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寄递行业现状

2024-10-23

物流寄递行业现状(通用8篇)

物流寄递行业现状 篇1

某某区物流、寄递业治安管理现状及思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催发了寄递业、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寄递、物流业的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工作、生活需要的同时,也给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保障寄递、物流业的健康发展,确保投递企业人员及物品的安全,确保非法出版物、枪支、管制刀具、毒品及违禁物品不能通过寄递、物流渠道流向社会、危害群众,是对公安机关的基本要求。

一、某某区市寄递、物流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区寄递物流网络建设步伐加快,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已形成了“多层次寄递物流设施,多层次寄递物流企业,多层次寄递物流服务”构成的网络服务体系。截止4月底,某某区市共有寄递企业47家,从业人员530人。从所有制形式上分,国有企业4家,民营企业43家;从管理模式上分,直营企业8家,加盟企业39家。全市最大的寄递企业为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主管部门为2012年底成立的市邮政管理局。4月底,全市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物流业的市场主体达到3762户,注册资本14.78亿元。注册资本达500万以上的企业有20家。

二、寄递、物流行业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安全防设施与企业的快速发展不匹配。近几年寄递、物流行业在我区有了很大的发展,以物流业为例,2011年在工商部门注册的物流主体户为2566户,到2012年底在工商部门登

记从事物流业的市场主体达到3762户,增幅近50%。物流业已从城市到农村,形成了一张规模庞大的网络。但从公安机关的安全检查情况来看,全市所有的物流行业都没有安装X光透视仪,对接受货物无法进行规范检查,认真负责的员工还开箱用肉眼作一下检查,责任心不强的员工则按顾客所说的直接运走。由于缺少相关的设备,极易给不法分子制造机会,利用寄递、物流业邮寄国家明令禁止寄运的物品。同时在检查中发现,绝大多数从事寄递、物流的企业还未建立身份识别制度,没有配备身份证识别仪,不能在接受、保管、运送等环节实行实名制寄送。

二是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在全市500余家寄递、物流企业中(不含个体户),年营业额过亿的公司仅有楚元石化和弘业物流2家,年营业额过千万的公司仅15家。大部分是“四一公司”,即夫妻二人租一个门面,摆一张桌子,架一部电话,安一台电脑,就打出了寄递、物流公司的牌子对外营业。有的夫妻吃、住、货物堆放都在一间门面里,液化气瓶、炊具与货物混在一起,电线乱拉乱接,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但这些人许多是下岗职工或失地农民,所从事的工作又是寄递、物流业的最尾端,年纪较大,文化又低,要求他们配备相应的安全防范设备难度很大。

三是在安全防范上无明确的法律法规。目前,国家仅有一部《邮政法》对寄递、物流业的安全防范进行规定,但相关部门并未制定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未对安防范设施、场地面积、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作出明确的规定,湖北省政府也未出相关的法规。对企业来说,法无明确禁止即为许可,作为执法部门,公安

机关依法在安全检查中只能指出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难以采取更进一步的强制措施要求企业按公安机关的要求购买相应的安防设备。

四是基层派出所尚未把寄递、物流行业纳入日常安全检查的范围。由于现在派出所警力少,事情多,基层民警忙于应付上级布署的各类中心工作,因此对寄递、物流行业日常的安全检查很少。特别是对那些只租一间房就营业的小寄递、物流公司,基本无暇顾及。

五是监管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现代寄递、物流业发展涵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技术设备、商务流通、投资融资、服务与运输标准等各个方面,在政府管理层涉及多个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存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一些企业内部管理不严,企业责任心不强,缺乏有效监管,运输廷时、货物损失、丢失等问题时有发生。政府监管缺位,行业自律不成熟,企业诚信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寄递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寄递、物流业治安管理的建议

寄递、物流行业在某某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制造的商品都需要物流行业运送,市民们特别是网民购买的物品多是通过寄递行业进行,因此加强对寄递、物流行业的管理,确保寄递、物流行业安全、平稳的发展,是关系到全市经济发展和市民和谐生活的大事、是公安机关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寄递、物流行业以物流

通道、物流节点为依托,同时有具备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特征,根据其特点,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间通力合作,应由政府牵头成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发改、交通运输、邮政、公安、商务、工商、税务部门组成,负责全市寄递、物流业的组织领导。各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行使各自的职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情报,促进全市寄递、物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是统一行业标准,规范行业运作。要建立全市寄递物流企业资质等级认定标准、行业服务质量标准、诚信等级评估标准、市场准入退出标准。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如货物检视制度、物品保管制度、防火防盗制度等。要建立以企业信息管理终端为基础的层次分明、功能互补、运行高效、覆盖全行业的数字化信息系统。

三是要加强安全检查,督促整改隐患。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寄递、物流行业的安全检查,督促企业建立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在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全面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认真落实实名制递寄制度。

