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英语教学大纲

2024-05-23

人教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精选8篇)

人教高中英语教学大纲 篇1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 一. 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5 第二单元(The United Kingdom)Using language Sightseeing in London让学生了解英国首都伦敦的名胜古迹(Big Ben;StPaul’sCathedral;WestminsterAbbey;Greenwich;Highgate Cemetery)

二、教学目标(Teaching goals)1.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a.重点词汇和短语

sightseeing, available, delight, tower, royal, uniform, splendid, statue, communism, thrill b.重点句式

Worried about the time available, Zhang Pingyu had...P14 What interested her most was the longitude line.P14 It seemed strange that the man who had developed communism should have lived and died in London.P14 But she was thrilled by...P14 2.能力目标(Ability goals)

Improve the read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and enable the students to plan a tour around certain places.3.学能目标Learning ability goals Help the students know more about the historical sites in London.三、教学重难点(Teaching important & difficult points)

Help the students identify different kinds of tour and talk about the most interesting place for the tour and master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passage.四、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1、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读之前,教师设定阅读任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分析,讨论,最终解决问题。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交际法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提高听说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把有关英国的文本,图片等信息融合在课件中,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Reading 部分对The UK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关于英国的一些名胜古迹。

五、教具准备(Teaching aids)A computer and a projector.六、教学过程与方式(Teaching procedures & ways)Step I Revision and Lead-in

Talk about London with the students.T: London has been a capital city for nearly 1,000 years, and many of its ancient buildings still stand.Have you found any information about London? S1: The most famous sites in London are the Tower of London, Westminster Abbey and St.Paul’s Cathedral.But most visitors also want to see the House of Parliament, Buckingham Palace, which is the Queen’s London home.S2: Once, London was a small Roman town on the north bank of the Thames, but slowly it grew into one of the world’s major cities with more than 7 million people.Different areas of London seem to be like different cities.And it also has many big parks, full of trees, flowers and grass.Sitting on the grass in the middle of Hyde Park or Kensington Gardens, you are in the country, miles away.S3: Many people think that London is all gray, but in fact red is London’s favorite color.London is at its best when people are celebrating.Then the flags, the cheering crowds and the carriages and horses all sparkle in the sunshine — if it’s not raining, of course!However, it is often foggy.That’s why it’s called “fog city”.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and do the exercises after the passage.T: “Sightseeing in London” is about a Chinese girl’s first visit to London.It tells us how it would feel to visit London for the first time.Now read and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after the text.Step Ⅱ Reading

Task 1: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to get the main idea.T: Now please read the text and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Show the questions on the screen.1.How did Zhang Pingyu plan her tour? 2.What were the buildings mentioned in the text? What were they famous for? Who built them? What happened to them? Sample answers: 1.First, she made a list of the sites she wanted to see.Then she planed her four-day trip.2.The buildings mentioned in the text were: Tower, built by Norman invaders of AD 1066, it is a solid, stone, square tower which remained standing for one thousand years;St Paul’s Cathedral, built after the terrible fire of London in 1666, looked splendid;Westminster Abbey, contains statues in memory of dead poets and writers;Greenwich, the longitude line;Big Ben;Highgate Cemetery;Windsor Castle.Task 2: Ask the students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Sightseeing in London”.1.The Tower of London 2.St Paul’s Cathedral 3.Westminster Abbey 4.Big Ben 5.Buckingham Palace Show the following.(说明: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评说、文化背景介绍和生活体验等方法导入,激活学生相关的知识网络,使学生产生阅读欲望。)

Greenwich The second day The third day The first day 1.High gate Cemetery 2.The Library of the British Museum 3.Windsor Castle

Task 3.Ask the students find out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1)delight n.& vt.to one’s delight = to the delight of sb.take delight in with /in delight be delighted at /by /with be delighted to do sth.delightful adj.(2)remain vi & linking v remain---remaining(adj)---remains(n)After the fire ,very little remained of my house.剩下 Much work remained to be done.有待以后再做 I’ll remained to see the end of the game.留下 In fact ,the work remained unfinished.仍然是 The children remained listening.The Indian people remain in deep poverty.The remains of the ancient temple are worth seeing.n.残余物(3)thrill vt.&n.be thrilled at /with sth thrilling adj.(4)Worried about the time available, Zhang Pingyu had made a list of the sites she wanted to see in London.过去分词做原因状语= Because she was worried about ……

(5)It looked splendid when first built.时间状语从句的省略 =(when it was first built)

(6)It seemed strange that the man who had developed communism should have lived and died in London.It作形式主语,that 引导主语从句。

七、Home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review the words learnt in this unit.八、板书设计:

黑板的左边简要写出教学过程,右边写出在处理文章过程中出现的重点词汇,短语。左边:

1.How did Zhang Pingyu plan her tour? 2.What were the buildings mentioned in the text? What were they famous for? Who built them? What happened to them? 右边:

(1)delight n.& vt.to one’s delight = to the delight of sb.take delight in with /in delight be delighted at /by /with be delighted to do sth.delightful adj.(2)remain vi & linking v remain---remaining(adj)---remains(n)After the fire ,very little remained of my house.剩下 Much work remained to be done.有待以后再做 I’ll remained to see the end of the game.留下 In fact ,the work remained unfinished.仍然是 The children remained listening.The Indian people remain in deep poverty.The remains of the ancient temple are worth seeing.n.残余物(3)thrill vt.&n.be thrilled at /with sth

九、教学反思:

1.本堂课对词汇的处理有成功之处。上课时我在每个教学环节根据语境,巧妙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对相关词汇的注意,然后通过英英释义,或多媒体呈现,并写在黑板右边,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词汇。例如remain我列出一些例句要学生自己去归纳它的用法,而不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

2.本堂课学生能跟着教师的步伐,参与教学活动,但是,活动形式还是有点单一,主要采用了问答式。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观念,积极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合作学习、快乐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发展、学习兴趣和个性的培养,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只有这样英语阅读教学才能更加有效

