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

2024-09-27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精选10篇)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 篇1

八年制医学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综合素质良好的人才[1]。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生从基础医学走向临床医学的第一站, 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重要桥梁。血液内科是一门年轻且进展迅速的学科, 专科性强, 一直是临床见习教学的难点。我校教研室在见习带教过程中, 结合八年制学生的特点及血液专科特性, 探索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提高了八年制学生的见习教学质量, 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现将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 师生充分沟通, 了解八年制学生的特点及要求

血液病是一门专科性很强的临床学科, 同时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 存在专科性强、内容抽象、恶性肿瘤性疾病居多等特点[2]。作者所在学校安排八年制学生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时间为一周, 如何让学生在短暂时间内对血液科疾病有初步认识, 是血液科临床见习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挑选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的主治以上医师作为八年制见习的带教教师全脱产带教。带教教师在见习的第一天, 先安排时间与八年制学生充分沟通, 了解他们的特点及要求。八年制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 掌握了较牢固的医学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自学能力强, 学习热情高, 希望能多深入病房接触病人, 了解实际的医疗过程。但由于血液病专科性强, 部分专业内容较难理解, 学生希望带教教师在见习的第一天对血液系统疾病的特点作一个系统的概括, 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便于理解和记忆。而带教教师也向学生交代了血液专科见习期间的注意事项及要求。课前沟通拉近了带教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 加强互相了解, 为后续的见习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采用结合循证医学思维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引导, 运用已有知识, 理解获取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的教学方式[3]。八年制见习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 在见习过程中, 作者采取PBL模式,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答疑式、病例导入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 设置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密切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取证、分析并判断。例如, 学习急性白血病时, 先选择贫血、出血、感染及浸润等临床表现与教材内容吻合度高的典型病例, 鼓励学生自行问诊及体检, 总结病例特点, 提出自己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让学生加深急性白血病诊治的理解。然后, 教师再扮演患者家属, 向学生提出诸如“为什么会得白血病;如果这个白血病不治疗, 能存活多长时间;如果治疗, 用什么治疗方式;治疗后可能出现哪些情况”等问题, 要求学生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后, 进行回答和解释, 从而将白血病的发病机制、自然病程、治疗方案及预后等知识串联起来, 融会贯通后解决临床问题。这个过程中, 由教者创设情境, 学生充分参与, 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s Medicine, EBM) 是指医师在疾病诊治过程中, 以当前临床研究结果为证据, 结合临床专业知识技能, 同时考虑患者需求, 为患者作出最佳的诊治决策[4]。众所周知, 血液病学是一门发展很快的学科, 其循证医学证据多, 指南更新快。例如, 关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ANLL) 的诊治,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每年都会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更新, 血液科的临床医师也会根据NCCN指南再结合国内病人的实际情况对ANLL患者的诊治进行调整。在见习过程中, 带教教师选择同为ANLL的2个初诊病例, 但一为20岁年轻患者, 另一为70岁高龄, 要求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是细胞形态学 (Morphology) 、免疫学 (Immunology) 、细胞遗传学 (Cytogenetics) 和分子遗传学 (Molecular) 分型, 即MICM分型进行白血病精确的诊断和分型, 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由于部分内容已超出教材的范围,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检索该疾病的研究进展、循证医学证据、诊疗指南等, 第二天再讨论、总结。学生最终认为青年患者应选择足量足疗程的联合化疗甚至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积极的治疗方式, 而老年患者则以支持治疗、提高生存质量为主。结合循证医学思维的PBL教学模式, 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也向学生灌输了循证医学的观念, 使他们意识到循证医学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手段。

3 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技能的培养

正确的临床思维是一个合格医生的必备素质, 临床见习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关键阶段[5]。让学生作为“小医师”, 选择典型病例进行病史及体格检查, 总结病例特点, 讨论诊断与处理原则, 教师再指出学生临床思维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以及出现的问题, 引导学生较快进入正确的诊疗思路。然后, 选择有一定难度的病例或与其他学科有交叉的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病例, 进一步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例如, 选择血常规为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例, 讨论其可能诊断时, 引导学生除考虑血液专科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低增生性白血病等外, 还要注意其他系统的疾病如免疫相关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先根据病史及体征排除一部分疾病, 再完善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使他们逐渐学会从纷杂的临床资料中去伪存真、归纳分析。

血液内科的一些创伤性的检查治疗如骨髓穿刺、骨髓活检、腰椎穿刺及鞘内注射等, 也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在见习阶段, 不可能由学生在病人身上进行操作。教师让学生先复习诊断学知识, 了解上述操作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等, 再进行现场观摩, 增加感性认识。最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模型上进行练习, 要求每个学生都在模型上操作过关。通过严格的三基训练, 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及业务素质。

4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临床医学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学科, 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关键。八年制学生刚开始接触临床, 对如何进行医患沟通缺乏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 应指导学生掌握医患沟通技巧。要让学生意识到, 在临床上, 医生面对的是不同层次、文化背景和道德修养的患者和家属。血液内科的患者中, 以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肿瘤病人居多, 与患者交流沟通时, 学会换位思考, 以尊重、同情、耐心的心态, 倾听患者或家属诉说, 要把深奥、难懂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字词表达出来, 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5 在教学中贯穿医德、医风教育

医德医风是医生职业生涯的立业之本。带教教师必须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与内科其他专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半数以上的住院患者为恶性肿瘤病人, 部分患者心理负担重、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 他们渴望医务人员给予精神上的安抚。带教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 示教病史采集时态度和蔼热情, 体格检查时手法轻柔, 注意爱护患者等, 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与患者沟通, 倾听病人的痛苦, 对心情不佳的暂时不愿意作为示教病例的患者表示理解, 对配合教学的患者表示感恩, 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

总之, 血液内科学是内科学中比较难以入门的临床课程, 在临床医学八年制见习教学过程中应用结合循证医学思维的PBL教学模式, 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技能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并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晓霞, 徐晓璐, 吕书晴, 等.八年制医学生内科学临床实践能力的优化[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20 (3) :614-616.

[2]陈洁, 吕书晴, 徐正梅.八年制医学生血液病临床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 18 (6) :1235-1237.

[3]韩彤妍, 常艳美, 朴梅花, 等.病例导入式教学作为一种PBL教学形式应用于八年制医学生儿科见习[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8) :8-9.

[4]廖伟, 何周梅, 常琴, 等.结合循证医学思维的PBL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儿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 2011, 40 (34) :3526-3528.

[5]易斌, 贾燕, 沈守荣, 等.抛锚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内科学实践教学应用初探[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10) :2013-2014.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 篇2

200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同学们:

大家好!欢迎你们跨进中山大学的门槛,加入到“中山医”这个大家庭里来!

从踏进这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开始,大家就要意识到自己拥有了一串令人羡慕的称号,闪烁着不同以往又璀璨夺目的光辉——大学生,中山大学的医学生,中山大学八年制的医学生!

“大学生”,对!你们不再是小学生、中学生,你们是大学生!这个新的角色被赋予的责任和要求将更“大”!那大学之大,在于何处呢?

一个世纪前,蔡元培先生就做出这样的解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此种理念渗透到北大的办学中,逐渐熔铸成兼容并包、能够容纳多元文化的宽容精神,而在此基础上培育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更成为北大高扬的精神旗帜。而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留下的名言至今传诵:“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以优秀人物为大学人格化的象征。对大学的人文精神有着同样理解的还有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他认为“大学犹之海上之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之标准也”,“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

可见,大学被赋予了时代和社会的精神灯塔的角色和使命,那么作为大学最主要代表的大学生们,你们能担负得起这个重担吗?那么,从现在开始大家需要更加强化自己的理想信念,做一个更加有责任感的人。诚如原共青团第一书记,现河北省省长胡春华所说的:“理想是相对于功利而言的。我觉得我们要务实,但是我们不能太功利,不能太浮躁,总要追求一点崇高的东西。”务实又要崇高这就是理想的科学性,也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去践行的。我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用行动告诉社会:你们不愧“天之骄子”的称号,我相信优秀如斯的你们肯定能做得到!