四是强化市场监管。建立诚信体系。要建立寄递物流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定期在相关媒体上向社会发布企业信用情况,实行黑名单制度,对违规违法企业公开曝光。要对寄递、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实行诚信积分考核并提供公共信息平台供市民查询。促使寄递、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规范经营,使违法经营者没有市场从而退出,以确保寄递、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物流寄递行业现状 篇2

我国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 以最低的成本, 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 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进行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我国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 物流企业群体逐步形成, 生产和流通企业引进现代物流理念, 推进了资源整合和增长方式转变, 物流信息化出现了由企业到行业、到区域、到整个物流运行环境全面推进的好势头。

1. 发展我国物流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业将成为新世纪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它不仅构成现代价值链管理、供应链的载体和基础, 而且把生产、流通、消费有机地连接起来, 而且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 以最佳时间、最快速度、最优组合完成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者领域的转移过程, 最大限度地节省流通费用。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 促进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 有利于提高流通效率, 降低流通成本, 更好地发挥现代流通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作用。据统计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高达20%左右, 而美国和日本只有10%和14%。因此,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推动流通企业“走出去”,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需要, 有利于提升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全球企业并购浪潮推动我国物流业向全球化方面发展, 从而导致广泛而深入的国际经济联系, 并对促进跨国企业之间的联系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 我国物流业积极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是十分必要的。

2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物流系统化也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即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进了新的内涵, 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 从采购物流开始, 经过生产物流, 再进入销售物流, 与此同时, 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用户 (消费者) 手中, 最后还有回收物流。我国物流业按照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特点衡量, 尚处于起步发展初期, 自80年代我国引入物流以来, 流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 物流需求市场现状

我国社会货物运输量持续增加, 交通运输部门在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 大力开展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 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运输形势平稳发展。我国物流外包业务大多数还集中在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务上, 新兴的物流业务外包比重很低。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 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物流企业绝大多数都涌向运输领域, 使运输能力极为分散, 恶性竞争, 导致运价过低, 超载超限现象严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多数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 (送货) 和仓储服务, 在物流增值服务方面, 还没有全面展开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项目。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规程, 物流企业内部管理粗放, 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 服务质量较低。企业目前的物流需求以物流运作为主, 更强调物流总代理的形式, 需要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2) 物流供给市场现状

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近年来有较大改善, 随着政府部门现代物流意识逐步提高, 政府投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由企业物流向社会专业物流转变。全球化经济的发展, 企业为了增加竞争力要大力发展核心业务, 企业分工趋于专门化, 这将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 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鼓励企业创造条件, 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有效分离出来, 调整和重组物流管理模式, 企业自己承担部分或全部的物流业务, 或者将其部分或全部业务委托给站业物流企业承担, 发展企业物流市场。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 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将有利于物流的专业化、规模化、合理化, 从而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政府部门还配套研究制定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宏观环境。以提高服务质量, 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 推动物流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创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大融合, 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 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为了缩短产品的流动时间, 降低物流成本,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建设企业物流中心势在必行。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 形势很好。现代物流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和优化商品的流动, 以达到利益最大或成本最小。现代物流已成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系统, 从为社会提供采购、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 扩展到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物流服务。

(1) 信息技术提升了物流作业水平

信息技术就像一副能动剂, 彻底改变了组织的运作方式, 但流程再造不等于自动化, 单纯的自动化只是为错误工作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事实上, 错误地使用信息技术, 力图强化旧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模式, 只会对流程再造产生障碍。信息技术已成为物流活动的核心, 将会促使我国的物流业进入以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化新阶段。物流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 可以辅助物流作业, 提高物流作业的准确性和生产率;改进业务流程, 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我国制造业领域多数行业面临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矛盾, 这就给制造企业带来了集成整合物流资源、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提升改造物流系统的压力和动力。借助于商品代码、数据库的建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整个物流系统将实现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物流效率的提高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条形码技术的普遍应用, 则为物流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库存信息。

(2) 物流企业的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的发展, 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 各专业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生产企业与零售行业所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大部分由不同的物流中心、批发中心与配送中心提供, 以实现少库存和零库存。我国将经历一条从原有供应商或商单独建立物流中心到逐步转变为独立的投资者建立物流中心的发展道路, 这样将会节约大量的社会流通费用, 实现资金流的合理化, 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循环的顺畅发展。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现代物流社会化趋势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物流规模经济效益、物流资源综合利用的必然结果。在大城市出现现代化综合性或专业性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已成为普遍现象。

物流市场需求分析

1.物流市场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

我国只有39%的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 信息化程度较低, 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无法满足物流市场的竞争。物流市场需求的特点仍以信息化为主, 在规范流程中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 建立决策、控制依赖于信息的机制。建立决策要依赖信息的机制, 将财务核算深入到各业务环节中去, 优化流程设计和运行操作。

2.信息系统的固化管理和优化操作

固化的管理和优化的操作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是流程改造和运行优化。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 企业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 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 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信息系统固化了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 使其得以贯彻执行;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 例如仓储、运输路径的优化方案等。因此信息系统是固化的管理和优化的操作。

