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写人记叙文

2024-05-21

家-写人记叙文(精选13篇)

家-写人记叙文 篇1

家-写人记叙文

刚上高中那年,我认识了一个农村孩子。

在我的印象当中,她是一个胆子很小的女孩,沉默寡言。我只知道她的家在离城很远的一个小山村里。后来,我和她被编在了同一个寝室。于是,我们的关系变得密切了,话题也多了。其实,她也是一个蛮健谈的人。

渐渐地,我和她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彼此都把对方当作倾诉的对象。我们经常在熄灯后聊天,一聊就是一晚上。每次提起她的家,她的眼里总会有闪光的东西出现。

她家很穷。父母却坚持要把她送到城里来,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她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她本不愿意来,不愿让本来就很穷的家又欠别人一屁股债,不愿让体弱多病的父母更加辛苦地工作。但她更不愿让父母伤心。于是,她就带着他们的期望来了。

我故意和她开玩笑,你应该庆幸你来了,不然我们就不能认识了。

她只笑不语。

她说,她喜欢那个家。那儿有潺潺流水的小河,有高高挺拔的大树,有叽叽喳喳的.麻雀,有一望无垠的草地……还有好多好多城里没有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那里有亲人的关怀。她在那里可以很快乐很快乐,可以放飞自己。

我问她,这儿也能成为你家啊。难道在这儿你不快乐?

她摇着头,说我不懂。我不高兴了。可我真的不懂。

放暑假了,她请我到她家去做客,我答应了。

刚踏上那块土地时,我惊呆了:这儿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美得让人窒息!我拼命的吸着新鲜的夹杂着一丝甘甜的空气,到处观看,带着莫名的兴奋。

我找到了她的家,在一条小河旁。她的父母热情地招待了我,把他们家仅有的食物都拿了出来。这让从来不懂“家”的含义的我突然读懂了它。这儿不仅有新鲜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我还闻到了浓浓的家的气息。

傍晚,我和她坐在河边,望着夕阳,吹着晚风,一天的疲劳一扫而光,我那颗飘摇的心似乎找到了归宿。我们就这样静静的坐着,似乎在体会“家”的含义。

突然,她问我:“你懂了吗?”

我一愣,随即又点点头:“家就是一只船,载着我们穿过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总是永远的岸,会有一个让船靠岸的地方。”

以后的日子,我一天比一天快乐,每天都有新奇的事物等着我。我尤其喜欢傍晚,在家人的呼唤声中回到家,做到饭桌旁,开始狼吞虎咽,这是最幸福的时刻。这一刻,你会觉得地球停止了转动,思维停止了转动,脑中只剩下“快乐”二字。

我对她说,感谢上帝让我认识了你,也让我理解了“家”。

离别的日子来了,我和她就要返校上课了。那天,她的父母把我们送到火车站。

“孩子,有空回来看看啊。”我忍住眼泪,拼命地点头。

我们上了火车。我打开窗户,想再闻闻这里的空气,再看看这里的美景。火车开动了,她的父母的身影越来越小,终于消失不见了。我和她都哭了,泪洒在了这片土地上。再见了,父母!再见了,我的家!我在心里喊着。

回到学校,我问她:“为什么以前我不懂‘家’的含义呢?”她说:“那是因为你没有家。”真是奇怪,不管做什么,都要自己亲自尝试或拥有,才能明白它。但我知道,我找到家了。

在困境中,想起那个家,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我已登上了那只船。

家-写人记叙文 篇2

一、特定的环境营造氛围

在记叙文写作中,环境描写往往能营造一定的氛围,特定的环境描写还带有特殊的含义,使得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具有鲜明的形象。在具体写作中,环境描写要注意客观、合理,有一定的寓意,针对性要强,要结合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氛围营造,不能为了写环境而写环境,在佳作《别样的辉煌》一文中,作者开头这样写道:

窗外朦胧的月光照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上,干枯的老树皮记录下的种种沧桑,即使在月光下也清晰可见。顺着蓬松而又挤挤挨挨的树枝的方向,我又一次清楚地看见了年事已高的奶奶用她艰难而又平凡的一生写就的别样的辉煌。

作者在文中塑造的是奶奶这个人物形象。在文章开头,作者巧妙借助窗外的老槐树,干枯的树皮,朦胧的月光,以此来喻示奶奶的沧桑人生,为全文定下一个带有淡淡忧伤的抒情基调,暗示人物的善良与不幸。可以说,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到作者的叙事世界,进而去探寻人物的故事。同样,在结尾,作者再次写道:

风吹过院子里的老槐树,发出沙沙的声响,月色越发纯净,越发祥和。接着四叔的越洋电话,奶奶的脸上如绽放的年轻的菊花。奶奶就如那窗外的老槐树,用她的艰难而又平凡的一生刻录下一圈圈充满爱与奉献的年轮,也在我们全家人的心里刻录下一种别样的辉煌。

