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子线路答案(精选3篇)
低频电子线路答案 篇1
模拟综合试卷四
一.填空题
1.晶体管从结构上可分成 和 两种类型,根据半导体材料不同可分为 和 管。它们工作时有 和
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常称之为双极型晶体管。
2.在晶体管组成的三种基本放大电路中,输出电阻最小的是
电路,输入电阻最小的是 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反的是 电路。无电流放大能力的是 放大电路,无电压放大能力的是 放大电路。但三种放大电路都有
放大能力。
3.场效应管突出的优点是。
4.当场效应管工作于线性区时,其漏极电流iD只受电压 控制,而与电压 几乎无关。ID的数学表达式为:耗尽型 增强型。
5.理想集成运放的放大倍数AU= ,输入电阻Ri= , 输出电阻Ro= ,共模抑制比KCMR=。
6.差分放大电路放大两输入端的 信号,而抑制 信号,两差放管的输出电流具有 关系。7.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降低 电阻; 电流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提高 电阻。二.选择题
1.晶体管能够放大的内部条件是()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变 E.变宽 F.变窄
2.只用万用表判别晶体管的三个电极,最先判别出的应是()A.基极 B.发射极 C.集电极
3.为了使高内阻的信号源与低阻负载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接入()
A.共射极放大电路 B.共基极放大电路
C.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D.共射极-共基极串联电路
4.某多级放大电路由两个参数相同的单级放大电路组成,在组成它的单级放大电路的截止频率处,幅值下降了()A.3dB B.6dB C.20dB D.40dB 5.场效应管是一种()控制型电子器件 A.电流 B.电压 C.光 D.磁
6.在集成运放电路中,各级放大电路之间采用了()耦合方式 A.直接 B.变压器 C.阻容 D.光电
7.一个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如果通过电阻网络引入负反馈,那么它()振荡。
A.一定会产生高频自激 B.可能产生高频自激 C.一般不会产生高频自激 D.一定不会产生高频自激 三.分析计算题
1.基本的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C1、C2、CE均可视为交流短路,已知:晶体管的β=100,UBE=0.6V, RE=2.4KΩ, I1==I2=10IBQ Vcc=12V,试求:(1)欲使静态工作点ICQ=1mA, VCEQ=6V, 请确定RB1、RB2及RC的值。(2)设RL=3.6K, 计算其电压的增益。
2.下图所示的电路为乙类推挽功率输出级简化电路,输入信号Ui为正弦波,要求负载上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0W,器件的饱和压降为1V,请在下述标准电源电压等级之中选一最合理的
3.如下面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晶体三极管的参数均为100,UBE=0.7V, RC1=RC2=2K, Rb1=Rb2= 1.5K, Rb3=1K RE=1.4K, UZ=6.3V, 试求:
(1)晶体三极管VT1和VT2的工作点电流ICQ1和 ICQ2(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3)放大器的差模输入电阻Ri
4.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为一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试求:(1)判断图中有几个反馈,各个反馈的类型是什么?(2)估算放大电路的电阻放大倍数Au
5.如下图所示的运算放大器,试求:(1)指出各运放电路A1 A2 A3的功能(2)求出输出电压uo1和uo
模拟电路试卷四答案
一.填空题
1.NPN PNP 硅 锗 电子 空穴
2.共集电极 共基极 共射2.4极 共基极 共集电极 功率3.输入电阻高
4.5. 0
6.差模 共模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7.电压 输出 电流 输出 二.选择题
1.D 2.A 3.C 4.B 5.B 6.A 7.D 三.分析计算题 1.解(1)
(2)
2.解:负载上所得到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
最大输出功率为
所以选及
为+15的标准电源。
3.解(1)
(2)(3)4.解(1)图中共有三个负反馈,在第一级的局部反馈是电流串联负反馈;
和
引入交为第二级的局部直流反馈是电流串联负反馈;流反馈是电压串联负反馈。
(2)5.解(1)为同相比例运算,为电压跟随器,为反相加法运算。
(2)
低频电子线路答案 篇2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契机。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形式应运而生,传统的教与学的教育形式正面临最为重大的改革。此类信息技术是对高等教育的一次强力冲击,是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需要。我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为推动多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各高校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争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主动地位,必须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
2015 年,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改革,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为学生搭建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平台,我校开展了网络课程建设立项申报工作连续开设3 年以上的基础课程或专业主干课程均可申报。低频电子线路是我校省级精品课,是电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任务是为电子系统的工程实现和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结合课程组多年教学经验,利用并创造相关资源,并查阅参考了众多优秀的网络课程范例,我们进行了低频电子线路的网络课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陆续发现目前大多高校网络课程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结合我们的建设经验,以期和同行们进行探讨。
