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符号拼搭

2024-06-03

数字符号拼搭(精选7篇)

数字符号拼搭 篇1

数字符号拼搭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火柴棒搭建数字、符号等。

2、激发学生玩火柴棒游戏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了解火柴棒可以搭建数字、图形和算式等。

师:火柴棒不仅可以摆成各种有趣的图形,还可以摆成算式,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增减或移动算式中的火柴棒,就可以使算式发生奇妙的变化。下面是用火柴棒摆成的,请你先仔细观察。

学生动手搭一搭

二、了解在去掉或添加或移动火柴棒后,数字或符号可以发生变化。如果添加1根火柴棒,我们所学的火柴棒摆算式的游戏就是利用了这些微妙的变化,去改变算式,使之符号题目的要求。

三、总结

数字符号拼搭 篇2

1 调制流程

常用的数字调制信号包括PSK调制和QAM调制等, PSK信号一般可表示为:

式中, nA为幅度, g (t-n T) 为宽度T的脉冲信号, , fc为载波频率, , n为受信息控制的相位参数。

经变形后, 公式 (1) 和公式 (2) 均可表示为

根据公式 (3) , PSK和QAM信号可采用正交调制方法产生, 其原理框图如 (图1) 所示。二进制信息根据调制样式进行串并变换, 将每个符号映射到约定的星座图上, 产生同相、正交两个坐标值, 分别经电平产生得到所需的电平级数, 然后经基带成形得到I、Q两路基带信号, 最后与两路正交载波完成正交调制, 得到调制信号。

2 连续可变符号速率成形滤波器

基带成形的作用是改善信号的频谱特性, 减小码间干扰, 提高信道的频谱利用率。分析调制流程可见, 基带成形模块是本文调制器设计的关键和难点, 其输入速率是任意符号速率, 输出速率为固定的DAC采样率。本文提出的如 (图2) 所示的连续可变符号速率的成形滤波器可实现此过程, 而传统的成形滤波器无法实现。

成形滤波器采用平方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 为适应低符号速率, 滤波器级数必须很高, 本文采用8192级滤波器, 8码元相关方法实现。这样的滤波器在FPGA中无法使用FIR核实现, 只能用代码描述。通过Matlab的FDATOOL生成滤波系数, 量化为16bit定点数8192个系数存入8个Block RAM中, 对应8个相关码元, 两者作卷积运算, 得到成形后的基带信号。

数控振荡器 (NCO) 是调制器符号速率控制单元, 其核心是一个N=32bit的累加器。在系统工作时钟clk驱动下, NCO根据符号速率控制字Ksym, 产生符号脉冲symbol_clk和成形滤波系数查表地址shape_addr。累加器的输出记为D[31:0], 则符号脉冲为最高位 (D[31]) 的上升沿, 查表地址取高10位 (shape_addr=D[31:22]) 。

符号速率与系统时钟频率的关系为:

式中nx为符号序列量化电平值, m (28) 0, 1, ..., r-1。

需要注意的是, 符号脉冲到来时, 码元移位, 同时滤波器查表地址回到初始相移量, 必须通过仿真保证码元更新和滤波系数更新严格对齐, 差一个时钟周期则导致输出错误。

3 数字正交调制

经过成形后的I、Q两路基带信号, 需要用同相、正交两路载波对其进行调制。通常使用模拟正交调制器来完成调制过程, 将I、Q基带分别经过D/A变换为模拟信号进入调制器, 同时由另外的综合器提供载波进入调制器。由于存在I、Q基带信号和正交载波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不平衡, 会导致无用边带残留以及载波泄露问题, 影响已调信号质量。

本文在数字域实现正交调制, 框图如图3所示, 由FPGA完成整个调制过程。正交载波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DDS) 技术, 在系统时钟下工作, 由载频控制字控制载波频率, 相位累加器产生查表地址, 同时查正弦表和余弦表输出两路正交载波。依照公式 (3) , 同相支路和正交支路分别相乘后再相加, 得到单边带的调制信号。基带信号和载波信号采样率完全相同, 在FPGA内完成调制, 没有经过数模转换和线路传输, 可避免产生幅相不平衡, 两个支路保持完全正交, 得到高质量的调制信号。

