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学的思考(共9篇)
对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学的思考 篇1
对高中语文新教材新观念的几点体会
从2006年秋季开始,我和同事们开始使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试用本。经过近半年的教学实践,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加深了对新教材的理解。现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整理出来,以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收到更大的成效。
首先,使用新教材要有新思想,要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我的理解和体会是:
新观念之一:对语文人文性认识的深化
在新大纲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写着重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在选文上,注重选取了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如:沈从文、葛剑雄、徐志摩、郭沫若等著名学者、作家的文章入选教材。
二、加大文学教育的份量。在整套教材的选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占了90%以上。课本中六个古文单元23篇课文全都是名家名作。现当代作家的选文大多是审美品位很高的文艺随笔和散文或诗歌,外国作品也是近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如:里柯克的《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等。
三、增加了古代文学作品的比例。作为21世纪的高中生,要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素养,就要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决不能抛开我们的优良传统。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经历了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的精品,曾经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借助它们对中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是一条快捷便当、回报丰厚的途径。
为了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作品的文化品味,重视道德修养提高审美情趣,我的体会是:一要丰富作品的内容。在教授一篇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尽可能弄懂它的方方面面,前后左右的关系,要把一本薄薄的语文教材讲厚。我们利用这些课文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可以培养他们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又能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还有助于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总而言之,能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我们在使用新教材的时候,要注要向学生灌输人文精神,重视文化积淀和情操的陶冶。
新观念之二:对语文工具性认识的纠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只着眼于语文的工具性,只把语文当成工具,把考试拿高分当成培养学生的目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指导下,我们常常是按照“知识----训练----能力”的思路来开展教学活动,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可以拆解出若干个知识点,热衷于“点”的讲析,淡忘了整体的感悟,让学生整日泡在题海之中,以为学生的语文素质是靠题海战术训练出来的,完全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使他们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而我们教师也不自觉地充当了应试教育的驯服工具,将自己的精力、智力、能力全部投放到应试教育中去,用心可谓良苦,其结果,却使语文教学长期在低层次上徘徊。为了纠正这种陈旧观念,新教材有意淡化了技术操作层面的训练,试图改变过去某些纯工具性的做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新旧教材最大的区别是:新教材对学生认知、操作语言文字这门交际工具不是建立在被动的训练上,而是建立在学生主动获取、灵活运用上。总之,我们对语文工具性的认识应该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应当确立以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为根本的现代教学观,并在语文教学的所有环节中牢固地树立这个新观念,以此来统帅我们的教学行动。
新观念之三:是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性原则的建立
新教材的语文教学原则是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来建立的。课堂阅读教学侧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整体理解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重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课文,领会其中的主旨内涵,吸收文章的精髓养分。这是对现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只重细节不顾整体、只顾绝对不顾相对的教学倾向的否定。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由于盲目地引进了一些西方的教学方法,如在考试中大量地使用标准化试题,强迫学生接受非此则彼的绝对性答案,因而导致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试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文章本来是完整完美的,但经过我们教师的讲解、处理之后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被割裂成知识的拼盘,美文不美,精品寡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索然。长此以往,不仅削弱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而且还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的形成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学生因此养成只见一斑不见全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习惯,看问题缺乏整体意识,读文章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只着眼于细枝末节,这种现象是与语文教改的大方向背道而驰的。在新教材学习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建立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发展学生健全的思维认知能力结构。
从写作教学来看,也要强调整体性。文章的构思总是先有整体,才有局部。写文章如果一开始就孜孜以求于局部,文章肯定写不好,因为文章好坏是由部份同全局的协调来决定的。写文章一定是先立意、后拟题,先有观点、后找材料,先总论、后分论,先分析、后总结,这就是所谓“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在新教材的写作训练中,我们可以看到专项写作指导,这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训练提出总体要求。在这个总体要求下,可先安排片段作文进行某个单项训练,使学生单项写作能力有所提高,或熟练掌握某种写作技能,最后用整篇作文来检查学生的整体布局谋篇的写作能力。
突出整体性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大局观念。而整体意识、大局观念又是21世纪人才素质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新教材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立足于培养时代新人,着眼于发展健全健康的人才素质,这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明白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在教学中增强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以上三点体会,是我学习使用了新教材近半年来的总体感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素质情况,以具体生动的教学实践,不断深化我们的认识,丰富我们的理念,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对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学的思考 篇2
一、不应该完全否定或摈弃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为遵循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很多老师尽量少讲或不讲, 完全抛弃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新课程并没有让我们抛弃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那些精彩的分析、大方得体的教态、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而多读、多背、多写这些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则更应该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更加提倡的。
1. 读。
语文教学应该充分重视朗读。朗读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最重要习惯之一,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不断的诵读实践。学生的诵读习惯形成了, 语文的积累就会多起来, 语文素养自然就会逐步提高。关于课外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生正确、自主的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 高中三年课外阅读文学名著 (5部以上) 及其它读物, 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也提出:“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依靠大量的阅读, 没有捷径可走。”因此, 阅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今天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仍然需要大力提倡。
2. 背。
语文的特点决定学习语文要多背。多背是积累写作素材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写作文中, 把脑子中所积累的各种诗文信手拈来, 恰当地运用, 会使文章增色不少。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所以, 多背和高中语文新课改并不违背。
3. 写。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写主要是认真做好笔记。做好笔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或章节的重要结构或提纲, 二是课或章节中紧密联系的主要问题, 三是学生自己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四是所查资料中有关内容的摘抄, 五是读书心得, 除此之外, 还应该坚持写观察笔记。应努力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好习惯, 坚持每周写2~3篇以上。写自己感触最深的人和事, 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关于写,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结合所学语文知识, 多写多改”、“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总之, 读、写、背这三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这一点语文老师应该在新课程下进一步发扬, 而不能有任何的彻底抛弃。
二、既要重视课堂的精彩讲解, 也不应该忽视课外预习的作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讨论和其他学习活动, 善于倾听, 吸纳别人的意见, 学会宽容和沟通, 学会协作和分享”。由此, 一堂课如果没有合作探究的环节, 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但教学时, 不需要学生合作时也来个同学间的合作, 不需要探究的时候也来探究, 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看起来似乎确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学生的学习气氛也比较活跃, 然而实际上这只是流于形式, 完全不考虑教学实际, 盲目地去迎合新课改的规定, 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本身, 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不会理想。笔者认为, 教学新课改并不是越热闹越好, 安静有序的课堂气氛应该也是新课程所追求的。
