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梅同志简介

2024-06-26

苏梅同志简介(共11篇)

苏梅同志简介 篇1

×××同志事迹简介(样本)

×××,男,某年某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现任某市电信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某市政协委员,市青联副主席。

该同志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完成由中专到工学硕士飞越的同时,紧跟电信技术新发展,对数字传输、网络管理、电源控制等方面有深入研究,精通程控交换核心技术,在全国程控交换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是江苏省电信专家评委会成员、省通信学会理事。主持开发的市话网监系统、声讯计费分拣系统受到广泛推广应用。参与并主持了“九五”期间全市各项重大电信工程和通信技术活动,作为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了信息港工程、宽带通信网建设,实现了长话接通率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电信网运行质量连续三年荣获全省一等奖,为某市成为全国九个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理论成果丰富,在全国电信核心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编写的11本S1240程控交换维护系列书籍,成为全国通信行业和S1240设备制造商的主要学习教材,受到生产厂家和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

1991年、1996年被评为省邮电系统先进工作者,1993年、1996年被评为省邮电管理局拔尖人才,1994年被评为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1995年被评为邮电部优秀青年知识分子,1996年被评为全国邮电系统劳动模范、省新长征突击手,1999年被评为某市十大杰出青年。

苏梅同志简介 篇2

杨维满同志1974年参加工作, 历任教师、教务主任、德育主任、副校长、2005年初任沈阳市化学工业学校校长至今。从教三十三年来, 杨维满同志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 矢志不渝。作为教师他教书育人, 业务精良, 品格高尚;作为校长, 他高瞻远瞩, 才干卓越, 不断创新, 总结摸索了一系列学校管理与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特别注重创新发展, 使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化工中专闻名全国, 成为沈阳市政府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万人职业学校。

一、办学创新, 引进外部资源, 使学校更具市场竞争力

1.率先成立化工、橡胶两大职业教育集团, 首开国内职业教育市场集团化先河。

杨维满同志狠抓两个市场 (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 建设, 先后同160多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建立了牢固的用人关系, 企业每年委托培养学生数都在1000人以上。在此基础上, 2005年12月, 化工学校与沈阳市18家化工、橡胶企业合作成立了沈阳市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和橡胶职业教育集团, 使学校成为大中型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 实现“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通过“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 让企业全面介入学生的培养工作。职教集团模式在化工学校频结硕果,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每年招生在800~1200人左右, 2008更是创下2300人的历史新高, 就业形势良好, 毕业生分配就业率达到98%以上, 专业对口率达75%。

2.与华硕电脑有限公司合作开设冠名班, 率先进行勤工俭学、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

在职教集团正常运作的基础上, 杨校长又将目光投向了南方现代企业集团, 2006年12月15日与全球第一的电脑主机板和显卡生产厂商以及全球第三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商——华硕电脑有限公司签约合作,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 校企强强联合。化工学校成为华硕电脑有限公司固定的人才培养基地, 在电子电器、计算机基础及应用两个专业成立两个冠名班, 每年为华硕定向培养400名学生。同时, 华硕电脑有限公司作为化校的实习基地, 每年接纳1200名学生的半工半读学习和顶岗实习。化工学校在沈阳地区率先进行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3.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成立沈阳市第一家化工职业技能鉴定站。

在市场准入制度大力推行的今天, 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对从业人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在沈阳, 化工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尚属空白。杨维满校长高瞻远瞩, 抓住了这个空档, 2005年向全国化工行业协会和国家劳动部提出申请, 2006年经省劳动厅验收、全国化工行业协会和国家劳动部批准, 我校成立了沈阳市唯一一所化工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二、管理创新, 激发内部活力, 使校园呈现出一派生机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管理理念。

杨校长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突破口, 搞德育创新。他主张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 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提出“换一种眼光看人才、换一种眼光看教育、换一种眼光看学生”, 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的观念, “对待工作有爱心, 备课上课要精心, 教育教学要耐心, 监护学生要细心”。学校按照学生实际情况, 分年级确定德育目标, 一年级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自觉维护校园环境, 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适应学校生活和学习环境, 调整心态, 建立自信, 培养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感。二年级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提高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培养专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意识, 关注现实和未来择业的关系, 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自觉遵纪守法, 遵守校规校纪;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心中有集体、有他人。三年级:掌握岗位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 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确立就业目标和继续学习的方向, 树立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乐观向上, 学会合作与竞争, 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目标分解, 逐层实现,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技能, 还要学会做人;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取, 而且要重视健全人格的塑造。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 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环境建设的各个环节上。以学生的需要为需要, 以学生的满足为满足。

