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学

2024-09-01

医学科学(共8篇)

医学科学 篇1

济南大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须知

一、报到时间:2010年 9月10日8:30~17:00

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报到者,须向研究生处请假;无故逾期一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二、报到地点:济南市经十路18877号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泉城公园对面)研究生教育中心综合楼4楼西头学术报告厅

公交乘车路线:济南火车站乘43路公共汽车到“青年西路”站下车;济南长途汽车总站乘K68路公共汽车到“玉函立交桥”站下车。

三、报到有关手续:

1、携带材料:报到时须持本人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以备查验。

2、档案: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考生须将档案转入到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心。

3、党(团)组织关系:

①新生所在单位党的关系不隶属于“山东省省直机关党工委”的,须按照所在单位党的隶属关系由本省县以上组织部门先将组织关系介绍信转往“山东省省直机关党工委组织部”;

②新生所在单位党的关系隶属于“山东省省直机关党工委”的,组织关系介绍信直接转往“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机关党委”;

③团员须持团员证办理组织关系。

4、户口:凭入学通知书和本须知到当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户口迁往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89号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户口迁移证上一定要盖有户口专用章,内容涂改处也须加盖户口专用章。

①山东省以外的考生直接办户口迁移证(自愿);

②山东省内往届考生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但档案在济南市人才市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考生可以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③山东省内高校应届毕业生户籍在学校的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但驻济高校应届毕业生迁户口时请向当地派出所说明迁移原因(升学),需办理迁往原籍的户口迁移证,无需落户原籍,入学时直接落户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④定向培养学生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四、缴费:

1、住宿费每人每学年600元;

2、预缴书款500元,多退少补;

3、入学统一照相费用20元;

4、为加强宿舍一体化管理,研教中心统一代购新生宿舍床上用品,入学时按照要求配置。

五、其它

1、新生入学后,经复查发现有不符合录取条件者(如档案未到者)或弄虚作假者,取消研究生入学资格。

2、开学典礼、入学教育活动及正式上课的具体时间、地点将于报到时另行通知。

3、新生如有其它问题,请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心联系,电话:0531-82919831。

济南大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心

2010年6月7日

医学科学 篇2

1 熊氏医学的理论基础

1.1 将人体理解为一个既复杂、奥妙、合理、又独立完善的社会个体 (如人的大脑可比为中央政府, 神经是通信线路, 血管是运输道路, 血液是运输载体, 肝脏是化工厂, 免疫细胞是保卫部队等) 。有了这样的概念, 对人体生理、病理都会容易理解, 更有利于探索和研究。

1.2 运用立体思维方式综合各学科知识、各行业的经验, 综合联想力, 溶汇贯通, 遵循科学的因果逻辑, 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进行重新认识、探索和研究。得出符合科学的新认识、新发现, 进而产生新的医学理论。

1.3 承认各种医学中符合科学的观点, 并采纳其确实行之有效的经验。敢于运用科学的因果逻辑对谬误的医学理论进行批判。并在批判谬误中得出符合科学的正确答案。历经二十多年不懈探索研究, 创新出熊氏立体因果医学新理论。

2 熊氏医学的特点

2.1 抓住人体各器官细胞均不能缺氧和营养、水份等最基本的生理特点。也是人体生命的最基本要素。众多慢性病均与此有直接关系。

2.2 根据人体输送氧和营养等功能的血液的质和量与人体生理、病理、寿命的直接关系。通过实践, 确立了人体血液质量与人体病理、寿命成正比的定理。如一个人体的血质能保持100﹪纯洁, 血量适度, 则这个人就可以长生不老。 (但按目前对人体生理的认知及医疗水平, 保持人体血液质量100﹪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长生不老也就不可能的) 。如能保持90﹪, 这个人的寿命100岁以上是可能的;如低于70%, 则多病痛、甚至恶变。由此类推。

2.3 熊氏立体因果医学是第一个以调正人体血液为主要宗旨的医学。

3 熊氏医学对慢性病的辩症法

3.1 以人体各部位表现的血色为主要辩症依据, 从血色反映血质, 从血质进行立体综合分析、判断健康与否, 判断已有某种病变或不久将有某种病变。通过实践证明, 人体的各种慢性疾病是由血液的质变到色变, 再到病变、恶化。其整个全过程相当漫长。所以叫做慢性病, 特别是被列为世界性医学难题的慢性病 (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风湿等) , 其色变到恶变的过程更加漫长。由于熊氏医学理论的基础正确。掌握了慢性病的因果关系, 从而突破众多的世界性医学难题。所以说, 因果医学的血色辩症法是“早三拍辩症法”。 比各种医学更加提早诊断, 更能得到及早预防和治疗。将人体的疾病防治提早到人体血液的色变时期。

3.2 以血压、心率及其它各种鉴证、检验为佐证, 通过立体综合分析, 加强血色辩症的准确性。

3.3 人体血质辩症分为流通血质与沉积血质。西医的检验方法只能检出流通血液中的部分“杂质”, 而血色辩症却能辩出身体沉积的杂质。因此更科学、更准确、更直接和更加直观。

3.4 熊氏医学反对“亚健康”的说法, 认为“亚健康”就是不健康, “亚健康”其实已处于病变中, 要将防治提早到血液的色变时期。

4 熊氏医学对慢性病的辩因施治原则

严格遵循科学的因果逻辑, 因果医学对绝大多数慢性病反对对症施治, 认为对症施治即对果施治, 对症施治只适宜急性病。因果医学运用立体思维、因果逻辑找出各种病症 (果) 的因, 以及因的前因, 或更前因。实行对“因”施治, 控制、改善和杜绝前因, 甚至更前因。才能达到彻底根治慢性病。

5 熊氏医学对慢性病的对因施治方针

5.1 以清除人体流通血液中及人体各组织细胞积聚的无用而有害的杂质为首要宗旨 (如血瘀、超标血脂、血糖、胆固醇、尿酸及各种血毒等等) 。

5.2 清除血液杂质, 达到提高人体血液的活性, 改善流通性, 提高血液含氧量及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输送能力。

5.3 针对性改善饮食结构, 改正生活误区, 从源头上杜绝病变的前因甚至前前因。对因施治方针彻底超越了被人们讽刺为庸医的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所谓“对症施治”的误区。

6 熊氏医学对慢性病的施治方法

6.1 采用食疗为主要施治方法, 以对应个性化为原则, 分别针对病因、身体状况、体质量、年龄等情况, 通过立体思维综合分析, 定方定量, 采用中草药与适宜动物配伍, 经科学方法炖制后食疗。绝大多数慢性病只需每星期食疗一次, 克服中西医天天服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达到在调理慢性病的同时, 身体的素质、精神、血色、病情等同步明显好转。避免了其它医疗方法在医疗期间或愈后, 人却消瘦虚弱的弊端。

6.2 熊氏医学的用药原则以自然药物为主, 反对以毒攻毒。选用药物力争无毒, 凡证实有微毒的药物均不使用。

6.3 熊氏医学要根据患者的病因确定用药配方。视各人情况及时复查疗效, 及时修正配方。并要严格地综合病情、年龄、血压、心率、体质量、身体整体素质等情况决定药量, 实行科学给药。

6.4 采用爆发力正位或静电按摩快速治疗关节病痛、腰椎病、颈椎病。

6.5 针对性改正饮食习惯或生活习惯。

7 熊氏医学对慢性病的疗效检验

7.1 复检患者的血色变化, 即可判断改善程度。

7.2 血压、心率恢复正常, 血色、精神、自我感觉等等是否明显改善。

7.3 凭血色及自我感觉, 综合各种检验确定是否根治。

医学——从神殿步入科学 篇3

数月来,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尽守天职,甚至献出生命,成为“非典”时期最可爱的人。而随着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的一段激动人心,净化心灵的誓言,一个外国人名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提斯)亦闯入人们的视线。希波克拉底究竟是个什么人呢?

