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提问”(通用8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提问” 篇1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提问”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教学必须越来越强调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突出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条件,使他们在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研究自然所需的探究能力,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而在生物课堂中探究教学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探究性提问”的形式实现的,因此,“探究性提问”这一教学环节在生物探究 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探究性提问的特点
探究性提问是指那些为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积极进行发散思维而提出的问题。早在1912年,美国学者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大 约占去了普通学时的80%。在这众多的提问中,大多数是记忆型提问,仅要求学生根据书本做直接的口忆或对具体事实进行回答,而很少要求学生做高水平思维,也就是说,教师提问虽多,但却较少是探究性的。那么,究竟怎样的提问才具备探究性的特点,通过一年多对新教材的探索,我认为探究性提问应具有以下 四个特点。
(一)鼓励性
从形式上说,鼓励性提问应面向全体,而不是针对某个学生。许多教师常常是通过学生主动举手的办法选择答题的对象。这样虽然避 免了强行要求学生答题的弊端,但由于经常举 手的往往总是那么几个优秀生,难免使提问面 过窄,使多数学生得不到回答问题的机会,得 不到应有的锻炼。因此,教师应设法让更多的 学生参与回答问题:或把较难的问题分解,以 阶梯式提问形式出现,由易到难,照顾到多层 面的学生;或在某个学生回答之后让其他学生 发表看法,从而扩大提问参与面;或对于正处 于“起飞期”的学生,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特设 一些让他们表现的机会。这样可以逐渐培养全 体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学习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安排 “起飞期”的学生将自己找到的生物生存方式的资料在班级里进行交流,探讨,这样使他们在自豪感中建立对生物 学的兴趣、建立学习的自信心,由汇报现成的 资料,探究自己熟悉的事物开始,逐渐参与到 教材中的探究性提问中来。因此,教师善于鼓励,这在学习生物学的入门阶段尤为重要。
(二)开放性
开放性提问允许学生作出多种可能的解释或回答,开放性提问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如果„„那么„„”“你认为接下来将发生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做”“关于这个问题你还有什么看法吗”等等。例如,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中设计探究性提问:“如果水升温消耗的热量,远少于花生的燃烧热,那么,损失的花生所含的热量哪里去了?”当教师向学生提开放性问题时,会刺激学生产生具有新意的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及 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
实践表明,探究教学中应尽量避免那些只需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会剥夺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而探究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多种才能,形成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师必须明确的是,在探究教学中重要的是学生有机会动脑思考,学会思维的技能,从而增强他们开展探究的自信心。
(三)序列性
探究教学中的提问不能随意而为,这样显得杂乱无章,而应当事先经过精心设计。在探究各阶段提供给学生的问题,应当是递进式的,有节奏的,前后衔接且相互呼应,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紧紧围绕某个主题,逐步深入开展探究活动。
如在学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节中,没有任何铺垫而直接引出“人类是怎样进化来的”,题目太大,初中学生对问题无从下手,很可能就会采取放弃态度。教师如采用序列性提问就不同了: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森林 里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图”回答“古猿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其次,让学生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地球古今自然面貌的改变,对比森林古猿,类人猿、人类的外形,探究提问:人与猿这种形态上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最后由学生总结人类进化的历程,这样的探究性提问可以使学生在积极探索活动的基础上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定性到定量,从而达到认识上质的飞跃。
(四)提示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要能起指导或引导作用,给学生指出探究的大致方向或应从哪个方面着手去探究,可以认为,一个具有探究倾向的教师很少直接把知识告诉学生,但却经常向学生提问。一个探究性的提问对学生来说实际上就是一个提示。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中,“在什么条件下种子发芽最好”便是一个不适合探究的问题,因为它并未提示学生从何处以及如何寻找答案。只有在设计的问题具体到足以提示出需要什么资料去回答时,才会成为一个有效的科学问题。若将其改成“种子是在有光照条件下发芽好,还是在无光照条件下发芽好”,便成为一个有提示性的问题。
二、探究性提问的基本要求
探究性提问的主要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达此目的,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问在有疑之处
教师提问必须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学生的有疑之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自知有疑的地方;另一种是自觉无疑其实有 疑的地方。学生自知有疑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将它提出来,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和假设,然后通过资料的搜集和实验,把它们逐一解决。例如,在“植物叶子上气孔大多分布在下表皮”这一知识点的讲述中,教师可以进行 这样的探究设计:让学生通过对挂图、显微镜的观察,自己提出问题“在进化中叶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个问题教材中没
有现成 的答案,要引发学生去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 决问题。对于学生的多种看法,教师应适时加 以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寻求正确答案。对于那些司空见惯、学生自觉无疑实则有疑的地方,教师要通过演示或实验设 “疑”,以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例如,在“探 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中,初中学生不会知道淀粉是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从口腔开始消化的,不会理解淀粉在口腔中起了化学变化。教师要设计几组对比实验(①馒头碎屑+唾液+搅拌;②馒头碎屑+清水+搅拌;③ 馒头碎屑+唾液),通过引导学生实验,观察滴碘液后各组实验的现象,由学生从实验结果的差异中找到疑问,从而提出探究问题──“馒头在口腔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问题难易适度
探究性问题属于高级问题,但这不是说问题要越难越好,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这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不利于他们有效地促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容易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
(三)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1.启发性提问要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提出的问题,如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激发起他们寻找问题答案的积极性。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从内容上看大都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节时,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之前,提出探究性提问“家里养花,为什么白天摆放在屋内,晚上要移到户外”,引导学生 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氧等)进行探究,学生必然产生这样的疑惑: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如果是,晚上我们为什么把花移到户外?这样,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往下进行探究学习,以求得到结论。因此,教师提问时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要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从形式上看,问题要变化多样,形式单一的提问会使学生感到乏味。
2.启发性提问要能启发学生的思路
能启发学生思路的问题必须具体、明确、严密,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只有具体、明确、严密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沿着一定的思路去解答。问题含混不清,会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3.启发性提问要能引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
能引起学生认识中矛盾的问题,一是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二是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处;三是在低层知识与高层知识的联系处。如果教师能在这些地方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就会在学生的认识中引起已知与未知、理论与实践、高层次与低层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去积极探索。
4.启发性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能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例如,探究提问“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这个问题时,要求学生观察鸟的外部形态、剖析鸟的骨骼结构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多角度的心理兴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类是解答问题所用的理论是综合性的。例如,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在环境、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它要求学生综合教材第一单元有关生物圈的知识、第四单元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五单元有关计划生育的知识,联系实际,并把学过的知识纵向、横向交错地联系起来,进行一番加工创 造,灵活地加以运用。
(四)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提问要想引起学生的大胆探索与回答,尤其需要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习主动。若探究提问时,不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冷言冷语,甚至挖苦嘲弄,不仅会造成课堂气氛紧张,而且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甚至使学生产生对立的情绪,从而失去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实践表明,教师提问时,如能注意满足学生的补偿心理,会促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例如,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不要立刻对其作出评价,教师可以为他换一个相关的基础提问或联系实际的问题,给学生再次表现的机会。如果问题过难过大,教师可利用探究提问序列性的特点,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将它分成若干较易较小的问题,引导学生逐一回答。这既可使学生在克服困雄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又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提问” 篇2