作者首尾呼应,老槐树沙沙的声音,虽无语却道出心声;月色纯净、祥和,这不正是奶奶形象的物化吗?环境描写在全文中为塑造人物形象营造了氛围,预设了情感,和人物形象互相映衬。

二、特定的背景赋予内涵

除了自然环境描写外,记叙文写人要善于把人物形象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加以塑造,以特定的时代或故事背景,来赋予人物特定的内涵。在不同的时代或故事背景下,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在具体写作中,对人物的背景设置要科学、合理,符合逻辑。如在这篇作文中,作者将奶奶的故事放在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的时代背景下,使得故事具有特别的意义:

楼下的电话铃响了三声停了,过了一会儿又响了起来。不用问那是四叔从大洋彼岸向奶奶问候报平安。说是四叔,却和我们家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听说他是文革中一个上山下乡的未婚知青被人抛弃返城无望而自杀后留下的遗孤。当一个弱小而又无助的五岁男孩的哭声打破村庄的宁静后,谁也不愿意收留这个孩子,毕竟在那样家家吃住都很艰难的日子里,多一张嘴多一份负担,更何况又是个半大的孩子,还是那样的身世!

文中几句话交代了“四叔”的来历,也就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奶奶接下来对四叔的收养故事就截然不同于今天的收养孤儿了,为奶奶这个形象赋予了勇敢、善良的内涵。

三、特定的语言塑造人物

语言是反映人物心理和形象特质最直观的形式。记叙文写人,要善于运用特定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特定的语言不仅仅是反映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还是能够反映人物品性的语言,不需要太多,但一定对于故事情节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能够鲜明深刻地表现人物的光芒或者与之相反的特质。如文中,奶奶抚养“四叔”的事件中,语言并不多,但却能够直接展现奶奶的鲜明特质:

某天早晨,“四叔”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和我的伯伯叔叔走在一起时,全村人愕然了!“反正我是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奶奶微笑着解释,“家里三个公鸡猴子,不在乎多一个了”。其实当时的奶奶已经守寡多年,独自一人拉扯三个半大的儿子,走在年代艰难的日子里。收养四叔后,奶奶比原来更辛苦了,连院子里的这棵老槐树也不时沙沙作响,似乎在诉说着奶奶内心的憔悴。

“大妈,眼看你家老大老二快上高中了,你招一个人回来,好帮你一把。”“不了,四个儿子呢!我自己苦也就罢了,何苦再连累别人!”奶奶起早贪黑侍弄七八亩责任田,隔三差五步行二十多里地赶次集,卖掉一些瓜果蔬菜、鸡蛋鸭蛋贴补家里。儿子们到了上学的日子,一个不落全都送进了学校。

文中收养“四叔”前后,奶奶的语言只有两处,第一处看似奶奶说得轻松,却足以看出奶奶的勇敢与乐观,在那个特定时代中,奶奶的行为愈发可贵。第二处奶奶拒绝再嫁,更是看出奶奶的坚忍和爱心,一方面不忍拖累人,另一方面更是怕几个孩子委屈,奶奶的形象在特定的语言中愈发光彩动人,质朴却极不平凡。

四、特定的细节刻画形象

写人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也很重要,精彩的细节会说话,精彩的细节能传神。可以通过具体的肖像、动作、心理等特定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细节越具有特征性,人物形象愈加鲜明、生动、可感。如文中奶奶的一些细节即是如此:

当大伯接到一张中专录取通知书时,奶奶因长期劳累过早衰老的脸上,流下了第一滴幸福的泪。二伯、我爸也相继顺利考上了大学,奶奶的泪水变成了笑脸与幸福的哀愁,为儿子们高兴,也为学费发愁,但还是挺了过来。等到四叔最后捧回一张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叔的生父带着一摞钱来了,奶奶不知所措,面色灰黄。四叔最终还是拒绝了,只淡淡回了一句“我大哥工作了,能帮我妈了,以后我还能勤工俭学。”奶奶的皱纹舒展开来,“儿子真的都大了,我等着享后福了!”那是奶奶这辈子说过最高调的话。

文中,奶奶最具特征性的细节是神态描写,大儿子录取时“幸福的泪”,二儿子、三儿子考上大学的“笑脸与幸福的哀愁”,四叔考上大学和其生父拿钱时的“面色灰黄”,四叔拒绝后的“皱纹舒展”,一系列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奶奶的真实心理、喜怒哀乐,将奶奶这样一个虽然平凡,却始终善良、坚忍,充满大爱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写人记叙文”的教学 篇3

·以表现人物为中心;

·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人物言谈举止、细节描写来反映其精神面貌;

