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在全县整顿农资市场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选6篇)
副县长在全县整顿农资市场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在2011年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治理集中行动
启动会上的讲话
张宏生
(2011年3月2 日)
同志们:
县政府决定召开2011年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治理集中行动启动会。主要任务是按照全国、全省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灵台县2011年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治理实施方案》要求,部署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治理集中行动,切实推进全县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努力实现“打假、护农、保粮、增收”的目的。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搞好农资市场管理工作的紧迫感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和要求,强化农资经营秩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农资行为,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了全县农业生产安全,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6.52万吨,较上年增长6.5%,创历史新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央、省、市支持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相关部门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农牧局向参与我县农资市场治理的部门领导和在一线工作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农资市场治理面临的新形势。随着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经营的逐步放开,农资市场鱼龙混杂、管理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个别不法商贩受利益驱使,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经营农资行为时有发生。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农资价格比上年同期普遍上涨,涨幅在10%左右。其中磷二铵上涨13.3%,地膜上涨8.3%,农药上涨5-8%,马铃薯种薯涨幅超过30%,玉米种子涨幅在10%左右,蔬菜种子上涨5%左右。春季农资价格上涨,不但直接影响农民对春耕生产的投入,也可能引发不法商贩乘机哄抬物价、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等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农资监管部门一定要要认清形势,客观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思想认识,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加强领导,迅速行动,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切实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乘机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一)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治理,是适应农业生产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春耕已经开始,农资消费高峰已经来临,这是易发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一旦农民买到假冒伪劣农资,不仅仅会给群众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将会影响群众一年的生产生活,也很可能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加之三农物资尤其是种子的真假识别等要有专门的技术,群众不宜识别,这就使得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对此,相关部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紧急行动起来,扎实展开春季三农物资专项治理活动,为保障春耕生产,实现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治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农资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部分农资市场出现了管理相对滞后的局势,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种子、农药问题较为突出,比较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因此,开展农资市场整顿、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事关全县农业生产安全大局,既是解决农资市场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切实搞好农资市场的整顿与规范
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要从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从农资市场的突出问题入手,狠抓重点品种、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季节和大案要案,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的违法犯罪行为,促进农资市场秩序根本好转。
(一)突出重点产品。主要是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及农机具。
种子专项治理。种子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要素,要作为农资市场整顿的重中之重推进。尤其以杂交玉米和蔬菜种子为重点,加强源头质量控制。重点整治以下6个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1.未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或未按照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违法生产、经营种子的;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行为的;种子经营者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未按规定备案的。2.经营、推广未经审定(认定)种子的。3.经营假、劣种子的。4.经营的种子应当包装而没有包装的;标签标识不符合有关规定的。5.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种子经营档案的。对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违法经营种子的行为要严格依法查处。
农药专项治理。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规定,重点查处以下四方面违法违规行为:1.未取得农药登记证进行生产、销售农药的;假冒、伪造农药登记证的;农药登记证有效期满未经批准续展登记而继续生产该农药的。2.农药包装、标签所标注的农药名称、商品名、通用名、农药登记证号、有效成分或含量,使用范围与登记证所批准的内容不一致的。3.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的。4.违规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重点查处甲胺磷、水胺硫磷、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呋喃丹(克百威)、增效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等国家规定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要结合我县实际,突出治理掺杂高毒高残留农药复配产品和不合格农药标签,从根本上净化我县农药市场。
化肥专项治理。按照《肥料登记管理办法》,重点查处以下几种违法违规行为:1.未取得肥料登记证进行生产、销售肥料的;假冒、伪造肥料登记证的;肥料登记证有效期满未经批准续展登记而继续生产该肥料的;检查外省复混肥进入重庆市场是否进行了备案;2.肥料包装、标识上所标注的产品名称、肥料登记证号、有效成分或含量、生产企业的名称、推荐适用作物,与登记证所批准的内容不一致的;3.叶面肥料未使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经规定的通用名称的。
兽药专项治理。以动物防疫用生物制品和违禁药品为监管重点,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兽药及销售假冒伪劣兽药等行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专项治理。以“瘦肉精”、三聚氰胺、孔雀石绿等违禁品为监管重点,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含违禁品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违规行为。
农机及农机具专项治理。以财政资金补贴购置的农机具为监管重点,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和质量调查工作,着力清查农机及零配件“三无产品”,坚决打击制售假劣农机、零配件以及盗用冒用转让农机推广鉴定证书、证章等违法行为,加大农机质量监督力度。
(二)突出重点区域。要以采取明察暗访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就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及农机具分别确定几个重点地区进行集中督办。对群众投诉多、社会反映强烈、农资市场秩序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区域,集中力量,突击查办,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三)突出重点对象。农资打假关键在源头控制,重点放在对批发商的市场监管。要针对不同农资品种,分别确定专项治理的重点市场,坚决取缔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摊点,坚决打击流动加工点、分装点和地下黑窝点,彻底封堵假冒伪劣农资的流通渠道,依法严惩以次充好、欺行霸市以及滥涨价行为。加强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农资集散地的摸底调查,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单位,要向社会公布。同时,积极开展农资经营单位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建立营销台帐和诚信档案,强化农资市场的质量追溯管理措施。
(四)突出重点季节。春耕在即,正值供种旺季,种子管理部门要以杂交玉米种子为切入点,组织开展以发芽率为重点的种子质量抽查,确保市场供应的种子发芽率不低于国家标准。农药打假重点要放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农药和擅自扩大高毒农药适用范围的非法行为。蔬菜用药高峰季节,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蔬菜农药混配产品专项检查,保障蔬菜产品安全卫生。
(五)突出经营主体。要对从事农资生产、经营的企业进行逐一清理。对不符合资质重要条件的,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吊销其生产、经营许可证、登记证:对无证生产经营的要坚决依法取缔。
(六)突出案件查处。要集中力量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通过查处大要案,该曝光的产品要曝光,该撤销登记的要撤销,该处罚的要处罚,涉嫌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三、加强领导,相互配合,全力保障农资市场整顿与规范工作的顺利开展
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治理是一项民心工程。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精心组织,确保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要按照部门职能和工作分工,认真落实农资打假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健全一把手挂帅、主管领导负责的指挥系统,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强化监督检查,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是搞好配合,加强对农资市场专项治理的监督检查。县农牧局要按照县政府的安排,切实履行牵头职责,抓好组织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之间要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提升整体监管效能。要在农资打假的各个部门之间积极推行联合执法、综合执法,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防止执法扰民。
二是深入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专项治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强大攻势。积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送法下乡,在农资产品集散地、经营场所以及集中居住区设立宣传栏,普及识假辨假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引导群众在购买三农物资中向销售方索取正式发票,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农资打假的行动中。