“医学生”,对!你们选择的不是别的,你们选择的是医学。你们是未来的白衣天使,你们背负着医学生誓词上所说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

医学生誓词似乎有一种魔力,总能使我们的热血为之沸腾,为之马首是瞻,瞻到血沸,沸到流泪!七年前的九月,那个似乎有些疲倦的下午,当我跟着大家一起朗诵医学生誓词时,竟感到莫名的振奋,似乎有热泪盈眶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经面对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已经担负起无上崇高的责任。于是告诫自己,读医容不得丝毫懈怠!三年前,当我开始临床实习并手忙脚乱地诊治病人的时候,才更深刻地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感受到“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的可贵!因此,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以学长的身份,我都要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既然选择了医学,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不辞艰辛、执著追求的生命状态,勇敢接受挑战吧!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患者健康的微笑将是我们最好的回报!”

“八学制”,对!你们是特殊的一个群体,将要接受长学制的教育,八年的时间似乎有些漫长;但是你们又是幸运的一个群体,你们将比传统学制的医学生更快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但机遇永远和挑战并存,既然享受了“快捷的服务”,那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要学习的知识量其实都是一样多,“八年制”意味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内容;另外,经过了残酷的高考竞争读上了八年制,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在这里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漫长。“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虽很老套,但是很有道理。也许刚入学的时候,你是班里高考成绩第一名,但是一学期后,一学年后,八年后,你还能保持第一这个位置吗?或许松懈下来的你已是班里倒数的第一名。这种例子在我刚参加工作这两年已经屡见不鲜,希望大家能够提起注意,铭记“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的古训,继续努力,年轻人除了有理想之外剩下的就是“坚持即是胜利”了。而且,临床医学八年制还有严酷的淘汰制度,你过不了考核,成绩达不到要求,或许就只能医学本科毕业了,或许读不了医学,只能去读其他理科专业了。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容不得丝毫懈怠!

然而我始终觉得“长学制”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因为长学制医学生的培养,特别是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培养更加强调了“通才”教育,强调了医科和理科的融通,医科和人文的融通。这是培养“五星级医生”所必须的,更符合了古时所要求的“不成良相,即成良医” 的标准。著名的教育家梅贻琦曾强调“社会所需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这种真知灼见至今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希望大家能理解学校为你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能明白学校、社会对你们的期望,不断地充实自己,追求全面发展,在将来的日子里,做个精诚的“苍生大医”,做个仁心仁术的“医学大家”,而不是一个“目中无人”的医匠。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大学道路上做到:

第一,坚定宗旨,抱着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的宗旨来读书,如中山先生所说“不求做大官只求做大事”。

第二,砥砺德行,做到医者仁心天自助,大医有道至精诚,担当起时代和社会精神灯塔的责任。

第三,尊敬师友,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更重要的意义是多和师友进行沟通,新生手册上学长们的殷殷期望,希望大家要多多珍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愿大家在大学之路一路顺风,直挂云帆济沧海!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 篇3

2004年5月28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增加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试办学校的通知(教高函[2004]9号),决定中山大学等5所学校为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试办学校。我校按照“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宗旨,制定了《关于加强我校八年制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大医学[2004]1号),对八年制实施精英化培养。2009年,教育部、卫生联合印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为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前景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我校将自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起全面推行“三学期制”。为此,我校也将重新修订八年制培养方案。为深入了解八年制学科和专业特点,我校多次组织专家进行了八年制教育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分析和探讨工作。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次调研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调查分析八年制前期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为制定新的八年制培养方案提供指导及借鉴,体现了教育部提出的“让学生参与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理念。因目前我校八年制学生尚未有完成后期课程的学习。因此,本文重点调查分析八年制前期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情况。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在我院实习的2009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 共39人, 其中男生19人, 女生20人, 在其神经内科见习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2], 自行编写调查问卷, 主要针对八年制医学生在神经病学见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见表1。

注:针对不同问题, 根据答案严重程度及一致程度由低到高使用0~5分的尺度进行打分

1.3 统计学方法

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 要求学生客观真实作答。见习前后分别发放问卷39份。各题目分数统计结果用±s表示, 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 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在问卷信度方面, 见习满意度共12个条目, 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 (Cronbach’sα) 为0.906;职业选择影响因素共16个条目, 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 (Cronbach’sα) 为0.830。对于本问卷的效度, 采用专家判断法, 由一名医学教育学专业副教授和一名神经病学系副教授审核并修订。

2 结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

见习前后分别回收有效问卷36份, 其中男16份, 女20份, 有效回收率92.3%。

2.2 学生对神经病学见习的畏难程度及其相关因素

与见习前比较, 学生见习后对神经病学见习的畏难程度明显下降 (P<0.05) 。在其相关因素中, 教学内容分散程度得分见习后明显低于见习前 (P<0.05) ;而教学及训练时间长短、专业基础课与临床实践脱节程度方面见习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2。

注:*与见习前比较P<0.05

2.3 学生对神经病学各项见习内容的满意度

学生满意项分别为带教教师教学态度、查体指导、查房带教、患者及其家属配合程度, 不满意项依次为英文教学、专业外语使用及病种齐全程度, 总体评价较为满意 (见表3) 。

2.4 影响学生未来从事神经病学工作可能性的因素

学生见习前后对未来从事神经病学工作的可能性评分均较低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在其相关影响因素中, 除“科学探索方面无前途”得分在见习后明显低于见习前 (P<0.05) 外, 其他选项得分见习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4) 。

注:*表示与见习前比较P<0.05

2.5 促使学生未来从事神经病学工作的相关因素

见习前有12名学生 (男6名、女6名) 表示出对未来从事神经病学工作的兴趣, 促使其选择该职业的相关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对专业的兴趣、科学探索有前途、专业教师影响、家人支持以及工作使命感。见习后依然有12名学生 (男6名、女6名) 对从事该工作有兴趣, 见习前后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5) 。

3 讨论

3.1 见习前后学生对神经病学见习的畏难程度

分析见习前的调查问卷, 发现学生普遍对神经病学见习有畏难心理, 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比较分散, 增加了见习教学难度。由于目前我院神经内科八年制医学生见习教学为小组模式, 每组13人, 由一位带教教师脱产负责教学, 尽量增加每位学生学习、实践的机会。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神经病学概述、基础知识复习串讲、神经系统查体示范及练习、临床典型实际病例学习 (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病史的书写及分析) 、教学录像学习 (包括典型病例的临床特点、体征及辅助检查) 、专业英语学习以及腰穿模拟操作演练[3]。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模拟演练及PBL教学法[4,5], 以教材为基础, 以问题为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 在带教教师的引导下学习, 以提高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查阅文献能力[6,7]及对专科研究热点的关注[8]。见习后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神经病学见习的畏难程度明显下降, 大多数人认为见习安排较为合理紧凑, 便于记忆和理解,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3.2 学生对神经病学见习效果的评价

在对见习教学各项内容的满意度方面, 大多数学生对带教教师的教学态度、查体指导、查房带教和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程度表示满意, 表明带教教师综合素质在见习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不满意项则包括英语教学、外语使用和病种齐全程度。尽管在目前的八年制教学中, 我院带教教师已加大了双语教学力度[9], 但本调查显示学生仍对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 见习时间短和病房住院患者有限亦极大地限制了医学生见习, 观看教学录像可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弥补。