一、“乘胜追击”提问法
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里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这实际也是要求物理课堂的提问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同时, 又把喜悦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和旺盛的求知欲, 从而攻克知识的更大难关和拓展学习的更广阔的根据地。乘胜追击法就是在学生探究成功的基础上, 趁着学生的热情提出相关联的其他问题, 让学生思考探索。
例如, 在学习了“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后,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问学生:“扔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 人对它做功吗?”有的学生回答:“做的”, 但也有学生陷入了沉思, 表示出一定的怀疑。这时, 教师启发诱导说:“当我们将铅球一下扔出去后, 手也马上缩回来了, 铅球的运动受到影响吗?”、“铅球离开手后, 手还在对它用力吗?”……通过教师一次次的启发点拨, 学生终于得出:“扔出去的铅球, 手不再对铅球施力, 不满足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之一, 故手对铅球不做功了。”“那么在整个扔铅球的过程中, 手对铅球有没有做功呢?”教师紧追不舍, 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 学生们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又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实际上, “乘胜追击法”采用的是“问题意识”来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能加深拓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设疑式”提问法
常用于课题的引入或实验的观察后, 如关于大气压的教学引入中, 完成了“纸片托杯水”的实验后, 提问:水是往低处流的, 从实验中为什么水不洒下来?是什么力量“托”着这些水?力的方向一定是向上的吗?实验中为什么一定要在杯中“装满”水呢?不装满不行吗?水可以不往低处流, 这一现象给你的启发又是什么呢?这样的提问, 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
三、“引起争论”提问法
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 理解特别深刻, 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 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 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 设计一些问题, 引起学生的争论, 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
四、“类比式”提问法
“类比”能帮助学生发生联想、想象, 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学习电流时, 用水流作比;学习电压时, 把电压比作水压, 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水流是怎样流动的?是什么导致了水的流动?这样, 通过类比式提问, 学生发挥想象, 很容易理解电流和电压。
五、“伏笔式”提问法
此法能铺路架桥, 暗示出事物的途径或方向, 为研究新理论留下伏笔, 常用于课后的课文预习作业上。如在学生学习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利用天平测得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后,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提问:“体积大小相同的铜、铁、铝, 质量为什么会不同呢?反过来, 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 体积会是一样的吗?”,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这样, 为下一节课题“物质的密度”的引入作好了伏笔, 同时也诱发了学生课后的继续学习。
课堂上提问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比喻式”能帮助学生发生联想、想象, 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求同式”能引导学生从相异的事物中, 找出相同的特征, 有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层递式”提问是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进行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方式, 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 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推进, 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和释疑明理的高峰;“分割式”提问是把整体性较强的内容分割成几个并列的或递进的小问题来提问的方法。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 范围太大, 学生不容易回答完整, 教师可以化整为零, 各个击破的分割式提问, 把一个个小问题解决了, 整个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技巧。一次提问能否获得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优化协调各种问法。
总而言之, 物理课堂提倡探究性提问能让师生进行对话交流, 能启迪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这一常用的教学方法, 在设计问题时应遵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做到善于提问, 巧于提问, 精于提问,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科学探究。
摘要:“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而问题是探究的起点, 是现实和理想的矛盾点, 也是联结已知与未知的思维桥梁, 可以说, 问题是各个探究环节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及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方法, 提出探究性问题, 从而完成科学探究, 提高课堂效益。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提问” 篇3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教学;探究性学习
生物学是一门边缘学科,特别强调科学的探究方法。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形成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
一、在生物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性学习实践
1.创设学习情景,形成探究意识
生物学具有主题灵活、人文气息丰富等特点,为学生学习科学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而千姿百态的生物所表现的种种生命活動现象和规律,对于学习情景的创设,是用之不竭的素材。在导入新课题时,提出一个带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或讲述一个具有悬念的故事都能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思多问,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尽可能完成课题研究,形成科研成果。实验后让学生写反思,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科学研究的态度和能力。
2.加强观念教育,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生命活动的多样性。教科书上大量的科学史资料证明了一些重要科学原理的发现及应用,其中都隐含了对科学研究方法的介绍,这对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也是一种训练,如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引出与之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另外,光合作用现象研究的过程表明,任何一项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不仅需要坚忍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探究精神,还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探究方法。
3.跨学科渗透,外延探究的主题
选取其他学科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我在讲解“大气污染与人”的研究课题时,就把该课题分解为“污染与生命”、“污染的处理”、“污染与人的健康”等子课题进行研究,内容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地理以及人文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生物科学将更加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选择课题时,这些方面必须综合考虑。
4.突出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最大目标是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在探究种子的成分这个实验里,我让学生总结种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来激发学生学生探究种子成分的欲望,自然而然地使学生提出问题即“种子的成分是什么?”。让学生对食物的成分作出假设,再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且指导如何检测出种子里含有水分、无机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整个实验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并非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最后得出实验结果。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而且还会记忆深刻。
5.采用灵活的学习方式,发掘探究能力
首先,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利用双休日走出课堂,走进农村,号召大家爱护其他生物和生态环境,接受群众对有关动植物知识的解答。其次,让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四人小组可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分析数据、化学检测等方法,得出结论,与自己的假设进行对比,并写出小论文,通过形式丰富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学习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而且还加强了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崇高思想品质。
二、探究性教学在生物学的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使生物课堂更加丰富和充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水平,但是在生物学科的探究性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师生和谐的气氛
虽然说探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一项开放性、自主性活动,但是教学中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但也不应放任自流。尤其是初中生,他们对于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对科学过程的体验极少。因此,教师的指导应渗透到探究性学习的每一个环节。
2.坚持鼓励为主