当前交通物流行业现状思考 篇3

关键词:交通物流;现代物流;网络购物;行业现状;交通运输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55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6-0012-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435

1 当前交通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1.1 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交通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交通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许多制造以及商贸企业都采用了现代交通物流管理理念,加速了传统的交通物流行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发展。除此之外,许多新型交通物流企业形成了多种服务模式、所有制以及多层次的物流企业

群体。

1.2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

交通物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相应的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尤其是在网络购物发达的今天,交通物流技术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仓储以及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物流园区建设速度加快,交通设施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1.3 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大力发展交通物流行业”这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为此我国不仅制定了支持交通物流行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并且中央与地方政府还建立了有关交通物流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在此基础上,交通物流行业的物流统计核算以及技术创新等基础性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

1.4 网购成为趋势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为人们所喜爱,因此网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网民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2年12月,我国网购用户已经达到2.42亿,网购成交总额为12594亿。由此看来,以交通物流为依托的网购,已经成为交通物流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形势下,网购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

2 交通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服务水平还不到位,且其成本偏高

市场经济加速了交通物流行业的竞争加剧,但是我国当前的交通物流服务水平没有达到让人们满意的程度,许多企业对于交通物流的服务都不满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交通物流的成本高,而信息准确度以及及时性却很差,并且交通物流服务的功能性单一。特别是网购的兴起导致了网络购物销售的地区规模在扩大,然而,一些交通运输不畅的偏远地区由于交通的原因,会大大增加运输的成本,这就直接导致了交通物流成本的增加。

2.2 在物流的供应和需求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偏差

当前形势下,我国交通物流公司很多,但是规模大小不一,社会资源分散,很难形成大规模的经济效益。从整个交通物流行业来看,交通物流企业发展规模小,发展分散,需要进行综合的整合以及集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90%的交通物流企业规模没有达到500人。我国交通物流企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对于市场缺乏全面性的理解,没有掌握好需求的规律,从而造成了供需之间的不平衡。

2.3 交通物流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失衡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了我国交通物流发展的行业性以及区域性失衡。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于交通物流的需求层次以及规模要求比较高,交通物流服务水平以及质量也较好,因此东部地区的交通物流发展水平比中西部地区要成熟,水平也较高。由于网上购物的数量越来越多,需要配送的货物也越来越多,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交通物流配送有着明显的区别,无论是在配送的时间还是在配送的时效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 交通物流发展对策

3.1 制定我国交通物流发展方针和总体目标,确定交通物流在中国经济发展地位

当前,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交通物流行业相比,我国交通物流行业处在起步的发展阶段。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与交通物流行业应当遵循的原则相互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交通物流服务为依托,来解决我国交通物流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以及支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全社会物流总成本。

未来5~10年,我国交通物流行业的总体目标为:建立健全与交通物流发展相符合的法律法规,完善各种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建立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对应的专业化交通物流服务体系。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交通物流设施系统,构筑我国交通物流网络系统,以重要经济区域、中心城市以及沿海枢纽港口城市为依托,培育发展市场竞争力高区、经营规模合理以及技术水平高的优质大规模物流企业。

3.2 制定交通物流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

为使得交通物流业有着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制定与之相符的法规政策,打破传统管理格局,创造新的法律法规环境,促进交通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必须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交通物流的仓储、包装、运输、配送以及货运代理等方面涉及到的政府部门很多,包括了商务部、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铁路局、民航总局和邮政局)、海关、工商、税务等在内的十多个,这些部门对于交通物流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且是交通物流行业所必须要经过的部门。因此为了减少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发生政策性的冲突,必须要建立政府之间的协调机制。可以按照以下两个选择来进行建立:首先是政府综合管理部门来对各个交通物流相关部门政策进行协调协商;其次是由各个相关部门共同选择出的负责人来成立一个交通物流协调的政策委员会,对于交通物流的政策进行统一协调。

其次是调整与交通物流相关的政策与管理制度。首先是为交通物流行业创造宽松的发展政策,清除现行政策中对于交通物流发展有影响的法律法规,尤其要清除一些妨碍交通物流公平竞争以及限制市场准入的法律法规;其次是根据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拟定与交通物流发展相符合的政策法规以及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交通物流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健康快速的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在當前物流发展政策以及物流土地使用政策基础上,研究出更有利于交通物流发展的发展政策及措施。

3.3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物流产业的市场主体

对于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政府应当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扶植其发展。首先要对一些从事运输、仓储以及货运代理服务的企业进行扶植,允许这些企业成为部分或者全部的物流服务的供应者,还可以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允许企业利用自身发展优势将物流服务的范围以及领域进行扩大;其次是要鼓励多元化企业进入物流服务市场,这应当是在规范市场准入的标准基础上进行的;再次是要调整工商登记以及税收征集管理制度,扶植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跨区域的经营运作;最后是要培植一批大型的物流企业,促进一些具备高效管理水平、企业发展基础好的企业向物流领域迈进。

4 结语

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交通物流业必然会带动新一轮经济的迅速增长。交通物流不仅能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发展,还能够促进社会生产的效益流通。因此,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务必要加快交通物流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应经济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 田源,徐杰,汝宜红.物流对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影响[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9,(2).

