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如何立意指导(精选9篇)
中考作文如何立意指导 篇1
当下, 中考作文的发展等级评分标准中“立意新颖”是最重要的评分标尺, 考生都想拿到这一分数, 可是事与愿违——很多考生很不小心地失去了这一分数。笔者多次参加中考作文阅卷, 每次阅卷都发现不少考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表达基本功, 但是立意陈俗, 人云亦云, 老套程式, 平淡寡味, 缺少新鲜的角度和独到的见地, 没有感人的领悟和启迪人的睿智, 显得平庸无奇, 很不起眼而被判了低分, 令人怜惜。
作文“立意”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主题。“意犹帅也”, 即主题是作文的“统帅”, 它是作文的灵魂, 选材的依据, 结构的轴心, 必须合乎准确、正确、明确。作文立意一旦蹈人足迹, 落于窠臼或囿于俗见、陋见、成见, 那就谈不上新鲜生动、别开生面、醒人耳目, 富有魅力了。
作文立意新颖是中考作文成功的基石, 是思想内容显得深刻的依据, 是获得阅卷老师青睐的重要因素。中考作文满分者无不在立意谋篇上费尽心意, 再三斟酌, 反复推敲。为了方便中考考生能快速学会立意新颖之法, 提高写作能力, 笔者意欲率尔操觚, 结合平时写作教学与阅卷的实践, 给考生指点几种重要路津:
一.发他人所未发, 言他人所未言
立意新颖, 最根本的一条是要写出自己特有的感受和独到发现。
大文豪柳宗元听到知友王参元家中失火遭灾后写信说, “始闻而骇, 中而疑, 终乃大喜”, 乃至“将吊而更以贺”, 并说, 如果家产“荡然泯然而悉无有”, 还“尤贺”!这种态度乍看不近人情, 有悖常理, 令人震惊。但读完全信, 不禁拍手称绝。原来进士王参元是个颇有才华的人, 但“京师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 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现在大火一烧, “积货”化为灰烬, “而足下之才能, 乃可以显白不污”。这样一场大火倒反使王进士令名显扬, 他人的顾忌消失, 这岂不可贺?这种超常的构想, 真是新颖独到, 令人击节称道。这也就显得见解深刻, 发人深思。
在中考作文里只有“放出眼光, 运用脑髓” (鲁迅语) ,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巧辟蹊径, 才能找到新角度, 悟出新道理来。如此既切合原意又具有作者独到的发人深省的感悟, 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自然作文分数就高了。
二.独辟蹊径, 反其意而用之
在构思以“竹”为话题的作文时, 有人想到竹子终年常乐, 傲霜凌雪, 与松、梅为岁寒兰友, 高洁纯净, 令人敬佩;有人想到竹子一身是宝, 从细芽竹笋的鲜美可口到成竹后的多种用途, 处处说明它为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有人甚至赞美竹“掏尽红心为人民”, 袁鹰笔下的“井冈翠竹”不就是井冈山军民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吗?可有一个同学偏偏独辟蹊径, 反弹琵琶, 另立新意。他认为竹子徒有其表, 内心空虚, 是“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典型。这正和那些夸夸其谈、志大才疏者相似, 和那些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者逼肖。而我们应该做一个内心充实、精神富有、朴实无华、表里一致的进步青年。这一“反其意而用之”的立意, 我们认为言之有理有据, 是深刻的, 独到的, 有意义的。作者的求异思维闪射出了熠熠光彩。
三.变化选材视角, 改变描写角度
作文时巧妙地变化炫彩视角, 改变描写角度, 是在实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的目标。中考作文切忌尾随人后, 而要“鹤立鸡群”, 立意要求运用变向思维, 选取最新最佳角度, 提炼出独特新颖的见解。运用此法的思路是:先以文题或材料为中心, 借用发散思维尽可能多的列出可供写作的众多立意子项;然后对这些子项进行分析筛选, 排除别人文章用的子项, 眼前考生可能写的子项;最后从剩下的子项里, 选出独特的、最佳的、自己最擅长发挥的一项构思行文。
例如写当今农民的假日生活, 一般离不了洗衣、带孩子、提篮买菜、下地干农活。可有的同学改变视角, 重点写老年人意兴盎然地打太极拳, 一会儿“白鹤晾翅”, 一会儿“乌龙探海”, 令人目不暇接;年轻的武术爱好者耍棍弄枪, 龙腾虎跃, 或是静静地晨读, 他们全然不顾街上熙来攘往的人流, 或者享受一下逛公园的乐趣, 他们要做的, 就是尽量补回因孩子和家务而丢失的锻炼和学习时间。这样的描叙视角, 不但表现了新型农民抓紧锻炼、学习时的特有心态和神态, 而且昭示了当今农民改革开放后的一种新的意趣和精神境界, 展现他们内心世界的进取、奋发、乐观和自在。这样的视角描写, 就很有新意, 充满时代气息。
四.联想迁移, 扩散引伸
考生在考场上要写出别出心裁的妙文佳作, 采用联想法是很有效的。联想的方式很多, 有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引伸联想、类比联想、表里联想、否定性联想等。一般地说, 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 可丰富材料;由进步的联想到落后的, 可加深思索;由表面的联想到内在本质的, 可深化理念;由可见的联想到不可见的, 可拓宽思路。
总之, 这种联想迁移扩散引伸, 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中, 可泛起圈圈层层的涟漪, 把浪花的层次和风采展露得美丽动人, 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快感、美感。这种联想迁移和扩散, 常常是避免选材枯涩老化、开掘不深、立意不新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例如中考作文题“记住这一天”, 翻看众多的作文, 很多考生都把“这一天”定位在“自己”“家庭”“朋友”“学校”等狭小的范围里, 可是其中一位考生联想到了“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的历史性纪念日。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不寻常的日子引起的联想, 就把考生的思情引向了当年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即将熊熊燃烧的战场, 就把他们的情思之弦紧紧扣牢在抗日救亡的爱国琴键上, 它弹奏出了激越、深沉、雄浑、悲壮的旋律, 将多么强烈牢固而又久久地萦回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头啊!这样一联想, 事件的选取就有了独特的意义, 细节的选用就有了思考的深度, 感情的喷涌就有了时代的光泽, 斗争的风云变幻就在你面前的稿子上活鲜鲜地跳动了起来!这样的立意谋篇当然是新鲜而又深刻的。作文的命意有了这一深层思考, 此时, 考生们感受到的就决不是紧张、慌乱、担忧和无从下笔, 而是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力量, 激发起了民族自尊自强自豪的澎湃情思, 这样从心中流出来的文字就能感人肺腑, 动人心魄, 启人奋发, 激人力量!