希波克拉底(Hippokrates)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60一前377年的古希腊时代。他在医学界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在大量医疗实践中造就了高超的医术,在当时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他写了很多医学理论著作,使当时的医学走上了科学轨道。然而,有关希波克拉底的资料甚少,只好加之传说追溯。

在今天欧洲,作为药学象征的是一根有蛇缠绕的木杖,它的意义在于蛇每年的蜕皮象征着恢复和更新;这个叫做阿斯克勒庇俄斯之杖来源于古希腊流传的公元前2000年前后一位叫做阿斯克勒庇俄斯的神医的传说。当时的人们尊崇阿斯克勒庇俄斯为愈合之神,到处都有他的神殿,患者从各地聚集到这里,向神祈愿痊愈,神殿医学非常昌盛。直到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希腊才出现了不依赖于阿斯克勒庇俄斯神殿的、重经验的医师。这些人属于一个叫做阿斯克勒庇俄甸的行会组织,有的有诊所,也有只是遍游各地的医生。阿斯克勒庇俄甸最初是有阿斯克勒庇俄斯血统人的集团,后来发展为只要有一定资格就能够加入。

传说希波克拉底是有阿斯克勒庇俄斯血统的贵族子弟,出生于世医家庭,属于阿斯克勒庇俄甸学派。他毕业于医学院。医学教育结束后,年轻的希波克拉底按照当时的习惯,开始了必修的医学旅行。在出门旅行之前,希波克拉底按照严格的仪式加入了阿斯克勒庇俄甸行会。在这个仪式上,他进行了有名的阿斯克勒庇俄甸宣誓。这种宣誓的誓词与信德医学的医戒非常相似,这种仪式至今仍在欧洲和美国的医科大学的毕业式上进行。

无人知晓希波克拉底究竟走遍了多少城镇与村庄。只知道在他的疾病论文集里提到了很多地名,想必他是在遍游这些地方时,为大量病人治疗而锤炼了医术。希波克拉底曾为马其顿王妃看过病。很多医生都把王妃的病诊断为肺痨,治疗无效。而希波克拉底判断出王妃的病是心神劳累所致,为她成功地治愈了疾病。

希波克拉底在壮年后回到故乡,继承父业当了医学校的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他以稳健的指导、谦逊的诊疗和专心的研究而享誉全希腊,成为亚历山大时代最伟大的医生。

希波克拉底后期又进行过两次游历旅行。那时雅典曾疯狂地流行鼠疫,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希波克拉底来到雅典,观察了鼠疫流行地。他发现铁匠很少患鼠疫;即便患上症状也较轻。于是他得出结论说火能抵抗鼠疫。他在雅典的街上堆上木柴,燃起火来。冲天的火焰把污染物一烧而尽,鼠疫也很快从雅典消失了。雅典的人们称赞和感谢希波克拉底,为他建起了铜像。希波克拉底在雅典度过了他的晚年。

希波克拉底创立了液体病理学,认为疾病是由于体液的不调和而发生的。他相信自然治愈力,常使用吐剂和泻剂,认为身体具有的排除病因素的力量。他把“医”作为治愈疾病的技术来看待,强调明确病因,按人用药,注意“预后”。他的一句名言叫做“医术长,人生短”。他制定了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规定了医生的职责和医德。这个誓言在医师之间代代相传,被医务人员视为行为指南,至今许多医学院仍在毕业典礼上宣读。

与希波克拉底同时代的哲学家柏拉图曾在著书中说希波克拉底是一个有才能的医生。公元2世纪声明显赫的罗马名医盖仑曾崇敬地说:“只有希波克拉底才是世界上最高明的医生,不,是医圣。”从此希波克拉底的名字就成为医圣的象征。人们在脑海里反复刻画医生希波克拉底这个理想形象,他的生涯又被不断描画,最终产生了希波克拉底的传说。

希波克拉底的后继者们

在古希腊时代,由于欠缺正确的人体解剖知识,把人体做实际解剖是不可想象的事。医生们只能从解剖动物来推定人体器官的构造,并想象其功能。希波克拉底的后继者们不满足于现状,开始致力于提高医学水平。

在这种研究上出类拔萃的是狄俄克雷斯。他在当时希腊文化的中心雅典开业后,以他温和的性格和雄辩才能闻名,被称为第二个希波克拉底。狄俄克雷斯写了十六卷解剖书。遗憾的是这些书现在只剩下了一些标题,内容已残缺不全。狄俄克雷斯认为心脏是人体的中心,心脏有病时会引起精神上的异常。他还在书中对草药和毒性做了论述。他的书中遗留最完整的部分是有关健康法的论述。这种健康法直到现在也是很好的通用卫生规范:

“日出前即起,洗脸、刷牙,擦油,工作前稍散步;白天要锻炼身体,出些汗,不要忘了洗澡和按摩;早饭要简单,少吃些面包和粥即可,别忘了时令蔬菜;饭前要喝水,饭后喝些加蜂蜜的葡萄酒;炎热的中午要在阴凉的树荫下午睡;晚饭要在日落前,吃些水果、蔬菜、面包、肉或鱼;一天的事情结束后散散步,早入睡。”

在狄俄克雷斯仍健在时,另一颗希腊璀璨的明星已开始发出了光芒。这就是出生于希腊北方的亚里士多德(约公元前384一前322年)。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王妃利匍斯的侍医,很早去世。亚里士多德由父亲的同僚教授阿斯克勒庇俄甸的医术,成为一名出色的希波克拉底派的医生。亚里士多德在17岁时来到雅典,成为柏拉图的弟子,学习长达20年。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曾做过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后来离开王宫,来到雅典,在阿波罗的神殿前开设了一个学舍,全希腊优秀的青年都集中到他的门下来。

亚里士多德不仅是医师,他还天才地开拓了生物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人们称他为万学之祖,几乎忘了他还是个医生。

亚里士多德在医学领域里忠实于希波克拉底,他同狄俄克雷斯一样,考虑了从解剖动物来推定人体构造及其功能。他也认为只有心脏是生命之源,是身体的中心器官,是理性的根本。当时虽然也有些医生主张脑是人体最高级的器官,是统帅身体和精神活动的大本营,但这些声音都被亚里士多德权威压倒了。亚里士多德认为,脑里没有血液,没有感觉,是为冷却心脏的热度分泌凉黏液的腺。亚里士多德的精神存在于心脏之说在其后数千年里支配着人们的思想。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死后,托勒密王国时期公开许可解剖罪犯的尸体。这为解剖学的发展,也为医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托勒密王国历代之王都奖励学问,建设图书馆,优待学者。因此,希腊各地的学者不断地集中到首都亚历山大城来,希腊的文化中心也从雅典转移到了这里。其首都亚历山大城出现过两位有才能的医学家,那就是赫罗菲拉斯和埃拉斯特拉塔斯。

