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期护理(通用11篇)
孕产期护理 篇1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产妇及婴儿的宝贵程度不言而喻。推广围产期系统化管理, 提供整体化护理, 对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意义非凡[1]。我院产科自2010年始对产科医护人员针对提高围产期护理进行了系统化管理及培训, 对孕产妇实施整体化产科服务, 此项服务提高了各方面的效益,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12月早孕在我院门诊建卡的初产妇60例实施系统化管理, 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服务模式作为观察组, 并选择2012年1~6月我院门诊确诊建卡, 未按孕产期系统化管理要求进行系统检查和未完整接受孕妇学校培训的初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孕周等均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 观察组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服务模式, 具体如下。
1.2.1建立早孕及助产士咨询门诊
为广大妇女提供孕前咨询及孕期健康教育, 指导围产期健康平衡饮食, 掌握孕期合理的体重增长范围, 加强孕期运动指导, 控制巨大儿的发生。做好产前筛查及孕早期叶酸的补充, 防止畸形儿和高危儿的发生。通过孕期至少10次的产前检查, 做好各项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筛查和预防。通过至少5次的孕妇学习, 让其参观、了解并熟悉分娩环境, 提供导乐陪伴分娩, 严格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 实行产科床边工作制, 产程中采取适度干预等综合措施,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使其为自然分娩做好充分准备。
1.2.2医护责任到人, 床边及时适度干预
(1) 做好产时宣教, 把握好分娩时机, 减少不必要的如会阴备皮、灌肠、肛查、频繁听胎心做胎心监护、限制饮食和自主活动等。 (2) 产房如家居温馨、舒适, 家属可陪伴, 产妇及家属均有心理、生理及必要的知识、技术贮备。使产妇不孤独、寂寞;适时采取无痛分娩措施, 让产妇体验到分娩是人类自身繁衍的正常生理过程, 是一种初为人母的幸福、快乐过程。 (3) 助产人员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安抚, 并提供技巧, 把握分娩时机。 (4) 分娩时让产妇采取加速产程的体位, 将床抬高35~45°, 指导分娩采取自由体位, 教会产妇调整呼吸和放松的技巧, 第二产程适时正确用力, 控制胎儿娩出的速度。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 帮助并指导母乳喂养。
2 结果
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比较, 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 (P<0.01) , 见表1。
注:人均住院费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两组产后不同时段产妇舒适度比较, 以产妇有无下肢疼痛、麻木及疼痛的程度作为标准[1], 产妇产后舒适度、母乳喂养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经产道自然分娩, 除了与产力、产道、胎儿有关外, 还与产妇的精神状态相关。初产妇缺乏分娩知识及经验, 部分产妇受书籍、影视等不良信息的影响或独生子女政策等因素共同造成产妇产生的过度紧张、焦虑和恐惧, 痛阈降低, 以致轻微的宫缩即可产生强烈反应, 严重疼痛可使宫颈口扩张的协调性失衡, 同时通过内分泌系统影响妊娠子宫的血流量, 造成子宫平滑肌和胎盘供血不足, 子宫收缩乏力, 使产程延长, 出血量增多, 甚至导致胎儿宫内窘迫, 增加剖宫产的机率, 对产妇和胎儿造成伤害。传统的护理模式缺乏对产妇的关心、指导及人文关怀。系统化管理和整体化护理建立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模式, 提供导乐、无痛、全程、陪伴、从心理到生理, 多方面、全方位、科学化、人性化服务, 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使产妇全方面为自然分娩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
自然分娩使产妇经历非常强烈的躯体和感情体验, 是一项强烈的应激过程。产痛及紧张、恐惧会导致产妇呼吸紊乱, 体内的儿茶酚胺、皮质醇分泌增加, 影响产妇的宫缩及运动, 增加了分娩的风险[2]。舒适、温暖的家庭式环境, 责任制护士专职床边陪伴,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 并对其家属实施心理疏导, 适时提供技术指导, 使产妇放松地采取舒适体位, 调整呼吸的技巧, 充分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 密切、主动、自觉配合产程进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 (P<0.01) , 产妇产后舒适度、母乳喂养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进一步证实这种模式, 是运用了产科学、医用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综合知识与技术[3], 在孕产期能够予产妇以生理、心理、情感上的巨大支持, 更加有利。
4 小结
系统化管理和整体化护理模式建立了以家庭为中心, 提供一对一、多对一、导乐、无痛、全程、陪伴、从心理到生理, 产妇及家属多方面、全方位、科学化、人性化服务, 消除产妇紧张、恐惧心理, 使产妇从心理到身体为自然分娩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 在孕产期能够予产妇以生理、心理、情感上巨大支持, 促进自然分娩, 降低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 减少分娩创伤, 保障母婴安全。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孕产期妇女的影响。方法 选择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和未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初产妇各60例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产妇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分娩的影响, 并对会阴侧切率、产后的舒适度、出血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观察组产后产妇舒适度、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围产期对产妇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 可有效促进产程进展, 提高自然分娩率, 降低会阴侧切率, 缩短产程, 增加孕产妇舒适度, 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
关键词:系统化整体护理,分娩结局,孕产期
参考文献
[1]肖海瑜.产科护理模式的改变对分娩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18) :76-77.
[2]郭翠琴, 常慧.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9 (31) :1609-1611.
[3]任凤玲, 王惠, 万丽娟.美国产科服务模式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8 (31) :1425-1426.