2.实施名师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培养骨干教师。

杨校长历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并以此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要点常抓不懈。多年来, 他始终坚持利用国家、省、市三级培训网络对教师进行培训, 花重金推荐优秀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外出观摩学习, 到企业挂职锻炼、搞课题研究, 将教学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中青年教师推举成教学的骨干, 将各学科在学术和业务能力上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推举为学科带头人, 给他们压担子, 促成长, 编写校本教材, 将教研成果与教师业绩考核相挂钩, 优秀的教研成果给予重奖, 将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业务能力的名师。通过这些途径, 铸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目前, 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正逐渐形成。

罗小峰同志简介 篇3

罗小峰同志简介

罗小峰(1971年---2011年),男,于1971年出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巴中市,幼年即坎坷多病,憨厚踏实,小学随其父亲罗仁寿老师上学,并与其同时期罗之聪(现就职巴中市委副书记)和罗栈中(就职于巴中市中医院)为小学同学,小学时因其父亲教学任务繁重(长在小学带复式班---即几个年级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并未给其单独辅导,然而那时的他即显示出聪明才华,与罗之聪同学等同年升入中学,在中学期间擅长文科,由于英语特好,常时受到同学“外国佬”尊称,在语文方面也时常因真情实感的写作受到老师嘉奖,尤其擅长声乐,在校期间多次受音乐老师赏识,选拔出来让其在全校歌咏会上演唱。后由于罗老师不能承受家庭重担却未为了不耽误山村后来娃娃的发展,割壁断腕同意了儿子过早参工请求,罗小峰1989年奔赴国家刚刚在南海设置的经济特区---海南岛,只身一人飘扬过海去了当年为了金钱杀人放火啥事都能干得出的孤岛,罗小峰看着海南混乱的局势(听他本人生前与家人讲过经常在海边看见尸体和大街上见到姑娘被人强行带走或砍杀而无人过问.....)常常夜深人静时到海边独自一人沉思:祖祖辈辈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敢担当,如今在遥远的家乡绝不给家乡和祖祖辈辈丢脸,应迎难而上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不久毅然放弃一外资工作,报名参加了武装警察部队,考官面试一见其身材魁梧,眉间透露出咄咄逼人、嫉恶如仇的眼光立即去掉其他几个警察,破格让其升为特警......后在徐必勇处,在迎接李鹏总理到海南视察期间外出执行公务时受歹徒秘密挟持到不知名地方暴打并灌下毒药,后在无人知晓情况下丢在路边,苏醒后从此流浪街头......后好心同乡告知罗老师,罗老师到海南联系徐必勇,可是他也被暗杀,罗老师无处伸冤,吃尽苦头将昔日爱子历经千辛万苦接回家疗养,罗小峰回到家乡因本人也不知当时吃下啥药,长时叫头绞痛难忍,久治不愈,他为了不给家庭和社会添麻烦,于2011年在一个黄昏之夜,瞒住家人跑到离家不远的大桥上头也不回纵身跳下大桥......或许他想告诉世人他来自一个伟大家庭,因为国家治不好他的病,他再不想给国家添负担,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来回报生他养他的祖国妈妈.......罗小峰跳下几十米高的大桥后当地武装部队和警察佩带枪支为其护保驾航护送到本市人民医院抢救,罗栈中和其大哥、父亲罗仁寿老师也随市救护车等车辆一同前往,一路救护车鸣笛疾驰驶向本市最高级医院,在严密保护下进入手术台,但终因大脑严重出血、腹部爆裂救治不及时而身亡!2011年于巴中市逝世,享年40岁!后遵从家人愿望于巴中市火花,将其骨灰洒向巴中革命烈士公墓和巴河上下......其兄为其点唱了他少年时代曾唱给全校的《妈妈送儿上战场》那首让全国人民都曾落泪过的歌曲,来以此铭志这位少年英才!罗小峰同志永垂不朽!

