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态绿地施工方案

2024-11-09

某生态绿地施工方案(精选8篇)

某生态绿地施工方案 篇1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2.1工程简介 3 2.2建筑设计概况 3 三、施工部署 4 3.1工程定位内容 4 3.2楼层放线内容 4 3.3高程控制 4 四、施工准备 4 4.1技术准备 4 4.2人员的配备 4 4.3 仪器的准备 5 4.4定位依据的校测 5 4.5图纸的学习与审核 6 五、施工技术措施 6 5.1建筑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6 5.2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7 5.3 ±0.00以下施工测量 8 5.4 ±0.00以上施工测量 8 5.5装饰工程及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测量 9 5.6土方工程施工测量 10 5.7沉降观测 11 5.8成品保护 11 六、质量保证措施 12 七、质量通病 14 7.1梁柱接头几何尺寸不规则;

上下柱错台 14 7.2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轴线位移超允许值过大 14 7.3位移、倾斜 14 八、安全保证措施 15 一、编制依据 序号 内容 1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 2 测绘公司提供的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 3 XX住宅小区项目工程施工图 4 XX住宅小区项目工程组织设计 5 《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工程地址:

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质量监督单位:质量监督站 监理单位: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高层:1#~4#楼、地下车库。

2.2建筑设计概况 项目名称 内 容 建筑功能 高层、车库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64925.8㎡。

建筑层 车库 地下1层 高层 地下1层,地上18层 建筑高度 53m 建筑层高 2.9m 基底标高-6.2m 绝对标高 1#、3#楼:19.80;

2#、4#楼:20.05 室内外高差 0.2m 三、施工部署 3.1工程定位内容 以甲方给定的定位桩(A=4415838.333,488978.152,B=4415976.871,488981.237、C=4415991.683,489097.336)、水准点(现场使用B点引测高程19.12)为依据。

3.2楼层放线内容 主控制轴线、土方开挖边坡线、轴线、边线、墙控制线、门窗洞口控制线、二次结构控制线。

3.3高程控制 基底标高的控制、楼层标高的控制、楼层高程传递。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1)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必须要有法定计量检定部门出具的检定证书,并在有效检定周期内;

(2)校核定位依据桩(红线桩),水准点;

(3)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建立测量数据库。

(5)本工程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进行测量控制。轴线间距≤±2mm,层高垂直度≤±3mm,总高度垂直偏差≤±2cm。

4.2人员的配备 在工地技术负责人和技术质量部的领导和协调下组成测量组:

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测量方案的制定和方案的实施、监控测量、检查放线工的工作质量,测量结果的复核及复验工作。

测量人员配备1名专职测量技术人员。所有的计算结果均由专业测量员复核计算,测量人员必须持有资质等级证书,负责放线工作的具体实施 测量辅助员:测量的辅助性工作。

配备测量验线人员是测量放线的重要质量保证系统,验线人员与放线人员同等重要,在验线过程中验线方法要与放线方法不相关,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检查,这样才能确保放线点位的可靠性和精度,然后交付监理验线。

三级校核是基本原则,决不能缺少其中任何一项。

4.3 仪器的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情况,配备目前较为先进的测量仪器技术设备。

名 称 精度、规格 数 量 用 途 高精度全站仪 ±1mm+1ppm/±0.5“ 1台 主轴线测设、坐标放样、测距、传测标高,竣工测量、变形观测。

电子经纬仪 2“ 1台 施测面的角度测量、次要轴线的竖向传递,变形观测 普通水准仪 S3 2台 常规水准测量 另外,还应配备气压计、温度计、对讲机和一些附属设备。上述各种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必须按《计量法》的规定送到有资质的检定单位进行检验与校正,并取得检定合格证书。

4.4定位依据的校测 (1)定位依据桩(红线)的校核:对测绘院提供的定位依据桩的坐标进行内业坐标计算,得出其边长D、内夹角β。计算后并实地对场地内的定位依据桩进行校测,合格后作为工程定位的依据。

(2)水准点的校测:对测绘院提供的水准点(要求至少应有2个水准点)实地采用附合测量法进行校核。其闭合差≤±6 mm时作为整个工程高程引测的依据。

4.5图纸的学习与审核 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图纸。首先审核总平面图,校对点位坐标、距离是否对应,定位依据、定位条件是否明确合理,建筑物的几何位置关系是否符合要求和满足规划用地的要求;

其次审核建筑、结构、设备施工图,主要校核平、立、剖面图是否对应一致,轴线间距、高程、结构尺寸和装修细部尺寸是否相符。

五、施工技术措施 5.1建筑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5.1.1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网形选择:通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该建筑物的特点及场地情况采用矩形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在施测工作中根据布网原则尽量做到便于施测、使用和长期保留。

5.1.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根据已校核合格的建筑物定位依据桩坐标与建筑物坐标点关系,通过内业数据计算,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出平行于建筑物的主控制桩:测量后并进行校核后作为整个工程测量控制依据。

控制点坐标值布置示意图详见附图 测设精度根据DBJ01-21-95的规定本工程采用一级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角中误差≤±9″,边长相对中误差≤1/24000,合格后作为整个建筑物整体控制的依据。平面控制桩的埋设形式详见下图。

控制桩埋设示意图 5.2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高程控制的建立根据已校核合格后的甲方提供的水准基点,仪器采用精密水准仪测设方法采用附合测法,在现场布设四个水准点:S1、S2、S3、S4,测设精度按四等水准精度要求闭合差≤(±20mm),测设合格后作为整个工程控制的依据。

5.3 ±0.00以下施工测量 5.3.1地下部分主控制线采用外控法投测:首先对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进行校核无误后,将所需控制轴线投测到施工作业面,投测后并对其几何关系进行校核合格后作为施工的依据。

投测方法示意图 5.3.2楼层部位主轴采用内控法投测:因本工程为矩形布置并与控制主轴线平行,所以放线时可以根据设到施工作业面的控制主轴线测设出细部轴线,根据细部轴线放出柱、墙边线及门窗洞口线等合格后作为施工的依据。

5.3.3±0.00以下标高传递:±0.00以下标高传递时,可根据场地高程控制点,采用5m塔尺进行传递标高,如下图,传递时每层至少要由两个不同部位分别进行两次标高传递,当两次传递标高之差在±3㎜以内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本层控制高程的依据。

标高传递示意图 5.4 ±0.00以上施工测量 5.4.1 车库及配套商业楼号±0.000以上主控线:地下部分平面轴线投测采用对穿直线法:即根据定位后的桩位,将各轴线引测到建筑物以外,做好引桩,作为轴线投测的依据。高层±0.000以上主控线:本工程整体平面外廓形状为矩形,控制线放线孔留设,进行高层区域测量。

5.4.2平面放线:根据投测到施工层的主控制轴线测设出细部轴线,根据细部轴线放出墙、柱30cm控制线、门窗洞口及其他施工用线,经校核合格后以此作为施工的依据。

5.4.3 ±0.00以上标高传递:

将±0.000标高引测至外墙大角能自上而下畅通部位且通视能垂直向上拉钢尺传递高程。用放线的同一把钢尺进行拉力、温差、尺长改正控制柱各段标高。

根据本工程特点,在首层墙体拆模后,在便于向上引测标高的位置上设置结构+50㎝标线,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依据,每个施工流水段要至少设置两个传递点。在向施工层传递标高时,利用钢尺直接丈量法传递,拉力用弹簧称控制,如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应进行温度改正。每次传递至少由两个部位向上传递,当两次传递标高之差在±3㎜以内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施工层标高控制的依据。

二次结构测量 5.4.4二次结构标高引测: 根据设计图纸从±0.000m垂直向上引测每一层标高,此标高为建筑标高。

5.4.5二次结构施测:

在一次结构施工期间,应在顶板模板放出构造柱位置后,便于插筋准确。

二次结构施工前,放出每层二次结构墙体线和构造柱线位置,必须保证每层结构墙体和构造柱在同一垂直面上。

5.4.6测量放线作业面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的对所测部位的平面的位置或标高位置进行标识,保证测量工作的有效性及连续性。

5.5装饰工程及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测量 5.5.1装饰工程与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1)水平线:每3m两端高差应小于±1mm,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在不便于用水准仪的地方或立面上可安装连通水准器。

(2)室内铅垂线:可用线坠或经纬仪投测,其精度应高于1/3000。

5.5.2地面面层施工测量 (1)标高控制线:在四周墙面与柱身上测设出建筑100cm水平线,作为地面面层施工的标高控制线。

(2)检测标高用水准仪的选择:测量允许误差大于±2mm时,宜选用DS3级,测量允许误差小于1mm时,宜选用DS1级水准仪。

(3)检测标高和水平度的点距:大厅宜小于5m,房间宜小于2m或按照施工交底。

5.5.3屋面施工测量 卷材防水测设十字直角控制线,检查流水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设水平控制线及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线。