3.3 影响学生未来从事神经病学工作的相关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对于进入见习阶段的临床医学生而言, 其就业倾向主要来源于兴趣, 而家人理解、就业前景、工作条件、科室待遇对就业影响较小, 这可能与见习学生尚未完全接触临床及无就业压力有关。在本次调查中有1/3的学生 (男女各半) 表现出日后从事神经病学工作的意愿, 促使其未来从事该工作的最主要因素是对本专业的兴趣, 其次是科学探索有前途、专业教师影响、家人支持以及使命感。

以上结果表明, 我院八年制医学生对目前神经病学见习效果总体上是满意的, 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 还需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改革, 如可适当增加见习时间, 选择理论基础扎实和专业英语水平较高的见习带教教师, 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参与科研活动等, 以进一步提高神经病学见习效果。

摘要:目的 了解八年制医学生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效果, 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以正在见习的39名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效果进行问卷调查,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见习, 学生对神经病学的畏难程度显著下降 (P<0.05) ;见习内容中, 学生满意项分别为带教教师的教学态度、查体指导、查房带教、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 不满意项依次为英文教学、专业外语使用和病种齐全程度。结论 八年制医学生对神经病学见习效果较为满意, 但仍存在诸多需要改进之处, 如可适当增加见习时间, 选择理论基础扎实和专业英语水平较高的见习带教教师,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等。

关键词:神经病学,见习效果,八年制医学生

参考文献

[1]Ridsdale Leone, Massey Roger, Clark Lucy.Preventing neurophobia in medical students and so future doctors[J].Practical Neurology, 2007, 7 (2) :116-123.

[2]徐京杭, 雷冬梅, 闫丽娜, 等.八年制医学生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效果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9 (6) :111-114.

[3]苗榕生, 陈江天.应用标准化病人及考试强化型教育进行八年制物理诊断学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1) :73-74, 104.

[4]汪锡金, 干静, 叶民, 等.神经病学PBL教学模式可行性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13) :125-126.

[5]尹又, 黄流清, 赵忠新.八年制神经病学临床见习中思维模式培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9 (12) :958-959.

[6]高聪, 宋兴旺, 林绍鹏, 等.利用网络进行神经病学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 (12) :1332-1334.

[7]梁燕玲, 许治强, 林永强, 等.基于网络平台的PBL在神经病等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2, 11 (9) :924-927.

[8]谷绍娟, 宋治, 张如旭, 等.神经病学教学中培养科研能力的应用和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9) :56-57.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 篇5

摘要 提高七年制医学生硕士阶段临床实习病历书写质量,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还关系到医疗安全。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带教实践,对七年制医学生骨科病历书写的指导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提出首先要强化病历质量重要性的教育,其次要培养围绕“住院目的”为主线的逻辑思维模式。指导病历书写是利于师生共同提高的教学相长过程。

关键词 骨科;病历书写;教学法;逻辑思维

七年制医学生专业临床实习是其硕士阶段的主要内容, 是其成为专科医师之前的重要学习过程,其书写的病案将作为正式病案使用。提高他们的病历书写质量,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还关系到医疗安全[1]以及今后临床工作的适应。本篇论文发表由提供近年在带教实践中,充分发挥七年制医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较快的接受新事物的潜力,对病历书写的指导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也得到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1.提高七年制医学生对病案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病案是诊治疾病的科学依据,教学、科研的信息源头,是医疗质量的具体体现,是医疗实践的法律性文件,是医疗过程中最原始的客观真实资料,医疗保险的原始信息依据,司法举证的法律凭证,对医疗事故纠纷的鉴定有着重要作用[2]。为提高七年制医学生对病案质量重要性的认识,要从两方面着手。

1.1要求每一批刚进入骨科进行硕士阶段实习的七年制医学生认真学习《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将书写病历看作是硕士阶段学习的重要课程,从写好每一份病历入手,养成精益求精,纤毫勿失,严谨细致的良好作风,使病历书写整洁、项目齐全、内容准确、记录真实。本篇论文发表由提供全程强调时限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特别是内涵质量意识。

1.2完善病案质量检查制度,主治医师负责对所带教病案质量以及完成时间进行全程检查监督,正(副)主任医师随时抽查,导师对于每份病案进行最终审查评分。三级带教老师在检查中随时提出修改意见;对书写中出现缺陷的部分随时要求重写;病案质量评分作为硕士阶段学习成绩的一部分,与毕业及学位授予挂钩。培养以“住院目的”为主线的逻辑思维模式病案的主要部分是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包括首次病程记录在内的各项记录,应以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预期效果、可能的并发症、手术适应证、禁忌证等逻辑规律为指导提高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病人在住院之前,收治医师已经与病人就此次“住院目的”达成了初步共识,住院以后,一切工作围绕实现病人“住院目的”展开。这样既体现了以人为本,也是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3]。本篇论文发表由提供因此在书写各种病历记录的过程中,应当以实现“住院目的”为主线的逻辑思维模式为指导,即体现病人此次住院想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采取的最佳措施、存在哪些困难、如何解决以及预期效果等。

2.1主诉和现病史一般应当反映病人此次住院的主要目的。本篇论文发表由提供比如一个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取内固定的病人,同时有一定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必须了解关节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以及此次住院的真实目的,是仅仅取出内固定?还是想在手术的同时通过关节探查手术改善关节功能。

2.2专科检查和辅助检查应根据住院目的有所侧重。比如上述病人,若有手术改善关节功能的进一步要求,势必需要对关节的稳定性、畸形程度、肌力情况等做更详细的检查描述,还要做MRI等辅助检查了解韧带软骨情况。

2.3住院目的初步决定了检查、治疗(手术)方案。本篇论文发表由提供有了初步的手术方案后,需要考虑手术适应证是否明确?禁忌证有没有?是相对还是绝对禁忌?预期效果如何?可能的并发症? 手术疗效的评估等。这些就要求其思维方式则应变“后馈结构”为“超前结构”[4],提前形成程序化、条理化、层次化的思维框架,做出经得起推敲的诊断(包括分型分级)、鉴别诊断, 并在术前完善相关的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其他术前准备工作。这种思维逻辑应当贯穿于病人住院的整个过程,在住院记录、首次和以后的病程记录、术前讨论、术前小结、术前谈话签字以及术后记录和出院小结上有所体现。

2.4以病人“住院目的”为主线的逻辑思维模式,客观上要求整个医疗过程更具严谨性,整个病案更具完整性和逻辑性;同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在与患者沟通住院目的、治疗方案以及疗效过程中,增加了信任,减少了患者不合理预期和实际疗效之间的差距,从而有效降低医疗纠纷风险。指导病历书写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住院病历书写训练是七年制医学生教学大纲中的最基本内容。写好高质量的住院病案,是七年制医学生经过硕士实习阶段须初步掌握的基本技能,对今后工作十分有益。本篇论文发表由提供骨科病历书写有其自身特点,部分项目的规范书写有一定的难度,如专科情况描述。骨科检查法被实习医师以文字描述的方式记载下来,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因此是教学重点。在描述好专科情况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对患者整体诊疗的观念,全身查体也须准确、全面。严谨的逻辑思维,客观上要求医师对疾病的分类分型诊断、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有严格的把握。本篇论文发表由提供近年来随着骨科检查手段和材料学的发展,骨科疾病的诊断分类方法和治疗方法也不断改进,在过去习以为常的治疗方案,现在而言可能是不正确的。在带教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将最新的理论、观念传达给他们,并告诉和以往理念的差异,让他们自己去体会观念更迭的过程。同时也要求带教老师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术前沿。