4 仿真及测试结果

调制器在Xilinx公司的V6系列FPGA中实现。在ISE中完成RTL级代码设计并生成仿真激励文件, 使用Modelsim进行行为级仿真。仿真条件:工作时钟clk=200MHz, 调制样式QPSK, 符号速率Rs=3Msps, 滤波器滚降系数α=0.5。仿真基带波形如图4所示, 图中只显示I路。

调制器输出经DA变换为模拟信号, 使用泰克公司的实时频谱仪RSA6100A进行测试, 信号参数同上。频谱及解调后的星座图如图5所示, 测得信号带宽BW=4.5MHz= (1+α) ×Rs, 解调后星座点收敛很好。测试结果证明调制器设计正确, 性能优良。

5 结语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FPGA实现的连续符号速率调制器, 在固定频率的工作时钟下, 能够实现连续可变符号速率数字调制。基带产生和正交调制都在FPGA内完成, 无需改变硬件架构及软件程序即可产生多个信号多种调制样式, 已成功应用于多目标通信对抗装备。本文设计的调制器信号设置灵活, 成本低, 通用性好, 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庆喜.基于DVB_S标准的射频调制器设计与FPGA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 2010.

[2]季伟, 周学军, 林海涛, 窦高奇.基带成形滤波器设计与实现[J].舰船电子对抗, 2012, 32 (2) :131-133.

[3]周三文, 卢满宏, 黄建国.数字可变符号率调制器设计[J].遥测遥控, 2013, 34 (3) :39-42.

拼拼搭搭活动教案 篇3

1、培养玩完玩具后收拾玩具的常规

2、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拼搭。活动准备:各式各样的积木。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有这么多的积木呀,老师想来搭大房子。小朋友想来搭什么呢?

二、幼儿按意愿随意拼搭。师:小朋友,你在搭什么呀?

三、鼓励幼儿大胆拼搭。师:你搭的真漂亮。你真棒!及时鼓励幼儿,让幼儿体验成功。

四、对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进行帮助。师:老师来帮助你,我们一起玩。

五、收拾玩具。

[拼拼搭搭活动教案(共2篇)]篇一:有趣的拼搭教案

有趣的拼搭(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小朋友们以前玩过积木吗?

生:玩过。

师:那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搭积木,好不好?

生:好!

师:但是今天我们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搭积木,而且活动的过程中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我们要从搭积木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知识。

师:昨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几位图形朋友,它们都是谁啊?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今天老师就把它们请来和小朋友们一起搭积木。

二、新课教学 i 试验结果。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到弱势小组的活动中,指导参与。师:哪个小组想来说一说你们组的试验结果?

生:球滚得最快--------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试验,我们得出了结论:球滚得最快,圆柱

一摸,就能知道是什么图形。小狗说:哼!有什么了不起,我也不用看,你让我模什么图形我就能把它给摸出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袋子,装着许多图形,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小猪,从袋子里摸一个图形出来,让后告诉大家你摸到的是什么?

生:完成师:告诉同学们你的诀窍是什么?

生:回答 师:再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聪明的小狗,大家要求他摸什么图形就摸出什么图形,谁来挑战一下。

生:完成师:让学生摸一个没有学过的形体。

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完成得很好!

,我们看着这个图来数一数,适时指导: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往右,从上往下

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各抒己见,师生共同总结。

课外延伸: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知识,我们来帮小猴一个忙,小猴买了一大箱子的书,它想搬回家,但是书太重,他抬又抬不动,他身边只有一些圆柱形状的木头,你能帮它想个办法,把这箱书搬回家吗?

[拼拼搭搭活动教案(共2篇)] 篇二:拼拼搭搭棒棒糖

拼拼搭搭——《棒棒糖》

[拼拼搭搭活动教案(共2篇)] 执教教师:姚志霞

活动目标:

1、认识棒棒糖的形状和结构。

2、尝试用雪花片拼圆形的棒棒糖。

3、体验拼插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实物棒棒糖 一组一篮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棒棒糖”引入,引导幼儿观察棒棒糖的形状和结构。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你们吃过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上面的糖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下面还有一根什么呀?

小结“棒棒糖是由一个圆形的糖和一根棒棒构成的。

二、师示范用雪花片拼棒棒糖,引导幼儿观察。

师:老师今天要用雪花片变魔术,看看我变什么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上面是个上面形状的?下面的什么?

