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2024-08-24

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共10篇)

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1

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 要: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这个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个企业为了能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纷纷对自己内部的管理进行了创新和改革,而精细化管理就是时代发展对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煤矿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还有着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关系。文章主要分析了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精细化管理下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原则,希望对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

一、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一)煤矿企业文化对精细化管理的影响

1、煤矿企业文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性建设

煤矿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对企业员工的人性化对待。精细化管理依托于科学的管理制度,强调对企业人员在制度上的严格要求。只有对企业员工有人性化的对待,才能有效的实现对员工在制度上的要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依托于企业文化的培养。当精细化管理对于企业员工进行相应责任的严格要求和追究时,企业文化的人性化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内部沟通,避免矛盾的产生,也有利于强化员工责任意识和大局精神,最后实现对企业员工相应行为的规范。

2、煤矿企业文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外部保障

煤矿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以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自主行动力为培养目标的,而且对于煤矿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可以为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利的外部保障;对于企业员工进行的自主行动力的培养,便于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企业员工的积极响应和参与。由此可见,一定程度上企业文化的培养能够促进精细化管理逐渐的发展和进步,取得较为有效的效果,推动精细化管理的深入进行。

3、煤矿企业文化是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铺垫

煤矿企业中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文化的内部推动作用,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企业内部对于精细化管理的接纳不可避免会出现一定的排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员工受制于思维的局限性和固有的工作模式,容易对精细化管理产生质疑,在工作上存在着不配合的状况,企业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企业生产运行的正常开展。而对于企业文化的相应引导和氛围的建设,则能够有效促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精细化管理对煤矿企业文化的影响

1、精细化管理是煤矿企业文化的保障基础

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实施体现在管理的细节和制度的执行两方面,这是企业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有效保障。就以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来说,安全生产永远是煤矿企业必须坚守的第一生?a原则,而安全事故的发生则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都能在管理过程中有所发现,但是由于管理工作质量不合格,使得这些安全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后期的建设过程中,这些安全隐患必将酿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而精细化管理推崇细节管理,将此运用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可以使得管理人员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习惯,进而形成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文化。

2、精细化管理是煤矿企业文化的载体

煤矿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而是经过企业的发展,在煤矿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所以说精细化管理是煤矿企业文化的载体。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煤矿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实现了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煤矿企业的业务程序更趋向于规范化、产品趋向于质量化、操作过程趋向于数据化、工作内容趋向于信息化,这些主要是仰仗于煤矿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才使得各组织单元之间运行更加精确、高效和协同。精细化管理制度直接体现了企业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对企业员工的要求。

3、精细化管理是煤矿企业文化的实施手段

目前,大部分的煤矿企业都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纷纷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并没有取到可观的效果。没有精细化的企业管理,并不能将企业的文化有效的建设起来,例如,在绩效考核的建设中,绩效关系到企业工作的评价和员工的薪酬待遇,但在没有精细化管理的情况下,企业往往没有一种量化和细化的绩效考核体系,职工的综合评价不具备可行性,企业文化也就无从谈起。

二、精细化管理下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首先,煤矿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深入开展管理活动的精细化和标准化。将煤矿生产工作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流程、准则以及制度,推进业务的标准化和途径,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进行规范化的生产;其次,煤矿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培养员工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发挥员工的自主管理作用。根据有关统计,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九成以上是人为原因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隐患之根本。而精细化管理思想的本质就是以人为中心。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煤矿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要参与到管理细节当中,岗位、职责、责任都要实行精细化和量化的制度,培养职工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这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三、结语

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互相影响、共同进步,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同时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是精细化管理制度执行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于立新.浅谈企业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J].现代商业,2015,07:155-156.[2]焦万锋.推进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10.

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2

1 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文化落地的关系

1.1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助推器。

精细化管理是将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贯穿到所有工作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企业文化落地的目的是形成共识、引领方向、规范行为、强化管理、促进发展, 这和精细化管理工作不谋而合。因此, 企业文化要落地, 必须以精细化管理为依托, 通过精细的管理理念, 细化贯彻方式、优化贯彻途径、落实贯彻措施, 使企业文化落地工作更加科学、完善、有效。

1.2 企业文化落地程度体现着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

企业文化的落地工作体现在职工的行为习惯上, 构成了职工的精神支柱, 它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又根植于企业发展的各个细节和管理制度之中。从现实意义上来说, 企业文化的职工认同度和践行度体现着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

1.3 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文化落地相辅相成。

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文化落地工作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 精细化管理本身及其制度建设是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是企业文化理念与管理实际相结合的载体;另一方面, 企业文化落地工作又是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外在体现, 更是提高精细化管理制度执行力的保证。

2 山寨煤矿推进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的主要做法

2.1 现场管理的精细化促进了文化理念与职工行为的有机融合。山寨煤矿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 将企业文化理念和职工行为规范融入管理之中, 通过建立8S行为规范, 落实5E控制, 实施“三卡”考核等方式, 从职工的作业标准、管控对象、管理方式三个方面将职工的行为规范纳入考核, 使各个管理对象实现全过程量化控制, 使生产和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都处于精细化管理体系的管控之下, 促进了企业理念外化为职工的行为习惯, 并进一步促进理念的升华。

2.2 管理制度的精细化促进了管理文化固化于制。制度是管理实施的根本保证。该矿坚持将管理的精细化与制度文化建设的系统化结合起来, 制定了精细化管理制度, 全面修订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群工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充实了制度文化内容, 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文化落地体系;同时坚持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夯实能力, 用优秀的文化理念统一思想, 总结提炼形成了具有山寨煤矿特色的管理文化, 确立了管理愿景、理念、行为、规范、警语等管理系统理念, 促进了管理文化固化于制。

2.3 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夯实了安全文化落地基础。安全是煤炭企业的“天”字号工程。该矿积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矿井安全管理工作之中, 建立健全了安全风险防控体系、“333”安全确认机制、666+3 的现场管控模式和安全激励机制, 开展了安全不放心人排查、“手指口述”“岗位描述”活动, 通过强化每个细节的管理, 及时查堵漏洞, 使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生产现场的每个人、每个环节, 夯实了矿井安全文化落地基础。