孕产妇的乳房护理 篇2
【关键词】孕产妇;乳房;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1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52-01
1临床资料
从2012年6月——2012年12月来我院门诊进行检查的孕产妇200例年龄在20岁-40岁进行全面乳房护理,建立个人档案并跟踪至产后一周。统计结果显示:接受乳房护理的孕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达100%。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2护理体会
母亲的乳房是婴儿的天然粮库。乳房的主要作用是分泌乳汁,乳汁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利于婴儿大脑及牙齿的发育,可提高免疫力,促进心理健康发育,增进母子感情,对于母亲有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出血,延长生育间隔,减少生殖器肿瘤的发病率等优点。而且母乳经济价廉温度适宜。母乳有以上这些好处,所以孕产妇乳房护理尤为重要。总结了对孕产妇进行乳房护理的一些体会,现做出如下报告。
2.1对乳房进行支托孕妇在孕期阶段,因为体内激素刺激比较明显,就会出现乳腺管增生、乳腺泡持续发育、乳房组织发育,会使得乳头比较容易融到外界刺激而敏感、易勃起,在这种情况下,孕妇会经常感觉乳头触痛、下坠,解决方法就是穿戴大小适中的胸罩,能够起到缓解怀孕不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穿戴合适的胸罩能够对乳房起到支托的作用,同时将乳头和内衣隔开,减少两者的接触,从而减轻孕妇的不适;第二,正确穿戴胸罩能够保持乳房不变形,保证其美观。
2.2定时清理乳房定时对乳房进行清理,能够保持乳腺的通常,还能保持乳头的任性,防止在哺乳的时候乳头皲裂等现象。孕妇在初乳期,母乳容易在乳头周围凝固、结痂,这时应该擦软膏将凝固、结痂的乳汁软化,再用温水擦去。在对乳头做清洁的时候,禁止使用类似酒精、肥皂一类的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会洗去乳头周围分泌的保护层,使得乳头干燥,发生皲裂,在哺乳时容易受到损伤。
在对乳房进行护理的时候,应将其充分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每天用温水和毛巾擦拭乳房,同时避免其酸痛和不适;在孕妇怀孕3个月之后采用干毛巾擦拭、清理乳房,能够增加其韧性,同时避免了乳头的皲裂。除此之外,还可用手指蘸取些许油脂,旋转乳头数次以确保油脂均匀附着在整个乳头上。
2.3细致护理乳头正常人的乳头是圆柱形的,是外突于乳房平面上的。有些孕妇的乳头轻度凹陷或呈扁平状,一般而言在分娩后即可自然外突。对于乳头内陷的孕妇来说,产后哺乳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内陷情况严重的孕妇甚至无法正常哺乳,最终导致母乳的淤积,引发乳房感染和乳腺炎。一般的做法为:将双手的大拇指靠近乳头,用力下压乳房,接着从乳晕开始由里至外推,直到乳头突起,用手指轻提,该方法要保证每天早起和睡前有4到5次的循环,最终才能缓解甚至解决乳头内陷的问题。也可使用10ml的注射剂针筒进行纠正:用橡皮管连接2个针筒,抽取其中一个针筒的针栓并套住乳头,接着抽动另一个针栓将凹陷的乳头吸出,保持数分钟。除此之外,还可在清洁乳房且擦干后,用手指捏起乳头向外拉动并揉捏数分钟,若能够坚持上述方法1到2年之久,就能顺利克服乳头凹陷。
2.4乳房的按摩产妇回房行早接触,早吸允等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在产后六个小时进行乳房按摩,每天要保证按摩三到五次,双侧乳房各按五分钟,要根据产妇的耐受程度确定按摩的力道,一般要坚持三五天,主要方法如下:①活动乳房:双手拇指与食指分开环抱乳房基底部,上下横斜方法活动乳房。②乳腺小叶、腺泡按: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四肢并拢用指腹面在乳晕部周围进行360度旋转按摩。③乳腺导管按摩: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面顺乳腺管纵向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按摩。④乳汁淤积难排出的按摩:一手托住乳房,另一只手轻拍乳房,使乳房振动血液循环增加利于乳汁排出。⑤乳房硬结按摩:在硬结上方环形、纵向来回交替按摩。按摩时给患者发一本按摩手册,说明按摩的方法和益处,由护士教會患者及家人。
2.5心理护理对生产产生恐惧,对母乳喂养产生担忧的孕妇情绪不稳定,出现焦虑、抑郁应及早发现,耐心诱导其倾诉,并进行合理的疏导解释,告知母乳喂养的好处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闫芳产.前乳房护理与母乳喂养的关系[J].中华实用医学,2003,5(20).
孕产期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住院分娩、无精神病史且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60例孕产妇,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130例孕产妇中, 平均25.8岁, 本科7例, 大专9例, 高中46例, 初中68例;观察组130例孕产妇中, 平均26.7岁, 本科7例, 大专8例, 高中42例, 初中73例。两组孕产妇在年龄、文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入院后给予常规孕产期保健与护理, 进入产程后由当班助产士例行检查及接生, 未做系统心理辅导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自孕妇在本院门诊登记产检时给予全程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包括如下。
1.2.1 产前宣传教育
通过医院各社区的健康服务点, 对周边就诊的育龄青年进行产后抑郁症认知与预防宣传;家属积极参与, 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以减轻孕妇的心理负担;对院门诊就诊产前检查时即做好孕妇的健康、心理评估, 掌握个性特征, 解答其关心的产科和心理问题, 正确认识和应对妊娠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和常见症状。
1.2.2 分娩期的心理护理干预
对待产妇, 通过一对一全程陪伴的指导, 并制定合理的方案。医护人员全程陪伴, 亲人陪伴待产, 心理上的支持, 解除对分娩缺乏正确认识而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 引导分娩镇痛。
1.2.3 产后心理与社会支持
做好产妇的心理调适, 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心理护理, 定期产后随访, 指导产褥期的心理与生理卫生, 鼓励家属参与防治。
1.3 评价方法及标准
由经过问卷调查培训的产科护士用自编调查问卷、抑郁量表 (SDS) 于产妇出院前测评。评分:20个项目得分相加为总粗分, 最高上限为41分, 分值越低状态越好;标准分=总粗分×1.25后取整数, 标准分最高上限为53分, 我国以标准分≥50分为有抑郁症状, 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 分界值为53分。医师协助产科护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进行复评, HAMD表每项采用0~4分5级评分, HAMD总分<7分为正常, 7~17分为轻度抑郁, 17~24分为中度抑郁, >24分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6.12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孕产期危险因素比较
有研究报道孕产妇年龄、孕次、异常妊娠史等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3], 而本研究中两组孕产妇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前, 孕期危险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2.2 两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这表明SDS筛查阳性者更易患产后抑郁症, 因此应重视和及早干预此类高危人群的不心理状况, 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例 (%)
*与对照组比较, <0.05
2.3 两组危险因素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比较
通过自编调查问卷, 对产妇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显示产后抑郁症危险因素, 统计结果见表3。通过对夫妻关系差、非常恐惧分娩过程、急性剖宫产、婴儿不健康、非常担心产后影响夫妻关系等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其他危险因素干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 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造成产后抑郁症的因素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家庭因素, 其中心理、社会因素被认为是主要发病因素[4]。而目前对产后抑郁症的解决方案仍停留在临床诊断后及治疗上, 而忽视了产后抑郁症的产期预防, 产时及产后的心理干预。本研究通过对孕产期的孕妇进行全程护理干预, 包括完善的社康服务点对所管辖区产妇产前进行产后抑郁症的宣传防控教育, 门诊产检时的孕妇心理指导、住院特色分娩及产时心理疏导、产后症状及时发现和心理干预治疗, 通过孕产期对产妇的多途径、综合系统、全面的护理及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干预抑郁发生的机理, 可以有效地降低抑郁发生的几率, 促进了家庭稳定及社会和谐, 防止并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5]。
