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2024-10-23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共11篇)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篇1

探析端午节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即端午节,它具有很多其它的称呼,比如端阳节、女儿节、五月节等,它是一种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所以是我国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我国于2008年将其设定为法定节假日,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其的重视。

一、端午节概述

(一)端午节的来源

目前关于端午节的来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这是目前比较受大家认可的一种来源。相传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因受奸人陷害,最终于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这一爱国诗人,将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第二,纪念吴国的一名忠臣伍子胥。在春秋时期,伍子胥是吴国的官员,当时他识破越王勾践的阴谋,向吴王夫差谏言,但是当时吴国的太宰伯噽陷害伍子胥,夫差听信谗言赐死了伍子胥,最后将其尸体在五月五日这天投入大江。因此,人们就用端午节来纪念伍子胥。

另外,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渊源还有夏至说、恶日说、曹娥说、勾践说等多种说法,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但是,就现代人对端午节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属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一说法最深入人心。

(二)端午节的民俗民风

端午节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民俗民风。比如佩饰民俗中的戴艾虎、系彩丝、系长命锁、佩香包;饮食习俗中的喝黄酒和蒲酒、吃粽子、吃咸鸭蛋;卫生习俗中的悬挂白艾、挂菖蒲、沐兰汤;竞技习俗中的赛龙舟、划旱船、斗百草、跳钟馗、赛诗会;祈祷习俗中的画额头、躲端午、端午雨等。这些不同的习俗都在不同的地区传承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二、端午节的文化价值

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距今产差不多有两千多年,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丰富的民族精神

端午节的文化价值之一就是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一般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虽然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众说纷纭,但是大家基本上都比较认可屈原说。屈原是我国的爱国诗人,那么端午节自然就蕴含着我国人民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推崇,充分反映出了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就目前情况来看,端午节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它与我国的各民族已经紧紧融合在一起,在传承端午节这一重要传统节日时,其实也是我国人民对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与此同时,它也体现了我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推广。

(二)丰富的文化价值

随着端午节在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端午节文化中,反映出中华儿女对文化的认知。比如人们在赛龙舟比赛中的团结统一,顽强拼搏的积极态度,这是中华儿女文化价值的体现。此外,端午节还体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祝愿,进一步说明了社会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外国的各种新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一定要摆正思想,不崇洋媚外,看到世界各国都开始学习中国文化的潮流,坚持本土文化的传承,认真对待我国传统节日,充分尊重我国传统文化,坚持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背后其实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体现了我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一方面来讲,人们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提倡科学,但是依然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大步前进。人们在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过端午节时,经常都会回顾爱国诗人屈原的这一段历史,告诉人们中国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化。此外,人们通过节日的形式,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端午节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一种端午节文化,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文化,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比如在端午节这一天,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节目,进一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此外,在端午节的良好气氛下,人们可以互相拜访,或是家庭团聚在一起,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尊老爱幼,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社会风气。人们在和谐的社会大家庭中快乐生活,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使我国社会朝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三)体现人对理想的追求

在端午节到来之际,人们都会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项目,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赛龙舟、吃粽子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的美好追求,希望能够生活幸福美满,这也是人们对道德理念的弘扬。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一定要深度挖掘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充分利用这一文化资源,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良好发展,端午节这在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充分尊重和继承这一传统节日,这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因此,继承和发扬端午节,可以将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让人们形成良好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篇2

一、“变”突出传统节日的现代性

任何民俗事象都有其传承、发展的过程,以便适应社会符合民众的要求。作为重要民俗事象,传统节日遵循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传承演化过程中既有悄无声息的渐变又有火山爆发式的突变。作为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自身生存的需要,在节日饮食、节日活动、节日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古老而时尚的端午主食——粽子

粽子既是端午节的主要食品,又是端午节的形象代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古老的节日食品发生了某些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粽子的来源及制作。每逢端午,南方家庭妇女开始忙碌过节的食物,首先是包粽子。她们将刚收获的糯米洗净、备好,再把粽子里面的各种“馅子”备好,采新鲜的竹叶或将去年的竹叶取出洗净、备好。然后全家人(一般为女性)围着一起包粽子、聊天。制作粽子是亲人团聚的纽带,是亲情沟通的载体。现代人们不再为制作粽子而忙碌。端午节期间,南宁各大超市及蔬菜市场,突然间涌现出许多售卖粽子的专柜。根据现场调查,许多家庭已不再自已包粽子了,每逢端午都是在超市或市场上购买;而且许多年轻人已不会制作粽子。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粽子都是在现代化管理下进行机械化流水线作业中完成的。其次是粽子的品种繁多。传统的粽子主要是以猪肉为主各种肉粽子和以“狗子菜”为调料的粽子。现在,民众打破了陈规陋俗,追求一种爱好或口味。粽子品种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除传统的猪肉粽、凉粽外还有蜜枣、绿豆、板栗、叉烧、排骨、虾仁。商家在粽子的外形和包装上也是花样繁多,如立体三角形、菱形、长方形。除此之外商家还对粽子进行豪华美观的包装,使之成为一种礼尚往来的礼品。粽子的传统内涵逐渐淡薄了,而现实功利性在逐步深化。

2、传统而现代的端午活动——龙舟赛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中最富有节日气氛的一项集体竞技活动。传统的龙舟赛是以纪念或祭祀某一历史人物为中心展开的集体性、娱乐性赛事活动。龙舟下水前,先祭祀龙舟和水神;然后龙舟队员在龙头的带领下前往屈子庙(或屈原庙)举行严肃而神圣的祭祀仪式:上三牲供品,行叩拜大礼。最后是江边龙舟赛。江两岸站满了观看龙舟的民众,一条条龙舟如真龙一般在江面上来回穿梭,或是逆水而上,或是顺流而下,或是横渡江面。江中锣鼓喧天,两岸呐喊此起彼伏。无论是岸上的观众还是江中的龙舟队员,人们皆沉醉在节日的气氛中。而现代传统的龙舟竞渡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冲破了地域的限制,成为许多外国朋友喜欢的水上体育活动,并出现职业性龙舟队。2009年5月30日即端午节的第三天,在广西南宁市美丽的南湖公园举行了第六届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来自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菲律宾、越南等国家与中国香港、澳门、广东和广西的49支龙舟队共1342名队员参加了本次邀请赛。这次邀请赛继承了传统龙舟竞渡的有机成分,又符合了现代社会的要求。首先,它延长了端午节的节日时间,从5月28日端午节当天至5月30日。其次,龙舟赛突显了强烈的功利性,提高了南宁的知名度。

