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后备干部培养计划

2024-09-19

镇后备干部培养计划(精选8篇)

镇后备干部培养计划 篇1

后备干部培养计划

为建立一支“政治可靠、结构合理、年轻优秀、乐于奉献、善于管理、常态稳定”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村实际,制定如下后备干部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质为重点,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群众,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创新潜力,培养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履行岗位职能,走在时代前列的高素质的党员后备干部。

二、坚持原则

要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公开公正、注重潜力、备用结合的”原则。

三、建立机制,做好干部培养。

按照村干部“一职一备”的要求,坚持全方位,多角度挖掘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将复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返乡青年、外出创业返乡人员,农村致富能手和创业能人纳入后备干部选用范围,加大选用力度,确保近期可用后备干部在2-3名左右。在选人实践中,为把真正优秀的人才列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透过“三推”

把好举荐关。在明确后备干部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资格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三推方式,广泛发动基层群众全面开展本村后备干部推荐工作,扩展选取范围。二是把好素质关,建立公开、平等、择优的选拔机制,规定列为村级后备干部务必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会议上进行竞职演讲,并全面考察政治理论、农业政策法规、农业工作方法、农村事务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认识问题,决定问题、分析问题等方面的潜力。三是透过三访把好考察关,对确定的考察对象,村专项开展民主测评、座谈了解、个别谈话为主要资料的三访活动,广泛听取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再综合分析确定后备干部人选,并予以公示,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

四、建立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机制。

(一)是综合素质培训,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对后备干部全面开展政治理论、农业政策法规、农村工作方法、和农村事务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二)是实岗挂职锻炼,根据村极后备干部自身特长以及培养目标,建立了以自愿服务与服务定量相结合的实岗锻炼机制。即把村级后备干部聘任为村群团组织负责人等,因人设岗定责。(三)是师徒结对帮带,指定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村干部与后备干部进行“一对一”帮带,定期走访了解其思想动态,因人而异确定培养方向。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吸收其列席村班子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并适当安排其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在实践虽着力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管理村级事务的潜力。

五、建立优胜劣汰,备用结合的动态考核管理机制,坚持“注重公认,规范管理”的原则,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动态管理机制,一是强化监督考核,实行后备干部思想,工作和学习状况汇报制度,要求每位后备干部定期或不定期以书面形式向村党支部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状况,实行跟踪考察制度,二是实施动态管理。

根据村级后备干部成熟程度,结合日常学习培养、结对帮带、实岗锻炼,年终考核等状况,综合确定备用动向,对政治素质好、工作潜力强、成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后备干部,如在村委会调整时,作为候选人参加选举奠定群众基础,对部分不适合继续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的,及时进行调整,同时根据需要适时补充优秀人才进入后备干部队伍,确保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整体活力。

为推进美丽新村建设,从维护稳定,加快发展,促进和谐出发,努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村级后备干部,激发一切发展的力量源泉,推动我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镇后备干部培养计划 篇2

一、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现状与问题

笔者通过对湖北省五峰土家自治县A镇调研, 了解到该镇拥有人口27639人, 有12个建制村, 村级主职干部19人, 其中“一肩挑”的4人, 村级副职干部32人, 其中交叉任职的15人, 村级干部人数严重不足, 缺口很大。

针对村级干部人数严重不足的情况, 近年来A镇通过开展“三级联创”等活动, 实施“能人治村”战略, 深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大力开展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截止2011年7月, 培养中的后备干部达41人, 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壮大, 素质有所提高,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A镇后备干部培养情况见表1。

笔者在A镇调查中还发现, 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 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很不适应。值得警醒的是, A镇村级后备干部培养问题也是目前全国在此方面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后备干部来源和数量缺乏

目前, A镇12个建制村的村级干部严重不足, “一肩挑”的村主职干部比例高达21%, 交叉任职的村副职干部更是高达47%, 而后备干部仅有41人, 平均每村3.42人, 不足一职一配备, 不少村在调整村干部或换届改选时感到青黄不接, 后继乏人。究其原因,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经商。全镇共计有3342人外出务工, 已占总人口的12%, 外出务工人员中青年人群所占比例则更大, 并且外出务工人员大都是比较有能力和知识的年轻人, 因而导致村级后备干部选择面不广。二是村级后备干部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例如, 有些比较优秀的退伍军人、高中毕业生等后备干部在精心培养后, 正将被重用时他们却选择外出打工或自己办起实业。三是村干部工作吸引力不大, 村里比较优秀且组织打算培养的部分青年, 因受经济利益驱动, 对当“村官”缺乏兴趣。

2.村级后备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当下, 农业正朝着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但由于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原因, 能够掌握科学技术、善于经营管理的村级后备干部相当稀缺,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可持续发展。

一是从科学文化素质来看, A镇在制定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和制度时, 要求后备干部年龄在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 但受来源和数量不足、选苗难等因素制约, 多数村委会所上报的后备干部培养人选不能完全达到上述要求。在全镇41名后备干部中, 35岁以上的有8人, 年龄最大的已46岁;在文化程度上, 初中和高中学历占主要部分,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5人, 仅占12%, 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二是从思想政治素质来看, 部分村级后备干部思想封闭、观念陈旧, 对改革的新事物接受不多, 缺乏强烈的进取精神。三是从领导群众致富能力来看, A镇41名村级后备干部中, 属私营企业或个体经营者仅占3人, 真正掌握一技之长、能够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后备干部数量非常有限。四是从管理经验来看, 由于长期缺乏实践锻炼, 相当一部分村级后备干部缺乏管理经验, 工作方法简单, 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淡化。