据记载赫罗菲拉斯是第一个进行人体解剖的人。他作为临床学家信奉希波克拉底的液体说,认为肝脏有营养机能,心脏有体温形成机能,神经有感觉机能,脑有思考机能。他首先发现了心脏和脉搏的联系,曾用铜壶滴漏法数脉搏。他深入地研究了神经系统,确认了神经是引起感觉的器官,首次区分了血管和神经。他研究了脑的构造,发现了脑膜和小脑,认为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但是由于这种学说与有权威性的亚里士多德的心脏是智慧之源的观点相悖,在当时没有被承认。赫罗菲拉斯还给小肠与胃连接的部力起名为十二指肠。而赫罗菲拉斯的老师普拉库桑古拉斯则区分了血管的动脉和静脉。

埃拉斯特拉塔斯(约公元前304一前245年)是比赫罗菲拉斯稍晚出生的同时代的人。他系统地研究了脑和脊髓,看到人脑的脑回纹比动物复杂,由此推定出这与智能有关的论断。他详细地描绘了神经系统在全身的分布,认为神经是个中空的管,脑中的灵液从中通过流向肌肉,引起肌肉的收缩。他发现除了引起肌肉收缩的运动神经以外,还有传达外界刺激引起感觉的的感觉神经。

他还研究了血液的营养功能。发现了食物经肠胃消化变成糜状物后,被静脉血管吸收,在肝脏变成血液,再经静脉流往心脏和全身。他摒弃了希波克拉底的四液说,通过尸体解剖实证了疾病是由于身体局部的病变引起的。他的学说被叫做固体病理说。他还确认了肝硬变引起的浮肿和蛇毒中毒时肝脏和大肠的变化。他被后人称为生理学之父。

亚历山大城作为当时的文化和科学中心,学者云集,直到托勒密王朝被罗马灭亡以后,医学、文化和政治的中心才逐渐转移到了罗马。(未完待续)

医学培训 《内科学》名解总结 篇4

(注:此名解皆为历年考试名解,由于预防专业和临床专业所修的学分不同,导致考试范围、考试重点都有些区别。总结基于第八版《内科学》,只供参考,不要押题。另外感谢提供资料以及参与总结的人员!)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P21):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P133):指由各种肺内和肺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和进而发展的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

3.气道高反应性(AHR):

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如变应原、理化因素、运动、药物等呈现的高度敏感状态,表现为患者接触这些刺激因子时气道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

4.持续哮喘(哮喘持续状态?):哮喘持续状态指的是常规治疗无效的严重哮喘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哮喘持续状态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哮喘类型,而是它的病生理改变较严重,如果对其严重性估计不足或治疗措施不适当常有死亡的危险。死于哮喘的尸检资料表明,最显著的异常是肺的过度膨胀,此乃由于弥漫的气道阻塞引起空气滞留所致。

5.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等)内发生的肺炎。

6.肺脓肿(lung

abscess):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胸部X线显示一个或多发的含气液平的空洞,如多个直径小于2cm的空洞则称为坏死性肺炎。

7.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指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线呈哑铃状阴影,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

8.肺性脑病

:CO2潴留可引起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言语不清、精神错乱、扑翼样震颤、嗜睡、昏迷、抽搐和呼吸抑制等表现,这种由缺氧和CO2潴留所致的神经精神障碍症样群称为肺性脑病,又称CO2麻醉。

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hronic

corpulmonale):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10.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空气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11.低氧血症:低氧血症是指血液中含氧不足,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同龄人的正常下限,主要表现为血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衰竭可引起,表现为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

12.肺源性呼吸困难: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的一种病症。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张口或端坐呼吸。

13.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的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1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sick

sinus

syndrome):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病人可在不同时间出现一种以上的心律失常,表现为与心动过缓有关的心、脑等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发作性眩晕、黑曚、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晕厥。

15.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少数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使得新排血量维持正常,但由于异常增高的左心室充盈压,使得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肺循环淤血。后者常见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早期或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称之为舒张期心力衰竭。

16.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性期伴有心肌坏死标记物的升高。

17.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诱因。

18.变异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为自发性心绞痛的一种,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缺血性心绞痛,发作与活动无关,疼痛发生在安静时,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发作过后ST段下降,不出现病理Q波。其六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者较多。变异型心绞痛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及猝死。

19.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劳力引起心肌缺血,导致胸部及附近部位的不适,可伴心功能障碍,但没有心肌坏死。其特点为前胸阵发性的压榨性窒息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面,也可放射至右臂和两臂的外侧面或颈与下颌部,持续数分钟。

20.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发生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的临床征象,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抽搐。

21.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ve

emergency):既高血压危象,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者,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明显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除了血压升高的绝对水平和速度外,靶器官受累程度也极为重要,在并发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心肌梗死或脑血管疾病时,即使血压仅中度增加,也应视为高血压危象。

22.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因不明的心血管综合症,通常简称高血压。高血压定义为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3.Austin-flint杂音:心尖区闻及的柔和低调的隆隆样舒张期杂音,产生机制是①由于主动脉瓣反流,左心室血容量增多及舒张期压力增高,将二尖瓣前侧叶推起处于较高位置引起相对二尖瓣狭窄所致。②主动脉瓣反流血液与由左心房流入的血液发生冲击、混合,产生涡流,引起杂音。

24.心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为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脏停博,较少见的是无名动脉性电活动。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10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经及时救治可获救。心脏骤停常是心脏猝死的直接原因。

25.复合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活动性溃疡,多见于男性,幽门梗阻发生率较高。其中的胃溃疡较单独的胃溃疡癌变率低。

26.球后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的溃疡。多位于十二指肠降段的初始部及乳头附近,溃疡多在后内侧壁,可穿透入胰腺。疼痛可向右上腹及背部放射。易出血,严重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胆总管引流障碍,出现梗阻性黄疸或引发急性胰腺炎。

27.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由促胃液素瘤或促胃液素细胞增生所致的综合征,临床以高胃酸分泌,血促胃液素水平升高,多发、顽固及不典型部位消化性溃疡及腹泻为特征。

28.消化性溃疡:

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

29.肠易激综合征(IBS):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临床上,根据排便特点和粪便的性状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

3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

31.肝硬化(P419):有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

32.肝肾综合征(P424):患者肾脏无实质性病变,由于严重的门静脉高压,内脏高动力循环使体循环血流量明显减少,多种扩管物质不能被肝脏灭活,引起体循环血管床扩张,肾血流量尤其是肾皮质灌注不足出现肾衰竭。临床表现少尿无尿氮质血症。

33.门静脉高压(P437):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时,则引起静脉系统压力增高。临床表现有脾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和腹水等。具有这些症状的疾病称为门静脉高压症。

34.小肝癌(P429):原发性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留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其中结节直径小于5cm称为小肝癌

35.肝性脑病(P434):由严重的肝病或门体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临床表现轻者可仅有轻微的智力减退,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36.亚临床性肝性脑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病人,这些病人临床上没有肝性脑病的症状表现,且大多数患者代偿良好,甚至可以照常工作,常规的临床检查难下诊断,但经定量的神经心理操作测试,或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发现许多病人结果异常,从而提示存在亚临床肝性脑病。