五.成语新解, 求异思维
诸如“开卷未必有益”——看你开的是什么“卷”, “班门可以弄斧”——对师傅对徒弟均不失为一种考验;“不知足者常乐——对精神世界美好东西的追求、对事业的追求永不知“足”;“言多不一定失”、“近朱不一定赤”、“近墨不一定黑”、“龟兔不可进行赛跑”等等, 都可以写出立意新颖且又深刻的好文章来。当然, 立意新颖并不都要求“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主要还是应该对寻常习见的、熟悉的材料能作出新的处理, 新的思考, 提出新的见解, 设计新的角度来, 以收到深刻隽永、新鲜有力、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
六.与时俱进, 彰显时代特色
要使中考作文立意新颖, 笔者以为最根本的是要扣紧时代精神, 即与时俱进。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作品被喻作“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文学泰斗鲁迅先生的作品被称为投枪匕首般的战斗檄文, 就是因为他们所写文章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可见写文章扣住时代脉搏, 才能引起读者共鸣, 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常写常新。
山西省中考作文要求考生围绕“换位”这一话题写作, 有位考生避开师生间、父子间、母女间换位的老套路, 将想象的触角延伸到当时正在进行的阿富汗战争, 写出了《给美国总统的一封信》。作者与阿富汗儿童“换位”, 并要求布什与阿富汗儿童“换位”:“如果今天, 您的国家正饱受战争, 您的子民正颠簸流离, 衣衫褴褛, 忍饥挨饿, 你会作何感想?……请听听阿富汗儿童的呼声吧!”这是作者在一种正义感的驱动下对“换位”作的深层次的思考, 你说, 凭作者对“换位”这一话题内涵的诠释, 凭作者立意高远, 与时俱进、亲切感人的文字, 能不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吗?
中考作文立意的技巧 篇2
考生如果对这些要求语视而不见,弃之一旁,任意行文,就会陷入偏离题意的误区,导致全盘皆输。
写文章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表意。古人云:“意犹帅也。”立意的“有无高下”是决定考场作文优劣的关键。我们要让学生善于激活思维,勇于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悟,使得充满个性色彩的立意成为文章的第一得分亮点。
要写好考场作文,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立意要正确,遵守题目要求,不能跑题偏题
作文是考生主观对自身及周围反映的产物。主观认识有多高,反映客观的准确程度就有多高。立意时,思想认识明确到什么程度,作文的中心思想就能达到什么程度,作文也就有怎样的思想境界。作文必须有鲜明的旗帜、显豁的观点,必须符合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时代的审美情趣。要从所给的材料出发,紧扣题旨,不牵强、不偏颇,这是对文章立意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
二是立意要深刻,态度鲜明,富有哲理
深刻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的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立意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具有“过人之处”,才能称得上深刻。怎样才能做到立意深刻?笔者认为要做到三点:一是必须态度鲜明,不能模棱两可。考试作文,时间和字数都有限制,因此你文章的立意必须看准目标,有的放矢,做到明确单一。二是写作要抓住要害,把那些关键性的内容充分展开,说清楚、说透彻,把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坚决剔除掉。三是必须富有哲理,不能浅尝辄止。有一句话叫做“透过表象看实质”,我们要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将现象总结成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文章富有哲理。
三是力求新颖,不要随波逐流
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文章所以精警动人,往往因为它所传递的思想是深刻而新颖的;相反,如果文章所传递的思想肤浅、陈旧,尽管文辞优美,也很难唤起读者的共鸣。”考场作文,针对同一材料和条件限制,千万个考生来写,立意相同或相近的自然很多,只有独辟蹊径,写出立意新颖、构思独特的文章,才会出奇制胜,受到老师的喜爱。比如,有一年某地的中考作文题是《母爱》。一位考生写道:他见母亲将买回的虾按大小分拣了出来,心中窃喜,心想这下可有大油爆虾吃了。哪知母亲竟命他将大的给祖母送去,考生悻悻然,但母命难违。祖母见后十分高兴,说她有这样孝顺的媳妇真有福气,祖母预言他也一定能成为好孩子。
下面介绍几种立意的小技巧:
(1)多维立意
所谓多维立意,是指在审视思维客体时,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空间进行思考,从而决定自己文章的主旨。萬事万物,由于观察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应单一、片面地看问题,要视野开阔,从多角度立论。同一事物,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所作出的判断、得出的主题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不同的判断归结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一。
(2)融旨于景和物
这是一种散文的立意方法,是指作者把要表达的主旨融于所写的景物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如满分作文《为自己撑起一片天》,采用的就是融旨于景的方法。文章通过描写高山上的雪松、沙漠里的白杨与环境拼搏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笑对失败、笑迎人生挑战的积极生活态度。借事物寄情托志是“融旨于物”的主要特征。如中考作文题之一是要求以“真好”为题写作。一个考生写的是《做一片云真好》,文章融旨于物,借“一片云”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写法摆脱了常规写法的单调乏味,精巧而自然。
(3)反用其意
反用其意是指借旧事物翻出新意,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感受,使读者耳目一新,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如要求以“给 的一封信”为题写作。一位考生写的是《给诸葛亮的一封信》,文章“旧瓶装新酒”,围绕“失街亭”这一事件,巧妙联系当今官僚主义严重、弄虚作假盛行等不良之风,借古讽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个性十分突出。
(4)虚实结合
有些东西是具体的,有些东西则是抽象的。值得我们珍惜的对象有许多,可以从“实”立意,如珍惜大自然、珍惜环境、珍惜土地、珍惜水资源、珍惜粮食、珍惜动物、珍惜植物、珍惜朋友……也可以从“虚”立意,如:珍惜荣誉、珍惜幸福、珍惜感动、珍惜灵感、珍惜诚信、珍惜创新精神、珍惜美好的情感、珍惜纯真的友谊、珍惜锻炼的机会、珍惜自己的个性、珍惜自己的思想、珍惜时间……许多题目既可以从实立意,又可以从虚立意,如:窗——房屋的窗户、对外的开放,桥——山涧的桥梁、感情的沟通;脚印——地上的脚印、人生的足迹。
(5)一字立骨
这种方法是指以一个和主题密切相关、成为联系全文线索的关键字为立意之本,结构全篇。使之成为文章的“眼目”。这种写法可是文章线索分明,主题集中。如满分文《曲径通“乐”处》,通篇围绕一个“乐”字做文章,论述了在人生之路上,一定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遇到挫折、困难要努力克服,奋勇直前,在拼搏中获得快乐。
中考作文指导:叙事作文立意谋篇 篇3
看法:对人或事物的认识或所持的见解;有时特指否定的意见。
表明:明白清楚地表示。