师示范拼棒棒糖

师: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先拼一个圆形的糖,再拼一根棒棒。

三、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术师吧,用雪花片变出好看的棒棒糖。

活动。

朋友拼得和别人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拼的。。。师:我们一起来当魔

数字符号拼搭 篇4

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课堂中我一共安排了5项活动,堆一堆、滚一滚、游戏摸一摸、数一数和搭一搭。

滚一滚”和“堆一堆”这2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平面与曲面的区别。学生在活动的时候也切实体会到了这一点,球滚得最快,最难堆。不过我还是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球滚得快?长方体和正方体不滚?”孩子都能用自己的话说“球的面是弯的,所以滚得快。长方体和正方体有角,面是平的,所以不滚。”本来我准备继续往下讲,不过肖志远站起来说:“因为球的面是弯的,阻力小,所以滚得快。”说的时候还有手势配合,这个小家伙,别看平时爱动,也不怎么听讲,懂的倒挺多,物理都用到数学课堂了。虽然这个说法不是很严密,其他孩子也不会懂,但是我还是肯定了他。

“摸一摸”是让学生通过游戏,依据对几种形体主要特征的初步认识,培养对不同形体的直观判断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这个活动孩子是比较感兴趣的,全班都抢着摸。他们都觉得球是最好摸的,正方体是最难摸的,这是他们摸之前的判断。正如他们所想,球一下子就能摸出来,但是正方体却要摸一会儿。

“搭一搭”是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活动,在搭的过程中也可以再次感受各种形体的主要特征。他们搭出了各种各样的物体,有汽车、房子、桥等等。当时我还带相机,把孩子们拼的拍了下来留下来作纪念。

在巡视的时候我发现有孩子有一种长方体:有两个面(对面)是正方形的薄长方体,当时我就想他们可能会认错。于是我拿了问孩子,没想到他们还真的说是正方体,全班只有几个人说是长方体。谢韵宁给我解释说:“这个正方体只是变矮了,还是正方体。”我晕了,负迁移了,这个例子只是对圆柱说的。他们还是没有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但是也难怪,现在只是感受,不能说的那么清楚,出现这样的错误也是难免的。

虽是一节活动课,不过在活动中学生还是比较遵守纪律的,对各种形体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谓是在玩中学。

一年级(1)班

数字符号拼搭 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35--36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拼搭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判断能力和想像力。

3.使学生了解常见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态度,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学过程】

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用四种几何形体搭出的积木。)你们看了觉得漂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动手玩“有趣的拼搭”游戏。(板书课题:有趣的拼搭)希望同学们在拼搭的活动中能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发现新知识,得到新体会,获得新乐趣。

二、开展活动,探索问题

1、开展“堆一堆”活动。

(1)活动导入: 小朋友,我们再来开展看谁堆得高的比赛。请同一组的4个同学分别拿出6个长方体、6个正方体、6个圆柱、6个球,把它们分别堆起来。

(2)小组开展“堆一堆”活动。(3)讨论交流: 在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哪些形状的物体好堆?哪些形状的物体不好堆?

(4)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联想应用: 物体表面平的容易堆得高。你能再举一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1.开展“堆一堆”活动。

(1)活动导入

(出示装有四种几何形体木块的袋子)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请大家将它们一个一个从袋子里请出来。

(2)指名上台摸一摸,并猜猜是什么物体。重点让学生说说摸得感觉。(不要求很规范具体。)

(3)小组开展“摸一摸”活动。请每个小组组长拿出袋子,每个同学都来摸一摸,可以先摸出物体,再说出名称,也可以先报名称,再摸出物体。

2.开展“滚一滚”活动。

(1)活动导入: 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开展谁滚得快的比赛。先请每个组的小朋友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搭好的斜面的顶端,听到老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后,让它们自由滚或滑下。同时注意观察这四个物体是怎样往下滚或滑的。

(2)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各组开展“滚一滚”活动。

(3)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哪种物体滚得快?哪种物体滚得慢? 圆柱怎样放滚得快?怎样放滚得慢?

(4)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联想应用: 像圆柱和球这样形状的物体容易滚动。你能再举一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3.开展游戏“摸一摸”活动。(1)活动导入

(出示装有四种几何形体木块的袋子)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请大家将它们一个一个从袋子里请出来。

(2)指名上台摸一摸,并猜猜是什么物体。重点让学生说说摸得感觉。(不要求很规范具体。)(3)小组开展“摸一摸”活动。请每个小组组长拿出袋子,每个同学都来摸一摸,可以先摸出物体,再说出名称,也可以先报名称,再摸出物体。

4.开展“数一数”活动。

(1)活动导入: 小朋友们拼搭的东西真有趣。现在老师请大家数一数,一件作品中各种物体各用了多少个?