初中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好动,但是自控能力差,耐挫力弱。对此,教师应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鼓励他们学习科学家们的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而对学生在探究中的大胆质疑、创新的设计研究方案,教师应及时表扬。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各尽所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
3.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应当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遵循认识规律。比如设计对比实验,开始时可能要提供既定的实验方案给学生模仿,当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有什么作用?”、“如何设计对比实验?”后,才能进一步让他们独立设计。探究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应按照先“扶”后“引”最后“放”的程序,从模仿到部分独立设计再到完全独立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进行,探究性学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4.紧密联系生物学课程,紧扣教学大纲
生物学探究性学习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培养能力的重心应放在对生物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上,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提问” 篇4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而学生恰到好处的提问,则能使自己不断地发现问题,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优点和缺憾,达到发扬优点、修正缺憾的效果,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基本素质再上一个新的台价。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着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科学课堂中提问的目的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各种成员的共同情绪状态,它是由班级社会体系中各个成员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间的关系,也是学生答问的关键。从课堂教学提问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氛围可分为三类,即积极型、消极型和一般型。积极的课堂提问氛围,它的基本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答问特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满意、愉快、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而消极的课堂答问氛围的基本特征是主课堂情境不能满足学生的答问需要,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学生产生了不满意、烦闷、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而教学中大量的课堂气氛属于一般型,它介于积极和消极型之间,即课堂教学能正常进行,教学答问效果一般。然而,课堂答问氛围、情境将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关系、双方信息的交流,以致影响整个教学效果。
比如在《水的密度、压强、浮力》复习课中,笔者先出示一段文字:“晴朗的日子,小雪和同学一起到海边玩。在海边,看到海面上漂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轮船。她们赤脚走着鹅卵石,感觉脚有点痛,而当她们往水的深处走时,感觉好多了。”然后问学生:上面的文字中涉及到哪些学过的知识点?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
2.突破难点,降低难度
为降低难度,使学生跳一跳就够着,同时也促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科学学习活动中来。设计问题串,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知识难点处进行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解决他们学习上的疑难困惑,使学生更加准确、透彻地理解知识,应该成为提问教学中最值得推广的手段。
比如在讲解《体温的控制》一课时,为了突破难点———体温调节的过程。笔者出示正常温度下皮肤血管口径大小的幻灯片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当外界为低温时,血管口径是通过如何变化来调节体温的呢?当外界为高温时,血管口径是通过如何变化来调节体温的呢?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时,人体是通过什么方法散热的呢?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又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着眼于探索未知的事物,发现事物间的新关系。寻找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将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设问,也可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而言,思考问题时,根据同一来源材料,以比较丰富的知识为依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以探求不同方向的解答,即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通过多角度的变化,促使学生的思考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直至真正理解概念并训练学生的思维。
比如例题:小明挑担子,当他在扁担的两端各挂上30N的重物,担子很快就平稳。这时,他的肩膀应放在扁担的什么位置?肩膀所用的力是多少?学生计算出来后,再问:若他在扁担的前端加上50N的重物。请你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帮助他确定肩膀应放在扁担的什么位置,担子才能重新平衡?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科学课堂提问的原则
1.提出的问题要有方向性
这是指提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否则,反倒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例如在进行“力”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甲乙两队拔河,甲获胜,是因为甲的力气大于乙的力气吗?学生往往给予肯定的答案。教师可利用两弹簧秤演示给以否定,使其引起学生认知心理上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探究动机,把握探究方向。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真实存在的问题,是确实感到困惑而不是表现形式上的问题,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平时能够深入学生,了解他们在每个知识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准他们的思维脉搏,因势利导,提出恰当的实际问题,抓准问题探究方向。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问题的方向性,课堂中问题的设计更仔细些,使设计的例题更有效。
2.提出的问题要有深刻性
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或太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教师提出的问题太难,学生不容易理解,失去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兴趣,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相反,如果问题太简单,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出答案,则学习兴趣将会降低,就会分散注意力。在课堂中尽量避免向学生提问没有深度的、低效的、无用的问题。比如“对不对”、“好不好”、“会不会”等等。学生对这种问题往往会不假思索性喊叫,这样不仅对他们的思维锻炼没有帮助,而且表面上热闹,造成教师反馈失真,影响学习效果。
3.提问时注意提问的平等性
教师提问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掌握知识的程度,从而调节与优化教学程序,同时它对教师把握教学进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正因为如此,教师上课时总喜欢让好学生问题,很少提问差生。而教师上公开课时更是如此,教师怎么可能让回答不出来的差生来丢自己的面子呢?这其实是教师的共同心理,但这种心理倾向只能带来一时的表面成功,长此以往必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笔者认为,教师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依据,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仅仅局限于少数的优生。应量题难易,选择合适的人回答。如题目较容易,可让学困生来回答,使其在答对后,具有“征服感”,产生向上进取之心。
三、科学课堂提问要注意的细节
1.问随脉动,有的放矢
作为教师要教好学生的关键就是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注意学生的课堂反馈,包括学生上课时的表情变化等。课堂教学反馈,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的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它的输出和回收、增强和减弱、顺应和调节都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教与学主体双方信息传递和回收都是有选择的,有差异的,有能动作用的。而这里所说的课堂教学反馈主要是指课堂提问时,教师对学回答问题后的评价与反馈及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给予反馈。
比如笔者在总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以激励为主,适当指出不足为辅,要经常用:“这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思路还不错,这很好,只是在审题方面还有一点点不足,总体还不错。”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力争给学生提供一些自我反馈、评价的机会,如要经常问学生:“你觉得这种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吗?”“推理过程有没有问题?”同时,还鼓励学生间的互相反馈,互相评价。如“你觉得那位同学的思路正确吗?”“那位同学哪些方面说得好?”等等。
2.反主为客,答疑解惑
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已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的课堂提问原则,如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鼓励性原则等,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弊端———学生处于一种“待问”的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如何巧妙,训练的只是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问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而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更为巧妙,较少甚至极少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善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课堂提问权力还给学生就是要全面改变这种情况,将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学生发问为主,使学生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
比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笔者设计小实验来引发问题。上课开始先发给每个学生一个放大镜,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写一个字,透过放大镜观看这个字,并改变放大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活动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当放大镜离白纸较近时,看到的字是放大、正立的;当将放大镜与白纸的距离增大时,字变成倒立了;当继续增大放大镜与白纸的距离时,倒立的字会变小。
师: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写在白纸上的字是一个物体,人眼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字实际上是物体经凸透镜成的像。根据这些现象,对于凸透镜,同学们想弄清楚什么问题呢?
