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制预科生论文

2024-05-11

两年制预科生论文(精选4篇)

两年制预科生论文 篇1

一、引言

据了解, 来自新疆的两年制预科生 (以下简称为学生) 大多在高中毕业前并未接触过英语;仅少数学生学过英语, 但是水平并不高。而教学大纲要求:通过两年的预科英语学习, 英语水平要达到《英语新课程标准》八级目标。这样的要求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倍感压力, 更有些学生竟有放弃英语学习的想法。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大多对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评价过低, 个别学生是迫于结业要求而学习英语, 这些现象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偏低有直接关系。因此, 正确有效的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便尤为重要。

二、“自我效能感”概念及形成条件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行为操作前对自身能在哪个水平上完成该任务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这一概念提出后, 相继有很多学者提出解释及提升。后经研究班杜拉等学者发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通过以往的成败经验;二是通过他人的示范效应;三是通过社会劝说, 告诉他们具备获得成功的能力;四是通过情绪缓解和胜利唤起。”

三、培养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经过笔者调查发现,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英语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学习中遇到困难后的解决态度、学习的努力程度以及学习策略的应用都会产生影响。自我效能感不是一项技能, 而是对完成某特定任务所具备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那么, 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简述如下:

1.制定学习目标, 创造学生成就感。教师应在课前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达到目标的快乐, 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教师在讲新课前要讲清该课的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自己定制学习方案, 将问题具体化, 比如要学会哪些重点句型, 掌握多少单词等。教师再对每位学生提出的目标进行评估制度, 使之能在结课时达到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 提高成就感;可在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记笔记, 记重点、难点及确定课后复习重点;也可不定期抽查每位同学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及目标完成情况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2.选出“模范生”。对学生来说英语学习过程是艰辛的, 需要有个方向标, 使自己始终坚信别人能做到的, 自己也同样能做到。榜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里指的“模范生”并非我们常说的品学兼优者, 而是在学习中能够达到自己制度的学习计划, 成绩稳步提高者。

3.关注学生学习动向。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 适度提醒。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当目标达到时, 提醒学生努力是一定会得到回报的, 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完成任务;当目标未完全达到时, 指导学生如何更好的制定学习方案, 提高学习方法, 并给予鼓励。这里注意要因材施教, 提醒学生不要过分要求自己, 成绩不可能总是在提高, 告知学生持之以恒才最重要。

4.提高学习策略。好的学习策略可以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教师应指导学生提高自我学习意识及策略。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 使小组内成员互相督促, 互相学习, 对学习中遇见的困难及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交流, 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5.创设机会, 提高学生成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学生总提出英语单词记不住, 语法、句型分不清。记过后没几天又忘了, 这样的现象让他们很气馁。换句话说, 他们没有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成功与喜悦。所以应尽量创设成功学习体验, 让学生更有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师可在课上针对将被提问的学生制定问题, 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在课堂上的前几分钟, 给学生提前分派任务-讲故事、唱英文歌等, 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参与活动, 由于提前有准备, 学生都能体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6.采取多样评价方式。现今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评价更侧重于期末考试成绩, 使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期最后几天多背背就行, 无法使知识内化。笔者认为可以多方位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评价, 使学生积极性更强。除了平时的考试卷评分之外, 还要采用其他形式的综合评价。如:学生互评、书写评价、课堂发言评价、作业评价及英语知识竞赛中表现评价等。评价要分阶段, 如一月一评一总结, 让学生能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学习情况。

总之,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指导意义。如何更好的培养自我效能感, 除了前文提出的几项建议外相信还有很多方法, 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更新, 总之, 只要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达到策略型自主学习的效果就可以试行。

参考文献

[1]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88.

[2]Richard I.Evans.Albert Bandura:The Man and His Ideas-A Dialogue[M].Foreword by Ernest R.Hilgard Praeger, 1989.

[3]周文霞, 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 01.