巴中市登科文体部【彭丽华供稿,根据家人讲述整理】

徐义民同志事迹简介 篇4

徐义民,男,汉族,1961年2月出生(50岁)。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现任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总支书记。

2003年6月,农八师石河子市政府投资600万元筹建新疆西部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在徐义民的带领下,从没有基地、没有人才、没有办公场所干起,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农业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册资本达到1.17亿元,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463万元,净利润3415.7万元,资产总额已达7.375亿元。

在公司发展的历程中,徐义民通过学习掌握并积极抓住国家、自治区、兵团及师市政府发展畜牧业的政策和机遇,加快公司产业化基地建设,目前已拥有天源奶业(鲜奶收储配送)、泉牲牧业(饲料生产)、喀尔万食品科技(牛羊屠宰加工)、奶牛基地8家、澳瑞新生物科技(高产奶牛,育种技术)、油脂加工(食用油)及国家级紫泥泉种羊场、兵团级肉种羊场、高产奶牛繁育中心、种猪场、沙依巴克畜产品交易市场等十余家分(子)公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畜牧业产业链。

徐义民同志在带领公司的大力发展农业新模式的同时,还想方设法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为响应政府号召,公司开展了百万只肉羊和10万头肉牛工程,惠及大量养殖户,使养殖户能及时

充分享受到养殖收益,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回收的完善模式,该模式已在新疆的多个地区开始实施几年,并取得良好效果。几年来,公司共申报项目20余个,争取国家资金5000万元,争取芬兰无息贷款450万美元;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了集约化奶牛场和60多个机械奶厅,每天收购鲜奶近300吨;同时与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等单位开展了多项科研项目合作,形成了以西部牧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畜牧技术创新体系和较完整的畜牧产业链,为垦区的畜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富建国同志事迹简介 篇5

富建国,男,1969年7月生,浙江平湖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法学学士,浙江金品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三级律师,从事律师职业17年。担任平湖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2006年以来担任政协平湖市第十一届委员,担任嘉兴市律师协会业务指导委员会民商业务委员会副主任,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富建国律师热心于公益事业,积极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如2007年为农民俞建明因买入假种子而造成几百亩土地严重欠收案件,接受援助后,积极努力通过多方取证,最终通过一、二审判决,为俞建明赢得了诉讼。2008年期间,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中,富建国律师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精于实务,努力开拓。优良的理论基础和业务学习为自己创造了条件,实践中尤其是对一些专业性强的法律事务,自己均能及时、高效地为当事人提供出法律服务

孔繁森同志事迹简介 篇6

古老而又富饶的鲁西平原,象一位伟大的母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孔繁森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1944年7月,孔繁森出生在山东省聊城市堂邑镇五里墩村,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忠厚的农民,从他懂事的那天起,在父母那里得到的就是清清白白为人,实实在在做事的教诲。

1961年,17岁的孔繁森光荣

地步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孔繁森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

1966年9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5年—1979年,孔繁森担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几年间他为发展聊城地区的宣传、文化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981年,孔繁森第一次调藏工作期满,到莘县任县委副书记,他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求进取,在莘县的干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时,亲属都在农村,母亲已年近八旬,妻子王庆芝体弱多病,三个孩子最大的八岁,最小的只有两岁,生活非常艰难。可是孔繁森想到这是党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不去总得有人去,谁家又没有困难呢?于是,他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告别了家乡和亲人,在西藏一干就是三年,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当问他有什么困难时,他依然还是那句老话:“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要走了,他默默地来到老母亲面前,又一次为老人家梳理着那稀疏的白发,然后,贴近母亲的身边,声音颤抖地说:“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过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已是风烛残年的老母亲,她抚摸着儿子的头问:“咱不去不行吗?”孔繁森哽咽着说:“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咱得给公家办事啊……”“那你就去吧,俺知道公家的事儿误了不行,多带些干粮、衣裳,路上可别喝凉水……”老母亲心疼地认可了,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扑通”跪倒在老母亲的面前,流着眼泪对母亲说:“娘,儿走了,您可要多保重啊!”说完,给老母亲磕了一个头,便毅然踏上了西去的征程。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三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孔繁森到任仅四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市八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

孔繁森对于分管的卫生和民政工作也同样的投入,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三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阿里地处西藏自治区的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山东省,而人口仅有六万,地广人稀,这里长年气温零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度,每年7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都望而却步。