生:我们想弄清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究竟跟凸透镜与物体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3.兴趣激活,学意盎然
著名诗人歌德说过:“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对学生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苦役。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富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解决一个个问题后的愉悦感,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益的。
当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和情感同教师所提示的道理和深层次的情感有差距、有矛盾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兴趣也最浓。所以,“种子的萌发”的实验教学中,笔者向学生展示一下实验材料,然后向学生质疑:为什么沾不到水的种子不发芽?为什么全都浸入水中的种子也不发芽?种子萌发到底需要还是不需要水呢?学生对种子萌发需要水是很容易理解的,但为什么完全浸入水中的种子却不能萌发,他们不能理解,而同时却可以激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提问” 篇5
育人成才:探究性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甘肃通渭●魏世平
摘要: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法,可以充分地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全面地展现自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是当下开展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主观能动性;教学活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
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正确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科学地运用教学工具,设计个性化的教学途径,通过质疑、猜想、归纳、交流,得出规律或建立概念,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为此,我就农村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师生的互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的利弊得失等问题进行了一些实践和反思,并提出了粗浅的意见,以便能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后的教学。
一、探究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
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自主性还不强,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及时的指导。在探究学习中完全放手或束缚太多都不现实,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也有负面影响。因此,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师的必要指导,在交流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五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节的实际探究教学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老师的引导、启发的重要性。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开展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命题是相当的大,这时学生往往是泛泛而谈、不得要领,而且对于广大农村的学生而言见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结合当前农村的现状。如在讨论《21 世纪能源发展的方向时》,我就紧密地结合了我们马营镇最近在街道两旁安装的太阳能、风能两用路灯,学生见到风车模样的路灯很新奇,但不能马上和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此外,为了增强学生对利用风能的感性认识,我们还组织学生参观了附近华岭乡的太阳能发电站!有了这些知识储备,自然就可让学生对21 世纪能源发展的趋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探究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和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也必须成为主体,他们各自通过自己的能动作用,履行自己的角色,并且和谐互动,只有这样,探究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展开。教师、学生中任何一方如果不能积极、能动、自主、创造性地履行自身的角色,便失去了主体的特性,那么,探究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
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有些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经常会感觉到自己“闲”了下来,并且认为既然是让学生讨论,那么自己就无足轻重!这样,在课堂上就仅仅是突出了学生这一主体,而弱化了教师作为主体的关键作用。事实上,这是一种对探究式教学法的严重曲解。我认为在实施讨论时,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也必须成为主体。在课前: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备实验、备教材、备教法等,特别是备实验―――在农村中学中实验器材严重不足,大多数物理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敏才智”去自制实验器材,这往往需要很多的时间,显然此时的教师肯定是“主体“。另外在课堂上:学生的讨论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不然漫无边际的讨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在讨论过程中我们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各种情况,如何处理和面对是很重要的。
我个人还认为: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课堂是个巨大的舞台,学生、教师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也符合当下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对于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任何想法或观点,我们首先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而不是否定或不屑一顾甚至粗暴的驳斥,这就需要我们树立一种很宽容、很平和的心态。我们把学生要当做是自己进行探究活动的伙伴和搭档,而不要老是把自己当做那种高高在上、正儿八经的“教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来重新定位和把握好新的这种师生关系,来重新确立和调整自我。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完全抛弃那种“把学生不当人”的陈旧的、丑陋的、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农村乡下,由于长久以来方方面面的原因,一直就是“讲授法”一统天下,所以大多数教师会存在一个“角色转变”的问题,要实现顺利地“过渡”,根据我的经验,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任何看法,即使是荒唐的看法。
二、探究活动中应允许学生出错,不片面地追求活动的完美性
由于器材、环境、知识水准、操作技能等客观原因,学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有时误差较大。教师若以此为契机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原因,改进实验方法,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切不可轻率指责、否定。同时,课前分组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状况,活动过程中及时组织交流,以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携手合作以实现活动目标。当然,课后的补救也是非常必要的。对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小组或个人,教师应提供再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完成探究,消除失败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采取恰当的措施补救或提出新的探究课题,这很正常,正是问题和错误的出现,才使实验有了改进和创新。
从哲学的角度讲,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个体之间都是有差异的。所以,作为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对于一些错误的观点或实验的结果,要重在引导和修正,切不可轻率的指责和驳斥。教师要特别注意了解和掌握学生之所以这样想或这样做的原因和过程,而不是仅仅从结果出发,用极其简单或粗暴的方式给出对或错的定性结论,从而扼杀了学生经过创造和想象而迸发的思想火花。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犯错误,不片面地追求活动本身的完美性。事实上,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错误也是一种美丽。纵观历史,人类追求真理和知识的过程本身也是曲折和不完美的。
如在我进行《地球的温室效应》这一课题的讨论时,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热烈,各种各样的观点频频闪现……有位学生就谈道: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就相当于给地球穿上了件厚厚的棉衣,阻挡了热量的排放导致温度逐年升高,这其中就与人们这几年大量的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有关,还有泥石流、沙尘暴频发等。像这样说得很好的同学,我给予了重点的点评,并且在小组内选其为“小老师”,让其给其他不发言、不说话、不参与讨论的同学们进行讲解,使课堂的讨论进行又一次的“升华”。对于不善于表现自己、或说得不是很好的同学,我重点在信心、心理方面进行辅导和干预,旨在下次发言中自信心完全被激活,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在处理学生发言的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当教师的一定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要尽量多使用好、不错、很好、好极了等鼓励的词,回答的问题本身并不显得很重要,关键是我们一定要很好地保护好学生那颗很容易受伤的心(自信心)!
