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数学教育(共12篇)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育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变化, 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求职业教育体系开放并且以人为本, 不但要传授某种岗位知识和技能, 还要为青年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做好更实用的准备。因此, 无论是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还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这都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 以适应当代高职教育, 突出其特色。
一、分析五年制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状况
目前五年制高职学生数学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初中数学底子薄, 基础较差, 对数学不感兴趣;
(2) 部分学生存在偏科现象, 这种不良习惯在中学时期已养成, 尽管中学数学课是认同的主课, 加之进入到高职学习, 学生有只求使用, 不重基础的心理,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课是应付差事, 无论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强调数学课的重要性及数学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这些学生仍不以为然。
(3) 学生学习数学课的畏惧心理, 这种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多数学生认为高等数学高深莫测, 数学语言晦涩难懂, 定义、定理、公式令人发怵, 造成学习上很大的心理压力, 对学习高等数学失去信心。
以上情况造成部分学生对数学课不感兴趣, 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的盲目从众, 影响到班级学生的学习气氛。这样, 给教学带来很大障碍, 要想消除这种障碍并非易事。
二、五年制高职数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缺乏针对性
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别就是培养目标不同。前者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 而后者以培养普通专业型人才为主。目前各类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已逐步形成特色, 其专业课程的设置安排逐步趋于规范。但是,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要达到什么程度, 课程怎样安排, 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落后的数学教学方式
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开发, 许多数学计算、应用问题计算机已能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地解决, 但是现在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一直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一味依赖于教材和黑板, 而这种讲授法由于“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导向, 越来越变形扭曲, 变成填鸭式、保姆式, 变得毫无生气和趣味。
3、数学教师队伍存在不足
随着高职院校五年制学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 数学教师队伍已日渐捉襟见肘。为了解决师资紧缺的矛盾, 多数院校采取集中上大课, 压课时的办法, 教学上出现了“年轻教师多、课时多、本子多, 学习进修少、研究教改少”的现象。因为课时多, 本子多, 作业批改耗费了教师大部分时间和精力, 教师少有精力用来研究教案、教学方法以及与学生交流。
三、改进对策
1、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 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学效果的保证。一方面, 职业技术院校要不断引进既有实践能力, 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教学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 完善合理师资结构;另一方面, 教师必须定期到基层企业实习锻炼, 熟悉其运作环节, 索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另外, 严格教师队伍管理, 制定相应教师管理条例, 采取激励机制, 奖罚分明, 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 对平庸不称职者给予批评、教育、缓聘或低聘, 而学校也要提供教师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不断培养高素质数学教学人才。
2、转变思想, 改变教学观念
由于数学本身的系统性、严密性, 反映到教学中也是一环套一环的进行教学, 在某个体系以内的任何知识都必须让学生系统完整的学习, 便导致高等数学教学计划相对稳定, 教学内容都差不多。然而,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很快, 职业岗位变化也很大, 这种教学观念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过分的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因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注重能力和技能教学, 以商业和工业为导向确定教学内容, 当然在删减和改变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要保证做到使学生学有所用和需用的东西都已经学到。例如, 在讲解定积分的概念时, 由于高职五年制学生基础还是很薄弱, 我们可以直接把“牛顿—莱布尼兹定理”作为定积分的定义, 而删除掉课本中复杂的定积分定义, 这样虽从系统性来看不太严密, 但去了繁杂的定积分定义和推导过程, 而把它作为有兴趣学生的自学内容, 这样不但能简化教学内容,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而且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根据专业特点, 改革数学教学内容
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数学课程, 改革数学课的教学内容、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 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一个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如工艺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及现代设备的操作人员等, 到底要学哪些内容的数学对他们有用, 只有到有代表性的职业岗位, 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认真听取生产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意见才能得出确切的答案。另外, 我们还得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 因为要想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得到社会的认可, 在就业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就必须想办法在高校竞争中取胜, 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不可能像普通高校那样凭综合实力去竞争, 在许多方面我们还不具备与普通高校抗衡的能力, 那么只有依靠特色才能取胜。开设特色课程, 这样会使学生在毕业后以某方面突出的特长而吸引用人单位。例如, 我们可以选择性的开设“线性规划”、“线性回归”、“数学实验”等方面的课程充实五年制学生的知识体系, 当然讲解时只需给学生介绍一些“经验性”的解题方法就可以了。
4、根据高职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近年来, 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的蓬勃发展,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的数学能力参差不齐, 在教学中出现了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 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 甚至拿不到毕业证, 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难以把握, 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矛盾愈加突出。针对这一现实问题,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人潜能, 既满足文化基础稍好一些的学生对更多、更新知识的渴求, 又满足基础较差的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需要, 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体, 从而普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教学浅显化、目标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1) 浅显化:就是将比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或原理, 转化为教浅显的语句, 使学生便于接受。 (2) 目标化:就是根据学生的所学专业及以后的工作需要设立一个“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入一些与专业和工作相关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数学的实际作用, 同时明确学习目标, 当然设立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应用数学为目标, 确定各单元知识教的深度。 (3) 现代化:就是把计算机知识和数学问题有机结合, 把一些数值计算软件如Mathematica、Matlab等结合数学内容融入各章中讲解, 使学生以后工作中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建立数学模型, 解决实际问题, 增强动手能力, 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五年制高职数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结合自身的教学感受, 从教学观念、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讨论了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教育,数学教学,对策
参考文献
[1]刘京辉.第二届国际职教大会对我国职教教学改革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1 (1) 7
[2]朱梧.数学文化、数学思维和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199 (93)
[3]刘复兴.现代教育思想与实践[J].人民出版社.1999 (4)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育 篇2
韩海侠刘广浩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214028)
摘要:工学结合是五年制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一种新型模式,这种模式下学校和企业紧密结合,使学生逐步由“学校人”向“职业人”过渡。本文即以工学结合模式下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为研究目标。分析了此模式下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当前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工学结合模式下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关键词:工学结合五年制高职职业道德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13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五年制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优化研究》(编号:锡机电研13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工学结合是新时期五年制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一种新型模式,它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教育对象为学生,参与主体为学生、企业、学校,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技术、技能人才。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以职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这种学习模式在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也给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压力。提高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时效性成了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维系企业人际关系和协调社会利益的准则。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在现代企业成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社会职业,履行职业职能的过程中所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准则,包括人们的职业道德认知、职业行为规范、职业认同、职业责任感、职业成就感等方面。在现代化大生产中,职业道德对于维系人们职业人际关系、提供符合社会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实践中,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等。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要求学校创新职业道德教育路径,优化职业道德教育机制、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为初中毕业入学,年龄相对来说较小,且多数为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客观的存在着学习基础较差,欠缺良好的习惯,初中教育阶段过分的应试教育培养模式忽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这些因素使高职学生社会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引导学生克服社会适应冲突,应对复杂的生活工作环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职业道德对于企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已经越来越受重视,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重视考察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学校也开始正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1.职业道德教育认识缺位