2.4 班组核算的深入推进促进了班组文化常抓常青。精细化管理是保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源动力。该矿深入开展了班组核算活动和“联班联组”活动, 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班组管理理念, 凝聚了共识, 提升了作业现场管理水平;通过深入开展岗位练兵、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职工读书活动, 使班组成员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把班组建设成了推广企业精神、落实企业价值观的阵地。

3 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的思路和措施

3.1 抓精抓细理念宣贯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内化于心。企业文化只有扎根于职工心底, 成为职工的文化自觉, 才能发挥现实的“文化力”。因此我们要抓好企业文化宣贯工作, 创新宣贯方式方法、载体途径, 不断使其细化与深化, 增强先进企业文化的穿透力、影响力、亲和力;要以职工行为管理的精细化为出发点, 扎实组织开展准军事化训练、“手指口述”和“岗位描述”推进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活动, 促进企业文化为职工所认同, 做到内化于心, 以文化人。

3.2 提升管理水平推进企业文化外化于形。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是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要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 突出安全管理、提质增效、项目建设、队伍建设等工作, 在公司内外树立良好的生产经营形象, 做到企业文化外化于形。

3.3 抓实抓好载体应用推进企业文化体化于物。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加大物质支持, 做到企业文化体化于物。要按照“五统一”要求, 对矿井内的宣传展板、门户网站等有文化标识的进行一次全面的刷新, 确保企业文化标识统一;要丰富企业文化活动, 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征文、演讲赛、文艺晚会等活动, 通过系列性的、周期性的、专题性的文化活动来让职工充分参与进来, 让文化落地过程有声有色、深入人心。

3.4 突出人本管理推进企业文化融合同化。

要坚持开展好各类典型选树和先进事迹宣讲活动, 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唤起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做到以文化铸魂、以文化固本, 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坚持把“以人为本”的亲情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 激发了广大职工以企为家、干事创业、无私奉献的热情, 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会.2006-2020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M].中央编译出版社.

[2]孙兵.企业文化的唯一作用是持续提升企业的价值[J].中外企业文化, 2008 (05) .

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3

关键词:精细化;企业文化;煤矿

近年来,随着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山寨煤矿的管理水平、职工文明素养、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精细化管理在促进企业发展水平提升、企业文化落地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 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文化落地的关系

1.1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助推器。

精细化管理是将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贯穿到所有工作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企业文化落地的目的是形成共识、引领方向、规范行为、强化管理、促进发展,这和精细化管理工作不谋而合。因此,企业文化要落地,必須以精细化管理为依托,通过精细的管理理念,细化贯彻方式、优化贯彻途径、落实贯彻措施,使企业文化落地工作更加科学、完善、有效。

1.2 企业文化落地程度体现着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

企业文化的落地工作体现在职工的行为习惯上,构成了职工的精神支柱,它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又根植于企业发展的各个细节和管理制度之中。从现实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的职工认同度和践行度体现着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

1.3 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文化落地相辅相成。

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文化落地工作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精细化管理本身及其制度建设是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理念与管理实际相结合的载体;另一方面,企业文化落地工作又是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外在体现,更是提高精细化管理制度执行力的保证。

2 山寨煤矿推进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的主要做法

2.1 现场管理的精细化促进了文化理念与职工行为的有机融合。山寨煤矿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将企业文化理念和职工行为规范融入管理之中,通过建立8S行为规范,落实5E控制,实施“三卡”考核等方式,从职工的作业标准、管控对象、管理方式三个方面将职工的行为规范纳入考核,使各个管理对象实现全过程量化控制,使生产和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都处于精细化管理体系的管控之下,促进了企业理念外化为职工的行为习惯,并进一步促进理念的升华。

2.2 管理制度的精细化促进了管理文化固化于制。制度是管理实施的根本保证。该矿坚持将管理的精细化与制度文化建设的系统化结合起来,制定了精细化管理制度,全面修订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群工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充实了制度文化内容,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文化落地体系;同时坚持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夯实能力,用优秀的文化理念统一思想,总结提炼形成了具有山寨煤矿特色的管理文化,确立了管理愿景、理念、行为、规范、警语等管理系统理念,促进了管理文化固化于制。

2.3 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夯实了安全文化落地基础。安全是煤炭企业的“天”字号工程。该矿积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矿井安全管理工作之中,建立健全了安全风险防控体系、“333”安全确认机制、666+3的现场管控模式和安全激励机制,开展了安全不放心人排查、“手指口述”“岗位描述”活动,通过强化每个细节的管理,及时查堵漏洞,使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生产现场的每个人、每个环节,夯实了矿井安全文化落地基础。

2.4 班组核算的深入推进促进了班组文化常抓常青。精细化管理是保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源动力。该矿深入开展了班组核算活动和“联班联组”活动,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班组管理理念,凝聚了共识,提升了作业现场管理水平;通过深入开展岗位练兵、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职工读书活动,使班组成员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把班组建设成了推广企业精神、落实企业价值观的阵地。

3 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的思路和措施

3.1 抓精抓细理念宣贯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内化于心。企业文化只有扎根于职工心底,成为职工的文化自觉,才能发挥现实的“文化力”。因此我们要抓好企业文化宣贯工作,创新宣贯方式方法、载体途径,不断使其细化与深化,增强先进企业文化的穿透力、影响力、亲和力;要以职工行为管理的精细化为出发点,扎实组织开展准军事化训练、“手指口述”和“岗位描述”推进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活动,促进企业文化为职工所认同,做到内化于心,以文化人。

3.2 提升管理水平推进企业文化外化于形。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是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要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突出安全管理、提质增效、项目建设、队伍建设等工作,在公司内外树立良好的生产经营形象,做到企业文化外化于形。

3.3 抓实抓好载体应用推进企业文化体化于物。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加大物质支持,做到企业文化体化于物。要按照“五统一”要求,对矿井内的宣传展板、门户网站等有文化标识的进行一次全面的刷新,确保企业文化标识统一;要丰富企业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征文、演讲赛、文艺晚会等活动,通过系列性的、周期性的、专题性的文化活动来让职工充分参与进来,让文化落地过程有声有色、深入人心。

3.4 突出人本管理推进企业文化融合同化。

要坚持开展好各类典型选树和先进事迹宣讲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唤起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做到以文化铸魂、以文化固本,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坚持把“以人为本”的亲情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激发了广大职工以企为家、干事创业、无私奉献的热情,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会.2006-2020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纲要[M].中央编译出版社.