(2)小组开展“数一数”活动。

(3)多媒体呈现教材上的几种几何图形,要求学生看图说说: 搭出的图形像什么?是用哪些形状的物体搭成的?数一数,各种形状的物体各有多少个? 引导学生用做记号的方法分类进行统计。5.开展“搭一搭”活动。

(1)活动导入: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对各种形体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请大家当“小小设计师”。每个组的同学先集体讨论,然后大家动手,用带来的材料搭成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作品,比如动物呀,交通工具呀,房子呀等等。比一比哪个组搭的东西既有趣又好看!

(2)小组开展“搭一搭”活动。

(3)各组介绍作品,组与组互相评比,教师表扬鼓励。

三、总结活动,深化认识

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有趣的拼搭”,为什么是“有趣的”呢?通过活动,我们发现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堆一堆 滚一滚 摸一摸 数一数 搭一搭

数字符号拼搭 篇6

我们旨在通过实践来研究适宜发展托班幼儿精细动作的结构游戏材料及有效游戏方式, 从而使结构游戏真正促进托班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一、研究实践与分析

1.精选材料, 有序投放

1) 材料选择:把握“三性”

材料是结构游戏开展的基础, 我们选材料时要考虑“三性”。

(1) 安全性:托班幼儿年龄小, 分辨能力弱, 因此, 我们选游戏材料首先要考虑安全性。一看材料大小, 不宜放入口耳鼻;二试材料拼接口, 不与幼儿的手指粗细相对应;三摸材料光滑性, 无锋利的边和尖锐的角。

(2) 多样性:材料选择既要符合年龄, 又要满足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第一次选择时要确定18种不同材质、大小、结构技能的材料, 包括:2种软插塑;直径为4cm和8cm的雪花片及立体雪花片;木质本色、彩色积木;泡沫积木, 彩色套圈, 五彩串珠, 水管, 叠叠高及大、中型乐高插塑;废旧材料:奶粉罐、各类盒子、牛奶罐、吸管等。

(3) 色彩性:依照幼儿的色彩认知, 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欢纯度高、颜色鲜艳的物体, 我们提供红黄蓝绿四种基本色为主基调的游戏材料。

2) 材料归类:依托“二维”

(1) 维度一:特性归类

我们通过建构了解材料的特性, 先按大小归类, 包括大型:泡沫积木、奶粉罐、大乐高、彩色套圈、8c m雪花片、盒子;中型:木质本色、彩色积木, 中乐高、水管、叠叠高及软插塑、牛奶罐;小型:4c m雪花片、五彩串珠、吸管、动物拼插、立体雪花片。再按软硬归类, 包括软:泡沫积木、彩色套圈、动物拼插、盒子、吸管;中:4cm、8cm雪花片, 五彩串珠, 大型乐高, 水管插塑、叠叠高、立体雪花片;硬:木质本色、彩色积木, 奶粉罐, 牛奶罐等。

(2) 维度二:技能归类

根据每种材料的多种建构方法, 我们将材料与精细动作发展相对应。如:积木相对应的结构技能有垒高、平铺、加宽、延长、围合, 主要运用满手抓和拇指与四指对捏动作;套圈只对应垒高技能, 也是运用满手抓和拇指与四指对捏动作;插塑相对应的技能有拼插、延长、围合, 需要的精细动作是拇指与四指对捏及拇指与食指对捏;串珠对应的技能是穿, 运用的精细动作是拇指与食指对捏。

通过这样的梳理, 我们可看出套圈和串珠使用结构技能单一, 积木与插塑使用技能复杂。四类材料既能适应精细动作初始阶段和发展过程, 又满足精细动作的最高要求——拇指与食指对捏。

3) 材料投放:纵贯“一线”

经过对结构材料的了解, 我们找到材料投放从易到难的一条线, 初期投放积木类材料占60%, 套圈20%, 插塑和串珠仅占10%;进入中期, 积木投放减少, 插塑投放快速上升;到后期, 插塑成为主要材料, 占50%, 积木和套圈继续缩减, 均在20%以下。

材料投放从易到难主要体现在从软到硬、从松到紧、从大到小、从单一到多角度拼插四个方面。

(1) 从软到硬。托班初期, 幼儿喜欢将玩具反复摆放、推倒, 所以我们首选泡沫积木和软插塑这些安全材料。当幼儿的兴趣从推到搭建后, 我们开始提供硬的木头积木和各种罐子。