学生职业道德是学生的隐性素质,考察隐性素质相对来讲较为模糊。相对于职业道德的隐性素质,学生的显性职业素质考察较为便易。比如学生的职业技能,可以用学生的技能证书来考察。企业在招聘时虽然重视职业道德,但由于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考察具有偶然性和长期性而难以考察。而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具有明显性,考察起来方便、可靠。在职业道德难以考察的基础上,企业招聘时一般以职业技能为主要考察手段。职业技能的高低成为学生就业难易的标准之一。当前情况下,职业教育也是一种应试教育,只不过这种应试教育是应学生就业而试。在此背景下,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工作的重心偏向于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显得有心无力,认识不够深刻,资源分配不均。
2.职业道德教育方式落后
当前学校职业教育的手段停留在课堂教育中。即使是课堂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存在不足,高职院校很少将职业道德作为独立的一门科目来讲授。职业道德教育没有独立的课程、没有专门的教材,更没有专业的教师。一般情况下,职业道德教育是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章节或者一个部分,教师讲授时轻描淡写,甚至有些五年制高职学院不开设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仅在实习前由班主任在讲述实习注意事项的时候谈一谈。职业道德的考评更是流于形式,甚至完全缺失。当前对职业道德的考评主要体现在学期末德育期末考试上,高职德育期末考试多采用开卷考试,以卷面分为评分标准。学生遇有职业道德考评的试题,抄抄而已。由于社会的宣传,学生明确的知道何种行为是符合职业道德的规范,何种行为违反职业道德规范。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不是提高职业道德认知而是深化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内化为学生的职业意识,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
3.教师行业职业道德缺乏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当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较弱,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水平,我们相信绝大部分的教师在教育岗位上面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但是教师本人的教育职业道德并不代表着教师拥有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素养。我们认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是贴近行业,贴近工种的劳动者,职业道德在具有共性的前提下,也具有该专业、该职业的特殊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目前主要由德育教师承担,但是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于该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缺乏系统精深的认识。
三、优化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
1.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更新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优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在于提高职业院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更新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教育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还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
育,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应该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摈弃传统的职业教育“应试”观。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
2.优化职业课程设置、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手段。
职业道德应脱离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讲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职业道德的共性,也突出行业规范的个性。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学校教育,将学校与企业结合起来,在职业道德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既要突出职业道德的共性,也突出与学生专业相符合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特性。首先,应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教育。加强学生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让学生树立基本的职业规范。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信守诺言的优良品质。其次培养学生的职业礼仪和团队意识。职业礼仪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礼仪教育。团队意识是21世纪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要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再次,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应注重学生行业规范的培养。结合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今后可能从事的行业。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对行业规范的认同,提高行业职业道德。
3.加强校企联动,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性。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校与企业紧密联合,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中,就融入了企业的实际工作,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添加了企业的文化因素。学生有机会进入到企业进去实践学习。学生“学校人”和“企业人”双重身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一方面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结合实际企业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增强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的了解。学校还应该定期聘请企业中技能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的师傅给学生讲授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学校和企业应经常就学生的日常表现,思想动态等一些问题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企业还应做好实习学生的日常表现记录,以便把学生实习情况全面细致的反映给校方,使校方能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学校老师和企业人员的双重教育,两种育人环境的熏陶,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有利于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4.建立客观、公正、科学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应建立对学生日常行为起导向和规范作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道德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做到知行结合,侧重考查学生职业道德的实际效果和长远效应。对学职业道德的评价,既有理论知识的考查,更注重行为表现的考核;既有期末的总体考核,更着重学生平时表现的具体评价,让职业道德的考核评价从小事做起、从基础抓起,从学生的一言一行抓起,持之以恒,杜绝单纯地看考试成绩或仅凭教育者的主观印象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玉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1)
[2]王珏.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于 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0(9)
【作者简介】
韩海侠(1977---),女,汉族,安徽宿州人,江苏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刘广浩(1985--),男,汉族,法学硕士,现为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助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通讯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旺庄东路169号无锡机电高职自控二办
214028。电话:***
五年制高职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架构 篇3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教育;数学实践活动课;课程结构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59-02
【作者简介】1.陆广地,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宿迁经贸分院(江苏宿迁,223600)科研处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与课程改革;2.聂晶品,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0)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文化。
五年制高职教育在培养经济发展所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实现工业立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文化基础课承担着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专业服务和公民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多重使命。不可否认,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高职文化课程的实施存在难度,尤其是数学课程的实施遇到很大的障碍。例如,数学课程的难度与学生的薄弱基础之间存在落差;数学课程学习要求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矛盾;数学课程的重要性与学生的重视程度形成反差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所在的高职省级教改课题组通过努力,在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实验、调查研究、专家诊断等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高职数学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反复论证和修改,我们将成熟有效的经验提炼,形成课程体系。将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组成、实施形式、评价等方面的经验分享如下。
一、五年制高职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
五年制高职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總体分为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三部分。
第一部分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针对数学课程的辅助性学习,根据日常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活动内容,目的是巩固知识、复习概念、深入理解数学内涵。形式包含故事类活动(数学故事、学子讲坛)、视听赏析类活动(观看数学家生平介绍的视频或纪录片等)和操作类活动(立体几何图形制作、幻方数独等),主要内容穿插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或者在晚自习时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
第二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数学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根据需要分时开设,目的是拓展教学形式,在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中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其课程载体是人文数学课程、数学软件与实验、信息技术与学习整合实践、数学讲座、调查研究、数学研究性学习等。
第三部分开放性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把数学学习放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直面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主要渗透在学生课余活动、实习实训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以及每年定期进行的清明招募、国庆活动、一二九活动、学雷锋文明礼貌月、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中,以数学社团、共青团组织渗透相关数学活动、社会义务服务数学活动课程等形式开展。
二、五年制高职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形式