参考文献 :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 篇6

关键词:医学教育,八年制,临床实践能力

临床医学教育作为医学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培养标准及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国传统临床医学的培养方式比较注重医学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 以教师的课堂授课为主, 和国外临床教育有明显差距。自2004年起, 为促进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国内12所医学院校陆续设立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随之而来的, 如何相应提高培养标准和教学质量, 使八年制临床医学毕业生真正完成精英教育, 已成为高等医学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新的重要挑战。

1 现行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的缺陷

临床实践体系。八年制医学教育实施专门化人才培养, 基本按照“科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临床”的教育模式。延长的学制主要向基础理论倾斜, 临床实践教育存在一定缺陷, 八年制毕业生在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方面往往不能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水平。而教学医院又缺乏能力将其毕业的八年制医学生全部纳入本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系统, 因此八年制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以第二军医大学八年制专业目前实施的“2+2+4”模式为例, 医学基础教育结束后安排4年临床实践, 本意使学生以充足的临床经验为平台, 开展有针对性的临床科研, 但学生进入这个阶段后, 无法立即胜任住院医师的工作, 磨合期较长。此外, 在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 教学内容和学生对临床思维的认知水平不平行, 教学方法随意性大,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考核体制。目前学校八年制学生的临床实践考核方法包括:阶段考核、出科考试和毕业考核, 但这一体系大多是建立在五年制本科生的教学基础上的改革, 并无针对八年制医学生的考核体系。不仅考核内容的深度、广度不足, 对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更是流于形式。因此作为衡量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体系, 也需要随着教育工作者认识的深入不断优化, 趋向合理和全面。

2 从内科学入手加强八年制临床实践教育

根据学校八年制临床专业提出的“以创造力为导向, 临床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的培养目标, 勿庸置疑,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 以内科的临床实践教育为突破口, 举一反三, 能够为其他学科的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参照意义的范本, 改革成果有助于医学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具体的内科临床实践教育改革方法, 国内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 但都提示医学教育必须立足于提高学生兴趣和增加其学习时间投入, 两者缺一不可。现有的教学方法是前人经验的积累, 适用性稳定性较好, 教学改革不宜全盘颠覆, 宜从共性问题入手, 逐步调整, 同时兼顾师资培养。因此, 我们在前人工作基础上, 结合多种教学方式, 进一步优化和整合, 并探索新的考核方法, 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势, 适应八年制学生的需要, 提高教学效能。

3 国外医学生临床实践现状

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效能, 一直是国内外医学教育同行专注的热点。综观近年来各高校临床教学模式探索结果, 比较成形的当属问题教学法 (PBL) 和案例教学法 (CBL) 。在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 PBL方法在临床教学中应用广泛, 香港大学医学院临床教学中95%采用PBL法[1]。而国内PBL教学尽管关注度非常高, 但真正采用PBL教学的院校和课程比例不高。结合本校现状, 八年制学生人数相对较少, 管理相对集中, 有条件优先实施PBL教学。

CBL法教学近年来被国内普遍认同和采用, 对培养现代医学生的能力训练有重要的作用。CBL教学对于临床教学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它的核心是案例, 案例的好坏、教材是否合适、师资力量是否到位都直接关系到这门课的成功与否。由于CBL要求学生有相当的临床理论知识, 教师对教学的投入较传统教学方法大, 所以目前在临床教学中真正采用CBL教学的还不多。

4 新多元化教学法是对临床实践模式的整合和优化

新多元化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多种教学法有机结合, 灵活运用, 做到多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 协同发挥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和灵活运用。具体的实施方法是:①将临床病例和临床技能归类, 分为不同知识点;如贫血的诊疗, 人工气道的建立等;指导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现有水平及知识结构, 以教学大纲为核心, 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小问题, 配合相应的临床病例, 分层次进行学习;②分站式学习。是新多元教学法的基础。主要目的是将看似复杂和凌乱的教学内容, 通过目标设定和集约合成的方式组成多个模块, 以分站授课指导方式实施教学, 突出特定环境、场景下教学实践内容的基本要点, 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内科临床技能培训的过程中, 尽可能将操作上有关联的内容整合在一起, 让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异同。比如, 将环甲膜穿刺,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以及呼吸机的使用整合在一起, 分四站依次向学生传授, 既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 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开放气道后人工辅助呼吸的使用, 更加贴近临床实际, 并将相关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又如我们可以胸穿、腹穿、腰穿、骨穿整合在一起, 既有利于教学的组织, 又有利于学生比较不同穿刺之间的异同和注意要点, 同时也便于考核和实施。③CBL。是新多元教学法的核心。CBL是一种以病例为基础,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提问为导向, 以启发式教育为方式, 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其精髓在于发挥案例和临床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 在《人工气道的建立》一课的授课中, 主要是按分站模式化方式进行授课, 每个学生经过所有四站的学习后, 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 再采取了CBL教学法, 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 根据设定病例情景, 选择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并进行操作, 操作中采用合作式教学法, 加强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判断和临床决策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④PBL, PBL是新多元教学法的出口。经过前面分站学习、CBL等教学后, 最后采用PBL进行总结和深入。学生有了知识准备, 并结合临床病例, 此时已有自己的见解。此时采用PBL教学法, 才能真正起到以问题为导向, 学生为主体, 教师引导为主的作用。学生在讨论和病例分析中再次强化认识, 畅所欲言, 提出不同见解。最后由教师对争议较大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同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

5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 (Mini-CEX) 是“以考促学”的最佳方法

由于我国没有规范统一的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和量分标准, 国内医学院校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采用不同的医学生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为了使临床能力的评价客观准确, 应该将临床能力考核贯穿于临床医学教育的整个过程, 定期对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评价和考核, 使能力训练寓于培养之中。采用Mini-CEX方式对学生进行考评[2]。相比于目前现行的八年制学生考核形式, 具有以下优势[3]:①考核内容全面。目前的临床考核重在考核受试者的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诊断治疗决策等临床技能, 但在考核中会受到时机、场地和病人病情的限制。Mini-CEX考评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 可广泛应用于病房、门诊、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等多种环境, 有利于全面考评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实际的临床处置能力。②简便易行, 不影响临床工作。目前的临床考核每人次约需用时2h, 需要考官和受试者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 通常还需事先安排病人, 占用考官和受试者的大量时间。Mini-CEX考评用时短 (约20-30min) , 无需特殊设备, 随时可以进行, 受试者在完成例行临床工作的同时接受主治医师的评量和反馈, 减轻了考官和受试者的负担。③以考促学, 实现教学相长。Mini-CEX较传统考核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实时反馈”这一环节, 让学生能当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如何改进, 反馈阶段等同于一次“一对一教学”, 学生印象深刻, 教学效果好。同时, 实行Mini-CEX的过程, 临床教师也会检验自己诊治病人时是否符合原则, 实现教学相长。

在前3年采用Mini-CEX考核的基础上, 临床学习的最后1年采用“临床拓展考核”的形式。临床拓展考核的考核对象为有一定临床知识的高年级医学生。由各专科教授组成考核组, 从临床病例入手, 先考核病例相关知识点 (集中) , 再从该病例出发, 提问涉及内科的各个专业 (分散) , 最后对学生的临床知识和思辨过程进行深入提问 (深入) 。只有通过建立这种先集中再分散最后深入, 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 才能科学、公正反应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临床思维养成以及是否具有相应临床能力。