人教高中英语教学大纲 篇2

新课改后, 与听、说、读、写相比, 语法教学在各级各类公开教学中已逐渐被淡化, 似乎难以“登堂入室”, 仅在讲评练习试卷中单项选择等题目时方能见其身影。由于不同流派对语法教学各执一词, 使其长时间处于备受争议的地位, 语法教学并未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些教师虽然在理论上对语法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却不知道如何下手, “换汤不换药”是目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有鉴于此, 该文通过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语法板块进行分析, 希望以此帮助英语教师更好地解读教材, 进而就如何以课文为载体实施语法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1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安排的理论依据

1.1 布鲁纳发现学习

布鲁纳主张发现学习。他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 正确地说, 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来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他认为, 发现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方式, 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发挥学生的智慧的潜力, 促使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 学会探究学习方法。因此, 他主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亲自去发现所学的知识和规律。传统教学的讲解式会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张假设式教学, 由教师提出问题, 提供材料, 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得出结论和原理。

1.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奠基人皮亚杰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 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 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 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 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 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语法板块都是采用呈现-发现-归纳-演绎-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而其板块的安排是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 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充分体现了布鲁纳的教育理念和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的思想。

2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解读

人教版高中英语语法板块的的安排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来编排和设计语法项目的, 它体现了下列特点:

打破了单纯以语法结构为主要脉络组织和安排教学的模式, 采取了话题、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编写思路;即每个单元都有设置topics, Functional items以及structures, 把输入输出紧密结合起来;

以不同的主题作为组织教材的线索, 一个语法项目可能分解在几个主题中呈现, (如定语从句既出现在必修一的第4, 5单元也出现必修二第5单元中) 也可能在一个主题中同时出现几个语法项目 (如:同样是描写人物:必修一第5单元, 必修四第1单元) ;

提倡发现式学习方法, 采用的呈现-发现-归纳-演绎-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材中的语法项目以一定的情景呈现, 先由学生自己发现新的语法现象, 再由教师引导他们归纳出语法形式和功能, 并加以运用;

侧重语言意义的理解和运用提供非交际性语言活动、交际性语言活动和任务型活动来巩固和运用语言;例如必修一第3单元“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 2”体现了语法为交际服务。

2.1 语法教学的模块分布

语法不仅包括了新课标要求掌握的全部语法项目, 而且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语法项目, 语法项目先在必修阶段集中呈现, 以便于教学, 并且不断循环反复, 可帮助学生巩固并加深理解, 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如表格1所示:模块1-5基本上包括了高中阶段的所有语法。模块6—8除增加新的语法点:虚拟语气外, 主要是循环再现高中的主要语法。模块9-10通过句子成分 (主谓宾定状补) 深层次复习初高中的主要语法项目, 且介绍了独立主格结构和句子分析等, 以便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法基础。并以语篇的角度让学生掌握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 让学生通过各种练习, 活动和任务去复现, 对比归纳, 拓展和加深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法要求。

2.2 语法教学的单元设置

单元的重点语法项目主要在阅读篇章reading中呈现, 此后在语言学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中, 有专门的语法教学板块 (discovering usefulstructures) 和 (revising useful structures) 要求学生对阅读篇章中呈现的重点, 语法项目进行学习, 探索, 实践和运用。

语法练习的设置一般按照从简单的语法项目辨认渐渐过渡到稍微复杂的控制性练习和指导性练习, 最后要求学生在实际的交流中使用语法。为了加强对语法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 增强学生对语法运用的能力, 在学生用书的后面的每个单元的练习册部分也设置了专门的语法教学板块 (using structure) 。复现重点语法项目, 加深学生对语法项目的理解和认知,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把此部分整合到学生用书的语法教学中去。整个语法安排体现了三维语法教学模式:呈现语法点-操作实践-交际运用。

2.3 教材语法练习和活动分析

教材语法板块部分包括了各种的练习和活动, 这些练习和活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 基于语法形式的练习

引导学生从观察, 发现语言现象到归纳, 分析语法结构, 然后还要运用总结出来的规划作一些相关形式的练习。

2) 基于语法所传达意义的练习

(1) 语法练习都提供了具体的语境, 和语法项目表达的语言功能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从而加深对语言项目所表达的语言意义的理解。

(2) 练习的具体形式包括补全句子或对话 (见模块一第3单元语法活动二) , 选词填空 (见模块一第3单元语法活动一) , 看图回答问题 (见模块一第3单元语法活动二) , 翻译 (见模块一第3单元语法活动三) 等。

(3) 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对教材中所提供的练习形式进行总结, 也可以用其他的练习形式来达到巩固掌握特定的语法项目的目的, 这样在教授新单元中的重点语法项目时, 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各种各样的语法练习形式, 学生不会感到枯燥, 也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举两得。

3) 以交际为目的练习使用语法活动

(1) 这些语法活动都提供了一些真实的或者类似于真实的任务型活动来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从而解决一些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2) 活动的形式包括做一些小游戏 (见模块四第5单元语法活动四) , 讲述或者复述故事, 情景对话等。

(3) 研究这些活动, 有助于教师自己设计出符合学生水平的语法练习, 帮助学生学会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所学到的语法知识, 从而来真正实现语法教学的交际运用。

3 语法教学策略分析

教师在使用该教材进行语法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下列三个方面:

3.1 明确语法教学的三维目标 (意义, 结构和用法)

教师在教授语法时除了要关注语言的形式外, 还要在完成课本句子层面的语言练习要求的基础上, 实现语法练习所应达到的传递意义的交际目的。此外, 教师应利用课本和课外大量的真实语境, 组织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和写作来掌握包含语法项目的各种语言材料。

3.2 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授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法过程中, 应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该语法在传递意义和形式结构以及功能上的特点, 组织语法材料的真实运用。让学生的智力活动参与到语法练习中。如果采用真实的语言材料、环境, 学生在掌握形式的同时也就可以通过前后的语境来了解它的意义和用法了。