阐述:论述。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一)呈现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李是某大学三年级学生,他来自贫困农村家庭,每年都获得特困生补助。小李积极向上,助人为乐,努力学习,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小李的五个舍友,都使用五六千元的苹果手机。从大一开始,他们就没少取笑小李的“砖头”——诺基亚手机。正好使用多年的“诺基亚”彻底坏了,小李就用自己做家教攒下的钱买了一部四千多元的苹果手机。此事被同学报告学校,学校取消了小李的特困生补助。
此事在校园传开,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小李、小李的舍友、学校、打报告的同学的表现,选择其中一方,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二)“立意谋篇”指导:
1.理清事实来龙去脉
(1)材料中涉及的人物(相关方法):
小李、小李的舍友、打报告的同学、学校。
(2)材料中讲述的事件或人物的行为表现:
理清材料中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区分当事人与相关方,这是为选择角度,确定立意作铺垫,避免立意游离事件的当事人及相关方,游离事件的基本事实,而只是浮光掠影肤浅、空泛的议论。
(提示:审读材料时,可以按事件发展的因果逻辑或人物出现的先后次序,结合段落内部的句间关系,用//线标画层次。)
梳理事件的层次,要注意由表及里,体察各方行为表现出的“思想品质”或“价值观念”。
(提示:审读材料时,可以用笔圈点句中的关键词,或加简要的关键词批注,或者把对人物的行为表现提出疑问标注在段落旁边,以助益思维的明晰。)
示例:
①小李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境贫寒)
②小李积极向上,助人为乐,努力学习,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向上、助人、努力、成绩优秀)
③小李的“土豪”舍友,取笑小李的“诺基亚”手机落伍。(嫌贫爱富、贪图享受、注重物质)
④小李使用多年的“诺基亚”坏了,用自己做家教攒下的钱买了一部四千多元的苹果手机。(节俭、自强、有改善物质生活的愿望)
⑤小李的同学向学校报告了小李买苹果手机的事(报告学校出于什么动机,有无向学校报告的必要);
⑥学校取消了小李特困生补助。(取消为了什么?取消合不合理?)
(3)综合材料,形成问题(见下列质疑表)
2.分向就事审视质疑
中考作文如何立意指导 篇4
还有些话题作文,话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若据“实”写来,往往拓展不开思路,就事论事,立意层次比较低。如果化实为虚,在立意时展开联想和想象,跳出材料的束缚,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借助于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就可以迅速打开思路。
比如“小草”这个话题,如果照实写来,难以成就大气文章。如果化实为虚——写小草,就要扩展到那些像小草那样具有默默无闻、自强不息精神或者具有与世无争、不图名利的风格的人,文章就思路开阔,立意深远了。
中考作文如何立意指导 篇5
“千古文章意为高”。这里的“意”就是文章的中心或主题。“意”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立意的高下,直接关系到一篇作文的优劣。在各地的中考作文评价标准中,“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思想健康”是好文章的必备条件,真正上档次的文章还必须做到“立意深刻新颖”。,技法荟萃)技巧一:勤于点题
批阅应试作文与品读文学作品在心理上存在很大差异,为加深阅卷老师的印象,中考作文的主旨一般以外显为上,不宜含蓄隐晦。为此,对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类,要自拟一个醒目甚至夺目的标题;不论哪类作文,“首句标其目”,开篇都要尽快入题;中间部分“亢节之处,妙在一点”,不失时机地回扣题意,点明中心;结尾“卒章显其志”,画龙点睛,或概括或深化。这就能始终给人以结构严谨,紧扣题旨之感。
如:中考作文“和_____________在一起”,某考生先以题记点题,接着分三个段落,按时间顺序描述了“和妈妈在一起”的三个生活片段,每段末尾分别小结:“老妈——我亲爱的保姆,和你在一起,真的很舒服”“老妈——我可爱的朋友,和你在一起,真是快乐无比”“老妈——我敬爱的老师,和你在一起,还真能学到知识”,篇末再呼应开头和题记:“老妈,我真的喜欢和你在一起,今生今世你陪伴我,我陪伴你。”纲举目张,立意鲜明。
技巧二:抬头向前
情绪偏激,看问题主观片面,态度消极悲观,趣味低级,思想境界不高„„这是考生在中考作文中一不小心就会步入的雷区。它们有的源于考生本身的人生观、世界观违背主流思想,有的源于考生试图标新立异结果弄巧成拙,有的则源于考生对中考作文题的认识不太到位。中考必须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样需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所以,不能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说真话抒真情,但又不能矫揉造作或无原则地信口开河;不能过多反映“赌博”等“另类”“低俗”的生活,要心理阳光,积极向上。
如: “我多想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写“我多想自杀”“我多想早恋”“我多想离家出走”之类,肯定会被“打入冷宫”。
技巧三:标新立异
嚼过的馍馍没味道,平中见奇,标新立异往往能一招制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积累并多角度地思考生活,展开丰富的联想;必须使自己的思想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聚焦时代新风、当代科技、杰出名人、前沿理念;必须学会反复比较,精益求精,体现独到见解;必须学会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观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新的主张;必须懂得巧妙地变换角度,科学地“反弹琵琶”(反其意而用之)。
如:中考作文“我渴望________________”该怎么写?某考生独辟蹊径,写“我渴望受罪”,因为,年轻时经受磨难,坎坷就会为“我”折腰,自我价值就能实现。这样的立意就让人耳目一新。
技巧四:以小见大
看问题的深度对一篇作文而言,至关重要。要学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探究,用心灵去审视,用情感去抚摸,让素材接受思想的光照,发掘生活的真谛。如写记叙文,可以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揭示出事情的普遍意义;写议论文则探究根源,辩证分析,指出危害„„一滴水里见世界,以小见大更是一种常用的构思方法。譬如可以透过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一组小物件、一只小动物等等小题材,看到一份浓浓的人生情感,一种极其可贵的品德,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等等。
如:作文“墙的故事”,某考生以“墙”为载体,写它当初的“斑驳”,检查团来时的“亮丽”,检查结束后的重新“老去”,从而道出了某些体制的弊端,见解不可谓不深刻。
【佳作欣赏】
亮 宁波一考生
冬雨仍是缠绵,只是愈加冰冷起来,以至于裹着棉衣也觉得寒意入骨。
社会实践基地的宿舍楼前,有一些碧色的竹林,成片地生长着,簇拥着一条小径。连接两栋楼的走廊两侧各有一棵高树,应着风声。赤色的叶小而圆,于雨中显得更为浓烈、鲜艳,这便是我独爱的红色,最接近生命的原色。雨水顺着叶到细枝凝成圆润的珍珠,灵动可爱,将叶也衬得更精致了些。我于这小小的水珠中看到了自己的模样,同样小小的。(表现“我”的个性之一:独爱那接近生命原色的红色)叠被子的任务把大家折腾得够呛,抱着或期待或无聊的心情等待演出,喧闹不已。无奈之间,我只得选择与好友玩数字游戏,最终看着会场旁的桂树出神。这些达芙妮女神化身的树,上面小小的花儿隐约可见。没有我爱的水杉那般高挺笔直,只是于寒风中显现的坚强之隙流露出独属于女性的柔美,是那般的醉人。女孩子们在节奏灵快的音乐中舞动,窈窕、自然。月桂女神是否也遥想到以往的舞蹈,晶莹亮丽,笑得生动?(写桂树,语言生动,表现“我”的个性之二:羡温柔)我执拗地在陶艺课上塑了一朵粗糙的花朵,使它小心翼翼地开在一只蜗牛的头顶上,慢慢悠悠,冷静淡然地前行,奔放着自己看不到却极为人所热爱的至美。(是写蜗牛,也是写“我”,表现了“我”冷静淡然的人生态度)教官说我们太过从众,他劝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毕竟人心莫测。或沉默着,看着飘扬的苇絮,浪漫而自由。梅红的茶花娇妍明媚;怒放的茶花,素洁而淡雅。红叶,更是美得不能言语。从众,明明是不得已的随波,可谁又真正愿意逐流。我们都有自己的本心,可要保持,着实不易。所谓人生,便是如我曾听到的:要学会妥协。(用别人从众、妥协来反衬“我”的特立独行)但我不会。岁月固然催人老,我仍独爱那红叶艳花,只羡温柔,仍是这般不谙世事,这般幼稚而痴情。只是,这便是我的本真,改它作甚?(表现“我”的个性之三:不妥协。爱我所爱,保持本真,决不妥协,这是个性也是高贵的品质)至此,笑逐颜开,挥动手臂如展翅飞翔,随性且自由地飞到属于自己的明亮的天空。(升华主题)【亮点扫描】