1993年春天,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阿里的情况,孔繁森逐县、逐区、逐乡的跑,实地考察、求计问策,与当地干部一起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在阿里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孔繁森深深的足迹。

在阿里,孔繁森同时兼任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他为阿里的军队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早在1990年,迟浩田将军就诚曾写下“心连心,同命运,共呼吸”的条幅赠予孔繁森。

1994年初,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雪席卷了阿里高原,孔繁森迎着暴风雪到受灾最严重的改则县和革吉县指挥救灾,救灾途中,饿了就吃一口风干的牛肉,渴了就抓一把雪塞到嘴里,超负荷的工作和长时间的高山反应,使孔繁森本来就带病的身体更加虚弱。

季文华同志事迹材料简介 篇7

xxxx,男,44岁,中共党员,xxxxxx村书记。xxxx同志思想解放,头脑灵活,年轻有为,他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于职守积极肯干,为全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对此有口皆碑。

一、抓思想建设,打造素质过硬的支部团队

xxxx同志接任支部书记后,深知要想发展本村经济,必须取得村民对本届党支部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上任伊始,他就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政策理论水平上。在学习中,全体党员深深的感受到只有经常性的学习、受教育、学习新科技,才能增强为村民服务的本领。

(二)是村“两委”的主要领导带头学。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做到雷打不动。同时他还率先走入村民中,与之谈心,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外及村民对党支部还有哪些意见和要求,并诚心请村民为本村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在其带领下党支部成员都能走近村民,确实了解村民的饥苦,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使村民增强了对党支部及党员的信任度,为其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办利民工程,建设文明生态村

xxxx同志不但认真学习,而且身体力行,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心里装着老百姓,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受到了全体村老百姓的好评。东滩村以前的道路沆沆洼洼,交通状况一直不好,车辆一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为此全村农民意见很大,他组织召

开了支委、村委两个班子会议,会议中他又认真研究了修路的资金来源以及行动方案,最后确定以建设文明生态村为契机,建设一个干净、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会后他与相关部门多方联系,最后筹集资金十余万元,在施工的日子里,季书记亲临现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最后完成了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使各项指标都达到了相关规定的标准,老百姓高兴的说:“季书记真的给我们办了一件大事”。

三、谋增收渠道,大力发展林果业

农村生活工作经验告诉季书记,单靠种植粮作物想让农民增收难,季书记分析本村原有板栗和苹果树的现状,结合林果适种特点,有重点、分村组地进行规划布局,加大林果业的种植面积,建成千亩板栗园及枣树等其他品种果园,向荒山要效益,解决群众增收难问题。

史来贺同志事迹简介 篇8

20世纪50年代,史来贺的名字就响遍全国。他以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与满腔热情帮助群众树立起战胜贫困的信心,使穷了几辈子的乡亲坚信:跟着共产党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有奔头!

1952年12月,年仅21岁的史来贺当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全村人治穷致富的重担。从任村支书的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1953年开始,史来贺带领刘庄人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用了整整20年,把刘庄周围750多块凹凸不平的“盐碱洼”、“蛤蟆窝”荒地改造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他潜心研究棉花种植经验,使皮棉平均亩产量达到当时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刘庄也因此一跃成为全国的先进典型。随后,史来贺带领刘庄人兴办起畜牧场,由3头小奶牛起家的小畜牧场迅速发展成为拥有上千头牲畜的大畜牧场,成为刘庄发展商品经济的突破口。

为了让刘庄群众富起来,史来贺又向工业挺进,兴办起机械厂。机械厂生产的小喇叭曾响遍全国各地;小型奶粉机销往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市。机械厂从仅有三个半人的铁木业组迅速发展成为拥有几十台机床的大厂。接着,史来贺带领刘庄人又陆续建起了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等。刘庄村办企业的发展,既有效地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也为集体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史来贺带领群众向高科技进军,建起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华星药厂。肌苷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运用新掌握的领导科学和管理知识,史来贺带领刘庄形成了以农促工、以工建农、农工商并举的商品经济的新格局。他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向机械化要速度。现在,刘庄拥有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汽车等大型机械近千台,还有农用飞机一架,新式喷雾器100多部。使耕地、播种、脱粒、运输、治虫、浇水、收获等,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王端阳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篇9