·人物都是置身于特定背景之中。

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人记叙文的篇数较多,约占14%。笔者对此类文章进行了长期的教学实践,现总结几点经验与同行分享。

一、紧扣文本特质,在语言实践中辩证认识人物

文本特质是一个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标志性属性。只要抓住文本特质,即抓住了解读文本语言的“钥匙”。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乌塔》一文讲述了“我”在罗马旅馆里结识了特殊的“驴友”:年仅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她独自游历欧洲。文章内容浅显,侧重写乌塔的旅游路线、旅游准备以及对独自旅游的观点;首次出现了“间接叙述”的方式,且“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穿插运用,富有变化。对于乌塔的“独立”品质,由于国情不同,学生不能一味模仿,须辩证地认识。

教学时,笔者从文本特质出发,立足语言表达形式,以“旅游规划”与“旅游论坛”为平台,创设言语实践的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语言、发现语言、运用语言,在言语实践中辩证认识人物的品质。(见下表)

教学流程学习活动教学意图

制作

“旅游规划表”默读第七自然段,提炼关键词,完成“旅游规划表”提炼主要信息,感悟国外少年的自主独立

介绍

“旅游规划”以“第一人称”乌塔的身份介绍旅游规划将文中的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

比较

“叙述方式”把学生介绍的语言与原文一比较,发现文中“乌塔说”后面用“逗号”,并非“冒号”,人称“我”变成了“她”通过比较,发现“间接叙述”

尝试

“间接叙述” 学生尝试着把文中的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在语言转换中运用“间接叙述”

开展

“旅游论坛”小组合作完成跟帖,对乌塔的做法发表看法在跟帖、辩论中辩证认识乌塔的品质

二、围绕描写方法,在语言品味中感悟人物形象

1.聚焦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形象

细节,能够看出人物的个性,窥视人物的心理,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写人记叙文就是通过一个个细节(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的描写去塑造人物形象的。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写了毛泽东接到爱子牺牲的电报后,内心痛苦难言,以及对遗体是否运回国所做的痛苦抉择。文中的细节描写细腻真实,令人动容。如突闻爱子牺牲的噩耗,文章中这样描写:“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简洁的语言富含情感内涵。其中“吸、放”两个微乎其微的动作,却凝聚着毛泽东的情感,平静的动作背后蕴藏着一个慈父心底撕心裂肺般的疼痛。

教学时,笔者安排了两次“感悟”:一是通过朗读感悟毛泽东的失子之痛;二是补充毛家此前已牺牲的五位亲人的资料,感悟毛泽东失去众亲之痛。又进行了两次“对比”:第一次,去掉细节描写后与原句比较,发现有了细节描写,句子表达更具体生动了;第二次,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想象常人失去爱子的行为表现,与毛泽东失子后“平静”的行为表现进行对比,感悟毛泽东亦父亦王复杂的人物形象,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与贴切。

2.联系环境描写,感悟人物形象

写人记叙文离不开环境描写,因为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描写又反过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教学中,如能在“环境”与“人物”间寻找联系点,则事半功倍。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丰碑》时,为理解“丰碑”的含义与感悟老红军的形象,笔者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想象环境和人物的关系。

生:当时天气非常寒冷,环境非常恶劣,行军很艰难。

生:在如此寒冷的冬天,穿着如此单薄衣服的人,没想到竟是军需处长。

生:军需处长是军队里管理物资的人,应该不缺衣物,可他把衣物分给战士,自己却被冻死了。

……

把“军需处长”这个特定的人物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学生便会发现,一个最不缺衣物的人物,却因缺少衣物被冻僵,在大雪的覆盖下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透过丰碑,感受到军需处长舍己救人的高大形象。

三、整合单元主题,在读写结合中迁移人物表达

现行教材按单元主题编排,在相同主题背景下,每篇文章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整体观照下的部分。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执着的追求”为主题,表达不同的人对艺术专心致志、不懈追求的精神。其中《全神贯注》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鱼游到了纸上》则表现了聋哑青年做事专注、坚持不懈的品质。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两者表达方法相似,都是通过人物的神态、举止来刻画其“忘我”,但表达的角度不同,呈现的人物形象也不同。教学时,笔者聚焦“忘我的境界”进行整合教学,做到同文中内容整合,异文间方法整合。

(1)理解想象,感悟“忘我”。学生朗读后,想象青年看鱼时的动作、神情,领悟“忘我的境界”就是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一件事,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2)多篇整合,链接“忘我”。青年的“忘我”除表现在“呆呆地、静静地”神态上,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联系全文,寻找青年“忘我境界”的表现所在。

青年的忘我境界表现在忘了时间,忘了自己,忘了……而前文《全神贯注》中写罗丹雕塑时忘我的境界则是“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发现罗丹的“忘我”表现为近乎疯狂般的自我痴迷。endprint