三、探究性教学活动应成为点亮学生智慧火花、激发灵感的过程
发现、创新是人的一种天性,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发展这种天性。作为教师,就是将学科知识的内容与人类文化的长链连接起来,使学科知识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使文化富有历史感,从而成为学生探索真理、创造世界的原动力。而创造的根本动力在于激发和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众所周知,世界上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几乎都得益于人们的想象力和倏忽而至的灵感。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蒸汽机的发明就是明证。按照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能够全面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教育才是最为成功的教育。所以,我们应该在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多给一些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而探究性教学活动恰好就能给学生提供这样一种宝贵的机会和平台。所以,每次探究性教学活动都理应成为点亮学生智慧火花、激发灵感的一次重要过程。
我认为:教师上课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在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与交流的过程,所以每堂课如果有点燃和激发学生智慧火花的那一瞬间,都是弥足珍贵的.。记得有一次在讲到《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时,课本中探讨了“飞机升力”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但在分析完这个问题之后,我紧接着提到一个重要的问题:飞机是需要产生升力从而冲上蓝天,而赛车又恰恰需要一个“向下的压力”,从而牢牢抓紧地面以便高速行驶,请大家讨论一下赛车的尾部应如何设计呀?这时大多数同学就会趁热打铁地积极地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之中,并且设计了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赛车尾部,让人叹为观止!在这样的教学中,得出的结论自然会终身不忘,这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点亮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达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
四、探究性教学活动应成为学生发现自我、展现自我、亮出自己的平台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其中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对于刚处于青春期的广大初中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表明,每次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仅可以从整个过程中得到了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完善和提升。无疑,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这是成才教育向成人教育转化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都是全新的,即使是同一个学生,每天也都会处在不断地完善和变化之中,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审视和发现,要随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有特殊能力的学生恰恰就会脱颖而出,于是就会把他们最优秀的方面展现给我们,亮出他们自己。所以,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了学生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注重的就是学生个性的发展,农村学生的特点是完全不同于城市学生的,一方面他们几乎从未踏出过自己的家乡,所以见识所闻是有限的,有些东西因为没见过、没玩过,根本没办法理解,比如说地铁、磁悬浮列车、高铁、翻滚过山车等。另外,乡下的小孩在参与讨论、个人发言这些方面都是比较保守的,这也就是在农村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效果不佳的症结所在!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想让我们的学生像城里的学生一样发现自我、展现自我、亮出自己,需要做很多的事、需要走很长的路,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在最初阶段给孩子以信心,给孩子以力量!农村学生要克服自卑心理,就需要教师和各位同学的帮助,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比传授知识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五、探究性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当今社会,一个人若想要取得成功,一方面要求有过硬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另外一方面还得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而探究性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训练和培养。因为,从整个活动过程可以看出:个人要想获得实验的成功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的话,肯定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和学生之间良好的配合,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这时有没有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往往会成为决定成功的关键所在。然而,现在学生最缺乏的东西可能就是这种团队意识和宝贵的合作精神。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缺失的这种团队精神呢? 从探究性活动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就自然培养了学生的这种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能为今后的成才和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科学素养基础。
众所周知,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每位学生都是来自于不同家庭的独生子女,在家中往往养尊处优、百般娇惯,家长都是百依百顺,“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样的孩子一般缺乏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团队意识欠缺。而我们开展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特别是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小组分工、小组发言、小组互助的过程中都需要团队的合作和努力。基于这一点,我在分组时就特别注意资源的优势互补,比如让有领导能力、善于组织和发言的学生充当小组长,每个小组中都有相当数量的活泼学生和保守学生进行匹配(要注意根据每位同学的个性和特点,量身定做和打造自己的小组)。隔一段时间还要注意及时轮换,使每位同学的身心和健康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和愉悦,这也就是教学的最终真谛。
综上,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开设探究性活动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物理教学中实现态度、情感、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目标的最好载体。而上好探究课的标准在于: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否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能否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和方法;能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否强化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各项技能;能否成为我们为顺利开展素质教育的有益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提问” 篇6
盘锦市特殊教育学校
于 冰
浅谈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内容摘要: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聋校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聋校数学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过程性。借助于探究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一方面可以使聋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另一方面可以激发聋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增强聋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聋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在这样的过程中,数学教学对于聋生主动发展的价值就有可能得以实现。“创设问题情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情感体验”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在引导聋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要注意一定的策略。
关键词:聋校数学 探究性学习环节 策略
培养聋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为了适应教育发展趋势,几乎所有学科都着重强调了“探究性学习”。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聋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校数学教育说到底是以育人为目的,如果只关注传递数学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实际上是在“育”以简单接受、模仿、配合、服从等被动思维方式的人。因此,我们需要以“培养主动发展的人”为核心理念,使聋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和学习数学知识中所凝聚的前人的智慧。那么,学校数学怎么才能“育”主动发展的人呢?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不失为良策之一,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教师在课堂的突出地位取代了聋生的主体角色,聋生在“言听计从”中被动学习,因而,聋生的思维长期停留于模仿和机械记忆,其发展空间也随之受到约束。可见,要使聋生能够自主探究,教师首先要“让位”,教师应给聋生多一点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凡是聋生能探究得出的决不取而代之;凡是聋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急于求成。给聋生一个发展的平台,给聋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给聋生多一点自主探究的喜悦。
我们现在所讲的探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聋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对培养聋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发展聋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是很有帮助的。教师作为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聋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聋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聋生作为探究性学习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性学习是教师和聋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研究性课堂。
二、为什么要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倡导探究性学习
有人戏称,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遵守着“四部曲”:首先是“"赶鸭子”,把聋生都赶到教室里去;其次是“填鸭子”,给他们很多东西;填完以后,到期终就是“考鸭子”,最后聋生都变成了“板鸭子”。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以追求知识结果为唯一的目标;教学方法上机械呆板,即使知识的传授,聋生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这些现象,在聋校数学教学中还是相当普遍的。为此,我们提出了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把聋生这一主体充分激活,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感到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