6 新临床实践模式整合和优化的意义和价值

在目前的八年制学生教学中, 虽然也采取了多种教学模式, 但结构散乱, 缺乏系统性, 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处于“自学”状态。新多元化教学法应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采用新多元化教学法的意义在于:①八年制学生的在临床实践的不同阶段, 对临床问题认识深浅不同。结合这一认知规律, 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重组, 将临床技能和临床病例分析放在第5学年和第6学年, 为后期的临床实践打好基础;把有了一定临床知识才能完成的病例分析放在第7学年和第8学年。通过重组, 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及时获得成就感, 又能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成为其发挥主观能动性, 继续进取的动力[4]。②多种教学模式的重新组合。近年来, 我们已在不同层次学生的临床教学中采用了PBL、CBL等教学手段。但毕竟还是较浅层次的实践, 未实现真正意义上基础与临床知识的整合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不一定适应长学制的培养要求。其次, 学生进入临床学习后, 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既往教学中按照教学进程, 对不同的症状学进行PBL或者CBL教学, 但往往此时, 学生的临床背景和理论知识还不能起到主导讨论的程度, 这样学生成主导反而变成了教员占主导地位, 违背了新教学模式的初衷。③新临床能力考核体系的实施有助在实际操作平面公正评估学生的临床能力。一个相对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也是调动教学双方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Mini-CEX模式和临床拓展考核, 在学生进入临床学习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不同侧重点的考核, 由点及面, 再由面及点, 适合长学制学生的考核[5]。通过这样的考核形式, 能避免学生成为“会写会说不会做”的“低能儿”, 也可以避免一些本不该发生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O’Neill PA.The role ofbasic sciences i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clinical curriculum[J].Med Education, 2000, 34 (8) :608, 613.

[2]Malhotra S, Hatala R, Courneya CA.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ts’perceptions of 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J].Med Teach, 2008 (30) :414-419.

[3]Iasya G, Susan S.Evaluating competence in medical students[J].JAMA, 2004, 291 (17) :2143-2151.

[4]Eugene C, Nancy J, Elizabeth B.Enhancing clinical skills edu-cation: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of medicine’s clerkshipclinical skills workshop program[J].Academic Medicine, 82 (7) :690-695.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 篇7

1 目前八年制医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欠合理

学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长学制教育不是简单的五年制的延长和课程累加,而是有很好的设计和组合[4]。目前八年制医学生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总的课程太多,而且分布不均,学生的学业压力大;二是绝大多数都是理论课,有关临床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少,仅有《外科手术学基础》、《诊断学》。《外科学》的授课以理论为主,见习课也是以老师讲、学生听和看为主。因此,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临床技能的练习和培训。这样的结果一方面降低了临床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实际上降低了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

1.2 教师队伍和教学方法与八年制的培养要求不相适应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的方面非常重要[4]。尽管八年制的临床教学已有4年时间,但是大多数临床授课教员的授课方法还比较陈旧,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没有得到普遍采用。分析原因有二:一是目前绝大多数的教师接受的都是“5+3+3”或是“5+5”的培养模式,又缺乏与国外的交流,所以不熟悉八年制教学的特点和方法;二是授课的教员大多数是临床医生,医疗工作繁忙,没有在八年制的教学上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尽管教学领导部门对教员的质资和上课的要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实际上八年制学生的临床教学与五年制的基本一样。

1.3 当前的医疗环境制约着学员的临床实践

从目前医疗环境的变化情况来看,实习学员遇到很多新问题。特别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与《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患关系逐步从传统的医方主导地位、患者盲从型的模式,向医患关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模式转变,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步提高,提供给教师进行真人示教的机会逐步减少。这极大地影响了临床技能教学任务的完成[5,6]。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通过培训掌握扎实的外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作为每个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必经之路。

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核的结果来看,刚毕业的本科生各方面比较优秀的为少数,大多数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缺乏较完整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技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询问病史主次不分、条理不清,不能抓住重点,对于一些与本疾病关系密切的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忽视不问,以致病史不能正确采集;②疾病的诊治中,诊断思路凌乱、模糊,考虑问题比较局限,甚至凭印象进行猜测,缺乏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诊断不规范;③体格检查基本功不扎实。主要表现在动作生疏、操作不规范,对检查的内容、检查的目的不清楚。临床上不常用的检查则更明显[5]。因此,从现行的临床医学教学效果看,临床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急需加强。

2 几点措施和方法

国外八年制医学教育开始时间早,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临床教学方法和体系。在美国等国家极其重视实习前阶段的临床技能培训,明确提出“不要把临床技能培训的任务留给教学医院(实习阶段)”[7]。大量采用多媒体辅助和模拟教学[8]、同伴互助学习、小组学习[9]等教学模式整合临床基本技能培训课程,医学生自步入临床实习伊始,就已经拥有了较熟练的临床技能并因此充满自信[9],从而较快地完成从医学生到准医生角色的转换,保证了医疗和实习质量。根据我国目前高校八年制临床教学的实际,在临床教学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2.1 完善课程设置,将临床技能的教学贯穿于临床教学的始终

八年制临床教学中应增加临床技能训练的课程。在开始阶段,以选修课或第二课堂的形式实施,最后变为必修课。技能培训的内容应是必修课部分的延伸和拓展。临床技能教学应根据八年制学员的教学进度,根据学员的阶段特点,有计划、分阶段地将临床应用的基本临床技能让学员全部掌握。以进入临床实习为界,可将临床技能教学分为实习前阶段和实习后阶段。实习前阶段重点要从基本的临床技能做起,使得学员在实习前对临床常用的基本操作就非常熟练。实习后对那些基本操作得心应手,提高学员实习的信心和效率,提高学习效果。

临床技能教学和培训应以临床技能中心为基地,由临床医生授课,授课的内容应与国家医师执照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一致。此外,还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临床技能大赛;派遣队伍参加校际临床技能大赛;邀请学生、临床医生参与新式模拟设备的论证活动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实施,同学们对临床技能的学习热情会有极大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2.2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应让他们对八年制的医学教育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其次,应创造各种条件,到其他高校或国外去学习或访问,提高教学水平,尤其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案例(临床)教学法(CBL)教学、问题教学法(PBL)教学等。第三,要加大在八年制教学方面的投入,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在八年制教学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保证八年制的临床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3 积极探索新型临床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

综观近年来各高校临床教学模式探索结果,比较成形的当属PBL和CBL。在国外和香港,临床医学教学中PBL方法应用广泛,香港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教学95%采用PBL法。而国内PBL教学尽管关注度非常高,但真正采用PBL教学的院校和课程比例不高[10]。因八年制学生人数较少,可优先实施PBL教学。CBL法教学是基于案(病)例的教学方法,为近年来国内外普遍采用,对于培养现代医学生的能力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11]。CBL教学对于临床教学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它的核心其实是案例, 案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门课的成功与否。有条件的学校应安排资深教授编写案例,并安排教师出国学习。但是,在临床教学中真正采用CBL教学的还不多。

OSCE是一种以客观方式评估临床能力的考核方法,即在模拟临床场景下,使用模型、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甚至是真实病人来测试医学的临床能力。此方法可弥补床旁考核的不足、保障标准化的考核环境、提供难易程度相近的病例、尽量减少主考官的可变性因素等[12]。对八年制学生的培训和阶段考核采用OSCE,有利于增加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机会,同时可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我校自2005年伊始,将OSCE评价体系引进应用到各医学专业毕业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3]。

2.4 借助先进的技能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先进的教学平台是保证临床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近年许多医学院或临床医学院都投入巨资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基本能真实模拟一个医院的各个环节。临床教学中心应为学生提供同伴互助练习和小组练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模拟医院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评价体系,即OSCE考核体系[12,13,14]。这其中的关键是真正建立多站式的考核体系、拥有稳定的标准化病人(SP)队伍和考核队伍[13]。多站式内容的设置可根据八年制学员不同阶段设置不同难度,尤其是在临床实习第一阶段结束和毕业前的考核中,难度的设置要与八年制的培养目标相符合。