[2]孙兵.企业文化的唯一作用是持续提升企业的价值[J].中外企业文化,2008(05).

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4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能源物资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煤炭开采量也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煤矿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而其中90%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所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其中职工素质不达标是主要原因,因此,加强职工的素质建设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当前煤矿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而煤炭市场与煤矿生产之间的矛盾,归根究底是煤矿职工素质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煤矿职工的素质建设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化煤矿发展的瓶颈,急需解决。

一、煤矿职工素质建设的必要性

1.煤矿科技应用与创新客观对于高素质职工的需求

伴随着资金、技术、设备的投入,煤矿逐步实现由经验传统向现代化技术的过渡,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要求必须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与之相适应,新科技、新技术的知识要求更高,含量更大,职工岗位与素质之间的矛盾日趋显现,只有重视职工素质的建设才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

2.现代化的煤矿管理体系构建要求职工素质的提升

煤矿产业要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隐患就需要职工主观上:增强自主管理、互助管理,而不是“各

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对于职工的责任意识,岗位职责意识,操作技能等因素提出了更高更精细的要求,只有伴随职工自身素质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煤炭产业的现代化管理,降低事故的发生。

二、煤矿职工素质偏低的现状分析

1.岗位技能低,不能满足岗位要求

由于煤矿企业对于专业人员需求量大,煤矿企业用工制度呈现多元性,人员的流动性较强,导致作业人员队伍不稳定。煤矿多为熟练工种。专业人员的流失,造成企业循环培训,轮换上岗的现象。部分职工没有经过规范、严格的专业教育,对学习、掌握煤矿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没有足够的认识,完全凭经验干活,既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同时极易造成安全隐患。

2.思想认识落后,集体观念淡薄

工作只关心工资,福利,工作上图省事,得过且过,惰性怠工情绪严重,只看到眼前利益,技能上安于现状。这种情绪的存在对于整体工作环境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导致集体违章现象的出现,长期以往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3.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培训力度不强

煤矿生产工种多,特种专业有30多个,而专业人才的缺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能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生产力,而培训时间短,任务重,使得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而缺少实质。造成了培训质量不高,职工素质提升缓慢。

三、煤矿职工素质原因分析

1.职工文化教育程度低,基础差

采掘一线工多数是农民工,对于煤矿的理论和认识严重不足,加之自身文化程度相对较低,限制了其自身业务技能的提高,近几年,煤矿高新设备与技术的投入量与应用程度不断提升,其理论基础的羸弱,使得在接受与操作过程中难度大,面临很大的障碍。

2.培训体系不完善,强度较低

煤矿职工培训主要特点是,时间短,任务重,种类多,诸如:安全法规、安全知识、操作技术、自救知识等等,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并且运用难度可想而知,部分企业的畏难情节和任务思想作祟,过分夸大培训难度计划制定不合理,实施难,流于表面形式,最终导致了职工培训质量低下。

3.管理约束机制只制定不落实

很多煤矿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与考核制定停留在表面上,基层落实不到位,导致了职工素质的徘徊,“检查时高,平时低的现象”,考核条例制定虽然齐全,但由于责任不明确,人力物力投入不够,以及煤矿生产是主线的思想,一些企业将职工培训,岗位练兵,等与生产关系不大的内容得过且过,敷衍应付,部分干部缺乏足够的动力抓管理抓落实,工作检查一眼而过,侧重生产任务的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忽视职工素质的建设。

4.素质建设受重视程度不够

职工素质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积累

与学习的过程,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而一些企业盲目追求生产任务的数字化,投入严重不足,培训工作缺乏人力物力财力,使得培训工作成效不明显,进展缓慢。导致了职工素质的忽视。

四、对于职工素质建设的思考

1.建立学习型煤炭企业,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秉承“好的企业永远都是学校,好的员工永远都是学生”,鼓励职工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建立相关奖惩机制,增强职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加大职工教育的投入力度,奖励力度,将职工素质的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内容来落实与考核,摆正职工教育的位置。坚持职工教育工作关系事关企业的长远发展,事关企业的未来。

2.培训建设精细化、持久化

职工培训是提升职工素质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途径,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增加培训的内容与教学方式现场化的投入力度,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岗位技能标准为主,技能提升为重点,举办职工岗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职工技能鉴定培训,以职工学校,培训中心等为载体切实提升职工素质。职工培训不是一劳永逸的,应当注重培训内容的更新,能力素质的提升,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实际操作,现场演示,增强针对性与可实施性,可操作性,因人施教,分层施教,增强培训效果,“育人”“用人”一体化,才是职工学校工作的主要方向。

3.明确职能定位,部门协调

坚持以技能定岗位,以岗位定收益,多劳多得,能者多得。实行“上岗靠竞争,竞争靠技能”,打碎“铁岗位”,形成良性竞争范围,对于不能符合岗位要求的职工进行再培训,明确职能管理,建立脉络明析的管理体系,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紧抓职工素质建设考核。各个部门配合职工学校的培训工作,齐抓共管按机制办事,为职工素质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4.注重职工自身素质建设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以增量创收,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目的,以加强管理为手段,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各类知识竞赛,建立相关奖励制度,极大地调动班组和每个职工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增强职工素质建设的主观能动性。经常举行以强化职工的岗位应急能力和职工操作技能为主的考核竞赛,为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和业务能力提供展示的平台,奖优罚滞,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积极健康的工作氛围,打造先进个人,先进班组,先进队组,增强职工的荣誉感与集体观念。