很多教师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自然地把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用于课堂, 但是在相当多的语文课堂上, 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 而无其“实”。又有很多的小组合作学习只局限于让几个成绩好的或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 而其他学生只是陪衬而已, 只是听众。为了体现探究精神, 还有的教师一节课让小组讨论很多次, 而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探究性。毋庸置疑,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新课标把教师定位于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 促进者,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习活动,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学对象, 教学进程, 给予适当的引导扶持, 必要时教师还应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中, 和他们共同去发现, 共同去体验。因此, 画龙点睛才是教师在小组讨论中要起到的作用。就课文而言, 教师设计的小组讨论问题应有针对性和探究性, 指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如何与其他学生交流信息, 共同学习, 检查讨论的结果应是随机提问而不是由小组推出的最好的同学。
由于种种原因, 很多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不是很浓, 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主动预习课文的好习惯。而有些课文如果学生不做好充分的预习, 课堂教学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如何解决学生课下主动预习的这个难题, 在高二年级组各科都在使用导学提纲的大背景下, 我们备课组也作了有益的尝试, 我们认真作了分工, 每人负责2~3课, 在课前发给学生, 导学提纲确实给学生的预习带来了方便。学生的预习问题解决了, 课堂上对课文的理解就会进一步深入, 教学效果也就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防止单纯依赖现代化教学手段倾向
新课程紧跟时代的节拍, 教学中能够利用现代的媒体, 应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教学中, 可以利用电脑把课本中的小说、戏剧、诗歌通过影像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文中的人物和背景。但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适合多媒体教学手段, 如果不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 用鼠标代替粉笔, 用大屏幕代替黑板, 课件粗制滥造, 结果是五彩缤纷的信息包围着学生, 让学生眼花缭乱头晕目眩, 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 从而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 帮助他们树立自主意识, 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 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因此, 为改变这一滥用的现状, 首先应明确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抽象为形象, 更好的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切莫触角伸得过长, 教学脱离文本
科学性的原则是高中语文课程的编写依据, 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谨慎选择后编入的, 很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在听课时看到有的老师时追求标新立异, 通过活动得出的结论有别于作者的原有意愿, 把少数人的意见当作真知灼见。例如, 有的老师肯定周朴园行为的可取之处, 肯定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 这种不正确的认识会对成长中的中学生价值观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以致学生们会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语文课程应非常重视对课本文本的阅读, 也注重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提倡个性化的阅读。但教师如果为了追求课堂创新, 找来名人的课文朗读资料, 占用课堂大量时间, 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欣赏, 那就忽略了学生自己对文本的阅读, 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又从何而来呢?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语文教学很讲究拓展延伸, 但不是触角伸得越长越好。为探究一篇课文的社会背景及人物, 把语文课上得“四不像”, 严重地脱离了文本, 这有悖于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原则。
五、重视语文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新课程重视评价, 尤其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新课程认为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评价。过程性评价主张内外结合的、开放的评价方式, 主张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交叉与融合, 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整合。过程性评价的功能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 肯定成绩, 找出问题;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 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方法;理解和掌握评价的方法, 作为与终生学习相呼应的一个方面, 实现终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 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 老师也许是课程任务过重, 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当然过程性评价是一个新事物, 也是复杂并且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但我们只要认真思考, 把平时反馈上来的材料有效地保存起来, 就一定能对学生进行准确评价, 从而促进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
六、总结
总之,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方法应突出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不仅要研究教法, 更应该研究学法, 并要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突出地位。“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口号。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 教师要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 扮演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 成为“学习的主人”, 表现出强烈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新课程标准给高中语文教学指明了教学的方向, 但如何把这些理论落到教学的实处, 而不是流于形式, 是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以上几点仅是笔者在新课改过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和思考, 以期对下一步的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能产生有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春霞.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J].云梦学刊, 2008, (7) :121-122.
[2]张兰英, 邱贵芹.新形势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7, (9) :64-65.
[3]刘慧勇.高中语文新课标审视下的阅读教学实践探微[J].语文学刊, (2) :41-42.
[4]郭宇凡.浅析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J]教苑荟萃, 2010, (31) :41.
[5]肖革意.高中语文新课程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J].中学语文, 2010, (10) :12-13.
对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的若干思考 篇3
[关键词]教学创新 教育改革
新高中语文教材,可使师生们舍弃那些烦琐的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文,注重对语文文字的理解,注重对学生施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思想道德教育。它具有以下鲜明的优点和显著的作用。
(一)新教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新教材教学的特点在于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力避纯理性分析。新教材教学要求根据语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品味语言作用、积累语言常识、提高语言能力。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基层、自然原野、农村城镇,观察体验、总结积累、动口动笔、演讲描绘,把教材中的范例迁移到生活中去实践,再从生活中提炼精华,从而丰富语言知识。
2.这是首次把一部中篇小说的全文放进中学语文教材。如《阿Q正传》这样千古不朽的名著,是值得全面研读的,因为它的内容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不仅是历代文人学者不断进行深入探讨、广泛争论的中心,也同样值得广大中学生学习、研读,通过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对文中所反映的国民性、农民及女性等问题进行严肃的思考。
3.坚持了全面、真实地反映人类历史、再现历史的原则,让学生从语文学科中了解历史,认识社会生活。文学作品虽有不少虚构的成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事实。因此,通过文学作品感知社会的进步,时代的更迭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在学习中分辨出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做出取舍,从而体现教材既再现历史又能教育感化学生之功效。
4.德育纲要强调用爱国豪杰、民族英雄、文化名人的美德品行、丰功伟绩教育学生。因为中小学生既有知识面窄、生活经验少、是非观薄弱、好奇心模仿力强的特点,也有求知欲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特点,对他们比较适合正面引导,并且正面教育也容易接受。新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是描绘名山大川、歌颂为国为民的英雄豪杰,推崇追求真理的仁人志士的适应教育的作品,即便是涉及爱情内容的作品也是描写纯洁、高尚的爱情,如《孔雀东南飞》、《罗密欧与朱丽叶》所描写的都是坚贞不渝的纯洁之情。这些课文使学生在阅读欣赏中遨游世界、领略风情、走向生活,从而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获得真、善、美的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二)新教材的创新
1.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的改变要求教学指导思想的大变。比如新教材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世纪人才需要的语文素质培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眼前的自学能力和未来终身学习的能力。因而,教材选那么多内容,设那么多点面,不是要教者还像过去那样,一点点地掰碎了喂给学生,而是要善于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自学,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思想必须由重教转变为重学,即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得学习。
2.教材对教学的要求有了大变,而实际教学的方式方法尚未大变过来。过去的教材教学,在教参的导引下,呈现出千篇一律,条块分割的“八股”模式。新教材的教学要求与教参导向呈现出重点突破、一线拉动的新思路。学年度有学年度的重点,每册有每册的重点,每单元有单元的重点。既然重点明确,教学中就应紧扣重难,突破重点,带动相关问题化解。
(三)综合思考
新生事物的产生都会有它的两面性。新高中语文教材也不例外。
1.新教材的选作题有难度。选作题虽是新题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有着相当大的难度,不太适合现代中学生。往往学生盲目而论,教师和学生陷于两难境地之中。
2.选文有的过于陈旧。新教材所选课文多是现代以前的作品,距今较为久远,虽是名作,但普遍缺乏现代生活气息,阅读后所产生的教育感化效果就不大明显。
3.题目的设计不够合理,新教材课文的思考与练习几乎都位于课文后面,并且缺乏灵活性。其实思考与练习应灵活地置于课文的各部分。
4.阅读测试难以落实,自读课文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它难以让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在学习时掌握了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技巧,但不会灵活运用。
总之,新教材走出了语文教学重基础轻能力,重训练轻读写,重传统轻创新,重课本轻实践的误区。让学生掌握一定学习方法,才能不断积累知识。正确的观念,可以产生正确的方法,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打开知识的宝库。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教基础,更重要的是教观点,正确的思维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终生的学习方法、创新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无论教材怎样变,都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化知识为能力。
参考文献:
[1]谢美兰.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教学思考[J].广东教育,2002,(1).
[2]肖家芸.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教学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01,(6).