%
正常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3%, 关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有研究报道, 国外为3.5%~33%, 国内为7.3%~17.3%[6,7,8,9,10]。本研究以抑郁量表 (SDS) 、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为测量工具, 产后抑郁发生率见表2, 由于测量工具、诊断标准不一致及研究的时代、地区、样本大小不同而有所差异。
从表2中可见观察组经过全程护理干预, SDS筛查阳性率为12.31%,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仅为3.85%, 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与下列护理干预措施有关:社康服务点对产后抑郁症知识的普及宣教, 提高了孕妇和家庭的重视程度, 降低了导致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社会因素;电脑信息化管理、建立孕妇档案使孕产期保健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持续化;护理人员8 h在班孕期保健宣教和指导, 24 h负责的接受电话咨询和指导等多样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了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护理人员在孕妇每次门诊产检时的回顾性宣教、评估后的个性化跟进指导, 系统化的孕期护理管理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孕妇产检和接受指导的依从性, 有利于孕妇的身心健康。
产时医护人员全程陪伴、亲人陪伴待产、无痛分娩等措施, 使其减少了对分娩的恐惧;产后丈夫和家人的协助, 使产妇很快适应生活变化, 社康服务点护理人员的跟踪访视和电话随访, 使产妇在专业指导下恢复体力和照顾婴儿, 安全感和自信感增强;家属的积极参与和关注, 有利于产妇适应母亲角色和及时发现产妇产后抑郁的一些表现,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预防疾病的发生[11]。
畸胎孕产妇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篇4
2.2 恐惧和痛苦 孕妇的胎儿在孕育过程中,承载着孕妇及其家人的许多欢乐与希望。一经确诊为胎儿畸形,希望变为绝望,又要面临引产手术,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打击,使她们感到非常的恐惧和痛苦。
2.3 焦虑和悲伤 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孕妇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既担心手术给身体带来不良后果,又担心亲朋好友的讥笑和议论,更担心以后怀孕是否还会发生胎儿畸形。表现为焦虑、忧伤、沮丧、消沉、失眠,食欲下降等。
2.4自责和愧疚 由于胎儿畸形而面临引产,将要失去做母亲的喜悦和幸福感,也给爱人和整个家庭带来痛苦和压力,因此孕妇深深地自责,面对父母、爱人期待后的失望更加愧疚。
3 心理护理
3.1 产前心理护理 护士接待孕妇入院时态度要热情诚恳,有单间病房尽量安排单间,以减少别人的议论给孕妇造成更多的伤害。告知孕妇及其家属,胎儿畸形是由遗传、环境、社会因素、行为、心理等多种危险因素联合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亲人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而不是冷漠和责备,通过细心的观察和认真地谈心,了解孕妇的心理活动,掌握其最担忧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举措(2)。
给孕妇做心理疏导时,也要注意保护好其隐私,分析本次妊娠可能致畸的原因,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使孕妇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和释放,坦然面对引产手术。
3.2 产时护理 产妇情绪紧张会增加难产率(3),进入产程时,允许丈夫陪伴身边,助产士进行一对一的陪伴助产。阵痛时,助产士和丈夫轻柔地按摩孕妇的腹部、腰部,不但能缓解疼痛,也能缓解孕妇紧张、恐惧的情绪,助产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鼓励指导产妇配合宫缩,正确用力,从而缩短产程。
胎盘娩出后,仔细认真检查胎儿、胎盘情况,并做好记录。为避免过度刺激而增加产后出血,产妇分娩后,不立即告知婴儿的性别及婴儿畸形等情况,暗示产妇最好不要亲自看娩出的畸形婴儿,以免留下心理阴影。
产后注意产妇的生命体征及宫缩、阴道流血情况。
3.3 产后护理 产妇回到病房后,根据产妇的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和护理、关心,体贴、安慰产妇,最大限度保护产妇的隐私,做好会阴清洁,预防产后感染,指导饮食,少喝汤类食物,使用中药,维生素B6等,帮助回奶。
3.4出院时护理 产妇出院时,给予产妇及家人有关优生优育方面的指导,分析本次畸胎妊娠的相关因素,解释引起畸胎的原因和预防畸胎发生措施,建议患者下次怀孕前进行各方面的风险因素的.评估,做好优生优育筛查。
4 讨论 有研究证明,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4),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各个环节。
畸胎孕妇的心理问题因人而异,心理护理要根据每个孕妇的不同心理问题,做到个性化,多层次,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孕妇及家人明白胎儿的畸形是多种因素联合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帮助其正确认识胎儿畸形问题,调整好产妇情绪,促进身心早日康复,做好优生优育工作,利国、利家。
参考文献:
[1] 黄越华. 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的现状[J].广西医学,,28(11):1745-1747.
[2] 本菁. 语言与沟通技巧的运用[J].护理学杂志,,18(3):120.
[3] 黄祝玲. 助产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7-58.
子痫前期孕产妇的护理体会 篇5
【关键词】子痫前期;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92-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的重要原因[1]。子痫前期是其中分类之一,我院产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患者16例,经精心治疗护理,妊娠结局良好,无孕产妇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16例子痫前期孕产妇,年龄在21-39岁,平均孕39周,初产妇6例,经产妇10例,无一例发生子痫,孕产妇均痊愈出院。
1.2临床表现:
血压≥140/90mmHg,蛋白尿(+~++),水肿轻至重度,血小板减少,有的心慌、气急、腹胀不能平卧,有的无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自觉症状。
1.3治疗方法:
由于本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尚无彻底有效的防治药物,此期孕妇应住院治疗,镇静、解痉、降压,必要时利尿,密切监测母胎状态,适时终止妊娠是当前提倡的治疗原则,防止子痫及并发症的发生。
2预防
做好系统产前检查,孕20周开展妊娠期高血压预测,包括血压、尿常规、体重、血象等,以便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对于高危群体尤为注意,如:初产妇、孕妇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多胎妊娠、妊娠高血压病史或家族史、慢性高血压、糖尿病、严重营养不良等。告知孕妇孕期要加强自我保健,应有足够的睡眠,饮食宜粗细搭配,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少食腌制品,补钙可预防该病的发生,并保持心情愉快,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经门诊治疗病情不能改善,应及时收住院。
3护理
3.1产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
从临床观察上看,心理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尤为重要,妊高症多发生于初产妇,多数初产妇缺乏妊娠经验和一定的医学知识,对自己的病情不甚了解,因而产生精神紧张,害怕治疗药物对胎儿有影响,害怕自己的生命及婴儿成活有问题等,因此医护人员应针对这种心理,解除孕妇的心理负担,以良好的服务态度,认真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消除孕妇焦虑和恐惧的心理,使之能够安心配合治疗。
3.1.2环境与休息:
安排患者在清洁舒适的单间病房,绝对卧床并左侧卧位,避免声光刺激,限制探视和陪护人员,各种治疗及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动作轻柔,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日休息不少于10小时,左侧卧位24小时可使舒张压降低10mmHg。
