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2024-07-15

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计划(通用13篇)

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篇1

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一、孕早期健康管理 1.孕12 周前由孕妇居住地的卫生室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2、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 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 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有条 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糖、阴道分泌物等实验室检查。

3、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 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 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4、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 1 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 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 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 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二、孕中期.孕晚期有卫生院健康管理

三、产后访视

1、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2、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困难、产 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

3、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 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 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4、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

四、产后 42 天健康检查

1、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 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

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 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3、对产妇应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婴幼营养等方面的指导。

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篇2

1 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具体内容

孕产妇健康管理是指孕12周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随访, 询问孕妇一般情况, 做实验室检查及体格检查, 做好孕妇优生咨询。孕16周~20周、21周~24周各进行1次随访, 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督促孕妇在孕28周~36周、37周~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1次随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 应于3 d~7 d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 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 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 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督促产妇42 d到乡镇卫生院或原分娩单位进行产后复查。整个孕产期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转诊并随访检查结果。

2 孕产妇健康管理存在多种影响因素

2.1早孕建册率低。农村孕产妇卫生保健知识缺乏, 自我保健意识差, 母亲怀孕次数增多, 往往认为自己怀孕方面经验丰富, 计划外怀孕由于害怕和躲避计划生育部门的检查, 而不去医院就诊。部分孕妇存在麻痹思想认为检查和不检查一个样, 存在侥幸心理。流动人口流动性大, 管理存在困难。

2.2建立《孕产期保健手册》, 产前健康管理及产后访视均在卫生院完成, 产前随访工作量大, 存在督导不到位的现象。另外基层医疗单位技术力量薄弱, 医疗设备缺乏, 群众接受保健服务意识差, 流动人口流动性大, 居住分散, 部分超生者为躲避计生部门的制裁, 不愿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

2.3农村妇女生殖健康观念较差, 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初次检查孕周较大以及检查次数较少, 高危因素未能及时发现及处理, 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2.4高危人群比例较高。通过分析认为部分高危因素可预防, 巨大儿及低体重儿及流产2次以上人数等。

2.5剖宫产率过高。很大一部分孕产妇对分娩方式存在认识不清, 认为剖宫产分娩方式较自然分娩更安全, 痛苦小, 第一胎贸然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迅速结束分娩, 结果第二胎时想选择自然分娩却不能实现, 提高了剖宫产率。

2.6基层医务人员主动服务意识高, 产后访视率不低, 有个别访视不到位是由于流动人口产妇产后居住外地导致。

3 改进措施

3.1孕产妇健康管理是从怀孕到产后42 d对孕妇及产妇、胎儿和新生儿的保健服务, 其目的是对妊娠过程全程监测以及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对高危妊娠进行筛查, 实施有效干预措施, 以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保障母婴健康, 减少并发症。优质的孕产期健康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是保护和促进母婴健康, 提高出生质量与人口素质的关键。孕产期健康管理是妇幼工作的关键环节, 产前检查、分娩期保健和产后访视是孕产期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2研究发现孕产妇首次检查的时间滞后, 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相关妇幼机构, 孕妇本身及其家属都应该根据影响因素探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 努力提高孕产妇自身的保健知识和接受保健的意识。

3.3利用组建的三级网络管理, 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主观能动性, 及时掌握孕产妇情况, 避免意外妊娠的发生。及时上报孕情, 督促其进行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做好妇幼健康宣教。

3.4卫生部门和计生部门紧密配合, 资源共享, 共建妇幼保健网络, 更好地开展孕产妇保健工作。

3.5孕期是生命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孕期保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命的质量。通过督促孕妇按时接受产前随访及健康教育, 有利于及时发现影响孕产妇身心健康的不利因素, 积极采取干预措施, 转诊并进行随访, 使之尽快得到有效纠正, 解除高危因素。做好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 学会自我监护的方法, 通过自数胎动监测胎儿宫内情况;了解分娩过程, 认识自然分娩的好处, 增强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 提高自然分娩率, 降低剖宫产率;认识母乳喂养的好处, 学习母乳喂养知识, 掌握母乳喂养技巧, 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 从而提高孕产妇健康管理质量。

3.6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 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 应于3 d~7 d内至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 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 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喂养指导, 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 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情况;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 对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 应及时转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 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1]。加强产后访视, 及时的产后访视和正确的产后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知识, 尽早发现产褥期疾病及时纠正或转诊, 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 提高母乳喂养率, 及早发现影响新生儿健康的危险因素及时得到有效纠正。

3.7产后42 d复查也是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 产后42 d复查通过测量血压, 妇科检查, 及B超检查, 能够让孕产妇及时了解自身身体状况, 使影响产妇健康的妇科疾病及内科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同时再次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提高母乳喂养率。对避孕知识进行宣教, 教会产妇正确的避孕知识, 减少意外妊娠的发生, 降低因意外怀孕给妇女造成的心理生理伤害, 提高夫妻生活质量, 保障妇女身心健康。

3.8健康教育要贯穿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始终。健康教育是投资少, 见效快的重要干预措施, 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 提高她们防病治病的能力, 产生自觉接受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动机。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的实质是一种干预措施, 是对整个社区人群的健康和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孕产妇作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人群指导其进行产前检查, 并宣讲高危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 从而有效预防, 及时发现和治疗高危妊娠, 降低高危妊娠发病率, 是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的关键。而健康教育作为传授保健知识, 指导人们采纳健康行为, 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一门学科, 是协调提高妇幼保健水平, 增强妇幼儿童健康的重要手段。产前健康教育是理解、支持、促进孕妇对妊娠、分娩、正确认识的过程, 是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理想措施。应使广大农村妇女真正认识到接受产前保健及产后保健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生殖健康理念, 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

3.9乡镇卫生院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提高产前及产后妇幼保健服务的能力和质量。改进乡镇卫生院的基础建设及增加医疗设备, 对提高农村孕产妇的产前检查质量及患者对乡镇医院的信赖度有着重要意义。

4 讨论

增加乡镇卫生院的人员及医疗设备和条件, 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充分利用三级网络, 将健康教育贯穿孕产期始终, 有利于普及农村孕产妇卫生保健知识, 提高她们防病治病的能力, 增强保健意识。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 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有效利用率, 提高孕产妇健康管理水平, 从而达到促进孕产妇健康水平, 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基层孕产妇系统管理现状 篇3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630-01

公共卫生服务是我国农村基本医疗水平的新进展,是乡镇卫生院实现基本预防保健功能的重要依托,妇幼保健又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妇幼保健项目财政补助经费的欠缺,多数妇幼保健机构依然需要业务收入的支持方能生存下去。因而工作人员存在着“重临床、轻保健”的观念,致使现有的妇幼保健机构对于其预防保健功能的实施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社会各层对妇幼保健水平的需求不断提高,国际社会普遍把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按照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我们要在2015年将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23人/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24‰。要达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的妇幼卫生服务系统及妇幼保健机构、社会相关部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妇幼保健项目实施的具体操作中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开展是重中之重。我镇妇幼卫生工作以《两纲》为指引,着力规范母婴保健服务。并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有地域特色的相关制度,但是我们的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目前仍不容乐观。