[3]葛振佳.高中语文新教材之我见江西教育科研,2000,(4).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如何“用” 篇4
新课程标准将发展学生的审美、探究、应用三大能力视为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这一任务在必修课程目标中已经得到强化。但由于必修课程学时有限,只有处理好教材,选择安排教学内容,才能求得学生语文三种能力的均衡发展。处理好文本与拓展的关系,是新教材处理中的一对重要关系。
一、拓展应该是立足于文本的拓展
新课程的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给教师阐释文本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允许教师用同一教材达成不同的目标。教材不是圣经,教材更多地像一个平台,教师借助这一平台,在师生合作中探求知识、培养能力。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因为倡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探讨的范围必然会延伸到文本以外。这时,如何把握文本与外延之间的关系,就是值得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了。
如果架空文本,无节制的外延,它的症结在于教师过分追求知识平台这一广度,而忽视了深度。广度是可以通过外延的无限扩展(只要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允许)来实现的,但是深度则必然要求对文本进行挖掘。我们不要忘记了,新教材允许教师用同一教材达成不同的目标——目标虽然是不同的,但是总还有一个教学目标在。
如果忽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片面强调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而忽视教材的经典性、恒久性和经验的间接性、语言形成的新颖性,学生就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书面语言的学习上,难以领会教材中在不同时空结构间的交流中发展起来的语言。教材也难以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书面语言及其表现形式,从而与世界上更广大、更多样的人们实现跨时空结构的多层面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因此,在对新教材的处理上,“增”不是随意的拓展延伸,应该是立足于文本的、严谨的拓展。
二、教材取舍是课时限制下的必然选择
原有高中语文教材一册六个单元,一学期上完。新教材一册四个单元,按已经进入实验区的省份的做法,在高二上学期的前半段基本上就要结束必修课程五本教材的教学,也就是半个学期教完一册。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实施后,教学进度将从原有的半学期教完三个单元加快到半学期(即一个学段,约10周)教完四个单元。
如果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把新教材每个单元四篇课文一篇不拉地教过去,则违背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必修课程目标的理解:“阅读与鉴赏部分中,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因此,不敢大胆删掉一些篇目,必然造成平均用力,文本阅读不深不透。为了赶进度而丧失阅读的深度与精度,同时也剥夺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发展机会,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可见,在课内教授时对新教材进行一定的取舍,是课时限制下的必然选择。
三、从编写体系和编排体例上把握取舍标准
让我们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例,分析课内讲授篇目如何取舍。
在编写体系上,人教版采用以单元为单位的编排体系,突出能力训练,精简知识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将阅读和写作分开编排,各成体系,写作系列分册合编(前半本阅读,后半本写作练习),每个单元都有它非常清晰的教学要点。编
排体例上,单元编排强调文体和人文主题结合,例如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第二课 《诗两首》,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第四课《中外短诗五首》,这个单元的文体是诗歌,人文主题是情感与意象。
把握住编写体系的线索,我们就不难看出,在课堂上对人教版新教材处理,不能拘泥于传统语文学科形态的知识分类,照搬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帮助不大的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修辞学、文章学等知识系统。因为,这样违背了语言的“习得”规律,也违背了新课程目标对发展学生三大能力的要求。还是以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老师在教材处理上就不应该把力气放在《沁园春·长沙》的生字词,放在炼字、夸张等修辞,放在韵脚、格律上。课时应该从这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中节省出来,投入到以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中,从文体和人文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沁园春·长沙》,把握情感与节奏,分析毛泽东主要通过秋天的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把握住编排体例的特点,我们也不难看出,在教材处理上做取舍应该抓住单元重点备课。以能最典型地体现情感与意象的美,同时又体现了诗歌用字简约含义丰富的特点为标准。第一单元里《诗两首》值得精读,《雨巷》里关于“姑娘”这一意象的解读,含蓄惆怅而又饱含期待的情感,都是值得教师引导学生去细细探究的;《再别康桥》则是以康桥优美的景色这一意象,带出自己恋恋不舍的情感。第四课《中外短诗五首》中《在一个地铁车站》,人群中的面孔与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两个意象之间的关系也很值得玩味。相比之下,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里的情感与意象浅近明了,第四课《中外短诗五首》中的《断章》过于含蓄晦涩,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上,不如其他几篇,因此可以在课时安排上少花时间。
单元编排不仅能成为我们取舍教材的依据,还能够帮助我们在取舍的过程中体现出培养的层递性,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到培养运用能力。即确定下重点篇目之后,在重点篇目的教学中培养起学生对该单元人文主题一定的探究能力,然后指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中,将这一能力运用到其余的篇目中去。以第一册第三单元为例,该单元是散文,人文主题是品人与品文。篇目为:第九课《记念刘和珍君》第十课《小狗包弟》第十一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第十二课《金岳霖先生》。教师重点讲完《记念刘和珍君》中刘和珍的品质,《小狗包弟》中作者巴金在文中体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自省。然后,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后将品文与品人运用到《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去探究文中刻画的梁启超在演讲中体现的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与投入,梁启超的性格、气质和修养。在《金岳霖先生》中去探究金先生的满腹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品格。
四、篇目中对段落的取舍
有的单元篇目兼顾中外古今,是不同时空坐标里各自的经典代表,这时候以篇目为单位取舍成了实在难以下手的事情。这时,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在兼顾篇目的前提下,对段落做出取舍。
以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是小说单元,单元重点是人物与环境。这一单元中的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第二课《祝福》都是传统篇目中的精华,要保留下来自不待言,第三课《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当代小说文本的先锋性实验的一个代表,如果删掉实在可惜。第四课《老人与海》则是西方小说中的经典,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是西方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也舍不得删。所以,在单元篇目都非常精彩的情况下,对段落进行取舍成为代替性的选择。
《林黛玉进贾府》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是围绕林黛玉、宝玉、王熙凤来设计的,我们在段落选择上也可以选择这三个主要人物的段落,然后探讨林黛玉在陌生的、给她造成威压的环境(贾府)的反应,宝玉在一个他熟悉的,娇宠他的环境中的表现,王熙凤在一个她掌权的环境中的表现。至于其他的次要人物、林黛玉拜访的两个舅舅,在课内都可以不做为重点。
《十八岁出门远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中的寓意。这个寓意也应该是从我被打之前与被打之后的段落对比出来的,我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据此可把握住文章的重点段落。
《老人与海》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三题说文中有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找出来,分析一下,看看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小说主题起什么作用。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是西方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可以作为这个篇目的重点段落,精读这些段落有助于学生对老人的勇气与尊严的理解。
对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学的思考 篇5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一上语文新教材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设计 汪珍妙
设计说明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 汪珍妙
教材分析
“小兔运南瓜”是人教课标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最后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本次口语交际有三幅图。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里望着大南瓜想: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经运回了家,兔妈妈奇怪地问小兔是怎么运回来的,小兔平静地告诉了妈妈。第二幅图空缺,那么,小兔究竟是怎样运南瓜的呢?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一次的教学就以第二幅图为重点,它为我们提供了空白点,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加以填充,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课前准备
课文图;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课件演示)一只可爱的小兔蹦蹦跳跳地来到南瓜地里,看见一个大南瓜。他高兴极了,想把南瓜运回家,可是抱不动。他愁眉苦脸地说:“我怎么才能把这个大南瓜运回家呢?”
师:你们认识这只小动物吗?喜欢他吗? 生:认识,是小兔。喜欢!
师:这么可爱的小兔遇到什么难题了?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呢? 生:他想把大南瓜运回家,可是他抱不动。
师:小朋友,咱们现在就一起来帮助小兔想办法,好吗? 生:好。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一进入这个情境,就会有强烈的表达冲动,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二、全班交流,展示表达 师:我们怎么帮小兔啊?快快转动你们的小脑袋想一想吧!想好了就马上把你的办法告诉小兔,好吗?
生:小兔可以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把南瓜抬回家。师:这种办法是请别人帮忙。真不错!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我可以帮小兔把南瓜抱回家,也可以背着南瓜回家。师:你可真是个“大力士”啊!
生:小兔可以把大南瓜立起来,滚着往前走。
师:噢,自己解决问题,把南瓜当成车轮啦!这个办法真好!
生:小兔,我也有一个办法。你可以找根绳子拴住南瓜,把它拉回家。
师:有道理。这个办法能从实际情况去想,让小兔自己克服困难。
生:小兔,你也可以找来一根木棍,撬着移动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师:这种办法也是自己克服困难,不过挺费劲的。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吗? 生:小兔可以向别人借车运大南瓜。师:向谁借车?借什么车?