发挥医学网络课程的作用,为八年制医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网络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该课程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为教学训练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有力的保障,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借助医学网络课程,学生可随时在线学习有关临床技能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为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复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现在,八年制学生上网非常方便,网络课程的应用没有任何障碍。但是,在网络课程建设中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或缺陷,使得网络课程的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如网络课程的互动环节薄弱、内容不能及时有效更新与维护、忽视教育理论方面的指导、缺乏对教与学的系统设计的问题等。因此,在建设网络课程时应认真分析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教学媒体,科学的设计,从而提高网络课程的质量和效果[15]。

通过以上的措施,将切实提高八年制学员的临床技能素质。从而使其在进入临床实习后,能较快地完成从医学生到准医生角色的转换。最终提高八年制学员的临床技能和临床实践水平,为全面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八年制医学教育是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解决临床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其重要基础。目前,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临床技能教学内容少,方式单一,教师队伍需要提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学生临床教学效果。因此要加强临床技能教学。通过完善八年制医学生的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构建功能完善的临床技能培训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临床技能培训方式,可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临床医生奠定坚实基础。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 篇8

1 以病例为中心, 病例与书本相结合

近年来, 各大医科院校均在临床医学八年制的教学中推广了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最早在1969年的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 由美籍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引入医学教育领域。PBL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 以医学生为主体, 以小组讨论为形式, 在辅导教师参与下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式研究的教学模式[2]。在临床工作中, 一切问题的根源均源于临床病例。因此, 在甲状腺外科学的实习课中引入PBL教学法, 就必须以病例为中心, 在病例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法也可称作病例导入式教学法 (case based study, CBS) 。CBS是根据PBL教学法原理设计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式, 其基础在于病例的引入。林少辉、刘家祯等[3]通过试验对CBS和传统教学法进行了比较, 发现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法较之传统方法, 提高了学生的病例分析题得分。而病例分析题得分可看作是学生病例分析能力的量化体现。但是, 以病例为中心并不表示完全脱离书本, 书本是理论知识的代名词, 缺乏基础理论知识的病例讨论, 只能是泛泛空谈, 并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在本次2007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带教过程中, 作者同样运用这种以病例为中心的病例导入式教学法, 引入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I期T2N1M0”病例。令学员自行采集病史后, 总结出病史特点并参照书本提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然后列出应当完善的辅助检查, 再根据学员自行查阅资料得到的第三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治疗指南拟定出治疗方案[4], 最后由学员提出病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加以讨论[5]。最终, 作者发现2007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全体学员在外科学期末考试甲状腺外科部分的平均得分较以往有明显提高。

2 以手术为核心, 手术与解剖相结合

众所周知, 所有的外科均以手术为核心, 甲状腺外科自然也不例外。因此, 在临床医学八年制的甲状腺外科学带教过程中, 必须正确把握手术这个核心, 建立围手术期概念, 明确每种疾病的手术指针及手术并发症。而所有手术的成败都依托于主刀医师对甲状腺局部解剖位置与毗邻关系的熟知程度。熟知程度越低, 术中出现喉返神经麻痹、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气管或食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然而, 甲状腺局部解剖又相对比较复杂, 颈总动脉、迷走神经、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气管、食管等重要解剖结构都在这个狭小的区域内走行。如何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局部结构是一个较大的难题。作者在带教过程中发现, 以往的颈部解剖挂图配合人体模型的讲解效果并不好, 由于信息量过大, 容易使学生在局部解剖位置上产生模糊与混淆。周艳等[6]提出指导学生绘制甲状腺血管系统和周围毗邻组织关系图的方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作者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带教过程中, 尝试将情景教学法[7]引入甲状腺局部解剖的复习。即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分别扮演甲状腺及周围的毗邻结构, 进行“集合-解散”训练。“集合”时, 学生自动站在相应位置, 以模拟甲状腺及周围结构的位置和关系, 然后“解散”, 重复数次后, 学生不仅能掌握甲状腺局部位置关系, 也保证了甲状腺外科学实习课堂的轻松气氛。

3 以医德为重心, 道德与技术相结合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过渡。当代医学模式转型的完成对临床实习医生的医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阶段, 我国的医患矛盾显得比较突出, 从哈医大杀医事件到浙江温岭杀医事件, 无不是对医生仁心仁爱的挑战。根据朱晴月等[8]对江西某三甲医院进行的调查, 有1/3的患者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由此可见, 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教育水平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但是, 杨烁等[9]的调查结果显示, 作者所在校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普遍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 在本次临床医学八年制的甲状腺外科学实习课中, 必须注重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 即以医德为重心, 倡导道德素质与技术素质并重。具体而言, 一方面, 带教教师须以身作则, 以自身良好的医德、医风在潜移默化中带动学生, 树立优秀的医德模范, 尊重患者的权力, 在生活、心理、病情等方面全方位的关心患者;另一方面, 增加实习学员与患者的直接接触机会, 使他们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学会“以患者为中心”来思考问题, 自主建立互信互利的新型医患关系。

4 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意识

临床决策具有紧迫性、风险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元性与个体化等几大特性, 要求临床医生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高超的决策技巧和缜密的临床思维, 而缜密的临床思维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关键作用。因此, 在临床实习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化道路上, 势必重视对临床思维的培养[10]。张锦英等[11]总结了医学生临床思维的缺陷处, 主要在于无法横向和纵向的进行知识串联, 无法把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主要矛盾, 缺乏系统性的整体思维以及无法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结合四个方面。作者在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带教过程中发现八年制实习生同样具有以上问题。对此, 必须要求实习学员思考问题时, 以病理、病生为出发点, 从机体全身的角度采用“三分法”的模式考虑问题, 而非拘泥于甲状腺、甲状腺血管系统及毗邻神经进行“是与非”的思维模式。另外, 增加更多适合八年制实习学员的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和专题讲座[12], 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自身临床思维的机会。

5 注重科研思维的创新意识

八年制医学生是未来的高尖端人才, 必须注重临床与科研两方面的培养才能符合创造型、开拓型、实用型的培养目标。杨炼红等[13]在八年制的神经病学见习中提出了研究式教学法的概念, 并发现如此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见习学员的理论考核成绩, 还提升了学生对神经科见习的满意度。作者在带教过程中, 借用了“研究式教学法”这一概念, 首先向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学生介绍了甲状腺外科学现有的科研方向及各个方向的科研进度。随后, 在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在病例中发现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并进行讨论。将问题凝炼后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总结资料与病例问题相结合。最后, 由学生制作幻灯进行汇报, 科室专家教授进行指点、讲评。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科研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 篇9

1 加强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1.1 加强八年制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是新的医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医学是研究人并最终服务于人的科学,与人的生命、健康、幸福、安危及社会文明进步密切相关,它的本质属性就包含着人文性。进入21 世纪,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把服务对象看成是生物的、社会的、有主观意识的人。这种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认识上的飞跃,把医学科学推向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其中包括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学、社会学等范畴。医学模式的转变就必然要求医生不仅要了解疾病,还要了解病人心理、人格特征、社会因素、个体差异,与病人建立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关系,才能实现治疗目的。这就对医学人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教育,尤其是担负者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任务的八年制医学教育,就应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是医学人文性复归的客观要求。可以预见,八年制医学生必须具备医学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维知识结构,才能迎接21世纪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1.2 加强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医学的人文精神以生命为本,追求医学的人性化,重视医学关怀。只有注入了人文精神的医学才是完美的医学、真正的医学。1993 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21 世纪的五星级医生,应该是健康的提供者、医疗的决策者、心理的交流者、社区的领导者及组织的管理者”[1]。其中涉及到的决策、交流、领导和管理能力都需要通过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来培养和塑造。因此,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2]。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医疗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的人文底蕴的医学生,才算得上是合格的医学人才。