(2) 从松到紧。同时, 我们提供拼插材料, 先是软插塑, 三个月后提供水管、大孔乐高等硬插塑、水管及乐高大孔插塑。由于它的插口较松, 会马上引发幼儿兴趣, 而雪花片由于插口较紧, 在第二学期初仍少有人问津, 在食指与四指对捏能力逐渐提高并多次尝试后, 幼儿才会越插越轻松, 雪花片成为他们的最爱。

(3) 从大到小。同类型结构材料, 我们从大到小逐步提供。如雪花片, 从直径8cm开始, 在60%以上幼儿能用大雪花片拼插后又推出直径4cm的小雪花片, 虽然小雪花片较紧, 拿捏困难, 但由于拼插方法相同, 幼儿易于接受。

(4) 从单一角度到多角度拼插。幼儿思维发展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 在提供游戏材料时, 我们依据这一特征, 先提供单一角度的, 如:软插塑、水管, 只需单口连接即可, 到后期, 一片雪花片有八个插口, 对幼儿精细动作要求增高, 但由于长期铺垫, 幼儿拼插较为顺利。

2.多样组织, 有效指导

我们充分利用一日活动各时间段, 通过多种组织形式, 运用不同指导策略, 努力提高幼儿精细动作和结构技能。

1) 一日时间, 合理安排

晨间活动:晨间入园时间, 约半小时, 属自由活动, 我们提供多种结构材料, 幼儿自主选择, 关注幼儿对材料的兴趣, 以不同形式适时、适当给予指导。

区域活动:每周2次固定区域活动, 每次15~20分钟, 半自主时间, 幼儿自主选区域地点, 但各区域的内容和材料有一定要求。对个别有选择障碍或区域选择较单一的幼儿, 我们会进行干预。每次, 一位教师一对一进行观察, 了解幼儿精细动作及结构技能发展情况, 另一位教师记录具体指导策略运用情况。

餐后活动:每周3次, 中餐后约半小时, 半自主时间, 由个别幼儿选择搭建材料。教师帮助或指导个别幼儿搭建, 关注幼儿兴趣及持续时间长短。

(1) 组织形式, 多种多样

区域活动——建构区:在教室的某一区域保留较大面积活动空间, 在墙面张贴图片, 在矮柜展示作品, 供幼儿模仿。

快乐星期五:每周五上午是我园的“快乐星期五”活动时间, 每月最后一个“快乐星期五”定为“快乐拼搭日”, 幼儿不仅可选择自己班级的材料, 还可去平行班选喜欢的材料, 与其他班幼儿一起活动。

智慧小木屋:属于小、托班的专有活动室, 建构材料充足, 每班隔周有1次活动。

3) 游戏过程, 有效指导

材料是基础, 教师的适时适当介入、指导策略的正确运用是游戏发展的重要支撑。

(1) 情境式互动——游戏情境策略

游戏开展初期, 情境对幼儿游戏的影响并不明显, 幼儿往往沉浸在自我游戏氛围中, 而在学年后期, 幼儿开始对情境假设产生兴趣, 较容易投入。

主题情境预设

案例1区域活动

宝四班开展“小鸡小鸭”主题后, 我们会问孩子们小动物没有家怎么办。一幼儿马上说:“搭一个家吧!”一会儿各种各样的家就搭好了。积木被摆放成各种姿态, 有的平躺在桌上, 有的一个个立起来围成圆圈。

游戏情境再现

案例2晨间活动

“拉个圆圈走走”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音乐游戏。晨间活动, 帆帆把小动物手拉手插塑连成圈后, 边转小动物边唱“拉个圆圈走走……”许多幼儿模仿起来, 一会儿教室里歌声一片。

情境让托班幼儿产生简单游戏的动机, 幼儿将现实生活与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

(2) 指导式互动——语言提升策略

结构游戏初期, 教师的鼓励、赞赏性语言能充分激发幼儿结构兴趣。

案例3区域活动

开学初, 每次游戏时莹莹总说不会。有一天, 莹莹模仿同伴将雪花片连起来说是仙女棒, 我称赞她像个小仙女!接下来, 她每天都插一根仙女棒。一个月后, 莹莹把花片连接绕手上说是手镯, 我忙为她拍照, 她兴趣更高。期末, 她不但能搭各种东西, 还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