两年制预科生论文 篇2

关键词:听力策略,预测,模仿,辨音

听、说、读、写是学习英语的必经之路。听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技能, 摆在了首要位置。英语其它三方面的学习都建立在听的基础之上。不写没有读过的语言, 不读没有说过的语言, 不说没有听过的语言。因此, 我国在推进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 尤其加重了对英语听力的重视, 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英语听力比重提高到了35%。听力在英语学习中尤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预科班专门为少数民族开设,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帮助学生巩固高中知识, 又为学生的未来大学学习奠定基础, 使学生能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和学习。在预科生中, 来自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备受关注。来自新疆的预科生有本民族语言, 相对于其它少数民族来说更具特殊性, 因此, 其英语学习策略值得研究。英语听力作为英语学习的入门, 英语交际的开端, 在新疆预科生的英语学习中更是不容忽视。

一、新疆班预科生英语听力现状

首先, 学生听力水平参差不齐, 整体听力水平差。由于英语不在新疆学生的高考范围之内, 所以英语在中学教育中不作为主要课程。有的学校作为副科课程, 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英语课程。在北疆地区, 由于经济较发达, 教育资源相对丰富, 所以学生较早开始接触英语学习。来自北疆的学生, 例如来自乌鲁木齐, 克拉玛依, 哈密等地, 学生的英语听力相对于南疆的学生好。而南疆的学生普遍英语零基础, 听力水平差, 口音重, 因为他们在中学期间没有接受过英语的学习。但是, 即使是中学进行英语学习的北疆, 英语也只是作为辅助性课程, 学生对英语重视程度不够, 因此北疆学生的听力水平与汉族学生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换言之, 新疆预科生的听力水平整体偏低。

其次, 学生听力理解的较慢。新疆预科生大部分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 他们有本民族的语言。在练习英语听力时候, 容易受本族语言的影响。一方面, 语音问题, 会出现音位缺失现象。另一方面, 听力理解问题。新疆预科生需要先把听到的英语在脑海里面译成汉语, 再把汉语译成维吾尔语, 才能理解听力材料。因此, 在听力的学习当中, 听力理解的较慢。

二、提高新疆预科生英语听力的策略

1.分层次教学。由于新疆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要改进这种不均等的情况, 进行分层次教学较好。如果人数多, 可以分为AB班级;如果人数不多, 则可以小组教学。我校作为少数民族预科基地, 来自新疆的学生将近250人, 因此将新疆预科生经过入学考试编为AB两个等级的班级。AB班采用分层次的教学大纲, 具体内容有所区分, 考核方案也有所区别。就听力方面, A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较B班的好, 因此课堂可以做一些稍微复杂的文本听力。B班的学生则更多的是在巩固和学习基础听力。在上课期间, 放慢听力速度, 反复讲解听力材料。经过一年的分层教学, 发现学生有更强的进取心, 甚至有同学课后也进行自我听力的训练。

2.加强语音模仿及辨音训练。对听力的掌握很大程度决定于语音。新疆预科班学生受本土语言影响, 语音具有浓重的口音。要提高听力水平, 必须进行语音训练。首先注重模仿训练, 听录音跟读语音语调, 每一节课都要进行相关训练, 严格要求每位学生参与。四位同学一小组进行纠音训练, 老师监督。其次是辨音训练, 把相近读音的单词进行语音对比, 加深学生印象。也可通过绕口令训练, 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材料预测。预测、推理、验证是英语听力的三个过程。通过预测, 将已知的信息去推理即将听到的文本材料, 帮助学生建立听力文本与相关的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 更利于握听力文本的关键内容, 也更容易所搜到听力答案。在听力开始之前, 训练学生利用已知听力选项对材料进行预测, 并在听力过程中验证推理。让学生参与讨论, 激起学生兴趣。

4.建立在理解之上的复述策略。选择由易到难的听力文本让学生进行复述训练, 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听说输入水平和记忆水平。首先准备几个能将文本串联起来的问题, 让学生听文本材料, 做笔记;其次检测问题答案, 讲解文本, 纠正学生笔记;最后,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笔记进行听力复述。这样, 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有能更有效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但要注意的是, 新疆预科生英语听力水平低, 所以开始的时候要进行句子听读训练, 在训练一段时间后, 再开始简单的段落训练。

三、结语

虽然新疆预科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处于初级水平, 但是如果进行分层教学, 根据分层次的听力大纲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音模仿和辨音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预测听力材料的方法并且坚持进行由易到难的复述策略, 新疆预科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丹.大学生听力策略的调查分析和培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 (6) .