5.5.4墙面装饰施工测量 (1)内墙面 A.竖直控制线及水平控制线:竖直控制线应按1/3000的精度投测,水平控制线应符合装饰工程测量的一般要求。

B.分格分块:应按高于1/10000的精度测量。

(2)外墙面 A.四角吊线:用钢丝在建筑物四角固定铅垂线,控制墙面竖直度、平整度、及板块出墙的位置,精度符合装饰工程测量铅垂线的一般要求。

B.水平控制线:符合装饰工程测量的一般要求。

5.5.5窗的安装测量 (1)安装前检测结构:检测门窗洞口的净空尺寸偏差,检查外墙偏差。

(2)控制线:按照装饰工程测量的一般要求,弹+50cm控制线,使用DJ6级经纬仪作竖向投测,根据需要在外墙面弹竖直通线。

5.6土方工程施工测量 本基坑工程,要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建立高精度的测量控制网的基础上,加强测量组织管理力度,确保测量工作顺利完成。

5.6.1测量控制原则 用由高到低,逐级控制的布网原则。

首先,复核并接受建设单位交给的起始标桩,办理交接桩手续,然后根据起始标桩设计布置现场测量控制网点,其分布和稳定状况均要满足首级施工控制网的技术要求,然后加密施工控制网,布设二级测量控制网。工程测量控制采用两级测量控制,三级测量管理的测量控制办法。

基坑施工阶段,现场情况变化比较大,控制桩点要严格保护。支护桩采用转角端点坐标法定位,直角坐标法测量定位配合的办法。

5.6.2测量控制网布置 现场施工测量拟设两级控制网,分别为一、二级,一级施工控制网,按Ⅰ级建筑方格网技术要求布设,测角中误差小于9″,相对闭合差小于1/24000。观测时采用全站仪观测,水平角左、右角观测各一测回,距离往返测量各两测回。二级网的控制点间距75.0m左右,是在一级网的基础上加密控制点。现场放线用临近控制点,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法放样。

5.6.3测量方法 由于建筑平面比较复杂,采用坐标定位法,使用电子全站仪和计算机,通过对施工放样的数据全部进行解析计算,经计算复核后编汇成数据表格,其内容包括放样点坐标、边长、方位角以及和相邻点间的边长和夹角等。

施工放样采用归化法,对基础结构特征点进行施工放样。归化法施工放样时,对每个待放样点位均经过初测,归化改正和定测三个步骤。当放样点误差满足施工要求时,在该位置上做出定测标记,放完后应闭合检查。

在个别地段按上述技术要求布设加密施工控制点。为尽量保证施工控制点精度统一,加密的施工控制点附合在原平面控制网上,并按原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施测。

高程控制点分布在建设场地变形区以外不受施工干扰,易于保护、便于使用的地方。各高程控制点均利用平面控制点。

同样高程控制点不能满足个别地段施工需要时,可加密高程控制点,加密的高程路线附合在原高程控制点上,并按原高程控制网的技术要求施测。

5.7沉降观测 5.7.1水准测量时视线长度应为20~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水准测量应采用闭合法。

5.7.2观测次数及时间:基础底板混凝土初凝后进行第一次观测。第一次观测完成后,每施工完三层应观测一次记录一次。

5.7.3明装式沉降观测点如下图所示。

5.8成品保护 5.8.1.定位标准桩和水准基点周围应做保护(用C15细石砼进行固定)及并做明显标志,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8.2.因现场施工需要,必须破坏控制桩时,应提前向技术质量部提出申请。

5.8.3.本工程主要轴线由项目部进行测放,在交由施工队组前应进行校核,并办交接手续。

5.8.4.已浇筑完的混凝土设专人看管楼面混凝土必须在强度达到1.2Mpa 以后,方准上人,防止加荷、上人过早产生裂缝。

六、质量保证措施 6.1放线的基本原则:认真学习与执行国家政策、规范,明确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与工程进度负责;

严格校核起始依据的正确性;

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放线工作程序;

测法要科学、简捷,精度要合理。

6.2认真学习公司的程序文件,严格按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进行工作。

6.3图纸有关的洽商与设计变更中的结构尺寸变动部分及时向测量人员交底,测量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技术部门联系并反馈到设计部门。

6.4平面控制点要选择在控制性强、安全、易于保护的位置,应通视良好、分布均匀。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定期检查校核,发现桩移位等问题及时修改,控制桩有明显标识以防止用错。

6.5做好质量检查工作:每次放线前,均应仔细审图,放线时要有区段和区段工程师配合并检查工作,放线后由专职验线人员对测量成果进行自验。对于工程就位测设,建筑物控制轴线的校验、高程引测、非标准层标高引测等关键测量工序由公司和总公司测量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校验。

6.6加强验线工作:坚持“三检制”,每次放线均请技术部门验线,重要部位报请公司和监理验线,合格后方可施工。工程定位后,由北京市测绘院验桩,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验线成果与测量成果的误差处理如下:

① 若两者之误差<1/限差时,成果计为优良;

② 若两者之差≤限差时,成果计为合格;

③ 若两者之差>限差时,成果不予验收,要返工重来。

6.7质量标准:

定位测量的精度不小于1/24000,基础放线轴线投测、高程控制精度执行北京市测量规程的要求。

6.8测量仪器要正确使用、方法要科学:

钢卷尺:要考虑三差改正,量距进行往返测量;

经纬仪:严格对中、定平,角度观测要盘左盘右一测回;

水准仪:严格定平,水准路线要闭合或附合,前后视线等长。

全站仪:仪器专人专用,责任到人,爱护仪器。

所有仪器测量时要撑伞保护仪器,不得让仪器日晒雨淋。

测量员不准远离仪器,以免有人乱动,损坏仪器。

读数前后检查仪器是否安平。

校正仪器时,动作要“轻、稳、慢”,不得用蛮力。

丈量时钢尺应力求抬平、拉直,拉力要均匀。严防钢尺扭曲打结,严防钢尺受重物碾压。丈量完毕后用软布或棉纱擦拭钢尺,将粘附的尘土擦去,再涂少许机油,以防生锈。

使用完仪器注意保持仪器清洁。冬季使用后要等仪器收回后与室内温度相同时,再进行擦拭。以防仪器骤冷骤热,使表面及镜片上产生结露,使仪器受损。

6.9平差—提高精度 为了提高测量放线的精度,在控制测量中,我们要进行平差,计算出改正量,修改测设的点位坐标,以取得准确可靠的点位。

6.10测量数据的记录与计算 记录要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

计算要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6.11 测量工作的管理 6.11.1测量实行“三级管理”,项目部成立测量组,公司机关设专人负责,技术质检部检查、监督。

6.11.2建立各项管理制度,主要有:

验线、交接桩、护桩制度;

测量资料管理制度;

测量仪器使用台帐和检校制度;

制定岗位责任制。

6.11.3测量仪器设专人负责保管,同时进行保养;

仪器由专人使用,定期校测,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使用。

6.11.4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法定专业计量部门检定,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仪器不能使用。测量仪器必须正确使用,注意防止外界的干扰、破坏,其购置、检定、报废、封存、降级的使用应遵守《监视 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6.11.5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准上岗。

七、质量通病 7.1梁柱接头几何尺寸不规则;

上下柱错台 原因:梁柱接头模板碎拼,未进行专项模板设计,加固不牢。上下楼层轴线定位放线有误差。

防治措施:梁柱接头模板应进行专项模板设计,采用定型模板,严禁碎拼,并加固牢靠。楼层放线应对不同层位进行复核,并有专人负责,防止误差积累或放错线。

7.2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轴线位移超允许值过大 原因: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支撑松动,土层浸水,致使新浇筑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 MPa时就上人,使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印痕。

防治措施:

(1)混凝土浇筑后严格按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

(2)模板、支撑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支柱和支撑必须支承在坚实的土层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结构不发生过量下沉。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和支撑情况,如有松动变形,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加固好。

(4)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上人操作。

7.3位移、倾斜 基础、柱、墙以及预埋件中心线对定位轴线,产生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的偏移,或柱、墙垂直度产生一定的偏斜(称倾斜),其位移或倾斜值均超过允许偏差值。

原因:

(1)模板支设不牢固或斜撑支顶在松软地基上,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位移或倾斜。如杯口采用悬挂吊模法,底部、上口如固定不牢,常产生较大的位移或倾斜。

(2)门洞口模板及预埋件固定不牢靠,混凝土浇筑、振捣方法不当,造成门洞口和预埋件产生较大的位移。

(3)放线出现较大误差,没有认真检查和校正,或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造成轴线累积误差大,或模板就位时没有认真吊线找直,致使结构发生歪斜。

防治措施:

(1)模板应固定牢靠,对独立基础杯口部分如采用吊模时,要采取措施将吊模固定好,不得松动,以保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

(2)模板应拼缝严密,并支顶在坚实的地基上,无松动;

螺栓应紧固可靠,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并应检查核对,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倾斜。

(3)门洞口模板及各种预埋件应支设牢固,保证位置和标高准确,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4)现浇框架柱群模板应左右均拉线以保持稳定;