1 叶酸的服用规范、足量、全程的依然占很少比重。

政府宣传的力度、群众的认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在某种程度限制了叶酸的普及发放。在妇幼保健部门承担叶酸发放之前,此项目的开展隶属于计划生育部门,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是两个独立办公的部门,信息目前不能共享,而计划生育部门是最先获取育龄妇女信息的。许多的孕妇在怀孕之后去卫生院查体才知晓叶酸的存在及功用,而此时服用叶酸已是为时已晚。有的孕妇因为知识的缺乏对叶酸持怀疑态度,服用间断不连续,导致不能规范足量全程的服用,进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一部分流出的孕妇,长期在外务工,无法办理IC卡更无从领取叶酸,导致叶酸服用的缺失。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我县区基本是乡镇卫生院兼职,公共卫生项目基本不能为工作人员带来任何效益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为财政短缺必须以业务收入为重导致公共卫生项目启动缓慢且处于应付的尴尬状态。

2 孕产妇系统管理欠完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孕产妇的保健意识随之加强,因此早孕期建卡建册已经不是问题,但是系统管理这个概念在群众及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心里依然模糊。乡镇卫生院业务开展的局限导致许多的孕产妇不能给予其足够的信任,查体多往县市级医院进而资料不能及时完善的跟踪。管理规范所谓的5次保健刷卡成为一句框架,甚至有的医院为了追求刷卡率在孕妇办卡后留下IC卡定时录入信息,导致信息记录不实,高危孕妇漏诊,难以达到系统管理应有的效果。产后访视以乡村医生为主,而他们几乎没有妇幼保健的业务知识,只是流于一种形式而已。责任、待遇和工作没有关联的基础上要求质量似乎是难以平衡。孕产妇系统管理档案的完善只是一种形式,而内容的真实值得商榷。

针对以上两大重点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确保在资金困难的状况下尽可能的完善叶酸的补服工作及孕产妇系统管理。

一方面,对于妇幼保健机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应及时纠正。进一步理清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思路,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深刻认识国家成立妇幼保健专业机构的初衷,切实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的意识,行使好作为公共卫生机构的社会责任。同时建立健全绩效评估机制,在落实妇幼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加强监督与管理,以保证各项妇幼保健工作,特别是辖区群体保健工作的质量。叶酸补服问题上政府加强宣传,卫生院和计生部门协作,定时公开宣传叶酸知识,村级妇保人员在得知育龄妇女有生育意向時及时提醒补服叶酸,并追踪随访至足量全程至妊娠结局,把叶酸补服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其二,切实抓好孕产妇查体信息的真实性、连续性、完整性。在补服叶酸的同时发放孕产妇系统管理指南,定时督促孕妇来本机构查体。外院查体者及时准确的记录在案,发现高危孕妇及时上报,督促其前往上级医院诊治。不断强化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产后访视由专职妇保人员持卡下村入户,访视完毕后由产妇签字收回本机构存档。以不断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为目标考核,把系统管理落到实处。

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会议总结 篇4

为了进一步强化奉贤区孕产妇保健全覆盖管理工作,保障母婴安康,3月28日下午,区卫计委组织召开了奉贤区孕产妇保健全覆盖管理工作会议,区孕产妇保健全覆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区卫计委徐克俭副主任出席会议并做工作要求,各街镇(社区、开发区)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及联络员;各医疗机构防保分管领导及联络员,区妇幼所相关领导及业务管理骨干8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总结全覆盖管理工作情况,对目前面临严峻形势进行了分析强调,并对20全覆盖管理工作任务进行部署。要求各单位认真学习市公共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树立治未病的`理念,做到预防为主、补齐短板、守住底线。一是要提高认识,强化危机意识;二是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体系;三是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意识;四是加强宣传,提升保健意识;五是强化创新,工作稳中求进;六是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提升服务对象获得感。柘林镇、奉城镇以及南桥、平安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了工作交流。

产妇中医健康管理工作总结 篇5

中心城社康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的要求,紧紧围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着力推进产妇中医健康管理工作,努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加快发展产妇的中医健康管理

深入扎实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把产妇中医健康管理作为中医药健康管理试点工作,制订了社康中心的实施方案,并遵照方案开展了各项工作,对产后访视人员进行了产妇中医保健的培训学习,规范了工作流程,服务用语,充分理解和掌握中医药指导处方。

二、落实产后访视和产后健康检查制度

对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保证了3~7天内到产妇家中第1次产后访视,14天第2次访视,进行了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进行新生儿访视。督促产妇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做产后42天健康检查。

三、开展产妇中医药保健指导

根据产后汗出和产创出血,阴血骤虚,卫表不固,抵抗力下降;恶露排出,血室已开,胞脉空虚,易引起疾病特点,充分运用中医药知识指导产妇保健,重点是指导产妇在产褥期 注意寒温适宜,劳逸适度,调节饮食,调和情志,正确哺乳,防止怀孕,对产后常见疾病的运用中医药进行防治。对2016年7月1日以后接收的237名产妇全部进行了中医健康管理。全年产后访视422人,接受中医药服务管理237人,占56.16%。

四、今后的工作

2017年要加强产后访视人员的培训学习,掌握更多中医药保健知识,更好指导产妇保健,在保证服务数量同时,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龙岗区人民医院中心城社康

乡镇孕产妇工作计划 篇6

二、每月政治、业务学习两次。疑难病例做到要讨论,会诊、转诊要有记录;

三、医疗文书书写方面,甲级病历率90%以上,杜绝丙级病历。

四、强调医疗、技能的训练,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能做到规范化、程序化,都能顺利、熟练的操作各种技能,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五、20--年我们要大力挖掘自身潜力。打造科室特色,以院报、传单、广告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把我们的承诺,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宣传到位;

六、提高住院分娩率,做好产前检查,耐心讲解孕期保健及注意事项,告知他们住院分娩是为了降低孕产妇、胎儿、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保证母儿的安全。

七、人才培训方面,为了更好的开展业务,计划明年派张毅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篇7

关键词:孕产妇,健康管理,社区路径,实施效果

近年来,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孕妇的健康管理愈加重要, 借助此形式, 能帮助孕产妇实现顺利分娩, 孕产妇预后显著, 并发症有效减少, 所以孕产妇健康管理成为当前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1]。基于此, 本研究对收治的300例孕产妇进行治疗方式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与一社康3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 孕产妇年龄24~26岁, 平均年龄为 (24.3±1.6) 岁, 孕周19~22周, 平均孕周为 (19.4±2.3) 周, 文化程度均为初中及以上, 128例经产妇, 172例初产妇。研究过程中, 将300例孕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孕产妇在孕周、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150例孕产妇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和管理, 组织孕产妇学习《孕前健康检查》、《深圳市母子保健手册》等, 使其了解孕期保健知识、自我保健知识以及相应的孕产期心理卫生知识等, 根据教育管理的进度定期进行集中授课教育[2]。观察组150例孕产妇以孕产妇社区健康管理路径 (孕早期发现→孕产期随访追踪、健康教育讲座→产后家庭访视及教育→转诊儿童管理) 为主, 通过产后访视后追踪研究对象, 起到调查了解其孕产期全程中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家庭成员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健康理念, 与从未接受这一指导的对象进行对照比较, 最终从多方面 (稽留流产、胎儿死亡、孕期并发症、剖宫产分娩、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高危儿出生) 评估生育风险的降低情况[3]。 (1) 孕早期:对孕产妇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讲解, 如饮食规律、出现异常情况的应对方法等, 并对产妇在实际生活中的困难进行实时指导。做好孕产妇的个人卫生指导、营养搭配指导和心理指导, 对孕产妇讲解不良习惯和不良的心理情绪对胎儿的不利影响, 叮嘱孕妇为了胎儿的健康应当定期进行必要的检查。对12周前的孕产妇建立《深圳市母子保健档案》, 有针对性的进行必要的健康管理[4]。 (2) 孕中期:当孕妇怀孕13周后, 需要嘱咐孕产妇到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 主要包括胎儿的发育情况和健康状况, 包含了三维彩超、唐氏筛查、血糖筛查, 其他血液检查和甲状腺的检查等, 要对胎儿出现的畸形的概率进行必要的分析, 对其风险进行把握, 如果出现畸形的风险概率很大, 需要进行加项检查。 (3) 孕晚期:孕28周以后, 嘱咐产妇定期到医院检查, 指导产妇怎样通过胎动掌握胎儿健康情况, 正确护理乳房, 及时纠正乳房内陷现象, 进而有效避免影响后期婴儿吃奶。在孕产妇易发生孕期并发症时, 指导其进行自我监测, 一旦发生异常, 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4) 产后健康指导:孕产妇出院后, 需要详细了解产妇的资料, 并对其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一些保健指导;对母乳出现异常的孕妇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母乳喂养指导, 并在社区中进行广泛的健康母乳宣传。还要对孕妇出现的一些乳头疼痛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知识的讲解, 不但起到了缓解孕妇不好的思想情绪, 而且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指导孕妇产后的饮食情况和生活习惯, 与此同时对婴儿的健康状况进行必要的观察,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和社区人员取得联系进行治疗[5]。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孕产妇的治疗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和比较, 其中采用健康教育质量评价表, 结合《深圳市母子保健手册》, 对两组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治疗情况比较, 质量评评分标准内容为20条, 每条5分, 总分评比共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 评分<60分为差, 60~90分为良, >90分为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效果前后对比