三是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农资监管长效机制。要健全案件报告和重大案件督办制度,改进跨区域农资大要案协同查处工作机制,完善农业生产事故处理机制。推进农资监管信息化建设,及时通报农资监管和监督抽查结果。加强农资打假与监管工作的信息报送工作,建立农资打假工作考核机制。要积极探索从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各环节、多方面建立农资打假和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农资市场秩序根本好转。
同志们,2011年农资市场专项治理行动任务光荣而又艰巨。让我们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突出重点,搞好配合,狠抓落实,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副县长在全县整顿农资市场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篇2
本次活动聚集了全国机械装备及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和企业代表, 将重点围绕科技创新, 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探讨, 这对于提高我国特别是山东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快产业升级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在这里我谨代表山东省人民政府对本次会议和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向路甬祥副委员长、各位代表、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山东无私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路甬祥副委员长做了非常重要的讲话, 路副委员长的讲话站在时代发展的新高点, 围绕国家发展的战略大局, 准确把握和分析了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整体趋势, 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就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发展高端制造产业以及普惠性和个性化产品的制造与服务提升, 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意见, 指导性、针对性很强, 非常符合时代的实际, 对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会后我们将组织有关部门传达学习好路副委员长的讲话精神, 并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我借这个机会把山东省的情况向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机械制造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山东省委省政府不断开拓进取、奋力拼搏,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9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3800亿元, 增长11.9%;地方财政收入2200亿元, 增长12.3%。今年1-5月份,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 进出口总额增长42.9%,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23亿元, 增长24.7%, 。机械制造业是山东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制造产业, 截止2009年年底, 山东省共有规模以上企业8944家, 总资产达到7618亿元, 从业人员164万, 2009年全省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405亿元, 比上年增长25.04%;完成工业总产值14212亿元, 增长21.8%;实现销售收入13481亿元, 增长22.68%;地税1332亿元, 增长30.52%。
山东机械工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产品门类齐全, 优势产业突出。山东机械工业涵盖了机械行业所属的全部11个分行业, 既有一批具有国内同行业排头兵位置的优势骨干企业, 又有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在11个分行业中, 农业机械居全国第一位, 机床工具、工程机械居全国第二位, 电工电气居全国第三位, 其中重型汽车、轻型卡车、大型锻压设备、推土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低速货车、三轮汽车等11种重要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
2、基础管理扎实, 技改投入较大。截止2009年年底, 全省机械行业有116家企业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认定为管理规范化企业, 46家企业被认定为管理进步示范企业, 有6家企业被认定为现代化管理企业, 3家企业获全国机械工业质量奖。全省机械工业企业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7个, 山东名牌产品449个, 中国驰名商标15个, 山东省著名商标326个。
3、十一五以来共完成技术改造投资约1500亿元, 其中2009年完成2012亿元, 同比增长28.5%, 占全省工业企业的比重为30.09%, 预计到“十一五”末, 全省完成技改投资8500亿元。
4、产业积聚及集成效益逐步显现。从2005年起我省启动了建设山东省装备业制造基地的活动, 至今已经先后命名了诸城市商用车及零部件、龙口市汽车零部件、滕州市中小机床等13个山东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
二、山东省机械装备产业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装备制造产业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 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产品结构缺重少专, 缺少大型重型的成套设备和为轻工、纺织、化工、建材、医疗等行业服务的专业设备。组织结构缺大少巨, 缺少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专、精、特的小巨人式中小企业。
2、关键基础件和大型铸造件制造生产力相对落后。
市场急需的大型铸锻件、高端轴承、液压件、密封件、传动件等需要大量进口, 成为制约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
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山东省机械工业总体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5%, 部分重点企业也只达到3%, 只有极少数企业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企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缺乏, 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相对较少。
4、中小企业工艺装备水平普遍偏低。
经过近几年大力的技术改造投入, 一些大型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大型检测仪器设备等购置了不少国外的先进产品,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依然偏低, 先进生产设备利用比较少, 产品质量还不能完全保证, 检测手段还比较落后。
三、山东省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下一步发展思路
当前, 山东省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 既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的有力因素, 同时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去年两次视察山东时对山东提出的总要求, 在刚刚闭幕的山东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上, 省委省政府确定把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由大到强的新跨越, 作为山东省现阶段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 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问题的意见, 要求全省上下着眼于产业优化升级, 坚持走高端化的发展路子, 发挥高端产业先导性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带动作用, 着力实施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 新科技引领产业壮大的四大工程。
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 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会议决定, 从今年起, 山东省启动实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计划, 三年内省级财政筹集20亿元, 带动其他投入600亿元, 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和创新联盟, 培养一批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 培育一批创新型的骨干企业, 为重点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争取到2012年, 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医药、新型数字化装备、高速列车制造、船舶制造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一万亿元。同时, 每年筹集10亿元左右设立首席新兴产业发展基金, 通过贴息、补贴和奖励的方式撬动金融资本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尽快形成规模, 见到实效。
为了实现调结构、转方式, 山东省在引进人才、引进创新团队、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扶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方面还出台了其它有利于企业的政策。在装备制造业方面, 去年我们出台了《山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山东省机械装备工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规划》, 根据规划, 到2011年, 山东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年完成工业增加值要达到3500亿元, 年均增长15%, 实现主营业务销售收入要达到15000亿元, 平均增长20%, 重点培育并形成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 打造内燃机、大型数控锻压设备、大马力推土机、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高压大容量变压器、大型发电机组、核电设备、高压超高压电缆、超高压循环化锅炉及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等十大自主品牌, 建设潍坊内燃机、潍坊农业装备、济南数控机床、济南发电设备、青岛纺织机械、青岛物流机械、高唐农业装备、济宁工程机械、滕州中小机床和日照农业装备等十个基地。每年实施一批重大专项, 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 全面提高重大装备技术水平, 组织好山东省15台套重大装备的产业化, 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山东省重点产业振兴的需要。
副县长在全县整顿农资市场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篇3
一、目前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做好某一方面工作,必须把握宏观情况。只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重大方针政策有了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完成本系统工作。开展审计工作,对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陕西经济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我省GDP从不足5000亿元到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长14.9%,在全国表现突出。2011年,陕西GDP达到1.2万亿,增长13.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增长30.2%,经济发展强劲;完成财政总收入2577.97亿元,增长43.13%,去除两权价款实现同口径增长28.27%,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2%,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6%,都超过GDP增速,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民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更与各条战线包括审计机关广大审计人员的努力工作密不可分。