1.3 加强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医患关系异常紧张,良好的人文知识是必须具备的。面对日益增多的医患纠纷,人文关怀应该是化解医患矛盾的最好办法。目前,各种医患矛盾日益凸显,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医学培养体系缺乏人文教育。八年制医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接触社会较晚,并且大多都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对当前医疗卫生领域出现的问题常常表现出无所适从。因此,医学院校要加强对八年制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增强他们的医患关系意识,提高他们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他们才能有效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妥善解决医疗纠纷,避免医患矛盾激化,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这也是时代发展对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

2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目前,大多院校对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削弱了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而八年制医学生自身在校期间也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轻视人文素质修养,“书生气”十足;再加上学制长,对社会接触较晚,他们常常表现出对社会及一般的人情风俗缺乏了解;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在医患沟通技巧上缺乏应对策略。加之教师偏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往往忽略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进入医院见习、实习后往往出现难于张口(询问病史)、难于动笔(书写病历)的情况,因此很难迅速适应医疗工作。很多人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会因同样的问题影响生活与工作,其中医患矛盾就是很突出的一个方面。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在完成内科学理论课程学习后进入临床实践的第一步,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的桥梁,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意识、临床技能、医患交流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见习内容包括各个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及预后分析等,既有理论教学部分,又有实践教学部分。尽管八年制教育学制长,但由于同时肩负科学研究、专业培训等多项任务,因此集中于临床见习的课时并不多,甚至比五年制医学生还略有减少。如何在有限的见习教学课时中更好地全面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医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这就要求带教教师将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有机地贯穿于内科学见习教学的全过程,在每一部分都融入相应的人文精神,将医学专业技能、与病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良好的医德医风的培养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将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法律等学科知识引入其中,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精神教育,这将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树立高尚的医德理想会起到事半功倍、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体会

3.1 加强“珍爱生命,关爱病人”的人道主义思想教育

古人称医学为“仁心、仁术”,纵观我国的医学史,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到明代的李时珍,这些世代流传的医学名家,之所以被人称道至今皆是由于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更有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求恩大夫以及抗击“非典”时期的钟南山院士等,他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治病人,他们那种不怕牺牲、治病救人的宝贵精神正是当代医生仁爱之心的体现。珍爱每一个生命、关爱每一个病人是我们每一位临床医生都应具备的仁爱之心。病人是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在临床工作中,每天都要面对痛苦不堪的病人,他们不仅躯体饱受疾病的折磨,精神也处于失控之中,因此也是最需要关爱的人群,切实了解他们的需求,对他们施以人文关怀,有时对疾病的预后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正是通过这些细微真切的关爱,来体现“珍爱生命、关心病人”人道主义精神并使我们的见习医生得到培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医生道德退化,金钱至上的思想日益昌盛,因此,我们在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的同时,还应注重消除社会不良倾向的影响。

3.2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体系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八年制医学生直到第4年进入临床见习时,才能真正接触患者,造成基础课与临床课教学内容不能有机结合,加之缺乏有关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这就直接导致医学生在见习期间与病人交往中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因此,为克服上述弊端,加强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在内科学见习期间,构建合理的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体系,增设医学心理学、医学美学、医学法学、医患沟通技巧等选修课,强化沟通技能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3]。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医患沟通本身的课程特点,在书面教学的基础上,采用情景短片教学、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和角色模拟、竞赛演讲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式,着重从心理、语言、行为等多角度、全方位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建立一套易接受、可操作性强并能广泛应用的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体系。通过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考核,一方面提醒学生高度重视医患交流技能的训练,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另一方面探讨医学生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医患沟通培训体系。通过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技能的规范化培训,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为其今后成为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提高临床见习医学生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医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因为他们的工作事关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患者的生死大权掌握在他们手中,医生稍有疏忽就可能失去一条生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早1分钟和晚1分钟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因此,作为一位即将踏上医学工作岗位的八年制见习医学生来讲,从一开始就要加强责任心的教育,而责任心的培养是在实际工作中慢慢积累起来的,仅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我国相关医疗法规的不断完善,医疗活动也逐渐规范化,一切医疗活动均必须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进入临床见习的医学生,首先要学习的是医疗文件的书写,由于医疗文书的书写有严格的书写规范,如果书写不规范,可能造成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而病历的书写在医学教科书上只是从医学的角度讲述书写的方法,而在临床实践中其重视程度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我们的医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以及客观的社会经验不足,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和矛盾,因此,在临床见习时期,结合具体事例,采取现场教学,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尤为重要。

3.4 充分运用教师的人格魅力,言传身教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来说就是活榜样。医学院校教师应该具有高深的学科造诣作根本,高尚的人文修养作灵魂,这样才能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无形的人格魅力。利用这种力量,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培养职业道德。教师带领学生到医院见习时,应尊重、关心体贴病人,检查要细心、耐心,注意礼貌,为病人保守医疗秘密,对病人不分年龄、性别、民族、职业、贫富,都一视同仁,结束时要谢谢病人。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处处为病人着想,而且还要向学生介绍本院一些德艺双馨的老教授的先进事迹,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树立榜样。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 一些患者由于自身原因没能及时缴费造成大额欠费,但在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时带教教师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患者病情,积极进行救治,挽救生命。教师这种“身教胜于言教”的行为会感染学生一起参与抢救,引导学生辨别清楚何为真、何为美,培养“准医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

3.5 在临床见习教学的各环节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在采集病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讲授有关问诊技术性和程序性内容以外,更要将哲学的普遍联系、辩证发展、病人个体差异和巧用过渡性语言等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结合医患沟通选修课的学习,采用情景化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在体格检查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让学生形象地观察到对被检查者态度和蔼、查询细致、检查动作轻柔、以被检查者为中心、检查过程中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对被检查者的影响等教师行为模式,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模式。在病历书写的带教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病历书写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和全面,叙述要条理清楚,语句要通顺、流畅、字迹清晰、不能涂改,同时还要将其与医德规范中的“严谨、求实”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突出病历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具有的法律效力,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在讲授实验室检查时,应反复穿插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实验道德的内容,强调各种检查均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选择实验室检查时要从实际出发,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创到有创,凡是能用较低检查手段明确诊断的就不得选择高一级手段,这样既能减轻病人不必要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又节约了卫生资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医德观念。

总之,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医学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医学教育中校园人文素质教育相对缺失的情况下,在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责任感、法律意识和医患沟通能力等人文素质培养是不可或缺的。注重人文医学素质教育是未来医学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沈秀敏,姜能志.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2009(3):680-681.

[2]赵晋龙,何黎升,龚振宇,等.加强临床教学中的人文思想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1):59-64.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 篇10

1 双语教学的理解及定位

英国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的定义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换言之,双语教学是一种宏观上的概念,指以母语与非母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的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可随国家、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1]。就我国医学院校而言,主要是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进行教学。开展医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双语教学从听说读写上培养医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包括查阅外文文献、对外交流)能力,用英语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利用英语来学习医学知识,能够以英语为工具,紧跟学科前沿,掌握动向,与世界对话。而对于教师,并非通过双语教学来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而是通过外语传授医学学科知识。要求教师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又不绝对地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是通过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间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二者相得益彰。

2 开展解剖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当前生命科学的形式需求

随着21世纪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WTO,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并深入到各个领域,一些医学难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医学科学家的共同努力。英语作为国际化的语言,它的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的语言载体功能以及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桥梁作用更加彰显突出。医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成果大部分出自发达国家,且80%以上以英文形式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杂志或在国际会议上交流[2]。我国现有的医学科学水平距世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一段差距,国内的医务工作者英语能力欠佳,缺乏应用英语进行交流以及及时掌握国际医学科研动态的能力。因此,高等学校培养具有较强英语运用能力人才的任务日益紧迫。