现浇柱预制梁结构,柱模板四周应支设斜撑或斜拉杆,用法兰螺栓调节,以保证其垂直度。

(5)测量放线位置线要弹准确,认真吊线找直,及时调整误差,以消除误差累积,并仔细检查、核对,保证施工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

(6)浇筑混凝土时防止冲击门口模板和预埋件,坚持门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均匀进行浇筑和振捣。柱浇筑混凝土时,每排柱子底由外向内对称顺序进行,不得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以防止柱模板发生倾斜。独立柱混凝土初凝前,应对其垂直度进行一次校核,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7)振捣混凝土时,不得冲击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防止模板产生变形或预埋件位移或脱落。

八、安全保证措施 1、进入工地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得穿高跟鞋、拖鞋或光脚进入施工现场。

2、测量放样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内任何机械严禁任意操作。

3、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设施严禁随意移动、拉扯,发现电源线破损、裸露应及时报项目部管理人员处理。

4、工作时要精神集中,不准嬉笑打闹。

5、需要接电时,及时通知项目部有关人员,安排专业电工操作。严禁私自接电。

6、测量放样时应密切注意施工机械与往来行驶的车辆,严禁在危险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休息。

仅供参考

某生态绿地施工方案 篇2

1 窗台渗漏水的原因

根据某单位2#楼实体工程来看, 窗体无窗檐, 外墙与窗体边框间出现裂缝, 外墙上出现了温差裂缝、沉降裂缝、结构裂缝, 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渗漏水现象。

2 窗台防水施工方案

(1) 因窗体外框与墙体有裂缝, 首先要进行扩缝处理, 扩缝至20mm×10mm的V型槽, 用聚胺脂防水材料进行嵌缝处理, 再用高分子聚合防水涂料涂刷延至窗台外墙。窗体四周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 以保证四周窗体与外墙间密闭, 不出现裂缝。

(2) 窗体内侧两边墙体与窗台下内墙体, 需进行防水剂涂刷处理, 使墙体水泥砂浆粉刷层产生自结构防水能力。在施工前, 铲刮内粉刷面, 清理空、鼓、起砂、蜂窝、松动的粉刷材料, 再进行防水剂的涂刷。

(3) 待12小时后, 再涂刷高分子聚合物防水材料,

(上接第21页) 用混凝土运输车辆运输, 途中运输时在涂刷前, 应注意墙体表面结构完整, 在涂刷时, 一定要做到涂刷均匀, 无一遗漏, 整体一次性施工完成, 保证内墙体防水层的整体性。

(4) 防水层经过一天养护定型后, 可进行内装修施工。

3 施工注意事项

(1) 高分子聚合防水液必须在5℃以上条件下施工, 墙体含水率低于8%。

(2) 防水砂浆因采用背水面施工工艺, 等完工后, 不得任意开孔、凿槽等人为破坏防水层。

(3) 防水施工前, 对墙体的清理, 应做到不得有起砂、剥落、蜂窝、松动等现象, 如有应做好修复工作。

(4) 在防水砂浆施工时, 应注意涂抹均匀, 厚度应保持10mm以上, 不得遗漏, 对窗体与墙体结合部位压实。

4 施工效果

经以上程序对漏水窗台进行修漏后,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经数个雨季检验, 全部窗台已没有再出现漏水现象。

某精密轴承厂房电气施工方案 篇3

关键词:配电箱 开关柜 变压器 电缆

中图分类号:TH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098-02

1 临时用电

本工程现场用电必须满足施工、生活及临时用电要求。施工用电从现场配电室引入,采用柜式配电箱,内配RTO—200熔断器、DZ10L-250/430漏电断路器、RM3—200A石板闸、DT862—4型电度表等配电装置。电箱设置在现场北部。主线拟用BV—3*60+2*16铝芯线。采用地埋式敷设。通往机械集中处的线路采用架空式,其他施工用电即从各分支电箱内接引。

临时作业面施工用电拟用小型立式电盘随施工进度设置在临近场地,操作时胶皮电缆引入操作电器。

所有线路及电气装置安装均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且经现场安检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电气系统安装

2.1 电气系统变电所高低压开关柜(柜、箱、屏)、变压器安装要求

(1)高低压开关柜

①高低压开关柜安装前,应先完成柜的基础型钢安装和电缆沟支架安装。基础型钢出地面抹面高度按设计要求执行。

②高低压开关柜的安装按设计院的平面布置,排列进行。

③基础型钢(包括变压器)电缆沟支架应在明显的地方,可靠接地。

④柜、箱、屏单独或成列,其垂直度、水平度偏差及面偏差,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⑤电缆沟的支架制作,首先应对电缆的走向进行排列(绘制电缆走向图),确定电缆沟的数量型号规格,按设计要求对照现行规范最后确定电缆支架层次、规格及电缆沟内安装的走向方式。

⑥基础型角钢的安装要求型钢首先要校直,安装时,将前后两根型钢的水平度一定要达到或小于规范要求的值后,将型钢加以固定。

⑦柜安装在基础型钢上时,以中心单柜的垂直度、水平度为标准,其它柜在两侧就位靠拢。

(2)高低压开关柜施工技术措施

①高低压开关柜装卸、搬运和安装时一定要采取垫木板等防震措施防止框架变形和漆面受损等安全措施。高、低压开关柜进入现场不能放在室外,应放在室内干燥場所,并采取措施防潮防尘(安装时再开箱),开启后用塑料布封包。

②设备开箱,必须甲、乙双方共同进行检验。

③所有紧固件,应用镀锌标准件制品,柜内、柜与柜之间铜母排连接,螺杆紧固应采用力矩扳手,禁用其它扳手。防止紧固点受力不一造成接触面质量差。

④低压开关柜送电前应进行原理二次线校对、检查,按设计要求审核断路器继电保护整定值,绝缘试验应符合要求,模拟动作试验应正确。

⑤高压柜送电前应按规范要求作试验(耐压试验、继电保护设计要求整定),模拟动作试验应正确。

(3)变压器安装要求

①变压器高压侧进线电缆固定应牢固,压线紧固应可靠。

②变压器低压出线端铜排的中心线应与外连接的封闭母线的中心线相符,铜排压接面部位应搪焊锡。

③变压器应进行校验。正常温度位置、温升报警、超温跳闸应根据制造厂的规定进行整定。

④干式变压器运送现场后,甲、乙双方及时验收检查:

a.包装及密封应良好。

b.设备标牌、规格容量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应齐全。

c.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⑤干式变压器应运放在干燥的室内保管,应有防潮及防尘措施。

⑥变压器基础型钢外壳接地。

⑦变压器试运前应详细检查,并进行测验和耐压试验。

2.2 电气系统动力照明及弱电配管、配线

(1)钢管明配时弯曲半径≥管外径的6倍,埋设在地下或砼内,其弯曲半径≥管外径的10倍。

(2)钢管连接处,应进行可靠接地跨接,焊接长度应不小于直径的6倍,镀锌钢管不允许焊接而破坏镀锌层,应用专用软导线接地跨接卡。钢管与线槽连线,内外应有锁紧螺母紧固,不得与线槽点焊,钢管应与线槽(桥架)支架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3)接线盒,灯头盒、开关盒等与钢管连接,内外应用锁紧螺母紧固,应接地可靠。

(4)进户管、过墙管、电源管直径40mm以上宜打喇叭口,直径40mm以下的管口进箱、盘套丝戴护口。管口不应有毛刺,采用半元锉或元锉扫光,焊接处补刷防锈漆,面盖调和漆。

(5)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电机、灯具等)间的电线保护管宜采用金属软管,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2m,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

(6)配线所采用的导线型号,规格、配线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7)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于同一钢管内。

(8)钢管、线槽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的接头应置于接线盒内。

(9)导线与设备,器具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截面为2.5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搪焊锡,或压针尖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②截面为10mm2及以下单股铜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③截面为10mm2及以上的多股铜芯线采用接线鼻子压接或线芯插在线鼻子内搪满锡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10)电气线路与管道间最小距离应符合规范规定。

(11)金属软管采用管卡在与终端、转弯离中点距离宜为300mm固定;软管超过1米以上与嵌入式灯具或类似器具连接的金属软管,其固定卡,宜安装在离灯具,器具边缘起沿软管长度的中心处。

(12)绝缘导线选用统一的颜色线,保护地线(PE线)为黄绿双色线。

(13)绝缘导线与接线鼻子(端子)压接,其压模与导线鼻子的规格要相匹配;压接时,压按深度,压口数量和压接长度应符合产品技术的有关规定。

(14)穿线前,应将线管内的水及杂物清除干净,疏通管道。

(15)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应戴线帽保护导线,在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将管口密封。

2.3 电气系统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应按下列要求检查

①变电所电缆沟畅通干净,金属电缆支架地,防腐层完整。

②电缆盘应有铭牌。按设计要求核对电缆的规格、型号、数量是否与计划相符,并应有合格证件和出厂试验报告。

③电缆管应疏通,管内无水、无杂物;喇叭口无毛刺。

(2)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长度,绘制走向排列图,合理安排每盘电缆接头和交叉。