3.村级后备干部工作动力疲软

笔者从调查中发现, 部分村级后备干部不安心农村工作, 当村干部的愿望不强、动力不足, 其中缘由与待遇不高有很大关系。不少村级后备干部由于大部分时间都要用在工作上, 因此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创收项目或经济实体, 而他们的待遇又难以保障和落实, 导致干部岗位丧失了应有的吸引力, 从而形成了村级后备干部“能干的不愿干, 想干的干不好”[2]的尴尬局面。经初步调查分析, 感到“无所谓”、不热心工作的后备干部大约占40%, 他们对待工作只求过得去, 不求干得好, 对上级布置的工作能拖则拖, 消极对待;认为“没意思”, 不愿当村干部的后备干部大约占30%。由于待遇偏低, 工作辛苦, 部分村级后备干部感到政治上没前途, 经济上也没“钱途”, 不愿当村干部。

4.村级后备干部工作压力沉重

随着民主法制进程的逐步推进, 农村各项工作的规范性、程序性要求越来越高, 农民对村干部的期望与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农民自身素质却有待于极大提升。据调查, 在推进农村各项工作中, 往往大多数群众赞同办的事情, 又受到少数群众反对, 村级后备干部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思想工作, 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和引导, 但往往效果不佳, 导致村级后备干部感觉进退两难、两头受气, 做群众工作难度很大。这不仅挫伤村级后备干部的积极性, 也让许多人对村“两委”工作望而却步,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把更多优秀的村级后备干部吸引到村“两委”班子中来。

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的路径选择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3]为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当前可从“选”、“培”、“管”、“用”四个环节入手, 积极探索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新机制和新路径, 促进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结构优化, 解决村级干部后继乏人的局面, 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1.“选”——拓宽村级后备干部来源

针对当前村级后备干部来源不广、数量不足的状况, 需要拓宽选拔渠道, 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 切实解决村级后备干部断层现象。一是加大宣传发动力度, 通过在村组两级召开村民大会, 以村广播、专栏、板报、简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做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宣传动员工作。二是根据各村实际情况, 灵活把握“三为主”、“三倾斜”和“三确定”的选拔原则。“三为主”, 即年龄在35岁以下为主、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为主、综合素质以能够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主, 其中学历要求可适当放宽标准, 可以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提高学历层次。“三倾斜”, 即向学有一技之长的退伍军人倾斜, 向懂经营、善管理外出务工返乡的致富能人倾斜, 向具有丰富农业科技知识、能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带头作用的优秀青年倾斜。当然, 回乡大中专或高中毕业生以及热心农村事业的合格求职人才也可引进到村级后备干部中来。“三确定”, 即村党支部确定村级后备干部推荐名单、乡镇党委研究确定村级后备干部人选、群众民主评议确定村级后备干部去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也可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办法确定村级后备干部人选。总之, 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 力求村级后备干部一职一配备, 确保后备干部来源充足。

2.“培”——提升村级后备干部素质

针对调查中村级后备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现实问题, 需要加大对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 采取多种渠道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训、培养, 不断提升村级后备干部综合素质。

(1) 开展村级后备干部定期培训。

一是充分利用县委党校、乡镇党校、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主阵地, 定期组织后备干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和市场经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充分利用村里现有人力资源, 聘请素质好、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村干部现身说法, 讲政策、传经验, 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实用技能;三是充分利用高校巨大的理论优势、知识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与高校进行结对帮扶, 聘请高校教师, 按照“缺乏什么补什么”的思路, 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定向培训, 为农村基层组织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和人才培养。

(2) 支持村级后备干部学历教育。

据我们调查, 目前仍有很多村级后备干部尚未达到高中学历。因此, 应鼓励、支持和帮助他们通过函授、自考等途径, 继续参加学历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 努力提升村级后备干部学历层次和能力素质。

(3) 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实践锻炼。

树立“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新理念, 切实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一是在村班子中增设理论宣传、市场营销、民事调解、抗洪抢险等岗位, 给村级后备干部交任务、压担子, 安排他们参与村班子工作, 不断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统筹协调、处理具体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二是明确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和工作要求, 使上岗锻炼的后备干部有权有责, 增强后备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也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提升能力, 树立威信。

(4) 试行开展结对培养。

即村级后备村干部与现任村干部结对子, 按照目标去培养。在培养过程中, 要让村级后备干部分别与现任书记、村委会主任、文书结成对子, 一带一、一帮一, 教方法、传经验, 使他们的实践工作能力得以迅速提高。[4]

3.“管”——加大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力度

为建立具有生机和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 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加大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力度。

(1) 健全完善村级后备干部跟踪考察制度。

村党组织每年对村级后备干部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跟踪考察, 了解掌握村级后备干部的思想动态, 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问题。畅通思想交流渠道, 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2) 健全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制度。

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个人档案制度, 收集后备干部基本情况、培养规划、思想汇报材料、学习培训情况、奖惩情况等, 定时更新, 形成“一人一档”的台帐式管理模式。完善后备干部上岗考评档案, 定期对上岗锻炼的后备干部进行德、能、勤、绩等全方位考核, 及时将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充实到村级实职岗位, 并实行考核末位淘汰制, 形成后备干部能上能下的良好格局。

(3) 健全完善村级后备干部考核激励机制。

为调动村级后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可采取激励机制, 通过政治上给待遇、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关心等举措, 切实增强后备干部对村级工作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让村级后备干部感受到经济上有想头、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 激励村级后备干部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成才。