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5

班组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班组管理,提升管理效能,规范管理行为,优化管理流程,实现“人人岗位达标,件件工程达标,班班动态达标”的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班组现场作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根据我矿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决定在全矿范围内进一步推行全面精细化管理,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班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为目标,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载体,以全面精细化管理为手段,牢固树立“干一辈子煤矿,搞一辈子质量标准化”的理念,强化职工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意识,真正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工作,建立并落实自上而下、全面覆盖的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事事都管好”的工作格局,为矿井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重点

我矿将在全矿范围内开展班组精细化管理活动,全矿所有井下生产区队、地面生产单位、机关科室和后勤服务单位都要执行本规定的统一要求,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选择从质量管理

入手,重点选择在井下区队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我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实现以质量保安全、以安全促生产、以生产增效益的工作目标,并由此带动全矿精细化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工作目标

实施班组现场精细化管理,主要目标在于改进我矿目前安全质量标准化现状,全面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强化井下现场施工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健全我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监督机制,全面深化安全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从源头抓起,从细节抓起,对每件事、每个过程、每道工序,都做到严格控制、考核和监督,做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事事有标准,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保证措施

(一)充分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起源于发达国家的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目前,国内外很多优秀的企业都纷纷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段来优化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在我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既是当前企业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也是矿井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

安全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对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实行精细控制,构建以精细化管理推动质量标准化再上新台阶的管理体系。

(二)明确分工,强化责任

为确保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更好地开展,必须进一步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各有关业务科室和生产区队,应在分管领导的组织下,积极认真地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精细化工作,制切实改进我矿目前安全质量标准化现状。

(三)以点带面,全面展开

在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上由过去单纯的定性考核变成定量考核,通过量化考核,实现精细管理,达到以先进带后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以精细化动态管理为平台,创建“精品工程”,由采掘头面逐步向矿井全方位各岗点扩展辐射,努力构建制度零缺项、管理零盲区、安全零事故为重点的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

(四)制定区队内部精细化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

各井下生产区队班组应本着规范职工岗位行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整体思路,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根据班组各自工作特点和工作需求,从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入手,明确每一个岗位承担的职责和应该达到的工作标准,每项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考。在编制标准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办法,将每一个班组工作标准的完成情况作为单位内部量化考核计分和内部工资二次分配的基本依据。

(五)考核奖惩

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6

一、以人为本,构建安全文化主体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是职工,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观念、安全行为等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以人为本,构建安全文化主体的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要把“安全第一”当作首要的价值取向,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并作为确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的中心环节,精心安排各项活动,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主体。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特别要把过去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好做法和经验上升到文化理论高度来认识,以人为核心,突出员工的安全意识、思维、哲学和价值观,增加职工全员培训、质量标准化、安全生产等活动经费,做到全员激励与重点激励相结合。针对安全事故“血的教训”采用“反弹琵琶”的形式教育职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抓住“访、谈、办”的形式,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访”就是深入职工家庭、岗位、宿舍、医院,把企业的关怀送到职工的心坎上,使“一人安全、全家幸福”成为每个职工的共识;“谈”就是对“三违”人员谈心交友,摸清思想脉搏,用“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三违”人员的转化工作;“办”就是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困难,调动职工管安全、保安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围绕安全生产实际,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教育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系统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三部分,缺一不可。安全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知”,安全技能的目的在于“会”,安全态度的目的在于“行”,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围绕安全生产实际,营造浓郁安全文化氛围的关键,对于能否实现安全教育的最大效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教育网络至关重要。一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争当安全生产的模范。二要发挥安监员、群监员、青岗员和协管员的作用,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三要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鼓励职工争当“安全文化标兵”,班组争创“安全示范岗”,增强职工自保互保能力。努力在实践中形成“六员八网”的安全文化氛围,即:抓党员,发挥党组织的保证作用;抓团员,发挥突击队作用;抓岗员,发挥骨干作用;抓网员,发挥监督作用;抓安检员,发挥对现场事故的控制作用;抓协管员,发挥宣传和规劝作用。以各种媒体为中心的宣传教育覆盖网;以安全展室为中心的阵地教育网;以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安全活动为中心的寓教于乐网;以区队(车间)和班组为中心的安全知识学习网;以强化领导干部转变抓安全工作作风为中心的公开透明监督网;以各单位工业广场为中心的安全环境氛围网;以职工之家活动室为中心的渗透网;以职工家属和青少年学生为中心的吹风劝心网。

三、遵循环境效应规律,优化安全文化环境

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7

1 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内容与意义

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含义是在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的大背景下, 在企业经管过程中, 把较小的监管部门视为最基础的运算单位, 结合量化、细化等指标, 建设并完善各种责任体系, 对员工的工作任务、工作效益、生产成本控制等各个层面实施考核, 以求最大化地细分监管流程, 降低监管消耗, 抑制生产成本。煤矿行业所涉及的工作人员较多, 工作环境也相对复杂, 因此煤矿企业的管理属于较为繁杂的系统化工程。而精细化管理思想可以协助领导者更深入地把握这一工程, 在强化企业根本管理制度的前提下, 建设以安全作业为基础、以高效生产为中心、以妥善经营为指导、以管理制度为保障的新型监管形式, 确保在做好安全生产运营等工作的条件下, 提升企业监督管理水准, 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使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从目前看来, 企业发展的外在环境较为稳定, 因此生产管理方式就成了煤矿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条件。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 生产优质产品, 控制成本, 已成了当前煤矿企业的指导思想与支撑力量。