今后几年,陕西还将处于快速增长期。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环境保护、资源浪费等问题显现出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工作,关注经济运行质量,关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审计部门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经济越是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审计监督的作用就越关键,全省审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加大审计力度,为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切实发挥审计工作在提高政府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提高政府品质,从审计角度讲,就是要从各部门政策执行、规范管理、绩效高低、廉政建设等方面,加强监督,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政策执行,就是通过审计,检查各个部门、地区对中央和省上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发展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执行的好,将有利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否则不仅“拐弯超车”是空谈,还会被兄弟省份甩在后面。审计作为监督部门,要检查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情况,要及时揭示违反政策要求、偏离政策方向的苗头,确保政令畅通。
规范管理,就是检查资金管理的规范程度。有些部门和单位把预算一做,计划一分,实施过程中是否有问题,有的领导和主管机关并不了解。有的领导风险意识淡薄,不经过严格审查,就把钱拆借出去,最后血本无归。审计要加强对政府各部门经济活动决策权、执行权的监督,关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从制度上追根溯源,查找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和管理上的漏洞,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促进依法行政。
绩效高低,就是看投入产出比,看政府投钱收效如何。这方面,特别要加大对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工程的跟踪力度,抓住像渭河流域治理这样涵盖内容多、时间跨度长、投入资金大的重点项目,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不仅关注这些项目的社会效益,也要关注它的经济效益,重视绩效。通过审计,引导各部门、各单位把工作重点放到淘汰高耗能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用最少的钱干最多的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项目上。
廉政建设,就是重点检查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遵守党纪国法,是否有不廉洁的情况。目前,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民生资金的管理使用等,都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旦管理不好,监督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审计工作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审计监督,依靠制度管人管事,这既是对党和人民负责,也是对干部的提醒和保护。
三、抓住重点,充分发挥审计职能
一是加大对省委、省政府经济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全省审计机关要把促进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任务,高度关注财政、金融、产业、土地、税收、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执行情况,注意跟踪检查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实施效果,及时发现政策措施不完善、不配套、不衔接的问题,促进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合理和有效。要发挥审计独立、客观和涉及经济社会面广的优势,密切关注我省经济社会运行趋势,及时反馈新情况、新问题,为政策措施的及时调整、完善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是搞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这几年财政审计搞得不错,但还要进一步突出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预算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政府部门是财政支出的主体,很多部门掌管财政资金的再次分配权,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对我省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也体现着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要重点检查财政预算执行如何,资金分配有没有截留,专项资金有没有挪作他用,钱是否花在了刀刃上。特别要突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揭露和纠正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突出问题,督促专款专用,切实发挥效益。同时,要注重研究分析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审计意见建议。
三要加强对重点民生的资金项目的审计。去年我们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今年还要进一步增加投入,推动民生持续发展。根据温家宝总理的指示精神,今年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全面审计。温家宝总理强调,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财政投入的力度和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各界对社保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高度关注,把社会保障资金用好,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共享改革成果,关系到能否逐步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社保资金审计工作,这次社保资金审计也是对我省社会保障工作的一次全方位的检验,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也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好审计和审计的配合工作。此次审计涉及多个部门,准备规模大、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艰巨,各个市县、政府可以以文件形式要求各相关部门做好审计的配合工作。审计工作一盘棋,如果哪个市县在这个审计配合上影响到全省的工作,全省就将影响全国工作,就要追究相关责任。社保资金审计是国务院交给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体现了国务院对审计机关的信任和重托,审计机关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社保资金的审计作为我省今年审计机关第一位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向党、政府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2年,我省将新开工保障性住房43.6万套,竣工交付使用30万套,计划完成陕南8万户、29.5万人和陕北2.2万户、8.8万人的搬迁任务,要重点关注资金保障、设计质量、分配公平、退出机制和长期管理机制几个方面的问题,可以采取边建设边审计的办法,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使用情况和分配状况的全过程跟踪。
四是加大对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我省省情决定了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格局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今年我省投资规模力争达到1.2万亿元,计划安排省级重点项目450个,年度投资3000亿元,要关注重大投资项目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在投资和工程建设领域加强审计监督,探索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源头治理,促进管好、用好建设资金。要进一步转换思路,利用多方力量,把预、决算审计与过程审计结合起来,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是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两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下发后,我省相继出台了《实施办法》和党政领导干部同步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类审计,以及审计评价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下一步要抓好贯彻落实。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要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把握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重点,促进公务人员依法行使权力。要加大对经济活动总量大、掌管资金量大、行政权力大的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的审计,注意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做到问题明、证据实、打得准。要加强审计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司法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用好审计结果,提高重大案件侦破能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六是重视审计整改。审计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整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完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联合督促,接受审计的部门、单位和企业要认真执行审计决定,落实审计结论,按照审计意见和建议认真整改。审计机关要加强对整改的督促检查,发出整改公告,必要时可由省政府出台制度,对审计整改提出要求,做出规定,予以规范。对审而不改、屡审屡犯,导致部门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和重大经济损失浪费等问题的,要追究领导干部责任,移送纪检、监察、检察等部门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需要强调的是,审计系统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审计工作涉及面广,政治性高,技术性强,业务水平要求高,审计系统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同时,加强学习培训,优化审计干部的知识结构,不断的适应现代经济金融和高科技快速发展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自身廉政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审计系统干部队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理解审计工作性质,支持审计系统开展工作。
副县长在全县整顿农资市场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篇4
(2006年2月16日)
同志们:新春伊始,元宵节刚过,县地税局就召开工作会议,这是及时传达贯彻省、市地税工作会议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充分体现了地税部门快节奏、重落实的工作作风,同时也展示了全体地税干部坚决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的信心和决心,这种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应
当予以肯定,也值得全县各级各部门学习。
2005年是我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县上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以干克难,顽强拼搏,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16亿元,增长10.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增长15.69;实现工业总产值3.25亿元,增长31.5;完成财政总收入452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00万元。不仅为辉煌的“十五”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谱写“十一五”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也凝聚着全县地税系统全体干部的辛勤努力,在过去的一年里,地税系统全体干部服从和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坚持依法治税,狠抓工作落实,保持了地税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各项收入共1957.6万元,其中地方税收1327万元,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5,成为支撑地方财政的中坚力量,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县地税系统的全体干部职工是一支团结奋进、顾全大局、值得信赖的队伍;是一支朝气蓬勃、不畏艰难、善打硬仗的队伍,县委、县政府对你们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是高度肯定的,对你们的工作是相当满意的。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辛勤耕耘在地税战线上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亲切的慰问!