生:向邻居借车,有小货车最好,推车也行。师:先求助别人,再自己运。
生:小兔可以用许多打了氢气的气球拴住大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师:很有创意!
师:你们真棒!想的办法真多。我把掌声送给你们。
师:(过渡)刚才大家都积极动脑,大胆发言,说出了自己想的办法。你们的办法都不错,可是小兔不知道选哪种办法好啦!现在请你们帮助小兔参谋参谋,他应该选哪种办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生:我觉得用抱或背的办法不好,因为这样很费劲又很慢。第3种办法把南瓜立起来滚回家就很好。
师:对呀,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南瓜滚回去的办法就挺好。生:我认为向别人借车运南瓜的办法好,又快又轻松。师:如果路陡难走,用小车运的办法就不错。
生:用气球运南瓜的办法好,很省力。(许多生:不好,不好。)师:为什么不好?
生:万一气球撞到树上或者被什么东西扎了就会破,南瓜就会掉下来摔坏,那就白费力气了。
师:看来这办法还不容易实施呢。
生:我觉得第4种和第5种办法不好,小兔小,南瓜大,用绳子拉或用木棍撬着移动都太费劲。
师:是啊,这对小兔来说都太不容易做到了。
生:我觉得还是第1种办法好,自己搬南瓜很费劲,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抬,就比较轻松了,“人多力量大”。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老师替小兔谢谢你们!以后我一定要向你们学习,遇到事情多动脑筋想办法。
四、拓展延伸,学科综合
师:(课件播放音乐)我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帮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现在就请每位小朋友选一种运南瓜的办法把它画下来,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画。回家后把小兔运南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汪珍妙
教学目标
1.认识多种职业,学习在生活中识字。(重点)
2.通过读词语来巩固会认的生字并积累词语。(重点)
3.会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风》,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难点)4.掌握书写祝福话语的格式。(难点)5.掌握书写规则。(重点)6.了解中国民俗特色。课前准备
1.课件、图片、制作精美的贺卡。(教师)2.词语卡片、彩纸。(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设疑: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亲人在哪里工作,是什么职业吗? 2.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交流,同学们知道了很多职业名称。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工作地点和职业名称吧!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趣味识字”内容。
师:同学们,让我们和这些名称打个招呼吧!热情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学生齐读)
2.认识“工、厂、医、院、生”,指导识记。
3.指导书写“工、厂”,学生写完后在小组内展示评价。(在学生书写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4.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职业。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在生活中识字的快乐。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出示词语卡片。
果皮 树皮 加法 办法 旁边 两边 许多 也许 到处 四处 学生 生气
(2)多种方式读词语: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3)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
(4)继续扩词,积累词语。让学生用“皮、法、边、许、处、生”继续组出不同的词语。
2.写祝福语。
(1)教师出示多种贺卡,让学生欣赏祝福语。(2)课件演示祝福语的格式。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给谁写,我们要顶格写。然后空两个格(大概两个字的位置)写上祝福的话。最后要写上我们的名字。(3)说一说你准备给谁写,写什么话。(4)一起试着做一张贺卡。(5)展示自己制作的贺卡。
四、书写提示
1.指导学生观察“小、水”的书写过程。
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书写过程中共同的笔顺规则。3.教师强调“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4.指导学生观察“月、问”的书写过程。5.学生共同总结“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6.学生练写“小、水、月、问”。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美,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今天呀,老师为你们介绍两个新朋友,看看他们在生活中都发现了什么?
二、故事导趣,形象背诵
1.讲《画风》的故事。一个老画家给他的弟子出了一道题目,要求他的弟子画出风的样子。周围的人听后都说风没有形状,也看不见样子,该怎么画?老画家的弟子们开始画画了。一会儿弟子们画完了,老画家非常高兴。你们想看一看这几幅画吗?
2.出示图画,(按照诗句的顺序出示)说一说你看到风了吗?(引导学生说出从哪些现象可以看出风的存在。)
3.我们为这几幅画配上诗句吧。课件按图片依次出示诗句,引导学生按照图画背诵。
4.这么美的一首诗是唐朝诗人李峤写的。这首小诗也是一则谜语,同学们回家要背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猜一猜诗里面写的是什么。
小结:看看古人多了不起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
三、快乐积累,了解民俗
1.同学们知道过大年吗?能说一说过年之前你们家里都要做些什么吗?
2.中国农历新年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团结、兴旺的象征,同时也是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要做好多事情,快一起读一读,看看我们都要准备什么。
3.学生自由读童谣。
4.说一说这首童谣中你哪里没读懂。预设:(1)腊八: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
(2)糖瓜:用麦芽糖做成圆圆的小南瓜的形状。这种糖很粘,会粘住牙齿,让我们说不了话。(可以讲一讲灶王爷的故事)(3)熬一宿:就是一晚上不睡觉。5.齐读童谣。
四、布置作业 大小多少
教案设计 汪珍妙
设计说明
由于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先让学生看图说、看图找本课生字,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们,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老师听说你们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就考考你们,看看这几个汉字,你们会不会读。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
二、结合图画、韵文,学习生字
(一)学习韵文,识记“大”“小”。
1.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都能读出来。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板书:上、下;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汇报)预设:它们都是反义词。
2.同学们,这是重大发现。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园风光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田野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黄牛和猫、鸭子和鸟、苹果和大枣、杏子和桃。)3.学习韵文。
引言:它们谁大?谁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1)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3)这个小韵文里第一、三小节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出示“大”“小”的字卡)
(4)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学生比较后汇报)(5)苹果和枣比呢?(学生比较后汇报)4.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
如: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飞机大,汽车小。
5.指导朗读。把“大”“小”两个生字宝宝送回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二)学习“多”“少”。1.(多媒体展示第二组图)请同学们观察第二组图,从图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发现了什么。
如: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2.引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加一加、记笔画等)3.用“多”“少”练习说一句话。如:我的铅笔多,他的铅笔少。这边的蘑菇多,那边的蘑菇少。
4.像这样的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黑—白、里—外、上—下、左—右)(生汇报拓展)
三、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师:我说大。生:我说小。师:我说多。生:我说少。师:我说上。生:我说下。师:我说里。生:我说外。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教学中设计了“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掌握字形
1.过渡:同学们对反义词掌握得这么好,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2.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课件出示田字格)齐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4.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1)少:①复习笔画“丿”,教师写,学生书空。
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
②书写“少”的笔顺。
③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④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
⑤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2)小:复习笔画“竖钩”“点”。
竖钩:①中锋下行;②提笔;③自右向左圆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3)牛、果:竖在竖中线上。
高中语文新课改对创新教学的要求 篇7
1.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1.1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们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输者,“灌鸭式”地传授学生知识,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1]基于这一点,我国的高中生在与国外学生相比,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比如在创新方面,我国中学生明显落后于国外中学生。因此,在新课改下,就必须彻底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2]
1.2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高中语文教师应是细心的心理专家,善于分析和把握学生的感情。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将更多的情感投入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平等、知心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难处,帮助他们找出学习问题,并提出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书本理论知识的热情。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习比较研究法,从而更深层次地揭示教学方法的优劣,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尤其相比于美国、日本的高中语文教学法,这样更有可选性,找到比较适用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3]应用比较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左右式的横剖比较,了解同一课文的差异,也可以做纵贯式的上下比较,了解同一时空不同时间的差异。
1.3 应用多媒体教学
21世纪,学校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对此,在教学方式上也应当借用新科技的力量,提高教学成效。高中语文教师可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提升教学操作技能,将其娴熟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可制作声情并茂、图文结合的教学课件,选取重难点将其打印出来,为学生详细讲解。同时结合高考的热点话题,将语文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加在课件上,注意实时性和正面性,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创新
语文教学内容应当正面化、针对化,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于语文内容一直比较滞后,不涉及热点话题,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授课时,适当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一段时期内国内反日情绪比较激烈,日本不反思自己的罪恶历史,这是必须谴责的,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打砸日本电器,以此表明自己的反日立场,则显然是不对的,容易引发学生的极端情绪,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对此,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教材的优势,例如教授川端康成的文章时,可以与学生详细探讨日本的心理文化,向学生推荐《源氏物语》,分析日本的等级文化,并延伸探讨日本的古代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另一面。在古代,很多日本人觉得女性是有原罪的,她们的这种原罪会陪伴她们一生,而受到世人的误解。在日本文化中,有一种非常明显的“母性崇拜”,许多男性都有“恋母癖”,例如《源氏物语》的男主人公源氏公子,因没有亲眼见过自己的生母桐壶妃子,听说自己的继母藤壶妃子相貌酷似生母,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了对继母的违背人伦的深深爱慕与眷恋。[4]同时女性又被当做魔鬼被人惧怕,一旦女性母亲一面的面具被撕去,就会有一个可怕的幽灵出现。在《日本女性史·近世》中就讲述了一个故事:普通的农村女孩卖给妓院只能换到十三两钱。即便如此,被卖掉的女孩也毫无怨言。因为她们受到的教育就是为了家的利益,为了孝敬父母,牺牲自己的幸福是应该的,所以日本的女孩为了家庭而被卖掉,不仅没有人鄙视,反而会受到人们的称赞。[5]这样一方面不仅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日本文化,而且使他们不做出过激的行为等。另一方面,在详细介绍日本文化的基础上,还能够进行中日文化的比较。一个成功的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当向学生灌输做人的正确理念。
为落实创新性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学习高中语文课程的障碍,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落实高中语文新课改对创新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国勇.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新理念和新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4).