对于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和实施,许多同行提出疑问:原本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就存在实施困难,现在又增加一种新课程,哪里有时间来实施?数学实践活动课和原来学校正常开设的数学课程之间是什么关系?数学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兼顾正常开设的数学课程?教师工作量如何计算?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理解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含义。开设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本意是为了让学生换一种方式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其课程实施方式有四种,有的是在数学国家课程中插入学习,有的是在课外拓展知识的学习中进行,还有的让学生分组开展课外活动,当然也有的通过调查、选修课讲座来进行。因此,这两种学习并不矛盾,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鉴于原有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过于封闭和理论化,我们的教学改革需要从实践出发展开教学设计,学会采用一些新的方式贴近生活、贴近生产。以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经过调研,笔者及课题组成员总结出四种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具体如下:
(一)选修课讲座形式
以选修课的模式开设一系列趣味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如数学的应用价值、中国古代的数学、计算机与数学、音乐与数学、数学家的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研究等,以这种学习形式开拓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目前学校已开展的活动有乡村丈量的工作调查、会计中的数学、数字诗的标准、数学符号的文化、中国数学家的贡献、中国古代数学、数字中的文化、数学与跨文化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等。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提升其与外界的沟通合作能力。
(三)数学应用与设计性学习活动
学校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设备开展一系列数学应用与设计活动,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已开展活动有数学软件“几何画板”学习、校园绿化设计、制作几何教具活动、校园测量研究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规划、应用、建模的能力。
(四)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
学校鼓励教师和学生走出校园、体验生活,开展了一系列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具体有全国中学生密码博物馆(国内唯一)参观、超市统计、苏北车市调查、沭阳火车站调查、沭阳花木产业市场调研、养老院参观等,使学生通过社会体验增加阅历、拓宽视野,从而提高综合能力。
三、关于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反思
目前,我们设计的高职数学实践活动课程仅仅在本校实施,没有在其他学校和地区全面展开,其过程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观念方面。参与实验的教师通过科学探究和现实实验,能完全理解和接受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新理念,认为数学课程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并且自觉自愿参与到校本新课程实验行动的大潮中来。但是没有参与实验与课题研究的部分教师在学理上没有亲身经历这种转变过程,他们仍习惯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同时,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备课工作量太大,许多教师不适应这种压力和挑战,观念上没有转变,导致行动上不积极,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的开设。这种困难我们也预料到了,正在通过编写教材、统一思想、加强备课指导和教学示范的方式解决。
第二,教师素质方面。数学实践活动对教师的教学素质要求比较高,有些知识需要教师继续学习,边学边教,然而有一些教师不爱学习新知识,总是用经验与老一套思路来完成任务,当然与这种创新的课程思路不配套。因为缺少相应的能力,在面对数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时不知如何处理和快速应对,这是课程实施亟须解决的问题。我们计划通过教师培训、校本研修、成立教师成长共同体来分步缓解难题。
第三,实践基地的安全方面。由于学校对安全问题的顾虑,对于学生外出实习、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限制颇多。我们也想过一些替代措施,比如走进校内一些部门进行替代实践、调研,但是仍然受到许多限制,有的基地无法替代、有的资源不能保证有效,使参与设计的教师心灰意冷,逐渐丧失了积极性。这方面的困难是共同的问题,需要数学教育工作者给我们指正和补充。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衔接途径探索 篇4
纵观当前职业教育体系, 中、高职教育的结构和模式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独立型结构, 高职院校在中职毕业生中, 通过高考择优录取;二是一体化类型, 即中职和高职统筹安排一种学制及衔接模式, 也可在校际间分段完成学业。
五年制高职培养模式分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两个阶段。基本上是前阶段把学生当作中专生看待, 后阶段学生进入大专阶段学习。当然, 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中职学生文化素质不高, 这样的生源素质与课时安排在中专阶段一般都完不成基本的教学内容。中、高职数学课程脱节,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数学课程教学目标脱节。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高职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为了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因此高职数学的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年制中职阶段的课程, 许多院校套用中职的课程体系。中职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理论知识, 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的解题能力, 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技能, 数学思维方法, 还要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脱节。中职阶段数学以初等数学为主, 由于生源差, 教材尽可能降低难度。有关内容点到为止, 比如指数运算, 只安排两课时, 大部分学生运算法则都难掌握。而指数运算是高职数学中导数和积分运算的基本运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 有些偏难的章节内容一般作为选修内容, 这往往与对口升学的考试考纲会有出入。与普通高中毕业生相比较, 学生所学内容不同, 基础不同, 中职生进入高职后, 与普通高中毕业生站在相同的起跑线, 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相同的。因此中、高职数学课程内容的脱节, 会严重影响学生数学课学习的连贯性。
(三) 数学课程教学方法脱节。中职阶段数学教学,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有限, 教学上以注入式方法为主, 甚至是填鸭式教学。因为中职要求两年内完成数学课程教学任务重, 满堂灌在所难免;高职阶段,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 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 教学方法倾向于启发式, 小组讨论等等,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授课方式也由传统黑板加书本的教学为主向多媒体教学转变。
在教学实践中, 五年制高职教育暴露出以上这些问题, 使得课程体系设计没有实现一体化, 未能实现中高职的无缝对接, 真正实现五年一贯制的培养体系。同时课程体系缺少有效的考核和评价, 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动力, 而学生的数学知识甚至直接影响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的效果, 使得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质量, 特别是工科类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
二、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衔接的有效途径
(一) 制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为此, 我们应从五年制高职学生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出发, 对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体系进行总体设计。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打基础, 这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数学课程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不仅把数学知识作为工具教给学生, 还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把数学思想方法传授给学生。
(二) 选用适合学生的教材, 做到课程体系无缝对接。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衔接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衔接。将五年制高职课程简单地划分为中职和高职两阶段, 并套用两套教材的做法, 是造成目前课程内容脱节的主要原因。选用适合学生的教材, 或者组织编写校本教材, 但要编写出真正意义上的适合各个专业的模块化教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不仅教材的编写工作量大, 而且要求编写成员不仅要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 还要对各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有相当的了解。在教材不成熟的情况下, 教师可根据不同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案来完成教学工作。
(三)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 切合专业实际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数学课程既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 又要传授数学思想方法, 启迪学生智慧。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或许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一些知识, 然而,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不仅只是传授数学知识。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启迪学生智慧。从具体内容的要求和特点出发, 鼓励学生多想多问, 积极与老师互动, 以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 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课程的衔接, 不能撇开专业自成一统, 还要体现在与专业的有机结合。切合专业特点运用数学知识, 尽可能扩大课堂信息量, 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入数学课堂,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 再通过老师的引导使数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教学的突出优点是可以扩大课堂信息量, 提高教学效率。
(四) 加强教学管理, 促进课程衔接。五年制高职录取对象为初中毕业生, 学生达到录取条件后, 直接进入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习, 学制五年, 系统学习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 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书。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 学习能力差, 自制力较弱, 五年制时间长且学业上无压力, 学生的日常学习比较懒散, 往往难以达到学校的教学要求, 最终要想顺利毕业, 学校只能降低标准和要求, 这样就影响到教学效果乃至学生的培养质量。做好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的衔接, 还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情感投入, 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要及时解决, 思想上的问题要耐心沟通。“亲其师, 信其道”, 学生打心底接受了老师, 才会接受老师的教诲。, 同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使学生能够坦然面对困难和失败。学会自我调整心理状态。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 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关怀学生, 让学生健康成长。还应该注重进行教学反馈, 建立多渠道的反馈途径,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学思路等, 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语
总之, 要顺利完成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的衔接, 就需要开发合理的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教学大纲、合理的教材, 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教学管理, 逐步构建出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需要学校教学体系的不懈努力, 也需要科任教师的积极参与, 学生的密切配合, 集思广益, 不断尝试, 完善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体系, 使课程衔接完整。
参考文献
[1]斯彩英, 潘中川.中、高职数学课程衔接的研究[J].河南教学院学报 (自科学版) , 2005, 12:83~86
[2]张玲.中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10, 2 (12) :22~23
[3]徐泽娟.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课改研究[J].考试周刊, 2010, 57:9~10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育 篇5
论文关键词:赏识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逆反心理;共同教育;赏识过度
论文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本文简要分析了这一理论,指出了五年制高职英语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处在青少年期的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出“赏识教育”是解决五年制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本文还指出了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重要性及五年制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师在实施“赏识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赏识教育”理念简析