例如必修三第1单元情态动词语法教学:在教授may、must、might、can等情态动词时, 教师可以先精讲词语的含义, 然后将它们置于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口、笔练习掌握。例如现在很多学生都喜欢玩一个注重逻辑推理能力的“杀人游戏”, 如果能把游戏与语法教学结合起来, 课堂就比较有乐趣。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玩此游戏, 分别设置一名法官、两名警察、两个杀手和多个平民。让学生应用情态动词的一些相关句子找出杀手。如:Who can be the killer?You must be the killer?You can be my partner.等句子。在游戏过程中, 学生能深化对这些语法点的理解, 为他们在以后的语言交际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奠定基础。

3.3 语法教学趣味化

受传统语法教学观念以及传统语言材料的影响, 语法教学一直是枯燥乏味, 呆板死记。碰到规则繁多的语法, 学生更是望而生怯。所以, 教师在语法备课时应多动脑力, 是规则简易化, 达到易记而有趣的目的。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第4单元定语从句教学为例:定语从句是高中的一大重难点, 规则繁多, 学生掌握的支离破碎。尤其是针对:何时只用that不用which, 这一问题时, 学生更是一脸茫然。多数教师一般是让学生记住以下规则:

1) 先行词为much, little, none, all, few, every (thing) , any (thing) , no (thing) 等时, 通常用that。

2) 当先行词the very, the only, the same等修饰时, 通常用that。

3) 当先行词被形容词的最高级修饰时, 通常采用that。

4) 当先行词是一个既指人又指物的并列词组时, 通常采用that。

5) 当有句子中有who或which时, 通常用that。

6) 当先行词被序数词 (包括last, next等) 修饰时通常用that。

这么多条规则学生总会丢三落四, 若是教师稍微花点心思把规则简化, 学生必牢记。如:趣味性的以网络红人凤姐 (学生大都熟悉) 为例:凤姐其貌不扬, 但是曾发出申明:其对象必须富二代, 高学历, 否则没戏。教师以此为例简化成“二代特高有序”, 其中“二”指先行词既是人又是物时。“代”指先行词为不定代词。“特”指先行词被特指的the very, the only, the same等修饰时。“高”指先行词被特最高级修饰时, “有”当有句子中有who或which时, “序”指先行词被特序数词修饰时。这样学生就会掌握的很牢了。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语法板块, 旨在希望教师在语法教学实践中, 要善于利用教材, 灵活使用教材, 合理开发教材, 通过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语法教学模式, 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语法的应用能力。《新课标》倡导语法教学要从用的角度出发, 重在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不能局限在语法自身的范畴内, 而必须与逻辑思维, 语言意识, 篇章语境, 题材体裁, 词汇用法和文化联系起来。英语教师要正确领悟新课标和大纲的要求和理念, 在进行语法教学时应有强烈的搭建支架的意识, 在呈现—发现—归纳—实践—活动等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的语言情境, 还学生语法知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在一个充满真实、趣味、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掌握语法知识。

摘要:针对许多英语教师在语法教学方面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 该文通过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语法板块的分析, 希望以此帮助英语教师更好地解读教材, 有效地实施语法教学, 进而就如何以课文为载体实施语法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从而促进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法教学。

关键词:语法,语法教学,教材解读,语法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Thornbury S.How to Teach Grammar[M].Edinburgh Longma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1999.

[2]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崔刚.语法教学理论与实践[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7 (3) .

[4]何广铿.英语教学法教程—理论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

[5]林小玲.再论英语语法教学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中小学教育, 2011, 26 (12) .

[6]项书涟.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法英语教学[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 (10) .

[7]许蓉.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与思考-以人教版model4unit2working the land (Grammar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2 (10) .

[8]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浅谈人教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词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93-02

词汇是语法、语句、语篇学习的根基。学生只有在理解了单词意思并能加以运用的基础上,才能对英语进行系统完整的学习。然而,如今的高中英语教学,学校和教师大多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应付考试而对词汇的讲解一笔带过,导致学生的英语基础不牢固,学习效果不理想,最终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种本末倒置的情况,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真正重视词汇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推动高中英语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弊端

高中英语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更重要的是教学学生体会英语的魅力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英语教师或忽视词汇的重要性,或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或不注重词汇环境的创造,导致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一)词汇教学薄弱

根据新课标改革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为完成学校的教学指标,教学的功利性较重,常常不注重词汇的讲解,缺乏词汇教学的责任感。词汇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导致学生在词汇发音、拼写、情境运用中出现大量的问题,造成英语学习的脱节,给后期繁重复杂的英语学习带来困难。

(二)缺少词汇环境

词汇集音、形、义三种元素为一体。在教学中,只讲解英语单词的发音、拼写,而不注重将单词运用到相应的场景中,学生不能在具体的英语环境中体会到词汇的不同含义,导致词汇运用出现混淆,在考试中经常出错。

(三)缺乏学习方法指导

单词学习更多的是为阅读、写作奠定基础,需要大量地记忆和不断地重复学习。这词汇学习中,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记忆方法进行指导,大部分学生采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单词记忆的效果甚微,且容易遗忘,学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单词记忆的效果却不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教师不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没有按照学生的记忆规律去引导学生学习记忆单词。

(四)学习效果评价方法单一

目前,对学生英语词汇的评价和检验方法比较单一,多采用听写、默写的方式。对学生来说,这种方式显得既枯燥又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这种方式只能对暂时记忆的检测有效,对学生长期综合的词汇记忆能力并无太大作用。

二、改善英语词汇教学现状的策略

(一)重视音标的学习

词汇学习的首要步骤是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出单词的发音。要提高高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需要重视音标的学习。但在不少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对音标的教授通常是一带而过,学生只跟随教师的发音认识单词,而对音标的发音一无所知,经常出现单词发音不准确、不地道的情况。而错误的单词发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听力水平,进而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不断纠正自身的英语发音,提高语音水平,还要重视对学生单词发音的培训。

(二)联系词汇情境

学习词汇最重要的是联系词汇运用的情境,将词汇嵌入相应的生活场景中,能够对英语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submit这个单词时,意为“提交、呈交、服从。单词意思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记忆。可联系相关的词汇情境在进行教学。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教授词汇课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比如可采用联想法、同义或反义法,来增加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例如delight这个单词,意为“快乐、高兴、喜悦”。

(四)采用多样化的考察形式

在考察学生的单词记忆和理解能力时,可采用多样化的检测方式。教师可利用单词互猜、选词填空、单词连线等方式,根据单词意思和语境选择正确的单词填入题目中。在实践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单词学习和记忆能力。

三、结束语:

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单词的音形义和学生的记忆规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要做到让学生既能掌握词汇的学习方法,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又能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威.浅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84.