37.上消化道出血(P452):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

38.肾炎综合征(P461):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症。按起病急缓和转归,分为急性肾炎综合症、急进行肾炎综合症和慢性肾炎综合症。

39.肾病综合症(P461):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L),明显水肿和(或)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症。

40.蛋白尿(P467):当尿蛋白超过150mg/d,尿蛋白定性为阳性,称为蛋白尿。

41.急性肾炎综合症(P472):以突起的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为表现,其中血尿为必备。

42.隐匿性肾小球肾炎(P475):又称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指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而只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或(和)蛋白尿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43.无症状细菌尿(P498):指患者有真性细菌尿,而无任何尿路感染的症状,可由症状性尿感演变而来或无急性尿路感染病史。

44.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

RIA,P503):是由于各种病因所致的肾脏酸化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主要表现为:①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②电解质紊乱;③骨病;④尿路症状。

45.多尿(P520):指在不使用利尿剂的情况下,24h尿量大于2500ml称为多尿。

46.慢性肾衰竭(P524):为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的共同结局。以①代谢产物潴溜;②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③全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症。

47.细胞外铁:观察骨髓小粒中贮存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的铁(在幼红细胞之外的铁)。阳性反应为骨髓小粒上见到的呈浅蓝绿色均匀的无形物质,或呈蓝色或深蓝色的小珠状、粗颗粒状或蓝黑色的小块物质,按阳性反应的强度分为5级:

“—”

骨髓小粒无蓝色显现(提示骨髓贮存铁缺乏)。

“1+”

有少量铁颗粒,或偶见少量铁小珠。

“2+”

有较多的铁颗粒和铁小珠。

“3+”

有很多铁颗粒、小珠和少数蓝黑色小块。

“4+”

有极多的铁颗粒和小珠,并有很多密集成堆的小块。

48.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

49.缺铁性贫血:Fe供、需失衡,贮存的Fe耗尽,RBC内的Fe缺乏,引起IDA。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低贫&

其他异常。

50.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51.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溶血(hemolysis)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即为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溶血发生而骨髓能够代偿时,可无贫血,称为溶血状态。

52.中性粒细胞减少: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减少

成人:<2.0×109/L;

儿童(>10y):<1.8×109/L;儿童(<10y):<1.5×109/L;

当<0.5×109/L

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53.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54.类白血病反应:类白血病反应是某种因素刺激机体的造血组织而引起的某种细胞增多或左移反应,似白血病现象。其分型较多,包括粒细胞型、红白血病型、浆细胞型以及混合细胞型,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型最多见。本病最多见于某些细菌和病毒的严重感染,亦常出现于恶性肿瘤广泛播散,急性溶血及某些药物反应。

5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在许多疾病基础上,以微血管体系损伤为病理基础,凝血及纤溶系统被激活,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5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一种复杂的多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疾病,又称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耐受,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受抑,出现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

57.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yndrome

HHS

P755):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10%)。

58.妊娠糖尿病(GDM

P734):指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

59.somogyi现象(P749):即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导致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

6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P752):最常见的糖尿病急症,以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为主要表现,是胰岛素不足和拮抗胰岛素激素过多共同作用所致的严重代谢紊乱综合症。

61.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

PTA

P503):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肾脏酸化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是1.高氯性、正常阴离子间隙性代谢性酸中毒;2.电解质紊乱;3.骨病;4.尿路症状。

62.黎明现象(dawn

phenomenon

P749):

即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短时间内出现高血糖,可能由于清晨皮质醇、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多所致。

63.肢端肥大症(P669):主要是下垂体分泌生长素(GH)的细胞出现增生或产生腺瘤所致,因此会分泌过多的GH。青少年因骨骺未闭形成巨人症;青春期后骨骺已融合则形成肢端肥大症;少数青春期起病至成年后继续发展形成肢端肥大性巨人症,此病虽不常见,但患者多会伴有软组织、骨骼及内脏的增生肥大,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晚期体能衰退,垂体前叶因肿瘤增大压迫,而引起继发性垂体功能低下。

64.Graves病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P685):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之一,主要特征是血清中存在针对甲状腺细胞TSH

受体的特异性自身抗体,称为TSH抗体。临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毒症;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胫前粘液性水肿。

65.甲状腺危象(P687):也称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多发生于较重甲亢未予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患者。常见诱因有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刺激等。临床表现有:高热大汗、心动过速(140次/分以上)、烦躁、焦虑不安、谵妄、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患者可有心衰、休克及昏迷等。

66.甲状腺毒症(P685):是指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神经、循环、消化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67.甲减(P693):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代谢综合征,其病理特征是黏多糖在组织和皮肤堆积,表现为黏液性水肿。

68.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

P703):各种病因造成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病症的总称,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

69.阿托品化:抢救有机农药(多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使用阿托品剂量适量的五大表现:

一大(瞳孔散大)二干(口干、皮肤干燥)三红(面部潮红)四快(心率加快)五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去阿托品化就是抢救阿托品过量中毒。

70.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医学科学 篇5

【摘要】现代医学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统一

医学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做到①尊重病人的生命,这也是医学人道主义的最基本的或最根本的思想。②尊重病人的人格。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医务人员应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③尊重病人的医疗权利。人人都有平等的医疗权利,医务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见死不救”,剥夺病人的医疗权利。④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

1中国自古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写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也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仁爱救人”不仅是中国古代医学崇尚的精髓,也是西方古代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希波克拉底誓言》提出的行医宗旨是“为病家谋幸福”;《迈蒙尼提斯祷文》写道,“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历史表明,不同时期的医学都将“救死扶伤”、“仁爱救人”的医学人文精神渗透到诊断、检查、治疗、护理等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人们在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欲望的同时,却淡化了医学中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医学的科学精神是以求真、求实和推崇理性为特点,强调医学知识和技术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尊重临床客观事实、尊重医学规律、依循实证方法、遵循规范的程序,强调临床发现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效用性,强调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作用。医学科学精神的焦点是科学理性所揭示的客观规律。2在医学科学的视野中,人是客观存在的生物有机体,是一切机制都可以用科学的理性去加以剖析的。在探索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的工作中,医学工作者总是带着科学问题,不断地解决科学问题,并为人类健康创造新的知识与技术。医学工作不断的推陈出新,拓展人类认识疾病的深度、广度和真度。它借助于实践的、实验的、逻辑的种种手段去证伪或证实医学知识的真实性、合理性、科学性。医学科学通过确凿事实得出正确的理论对一些错误、愚昧、落后的伪医学思想进行揭露和批判。医学科学精神使人类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走出了蒙昧的状态,促使生物医学得以蓬勃发展现已深入到分子水平。