(3)电缆终端头与中间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高压交联电力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4)电缆穿过强电井楼板,墙体应套电缆保护管,电缆敷设完毕后,除建筑封楼板墙洞外,电缆垂直管口应用防火材料封堵。

(5)电缆敷设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并固定

①桥架内垂直敷设的电缆(支架上明敷)每隔2米处固定。

②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端及转弯,电缆中间接头两端0.5~1m处固定。

(6)电缆敷设前,电缆标志牌上应标明设计编号。当设计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止地点。在电缆的终端、电缆中间接头、转弯、竖井出入口处的电缆上设挂标志。

(7)电缆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

(8)本工程电缆敷设不宜采用机械牵引。采用人工敷设时,应有专人指挥,组织计划周密,分工明确,水平桥架内敷设人员间距不宜超过3m;强电井电缆敷设,每个层面不能少于2人,随时设置电缆临时固定措施,防止大电缆坠落损伤电缆及人员安全。

(9)电缆敷设的安排程序:应先从配电所至各层面的箱、柜进线敷设(集中人员),后从各层箱、柜分支敷设至各用电设备接线点。

(10)电缆敷设前、敷设后应进行电缆绝缘测试,用1000V兆欧表测相与相之间、相与零线(N线)及地线(PE线)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5MΩ。

2.4 电气系统照明装置

(1)照明灯具

①电气照明灯具、开关、插座等应按设计的规格、型号、高度进行施工,产品应有合格证书。

②固定件的承载能力应与电气照明装置的重量相匹配。

③电气照明装置的接线应牢固,电气接触应良好,零接地的灯具、开关、插座的金属外壳应接PE接地线,与零线不得混淆。

④螺口灯相线应接在中心触点的端子上,零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多股软绝缘导线两端芯应搪锡。

(2)开关、插座

①安装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开关、插座宜采用同一系列的产品。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开关、插座距地面高度应一致。

②开关应控制相线;开关的通断位置应一致,且操作灵活,接地可靠。

2.5 电气系统防雷与接地

(1)本大厦的防雷与接地装置,选择建筑物底板结构内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极,与建筑物内主钢筋为接地线形成一个防雷与接地的自然接地体。

(2)防雷接地的安装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跟随土建施工进度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再与房顶避雷带及其各种金属构件焊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防雷接地网。

(3)柱内主筋、接地圆钢采用搭接焊,其焊接长度为园钢直径的6倍,两边满焊;扁钢搭接焊为扁钢边长的2倍,四边满焊,焊接位置特殊点不得小于3个棱边。

(4)露出屋面的金属体,均应与防雷接地带接。

(5)焊接缝应饱满平整,无咬肉、夹渣、焊瘤等现象,焊渣应及时清除。

(6)混凝土浇灌前,施工班组必须自检,项目部专检,检查重点不应有漏焊。合格后,做好施工隐蔽记录报业主(监理)复查合格后方可浇灌隐蔽。

某生态绿地施工方案 篇4

二、任务要求:

1、地点及概况:用地位于南方某城市大学校园内,绿地四周是道路围绕,夹在两栋教学楼之间,绿地北边是能容纳2000人的体育馆。(地形示意图如下);

2、规划要求:

① 原地形有两棵树木需要保留(近路的是雪松,近体育馆的是香樟);②原地形大小、形状不得改变,路面不得被占用。

三、设计要求:

1、设计要体现校园环境的总体要求和大学校园的特点,做到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2、考虑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读、可学、可玩、可赏的室外空间环境。要注意开放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搭配,尽量使景观视线层次变化丰富、多样,乔、灌、草合理搭配,植物种类不得少于10种;

3、绿地内部可设置一些雕塑、石桌椅等公共设施;

4、该空地位于两栋教学楼之间,人流量很大,故要考虑地被草坪要耐践踏,另外要求设计方案切实可行,可大胆创新,但不可异想天开。

四、设计指导

1、结合学校的环境要求,设计中突出其文化的气息和氛围;

2、要考虑学生对室外空间的需求,满足其对读书、交谈、聚会(小型活动、英语角)等不同室外活动的要求,做到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合理布置,搭配合理(可考虑使用室外小舞台或聚会大草坪);

3、绿地内道路布置不可过宽,一般不超过1.2M,满足两人并肩通

过即可,合理布置小路和主路的连接口,此外整个绿地规划应突出自然特点,道路宜曲不宜直;

4、种植植物应尽量使用数量多、易成活,能放映地方特点的乡土植物,突出地域景观特点,观叶、观花、落叶、常绿植物搭配比例合理;

5、绿化植物最终应满足形、色、味多方面的景观需求;

6、放映学校特点或代表学校精神的环境景观小品,如某学科著名人物的雕塑,或是表现某一学科特点的小品(如建筑学)。

五、图纸要求:

1、总平面布置图(1:100)

⑴ 标明道路、小品、植物种类名称及出入口的位置;

⑶ 简要设计说明(对设计构思的说明,对环境空间的分析,字数不得少于150字)。

2、平面效果图

某生态绿地施工方案 篇5

一、工程概况及现场条件

xx路为道路新建工程,设计范围西起上新河路南延路,东至文体路,工程范围桩号:K0+040-K2+224.49,全长2184。49米。我部施工的xx路Ⅰ标段,设计范围西起上新河路南延路,东至江东南路,工程范围桩号:K0+040-K0+804,全长764米。本标段内包括经四西路交叉口一处。工程内容包括道路部分、红旗北河桥、雨污水部分。其中:雨水管道及少量污水管道采用大开挖的施工方法,其它污水管道采用沉井、顶管施工。施工现场围边无高层建筑;少量房屋均离现场较远;道路交叉口范围内少量已完成的地下管;施工范围内两处电线横越路幅,其中一根混凝土电杆在路幅内,电线架高离地面约5米,电压约1.5万伏,经与电力部门协调,无法移除。

二、管理组织及措施

(一)安全文明管理小组(附安全文明管理体系框图)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小组成员职责

组长:认真执行安全秤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所管辖的工地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在布置生产任务时,同时布置安全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积极支持安全员开展工作接受安全人员监督检查;经常检查现场安全,发现隐患及时研究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发生事故要及时抢救,保护好现场,向上级报告,认真组织人员进行事故分析,开好现场会,查明原因吸取教训。副组长:负责新工人或转岗工人的安全操作技术知识教育工作,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管理;负责编制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措施,并做好现场的书面交底;进行现场检查,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意见,协助项目经理处理安全事故的营救和事故调查工作;

成员:应模范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责任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不违章操作,并劝阻和制止他人违章操作,在特别危险的场所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督促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督促相关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保证机械设备无带病作业。

三、安全文明施工

(一)施工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市级文明工地”、无安全事故

(二)现场围护及障碍物避让

1、现场围护(1)围护中点

① 已下沉到位,但未封顶的沉井 ② 管道沟槽、深坑(2)围护方式

① 沉井围护采用竹片板封闭围护。当沉井制作完成后,开始下沉前,在沉井外尺寸0.5米范围用竹片板封闭围护。围护后,用安全警示带沿围护四周封闭隔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夜间沿安全警示带设警示红灯。

② 管道沟槽、深坑围护采用安全警示带沿沟槽四周围护,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夜间沿安全警示带设警示红灯,派专人看护。

2、现场障碍物施工避让 现场障碍物主要是横越路幅的两处电线,一处位于K0+297处直向横越路幅,一处混凝土电杆位于K0+500处,斜向横越路幅。针对此情况,采取如下措施:

(1)K0+297处由于此处在桥头软土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范围内,经与业主协调,在K0+297两侧各1米范围内不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以避让电线。

(2)K0+500处混凝土电线杆施工时直径1米范围内土方不得扰动,并用撑杆将其稳固。

(三)基坑支护

根据《雨污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本标段内雨水管道及D400污水支管道采用大开挖施工方法,根据我部施工顺序及管道埋深,最浅管道开挖0。8米,最深管道开挖5米。雨水管内底标高在3.72-5.03之间,污水管内底标高在4.2-2.0之间,对比地质勘察报告,管道主要在杂填土层、亚粘土层、淤泥质亚粘土层。因此沟槽开挖时深度在1.2米以内开挖直槽,深度超过1.2米时,沟槽放坡1:0.75。沟槽挖出的土方运离沟槽2米以外,挖掘机械不得在已完成的沟槽上行走。

开挖直槽(边坡坡度一般为20:1)及时支撑,以免槽壁失稳出现坍方,影响施工,甚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1、支撑方式

采用井字撑,即:两块横板紧贴槽帮,两块立板紧靠在横板上,撑木撑在立板上(如图所示)。

横、立板采用5cm厚、20-30cm宽的木板,撑木采用10*10cm方杆,立板间距5m。

2、支撑的安装

(1)撑板支撑随挖土的加深及时安装。在软土或其它不稳定土层中采用撑板支撑时,开始支撑沟槽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0m,以后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为0.4~0.8m。不能因为已到下班时间或其他原因拖延安装支撑的时间。