[2]盛新凤.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和美语文”的理论和实践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2008(04).
[3]郭丽.走进课改深处——探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J].教育教学论坛,2010(06).
[4]杨小青.有意栽花巧设计无心插柳有生成——乐学友善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
论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的思考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课堂结构、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等都进行了变革。相对于的教学来说,新课改给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观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合作交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时期的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有科学教育观、会自我教育、善于合作的探索者。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搞好高中语文教学呢?本文就谈谈我的一点浅见。
一、更新教学观念
更新教学理念,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一线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应尽快领悟到新课改的精髓,统一思想,认同并接受新课改理念,全心全意地研究新课改的实施,因为新课改是中国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实践新课改精神,而不是做做样子,穿新鞋,走老路。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导数学结论。其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第三,重视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转变师生角色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更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的意义关系。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促进者。如果学生的信息比老师多、老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学习很多东西。我们要赏识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在学生倾诉时,是一个耐心细致的听众;在学生得意时,是个兴趣盎然的欣赏者;当学生迷路时我们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告诉他怎样去辩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我们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向上攀登。通过对话实现教学相长、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三、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是师生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天堂。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这种心理气氛是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被动地接受,愉快、求知欲从何而言。在教学中,如果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就意味着合作,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四、优化学习方法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该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有机会和老师平等对话,积极展现自我,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他们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用“我要学”、“我會学”、“我爱学”代替“要我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他们以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的身份积极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语文教师应本着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性,充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力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正确评价学生
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与传统评价体系相比,新课改的评价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师生多元;评价内容从单一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评价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评价功能从甄别选拔转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改还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所以教学评价的对象,必然从教师转向学生,评价学生的学习。
六、改革教学手段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第四条讲到:要做好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其中特别提到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影响。很显然,在当前的形势下,多媒体设备进入语文课堂是必然趋势,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改变过去课堂教学中“一张黑板,一只粉笔”呆板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可视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解决“量多时少”的问题。
总之,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领会新课改的理念,开放眼光,大胆探索,精益求精。这样,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就能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学的思考 篇9
一、引
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制定与实施是及时的、切实的,我是坚决拥护与支持的。连续数年的高三语文教学之后,06年我之所以坚决要求回到高一来,就是出于对新的课程改革的满腔热情,因为从中我看到了中国语文教学的希望。
很多多权威人士对“新课标”做了很是详尽的解读,但解说纷纭、仁智各见,有中的之论,也有一家之言。作为始终站在高中语文(乡村高中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对“新课标”也有自己的解读,尽管我对“新课标”的认识是肤浅的,有的甚至可能还是错误的,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行为很可能还是理想化的甚或是不够科学的,但既然有这样的一个让我表述的机会,我还是十分珍惜的,极愿意在这里把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更没有系统的想法与做法向领导做一个汇报。
二、我的思想认识
我以为“新课标”是在对我国既往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套更具科学性与前瞻性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方案。这个方案对既往的高中语文教学有因有革,绝对不是推翻既往的一切的“另起炉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着“因革”、“中庸”之道,这是规律,同样也应该是我们这些站在高中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对“新课标”进行认识和定位的指针。
纵观“新课标”,条目林林种种,我以为其最根本的就是两条:一条是彰显突出了语文的“育人”功能;另一条是“多、快、好、省”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迅速提升。具体一点说就是:
1、克服(消除)既往一段时期内因为急功近利而造成的中学语文只有“教学”而没有“教育”的错误倾向。“新课标”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积极有效的努力促使学生“知”与“能”的双重发展外,还必须注重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激发、引导与培养。一个“智”、“能”双全而情感、态度与值值观不健康的人是很危险的。
2、贯彻落实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百年”意识,懂得从学生现在的心身特点及未来其个人生存与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并以此来制定我们的教学方略、设计我们的操作行为。让对民族负责的“远虑”取代只顾眼前利益的“近忧”。
3、克服既往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建立起极其紧密的联系,一切教育都应该是出于生活的需要,离开了现实与未来的人类所有活动都是没有意义的。这是学生个体的生存需要也是整体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
4、就语文教学而言“听、说、读、写”既是形式又是内容,语文教学不管你怎么改,也不管你走什么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最终都必然的要归结落实在“听、说、读、写”这四项最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语文教育教学的成效也只有在学生的“听、说、读、写”中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水平与能力,“听、说、读、写”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多、快、好、省”,最大限度的消除既往语文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着的“少、慢、差、费”的现象。