3.1.3密切观察病情,做好高危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体温、脉搏、血压、尿量的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隔1-2天测体重1次,根据病情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测血压。本组病例均测左臂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每日测血压2次,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每4h测血压1次,如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自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备齐急救物品,专人护理,制定护理计划,记24小时尿量,注意尿的颜色、比重和尿量,并定期留尿送检尿蛋白,认真做好病情记录。
3.1.4做好胎儿监护: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因胎盘功能减退,易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每日给予鼻导管供氧2-3次,每次30min,氧流量以2-3L/min为宜,以改善组织缺氧。预防胎儿宫内窘迫,胎心音改变是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征象,严密观察胎心音,每4h听胎心音一次,胎动的变化常常出现在胎心音变化之前,注意胎动情况,记录12h胎动数,小于10次,为胎儿缺氧的重要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以免胎死宫中。
3.1.5用药护理:
口服降压药时要按时服用,静脉滴注降压药时必需严密监测血压变化,10-15分钟测血压一次,因血压大幅度升降会引起脑出血或胎盘早剥,因此必须根据血压变化调节滴速。目前解痉药物首选硫酸镁,必须注意硫酸镁的滴速,以每小时1-2g为宜,在使用前应确定膝反射存在,呼吸每分钟不少于16次,尿量每小时不少于25ml,同时备有10%葡萄糖酸钙10ml作为解救药,以防止发生硫酸镁中毒时立即静脉推注。应用冬眠药物时,嘱孕妇绝对卧床休息,上好床护栏,以防体位性低血压而突然跌倒意外发生。
3.1.6配合医师合理适时终止妊娠:
药物治疗虽可预防子痫发生,但终止妊娠才是防止子痫发生的有效措施,终止妊娠的时间及方法取决于病人的病情,有无并发症,宫缩条件及胎儿成熟情况综合决定。
3.2产时护理:
产时的紧张、恐惧、子宫收缩等可导致血压升高,子痫发作,应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胎心及胎动,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采取有效的助产措施,尽量缩短第二产程,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滴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一旦出现头晕、眼花、呕吐等症状,病情加重,立即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做好术前准备及新生儿抢救的准备工作。
3.3产后护理:
产后子痫多发生于产后24h-10d,故产后仍需注意血压的变化并充分重视产妇的主诉,尤其是精神紧张、过度疲乏、产程进展不顺利的产妇,谨防产后子痫的发生,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及护理工作,减少产妇担心及焦虑,注意观察其情绪的变化,如有不良情绪应及时开导,如新生儿需转新生儿科时,告知其在新生儿科有专业的医生及护士给新生儿治疗及护理,同时也注意与家属的沟通,必要时暂停母乳喂养,定期挤奶,待病情稳定后行母乳喂养。
4讨论
子痫前期是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三大症状:高压血、水肿、蛋白尿均加重外,患者还有明显的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呕吐、烦燥等自觉症状,此期的预防及护理极为重要,是防止病情恶化进入子痫的关键环节[2],故通过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干预,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此期对孕产妇生命的威胁,延长胎龄并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100.
孕产期护理 篇6
1.1 切断母婴传播
应向乙肝阳性的育龄妇女广泛宣传防止乙型肝炎病毒传染其婴儿及其它人群的注意事项, 将乙肝列入产前常规检查的项目。对乙肝阳性孕妇应设专床分娩, 产房所有器械严格消毒, 新生儿应在出生24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2]。乙肝疫苗一般用10g/次, 每月1次, 连续3次, 新生儿因免疫发育不完善, 最后一次宜在6月龄时注射。对母亲乙肝阳性者所生新生儿主张加大剂量, 以提早抗体出现的时间, 达到成功免疫后。每3~5年可进行一次追加注射l0ug以提高和维持抗体水平。经过免疫干预后大大提高了HBV母婴间传播的阻断率, 因而免疫干预是必要的。因为HBIG具有与HBsAg很强的结合率, HBIG与HBsAg的作用可在短时间内完成, 达到迅速降低HBsAg的目的。
1.2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对HBsAg (+) 的孕妇, 尤其是伴有HBeAg (+) 者, 住院后住隔离病房, 分娩时在隔离分娩室分娩。产妇所使用的体温表、药杯等物品在l∶50的84消毒液浸泡30min。产妇的卫生纸垫、排泄物、呕吐物等用密封塑料袋好然后焚烧。注射器、采血器、输液输血器用后用l∶50的84消毒液浸泡30min后然后焚烧。产妇出院后, 进行终末消毒, 被服包好注明“乙肝”, 特殊消毒处理。
1.3 医护人员隔离措施
产科医护人员在接触HBsAg (+) 产妇之后, 要注意产妇的消毒, 以免造成HBV传播, 通常用1∶50的84消毒液泡手2min, 然后用肥皂和流水反复洗干净。
1.4 新生儿隔离措施
HBsAg (+) 母亲的新生儿, 应该专床、专治疗台、护理台, 接触新生儿时, 应带一次性手套, 严格消毒手, 预防交叉感染。
2 预防
2.1 加强围生期保健及宣教
重视孕期监护与管理, 指导孕妇孕期营养和用药, 摄取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维生素食物, 增强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与饮食卫生, 预防肝炎的发生。
2.2 乙型肝炎
预防HBV的母婴传播应从妊娠前着手。对所有孕妇应筛查夫妇双方HBsAg, 进一步检查无症状携带者的血清标志物。HBsAg及HBeAg阳性孕妇分娩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防止产程延长、胎儿窘迫、羊水吸人、新生儿产伤、软产道裂伤, 以减少垂直传播, 且不易哺乳。
3 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3.1 分娩及产褥期的健康教育
向产妇讲解有关分娩知识, 消除产妇恐惧心理, 告诉产妇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 并不像有些影视剧宣传的那么恐怖, 能否正常分娩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即胎心、产力、产道和精神因素。这几方面的不协凋均可导致难产的发生。可实行导乐分娩, 由助产师专人负责、陪伴、观察产程进展, 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以保证能正常分娩。
3.2 对婴儿的照顾及喂养方面的健康教育
肝炎产妇对婴儿喂养方面有许多顾虑, 如:怕感染婴儿或婴儿已被感染, 吃母乳也无所谓的消极态度, 针对这些情况做好以下指导。 (1) 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的条件。由于产妇大多数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在母乳喂养期间, 助产士及护士还应指导母亲在哺乳前用肥皂流水洗手, 如果乳头皲裂出血或婴儿口腔黏膜有破损, 应暂停哺乳。告诫母亲不要亲吻婴儿或咀嚼食物喂婴儿, 婴儿的餐具、生活用品等应固定、单独使用和清洁。 (2) 人工喂养的条件。肝炎产妇中人工喂养的条件首先是肝功能异常, 其次是乙肝五项中HBeAg为阳性或者小三阳中HBV~DNA定量阳性, 及其丙型肝炎产妇, 均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3) 婴儿的护理技巧。通过对家人讲解如何给婴儿换衣服、换尿垫, 还让家人及产妇到婴儿沐浴间去观看给婴儿沐浴, 告诉其沐浴的水温为38~40℃, 沐浴时不要将水灌进婴儿耳朵内。为婴儿进行抚触不但可以建立很好的感情, 还可以促进婴儿睡眠、帮助消化, 提高婴儿机体免疫机能。
3.3 肝炎知识及消毒隔离知识教育
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现在世界公认的乙型肝炎传播途径是血液、医源性感染、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母婴传播为40%左右, 目前产前给母亲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分娩后给婴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进行母婴传播阻断技术, 阻断率为95%左右。
最后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让产妇感到安心。在分娩后我们要利用小宝宝的到来做家属的思想工作, 让他们愿意接受她们母子, 给予他们关爱, 使产妇感到温暖与安心, 使产妇身心顺利康复, 而且通过接受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对HBsAg阳性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更加主动配合, 应对能力大大提高, 这对有效预防和阻断母婴间的乙肝病毒传播起很大的作用。为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 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玉玲, 耿正惠.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产科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4, 20 (2) :80~81.