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观察组通过社区健康管理后, 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的孕产妇产检次数、妊娠结局比较

本次研究中, 在治疗教育后, 对300例孕产妇就分娩方式、孕产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且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从比较结果来看, 相比于对照组, 观察组孕产妇定期产检率高, 预后及妊娠结局更优。见表2。

3 讨论

怀孕期是由女人转向母亲的转型期, 很多母亲怀着期待而且焦急的心情, 心理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焦虑, 导致身体一些方面产生不适应状况, 这很大程度上会致使产妇出现各种心理情况, 这种情况极易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基于此, 社区服务中心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缓解孕产妇的心理压力, 通过社区实施路径做到健康管理[6]。

孕产期健康管理社区路径对促进孕产妇顺利分娩、提高生育质量及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在系统化的健康管理中, 及时对孕产妇分娩的风险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 能减少各种不利习惯的发生, 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 最终降低临床孕产妇的死亡率和各种并发症[7]。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 以社区为主要范围, 对妇幼、老人等实施有效的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康复和健康教育, 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 能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 促使孕产妇更遵医行为, 学习了解正确分娩方法以配合分娩的顺利开展, 最终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全面保障母婴安全。

本研究中, 在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的优良率仅远高于对照组, 能很大程度降低孕产妇因生活不规律带来的风险;而在两组的孕产妇产检次数、妊娠结局比较发现, 相比于对照组, 观察组孕产妇定期产检率高, 预后及妊娠结局更优。由此可见, 通过更加系统化的健康管理社区路径, 孕产妇对围产期的健康知识掌握的更为全面和深入, 从而能够认真对待孕产期间的产检, 并通过学习来进行自我监护和保健, 注重保障母婴健康和安全。改善孕产妇的生活规律和思想情绪的非常有必要的, 它是降低风险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 还应借助社区中环境和地理优势进行深入式健康知识的普及, 让大家在生活中降低风险。另外, 社区健康管理工作者对于每个社区家庭来说更有亲和力,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孕产妇提高健康知识水平, 以达到预期目标, 促使其正确应对分娩,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通过降低生育风险, 还可减轻患者家庭在精神上和经济上的严重负担。

孕产妇健康管理社区路径的实施与国家新医改政策一致, 此实施效果明显, 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普及, 提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通过效果分析, 建议政府在以后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 加强考核和管理, 资金及时到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与上级医院的联系, 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吴玉华, 吴见安, 许梅莲.探讨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实施效果[J].中国医学工程, 2014, 8:171-172.

[2]彭华, 鲍勇.基于社区“知己健康管理”的孕产妇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0, 27 (4) :231-232, 235.

[3]段燕, 马金兰, 王珺.借助网络医疗平台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延伸服务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 2012, 23 (5) :104-105.

[4]李惠霞, 巫云辉, 麦艳冰.深圳市光明新区全人口孕产妇社区全程陪护健康管理模式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5:1741-1743.

[5]卜保鹏, 黎采青, 顾庆焕.社区健康管理的模式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19) :2192-2194.

[6]戴云云, 何国平.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挑战[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 12 (5) :452-454.

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篇8

国家给从事妇产专科的医务人员提出了一个新课题,降低剖宫产率事关国计民生。做好孕产妇生殖保健,确保母婴平安,这是需要从源头上解决,并且刻不容缓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新举措,还必须呼吁和取得整个社会的共同支持方能完成好这一伟大工程。笔者总结临床孕产妇饮食营养和孕产期保健管理以及危急情况处理,谈点滴体会。

1实现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的目标,在未怀孕前就该开始

行动了。在生命的长河中,育龄妇女在最好的年龄段、最佳的身心健康状态孕育宝宝这是先决条件。你和妳准备好了吗?夫妇健康,避开疲劳期,快乐的心态,温馨的环境,情深婴美,千钧一刻,孕育一个新生命的伟大工程开始了。

2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当年结婚当年孩儿,当年没有过三

年。只要具备了生育的必要条件,又正直旺盛的生理生育阶段肯定会有孩子,没怀上的,一定有原因。你要就医呀,你要找名医呀,要早治疗,要正确治疗。一位患有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婚后三年不孕,每次月经来潮如难临头,痛得死去活来,毕秀英教授为她采取国内外最先进的保宫技术,采用“诺雷德”药物保守治疗,每月1针,腹壁皮下注射,5次一个疗程,疗效很显著,免除切除子宫的后患,给了患者实现生育梦想的机会。我院医疗上采取的人流术前、术中、术后,分娩中的,宫颈疾病的,子宫肌瘤的,子宫腺肌症的,盆地重建的6大保宫技术,使很多来凤凰妇产医院就医的患者受益,像实足年龄42岁的高龄夫妇也欣喜得子,实现了生殖疾病应早治早孕不是梦。

3孕妇营养应该如何吃?照書本吃,科学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好不成问题,孕产妇的营养更不成问题。孩童时是小胖孩,独生子女更是想啥吃啥,婚前快速减肥往往不理想,婚后吃出“三高”,孕后吃出难产巨大儿,怀孕期间脂肪全都饱和了,产褥期为了哺乳继续营养,机体代谢负荷过重,血脂各项异常,只好给婴儿断奶,导致母乳喂养障碍。对患有肝胆肾功等异常的孕妇,我们告诫孕产妇在饮食上当选择过“贫民生活”实为上策。因此,临床救治肥胖、高危孕产妇,实施的效措施,应该由孕期的饮食营养埋单,尤其是孕中晚期的过剩营养。我院隆重开办孕妇学校,办月嫂培训班,指导孕产妇围生期科学摄取营养,并与孕期坚持运动相结合,培训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服务于孕产妇和新生儿,对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剖宫产率,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平安实为好举措。

4特殊高危孕产妇到具备国家要求标准的妇产医院生产

主要优势有3,一是具备一定高难手术救治条件和能力,二是高度重视准备充分;三是确实能把风险降到最低。一位RH(-)性既“熊猫血”(这在国内发生率是1/1000)双胎并高危孕妇由外地转来我院,我们在各级高度重视、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积极妥善应对紧急情况,成功为这位高龄高危“熊猫血”双胎产妇剖宫产出一对龙凤双胎。另一位“镜像人”(国内发生率应该是百万分之一)孕妇,右位心,肝胆胰脾等脏器异位。基于患者对我们的技术信任能把风险降到最低的强烈要求,经过慎密检查诊断积极准备,良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成功剖宫产出3750克女孩儿,母婴平安。