2 煤矿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2.1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理论运用于实践工作, 能够发挥出最大作用, 创造出更多价值。在煤矿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 必须结合我国煤矿行业与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形, 实行精细化管理。如果只重视理论, 纸上谈兵, 或是埋头推广, 不顾现实, 更或是生搬硬套, 不结合自身特点, 都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煤矿企业领导和管理者都要积极学习当下最新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方法, 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 借鉴其他行业或企业的经验与成果, 并逐步创新, 完善管理制度, 建设起贴合企业独特性的, 更加科学合理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2.2 坚持责任和权力相等

管理者具有多大权力, 就要担负起多大的责任。精细化管理思想要求把管理责任具象化、细节化, 保证工作中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份责任都要具体分配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同时, 精细化管理思想还要求给予管理者足够的权力, 让管理人员更加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责任明确, 权力分配得当, 是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核心, 也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条件, 能够帮助企业完成发展目标, 继续稳步前行。

2.3 坚持行为和制度统一

制度是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主要理论保障。制度能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要看执行力度是否到位。所以, 煤矿企业要建设出一整套和制度相对应的责任监督机制。首先, 根据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实际需求, 树立起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然后, 联系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相关情形, 持续补充并优化管理制度, 使其能够更高效地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服务。最后, 还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监管考核体制, 随时观察制度的实施成效。

2.4 坚持精细和效益协调

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精细化管理和效益化管理方式要互相协调, 共同发展。精细化管理具备复杂性与全面性等特征,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投入许多人力、财力、物力, 因此会造成运营成本上升。而我国煤矿企业管理模式还不够先进, 存在生产条件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职员素质不高等问题, 因此必须把精细化管理与效益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避免管理混乱或流于表面, 使管理制度真正促进企业发展。

3 煤矿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方法

3.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需要企业在自己的创办、发展历程中, 全面结合我国优质传统文化, 同时参考并引进其他行业或企业的文化理念精华而逐步形成。企业文化需要具备企业本身的特征, 是企业价值观、运作模式和规范制度的结合。强化煤矿企业文化建设, 以正确的企业文化带领、团结、鼓励企业内部全体员工, 使员工树立起共同的理想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改变以往“效率依赖条件”、“安全依赖运气”、“质量依靠材料”等错误观点, 从而促进煤矿企业发展。从本质上讲, 精细化管理理念也属于一类企业文化, 以精细化管理思想打造企业文化, 能够提高煤矿企业的号召力、凝聚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 把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真正落实并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操作中, 渗透到企业职工的行为活动及企业公众形象中, 使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领导与所有员工心中的指导观念, 更加有益于精细化管理的施行。

3.2 采用信息化手段

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使得煤炭行业等各类社会资源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改革, 特别是精细化管理思想, 覆盖了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极为细碎且复杂。若要提升煤矿企业监督管理的效率, 就要尽快搭建并完善企业信息化平台, 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企业生产管理相关数据的搜集、处理、分享、运用等, 使精细化管理思想能在企业内部得到全面、完善、系统的实施, 保证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方式得以高效利用。

3.3 引进市场机制

各大煤矿企业要实行精细化管理操作, 就要在企业中引进市场相关机制, 利用定额分化、工作量化等公正公开且运作简单的方法, 真正使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模式与职工活动规范化、市场化。比如, 在对煤矿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时, 可以针对煤矿企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各类经费展开精确预算与实际核算, 要保证上至领导部门, 下至基层员工, 都要进行逐层分化, 让主要管理人员采取经费定额、全责承包等方式, 强化企业管理。现阶段, 煤矿企业市场化管理方法已逐渐趋于成熟, 有利于精细化管理思想的落实。

3.4 提高员工素质

对企业而言, 员工是企业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的实际运用者与行使者。煤矿企业是我国较为传统的能源企业, 其管理模式与手段不够先进, 职工的思想与素质也相对落后, 这些因素都会制约煤矿企业的生产与发展, 同时也无益于精细化管理思想的普及和施行。企业要提高员工素质, 首先要改变员工的思想观念, 使其充分认识并了解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内容、意义、用途, 把切身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机结合, 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思想。然后, 企业还要给职员提供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定期授予员工专业文化知识, 特别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从而提高员工素养, 满足目前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最后还要树立起公平的考核鼓励机制, 对表现优异、贡献较大的员工, 要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赏。

4 结束语

我国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 煤炭资源等各种能源需求量持续扩大。和其他行业比起来, 煤矿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其经营管理模式也属于粗放型管理, 这种情况实际上会对煤矿企业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精细化管理是一类新型管理思想, 可以帮助煤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减低生产能耗。近年来, 我国很多优秀煤矿企业着眼当下, 放眼未来, 利用精细化管理方法提升了自己的监管水平。

摘要:煤炭能源在我国的应用极为广泛, 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 改善煤矿企业生产管理方式,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文本首先介绍了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内容与意义, 然后分析了煤矿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最后提出了煤矿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方法, 希望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引导作用。

关键词:煤矿企业,生产管理,精细化管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冯卫, 郭启明, 胡发中.浅谈煤矿“精细化”安全管理[J].煤矿安全, 2010 (06) :151~154.

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8

一、深入思考,不断强化对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新时期的反腐倡廉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结合实际,加强学习,强化认识。

(一) 必须进一步强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及其重大意义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作为煤矿企业,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建设。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确保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高度,放到关注民生、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总体布局中来把握和谋划,把阶段性任务与战略性目标结合起来,把科学理论与煤矿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使反腐倡廉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二)必须进一步强化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建党90周年的讲话,再次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精辟分析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新建矿井建设实际,反腐倡廉的形势也必须做到防微杜渐、源头治理,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增强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思想保障。

二、强化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抓好反腐倡廉工作

邓小平指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些精辟的论述,不仅对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为企业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只有健全制度,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各个环节,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才能把预防腐败的关口前移,才能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一) 强化企业廉政建设,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创新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地疏理反腐倡廉工作思路,是反腐倡廉建设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顺应反腐倡廉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在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同时,在制度上创新思路,坚持用制度规范行为,推进制度创新,使反腐倡廉建设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在矿井建设中,创造性地提出制度化、程序化、市场化、人本化、精益化的“五化”管理思路,并制订量化细化考核方案,每月对各战线、部室、区队进行考核,其中的“制度化、程序化”管理,为各项工作、包括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理清了思路,找准了反腐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二) 严格完善的程序和制度,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有效措施