[2] 金芳芳.物流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3).

[3] 孙凤英.物流技术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段水云(1968-),女,山东东明人,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交通运输局经济师。

广州市寄递物流企业安全责任书 篇4

为促进寄递物流企业依法经营,进一步规范寄递物流行业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责任书。

寄递物流企业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严格落实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各环节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措施和责任细化到每个部门、单位、岗位,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水平。不得未经许可违法经营道路货运、快递业务。

寄递企业要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持证营业、从业登记 “五个100%”制度 ;要按照,《关于加快全国邮件快件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实邮件快件实名收寄信息系统应用工作 ;要配备满足邮件快件安检需要的安检设备和安检人员,做到应检必检 ;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开展预防打击犯罪工作 ;要严格审查协议用户,落实安全措施,发现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属于涉爆涉危、易制毒化学品等禁寄物品的,不得为其提供协议服务 ;要按规定预留相应数据接口,自动化分拣设备要具备安全监管所需条件。

零担货物道路运输企业要落实受理环节物品安全检查、客户身份查验制度,如实登记托运人身份及托运物品品名、数量等信息。寄递物流企业要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提高禁寄、禁运物品识别能力,一线从业人员要100%经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确保所有一线从业人员100%熟知安全查验制度和操作规程,为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提供基础保障。寄递企业营业网点收寄验视环节和道路运输零担货物受理要有按规定保存的视频监控资料。寄递物流企业发现可疑情况要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和当地相关管理部门。

寄递物流企业不执行安全查验制度,不查验客户身份,不登记客户身份、物品信息的,将依照《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法规,对企业负责人、直接负责人和其他从业人员从严从重处罚,对企业责令停业整顿甚至依法取缔。

1、企业名称和地址 :

2、派出所(盖章)企业责任人:

负责领导签名: 证件及电话号码:

****年**月**日

****年**月**日

国内物流行业现状 篇5

供应链的含义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崔忠付:

内企物流管理不善每年损失25000亿供应链管理守住企业的命脉

赢周刊:您对近年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竞争中所起的作用怎么看?崔忠付: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几乎所有企业都是供应链上的一环。通过良好的物流与供应链运作获得巨大收益的案例越来越多,如沃尔玛、家乐福、宝洁、HP、Dell等著名企业,通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的集成,减少成本、降低库存、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改进了经营效率和顾客满意水平。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市场开放的步伐加快和领域的拓宽,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也开始关注和重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尝试实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战略。一份权威咨询机构分析报告表明,物流与供应链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首席执行官及高层管理人员明确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亚洲各国,物流与供应链服务的市场需求正以23%的速度逐年递增。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先生写了一本《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很畅销。《世界是平的》,这本书非常有时代特色,它讲到把世界夷为平地,共有十大动力,其中第七大动力就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也认为,“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赢周刊:那么,我国的供应链现状怎么样?

崔忠付: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供应链管理理念与规划,同时正在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难题付出高昂的代价。据统计,我国去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为18.3%,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换句话说,我国国内企业每年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不畅而造成的成本损失就高达25000亿元。

从微观的企业层面来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竞争的必然选择,使企业降低成本、改善服务,提高竞争能力和市场快速反映能力的重要手段。

从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来看,目前国际上形成一个共识: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国外中小企物流管理的三个趋势

赢周刊:您刚才为我们所列举的都是大型企业开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例子,那么,中小企业是否可以开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崔忠付:关于这个问题,国外中小企业开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情况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中小企业就开始利用现代物流管理和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中小企业物质投资和非物质投资的增长,中小企业对物流需求在逐步增加。据对美国农业食品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80.9%的中小企业有物流经理负责企业的物流管理,38.5%的企业增加了物流技术工程师。可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样很重视物流。从国外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来看,有以下三个趋势:

1.开始把物流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来重视。

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的市场压力,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就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物流战略也是围绕着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发展的。从二战后开始的分销物流,发展到20世纪70~80年代的一体化物流,直到现在的物流战略。因此,通过物流战略无疑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把物流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一部分的主要原因。

2.重视采用物流新技术和管理新方式。

物流战略离不开对新技术的采用和新管理方式的采用。一项对美国农业食品中小企业调查表明:1998年采用过至少一项物流技术(JIT、EDI、计算机辅助管理等)的企业只有26.2%,而到2005年达到48.6%。很多企业在采用物流技术和新管理方式前都进行过有关咨询活动,尤其是管理咨询最多。

3.物流实施更重视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第三方物流机构能为企业节约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效,是中小企业的理想选择。如在欧洲,物流服务市场约四分之一都是由第三方物流来完成的。很多仓储和运输业务都是由第三方物流来实现。甚至有的零售店,早上只管开门,晚上只管关门,缺什么全由电脑管理,该送时就有人送,根本就没有仓库。

赢周刊:所以在您看来,中小企业开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势在必行的?