5对缺乏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孕妇,应汲取做好孕期健康教育和孕期指导

如对早期妊娠的孕妇如果出现见红,有阴道流血过多先兆流产征象,积极接受保胎治疗,严格卧床休息。经医生诊断难免流产时,加强对孕妇及其家人的精神安慰心理和护理,准备健康身体条件,提高承受应对能力。一位怀孕中晚期孕妇,由于知识缺乏,双手习惯行向下推力摩擦腹部至胎盘早剥来院,由于及时行剖宫产后母婴平安。

6“新生儿病毒性红疹”不少见

北方气候分明,孕妇胎儿易受感冒侵袭,孕妇往往防不胜防。孕妇怀孕期间招致病毒感染的程度与新生儿出生后发生新生儿病毒性红疹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新生儿病毒性红疹与新生儿受热的皮肤发红的疹子不同,新生儿病毒性红疹的中心均有小白点凸出。发生新生儿病毒性红疹可在新生儿沐浴后,擦干皮肤,选用药物芦甘石洗剂涂于红疹皮肤表面即可,可反复涂擦至愈。注意新生儿衣物被服选择竹纤维、精棉等透气好的面料,保持新生儿皮肤与被服等通透性良好,从而减轻症状及痊愈。

7产妇的催乳,在现代国内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产业,有专业催乳师催乳

临床中已经证明手法按摩有助催乳,但一定是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的人员,催乳和产妇营养进食密切相关,有乳腺炎征兆禁忌继续揉奶,酌情遵医嘱药物抗炎治疗;产妇自然分娩和单纯剖宫产后可不必等到排气后,可先喝萝卜条汤,能促进肠蠕动尽快恢复;产妇大量排泄褥汗,多喝汤水,鲫鱼汤催乳效果很好,也可服加入中药通草的猪蹄汤催乳。

危重孕产妇管理细则 篇9

为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规范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切实保障母婴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修订本实施细则。

一、高危妊娠的定义

凡妊娠期具有各种危险因素,可能危害孕妇及胎儿健康或导致难产者称高危妊娠,高危妊娠的孕妇称高危孕妇。

二、高危因素及范围

为了便于高危孕妇的管理和追踪,将高危因素及范围分为固定因素、环境与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等。

1、固定因素和环境、社会因素

(1)孕妇的一般情况:年龄<18周岁或≥35周岁;体重<40公斤或≥80公斤;身高≤145厘米;骨盆狭小或畸形;胸廓、脊柱畸形;既往严重疾病史等。(2)异常孕产史:流产≥2次、早产史、围产儿死亡史、先天异常儿史、阴道难产史、剖宫产史、产后出血史、不孕史等。

(3)妇产科手术史:附件手术史、子宫肌瘤剜除术史、子宫破裂史等。(4)母子血型不合史和特殊血型。(5)精神病;智力低下。

(6)珍贵儿:婚后2年以上不孕或输卵管吻合术后怀孕者、辅助生育怀孕者。(7)致畸因素:孕妇本人及一级亲属有遗传病史,接触可疑致畸药物、物理化学因素,孕早期病毒感染或接受大量射线。(8)文盲、家庭中受歧视等。

2、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1)妊娠合并症: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病、肝炎、肺结核、哮喘、血液病(贫血、血小板减少)、卵巢子宫肿瘤、恶性肿瘤等。

(2)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肝内胆胆汁淤积症(ICP)、胎位异常(臀位、横位、斜位)、先兆早产、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延期或过期妊娠、羊水过多或过少、胎儿宫内窘迫(胎心<120次/分或>160次/分、胎动<20次/12小时或<以往胎动的50%)、胎儿生长受限、多胎妊娠(双胎、三胎等)、巨大儿(≥4000克)、胎膜早破等。

(3)其他:急性阑尾炎、性传播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癫痫、严重感染、不明原因的发热等。

三、高危孕妇的筛选与评定方法

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开展围产保健建册服务工作时,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有关辅助检查等手段进行高危妊娠因素的初筛选,以后每次产前检查时均要进行高危的评定。其他承担围产保健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进行产前检查服务时,也应对每例孕妇进行高危评定,对基层上转的高危孕妇进行复评。各围产保健服务单位均应建立高危孕妇登记本,对筛选出的高危孕妇进行登记,在《孕产妇保健册》封面上记录高危评定等级及评分,并加盖高危印章。对所有高危孕妇均应做好追踪、随访和结案工作。

孕产妇妊娠风险预警评估体系,用5种相应颜色作为预警标识,对每位孕妇在孕早、中、晚期产前检查时发现的情况进行相应保健指导,并做好安全分娩的分类管理。例如绿色标识者(正常孕妇),提供孕中、晚期和分娩前3次随访;黄色标识者(低风险孕妇),每月随访一次,随访主要内容为追踪重点孕妇转诊单或重点孕妇报告单确诊结果、了解孕妇孕期动态变化并督促其定期产检及住院分娩等。绿色和黄色标识孕妇孕期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随访管理。而对橙色标识的孕妇(为妊娠合并症病情较重),原则上应在二级或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进行产前监护,直至分娩;若为疾病严重、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的红色标识者,原则上应在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诊治,病情危重者需及时转自治区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救治;紫色标识者(为妊娠合并严重传染病)则需转诊至指定卫生保健部门。橙色、红色、紫色标识孕妇为高风险孕妇,除由医疗机构管理外,辖区妇幼保健所每月进行随访。

高危孕妇的评定是衡量高危妊娠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评分标准对孕妇的高危因素及高危程度进行评价,依照评分结果将高危情况分为5分(A级)、10分(B)、20分(C)等三个级别,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按各自的职责进行相应管理。

四、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职责

成立孕产妇急救中心,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成立孕产妇急救小组。各级急救组织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负责抢救的全面协调工作,具有丰富临床抢救经验的妇产科、内科、ICU室和检验科等科室成员组成抢救小组,承担辖区内重症高危孕产妇的会诊、救治任务。抢救小组必须做到通讯通畅,人员、设备、药品(血源)、车辆等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有责任地段的区、县(市)级医疗保健机构 及时掌握本辖区内的孕妇动态情况,督促在怀孕13周前建立《孕产妇保健册》,进行规定时期内的产前检查(主城区孕24周内、农村孕30周内)、高危筛选评分及登记,并做好追踪、随访和结案工作。橙色、红色、紫色标识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至规定孕周转出;橙色、红色、紫色标识或高危因素不能确定者及时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诊治,并在高危登记本上详细记录。高危孕妇转诊时必须填写“高危孕妇转诊三联单”,其中第一联作为存根保存,二、三联由高危孕妇带到转诊医院,对转出的所有高危孕妇必须进行追踪随访,并记录追踪结果。