4.“用”——拓宽村级后备干部发展空间

对于村级后备干部的任用, 应注重实效、公平公正。村级换届选举之前, 及时在村务公开栏重点介绍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优秀村级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和能力表现, 提升他们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对条件成熟、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确实能够胜任工作的村级后备干部, 在村“两委”干部职位出现空缺时, 依法依规充实到村“两委会”班子;暂无职位安排的后备干部, 组织他们担任村“两委”助理及综治调解员、公益事业服务员、远程教育管理员等, 激发他们奋发有为;对群众反映差、作风散漫、能力低下的后备干部及时进行调整。

综上, 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通过“选”、“培”、“管”、“用”等四个环节的严格落实, 将有效促进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 为进一步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新鲜血液, 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选集 (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 刘戈新.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J].新重庆, 2006, (07) .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高职院校学生会后备干部培养思考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会  后备干部  监督机制  培养

学生会作为当前学校的基本组织结构之一,是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学生会倡导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有自己严格的组织规范,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特点的基础上,就学生会后备干部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1 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特点

1.1 任期短。高职院校一般为三年大专学制,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正常为2-2.5年,剩余时间为校外实习阶段,这就注定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任期寿命普遍较短,往往是一年级进入学生会作为干事学习锻炼,二年级走上学生干部管理岗位工作,然而,当他们刚刚在学生会干部岗位上做到熟练且游刃有余时,却又不得不面临择业或学历提升再深造问题而被迫离岗离任。所以,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真正发挥职能作用的黄金时段往往集中为二年级下学期的后半段和三年级上学期的前半段,算足也就一个学期时间。由于对学生干部选拨和培养的时间很短暂,造成其发挥职能作用的时间也相对较短。

1.2 懈怠快。由于在学生干部岗位上的任职寿命较短,导致学生会干部在竞聘前后积极性较高,上任后也是积极主动去做事,想做事,想法多,但缺乏在管理岗位上的实际工作经验,一些想法、做法不够成熟,然而当他们逐步适应的时候,想法、做法成熟的时候,能够独当一面、工作游刃有余的时候,卸任的脚步却悄然走进,激情开始褪去,动力开始不足,工作更多是被动应付,能拖则拖,能推则推,工作不再亲力亲为,更多交给干事去做,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此时,他们心中期待的不再是竞聘前的豪情壮志,而是换届早早的到来,尽快的解脱。

1.3 结构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构成基本是由二年级学生担任,在干部的培养使用上,没有一个过渡过程,直接就是干事到干部,甚至是主要干部的角色转变,没有像本科院校一二三年级混合搭建,更多的是“饱饥”不均,“饱”的时候压力山大,工作还没摸到头绪时,重活已经迎面而来,重担已经担在肩上;“饿”的时候无所事事,常常就是参加例会,搬搬桌子,跑跑腿等,没有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梯队培养模式结构,而是一种简单的“电梯”式培养模式,直上直下。

2 高职院校学生会后备干部培养中存在问题

2.1 培养机制缺失。学生会干部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生群体,具有受教育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他们一方面在传统教育制度下接受学校教育,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另一方面积极协助教师开展学生教育与管理服务工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干部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与人沟通交流技能、管理技能和语言表达技能等。但从总体来看,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会干部培养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过分重视学生会干部的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其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造成学生会后备干组储备不足,学生会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2.2 培养方法单一。目前高校对学生会后备干部的培养上基本上还是简单的课堂培训和使用锻炼。新的学生会干事进入学生会之后,首先进行的是简单的短时培训,这种培训常常是由团委学生会组织的统一集中培训和各部门的分散培训结合,内容主要以简单的团委学生会或部门工作职能的简介为主;另一种是针对班级干部或班级优秀学生进行的短暂党团课教育,更多是单一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对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技巧和方法上少有涉及。

2.3 培养目标不清。高职院校在学生会后备干部培养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只是简单地通过观察其办公室来的勤不勤,跑腿办事积不积极,听不听话,老师熟不熟,成绩好不好等来判断其素质和能力。加之老师在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任命上占有很大权重,导致一部分学生只是一味取巧讨好老师,而不注重自身各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这样周而复始,一批真正有才能、有潜力的学生被忽视和埋没。同时,我们的许多辅导员老师不是管理科班出生,对学生后备干部培养这块缺乏系统的学习和了解,更谈不上运用。

2.4 监督机制缺位。由于缺乏系统的后备干部培养体系,在当期的高职院校学生会后备干部培养中,更多是依赖现任干部的传帮带。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这样的传帮带也带来一定的弊端,老乡情、朋友情的“拉帮结派”、吃喝送等当下社会中的一些恶习在部分学生干部中蔓延,导致一些有能力、正直的同学被人为的挡在了学生会干部大门之外,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间的不良之风。

3 高职院校学生会后备干部培养的建议

3.1 社会层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转型进入关键期,各种文化思想浪潮不断涌入,大学这所象牙塔作为思想文化的沉积和传承之地,成为首当其冲的涌入之所,给大学生思想教育也带来了洗刷与冲击,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学生加入学生会的动机产生了曲解或扭曲思想,作为社会各方,有责任、有义务,为我们的学生营造良好的、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之风,要去其各类思想文化的糟粕,吸其精华,传播正能量,为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使其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健康之风。

3.2 教育层面

3.2.1 重视并建立完善的后备干部培养体系。作为教育者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学生会后备干部培养的重要性,不能草率的简单“坐天收”,而是要将学生会后备干部培养纳入教学培养计划之中,要针对学生入校后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和目标,例如针对所有新生干事制定基本素质的养成培养计划和目标;一段时间后,挑选骨干突出成员实施重点培养计划和目标等等。同时,对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有一定的衡量评价机制,作为后备干部培养成果的检验标准。