围产期妇女的心理护理 篇7
1临产妇女的心理状态
临床中由于产妇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个性意志特点的不同, 相应地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
1.1 焦虑心理
相当数量的初产妇从亲友处听到有关分娩的负面信息而怕疼痛、怕出血、怕发生难产、怕胎儿性别不理想、怕胎儿畸形等, 致使临产前后情绪紧张, 处于焦虑状态。
1.2 恐惧心理
害怕陌生的分娩环境, 害怕宫缩痛, 害怕周围产妇痛苦地呻吟或喊叫, 害怕医务人员的面孔, 害怕阴道分娩不成功再行手术, 产程中表现为紧张不安, 拒绝饮食和休息。
1.3 失去信心
宫缩引起的腹痛、腰痛、排便感等, 使产妇难以忍受而感到烦躁不安, 不断呻吟或哭泣, 精神高度紧张而失去自然分娩的信心, 盲目要求部宫产及催产。
1.4 矛盾心理
对即将出生的新生命抱着期待、喜悦的心情, 另一方面对分娩心理恐惧, 担心分娩不顺利, 担心胎儿安危, 而到忧虑和紧张。
1.5 急躁心理
随着规律宫缩的开始, 疼痛加重, 产妇对疼痛的耐受能力下降, 产生急躁情绪, 急于结束分娩,
2孕产妇的不良心理的后果分析
孕发妇的上述不良心下状态, 极易造成难产与并发症的发生, 有如下后果。
2.1 严重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会造成人体内分泌失调, 引发产妇不协调宫缩, 导致滞产和产后出血过多。
2.2 不良心理状态可影响临床产妇的休息与饮食, 致使消耗过多、过早、使中枢神经受抑制, 导致产妇宫缩无力, 使产程中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亡, 也易使产妇发生并发症。
2.3 产中不良心理状态, 可造成产妇产后宫缩恢复不良, 造成产后大出血, 直接危及产妇生命。
3孕产妇心理护理
3.1 做好待产时宣教工作
向产妇形象地讲明分娩的三个过程, 使其认识到分娩时的阵痛属正常生理现象, 了解剖宫产的利与弊, 消除产妇分娩的恐惧心理及错误的感知觉, 使产妇及家属正确对待分娩的阵痛。
3.2 实行家庭式待产
产妇基本上是在家属或亲人的陪伴下待产, 这样有利于稳定情绪, 但家属过度紧张或对医护人员提出不合理要求时, 必然会对产妇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 我们必须同时要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并取得她们的配合, 从而使产妇在整个等产过程中处于最佳身心状态, 加速产程进展。
3.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决定心理护理成功与否的关键, 助产人员仪表端庄, 态度和蔼, 动作轻柔, 消除产妇的陌生感。并主动与产妇沟通, 鼓励其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 针对性给予解释、安慰, 让其了解本科室拥有的技术, 取得产妇的信任。
3.4 第一产程的心理护理
初产妇第一产程较长, 也是难产较易发生的时段, 如注意其心理护理, 使每个产妇密切配合, 可不同程度地减轻其痛苦, 且可加速产程。可鼓励产妇离床下地活动, 以分散注意力, 促进产程。在宫缩时指导产妇随着阵缩做均匀的深呼吸, 指导或帮助按摩下腹部及腰部, 以减轻症状, 避免过多地消耗体力, 宫缩间歇时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供给足够的饮水, 以保证分娩时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3.5 第二产程的心理护理
在第二产程中产妇常有腿部肌肉痉挛、疼痛以及因用力而大汗淋漓, 急躁情绪随之产生, 体力消耗殆尽, 医护人员应在旁更多地关心、支持和鼓励, 肌肉痉挛时给予按摩, 鼓励和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 以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至娩出。宫缩间歇时, 全身放松, 安静休息, 恢复体力。在心理上给予以安慰, 使其充分放松, 增强分娩信心, 更好地配合宫缩, 运用腹压, 保证胎儿顺利娩出。
3.6 第三产程的心理护理
胎儿娩出后, 发现异常情况或涉及产妇较为敏感的胎儿性别问题等, 可引起情绪激动, 表现为沮丧或兴奋, 这两种情况可直接通过大脑皮层, 影响其对子宫收缩的调节而导致宫缩乏力大出血。所以必须等待胎盘娩出后, 子宫收缩良好病情平稳后再如实相告, 以免产妇因精神刺激而致产后大出血。
3.7 产褥期心理护理
产妇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到孩子的安全方面, 且分娩后多数产妇已筋疲力尽, 因此, 需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才能恢复疲劳, 减少产后出血, 促进组织修复, 增加体力。而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使产妇恢复欠佳, 如分娩不理想、疼痛、婴儿啼哭等均可使产妇心绪不宁, 见到婴儿的正常生理改变 (新生儿黄疸、溢奶) 也可引起情绪焦虑, 泌乳量减少。因此, 要求医护人员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 说话中肯、果断、完整, 做好产褥保健及产后卫生宣教, 使产妇劳逸结合, 精力充沛, 为今后的母乳喂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孕产妇心理状态及护理分析 篇8
1 孕妇常见的心理状态
1.1对孕育和分娩心理准备不足。婚后无计划即怀孕, 唯恐孩子发育出现问题, 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感觉措手不及。此时既有怀孕的欢愉, 又觉得怀孕不是时候, 可能是因工作、学习等原因暂时不想要孩子或因计划生育原因不能生孩子所致。
1.2一些初产妇缺乏生育知识, 对出现的一系列妊娠反应产生紧张的心理[1], 对恶心、呕吐等生理反应无所适从。
1.3早孕反应减轻后, 随之而来的是中、晚孕期间身体形态的变化。因子宫明显增大, 给孕妇在体力上加重负担, 而且身体各系统生理功能也相应改变, 出现不适感, 行动不便, 腹背痛, 大多数孕妇都期盼分娩日期早日到来。