(2)撑板安装应与沟槽槽壁紧贴,当有空隙时应填实。横排撑板应水平,立排撑板应顺直。密排撑板的对接应严密。

(3)劈裂、糟朽的木料不得作为支撑材料,易于劈裂的木料,不得用作托木。

(4)支撑应经常检查,当发现支撑构件有弯曲、松动、移位或劈裂等迹象时及时处理。雨期及春季解冻时期应加强检查。

(5)施工中如原支撑妨碍下一工序进行时,原支撑不稳定时,一次拆撑的有危险时或因其他原因必须重新安设支撑时,这时需要更换纵梁和横撑位置。

3、支撑的拆除

拆除支撑前应对沟槽槽壁进行安全检查,支撑的拆除与回填土的填筑高度配合进行且在拆除后及时回填。

4、支撑的施工质量标准

支撑的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横撑不得妨碍下管和稳管; 安装应牢固,安全可靠。

(四)结构工程模板施工支拆

1、模板施工的要求

(1)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和2m以上时,应根据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和防护,在4m以上或二层及二层以上周围应设安全网和防护栏杆。

(2)支模应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安装、拆模板。

(3)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用马登操作。(3)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寰的立足点。支设临构筑物模时,应搭设支架。模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洞盖没。砼板上拆模后形成的临边或洞口,应按规定进行防护。(4)操作人员上下通行时,不许攀登模板或脚手架,不许在墙顶、独立梁及其他狭窄而无防护栏的模板面上行走。

(5)模板支撑不能固定在脚手架或门窗上,避免发生倒塌或模板位移。

(6)在模板上施工时,堆物不宜过多,不宜集中一处,大模板的堆放应有防倾措施。(7)冬季施工,应对操作地点和人行通道的冰雪事先清除;雨季施工,对高耸结构的模板作业应安装避雷设施,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宜进行大块模板的拼装和吊装作业。

2、拆模的安全技术要求

(1)模板支撑拆除前,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应申请、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

(2)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和方法,应根据模板的结构形式进行,如无具体规定,应按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和支架的顺序进行拆除。

(3)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人监护。拆模必须拆除干净彻底,不得留有悬空模板。(4)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必要时应戴安全带。

(5)拆下的模板不准随意向下抛掷,应及时清理。临时堆放处离构筑物边沿不应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

(6)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

(五)安全用电

1、现场临时用电分为办公、宿舍区域用电和现场临时用电:

(1)办公区及宿舍区临时用电由邻近的加油站通过电箱接入,用于照明、空调及办公用电。电箱安置于办公区东,总电表为DT85型,三相四线有功电表,能量为3×220/380V。总漏电器为额定电压380V,频率50HZ,额定电流100A,额定漏电动作电流75MA,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50MA,额定短路通断能力380W、5000A,漏电动作时间为≤0.1S,型号为DZ15LE-100/4901。

(2)现场临用电分为二个部分:

① 外接电源,即①号电箱从变电器接入电源,通过DZ15LE-100/2901漏电保护器,额定电流

A,线路负荷

KW。主要用于桩机、中小型机具临时用电。

② 发电机发电用于现场排水设备,发电机功率为15KW,通过DZ10LE-250/9401漏电保护器,额定电流具

A,线路负荷

KW。

2、场地布线要求

(1)架空线路应尽量布置在受车辆和施工机械碰撞危险小的位置,应尽量减少导线连接端子的应力。

(2)不宜采用无机械保护的电线,应采用具有护套的电缆或护套线。(3)电缆的走线应尽量避免与车行道交叉,交叉时必须套以钢管。(4)移动电缆应采用耐受外力的重型橡套电缆。

3、配电箱、插座及其组件设置

(1)配电箱的制作要具有流动性和特点。如便于搬运和安装,可直接放在地上,为此配电箱应坚固、完整、严密。

(2)要具有防雨、水等功能,室内、外都可以用;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均应涂上防腐油。(3)箱体要用防火材料制成,能防外界火源的影响,也能防箱内电弧影响周围环境。(4)操作安全、方便并便于接线和维修。

(5)为防止火花烧坏箱体,30A以上动力配电箱要在木制箱体上加包铁皮,但装有铁壳开关的配电箱除外。

(6)箱体应有接地线;箱外应喷涂红色或用红色“电”字做标记,重要的配电箱要加锁,使用中的配电箱内严禁放杂物。

4、照明设备

(1)施工现场及临时设施的照明线路的敷设,除护套缆线外,应分开设置或穿管敷设;携带式局部照明灯具的用的导线,宜采用橡套软线,接地或接零线在同一护套内。(2)灯具对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应低于2.5M,灯头容易燃物的净距一般不小于0.3M,投光灯、碘钨灯等高温灯具与易燃物保持安全距离。

(3)流动碘钨灯采用金属支架安装时,支架应稳固,并应采取接地或接零保护。(4)相线应接在螺口灯头中心触点的端子上,零线接在螺纹的端子上。(5)每套路灯相线应装有熔断器,线路进入灯具处应做防水弯。(6)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场所的照明电压不得大于24V。

施工用电的接(断)均由专职电工负责,并定期对用电器具进行检查。保证用电设备正常动转。

四、突发灾害事故

(一)突发灾害事故的处置原则

1、首长负责制原则:

处理突发事件,要有组织有计划,发挥统一指挥,应急处理,协同配合的作用。要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大胆决策,明确指挥,果断采取措施。

2、三解决原则: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单位内部,解决在基层施工现场,控制事态不扩大不发展。

3、以快制快,果断处置原则:

灾害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发展,针对这一特点,处置行动必须做到信息传递快,到达现场快,准备工作快,疏散人员快,抢险队伍调动快,预警报警快,正确采取果断措施,以快制快。

4、讲究科学、稳妥可靠的原则:

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必须拥有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专业技术过硬的抢险队伍,抢险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指挥用兵,战术应用必须做到科学精确,切勿搞人海战术,忙中出乱。

5、现场维护原则:

事故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维护工作,以利于抢险救灾和事故原因责任调查。

6、救死扶伤原则:

为减少伤亡,降低损失,要及时抢救伤员,除做好现场临时抢救工作,要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

(二)突发灾害事故的处置要点:

1、防护:

抢险是要根据各类事故的特性,穿戴适当和合格的防护用品。没有穿戴防护用品人员,切勿冒险行事,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2、关停:

事故发生后,要采取关停的紧急措施,施工暂时停止,机械设备立即停机,关掉电器线路的总开关,熄掉明火。

3、警戒:

对事故发生地区和现场,要积极组织人员配合公安部门,搞好警戒工作。划定警戒范围,禁止和劝阻群众进入现场围观,警惕和防止少数坏人乘积捣乱破坏,哄抢物资。

4、自救: 针对事故发生情况,组织好自救工作。领导要现场指挥,计划要严密,措施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避免和防止事故蔓延、扩大、连发,把灾害降到最低限度。在不能自救的情况下,千万不能冒险行事。

5、报告:

在自救的同时,要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发生事故后一小时内,报告分公司经理;两小时内报告集团公司安监部。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同时报告集团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和总经理,24小时内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汇报。报告时要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害情况、报告人姓名。用无线通讯工具报告时,要报告本机号码,不要关机。

6、疏散:

为有利于抢险工作开展,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要积极做好人员疏散工作。除有关领导和抢险队员外,要迅速妥善的将职工疏散到安全地带。对灾害殃及地区的人民群众,要配合当地安全部门做好疏散工作。

(三)常见灾害事故的处置要点

1、火灾:

火势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熄灭阶段。火灾的初起阶段易于控制和消灭,所以要千方百计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扑灭初起火灾。否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才能消灭火灾。在公安消防队来到火场之前,起火单位的领导和在场人员应抓住时机,组织义务消防队员,集中力量,迅速、果断地把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要把握以下处置要点:

(1)及时报警,组织补救。各分公司在任何时间和场所,一旦发现起火要立即报警,并参与和组织职工扑救火灾。报警时要掌握三个环节:说清起火单位及具体地址,说清起火部位,着火物资和火势大小,说清自己姓名和电话号码。报警之后应立即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报警时应根据火势情况,向周围人员发出火警信号,并报告集团公司。

(2)集中力量,控制火势。根据燃烧的性质、数量、火势蔓延的方向、燃烧速度、可能燃烧的范围做出正确的判断,集中灭火力量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进行扑救以控制火势的蔓延。

(3)消灭飞火。要组织人力监视火场周围的建筑物上,露天堆垛上未烬飞火,并及时扑灭,防止造成新的火点。

(4)积极抢救被困人员。人员集中的场所发生火灾,要组织强壮人员,并由熟悉情况的人员做向导,积极寻找和抢救被火势围困的人员。

(5)疏散物资。安排人力和设备,将受到火势威胁的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以减少火灾损失,阻止火势蔓延。