3、继承传统而又突出现代的节日文化内涵

端午节融合了南方龙舟竞渡风俗和北方恶月恶日驱避风俗,其中恶月恶日驱避习俗又与三代的夏至习俗有密切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屈原的纪念进入了端午节,并成为端午节风俗活动的主要内容。[1][P62]在各种民俗事项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不断地充实完善,由最初的恶月恶日驱避提升到强调民族团结意识、彰显爱国主义情操的高度,并以屈原的爱国主义人格固定下来。现在,端午节不仅保留了驱邪避恶以求健康、纪念屈原彰显爱国主义情操的传统;而且还融入了某些现代社会的元素,富有时代精神。端午节当天,南宁市各大公园及旅游景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狮山公园烧烤区竞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小至三口之家,大到一个单位,借端午节假期举办烧烤、旅游、休闲娱乐等活动,以加强相互之间的交往,增进夫妻间、家庭成员间、朋友间、同事间的感情交流。传统的龙舟竞渡体现民众的娱乐性、竞争意识、不甘落后的上进心和团队精神,而具有国际性规模的端午龙舟赛体现了世界一体化背景下的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文化融合、文化交流。粽子本是端午节特有的食物,是家庭、宗族的一种象征,代表着一种家族文化。各家做一特大号粽子,祭祀完祖先后,像切蛋糕一样将粽子切开,每人一份。现在,尽管粽子在端午节期间依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食物,但它失去了作为宗族象征物的地位和那份神秘感,变成一种日常食物,是饮食文化的一分子。

二、传统节日嬗变的因素

无论是在内容、形式方面还是在文化内涵方面,传统节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重的发展变化过程。推动节日发展变化、传承变异的因素众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决定传统节日的演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决定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走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加快了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同时也影响了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现在的端午节,人们不必再像以前那样耗时耗力地为包粽子而提前准备竹叶、糯米和各种馅子。因为端午节期间,各种各样的粽子铺天盖地般摆上各大超市的货架,或出现在菜市场的大小角落。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制作技术使粽子的整个生产过程实现现代化。这不仅节省了人们的时间,而且还满足了人们对不同口味的需求。然而,这种现代化制作流程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端午节的节日气氛,以致人们无法享受包粽子带来的乐趣,从而使民众逐渐淡忘了这种传统节日食物的制作工序。为了填补节日活动的某些空白,民众不得不将带有现代意味的烧烤聚会、旅游聚会等高速经济发展下的产物纳入节日活动中,以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延续节日的存在,在传统的基础上重新解释节日文化意蕴。

2、社会进步扭转传统节日的内质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都意味着社会向前推进一步、人类向高级迈进一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华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的夏商周三朝,形成于两汉时期,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逐步完善并固定下来。可以说,中华传统节日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都体现着农耕时代的文化气息,“满足了广大世俗民众的一些基本生理和心理欲望,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万物间的种种关系,从而成为历代国人世俗生活中不可缺少、不容替代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文化食粮”。[2][P248]中国没有经历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跳跃式跨进社会主义,也就是说中国没有经历现代科技的兴起发展阶段而是直接接受了现代高科技的成果。现在,人们以科学的眼光审视一切,传统节日中某些活动的神秘面纱被无情地撕裂,节日中的祭祀成分逐渐淡化,节日内容、节日形式、节日文化内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龙舟赛前的祭祀仅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形式,龙舟队员不再虔诚地祈祷神灵的保佑以取得好的成绩,而是依靠团队的集体精神和大家的齐心协力的奋斗。

3、传统节日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演变的规律,传统节日亦然。众所周知,目前中国依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加速,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二、第三产业将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而传统的农业社会将会因子逐步让位于都市化社会。与此同时,传统节日民俗将日益被人们所淡化乃至遗忘,从而逐渐退出节日的文化舞台。为了寻求生存的空间,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都市化、城镇化的强大压力下不断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勇敢地淘汰某些成分,大胆地吸收现代社会的积极元素,重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本是祭祀龙王,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成为培养团结意识、团队精神的节日活动;而现在成立了业余龙舟队既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又锻炼身体实现了人们对健康身体的追求。扩充端午节的节日活动,如全家外出交游、朋友一起去烧烤、老乡聚会过节,举办包粽子比赛活动以增加节日气氛。传统节日必须汲取更加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从而能够从入自如地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冲击,真正在未来社会中保持勃勃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三、结论

作为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没有墨守陈规,而是顺应社会、时代的要求在保持基本内核的基础上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作出相应的调整。在现代社会大浪潮下,认清传统节日在外延和内涵上的显著变化,以及造成种种变化的各方面因素,将有助于我们保护和传承节日文化。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肩负起传承和保护传统节日的使命,实现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常天编.节日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5

端午节俗的现代意义 篇3

端午是中国传统大节,又名端阳节、天中节、天医节、香包节、诗人节、粽子节、龙舟节等等,从这众多的端午节名中,我们可感受到端午节俗的五彩斑斓。

端午节历史久远,起源于先秦,夏至节令是它最初发生的时间依据,它最终脱离节令形成独立节日是在汉魏时期,真正成为民俗大节是在六朝以后。

在千年传承积累中,端午节俗丰富,内涵厚重。中华各地虽然由于水土的不同、生活条件的差异,节俗各有特色,千姿百态,但总体上看,端午节俗可归为三大类别:避瘟保健,龙舟竞渡,追念屈原。

从端午节在今天的传承意义上来说,端午节有三大值得弘扬的主题,那就是关爱生命、激扬精神、眷念家国。

珍重生命是人类的本性,也是社会得以延续的保证。中国传统节日自古就重视对人的生命关注,如大年守岁的祈寿、重阳登高的求福等等,而端午节在关爱生命的主题上表现尤为鲜明。