建立健全从决策到执行全过程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才能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抓好煤炭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必须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观念,不断创新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公司制企业,近年来,公司严格执行《公司法》,逐步建立健全了《董事会议事制度》《公司议事规则》《招议标管理办法》等,严格规范工作程序,让权力置于阳光之下,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筑起了坚固屏障。

(三)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是制度落实的保证

强化监督控制是防止权力滥用、预防腐败发生的关键。我们要重视研究权力运行的规律、特点和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薄弱环节,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对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努力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实践中,我们设立了纪检监察科,负责公司层面的纪检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基层各单位纪检监察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基层各单位建立了四员一站,对基层单位一把手进行监督考核,每月向纪检监察组汇报当月党风廉政建设的执行和监督情况,确保了矿区风正气清的廉政风气。

三、文化营造氛围,筑起反腐倡廉的文化屏障

“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 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探索廉政文化与反腐倡廉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着力打造反腐倡廉的文化环境,可以有效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一) 先进企业文化营造创先争优氛围

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建塑到一定境界,文化力一旦形成,便铸就了企业健康向上、正义凛然的魂魄,任何人想将这个企业搞垮,都不容易做到。一个企业长盛不衰的原动力,就在于企业的文化力和软实力。” 在矿井建设和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创建工作,积极培育先进的文化理念。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学习型文化引领下,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文化,逐步形成了特色的“三大文化体系”,即以集团“十大理念”为指导,“五种意识”、“六字风尚”、“七大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文化体系。其中,“大局为重、合作共赢、交流融合、创新创建、开放包容”五种意识和“正(风正气清)、道(志同道合)、健(精济体健)、怡(心旷神怡)、智(识多智远)、思(学博思善)”六字风尚,为干事创业、创先争优和反腐倡廉等工作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

(二) 多策并举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为反腐倡廉提供思想保证、营造舆论氛围和形成整体合力的客观要求。当前,在全党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声势浩大,意义重大。我们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把反腐倡廉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我们提出 “慎重用权、圣洁向善”的廉政理念,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不贪不占、做个好官、圣洁向善、幸福无边”为座右铭,常思党的宗旨,常修为官之德,常念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使用自己的权力时,时刻注重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确保一生幸福平安。

强化企业廉政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特点。煤矿企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实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企业发展、职工富裕”目标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公司在矿井安全压力十分巨大、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不断探索反腐倡廉工作新机制,努力把领导班子打造成“博学思善、风正气清”的领导班子,把党员干部锻造成一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团队。在矿井建设、安全管理、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被集团授予全煤企业文化示范矿、全国文明煤矿、集团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9

摘 要:在我国诸多行业中,煤矿企业是重要的重工业行业之一,煤矿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位置。但是,煤矿企业为了对经济发展形势进行更好适应,必须要对煤矿企业管理实施必要的调整。煤矿企业不仅要对内部资源实施正确的整合,还要对煤矿企业的战略目标、煤矿企业的组织、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系统整合。因此,本文将国有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作为主要内容,探讨培育和创新国有煤矿企业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创新;措施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煤炭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样是实现我国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自从1949年建国至今,煤炭一直都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之中,煤炭占到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比例。据有关专家预测,这样的格局在以后几十年之内都不会产生根本性变化。为了保证国有煤炭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将企业文化在煤矿发展中所具有的支撑作用加强,因此,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对培育和创新国有煤矿企业文化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国有煤矿企业文化的内涵

国有煤矿企业文化是国有煤矿企业思想关系的综合,更是表现煤矿企业群体意识以及规章制度的外在形态。国有煤矿企业的文化主要包括国有煤矿企业制度、国有煤矿企业目标、国有煤矿企业民主、国有煤矿企业风尚、国有煤矿企业道德、国有煤矿企业精神以及国有煤矿企业哲学等。

二、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基本类型

(一)奉献型国有煤矿企业文化

从思维到行为方式这一角度出发,煤矿企业的文化属于粗狂型企业文化,而从价值到行为方式这一角度看,国有煤矿企业的文化是一种奉献型企业文化。拼搏精神是国有煤矿企业职工群体意识主旋律,在国有煤矿企业职工的思想意识里,拼搏意识的地位十分重要。很多国有煤矿企业工人都认为,身为煤矿企业工人,就要能干、能拼、能博、能吃苦、能受累、不怕脏、不怕险,这种思想愈发鲜明和突出,并且已经逐渐转化成为国有煤矿企业职工共同认可,普遍接受的群体意识,成为煤矿企业职工的主流思想,并且影响着其他思想。

(二)交融型国有煤矿企业文化

现代国有煤矿企业通常采用现代化机械设备来实施商品生产,煤矿企业接受上级部门的领导,大多数国有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领导都来自于城市,他们受到城市文化的熏陶。再加上交通越来越完善,互联网以及电视等现代通讯手段高速发展,城市文化对于国有煤矿企业职工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国有煤矿企业文化中,城市文化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因为大多数煤矿地在农村和山区,再加上国有煤矿企业很多职工都来自于农村,国有煤矿企业文化会受到乡村文化的影响,因此,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属于交融型文化。

(三)粗狂型国有煤矿企业文化

与其他行业相比较,煤矿企业具有粗犷包容、刚过于柔等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条件和生产环境产生了很多影响,进而国有煤矿企业逐渐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行为作风。煤矿企业生产环境十分艰险,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职工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历练出一种压不烂、打不败、拖不垮的钢筋铁骨,同时,凝练出置生死于度外的气概。对于煤矿企业职工来说,敢于挑重担、打硬仗、攀高岭、攻难关,很少对细枝末节的问题进行考虑,形成一种工人特有的勇于拼搏、努力奋斗、刚勇顽强的作风。