我个人以为这些就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质。
为了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迅速生成,我个人以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致力促使学生这样几个方面的健全发展:
1、不断拓展学生知识面,促使学生知识结构不断走向完善。
2、设法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格与思维能力的形成。
3、加强训练,不断促进学生积极能动地接受信息与反馈信息能力的生成与发展。
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则贯穿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与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绝对不是两张皮,而是一只钱币的正反面,准确一点说“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与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一表一里,互为因果,交互为用的,积极健康的语文教学总是能够保证让两者同生共长,并行发展的。
三、我的教学尝试
(一)为了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与能力,我十分重视学生自主性阅读习惯的培养与方法的指导。我们发现现代中学生知识的匮乏、生活经验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学生语文水平提高与语文能力迅速形成的瓶颈。要有效地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拓展、引带是绝对不够的,这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课外阅读进行补充。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对教材涉及到的知识做必要的顺势拓展和触类引带而外,更主要的任务是鼓励学生求知增知的热情,设法让学生产生求知增知的内需。这种热情和内需一旦产生,必然会形成学生求知增知的驱动力,紧跟其后的一个任务,就是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读什么和怎样读。实践告诉我们:缺少指导引领的课外阅读所产生的效益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很低的。现在有人主张读经典,这确实是很有见地的。(最近我在一篇《读经典·厚德行·创新知》的小文章中也顺带提到了这个的问题。)现在流行的很多书,思想平庸、趣味低下、知识含量很少,但对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的又往往极容易形成诱惑,听任学生读这样的书,我个人以为除了挥霍学生的时间外,对学生几乎没有其他的补益,起码可以说这是一种高投资低收益的阅读。
为了引领学生积极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我们在每周有限的语文时中,特辟出一节来向学生推介古今中外社科名家名著。主要是教师推介(也有学生推介的),从孔子到现当代学人陈寅恪,从《苏格拉底对话录》到西方政治之父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等,都向我们学生进行介绍(我们并不注重系统性),除了介绍这些学人或他们著作的主要内容,更介绍这些著作或作者在人类社会思想领域的贡献与地位。教师以生动浅近的语言介绍并加鼓吹,让学生心里除了有影视明星、球星之外,更升起几颗璀璨的学术明星、思想明星、文学明星,(这样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那些影视明星、球星等的热情渐渐淡退之后,不至于心理空空如也,精神上没有依归)让学生在心中产生这样的一种意识:读书档次是一个人的品味高低的标志。我们这样做不仅是为开拓学生的眼界,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正确的读书观,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读书品位。
有了这样的准备之后,我要求学生自己去新华书店或在家里爸妈的书柜中挑选一本自己比较喜欢的,估计自己能够看懂的,有一定档次的图书自行阅读。(开始阅读一定要让学生从他自己比较喜欢的入手,教师可以提供书目供学生选择,但绝对不要指定)规定他们每天阅读不少于5页,用自己认定的一种色笔,涂出认为要识记的那些知识(我们有一句口号——“对语文学习而言,世上没有绝对没有用的知识”),用“g”标出自认为精彩的段落,用浪线标出自认为写得特别好或自己特别有感觉的语句,用圆圈圈出自己觉得用得特别精当巧妙的字词,并要求学生在自己有感觉的地方用蓝色的笔随文作出适当的批注。第一步我们只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与以及在阅读时是否做标记、批注。第二步我们就检查批注的字迹是否工整,批注的语句是否通顺。第三步我们就寻找出批注得相对精妙的正面案例进行表扬,在给批注个体鼓励的同时也给全班学生示范。第四步个别整顿批注不甚理想的学生。(注意:我们特别强调“个别”整顿,维护学生颜面,保护学生自尊,很是重要)在一本读完之后,我们鼓励学生再回头读两遍,并分别用红笔和黑笔作出第二次和第三次阅读的批注,然后请学生交流再三阅读之后的感觉认识较第一次阅读有了什么不同。这就是我对学生提出的所谓“三遍阅读法”的要求。
就这样我们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方法的有效运用。“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在知识的增长、经验的补充这个方面,教师对学生来说是没有办法越俎代庖的,必须依靠学生自己,所以我在高一年级引领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上作了较大的精力投入。到去年11月30日止,我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统计,除看报刊杂志以外,最少的学生也已经看过了两本书,多的学生已经看到了五本书(包括正在阅读中的)。我所教两个班的学生大约有75%的学生都主动地配备了一至三部经典性名著,坚持每天往前“啃”。
这一学期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我开始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读自己的书了,通过鼓励学生的阅读趣味基本养成了,经过过去一学期的具有相当训练量的“三遍阅读”的训练,大多数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咬文嚼字”的习惯和功夫。学期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做出一个个人阅读规划,可以是一学期的,也可以是一年的,各人列出自己打算阅读的图书目录(书名、作者、出版社、页码),并制定出阅读进度,然后由我统一收录登记,各人自己一份留存。我对一些阅读规划制定不合理的学生(贪多的、内容过于偏远的)提出修订建议,然后我再按照他们的阅读计划进行必要的抽查。并打算在合适的时候组织一个学生阅读沙龙,给学生创建一个交流所读书籍内容及心得体会的平台,如果这种交流平台得以创建起来的话其积极作用非止一端。
不过在让学生正式进入自主性课外阅读之前,教师还必须有一个示范引导的教学过程:
首先、是利用课本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把一些文章演绎得妙趣横生,在浅近处发现其
精深,在平淡处看到其神奇,并告诉学生教者之所以看得如此深透的思维方式方法,并也适时地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一些局部赏析的“尝试”,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利用这个机会树立学生对教师的崇信心理,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我以为“师严而后道尊”是颠覆不破的真理,不容置疑。
其次、教师与学生同读一篇文章,教师告诉学生阅读的具体要求和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整体性自主阅读尝试,然后教师向学生宣读自己的阅读心得——主要是批注内容(从篇章结构到语句含义,从标点符号到修辞手法„„),教师宣读完之后让学生对教师宣读的所谓“心得”进行质疑与补充,这是一个示范性的引导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过程,尤其是教师宣读“心得”之后的质疑补充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更是教师表扬鼓励激发赏识学生的大好机会。
最后,就进入学生自主性阅读交流的阶段,让学生各自同时阅读一篇相同的文章,让他们依据前阶段教给他们的方法去进行,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并让学生对他人的评点进行评判,教师适时予以补充、评价、指点、引导。
这就是我的“三步导读法”,我就是这样在教学动态中让学生感受、认识并学会运用评注圈点阅读法的,这个方法的关键不在这种阅读的形式本身,而是利用这种方法养成了学生阅读时的耐心、细心、深入体会的阅读习惯和善于挖掘、发现的敏感。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我才放手让学生进入到完全自主性的阅读阶段。当然,就目前状况看,学生的自主阅读也不是个个的表现都是尽如人意的。不管怎么样,我都将致力于帮助我的学生闯过阅读中的“啃”的关,把他们带向“品”的境界,并争取将一部分学生渐渐带进“玩”的境界。
有人说 “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是有效的”,我们站在第一线的教师对这句话是需要牢牢记取和认真思考的。学生知识的缺失、经验的匮乏,往往成为制约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生成与提升的瓶颈,对此我们除了促使学生去关注生活而外,就只有设法让学生自己学会去多读书、读好书,其他无路可走。
当然除了促进广泛阅读外,我还要求学生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所以我要求学生注意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人和事,要把对文本阅读的那种特有敏感用于观察身边的种种现象,就语文学习而言真正是:身边处处皆有益,你留心,你在意,你就会有收获。为此,我提倡我的学生坚持写生活日记。学生的自主性课外阅读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个问题解决好了,高中语文的教学可以说就解决了大半的问题,不过我以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时课外的,但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养成等等,一开始还是需要在课堂设法帮助他们养成。按:关于学生阅读与知识积累的一些思考可以参阅我的几则日记,日记作为附件另行发送在后。
(二)为了有效地落实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为了积极有效地把我们的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未来的人生实践能动地结合起来,我努力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新路子,有意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始终坚持把对语文课文的解读与生动活泼的社会生活紧密的联系,并把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作为主线贯穿其中。
