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有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有一种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有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
新教育行动精准务实。行动,才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就是它旗帜鲜明的口号。新教育不但有梦想,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新教育不但有六大行动,更有以六大行动为基本方法的三大课程。其中以晨诵午读暮省为核心的儿童课程,力求恢复儿童生活的幸福完整;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核心的教师课程,力求恢复教师职业尊严和自信;以构建有三重境界为核心的理想课堂,力求让师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求知的愉悦和幸福。这三大课程彼此促进,共同构成一种追求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新教育课程观。
我们学校最早开始加入新教育实验的,这一点不得不佩服陈校长前瞻性的眼光。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教育功利性特别明显,分数至上,清华北大至上,我们都忘了教育的初衷。让人成为完整的自己,一个阳光独立的有精神的和谐发展之人。陈校长首先从阅读写作开始抓起,师生齐阅读,共写随笔,晨诵、午读、暮省、博客走进我们的校园,现在已成为师生学习成长的一部分了。完美教室的缔造,每月一事的开展,国旗下的讲话,都已常态化。为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恢复职业尊严与自信,打造以以三环五学为基础的善意课堂,学校每年十一月份开展教师专业成长月活动和五月的班主任节活动,一大批年轻的专业水平过硬的教师已经把自己的的根深深扎在教室里,扎进学生的心坎里,努力让自己开出一朵生命的花。他(她)们是我们学校最美的教师。在强大的新教育实验中,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在成长着,虽然过程有点辛苦,但我们坚信成长也有快乐。
新教育的道路任重道远。新教育认为,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学生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是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它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这需要获得社会、学校、家长的认同,但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环境下,很难获得社会特别是家长的认可。因为新教育的成果不是现在检验的,不是依靠现在所谓的考评和考试检验的,教育的成果是在发展的延伸的,最好的检验在未来。新教育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这里的人,不仅仅指学生,也包括教师和家长。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成长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成长需要动力,需要不断地学习。学生要读书,教师更要读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教育的征途上,作为教师,我们要改变,改变我们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思维,三尺讲台也能影响学生的生命。作为教师,我们要心怀教育理想,把理想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中,只有孩子心怀理想,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读史铁生著作有感 篇11
《说死说活》探讨人生的意义,谈论生死的界定,谈论人生的价值
《给盲童朋友》一切外在的艰难和阻碍都不可怕,只要我们的心理是健康的,谁能够保持不屈的勇气,谁就能更多地感受到幸福。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到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
《合欢树》中史铁生埋怨自己没有在能摇着手推车时去看看合欢树,那是母亲亲手种下的,对母亲的怀念也从那时开始。
<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史铁生把他的新作题做《病隙碎笔》,我知道有多么确切。他每三天透析一回。透析那一天,除了耗在医院里的工夫外,坐在轮椅上的他往返医院还要经受常人想象不到的折腾,是不可能有余力的了。第二天是身体和精神状况最好(能好到哪里啊!)的时候,唯有那一天的某一时刻他才能动一会儿笔。到了第三天,血液里的毒素重趋饱和,体况恶化,写作又成奢望。大部分时间在受病折磨和与病搏斗,不折不扣是病隙碎笔,而且缝隙那样小得可怜!
然而,读这本书时,我在上面却没有发现一丝病的愁苦和阴影,看到的仍是一个沐浴在思想的光辉中的开朗的史铁生。这些断断续续记录下来的思绪也毫不给人以细碎之感,倒是有着内在的连贯性。这部新作证明,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不是一个残疾人和重病患者,他的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思考着生与死、苦难与信仰、残缺与爱情、神命与法律、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他的思考既执著又开阔,既深刻又平易近人,他的“写作之夜”依然充实而完整。对此我只能这样来解释:在史铁生身上业已形成了一种坚固的东西,足以使他的精神历尽苦难而依然健康,备受打击而不会崩溃。这是什么东西呢?是哲人的智慧,还是圣徒的信念,抑或两者都是?
《病隙碎笔》
1.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后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2、人有一个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这实在有失厚道,是对神明的不公。
读马克思经典著作有感 篇12
读过马克思原著的人和没有读过马克思原著的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迥然不同的,读过马克思著作的人,他所感受到的是马克思著作里的鲜活的思想和充满激情的文字,不至于象马列主义教程一样令人恹恹欲睡,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使人能够深入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而不读原著的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充其量是走马观花、管中一窥而已,所以,不读马克思原著的人对马克思主义误解居多,读过马克思原著的人大都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捍卫者!