(二)区、县(市)级医疗保健机构

由县(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院的综合抢救能力,确定一家县(区)级医疗机构或妇幼保健院为县级孕产妇急救分中心,承担辖区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1)设立高危门诊及高危病房,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接诊,实施高危妊娠首诊负责制。对基层转入的高危孕妇应认真检查,有妊娠合并症或其他不明原因的疾病时,应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明确诊断,合理治疗,并做好催诊、追踪、登记、结案工作,定期进行分析。填写三联单(第三联)返回转诊单位。对经治疗高危因素减轻或分娩后高危因素尚未完全解除的孕产妇,应通知基层继续监护,做好追踪随访工作,并详细记录。对评分为带特殊标记的高危孕妇及时转市级医疗保健机构诊治,并填写转诊三联单,同时区(县)妇幼保健院的临床部报告医院保健部,其他医疗机构报告辖区妇幼保健机构,做好追踪及登记工作。(2)建立健全医院内孕产妇急救小组,负责危重孕产妇的会诊及抢救工作。对本院抢救困难需要转同级综合性医院或上一级医疗保健机构诊治的,由医院的孕产妇急救小组讨论决定,电话先与转诊目的地医院联系,并陪同转诊。对病情危重无法转诊的孕产妇,及时向辖区内孕产妇急救中心呼救,并配合做好抢救工作。(3)建立危重孕产妇、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讨论制度,定期参加辖区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协助辖区妇幼保健院开展对基层的业务培训及指导。做好地段内的县级水平筛查。

(4)服从辖区妇幼保健院的管理,成立有妇产科、内科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县级水平筛查小组,负责责任区域和地段内的孕24W-30W孕妇的县级水平高危孕妇筛查。

(5)专人负责本地区高危妊娠管理工作,制定高危管理及县级水平高危妊娠筛查计划,及时掌握本辖区内的高危孕产妇情况,定期进行分析,针对高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发现毗邻区、县(市)的高危孕产妇应及时与所属辖区妇幼保健机构联系,落实监护措施。(6)督促基层人员对高危孕产妇进行追踪、随访。协助基层处理重症高危孕妇的转诊,负责对下级医疗保健单位的围产保健、产科质量等技术的调研、监督、指导,有目的地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

(7)组织辖区每年二次的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主城区由市级统一组织),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干预措施。

(三)省市级医疗保健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和自治区人民医院为宁夏自治区孕产妇急救中心机构,承担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产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

(1)设立高危门诊及高危病房。高危门诊每日开放,落实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负责诊治,接受基层的高危孕产妇转、会诊。对基层上转的高危孕产妇核实高危评定,作出及时、正确的处理。对疑难病例及时组织相关科室或人员会诊,确保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安全。认真填写“高危孕妇转诊三联单”回单,将高危孕产妇的诊治情况反馈给基层转诊单位。危重孕产妇在组织抢救的同时,市妇幼保健院的临床部及时报告医院保健部,其他医疗机构报告辖区妇幼保健机构。(2)成立医院孕产妇急救小组,负责院内危重孕产妇的救治,健全落实急救工作制度。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和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部除负责院内救治工作外,承担全区危重孕产妇的会诊及抢救工作。

(3)服从辖区保健机构管理,规范开展门诊产前检查服务,接受孕24周后的孕妇产检,设立高危孕妇登记本,落实高危催诊、随访和结案。

(4)协助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开展对基层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的业务指导及培训。参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个案调查及评审,提出干预措施,提高全地区的围产保健工作质量。

(5)负责全市高危妊娠管理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指导实施,建立质量控制和评估制度。充分发挥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作用,定期召开地区工作会议,总结高危管理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6)掌握全市高危妊娠的动态,对严重影响和威胁孕产妇健康的重点问题,组织专题调查和研究,提出干预措施。加强医疗保健机构的协作与沟通,承担重危孕产妇抢救的联系及协调工作。

(7)组织对每例死亡孕产妇进行个案调查,并协同市围产保健协作组,定期开展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制定全市围产保健工作有关业务操作常规和制度,负责本地区医疗保健单位围产保健技术指导及管理,有针对性的进行业务培训。

(8)服从辖区妇幼保健机构管理,落实孕产妇保健工作。设立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负责的高危门诊和高危病房,落实首诊负责制。健全院内孕产妇急救小组,负责院内外重度高危孕产妇的会诊、救治工作,开辟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发现危重孕产妇时,在组织抢救的同时,及时向辖区妇幼保健机构报告。(9)接受重度高危孕产妇的转、会诊,详细填写转诊回单返还转诊单位;对经治疗后的高危症状减轻或分娩后高危因素尚未完全解除的孕产妇,做好继续追踪,并详细记录追踪结果。如追踪有困难,应报告高危病人所属辖区妇幼保健机构继续监护。

五、高危孕妇管理及转诊程序

A级(除外特殊标记★)高危孕妇:石嘴山市孕妇孕24周前、农村孕30周前可在建卡单位产前检查及管理,达到规定孕周后转上级分娩单位复查、监护、住院分娩;带有特殊标记★A级、B、C级(除外特殊标记★)高危孕妇由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监护、治疗。带有特殊标记★C级由市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监护、治疗。

乡级助产技术服务单位仅允许接受普通产妇分娩;有剖宫产条件的中心卫生院允许接受普通产妇和A级(除外特殊标志★)高危产妇分娩;B、C级(除外特殊标志★)高危孕妇一律转至县级及以上的医疗保健机构待产、分娩。带有特殊标记★C级转市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分娩。

孕产妇安全管理规定 篇10

1、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次数

孕早期(13周内):建立“孕产妇保健册”。孕妇妊娠大于16周者进行产科检查一次。

孕中、晚期:产前检查一般在孕16-18周开始,孕28前每月产检一次,孕 28周-36周每半月一次,孕36周后每7-10天产检一次。整个孕期产检次数城市不少于8次、农村不少于5次,高危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产后:出院后3天内、产后14天、产后28天左右各访视一次,共三次,高危产妇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访视次数。如产妇额外需要增加访视次数,可参照社区卫生服务有关收费标准。

2、保健服务内容

孕早期:做到在孕13周内建立“孕产妇保健册”,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测量基础血压;确定妊娠大小;进行血尿常规、血型、血糖、白带常规、肝功能(包括HBsAg)、梅毒筛查、HIV检测等辅助检查。进行高危因素的初筛选及登记,发现妊娠禁忌症和严重合并症者,及时处理。开展孕早期的卫生宣教及指导,如妊娠反应、先兆流产症状的识别和预防;如何避免孕早期接触致畸物质、避免病毒感染等。

孕中、晚期:按“孕产妇保健册”规定内容进行产前检查、高危筛选及评定,及时处理妊娠期的合并症及并发症,重度高危孕妇及时转诊,并落实专人追踪、随访。产前检查复诊要求:测量孕妇体重、血压、尿蛋白;询问前次产前检查后孕妇的特殊情况(孕30周后询问胎动计数);检查胎位、听胎心;了解胎先露入盆等情况;测量宫高及腹围,绘制妊娠图,判断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检查下肢水肿情况等。孕中晚期常规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化验各一次,必要时进行B超、胎儿心电监护等检查。

孕妇孕15周-19周建议参加产前筛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筛查高风险的孕妇动员进行产前诊断,并做好追踪及随访。对具有下列情况的孕妇建议直接进行产前诊断,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

⑴35周岁以上高龄孕妇;

⑵羊水过多或过少者;

⑶孕早期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的;

⑷胎儿发育异常或者胎儿可疑畸形的;

⑸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曾经分娩过先天严重缺陷婴儿的。

开展孕期的卫生、营养指导;家庭自我监护;妊娠期常见并发症的识别及预防;阴-道分娩的好处;临产前的准备与临产症状的识别;母乳喂养知识等宣教。

分娩期:积极预防产时并发症的发生;实行母婴同室,开展产后半小时内早吸吮、肌肤接触工作;鼓励按需喂养。依法进行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开展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在孕产期保健服务过程中发现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和分娩出生缺陷儿应按规定上报各类监测报表和个案表等资料。