1.4家庭关心不够, 出现悲观、孤独、寂寞。由于现代社会工作压力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家庭生活, 特别是孕妇, 她们需要家庭的关心和关爱, 在孕产期丈夫的关心比其他任何人的关心更为重要。
1.5家庭成员关系欠佳。农村家庭中少数人仍存在重男轻女思想, 善于用老习惯衡量现在, 不重视医院孕检, 违背优生优育理念, 婆媳关系紧张, 影响夫妻感情, 出现焦虑。
1.6随着预产期的临近, 孕妇常因婴儿将要出生而感到愉快, 又因可能产生的分娩痛苦而焦虑, 担心能否顺利分娩、分娩过程中母儿安危及有无畸形。
2 护理对策
2.1告知孕妇, 母体是胎儿生活的小环境, 孕妇的心理和生理活动都会波及胎儿, 要保持心情愉快、轻松。孕妇的情绪变化可以通过血液和内分泌调节的改变对胎儿产生影响, 如孕妇经常心境不佳、焦虑、恐惧、紧张或悲伤等, 会使胎儿脑血管收缩, 减少脑部供血, 影响脑部发育;过度的紧张、恐惧甚至可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畸形, 严重焦虑的孕妇往往伴有恶心、呕吐, 易导致早产、流产、产程延长或难产。
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孕妇家属的信任, 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鼓励他们与孕妇进行良好沟通, 尽量多关心她们, 帮助其逐步消除对阴道分娩的恐惧和顾虑, 坚定自然分娩的信心。
2.3认真观察每一位孕妇的心理状态, 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和劝解, 找出症结所在。
2.4加强孕期宣教工作, 提高孕妇对分娩的认知水平, 促进产时健康应对行为, 使孕产妇对妊娠分娩的过程拥有正性体验[2], 提高孕妇对不利因素的耐受力。
3 产妇的心理状态
3.1有些产妇没有做好产前检查, 一有疼痛就惊慌失措地到医院待产, 加之面对医院陌生的环境, 易出现紧张心理。
3.2对一些初产妇及高龄初产妇, 由于家人高度重视, 呵护备至, 致使她们缺乏对疼痛的耐受力, 导致潜伏期延长, 活跃期停滞, 使产妇疲劳。
3.3产程由潜伏期进入活跃期最后到宫口开全, 这一时期是最漫长的, 易产生焦虑情绪, 产妇盼望尽快结束分娩, 以减轻痛苦。
3.4胎儿娩出后, 如果新生儿的性别不合产妇愿望时, 往往产生沮丧情绪 (尤其是经产妇) , 引起宫缩欠佳, 导致产后出血。
3.5经过分娩的母亲, 特别是初产妇将要经历角色转变, 有的产妇可能因为理想中的母亲角色与现实中的母亲角色出现差距而发生心理冲突;因为胎儿娩出后生理上的排空而感到心理空虚;因为新生儿外貌与理想中的不相吻合而感到失望, 也因为丈夫注意力转移到新生儿身上而感到失落。
4 护理对策
4.1创造幽雅、舒适、整洁的环境, 使产妇心情舒畅, 加强宣教并使用开导性语言。开导性语言是稳定情绪, 消除恐惧心理的良方[3], 给产妇讲解分娩是正常生理现象, 宫缩可促进产程进展, 以消除其对分娩的忧虑和产痛的恐惧, 增强对分娩的信心。
4.2产前开展心理干预, 可以使孕产妇对妊娠分娩这一事件进行正确评估, 将妊娠分娩视为女性一生中的一个正常生理过程, 淡化夫妻双方对这一事件的过度关注。当孕产妇对分娩这一事件有了正确评估后有利于保持自身情绪稳定, 从而在遇到心理压力时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积极的应对措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能够促进孕产妇对妊娠分娩这一事件的正确评估, 如此循环往复, 可以促进她们的心理健康。
4.3护理人员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娴熟精湛的技术, 对产妇及家属态度热情, 服务周到, 说话和气, 以增进产妇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和安全感, 尽可能多陪伴产妇, 对提高顺产率有重要意义。
4.4产程进展期要告知产妇正常饮食, 保持体力, 勤小便, 教会宫缩时张口呼吸, 取自觉舒适体位。宫口开全后指导正确用力, 并给予鼓励。
4.5新生儿性别不合产妇愿望时应立即进行开导, 列举实例让她们感觉生男生女都一样, 并给予母婴皮肤接触, 指导母乳喂养的技巧, 帮助早吸吮, 增进母子感情, 减少产后出血。
4.6产妇产后的心理处于脆弱和不稳定状态, 并且面临着潜意识的内在冲突以及为人母所需的情绪调整等问题, 随之而来的是家庭关系的改变, 经济来源的需求, 以及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寻求[4]。因此, 产后心理调适的指导十分重要。
5 总结
孕产妇心理状态应充分引起重视, 做好其身心护理, 帮助她们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顺利度过孕产期是保证产科高质量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当我们工作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 要善于寻找和分析原因, 采取正确的方法, 能够使问题迎刃而解。在引导产妇及家属做好心理准备的同时, 护士自身做好心理准备也是不可忽视的, 必须正视自己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所担负的角色。为此护士不仅要有较扎实的围生医学知识, 还要学好心理学、社会医学知识, 才能在心理上、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 心理学也是一门精细的护理艺术,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 为了使每一位孕产妇顺利度过孕产期, 需要每一个护士在实践中对心理学加强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武秀珍.浅谈孕产妇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 (20) :176.
[2]顾春怡, 张铮, 朱新丽.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6) :571.
[3]甘立红.浅谈语言沟通对心理护理的促进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 (20) :15.