就我个人而言,在读马克思原著之前,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仅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说实在的,这些死的结论常常令我提不起兴趣来,抽象而空洞,学过之后,我对于马克思主义也仅仅是一些抽象的结论和字句,不仅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而且很快就遗忘了,所以,课堂上的马克思主义往往使人走向它的反面,就是有意无意地要让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反感,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需要在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去领会。
尽管在中学时代我已经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我对自我人生的要求之一:有生之年读一些经典的书,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对这个世界有所了解。除了古今中外经典文学名著外,我最大的想望就是系统地读一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看看这两位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如何思想和认识世界的。当初这在我心底里只是一种蒙胧的愿望,因为,在一个买卖欢笑、尽情享乐和追求消费的时代,有谁愿意花功夫去读那些需要思考和耐心的大块头著作呢?这些著作大多被束之高阁,代之以快餐式纯消遣式书籍,因此,很长时期以来,我并没有刻意去搜寻马克思恩格斯的书籍,只是在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接触到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我到一个朋友家里串门,无意中发现其父亲书架上陈列着六七十年代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崭新的四大本,似乎自从它摆放在书架上就从来没有人光顾过,既然主人只是把它作为摆设,不如我拿回去随便翻翻,于是我从朋友家取走了这四大本著作,闲暇之余开始研究起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来,一来圆我一个梦想,二来希望通过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使我对于现实社会性质的认识有所帮助。这不经意的经历竟使我从此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爱不释手,一发而不可收,此后,我又陆续找来一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来读,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知。在读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时候,我的感觉是我似乎才第一次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社会现象能够看得更通透,对于通常得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难怪恩格斯说,马克思著作是一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透过他的著作处处可以感受到关于社会分析和政治问题的真知灼见。
马克思著作分为哲学著作、经济学著作、政论性著作、时事评论以及往来书信,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社会问题等多个领域,思想极其严整,博大精深,文章语言奔放有力,时而诙谐风趣,时而辛辣讽刺,经典引述信手拈来,表明他知识非常渊博,论证思维缜密,思想深邃,反映了马克思对他所研究问题从来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因此,阅读马克思著作,不仅仅是思想的洗礼,认识上的升华,更是精神上的享受,作为现代人不可以不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他既是现代生活的体现者,更是了解现代社会,具有博大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现代公民。
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专业:13水利水电工程8班
学号:2013100417
读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后感 篇13
拿马克思自己的话说:“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他也是个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生活着的人,他的生活也会有不修边幅的时候,他也有自己的嗜好,他喜欢下棋、抽烟、喝酒,也有自己的个性,也有与恩格斯之间不俗的友情……亲情、友情、爱情、事业,他都不缺,他都拥有。
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一生从事人类解放事业,并积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投入,对友谊的珍爱,对亲情的眷恋,无一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他的伟大不在于他是为自己,而是为整个人类事业孜孜不倦的工作。这本书使我对马克思的整个人生经历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认知,对他的一些生活细节、生活习惯也了解的更多,这对于我理解马克思的学说有很大的帮助。
185月5日这一天马克思来到了人间,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卡尔。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摩泽尔河畔一个山清水秀的文化古城特里尔城,这座城市很早享受到了法国大革命带来的成果,所以憎恶封建压迫、崇尚自由平等的精神在那里的人们心里深深地扎了根。
而且受家庭文化的熏陶和宽松的家庭氛围影响,马克思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慢慢地,马克思在踏入社会以后就看清了社会现实,看清了富有与贫穷的巨大差别,看清了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他能明辨是非,同情贫苦的劳动人民,幼小的心灵就能盛装人间的苦难。
读马克思经典著作集读后感 篇14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马克思侨居伦敦的许多年里,经济上常常贫困到没钱买面包,付房租的程度,不得不靠典当衣物和家具来维持生活,连他夫人的陪嫁银器也忍痛送进了当铺。
他在1859年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道:“我必须不惜任何代价走向自己的目标,不允许资产阶级社会把我变成制造金钱的机器。”为了写作《资本论》,马克思的那种求知热情和勤奋精神,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他牺牲了自己的健康,抱病写作,强忍着病痛奋斗终身,实在令人敬佩!
马克思的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是非常之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必须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学识的增长才是我们这一辈子最大的财富。人生总是会遇到挫折困难,不顺心,但是相信生活会教会我们很多,只要我们肯努力,肯付出,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用一颗执着的心去面对,那么,一切都将不成问题。
马克思怀着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不断追求自己的事业。马克思在十七岁中学毕业考试时,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作文中就表达了他的高尚的信仰。他认为给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自己才是最幸福的。并认为青年人的择业目标应该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被公认为古往今来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典范,恩格斯的马克思的“第二个我”,他们一心追求同一个梦想,怀揣同一个理念,不断奋斗着,努力着,合作着。他们两人通过频繁的通信来交流思想,一天一封甚至几封,他们谈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二人可以说是无话不谈。
【教师读教育著作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读教育家魏书生著作有感09-26
读教育哲学,做智慧教师07-09
读《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11-15
教师实习心得:教育反思10-06
教育专著教师读书心得11-12
教师民族团结教育心得体会10-20
教师感恩教育个人心得体会05-08
教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05-28
教育改革教师心得体会05-30
教师校园安全教育心得体会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