分娩后:产后一月内休养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保健医师上门进行产后访视。访视内容应包括产妇的血压、乳-房、子宫复旧、会阴或腹部伤口等情况;新生儿测体重、检查皮肤黄疸及脐部、臀部等情况,并进行异常情况的处理。开展产后营养、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方法及婴儿抚触等指导、进行产妇心理疏导。

产后42天:产妇及婴儿应到妇幼保健机构或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检查,产妇化验血常规,测量血压,评价产妇康复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给予避孕知情选择指导。

二、孕产期系统管理程序

1、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1)杭州市户口的已婚妇女怀孕后携带本人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保健册”;户口在原籍婚嫁到杭州的孕妇到男方户口所在地的街道或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册。

(2)在杭部队现役军人孕妇,可以凭军人证到部队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3)流动人口妇女怀孕后持本人身份证到现住地的街道(或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2、产前检查

建册后,无高危因素和高危评定为无特殊标记A级的孕妇杭州主城区孕24周前、农村孕30周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达到规定孕周后孕妇转至助产技术服务单位继续进行产前检查,直至分娩。建卡后孕妇如需要到居住地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产前检查,建卡单位应开出委托书,将并“孕产妇保健册”交由孕妇带至接收单位进行产前检查,并做好追踪及随访工作。

严格按照《杭州市高危妊娠管理实施细则》进行高危孕妇的筛选、追踪、随访,并做好登记。高危孕妇按评分级别及时转至相对应的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检查及治疗。转出单位必须做好追踪、随访、登记、结案工作。各县(市)、区级妇幼保健院落实好本地区的孕24-32周孕妇的县级水平高危筛查工作,并保证筛查质量。

3、产后保健

杭州城区医院在孕妇分娩出院时将“孕产妇保健册”交由产妇家属,在出院后三天内送至产后休养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产后访视。主城区访视单位每季交换一次代访单和“孕产妇保健册”。县(市)及萧山、余杭区的产妇产后访视管理按原有的方法进行。

产后42天,产妇携带婴儿一起到妇幼保健机构或产后休养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母婴健康检查,建立儿童系统管理档案。各县(市)及萧山、余杭区的产妇及婴儿按原规定进行检查。

三、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职责

(一)一级医疗机构及有责任地段的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

1、及早掌握地段内的孕妇情况,为本辖区户口和居住在本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孕妇及时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并作好登记,进行规定孕周内的产前检查服务,并按《杭州市高危妊娠管理实施细则》进行高危筛查及管理。

对本市户籍但非本辖区的孕妇,应动员去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册及管理,并将有关信息报告辖区妇幼保健院或孕妇户口所在地的妇幼保健院。

在杭州市居住一年以上(按暂住证)的外省和本省户籍孕妇按本地户籍管理;居住一年以内的本省户籍孕妇动员去原籍建册,并及时(25天内)将孕妇情况反馈给该孕妇户籍地的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由原籍管理,做好登记。如为居住一年以内的本省户籍孕妇建立了孕册,则按本地相关规定进行管理,产后访视结束后将孕册及时返回户籍地的地市级妇幼保健院,做好备案。居住一年以内外省籍孕妇按流动人口管理。

2、进行产后三次访视及产后42天的母婴健康检查。收集“孕产妇保健册”,统计分析资料,定期上报卫生统计报表。对收集的非辖区内所建的孕册及产后访视代访单,及时上交辖区妇幼保健院。定期参加辖区召开的工作例会。

3、负责相关的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二)依法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

1、开展规定孕周内的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服务,直至分娩。接受基层高危转、会诊,并做好追踪、随访、登记工作,并按要求填写《孕产妇保健册》。发现孕妇无《孕产妇保健册》,应及时嘱咐孕妇去所辖地建立保健册。对不符合计划生育要求的孕产妇于入院24小时内报告医院所在辖区的计划生育部门,并做好登记。在产妇分娩后及时完整地填写“产时至出院前情况”记录。产妇出院时《孕产妇保健册》交产妇家属带回休养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产保健门诊,落实产后访视。

2、按规定进行产时信息的录入、传输及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出生医学证明》发放按卫生部、公安部《关于加强新版〈出生医学证明〉启用管理的通知》(卫妇社发[]319号)文件执行,坚决落实由助产单位直接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开展孕产妇、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监测,做好HIV阳性孕产妇的干预和个案报告。负责规定区域内的孕妇县级水平高危筛查,并协助辖区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对基层的业务指导及培训。

3、服从辖区妇幼保健机构的管理及指导,依法上报各类卫生统计及监测个案、报表。

4、发现孕产妇死亡应在24小时内上报所辖地的妇幼保健机构,并配合做好孕产妇死亡调查工作,提供孕产妇死亡病历复印件。

(三)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

负责辖区内围产保健工作的组织协调、质量控制,以及妇幼卫生各项监测和统计信息的汇总、上报等工作。配合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做好辖区内孕产妇死亡个案的调查,提供孕产妇死亡评审所需的个案资料。按要求组织辖区内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的评审工作。做好辖区内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工作。掌握本地区影响母婴健康的危险因素,并开展相关的调查,提出干预措施。

(四)市级妇幼保健机构

负责全市的孕产妇系统保健规范的制定,并对各区、县(市)孕产期保健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测、评估、质控。组织开展与围产保健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及知识更新。负责全地区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并在规定时间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同时反馈给基层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对危害母婴健康的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承担国家级监测点工作。负责全市的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病例的个案调查及评审工作等。

四、质量控制

1、围产保健工作有关的房屋及人员要求

门诊:设有与就诊区相邻的候诊区,配置有宣传栏、健康教育资料架或多媒体宣教设施等。门诊设有独立的接诊室和检查室二室(面积大于20平方米),配有咨询、产科检查、室温控制及消毒隔离等有关设施。产前检查人员必须具有助理执业医师以上资格,进行孕期检查及一般情况的处置工作。高危门诊必须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负责高危孕产妇的诊治,严格实施首诊负责制。从事围产保健工作的相关人员每三年必须接受知识更新一次。

产后访视人员:应由掌握妇幼保健基本知识与业务指导技能、并具有一定人际交流技巧的医护人员承担。人员相对固定,并经区(县)级以上的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培训,每2-3年复训一次。

产科病房和分娩室按有关要求执行,助产技术服务人员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母婴保健技术合格证书》,合格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2、围产保健质量管理指标

⑴高危孕产妇筛查率100%,漏筛率为0;

⑵高危孕妇追踪随访率100%;

⑶户籍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0%;

⑷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追踪随访率100%;

⑸围产儿死亡漏报率0。

五、围产保健访视卡及婴幼儿健康体检卡管理

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篇11

【关键词】乙肝病毒携带者;孕产妇;健康教育指導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357-02

加强高危管理, 降低孕产妇死亡 篇12

1加强行政领导, 完善制度, 加大行政干预力度

一是加强行政领导, 2012年白山市卫生局下发了《白山市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及《白山市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 在此基础上, 我院下发了《白山市高危孕产妇管理实施方案》, 并完善了高危孕产妇管理各项制度共13项, 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危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有制可约。把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提到行政日常工作, 随时出现问题、随时处理。二是将高危孕产妇管理中的各项指标列入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行政领导的考核指标, 与绩效挂钩。主管领导具体抓, 层层落实, 确保实效, 加强对基层高危管理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并要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成立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 负责辖区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 保证在组织上有保障, 领导上措施。三是按照《吉林省孕产妇急救中心设置标准及管理规范》完善各地区孕产妇急救中心的建设, 成立各地区孕产妇急救小组, 并负责辖区内高危孕产妇的急救转诊工作的管理、监督, 保持孕产妇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 确保母婴安全[1]。