人教高中英语教学大纲 篇4

关键词: 英语词汇 学习策略 词汇教学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语言学习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学习词汇的活动,是词汇的听、说、读、写、译等形式中的学习和运用。新西兰的Nation,I.S.P.在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一书中指出,语言学习者在输入性输出性语言使用方面的许多困难都源于词汇的不足。可见,词汇学习直接影响语言学习的效果。然而,词汇教学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教学方法方面传授重于学习;在教学内容方面单词重于词块;在学习方式方面诵记重于理解;在目标检测方面测试重于运用。现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本人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方面

在阅读课堂上,大多教师习惯于先逐个引出生词和短语,并逐一用英语或用中文解释,然后叫学生阅读段落并给出段落大意。从表面看,教师对词汇的解释可以帮助学生学生扫除阅读过程中障碍、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实际上,教师的劳动剥夺了学生体验学习过程,阻碍了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策略并逐步成为独立读者的进程。

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导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新课标》中的词汇八级目标中明确表示要求学生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这就说明《新课标》注重 “学会”,提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单词(理解和掌握单词的词义、用法、搭配等)。因此,教师应尽量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词汇学习的任务,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单词。比如说,在对Journey down the Mekong这篇课文分析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第二段中主要生词都与王薇的“固执”有关,而且上下文有足够的信息支持学生对部分生词进行独立的猜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浏览短文,找出可能描写王薇性格的词汇,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利用上下文猜测生词的词义。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利用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进行词义猜测的策略,体验词汇学习的过程和掌握词汇的喜悦,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二、教学内容方面

单词听写是我们检测学生对课文生词的理解和记忆,在听写中,有些学生听写成绩很好,但在句子翻译的时候却会把“感染病毒”翻译成“infect the virus”等。这就说明学生在词汇学生中虽然掌握了生词的词义,但并没有理解与掌握生词的用法等,影响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孤立地学习并记忆某一个生词的读音、含义和拼写仍然是学生常用的学习方式。学生通常通过背诵生词表来学习和掌握词汇。因此他们在应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容易出现语言表达不准确的现象。

长期以来,语言学习被认为是对语法规则的掌握和单词的积累。针对这一现象,词汇学派提出了词汇短语的概念(即词块),认为词汇短语才是语言使用者内化知识的基础,并提出在外语学习中应注重对词汇短语的掌握,以达到熟练使用目标语言的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以词块作为整体单位进行学习。这样便于学生在使用时整体提取,保证了学生语言输出的准确度,大大压缩了语言处理的时间,提高了语言的流畅性。

三、学习方法方面

我们在阅读或复习课文时,不仅要重于理解,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词汇最本质的中心概念。Nation认为,词汇教学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词汇学习的负担。如果学习者关注一个词内在的中心概念,那么该词的每一次出现都将是对该词的一次复现。这样就可以提高该词的复现率。因此,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明确理解词汇重于记忆词汇,促使他们重视对词汇中心概念的把握。比如在复习Module3 Unit4的复习含有spread的句子,如The news spread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 fire spread so quickly that many people had no time to escape.时,学生普遍认为“spread”是“蔓延、传播”的意思,而忽视了它最本质的中心概念:to increase,or be increased,and affect more and more people or affect a larger area. 因此,教师不仅启发学生根据不同语境理解该词不同的含义,更要引导学生关注单词的中心概念,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词义。

四、目标检测方面

《新课标》对八级词汇目标的描述中指出,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以及在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用词汇给食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可见,新课标提倡从用的角度出发学习词汇。有的研究者也指出,对于刚学过的词汇,加深记忆的最好方法是在表达中运用,学用结合永远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输入性(听、读)和输出性(说、写)应用。例如在教Module 6 Unit4 Global warming 一课后,先引出我国之前发生的雪灾、旱灾等话题,要求运用本单元的一些词汇,如:in consequence, catastrophe,huge quantities of , at risk 和make a difference等写一遍作文,并以黑板报或校刊的形式,展出学生的作品,促使他们相互学习,分享学习成果。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语言使用中巩固和深化词汇知识,并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安福勇。词汇教学新模式--课堂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39):15-19.

[2]Nation,I.S.P.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4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6

人教高中英语教学大纲 篇5

周至四中 张荣利

众所周知,高三这一学年里,英语教师既要完成高中英语第三册的教学,又要带领学生进行会考、高考的复习备考,再加上我们农村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差,要让学生在一年内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可谓任务紧、压力大。那麽,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教学呢?

分析历年考题后,我们会发现,高考、会考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都突出以测试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原则,形成了以篇章阅读为主的试题布局。说到底,高三复习最终目的是提高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新课教学与单元复习同步进行.--------以新带旧,复习总结

边进行高三的课文教学,边对高中的内容如语音、词汇、语法和惯用法等语言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和系统化训练。每单元除精选课本上的词汇、语法、填空或阅读理解习题进行即时训练外,还结合高考第一轮复习资料《创新设计》上高三部分套题对学生进行反馈训练。这些套题为每2单元一套,包括短语翻译15个,单词拼写10个,句形转换5个,单项选择15题(基本包括本单元主要语言点)、完型填空1篇。同时适当穿插语法专项、句型翻译、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强化习题,印发一些范文让学生背。并告诉学生:词汇、短语的学习不能脱离语篇。要求同学通过诵读课文、范文,试着造句加深对词语与重点句型的印象。

二、加强词汇教学,积累语言信息.---------稳固根基,加强交际应用

在平时教学中对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将零散的、孤单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已学知识网络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摸索出、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提高复习效率。比如:

(1)“点”: 归纳常用、常考重点词汇的基本用法、语法特点、适用条件以及相关知识点,特别是一些使用频率教高的动词,如 need, consider, suggest, expect, prefer 等。例如 suggest, 可表示“建议”,也表示“暗示”“表明” 等意义;还有suggest doing的结构, 以及做宾语从句时要用虚拟句型suggest that sb.(should)do 的结构,而作“暗示”、“表明”时则要用陈述语气;据此还可以联想到所带宾语从句中用虚拟语气的相关动词insist, demand, order, advice等。

(2) “线”:对有共同用法特点的词汇进行归纳、串联,形成知识链。如,既可作实义动词又可作系动词的词有:sound,smell,taste,get,become,turn,grow,come,fall,go,remain,look,appear,seem等。又如常用动名词(不能用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有:mind, enjoy, finish, imagine, suggest, avoid, practise, delay, appreciate, risk,等。

(3) “面”: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培养发散思维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对搭配能力强的词汇在复习时让学生先进行归纳复习。如复习Put用法时,马上想到Put away,put aside,put sth.in order,put on,put up with,put through等 。再区别记忆。

(4) “分”: 英语近义、同义词的学习和归纳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强语言的使用能力。如在复besides 用法时,可以联系except, but, except for, except that, but for, apart from, other than 等词汇的词义区别和用法。再如: dress, be in ..., put on, have on, wear等词汇都可以表示“穿戴”,但他们的意义和用法的区别在哪?

(5)“合”:正确处理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关系:

要摆脱语法束缚,就得学好语法,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现行教材强调交际和运用,可是交际并不排斥语法,我们不能孤立地谈交际、阅读,更不能片面地教语法。这是两个极端。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交际,就是用来交流思想和看法的,很难想象一个满口病句错句的人能把他自己的思想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适当的语言形式(即语法)应在运用中、在篇章阅读中让学生不断体会,进行自我总结,再由老师简要归纳,最后为学生所掌握。

三、检测:

实施单元训练和月考制度。单元训练每单元学完进行一次,重点是对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写作的考查,测试时量不超过45分钟,题量为一张8开试卷纸(双面)。

四、专项突破

单项选择

1、这种题型知识面考查范围较宽,要通过上下文中的暗示,附加信息掌握语境,正确推测对话双方的关系,选择符合西方文化习俗的正确答语;

2、在题中加入插入语成分、或故意打破句子的结构和平衡、或故意前置增加迷惑性;

3、句子结构题:考查强调句型、倒装句型、省略句型;

4、习语搭配型:提高区别相近习语混淆的能力;

5、逻辑题型:考查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选择恰当的连词;

6、将基础的语法、时态融入特设的愈境中,这时附加信息对答案有直接的影响;

完型填空

完形填空实际上是从词汇、语法、篇章、语境和用英语思维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所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训练学生做完形填空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1.充分利用首句信息,掌握文章大意;

2.利用同位结构、破折号、上下文对词汇、词组进行推测;

3.掌握全文基本时态;

4、利用语篇标志解题;

语篇标志即:表明语篇内在联系的词语。如表示结构层次的firstly ,secondly ,finally等;表示逻辑关系的thus, therefore, so ;表示改变话题的by the way ,on the contrary,;表示递进的besides, what’s more ,further等;表示时间的before, after, so far, meanwhile ,later等;

5.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

6.利用词性和词语辨析法来解题;

7.利用文化背景和生活常识解题。

高考完形填空所选文章都堪称精品,其逻辑必是上下贯通,其脉络也必是井然有序,令人信服。因此,做完完形填空以后,应从文章的内在逻辑入手,看所选答案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能自然融入整个语篇,如果有游离于文章主旨之外或与整篇文章的逻辑相矛盾的答案,就需要重新理解、修正。

阅读理解

阅读能力一直是高考英语测试的主题,完型填空题也是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尽量采用整体教学法,注意培养学生的下列能力:

1.理解文章主旨大义的能力;

2.获取课文中重点细节的能力;

3.根据上下文、词缀推测生词词义的能力;

4.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提供的线索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5.理解文章基本结构和逻辑关系的能力;

6.理解作者基本意图和基本态度的能力;

7.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的能力;

8.理解指代关系的能力;

9.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

10.预测下文的能力。

在进行专项复习中,让学生限时阅读,培养他们快速阅读的技巧。对于学生无法读懂的文章,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对语义的解析,使同学理解语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主旨大意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同时,课外给学生一定的阅读量,使他们熟悉各种体裁的文章,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注意文章的时效性,题材的多样化。特别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与饮食,环保与节能内容的文章。

短文改错

1、检查是否“三一致,”即:主谓一致,指代一致,时态一致;

2、平行结构的一致:由and,but 连接或是比较状语结构是否前后一致;是否该省略“to”;是否是并列谓语;

3、用词的准确性,是否夹杂了文化差异;

4、并列与转折: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连词;

5、逻辑推理与语意呼应:上下文的语意是否一致;

6、介词、动词是否搭配一致;

7、冠词是否恰当,是不是零冠词;

8、形容词是否正确,是原级、比较级还是最高级;

9、名词的数与格;

10、注意隔行句(每行只有一个错);

书面表达

写作的过程与达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高中的整个课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每篇课文中的典型句式和表达好的句式。在高三的作文讲解中,也要重视对学生组句成文、文法知识、各种文体的行文方法的指导和对学生进行范文引导和习文点评。同时通过汉译英、词语造句的练习来强化学生对句法和文章结构的理解与认识。这样,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逐步积累题型训练经验、获得答题技巧,提高语言交际运用能力。以下是注意事项:

1. 加强遣词造句的训练。把握五种基本句型结构,避免中式英语,力使句子语言生动、精练;

2. 练习篇章写作。循序渐进,仿写、改写、缩写、扩写,正确使用过渡词语;

3. 规范使用大小写和标点符号,避免非文字信息的丢分;

4. 注意人称、时态的一致和文章格式;

5. 学会审题,思路清晰,拟好提纲,避免要点错漏;

6. 字数适中,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五、考前训练

专项训练结束后,再进行NMET的适应性训练。训练学生审查试卷和填涂答题卡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适应考试的能力,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发挥正常水平。时间分配上,建议单项选择用12分钟,完型填空用18分钟,阅读理解用40到45分钟,单词拼写和改错题用10分钟,写作(包括阅读填空)用25到30分钟,填涂答题卡用5分钟(建议每做完一个大题填涂一次,避免出错和没时间填涂)。