王端阳,男,汉族,1979年5月生,中共党员,高中学历,现任联强纺织车间主任。

从部队退伍后,该同志于2011年来到联强纺织这个团队,他常年工作战斗在生产一线,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爱岗敬业,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工作上能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员工,为员工做表率,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深受员工爱戴,他具有较强的吃苦精神,工作中从不怕苦累,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通过自己努力克服,按时完成交任务。该同志具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长期以来,他一贯坚持以工作为主,一心为工作着想,对工作他从不斤斤计较,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负责、积极肯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中善于开动脑筋,合理安排好本部门的工作。对整经车间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使整经车间呈现出规范整洁、安全顺畅、繁忙有序、优质高效的工作景象!

一、坚持班前例会。让员工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调意识,充分利用每天例会进行交流沟通、上传下达、布置工作,做到政令畅通、制度畅通、流程畅通,对少数不胜任岗位的员工,及时教育帮助,限期整改。

二、加强技能培训。运用专业知识和亲身实践,编写岗位说明书,完善员工专业技能培训体系。管理人员转变作风、转变方法,安排熟练工对新员工实行“一对

一、面对面、手把手”地技能培训,为提高一线生产员工的劳动技能,他还积极做到对岗位操作人员的传、帮、带的培训,并且定期对所有员工进行复核抽查和再培训。确保员工技术过硬、效率最高。

三、狠抓质量管理。根据生产产品的质量情况,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层层把关。强化生产制造过程控制,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建立严格有效的工艺质量保障体系,制定穿综、蒸丝、倒筒、整经各工序的质量考核标准,围绕关键工序和控制参数,寻找改进措施和办法,提高工艺执行率,形成科学高效的管控方案和控制参数。

四、实施绩效考核。积极响应公司“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发展理念,在节能降耗、规范管理等方面实行改革,先后实施了10项绩效考核。考核出绩效,管理出实效,通过一系列考核管理,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降低了,产品质量和员工积极性提高了,整经车间还经常受到公司的公开表彰和考核奖励。

五、规范现场管理。对生产区域进行全面布局、设置、划分、定位,严格实施6S管理,通过规范现场管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严、细、实、新”的优秀作风,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六、健全各项制度。实行《地面卫生责任制》、《设备保养责任制》、《绩效考核责任制》等,对员工明确责任、明确奖惩,严格实行报酬与绩效挂钩的管理模式。

七、团结稳定员工。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他将职工作为自己的亲人来看待,关心备至;为了能让专业好、技术强专业骨干重新发挥积极作用,情感留人,工作上帮助员工,生活上体恤员工,因为员工子女上学的事,自己亲自联系学校领导,登门拜访,做了大量工作,保证员工子女顺利入学,为公司稳定了一批技术娴熟的老员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使队伍有了动力,大大的提高了员工稳定性。

八、积极主动招工。今年因生产规模扩大,需要较多熟练工,王端阳同志迅速反应,主动作为!通过电话联络、上门拜访等方式,与多名熟练工进行交流谈心,主动到人力资源部领取招工简章,在老家乡村街道等处张贴招工广告,作招工宣传工作。宣传联强发展现状,宣传联强企业文化,成功介绍几名熟练工来联强上班,为工作新年工作作出了贡献。

九、真抓实干抓技术。他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生产技术流程,熟悉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了解机器性能,在生产管理方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陈绪明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篇10

陈绪明,排市明德小学教师,1993年参加教育工作。十九年如一日,一直以来,该同志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团结同志,关心学生,工作勤奋,乐于奉献,严于律己,宽厚待人,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得到了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更是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陈绪明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教育的舞台上演绎了曲曲不朽的传奇。