3.2.2 创新培养方式方法。在学生会后备干部的培养上要注重创新,不能仅仅搞一些简单形式的培训,要将培训穿插在整个学生会后备干部的成长过程之中,要“动静结合”,“动”的要培养干事的实践能力,要创造机会让他们组织或参与活动中来,要搭建培养锻炼平台,例如实施后备干部培养导师制度,干事轮岗交流机制,创设学生会干事论坛等,鼓励干事献言献策,引导和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静”的要加强干事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干部”观点,正确处理好工学关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急功近利,脚踏实地,以锻炼自我,服务师生为目标,努力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学生会干部人才。

3.2.3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学生会后备干部培养上,学校不仅要建立起一整套系统规范的培养机制,还要在各环节设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监督,一方面可以确定各个培养环节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可以杜绝学生间社会恶习的存在和蔓延,杜绝一些学生在老师面前一个样,在学生间又是另一个样的“两面派”行为。真正确立风正、气清的学生会后备干部培养选拔监督管理机制,真正使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学生选拔出来。

3.2.4 启发引导树立正确的学生会文化。制度是硬件,文化是软件,我们不但要强化制度硬件建立与完善,更要强化在学生会队伍中树立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班风、校风等软文化建设。通过组织诸多学生参与度高、同学喜闻乐见的积极向上的活动,促进学生深层次的对学生会职能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真正做到品学兼优、工作扎实和心理健康的学生会后备干部队伍。

3.3 学生层面

3.3.1 摆正心态,正确对待。对于在学生会中发展,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目标意识形态,要把服务师生锻炼自我作为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以荣誉得失为目标。面对机会要牢牢把握,失去荣誉要心胸宽阔,要为别人喝彩和进行自我检讨,查找不足,进一步完善自我。

3.3.2 强化学习,提升自我。作为学生会后备干部,将来可能走上学生会干部岗位,肩负起服务师生的重任,所以要不断加强学习,一方面要学好专业知识,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榜样;另一方面要学习各项能力素质,成为学生工作中的楷模。同时,在工作中和学习中也要找准平衡点。

3.3.3 积极主动,勇于创新。作为未来学生会干部的培养后备人才,我们选拔的,不只是听话的好学生,更需要的是有闯劲、有思路、有想法、积极主动和勇于创新的多面手。这就需要作为学生会后备干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勤思考、勤汇报,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光伟.高职院校学生会后备干部培养方式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1).

[2]巩惠玲.浅谈高校学生会干部的培养[J].合肥学院学报,2009,

26(6).

[3]刘旭.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培养方法研究[J].学理论,2012(24).

[4]杜瑶.高校学生干部科学培养模式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后备干部培养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各级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要求,努力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优化选拔和培养方式,着力培养一批优秀村级后备干部,为建设美丽乡村、推动村级各项事业发展供给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充足的人才储备。

二、选拔方式

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培养人员由镇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并负责组织实施。经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组长会议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动员,采取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两种方式进行,其中个人自荐方式至少一名。

三、方法步骤

1、宣传发动(4月17日至4月21日)。经过逐户发放报名通知、微信平台、村民代表大会、党员组长大会、公告、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具体部署和广泛宣传发动,将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培养计划的目的、方式、时间、参选条件和选拔人数等,向全体村(居)民、外出流动党员及务工经商人员公布,广泛宣传,动员广大村(居)民参与。

2、报名与资格审查(4月22日至4月27日)。报名人员持学历证书、身份证、户口薄等原件(审核后退还本人)及复印件到镇政府一楼党建办报名,采取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荐报名,由自荐者直接到镇党建办报名,填写报名表。组织推荐,由村党组织推荐,填写推荐报名表,并供给有关材料到党建办报名。报名登记表经镇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后,报镇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报名者要供给真实材料,否则取消公选资格。

3、组织考察(4月28日-5月5日)。由镇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考察,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组织面试、走访了解、个别谈话等形式,对推荐对象进行综合考察,经镇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后,报镇党委确定人选。被考察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

(1)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思想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公道正派,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2)事业心和职责感强,有志于在农村建功立业,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有奉献精神,群众基础好。

(3)有改革创新精神,善经营、懂管理,具有必须的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

(4)本镇户籍或原籍在本镇的在外就业人员。

(5)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年龄在18周岁以上(3月31日以前出生)、45周岁以下(1972年3月31日以后出生),异常优秀者,经镇党委认定,可适当放宽年龄和文化程度限制。

(6)身体健康。

(7)有下列情景之一的不列入考察范围:①被判处刑罚或者刑满释放(或缓刑期满)未满5年的;②违反计划生育未处理或者受处理未满5年的;③涉黑涉恶受处理未满3年的;④受到党纪处分尚未超过纪律处分有关任职规定期限的;⑤丧失行为本事的;⑥长期外出,难以履行工作职责的;⑦其它经公选领导小组认定不宜报名的。

4、决定人选(5月12日前)。经镇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镇党委会议讨论决定。原则上1000人口以下的每个村(居)选拔2名,1000人口以上的每个村(居)选拔3名。对拟任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后确定为后备干部,履行相关手续。

5、培养锻炼。镇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对确定任用人选进行定期的培养锻炼,原则上每个村(居)暂定1个后备干部跟班学习2个月,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培训和工作锻炼,并实行脱产管理,适当给予务工补贴。镇党委将在后备干部跟班培养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评定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考核等次优秀者在换届选举时,将优先推荐进入村“两委”班子。

6、培养模式。镇党委将结合村级后备干部自身实际,采取以下几种模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培养锻炼。