[2]乔红.提高民族学生英语听力的策略与方法[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6 (6) .

两年制预科生论文 篇3

一、学生分层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 使教学有的放矢, 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掌握学生的差异, 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是对预科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一年制 (本科) 英语的分层教学工作, 区别于往年传统的行政自然班级, 在文理分班的基础上, 选取部分班级, 入学后对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摸底考试, 结合高考成绩, 将学生按优、中、差分为A、B、C三个层次, 具体可根据各班学生实际成绩妥善分层, 大体按照“两头尖, 稳中间”的原则把B层学生控制在总人数的60%, A、C层学生各20%。之后, 召开学生座谈会, 指出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现状, 但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差异是相对的, 层次不是静止不变的。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变化, 定期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动态的调整,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奋进。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总方向, 为了凸显学生学习能力、英语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 教学目标也应充分体现层次性。因此, 英语教研组按照学院的整体部署,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 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针对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和特点, 制定出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A层次:针对一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 提出较高的要求。在B层次的能力要求之上,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注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优化, 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提高。

B层次:这一层次的学生占总人数中的大多数, 因此, 对这一层次学生的要求是以把握教材内容为主, 即在准确掌握词汇的基础上, 能够比较透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并且在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上有一定的拓展。

C层次:主要针对的是英语基础比较差, 学习英语过程中有一定困难的学生, 对于这个层次的学生, 应以夯实基础知识为主, 力求掌握所学的单词和一些基本的句式结构, 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 同时特别注意帮助这一层次的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 为了使英语水平不一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师应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从最低点起步, 分类指导, 做到“分合”有序、动静结合。首先,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 对教学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 注意内容的难度和梯度。其次, 要注重分层培养学生思维与解题的能力, 分层进行课堂练习, 分层布置作业,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学, 学有所得。最后, 在授课方面, 教师应当极力避免千篇一律的讲解,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水平, 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设施, 依据不同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努力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 有层次、分差异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四、评价、测试分层

评价、测试是分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反馈信息、激发学习动机, 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因此, 教师应当把评价和测试作为手段, 来促进教学和学生的发展。一方面, 加强平时的考核力度, 以课堂表现、作业练习情况、出勤率、学习态度等方面作为考核依据, 对学生平时的表现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 考试采用不同难度的试卷设计, 分层命题。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把握试卷的难度和广度出题, 题型涵盖一定的基础题, 提高题和拓展题。此外, 在坚持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原则下, 用多种形式的反馈, 对各层次学生予以不同的评价, 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在近期的学习中较以前取得了进步, 而不是单纯地在班级内或年级内进行横向的比较, 这样极大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 在学习上既有信心, 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 又有动力。

总之, 在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 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 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真正实现预科学生在预科学习阶段与本科学习阶段的无缝对接。

摘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起着过渡、衔接作用的特殊层次。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作为主干课程的英语, 其教学模式仍需不断地建构与完善。本文从少数民族预科一年制 (本科) 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 探讨并提出了实施民族预科英语分层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民族预科,一年制本科预科,英语教学,分层教学

参考文献

[1]丁三梅.民族高校预科英语“分级分类”教学改革研究——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考试周刊, 2012, (83) .

两年制预科生论文 篇4

1 调查设计与实施

笔者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情况, 对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量表进行了改编, 问卷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预科生的学校适应水平, 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校园生活环境适应、专业选择适应和情绪适应;二是从预科课程内容、预科阶段的管理等方面了解影响因素, 采用五点计分制。选择某大学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 自9月初入学报到伊始, 笔者就以新生接待工作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访谈, 于10月下旬发放问卷, 有效问卷240份, 所有数据通过SPSS18.0进行统计与分析。

2 调查结果

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总体学校适应处于比较适应的水平 (3.6211) , 有152名预科生的总体学校适应水平均值高于3.5分, 占63.3%。

校园生活环境适应最好 (4.1844) , 在“我能够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这一项目得分最高, 为4.64分, 当学生干部的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生。

专业选择适应较好 (3.8483) , 预科生对于自己一年后的专业目标较为明确, 也会搜集相关专业选择的信息, 只有不到10%的预科生对于一年后的专业选择没有明确的目标。