(3)读写结合,迁移“忘我”。不同的人沉迷不同的事,“忘我”的表现不同。联系生活,选取某个人做事时的“忘我”场景,着重观察他(她)的神态、举止,写一个片段。

围绕主题,整合方法,链接生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表达方法,在习作中运用表达方法。在读写中“走了一个来回”后,学生对写人物的“忘我境界”,自然生动形象、精彩纷呈。

四、采用多种方式,在语言转换中提升学习兴趣

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令孩子厌倦。教师要依据写人记叙文的文体特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快乐阅读。

1.把写人记叙文转换为诗歌

有些写人记叙文通过写主人公的几个画面来表现人物形象,情节平坦,语言朴实,难以吸引学生,如把它转换为诗歌则学生兴趣高涨。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在金色的海滩上》,抓住小姑娘做好事的几个画面,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语言重组,最后形成一首儿童诗。既感悟了人物形象,又诗意盎然。

在金色的海滩上/拾贝的小姑娘/留下了/一串/小小的脚印

在金色的海滩上/看衣的小姑娘/坚守着/一份/淡淡的承诺

在金色的海滩上/还贝的小姑娘/给了我_____/___________

2.把写人记叙文转换为非连续性文本

有些写人记叙文通过对主人公的几个事例的呈现来表现人物立体形象,故事多,篇幅长,阅读很花时间。如借助非连续性文本辅助教学,直观简明,增强新鲜感。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可采用“KWL图表”教学:“K”是学生已知道什么;“W”是还想学习什么;“L”是学到了什么。聚焦疑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闰土形象的认识不断丰满。

3. 把写人记叙文转换为故事复述

孩子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小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在故事的陪伴下成长。有些写人记叙文,年代久远,在学生的心中本身就是故事,且不少课文采用故事的表达形式娓娓道来,深深吸引了低段学生。以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来教记叙文,能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徜徉于故事长廊而流连忘返。

4.把写人记叙文转换为动态表演

小学生是天生的演员,读到真情处就会自然表演。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珊迪》一文,可以采取演课本剧的形式,结合场景描写、人物的言行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表演。当然,表演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品读语言,将静态的符号语言转化为动态的情境语言。

写人记叙文 篇4

上幼儿园时,我的成绩有点不好,当时成绩单采用的是5分制,我的各科成绩都是1分或者2分的。我对外婆说:“对不起,都是1分2分的。”她眯起那道鱼尾纹说:“不要紧,不要紧,1分2分的加起来就有5分啦!”我问:“不同科目的成绩也能加起来吗?”这回,她表情认真、果断地说:“当然。人生就是总和力!”可是当时的我并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只清晰地记得那鱼尾纹漾着漾着,就漾起一串爽朗的笑声了。

外婆从不曾开口问我:“学校怎么样?上课听得懂吗?”但是,唯独一件事她永远不嫌唠叨。“要带着笑容,好好跟别人打招呼。穷人最能做的,就是展露笑容。”说着,外婆眼睛眨巴眨巴的,眼角的鱼尾纹就更深刻了。因此我便留心要带着笑容、很精神地跟邻里打招呼。放学我笑着跟附近的伯母说“您好”,她会高兴地把家里一些小馒头送我。多么令人开心的结果啊!外婆说笑容是宝。她自己总是满脸笑容,所以邻居们跟她很和得来,也很乐意送她一些蔬菜、水果、糕饼点心的。

夏季是炎热的,对于买不起风扇的我们更是折磨。泥土没有了光泽,小草失去了生机,大树耷拉着脑袋,蝉在树上聒噪地扯开嗓子,叫人心烦。这时,外婆就会搬来小板凳,拿着把大芭蕉扇,一下一下、不紧不慢地帮我摇扇子,她自己却热得汗流浃背。不管天气多炎热,她总是笑着说:“别总抱怨冷啊、热啊的,夏天时要感谢冬天,冬天时要感谢夏天!”外婆那深深的鱼尾纹在炎炎夏日里显得特别清爽。

写人记叙文 篇5

那段时间,她简直每时每刻都在看我:打篮球时,她驻足观望;下课时,她总是站在我身边看着我笑;上课时,她偶尔瞟我几眼。当然,后者是我同学给我说的。

我对她的这一行为十分反感,不是我另有所钟,而是我认为:学习生活只有学习,运动,友情和师生情,爱情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每当她看我的时候,我总会投去一种叛逆、抗拒的目光。

我本来有许多朋友,我也挺乐观开朗和他们玩,可是因为她的出现,我的许多朋友都离我疏远了,我恨她。每当我下课靠在墙边每当我下课靠在墙边时,她也会靠过来,用一种莫名的眼神看着我,在我看来,她是在看一只稍微赶兴趣的猴子。我投去了顽固的眼神,当然,这种眼神中带有叛逆、仇恨。其实,说不上是恨,只是鄙视罢了。