(1)结对帮带模式。村级后备干部一般由联系村的班子成员和村主要负责人结对帮带。

(2)跟班学习模式。组织后备干部参加知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党员电教和远程教育活动等。

(3)进村实习模式。根据工作需要,选派部分后备干部进村挂职锻炼,以聘任制干部身份和待遇直接参与村级日常工作。

(4)一线见习模式。抽调部分后备干部参与全镇中心工作和应急工作,在工作一线中锻炼干部,提高后备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本事。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碧洲镇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黄汉华同志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冯德明同志、副书记罗继强同志任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碧洲镇党建办,办公室主任由李勤国同志兼任,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培养计划工作。

2、高度重视,广泛发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本事,确保村级组织后继有人的关键。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村(居)要充分认识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公选工作。要强化宣传,广泛发动,引导和鼓励农村优秀青年踊跃参加选拔,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3、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跟班培养计划工作中要围绕标准,坚持原则,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村级后备干部必须具备“五好”标准,即政治思想好、综合素质好、带头作用好、工作作风好、群众评价好,一般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注重从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个体工商户、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私营企业主、科技示范户、种植养殖能手中选拔村级后备干部。要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公选方式,并做到严格程序,规范操作。要严肃纪律,加强监督,确保选拔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4、加强管理,重点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由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共同管理。镇将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信息库,对后备干部的基本情景、教育培训、考察考核、培养措施、工作成绩和奖惩等情景进行详细记载,实现村级后备干部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和动态化管理。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对选拔出来的村级后备干部,及时进行适应性集中培训,增强他们做群众工作、化解矛盾、建设美丽乡村的本领;落实镇驻村干部和现任村干部“2+1”结对传帮带制度;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见习培养”或“差额试岗”,进取引导和组织他们在计划生育、征地拆迁、纠纷调解等重点工作中挑担子,在实际工作中经受锻炼、提高本事、增长才干、树立威信,为早日进入村“两委”班子奠定基础。

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和措施 篇5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推动村级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增强农村基层活力,根据《省十万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结合勒格村实际,特制定后备干部培养计划。

一、把握总体要求,明确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坚持好干部标准和“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原则,鲜明用人导向,把一大批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吸引到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伟大实践中来;坚持抓基层、强基层的工作方针,为村“两委”班子补充新鲜血液,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农村人才缺乏、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等突出问题,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较好、群众口碑较好、干事能力较强、服务意识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规模宏大的村级组织后备力量,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二、坚持全面从严,确保选拔质量

(一)严格选拔标准

1.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老实,维护党的权威,在思想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具有较强的推进集体经济发展、率带群众致富的能力,组织协调处理农村基层复杂问题的能力,脱贫攻坚工作中攻坚克难的能力,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中开拓进取的能力。

3.具有乡村旅游、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综合治理、社会工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专业素养或有相关工作经历。

4.年龄一般在35岁左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人才,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条件。

5.事业心责任感强,热心村级事务,对基层群众有感情,守纪律、讲规矩,作风正、品行好。

(二)拓宽选拔范围。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在“少数人中选人、在圈子内选人”的现象,坚持内外结合,既注重发现本地优秀人才,又注重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大力实施“四个一批”选拔计划。从农村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中选拔一批;从大学生村官、复员退伍军人、乡村医生、乡村教师中遴选一批;从在外务工经商青年农民中回引一批;从青年人才党支部培养的优秀党员中选拔一批。

(三)明确推荐程序。

按照村级后备干部选拔条件,建立“三荐两考”机制,即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和测试考评、组织考察的形式,从严择优选拔,确保人员质量。

1.村按照选拔条件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等形式,确定推荐不少于3名后备干部建议人选,经村支委员讨论同意后,向乡党委上报书面推荐意见。

2.乡党委对建议人选进行测试考评、组织考察并审批。结合村实际,通过知识测试综合评价建议人选工作能力素质,对能力素质还不达标的,要反馈所在村继续培养。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对基本具备村级后备干部条件的人选,从严进行组织考察,重点考察村级后备干部政治立场、德才素养、一贯表现、遵纪守法等情况。要广泛征求纪检、综治、民政、计生、派出所等部门(单位)意见,采取座谈、谈话等形式听取党员群众评价,在群众口碑中识别干部。对表现优秀,受到各级党委、政府表扬的,优先考虑。乡将结合实际制定“负面清单”,凡是违纪违法、群众意见较大、口碑形象不佳的,一律不纳入培养。组织考察合格后,乡党委将名单报组织部备案,正式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

3.村按照统一要求确定后备干部培养方向、培养期限和培养计划,乡党委依此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个人档案库。

三、加强培养锻炼,提升能力素质

(一)加强学习培训。

把村级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村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计划,积极探索和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的途径方法,坚持重点培训与基层普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集中办班、以会代训、主题教育、参观考察等形式,加大培养力度和频次,每名村级后备干部在每年内至少参加

2次乡组织的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鼓励村级后备干部自主学习和参加学历教育,乡将结合实际适时组织利用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农民夜校等活动举办村级后备干部中长期培训班,对表现优秀的村级后备干部,上报县委组织部,纳入全县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

(二)注重结对帮带。

从乡领导班子成员、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第一书记中确定一批结对帮带干部,每名村级后备干部至少有1名乡村干部联系帮带,负责帮带的干部要与村级后备干部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乡党委书记每年将至少组织开展1次所辖村级后备干部全覆盖谈心谈话。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是中共党员的,要督促其认真参加“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完成党组织交办的任务,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入党积极分子的,要教育其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工作,接受组织的挑选和考验;对其他村级后备干部,要关心他们的思想进步,教育引导其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三)强化实践锻炼。