崔忠付:是的。首先,中小企业事实上已经卷入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无论公司规模大小,只要它成为某种商品或服务向最终消费者群体流动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它就属于某个供应链。中小企业是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或者作为零部件供应商,或者作为产品制造商,或者作为面向消费者的销售商,因此它们所制定的决策必然会影响到其所属的供应链。

其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应对竞争挑战的方法。今天的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是全球性的,而不是区域性或国家性的。市场也是全球性的,延长了产品送抵用户的距离和所需时间。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企业要取得成功,都必须设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尽可能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资源。中小企业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通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加强与合作伙伴的联系,努力成为供应链中的重要成员,通过提高竞争优势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

中小企业物流普遍严重分割

赢周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开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有没有什么优势?

崔忠付:中小企业在规模和灵活性上具有优势,易于进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大企业,实施一种新的管理理念,认可和接受供应链管理变革,往往需要获得高层管理人员的一贯支持,在执行中会遭遇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然而,小企业往往雇用较少的人,管理层次也不多,变革难度相对较小,中小企业可以从一开始就采用物流与供应链观念,加强合作关系,在业务生命的早期就可以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获益。而且,与大企业相比,在实践操作中,中小企业重组现有业务流程的过程也要容易一些。

过去,中小企业往往难以承担其昂贵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实施成本,但随着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的逐步成熟,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实施成本已大大降低,中小企业较以前可以方便地得到信息技术的支持,顺利地实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战略。

赢周刊:那么,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这一块做得怎么样?崔忠付: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产品销售物流多采取自办物流方式,这种方式,设施利用率低、成本高,而且设施落后,达不到客户需要的特定要求。有的中小企业物流以“分包”方式为主,“外包”家数在2至10家,有的甚至达到10家以上,企业物流严重分割,形不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因而也就很难使用供应链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些做法制约着中小企业物流的科学健康发展,要适应现代化的物流方式,必须先有一套科学的物流方案。

赢周刊:您认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应如何开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崔忠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以前,我们的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形成这样的一种经营观点:单纯以盈利为目的,以产品为核心。现在这种观念必须转念:要使物流服务由从企业自身的“功能性活动”转变为“为客户创造价值、增加顾客满意度”。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物流就是服务。物流为企业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而服务实质上也是一种产品,是形式层和延伸层上的产品。中小企业发展物流必须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这就要求中小型企业建立适合于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新的服务,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能力,这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中小企业还必须重视使用新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积极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成果,使企业物流从操作技术、设施设备、配送工具,从物流流程控制、物流信息处理到配送过程的决策管理等全过程始终跟上现代物流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诸如订货、采购、维修、服务、交易、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可以通过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完成整个过程,这样大大缩短运作的时间,减小运作的成本,提高物流服务及产品销售的竞争力。

再次,中小企业发展物流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实现迅速提升品牌形象,赢得市场消费者赞赏,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为此,中小企业必须大力培育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的通力合作,积极参加咨询公司组织举办的高水平物流培训班,培养一批高级物流技术人才;加强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广泛交流,加强对发达国家物流管理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开辟独立的科研课题,提高科研水平和培养科研人才,为物流的发展提高理论支撑程度。

不同企业要有不同的物流配方

赢周刊:当下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有没有一个可借鉴的统一的模式?

崔忠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物流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变,但并不是统一模式。中小企业物流的发展只有不断优化的趋势,没有既定的现行模式、经验可以采纳。但必须根据企业、行业的具体特色制订出“适合企业的、量体裁衣式的物流解决方案”,才有利于中小企业物流平稳、健康发展。

不同企业乃至不同顾客对物流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各有其侧重点。要说物流系统,没有最好的,适合自身企业实际的就是最有效的。不同的企业需要有不同的物流配方。

所以,中小企业发展物流惟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市场创新,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企业自身的情况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采用的创新模式也不相同。但无论怎样,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与技术本身的创新同样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其中物流管理创新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及独特的运作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赢周刊:您能否为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提供一些建议?