我冷淡了她,她却不以为然,仍然那样不知疲倦地看着我。可她在我生活中,跟空气差不多。

在夏天里,我每天打完篮球或乒乓球就以累得满头大汗,可是,我偏偏又把每天仅仅的10元钱给用完了。在教室里,其他同学都在喝饮料,我却独自一人耐着热看书。我是一个困难不喜欢露在表面的人,另外,我认为混乱时看书可以分散精力,所以,我没有表现出很热还很渴的样子。但是,她知道我渴坏了。因为一节课的篮球比赛她一直注释着我,她当然清楚我的体力。

她向我走过来,嗡着鼻子说:“是不是很渴,我借你5元钱,以后有钱就还,没钱就算了。”我看着四周,没有人看见。然后我在看看她,用一种叛逆的眼神看着她。说:“谢谢——”还没有等我说完,她欣慰地笑了,笑得很开心,好像获得了上帝地恩赐。“但是,我不需要”我谢绝了她。她看着我,好像要说什么,但是她没有说出口。

在后来,我没有再看见她注释。但是,听其他同学说,她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了无数个我的名字。我呢?只是笑笑,她这又是何苦呢?

今年的升学考试,我考到了一中,她只落于二中。我有些沮丧,我为她感到悲哀,但我又很高兴。她是我的同学,我当然希望她考好,可她毕竟……哎!

写人记叙文 篇6

每天的凌晨,当我们还在睡梦之中时,清洁工人们早就开始了她们的工作。而且她们的工作是刻苦的,每天都不知道洒掉多少汗水,一天都不知道受伤了多少次,但她们还是坚持完成她们的工作。她们每天都面对着那臭不可当的垃圾车,但她们还是戴着手套把那一堆堆的垃圾分类,从来没有退缩过。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很早就去河边晨运。下楼的时候,看到一位阿姨在树旁把树枝上的胶袋取下。那位阿姨头戴一顶黄色的帽子,身穿已经旧了的破衣服,手上长满了老茧,额头上布满了皱纹。她右手拿着长钳,左手拿着小筐,踮起脚并敏捷地将每一个胶袋取下。

突然,那位阿姨可能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右手的食指马上流出了鲜血,那位阿姨并没有刻意地去包扎,只是用口去一下伤口而已。我去问那位阿姨:“你为什么不包扎呀,不包扎的话很容易会发炎的!”“没关系,保护城市的环境卫生要紧嘛!”那位阿姨笑着对我说。她说完后,又开始做她还没完成的工作了。

浅议写人的记叙文写作指导 篇7

写人的记叙文是个难点,作文要有实际的内容,训练要有切入点。笔者认为写人的记叙文应要求学生细心的观察人物的个性特点,抓住人物“一个”突出的特征写起,扣住文题中的字眼,以小见大,以点写面。

一、怎样抓住人物的一个方面特征来写

(一)文本是最好的素材库和示范地

例如《背影》中的父亲是个慈父,在家中光景很惨淡的情况下,亲自送“我”,对“我”照顾无微不至。临别还给儿子买桔子,月台很高,爬过去非常费劲,为了儿子,他也心甘情愿,“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他是这样吃力的过车道买桔子,爱子之心是多么的强烈,父爱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作者抓住了“背影”这一特征重点刻画,“背影”贯穿全文,是父爱表现的最强烈的一刻,这一瞬间的形象,作为全文的焦点,体现了作者对父爱的独特发现和深刻认识。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再如《老王》的作者杨绛以善良去体察善良,扣住了老王善良这一点来写。老王虽孤苦伶仃但是心地善良,他需要钱,但是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他的善良对“我们家”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免收车费还担心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作者抓住“善良”这一性格特征描写了一个动乱的年代中极其淳朴的好人。

这些文章就是扣住了人物的一个特征来写的,表现力度集中,感染力强。学完之后利用单元特点,笔者进行了作文训练,学生的一篇《爷爷的手》就写得很有特色,文中抓住了爷爷的“手”这一特征来描写爷爷的勤劳能干,辛苦一生。引文如下:

爷爷的那双手的肤色是“五彩缤纷”的:指甲缝里面“珍藏”了许多黑色的泥土;手心里原本细嫩的皮,磨出了黄黄的老茧;手背上的青筋,一根根地突了出来。

(二)学生写的作文当做例文传阅赏析

把写的较好的例文交流着看,文章有个性也有共性。例如作文题《一个喜欢臭美的人》,一个宿舍的几个人都写了一位叫“树藤”的女同学。同学们作文的共性是都抓住了人物的“爱臭美”这一特性来写,一天几遍衣服换,无数次照镜子,不厌烦地研究着装的每一个细节等等。