以村级日常工作为平台,要把村级后备干部选派到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一线锻炼;可安排村级后备干部参与村组事务管理、农村公益服务、村级经济发展等日常工作,全面熟悉村级各项事务,积累工作经验;可安排村级后备干部按程序、按规定参选村民小组、社会组织负责人,可推荐作为群团组织负责人候选人。

四、全面建库建档,实行动态管理

(一)建立一账一卡。

乡将建立后备干部档案库,村党支部要建立培养台账,做到一村一本台账、一人一张基本情况卡,如实记录村级后备干部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培养使用等过程中的现实表现。乡将统筹本镇村级后备干部的管理,村支部书记为本村后备干部的具体责任人,乡、村可利用qq、微信等网络平台,跟踪了解后备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需求建议等情况,帮助解决村级后备干部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

(二)定期分析研判。

乡党委做好日常分析研判,每季度对村级后备干部现实表现进行1次评议,对其发展潜力和主要不足作出评价意见,评议结果及时填入村级后备干部档案,作为培养、使用、调整的依据。

(三)推行动态管理。

结合村后备干部日常管理、考核评议等情况,实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优胜劣汰、良性循环、动态调整的机制。对新发现的基本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群众公认的,要及时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确保数量相对稳定。对政治立场不坚定,散布政治谣言,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不鲜明;参加邪教、宗派、黑恶势力活动,参与非法信访等违纪违法活动;为群众干事工作不力、敷衍了事,甚至侵害群众利益,搞优亲厚友,群众公认度不高的村级后备干部,由村党组织提出调整建议,经乡党委审批同意,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后,取消其资格。

五、鲜明用人导向,规范选用程序

(一)统筹择优选用。

村“两委”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时,本着备用结合、及时使用、量才使用、发挥所长的原则,优先从表现优秀、群众公认、人岗相适的村级后备干部中推荐选用。本村暂无合适人选的,可在乡范围内统筹调配。

(二)严格选用程序。

对村级后备干部的选用,由所在村级党组织提出推荐意见,经乡党委审批同意后,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并在村级后备干部所在村及任职村发布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注重听取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群众代表及纪检、政法、民政、卫计、信访等部门意见。对法律有规定的,应严格依法产生。

(三)严明纪律规矩。

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严明纪律规矩贯穿到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使用全过程,坚决严禁利用培养后备干部搞拉帮结派、团团伙伙等行为;坚决杜绝说情打招呼、弄虚作假、“近亲繁殖”、权钱交易;坚决严防黑恶势力、家族和宗教势力趁机培养“代言人”,插手村级事务;坚决防止任意简化培养程序,执行上打折扣搞变通等;坚决查处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使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作为组织工作重点进行推进,由乡党委具体抓。乡将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作为各村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明确责任分工。

乡党委将建立健村级后备干部管理相关制度,认真履行指导、督促、检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管理、使用、考核等各项工作。

2020年村后备干部培养计划 篇6

为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和培养优秀中、青年进入到村级后备干部中,进一步充实本村后备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村两委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结合我村实际,制定后备干部培养计划:

一、推荐、培养对象的标准

凡是在本村比较用心,文化层次较高,政治思想坚定,业务潜力强,有一定组织协调和领导潜力,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群众威信较高的人员均纳入村级后备干部考察推荐范围。

二、培养计划

1、加强后备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后备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做到政治上严要求,业务上多培养,生活上要关心。培养年青后备干部的正气、才气、灵气、锐气。

2、加强后备干部的业务技能学习。引导和培养后备干部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加强党建、扶贫、农业等业务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各项工作的需要。

3、注重培训和锻炼。做到“重点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优秀

人才优先培养”,要把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放在村两委工作中压担子、给台阶、多锻炼。用心引导他们投身村内事务之中,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增强技能,增长才干。

4、健全干部谈话和教育管理制度。访惠聚工作队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不定期找后备干部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状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多鼓励,让后备干部时时自重、自警、自省、自律,到达教育干部、解决问题的目的,帮忙后备干部认识工作中的不足,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潜力。

村党支部

访惠聚工作队

镇后备干部培养计划 篇7

胜任素质模型是能够辨别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在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动机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 并对数据进行科学的整合, 从而建立某岗位工作胜任特征的构架, 并用一定的编码方式呈现出来, 进而作为人员培训与晋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胜任素质模型的提出, 对员工的高绩效与一般绩效进行了区分, 集中了企业所需要的竞争能力的形成。因此把胜任素质模型应用于中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 将会让后备干部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 更能够有效支撑企业战略的实现。

F公司中层后备干部选拔及培养模式

F公司是一家以港口勘察设计为主营业务的中央管理的大型国企的二级子公司, 主要承担国内外港口、航道、锚地、海上灯塔、人工岛、通航建筑物、口岸设施、修造船厂、工业与民用建筑、铁路、公路、桥梁油气化工项目、核电站、电厂等项目及配套设施的规划、咨询、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审查、桩基检测、软基处理及监测、基础工程和港口工程施工、施工及设备采购招标技术规格书编制、工程项目总承包、项目管理和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服务等业务。公司现有子公司4 家, 在职员工700 多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0 多人、中层干部90 多人。

近几年, 由于行业竞争加剧, F公司面临转型升级的外在需求, 对内部人才特别是中层干部的要求也同时提高。出于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水平、加强对公司发展所需优秀人才进行储备的考虑, F公司开展了中层后备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 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1.构建中层干部胜任素质模型