在数学学习中,聋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之所以可能是因为: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联系紧密的知识结构、数学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诸多数学家的发明和创造,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它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首先,数学可以使聋生有依据地猜想和发现。凭借着数学结构链之间的内在联系,聋生可以进行类比的猜想;凭借着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聋生可以进行经验的猜想;凭借着对数学问题的敏感,聋生可以进行直觉的猜想。有了这样的猜想,聋生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这些资源的开发可以为聋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前提条件。其次,数学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成为聋生探索可能结论的过程。从问题的发现到有依据的猜想,从验证猜想到归纳概括获得结论,数学可以提供聋生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能够给聋生以智慧和力量,有了这样的方法和策略、智慧和力量,聋生就有可能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因此,这些资源的开发可以为聋生真实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保证。
在数学学习中,聋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之所以可能是因为:
首先,聋生在“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或者通过一个偶然的问题,或者通过类比的联想,可以经历发现规律的瞬间。聋生经历这一发现过程的价值在于,不仅可以使聋生了解知识创生、发现的过程,而且可以让聋生学会思考如何从偶然的现象中去发现必然的规律。聋生一旦掌握了发现的一般方法,也就有了不断发现乃至创新的需要与可能。
其次,聋生在“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或者通过归纳推理,或者通过演绎推理,可以经历验证猜想并获得结论的过程。这不仅可以使聋生形成研究的态度,而且可以使聋生了解和掌握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索的艰辛和发现的欢乐,感受前人的智慧和渗透其中的数学思想。
因此,借助于探究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一方面可以使聋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另一方面可以激发聋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增强聋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聋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在这样的过程中,数学教学对于聋生主动发展的价值就有可能得以实现。
三、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和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中怎么进行探究性学习,实际上就是教学过程怎么操作。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遵循聋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聋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聋生学的教学程序。具体操作程序和要求,可分为五步进行。
(一)、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聋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发聋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聋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教学中,努力为聋生创设问题情境,使聋生在愤悱状态下探究。
1、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围绕“图形的特征是什么?”、“它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周长如何计算?”等。让问题统领全课,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2、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提出问题
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特点,新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旧知识及已有的经验方法基础上的,为此,找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极为重要。
例:《圆的周长》一课。圆是聋校阶段最后学习的图形,聋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知识及图形转化方法,为此教师做了如下设计:先复习旧知:长、正方形有什么特征?长、正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它们的周长与谁有关系?这几个设问的目的是让聋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找到结合点,即周长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吗?再引导设问: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是否也与谁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呢?问题一经提出,聋生则沿着一定的思维方向探索圆的周长的知识。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在探索过程中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探索式学习过程,鼓励聋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例:一年级《图形的认识》一课。聋生通过观察图形,动手摆图形,动手折一折等活动,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的特征已经有了认识,能用语言准确表述。但这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使聋生加深了对正方形特征的认识。教师说:“同学们,老师也有4根小棒(长短不一的小棒)请你摆出正方形。”同学们一边摆,一边摇头:“长短不一的小棒怎能摆成正方形呢?”聋生在经历失败后,提出了利用正方形特征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把四个小棒截齐,以最短的小棒为准,剪去其它小棒多余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同样长,就可以摆一个正方形。聋生不唯师,善思考,不仅能提出问题,而且还能解决问题。通过设计问题情境,使聋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让聋生在情境中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体会所学知识的数学价值。
(二)、合作交流
在聋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聋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聋生学会相互帮助,实现了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提高了自我表现的能力,以及听、说和交往的能力。
(三)、实践运用
探究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知识是使聋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它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设计与生活紧密相联的习题,让聋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知识,提高聋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聋生的数学意识。例如:在教的“立体图形”复习课上,让聋生设计包装箱,其中一个组设计的内容是:“把24个露露罐装在长方体纸箱内。”聋生的设计过程如下:
1、测量数据得到露露罐的底面直径是5厘米,高是15厘米。
2、根据摆放方法,找到包装箱的长、宽、高。
3、根据长、宽、高计算包装箱的表面积。
4、通过比较表面积大小,得出最佳设计方案,即6×4×1的摆放方法。
四、探究性学习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局限性
在聋生的数学探究教学中,由于聋生思维的刻板性,聋生信息的局限性,对预期的探究活动的效果还有很大的差异。
总之,通过在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我深深的体会到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顺应了现代教学的改革,使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真正构建了互动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解放聋生的头脑,创造让聋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从而实现“教师创造性的教,聋生探索性的学”的基本理念。
《特殊教育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科研计划
——提高聋校数学课堂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盘锦市特殊教育学校
于 冰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素质教育是注重开启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功能,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聋生的培养当然也不例外。
二、概念的界定
(1)小组合作:就是以3——4人为一组(班级实际情况),将学生按差异组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民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2)有效性:能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通过老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更多进步。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新型的聋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聋校数学教学质量。
四、研究内容:
1、筛选适合聋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素材。
2、小组合作技能的训练。包括倾听、交流、补充、帮助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3、教师如何把握时机有效引领学生进行合作。
五、研究对象:本校五年级学生
六、研究途径和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调查法:
4、经验总结法:
七、研究进度计划及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设计子课题实验研究方案,确定实验班级及学科,制定实验计划,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情况。第二阶段:实施研究探索阶段
对实验聋生进行摸底调查、测试等各种调查,认真收集、整理、分析各实验创优的实验数据,按时写实验阶段总结。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分析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为结题做准备。
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总结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么一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聋生的听力障碍和语言的贫乏,造成他们与家长、社会上的健听人士沟通与交流的困难,因此聋生教育与学习的重任全都落到了老师们的身上,可特教学校的教师不可能去教这些特殊孩子一辈子,跟他们一辈子。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作为特教学校的教师在教聋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聋生的学习能力。让聋生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掌握一些学习的“窍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培养聋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恰当的学法指导对于聋生的发展尤为重要。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前期、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强化学法指导尝试,通过教学,发展了聋生学习能力。