端午节时间在夏历的五月五日,此时正值仲夏,暑热潮湿、毒虫肆虐,人们易感疾病,人的生存环境出现季节性恶化。传统社会人们称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日”。人们为了祛除现实的健康危险与消解对死亡的精神恐惧,创造出了众多纾解身心的节俗保健活动,其中之一是采药。人们在端午节的正午上山采药,说这时的阳气最旺,采回的药草治疗阴虚的病最有效。端午的药草最为人看重的是艾草与菖蒲,人们在门口挂艾,用菖蒲根簪发髻,艾叶、菖蒲煎水洗浴,五月以兰汤沐浴方法在《夏小正》中就已有记载,后来成为端午节俗之一。在北京旧时有端午捉蟾蜍入药的习俗,所以俗谚有蟾蜍最怕端午节的说法。

保健节俗之二是香囊去秽。佩香去秽是古人看重的习俗,我们看屈原的《离骚》就能明白香草与健康的关系。在传统社会,医疗条件严重不足的仲夏时节,是一个充满危险的时段,人们不仅要门口插艾,兰汤洗浴,而且随身要佩戴驱邪去秽的香囊。外绣吉祥图案,内盛香草的香囊在民间称为香包。端午送香包,就是送去生命的关爱与祝福。

保健习俗之三是喝雄黄酒。雄黄酒在传统社会是端午节的保健药酒,传说它有驱避毒害的作用。白娘子就是在雄黄酒的作用下,现出了白蛇的真容。其实从今天的药理分析看,雄黄有毒性,雄黄酒是不能服用的。

无论如何,人们对生命的关爱与呵护,体现在端午的细微节俗之中。所以现代社会人们一度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我觉得端午卫生护生的节俗在今天值得弘扬。

人不仅要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保障生命延续,同时人作为万物之灵长,还需要精神生存,精神是人的生存支柱之一。由于环境的恶劣与岁月的平庸,人们易于产生精神的疲乏与困顿,为了健全人类心灵,激发生命动力,人们发明了节日,以周期性的节日娱乐活动调剂个人与社会的精神需要。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激扬精神的民族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是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一项水上竞技活动,至今仍是民族体育的重要内容。2008年香港龙舟传圣火的创意就来自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中国的文化互渗与交融。其实在中国早期社会,端午节有两种趋向:一种是静养过节,人们认为夏至是阴阳二气变化急剧的时刻,在家隐居避免活动,这是早期社会主要的岁时避忌方式;一种是人们的活动应该顺从时气变化的需要,以人事助长生气,这种方式主要体现在端午竞渡上。

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加深与生存能力的增强,人们的心态发生了从被动适应自然到主动应对自然的变化,端午竞渡逐渐成为主要过节方式(南方尤其如此)。端午赛龙舟本义是扶阴抑阳,水神祭祀,后来演变为水上军事训练方式。水上的激烈竞技与对抗,不仅需要勇气与力量,同时强调团体协作精神。在龙舟赛中,龙舟参赛者精神昂扬、齐心协力,观赏者夹岸欢腾,船桨声、舵手叫号声、观众欢呼声,击浪拍岸,这是一年一度地民众精神振奋的良机,民族的勇武、坚韧、团结精神在端午节龙舟竞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在竞技与观赏中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中国是一个重视文化伦理的国度,中国传统节日大多具有或隐或显的伦理意义。端午节之所以在中国成为民俗大节并延续千年,就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直接关系。端午节在起源时主要是避瘟保健、水上祭祀活动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

自汉朝以来,各地端午纪念的历史人物不尽相同,楚地纪念屈原,越地纪念勾践、曹娥,吴地纪念伍子胥等,他们都有地方传说作为依据,也就是地方文化情感需要有这些先贤作为投射对象。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广大中国人最终选择了屈原,屈原由地方先贤上升为祖国先贤,甚至是世界名人,屈原成为端午节期间被祭祀的重要的爱乡爱国人物。屈原在端午祭祀中的脱颖而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选择,忧国忧民的人道情怀、忠诚故国的高尚品质、纯美无瑕的人格魅力,让屈原光耀千载。中国历史上历经分裂与战乱,中国人民多灾多难,中国需要屈原这样的忠臣,正是有了屈原这样的民族忠臣,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不倒。端午节纪念屈原这样的爱国先贤,不仅来自民俗社会的朴素情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更应该是国家层面的祭祀,在诗的国度,对伟大爱国诗人的纪念其意义重大与深远。“多难兴邦”,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必定会受到许多磨难与挑战,我们注定需要培养屈原那样的对国家忠诚对人民悲悯的家国情怀。

(作者:萧放 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端午节挂艾叶的来历意义 篇4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避黄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

悬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可见,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01

吃粽子

在我国春秋事情就已经出现粽子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吃粽子”,粽子是具有文化积淀的食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会往粽子里面加入红烧猪肉、咸鸡蛋、香菇、红豆等等食物,粽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比如有腊肉香肠粽、松仁莲子粽、蛋黄火腿粽等等口味。

02

赛龙舟

在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也是一个传统活动,在一些靠近河流的地区经常会举行赛龙舟活动。相传屈原投河自尽后,渔夫划船在江中打捞屈原的身体,然而依然没有找到,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会在每年的五月五号划龙舟以表示对屈原的哀思。

03

佩香囊

古时候人们认为给小孩子佩戴香囊具有避邪驱瘟的效果,甚至会在香囊内部装上一些艾草、朱砂、香药等,然后再缝起来,再用一些五彩线扣在香囊的头部,结成一串。有些地区的男女会互相送香囊以表示爱意,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佩戴香囊了。

04

悬挂艾叶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在门眉歘悬挂一串艾叶,表示驱除瘟疫和瘴气。艾叶有一股清香,能够驱赶蚊虫,具有净化空气、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古代人们会在门眉处插上艾叶以防止疾病传播。在端午节的时候插艾叶的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

端午节挂的草是什么草

端午节挂在门上的草有两种,一种叫艾草、一种叫菖蒲。端午节门上挂艾草和菖蒲既能起到应节的作用,又可以起到驱蚊、净化空气的作用。

1、在艾草的茎、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这些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如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我们的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5

一:名称的由来。“端”有初始的意思,“午”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二:端午节的别称。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的叫法有很多,达二十多种,有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五月节、女儿节、龙舟节、屈原日、浴兰节、龙日、午日等等。