“赏识教育”是近年提出并在中小学教学中倡导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这种理念源于南京周宏老师创造出的教育奇迹:他通过信任、鼓励、理解、表扬等手段肯定自己聋哑女儿周婷婷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她不断追求成功。16岁的周婷婷被辽宁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破格录取,21岁时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到心理咨询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这是很多正常的孩子都无法做到的。周宏老师从内心的“爱”出发,相信女儿“行”,然后归纳出“赏识”这一方法,最后得出了“赏识教育”。
教育心理学认为,渴望被信任、重视、看得起是学龄儿童或青少年最大心理需求。处在成长高峰期的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心理发展表现出一系列显著特点,尤其希望得到同龄人的羡慕、好感及老师的赞扬。由于中国文化强调谦虚、内敛,主观上很多家长、老师习惯性地认为孩子的优点不说不会少,缺点再小也必须说。而“赏识教育”符合学生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其核心在于通过肯定和鼓励受教育者的闪光点,爱护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使他们内心深处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帮助他们确立学习、生活的目标,获得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发挥个性和潜能,并不断超越自我。
二、五年制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的特点、现状
“赏识”的教育理念适合五年制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学,这是由五年制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的特点决定的。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与高中英语教育和大学英语教育不同,是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它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创造了良好条件。它适应经济建设和生产第一线岗位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适应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需要有特色、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而合适的教学方法必须以学生特点为前提。处在青少年期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时期,是思维活跃的时期,是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重视友谊的时期,也是以“逆反心理”为典型心理特点的时期。实践证明,教学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由学生的逆反心理引起的。这一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如果不能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诱导,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危害。
选择就读于五年制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与通过中考考上高中的学生有很大区别,这些学生通常受到家庭、社会、同伴的影响而存在一些“问题”。从生源来说,大部分学生初中毕业未考上高中,基础差又缺乏学习兴趣,对自己没有信心,学习动机不明确。从家庭角度讲,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好的学生,把学校当作跳板,得以躲过高考拿到大专文凭,以便找个好工作或进入家族企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希望早点就业以减轻家庭负担;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孤僻,逆反心理强。从学校和专业角度讲,很多学生对英语没有兴趣,迫于父母压力来五年制高职学习英语,对学校和专业都不满意。从心态角度讲,进入高职部学习后,学生没有高考压力,没有激烈的竞争,学习自觉性差,责任感不强。 对待这些学生,如果老师以一种消极、抱怨的态度教学,不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教育的目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在知识和智力两方面的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不只是机械地传达、灌输知识的过程。教师何不把教好所谓的“差生”、“问题学生”看成是一种挑战?尊重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加强情感投入,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鼓励并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可以帮助这些学生走出误区。
三、赏识教育的实行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赏识教育”既紧紧抓住了情感因素,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又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对解决五年制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巨大帮助。因此,这种方法的实行是必要的。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五年制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师队伍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正确理解、实行“赏识教育”。目前,五年制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师大多只有初级或中级职称,缺乏高级职称的专家、教授;教师队伍比较年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多数教师沿用大学课堂教育模式,不适应高职教学的要求。教ji~f]需要解放思想,学习和探索这种理论的实践。
其次,教师应以课堂为主要渠道,在课堂活动中抓住时机表扬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充满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一30%,而受到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所以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被激励。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后学习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以表扬为主,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寓批评于表扬之中,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氛围。在课堂中教师应避免唱独角戏,可以多组织课堂活动,给学生充分练习、表现自己的机会。
再次,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载体,抓住学生闪光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老师不应对调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持有偏见,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行”,并以赞赏换取他们进取的动力。通常活跃、不爱学习的学生爱好比较广泛,喜欢课外活动和游戏,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能,关键是教师能否合理地安排课外活动,奇妙地赏识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主动慢慢改掉坏习惯。
最后,赏识要有“度”,“赏识教育”不等于没有批评。赏识适当会事半功倍,赏识过度会让学生骄傲自满,看不到自己的弱点。无限度地对学生一切方面的赏识,会使学生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终经不起挫折,不敢面对现实;也会使学生为了得到赞扬和奖励而努力。“赏识教育”需要实事求是,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当然,批评也要讲究艺术,要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学生某一个错误就否定他的一切。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育 篇6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基于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56-03
【作者简介】孟磊,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扬州,225009)教师,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
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当今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感知、感悟中去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实施“基于学”的教学。五年制高职教育相比于其他形式的教育,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更看重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因此,在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基于学”的教学,除了要体现一般的共性还应突出其特殊性,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于学”教学方法的发展现状
自课程改革以来,“基于学”的教学方法因其尊重学生成长规律,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而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然而,随着“基于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研究、践行,教学效果的提升却遇到瓶颈,难以继续保持。主要表现在“基于学”教学方法下教师的疲惫不堪,学生学习兴趣、激情和动力的下降。
对于“基于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立足于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做了调查分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整合效果、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学生掌握情况、教与学的任务量、待解决的问题六个方面。调查对象共220人,其中教师20人,学生200人,调查根据专业学科的不同抽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基于学”的教学方法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逐渐相互靠拢、相互融合,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制约瓶颈,那就是“基于学”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花费更多时间为代价的,比如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总结作业,学习一个知识点时相关活动占用时间太多等。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想有更大的提升,就必须要解决教学效率的问题。
二、“基于学”的教学设计实施策略
在“基于学”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一般采取的步骤是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教学活动,然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力争做到面面俱到、一丝不苟,努力突出“基于学”的教学特征。偶尔几次这样的教学,教学效果会相当好,而且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极大的鼓舞作用,但如果每节课都这样,则会造成教师和学生的疲惫不堪。因此,寻求更加有效的“基于学”的教学实施策略是“基于学”教学能够持续发展和提升的关键所在。
(一)加强学情分析,增强教学针对性
学情是指在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的各种情况,如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思维方式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情是客观存在的,在不同的学生之间学情还存在共性与差异性,而且学情还贯穿于教学设计实施的整个过程,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施“基于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情的准确分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师在分析学生学情时,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五年制高职学生大多數都偏科比较严重,有些学生数学基础相当不错,有些数学基础比较差,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前提,这可以通过摸底考试、找学生谈心以及评价作业等实现。二是了解学生的职业规划。对于五年制高职生来说,更注重的是学到一门技能,而对于文化课,特别是数学课的学习普遍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师能够深入地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白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且能够和学生一起探讨数学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数学的重视。三是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情况,及时对教学策略和方法做出适当调整,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更要注重观察学生在提问、分析问题、小组合作等活动中的表现、兴趣侧重点、对学习内容的接收等情况,以便及时地调整,灵活地应对。