三、培育和创新国有煤矿企业文化的对策

(一)突出“以人为本”的本质

首先,国有煤矿企业在自身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主张,人本身就是人的根本,也正是人本身实现人的目标,人并不是为了将某种目的实现的手段,人是占有自己全面本质、自由发展的人。在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将这个核心牢牢把握住,用科学发展观来对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全局进行统领。从发展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角度实施文化建设,对人在国有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进行强调和体现,对“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进行校正。

其次,要将煤矿企业发展和职工发展作为根本,开拓工作思路。将人看成事物的最终目的和前提,将煤矿企业发展目标与人的价值实现进行有效结合,从本质上发挥人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将生产效率提升,将生产成本降低。将国有煤矿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以及发展战略等为职工传输,使其得到大多数职工认可。始终将煤矿企业职工健康生活以及生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改善企业职工的劳动条件以及作业环境,在煤矿企业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对职工收入进行提升,使煤矿企业职工能够享受到煤矿企业发展成果。对煤矿企业职工呼声和心愿进行多方位了解,坚持走出办公室,融入到职工里,对待每一名职工都要零距离平等,对职工关心的共性难题进行及时解决。使职工能够在领导一言一行之中都能够感受到家庭温暖和人格魅力,凝聚人心,汇集全力,统一思想。

最后,煤矿企业要注重人才培养,大胆聘用人才。在国有煤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核心要件,对传统思想观念进行突破,对煤矿企业被动式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培养。树立起人人是人才的理念,对职工进行培养,努力将人才工作基础进行扩大,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在使用煤矿企业人才的过程中,将用人和疑人有机结合,不能够凭借领导的主观意识来对职工进行判断。在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使用得当的方法来对职工进行培养和引导,那么,每一名职工都能成为人才。国有煤矿企业要注重管理和使用人才,对主观思想观念进行克服,发掘每一名职工的长处,通过有效、恰当的管理和安排,使煤矿企业职工的长处得以发展。

(二)重点实施安全文化建设

虽然国有煤矿企业的安全是由人和物这两个因素来产生影响的,煤矿事故发生的根源就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要通过技术工程来对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解决。人在对物不安全进行解决的时候,要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控制,以便使作业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将人的不安全行为降到最低。对近几年煤矿事故进行分析,多数事故都是由人的因素导致的。所以,国有煤矿企业实施安全工作必须要做好人的工作。伴随着矿井的不断开采,开采的深度也不断增加,各种灾害威胁程度越来越高,煤矿企业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财力,在管理手段以及技术手段上双管齐下地抓安全生产工作,煤矿企业要针对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国有煤矿企业要对安全知识教育进行不断强化,树立起预防为主和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对大量事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生事故的原因大多数都是违章作业、不熟练操作、侥幸心理、安全意识淡薄等造成。因此,煤矿企业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安全观,使煤矿企业职工对生命的宝贵进行充分认识,各级领导也要将安全第一思想贯穿在生产整个过程中,多渠道、多种形式地对职工进行教育,使其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效益思想和观念,对幸福与安全、家庭与安全、金钱与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在生产过程中,自觉遵循规章制度,按照规定来实施

作业。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在国有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是根本,煤矿第一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国有煤矿企业实施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对人的信任、理解和尊重进行强调,帮助煤矿企业职工开发自身潜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将这样的理念转变成为现实,要长远实施规划,认真落实,教育和培训职工,使职工实现自身的生涯规划。通过接受企业培训,煤矿企业职工不仅能够丰富自身的知识,提升自身技能,优化自身综合素质,升华道德品质。更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成为煤矿企业爱岗就业优秀的矿工,从本质上将工作热情激发出来,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归属感以及忠诚感。国有煤矿企业生产力以及发展水平的进步,尤其是效益好坏、管理水平高低,职工素质是决定性因素,而决定职工素质的因素便是企业对职工的培养。国有煤矿企业将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必须经过的途径就是教育培训,科学技术物化需要培训,只有对职工实施教育培训,才能够使职工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并且将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

四、结语

综上,煤矿企业的文化就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煤矿企业文化,具体表现在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的国有煤矿企业文化,需要我们更多地进行实践,而非“纸上谈兵”。在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实施调查研究、分析总结、细化条理、设计定格、抓住关键、突破重点、循序渐进、实践提高,在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实践过程中,要将这几个环节交叉、交涉使用。对国有煤矿企业文化连通的几个部分,是统一的整体,不能够使其教条化、程序化和简单化,必须要灵活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10

摘 要:通过对某矿业集团所属多对矿井信息化建设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不少煤矿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少管理和认识上的突出问题。本文经过对这些问题的普遍性和本质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参考解决方案。

关键词:煤矿 信息化 管理 问题 对策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and so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al-mining enterpriser

informationization

(He QiangInformation Branch of Huainan mining Group 232001)

Abstract: A dozen of problems on management and consciousness are found out after a series of investigation in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several coal mining branches of A Mining Group.After analyzing the catholicness and hypostasis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gets the solution of these problems.Key words: coal mininginformationizationmanagementproblemssolution

当企业信息化的浪潮早已席卷中国大地,不少行业积极投身其中,并尽情享受着信息技术所带来优越性的时候,作为我国基础能源的煤炭行业又如何呢?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以及历史背景对煤炭行业信息化以有何影响呢?