三:端午节的来历。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老百姓就焦急如焚,划船捞救,一直行到洞庭湖,却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下起了雨,湖面上的小舟一齐汇集在一起,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在江河之上,此后又怕鱼将屈原的身体吃了,便将米团等食物喂给鱼吃。慢慢的形成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之一。

还有很多人认为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因为他的父亲溺水死亡,一直都找不到她父亲的尸体,曹娥一边走,一边哭,哭了三天。她14岁失去了父亲,过了十七天,也就是五月五日,曹娥也投了江,几天后,父女俩竟抱着浮出了水面。后来,人们又称“端午节”为“女儿节”。

关于端午节的文化活动标语 篇6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标语吧,标语以其时间性、阶段性和空间性的特色,表示着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重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标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的文化活动标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快乐端午,时尚好礼。

2、万水千山“粽”是情,“粽”意我的欧洲杯。

3、享受精致生活,尽在_百货。

4、真诚永远,服务无限。

5、欢乐集点,疯狂奉送。

6、演绎精彩,真情永在。

7、吃粽奖,买彩票,中大奖!

8、百万好礼,喜迎端午。

9、食粽遥思,玩转端午。

10、民族节日,普天同庆。

11、端午抢购,优惠多多。

12、祝全体职工过个快乐的.平安的端午节。

13、粽裁粽裁,步步高升到总裁,生活无比精彩。

14、吃粽情,感情专一,相伴一生一世!

15、千年祝愿,一粽传情。

16、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17、欢乐家庭,欢乐无限。

18、吃了龙粽,生个孩子是龙种,富贵齐天。

19、快乐端午,购菜谱赠礼品。

20、我爱中国节,端午名粽香。

21、状元粽,中状元,前程光明灿烂。

22、送朋友,来一粽,粽粽都是情。

23、莫忘读天问和离骚。

24、鲜香端午粽,经典好美味。

25、提高端午的文化值。

26、过端午佳节,品美味香粽。

27、端午传心意,惊喜数不尽。

28、水龙江中游,快了划出来!

29、一“粽”浓情,一“粽”乡愁。

30、端午节靓粽,购物满就送。

31、狂购风暴,端午先下手为强。

32、端午节,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33、吃粽子,吃出文化吃出故乡情。

34、民族节日,代代传承,端午快乐。

35、端午龙舟赛,节日更精彩容。

36、端午节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37、超时代的消费,超时代的享受。

38、热烈祝贺省首届体育大会龙舟赛在_隆重举行。

39、做文明人,办精彩龙舟赛。

40、情系端午,礼表爱意。

41、迎盛会人人有责创文明贵在行动。

42、棕意深情,不忘屈原报国。

43、迎端午赛龙舟人人当好东道主。

44、端午良辰美景,粽有千种风情。

45、顾客至上,平价第一。

46、品味鲜香粽子,感悟端午文化。

47、赛龙舟,赛出水平赛出游子意。

48、做文明观众,树赛场新风。

49、端午节你我共同的节日。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篇7

笔者认为, 电视方言节目的兴起, 自有其市场需求和受众心理基础。本文对其文化成因和文化意义作以下粗浅分析。

方言节目崛起的文化成因

作为媒介生产的意义和符号的集合, 方言节目不仅承载着媒介自身的文化, 而且也打着社会文化的深深烙印。从社会中心论的角度来看, 其崛起与发展某种程度上正是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民间文化本源。自从大众社会出现以来, 文化的洪流逐渐分为三股支流, 即精英文化、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英国著名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 精英文化是独立于消费者的文化形式, 它不会依从、迎合受众的喜好和偏爱, 其运作规则是艺术家式审美性的创作。而民间文化则是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本真的原始形态:它没有精英文化所谓的“高尚意义”, 也没有大众文化逐利的商业色彩, 其享有者是普通的具有地域区分度的人民群众, 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劳作中自然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 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 代表的是最“草根”的阶层。电视方言节目的本源就是民间文化。

自1956年推行普通话以后, 普通话就成为中国大陆的统治语言。按照福柯的观点, 语言与权力密切相关, 语言里面出权力, 现实是语言的现实, 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1) 所以, 占据统治地位的普通话产生的文本也就成了具有精英意义的文本, 普通话节目也在最大程度上成为了精英文化的载体。它们措辞优雅精致, 书面语色彩浓重, 很多时候负载着政治意识形态。

相反, 方言是某一地域民俗、习惯、文化和传统的积淀, 是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和优质载体。方言中传神的表达、风趣幽默的词汇, 或机智或笨拙的掌故正呈现出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无尽的民间智慧。因而方言节目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自然吸纳了大量的民间文化元素。当方言运用于影视剧和栏目中时, 丰富的文化因子渗透其中, 并且为节目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背景。因此, 方言在节目中的运用不仅是语音语调词汇的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将普通话节目中制作者强加的文化和意义形态变成自然本真的文化内涵。2000年以后的这次近似狂欢的方言节目盛宴一方面为民间文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民间文化自身的活力和韧性。

后现代文化基因。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方言影视剧电视节目有所不同, 进入21世纪, 方言节目带有更多的后现代文化的基因。相对于“现代”而言, 学者们对于“后现代”的概念争议较多。但是基本的共识是后现代文化有以下特点:颠覆传统、去中心化、注重享乐、追求“短暂的快乐”等。在传统的文化观念里, 经典和精英文化是用来欣赏和崇拜的。也正是这种“崇拜”让普通大众对经典产生了疏离感。而后现代文化却乐于将经典的意义消解, 进而形成了所谓的“恶搞文化”。这些特点可以很容易在现代网络文化中找到踪影。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一例。而目前的方言栏目和影视剧很大程度上吸收了网络文化成分。例如《武林外传》中就采用了大量的网络原生笑话, 以及颇具网络恶搞精神的讽刺手法。其导演尚敬也说《武林外传》是在向“恶搞之王”周星驰致敬。