崔忠付:一是要循序渐进、转变模式。中小企业需要转变采购模式从库存驱动转变为订单驱动,用户需求订单驱动制造订单,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驱动供应商,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速度和库存周转率。从对采购商品的管理转变为对供应商的管理,保护客户利益,力争零缺陷供应商。

高居不下的库存规模是企业经营面临的一大经营难题。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作为一种目前国际上前沿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对整个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影响。VMI的核心思想在于零售商放弃商品库存控制权,而由供应商掌握供应链上的商品库存动向,即由供应商依据零售商提供的每日商品销售资料和库存情况来集中管理库存,替零售商下订单或连续补货,从而实现对顾客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

中小企业在VMI应用过程中要和其他先进的库存控制方法配合使用,比如联合库存管理、多级库存优化和控制等。联合管理库存(JMI)类似于VMI,供需双方在共享库存信息的基础上,以消费者为中心,共同制定统一的生产计划与销售计划,将计划下达到各制造单元和销售单元执行。

二是要利用外包,通过外包进行物流重组。中小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利用业务外包,一个实现途径是将物流业务外包,有效利用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务进行物流体系重构,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两个方面:

1.重新规划物流运作网络。中小企业要想降低存货,加快资金周转,必须对现有的库存管理体系进行深度调整,其中合并减少各地仓库数量,分销售片区建

立集中的物流配送中心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通过建立集中的物流配送中心,实行片区内资源共享,并引入第三方物流管理,变“仓库”为“产品流动站”,可极大地降低公司的库存量,提高资源共享度和运输整合度。同时可考虑在公司总部附近建立相对集中的物料储存中心、生产用物料分拣/配送中心、生产完工成品存储中心、返工维修产品存储中心等,这些均可通过“外包”的方式引进物流合作伙伴单独或合作实现。

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篇6

1.1宏观状况

社会物流总值大幅增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

(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

1.2第三方物流市场现状

(1)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推动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方面: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他们广泛的物流功能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其次是中国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和关心核心竞争力的压力,增加了物流外包的需求;最后,我国政府的激励措施也是刺激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

(3)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没有一家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

(4)物流服务商认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很难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来推动业务的发展。他们还同时反映复杂的行业监管环境和政府的限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1.3我国物流外包的需求状况

客户对第三方物流需求千差万别,物流外包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对客户而言,降低成本和周期,提高服务水平是面临的主要挑战,但不同行业重点不一。

(2)客户认为国际物流供应商在IT系统、行业以及专业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他们认为我国物流供应商在成本、本地经验与国内网络方面的优势较为显著。这一结果同时证实了国内物流供应商同国际物流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的协调效应。

(3)我国企业,尤其是传统的中国国有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较少。与此相反,在中国的跨国企业在外包物流方面的脚步最快,是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重点。但这些跨国公司在外包时也十分谨慎。

(4)客户外包物流的原因。首先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然后是为了强化核心业务,第三是为了改善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质量。客户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首先注重行业与运营经验即服务能力;第二注重品牌声誉;第三注重网络覆盖率,然后注重较低的价格。

(5)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客户中,有超过30%的客户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满意。不满意最多的是物流供应商的信息技术系统很差,信息反馈有限;互相之间沟通不顺畅,供方不了解需方的情况变化;缺乏标准化的运作程序,导致各地区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等等。

(6)客户外包第三方物流原材料供应将从现在的15%,增加到三年后的35%;生产商产品销售将从目前的略高于45%,增加到三年后的80%;分销商物流的外包将从目前的略高于25%,增加到近65%.1.4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现状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很快,但面临一些共有的挑战,也存在各自的困难,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寻求合作,以提高服务能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基本上具有以下特点:

(1)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并设立了不同的目标和方向。

(2)目前我国与外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在运营过程中,各有侧重。国外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主要关注进出口物流,约占业务收入的70%,所以他们的服务客户98%是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等外国客户。中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更注重国内物流的商机,其收入占总收入88%,按调查企业分,56%为外国客户服务,44%为中国客户服务。

(3)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认为,吸引物流需求客户存在三大障碍,一是生产与流通企业有较大物流能力,物流外包就意味着裁员和资产出售;二是客户对第三方物流缺乏认识;三是对现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降低成本,能否提供优质服务缺乏信心。

(4)大多数国际的物流供应商正在寻找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以获得迅速进入市场的机会,但迄今为止,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对等的本地合作伙伴。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在于国内的物流供应商,尽管非常希望从国际的同行那里获得行业运作的知识及其国际网络,但并不愿意让国际的合作方在他们的市场获得资产所有权和管理权。

(5)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普遍希望改善我国当前的物流发展环境。我国的物流服务供应商认为缺乏物流人才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国外供应商认为“政府限制”是首要挑战。政策环境涉及到运营许可、跨省运输、登记注册、税收政策、行业标准等等。

(6)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普遍认为在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的初期,获取利润并快速成长是一件很难的事。

1.5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模式

(1)传统外包型物流运营模式即,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生产商或经销商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

企业外包物流业务,不仅能够节约物流成本,同时可精简部门,集中资金、设备于核心业务,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三方物流企业各自以契约形式与客户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保证了自己稳定的业务量,避免了设备闲置。这种模式以生产商或经销商为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几乎不需专门添置设备和业务训练,管理过程简单。定单由产销双方完成,第三方物流只完成承包服务,不介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

(2)战略联盟型物流运营模式

在这种运营模式下,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之间就包括运输、仓储、信息服务等方面以契约形式结成战略联盟,内部信息共享,相互间协作,形成第三方物流网络系统,以扩大物流配送服务的地理覆盖面,以及服务内容。