(6)注意救火安全。在高空作业或深入建筑物内部灭火、救人及破拆、疏散物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人员伤亡。

(7)掌握灭火的基本战术原则。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2、触电:

当发生触电事故时,发现者或救护者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张。要把握以下处置要点:

(1)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燥的木棒、竹竿、带绝缘把手的物器或绝缘工具,将电线挑开或将总开关关闭,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挑开的电线应放置妥当,以防再次触电。如果触电现场比较潮湿,救护者应穿上胶底鞋或站在干木板上再去救援。救护者应该注意先保护好自己,再实施救援。

(2)触电者被救后,应迅速观察其呼吸,心跳情况。呼吸停止者应施行人工呼吸,对心跳停止者施行胸外心脏挤压术。呼吸心跳都已停止者,人工呼吸和挤压术同时进行。在触电者未复苏和医护人员未到之前,一定要坚持不懈的抢救。当触电者心跳恢复后,千万不能随意搬动,以防室颤再次发生,应等待医护人员到达或伤员完全清醒后再搬动。

(3)在处理电击伤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应对伤口进行早期清创处理,创面宜暴露,不宜包扎,以防坏死组织腐烂、感染。此外,由于电击伤有深部组织的坏死,较热烧伤更容易发生破伤风,必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3、中暑:

中暑是所有因处于高温高热的环境而引起的疾病。对高温中暑者应采取以下急救处置要点:(1)迅速转送。应将中暑者迅速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脱掉鞋子,让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

(2)尽快降温。用凉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到皮肤发红,血管扩张以促进散热。水浴是降温最有效的措施,有条件的,可在患者头部、两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凉毛巾。必要时,也可将其放在凉水沟或水盆中浸浴降温。在降温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其体温、血压和心脏情况,当肛温降到38℃左右时,应立即停止降温,以防发生虚脱。

(3)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能饮水的患者,应鼓励其喝足凉盐开水或其它饮料,不能饮水者,应予静脉补液,其中生理盐水占一半。对热射病者,不宜大量输液,以免发生肺水肿、脑水肿。

(4)及时处理呼吸、循环衰竭。(5)转送医院治疗。

4、坠落

坠落一般分为高空作业坠落和沟槽作业坠落两种。重者将导致死亡,轻者将导致重伤。处置坠落事故的要点是:

(1)伤情的判断。判断伤情主要是检查伤员的心跳、呼吸和瞳孔三大特征,并观察其神志。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80次,而严重创伤大出血的伤员心跳大多增快。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6-18次,而垂危伤员呼吸多变快、变浅或不规则。正常人两瞳孔等大、等圆,遇到光线会迅速收缩变小,严重颅脑损伤的伤员,可不一般大,用电筒光线刺激,可不收缩或反应迟钝。正常人神志清醒,对外来刺激能引起反应,而伤势严重的伤员,神志模糊或出现昏迷,对外来的刺激没有反应。

(2)根据伤情的轻重分别处置。危重伤员:外伤性窒息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呼吸困难,深度昏迷,严重休克,大出血等类伤员需立即抢救,并在严密观察下迅速护送到医院抢救。重伤员:骨折及脱位,严重挤压伤,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内脏损伤等。这类伤员多数需要手术治疗。要注意预防休克,尽快送往医院抢救。轻伤员:软组织挫伤,如擦伤、裂伤和一般挫伤等。这类伤员可经现场处理后回住地休息,不必送医院。

(3)伤口的初步处理。伤员有多处外伤或复合伤时,先要伤员呼吸道畅通,止住大出血和防止休克;其次要处理骨折;最后才处理一般伤口。在现场处理伤口,应该注意消毒,以防感染、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等。伤口处理步骤是:先清洗,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去覆盖在伤口和周围皮肤上的污物。再止血,毛细血管和静脉出血,一般用纱布、绷带包扎好伤口即可以止血。大的静脉出血用加压包扎止血。

(4)伤员搬运送往医院。用担架搬送时,要使伤员头部向后,以便后面抬担架的人可随时观察其变化。抬伤员上、下汽车,头部要稍低一些。伤员上汽车后,身体与前进方向成垂直角度。担架要固定好,防止开车和刹车时碰伤。发现有突然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或胸外心脏挤压。

5、塌方:

施工现场发生的塌方,常见的有沟槽塌方、顶管塌方、护坡塌方等。塌方事故,不仅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而且使机械设备损坏和施工人员受到伤害。处置塌方事故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判断情况。对塌方的范围、原因、土质、机械、人员等状况要搞清,在情况不明的状况下,不能盲目进行处置。

(2)制定计划。根据塌方现场情况,就抢险的人力、物资、设备、组织分工作好计划,要科学、合理、可行。

(3)抢救人员。在确定塌方有人员被埋的情况时,不能慌张,要保持冷静。首先要准确确定被埋人员的数量、位置、深度。其次,组织人员尽快地清除塌方的泥土、碎石,将人员救出视情现场抢救或送往医院抢救。第三,要小心的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难人员。第四,没有绝对把握,千万不能使用大型挖掘机械。

(4)现场维护。一是隔离事故发生区域,防止闲人围观,不利抢救,甚至造成塌方的扩大。二是做好塌方区域的支撑维护。三是对塌方相邻地段要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隐患采取措施,立即整改。

五、安全文明措施(一)安全措施

1、安全管理目标

(1)杜绝一切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消灭重伤事故,职工因工负伤频率控制在1‰以下。(2)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实现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化、规范化。

2、安全管理责任制

对本项目的安全文明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紧抓好。(1)组织领导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全面负责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协调工作,制定明确的工作议程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制定和落定安全检查防范措施,解决突出的安全生产问题。(2)安全生产责任制

根据部门、工种、岗位的不同要求,指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分工,负责到位,定期考核、奖罚兑现,项目已有完整的岗位责任制。(3)安全技术措施

技术交底资料整理齐全,交底清楚,可操作性强,对口头交底做好记录,对复杂的及难度大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专门交底。如:施工组织安全措施、技术交底安全措施、专题安全措施、整改安全措施等。

(4)安全教育及培训

根据施工项目,制定新的安全教育制度和培训规划,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如岗前培训、技术交底安全教育、班前教育、周一点名安全教育、专业培训等。

做好考核和建档工作,把安全教育及培训纳入到施工生产计划中去。(5)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坚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宽,做到持证止岗率100%,对特种作业人员登记建册,并定期进行考核。

(6)安全生产活动

根据生产的需在和甲方的要求,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展安全周、安全月、百日无事故、党员安全责任区、青年安全监督岗、青年安全杯、安全知识况赛及事故的预想、预测和预防等安全活动。把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与活动结合起来,做好上活动的组织、领导、计划和总结,同时做好文字资料的整理,使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使广大职工通过安全活动,提供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7)劳动保护

贯彻执行公司指定的劳保制度,强化劳动保护意识,认真做好劳动用品的采购、发放、保管、使用和管理,对劳保用品做到先检查后使用,以保证劳保用品的安全性。

3、安全检查

安全工作重点在预防,安全检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1)机构及人员

项目设安检机构,配置专职人员,安检人员持证同岗,安检人员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及独立行使检查、监控职能的权利,按照管理网络的要求,配备专、兼安检人员。(2)定期检查制度

按时组织定期检查,公司每月一次,项目每周一次,工班每天一次,同时对检查时间、主持人和参加的业务部门、人员及发现的问题、处理改正情况,做好记录、建好台帐,随时改进。(3)季节、专业性检查

做好春、夏、秋、冬和防火、防尘毒及新技术、新设备投产前的准备和检查工作,成立领导组,并及时组织检查,做好详细的布置、宣传和教育工作。(4)日常检查

根据业务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安全岗痊责任制,指定出日常的安全检查内容,如:工作队的每天“三上岗一讲评”;电工的每天中小型机具及配电箱的例行巡查等,并要求各项检查均做好记录,有问题及时整改。

(5)事故易发点、危险点的控制

根据项目的特点,针对易发生惯性事故,确定了重点安全监控的部位、措施及方法,首先要求项目配足、配齐并用好安全“三宝”;其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禁止搭探头板,脚踏板上必须钉防滑条,穿戴好劳保鞋、衣,又如:脚手架搭设必须由架子工搭建,搭建时,按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并做好控制记录。合格后挂牌,牌上标明验收日期、验收负责人、施工负责人等。另外,对施工区域内的危险处所,安设安全警示牌及防护栏,另加派特别人员进行防护。

(6)安全预防、统计、分析和报告 定期对工地进行安全情况分析、统计工作及时发出快报,为下月的安全工作打好基础作为预测,结合施工阶段的特点,指定安全防范重点。

4、安全施工(1)驻地

① 本着生产、生活区域分开的原则,做好总体局,避免或减少因生产而产生尘毒、噪音、震动对生活区域的影响,杜绝生活区域有易燃易暴物品,定点设置消防用品,同时在宿舍安排上考虑轮班工作的职工的休息问题。② 结合安全生产需要,有计划地开展与安全生产有紧密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立职工夜校,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③ 防暑要制定有效措施,物资供应及时到位,作休时间安排合理,真正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制度、有检查、有落实。(2)现场