立意深刻,典雅蕴藉。2016年宁波卷是一道题目为“亮”的命题作文。作者选取初中社会实践为素材,但决非寻常的简单叙事、抒情或悟理,而是将社会实践素材当作抒发情感、阐述哲理的载体,表现“我”特立独行的人格品质。文章每一个句子都经过考生的精雕细琢、极富华彩,表现了一个独爱红叶艳花、艳羡温柔、不从众、不妥协的一个极具个性的主人公形象,而将视线投身于人格这一层面,又是一般初中生很难企及的。,随堂演练)
一、以“玩”为话题写作文,下面的立意你觉得哪些较新颖?哪些较深刻?哪些不妥当? A.针对某些人整天挖空心思想出人头地,提出:人生天地间,少点“玩”心,多些诚实质朴,这才是做人的真谛。
B.写自己非常喜欢玩:课后,周末,寒暑假„„先玩了再说,总是把作业留到最后的关头。反思:我要改正贪玩的坏习惯。
C.具体写某个熟人成天吃吃喝喝,打牌聊天,游山玩水,网络游戏,小日子过得自自在在。感叹:游戏人生,玩乐一切,才对得起自己“最可宝贵”的生命。
D.具体写某个熟人一门心思研究古玩,居然颇有心得。指出:会玩也是一门艺术。
E.针对某些人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忘记了什么叫轻松,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不知道什么是达观,提出:生活的本质就是学会“玩”,学会用“玩”心对待生活,你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真正滋味。
F.写某个亲人被男朋友欺骗了感情,最后痛苦地分手。谴责:亲情、友情、爱情,怎么可以玩弄!
G.针对初三生活中成天在背诵、计算、书写的单调练习中度过,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之间轮回。呼吁:我们也要玩!
H.举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论证:既来则安乃正道,玩世不恭是歧途。D、E比较新颖;A、H比较深刻;C、F不妥当。
二、多角度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指在作文的构思过程中,通过思维的发散,从众多的角度(包括材料、立意、感情因素、文本样式等)中,确定话题的一个切入点,形成全文构思的过程。在中考作文中,可以运用这种思维,围绕题目多方位发散思考,进行多角度的立意,也可以选用大量素材从不同角度共同对同一个话题进行阐释。
下面做一个发散思维训练,请阅读寓言故事“滥竽充数”,完成以下练习。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独奏,南郭先生灰溜溜地逃走了。
这则寓言故事的一般立意是:南郭先生的行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如果运用发散思维,能有多少种立意? 【发散提示】:
1.从南郭先生的角度看:
2.从齐宣王和齐湣王对比的角度看: 3.从和南郭一起吹竽的同事的角度看。
1.从南郭先生的角度看,南郭先生也有很多的优点:(1)能够毛遂自荐,主动请缨,为个人、为事业而出人头地;(2)能够在高手如林的皇家吹竽乐队中混迹,而不被识破,必有超好的人际关系;(3)能够一眼看透齐宣王的喜好,冒欺君之罪,以假作真,有超好的胆识,非一般人可以想象;(4)能主动下台走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2.从齐宣王和齐湣王对比的角度看,也有至少两个立意:(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齐湣王比齐宣王能干;(2)不是因为领导的才干而决定下属的命运,而是因为领导的爱好决定下属的命运。
中考作文如何立意指导 篇6
关键词: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诗歌 (包括歌词) 是人们内心深处灵魂的吟唱, 是梦幻对现实的超越, 它们总是能激发人们思维的火花, 拨响人们情感的琴弦, 所以, 近几年来, 诗歌类材料备受高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因为诗歌本是言简意赅, 隐含的意义深, 所以理解起来本来就费劲, 再要从诗歌内提取角度, 选择准确的立意就难上加难。那么, 诗歌类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个人认为可以先从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入手, 再结合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两者先后结合, 诗歌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也就不难了。首先, 回顾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读题目, 捉意象, 析技巧, 抓主旨。第二步, 在读懂诗歌的内容, 抓住诗歌的主旨以后, 再借用一般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法 (关键词句法和由果溯因法等) 来确定立意。以下提供五个方法, 希望能给备考的考生一些帮助:
方法一:读题目。例题示范:《错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 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 也许, 幸福尽在对岸。”
这则小诗的诗题是“错觉”, 所谓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反应。既然标题是反映“错觉”。那大胆去揣测, 诗歌内容应该是写自然生活中的一些错觉现象。其实, 这首小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河的“此岸”与“彼岸”的“叹息”或“长叹”。它们为什么“叹息”“长叹”呢?原来, 一个说:“我相信, 一切欢乐都在对岸。”一个说:“也许, 幸福尽在对岸。”也就是说, 它们都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 都处在自怨自艾之中。 能够读懂诗歌做好了审题, 立意自然就迎刃而解。运用由果溯因法, 为什么“河的此岸和彼岸”会有这样的错觉呢?因为它们可能是缺乏对自我的认知;可能是缺乏自信等等。
方法二:品意象。例题示范:《沙》
世上好像——
只有沙最不值钱
然而, 最宝贵的东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 题目就告诉我们写的是“沙”。“世上好像——只有沙最不值钱”这是说“沙”在这个世界上随处可见, 最不值钱的东西。“然而, 最宝贵的东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是说金子就蕴藏在“沙”里面。
“沙”这意象于是有两个特性:最不值钱和蕴藏最值钱的金子。其实这也就是我们一般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即抓住了关键词。当然, 咏物诗一定要由物及人, 从最不值钱可以提炼“沙”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东西。然后它蕴藏着金子, 从最宝贵的金子提炼出富贵、伟大。整个小诗内涵就是:普通蕴藏着富贵, 平凡往往孕育着伟大。
方法三:析技巧。
由于诗歌类材料作文一般考查的是咏物诗和哲理诗, 其运用的技巧一般无非就是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所以, 在对这类材料作文的解读时一定要懂得化虚为实, 由物及人。如果只从诗歌读诗歌, 从诗歌表象写作, 文章只能浅尝辄止, 立意不高, 深度不够, 发展等级分会很低。例题示范:《蒲公英的遗产》
秋/ 蒲公英老了/ 子女问, 有什么遗产?/母亲默默地/在每个孩子头上/戴上了一把远行的伞