医学科学精神是随着近代实验科学的兴起得以确立并逐步深入人心的。医学的发展依赖于生物科学的成就,把人作为生物学的人去研究其健康与疾病问题,立足于生物科学基础之上,认为每种疾病都必须并且可以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和化学改变,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和理化的特定原因。人们一再强调生物科学对医学的重要意义,从而启用了生物医学这个术语,这种研究医学的方法和形式被称为“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是迄今为止获得巨大成功的医学模式,具有重大历史作用。生物医学模式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从事实出发来认识生命现象的真实原因,对人体形态、结构、生理、疾病的研究比较深入,对生物和理化致病因素的探讨较为深刻。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下,采用预防接种、杀菌灭虫、抗菌药物三种方法,能有效地降低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取得了人类第一次卫生保健革命的伟大胜利。生物医学模式是医学的最基本模式,因为医学所面对的是具有生物特性的人,医学研究的是人体内一系列生物学变化的机理。自然界、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最终都要在生物特性这一内因上起作用,这是医学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所以说生物医学模式是未来医学模式的基础。在近代以医学科学精神为主导,生物医学模式统治医学的较长历史时期内,认为医学面临的所有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理性加以剖析,运用科学技术才能解决;只有依靠科学理性,解决科学问题,运用科学技术,人类才能达到战胜疾病的目的,以此为出发点在医学领域中形成了推崇医学科学精神的技术至上观念.医学人文精神对医学模式的影响。医学不是一门单纯的自然科学“, 它有着深刻而明显的人学标记”。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要考虑到人的特殊性和感情性,不象其他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涉及到的只是对象的事实。将涉及到自然、生物、社会、伦理的医学归结为单纯的技术,将复杂的具有生物、心理和社会属性的人,简单地归结为多个器官或系统的集合的还原论思维模式是不恰当的。正因为医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医学体系必然是多元化的,包括医学的目的、模式、手段均包含多重的价值趋向,有实证的、理性的,也有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理的。1977 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恩格尔教授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应用》一书中指出了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片面性,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认为对人群健康的综合性影响除了生物因素外,还有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于人体,既有医治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又有致病、导病作用。人的心理活动会作用于身体的生理、生化过程,对神经内分泌系统、遗传因素、免疫系统产生影响。社会因素也是引起疾病的原因之一,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四大类社会因素最易影响人的健康而导致心身疾病: ①激烈竞争导致工作和学习上不适当的长期紧张;②人际关系不协调;③生活中和社会上的突发事件;④环境因素。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与健康亦具有密切关系,如污染、吸烟、酗酒、滥用药物、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不良性行为等均给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恩格尔教授指出,生物医学模式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复杂的相互关系之中,他们的发展变化都受一定的背景和关系的影响,完全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人具有整体性、社会性的特点,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作用,它只注重人的生理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注重人的生理功能,忽视人的心理因素;注重生物理化的致病因素,忽视人的行为因素;只从局部的具体病史出发, 没能全面正确地解释复杂的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的本质,只注意人体的机械性,忽略了人的社会性和生物复杂性.对医学科学精神的推崇,使医务人员关注更多的是运用技术进行的观察、判断和治疗,而缺乏理性、全面地辩证思维和综合思考,难以用现代医学模式的整体医学的观点对病人的心理、精神、行为方式等方面予以关注。因此,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虽然在理论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支持,但是在实践中的转化是困难的。

现代医学不断的向微观渗透已经达到了分子水平,诊疗仪器和诊疗手段日新月异,医学工作者的受教育程度也有了大幅提高,可是,疾病并没有被消除,人的健康水平也没有得到与之相对应的改观。目前,随着疾病谱、死亡谱、病因谱、健康谱的改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势在必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肯定医学人文精神对健康的意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为医疗活动中人的回归和人的价值

3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医学从来都不是与社会、文化无关的纯自然科学,它的研究内容首先应该是对人的关怀,我国历代医家也都奉行“医乃仁术”的思想。“医乃仁术”更是“人学”,就医学科学而言,从根本上来说,医学科学精神应从属于医学人文精神,二者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科学本身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实现对人的关怀,而医学和医疗技术作为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更应该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无论是心理、精神、行为习惯还是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单纯的科技手段都是远远不够的,人文关怀必不可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地位不同,凸现程度不同,但从来就不是截然对立的。当 瘟疫流行、传染病肆虐之时,施展医术,挽救生命,维系健康,既是医学科学精神的张扬,也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临床实践证明,在医疗活动中,如果只重视医学的科学精神,忽略医学的人文本质特点,只注重对躯体疾病的诊治,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感受,其结果要么是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甚或加重病情,加速死亡,要么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作为医务工作者,一定要记住古希腊圣贤的一句格言:“知道是谁生了病比知道他生了什么病更重要。”

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的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现代医学的完整建构。医疗科学技术为患者的疾患痊愈提供物质保证,医学人文精神为患者的心身康复提供精神支持;医学技术手段解决的是患者的生理痛苦,医学人文关怀安抚的是患者的心理冲突和社会调适;医学技术将患者从病魔的阴影下挽救出来,将活着的希望带给患者,使患者获得有限的具体的满足;医学人文关怀将患者从心灵的煎熬中解放出来,将生命的价值赋予患者,使患者获得无限的永恒的生活激情。医学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医学人文中交织着医学科学技术的维度,医学科学中蕴涵着医学人文的精髓,二者形成张力,弥合分歧,互补共进,在“观念层次上相互启发,方法层次上相互借用,学科层次上共同整合,精神层次上相互交

4融”。医学工作者在追寻医学真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其当中去。牢牢把握医学的“人文”属性的医学科学精神才能实现其自身的发展与突破,只有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化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医学科学才能更好的造福人类。1

2廖继尧.大力弘扬医学科学精神[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9)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张艳萍,张宗明

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教学大纲 篇6

第一章 绪 论

目的要求:

一、熟悉儿科学的特点。

二、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二、简要讲解儿科学的特点。

三、重点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目的要求:

一、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二、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

三、熟悉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四、了解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五、熟悉小儿体格生长障碍及心理行为异常。

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二、重点讲解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体重的增长:包括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增长规律等。

身材的增长:包括身高、坐高和指距。体围的增长:包括头围、胸围、上臂围等。骨骼:包括头颅骨、脊柱、长骨。牙齿。

三、简要讲解体格生长评价。四、一般介绍脂肪组织与肌肉的发育。五、一般介绍小儿生殖系统发育。

六、简要讲解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价。七、一般介绍小儿心理行为异常。

第三章 儿童保健

目的要求:

一、掌握各年龄期保健原则。

二、了解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三、掌握儿童的预防接种。主要内容:

一、讲解儿童各年龄期的保健原则(包括围产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散居儿童和集体儿童的保健重点。二、一般介绍小儿保健的具体措施。

三、着重阐述有关小儿预防接种的各项内容与实施程序。

第四章

第三节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目的要求:

一、了解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二、熟悉小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病理生理。

三、掌握小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表现。

四、熟悉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组成及临床应用。

五、掌握小儿腹泻的液体疗法,制定液体疗法的具体方案。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二、重点讲解小儿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

三、重点讲述液体疗法的具体实施,特别是小儿腹泻的液体疗法。

四、介绍小儿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种类、成分与应用。

第五章

第一、二节 小儿营养和喂养

目的要求:

一、熟悉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量。

二、掌握婴儿喂养、添加辅食的原则。

三、了解小儿营养状况评价。主要内容: 一、一般讲述小儿对能量、水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及其临床意义。

二、重点讲述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及断奶时间、注意事项、提倡母乳喂养。介绍 有关母乳喂养的新观点。三、一般介绍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中牛乳、羊乳、代乳品的适应症、优缺点、成份与 方法。