为突出语文的育人功能、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处理好这样的一些关系:
一、注意摆正师生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我认识到我们是利用教学来成就每一位学生,而不是借助于教学来成就教师自己的。因此我不会为了应付某一次考试而赶进度,我不会为表演一堂公开课而私下跟学生做背离常规的沟通,我不会为哪个学生因为考差了人为他拖了整体的后腿而去责罚他,我不会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了我的意见或“揭了我的短”而恼羞成怒„„总之我努力做到最大限度的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落实到我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这不仅尊重了学生,而且在很多方面真正的维护了教师的尊严与师生间的友好。
二、注意与学生建立“亦师亦父,亦兄亦友”的师生伦理关系,极力营造一种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的良好氛围,努力为课堂上学生的畅所欲言和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创造条件。因此,不论是在课上还是课外,学生都能跟我和睦友好相处,只要是学生想说的都基本上能够愿意跟我说,从学习到生活、从对别人的评价到自己的情感纠葛„„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亲近与彼此信任的良好心态。
三、注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这是师生平等伦理观在课堂上的落实与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不以权威、法官、裁判、尊长的面目出现,而是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习的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鼓动者加入到学生中去„„所以,我在课堂无论是对学生的评价、表扬、欣赏、鼓励、引导等,从没有那种智者的语气、先知的神情„„我很注意我对学生学习行为评判时的措词用语、态度与神情„„不是真诚恳切的,就是协商讨论的„„除必要时宁可贬损自己,也从不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这不故作的一种状态,而是从心底里生发出来的一种认识。
四、注意正确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来的每一个问题。不管它是切题还是不切题的、有效还是无效的、积极还是消极的,我都认真而有区别的对待。这既尊重了我的学生,又可保证紧扣住教学的“主题”。(如果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看,我以为学生只要开了口,他的思维就得到了一次训练,从这个角度看学生提出来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其思维的结果,好的教师就应该因“势”取材,尽可能的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融合到自己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来,而这些问题对整个学生群体往往更具有刺激性,这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唯我所用”思想的体现)一切从学生需要出发,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学生的需要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我是可以突破原定教学课时的限制,我可以临时调整教学计划。也因为此同样教学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教学程序的轻重详略的处理甚至呈现的方法方式也多有不同。
五、注意处理好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我努力使我的评价恰到好处,保护学生的自尊、维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我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时首先必须保证的。对学生的思考意见当中存在的欠缺是必须在这个前提下予以指出的——或委婉的指出、或巧妙的引导他做深入的或换角度去思考、或踢给其他学生讨论„„另外,还可以利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向深入、激发学生获得新的发现,有时这种评价还可能成为我搭桥过渡、煽风点火、别开生面的契机„„学习最能体现你的教学理念,最能体现你的师生伦理观,也最能体现你的教育教学思想,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六、注意处理好教材与生活的链接。在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时,我努力做到“三维延展”:促进学生对文本表层知识的理解接受,如教《廉颇蔺相如列传》当中“渑池之会”这一节,其中如何断句朗读、其中有哪些虚词实词的用法意义需要掌握、有哪些特殊语法现象需要了解,以至于这里的哪些文句进行现代文的翻译转换时应该怎样处理等等,在我看来全属于浅层平面的静态性的知识与技巧。在完成了这样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我主观上更其重视另外两个“维度”的教学内容,一个是以最大的同情向文本的深处拓展,深入理解文本所展示内容的认识价值,比如秦王约会赵王这本身就是一个“投石问路”的行为,秦王十分狡猾,赵王不赴约表明赵国“弱且怯”,“弱”无力,“怯”则无志,于是秦王就可能放心大胆的采取下一步大规模的侵略赵国的行动。所以赵王赴会之意义非同一般。在酒会上蔺相如“前”请秦王奏缶的两个“前”不仅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蔺相如步步占据威胁秦王优势的考虑,一旦占据了这个优势就占据了说话的主动权,突出了蔺相如的“智勇”„„诸如此类的情形在我们的课文里处处皆是,在平静而有限的文字中实质上蕴藏着极其丰富而生动的情境,我以为必须引导学生向文本的这个维度挺进,进得越深,趣味就浓厚,给学生的启发就越大。再一个维度,就是促使文本内容向学生灵魂深处延伸,把这些历史生活中展示给我们的内容与学生未来可能有的生活糅合起来,在学生内心深处内化生成建构。比如这一节可以让学生知道“投石问路”的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有效应用;可以由蔺相如与秦王的斗争中连带介绍毛泽东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六字外交方针及其普适性,让学生懂得“外交”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可以在对由蔺相如威胁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的措辞分析中,让学生明晓什么叫做说话得体,学语文的真正意义的归结点在哪里,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蔺相如还是烛之武都应该成为我们跟他人交往时说话措辞的榜样„„我的课触类旁通的穿插引带的内容很多,与既往生活、现实生活、未来可能有的生活情境的联系特别多。知书达理、学以致用,一直是支配着我语文教学思路的一个难以改易的灵魂,我总想努力避免韩愈在《师说》里批评的那种“童子之师”引导学生习其句读不问道的“小学而大遗”的教学失误,高中的学生他们应该具有这样的探究体悟能力了,他们也该明晓社会生存的一些“明规则”与“潜规则”了,“明”和“潜”他们都应该且也必须了解,太极图的阴阳构图的原理告诉了我们什么才叫做完全、怎样才叫完善„„
七、注意教学法与教学模式的形上思考。在教学上我没有定法,我并不认为过去人们创设运用的教学法哪个就一定好哪个就一定不好,存在的总是合理的,关键在我们的审时取用上,就如同中药铺里的每一味药都有它的用处,关键看你用得是否在点子、是否在时候,对一个教学方法好坏优劣的评价,应该是放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去做动态的审视,才能得出符合“彼一时”的公正评价。我实在不知道我到底运用的是什么教法,是否入流是否归属哪个派别,我从来没有费这个心思去想,我到是以为无门无派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当然,最容易出问题的也这种状态,关键要看使用者驾驭者自己心里是否别具乾坤,有天地则生,无天地则亡)。如果实在要说我教学中有什么方法的话,现在想起来最明显突出的恐怕就是“东扯西拉,随机穿插”,注意是“随机穿插”不是“随意穿插”,为了保证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能动的联系在一起,我在课堂上的引带是很多的,常常采用“情境描述辅助法”、“切实经验置换法”、“生活矛盾设例法”、“文本情境演义法”等等„„这不仅我引带穿插,我更极力怂恿我的学生也要学会这种触类旁通式的引带穿插„„我这样做不仅就是为了获得文本与生活的广泛性的联系,也是育人的用心所在,活生生的“事实”更容易感染一个人的心灵,也更易在一个人心里产生共鸣从而在学生内心实现有效建构,(感悟、感悟,有感而后才有悟。切实的动态的才是最容易对学生产生“感”作用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想象、联想与推理)和听说的有机训练。为了让我的课堂教学既充满生机又切合学生学习实际,我同样一直不追求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总是“因材施教”“因时而化”的,这里的“材”指教材,这里的“时”是指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与态势。我以为一个人果真确立了一个什么固定的教学模式的话,我就以为他距离僵化可能就不远了。如果一定要说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什么模式的话,那么恐怕就只有叫做“随机模式”,这就如同武术当中的“自然门”一样,无门无派,没有固定的程式或套路,一切随机,自己使什么招完全取决于对方出什么招。在这个问题上我十分信从《周易》“君子随时”和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周易》就讲的一个“变”字,而水的一个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善变,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完全因势赋形,也正因为此,它无所不能至,无所不能存。不过我知道,这样的课堂教学最需要警惕的就是要防止“随机”在不知觉中变成“随意”。
八、我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与良好的思维品格的培养。就中学语文学习而言,我个人以为学生最最需要的就是:想像的能力、联想的能力和推理的能力。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对既有知识的优化整合,还是在既有知识基础上的发明、创新,都离不开这三种最基本的思维,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思维元”,其他许多的思维变式——如什么求异思维、辩证思维、发散性思维等等,都是以这三个思维元为基础的。就思维品格而论,我以为想象必须“丰富”、联想必须“自然”,推理则必须“严密”,但不管是想象、联想,还是推理,都必须力求“敏捷”,所谓“事后诸葛亮”“马后炮”等,都是因为思维不敏捷造成的遗憾。这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想象、联想与推理思维训练的同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但不管怎样的思维训练,都是以思维品格的训练为前提的。比如,必须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有深入、细致、全面思考的习惯,要有怀疑与探究的意识,要有怀疑与探究的热情,要有求异求新的冲动,要有怀疑、批判、提出个人见解或主张、观点的勇气。当然,怀疑与探究的意识和热情,是推动我们思考的根本动力,是促进我们思维、健全我们思维的驱动器。一切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思维,即一切有价值的思维莫不是从“怀疑与探究”起步或生发的。