后现代文化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进入信息社会之后的新型社会主导文化, 它为方言节目的兴起提供了文化土壤。后现代语境倡导的是一种多元的、开放的文化环境。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普通话节目不再是荧屏的绝对中心, 而是与各地方言地位等同的诸多电视语言中的一种。因此, 方言节目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 后现代文化的核心是“短暂的快乐”。现代社会竞争激烈, 人们在高压环境下需要的不再是严肃的充满意识形态和政治说教的“普通”节目, 他们更希望能找到像解压阀一样的幽默风趣的节目。而方言节目因其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以及原生态的诙谐幽默而满足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为他们提供了新鲜的元素。这种独特的文化基因让方言节目在新世纪里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发展态势。

方言节目强烈的地域意识, 也符合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戴维·莫利和凯文·罗宾斯说:“如果说现代性创造了抽象的普遍的自我意识的话, 那么后现代性将指根植于地方特性的认同观。” (2) 试想, 通过高科技的现代传播技术, 我们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从电视上观赏本地方言与世界信息相互交织的画面, 这就是后现代的地理景观。

大众文化外壳。这里将后现代与大众文化并列, 是个并不严谨的做法。因为二者在当下确实具有很高的重合性。大众文化本就是在斯图尔特·霍尔所称的权力集团与民众之间的对立状态中建构的, 它往往采用抵制的或规避的形式来创造意义, 因此, 后现代文化往往是大众文化在当下的外在形式和趣味表现。 (3) 这里主要以商业文化的视角来分析。

现代商业社会要求一切文化形式要想生存下来且广为传播, 必须以产品的形式出现, 最终走入市场, 经受消费者选择的考验。无论是普通话节目还是方言节目都要接受市场这块试金石的测试。因此, 商业化是方言节目无可选择的宿命。批判学派视野中, 商业文化是与大众文化相联系的———经典传播学理论认为, 大众文化的意义往往是负面的。它是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标准化文化产品。其间渗透着商家和消费者的买卖关系。而以费斯克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学派认为, 大众文化可以被看作是pop culture, 也就是所谓的通俗文化。这个层面上的大众文化就成了一个中性词汇, 代表“大多数人享用的文化类型”。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定义, 目前的方言节目无疑都具有大众文化的外壳。方言节目的受众定位为普通大众, 而非精英受众群;靠广告支持因此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质;着力满足受众情感需求, 内容大多相对肤浅;节目包装炫目, 节目形式相对模式化等。这些特征保证了方言节目的易受性和易得性, 最终也保证了其有良好的经济回报。于是方言节目不可避免地在“外形”上与普通话节目走了相同的道路。例如许多方言剧目前都在走联合制作, 然后再地方化的商业化模式。也就是说, 一个剧本拍摄完成后, 各地方台买进原始版本, 再进行本地方言的配音。广东台《外来媳妇本地郎》就有长沙方言版本《一家老小向前冲》, 后来又有了武汉版的《经视人家》。

方言节目的文化意义

从本国媒介文化和社会文化的角度看, 方言节目往往体现的是国家内部的地域分歧和文化趣味上的差异。而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宽, 在全球化背景下审视方言节目, 它就具有了更特别的意义。

文化多样性的积极因子。“作为文化交流、革新和创新的源泉, 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的必要性就像生态多样性对自然的意义一样重要”。 (4) 地方文化是一个国家基本的文化单位, 它源源不断地为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供给着营养, 提供前进的动力和资源。面对美国等强势文化的扩张、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和完整性, 不同的地方文化采取了不同的手段:阿拉伯世界依靠宗教坚守文化阵地, 欧盟制定了文化贸易条例限制美国文化产品的低价进口。而我们不仅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应对, 更应该强化自身的文化内聚力。在这一点上, 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方言是地方文化体系中重要的文化信息符号。使用方言的群体, 往往借助其语言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传统文化, 维护群体的亲近情感, 增强群体的内聚力。当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 方言也是一种文化自卫的语言屏障”。 (5) 它像一个容器一样保存地方文化经过时间涤荡的精华, 同时也像一张保护网维持着本地文化的完整性。所以, 媒体在市场化浪潮中抓住的这个救生圈———方言节目, 在其使用方言作为传播语言的时候, 无意间也扮演了凝聚地方文化和提升地域文化地位的重要角色。在方言节目里, 受众的体验不再是虚幻的且充斥着消费主义的全球文化, 而是流溢于街头巷尾的地方文化。例如, 电视剧《刘老根儿》中就展示了大量的“二人转”的片段, 让广大观众欣赏到了这种地方戏种的魅力, 也在全国范围内提升了其知名度和地位。同时, 该剧还加强了地方群众对“二人转”这种民间文化的信心和保护的自觉性。哈尔滨甚至建设一个“刘老根大舞台”的二人转基地, 以进一步弘扬地方曲艺文化。

在方言节目这种文化容器里, 人们交换着具有相同文化特征的信息, 将交织着传统与现代意义的地方文化通过现代传播手段层层加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推而广之, 越是有地域特色的越是世界的, 也必将对世界文化的多元成长大有益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在文化多元性的问题上, 人们对媒介作为保护社群内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联系的重要途径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特别是媒介在提升推广地方文化和地方语言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世界“多极”与“单极”、文化“多元”与“一元”的博弈中, 方言节目成为一种弥足珍贵的保持地方文化完整性的工具。

维系地方认同的纽带。方言节目不仅对文化多元性有所贡献, 同时它也维持着本地区居民最基础的地域认同。这种认同感反过来又是地方文化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传播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将信息、价值观和规范一代代地在社会成员中传递下去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某种程度上成为新一代的社会化的“老师”。人们的世界观等个人认识, 特别是认同感和身份认同很大程度上都与媒体“宣传”有关, 并受其影响。如安德森所认为的, 民族国家这个“想象的共同体”, 就是凭借大众媒介把互不相识的民族成员联结起来而产生的。 (6) 媒介的全球联结更使地域认同日益衰微, 而出现一个由国家认同向国际认同发展的过程。