当幼儿搭建技能在同一水平徘徊时, 教师要抛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这对幼儿技能提升尤为重要。

案例4餐后活动

很长一段时间, 钦钦只能将雪花片平铺接长。一天, 钦钦拿着一个长条说是皇冠。她想搭皇冠, 但因为平搭, 所以戴在头上总掉, 我问:“皇冠是怎么样的?”她用手比画:“圆圆的。”我说“怎么搭成圆的?”钦钦弯过来、折过去, 慢慢地将雪花片围合。

教师的适时提问能够帮助幼儿很快地了解结构重点, 掌握围合新技能。

通过一学年的研究, 我们发现在日常非情境性结构游戏中, 教师指令性、解释性、了解性的语言较多, 但这类语言对幼儿后续搭建影响不大, 只有积极评价性语言 (赞扬、鼓励) 、探究式提问才能有效推动游戏进行。

(3) 参与式互动——平行游戏策略

虽然托班幼儿交往能力很弱, 但许多幼儿喜欢和教师一起搭建, 喜欢模仿他人作品或受同伴暗示。

案例5餐后活动

牛牛把雪花片插成长条说是飞机。我问:“飞机翅膀呢?”旁边的嘉嘉把插好的飞机递过来, 牛牛看了, 照样添上翅膀, 和其他人一起玩飞机游戏, 周围几个男孩马上搭好飞机加入进来。

教师的加入让幼儿不自主地受同伴暗示, 带动游戏发展。

(4) 范例式互动——环境影响策略

在《结构游戏指导记录表》中, 我们发现许多外在环境会影响幼儿游戏, 如:在“是否按照图示”一项中, “完全按照”占2%;“基本按图示、有小部分变动”占26.7%;“部分按照图示、以创作为主”占20%。虽然“自主创作”最多占51.3%, 但也有46.7%的孩子基本或部分按图示拼插, 说明图示有一定作用。

通过观察发现, 幼儿在中期时易接受教师现场示范, 到后期幼儿对图示及实物范例形成模仿意识, 模仿逐渐增多, 模仿相似度不断上升。由于精细动作发展差异, 发展越好的幼儿对图示模仿兴趣越高, 模仿成功率越高, 而发展较弱的幼儿则更喜欢自由搭建或模仿实物。

3.全面观察, 及时评价

我们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不断促进托班幼儿精细动作发展。

1) 游戏观察, 关注结构技能提升

根据《结构游戏记录表》及《结构游戏指导记录表》, 我们从幼儿结构技能发展及教师指导策略两方面进行实录和数据分析。

由《结构游戏记录表》“材料数量”及“持续时间”两栏中可见, 80%以上幼儿对材料需求量逐步增大, 能搭建完整作品;到学年后期能持续10~20分钟搭建的幼儿占93.3%, 仅个别幼儿持续不足10分钟, 幼儿精细动作坚持性显著提高。而从“需求帮助”一栏中发现越到后期需帮助的幼儿越少, 结构技能不断提升。

由《结构游戏指导记录表》可知,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基本以幼儿为主导, 大部分语言、行为沿着幼儿原有思路搭建, 教师推进作用较弱。

2) 定期评价, 了解精细动作发展

为了准确了解幼儿每一阶段精细动作发展状况, 我们设计了《精细动作发展记录表》, 分别在早期 (刚开学) 、中期 (一学期后) 、后期 (一学年结束) 统计所有托班幼儿在不同时期精细动作的发展情况, 清晰记录幼儿精细动作发展过程。

在后期记录汇总表中, 我们可看到幼儿已经发展到大拇指和食指对捏状态。

二、结论与思考

1.结论

通过一年实践, 我们发现利用结构游戏来发展托班幼儿精细动作切实可行, 效果显著, 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 适宜的材料选择激发兴趣, 为结构游戏开展奠定基础

基于幼儿年龄特点, 安全的特性、丰富的品种、不同结构方法的材料可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亮丽色彩与可爱逼真的形态能充分激发幼儿的结构兴趣, 为结构游戏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 适时的材料投放顺应规律, 为精细动作提升提供可能

依据从软到硬、从松到紧、从大到小、从单一到多角度拼插的原则, 从易到难纵贯“一线”提供材料, 这让幼儿始终保持游戏的兴趣, 逐渐摸索出各种结构技能, 为精细动作提升提供可能。