关于今年地税工作,地税局领导班子三位同志都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未来发展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地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从今年起,我们将跨入我县发展史上的又一关键阶段——“十一五”时期。“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实力,缩小发展差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将面临更多机遇: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全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随着西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和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的建设,我县与周边大中城市的“半日经济圈”就会形成,经济后发潜力将逐步转化为现实优势,以生态旅游、水电能源、建筑建材、绿色食品、蚕桑丝织、生物化工、特色矿产为重点的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将陆续启动,以山水园林生态旅游为特色的城镇建设将展现出更为鼓舞人心的发展前景,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将不断拓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县经济社会连续保持高速发展水平,增速一直位居全市前列,县域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强烈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全县上下励精图治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氛围已初步形成,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力度不减的同时,将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有这些有利因素和条件,完全有可能使我县“十一五”期间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社会更加和谐进步,实现加快发展的新突破。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础,只要全县经济能够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就会对全县税收收入的持续稳步增长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尤其是以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建设,以滨江大道为重点的城镇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规模启动,将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为拉动税收增长注入强劲的动力。同时,随着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历经数年锤炼的地税干部队伍整体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征管、稽查水平不断提升,为增收提供了基础保障;国家深化财税改革、依法清理和规范税收、严格控制减免税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充分挖掘税源提供了政策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对地税工作的重视,广大纳税人的理解配合,社会各界的肯定信任,全社会依法纳税意识的逐渐提高,为地税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因素都将为地税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支撑。当然,我们还必须正视当前和今后工作中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就全国和全省而言,我县仍属欠发达的县,经济发展才达到温饱水平,离小康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县域经济基础仍显薄弱,现有产业、企业在低起点上参与市场竞争,将会处于十分不利地位。而且,县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仍欠合理,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缺乏集团型企业支撑。同时,优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我县的矿产、建材、医药、化工等优势资源开发项目将受到政策或环境容量的限制,工业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一定影响。此外,我们还将面临征管改革、政策调整、税源变化较大、减收因
素增多等复杂情况,以及财政需求不断提高,组织收入、税收征管、依法治税的任务加剧、困难加大的压力,给税收征收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机遇大于挑战。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实行宏观调控、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保证经济建设和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发展科教文化公益事业、减轻和抑制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地区、城乡、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地税工作,保持全县税收发展的良好态势,创造“十一五”的良好开局,意义十分重大。纵览2006年地税工作形势,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的实施等减收因素与国家“三农”扶持政策带来的税源增长因素并存。希望全县地税系统的同志们能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形势,将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全县经济发展大局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尤其是各征收单位领导,要增强大局意识,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分析收入形势,把税收工作放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更高层面来考虑,深入研究实际问题,全力以赴做好工作,争取主动。全体干部职工要把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当作是对自己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次锻炼和检验,变压力为动力,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强化措施,忠实履行好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确保完成好今年的组织收入工作,与全县人民一道共谱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二、全面提高征管质量,确保全年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春节前夕召开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06年我县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元。今年市上下达给石泉地税的收入任务是2040万元,其中税收任务1200万元,县上要求确保实际入库县本级财政880万元(初步预计,按这一要求须完成地税收入1500万元左右)。这一目标任务,是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确定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地税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确保任务全面完成。
(一)落实任务,强化考核奖惩。今年地税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这次会后,地税局要迅速将全年征收任务按季、按月分解到各征收分局和征收所、落实到人头。各所、分局、稽查局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抓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督促检查任务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夯实责任,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指标的工作局面。要制定科学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办法,排出进度表,按进度入库,确保不欠帐,按月考核,兑现奖惩。今年一季度地税收入要实现“开门红”,六月底要实现“双过半”目标。
(二)加强宣传,提高纳税意识。要以宣传贯彻《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为主线,紧紧围绕税收宣传月活动主题,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抓好税收宣传活动。除采用电视台、广播等现代传媒进行宣传外,还要积极采用标语、宣传资料、专栏以及进行辅导、咨询等手段对地税职能、征管范围和基本税收知识进行宣传、解答,提高纳税人税务知识水平和全民纳税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税收、学习税法、支持税务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加强信息、简报工作,利用信息、简报灵活、快捷的特点,及时反映地税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让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了解地税工作情况,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三)依法治税,规范税收秩序。全县地税系统要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税收工作方针,建立健全严密高效的税收征管机制,最大限度地克制税收执法中的随意性和滥用职权现象,坚决杜绝“关系税”、“人情税”和以税谋私等不良行为,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法制化进程,坚决捍卫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一要加强对重点税种、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的监控和管理,建立健全重点税源的纳税档案和监控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运行情况,提高对重点税源的控管能力,确保主体税种收入的稳步增长。要立足于“堵漏增收”和“抓大聚小”,加强对零散税源的控管,确保税收收入足额入库。二要强化税收稽查。近几年,地税稽查局查办了几起涉税案件,社会影响很好,有效地整治了我县的税收环境。今年要继续发扬这种敢于碰硬的精神,对涉税案件要一查到底,该追究的追究,该移送的移送,严厉打击和惩处偷税、逃税、抗税的不法分子,坚决悍卫税法的权威性、严肃性,堵塞各种跑、冒、滴、漏。三是要加大清欠力度。地税部门要经常深入欠税企业调查摸底、掌握情况,区别对待、限期清缴,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清欠措施,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保证税收的稳定增长。
(四)科学管理,提高征管水平。在坚持依法治税的同时,建立完善税收收入即期分析和收入常规预测机制,深入开展分税种、分行业的结构性分析,及时掌握影响税费收入变化的重大因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提高各种信息的应用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加详实、可靠的依据,促进收入质量的提高和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在税收征管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完善税源控管和各项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纳税评估、分类管理等措施,做到管理分工明确,突出重点抓大户,狠抓薄弱环节,加大税收秩序整顿力度,消除漏征漏管户,切实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同时,继续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对地方各税(费)源资料的动态管理。