围产期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进展 篇9
1 围产期产妇的心理状况分析
1.1 积极心理
(1) 面对即将降临的宝宝, 大部分产妇都会怀着期待情况绪, 憧憬着宝宝的长相和未来。 (2) 宝宝健康出生后, 产妇的母爱比较浓烈, 都想自己亲自照顾好宝, 满怀爱与喜悦[1,2,3]。 (3) 生产后, 由于得到了家人的关怀与照顾, 很多产妇都会感到温暖与放松, 对生活充分满信心, 对家人充满感恩。部分处于积极心理状况的产妇, 围产期的情绪通常都比较稳定[4,5]。
1.2 消极心理
分娩之前, 很多产妇因为过于担心胎儿的健康情况、性别以及发育情况;担心宝宝出生后患病, 担心自己的体形不能恢复等, 进而产生恐惧、紧张以及焦虑等不良心理, 导致产妇出现情绪低落、动力不足、乏力懒动、悲观、易激惹、食欲不振以及失眠等情况, 对产妇的社会功能、工作以及正常生活等造成影响[6,7]。
2 围产期产妇的心理护理对策分析
2.1 产前护理
(1) 产妇入院后, 护理人员应该对产妇开展健康宣教, 如发放宣传小册子, 播放VCD等, 让产妇了解自然分娩的好处及产时配合方法, 了解无痛分娩、母乳喂养以及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增强产妇对顺产的信心, 缓解产妇心理上的压力。讲解相关知识时, 应该尽量采用通俗易懂语句对产妇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 提升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8,9]。 (2) 产前护理人员应该正确指导产妇对饮食与睡眠结构进行合理调节, 让产妇拥足够的体力, 随时做好分娩准备[10,11,12,13]。 (3) 护理人员应用以热情、和蔼的态度对待产妇, 经常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 充分了解产妇的个人信息、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等, 再有针对性的对产妇开展护理工作, 增加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对临产妇提出的各类要求应该尽力满足。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娴熟、认真、轻柔、严谨, 对于担心医疗费用过高的产妇, 想办法帮助产妇降低费用, 实施每日清单制度, 并将费用清单详细讲解给患者, 对于经济条件好比较的产妇, 可以安排专人护理, 或者为其提供月嫂服务, 尽力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与产妇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增加产妇对医院的信心, 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
2.2 产程护理
2.2.1 第一产程护理。
由于第一产程从规律性宫缩至宫口全开需要很长的时间, 产妇的体力消耗非常大, 若产妇不了解分娩知识, 就容易出现恐惧与紧张情绪, 因此, 第一产程开始后, 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向产妇讲解分娩的知识, 宫缩与疼痛之间的关系, 让产妇学会保存自身体力, 以确保第一产程的顺利进行[14,15,16]。对于痛阈比较低的产妇, 护理人中应该在给予心理疏导的同时, 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法减轻产妇的疼痛。例如运用导乐分娩法, 让产妇在生理、心理以及情感方都得到良好的支持, 帮助产妇放松身心, 以此来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 提高产妇的痛阈值, 让产妇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分娩, 激发产妇的分娩主动性与积极性[17,18]。
2.2.2 第二产程护理
从宫口全部打开到胎儿娩出所用的时间比较短, 但是这段时间内骨盆压迫力较大, 容易让产妇产生排便感, 此时, 护理人员应该提醒产妇摆好体位, 并在第二产程开始前排空膀胱, 在宫缩时对腹压进行合理的应用, 让产妇在宫缩间歇时适当休息, 以便保存体力。对于宫缩乏力的产妇应该及时对其宫缩进行调节, 正确指导产妇采用腹压方式促进胎儿娩出, 如果在此期间产妇痛感过于强烈, 甚至出现不配合的行为, 护理人员应该及时鼓励产妇,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增强产妇分娩的信心, 让产妇一鼓作气的进行分娩[19,20]。
2.2.3 第三产程护理
胎儿娩出之后, 产妇已经精疲力竭, 护理人员应该提醒产妇充分休息, 并实时监测产妇的血压、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 检查产妇是否出现产道裂伤的情况, 并把新生儿包裹后, 交给产妇, 让产妇充分体会到当母亲的喜悦, 增加母婴之间的接触, 让产妇的子宫更快复旧。若新生儿出现异常, 应先避开产妇, 以免增加产妇的心理负担, 影响产妇身体的恢复[20,21,22]。
2.3 产后护理
(1) 产妇分娩后, 会出现内分泌紊乱的情况, 尤其是新生儿出现异常或性别不满意时, 产妇容易产生失望、自卑以及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 此时, 护理人员应该给予产妇心理疏导, 让产妇充分了解不良情绪可能会对自身与新生儿造成的不利影响, 加强健康宣教, 并提醒及家属多陪伴产妇, 给予充分的关怀与照顾, 以免产妇产生不良情绪, 让妇可以顺利的渡过产褥期[23,24,25]。
3 结语
总之, 围产期产妇不良的心理状况, 极容易引起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伤、难产、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对产妇的产后恢复和新生儿的生命均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 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对围产期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 以确保产妇的顺利分娩。
摘要:妊娠与分娩期的产妇, 极容易出现焦虑、抑郁以及恐惧等不良心理, 导致产妇在围产期的心理健康水平持续下降, 对产妇的顺利生产和产后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 了解围产期产妇心理状况及做好相对应护理措施尤为重要。本文就围产期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对应用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浅谈高龄妊娠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篇10
【关键词】高龄妊娠孕产妇;心理护理;分娩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56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56-02年龄35岁及以上的孕妇被称之为高龄孕产妇。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证实,国内高龄孕妇的出现几率越来越高,而高龄产妇母子并发症的幾率要比适龄产妇高[1]。高龄产妇通常都会选择剖宫产来分娩,而国内大中型城市当中高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已经高达8成左右[2]。高龄孕产妇通常都是处在一种焦虑与信息交加的复杂心态当中,所以高龄孕妇在妊娠与分娩进程中必须要实施重点的护理措施。1临床资料
我科在2008年2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龄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理结合心理护理),每组各30例,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护理措施
对照组护理辅以常规的护理措施,保持病室安静,布置简洁、整齐、温馨,避免声光刺激。观察组护理在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在针对高龄产妇的心理特征,给予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2.1产前心理护理
2.1.1护理态度孕育新生命是非常伟大并且值得人们尊重的,因此,护理人员不可以将产妇当作患者来对待,应当和蔼、亲切的态度来与产妇进行交流,从而让产妇感受到被尊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产妇对于护士的抗拒心理,增加其对于护士的信任感。
2.1.2产前宣教护理人员要耐心讲解,充分利用录像以及图片等载体来指导产妇及其家属掌握相关的孕产知识,从而树立一个正确的生育观念。针对一些不了解医学知识的人群,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正确且详细的解释,让高龄孕产妇清楚妊娠属于一个非常正常的生理特征,不受到年龄的制约,纠正其对于一些医学常识的误解,从而消除他们的顾虑,同时要通过产妇的围产期检查资料让产妇指导新生儿目前非常健康,消除产妇对于胎儿的焦虑,尽量减少产妇的心理负担。
2.1.3分娩方式的选择针对产妇的文化程度、社会职业以及性格特征,给予对应的方式让产妇清楚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各自的优劣点与适应状况,不能用个人自身的想法去选择,而是要根据当前的医学、胎儿情况以及产妇的情况来选择科学合理的分娩方式。总而言之,产前护理的重点在于要让高龄产妇保持一个平稳的情绪,从而以饱满的精神来等待新生儿的诞生。
2.2产后心理护理
2.2.1心理特征部分产妇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倘若新生儿的性别不是家庭中一直想要的男孩,就会担心受到丈夫与家人的抱怨,导致产妇承受压力的煎熬;而一些具有较强事业心的产妇,社会阅历丰富,通常不会过于在意新生儿的性别,然而这些产妇大部分都是初产妇,对于新生儿即惊喜又焦虑,担心新生儿会影响自身事业的发展,其情绪多表现为精神紧张、焦躁不安。
2.2.2护理措施针对第一种情况的产妇,护理人员要帮助产妇及其家属树立正正确的生育观,劝导家属多与产妇进行沟通,用家属的关爱来减轻产妇内心的负担;针对第二种接受能力较强的产妇,护理人员应当根据其工作环境、职业性质、价值观以及性格特点等与其进行交流,唤醒产妇的母爱,让其暂缓对于事业的追求,全心全意对待婴儿,从而拥有一种温馨、愉快的心情。3结果
观察组心里情绪评分。SAS:87.5±9.4,SDS:90.4±10.9;对照组心里情绪评分SAS:50.1±14.1,SDS:49.9±11.1。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共发生早产2例占6.7%(2/30),胎儿窘迫1例占3.3%(1/30),产后出血3例占10%(3/30);对照组共发生早产4例占13.3%(4/30),胎儿窘迫3例占10%(3/30),产后出血5例占16.7%(5/30)。4体会
高龄孕产妇应保持愉快心情,良好的情绪有助于正常分娩,有利于母婴的身心健康。高龄孕产妇在不同孕期有不同心理特点,应根据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治疗,根据病情和孕妇本身情况给予区别对待。笔者认为,针对高龄孕妇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孕妇的恐惧,增加安全感,减少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可达到保障产妇及婴儿的安全、健康的目的,值得在临床护理及产后康复护理中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郭丽岳,白炳清,龙鲸.孕产妇的心理状况与分娩方式的关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7(05):54-55.