这是一首寓言哲理诗, 话题中心是“遗产”。蒲公英妈妈老了, 不能给子女丰裕的物质, 也没有耀眼的地位仅仅是一把伞。但这把伞是用来远行的, 对蒲公英来说伞是凭借或用以繁衍生息的手段。这是寓意很明确:蒲公英妈妈把“远飞的伞”这生存利器交给了孩子们, 也教给了孩子们自强、自立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她希望孩子用冒险、开拓、进取、奋发的精神去争取更新更广的生存空间。由物及人, 作为父母的该留给孩子什么样的“遗产”, 做子女的又该继承什么样的遗产?就不言而喻了。文章联系现实写作, 就会有较强的时代感和启迪
方法四:抓主旨。
能够读懂一首诗歌的主旨, 相信审题立意自然轻松到位。如何准确抓住诗歌主旨, 当然, 就是根据前面的几个步骤。顺着诗歌的主要语句, 关键意象这些“藤”, 摸命题者的意图之“瓜”, 分析它们包含了怎样的是非、善恶、褒贬等观念, 并据此来立意, 确定文章主旨。例题示范:《光和影》 (杜运燮)
喜爱并走进阳光的人/ 阴影会更引人注目/ 但他朝阳的一面/总在反射着亮光
害怕并躲避阳光的人/ 阴影会躲过人的眼睛/ 但他本人的整个存在/ 也裹在一片灰黑色之中
这是一首哲理诗, 捕捉意象, 抓住关键词句:喜爱、走进——阳光——阴影引人注目朝阳的反射亮光/ 害怕、躲避——阴影——阴影躲过眼睛本人裹在灰黑中
此处比较明显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描绘了世上的两种人:喜爱并走进阳光的人和害怕并躲避走进阴影的人。接着化虚为实, 明确“走进阳光”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更是一种追求卓越的人生姿态。“躲避阳光”是退缩, 是逃避, 是不思进取, 更是消极心理的集中反映。当然, 理解可以多个角度, 除了上述理解成为乐观积极与悲观逃避的生活态度外, 还可以把阳光理解为“成功”, 自然阴影就是“失败”, 即敢于奋斗拼搏不能害怕失败。还可以把阳光理解为“优点、长处”, 阴影理解为“缺点、不足”, 如“走进阳光”敢于在众目睽睽下展示自我, 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
话题作文立意策略指导 篇7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根据作文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三自”给考生在作文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上以充分的施展才华的余地,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使用各种方法、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话题作文虽具开放性,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作文要求”规定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指定话题写作,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约束的。这种有限制的开放性作文体现了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命题新思路。怎样用好这块“余地”而使行文不偏离话题,正确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
所谓立意,就是通过确定写作的主题,来表述自己的思想认识,展示自己的情感意向。《考试大纲》对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的第一条就是“符合题意”。对话题作文来说,准确地把握话题中有关概念的内涵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准确理解话题概念,甚至偏离题意,一般只能在及格线(36分)以下评分。
[误区探析]
近年高考作文在立意上的失误,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方面:
1.思想简单化,表现在:一写游记立即与赞美祖国、热爱祖国挂钩;一写好人好事,便会发出社会主义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慨;一写见义勇为,就是时代新风已经形成;一写学习、训练,就是为国争光或做事要勤奋有毅力......都忘了生活中还有其他的东西,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由于学生对生活认识能力不高,思想缺乏深度,写作时不是违背生活逻辑,胡编乱造,缺乏真情实感,就是引用套用别人观点。文以意为主,意胜则文胜,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摆脱日常的思维定式,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活跃思维,丰富想像,在更深的层面上立意,展现21世纪中学生的青春风采。
2.脱离话题现象,但有些文章内容却只与话题沾个边,不够典型,不够深刻,过于平淡。
3.有些文章中心不够明确,主要表现在:全文基本观点不明朗、不集中,若隐若现,好像是作者不敢明确表态;或笔墨不集中,行文过散;或思路不明晰,内容前后衔接不紧密,甚至衔接不起来。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文章的立意。
4.符合题意要求,有立意,但关键处就缺少那么几句(或一句)点睛之笔,使立意缺乏应有的高度,没有拿到高分。这种情况比较普遍,而这也正是普通卷与优秀卷的差别之一,因此,这也是考生写作上的一个难点,考生还应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5.思想境界不高,明显表现出一些不合适的观点。如:考不上大学这一辈子就完了,对农村生活或城市下岗现象没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对有些社会问题或现象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或看法偏颇,或情绪偏激等。这些虽然算不上大的思想问题,但在作文中出现,却明显可以看出考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出了这样的问题,作文自然不可能得高分。
6.对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或不法行为(如腐败现象、污染问题等)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和观点去评论,态度消极,思想悲观,这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成绩。
[策略指导]
1.明确材料构成,把握命题规律。
话题作文诞生6年来,已日渐成为稳定、成熟的命题样式,结构已十分固定、鲜明,一般由四部分构成:
①材料(或背景)。②引题(是角度)。③话题(是内容范围)。④要求(“三自一不”: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得抄袭)。
近几年的话题内容,越来越紧密地围绕《课标》精神,体现出以自然和社会为经,以情、事、理为纬,以人为核心和交织点的清晰思路,话题要么表述一个观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0年),要么揭示一种关系(“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3年,2004年全国四套卷子无一例外地考了这种形式),要么提示写作范围(“诚信”2001年,“心灵的选择”2002年),因此,大家必须把握住这个脉搏,找出命题规律,明确审题方法,才能游刃有余。
2.注意材料倾向,揭示暗示意图。
要准确理解话题的概念常常必须同所给的材料及阐述联系起来考虑。理解话题概念涉及对语言的准确理解,是语文基本素质的体现,是长期积累和修炼的结果,不是一个简单的技巧方法问题。在阅读和写作中都要学习准确掌握词义、语义,多与近义的词语作比较辨别。准确理解话题的概念,不但有助于我们明确“话题”的意思,避免偏离题意,还会帮助我们打开思路,扩大选材的范围。如这样一道作文题:生活中,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又往往与对自己的怀疑和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天才都并非自信的人,相反倒是有几分自卑,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于是奋起自强,有了令人吃惊的成功。请以“感谢自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根据材料和阐述来看,本话题中的“自卑”应是“为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的意思。