2加强孕产期保健业务指导, 促进高危管理规范化

白山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社区或乡镇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匮乏, 设备落后, 不能承担孕产妇的妊娠期产前检查工作, 而是由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完成, 所以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是需要多家医疗保健机构、相关社会部门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完成的。在近三年的科学摸索中, 我们将以往“各自为政”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统一化、制度化, 探索出一些有效的管理办法。

2.1明确责任, 建立“两纵一横”的高危孕产妇管理网络:两纵是市、县行政妇幼一条线;市、县、社区或乡、村妇幼保健机构一条线;横向是同级行政、妇幼保健机构、妇联、居委会一条线。参与高危管理网中的部门、单位、个人都明确责任, 相互辅助、配合, 勇于担当, 对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的意义都有深刻的认识, 确保了管理无缝隙、无漏洞。

2.2信息共享, 保障高危管理网的通畅:在“两纵一横”的高危孕产妇管理网中, 以县区级妇幼保健院为枢纽, 建立了县级高危管理工作群、辖区内乡级高危管理工作群, 医疗保健机构筛查出的高危孕妇在1周内或即时上报高危信息至辖区内乡级高危管理工作群, 县区级妇幼保健院设专人掌握动态高危孕妇的信息并参与管理, 定期了解动态高危孕妇的孕期情况, 同时县级高危管理人员将随访建议反馈至社区, 加强针对高危因素随访, 随时了解孕妇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母婴安全。如果出现较危重孕妇不配合入院治疗或终止妊娠, 县级保健机构要及时上报同级行政部门和上级保健机构启动另外两条高危管理网合力解决。

2.3加强高危管理质量控制, 提升孕产期健康服务质量:高危管理质量控制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市保健院利用每年两次到各县市区下乡督导的机会, 通过查看医疗保健机构高危管理资料、医务人员访谈、入户调查高危孕产妇等形式多渠道了解各县区高危管理的情况, 结合妇幼年报高危管理的数据分析, 发现每个县区的高危管理工作的优缺点, 并将质控情况向行政部门、单位主管领导如实反馈, 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 促进高危管理工作的改进。高危管理质量控制还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 实行责任倒查制, 并将结果反馈到相关单位要求整改, 如严重失职则上报行政部门。

2.4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高危管理网的各个环节:高危孕妇的管理内容包括筛查、上报、随访、会诊、转诊、急救等多方面流程, 衔接好每个环节是减少危重孕产妇发生率的关键。制定了全市高危管理的13项制度及各环节的工作细则, 参与管理的医疗保健机构明确职能, 分工合作。要求各级高危管理者做到筛查到位、管理到位、跟踪指导到位;做到早发现、早矫治、早转诊住院观察分娩。特别要求各县区对流动、动态高危孕妇重点盯防, 做好高危妊娠筛查、上报、转诊、动态评估和报告, 高危孕产妇必须在县级以上医疗助产机构分娩。加强对“不宜继续妊娠”孕产妇的评估管理[3]。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 仅白山市浑江区辖区内管理的高危孕妇4 6 7例, 其中动态高危妊娠的孕妇1 6 7例, 由于多方协作, 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让28例危重孕妇避免了死亡, 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安宁、和谐。

2.5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注重对孕妇的源头教育, 充分利用群体保健的优势, 在婚前医学检查处、孕前保健门诊发放宣传单;通过电台、电视、网络开展孕产期保健知识广泛宣教[2]。

3加强能力建设, 提高高危管理质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 从事孕产期保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是高危管理网的中流砥柱, 加强思想责任心建设,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是提高高危管理质量的根本。一是统一思想, 增强责任心, 始终把“社会责任”贯穿在高危孕产妇管理之中。市妇幼保健院无论是在基层督导还是联络日常工作始终把这一理念传递出去, 从而增强了妇幼人员的责任感。二是加强医疗保健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转变老、旧的观念意识, 制定孕产期健康管理流程并要求各医疗保健机构上墙, 严格诊疗规范。强化助产机构管理, 定期开展产科急救演练、理论技能考核, 各县区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国家和省相关培训, 将新技术、新理念推广到临床实践中学以致用。对社区或乡镇妇保人员通过培训、例会要求掌握常见高危合并证并发症的保健指导, 对高危孕妇面对面追访,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管理。三是加强孕产妇绿色通道建设, 提高医疗助产人员急诊急救能力, 及早发现、识别危情及时启动孕产妇抢救小组或及时请上级医院会诊、转诊;对病情危重的孕产妇, 如不适宜转诊应就地抢救或请上级医师通过网络或电话进行会诊抢救[4]。

妇幼保健工作者是守护生命使者, 责任心与使命感决定了我们的担当,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 白山市孕产期保健工作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白山市孕产妇的病死率从2011年29.46/10万逐年下降到2014年12.52/10万, 达到了两纲目标和要求。高危孕产妇管理上虽然收获了一些经验, 但妇幼保健工作任重而道远, 在妇幼健康面临机遇和挑战的今天, 我们有决心为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保驾护航。

摘要:妇女承担着人类繁衍的重要使命, 妇女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子代的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国际上将孕产妇病死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评价国家母婴安全、妇幼保健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首要目标, 而做好高危孕产妇的有效管理工作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加强管理,孕产妇,妇女保健

参考文献

[1]胡巧珍.孕产期保健对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 (22) :3458-3460.

[2]鲁慧.河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买施孕产期社区系统管理的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 34 (1) :54-55.

[3]王芳, 杨青, 杜秉新等.上海市松江区《全覆盖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项目效果评估[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27) :4190-4193.

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 篇1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管理条例》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结合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

第三条 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是指从妊娠开始到分娩后42天,医疗保健机构对孕产妇和胎(婴)儿进行的定期检查、保健指导和追踪管理。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对象为所有孕产妇,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孕产妇和新生儿。

第四条 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实行分级管理。

第二章 服务内容

第五条 孕期保健

从确定妊娠之日开始进行孕期检查。孕早期检查一次、孕中期每4周检查一次,孕28周以后每2-4周检查一次,孕36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有高危因素者根据病情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一)孕早期(孕12周前)

及时发现孕妇,由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在孕12周之前建立孕产妇系统保健卡进行1次孕早期随访;根据孕妇意愿选择分娩的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应同时建立产前检查记录单。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

仔细询问既往史、家族史、孕产史、计算预产期以及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测量基础血压与体重; 辅助检查:血、尿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落实到有条件的机构进行血型、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告知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或乙肝两对半、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检查;必要时进行1次B超检查,确定孕周,排除异位妊娠;

发现高危因素,进行高危评分、专案管理。重度高危孕妇应及时上报辖区内高危孕妇管理中心。

2.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孕7~13周知情选择到有资质的产前筛查或诊断技术机构进行18-三体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筛查;孕妇遇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经治医师应当催促该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诊断。

3.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

4.填写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及严重合并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医疗保健机构对患有严重疾病、妊娠可能危及孕妇安全或者可能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应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建议。

(二)孕中期(孕13-28周)

服务重点: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发现高危孕妇及时管理,并转诊有条件的机构进行产前检查;动员产前筛查、诊断。

1.通过询问、观察孕妇健康状况,了解胎动出现时间;常规产前检查:测血压、体重、宫高、腹围、听胎心,绘制妊娠图,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行骨盆外测量;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含孕24~28周糖尿病筛查)等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及时识别发现高危因素,进行评分及专案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所有高危孕妇均应转诊至二级及以上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产前检查,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应立即护送转诊;并跟踪随访转诊结果。