文章的个性在于一个是先从描写她的形象入文开篇,一个通过她打扮的细节描写来体现,另一个从别人的议论指点中开始写,最后一个就是让女生自演,真实地再现她的语言,动作,行为,一天生活的全部都不离开臭美。每一篇文章中人物的特征都很明显,看完后,这个人物模型就可以构想出来了。这样的文章就是成功的。

二、写人可以抓住人物的哪些特征写

首先引导学生选材要实在,不张扬。文中的人物要个性鲜明。作文来源于生活,学生可以走向社会,留心身边的人,抓住平凡人的个性,观察他们的言行,通过描述反应社会现象,展示生活本质。有些学生在作写人的记叙文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从多方面描写人物,最后给出的人物形象是大众化的,个性更说不上突出了。因此写人可以写人物高尚的品质,多样的性格,执着的爱好,言语动作的习惯等等,情感流于笔端,人物跃然纸上。但是忌讳事无巨细,囫囵平铺的写法,不汲汲于人物的全貌,人事的全程,而是只确立一个写作中心,突出人物的某一个特征。

本着这样的原则,教师的出题也要紧贴学生实际,难度适中易于把握。适当引导学生根据所写的人和文题来确定写作重点。

三、为了形成训练的系列化,可以安排以下训练文题

(一)自我解析,真我风采,展示个性飞扬的我,如《     的我》。抓住自身的某一个特征,如自信,懒惰,张扬等性格上的特点展开描写。

(二)读懂家人,洞察他们。如《      深深影响了我》《      的妈妈》《父亲的爱》等等。可以从家人的某一个表情、某一个生活习惯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展开描写。

(三)师生写真,定格特写。如《我眼中的她》《与众不同的老师》《我们班的活宝》《成长路上少不了他》《我身边的_____人》等。

(四)社会百态,偶然邂逅的陌生人。《我遇到了      》《街上的清洁工》,可以引导学生描写不同形态特征的清洁工,可以是一个少言寡语,细心扫街的敬业的清洁工;可以是一个为了倡导爱护环境,义务为大家做点事的乐业的清洁工,也可以是一个饱经沧桑为了养家糊口的清苦的清洁工等等。作文是表达的需要和冲动,是某种情感的宣泄。偶然遇到的人,不甚了解,但由于他的形象或性格行动上的某一特征让人记忆深刻,时时浮现于脑海,不写不为快。

这样训练下来,学生就能很好地把握如何抓住人物的某一特征来写记叙文,运用起来游刃有余,写出的文章真正是神采飞扬,颇具个性了!

写人记叙文:我 篇8

他长着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对小舟似的`眉毛下,有两颗闪闪发光的黑宝石,还有强壮的身体,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他就是王子臣。

还记得那年冬天,外面刮着似虎般狂的冬风,让人直打颤,王子臣来找我写作业,可忘了带笔了,我只好借给他,不一会儿,他不小心把我的笔杆摔坏了,我有些生气,心中有不少愤怒想发泄,我终于忍耐不住,说了他两句,我们就吵了起来。他的脸像红气球似的,青筋都暴出来了。他立马收好书包,顶着鹅毛般的大雪走了。我的心情颠倒起伏着。心中的恶魔告诉我:“这个王子臣真可恶,用别人的笔还弄坏。”但另一边的天使说:“这鸡毛蒜皮之事难道就能破坏我们的友谊吗?”就在这时,在风吹雪下的杂音中,传来了一阵微弱的敲门声。我打开门,惊讶地看到王子臣身上已布满雪花,看上去他冷极了,看着他那冻僵的右手中拿着一支新钢笔,我的心不由得火辣了许多。我看此情景,心中的天使打败了恶魔,我正想开口,他就说:“我们和好吧!这笔给你。”我心中感动的泪水已成了那滔滔翻滚的长江。

写人记叙文写作要点 篇9

一、记人记叙文试笔指要

1.从不同角度,从忆海中觅取若干具体事件,从中提炼出若干精彩的富于情绪化的细节,使其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以写出人物性格的某一特征、某一侧面。

2.选取对某人的第一印象或最新印象,借以突出人物的某一特征。

3.专写人物的某种趣味,撷取其言行举止的典型材料,如潇洒、深沉、厚道、轻佻„„以至写出其风度、气派或人情味来,文章的情感因素往往会活生生地流露于笔端。

4.从侧面写,描摹其待人接物的种种姿态、情性、习惯,如言语习惯、动作习惯等。这种浓入淡出寓浓于淡的写法,并非易作;而一旦出手,往往自成高格。

5.抓住规定情境氛围里人物的特定情绪,写情绪化了的种种细节,即对作者所把握的印象强烈的记亿片断,便全文笼罩在浓郁的氛围情调中,充满强烈的情趣。要懂得,有时写文章其实也是作者某种情绪的一种宣泄。