① 现场按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布局,避免职、民的相互干扰,作业场所、场地、道路、设备、设施管理目标明确、状态良好,各种宣传警示标志,布置齐全醒目。② 施工临时用电系统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时按施组进行布设,并由专业电工及安全员负责管理、检查和维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用电制度和措施,如:各种配电箱、开关箱及电缆必须购买经鉴定的指定厂家,不得随意购买,工地要实行三相五线制,配电箱位置要安设正确,不准随便移动,要有防雨设施,要有接地和接零,要实行一机一闸保险。要门锁齐全,他人不许私自开启等。

③ 机械设备和施工用中小型机具管理,养、修制度健全,各种安全附件齐全,台准确对固定设备要求布局安装合理;移动机械设备停放、行走有序;特种机械设备管理完善,并认真填写机械运转记录及交接班记录,同时纳入技术档案,如电焊机要有接地、接零,要有防雨措施,焊把线,配线不准乱拉、乱接,要绝缘良好,双如乙炔发生器要距离明火大于10米,要有防回火装置、要有保险链、防暴膜等,且各种保险要灵敏。(3)作业

① 施工作业,有统一的系统组织、统一的指挥调度,作业项目的负责人,在对管辖的安全负责,要对安全状态进行检查指导。② 对作业方法,我们要求必须是符合经审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规定。对重要的施工项目、作业方法要明确,特殊情况将派人讲解、指导,确保程序清楚,工具适宜。并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作业。

③ 对存在作业干扰的项目,将尽量避免。对确实避免不开的平行作业、交叉作业制定防护及隔离措施,如挖机施工中、人机配合施工、人员不准站在机械作业面内,挖土机挖土时,人员不允许在回转半径内通过。

④ 作业防护、个人防护、指定明确标准,并满足需要。

⑤ 作业用的料具,其存放、保管使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电气焊工具、起重索具、防护用品都能做到定期检验,随时提供合格的产品。(二)文明措施

(1)开展文明施工的宣传、教育

① 认真传达和贯彻上级有关部门及建设指挥部有关文明施工的文件、要求和规定,积极开展组织讨论,计真实施。

② 以指挥部开展的竞赛,积极参与、认真落实各项指标要求,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③ 贯彻实行公司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和要求,教育员工应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对程质量高度负责,自觉抵制违章违纪及各种不良行为,维护生产、工作、社会的正常秩序。(2)建立文明工地规章制度 ① 文明施工责任制度

A、公司主抓文明施工的副经理,负责对公司各项工程、文明施工的规划布置、管理指导、监督检查。

B、公司办公室负责对各项目现场文明施工规划的具体计划布置(宣传布置),协助项目资料整理,措施制定。

C、项目经理负责本项目的文明施工领导工作。

D、项目办公室设文明施工员,负责本项目的文明施工、宣传、教育、管理、检查、资料整理等工作,并对本项目文明施工负责。② 文明施工评议制度

A、每周例会由文明施工员汇报周文明施工情况。

B、对施工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和施工方法,提了改进措施记录查考。C、传达上级部门有关文明施工和事项,并积极组织讨论。

D、对于违反文明施工规定的施工人员,经评议决定给予教育或处罚。E、根据施工不同阶段,提出文明施工规划和要求。③ 文明施工检查制度

A、专职文明施工员负责每天对施工现场或驻地进行巡视检查。

B、公司负责每周对项目定期检查、考核评分,并列入项目周计划考核评分与奖金挂钩。(3)文明施工的具体要求和管理 ① 每天利用早点名时间进行文明施工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爱民、便民教育,制定爱民条约。

② 现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要求

A、现场施工范围置挂五牌一图:工程概况图、安全纪律牌、安全标语牌、安全记录牌、文明施工制度牌和施工平面图;做到上岗带胸卡,监督专业人员带袖标,以便社会监督,促进文明施工。

B、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督促检查,杜绝违章现象,凡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着装整齐,一律为定做的工作服。

C、施工工序实行挂牌施工,明确岗位职责。

D、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处理好污水和泥浆,保护好地下管线和管道,切实做好排水、供水和安全用电。③ 对施工材料管理的要求

A、材料要分类堆放、层次清楚、规格定位有序,外观要整齐。

B、合理选择材料场地,材料到达工地后,不能野蛮装卸,随地乱放。

C、加工完毕的半成品要分类堆放,剩余的材料也要按不同的规格整理好,以备再利用和回收入库。

D、库房内的材料要按“五五化”“四定位”的要求,做到井然有序,始终保持良好的库内外环境。

某生态绿地施工方案 篇6

某特大桥梁场预制与移动模架施工方案比较

针对荔枝沟特大桥原施工图设计方案无法满足工期的`总体要求,提出了设置梁场预制架桥机架设方案和移动模架造桥机现浇施工方案,根据对上述两方案的经济、技术、工期、安全、质量等各方面的综合分析比较,决定采用设置梁场预制架桥机架设方案.

作 者:罗志权 连新奇 LUO Zhi-quan LIAN Xin-qi 作者单位:海南东环铁路公司,海南,海口,470125刊 名:山西建筑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年,卷(期):35(14)分类号:U445关键词:桥梁施工 梁场预制 移动模架 方案比较

浅析某公路软基处治施工方案 篇7

某公路路基平均填筑高度6~7m。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5%左右,孔隙比在0.8~1.1之间,压缩系数a1-2=0.2~0.75,为软塑~流塑的淤泥质粘性土,设计采用粉喷搅拌桩加固,地基的粉体为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柱间距为150cm,呈正方形布置,桩径为50cm,打入硬层不小于50cm。喷灰量不小于55kg/m,路基范围内共喷搅拌桩4115根,总长24690m。

其中设计有粉喷搅拌桩加固的DK90+115里程处路基横断面图如下:

2 喷射搅拌桩施工

2.1 施工设备

施工的机具,如下:

2.2 施工工艺

粉喷搅拌桩施工顺序为:钻机就位→预搅下沉(至设计标高)→搅拌提升→提升结束→重复搅拌。

1)下钻及钻进:启动搅拌钻机,钻进过程中为了不致使喷射口堵塞,需喷射压缩空气,使加固土在原位搅动钻至设计深度,此时,下钻速度为0.6~0.8m/min。

2)提升:在提升过程中,通过粉体发送器,将水泥粉喷入被搅动的土体中,使土体与粉体料充分拌合。提升时速度为0.6~0.8m/min,搅拌速度为40r/min。

3)提升结束:当钻头提升至距离地面50cm时,发送器停止喷射水泥粉。

4)重复搅拌:为使软土与水泥搅拌均匀,再将搅拌机边旋转边沉入土中,至设计深度后,再提至离地面50cm,关闭粉体发送器,钻机原位旋转,排空管道内剩余水泥后,钻头提出地面终孔。

5)群桩的施工顺序:本工程的钻进顺序按条形基础排列进行。

2.3 工艺原理

粉喷桩是用改制的螺旋钻机,将钻杆钻至设计要求的土层深度,钻头到达下部持力层后,用压缩空气将水泥粉或生石灰粉经钻杆内孔输送至钻头上特制的喷嘴,随同钻头旋转向四周土体喷射,同时钻杆以一定的速度提升。钻头上的叶片将其四周一定范围内的土体自下而上不断切割,使之疏松,并与水泥或生石灰粉搅拌混合胶结,硬化后即可形成一定直径的强度高于原土层的固结体。

水泥加固软土是应用水泥与加固土的物理化学反应。水泥颗粒表面矿物很快与土体中的水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水化铁酸钙等。水泥的各种水化物生成后,有的自身继续硬化,形成水泥石骨架,有的与周围具有一定活性的粘土颗粒发生反应,形成水泥土的团粒结构,并封闭各土团之间的孔隙,形成坚硬的联结体。拌入水泥七天后,土颗粒周围充满水泥凝胶体,一个月后,充填到颗粒间的孔隙中,形成网状结构,五个月后,纤维状结晶辐射向外伸展,产生分叉,并相互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增加土体强度。

2.4 施工准备工作

将粉喷桩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整平,整平后地面坡度不大于2%,整平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粉喷桩施工采用桩位坐标点放样,用小木桩或竹片桩定位,作好醒目标记。并进行编号,测出各桩位的标高。

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设备采用PH5-A型搅拌桩机,过程控制采用PJ-1型灰量检测系统,两种显示方式(分别显示累计喷粉量和每延米喷粉量),数据采用专用打印机现场打印。

2)为保证桩的垂直度,应注意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使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5%。每工作班检查不少于2次。