(五)统筹兼顾,进一步做好社保费的征缴工作。社保费是实现“两个确保”的基础,与税收征管同等重要。地税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要从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到社保费征缴工作不单是一项经济工作,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它关系到所有离退休职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和安定,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要在去年已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提高基金收缴率,加大追缴力度,防止新的拖欠。要加强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联系,做好协调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征缴任务。
三、增强开放意识和服务意识,为我县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新一轮县域经济的竞争实质就是投资环境的竞争。投资环境不好,既是不文明的表现,更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地税部门作为行政执法机关,在依法治税,治理整顿税收环境的同时,也要增强开放意识,树立服务意识,为改善我县的投资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近几年来,县地税局在为纳税人服务上有行动、有成效,行风评议的名次也位居前列,社会反响较好。但是应该看到,我县投资环境整体上讲还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投资硬环境有差距,另一方面也有思想不解放,服务意识差,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今年,县委、县政府将继续把改善环境作为“生命线”来抓,将在全县集中开展环境整治优化活动,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树立石泉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希望地税系统的全体干部职工能牢固树立“人人、事事、处处关系投资环境”的观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于投资环境的整治和优化中来。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家对西部经济发展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优惠政策,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主动服务,积极兑现。我相信,石泉地税这支队伍作为一支素质高,作风硬,具有热情为纳税人服务优良传统的队伍,必定会在优化环境、改善服务、树立形象上走在前列,为全县做出榜样。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建设一支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税务干部队伍,是确保税收工作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石泉地税部门一向比较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在持续不断的培训教育下,全局干部的政治、业务、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今年又制定了详细的干部队伍建设计划,必将收到良好的成效。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强化思想教育入手,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巩固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教育全体干部树立大局意识、法制意识、科学管理意识、先进文化意识、为民服务意识。每位同志都要珍惜在一起工作的缘份,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亲和式”的工作氛围。二是从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入手,坚持和发扬实事求、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三是从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入手,切实加强干部管理,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真正把德才兼备、干实事、能干事的好干部提拔重用或放在重要岗位。四是从加强干部的业务培训入手,使每个干部都成为行家里手,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为民服务和为国奉献的工作能力。通过上述措施,努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良、战斗有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同志们,新的一年,我们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希望地税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按照县委、政府和上级地税部门的工作要求,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团结奋进,克难攻坚,努力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奋力开创地税工作新局面,为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石泉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谢谢大家。
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严格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确保税款足额入库,确保完成全年任务,是税务干部的天职。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来源,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基础,如期完成税收任务,为政府提供充分的财政保证,是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客观要求。税收任务不能圆满完成,必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副县长在全县整顿农资市场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农村工作会议及县委十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十四届三次人大代表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05年农村工作,重点部署2006年的农村工作,下面我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2005年农村工作简要回
顾
2005年是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一年,也是国家关注“三农”问题力度最大、政策支持力度最强、资金投入最多、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努力推进“三化互动”战略,强化各项增收措施,全力创建“扩量提质增效年”,通过全县各级干部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克服了农资价格上涨、霜冻、持续低温、农作物病害、黄河险情及禽流感等不利因素,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农村经济呈现出结构优化、产出增加、竞争力增强、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第一产业完成值11.2亿元,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3441元,同比增长15.2。主要表现为:
(一)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2004年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作物总播面积为187.6万亩,较去年增加2.8万亩,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带动下,粮食面积大幅增加,达到77.3万亩,同比增加15.1万亩。全年共培训各级干部和农民达8万人次,推广以小麦为母田的各类套种、番茄栽培、病虫害防治等16项适用技术;科技示范园区面积达到0.9万亩,辐射带动2.4万亩;完成试验示范项目65项;引进和试验农作物品种176个;订单面积达到78万亩,同比增加15万亩;产业化带动基地面积173.7万亩;农作良种使用率达到95(油葵、玉米、甜菜良种使用率达到100),其中花葵杂交良种种植面积12万亩。标准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完成了隆兴昌、胜丰、和胜、城南、向阳和新公中六个乡镇的无公害基地认证工作,无公害认证面积达到62万亩。落实了19项a级绿色食品和13项无公害农产品栽培技术规程,建成35万亩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积极扶持各类中介组织发展。全县各类专业协会建成54个,拥有会员1670人,带动农户8659户。大力拓展县内外劳务市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全县共输出劳动力22136人(完成任务的100.6)。
(二)畜牧业发展形势喜人。农村经济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的转变迈出新的步伐。通过狠抓饲草料青贮转化、畜种改良、疫病防治、资金投入、标准化养殖等关键环节,扩总量、提质量,使畜牧养殖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年牲畜饲养总量达到323.2万头(只),比上年增加。其中羊293万只,奶牛8109头,猪27万口。全年牲畜出栏167.3万头(只)增加万头(只)。全年发放畜牧业贷款1.2亿元,财政投入资金300万元,引进基础母羊21.3万只,种公羊1400只,购进奶牛3016头,建成50只以上的种羊纯繁户35户;羊人工受精完成0.5万只,牛全部实行冷配,猪人工受精全部普及;新增牧草7万亩,标准化圈舍达到13595座,草粉机5216台,建成青贮窖池3.3万座,完成各种青贮60万吨,同比增加24万吨,秸杆加工转化率达到70。对禽流感、亚洲“ⅰ”型口蹄疫等重大疫病实施了强有力的防控,我县没有疫情传入。
(三)农牧业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以项目为载体,充分调动集体、个体私营经济、行业部门等造林的积极性,通过承包、合作等多种造林形式,共完成人工造林6.2万亩,其中防护林4.5万亩,经济林1.7万亩。完成补植造林8.9万亩;营养袋育苗100万株,义务植树60万株。造林任务完成率达到100,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年农田五配套完成11万亩,平地缩块完成80万亩,渠道衬砌43.4公里;完成银定图集中供水和什巴集中供水工程;完成中官湾险工治理工程990米,完成戗台6.3公里,填壕11.5公里,修建束水冲沙堤工程45.2公里;五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自治区验收,高标准完成六期农业综合开发2.7万亩;扶贫开发当年解决507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返贫率控制在7以内。
回顾一年来的农村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存在:一是农牧业产业化整体水平还不高,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家畜改良体系、防灾减灾体系、信息及技术服务体系等),市场功能不够完善。二是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协会建设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及技术服务水平低,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民主动参与意识不强,没有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联手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农民对标准化认识程度不够,农产品档次比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三是由于
霜冻、冰雹、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农民增收造成一定影响(全县六次遭受严重的霜冻和冰雹灾害,受灾面积达141.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万元)。四是畜牧业资金投入还不够充足,家畜改良步伐缓慢,羊的品质低,疫病防治还存在死角,草业发展较慢,青贮普及率和秸杆转化率相对比较低。五是平地缩块标准低、农田五配套质量低、人畜饮水资金
短缺,水源难找,开发有偿资金回收困难,乡镇还款压力大。六是城镇化水平低,二、三产业不发达,拉动力不强,农民转移就业的渠道狭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动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二、2006年农村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2006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上级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十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十四届三次人代会议精神,以两个增收为目标(农民增收、财政增收),实施“种植创新、养殖突进、三化推进”战略,全力打造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大县。主要奋斗目标: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4元,增加413元,增长12。