6.别忘了写出人物的机智与幽默,或者相反。这对于任何对象任何样式的写人散文,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写人,写活脱脱的人,是对人物心灵探测的报告,是将生活中可遇的知音人物的剪影活生生地移栽到稿纸上来的功夫。

7.写人的脾气。不同氛围的形态中各种情态的脾气,不同人物关系中所呈露的形态不一的脾气,形形色色人物所固有的或变态的种种样样的脾气,显示这脾气的事项、情景、场面,人物表演出来的种种细节及其某种嗜好,沉迷的程度,灵机的表现,情境中的角色意识及其所反映的人生趣味,价值取向,高尚的与庸俗的,不合群的与大众的等等。

8.人是大写的人,可是毕竟存在着天天想大写,其实又事事在小写自己的人物(这号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写出这滑稽的一面来,应是人物习作中考验作者洞察力的项目。在这里,最忌讳的是,事无巨细囫囵平铺的写法。

9.写人且求精短者,绝不汲汲于人物的全貌,人事的全程。而是运用简单的材料,用极其简省的笔墨,而能写出人物鲜活生猛的精神来。

10.写熟悉的知情知性的知音人物,往往容易得手;而写照某一契机里头瞬间熟识的陌生人,也极有可能写出上乘之作。因为。初交的新鲜,识与不识的巨大反差,一拍即合的激情,或不打不交的经历本身,是人性最为裸露的时刻。

11.摄影的瞬间捕捉,漫画的形貌夸张,电影的特写慢镜,连环画的情节浓缩,剪纸的轮廓造型,油画的浓墨重彩,水墨画的形似神完,雕塑的姿势与动感,都可以作为人物素描技术技巧上的参考。

12.验证人物写得像不像、活不活,一看你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神采气质。二看你在多大程度或层面上将理性的深层次里的认识,涂抹上了至情至性的情感色彩。三,最要紧的,看你是否寻觅到了刚好表现这“神采”与“色彩”的感性材料,情节性的,道具性的,戏剧性的,氛围性的,情绪化了的种种载体。

退一步说,如果能够将你对人物心灵、心思、情绪、习惯的深层把握予以相当情绪化的描写,那写人的文章,也就会基本成功。

二、写人的记叙文的一般结构形式.引联式: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其中,“联想回忆”部分是记叙的重点。引起联想回忆的触发物可以是一张照片、一本日记或一封书信等。

寻访式:寻访缘由——寻访经过——寻访结果——寻访感想。其中,“寻访经过”是记叙的重点。“寻访感想”部分应简洁,情和理并举。

转情式:恨的产生——恨的淡化——爱的萌生——爱的发展——爱的深化。其中,“恨的淡化”和“爱的萌生”之间要有过渡的语句。

学农记事-写人记叙文 篇10

一轮皎洁的明月,慢慢地升上树梢,数不清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烁不定,发出美丽的光芒。

今晚,我们在四会市东山区学农基地学农的全体同学,举行了一次体育竞赛,项目好多,其中最激烈的要算是拔河比赛了,特别是一班对三班的那一场比赛。

比赛快要开始了,两个班的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把一些身强力壮的同学放在队伍的前面和后面,其中三班的同学还约定了使劲拔的口号,大家都决心要把对方拉倒。哨子声一响,比赛开始了,场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双方队员都使尽全身的力气,拼命地拔啊拔!他们身子向后倾,脚向前蹬,旁边的同学们都为他们的努力拼博精神而大叫“加油!加油!”老师也在旁边忍不住大声地为他们鼓劲。经过多次反复的.拉锯战,三班的同学终于顶不住一班的力量,被一班拉倒了。

一班的同学高得跳起来了,他们为取得的胜利而自豪,三班的同学虽然这次输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灰心,因为胜负是暂时的,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才是最终目的,所以,他们也为一班的胜利而感到高兴。

写人记叙文高一作文 篇11

我的爸爸是属于比较节俭,却对别人大方这一类的。平常看我买太多东西他从来不说话,直到一次不经意间,我的爸爸跟我谈起他年轻时的想法,我才渐渐理解了他。他说在像我这么大的时间,家里很穷,更别说有书读了,当在读书时每天都要在在山上砍柴,做一些体力活,那时的住所一般是土和木头制的房子,爸爸说:“我经常幻想如果将来能在城市里买房子,10平米,他就心满意足了。”

我的爸爸,是一块纯净度百分百的玻璃,他是个朴实的人,他的一些事情都会跟我们说,都会与我们分享,而不是藏着掖着。

我的爸爸是一只顽强拼搏的海鸥,是一块坚固无比、坚韧不屈的石头,是一本饱含哲理的法制书。我的爸爸是一个正直、待人真诚的人。他是一个“好”人,在公司,是好同事;在家里,他是妈妈的好丈夫,也我好爸爸。