四、重点讲述辅食添加的原则、种类和时间。五、一般介绍幼儿膳食的配制原则、种类和方法。六、一般介绍小儿营养状况评价。

第五节

(二)维生素D缺乏症 目的要求:

一、熟悉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了解维生素D缺乏症的鉴别诊断。

三、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VitD的来源及代谢过程。

二、结合病理生理重点讲解佝偻病和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

第六节

(一)营养不良

目的要求:

一、熟悉营养不良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二、掌握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三、了解营养不良的并发症。

四、掌握营养不良的防治。主要内容:

一、介绍营养不良的病因,结合病因重点讲述预防措施。

二、结合营养不良病理生理,重点讲述本病的临床特点。

三、重点讲述营养不良的诊断。第六节

(二)小儿肥胖症

目的要求:

一、熟悉小儿肥胖症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二、熟悉本病的临床表观与鉴别诊断。

三、掌握本病的诊断与防治。主要内容:

一、讲述本病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二、讲述本病的临床表现,重点讲述诊断标准。三、一般介绍本病的鉴别诊断。

四、重点讲述本病的防治,强调控制饮食与加强运动。

第七章

第一节 新生儿总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新生儿分类及各种新生儿的定义。

二、熟悉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

三、熟悉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新生儿医学的重要性及围产医学的定义。

二、重点讲解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早期新生儿、晚期新生儿、高危儿的定义。

三、简要讲解新生儿及早产儿在外观、呼吸、循环、消化、血液、泌尿、神经、能量和体液代谢、免疫以及体温调节方面的特点。

四、结合上述特点讲解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要求。五、一般介绍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第五节 新生儿窒息

目的要求:

一、熟悉新生儿窒息的病因、病理生理及预防。

二、掌握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后遗症。

三、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治疗。主要内容:

一、介绍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新生儿Apgar评分及复苏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及后遗症。

三、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介绍呼吸管理和监护。四、一般介绍本病的预防。

第六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目的要求:

一、熟悉本病的原因、发病机制与预防。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三、了解本病的预后。主要内容: 一、一般讲述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三、一般介绍本病的预防与预后。

四、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

第七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

目的要求:

一、熟悉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预后。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主要内容:

一、介绍病因与发病机制,强调预防重要

二、诊断着重讲解病史、症状及体征、头颅CT、B超检查及脑脊液检查。

三、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

第八节 胎粪吸入综合征

目的要求:

一、熟悉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与防治。主要内容:

一、介绍本病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第九节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要求:

一、熟悉新生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三、掌握本病的治疗及预防。主要内容:

一、重点讲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三、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要点,氧疗、PS替代疗法。四、一般介绍预防本病的措施,尤其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性。五、一般介绍本病与胎粪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的鉴别要点。第十节 新生儿黄疸

目的要求:

一、了解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二、掌握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三、掌握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及常见的几种病因。

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二、重点讲述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三、分别简要讲述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等的特点及鉴别要点。

第十一节 新生儿溶血病

目的要求:

一、熟悉母婴血型不合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三、了解本病的预防方法。主要内容: 一、一般讲述母婴血型不合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三、重点讲解治疗本病的光照疗法、换血疗法、药物治疗及产前治疗。四、一般介绍预防Rh(D)溶血病的方法。第十二节

(一)新生儿败血症

目的要求:

一、熟悉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感染途径及发病机制。

二、掌握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感染途径、常见病原菌及发病机制。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诊断要点,包括病史、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强调本病早期症状不典型。

三、重点介绍抗生素治疗。

第十二节

(二)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目的要求:

一、熟悉宫内感染性肺炎、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的病因。

二、掌握宫内感染性肺炎、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主要内容:

一、介绍本病的病因。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第十三节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目的要求:

一、熟悉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与预防。

二、掌握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主要内容:

一、介绍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1病理生理(皮下脂肪的特点,新生儿易出现低体温的原因等)。

二、结合病因(寒冷、早产、窒息、感染等),介绍提出预防措施。

三、重点讲述本病的临床表现。

四、治疗:重点介绍本病的复温措施。第八章 第二节 21-三体综合征

目的要求:

掌握本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 主要内容:

一、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特征。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诊断,除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外,强调染色体检查的重要性。

三、结合病因及发病因素一般介绍本病的预防措施,指出遗传咨询的作用。

第三节 苯丙酮尿症

目的要求

一、了解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三、掌握本病的治疗措施。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本病的基本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

三、重点讲解本病的诊断依据,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四、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措施,饮食疗法的原则,指出早期治疗与预后的关系。五、一般讲解预防及开展新生儿筛查的重要性。

第九章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目的要求:

一、熟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及治疗原则。

二、掌握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内容:

一、介绍小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特点。

二、讲解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每类疾病的共同特点。

三、重点讲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过筛试验及确诊方法。

四、重点讲解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IgA缺陷症、胸腺发育不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点。

五、讲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目的要求:

一、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三、熟悉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复发。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重点讲解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几种类型哮喘的诊断依据。

三、重点讲解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尤以糖皮质激素在本病的应用。

四、讲解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及预防复发的措施。第五节 风湿热

目的要求:

一、了解风湿热的病因和病理。

二、掌握风湿热的临床及诊断标准。

三、掌握风湿热的治疗及预防。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本病的病因和病理。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着重介绍1992年修订的诊断初发风湿热的Jones标准,并指出其不足之处,避免过诊或漏诊、误诊。

三、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及原发和继发性预防。

第八节 川崎病

目的要求:

一、了解川崎病的病因及病理。

二、掌握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三、掌握川崎病的治疗。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本病的病因和病理。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

三、着重介绍川崎病典型及不典型病例的诊断标准。

四、重点介绍川崎病的一般治疗及其治疗新进展。

第十章 第一节

(一)麻疹

目的要求:

一、熟悉本病的病因、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二、掌握麻疹的早期诊断要点及典型的临床经过。

三、熟悉其他类型麻疹的临床表现。

四、掌握麻疹与其他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

五、熟悉麻疹的常见并发症。

六、掌握麻疹的防治原则及方法。主要内容:

一、介绍麻疹病毒的特征、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二、重点讲解典型麻疹的临床经过,介绍其他类型麻疹的临床表现。

三、重点讲解麻疹的诊断依据及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

四、介绍麻疹的常见并发症。

五、重点讲解麻疹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第三节(一、二)结核病

总论、原发型肺结核

目的要求:

一、了解结核病的发病机理。

二、掌握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与预防。

三、掌握小儿原发型肺结核的特点、诊断及治疗。

四、熟悉小儿结核病具有活动性的参考指标。

五、熟悉结核感染的特点与治疗。主要内容: 一、一股讲述结核病的发病机理。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诊断方法,特别是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判断标准及临床意义。

三、重点讲授小儿原发型肺结核的特点,包括:①临床类型;②病理及转归特点;③临床特点;④诊断要点,强调开放性结核病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既往传染病史、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痰和胃液找结核菌,胸部Ⅹ线检查对诊断的重要性。

五、介绍小儿结核病具有活动性的参考指标。

六、重点讲授治疗原则、治疗目的及治疗方案。

七、讲述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

八、重点讲解小儿结核病的预防:控制传染源、卡介苗接种、预防性化疗。第三节

(四)结核性脑膜炎 目的要求:

一、了解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二、掌握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掌握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主要内容:

一、简介发病机理,指出血行播散在结核性脑膜炎发病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发病机理讲解病理类型。

二、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分三期的特点,强调不典型结脑的临床表现。

三、强调结脑早期诊断的重要性,阐明早期诊断要点。

四、重点讲解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五、重点讲解结脑治疗的两个环节:控制炎症和控制颅内压,强调早期、彻底治疗结脑的重要性。

第十一章 第八节 小儿腹泻病

目的要求:

一、掌握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二、掌握本病的诊断与治疗。

三、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

四、了解本病的预防。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本病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和死亡原因。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分型。

三、介绍有关鉴别诊断。

四、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五、一般介绍预防要点。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

一、了解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熟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防治要点。

三、了解小儿肺炎的分类。

四、掌握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五、熟悉支气管肺炎的并发症。

六、熟悉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讲述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防治要点。三、一般介绍肺炎的分类。

四、结合病理生理,重点讲解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及重症肺炎的特点。

五、讲解支气管肺炎的并发症。

六、重点讲解肺炎与支气管炎、支气管异物、肺结核的鉴别。

七、讲解几种常见的不同病原体所致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

八、重点讲解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包括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疗程、重症肺炎的处理要点。

第十三章 第三、四节 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要求:

一、了解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二、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分类、预防及治疗原则。

三、掌握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法洛四联症的病理生理、临 床表现、诊断及常见并发症。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正常胎儿血循环及出生后血循环的变化。

二、介绍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分类、预防及治疗原则。

三、重点讲解上述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X线检查、心电图改 变、超声心动图特点等诊断方法与并发症。

四、介绍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五、介绍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第十四章 第三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目的要求:

一、了解急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掌握典型病例、严重病例及非典型病例的诊断(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三、掌握急性肾炎典型病例及严重病例的处理。

四、了解病程与预后。主要内容: 一、一般讲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重点讲述典型病例及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其产生机制。三、一般介绍本病的实验室检查及典型病例的诊断要点。

四、重点讲解典型病例及严重病例的处理要点。五、一般介绍病程与预后。第十四章 第四节 肾病综合征

目的要求:

一、熟悉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二、掌握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三、了解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合并症。

四、掌握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内容:

一、重点讲解肾病综合征四大特点的病理生理。

二、重点讲解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分类。三、一般讲解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

四、治疗:重点讲解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并介绍难治性肾病的治疗。第十五章

第一、二节 小儿造血、血象特点与营养性贫血 目的要求:

一、熟悉正常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二、了解贫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

三、熟悉小儿贫血的定义、程度与分类。

四、掌握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防治方法。主要内容:

一、讲解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⑴正常小儿造血的变化规律、髓外造血的定义与意义。

⑵正常小儿血象变化规律。

⑶正常血红蛋白种类的变化规律。

⑷正常小儿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变化规律。二、一般讲解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三、讲解贫血的定义、小儿不同年龄贫血的标准与分类。

四、重点讲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五、重点讲解营养性贫血的治疗:一般治疗、病因治疗、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叶酸等

六、结合病因讲解预防措施。第十六章 第三节 化脓性脑膜炎

目的要求:

一、熟悉小儿化脑常见病原菌。

二、了解小儿化脑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三、掌握小儿化脑的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

四、掌握本病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五、掌握本病的治疗措施和并发症的治疗 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病因、发病机理与病理,介绍常见致病菌。

二、重点讲授化脑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的变化特点,强调新生儿和小婴儿化脑的特点。

三、重点讲授化脑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四、重点讲授化脑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强调不规则治疗后化脑诊断的困难。

五、重点讲授抗生素治疗的用药原则、剂量、用法及疗程。第十七章

第五节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目的要求:

一、熟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三、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与预防。

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散发性与地方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重点讲解散发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其诊断。三、一般介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与21-三体综合征、佝偻病、粘多糖病1型及生长激素缺乏症的鉴别诊断。

四、重点讲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及预防,强调新生儿筛查的意义。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基本要求

一、性质和任务:儿科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小儿发育、保健及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儿童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的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掌握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检查步骤及鉴别诊断,掌握危急重症的抢救程序和方法,了解儿科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二、理论知识和技能:

(一)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l.根据小儿机体处在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的特点,掌握由此产生的小儿在解剖、生理、生化、免疫和病理等方面与成人的差别。

2.熟悉小儿水和电解质失衡的病理生理特点,掌握婴儿腹泻、肺炎、营养不良、感染性休克、脑水肿等病症的小儿液体疗法。

3.了解小儿保健原则,掌握小儿时期计划免疫。

4.了解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物质代谢特点,掌握正常小儿的喂养。5.掌握新生儿分类、新生儿包括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6.掌握下列儿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婴儿腹泻、维生素D缺乏病、营养不良、小儿肥胖症、营养性贫血、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窒息、麻疹等出疹性传染病。

7.掌握常见先天性心脏病、肾炎、肾病

综合征、化脓性脑膜炎、风湿热、过敏性紫癜、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脊髓灰质炎、原发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8.熟悉下列疾病的诊断治疗要点、了解病因及发病机理: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低钙血症、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9.掌握感染性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颅高压、脑水肿等危急重症的诊断与抢救措施。

(二)基本技能:

l.掌握儿科静脉穿刺的规范操作,能熟练地进行头皮静脉、股静脉及颈静脉的穿刺操作,掌握小儿骨髓穿刺、胸腔穿刺、腰椎穿刺技术。

2.掌握鼻饲方法、物理降温、氧气疗法、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了解人工呼吸器、保温箱、光疗设备的使用。

三、参考性学时范围:

让科学发展观走进医学生头脑 篇7

医学生是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接班人, 将承担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保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任。可以说, 能否将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出来, 关系到卫生事业的发展。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呈现出多种取向, 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多重矛盾的出现, 也存在着很多普遍性的问题。通过观察发现, 有些学生迷失方向, 缺乏理想与追求, 有些学生个人能力亟待提高, 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的缺失也影响着他们的正常发展。有些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没有确立起来。纵观上述问题, 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他们没有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 不明确自己行为的指针何在, 而学校在这方面的引导不足, 加之社会的变革, 各种思潮涌动, 又处在社会转型期, 难免会出现偏差。

医学高等学校, 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接班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科学的思想才能引领医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医学教育过程中, 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医学生头脑, 让当代医学生自觉树立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 在医学生中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的途径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 加强理论教育, 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

2.1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教育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科学发展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 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 包括组织专题讨论、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 强化科学发展观理论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 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头脑。在教学工作中找准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点和关切点, 不断增强课堂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 营造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环境育人的重要载体。营造浓厚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氛围, 是培养医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 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 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医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成长的群体、发展的群体,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 他们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 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医学生来说十分重要。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他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

营造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校园环境, 可以采取生动活泼、为医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学生理论社团的作用。开展专题研讨会、主题班会、黑板报、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等相关活动, 强化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