为了让中层后备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契合公司实际、保障实效, F公司采取了以胜任素质为基础的方法, 即甄别出现有中层干部岗位的胜任素质, 包含未来一段时间对中层干部素质提升的要求, 以此为基础, 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层后备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

构建中层干部胜任素质模型, 首先将中层干部划分为行政管理、技术管理两大类别, 然后采用问卷法、高层访谈法、基层调研法等, 将中层干部胜任素质进行甄别、分析、归纳, 根据不同类别分别提取了基本素质、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三个维度共计七个胜任素质, 对每个胜任素质级别进行了定义;根据公司实际情况, 最终确定不同序列中层岗位所需胜任素质等级, 包含达标等级、绩优等级, 明确了不同等级的相应工作标准。

2.中层后备干部选拔程序

中层后备干部的选拔, 应做到拓宽视野、科学选择、注重民主, 真正把优秀人才遴选到后备干部队伍中, 坚持“竞争、民主、公开、择优”的原则开展中层后备干部选拔工作。F公司选拔中层后备干部采用了基本条件筛选、能力素质测试、员工民主推荐、部门领导提名、公司党委会讨论批准五个步骤。

(1) 基本条件筛选。即设置基本条件, 报名参加后备干部的选拔须满足一定的职称和年龄条件, 符合条件者自愿报名参加后备干部选拔测评。对职称或年龄有一条不符合条件的, 在合理的范围内, 经所在部门领导书面推荐后也可报名参加选拔。

(2) 能力素质测试, 分为三轮进行:第一轮测试:能力素质测验。包含管理能力倾向、社会愿望、行为风格、职业兴趣等心理测验项目, 从中甄选出具备一定管理潜质并有管理兴趣意愿的人员进入第二轮测试。第二轮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属于情景模拟测试, 是对受测者对应的岗位核心胜任素质能力的维度进行考察和评价。从中甄选出综合评价高的人员进入第三轮测试。第三轮测试:结构化行为面试。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 采取结构化面试的形式, 对参加测评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潜质进一步评价。根据上述三轮测试成绩形成综合测试结果。

(3) 员工民主推荐。为了体现在后备干部选拔工作中的群众基础, 人力资源部组织各部门领导和员工以匿名投票的方式, 在已报名参加后备干部选拔的人员范围内进行民主推荐。

(4) 部门领导提名。考虑到员工所在部门领导对其个人情况掌握较为全面, 因此人力资源部组织了各部门的领导开展推荐中层后备干部工作。

(5) 公司党委会讨论批准。在综合考虑基本条件筛选、能力素质测试、员工民主推荐、部门领导提名结果的基础上, 制定出后备干部人选产生的规则, 初步确定参加选拔人员的排序, 经由公司党委会讨论批准通过。

通过上述选拔程序, 最终确定公司中层后备干部名单, 后备干部名单的形成考虑了员工素质能力、发展潜质、工作业绩、群众基础等多方面内容, 虽然选拔过程会占用时间较长, 但这种做方法切实做到了对员工的全方位考察, 确保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遴选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 为后续干部培养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层后备干部培养模式

选拔是基础, 培养是关键。以中层干部胜任素质要求为基本点, F公司与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就中层后备干部培养方案开展多次讨论, 结合公司战略目标、工作需要等情况, 最终确定了为期二年的第一期中层后备干部培养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阶段:

(1) 管理理论知识学习阶段, 为期半年。目的是系统学习管理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理论。公司从现有中层干部中选拔出品格、能力优秀者 (一般为公司中层及以上领导) , 与后备人员结成师友, 以导师身份对后备人员进行指导, 包括日常工作指导、答疑解惑、课题研究指导等方面。学习形式按照团体学习和个体学习两种方式交叉进行:一是团体学习。主要形式为课程学习、拓展培训、团体分享与研讨, 教师为大学教授和培训机构的讲师。培养过程中涵盖了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目标管理等理论基础课程, 也包含拓展培训、演讲与展示、沙盘模拟等实践类课程。二是个体学习。主要形式为阅读书籍、在线学习、师友计划。主要通过课程作业、课程考试、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考核。

(2) 管理实践阶段, 为期一年半。目的是让第一阶段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工作, 用管理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提升后备干部的管理素养, 形成管理风格。学习形式分为两种:一是团体学习, 即主要围绕课题研究、管理精品课程、课题结案汇报展开。二是个体学习, 主要通过阅读书籍、挂职锻炼、导师指导、工作历练方式进行。第二阶段的实践主要通过课题研究笔记、研究成果展示、培训效果评估进行考核。

培养结束后, 针对通过考核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作为阶段性学习的小结。

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培养, 让后备干部接受了系统的管理、经营方面知识的学习, 弥补了后备干部管理方面知识的空白, 切实提升了后备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在阶段性培养结束后的日常工作中, F公司仍对后备干部采取不定期的学习与培养方式, 巩固前段时间的学习成果, 让后备干部的学习与培养保有持续性。

中层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意义与启示

1.意义

(1) 拓宽选人用人视野, 充分挖掘优秀人才。通过开展中层后备干部选拔及培养, 主要通过自主报名、能力素质测试、民主推荐等形式, 更多地参考了客观的结果, 减少了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实现了从“相马”到“赛马”的转变, 也确保了后备干部的群众认可度。后备干部的选拔, 为青年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从而最大限度地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 做到了充分挖掘公司优秀人才。