为此我们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三为而种”为导向,“五化”组装配套为手段,全力抓好种植业创新
2006年是我县种植创新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按照“三为而种”(为市而种、为工而种、为加而种)和“五化”组装配套(标准化、新高化、规模化、机械化、系列化)的发展方向,全力抓好种植业创新。一是抓好种子创新。今年我们要大力引进和推广各类农作物良种,进一步提高全县良种使用率和良繁能力。种子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种子市场管理、质量管理,组织实施种子工程,制定实施种子发展规划,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的行为,坚决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一经发现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全县小麦、玉米、番茄、蓖麻、甜菜等作物良种使用率达到100,葵花良种使用率达到95以上,花葵杂交推广面积达到35万亩。小麦良种主推永良4号、巴优1号;玉米主推巴单3号、沈单4号;油葵主推s31、g101;食葵主推dk119、rh3148、h658、星火;甜菜主推甜研309;牧草主推中苜1号、爱菲尼特等。二是抓好品种结构创新。针对近年来我县种植业结构不合理,2005年我们要加大品种结构的创新力度。在抓好常规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扩大收益比较高的番茄种植面积,建成10万亩生产基地。引进和推广蓖麻、桑树、桔梗、芦苇、沙打旺、胡杨、仁用杏等一批新的农林作物进行试验种植,实现农业新高化,为品种结构创新提供项目储备,其中桑树种植300亩,芦苇种植100亩,桔梗种植200亩,沙打旺种植300亩,胡杨栽植200亩,柠条150亩,仁用杏200亩。近几年我县大面积种植葵花,菌核病、锈病已严重制约着农民的增收,农作物轮作倒茬也存在严重问题,今年我们引进蓖麻,完全适合我县种植,彻底解决农作物轮作倒茬的问题。各乡镇要全力协调配合,建成5万亩蓖麻生产基地。种子和推广部门对2005年推广的新品种要建立档案,从我县实际出发,结合近年试验成果,制定2005年五原县农作优良品种名录及配套栽培技术手册,并发放到广大农户手中。农林作物品种结构的创新,体现了农业的新高化、规模化,也体现了系列化生产。三是抓好技术应用创新。今年全面推广农牧业适用增产增效技术,重点推广:优质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向日葵提质增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青贮专用玉米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瓜菜开沟高畦覆膜栽培技术;番茄的育苗种植技术等13项新技术。建设6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展示。在县第二原种场建立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中心,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全面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节本增效。全县重点推广玉米茎穗兼收机、精量播种机、葵花联合收割机、牧草收获机、激光平地机、蓖麻脱粒机等大型机具,提高全程服务水平。全县各个乡镇都要成立一个机械化服务中心或服务公司,通过引进大型玉米联收机、牧草凉晒打捆等大型农业机械,提高服务质量和机械化作业水平。四是抓好管理服务创新。一要加快标准化建设。从今年开始,要建成《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业质量认证体系》三大体系,成立农业执法机构、监督检验机构、农产品检测中心,制定出全县农作物标准化生产规程,对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监控。提升品位,增强市场竞争力。全年力争完成其余8个乡镇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证。依托双福、潘胖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认证工作,2007年有机农业的认证面积要达到18万亩。二要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职能,活化机制,突出重点,提高效能。结合机构改革、整合资源,各乡镇要成立服务公司,鼓励和引导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三要加强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气象部门要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降低因灾损失。四要完善信息科技服务机制。今年我们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以科技承包为主要形式的有偿农业科技服务。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导到人。五是抓好资金投入机制创新。抓住国家实施“两减免、三补贴”的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等与农民政策的历史机遇,我们所有乡镇、涉弄农单位都要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资,改善农村整体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今年,主要涉及到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人畜饮水、黄河防汛、林业生态建设等项目,各单位要加大争取力度。
(二)优化品种结构,提质增效,全力抓好养殖突进
为尽快把畜牧业建设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全面提升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全力抓好养殖突进。今年围绕“支持猪、抓住羊、突破牛”的发展战略,全县牲畜饲养总量达到340万头只,其中羊的饲养总量达到300万头(只),出栏160万头(只),奶牛养殖达到10000头,肉牛饲养量达到9000头,肉猪饲养总量达到40万口,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畜牧业达30,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
一是在商品生产基地建设上有新突进。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一批绿色、优质、专用畜产品生产基地,一要坚持按区域发展的原则,重点是对经济实力好,资源优势明显的乡镇进行布局和建设,着力培植特色养殖,进而逐步形成规模大、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奶牛、肉牛、生猪、肉羊生产基地群体,为市场提供质量高、数量足的原料产品,确保生产均衡和效益稳定。二要加大畜牧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的建设,增加带动力,突出主导品种,做到专业场、专业户和专业小区相结合,依靠种畜购进和自繁相结合扩群,养殖大户达到5000户。在奶牛养殖上要重点装满现有的19个养殖小区,确保各奶站正常运转并实现赢利。大力引导农民消除养畜空白户,营造一个重点产业形成规模、重点区域形成特色、重点产品创出名牌的基地建设新格局。
二是在牲畜质量和效益上有新突进。
市场竟争的实质是产品质量和效益的竟争,因此要大力改良畜禽品种,肉羊以德美、澳美为改良父本,进一步深化“德寒杂交”模式,加快引种和扩繁速度,迅速加大改良面,提高品种质量和出栏速度,以肉羊杂交高效生产促进增收,实现持续发展。抓好巴彦淖尔市肉羊育种工作,在银定图、海子堰、塔尔湖3个育种乡镇确立8个育种场、15个育种大户,开展育种工作;沿110国道胜丰、天吉泰、隆兴昌、向阳、复兴、套海6个乡镇率先实施肉羊杂交改良,对6个区域控制寒羊种公羊配种,扩大德美种公羊的购进力度。加大羊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合理布局人工授精站点,做到面广、点多,今年要新增39个羊人工授精站点。奶牛开展冷配,统一从北京奶牛中心购进冷精,按照“六统一”管理办法,建立奶牛档案,完善配种记录,逐步提高奶牛质量。严格把好奶牛引进关,原则上以引入进口奶牛为主,杜绝劣质奶牛进入五原。肉牛引入高产的利木赞、西门塔尔、海福特品种的冷精开展冷配,迅速提高良种比例,良种率达到40%。新增猪人工授精站5个,人工授精率达到100。
三是在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上有新突进。
龙头企业是推进畜牧业生产的火车头,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做强龙头企业,搞活流通,铺接产业链。一要依托现有的四个屠宰加工龙头,与国内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结合起来,签订畜产品逐月购销合同,抓好产销衔接,与养殖签订订单,发展订单养畜,带动基地建设。依托蒙牛、伊利,带动奶牛产业的发展,建成并启动我县自己的乳品加工企业,形成企业和基地互促互带的良性发展格局。二要抓好组织化。今年重点要创造宽松环境,积极引导和培植农牧民自愿联合协作,分品分类成立协会,全县各类畜牧业专业协会以村为基础发展到50个。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鼓励、壮大和支持农村经纪人从事畜禽及其产品的流通,确保畜产品物畅其流。
四是在人工种草和秸秆加工转化上有新突进。
进一步树立“立草为业、以草兴牧、以饲兴牧”的思想,使人工种草走向产业化经营。一要以“为养而种”观念为引导,积极引导养殖户广泛开展人工种草;二要以“联片种草”为示范,每一个乡镇建1000-3000亩紫花苜蓿联片示范区;三要以“承包土地种草”为促导,草原站首先承包农户土地100-200亩人工种草,以试验效益促进农户种草,各乡镇也要承包农户土地200-500亩联片种植青贮玉米;四要以科技人员任务承包为手段,促进人工种草。全县紫花苜蓿种植5万亩以上,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秸秆加工转化,要实现传统饲养方式的全方位转变,全面普及“两贮三化”技术,今年全县青贮普及率要达到70,秸秆加工转化利用率要达90。
五是在全面实施科技兴牧战略上有新突进。
把科技创新和推广实用技术落实到畜牧工作的各个环节,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加快畜牧业由速度型、数量型的粗放式增长向质量型、效益型的集约式增长转变。加强对农牧民实用技术的培训,采取科技下乡等形式全年培训农牧民10万人次。发挥科技示范大户、科技明白人的作用,通过典型效应,加快实用技术的普及。要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乡、村、社、户四级防疫网络,完善兽医服务中心和咨询中心,聘请专家巡回服务。完善改良体系建设,加强改良工作,提高畜禽质量,增加养殖效益。完善奶牛风险保障制度建设,减少养殖风险。
六是在畜产品安全生产上有新突进。
一是要严格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加强种畜禽市场整顿,严厉打击炒假种、劣种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严格控制各类疫病的发生,牲畜五号病等重大疫病的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降低畜禽病死率。以实施“放心肉”工程加强产地、运输和加工环节的检疫、监督工作。全面实施免疫标识管理制度,加强兽药、饲料药物添加剂管理。三是逐步开展畜产品质量认证,完善监测管理体系。逐步将五原县打造成绿色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