总之,高三的教学重点就在于通过第一轮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归纳、整理、深化,第二轮的专项训练和第三轮的模拟训练,完成由知识向应用能力的成功转化,使学生具备参加高考的能力和取胜的信心。

人教高中英语教学大纲 篇6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们一生不断创新、进取的不竭动力。一个人一旦形成一种自觉的稳定的内动力,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进入初中后,我想没有一个学生是真的不想学好英语,只是他们英语基础比较差,自己丧失了信心。但是,他们都决心在初中这三年,把薄弱的科目补上去,都希望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因此,他们的学习欲望是十分强烈的。帮助学生树立“不怕苦,不怕疲劳,不怕障碍,不怕失败”的坚强意志。鼓励他们不仅要做学习的智者、方法的贤士,更要做精神的勇者、意志的勇士。让各种考试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要有鼓足干劲,一拼到底的拼搏精神。

事实证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的态度,使其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会使教师所付出的劳动事半功倍!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重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就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英语,如何理解英语语言学习,了解和掌握英语语法结构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些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缺陷。因此,老师不能只注意灌输知识,搞一言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呢?

1、帮助学生克服“记单词难”的关卡

学生词汇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做题质量的高低,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以及做题速度的快慢。但是,如何记住这么大的中考词汇呢?首先,我认为非常有必要花一定时间专门训练学生的拼读能力。通过复习字母组合,辅音字母的发音规律及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的发音,使学生建立音、形结合的概念,做到会写就会读。其次,词汇复习在初三总复习阶段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词汇复习的枯燥性,增加其趣味性、科学性。我尝试利用同义词与反义词,如复习read这个词,我就把与“看”有关的单词,通过这样的排列对比,学生就比较容易记住单词。还有一种我较常用的方法,就是把一个词及与其有关联的词组归纳在一起比较。这一方法,对初中学生特别有效,在复习阶段尤其如此,并辅之以适当的练习,使学生有种新鲜感。这些方法,让学生从纵向、横向及各个方面将词汇的雪球越滚越大。

2、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

多年来,在中考中,英语听力都是一个容易得失分的环节。在帮助学生记单词的同时,也通过多听一些听力材料,只有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总结与积累听力的背景知识,还有在对日常生活用语方面的积累,用心体会生活,从生活中的听、说、读去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除了增加词汇量,还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学生刚开始做练习时有些困难,所以训练前,可以先给学生复习有关知识。这样通过实践和努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因此,在教学中,我不停反思、探索行之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听力学习能力。

3、加强英语阅读能力

平时我们都爱看小说、杂志和报纸,所以提倡多看些课外的与英语有联系的杂志或读物。在新课标的精神下,学生的阅读篇章越来越长,词汇量也不断增加,这就给缺少背景知识的乡镇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消化多而繁琐的单词,从而难以理解文章的内容,针对这些现象,我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通过教材提供的题材各异的文章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扩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同时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积极带动学生去思考文章的内涵,形成自己的观点,体会到思考的快乐。让他们走出课文,深入自己,深入外界,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英语综合能力。

(2)着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技巧和合理的阅读速度的能力。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如寻找主题句、猜测词义、推理、跳读、略读等阅读技巧来获取信息。同时,根据不同的文章题材,整理和归纳部分阅读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文章。针对不同体裁,抓关键信息。如说明文,科普读物和小品文等,首句通常为主题句,其余的句子都是围绕主题句进行说明或阐述;新闻报道的首句通过概括整个事件;幽默小品等的末句往往含蓄,要仔细品味。

平时在训练阅读理解中常用的方法是:先看短文第一句或第二句,因为英语短文开头往往是概括型的。学生看完之后,就知道该文涉及到什么。然后直接阅读所有题干,并划出关键词。比如一些术语,数字,专有名词等,再通读全文。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十分省时间,且在阅读中可以有重点地读,对提高阅读速度和答题准确率有一定帮助。

在讲评阅读理解时,不是单纯对答案,而是帮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整体理解文章以及理解信息形成内心思维构造能力。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长难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阅读信心和毅力,使他们尽快适应中考较长文章和多篇文章快速阅读的要求。

4、巧学英语写作

限时模拟写作训练,加强考生临场应变能力。每年中考的作文分为小作文和大作文,知识复盖面广,这就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必须注意速度和节奏,而中考书面表达从时间分配上看,最多也只能是25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必须在这点时间内完成书面表达,并且意思连贯,无严重的语法错误。可以给学生做一些具体的练习题,每周五布置下周要练习的文体,让学生看懂上面的指导语,做对应练习,对照答案自己修改,把该记住的一些套语记住。摘抄出普遍性的错误,抄到黑板上,让全班一起纠正,同时也暗示是哪位同学的错句,其目的是给本人以深刻的印象,下次一般不会犯类似错误。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是对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作为教师,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定全方位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三、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安排好教学和复习

每个学期初,教师要先根据内容和课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上课计划,并注意上课内容的系统性。例如,语法内容在授课过程中一般都是化整为零,分散在各课,在复习时就将他们聚零为整,把几种动词时态放在一起复习比较,表示相近意义的结构放在一起进行识别。同时,还要处理好初中教学与高中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教学环节中恰当地渗透中考信息。

人教高中英语教学大纲 篇7

一、建构主义理论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在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下,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逐步加深。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符合当前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与此同时,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建构主义理论能够有效的指导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英语写作和普通写作一样,都需要构思、写作、修改等基本步骤,而整个写作的过程便是思考与探索的过程,没有哪个好文章是一次成型的,要想使写作的内容更加连贯、充实且饱满,就必须具有精益求精的精神,经过不断的推敲与思考,才能形成一篇文章。因此,英语写作的过程很复杂,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积极性,并且需要实现“合作”即语言、学生以及教师三者之间的交互行为。所以,高中英语写作与建构主义理论所具备的基本特征相符合,以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很好的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从而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提高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以最终提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协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 一) 创设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以使原有的知识基础与新的学习内容相联系,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强调将听说读写能力有机结合,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与写作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比“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在写这一题目时,首先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从而搭建与学习目标之间的支架;然后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生活中因环境污染所遭到破坏的场面,而后将问题列出,Why do people nee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How to protect theenvironment? 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然后自由回答以上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自身的知识。