(二)合理设置教学环节,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基于学”的教学方法是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以学生为实践主体而进行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着重于讲授知识,而是转向对学生的引导,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大部分的课堂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感受和构建。同时也造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控制课堂教学节奏,难以按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节奏,是上好“基于学”的数学课的前提,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对于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确定知识的重难点。教师应该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以及以后的发展需求,重新确立所讲授知识的重难点。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来说,重难点肯定是不同的,如对文秘专业的学生,花大量时间讲解函数的概念和内涵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第二,精简学生的探究活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等是当前“基于学”的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兴趣至关重要。但如果控制不好,则往往会使“基于学”的教学流于形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选择针对性强、启发性强的活动,避免活动过多、过杂,浪费大量时间。
第三,强化对班级的掌控能力。这里的掌控不是指教师对学生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而是指教师对教学节奏的把握,对学生活动的提出、引导和收回,避免出现放得出去收不回来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对所要讲授的内容必须烂熟于心,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大胆预设,同时还要能够机智地解决出现的问题并从容地引导话题的走向。
(三)整合教学内容,服务学生职业发展
“基于学”的教,首先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上。教材对教师而言是使用的教材,是实施教学的一种媒介;对学生而言是学习的材料,是静态的知识点。教学是活的东西,因此新课程标准才会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应在吃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灵活恰当地对教材进行多次加工,使之更加适合于具体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对于五年制高职生来说,教师应该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应用技能放在第一位,在讲解教材时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作为五年制高职班的数学教师,更应该合理地利用教材,真正从学生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问题是每位数学教师都会带几个学科方向的班级,备课工作量很大。如何把数学知识和专业方向結合起来?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教师很难坚持下去,在后面的教学中,难免会慢慢地转向只传授简单课本知识的传统教学。
为了更好地实施“基于学”的教学,减轻教师的压力及繁重的工作负担。笔者建议采用模块式的备课方法,就是把教材分成若干模块。再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确定与其相关度较大的模块,选择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以突出数学对其专业的辅助性以及在发展中的持续性。最后把所有备课资料整合起来,建立资源库,以便于教师在平时备课时能够随时、自由地调动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提高备课的完善性、针对性和可持续性。
(四)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强化教师教学技能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基于学”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践、体验、感知和应用,教师的作用更加趋向于引导。因此,这对教师如何在更少的“教”的时间内更好地传授知识、完成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年制高职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普遍不高,基础相对薄弱。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如何激发、维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所需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是评价“基于学”的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基于此,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和技能,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学大纲,掌握整个五年制高职阶段的知识理论体系,了解每个知识点与学生专业方向的相关性,这样在设计、实施教学时才能够灵活运用、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各种教法、学法。每种教法、学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教师要多学习、多研究,取其精华,并融入“基于学”的教学之中,避免出现生搬硬套的教条式教学。最后,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显得枯燥乏味,很难真正激发起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在学生的可认知范围内,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诱导、疏导和指导,真正做到相机诱导。同时,教师还要提升自身数学素养和专业水平。高水平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从容自如、诙谐幽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崇拜感,继而模仿,努力向着教师的方向发展。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育 篇7
以职业学校文化课程内容选择应当遵循的三大原则, 即浅显性、广泛性和生活性, 作为校本数学作业本设计开发的理论依据, 从“记忆提取”、“知识聚焦”、“思维平台”、“知能巩固”、“挑战智慧”等多方面完善课内外作业的层次与类型。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数学课程开发”理念下, 结合学生的具体专业需求, 通过变通课本例题、有效利用书本练习、研究开发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应用类习题等方法, 设计符合本校学生学习需要的作业本。
二、设计思路
(一) 练什么——作业是要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 发展思维。作业设计应针对教学内容安排侧重点。难度较大的内容, 教师设计作业时可以将难点分解成小题, 循序渐进;知识连贯性强的内容, 可设计能力提升的作业, 让学生在解题中获得自信与满足, 促进兴趣度的提高。
(二) 谁在练——一份作业要符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也应适合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 有层次, 有坡度, 为所有学生能从作业中获取信息而设计。
(三) 练几遍——知识的积累是一个螺旋攀升的过程, 有效地复习能够让已有的知识更为牢固, 也为新知识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所以, 在设计作业时, 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重现性作业, 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但应清楚, 重现并不等于机械的重复。
(四) 多样性——教学中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作业的差异性, 实施“因材定量, 因能力定难度”。也可在布置作业的同时, 布置适量的附加题,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作业也可以有一定的开放性, 结合教材适当设计一些探索性作业, 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单独或寻找伙伴完成研究性作业。
三、主体结构
(一) 作业内容的选取渠道
(1) 教材及相关配套练习册; (2) 教师长期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教学经验; (3) 其他学校或其他类型考试的试题; (4) 专业学科或现实生活中数学应用的实例
(二) 作业结构的设计
[知识聚焦]栏目, 为学生列出新知识的主要内容, 帮助学生及时复习, 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思维平台]栏目, 紧密结合新知识来设计例题与练习, 例题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 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后复习的指南;此栏目中的练习一定是简单的, 能直接体现新知识的, 并在思维的平台上, 形成一个逐级提升的阶梯。
[知能巩固]栏目, 所安排的练习, 是对新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有一定的难度, 也会有一些新的题型出现, 既要夯实新知识, 也要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做准备。因为题目增加了难度, 所以感兴趣的学生人数会下降,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是该栏目设计时要关注的重点, 既要分解难点, 也要增加趣味性。
[记忆提取]栏目, 主要是安排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温故而知新, 在系统复习练习中, 重新审视已有知识, 重新整理归纳。
[挑战智慧]栏目, 主要是为了对数学感兴趣, 并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 基本安排数学应用、数学推理等方面的内容, 是选做部分。
(三) 作业完成形式的选择
1.课堂练习, 以“记忆提取”和“思维平台”为主。
2.课后练习, 以“知能巩固”为主, 可选做“挑战智慧”。
3.学术小论文, 参照“知识聚焦”, 自己学会归纳。
四、校本数学作业设计案例
【案例】一元二次不等式
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分析:
[方案一]1.如图分析函数的三种情况。
知识聚焦
记忆提取
3.找出规律: (1)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1, xx, 按规律“大于取两边, 小于取中间”即可得解; (3) , 利用图象分析得解, 或配方后利用“恒成立分析得解。
[方案二]符号分析, 找规律, 得解法。
例.解不等式
思维平台
【知识注点】分式不等式
常用方法:移项通分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解答, 转化为整式不等式。
五、设计心得
1.学时安排、培养计划和教材、考试形式的改变, 都对校本作业的设计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2.校本作业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做更细致的研究;
3.要关注专业课程对数学的需求, 和数学在专业知识中的应用, 在数学作业中重点体现数学的实用性, 让学生学会在现实需求中运用数学;
4.要关注数学文化, 将作业的形式从单纯的数学演算, 扩展到数学阅读、数学鉴赏、数学游戏等多方面, 让学生的数学作业真正丰富起来。
摘要:本文是在校本作业开发的基础上, 系统解读了五年制高职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目的与思路, 借助案例阐述笔者所设计的校本作业的主体结构和特点, 以期完善作业形式, 帮助学生有效利用学习时间, 为教师批改作业和及时反馈提供便利。
关键词:数学作业,校本作业设计,教学案例
参考文献
[1]钱丽丽.高职基础课程改革下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苏州大学教育硕士论文, 2010.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篇8
目前, 在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中面临许多困难, 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些班级缺课学生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有的学生在上课玩手机游戏, 有的通过手机聊QQ, 有的上课接打电话等, 这些都会给教师的课堂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因此解决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现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
1. 学生情况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在初中时的数学基础差、底子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被应试教育“淘汰”了的一批, 已经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来职业学校主要原因是: (1) 成绩差或者严重偏科, 无法就读高中, 于是选择了职业学校; (2) 不想上学, 但年纪又相对偏小, 父母为了孩子不要过早进入社会, 被父母送来读书; (3) 迫于生活的压力, 不得不尽早就业担负起家庭的重担等.据笔者对自己所带班级的实际调查, 前两项原因占到了绝大多数.另外一点, 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求知欲不强, 抱有学数学不如学技术的心态.通过笔者所带班级的现场调查情况显示:喜欢学数学的学生的比例只有约8%;认为学数学跟专业没关系, 用处不大的学生比例高于30%;认为数学知识困难, 想学学不会, 继而转为厌学的比例达到50%;对数学毫无兴趣的学生比例约为12%.因此, 想要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就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第一个切入点.
2. 教学情况分析
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数学课内容不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师对教材处理上也存在问题, 很多职业学校把基础课集中放在前几个学期进行, 导致了数学课与部分专业课内容脱节, 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相关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时数学的教学缺乏理论联系实际, 导致数学的“教”与“学”存在脱节.针对五年制高职生的素质情况, 笔者认为存在脱节主要体现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缺乏专业性、趣味性、生活性.如何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数学教学的专业性、趣味性、生活性, 笔者就此问题的一些思考进行简要说明.