题引材料往往有一定的思想倾向性,如2004年浙江考题,题引材料:“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素养总体达标比例仅为7.5% ,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这个材料的倾向就表明了“人文素养与发展”的立意方向:人文素养的提高必须与经济的发展相称;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又如2004年广东考题的提示语是:“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这个提示语就暗示了“语言与沟通”的立意方向:沟通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也是沟通的障碍。
3.找准立意角度,选择最佳切入点。
“话题”作文仅仅是规定了写作范围,它的选材范围广,常呈现出立意角度多的特点,从而有利于考生自我发挥,写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独特感受。考生完全可以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发挥联想和想象,多角度立意,以达到选出最佳切入点进行个性立意的目的。此类方法非常多,可以将它与社会热点、时代特点联系起来,也可以打破常规思维,写一些常人想不到的主题。
譬如同样以“路”为话题,可写通向知识大门的路,也可写走向成熟的人生之路,还可写到达无限风光的险峻之路,以及古老的青石路、任尔驰骋的高速路、点击之间的信息路等。再如同话题“选择”,有的立意为化工厂在利润与环保之间的艰难选择上,从而揭示选择环保就是造福子子孙孙这一主题;有的立意为替人代买彩票中了奖要不要送还给毫不知情的主人的内心煎熬,最后理智战胜情感的高尚人格魅力上;有的立意在农村来的男生如何克服情窦初开的冲动和迷茫心理,委婉拒绝城市女生约会这一特定青春时期的选择上……
文章入题方式各种各样,立意的角度也就多姿多彩。你只要找准了最有利于表现自我的独特角度,就能张扬立意个性,使文章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4.善于化大为小,缩小写作范围。
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那么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作一个僵死的的概念,看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个本事是“目无全牛”,善于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好文章。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以小见大,“一针见血”。
话题的限制越少,给人的思考空间就越大,标题的字越少,词语的外延也就越大。实际写作时我们必须对话题加以限制,做到宽题窄写,大题小作,否则,切入口径过大,主题就难以收拢。如2002年高考的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据此可以写“妈妈的选择”、“同桌的选择”、“困难面前的选择”、“生与义的选择”等等,这样一限制,“选择”的外延就小了,行文的指向明确了,这样作文的立意、选材、写法以至结构都容易把握,自然能写出好文章来。再如以“父辈”为话题,就可以在此前后加修饰语,如“艰难的父辈”、“辉煌的父辈”、“父辈的悲伤”、“父辈的期望”,这样话题范围就缩小了,打开思路就迅速多了。
5.化抽象为具体,化虚拟为真实。
有时话题是抽象的、虚拟的,甚至蒙上科幻的假象,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话题“假若记忆可以移植”之类便是。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一时捉摸不准,无从下手,这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把话题引向现实生活,立足于现实,思考现实,表现现实,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
“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是一个带有科学假想的话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当年许多考生大书特书记忆移植的可能性,或一窝蜂地写科幻题材,以至高考之后市面上的科幻读物脱销,一时洛阳纸贵,殊不知这正好步入了命题者设置的陷阱,自然难得高分。其实,只要拿这个话题与“假若我是市长”、“假若我是班主任”等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命题形式,都是想象作文,都是在“假若……”的前提下,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都可以把笔触伸向现实生活,歌颂真善美,鞭笞假丑恶,激浊扬清,任尔所为。
可以这样结合周围的日常生活立意,“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要把父辈几十年以来为工作为生活日夜操劳,摸爬滚打,遍尝生活中酸甜苦辣的记忆移植到我的头脑中,让我尽快地品味生活,理解父母,感受亲情,消除代沟;“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要把初三、高三学生遨游于题海之中,饱经过重的学习负担煎熬,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痛苦记忆移植到教育部门的领导、学校老师的头脑中,让他们反思应试教育的弊端,探寻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任何文章都是现实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反映,作文话题不管形式怎样变化,它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要写好它,必然要使自己的行文内容回归现实,反映现实。
[立意导引]
大家看下面一则话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无论是蓝天白云还是细雨蒙蒙,无论是大海岸边还是高山之巅,无论是一马平川还是万丈深谷,听,大自然正在向你诉说……
请以“大自然是一本打开的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这个话题作文可以这样思考立意: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人类从大自然中不仅汲取了不尽的物质养分,也获取了无穷的精神能量。“逝者如斯”,那是先哲面对大自然发出的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是诗圣面对大自然产生的喟叹。崇拜自然,赫尔曼·麦尔维尔写出了巨著《白鲸》;学习自然,海明威著成了《老人与海》;面对自然,杰克·伦敦发出了《热爱生命》的呼唤。一篇《海燕》,让多少革命志士壮怀激烈;一曲《小草》,又使多少普通人泪流满面。大自然用他那野性的、纯真的磁力吸引了古今中外千千万万个人的关注和赞叹。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用心去与它交流。大自然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看到小草你会想到平凡与坚韧,看到绿叶你会想到普通与伟大,看到高山你会想到艰辛与伟岸,看到溪流你会想到清纯与奔放,等等。
[体验成功]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托尔斯泰说:“所谓人生是一刻不停变化着的。”
德川家康说:“人生好比挑着重担走远路,不要急。”
斯特林堡说:“人生是一种惩罚或考验。”
德莱塞说:“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科策布说:“真诚才是人生的最高美德。”
巴尔扎克说:“人生是由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
如何看待人生,是每个人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每个人或多或少也都有看法和体会。
请以“人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如何写出亮点 篇8