2.2 八年制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为适应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及国际接轨的需要,同时也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培养原则[3]。目前,包括我校在内我国共有十二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4],向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高峰冲击。我校从自身军事医学院校的使命和国家教育政策出发,制定了八年制培养目标,除了强调宽厚的理论基础,较高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科研创新素养,还强调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有较好的沟通技能和与他人(包括国际)交流协作的能力及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大发展潜能的高级军队医学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时期军队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需要[5]。因而培养良好的专业英语运用能力是我校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重要实践内容之一。

2.3 学生前期课程的学习情况所决定

为培养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学校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建立理、工、文、医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和重庆大学一起对2005级八年制学员进行联合培养,通过理工综合班两年的时间让学员获取相关理工科基础知识,之后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优势专业继续一年的学习,进一步提升理工知识素养。经过三年的前期教育,使学员具有了较为深厚的工科知识底蕴和人文素养;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全国计算机二级100%通过,三级通过率超过70%;英语方面,94.7%的学员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六级通过率超过68.4%,但是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相对薄弱,特别是医学英语词汇、外文阅读等方面尤为欠缺。这要求对医学专业学生的英文水平进行提高,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2.4 大体解剖学课程特点的要求

大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发展规律基础医学的主干学科,不仅与生理学、病理学紧密相关,更是诊断学、外科学的基础。据统计,人体解剖学相关或者派生专业词汇占医学英语词汇的70%以上[2],因此掌握解剖学英文专业名词,可以延伸到掌握其他医学学科的词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对于课程中的一些抽象概念,英文原著可以表述得更加准确,这是单用汉语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大体解剖学开展双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3 大体解剖学双语教学的实施

大体解剖学讲授的是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医学讲解实际病例相比,显得有些枯燥无味。为营造宽松、活跃、和谐的学习氛围,解剖学教研室八年制教学组的教师针对八年制学员的具体情况以及解剖学知识的重要性,对八年制医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双语教学:

教材使用。教材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杨惠君主编的《实地解剖学》(2002年第一版),此外学校还专门为八年制学员配发两本英文版教材,一本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柏树令主编的教材《Human Anatomy》(2007年第一版),另一本是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王怀经主编的《REGIONAL ANATOMY》(2006年第四版)。

教学实施。课堂授课由教学经验丰富,能熟练、准确地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的教师讲授。每次上课前老师以讲义的形式给学员印发相关的英语资料,列出重要而常用的解剖词汇,同时用中英文给出5个相关问题、2至3个英文病例,引导学员对下次课的相关内容进行预习。

多媒体课件制作上,教师文字言简意赅,图片直观易懂,动漫通俗形象,使复杂问题简明化、抽象问题直观化、整体过程分解化、静止知识动态化。如在讲授肝门静脉系统时,教师通过一张图像,把肝门静脉和上下腔静脉的吻合网络展现得淋漓尽致,并把重要的吻合支路用不同的颜色和中英文名称注解。然后用动画的形式示意当肝门静脉高压时,静脉血沿每条吻合支路的逆流情况以强化门静脉的结构系统,并分析门静脉高压静脉血逆流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及展示其临床病症图片。再一起分析讨论相关的英文病例,由大家一起进行总结,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这种教学方式使学员不但轻松地掌握了门静脉系统而且对解剖学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体会的更加深刻。

实习课上以串讲-提问-回答-点评的方式进行。首先由教师进行简单示教,在标本上用中英文描述结构,强调重点及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学员分组动手解剖标本。教师再以组为单位进行结构串讲总结,以口语化的简单句型描述结构,讲解专业词汇和术语,关键词汇多重复几遍,分析词根、前缀和后缀,介绍构词规则和演变,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随后,分析讨论之前印发的问题和英文病例,由于大家对实际病例较为感兴趣,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对英文词汇也跃跃欲试的去复述。

每一章节结束后,教师再给几个英文案例,要求学员以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并以PPT的形式用英文在理论课上对自学内容进行汇报。然后由教师再针对各个病例串讲总结相关结构,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结合,展现生动、形象的人体结构。这种教学模式使学员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既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复杂繁琐的解剖学结构和相关的专业词汇,同时也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面对繁多的词汇,复杂的结构,刚开始学习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困难,教师针对这一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增加口语表达、PPT中英语比例,使学员较快的适应双语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为了达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目的,课堂教学结束后通过到实验室、上解剖学专业网站和网络课程三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在实验室里,面对标本,学员相互串讲、不断用中英文复述结构;通过教研室网站完成相关作业并提交,由老师作出点评,查缺补漏;同时在网络课程和老师推荐的网站上查看解剖图谱,观看视屏、动画和一些相关的中英文病例,多途径提高医学生的英文水平。

教学反馈。经过两个月的学习,进行了第一次解剖标本考试,考试结果并不理想,仅有65%的同学达到优秀。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和学员开了座谈会,纠正对双语教学的错误理解,分析总结过去的教学方式,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得出最适合的中英文比例,PPT中70%、口语表达中50%的英文为最优比例。

4 大体解剖学双语教学的效果比较

按照八年制的考核要求,在期末考试中英文试题比例占50%,而五年制的英文比例仅为10%。在难度系数高于五年制的情况下,采用双语教学的八年制学生成绩明显优于采用单一汉语教学的五年制(八年制平均成绩为80.5分,无不及格,五年制平均成绩68.97分,有3%不合格)。经独立样本t检验,P值为0.04,小于0.05,说明八年制双语教学的学生成绩与五年制非双语教学的学生成绩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双语教学,学员掌握了解剖学的一些专业英语词汇,具备一定的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英文学术报告也逐渐能听懂,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5 大体解剖学实施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大体解剖学是八年制医学生踏入医学殿堂的起步课程之一,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双语课堂,既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又努力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使医学生不仅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与单一的中文教学相比较,双语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用中文描述不清的抽象术语用英文常常能更好的进行理解,同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英语的运用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但是英语毕竟不是母语,由于语言环境是汉语,理解方式和思维习惯也是建立在汉语之上,刚开始会很难适应,对知识的理解只局限于几个单词,由于专业词汇很多,大部分为生词,既要理解英语又要去理解专业知识,思维速度会明显低于汉语,难以兼顾。因此在双语教学试行中,教员要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员接受双语教学,交互式的融洽课堂氛围提高学员的积极性。课前认真备课,保证学员对课程内容有效掌握,再循序渐进增加英语教学的比例,最后按中英文的最佳比例进行授课以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否则盲目的进行双语教学,以牺牲专业知识为代价,一味的追求英文的比例,必然造成学员的理解障碍,只会拔苗助长,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目的。对于学员,要意识到双语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从思想上接受双语教学,积极参与进来,努力去适应。按照老师的要求,课前认真预习,熟悉专业词汇,听课时会更容易把握一些,课后认真复习,尽可能多的运用专业英语总结重点。另外,作为八年制的学员,在新兴的八年制教育和双语教学模式下,有责任和教师一起探索一套适合于八年制学生的教学方法,总结出一套适用、高效的医学双语教学模式,为培养高素质的八年制医学人才,提高生命科技的竞争力,使医学教育和世界提早接轨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根据我国卫生服务的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教育部与卫生部共同提出应逐步扩大长学制医学教育。第三军医大学从2004年起开始招收八年制医学生,并对其实行双语教学。本文从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等方面介绍了在大体解剖学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八年制,大体解剖学,双语教学,医学生

参考文献

[1]何兴祥,刘伟,沈清燕.医学双语教学探析[J].医学教育,2004,3:23-24.

[2]熊鲲,黄良,曾志成.人体解剖学实习课双语教学浅谈[J].实用预防医学报,2003,10(6):1020-1021.

[3]夏欧东,林新宏,曾志荣.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目标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0):901-902.

[4]伍文星,杨彬.创新八年制教育管理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J].医学教育探索,2008,7(5):455-456.

上一篇:移动支付下一篇:广泛性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