人际适应较好 (3.5313) , 80.3%的预科生能够和寝室同学相处愉快, 但却有一部分预科生不知道如何与大学老师相处。担任学生干部的预科生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在民主型家庭氛围中成长的预科生有较为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

情绪适应一般 (3.2844) , 有40%的学生读预科班产生过失落感。汉语精通的预科生在情绪适应上表现较好, 高中读汉校的预科生的得分高于高中读朝校的预科生。

学习适应一般 (3.2573) , 如“预科的考试给我造成的压力很大”这一项目得分值仅为2.38分。母语为汉语的预科生得分显著高于母语为朝语的预科生;高中就读汉校的学生其学习适应得分显著高于高中就读朝校的学生。

3 讨论与分析

3.1 少数民族预科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分析

少数民族预科生在预科初期阶段能够较好地融入进预科的学习生活之中, 但也有近37%的预科生还没有进入到较好的适应状态, 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1) 学习适应。所调查的预科生高考成绩从390分-502分不等, 有的预科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基础较差, 进入预科班后跟不上老师的进度, 学习感到很吃力, 还有的预科生担心预科的期中和期末考试, 导致出现了学习适应不良的情况。 (2) 人际适应。大多数的预科生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都能够很快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同学之间彼此相互照应;在与老师的交往中, 一部分预科生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不会选择向老师求助。 (3) 校园生活环境适应。预科生在进入大学后急切地希望了解有关大学生活的事情, 熟悉学校内部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而且很多学生都能够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但一部分预科生不希望住在八人寝室, 希望调换到四人寝室。 (4) 专业选择适应。少数民族预科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一年之后的专业选择问题, 在入学之初就开始明确自己所要选择的专业目标, 对于专业选择有着明确的认识和选择方向, 会搜集关于选择专业的信息。 (5) 情绪适应。将近半数的预科生认为大学生活和自己想象中的相差甚远, 产生了心理落差;部分预科生不希望让别人知道自己读预科班, 认为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 感到很苦恼。

3.2 预科课程内容、教育管理与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适应的关系

预科阶段基础教育课程在实践中应该加强专业理论知识, 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程序。 (2) 但在旁听预科课程和访谈预科生后, 了解到现在学习的部分教材内容与高中所学内容重复, 导致了一部分预科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预科生认为学习重复的内容没意思, 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出现了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消极反应, 其学校适应不良。

该大学预科生的培养模式是为自己的学校培养预科生, 但其《学生手册》中没有关于预科生的管理规定;所有预科生由一名兼职辅导员管理, 所以在对预科生的教育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4 结论与建议

(1) 在预科初期少数民族预科生总体学校适应水平较好, 其中校园生活环境适应最好, 而学习适应水平一般。所以要充分利用预科生能够适应校园生活环境的优势, 多鼓励学生们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在学习方面有必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的内容, 将以前学过的知识与现有的教材内容贯穿衔接, 便于预科生能够浅显易懂地理解教材内容, 在“补”的基础上, 适当的结合“预”的内容。 (2) 预科阶段重复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 并且教材内容的重复, 影响了预科生的学习适应水平。在解决方法上, 要丰富课程内容, 多开设一些有关文科和理科的学术讲座, 组织学生们听报告会了解最新的动态前沿, 来满足学生对于丰富知识和开拓视野的愿望。 (3) 预科阶段管理过于宽松, 使部分预科生无所适从, 出现了适应不良的反应。所以一定要做好预科生的新生入学教育, 制定条例来规范预科生的行为, 让预科生做到自我规划与管理。在此基础上, 进行有效的奖惩措施, 对表现优异的预科生进行奖励, 对经常无故旷课、表现恶劣的预科生予以警告等, 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预科阶段的教育管理。

摘要:本文对某大学240名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分析少数民族预科生学校适应水平及其与课程内容、管理的关系。结论表明:少数民族预科生学校适应水平较好;重复高中阶段的课程内容, 影响了预科生的学习适应水平;管理过于宽松, 部分预科生出现了适应不良的现象。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生,预科教育,学校适应

参考文献

[1]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5.

上一篇:医用CT机下一篇:防渗漏体系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