结尾要作得像姑娘的双腿那样漂亮有力,干脆利落。方法有:1.画龙点睛式结尾。即结尾点题。这种结尾能使文章主题明了。点题的方式很多:抒情式,希望式,推理式,决心式,感悟式,比喻式,号召式,歌曲名言式。2.呼应开头式结尾。这种结尾能使文章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3.记叙事件式结尾。即以事情的结局作结尾。这种结尾能使文章显得含蓄蕴藉。4.描写景物式结尾。这种结尾能对主题起烘托作用。
总之,要形神并茂,“姑娘”才能“光彩照人”。
中考话题作文审题立意 篇9
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比起供料作文降低了许多,但在写作话题作文时,仍需注重审题立意,这是关系作文成败的关键一环。而要想审明题意,准确立意,首先要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认真揣摩。
例一:每到“五一”、“十一”等旅游黄金周,人们纷纷离开喧嚣的城市,前往向往已久而又难得一见的海滨、山林、水乡、牧场……而那些长期生活在景区的人们,根本不觉得本地有多少值得流连的景致,格外羡慕城市生活的丰富与便捷–––由此看来,熟悉的地方似乎没有风景。
其实,世间万象,又何止旅游如此呢?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材料中的这两句话“熟悉的地方似乎没有风景”,“其实,世间万象,又何止旅游如此呢”极为关键,它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启审题立意之门,引导我们找准命题者的命题所在。结合材料开头的叙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既然如此,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没有发现身边的“风景”呢?是熟悉,是因为熟悉而产生的麻木,是熟悉蒙蔽了我们的“眼睛”,使我们没有发现身边“风景”的美丽,没有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风景”的价值。而“世间万象,又何止旅游如此呢”又提示我们对“风景”一词意义的理解不能只局限在它的表面含义上。其实,这里的“风景”已具有了象征意义,象征世间所有的美好事物,比如亲人无私的关爱,家乡人情的淳朴,朋友一直以来默默的付出,等等。综合起来,上面作文的立意便是: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或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身边的美好事物。如果不注意关键语句,只把目光盯住“风景”这个话题,再由此生发联想,凡是与风景有关的便写进作文,极有可能走题,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误。
例二:在霍金的一次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已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道:“霍金先生,疾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报告厅内鸦雀无声,霍金的脸庞却仍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敲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霍金的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你认为决定生命品质、塑造人生境界的关键是什么?对霍金所说的“活动”、“思维”、“理想”、“亲友”、“感恩的心”,你认为哪个更重要?请从中选取一个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这个话题比较复杂一些,但我们只要抓住关键语句,仍然不难准确立意。“你认为决定生命品质、塑造人生境界的关键是什么?对霍金所说的„活动‟、„思维‟、„理想‟、„亲友‟、„感恩的心‟,你认为哪个更重要?请从中选取一个作为话题”,这几句是审明题旨的关键。据此,我们便可这样立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决定生命品质、塑造人生境界的关键,或者拥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是决定生命品质、塑造人生境界的关键,以此类推。
由此可见,把握关键语句对审题立意是多么重要。我们在面对一则材料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寻找其中的关键语句。从话题作文的材料特点看,关键语句往往处在中间部位,即情境材料之后、话题之前,往往是议论性文字,由前面的情境材料引申到现实生活,谈它对我们的启示。我们把目光集中在这里,自然不难发现对立意有导向作用的关键语句,再结合整体材料全面考虑,就可准确立意了。在立意时,我们要尽量用一句观点鲜明的判断句来表达自己的审题结果,它即是我们下面作文的中心所在。审明题旨,中心明确,这就为下面作文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思路开拓
1.立意要正确,有积极意义,符合客观实际。2.立意要集中,只有一个中心意思。3.立意要新颖,选择角度的切入口要小。
4.立意要深刻,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挖掘生活底蕴。这四条要求在所有作文立意时都应遵循,但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兼顾新颖、深刻的要求,则首先要做到正确、集中。
1.话题作文“脚印”立意示例
①由脚印想到鲁迅的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②从脚印的大小、深浅可以鉴别人的高矮、胖瘦,这有助于公安人员缉拿罪犯。
③常言说:“一步一个脚印”,所以做任何事都要踏踏实实,反对浮夸的作风。
④人走过后会留下脚印,从而想到每个人的一生应留下一段怎样的历史。⑤有的人喜欢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这样比较平稳,不会有风险;有的人喜欢走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披荆斩棘,敢于冒风险,为后人开创出一条新路。在今天改革的年代,要敢于走出自己的道路,留下自己前进的脚印。
2.英国的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循环图。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个闯了祸的小学生的作品。当年,小学生麦克劳德出于好奇心,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就杀了一只狗,谁知这只狗恰巧是校长的宠物。校长决定给他以惩罚,罚他完成上述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了著名的解剖学家。请以“闯祸”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思路开拓]根据话题提供的材料,我们不难看出,材料对“闯祸”这一在人们观念中属贬义的行为赋予了褒义色彩,因此我们在构思时就必须对“闯祸”作出重新的认识和评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有不少“闯祸”确实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会给人们带来不幸和灾难,但也应该看到,有些“闯祸”恰恰是对旧观念的冲击,对旧事物的破坏,对旧传统的反叛,因此,这种“闯祸”就具有创新的内涵,带有一种革命的色彩。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思路可以就此展开:
你可以从历史事件入手,或具体叙写历史故事,或对历史事件作深刻剖析,阐明历史上的种种变革也是一种“闯祸”,它恰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如历次农民起义,对反动统治者来说就是“闯祸”,而对广大人民来说,就是一次革命,具有伟大的意义。
你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写起,描述生活中你是否有过“闯祸”的经历,是否从中得到了某种启迪?是否从中学到了某中知识?你还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客观地再现人们面对“闯祸”事件表现出来种种态度,从而揭示不同的人对“闯祸”的不同理解,进而引发人们的思考:对“闯祸”这一现象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它反映了人们思想深处怎么样的世界观个认识观?