但值得注意的是, 媒介所创造的“全球化感受”并非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 而往往是娱乐化商业化的消费追求。例如, 消费者会根据媒体宣传去购买好莱坞影星代言的国际品牌;中国和日本对“波希米亚风”等国际潮流的追逐无甚差别。在全球无差别的媒介内容的影响下, 我们开始失去在传统传播环境中获得的自我文化身份, 最后变成了无差别的全球化的消费者, 而非拥有全球眼光的思考者。在这种纯属消费的“认同”里, 人们也丧失了基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所谓的文化归属是指和文化相关的属于一个群体或团体的特定感觉。社会学家将缺乏归属感视为一种新型都市病。而方言节目正是结合了商业节目的运作和传承文化意义的职责, “无意间”成为了地方文化认同的新型纽带。它为现代人普遍失去的文化归属感提供了一种补偿。通过乡音乡言乡间事, 方言节目将人们的信息环境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结, 让同处一地的人群凝聚为休戚与共的团体。它是全球化这幅大图画中的一处斑斓色彩, “反映出对在空间和时间上铭刻人类生活与认同的深切情义”。

在最近的几年中, 一批优秀的方言作品在市场的考验下从占中心地位的普通话节目中胜出。其崛起一方面反映了普通话节目本身存在的缺乏创新性的缺陷和观众的多样化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民间文化的强劲生命力以及文化自我修复的能力。但是方言节目的意义不仅止于为受众提供多元的文化娱乐形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播推广处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最近几年传播与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 在文化多元性的问题上, 媒介成为保护社群内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联系的一种重要途径, 它们在提升推广地方文化和地方语言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在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下, 方言节目更多的意义在于“保持地方文化水土”, 维护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并且在目前这种文化失范的国际环境中, 帮助建立区域文化认同感, 加强媒体的纽带意识, 最终寻找到我们自己的文化出路。

参考文献

[1]M.Foucaul,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of Discourse On Language, trans, A.M.S.Smith, Pan-theon, New York, 1971:8

[2]戴维.莫利和凯文.罗宾斯[英]:《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视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约翰.菲斯克[美]:《解读大众文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转引自赵世林、曾茜, 《原生态的文化诠释》, 《光明日报》, 2008-6-4。

[5]覃光广、冯利、陈朴:《文化学辞典》,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8年版。

端午习俗的养生内涵与文化诉述 篇8

中医的两个基本理念是“治未病(未病先防)”、“秋冬静以养阴,春夏动以养阳”,代表阳气更趋旺盛的端午节的习俗亦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同时,我们的祖先一向将阳与正义、善良、正直相关联,所以端午习俗也就成了纪念、缅怀爱国爱民君子人物的文化诉述载体。

端午之食

从晋代开始,粽子就被正式定为端午之食。粽子的糯米健脾养胃,加入益智仁、肉丁、板栗、红枣、赤豆、松子仁、胡桃等,则健脾养胃之功更显著。包粽子的芦叶一是能将其清香之味沁入粽子,除糯米滋腻之性,使粽子味道更可口,另外也可使粽子能够适当久放,便于邻里间礼尚往来。自然进入炎热之季,万物生机勃发,人体代谢也加快,人体物质能量消耗增加,有一个健康的脾胃是充分摄入所需物质能量的保证,小小的端午粽子体现了我们祖先“治未病”思想,体现了我们祖先在夏季对脾胃保健的重视。

端午之饮

时令进入炎热之季,人体的气血循环应该与外界环境相一致,如果体内仍有冬春时节侵入的风寒湿之邪或少许瘀血,则机体无法达到夏季应该达到的代谢水平,机体无法有效推陈出新、排出代谢废物,久则易生重疾。同时,炎热之季,进食生冷机会增多,体内孽生寄生虫机会也增多。黄酒可行气活血、暖胃健脾、散寒助阳,雄黄可以杀虫解毒、祛痰燥湿。黄酒加入少许雄黄就成了端午饮用的雄黄酒,喝微量雄黄酒既可助阳活血,又可杀体内寄生虫。《白蛇传》里的白素贞因喝雄黄酒而露出真身,就是端午雄黄酒保健作用在文化里的一种演义。

端午之佩

端午佩香囊的保健作用类似于端午饮雄黄酒。将朱砂、雄黄、藿香、佩兰、木香等中药研成粉末,装入各色形状的香囊中,以绒线挂于孩童之颈,则可以冲淡秽浊之气,祛除蚊虫,甚至可以防止蛇咬伤,这就是传说中端午香囊的避邪驱瘟之效。与端午之饮祛邪于内相对应,端午之佩则辟邪于外。

端午之饰、端午之浴

艾,生长力旺盛,家家可种,又名家艾,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端午始,万物繁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屋檐插艾枝,门前悬菖蒲,就是要将环境中不利身体的微生物杀一杀,营造更健康的家居环境。端午节的洗澡水,叫百头汤,是用艾枝、菖蒲及其它各种植物的梢头煮出百草汤,小孩或大人洗一洗则兼有端午之饮、端午之佩的功效,是对身体的一次非常有用的“沐浴更衣”。

端午之庆

赛龙舟是典型的端午节庆祝活动。经过二月二吐故纳新的放风筝、清明的温和远足,在开始进入最热季节的端午,则需要更激烈的庆祝活动与旺盛的自然、人体代谢水平相匹配,赛龙舟的活动量很合适。它需要参赛者拥有强健的体魄和持久的耐力,需要全民参与,最终的胜利者因体魄的健康和毅力的坚强而获得众人艳羡,在庆祝的欢呼声中,锻练强身的观念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了人们心中。

端午之思

关于端午节所纪念的历史人物,各界说法不一,有屈原、伍子胥等,人物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坚持真理、正义,为国为民的精神楷模。在炎黄子孙汇聚的漫漫历史长河中,虽然时不时会出现黑白颠倒的逆流和乌云满天的倒影,但真理、正义、正直、善良最终都沉淀为丰碑,根植进老百姓的记忆。知道端午节纪念谁重要,知道端午节纪念什么更重要。地区不同,端午习俗也有差异,但总的看,端午习俗既是一种身体的保健,也是一种精神保健,是炎黄子孙永恒文化诉述的一个侧面。

香包的功效与使用方法

香包很早就有人用了,而且古人用的香包外形更为别致讲究,现代人较为简单,但更讲究实用功效

药用功效:清热解毒、健胃、理气等。间常于端午节时制作香袋佩戴于小儿胸前,以达芳香泄浊、辟秽去邪、清热解毒、抑菌杀虫,“闻香防病、闻气治病”的效果。

装饰功效:可以将香袋挂在身上起装饰作用;也可以将香袋装饰在室内的家具上。

驱蚊防虫功效:可以将香袋置入衣柜中驱虫除秽;也可以将香袋放置在枕边驱蚊、安神

香包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传统香袋里装的多为中药香料等熏香,孕妇如果长期随身佩戴,可能造成长期刺激,严重时可能导致流产。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篇9