二、数学课程内容体系必须改革
1. 数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内容体系的改革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什么”, 决定于专业教学的必需, 决定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因此“必需”是改革内容体系的原则.所谓“必需”, 既是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所必需, 这是组成各个专业高职数学内容体系的主体, 也是为培养再学习能力所必需, 就是要从知识经济和市场竞争的高度, 从具有“跨越”能力人才的需要出发去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要注意纵向的发展, 从而具有可持续性.
2. 数学课的内容设置
从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 数学的教学内容应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必要的数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思想, 这是数学能够应用于实际的基础, 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与资料分析能力、图形分析与图形处理能力, 不仅要学生了解数学的基本计算方法, 更要使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对象的各个侧面, 即数、图像、分析三大基本特征.高职数学学时在压缩, 比如经济类的数学才110个学时,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是有限的, 要通过增强学生所需要的数学素养, 培养学生自我更新数学知识的能力, 为他们今后根据工作需要去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1. 减少不必要的理论推导
我们培养的人才的从业岗位, 决定了他们不必对数学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搞得清清楚楚, 而是要能用这些公式来解决实际运算问题.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不必要的、花时较多的理论推导、公式证明都可删减.例如, 讲求导的四则运算法则时, 笔者在课堂上仅推导了函数乘积的求导公式, 对和、差、商的求导法则没有推导.而函数极值的必要条件、函数单调性定理, 也没作严格的数学证明, 只给出几何图形, 作出几何说明, 学生也就能接受了.
2. 提倡数学工具的应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 非常重视对学生运算能力和运算技巧的培养.而对于技术应用型人才从业以后不会要求他们用严密的逻辑来证明一个纯数学问题或公式.数学是他们从事专业工作的工具, 学数学主要是为了用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这种人才规格决定了使用数学工具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逐步改变过去忽视各种数表、计算器等工具的应用, 也要改变数学考试不允许将计算器带进考场的规定.因为我们培养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遇到了数学问题, 是通过数表、计算器、电脑等工具能迅速、准确地得到结果, 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
摘要: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放弃学习数学.本文针对当前五年制高职数学教育现状, 结合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和自身的教学感受, 在教学方法和情景教学中试图找到解决此问题的途径, 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高职数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对策
参考文献
[1]曾大洋.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徐慧林等.对话“教学生活化”[J].江西教育, 2005 (6) .
[3]张新德.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及高职数学价值的思考[J].职业教学研究, 2005 (6) .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育 篇9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 实行五年一贯学制, 培养大学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与普通专科教育相比, 它十分强调职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是“着重进行高智力含量的职业技术教育”。
一、五年制高职发展现状和主要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工业化进程加快, 制造业的突飞猛进, 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在创办三年制高职的同时, 90年代初开始了五年制高职的尝试, 1990年以上海电机高等专科学校、西安航空高等技术专科学校、防灾高等技术专科学校作为试点单位, 招收初中生, 实施四、五套办 (四年毕业为中专, 五年毕业为专科) 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此后的一个期间, 江苏省对五年制高职规范办学、提升质量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首先是规范了办学主体, 在2003年成立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规定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教育学院和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作为全省五年制高职管理三个牵头协调单位, 面向各自所属分院实施招生、学籍、教学课改等业务管理, 各自所属的分院作为办学的具体承担者。其次加强专业建设, 通过示范专业评审、省级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水平评估等加大五年制高职的专业建设的投入;成立专业协作委员会, 加强横向联合, 彰显合作优势。再次是深化五年制高职的课程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五年制高职的质量稳步提高,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促进了五年制高职的稳步发展。2006年,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年招生已达9万多人, 在校生39.8万人。2007、2008年, 在全国其他各省纷纷大规模压缩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的形势下, 江苏五年制高职年招生依然达到8万人左右, 直到目前为止还保持每年招生5万多人。
江苏的成功做法形成的良好影响, 引起其他省份的关注, 许多地方纷纷组织人员就办好五年制高职到江苏学习。山东等省五年制高职2012年的招生出现明显的增长态势。过去没有开办的省份现在也开始试点, 广西就是如此, 2012试点招生不少于1.5万人。这些都预示着五年制高职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发展过程中, 五年制高职教育形成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 五年制高职生源绝大多数来自平民家庭。家长社会地位低、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是其共有特征。据课题组的调查, 五年制高职生来自县城以下的农村占80%, 有72.6%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下, 58%的学生来自农民和工人家庭。在目前教育体制下, 五年制高职是平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希望之门。
(二) 五年制高职的专业学制优质明显。五年制高职贯通中、高职教育, 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及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用于专业课程的学时数是三年制高职的1.7倍。这种充裕的课时, 显著增强五年制高职专业课程的系统性, 专业基础也更加宽厚, 专业技能更加扎实, 易于培养牢固的职业观。用人单位评价, 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动手能力比本科生强, 知识结构比中专生优, 被称为“中专大学生”。
(三) 五年制高职普遍重视就业教育, 其就业率较本科生和三年制高职高。据江苏联合职技院统计, 有毕业生的35所分院2011届的五年制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超过95%的达到29所, 其中4所分院高达100%。而且这种良好的形势已持续多年。我们调查发现, 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家长对孩子毕业后的就业前景表示“乐观”和“比较乐观”高出三年制的家长5个多百分点。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也更多地寄希望于学校。
二、五年制高职教育必须树立创业教育理念
2004年6月17日,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 有人提出,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这一观点的提出, 迅速影响了职教界, 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并从此主导了全国各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很多职业学校根据这一办学理念, 为促进学生就业, 在教学改革上提出了“以技能为核心”的思想。2008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天津市人民政府等11家单位共同主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比赛同时还举办了“2008年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论坛上有人说, 定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把多年来探索出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的经验和做法, 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 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 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 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 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这一观点, 就将“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能为核心”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固化下来。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造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就业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其规格、层次、素质、用工模式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人的可持续发展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在新形势下当我们重新审视“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能为核心”的职教办学理念的时候, 这种理念的狭隘性就显现出来。
(一) 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能为核心, 不利于创新型劳动者的培养。训练学生熟练技能, 对提高岗位工作能力和效率非常重要, 但充其量也就是培训了一个工业化初级阶段适应现代化大机器生产的“生物机器人”。在某种程度上, 这种技能的过度训练, 往往会扼制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传统、落后和高耗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必将在未来几年退出中国的经济舞台, 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是高技术的创新型劳动者。教育是解决未来问题的事业, 只有把职校生培养成创新型劳动者, 其走向工作岗位后, 才能不会被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后的现代化设备所取代。
(二) 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能为核心, 使职业教育走出“应技教育”的怪圈。由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就业市场紧缺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于是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急功近利, 把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 又把就业教育等同于技能培训, 教学上只抓技能训练, 过分压缩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教学, 有些甚至为了满足企业用工荒的需求, 人为地缩短学制, 美其名曰“工学结合”、“以工助学”。于是就出现了“学校练会了, 上岗不对了。两年前订单岗位技能练熟了, 毕业时企业技术升级换代又得重来了”。其结果是学生就业不稳定, 继续发展的基础薄弱, 缺乏后劲, 最终使学生沦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民工”, 或干脆“打道回府”, 返乡另谋他路。普通基础教育多年以高考为导向, 在“应试教育”的怪圈里挣扎徘徊, 造就着一批批高分低能的“畸形儿”。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又把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制度化, 职业学校把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技能等级鉴定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不二法宝, 忽略了人的可持续发展, 这就把职业教育引入了“应技教育”的泥淖。
(三) 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能为核心, 弱化了职业教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神圣感。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的灵魂, 传递人类文明, 推动科技进步。客观地讲, 现阶段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青少年, 在文化知识掌握, 学习习惯养成, 思想性格形成等方面都或多或少有所缺失, 有些甚至是“问题学生”。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 教师更应该肩负起灵魂工程师的神圣使命, 先教做人, 后教技能。而“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能为核心”的理念, 使部分职教工作者狭隘地认为, 教给学生一技之长, 就是教给学生就业的本领, 帮助他们找到一份工作, 就算尽了自己的责任, 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于是, 教技而不育人, 使自己沦为一个“匠人”、“师傅”的角色, 没有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神圣感, 加深了社会对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误解。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的弊端启示我们, 五年制职业教育也必须牢固树立创业教育的理念, 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