( 二) 开展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要将协作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从而为意义的最终构建奠定基础。新课标中强调,要注重开展交流与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当代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知识,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能力。比如为了教育学生不要沉迷于网络,教师可以拟定如下写作题目: “Why should we not play computer games?”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并将每小组的结论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在讨论交流后,就能够初步形成对写作内容的构思。在写作完成后,教师可以采取随机的形式将收上来的作文发到学生手中,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让每小组评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并说明原因。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发现他人写作的优势,从而能够更好地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与此同时,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用英语进行讨论交流,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 三)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认为学习具有积极性与建构性,建构知识的意识是建构主义的根本出发点与最终目标。建构意义的主体是学生,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知识的构建,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并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索求知的精神。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写作的整个过程是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通过写作来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而二者相互作用的实现要依靠学生的主动构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要求教师要充分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机会,使学生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学会学习并乐于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并发挥自身的主动积极性,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使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例如,以“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为题进行写作教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讨论发挥,写完之后进行小组互评,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总结,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构建。

( 四) 营造课堂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的场所,因此,课堂教学的环境应遵循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这一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提供各种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改变以往将信息资源作为教参的教学行为,要更多的以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为主,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例如,写一篇关于“TheEarthquake”的作文,教师先将地震相关方面的主要资料进行整理,然后简明扼要的总结出几大点,以作为学生写作的方向,并将完整的资料提前分享给学生,这样在写作时,学生就可以突破以往全命题写作的束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积极性,并有创造性地创新文章内容,从而就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自主、自由与快乐。

三、总结

人教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究 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词汇教学 策略 感官形容词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材自2012年投入使用以来,教师们一直在探讨针对新教材的教学策略。这些讨论多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出发,调控学习者、教师、学习环境等变量,以提高教学效果。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最新成果,从原型理论、认知语法、认知隐喻、标记性、语义场及儿童习得规律六个方面探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作者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十所小学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调研时,还验证了小学生英语学习对其汉语习得的影响。词汇教学主要考察感官形容词,因为它是语言和认知的原生态形式[1],学生应该较好地掌握这类词。

一、依托典型示例,突出典型词义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儿童学习词汇时,一般是从其搭配示例中提取出词义。因为词义较为抽象难懂,而示例是具体的事物,易于理解。例如,“tall”的搭配示例多为“man”和“building”,其提取出的词义为“细长竖直的事物”。另一方面,PEP教材中的常用词都是多义词,各义项都以典型义为中心,因此词汇教学应突出典型义。典型义是学生最早接触、最为常用的义项。教师在教授词汇时,可总结词语的典型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典型词义。例如,“fat”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Let’s talk”板块中的搭配示例是“bear”和“pig”。教师可列举其他典型示例,如“man”和“body”,都是球状的动物或身体部位。熊、猪、胖子都是圆滚滚的,较为直观生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fat”的典型词义:(人或动物)肥胖的。再如,“heavy”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和Recycle 1中的搭配示例分别为“schoolbag”和“bag”。其他典型示例,如“man”和“book”,都是三维固体;其典型词义是:(人或物体)沉重的。同理,“dark”在五年级上册Recycle 2中的典型示例有“wood”、“house”、“hallway”、“stairs”及“room”。其他典型示例如“street”和“forest”,均为处所词;其典型词义是:(处所)黑暗的。

二、通过隐喻视角,阐释引申义项

词义讲解应突出典型义,因为典型义是最常用的义项,一般关涉具体事物。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也会接触到多义词的其他义项。这些义项通常被称为引申义,与典型义相比更为抽象,常与人的心理认知关联在一起。引申义与典型义有何关联?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些引申义呢?认知隐喻理论认为词汇的引申义一般通过隐喻与典型义联系起来。换言之,引申义与典型义之间具有相似性。教师在讲解词义时,可引导学生寻找引申义与典型义之间的相似性,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引申义项。例如,六年级上册Recycle 1中“the sweetest boy”的“sweetest”不是表示男孩的味道或气味,而是表示男孩的可爱。可爱的性格与甜美的味道之间具有相似性,都是令人愉悦的。“(味道)甜美的”是“sweet”的典型义,描述事物的味觉特征。而“(个性)可爱的”是“sweet”的引申义,描述人的性格特点。教师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推测“sweet”的其他引申义。如,“sweet words”表示“甜蜜的”,“sweet success”表示“令人满意的”。类似地,五年级下册Unit 2中“a long time”和“the days are long”也是“long”的隐喻性用法。“long”的典型义是“(物体水平维度)长的”,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Let’s talk”板块中的“a long nose”。此处,其引申义都是表示时间长的。时间长与水平维度长具有相似性,前者更为抽象,词语发生了从空间到时间的引申。再如,“big”、“small”及“large”的典型义都是表示物体的体积或面积,而它们的引申义都表示规模程度,更为抽象。五年级下册Recycle 1中“Listen and number”板块中“a big dinner”与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Story time”板块中“a big trip”都形容事物的规模。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Story time”板块中,祖姆说“Three large portions and one small one.”指的是炸鱼和薯条快餐的份额。

三、根据认知参照点,解析词义内涵

认知语法的研究表明,人们认知事物是以认知参照点为基准的。因此,教师也可从认知参照点的角度讲解词义。PEP教材中的认知参照点分为四种类型,即人体、比较物、绝对零点以及社会文化规约。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大多都是从自身出发进行判定的。例如,教师在讲解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Let’s sing”板块中“Monkey is short. Giraffe is tall.”时,可能会遇到学生这样的疑问“多矮的东西可以说是‘short’?”“多高的东西可以说是‘tall’?”老师可根据认知参考点阐释词义,“tall”与“short”都是以人体高度为认知参考点。比人高的动物或物体是“tall”,而低于人的动物或物体是“short”。