孕产妇尿潴留32例护理体会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发生尿潴留32例, 产前尿潴留1例, 产时尿潴留2例 (胎膜早破者) , 产后尿潴留29例 (其中胎膜早破者17例) , 均为初产妇, 年龄在25岁~35岁, 孕周36+5周~41+4周。其中顺产29例, 剖宫产1例, 产钳助产1例, 早产1例;行会阴侧切29例, 继发阴道壁裂伤2例, 有阴道壁血肿9例, 行阴道填塞2例。
1.2 方法
经心理护理、温水冲洗会阴、听流水声、行膀胱区热敷、开塞露纳肛、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或足三里封闭、针灸等方法处理, 无效后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导尿[1]。
2 结果
产前发生尿潴留1例, 经导尿产后能自主排尿;产时发生尿潴留2例, 其中1例遵医嘱留置尿管1 d, 拔除尿管后仍不能自主排尿, 经针灸治疗后治愈;另1例遵医嘱留置尿管1 d, 拔除尿管后仍不能自主排尿, 经以上方法处理无效后, 又遵医嘱留置尿管1 d, 拔除尿管后能自主排尿;产后有排尿不畅者7例, 其中3例经针灸治疗治愈, 4例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或足三里封闭后治愈。在产房发生尿潴留导致大出血1例, 经导尿后已能自主排尿。其余21例先后采用以上方法无效后均遵照医嘱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给予导尿并留置导尿管, 其中有1例留置导尿半天拔除后已能自主排尿;1例留置导尿半天自行脱出, 脱出后已能自主排尿;1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在午夜拔除尿管后未能及时排尿而导致尿潴留, 又重新留置尿管1 d拔除后已能自主排尿;6例留置尿管1 d拔除后已能自主排尿;8例留置尿管2 d, 拔除后已能自主排尿;2例留置尿管1 d拔除, 因未能自主排尿, 经以上方法处理无效后又重新留置导尿管3 d, 拔除后已能自主排尿;1例留置尿管1 d拔除, 因未能自主排尿, 经以上方法处理无效后又重新留置导尿管1 d, 同时进行针灸治疗, 拔除后已能自主排尿;1例行导尿1次, 之后仍不能自主排尿, 经上述方法处理无效后又重新留置导尿管1 d, 拔除后已能自主排尿。其中有1例有尿频、尿急, 经多喝水, 口服三金片、金钱草冲剂后治愈。在留置尿管期间均给予定时开放, 以锻炼膀胱功能。
3 护理
3.1 产前护理
孕妇入院时要热情接待, 并向孕妇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安全、陪护和探视等制度, 科主任、病区护士长、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等等, 让孕妇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加强产前宣教, 向孕妇讲解分娩知识, 耐心解答孕妇提出的问题, 必要时让已分娩过的产妇现身说法, 传授分娩经验, 增强其自信心, 让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对有不规则宫缩的孕妇要督促其及时排尿, 对有泌尿系感染的孕妇要及时治疗, 嘱其多喝水并及时排尿。
3.2 临产时护理
当孕妇出现规则宫缩时, 由病房转入产房待产, 此时孕妇宫缩痛频繁, 尤其是胎膜早破的孕妇, 因其需要绝对卧床休息, 又不习惯床上排尿, 同时在排尿时会导致羊水排出增多, 担心胎儿的安危。因此助产士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及时协助孕妇排尿, 并向其说明排尿的重要意义, 尽量减少导尿的机会;助产士要陪伴在孕妇身旁, 特别是第二产程, 指导孕妇正确运用腹压缩短第二产程。
3.3 产后护理
产后2 h内产妇仍在产房观察, 此时也要向产妇讲明产后排尿的重要意义, 协助其进食及多饮水, 主动协助其及时排尿, 并不时地检查其膀胱是否有尿意, 以避免发生尿潴留导致产后大出血。产妇送回病房后, 助产士应严格进行交接班, 对未排尿的产妇应加强巡视, 督促其产后2 h~4 h排尿, 在观察产妇排尿时, 不能只询问产妇的主诉, 应详细询问量、次数并亲自检查每个产妇的膀胱充盈度[2]。要主动协助其及时排尿, 对产时导尿的产妇、不习惯床上排尿的产妇、产程延长的产妇、分娩不顺利的产妇、剖宫产拔除尿管后的产妇尤其注意, 护士应加强观察排尿情况。对留置尿管的产妇要注意拔除导尿管的时机, 留置导尿管期间每日用消毒液擦洗尿道口和会阴部2次, 拔导尿管前, 暂时夹闭, 当产妇膀胱充盈自感有尿意时, 用1%碘伏常规消毒尿道口及外阴部, 消毒毕即拔除导尿管, 积极协助产妇排尿, 更换清洁内裤, 以防止泌尿道感染和再次发生尿潴留[3]。
小结: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分娩962例, 尿潴留发生率为0.78%, 在发生尿潴留的产妇中有19例为胎膜早破者, 因此, 对胎膜早破者的护理无论是产前、产时、产后都十分重要。在排尿不畅的产妇中, 有2例是次日早在医生查房时被发现;有3例是由于助产士使用语言不当导致产妇误认为产后4 h后才能解小便, 而产妇由于不及时排尿, 膀胱过度膨胀致尿潴留。有1例剖宫产的产妇在午夜时遵医嘱给予拔除导尿管 (常规留置尿管24 h) , 虽然产妇已多喝水, 但产妇害怕伤口疼痛, 再加上特别疲劳而未及时排尿致尿潴留。因此, 要掌握好拔除导尿管的时机, 同时也要掌握好尿潴留产妇导尿留置尿管的时间, 避免重复导尿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助产士应认真做好一对一陪产, 提高接生技术水平, 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参考文献
[1]赵梅.产后尿潴留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方法[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5, 37 (7) :658.
[2]朱桂琴.产后尿潴留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3 (7) :943.
【孕产期护理】推荐阅读:
高危孕产妇的心理护理06-28
艾滋病孕产妇的护理05-27
艾滋病孕产妇心理护理05-27
妇女孕产期07-03
孕产期保健10-12
孕产期保健相关制度07-03
孕产妇焦虑06-16
孕产妇死亡监测06-15
80后孕产妇07-10
孕产假温馨告知书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