一、教者,师之本。

教学质量,是教师生存的根本,从踏上讲台那刻起,陈老师就把当一名出色的教师当作他努力的方向。十几年来,他一直任教六年级语文科目,在教学过程中,他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共同研究,主动听课,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找到一套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他提倡学生向课本挑战,向教师挑战,向权威挑战;给学生多一点思考问题的时间,多一点知识消化反馈的余地,多一点进行活动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环境,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和时间,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索中学习,在参与中发展。2011年4月,受排市中心校委派,陈老师参加了由县教研室举办的阳新县小学生习作辅导优质课竞赛,他主讲的《母爱》习作课题深受听课专家好评,荣获此次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同样如此。为了上好每一堂课,他都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因为他知道教师的本职在于上好每一堂课,向40分钟要质量,这是根本,也是必胜的武器。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以学过的知识,在每单元的过关测试上他都煞费苦心,每次检测前他都要先做一遍,其用意一是看题目是否有出入;二是看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出题的导向,以便检测时做到心中有数。测后都有详尽的质量分析,并让学生每次测后都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把错题整理到自己的错题集上,以便在最后的期末复习时有侧重点。一个班的学生很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仅反映在卷面上的错误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批阅时他做好详实的原始记录,这样就能在矫正课上有的放矢,同时又可作为课上和课下对学困生辅导的依据,尽管这样做会投入很多的精力,为了让学生多学点东西,完满的完成学业,这也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的必然是累累硕果:陈绪明老师所任教的科目曾创下连续十四学期获全镇期末统考第一名的佳绩{阳新报上曾作过报道},他辅导的学生曾多次获得习作、书法、阅读知识等各级各类大奖,他多次参加各级优质课竞赛并屡受好评,他撰写的教育论文《让语文教学在质疑中行走》获中国当代教育学会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2011年,他获得“排市镇第一届十佳教学能手”的光荣称号。

二.德者,师之魂。

育人之道德在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作为班主任,陈老师深知良好的师德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师德最根本的一点是爱学生。爱心,来不得半点虚伪。他在班主任工作中一直掌握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原则,严慈相济,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决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也绝不姑息迁就。父亲般的严厉和母亲般的慈爱应该表现在班主任的眼神中,这一点就是他所追求的。师者,楷模也,教师关爱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总是在上课前到门口侯课,班里的脏活,累活带头干,从不袖手旁观。教师在各项工作中都起到率先垂范作用,才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爱心,是想学生所想,不断给学生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班内无小事,处处是教育,他总是注意去发现和利用一些小的契机去开导学生,比如

学期评语,对每一位学生,他总是力求抓住特点,用殷切的话语给其以激励和警醒。

他特别重视新课改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功用,有这样一句话:“你不可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出平整的文字一样。”只有在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人的思维才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才能发挥其最佳水平。他一直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较好的实现了因材施教,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学生也乐于接受他。今年毕业生最后一次返校时,学生郑利伟和她的妈妈一起来了,家长见到老师说:“陈老师,你对我们利伟真好,回家总是念叨你。孩子舍不得你,给你写毕业留言时哭了好几次。”说着说着竟也哭了,当时真不知说什么好,现在想想这就是学生和家长对老师表达的最真挚的感激之情。老师给学生沉甸甸的爱,学生回报给老师更深更重的爱。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十几年的爱心倾注换来捷报频传:他所带的班级多次获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学校的师德考核中,他多次获评优秀等级;在教师评模评先活动中,他多次被镇政府和中心校评为“模范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三、远兮,师之路

苏梅同志简介 篇11

吴金江,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综一队六点班班长。2010年,荣获河北省煤炭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2013年,荣获第二届“全国煤炭工业百名优秀青年矿工”称号;2015年,第六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液压支架工决赛中,获得第三名;2016年,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开滦首届职工技能运动会“总决赛”液压支架工高级工、技师级别组“技术状元”;2016年度开滦集团公司“劳动模范”。他一心扑在平凡的岗位上,刻苦钻研岗位技术,积极探索先进操作法,彰显了新时代矿工的风采。

岳青峰事迹简介

岳青峰,现任河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白俄罗斯分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白俄罗斯40万吨纸浆厂工程项目经理,白俄罗斯戈梅利电站改造工程项目经理。在“安康杯”竞赛活动中,他高标准,严要求,大力开展“十个一”(即:读一本安全生产知识的书;提一条安全生产建议;查一起事故隐患或违章行为;写一条安全生产体会;做一件预防事故的实事;看一场安全生产录像;接受一次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忆一次安全事故教训;当一天安全检查员;开展一次安全生产签名)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文化活动。他在抓安全、管质量的同时,努力控本增效,2013年4月,在他积极争取和谈判下,与电站业主签订了热处理和金属无损检测总价包死的反包合同,与白俄罗斯其他单位最低报价相比较,减少成本38.5万美元,与计划成本相比,为公司节约150万元人民币。机组移交半年后,白俄方高度评价到:“机组投产以来,运行安全平稳,各项指标均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为我们白俄罗斯将来更多的燃机机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充分展示了你们中国电建良好的品牌形象。” 2015年,该项目于荣获境外工程“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在“一带一路”蓝图上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石家庄市油漆厂漆业分厂小色一工段