(2) 多种培养形式结合, 提升后备人才素质。F公司中层后备干部大多数为技术干部, 管理理论基础较薄弱。经过多次沟通, 按照中层干部胜任素质的三个维度, 最终确定了以管理理论基础课为主体, 实践类课程和管理精品课为辅助的培训体系, 以期弥补学员知识短板。一是通过理论性培训和实操类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以及测评反馈、课程考试、小组“PK”等培养内容, 切实提升了后备干部知识储备, 启发了后备干部的思维、更新了观念, 提高了其管理理论素养。二是通过课题研讨的形式, 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要求后备干部以F公司企业管理方面热点、难点管理问题出发, 在导师的指导下, 以课题研讨、整合资料等形式, 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形成最终报告。三是通过PPT汇报的形式展示成果, 并由专家评审组进行评审。强化了理论培训的效果, 促进学员将理论同工作实际相结合, 提升了其沟通协调、解决问题、总结等能力。

(3) 充实领导干部队伍, 最大发挥人才效能。F公司中层后备干部人员, 均为各部门的骨干, 通过为期两年的培养, 一半以上的人员在培养结束后一年内晋升为公司中层副职管理干部, 让他们承担更大的责任, 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另外, 部分人员通过挂职锻炼方式, 在基层管理岗位上发挥潜能, 有效地充实了领导干部队伍。

2.启示

在后备干部的测评与选拔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取得成效, 需事先建立一定的规则, 减少不利因素的干扰, 应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制定科学、公正的选拔程序。选拔中层后备干部, 须事先确定一定的选拔程序。例如, F公司通过自主报名及基本条件筛选、民主推荐、竞争性选拔、部门或单位领导提名、公司党委会讨论等形式展开, 既考虑了个人意愿和能力, 也兼顾了群众认可度, 做到了科学、公正。

(2) 妥善处理培养与工作间的关系。中层副职后备干部一般为企业各部门的业务骨干, 日常工作任务繁重, 而中层副职后备干部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 这就不免出现冲突。因此, 应适当安排好学习培养的时间, 如安排部分课程在工作日下班后、休息日等, 尽量减少这种矛盾与冲突, 打消学员们的后顾之忧。

(3) 建立奖惩机制。在后备干部的培养过程中, 应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 建立针对优秀学员的奖励机制, 形成良好学习氛围。树立先进标杆,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带动整体后备干部培训班的学习氛围。建立不合格学员的淘汰机制, 即要在培养过程中对出勤率、考试结果等严格要求, 规范后备干部的行为与习惯, 提高其执行力, 为其将来走向领导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后备干部队伍真正成为优秀人才的“蓄水池”。

(4) 注重合作机构的筛选。考虑到后备干部的测评与选拔工作专业性较强, 可采取同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的方式, 邀请外部专家参与到后备干部的测评与选拔过程中, 合理借用外力, 力求工作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合作机构在筛选有领导意愿与潜力的员工、课程设计、培训讲师筛选, 以及日常考核与跟踪、培养结束后测评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选择具有较强实力的合作机构将是决定后备干部选拔与培养工作能够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邓小燕.加强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5) :148-1 49.

[2]张军.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新取向[J].当代陕西, 2009 (8) :12-13.

[3]梅同杰.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J].党政干部论坛, 2011 (1) :22-24.

镇后备干部培养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执行党的xx大精神,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干部选拔任用方针,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把那些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有发展致富的本领,带颔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一定贡献的人,人民比较满意的人作为后备干部选拔的对象。要不断拓宽后备干部选拔的渠道,增加选拔培养后备干部工作的透明度,使XX年我乡后备干部选拔、培训工作走上一条正规化、规范化的道路,使基层干部后备力量不断壮大和增强。

二、教育培训的任务、方法及主要内容

XX年我们将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后备干部的培训,全乡18个行政村,每个村培训2—3名,乡机关包括七站八所人员,按照1:3的比例,预计培训25人,全乡共培训人员65名,按部就班,逐步完成。们将充分利用乡党校和培训中心,对全乡后备干部进行培训,每月一次,并分批定期采用到县党校培训,到其它地方参观学习走访等形式,增强培训的多相关性和灵活性,以达到培训的实际效果.对后备干部培训的内容,包括方方面面,主要进行以下几个培训:

1、思想政治理论的培训,主要学习党的xx大会议精神,以及“xxxx”重要思想;

2、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

3、管理知识、科技知识的培训;

4、时常经济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不断增加广大后备干部的各方面素质,以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

三、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方法

针对村“两委”班子后继乏人的现状,重点加大对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将培养后备干部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将书记、村委会主任对后备干部的培养与享受待遇挂钩,并作为今后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考核。做到培养后备干部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查,年底有考核,建立了一整套后备干部培养制度。要将正派,年富力强,有实干精神的后备干部,充实到村“两委”领导班子中。要结合“xxxx”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积极推行公示制、公开选拔制、试用期制、竞争上岗制,把那些“靠得注有本事”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选拔到工作岗位上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好的制度约束人,用好的作风管理人,不断加强宗旨教育和廉政教育,增强基层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工作,保证各村有5—7名后备干部,建立起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切实做到后续有人。

要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依据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指导新实践,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加强中改进,在改进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做到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不断得到发展。村党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的考核制度,强化责任,完善责任体系,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和“一把手抓一把手、一把手抓一班人”的工作责任制。乡党委要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委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专门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每个月听取一次各单位抓后备干部的汇报。乡党委要筹措基层组织建设所需的经费,保证做到有钱建设。要成立后备干部工作督查组和检查组,及时对后备干部工作进行督查和验收。负责后备干部的领导要经常深入农村第一线,全面检查指导后备干部工作,不断为后备干部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

xxx乡党委

上一篇:委托书(单身)下一篇:我与食品安全优秀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