当然你也可以虚构故事来表现“闯祸”的深刻内涵,揭示“闯祸即创新”这一道理。比如用童话、寓言故事等来演绎,也可以自编小说来反映。
3.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调查:世界上谁最快乐?在上万个答案中,有四个答案十分精彩;它们分别是:吹着口哨欣赏自己刚刚完成作品的艺术家;给婴儿洗澡的母亲;正在沙地里堆城堡的孩子;劳累了几个小时终于救治了一位病人的外科大夫。
要求:请以“快乐”为话题,自拟文题写一篇作文。
[思路开拓]快乐,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边,只要抓住“快乐”这个话题,去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人和事,便能扣题。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具备正确的、高品位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要写无聊、庸俗、低级趣味的快乐;其次,要有具体的、切实的事例作支撑,不能流于空洞。写记叙文,就要想一想,在自己的生活中,哪一些事、哪一些经历是自己感到最快乐的?写议论文就要想一想: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快乐来源于什么?怎样才能得到快乐?有了立意,有了材料,就可以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进行构思,组织材料写作了。
4.一位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老者写道:“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善。”活着是美丽的,工作着是美丽的,必要时,犯错误亦不失为一种美丽。
要求:请以“错误”为话题,自拟文题,写一篇作文,体裁和字数不限。
[思路开拓]错误,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人们若要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人生的路,没有坦途。人生中的一些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是探索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当然,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说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而是说不要因为惧怕错误而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有了这样的立意,就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想一想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有哪些“错误”是你成长过程的趣事,为促进你成长起了作用;有哪些“错误”的认识,使你在人生道路上走了一段弯路,付出了代价。把这些切身的体验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既是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成长过程进行思考,也可以给别人一些启迪。
5.21世纪世界教育的核心主题之一是“学会共同生活,”而“学会共同生活”的核心内容是“学会合作”。试围绕“学会合作”的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思路开拓]合作的领域很多,同学们可以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选取材料,可以写与老师、家长、同学、朋友等熟悉的人合作,也可以写与陌生人合作,还可以写与集体的合作,更可以写与“自己”合作(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或自己的毅力与勤奋等)。可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说起;可高层建瓴叙谈,也可以小见大行文;既可写正面的(成功的)合作经历,也可写反面的(失败的)合作经历。可以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可以表达这样的主题:合作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合作万事兴。
6.有人说:“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请以“友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题自拟,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思路开拓]材料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写作时思路要展开,将上述比喻的内涵外化出来。友情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同学之间的,和父母亲戚之间的,也可以是和一种心爱物品之间的。可以写“友情是犯错误时的逆耳忠言”;还可以写“友情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等。写成记叙文应当化大为小,集中、深入地写一到两件事,把友情体现得充分、深刻。写作时可采用顺叙,也可采用倒叙的手法。标题可以活泼、生动些。如:
1、友情有浮力;
2、友情是一把伞。写议论文则着重谈对“友情”的认识,但要言之成理。
7.秋天到了,蚂蚁忙着储备粮食准备过冬,而蟋蟀却大声地在草丛里歌唱当冬天来临时,蚂蚁可以美美地藏在洞穴里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而蟋蟀却会渐渐地被冻死在野外,它们的寿命往往只有三个月
读完上面的寓言,你有哪些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思路开拓]本题着重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以培养其正确的人生态度材料中有两种行为和结果对比鲜明的动物——“蚂蚁”和“蟋蟀”,立意时要考虑到它们的行为和结果立意角度有三:①蚂蚁的行为和结果从这一角度出发,大部分学生可能要从正面立意,颂扬蚂蚁的勤劳,如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胜利源于充分的准备等其实,“蚂蚁忙着运粮食”一句也应该是一处思维的触发点蚂蚁一天到晚忙忙碌碌,追求的只是填饱肚皮的生活,由此可以逆向思维,拟出人生不能缺少精神生活等立意来②从“蟋蟀的行为和结果”这一角度出发,多数学生看到的是蟋蟀只会享受,而想不到或者忽视从“大声地在草丛里歌唱”的角度立意:即使生命短暂,也要把美好的歌声留给世界③对比蚂蚁和蟋蟀的行为和结果这一角度多数学生最容易忽视——“忙碌”“默默”“生存”,——“悠闲”“歌唱”“死亡”,组合起来就可以产生“忙碌与悠闲”“默默无闻与宣扬自己”“生与死”三个方向的立意,结合寓意,就可以写出有一定深度的文章
8.一个船夫摇着一条小船在大海中行驶,浪花不断地向小船涌来,小船随着波浪微微地荡漾一只海鸥落在船夫的肩头,对他说:“你多幸福啊,大海摇荡着你,就像荡秋千似的”船夫听了,摇摇头笑着说:“不对,是我在摇荡着大海!你看,大海的波涛都被我摇起来了”
在全面了解材料内涵的前提下选择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思路开拓]本题着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着意培养其良好的审题能力这是一道带有创新性质的命题,它不同于纯粹的话题作文(话题只有一个),也不同于一般的题意作文(即提供材料并作提示,而不出现话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进行作文),而是话题由材料中来的多话题作文注意材料中的三个主要形象和他们的特点:大海——苍茫、波涛汹涌,船夫——弱小、勇敢顽强,海鸥——渺小、胆小怯懦三个形象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结合作文提示“在全面了解材料内涵的前提下选择话题”(这句话非常重要,忽视它,很容易偏题甚至跑题,从而造成严重的审题失误),我们会得出如下话题:大与小、强与弱、勇敢与怯懦等在选择了话题进行立意时,要注意符合关系型话题作文立意的特点和要求
9.微笑,是人们美好生活中的一剂神秘配方它可以完善你的自我形象,使你在社会交际中独具魅力;它还可以给你带来成功效应为你创造出经济价值„„
请以“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中考作文如何立意指导】推荐阅读:
中考材料作文立意指导09-27
中考作文的立意06-22
江苏中考作文审题立意07-12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0-28
中考作文指导:中考自由命题作文写作技巧09-15
中考作文指导:话题作文“童年”作文指导08-01
中考作文指导议09-11
中考英语作文写作指导08-03
中考考场作文指导09-24
中考作文指导--选材教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