2.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孕15~20+6周知情选择到有资质的产前筛查或诊断机构进行18-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筛查;孕16~24周B超筛查胎儿畸形;孕妇遇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经治医师应当催促该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诊断。

3.无助产技术资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落实孕妇在孕20周后到助产技术机构继续进行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进行孕期卫生、营养、自我监护方法及心理卫生指导,预防胎儿生长受限或巨大儿。

(三)孕晚期(孕28周后)

服务重点:加强胎儿宫内监测;所有孕妇应在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所有高危孕妇应在二级及以上助产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

1.常规产前检查,了解胎儿宫内发育情况,防治各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

2.辅助检查:复查血、尿常规、肝功、肾功等;B超了解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开展胎儿监护。

3.及时发现新的高危因素,进行评分及专案管理,及时转诊。

4.进行家庭自我监护(数胎动)指导;宣传分娩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将发放《出生医学证明》的意义、要求及程序作为产前保健、宣传的重要内容,指导孕产妇及其家庭拟起新生婴儿的姓名,主动、及时申领《出生医学证明》。

第六条 产时保健

服务重点:产程进展应把握五防,即防滞产、防出血、防窒息、防产伤、防感染。

1.严密观察产程、正确使用并绘制产程图,及早发现和处理难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早护送转诊。

2.正确处理产程,严格无菌操作,保护会阴,避免产伤,确保每个新生儿出生现场都有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

3.严格掌握产前使用宫缩剂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4.提倡自然分娩,掌握剖宫产、阴道助产和会阴切开指征。5.预防产后出血,准确测量、记录出血量,产后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

6.严格执行产科危急重症抢救常规、流程及抢救制度。7.指导母乳喂养,坚持“三早”(早开奶、早接触、早吸吮),产后半小时内开奶。

第七条 产褥期保健

服务重点:产妇出院后,助产技术机构及时将孕管卡填写完整并转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得到转来孕管卡后,妇幼保健人员或乡村医生应于出院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加强产褥期保健管理和产后42天健康检查。

1.在助产技术机构按规定时间对新生儿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动员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

2.产后访视及产褥期保健管理

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测血压、体温,检查乳房、子宫复旧、恶露量及性状、会阴或腹部伤口等情况;发现产妇有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治疗,并追踪随访。

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包括测体温、体重,观察新生儿面色、精神、呼吸、睡眠、哭声、吸吮和大小便等情况,注意有无畸形、黄疸、脐部感染等,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注意进行产褥期母乳喂养、卫生、营养、心理指导和相关问题处理。

3.产后42天健康检查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正常产妇做产后42天健康检查,应嘱异常产妇到原住院分娩的医疗保健机构检查,并在2周内随访检查结果。

(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并对产妇康复情况进行评估。

(3)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等知识指导。

第八条 高危妊娠的筛查与管理

1.医疗保健机构发现高危孕妇应评分、登记和专案管理。2.高危妊娠应在孕管卡上作出高危标志,每次产前检查应详细填写“异常情况处理”,并预约复查时间。

3.医疗保健机构应建立“高危妊娠登记簿”,并上墙管理,定期检查高危孕妇诊疗情况。发现未按预约时间复诊的应电话追访,通知孕产妇所在地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协助追踪随访。

4.对需要转诊的高危孕产妇应填写“高危妊娠转诊卡”,交接诊的医疗保健机构。

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信息收集内容及使用 1.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

医疗保健机构发现首次产检的孕妇应填写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

(一),对未建卡的孕妇应督促到居住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卡;定期将收集的孕妇信息反馈到基层医疗机构建卡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孕妇应及时建卡、填写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

(二),将每次检查的信息按要求记录,了解掌握本辖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情况。

2.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卡:孕妇到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免费建卡;孕妇携孕管卡进行产前检查,检查单位认真记录;住院分娩时孕妇将孕管卡交助产技术机构记录分娩情况;出院后,由助产技术机构将孕管卡由妇幼保健机构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孕管卡的运转程序。

3.产前检查记录单:由孕妇自愿选择的助产技术机构建立,每次产前检查医生记录检查情况,分娩前由产科门诊保管,分娩时转入产科病房作为病历归档。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孕妇应及时建立健康档案,每次应将产前检查情况及时填写,做好产后访视及产后42天检查填写及存档。

5.高危妊娠登记簿:接受产前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发现高危妊娠孕妇应进行登记。

6.高危妊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高危孕妇需转诊应填

医疗保健机构对失访的高危孕妇转基层追访。

7.高危孕产妇追访记录本:对未按预约时间就诊的高危孕妇,接受产前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应根据不同的高危因素进行记录、追访。

第三章 分级管理和职责

第十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职责

1.负责统筹辖区内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加强监督、检查与协调。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与本规范的衔接,制定辖区内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保证孕产妇系统保健流程正常运转。

2.按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负责辖区内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考核、准入、校验。

3.加强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供专业人员、经费、房屋和设备等必要的服务条件;抓好医疗机构的产科规范化建设。

4.健全围产保健协作组,组织辖区内孕产妇死亡评审和疑难病例的围产儿死亡评审。

5.督促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依法上报住院分娩的活产数、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及终止妊娠等相关信息。

第十一条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职责

1.负责辖区内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与业务指导,按时完成住院分娩、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及计划生育相关

2.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围产保健协作组活动与助产技术检查。

3.妇幼保健机构每季度召开妇幼保健工作例会,组织业务学习,部署工作。

4.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为辖区内高危孕妇管理中心,应协调辖区内医疗机构做好本地区重度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工作,掌握重度高危孕产妇治疗、监护、转归结局。

5.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第十二条 各级各类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职责 1.执行本省和辖区的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

2.建立健全本院孕产妇系统保健信息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各种信息的收集及运转;产科门诊按要求建立并记录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产前检查记录单及高危孕妇管理表簿卡,记录孕管卡;督促未建孕管卡的孕妇到居住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

接受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助产技术机构应完整记录孕管卡的分娩情况。

3.成立产科急救小组,由院妇产科、内科、外科、医技等有关科室业务骨干组成,负责院内外重症孕产妇的抢救。

参加围产保健协作组活动,协助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助产技术执法检查。

5.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6.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妇幼保健知识。第十三条 乡镇卫生院职责

1.承担辖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提供免费孕期保健、产后访视及42天检查服务。

2.加强与村妇联和计生等部门联系,尽早发现孕妇,免费建立孕管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建立、记录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督促孕妇定期产前检查。负责高危筛查、评分、追踪管理及转诊,建立、记录高危孕妇管理表簿卡。

3.负责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各种信息的回收、核实、结案、统计,定期总结、上报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情况;将新生儿访视个案信息转入儿童系统保健管理。

孕产妇自愿在各级各类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接受有偿产前检查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及时了解、掌握孕产妇保健的相关信息。

4.接受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培训和工作评估,定期参加县级例会;每季度召开村卫生所乡村医生或妇幼保健人员例会。

5.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妇幼保健知识;告知服务内容,使

第十四条 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

1.流动人口孕产妇应与居住地有户籍的孕产妇享有同等的医疗保健服务。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人员应定期与计生服务站、流动人口办公室联系,尽早发现流动人口孕妇,督促建卡、定期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并做好产后访视。

3.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发现流动人口的孕产妇应动员其到暂住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孕管卡,并及时纳入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追踪观察 第四章 服务要求

第十六条 开展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的机构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和条件。

上一篇:双整活动对照检查材料(自查自纠报告)下一篇:布袋游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