1 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各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师生比不断提高,多数高校均不同程度存在着缺少教学资源的问题。教学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性,极不利于高校发展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网络课程是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间界限。网络使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产生了时空的分离,教师可以不再是直接的教育者,教育目标和教学活动可通过网络课程来实现。网络应用于教育领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学习机会,丰富的教学资源及教学环境,使教育活动的适应性得到大大加强。所以,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是我国发展网络教育,实现现代信息化工程的重要课题。
以本课程“低频电子线路”为例,课程组教师4 人,授课对象平均每学年600 余人,约16 个班,平均每位老师4 个班。并且各老师在承担本课程的同时,还承担相对应的实验课程或其他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这种比例的师生比,若期望培养得到较高质量的学生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努力,而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显然是有一定难度。另外,课程组教师大多采用的仍为课堂讲授的教学形式,由于学时有限,教师讲课时往往偏重重点内容讲解,少讲次要的内容。从知识的完整性来看,往往被忽略的内容有可能恰恰是学生理解问题的关键。这时,一个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的优势即可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低频电子线路课程的重点之一便是放大电路的分析,多数放大电路是较为复杂的电路,教师如若只是课堂讲授的形式,那么每节课在黑板画电路图的时间也会花费不少。所以,建设一个教学形式独特新颖,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网络课程对本课程组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2 低频电子线路网络课程的建设内容
目前,部分高校的网络课程缺乏统一的规划、有效的管理,各学院独立建设,支撑平台不统一,易导致维护困难,且成本较高。所以,统一的建设标准及高校的宏观调控,是建设高质量网络课程的前提。我校为进一步推广教育信息化改革,于全校范围内建设30 多门网络课程。各课程基于统一的平台建设,遵循统一的建设规范及要求,初步建设完成需通过学校教务部门的统一验收,才可投入试运行。这种由学校教务部门统一监督,各网络课程组负责实时更新及维护,极大地提高了我校网络课程建设成效。
2.1 课程基本信息建设
课程基本信息包括教学团队、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指定教材、教学参考书、参考网站、学习指导。本网络课程的教学团队分别介绍了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及实验指导老师等的基本信息,方便学生了解自己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及联系方式等。教学大纲主要是以知识点为单位的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难点。建设程度为使自主学习的学生在不经由教师指明的情况下,也明确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低频电子线路课程的参考书及参考网站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经课程组教师多年累积及筛选,将质量较高且比较能反映电子技术行业发展现状的参考书及网站实时发布于网络课程中。学习指导中讲明了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特点,并对如何学习本课程给出指导性意见。基本信息建设的目标是,学生在未开始本课程的教学之前,通过课程的基本信息可把关于整个低频电子线路的教学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
2.2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授课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习题、实验指导案例及素材库、试题库、参考资料及网络资源还有课程备份机制。其中授课教案为课程组负责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反复修改后完成。教学课件为PPT形式,为教材配套课件,也根据教学大纲进行过至少五次以上的反复讨论修改。教学视频按知识点制作,由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讲授,保证学生在网络课程中可实现自主学习。其中,案例教学被作为本网络课程的亮点项目,采用FLASH格式,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作的几个具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例如,其中一个肌电假肢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测控系统,可检测神经,控制执行机构,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此案例与低频电子线路课程中的小信号放大电路及功率放大电路等知识点均相关,是其典型的应用。案例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在兴趣中学习课程相关知识点。试题库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并能够实现在线测试和考核的。按章节制作,每节提供学生一般不少于5 个的在线测试题目。试题要满足测试目标要求,覆盖考查范围内的主要知识点,考查内容的题量和试题难度分布与教学内容相对应。试题之间不能相互提示,不相互矛盾,且附有答案和参考题解等。参考资料及网络资源提供了与本课程相关的,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和知识拓展的相关网络素材。具体包括相关论文链接、相关背景知识链接等。课程备份机制为上一学期期末考试后进行一次课程存档,下一学期开始使用课程前导出上一次课程包,为节省网络平台空间,存档的课程包不可多于4 个,要及时删除不用课程包。
2.3 网络教学活动建设