一、课前预习指导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课前预习作为聋生学习常规之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课前预习聋生可以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找到自己能够理解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衔接;另一方面,也能发现自己感到迷惑的问题,把问题带到课堂上解决,这样就能大大增强聋生课堂学习的针对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聋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和较强预习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而课前预习的习惯和预习的能力是聋生所缺乏的,他们的预习习惯需要老师的培养,预习方法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
聋生的自我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都不太理想,老师在指导预习时措施就要得当,方法要具体。教师首先要培养聋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每节课结束都要布置预习任务,帮聋生明确预习内容。其次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预习问题,让聋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如教学“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时,可设计这样的三个预习问题:(1)乘法各部分的关系有几个?(2)除法各部分的关系有几个?(3)学习乘除法部分的关系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再有围绕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所需要的生活经验,设计少而精的预习作业。在教学“年月日”时,聋生对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日时间的生活经验是缺乏的,可设计这样的一个调查表格让聋生去调查填写。调查表如下:
称呼出生时间每年的生日时间
爸爸______年____ 月____日
妈妈______年____ 月____日
我自己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通过这一内容的调查,去弥补聋生生活经验中的缺乏,让聋生初步感知年月日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为年月日的应用、巩固课中根据自己及父母的出生时间算出自己及父母的实际年龄作好铺垫。第二个作业是围绕教学重点让聋生观察某年的年历表,完成下列内容的填写。“我观察的是 年的年历。我发现:
1、一年有多少个月。
2、31天的月份有。
3、30天的月份有。
4、二月有多少天。这样让聋生有计划、有目的、有条理的去预习新知,复习旧知,帮助聋生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让聋生在上数学课时是有备而来,从而让他们在课堂上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课堂上学习指导
课堂上对聋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渗透好数学思想、方法和技巧
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老师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聋生要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教法与学法是相辅相成的,好的教学方法会孕育着好的学习方法。作为老师一定要精心备课,勤于思考,做到“以学定教”,做好学习方法、数学思想、解题技巧的渗透与指导。教聋生的老师都知道,聋生学数学计算并不算很难,难的是聋生对直观感知后的理性思维的提升和对抽象概念法则的深度理解。教学中教师有时会知难而退。其实这种思想、行为要不得。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一些聋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渗透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思想、技巧。如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加法的简便运算教学时,一些聋生知道去交换加数位置,把某两个数结合在一起,但只是出于对老师讲授过的加法简便运算方法的一种机械性的模仿,没有做到把某两个数做到最佳的组合。不妨指导聋生运用“找朋友”的方法去学习加法的简便运算。具体指导方法让聋生找找在连加的加法算式里,哪两个数做朋友后,它俩的和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整千数,从而使得计算简便。教者可在带聋生体验这种方法后,总结归纳出用“找朋友”的方法凑整
十、整百、整千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这样就等于给了聋生一把钥匙,让聋生以“不变”应“万变”。
(二)训练聋生课上会“听讲”
学会“倾听”和专注地看是聋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和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之一。不少聋生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对他们进行“听课”能力的训练,才能有“听”的意识和“听”的方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聋生“听”课的能力。首先让聋生复述老师的问题或其他同学回答的问题,这样来增强聋生“听”的意识。其次聋生在读说时,要求聋生养成手口并用的良好习惯。这样能调动聋生多种感观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避免聋生光用眼睛看,不动嘴巴说,不用手打手语,分散注意力。另外还要经常提问聋生,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全部聋生都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聋生积极动脑,踊跃参与课堂活动。
(三)培养聋生课上乐于识记
聋生的语言匮乏,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畏难情绪。老师要引导聋生迎难而上,积极面对数学语言,组织聋生在课堂上多读、多记。可组织聋生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去激发聋生积极识记数学课堂上的概念、法则,让聋生积累更多的数学语言。
(四)引导聋生课上善于思考
不少聋生不会思考,缺乏思考的方法和能力。在课堂上要注意教会聋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注重授之以渔。比如“求未知数X”这种题型。聋生刚刚学习了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间的数量关系时,聋生在解应用题时还比较清楚。但时间长了,聋生再遇到“求未知数X”,就糊涂了。在教学“求未知数X”时,不妨给聋生设计一个思维的框架。如X+250=490,分析:X是加数,因为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所以X=490-250。要求聋生以后再“求未知数X”时,都要按上面的方法进行分析,再去做题。训练多了,聋生对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就了如指掌。也便学会了思考的方法,自然就会思考问题了。
(五)教会聋生课上能表达
聋生用语言表达数学思维时常显得十分的困难或表现为语句颠三倒四。如词“加数”说为“数加”,“等式”表达成“等于”。因此数学课堂要加强字、词、句的教学,抓好常用数学术语、常见数量关系的听说读记工作,为聋生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方法积累必要的字、词、句和数量关系。
三、课后作业指导
(一)先复习,再作业
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的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一定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要培养聋生的复习意识。养成要作业,先复习的习惯,正确指导聋生运用遗忘规律与遗忘作斗争,帮助聋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作业完,认真查
抄错题、计算漏写横式结果、审题只审了一半等等问题,作业时聋生常会出现上面列举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只要教者重视对聋生复查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这些审题不严谨或作业马虎的不良习惯还是可以得到纠正的。教者有必要针对不同题型的作业进行“复查作业”方法上的指导。如计算题,先要审题,思考是计算呢,还是计算并验算呢;再去核对题目有没有抄错;接着再计算,看看有没有算错;最后查看有没有写横式结果。
(三)有错误,及时改
聋生作业中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它是教师反思教学得失的好资源,是教师了解聋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常用途径。教者要以一颗平常心,教育聋生正确对待作业错误,重视每一次作业的错误,认真及时的订正错误,把错误的题真正的弄懂,攻克难关,养成及时订正作业的良好习惯,做到让聋生在错误中成长,错误中再学习。
在聋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教会聋生怎样学习。真正的学法指导应该是教与学同步进行。在聋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聋生以学法指导,使他们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让他们真正地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本领,最终为聋生的成长奠基。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盘锦市特殊教育学校
于 冰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教学乘法分配律之后,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特别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正确率很低。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教学中通过“朝三暮四”的故事解决“这只猴子20天要吃多少个栗子?”这一问题,结合具体的故事情景,得到了(3+4)×20=3×20+4×20这一结果。这时老师往往注意了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即两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积的和。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这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这里不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3+4)×20=3×20+4×20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的意义的角度理解,即左边表示7个20,右边也表示7个20,所以(3+4)×20=3×20+4×20。
2、注意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式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
3、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经历解题策略多样性的过程,优化算法,加深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如:计算125×88;101×89你能用几种方法? 125×88 ①竖式计算; ②125×8×11;③125×(80+8);④125×(100-12);⑤(100+25)×88; ⑥(100+20+5)×88等等。101×89 ①竖式计算;②(100+1)×89;③101×(80+9);101×(100-11);101×(90-1)等。对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简便,什么时候用乘法分配律简便?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进行间算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乘法结合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种运算的算式。力争达到“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成为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的目的。
4、多练。针对典型题目多次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练习量和练习时间的安排。刚开始可以天天练,过段时间以后可以过1-2天练习一次,再到1周练习一次。典型题型可选择(40+4)×25等,多加练习。
《乘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盘锦市特殊教育学校
于
冰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培养聋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整个过程聋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联想、质疑、猜想、例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聋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在目标领域中设置了过程性目标,不仅和聋生研究了“交换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数学问题的产生、碰到问题“怎么办”和“如何解决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关注聋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引导聋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提出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 呢?激励聋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观察、分析,主动获得“乘法交换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体验了成功的情感。