我以为在培养学生思维品格与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最首要的就要千方百计的促使学生思维(思考)意识的形成,思维勇气的成长,思维热情的(冲动)的产生,当然思维的方法的教育也就在其中了,至于思维的结果却在其次,可以暂时不去计较。我以为作为高中教育思维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思维意识、思维热情和思维品格的培养上,对方法与结果的要求应该放在相对次要的地位,高中的基础教育毕竟与大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有所区别。比如要培养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培养他的创新意识、创新胆量、创新热情(冲动)具备了这三个基本要件之后,他自然就会想要谋求创新成果,他有了谋求创新成果的念想,就自然会能动地去寻求排比种种创新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得以健康的成长,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注意处理好以上所说的若干问题外,更注意提供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相应的空间。课上我注意平抑自己过多的主观发挥,尽可能多的提供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此,我在高一第一学期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做到在课堂上连续讲授最多不得超过五分钟,整堂课总讲授时间累计不得超过二十五分钟。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矫正既往自己主观发挥过多、牵制学生过多的毛病,我在力求实现教学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尊重课堂上每一个生成性问题。(这不意味着对每一个生成性问题都得给予圆满的解决,但决不可以充耳不闻,必须给予合适的评价)在课堂上我常常是“踢皮球”的,把自己预设的问题与从学生中来的问题,尽量都踢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我认为教师自己不妨懒一点,装得傻一点,我相信俗语说的“懒婆娘生巧女”的道理,我们相信老子的“大巧若拙”“有所不为始能有所为”(教师有所不为,学生就可能有所为了)的处事哲学,我们相信先天太极图喻示我们的阴阳消长的动态运行规律。课堂上学生动口多了,他们得到的思维训练的机会也就多了,他们良好的思维品格也就容易在这动态的课堂教学中生成。
给学生机会是一个方面,我还想方设法刺激学生积极思维。我试行采用了“课堂学生学习动态评价方法”。每堂语文课,我都会带去一本学生花名册。课堂上不管是哪位学生,只要他主动站起来发一次言,不管对错,有无道理,我们都给他记一个“○”;如果问题的回答正确,或语言组织又好,就给他记一个“△”;如果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有创意,与一般学生不同,或该生主动站起来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或提出了教材上的一个可商榷之处,或对教师的讲解进行质疑、补充等,统统给记一个“☆”;对那些有创意但又存在明显缺陷的问题、意见,我们就给他一个“◇”;对那些作业态度、听课态度明显不端正的学生,发现一次则给他们一个“×”。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可抵消一个“×”。对一周下来课上都没有作过一次建设性发言的学生,教者则个别予以关心、鼓励,可以让他们利用其他时间的提问作弥补。不管怎么样,从开学到现在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最起码是十分有效的改变了既往高中学生课堂上总是被动发言的局面,学生课堂上思维的活跃程度大大提高。当然,这里存在一个如何维持这种评价的公正性与权威性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教师的即时评价机智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渴望创新的个性就可以在这样动态的过程中渐渐养成,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与探究性的阅读习惯,而且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也是大有补益的。
这样学生们的“知”就有可能能动地渐渐转化为“识”,于是学生的思想也就会日益走向深刻和成熟。同样,学生的“听、说、读”的训练也就自然渗透在这教学过程的始终了。自然新课改的精神也就得到了应有的体现。
(三)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的综合体现应该说主要表现在表达上——说和写上,一个学生,一旦有了足够的知识积累,又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同时更具有较好的想象、联想、推理的思维品格与能力,我就不必担心他的表达“言之无物”了。我以为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就解决了高中学生表达能力形成过程的主要矛盾。我们可以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下的工夫是引进水源的话,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形成就是水渠。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都说明阅读的学习是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上源。不过,茶壶里下饺子——有货倒不出,或表达时“言之无序”“辞不达意”这类的现象还是会有的。这不要紧,对于在以上教学过程中走过来的学生来说,如果在表达上有问题也绝大多数是个语言驾驭能力或表达技巧欠缺的问题,这类学生的表达(作文)上的毛病是属于单纯轻浅型的,与那种因知识亏乏、经验不足、思想平庸、思维混乱、语言能力又差造成的表达疾患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后者是属于教师没抓好“过程教学”,或者是学生没抓好“过程性学习”,长期的积贫积弱渐渐遗留下来的复合型的疑难杂症,一时半时是无法治疗见效的。而对那些仅因为语言驾驭能力障碍,或表达技巧欠缺造成表达不佳的学生,只要假以适当的训练和老师适当的点拨就可以很快的收到良好效果。“点石成金”他们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石头,就等我们教师去“点化”让他成“金”了。对这样的学生我个人以为可以通过这样的四个疗程——“合理”、“合法”、“得体”、“充分”的诱导,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我姑且就把它叫做“四步疗法”吧。
第一步帮助他们解决的是篇章结构上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要求学生把文理理顺,使他的行文符合一定的章法,其他方面暂且不计,这就是我所说的“合理”。至于评价标准,即给分标准另拟,不采用班上一般同学通用的评分标准。(以下各项与此同)第二步则是帮助他们解决作文的语言问题。文理顺了,我们就帮助他克服语病,引导他们把话说通顺、说规范,并力求把话说简洁。这就是所谓的“合法”治疗。
如果说前两个疗程尚属于消极的保守疗法的话,那么从第三疗程开始就进入积极的治疗阶段了。我们帮助他们把每句话都说得符合具体的场合,切合那时那地的人情,即要求并设法引导他们学会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的要求说话,力求做到“得体”。
最后,引领他们进一步学会修辞润饰,让他们懂得怎样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更充分,让读者更好地接受。这便是所谓的“充分”。
我们以为到这个时候,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基本形成了。我们以为一个真正的有知识、有思想、善思维、有方法、既能说又会道、既善读又能写的学生,应该算是一位有着较好语文素养的学生。这样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说也就基本达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任务也就可以算是完成了。
四、新课改与高考
这里我想顺便就新的课程改革与现行高考之间的关系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现在依然有不少人把“新的课程改革”与“高考人才选拔”完全对立起来,似乎是只要“高考选拔”制度存在“新的课程标准”就不可能真的得到落实,于是在那里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发感慨,持这种态度的人不在少数,一些学校甚至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的头脑也根深蒂固的存有这样的认识。但我始终以为高考与课改不存在矛盾,高考存在竞争,如果我们的新课改会削弱我们学生的高考竞争能力,我们还要这个课改干吗?我坚信我们的语文新课改的精神(其他学科我不知道)果真能够得到落实的话的,我们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是完全可以应对高考这样的考验的(有个别的平时的语文学习表现可能很不错,但在高考中却不能顺利过关的现象肯定是会有的,不过我们要看主流,看整个面)。我还坚信我们的高考模式、考试试题的制作设计上也会顺应并渗透这种新的课改精神的。在这里望洋兴叹的主要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心中的“四魔”在作祟:一是观念陈旧,没有能够适时更新。二是既有的操作行为习惯的干扰,对新的事物不肯或就不敢积极的去尝试去探索。三是对语文学科的本质与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认识不充分,缺少自主精神也缺少足够的自信。而新课改又是极其讲究教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灵活性的——于是这些人在行为能力上有了局限性。四是过于“功利”,对自我的价值定位过低,抵挡不住一些具体的蝇头小利的诱惑,始终自觉的把自己放在他人的标准下衡量,患得患失,测不深浅。于是对新课改在心里上排斥、在感情上抵触、在行为上因循守旧。我个人以为最关键的还是第四种素对新课改推进影响最大,缺少远见又难破“私欲”的人必然会他对新理念、新方法、新环境的认可接受。对这类人我想去读一读马南村写的《放下即实地》恐怕应该有些好处,真正的卸下包袱放心的下水试一试(要是至真至诚的,心诚则灵)你就会感受到这里面的无限生机与无穷乐趣。我在江苏省南通市中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的发言时说就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