事迹简介

该工段技术力量雄厚、执行力强、积极向上、工作细致,是企业生产管理的标杆班组,多次被评为企业“创新创效先进集体”;2015年荣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一、班组建设业绩突出:狠抓职责落实,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标准,工段整体具有很强的执行力;抓骨干队伍建设:以“师徒带培”方式,仅2016年实现了工段80%调色技师的新老交替,保证持续健康发展;创新分配模式:推动全员工作量积分制度,率,2016年人均效率增长34.96%,提高了员工收入稳定队伍;加强基础管理,推动班务公开,所有考核清晰明了,成为企业班组建设的一面旗帜。

二、新产品试生产:该工段承担企业高尖端产品的试产科研工作,在试产过程中精确操作,不断探索、完善新产品的生产工艺和配方,保证了多项科研任务成功试产。

三、实现安全零事故:推动目视化现场管理,注重安全教育和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使每项安全制度能够很好的落实,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四、注重推动落实设备全员管理,近两年来该工段完成了多处设备设施适宜性改造20余项,达到人、机的有效结合,提高生产效率。

五、质量保证:该工段是厂区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工段,平均每年完成的生产任务在3300吨,4700批。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梧桐庄矿

综掘二区事迹简介

综掘二区全年完成进尺5068米,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2016年连续两次荣获峰峰集团劳动竞赛功勋区队,荣获年度冀中能源掘进创水平竞赛第一名。

该队严格落实冀中能源“8341”安全管控体系和梧桐庄矿“13456”安全管控机制,扎实开展“赛安全、比质量、保衔接、创高效”劳动竞赛,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狠抓落实,闭环考核,克服重重困难,提前按计划完成了182811工作面、182802上工作面等重点地区衔接任务,打造出了一批“精品工程”示范地区,安全质量、生产效率得到稳步提升,展现了掘进战线的主力军和排头兵的作用;依托科技创效,发挥河北省“能工巧匠”牛军印创新工作室优势,针对408上运输巷道拐弯多运输设备多,用人员多、工效低的难题,研制了“设备集中控制系统”,每天节约用工9个,每月节约成本4万余元。针对固定排水点需要安排专人开泵的实际情况,研制了“无人值守自动排水系统”,利用高低水位两个探头控制水泵自动运转,实现了自动化减人。此项成果先后在802上回风顺槽、408下运输顺槽、三采集中回风巷成功应用,年可节约人工支出153万余元。近年来,该队实施工艺优化、小改小革等技术创新62项,创造经济效益500余万元,为创建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示范矿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

检修部事迹简介

华能上安电厂检修部共186人,男职工166人,女职工20人,平均年龄41岁,中共党员71名,大专以上学历131人。检修部分会是“全国模范职工小家”、2016年检修党支部是华能集团公司“四强”党组织,2013—2014年度河北省直“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一、凝聚员工合力,安全生产创佳绩。全年未发生任何人身轻伤、设备损坏和火灾等事故。编制了《检修部日常管理定期工作清单》,内容涵盖现场作业、设备维护等13个方面,每周/每月定期发布检查情况,督促责任专业落实整改。

二、在创新上下功夫,设备管理提水平。2016年检修部将控制缺陷发生率作为保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制定了缺陷攻坚消除实施方案,检修部消缺管理细则、检修部环保管理制度、检修部奖金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制度。

三、在把关定向上下功夫,检修技改成效好。2016年,检修部共进行C+级、C级检修共4次,机组备用消缺17台次,机组检修天数近两百天。其中5台机组的环保提升改造集中在四季度密集开工。

四、坚持融入实际,技能培训抓得紧。制定了《检修部实战技能培训方案》,采取设备介绍与现场讲解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显著提高了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上一篇:庞博觉硬笔书法教学57:日字旁下一篇:职场常用商务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