三、五年制高职实施创业教育的着力点
(一) 五年制高职要加强创业教育的制度建设。
目前, 我们尚未建立起创业教育进入五年制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度安排。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质量评价体系一般都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其中。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存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比较随意的问题。创业教育较多停留在对创业计划竞赛的指导和就业指导层面上, 没有开设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 很难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从创业教育的形式看, 多数采用开办讲座, 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和“科技创新项目”活动等临时性安排, 很少采取规范的课堂教学模式, 由此导致创业教育局限在少数学生, 未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育人目标。不仅如此, 目前的五年制高职创业教育还缺乏开展创业教育所需的师资、教材、资金和场地等条件, 还没有建立开展创业教育的保障制度。师资是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 创业教育要求相关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 又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目前五年制高职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不仅数量不足, 而且知识结构未能满足创业教育学科的要求。创业教育还缺乏教材, 尤其是缺乏本土化的优质教材, 创业课程的教材选用较为随意, 缺乏学科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另外, 普遍缺乏基础性的实施机构, 因而很难获得专项资金和工作场地。
(二) 加强与政府、企业的沟通协调, 构建创业教育网络。
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延伸创业实践的服务平台。通过必要的实践环节帮助受教育者积累经验, 增强能力, 铸就品格。通过鼓励和帮助具有创业意愿的同学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 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 尝试与社会的对接, 设立和参与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创业项目, 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大有裨益, 有利于个人的生涯发展, 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而目前我国政府对五年制高职的创业教育的扶持力度还不大, 我国企业对五年制高职的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还不强。这就需要学校加强联系加强沟通。
参考文献
[1].班晓娜.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2].林卫.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启示[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09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育 篇10
1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现状分析
五年制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高学生,很多学生是中学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他们来到职业学校的目的很盲目,学习基础较差,特别是数学和英语方面。一方面,由于是初中阶段进入高职学校,大部分学生的自控性、自觉性和自理性都较差,在初中也养成了很多不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进行学习的学生极少,基本上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懒散”“贪玩”的居多。另一方面,由于高职校相对于普高升学压力相对较小,使得学生在校学习的动力大大削弱,课堂反应的效果很差。大多数同学长期以来就缺乏父母的培养和关心,做事大多三心二意,遇到困难选择逃避和自暴自弃的较多,在数学方面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都有所不足,所以在课堂上面对数学问题缺乏解决问题的毅力,往往一看到题目较陌生或较复杂就放弃思考,等待老师的解决。虽然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士还是存在传统的“普高”情节,认为到了职业学校学个技术就行了,甚至对自己的孩子不再抱有希望,让他们放任自流,不加约束,这也导致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课堂学习能力也越来越差。
2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界定
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策略,时下进行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教师常常思考的问题。何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就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笔者针对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融合了数学学科的特点,对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指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结合社会所需的职业知识和能力,使不同数学基础的高职生在数学知识、专业能力、职业道德三个方面都得到适合自己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3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优化和调节各种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1 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一方面,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个班级都不一样,每个个体都不一样,针对各个班级的不同情况,要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由于大部分高职校的学生都不能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所以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掌握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够不害怕学习,不去讨厌学习。另一方面,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只有确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完善我们的教学设计,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3.2 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
教学的有效与否与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有很大关联,教师如何将自身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些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备课可以让自己充分熟悉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别是要根据所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课前要针对本次的教学目标,集合自身专业水平和学生情况设计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教师的备课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结合数学知识、学生情况和专业学习需求等方面,对所讲授的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热情地学习。所以在课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备好每一堂课。特别是针对学生的情况做好预设工作,想好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做好课堂要用的图片和ppt等。
3.3 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课堂周密的组织是保证教学内容、教学秩序的基础,教师要通过自己经验的积累和课前的准备增强课堂掌控能力。但是课堂上总会有意外的情况发生,而这对于职业学校来说也是难得的教育机会,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值得鼓励的,合理安排学生的思考和辨析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和鼓励,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然一些突发情况教师也要进行必要的管理,减少课堂的中断,使课堂按照教学目标顺利前行。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做好语言和肢体表达。由于数学课程基本是在教室内上课,语言表达是课堂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数学教师语言的规范性是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在课堂上能够用标准的、规范的语言对数学知识进行描述是必要的,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时,幽默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最终教学目标的达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是高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它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列举生活中和专业中的问题或历史事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对问题的解决跃跃欲试,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再围绕有关的实际生活和专业技术知识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和专业中的运用,教会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各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数学教材中职业模块的讲授,要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选择和再处理,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是来源于现实,作用于现实的。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3.5 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体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激励性评价,应注意对学生全方位地评价,不仅有知识和技能,还要包括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概率统计的教学中,不仅要学生会使用概率统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搜集、分析数据的能力,学会调查研究,另外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习惯进行评价,例如学生举手发言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笔记记录情况等。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在一堂课上要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结合起来,这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学生也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教师是引导者和汇总者。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审视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并对他人的表现进行互评,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给出具有激励性的评价分数。
对学生学习阶段的评价要将课前、课上和课后结合起来。利用现代数字化平台可以观察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为课堂的高效完成打好基础,课上综合评价学生在本堂课的学习效果,而课后的评价更是让学习的效果具备持续性。
总之,提高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的质量,要在学生已掌握必备的初中数学知识后,为他们进一步提供今后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够用的数学基础知识,为他们学好专业铺平道路,打下基础。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做事、怎样做人。
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时机,但是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困扰职业学校教师的一个难题,文章围绕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的现状,对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的研讨。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曦.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9).
[2]刘毅伟.学生学习状态及其调整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06(11).