网络教学活动建设包括通知公告建设、发布课程信息、作业发布与管理系统、辅导及答疑系统建设、课程学习讨论系统建设及课程学习评价。此类项目的建设很大程度依赖网络课程的建设平台。作业发布与管理系统提供WEB的发布作业功能,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自动布置作业,也可人工选择作业的知识范围。可实现学生基于WEB完成、提交功能,可实现教师基于WEB的批改、点评作业功能。辅导、答疑系统能够对问题与解答进行网页发布,具有完整的答疑资料库内容。本课程建设了课程学习讨论小组,也是基于平台的课程学习讨论系统建设完成。可提供基于WEB的讨论组内容提交、管理功能,可通过设计网上教学活动,提供个别化的学习协商交流机会。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情况,主持讨论话题。本课程的课堂学习评价即为在线测试栏目,按知识模块设置的在线学习作业和练习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3 网络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通过课程组建设低频电子线路网络课程的经历及开展的一些网上知名网络课程调研工作,发现网络课程建设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五年前,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建设网络平台及标准不统一,进而导致部分课程重复建设,浪费了资源。目前,大多高校都已开始形成支撑网络课程建设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例如我校的低频电子线路网络课程之类,从网络课程统一开发平台购买,到各学科网络课程申请、立项,评审通过后,各课程组再进行建设,评价验收后再进行推广应用。整个建设过程中有开发网络课程的技术人员做技术支撑,有课程组人员对各自网络课程进行建设,学校教务部门有明确的管理方法并建立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高校网络课程的建设水平也逐渐提高,无论是无常资源规模或是教学活动设计都有所提高。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些网络课程的前期建设力度大,投入人员多,制作并验收完成后便大功告成,而如何应用好这些网络课程,以此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却没有下足功夫。致使一些网络课程成为摆设,建设时投入的经费及人员建设投入的精力均没有得到相应的收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中,主要一点是高校对网络课程的定位不明确,如若只是将网络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参考的话,那么一定有一部分学生不会花费时间在网络课程平台上进行深入学习。所以,加强网络课程的应用是当前网络课程建设的重点问题。低频电子线路网络课程建设已初步完成,我们将继续研究总结建设经验,加大本网络课程的应用范围,使本网络课程的建设和应用走上健康有序,可循环发展的轨道。
摘要:网络课程建设是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校园数字化教学的基础,能极大地促进学校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具有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虚拟化、学习个性化、自主化及合作化等特点。本文为“低频电子线路”课程组按照我校网络课程建设规范,利用课程组多年累积的教学经验及资源,初步建设完成该网络课程的过程概述。并结合建设经历,对网络课程建设中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低频电子线路,网络课程建设,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J].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报告,2000.
[2]马红亮,网络课程的概念及特征[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6):63-65.
[3]李洪发.网络课程建设的特点和作用探析.http://wenku.baidu.com.
[4]罗鸿斌.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现状与思考.甘肃科技,2008.24(18):191-193.
[5]于晶莉,韦明.谈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与思路对策.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5):54-56.
低频电子线路教学中问题探讨 篇3
由于学生前期所学的课程是高等数学、英语、普通物理和电路等基础理论课,所以,对低频电子线路这类技术课刚刚接触,非常不适应。同时,由于众多的电子器件、实用电路和近似数学模型等理论,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很困难,普遍反映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甚至有同学向老师反应,此乃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第一门“天书”。
首先我体会到,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低频电子线路课程开始一般讲授半导体和器件(二极管、三极管)的知识,这些内容学生开始学习时,略显抽象和枯燥,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难于理解。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通过身边的电气、苹果ipod的内部电路、工业现状等例子,让同学认识到低频电子线路知识在课程设计、电子设计大赛、毕业设计、工作就业,社会生活等中的重要基础作用,激发他们的兴趣,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思路。
其次,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有针对性的教学,也能有效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既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习者的实验组织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又增强教学过程的能动性和互动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比如,通过校园网、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室等硬件设施的配套使用,将授课内容、理論知识的动态解释、电路的仿真过程及相关知识的视频资料或图片资料的介绍等各种教学信息在课堂上集中表现,充分调动教与学的潜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推动学生由理到工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树立信息的基础。以前习惯了数学、物理等逻辑性较强的课程的学习,学习低频电子线路方法不得要领,因此,需要学生从基础课程的学习方法向技术类、工程类课程的学习方法转变,主要表现在工程上近似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二、夯实基础, 抓牢重点
低频电子线路课程的特点是工程性强,数学推导不多,绝大部分计算仅仅是算术计算,但其内容多且繁杂,如多极放大器的特性参数计算等章节,在教学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完成教学任务成为难点。而在加强基础、加强基本理论、加强先进性的呼声中各校所编写的已出版的低频电子线路教材,大都处在“有限学时”与“繁多内容”的矛盾之中。只有突出重点,才能够使读者掌握各部分内容的主干,给人的印象虽然讲的不太多,可也不缺少什么。我们的整体内容安排为二极管及其应用→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低频功率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以上的内容安排,均围绕一个重点——集成运算放大器。从基本放大电路引出多级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重点强调直接耦合电路,再从直接耦合电路的问题引出差动放大电路(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集成运算放大器以前的章节相当于在讲授它的内部电路。