(三)引进龙头,提升产值,全力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农牧业产业化其实质就是农牧业的工业化。从我县的农牧业产业化现状看,我县的农牧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保持传统粗放经营模式,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滞后,工业化水平和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方法,跳出“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传统思维方式,用抓工业的理念、机制和办法抓农牧业,推进产业化进程,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比较效益。一是要加强“原料”基地建设。要依托我县现有的农牧业资源,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思路,进一步规范完善全县各类养殖小区和生产基地,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建设好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类养殖小区的作用,进行专业化生产,扩大养殖规模,为加工企业提供充足“原料”。二是要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我县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和规模程度不高的主要因素就是传统优势产业和生产基地缺乏强的“龙头”带动和知名产品。因此,我们要按照“招、引、办、促”的发展思路,立足现有资源优势,依托农牧业生产基地,通过招商引资,落实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培育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驻五原,扩大农畜产品加工规模,开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生产系列产品。通过改革改组改造,优化整合县内肉食品屠宰加工企业,规范县内小型加工企业运营,促进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进一步促进现有四个屠宰加工企业,与国内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联系,争取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积极促成京原乳业项目,大力发展乳品产业。扩张富源、中基公司生产规模,做大做强番茄产业。整和双福、新原等面粉加工企业,提升粮食产业。三是要突出抓好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最基本模式是“公司 农户”,这个模式往往是企业占主导,农牧民占下风。我县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依然存在类似情况。为了抑制企业的“垄断”行为,减少农牧民的生产风险,必须建立起企业与农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扶持农牧民自愿参加的各类协会和中介组织,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要进一步规范企业与基地农牧户的关系和行为,使分散的“弱者”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变为“强者”,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政权组织优势和凝聚作用,探索建立以农牧户为基础,以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支部加协会”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风险基金,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建立起“合作共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与企业讨价还价的抗衡能力,提高合同履约率,保护好农牧民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四)坚持两场(厂)起家、一化推进,全力抓好农村组织化建设
一是加强农牧业市场建设。今年我们一定要抓好有形市场建设和无形市场建设。各乡镇要把精力放在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建设专业市场上来。沿国道的胜丰、隆镇、复兴、天吉泰、套海要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扩大和提升专业市场的规模、档次。胜丰、复兴要壮大西甜瓜交易市场,隆镇建立反季节瓜菜交易市场和活畜交易市场,套海要建立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天吉泰要建设全区最大的有机无公害瓜菜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小市场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同时进一步提升鸿鼎农贸市场建设水平,加强市场管理,强化服务功能,真正建成集贸易、休闲为一体的新型结合交易市场。
二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我县农民组织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这就要我们全县上下切实发挥好搞服务的职能,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为农民组织化发展争取更多的投入。按照“自觉、自愿、自发、互利”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其他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各类组织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帮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同时自觉按经济规律办事,不断提高经营水平,拓展经营领域,增强经济实力,从而进一步加快生产要素组合,把市场、中介组织、工厂由单一的购销职能向技术服务、信息传递、购销的综合职能转变,带动广大农民走向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工商、技术监督、种子管理部门要坚决打击农业生产资料假冒伪劣产品,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今年我们要进一步规范番茄、蓖麻、蜜瓜、奶牛、枸杞、改良协会的运作,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他们真正成为农民闯市场的桥梁。
(五)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环境,全力抓好农田水利、林业生态建设
一是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继续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的原则,实行乔、灌、草结合,封、飞、造结合,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以农田防护林和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为重点,巩固和完善“四区五线”的林业生态建设格局,全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5.6万亩(退耕1万亩、荒地造林2万亩、天保工程围封1万亩,三北四期1万亩,防沙治沙0.6万亩),全面完成历年补植重造任务。围绕林业产业化建设重点发展枸杞和小杂果。试验种植胡杨200亩,柠条造林试验150亩,仁用杏引种示范200亩。110国道绿色通道工程从今年开始,2007年全线完成,造林任务全部分解到单位,并要保证成活率,一包3年不变。全县斗级以上渠、沟、路全部绿化,并保证成活率,继续完善和推行造林直补机制,林业建设资金实行报帐制。
二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今年完成平地宿块面积50万亩、农田五配套7万亩,完成什巴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完成六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争取摩楞河集中供水工程的自治区立项,争取黄河中官湾险工续建,谢拉五险工治理工程。完成堤防戗台工程、清淤各级渠道保证今年的灌溉工作。
三是加快乡村道路建设。今年重点完成五原至什巴至海子堰、银定图五原至建丰农厂、五原至城南三级油路工程,从而实现乡乡通油路建设。
(六)加强培训、组织引导,全力抓好劳动力转移工作
在当前农村就业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多层次,多领域开拓农民就业门路,发展劳务经济。一是结合城镇化战略的实施,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外出务工经商,转移就业。首先要加强对农民培训,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切实增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和择业本领。其次畅通转移就业渠道。第三必须强化对农民工转移就业的组织领导,确保输得出,能致富。教育农民转变择业观念,抓住一切机会实现就业增收。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明确职责,通力协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进一步摸清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建立准确,详实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库和就业管理档案。规范劳务中介组织,形成一套完整的劳务输出体系,多渠道开展劳务输出,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人数要达到2.5万人。
副县长在全县整顿农资市场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篇6
张三 2012年10月2日
同志们:
在我县主汛期即将来临之际,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全县防汛暨气象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客观分析当前防汛和气象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防汛和气象工作,动员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靠实责任,扎实推进防汛和气象防灾减灾各项工作,确保安全度汛,为县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保驾护航。前面,县防汛办、住建局、气象局分别就全县农村防汛工作、县城防汛工作和气象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讲得很具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和气象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 防灾减灾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防汛和气象工作,对于维护民生、保障民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防汛和气象防灾减灾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举措来抓,积极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兴水利、除水害,全县防汛和气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从全县的地理、气候等情况综合分析,我县防汛和
气象工作形势不容乐观,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从地理气候情况来看,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势在必行。我县地形及气候条件复杂,山大沟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且山体、沟道和川台地均为质地松软的黄土,加之在7、8、9月的主汛期,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高强度短历时的局地暴雨频繁,极易形成山洪和泥石流。为此,做好防汛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势在必行。
从天气预测情况来看,做好防汛工作形势严峻。近年来,受全球性气候变化影响,极端灾害天气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反常性,对防汛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从气象部门预测的情况来看,今年全县夏季降水量约在160-180毫米左右,与历年平均值相比偏多2成,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暴雨洪涝灾害,极端气候将呈现加剧态势,防汛抗灾的复杂性、艰巨性将进一步加大,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从水利设施情况和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做好防汛工作任务艰巨。从前一阶段的汛前检查情况看,我们防汛工作中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群众思想麻痹忪懈。我县境内多年来未发生大的洪涝灾害,一些干部群众思想上产生了麻痹侥幸思想,对防汛工作的形势认识不清,防汛意识淡薄,措施落实不到位。二是全县防汛点多面广,且重点险段多。涉及一城(县城)、四线(109线、312线、兰白高速公路、兰秦快速通道)、四库、四工程、四沟、五十九座小型调蓄塘坝。三是防洪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全县各类水库的防洪设施数量少、标准低、蓄洪滞洪和抗御大洪的能力较弱;排洪沟多属自然洪道,防汛设施不完善,设防标准低,整体抗洪能力弱。四是河道行洪问题不容乐观。在洪道规划上我行我素,一些单位进行建设不留排洪道,部分农民平田建房挤占洪道,乱倒垃圾堵塞洪道,乱采乱挖破坏洪道的现象比较普遍。
面对严峻形势,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做好防汛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牢牢把握抗旱防汛和防御气象灾害的主动权,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安全度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突出重点,全力做好防汛各项工作
防汛工作时间跨度大、动态性强、涉及面广,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以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以人为本,科学防控,完善防汛抗旱体系建设,全力应对可能出现的水旱灾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重点要突出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落实防范措施,迅速开展险情隐患排查。今天会后,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管理职责,迅速组织人员,对乡镇所辖重点工程、重点部位、危险地段、危旧房屋及公共场所,进行安全度汛检查,做到不走形式、不留死角、不存隐患。水务部门要立即开展水利工程防洪度汛检查,全面排查水库、塘坝等工程存在的各类险情,及时落实除险加固具体措施,确保万无一失。住建部门要加强县城排洪道检查和在建工程的防汛安全监督,及