2.3 组织医学生开展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

结合医学高等学校的特点, 在大力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工作, 对医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教育的同时, 着眼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和整体, 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 不断丰富形式和载体, 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开展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契机和有效途径。主题实践活动是第一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 是帮助医学生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的重要渠道, 赋予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全新的内容。通过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 引领医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在实践中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 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即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认识, 引导青年学生争做科学发展观的自觉学习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实践者。主题实践活动以第二课堂活动和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 充分利用党团组织优势, 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作用, 着力调动青年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增强主题实践活动的效果。一是通过班会、党团组织生活举行科学发展观专题大讨论活动;二是将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纳入党校和团校的培训环节;三是以学生社团组织为主体大力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宣讲活动;四是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五是组织医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 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专题调研、实践服务、就业创业等活动。

3 结束语

通过在医学生中开展科学发展观的教育, 使广大医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 让科学发展观入脑、入心, 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 不断提高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行动, 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学习观和就业观。

化妆品营销与医学科学结合 篇8

此种链环营销术就是医学专家介绍美容知识,记者结合这些知识推荐品牌而产生效益。因为既谈护肤,又谈医学科学与生理的内在关系,同时又谈食疗方法与肌肤血液循环的关系,令人信服,令人耳目一新。

下面例举医学专家的介绍:

美白连环招

问题肌肤:斑点肌肤

专家分析:进入青春期以后,体内色素积聚起来,逐渐形成雀斑,这属于隐性的遗传。另外,阳光中含有各种波长的光线,其中波长为290—400mm的紫外线,即UVA,会刺激皮肤中的色素,使色素加深浮现在肌肤上,令色斑恶化。

食疗特荐:准备一瓶槐花蜂蜜或枣花蜂蜜,浸入去皮切成薄片的冰鲜柠檬,每天早上以一匙蜂蜜和两片柠檬冲泡一杯开水,并趁温热时空腹喝下,可帮助排毒并滋养肌肤。

日常护肤:1. 坚持每日使用系列美白产品。2. 定期使用美白面膜,可缓解毛孔紧张,帮助彻底清洁皮肤。3. 面部营养按摩:每周做两次脸部按摩,搭配使用美白系列的按摩霜,可淡化斑点,有助于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

产品推荐:碧欧泉晶白净白精华、薇姿双重润白精华素、兰蔻美白修护晚霜等。

勤排毒肤色亮

问题肌肤:肤色暗沉不均

专家分析:肌肤的暗沉不均是女性最常出现的肌肤问题,原因一般为三种:经常食用过于辛辣的食物、阴湿气候导致血液循环更新不良和皮脂分泌过剩。很多女性单纯将化妆品全部换为美白系列产品,其实这是不必要也不科学的。肤色暗沉不均的女士不需刻意将保养品换“白”,只要坚持每天早晚认真做好防晒工作,多喝水,一星期使用美白面膜一次,让沉淀的黑色素完全代谢出来,肤色就能变好了。

食疗推荐:肌肤暗沉的成因不同,需要补充不同的维生素。吃维生素B群可控制皮脂分泌;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可减少黑色素、促进血液循环;维生素A和E可改善混乱的纹理。

日常护理:1. 早晚清洁:污浊空气中的自由基极易激活黑色素细胞的活性,毛孔内的残留污垢便会变质而产生毒素,若无法及时排出,粗糙与暗沉就会日渐猖狂。应持续使用日间和夜间的全面净化深层清洁护肤品,让毛孔处于通透的自由呼吸状态。2. 亮肤液替换爽肤水:每天清晨洗过脸后,应使用亮肤液。因为它可以软化肌肤,补充水分且不含酒精成分,最大程度减低对肌肤的敏感刺激。3. 尝试按摩排毒法:每晚洁面和涂抹晚霜时坚持配合使用面部按摩法自行舒缓肌肤神经,排毒的效果尤为明显。

产品推荐:SK-II多元修护精华霜、雅芳新活维C莹亮精华,薇姿泉之净澄净爽肤水、薇姿泉之净纯净去角质磨砂膏、SK-II控油调理凝露。

清洁到底

问题肌肤:油性、痤疮肌肤

专家分析:造成油性肌肤肤色发暗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脏物、表皮皮脂以及彩妆等残留在肌肤上的油分,如果毛孔里面有污垢,抹再多的美白成分都是没有效果的。因此,油性肌肤的美白方案是——将清洁坚持到底。

食疗推荐 :芦荟对于秋冬季油性肌肤的痤疮和痘痘炎症有很好的养护和排解作用。每晚用芦荟汁洁面5分钟后洗去,皮肤就会又白又滑。

日常护肤:1. 彻底清洁肌肤:用深层清洁凝露初步洁面后,用具有薰衣草、柠檬酸或适量酒精的化妆水、爽肤水进行二次清洁。对敏感性肌肤、可选用含滋润性成分的洁面油,并在涂抹时搭配按摩敷脸以促进代谢。2. 卸妆必用卸妆油:卸妆油可轻易与彩妆油污融合,水乳化后冲洗时可将脸上的污垢都带走,最大可能避免彩妆残留。3. 避免经常使用磨砂膏:由于磨砂膏多含有立体按摩颗粒,会刺激并伤害痘痘和痤疮的创面,因此在秋冬季去死皮时,将磨砂时间控制在3~5分钟之内。对于油性肤质,磨砂洁面乳应以温和而偏微酸性质地为佳,半个月做一次磨砂就可以。

产品推荐:迪奥Dior Hydra-move动态保湿系列、迪奥Dior净肤面膜、娇兰伊诗美水分奥秘棒、欧莱雅清润水分凝露等。

补水滋养不停歇

问题肌肤:干性、老化肌肤

专家分析:肌肤干燥,即使再白都是不健康的,而且干燥型肌肤是雀斑、黑斑的高危险族群。色斑、老化斑常在无意间瞬间成形。所以,干性肌肤女性一定要将补水滋养当成第一要务,以充足的水分让肌肤的自然代谢正常化。

食疗推荐:能为肌肤补水的水果都富含维B和维C,每早半杯至一杯。不仅可以抵抗氧化,更可以唤醒肌肤细胞的锁水能力。

日常护肤:1. 日夜用美白精华素:只需在夜晚多加一瓶保湿精华液或补水晚霜,让肌肤充分吸收营养。2. 软式美白面膜:软式面膜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变干变硬,可以充分补充肌肤水分、养分,其质地较温和,适合敏感性及干性肌肤者秋季补水保湿使用。其中含有丰富的美白滋养成分,促使肌肤明亮透明。

产品推荐:迪奥(Dior)逆时空驻颜精华、倩碧(CLINIQUE)青春无瑕精华露、HR维他命A焕肤修护系列等。

这些信息和方法,引起了市场链条式效应。

一是终端消费者特别是年轻女性,用这些方法保洁,保养自己的肌肤,使自己更青春、更美丽,于是就去商场专柜购买这些产品,使商场化妆品销售额上升、利润增加。

二是媒体宣传了这些产品后,使这些企业提高了知名度、光亮度和可信度。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企业会加大投资去各式媒体做广告,媒体的广告收入也会大幅增长。

三是生产商扩大了销路后增加了企业利润,提高了生产力,增强企业生命力,推动企业发展,使企业发展良性循环。

由于这种方法效果佳,是一套市场经营与科学结合的良方和战略,是一种市场经营理念,是经营中的新思维。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互相渗透,通过这种方法,使商家利润、媒体利润、生产商利润,自然而然地合理分配。

上一篇:违章作业检讨书下一篇:云南罗平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