[3]张庆林,杨东.高效率教学[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育 篇11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数学教学方法 困境及改进
数学是五年制高职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既涵盖了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又包括了大专阶段的数学知识;从受众上看,它主要针对的是初中毕业生,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数学教育在五年制高职学习阶段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笔者在从事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对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下面结合我院招收的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探索。
一、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遇到的困境
1.从学生基础情况分析
我院招收的五年制学生全部为初中应届毕业生,生源均为陕西省,其中以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考生为主。这些学生的普遍问题是数学基础相对较差、逻辑思维能力薄弱。上述问题导致数学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对知识点不会运用并且运算能力差,进一步造成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形成“越学不懂越不学”的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由于这部分学生尚未成年,自理能力较差,无法快速适应大专院校的授课模式,又缺乏家长和教师监督,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较少,对数学学习没有信心。
2.从教学情况分析
我院采用的教材《数学》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指定的五年制高职数学教材。该书涵盖了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两部分内容,内容全面、主次分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较多、课时较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追赶进度,导致知识讲解不细致、不深入、没有侧重点。学生普遍反应,即使教学内容能听懂,题目却不会做。
3.从师资力量分析
我院为民办院校,教学师资队伍还在建设中,教师同时承担了行政工作和教学教研工作。这一点导致教师在教学工作上投入不足,缺乏对教材的深入剖析以及因材施教的方法的探索,因此教学质量仍有提高的空间。
二、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1.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
面对五年制学生,教师要更加关心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要考虑到基础较差的学生的理解能力,采用引导式教学,而非填鸭式教学。此外,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增加趣味性,并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以更加直观的图、表、动画展示复杂知识点,提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 教师师资的创新培养
要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关键于在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教师要加强责任心、关爱学生,并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及时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探索创新性教法。教师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
尤其在数学教学中,应当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①启发式教学。教师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发他们的思维;②一题多解。教师不能满足于解答问题,而是要采用多种解法,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③注重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之间也应当加强沟通和谈论,应当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会,互通有无,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数学考核模式的改变
我院一直采用传统考核模式,数学成绩获得是通过期末成绩70% + 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获得,我们采取以教学大纲为基准,考的都是数学基础运用、公式及定义进行计算运用能力,忽视了数学的思维方法的考核,这样无益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故我们可小范围的改变数学考核模式,增加平时成绩的百分比,并从教学形式、知识运用形式上探索。
在教学形式上,应当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例如:①让学生对某一题型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以其他解法解决问题;②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③将数学与自己的专业课程相结合。
在知识运用形式上,平时作业不光有课后习题,也要有论文、实践等内容。
4.优良学风与教风的养成
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都需要全院师生的配合,我院“三风”建设工程中,强化了师生对优良学风的重要认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日常管理的有效性以及执行力度加强的日常教学管理,营造了良好学风和教风。
通过良好的学风和教风,使学生克服了畏难情绪,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提高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增强五年制学生基础课程学习,为专业课程学习提供保障。
三、小结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以职业教育发展作为立足点,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数学知识训练等方面入手,有效利用逻辑思维方式去寻找和分析研究数学问题中基本解决要素,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五年制高职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实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锡泉. 中高职数学教学衔接探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2.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育 篇12
一、五年制高职数控专业数学教育困境
数学作为五年制高职数控专业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课程, 对于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的关系, 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广泛应用, 提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 由于数学的基础性地位和研究工具作用, 它也是学习专业课程的重要保证. 然而, 多年来数学教学是教师在台上讲, 学生在台下听, 教学的目的就是传授书本知识. 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下的教学模式, 已经无法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和培养21世纪高技能创新人才的需求, 也不符合教育部关于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要求. 而国内专家学者对普高数学教育研究的比较多, 对职业学校的数学教育研究相对较少.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使原本初等数学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摆脱对数学学习的恐惧, 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 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是高职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尝试解决途径———数学课程的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的课程模式是指教学计划中授课内容安排的模块化.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借鉴加拿大 ( 北美) 的“能力教育体系” ( CBE ( Competence-Based-Education) ) 等职教理念, 运用DACUM ( Develop a Curriculum) 表进行课程开发, 其课程特点: 一是每个模块相对独立, 每学完一个模块可以获得一项技能、知识或能力; 二是模块的内容依据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确定, 实用性、应用性强; 三是一般都借助了职业分析的方法, 不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 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而强调技能训练或能力培养, 围绕技能或能力形成组织教学内容; 四是每个模块内容不多, 讲究“必需、够用”, 针对性强; 五是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 多数模块可以在模块之间形成模块组合, 每个模块组合也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和具体要求.
三、具体操作
1. 结合教学实际, 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目前五年制高职学校数学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 普遍存在着课时少, 课本上应知应会的内容多, 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等问题. 笔者针对五年制高职数控专业特点, 结合数控专业培养目标, 突出数学为专业服务的思想, 整合出适合本专业学生学习的、必需的而且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模块化教学内容, 进行模块化教学.
我们把教材分成了函数模块、向量与几何模块、平面几何模块、数列模块和计算基础模块等几部分内容, 并根据专业进度来安排相应内容:
第一学期: 函数模块. 引入函数的概念后, 着重讲解三角函数, 并重点突破单位圆. 这是学习车工、钳工过程中用到的基本内容, 因此安排在第一学期讲授. 如表1所示.
第二学期: 向量与立体几何模块、函数图像模块. 学习工程制图和绘制电路时, 需要用到向量和立体几何, 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和对曲线轨垒的运算是车床加工技术的基础, 到了第二个学期学生对加工工艺有了进一步深入学习后, 就要用到轨迹的运算问题. 而形与式的桥梁就是函数图像, 故安排在第二学期学习这部分内容. 如表2所示.
第三学期: 到了第三学期, 学生已开始接触比较复杂的和不规则的工件, 故开始高等数学方面的学习, 首先就是要了解极限思想. 如表3所示.
第四学期: 高等数学应用模块、计算机软件模块. ( 考虑到第四学期专业课与计算机课程联系紧密, 尝试使用自编的计算机模块) 如表4所示.
模块化以后, 结合专业内容的变化, 进行了内容的重新编排, 取消了一些实际作用不大的内容, 而对常用知识进行重点论述. 在论述方式上也做了适当调整, 如对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论述, 以计算为主, 而对函数的认识仅仅作为了解性的内容, 并不多做强调. 对三角函数的讲解, 着重在于介绍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和应用. 对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的要求相对提高.
2. 突出在数控专业中数学应用的背景和特点
在三角函数模块中, 着重讲解了角的概念和运算, 这关系到加工工艺的制定, 角度和结点的计算; 在立体几何模块中, 着重讲数控机床加工中常见的几何模型, 为学习图形设计打下基础; 在平面几何模块中对轨迹与曲线在刀具轨迹形成和数学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在计算基础模块中, 着重介绍了几种方程组的解法, 为结点的计算和图形设计打下基础. 因此, 模块化之后的数学教材是以数控专业为背景来组织的, 一方面这对于学生是比较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 易于理解的; 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反映信息技术时代的一个实际背景: 数学在数控专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加工零件形状复杂, 加工路线轨迹就不能用简单的曲线、面来确定, 而需要通过几何建模等复杂手段来处理.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也结合了Auto CAD等软件技术, 解决专业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
在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上我们也尝试做了一些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使之能够更接近社会实际, 贴近所从事岗位的需要,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以必需和够用为度, 设计教学任务, 改一考定学期成绩为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平时学习 ( 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 占总成绩的60%, 考试成绩占40%, 分为笔试和小组合作实践成绩, 如果在实践中表现突出, 可以适当增大实践成绩所占的比例. 小组合作实践是将班级划分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 提出一个在专业课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比如对加工设计图形的分析, 对加工角度和结点的计算等等,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解决问题, 或者得出一定的结论. 每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时, 每名同学轮流承担小组长, 设计、收集资料、观察、记录、分析任务. 活动完毕时, 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自评和互评, 对每个小组的成果结合专业老师的指导进行点评, 最后形成一次小组活动的综合评价分, 教师做好记录. 在小组活动时, 能较真实地反映出每个人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新精神、与人合作的态度等. 学生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 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是自我反馈、互相学习的过程, 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更能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合作互动的新模式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育】推荐阅读:
五年制高职思想教育10-15
五年制高职课程05-20
五年制高职护理06-25
五年制高职班05-17
五年制高职电子专业06-23
五年制高职园林专业08-10
五年制高职班管理07-18
高职院校五年制学生论文05-28
高职五年制商务英语08-30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尝试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