时消除防汛隐患。交通、水务等部门要组织人员对排洪、道路、桥梁和人饮工程等基础设施的防汛抢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汛期道路畅通和城乡居民生活不受影响。教育部门要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排危措施和紧急疏散预案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要提出具体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对校园周围的排洪渠道要进行彻底清理,切实做到有备无患。各乡镇要会同国土部门认真落实地质灾害易发地段的监测监控措施,做到早预报、早预防、早转移、少损失。特别要警惕突发性暴雨诱发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突出重点部位,全力做好防汛抗灾准备。县城防汛要突出抓好辖区单位的洪道疏通和三岔沟、六桥上下游等重点险段。水元乡要在整治开挖水阜桥排洪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严肃查处排洪沟内洗沙和倾倒垃圾的行为,确保国道109线的安全。理路镇要在巩固大砂沟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洪道内生活垃圾、生产废料、堆积物等影响行洪的障碍物再次进行清理,确保行洪畅通。石胡乡要高度重视大横移民点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华人镇要对侵占洪道的洗砂厂、高位蓄水池依法预以取缔。水库和现有的大小塘坝等都要加强管理,认真落实预警抢险措施,严格执行水库调度运行计划,坚决杜绝汛期超水位蓄水。引大灌区要抓好危险工程危险地段处理,搞好低洼泵房的保护和泄洪,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三是强化应急处置,认真抓好防汛措施落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扎扎实实抓好各项防汛措施的落实。一要抓紧修订完善防洪预案。县上的渡汛预案已下发,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全县防汛总体预案要求,及时修订完善水库、塘坝和受山洪威胁区域等防洪抢险应急预案,落实好预警预报方式、撤离路线、避险地点及灾民救助等措施,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汛预案体系,切实做到有备而战,战之必胜。县防汛办要根据工作职责,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岗位责任,提高应急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二要及早做好防汛抢险准备。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及早做好人员、物资、技术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贻误时机。水务、住建、民政等部门要加强对各类防汛物资的调拨储备,特别要对重点险工险段和病险水库的抢险物资,做到合理调配,足额储备,定点存放,决不能水淹家门再急用现抓。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加强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建设,搞好抢险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三要加大防洪执法力度。水务部门要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河道、沟道等行洪、排洪设施的管理,坚决遏制在河洪道管理范围内滥采乱堆泥沙、乱倒乱弃废渣、填沟造地等行为,维持正常的河道管理秩序。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要主动做工作,坚决予以纠正,确保行洪畅通。住建、交通等部门要对新开工项目严格实行防洪安全评估制度,进行防洪审查,防止人为防洪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
四要多方争取项目,抓好防汛工程建设。各乡镇和有关部门
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国家扶持、社会赞助、群众投劳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防汛工程建设,提高防汛抗灾能力。水务部门要继续完善水利建设发展规划,科学论证项目,积极争取项目,加快以河道治理、水毁工程修复和病险水库改造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切实增强工程防汛能力。住建部门要围绕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积极争取资金,逐步完善城镇的排洪设施,提高城镇防洪能力,确保城镇安全。
三、健全网络,全面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形势的变化和气候的变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已是各级政府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着力提高预测预报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是抓好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各乡镇和气象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防灾减灾现代气象业务技术系统项目和全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建设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自动气象站、气象电子预警显示屏、炮点维修升级等建设任务,着力构建集指挥、监测、传输、预警、服务、保障为一体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切实做到实时监测、提前预警、及时发布、快速响应,增强气象服务能力,提高气象信息覆盖面。
二是加快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气象部门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重点加强紧急
异常天气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加强农业气象预报尤其是关键农时的天气预报,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搞好各项农事活动。电视等公共媒体要加大对气象栏目建设的支持,固定播出时段,增加播出时间,提高播出频率,并切实落实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插播机制,确保气象预警信息及时传播。要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推进,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列为乡镇广播站播放的重要内容,普及气象短信服务,使广大群众及时获知和传播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采取防灾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三是加强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加强应对灾害性天气的应急预案建设,落实应急队伍,加强预案演练,全面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各乡镇要积极设立气象工作站,确定一名副乡镇长兼任气象工作站站长,确定1名兼职气象协理员。各行政村和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车站等重要场所要确定1名义务气象信息员,作为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气象部门要高度重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强化技术支撑,加强人员培训,规范运行管理,建立科学的人影监测、作业系统,充分发挥好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一旦发生突发气象灾害,乡村要及时将信息报告气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也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协作联动,迅速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灾情信息收集、灾害调查评估等工作。
四是着力加强科普教育宣传服务。各乡镇和气象部门要充分
利用各类媒体和宣传平台,通过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入开展各类气象科普教育、气象信息应用培训等活动,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气象信息运用能力。要加强对社区、乡村、学校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通过电视气象节目和电子气象显示屏等气象灾害预警传播载体,广泛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教育部门要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学生安全教学内容,农牧部门要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作为农村干部、农民培训培训和科技下乡的重要内容,增强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四、靠实责任,确保防汛和气象工作取得实效
防汛和气象工作责任重大,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组织领导,采取得力措施,保障防汛和气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一是工作责任要明确。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把防汛和气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工作责任制,层层靠实责任,确保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人。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加强督促检查,协调解决好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分管领导要牢牢抓住,盯住不放,把各项工作措施认真落到实处。各级责任人要对防汛准备、汛期抢险调度和防洪救灾的全过程认真负责,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协作配合要密切。县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
作,认真做好相关工作。水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和部门防汛工作的协调与督查;气象、农牧部门要搞好雨情、汛情预测预报和监测;民政部门要做好灾情调查和救灾工作;发改、财政、供销等部门要保证防汛资金和物资的调配供应;公安、交通、教育、卫生、电力、电信等部门要在做好本行业防汛工作的同时,积极为防汛提供服务和保障。宣传、文广部门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加大防汛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参与、支持防汛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是工作纪律要严明。各乡镇和县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严格执行防汛工作纪律,自觉做到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对防汛调度命令、指令、防洪预案、度汛方案等要坚决执行,决不允许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推诿扯皮、贻误战机。一旦发生汛情,要在第一时间向县政府和县防汛办报告。各乡镇和县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干部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决杜绝脱岗、漏岗、空岗现象发生。对履职尽责不到位,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县防汛办要对各乡镇防汛值班、领导带班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要在全县进行通报。
【副县长在全县整顿农资市场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副县长在全县高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09
常务副县长在全县统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25
副县长在全县财税审计工作会上的讲话10-27
副县长在全县国地税深度合作推进会上的讲话05-16
常务副县长全县财税工作总结表彰会议讲话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