联盟可包括多家同地和异地的各类运输企业、场站、仓储经营者,共同建立、整合信息平台。

这种模式下,联盟成员是合作伙伴关系,实行独立核算,彼此间服务租用,因此有时很难协调彼此的利益,在彼此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要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就存在一定的局限。

(3)综合物流运作模式

该模式就是组建综合物流公司或集团。综合物流公司集成物流的多种功能——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和其他一些物流的辅助功能,例如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组建完成各相应功能的部门,综合第三方物流大大扩展了物流服务范围,对上家生产商可提供产品代理、管理服务和原材料供应,对下家经销商可全权代理为其配货送货业务,可同时完成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

综合物流项目必须进行整体网络设计,即确定每一种设施的数量、地理位置、各自承担的工作。其中信息中心的系统设计和功能设计以及配送中心的选址流程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2、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2.1发展一体化物流

现代物流业涉及到众多部门,像一张横竖交错的网,是一个多部门合作的综合体。物流网络能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条件就是一体化、标准化、模块化。将不同部门之间或不同企业之间通过物流上的合作,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整合优势资源,运用现有成熟经验,共享市场,进而分享更大份额的商业利润。同时,先发展起来的物流企业牵手中小型物流企业结成市场同盟,利用已相对稳定和完整的营销体系,开发更为广阔的市场资源。基于此,竞争对手便成为同盟军,物流网络就成为一个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多方位、纵横交叉、互相渗透的协作有机体。

2.2发展电子商务物流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产品销售范围不断扩大,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路径优化对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社会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物流业的发展应顺应电子商务时代的新要求,实施电子商务物流,改变传统的物流作业运作方式,在物流作业的各个方面体现电子商务的要求,为社会提供高速和一流的物流服务。

2.3发展绿色物流

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资源的过度开发,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和资源问题。各国政府对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工作也是日趋重视,提出了很多保护环境的策略,其中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重头。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长久、健康发展也必须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立一个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与环境共存的和谐状态。绿色物流是指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总目标,利用科学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开展物流活动。这一举措既达到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也减少了物流成本,一举两得。

2.4发展国际化物流

物流寄递行业现状 篇7

“十一五”期间, 苏州市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近15%, 2010年达到39081亿元, 占江苏省社会物流总额的1/3。近两年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 全市物流总量增速趋缓, 物流效率提高缓慢, 企业效益有所下滑, 2012年苏州社会物流总额46300亿元, 仅增长3%, 比2011年大幅回落12个百分点。

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 苏州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 2010年“苏州交通物流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并与传化物流基地、白杨湾物流中心等企业信息平台、苏州市运政GPS综合管理系统、GIS系统进行了成功对接, 实现了对5000余辆运输车辆的适时跟踪和3000多家运输企业的GIS定位;继续开展“苏州现代信息物流交易平台”项目的各项工作, 已开通400-180-5656服务热线, 实现替货找车、帮车配货以及信息服务等功能服务;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信息扫描及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现代管理技术在物流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苏州市物流行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物流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当前苏州市物流行业已极具规模, 基础性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不断加强, 将进入一个以整合为目标的新阶段, 但从整体上看还处于初级阶段, 尚未形成综合性、全局性和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技术在各个企业、环节中的单点应用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例如, 苏州市重点物流企业、基地和苏州物流商会都建有自己的物流信息平台, 有的企业还采用了物流电子商务和条形码识别等先进技术手段。但由于各企业网站的接口标准不统一, 不能有效地引入到生产、经营等供应链中, 信息流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 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 也极大地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

(二) 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物流信息化大大缩短了物流的过程, 并且从长远来看, 物流业的发展并不是靠规模取胜, 而是会朝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其服务也会越来越专业化, 信息化将在其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目前信息化在苏州市物流行业中应用层次仍较低, 苏州大部分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虽然有迫切要求, 但是在实现过程中, 由于对物流管理信息化所需的物力、人力的认识不足, 尤其缺少充裕的资金支持, 不能保证对信息化工作的投入, 往往半途而废, 或者根本不去尝试, 这也常常成为物流信息化停滞不前的制约因素。

(三) 物流软件开发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作为信息化实际应用中的工具物流软件, 近年来已成为一个新崛起的热点, 从事物流软件开发的企业不胜枚举, 物流软件供应竞争激烈, 但盈利模式尚未成熟。良莠不齐的物流软件也使得苏州物流行业信息化进程举步维艰。这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熟悉计算机的人不懂物流, 懂物流的人又不熟悉计算机, 软件开发者很难将流程表达出来, 对信息化的需求缺乏明确的总体设计、规划思路和策略;二是针对自身实际运营情况, 不同用户对物流软件往往有不同的个性需求, 因此就要求软件开发商能够量体裁衣, 甚至二次开发, 这对于软件开发商来说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都过高。