反馈的概念的讲解也是本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是低频电子线路课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放大器频率响应”原有的主要内容是:1.复频域分析方法;2.共发射极放大器的频率特性;3.共集和共基放大器的频率特性;4.宽带放大器;5.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6.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相位补偿技术。
三、运用案例,综合提高
清楚、认真、有条理、重点突出、能结合实际教学是帮助同学深入浅出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教学方式。课上学生似乎明白了知识点,可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又无从下手。这是因为课堂上过度注重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而不重视实用性,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笔者感到,要做到教学重点突出,要多对综合性知识例题进行演练,并能与学生互动,能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电路的分析能力。贯彻以集成电路为主,分立元件为集成电路服务的原则,加深的内容应放在集成电路的应用上,而不放在分立元件电路的计算上。
其次,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使得多媒体教学、一体化教学成为授课的重要手段。依托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等教学资源,不断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在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时,避免采用繁琐的公式推导,力求结合图、表和波形,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对一些难于理解的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笔者采用的课件采用自顶向底、逐步细化的设计方法,从而使课件的结构化和模块化得以保证。虽然编程周期长,课件容量也比较庞大, 但由于采用正确的设计思想且总体结构设计得当,使得整个工作有条不紊,各模块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结构层次十分清晰,编程、修改、调试、调用和以后的改进都很方便。
例如,负反馈的判断和分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和模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什么是集成运算放大器以及怎样实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即构成电压放大器,利用动画演示一目了然;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电压放大器的机理即高增益的集成运算放大器与负反馈配合实现电路的电压放大,只要恰当选取合适的外围电阻,就可以实现任意增益的放大器;如果电阻换成电位器即可实现增益的可调,只要满足电阻的比值就一定能得到所需电压增益的精度和稳定性;不必要求单个电阻的。这些定性分析和原理性阐示在多媒体动画的帮助下形象生动,节约学习成本。
四、强调动手,加强实验
电路原理枯燥难懂,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为主,作实验时,多同学不愿意主动把原理弄清楚,靠老师实验前一点时间讲解,难以凑效。实践发现,即使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也不好。许多同学都只是把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摘抄一些标题下来填入预习报告,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实验内容限定为把电路设计安装好,只是留几个接线柱叫学生连线来做验证,学生的兴趣却不大。验证完原理对于实验电路一点都不理解,也锻炼不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如果让学生按照电路图自己走线焊接,往往容易出错,成功率较低。实验课后交实验报告,又是一个烦琐的抄书过程。总之,每次实验课,学生都花费了时间,收效却不大。
我们对实验的内容进行了精心地挑选,在设计电路时,我们考虑到了前后知识的衔接,每个实验的电路都是紧紧相扣的,并把池们设计在同一块电路板上。本门课程的实验安排如下实验一、晶体管元器件的测试,实验二、常用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实验三、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四、射极输出器,实验五、共射共集级联放大电路,实验六、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七、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八、功率放大器。这些实验所采用的电路都是理论授课时所讲授的电路,使得实验与理论紧密相扣,学生实验起来比较轻松易懂,学生再也不会因为实验时是新的电路而望而生畏,老师也不用在实验时再花时间去讲电路原理,使得实验的效率大大提高。
为此,教师不再像从前一样实验前大段时间先讲实验原理,后讲实验步骤,而是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实验前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上。学生逐个进入实验室,必须通过教师对实验电路板的检查及提问方可做实验. 将实验过程引向课外,培养学生对电子制作产生浓厚兴趣,反过来又能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五、结论
低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应从培养兴趣,树立信心;重视建模,掌握应用;运用案例,示范设计;综合知识,提高能力;强调动手,加强实验等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如果再辅以细致认真的教学手段,如提问式引出问题和概念、启发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讨论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和虚拟实验等,这门课将不再是大二学生的拦路虎。 (编辑徐褀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