旧时青岛端午清晨,少男少女多结伴到野外拉露水,即用手绢把庄稼苗或草叶树叶上的露珠采下来,用它擦眼擦脸,据说端午露水擦眼不得眼疾。少男少女还把拉的露水带回家,给老人擦脸擦胳臂,据说可一年不生疮疤癞疖,这一风俗在胶东半岛曾经盛行。

作家丁宁在散文《端午》中这样描写道:“鸡鸣头几声,事先约好了的几个好朋友,便在朦胧的晨曦中集合在街头,手拉手儿,叽叽嘎嘎,嘻嘻哈哈,又说又笑,惊得各家的狗一齐狂吠。每人拿一条羊肚子毛巾,直奔野外的河边、山坡,找那些绿草长得最丰盛、最鲜亮的地方,把毛巾搭在草梢上,一手捏一个角儿……来回奔跑……一会儿,毛巾湿得透透的,鞋子、裤脚也湿得透透的,就算成功。这时,太阳还没有露头……”

人们拉露水回家时,常常要采些艾蒿带回家,插在屋檐下、门窗上,因相传插艾蒿可以驱虫避邪。《胶澳志·民社志》转录旧县志记载:端午节“门悬蒲艾,人簪艾叶,儿女系五色丝于臂,以辟邪。”这一端午习俗至今仍在青岛民间沿袭。

端午节系五索也是古俗,清代《即墨县志》记载:“儿女系五色丝于臂以辟邪。”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红、绿、黄、白、黑为吉祥色。这天家长给儿童手脖、脚脖、手指上系五彩线;给女孩子发髻上插艾叶和石榴花;少男少女佩戴各式各样装着药材的香荷包等。这既可以驱邪,又是很吉祥的装饰品。

清代《即墨县志》记载:“端午食角黍、泛雄黄酒饮之。”旧时青岛民谚:“吃了端午粽,就把棉袄扔。”角黍即粽子,旧时青岛人多吃用大黄米加大红枣包的粽子。每年一到临近端午节时,城乡集市上便有了卖芦苇叶和波罗叶的商贩。端午节前包粽子是一项很有意思的节令活动,一家大小不论是会包粽子的还是不会包的,都围在一起包粽子,说说笑笑特别开心。

另外,粽子锅里煮的鸡蛋有一股淡淡的苇叶清香气味,特别好吃。端午节亲友邻里之间互相赠送粽子、鸡蛋,是一项人情味很浓的社交活动。即墨人过端午还吃一种荷叶形的面食“荷叶”,端午节时还多喝雄黄酒,儿童不能喝酒则将酒点在耳孔里,相传此俗可以辟虫蛇。

旧时青岛端午节食品中还有一种叫作“粘占”的美食。端午节前后,人们将青麦穗上的麦粒煮熟,搓去外皮以后,再用石磨磨成长条形的“粘占”。“粘占”清香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端午节孝敬老人和哄孩子的美食。

★ 劳动节的习俗简介

★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 春节习俗作文

★ 忻州春节习俗

★ 元旦节的习俗文化

★ 墨西哥习俗文化礼仪

★ 墨西哥习俗文化礼仪

★ 摩洛哥文化习俗礼仪

★ 春节文化作文

端午文化的现状 篇10

提起端午节,有些人马上会联想到包粽子、划龙舟、插艾草等传统习俗。然而,时下端午节已经演变成为“吃喝节”、“休假节”,少了些文化氛围。那么,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味儿缘何越来越淡了 据了解,寓意深厚的端午节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吃粽子,还有很多传统习俗以及活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端午习俗遭遇了“瘦身”。这些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习俗,形成了绚烂多彩的端午文化。大众过的端午节是“集体的热闹”,但我们是否更应该关注一下这个热闹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

其实屈原之死的文化意义要比包粽子、划龙舟、采艾蒿、集体狂欢更有文化与生命的价值。屈原在世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篇章。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家园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故土,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传说,当地百姓划船寻找他的遗体,又恐其死后为蛟龙所困,遂投五色丝粽于水中。此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民间形成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两千年来,后人为纪念屈原,把一个忠臣、诗人的死亡日逐渐变成了节日,在中国的文化、习俗里,一旦演变为节日,一定少不了热闹。当集体的哀思演化为大众的狂欢时,就变成“伪形”文化,伪得连在节日中的人们都不知自己为什么这么“快乐”。这些年,随着资讯的发达,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变得容易,人们逐渐知道了端午节与一个大诗人有关,有什么关?爱国?忠臣?或愚忠?无论怎样,人们对屈原无端受到奸佞小人的中伤和昏庸的楚怀王的放逐都深表同情,更对屈原之死愤愤不平。屈原之死的文化意义要比包粽子、划龙舟、采艾蒿、集体狂欢更有文化与生命的价值。

哲学家刘小枫在论述诗人帕杰尔纳克之死时有一段话:“诗人死于,„自己的回忆已经无用‟。从哲学上来理解这句话,则表明人类的精神故土已经干裂……诗人自杀表达了诗人对信念的绝对忠诚,表明了诗人拒绝在虚妄的信念中生活。”屈原的自杀表明的也不是他的妥协与无奈,而是他不能放弃信念。苟活着可以接受荒诞与屈辱,但自杀就是刚烈的宣言。死亡才构成了屈原作品和思想中最为“惊才绝艳”的头号主题。屈原宁肯选择死,而不选择生。满脑子儒家思想的屈原其价值观就是自己的人格完善与国家意志的和谐统一,可屈原又无法确保君王的意志就能代表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他只能“天问”了。屈原怀疑了自己曾经热切以整个身心信奉的信念,屈原对信念没有愚忠才是屈原之死的文化意义。在自杀这个巨大的主题面前,嘲讽者和指责者都将退缩。“自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这种选择死亡和面对死亡的个体情感,是对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偷生观的最大嘲讽。屈原选择死亡的态度,就是对丑恶现实的彻底否决和对理想人生的憧憬,他感染、启发着后代的人们。他通过死,把礼乐传统和孔门仁学对生死、对人生、对生活的哲理态度,提到了一个空前深刻的文化评判高度。大众过的端午节是“集体的热闹”,但每一个有良知、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过的端午节应该是对“屈原之死”的文化反思。