三、加快苏州市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政府层面

为了保证苏州现代物流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苏州市政府完善物流信息化政策和标准, 加快行业的扶持力度, 应重点制定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 例如设立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培训基金、为物流软件开发商提供补贴等, 只要符合相应的申报条件, 政府都应给予资金扶持, 并做好资金的流向监督工作。

(二) 行业协会层面

现代物流应有效整合和集聚各种物流和信息化资源, 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利用最少资源发挥最大作用。首先, 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当前被物流企业公认的最为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方式。但目前苏州市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 能够有效整合各类市场资源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这就需要苏州物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联合, 无论以政府投资还是企业投资的方式, 应尽快搭建新平台或者完善原有平台, 统一接口标准, 使该平台成为一个服务对象多元化、使用规模社会化、认可度高的公共资源, 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其次, 行业协会应加强引导, 加快推进全市物流资源整合和建设步伐, 推动物流行业软硬件同步升级。例如, 苏州市现有的仓储资源丰富, 甚至部分仓储设施存在着过剩现象, 但也存在结构性短缺, 缺乏真正的现代化物流设施, 如立体仓库等仓储设施。因此, 必须对仓储资源加快实施改造工程, 配备先进的仓储设备和管理软件, 完善储存、分拣、装卸、装配、条码生成、挂标刷标、集货配送等各类功能, 将传统意义上的存货中心提升为现代化的分销中心和增值服务中心, 从而盘活闲置资源, 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 企业层面

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高附加值的专业化, 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不再是单一负责仓储、运输等环节, 而是作为客户的“管家”, 能够根据客户需要制定整合物流运作方案, 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用多式联运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整合上下游企业关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为配合企业发展和客户的需要, 企业一方面应针对自身需求, 选择合适的物流信息技术与物流设备, 另一方面应重视人才的培训和引进, 多渠道培养既熟悉物流管理业务, 又懂得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物流信息化人才, 在苏州市物流信息化进程中占领前沿和制高点。

参考文献

[1]苏州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EB/OL].http://www.suzhou.gov.cn/asite/zt/2012/06/sew/wly.html.

[2]张翠林, 王军强.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9 (10) .

[3]毛群英.苏州现代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8) .

物流行业“薪”情况 篇8

随着中国加入WTO与世界的接轨,众多跨国物流集团公司也看准了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地,中国的物流产业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急速发展。调研发现,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奇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物流人才的职业化进程与市场需求差距甚远,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严重制约物流产业和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

物流人才的紧俏加速了各大物流企业对于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的掠夺,从而引发了始料未及的薪酬大战。刚刚完成的《全国物流行业薪酬福利调研报告》透露了以下几种物流行业人才的的薪酬待遇状况:

高级管理人员薪资分出三六等

企业执行总监、公司副总、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等,这些站在物流行业金字塔塔尖的人才,属于高价难求的稀缺资源。对这类人才,除了要求基本素质高、具备硕士以上学历以外,还要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出色的策划组织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等。

他们的薪资从几十万元到近百万元不等,根据公司的性质和规模而定。一般来说,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待遇最高,年薪能够达到百万元以上,除了薪资收入以外,部分企业还会提供一部分股份给这些高层管理人员,年底可以获得分红。而对于大型国有物流企业来说,这些高层管理人员多是从内部提拔,年薪从十几万元到四五十万元不等,而且其他福利相对丰厚。

中层管理人员民营外资有别

部门主管或者经理,包括业务经理、生产经理、操作主管等。一般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对于本部门的操作流程非常熟悉,具有大型物流公司工作经验会非常吃香。

目前北京物流行业的人才薪酬状况,一般的业务主管月薪在3000到5000元左右,部门经理在5000元到8000元,有的能够达到1万元以上,高级物流经理年薪可以达到几十万元。

在国际物流企业中,从事过国际运输或主管过报关的空运、海运物流的操作人员非常紧俏。一个高级空运操作经理,年薪在10万元到40万元之间,一般来说是外贸物流企业最高,民营物流企业次之,国有物流公司相对较低。海运操作经理的薪资状况与空运操作经理相仿,但一般来说会略低于空运操作。

操作人员高手有高薪

包括报关员、货运操作、海运操作、采购、仓管、单证员、客服、销售人员等等。对于操作人员,学历要求一般较低,达到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水平就可以了。不同职位的薪资待遇也是不同的,对于报关员、货运操作人员等,一般月薪在2000元到3000元左右,市场人员包括销售、客服等,由于其职位的重要性,薪资相对较高,可以达到4000元以上,有的甚至要高于一般的管理人员。

太和顾问在调研中还发现,物流行业目前迫切需要有具体的物流行业操作经验、熟悉相关物流知识的人才,主要有:一是各种物流作业(如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传输及处理等)技术、经济管理类人才;二是物流行业综合技术、经济管理类人才,即如何将各种物流作业加以衔接和组合,使货物流通达到整体优化。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为紧俏。

上一篇:2023毕业生文艺晚会节目单里面下一篇:端午节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