3) 适当的教师指导推进游戏, 为精细动作的发展加快进程

教师的及时赞赏、鼓励, 合理的情境创设及有效的互动能引发幼儿游戏动机, 让结构游戏得到推进。而游戏的推进则让幼儿有更多的操作机会, 为精细动作发展加快进程。

2.思考

由于年龄差异, 个别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明显弱于整体水平, 如何让这些幼儿主动参与游戏, 感受结构游戏的快乐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的问题。

部分家长不理解精细动作发展的重要性, 对幼儿结构游戏不能给予赞赏、鼓励性评价, 如何让家长们也参与到游戏中来?家园沟通之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 (修订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林茅.幼儿游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3]卢乐山, 林崇德, 王德胜.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 1995.

数字符号拼搭 篇7

活动名称:拼搭大作战

活动目标:

1、探索和发现图形中的公共边,并在图形拼搭过程中尝试运用。

2、乐于参与游戏,感受图形拼搭的乐趣。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图形卡、小筐、小棒、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图卡教师提问师:这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小朋友们都很棒,不仅知道图形的名称还知道图形的特点。

二、介绍操作材料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小棒、小框)

三、拼一拼

师:(1)一根小棒当成三角形的一条边,谁能拼出一个三角形?(请一个幼儿拼)

(2)刚才小朋友拼一个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三根)

(3)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要拼成两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幼儿自由回答)小朋友们请你们在想一想能不能再少一点,用5根小棒拼两个三角形?行不行?我们来试一试。幼儿使用小棒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探索实践结束后,请成功的幼儿分享成功经验。

先拼成一个三角形,再加上两根小棒,三角形有三条边为什么只用两根小棒呢?(已经有一根小棒),(.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那这条边是谁的边呢?(是两个三角形的边)。这个小棒是这两个三角形共同的边,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公共边。幼儿操作,用不同颜色的小棒将公共边替换。

四、拼撘大挑战

教师介绍材料小棒、不同颜色的记录牌分组进行拼撘 拼两个正方形,使用小棒最少的获胜。拼好后在记录表上记录下来。教师巡回指导师:小朋友们都用了几条边,几根小棒?(7)咦?好奇怪,一个正方形4条边,两个正方形应该有8条边,要用8根小棒,怎么你们都只用了7根小棒?(因为用了公共边)请幼儿找到自己拼撘图形的公共边,用不同颜色的小棒替换公共边。老师将正方形的其它边设置成公共边,请幼儿想一想可不可以。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师:经过小朋友的操作,你们都发现什么小秘密啦?(每条边都可以做公共边)挑战升级每一组拼5个正方形,哪一组用的小棒数量最少,哪一组就算赢。拼好了请记录在你们的记录牌上。15根小棒教师引导幼儿寻找藏起来的正方形(田字格)再次请幼儿想一想怎么办?(减掉一个小正方形)。那减掉了几根小棒(3根)现在我们拼5个正方形最少需要几根小棒?(12根)

五、活动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用8根或10根小棒可以拼成几个正方形。

教学反思:

1.让数学变成好玩的,有意思的。

为什么学生喜欢这节活动课,因为这节课直观形象,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像玩游戏一样,有趣好玩。所以,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形结合,用动画片中的人物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等就是让数学变得好玩一点,学生积极性才高。数学教学应该向语文课学习,让学生能感知数的灵动,让数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2.数学要多让学生操作。

数学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操作,多动手。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会更深。滚一滚,如果要对低年级的学生说是很难说清楚的,但学生动手滚一下,不言自明。包括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就是让学生多操作。

3.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

有人说感觉器*用的越多,记得就会更牢固。这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手去摸,动手去堆,用眼睛观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器*。

4.了解学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

低年级学生在用语言表达数学问题时,有时候不太准确,这时候就不要强求学生记住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可以等一等,现阶段只要让学生有所感知就行了。如平面,曲面等。

5.放手让学生讨论。

不要小看这些小孩子,他们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只要你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精彩演绎。在搭一搭这个活动中,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搭出哪些物体,学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给与了肯定和表扬。

【数字符号拼搭】推荐阅读:

空间符号07-15

符号图像07-20

民俗符号05-13

文学符号05-21

符号营销05-25

景观符号05-31

工艺符号06-08

文字符号06-09

符号设计07-09

符号标题07-28

上一篇:开车前的准备工作下一篇: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