3)定时检查粉喷桩的成桩直径及搅拌均匀程度。对使用的钻头定期复核检查,其直径磨耗量不得大于2cm。前台钻机与台后粉体发送器应密切配合,联络信号必须明确,后台供粉应连续,一旦因故障停粉应立即通知前台,防止断桩事故。

4)整个制桩过程一定要保证边喷粉、边提升连续作业。在空气湿度大、粉体流动性差、喷气压力大、单位桩长喷粉量大时,应开通灰罐进气球阀,以对罐料加压。如出现断粉,应及时补喷。补喷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m。接桩间隔大于24小时,应重打该桩。

5)要经常清洗管路,防止因空气潮湿等原因造成弯头、接头处产生粘滞积灰现象,避免造成管路堵塞。

6)施工记录应有专人负责,必须详细记录搅拌钻机每米下沉或提升的时间,记录供粉和停粉时间。记录时深度误差不得>5cm,时间误差不得>5S。

7)喷粉或喷气时,当气压达到0.45Mpa时,管路可能堵塞,此时应停止喷粉,将钻头提升至地面,切断空压机电源,停止送气。查明堵塞原因,予以排除。

8)钻头钻至设计深度,应有一定的滞留时间,以保证加固粉料到达桩底。一般在开工前通过观察确定滞留时间。当用30m送料管时,滞留时间为2~4分钟。

9)储灰罐容量不得小于一根桩的用灰量加50kg,如储量不足时,不得对下一根桩开钻施工。

搅拌桩的质量检验:1)成桩三天内应采用轻便触探仪(N10)检测桩的均匀性,以及检查桩体成型情况、桩径、桩距等,抽检频率为1%。2)成桩28天后应进行复合地基单桩荷载试验,Ra≥100KN,抽检率为5‰。对粉喷桩进行钻芯取样,检查其成型情况,并在桩顶下50~100cm、桩中部及桩底50~100cm范围内钻芯取样,做无测限抗压强度试验。3)桩头水泥土强度的检验:表层回填土由于填土类混杂,对加固后的水泥土强度有较大的影响,要依据施工记录和钎探检验,对有疑问的桩头进行强度检验,如不合格应挖除,然后填素混凝土或砂浆。4)桩身检验:采用低应变动力检测法(反射波法),主要仪器为TNO桩基诊断仪。在桩顶安置测震检波器,根据敲击接收桩内反射信号,通过检波、放大和数据处理来判断各桩的性质。桩的抽检率为3%。

4 结语

1)经过本管段的使用,粉喷搅拌桩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工艺控制严格,检测手段严谨,数据精度高等特点。

2)粉喷搅拌桩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一定要加强管理,实行全天候、全方位旁站,以确保施工质量。

3)粉体材料常用的有水泥与石灰。适应的土质有淤泥、淤泥质土、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等。而对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pH值)较低的粘性土加固效果较差。

4)当地下水有侵蚀性时,水泥掺20%的粉煤灰或掺5%的硅灰,或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5)路堤填土应在成桩28天经检测达到复合地基强度后填筑。当沉降观测桩位移超限或累计边桩位移过大时,应停止填筑,分析原因,研究好处理措施后方可填筑。

摘要:文章具体介绍了粉喷状的应用原理、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在某公路施工中, 成功地采用此法, 使地基承载力从80kPa提高到150kPa以上,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基于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 篇8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3-58-2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因此,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必须加快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1 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概述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由各种类型及规模的园林绿地组成,有着改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环境优美的游憩地方的积极作用,其规划必须符合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发展需求,其特点主要有:①可持续发展化,具体是指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空间环境、技术经济以及管理体制的可持续性,规划的绿地系统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②生态园林化,是指生态效益要占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的首位,绿地规划工作的出发点要在生态效益上,具体体现在绿地率和绿视率达到最大化,科学合理地设置人工植物群落,提高单位面积绿地中的叶面积系数上;③地方特色化,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的地方特色,利用乡土化植物及材料创设地方风貌。另外,还可以利用地方自然条件和人文风情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

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分类主要包括:一是以绿地的功能进行分类;二是城市规划用地平衡的计算口径,绿地系统要与计算口径保持一致;三是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特点,绿地分类应反映出不同类型城市的特点;四是我国各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及气候特点,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各类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名称;五是绿地的统计范围,投资来源及管理体制,要综合各类因素进行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

按照分类城市绿地系统主要有:第一,公共绿地。此类型的绿地是由市政建设投资修建并且经过艺术布局,具有一定的设施和内容,能够为群众提供浏览、休息、娱乐、游戏、科学技术活动及美化城市等功能的园林绿地。第二,生产绿地。此类型的绿地主要包括苗圃,花圃、药圃、园林部门所属的果园及各种林地,是专门为城市绿化设置的生产科研基地。第三,防护绿地。防护绿地主要是防护林,其功能是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第四,风景游览绿地。风景游览绿地指的是位于市郊具有大面积的自然风景或有文物古迹名胜的地方。第五,专用绿地。此类型的绿地是由单位或群众自建的仅供本单位的人使用,包括居住区绿地,公共建筑及机关学校用地的绿地以及工业、企业、仓库用地的绿地。第六,街道绿地。街道绿地是附属于城市道路的绿地,具有遮荫、防尘、降噪、美化街景等功能。

2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与理念

2.1 规划原则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必须遵循以下5项原则:一是生态优先原则;二是绿地布局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三是以能够为人们提供日常游憩、生活需要的公园绿地为重点原则;四是根据规模大小分级管理园林绿地,就近服务并按规划时序分期建设;五是依据国家相关的规范与标准的定额指标来规划建设城市园林绿地。此外,还需坚持现代园林绿化系统性、前瞻性、参与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以及功能结合景观、城镇结合农村、近期结合远期、建设结合管理、需要结合可能的原则。

2.2 规划理念

第一,整体协调发展理念。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从着重考虑城镇“点”和“交通”线过渡到统筹兼顾市域“面”的阶段,要将重点放在区域整体利益的维护上,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将农村空间及生态空间纳入到绿地系统的规划范围内。第二,综合要素统筹考虑理念。如今,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规划模式,漠视环境成本所带来的巨大代价以及城市社会极化问题的严重性。因此,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基于经济、社会、环境、技术等多元价值目标的城市开敞空间体系。第三,有限目标理念。有限目标理念指的是应对具有真正作用的内容进行规划,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当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主要有:①确定全市域层面的自然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发展战略;②进行技术型和战略型相结合的宏观整体结构规划;③合理规划生态空间并确定开敞空间体系要素建立完善的开敞空间体系;④明确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及人文资源及历史文化遗产的防护举措。另外还要建立合理的游憩体系、防灾体系等。

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规划观念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观,这是城市环境建设和评估的关键指标,也是维护公众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第二,适应空间和生态的自然观。绿地系统的具体规划要强调系统布局结构适应自然环境,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共生。第三,保护环境资源观。此观念重点强调的是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保护,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第四,整合环境设计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一项整体环境规划项目,必须整合环境的设计观和理念去准确把握规划方向和内容。只有树立正确的规划观念,才能保障规划的实效性。

3.2 明确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内容,其规划成果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并加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战略性的指导作用,应积极倡导规划战略和战术的融合,实现对动态与稳定城市绿地发展关系的准确把握。另外,我们还要重视绿地系统生态空间布局结构的建立以及发展的多目标性,实现宏观控制、详细约束及具体引导设计的作用。

3.3 规划内容层次化

城市内部空间、外部空间以及群体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三个层面及尺度的空间状态,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也要从这三个层次入手分为市域大环境生态规划、规划区层次规划、规划建成区层次规划。其中前两个层次主要是宏观把握绿地系统的规划结构和布局;建成区层次的绿地规划要将绿地建设指标体系、结构布局、规划特色反映及具体分类规划作为重点内容,从而实现结构控制、指标约束、分类引导以及可操作性较强的绿地系统规划。

3.4 绿地规划个性特色化

城市绿地空间的个性与特色化体现要有宏观层面规划的整体把握与中观层面详细规划阶段的拓展及设计阶段的完善,个性与特色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城所特征和产业特征等方面。特色的绿地系统规划要能够集中反映人与自然环境的需要、城市社会文化氛围、城市整体空间形态,要适应弹性运作机制。另外,运用强化手法进行绿地系统的规划具有较好的效果,一是从宏观结构布局层面入手,在结构层面充分体现城市特色资源,形成特色绿地系统框架;二是在不同类型的绿地规划中,尤其是公园绿地规划要分类整合、分级体现城市特色资源。

总之,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和理念,才能确保规划的编制效率和可操作性。需要在正确的规划观念的指导下,明确城市总体规划与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实现规划内容的层次化以及特色化,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并且符合城市整体发展需求的城市绿地系统。

参 考 文 献

[1] 潘启辉.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浅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2] 吴凤婷,王兴伟.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绥棱县为例[J].活力,2014(12):110-110.

[3] 邓玉昆,张浩.东莞滨水地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初探——以东莞市万江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为例[J].城市建设,2010(20):285-287.

上一篇:国庆红歌比赛活动方案下一篇: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