对时下许多人不知道端午节文化的真正来历,只知道狂欢聚会的现象,北华大学文学院社会学者曾日红表示,端午节既是民间防疫祛病、避瘟驱邪、祈求健康的节日,更是精神层面的节日,寄托了人们平安和顺的美好心愿。年轻人把这个传统节日过成一个吃喝玩乐的节日,出现不在乎或不懂得传统习俗的现象,说明了对传统文化节日知识的缺乏,使传统节日脱离了其原有的内涵。端午应该是“节”而不只是“假”,不能用简单的休假方式来对待端午节这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节日。一位民俗学家表示,节日气氛的淡化,也是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于节日中特定食物的期待淡化了。而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也影响了人们对于节日的精力投入。端午节的背后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沉淀,这里面其实承载了很多文化的精神意义上的内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体会。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篇11

农历五月,临近端午的节气,东天山脚下的巴里坤乡间田野里艾草的叶子舒展碧绿,巧手的农妇呼朋唤友,相约着去田野里采摘一把。坐在地埂上,就地择去杂草,放进篮子里,说笑着回家,乡村下午的炊烟里,十有八九都是艾面的味道。

艾面是巴里坤端午节必吃的面食之一,不仅是因为它碧绿鲜亮的样子诱人食欲,而且艾草理气血、祛寒湿的药用功能也让人青睐有加。端午当日,一些地方会把艾草插在屋门口招福辟邪,但巴里坤人则直接把它制作为面食,送达胃腹。

艾面的制作过程是繁琐而讲究的,把洗干净的艾草用开水烫熟直到绵软,用刀细细的切碎,让其彻底变为汁液,和进面粉里,擀制出圆润劲道的面饼,一来一去折叠后,再仔细切做均匀的面条,放进开水煮熟,浇注上勾制的鸡蛋西红柿卤,碧绿、鲜红、油黄相加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胃口大开。煮熟后的艾面色泽晶亮,如同翡翠,许多外地来的人直接称呼它为“翡翠面”。这食物间的“翡翠”出身极为普通,它的取材遍地都是,来历却可远溯到唐代年间。提起吃艾面的起源,巴里坤乡间上了岁数的人,会给你指指矗立在巴里坤县城东北大河镇区域内的唐城遗址,悠然讲述他印象中的那些传闻。

巴里坤的屯田历史起于唐朝,唐景龙四年(710年),唐王朝为了巩固西域政权,设置了西州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并首次设立蒲类县(巴里坤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类国),后来又改名为后庭县,属北庭都护府管辖。驻守在这里的将士被称为伊吾军(哈密古称伊州),实行兵屯制度,并修建了城池,驻守的将士亦农亦兵,屯田自给。据《唐六卷》记载:“唐朝在西域的屯田,安西都护府有二十屯,疏勒有七屯,焉耆有七屯,北庭都护府有二十屯,伊吾军有一屯,天山军有一屯,共五十六屯。每五十顷为一屯。”也就是说驻守唐城的将士在附近开垦的土地有五十顷,在《旧唐书·地理志》中也有相应记载:“伊吾军,在伊州西北三百里甘露川,兵三千人,地五千亩,马三百匹。”

三千驻军远离中原,镇守在这荒芜的西北,垦地五千亩,虽然粮食可以自足,但在当地寒冷的气候下,新鲜蔬菜却是少见的。一个春季,有位将领来到巴里坤巡查,因水土不服,食欲不振,只想吃点新鲜蔬菜。然而那时的巴里坤,能看到的绿色,除了刚刚露出头的麦苗,就是地埂上的一些野草。他的手下试着采摘了一些艾叶,可是艾叶做菜实在不好下咽,随行的厨子就想了一个办法,把艾叶放进开水锅中焯了一下,用刀剁碎和面,切成面条下锅,煮熟,拌上调味品。这位将领看到绿茵茵、亮晶晶的艾面,一下有了食欲,连吃两碗,病竟然奇迹般的好了。至此,艾面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推广,遍地的艾草和粮食填充着驻守将士的胃腹,他们在西域的风里就地取材,一边进行艰苦的屯田,一边驻守着边疆。

唐城之北的良田,最早由伊吾军开发出来,之后在战火里被弃耕。到清代年间,清政府从陕西、甘肃、山西等地大规模移民到新疆,千里沃野,养育了世代落户于此的民众,而移民们的辛勤耕作又重新让这片土地葱郁起来,成为当地的主要产粮区。粮食作物出产的单一,没有阻止人们对饮食的追求,虽然仅仅只有麦面和一部分青稞,但是当地的妇女们还是费尽心思,推陈出新。为了避免一年四季的乏味咀嚼和365日的单调重复,她们尝试着多样的烹调和制作,不经意间,保留下了富有巴里坤特色的饮食文化。

小时候,每到下雨天,我们都欢快的拍手唱:“天气天气大大的下,蒸下的馍馍车轱辘大,箱箱柜柜盛不下,撂倒房上把房砸塌。”这首不知道被什么人率先吟唱的歌谣一直传唱至今,这种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夸张期盼常让外地的人在惊诧之余有一丝哂笑———馍馍怎么会有车轱辘大呢,那得用多大的锅、多大的蒸笼和多少袋面粉呢。面对外地人的不解、好奇和惊诧,巴里坤人淡定自如,车轱辘大的馍馍如今依然是巴里坤节庆间的重要食品,拿蒸笼蒸出来的叫蒸饼,拿鏊子烤制出来的,则叫锅盔。

做蒸饼的时候,一家的妇女是忙不过来的,巴里坤无霜期短,小麦成熟的不够好,面粉不够劲道,需要使劲地揉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揉面是种大强度的体力活,需要几个女人相互替换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制作蒸饼的时候,也是要好的乡邻一次小型的聚会,几个女人说说笑笑间就把一个高强度的工作解决了,这劳作过程中和谐的亲密关系是在长久的互帮互助中自然形成的。

nlc202309091143

上一篇:物流寄递行业现状下一篇:学前班下学期班主任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