爸爸的时间观念很强,经常教我做事情要安排好时间,约人一定要准时,不可以爽约。一次,爸爸要出去有事,他前一天晚上就计划好时间,早早地起床,井井有条地洗脸刷牙吃早餐,做完所有该做的事情,然后不慌不忙地出门,回到单位不仅仅没迟到,而且还提前了几十分钟呢。爸爸经常要我早睡早起,每天晚上9点半上床睡觉,没有非常特殊的情况,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指定的时间的。

共同前行-写人记叙文 篇12

初一还没有分班的时候,我和当时第二任同桌并列班级倒数第一。

说起来非常好笑,在短短两次考试中,我们的数学都考了32分,英语一个考了100分,一个考了60分,而语文,我考了100分,他考了60分。结果,我们都考了班级倒数第一。老师把我们两个人都拿出来狠狠批判了一顿,结果发现,我俩还是同桌。当时全班捧腹大笑,一节课下来,我俩的名字就已经被全班人知晓了。当时,才开学两个星期。我俩之后也成了很好的`兄弟,每次去打篮球,只要他打,我就去打,如果有一个人不想打,那么两个人都会去小花坛旁边坐一坐,逗一逗蚂蚁玩。就连老师都会说,我俩简直是连体兄弟。

直到初一下学期的时候,学校突然通知我们,这一届要分班。我们惊呆了,不光是因为我们这一届很特殊,居然初一就搞一个分班,而且我俩都舍不得彼此,兴趣爱好都一致的兄弟,在哪儿找啊!学校说,要划分一个重点班,我就和他说,我们要一起考到重点班去。可是,当时我们一个是班级倒数第一,一个是倒数第二,重点班?简直是异想天开!

好在,初一的知识点还算简单,我们主要是文科类的记忆东西,记的太少。于是我们定了一个计划,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这几门课,都拿来默写学过的知识点,默完之后,就做试卷,而数学、体育、自习课,我们就来写数学的试卷。一个月下来,我们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然后,我们都发现——原来初中的知识点这么简单,只要背一背,用试卷巩固一下,就好了。带着这样的自信,我们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一个是年级第四十九名,一个是年级第五十名。在五十人的重点班里,我们又成为了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

写人记叙文:课间舌战 篇13

我有些坐不住了,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为什么呢?因为我和我的好朋友李苏都是飞碟迷,我俩观点一致,认为一定会有外星人。我们在上一节课间休息时间传看《科幻世界》时,正巧碰到了同班的王利民和王宇,他俩不相信有外星人,于是我们就争论了起来。当上课铃响起来时,我们四人约定,下一个课间休息时接着“舌战”。

下课的铃声终于响了起来。我们聚集在操场的一角。王利民抢着先说:“我认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外星人。你们甭被一些所谓的‘科学家’的幻想迷住了。如果说有外星人,”王利民对着我俩微微一笑:“请问,有什么证据证明呢?”

“有!”王利民的微笑激怒了李苏,他蹦着直叫:“有个外国的天文爱好者还收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无线电波呢!这,不就证明了宇宙中除人类外,还有高等生物的存在吗?!”边说,李苏边掏出一本《UFO与科学》杂志,往王利民手里一递,“不信,你看看。”李苏接过杂志,不吱声了。

这时,王宇拿出一张《科学与生活》报,“李苏,你说的那个无线电波,不是到现在还无法破译吗?你看看这一段,”王宇用手指着报上的一篇文章,“宇宙中有许多星体本身就会发射出各种波,包括无线电波,这些波还经常干扰地球上的人类通讯呢。接收到这样的`无线电波,真是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你说没有外星人,就没有了?你怎么证明没有外星人呢?”一直插不上话的我开口了。“告诉你们,在新疆的一个叫哈密的地方,有许多人亲眼看到了飞碟。很多古书上也有关于飞碟的记载。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岛上发现了一幅很多年前的壁画,上面画的竟是一个身着宇航服的人!由此可以推想,过去,具有高超智慧的外星人曾经光顾过我们地球。”我挥着一本《科幻世界》杂志,得意地说。

“宇航员?笑话!”王利民一把抢过我的杂志,“可能是史前人类想象过于丰富,在幻想中做的画吧?” “

不对!没有见过的东西,怎么可以想象得到呢?一定有外星人……”

“铃……”上课铃响了。我们都没有说服对方。我们双方都暗自决定,回家后多找一些资料,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回家后,我问爸爸,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爸爸说,不管有没有外星人,在你们查找资料和辩论的过程中,会学到很多知识。我相信,凭着你们的学到的知识,将来一定会解开这个迷的。

上一篇:加拿大劳里埃大学学院声誉及留学优势下一篇:平顶山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