一、行业特点

煤矿企业作为资源开采性企业,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背景及能源状况下有其独有的一些特点。

1、独特的生存竞争优

煤炭资源每天都在减少,企业的长期竞争集中在对新矿区资源开采项目的占有,胜过在市场份额上的夺取。企业拥有的优质资源就是它最重要的优势,一个低质的矿区永远无法变的优越。资源赋存条件和市场供需状况决定了煤炭采掘企业的经济效益基础。

2、巨大的安全压力

由于煤田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地下作业的危险源较多,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抛开巨大的财产的损失不说,而由于人员伤亡而带来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更是企业难以承受的,因此在很多时候煤矿安全是不计成本的。

3、技术专业性强

井下作业环境的独特复杂性,使行业生产技术具有特殊专业要求,涉及面广、种类多,管理难度大。

4、生产经营计划性强

由于资源赋存条件和井下作业环境的独特复杂性,使得不同矿井之间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条件客观上存在差异,难于对所有生产矿井以统一尺度进行考核。加上历史的原因,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计划性仍然很强。

由于煤矿行业的这些独特性,使煤矿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历来存在重井下、轻地面,重生产、轻管理的现象。相当一段时间内,煤矿企业对信息化很不认同,不愿意投入有限的资金和人力来开展煤矿信息化建设。

二、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九五”、“十五”期间,特别是最近两年,集团在信息技术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了较大投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也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

所有矿井都已建成并使用了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许多矿井还安装了工业电视,用图像监视井下关键设备和主要工作点。能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的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已在多个煤矿生产作业中得到比较 普遍应用,个别已能通过网络在地面进行监视监控。在管理信息化上也已建成了多个应用系统,如人力资源、财务、供应、销售等多个子系统且目前运行良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上,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各种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的共享和利用程度比较低。大部分煤矿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明显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管理,重局部、轻整体等问题。

1、煤矿信息化缺乏规划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想到哪儿就干到哪儿,企业的决策者对企业的信息化战略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一个整体的战略规划能够引导企业进入信息化进程;帮助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放松;使企业知道信息化建设的下一步的方向和目标;便于企业检验成果和发现问题;使实施措施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紧密结合2、煤矿主要领导对信息化认知程度和重视力度还不够

认识是第一位的,没有认识提高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上的积极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少人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能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可以为领导提出很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而且在速度和准确方面比人做得更好。

有些条件较好的企业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认为不提高信息化建设,企业照样能搞好,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信息化初期,对信息技术抱较高期望,希望通过企业信息化获得较高效益,结果一旦看到投资费用增多,而效益又未见明显提高便丧失信心。高层领导不能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急功近利,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继续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如果主要领导对这项工程重视不够,企业信息化建设将很难进行下去。有些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对信息化技术不够了解,不知道信息化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更不清楚应该如何管理才能保证实施成功。因此在资金投入和人力

资源的配置上存在严重不足。有的煤矿多年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投入,基层区队没有网络,大部分区队没有一台电脑,没有计算机应用系统,所有管理及文书工作完全靠手工进行。有的煤矿几千人、上百台电脑和一些应用系统,却没有一个专职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严重地束缚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3、在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管理,重局部、轻整体等问题

有的煤矿耗资上百万,网络搭建起来了,个人计算机也配置不少,但是网络上没有运行什么应用系统,结果很多电脑成了职工娱乐、上网聊天的工具,甚至因此影响了工作。有的煤矿也建了一些应用系统,但因为一些原因,有些软件开发验收过后很长一段时间没人使用、或者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一遇到障碍就退却了;还有的也用了,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既没见提高效率,也不见降低成本,有时甚至是走向了反面。不少煤矿在矿井信息化建设中没有规划,项目建设的随意性较大,因此往往造成重复投资或项目应用效果不佳。

4、缺乏专业人才

前几年,由于工作环境和待遇的问题,各类人才都涌向较发达的地区或条件较好的行业企业,煤炭企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人才匮乏时期,特别是信息专业人员由于工作不受重视,人员流动更大。集团计算中心技术人员在十年的时间里先后有三批人离开了企业(个别元老除外),给集团信息化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各基层单位基本没有专职信息化工作者,大部分计算机专业人员都转行做了其它业务。近年来,煤炭市场转暖,在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指导下,集团公司也吸收了一些应届大学毕业生,但这部分人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而且,煤矿企业职工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在应用信息技术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集团公司应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较低,制约了煤矿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思考及对策

在特殊的行业背景下,针对集团公司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领导重视是前提

加强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理论的宣传、普及,使全体员工对信息技术是什么、信息技术能带给我们什么以及如何实施企业信息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于煤矿主要领导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信息化的认识,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中能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机构、人员是基础

加强机构建设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井下作业环境的独特复杂性,使行业生产技术具有特殊专业要求,涉及面广、种类多,管理难度大,对信息化的需求也各不一样,煤矿信息化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去推行也只能是空谈。在信息系统的实施、运行、维护过程中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所以应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实施应用信息系统的能力。

3、规划是纲领

信息化总体规划确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战略和企业业务的结合;为信息系统的持续改进提供一个正确的指导方向和循序渐进的步骤。集团公司要规划,矿上也要规划。集团公司规划了,但是矿与矿之间在生产环境、资源赋存条件、人力资源状况等方面还存在着差异,集团公司规划不能完全取代矿上的规划,因此矿上也要规划,在集团公司规划的大框架下再细化,制定出符合矿井特点的、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

4、软件应用是重点

在硬件投入上,要考虑软件应用项目,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配置硬件。既要满足现有的和未来几年的需要,又不能一味追求高档,浪费企业财力。在信息化建设中要重点做软件应用项目的开发实施,特别是那些能给企业带来显著效益的软件项目。

5、管理是灵魂

信息系统不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一个与组织、人密切相关的社会系统,技术仅是它的支撑手段。信息系统只有和企业的组织管理、人员使用密切融合才可能发挥作用。在信息系统搭建之前要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应用好这些系统了,使系统和企业的组织管理、人员使用密切融合。目前看来,这也是集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可能会触犯一些部门和个人的利益,这也会增加系统实施的难度。首先,煤矿主要领导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有坚决把应用推下去的决心,并把它当作煤矿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来抓。其次是管理与技术的融合,信息系统并不是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一个简单的模仿。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利用的方式,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业务流程必然要作相应的改变,这个过程要有领导的支持和制度与规范的约束。最后,信息系统实施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给企业带来效益。把信息系统实施的效果与系统的建设目标进行对比,对系统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确保项目的成功应用。

上一篇:不一样的眼光作文下一篇:《桃花开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