第二类认知参照点是比较物,主要出现在对仗或比较结构中。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Look and write”板块中“They are too small.”是以手为参照物做出的判定。与手相比,手套比较小,所以是“small”。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Let’s talk”板块中“You’re shorter than me.”和“You’re 4 cm taller than me.”都是比较级结构,突出了参照点为“me”。比较物一般都是显而易见的,有时隐含在语境中,读者必须推理才能理解。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Story time”板块中“very thin and so short”是以football player为参照点的。根据语境知识,足球运动员一般是高大强壮的,祖姆认为兔子“very thin and so short”。这是以足球运动员的标准进行的判断。

第三类认知参照点是绝对零点,how引导的疑问句和含有计量短语的句子都以绝对零点为参照点。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Story time”板块中“How tall are you?和“I’m 180cm tall.”都以数量轴上的零点为基准。

最后一类认知参照点是社会文化规约,即词义根据社会文化习惯而定。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Let’s learn”板块中温度词“cold”、“hot”、“cool”以及“warm”的词义范围是基于中国社会文化对温度的划分。哈尔滨5℃是“cold”,香港30℃是“hot”,拉萨15℃是“cool”,北京20℃是“warm”。中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农耕文化非常依赖温度的变化,因而对温度有着细致的划分。而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季节性变化不大,以畜牧业为主,对温度的感知切分与我们迥异[2]。因此,在讲解这类词义时,教师要注意中英社会文化的比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词语。

四、按照标记理论,讲授反义词用法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Story time”板块中出现了“How tall are you?”“I’m 180cm tall.”“How heavy are you?”这样的表达形式。“Tall”-“short”和“heavy”-“light”都是反义词,但how引导的疑问句和含有计量短语的句子中使用的都是反义词中的一个,即“tall”和“heavy”。很少有“How short are you?”“I’m…cm short.”“How light are you?”这样的语言表达。类似例子在教材中屡见不鲜,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How big are your feet?”“How long are your legs?”“How large is your room?”及“My bed is…cm long.”学生可能对这种不对称现象存有疑问。

教师可从不对称理论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帮助学生理解使用反义词。反义词中一方具有积极意义,如“tall”、“big”及“long”。汉语中也存在类似的语言表达。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喜欢高一些、大一些、长一些的东西。而另一个词则是具有消极意义,不是人们喜欢的,如“short”和“small”。人们一般不喜欢矮一些、小一些、短一些的东西。所以,在英语和汉语中,问到人的身高时,都会说“How tall are you?”“你有多高?”这样的表达。只有在特殊语境中,才会有“How short are you?”“你有多矮?”的说法。回答的时候也是如此,人们一般会说“I’m…cm tall”“我身高…厘米”。其他的反义词使用也是如此,人们的心理情感倾向导致了反义词使用的不对称性。

五、依据语义场概念,加强词汇搭配

词汇不是孤立地出现在句子中,有些词在意义上相互关联,经常结伴出现在语篇中。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些词形成了词义网络,即语义场。例如,PEP教材中,温度词“cold”常与“snowy”、“windy”、“outside”、“north”、“winter”、“skating”、“snowman”、“hot drinks”、“warm clothes”及“put on”等词和短语共现。它们在意义上互相关联,“snowy”和“windy”是相关的天气原因,“outside”和“north”表示相关的地点,“winter”表示相关的季节,“skating”和“snowman”表示相关的活动,“hot drinks”、“warm clothes”及“put on”表示御寒的手段。这些词和短语构成了一个“cold”语义场,它们经常相互搭配,共现在语篇中,在记忆储存时也是关联起来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利用图片或音频的形式将它们整体展现出来,解释并强化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这样学生在记忆或使用其中一个词语时,就会联想激活其他词语。例如,教师在讲解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Let’s chant”板块中“warm”一词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举出相关词汇:“sunny”、“spring”及“feel nice”。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这些词语,将它们关联组合成一个整体。

六、借鉴儿童习得,科学讲解词汇

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发现,儿童习得词汇的顺序存在较强的规律性,即词汇习得有早晚先后之别。这个规律与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有关[3]。教师应借鉴儿童词汇习得的顺序,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注意词汇教学的科学性。以维度词的教学为例,三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维度的划分比较简单粗糙,只分为“big”和“little”,不区分某一维度的尺寸。因此,教师应突出这两个词的区分和使用。大象是“big”,蚂蚁是“little”。四年级的教学则可引入一维事物的描述,如“long”、“tall”及“short”。细长的物体(如“green beans”)是“long”,高大的物体(如“giraffe”)是“tall”,短小或低矮的物体(如“duck”)是“short”。五年级时,学生可以用英语描述二维和三维物体,如“large classroom”和“small village”。六年级的教学可以扩展到有方向的维度词,如“deep water”和“high mountain”。教师应注意词汇习得难度,循序渐进地进行词汇讲解。

另一方面,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表明,英语学习可能对其汉语习得产生影响。教师应调整英语教学策略,避免其对汉语习得的负面影响。我们在秦皇岛市10所公立小学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调研时,验证了英语学习对其汉语习得的影响。学生在汉语感官形容词的语义使用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偏离现象。有的将重叠式形容词用作定语或谓语时,表示加重或强调,偏离了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如“王乐的胳膊好长好长。”“校园是一本厚厚的相册。”10~12岁的学生(平均有5年以上英语学习史)还常发生感官形容词重叠式与原式使用混淆的错误。如“(桌上有一大一小两本书)我爱这本大大的!”学生对形容词重叠式的使用受到英语形容词比较级的影响,语法意义较单一。因此,教师在讲解英语词汇时,应注意英语教学对学生汉语习得的影响,采取科学的策略进行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 邓奇,杨忠.英汉感官形容词语义认知与语义功能研究—以“Cold”与“冷”为例[J].外语学刊,2014(1).

[2] 邓奇,杨忠.英汉感官形容词的语义对比研究—功能认知视角[J].外国问题研究,2013(4).

[3] D·browska,E.,Lieven,E.Towards a lexically specific grammar of children’s question constru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5,16(3).

上一篇:微笑面对明天作文下一篇:显现国际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