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教学时应从聋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开展教学活动。这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换律”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找准教学的起点。对聋生学习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自立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程度。而在过去的学习加法加换律,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所以这节课教师把重点放在引导聋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聋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提问” 篇7
一、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之一。历史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为前提,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文本或材料, 令其自主寻求答案的活动或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发展历史探究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探究性学习成为当今各学科的基本教学方法之一,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起到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功效。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体性。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和独立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展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2)探究性。探究性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初中历史课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教 学方法,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
(3)实践性。在历史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参观、访问、手工制作、故事表演等形式,感知历史情境, 探究历史问题,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互动性。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多向互动的学习过程。课堂上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合作交流,解决他们自主探究过程中存在的疑惑问题,既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过程性。探究性学习追求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它强调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的方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交流反馈、启发引导、归纳小结、拓展延伸等。
(1)提出问题。古人云:“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同时也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整个探究活动围绕问题展开,也随问题的解决而结束。问题的设计既可以由教师完成,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但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面窄,提出问题和设计问题的能力比较低,因此,问题的设计主要还需教师引导来完成。
(2)自主探究。问题提出以后,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一阶段,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指导者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和查阅相关资料,积极思考,寻找合理答案。
(3)交流反馈。交流反馈环节, 也是展示提升环节,这是学生相互交流自主探究结果的过程,也是教师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结果的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采取个别提问或让学生自由发言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主探究学习的结果反馈给全班同学。其他同学可在听取反馈的基础上,相互补充完善探究结果。在反馈交流过程中,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启发指导。学生小组讨论之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加以点拨指导,解难释疑。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在这一环节中得到充分发挥。
(5)归纳总结。在师生探究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小结,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探究学习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能破除“自我中心”,促使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这段话深刻切中目前基础科学教育的要害,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新教材《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并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此,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一、激发学习兴趣,加大探究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学生在其学习活动中, 对于那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现象、规律、原理等,总会比较 积极主动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 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有更大的探 究动力。而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学 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联系物理现象和原理。比如笔者在教授 初中物理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在上课的前一天就要求学生在家里寻找一些可以发出声音的各种简 单物体,例如木片、口风琴、玻璃杯等,学生用各种各样的 方式都使得这些物体发出了声音,就这样让学生自己去亲身 体会声音的世界,而教师也可以由此进行从生活到物理的情 景导入。而后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由此来激发学 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进入物理探究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触 摸、观察、倾听来做各种发声的物理实验,然后经过认真的 讨论,教师的点拨,得出一个合理的物理结论:声音是因物 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而后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发声现象, 并用物理原理去理解。就这样教师可以经常要求学生观察身 边的各种物理现象,并用合理的物理原理来解释,以提升其 科学探究能力。
二、探究式学习讲究合作
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探究式学习中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认知程度上的差异,是学生间可以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应在科学探究的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彼此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切磋,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论,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促进对所获得知识的正确、全面地理解,从而使自己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培养。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多方位、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制造机会让同学们进行合作,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有很多实验必须要通过实验小组的合作才能完成,比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小组中的学生分工不同,有动手操作的,有记录的,有观察现象的、有收集材料的等。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 学生合作的方式和方法,掌握合作的技巧,确保探究活动的成功。
三、开展探究教学
物理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这使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种探究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这样教师也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假如指导过度。学生们无法自主探究学习,流于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若指导不到位,让学生自己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难以实现探究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探究过程,正确处理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新教材中出现观察和思索,接着出现“想一想”,要求学生在观察、操作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对知识的疑点刨根问底;要求学生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多做实验,提出质疑,去探索,去解开科学之谜。在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提出现在还无法解释清楚的新问题时,作为教师不要“一棒子打死”,而要向学生说明,要分清这些新问题,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通过鼓励引导学生提问,使学生敢问、善问。养成提问的习惯,使学生在“有疑一思索一发问一知果一明理”的思维过程中,提高独立思索新问题、发现新问题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还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对初中物理这一启蒙学科来说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纵观新课标的探索和实践,最大的转变就是改变了教学中教和学的地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尽可能地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索、自觉地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提问”】推荐阅读: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1-02
初中生物教学探究05-16
初中生物教学探究论文09-08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09-06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08-02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论文12-25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美育07-08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困惑10-16
生物探究性教学09-11
学生科学探究初中生物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