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工作汇报4)

2024-10-16

(园区工作汇报4)(共9篇)

(园区工作汇报4) 篇1

园区工作汇报材料

贵石沟街道办事处地处阳泉市西南20公里的冠山脚下,占地9.27平方公里,现有4个社区,共计5950户,18233人。其中水滩社区1878户,5937人,楼房45幢;苏村社区1548户,5146人,楼房30幢,自建房248户;小河滩社区1561户,4579人,楼房38幢;枣林山社区963户,2571人,楼房10幢,自建房690户。

贵石沟工业园区处于城乡结合处,周边农村有冶西、宋家庄、贵石沟、聂家庄、苏村、红岭六个村。

冶西村隶属于山西省平定县冶西镇,距县城仅7.5公里,总户数865户,总人口2252人,其中农业人口1852人,农村劳动力750人。全村总面积3899亩,其中耕地近309.4亩,人均耕地0.14亩,林地面积1000亩,山地面积2144.6亩,企业占地面积45亩,居民住宅面积400亩。农业生产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2006年粮食总产量41300公斤。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213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408元。在经济总收入中,种植业收入达20万元,工业收入达3600万元,建筑业收入达150万元,运输业收入达3000万元,商饮业收入达1863万元,服务业收入达1450万元。冶西村商贸繁荣,市场活跃.粮食,蔬菜交易量大面广,另外有较完备的供电,通讯设施,较发达的客货运输, 冶西村有丰富的无烟煤资源,村里有一座煤矿—鑫源煤矿,现有职工480人,年生产能力15万吨,收入5250万元,利税1050万元。

宋家庄村位于平定县城南四公里处,距太旧高速公路平定出口及207、307国道5公里,与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阳煤集团五矿矿区东西相邻。交通便利。全村面积4.88平方公里,村居民1400余户,4600口人,其中农民3260人,全村耕地面积1400余亩。2002、2004年先后被阳泉市委、市政府,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市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2009年7月被省城乡文艺交流协会确定为“农业林业示范园区”。

2009年,新修建了总建筑面积6万平米、可容纳530户居民的朝阳小区、村养老院、朝阳区广场、三面阁广场、水峪沟广场、秋树垴广场,以及20公里长宋白、宋兆两条村路,为发展生态旅游业做大三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贵石沟村位于县城2.5千米处,北临冠山,南靠阳光发电厂,西临阳煤集团五矿,太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村交通便利,往来车辆四通八达。村总体面积约0.54公顷。共有498户,955口人。由于地处公路两旁,全村拥有的耕地较少,村民们的致富焦点便向其他领域转移。部分村民搞起了汽车运输,有的自营家庭便利商店,还有的村民外出打工……通过种种渠道,村民人均收入年年创新高。2008年人 2 均纯收入为5380元,2009年达到了人均6300元,预计2010年村民的收入将会再创新高。

贵石沟村循序渐进实施安居工程,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实施旧村改造,修建了统一规格的小二楼20套。

聂家庄村地处平定西南冠山脚下,冶西下半区,是阳泉五矿的中心区,全村面积l.85平方公里,共384户,l296口人,党员3 1人,土地l 02.5亩,687个劳动力,现有集体企业2个。道路亮化100%,内维修了文化艺术广场,戏台,络通信已普及全村

苏村位于冶西镇南川河上游,距县城15公里,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村民433户1064人,全村人均耕地仅有3分。2008年以来,在新—届村支”两委”的带领下,苏村不仅还清了150万元外债,去年村民的人均收入也上升到近5000元。

红岭村位于园区北部,占地面积0.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80户,378人。

一、园区基本情况

2004年8月,区委、区政府正式批准成立贵石沟工业园区。

园区占地约7平方公里,现驻大、中型企业26家。其中大型企业4家,即阳煤集团五矿、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兆丰铝冶有限公司、山西京宇磁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服务煤 电铝磁主业的胶管、电缆、新型建材以及机械材料加工、建筑安装维修、交通运输等中小企业22家。

园区工业基础雄厚,大型企业阳煤集团五矿为园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煤炭、电力、铝冶、磁材等主导产业带动了众多产业兴起,胶管、电缆、新型建材以及机械材料加工、建筑安装维修、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百业振兴,形成了以煤为主,煤电铝、煤化工、煤建材三条产业链,多业并举的格局已初具规模。

二、园区发展状况

园区管委会成立5年多来,税域经济逐年递增,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构建和谐园区营造了一个浓郁的发展氛围。

(一)、园区制度不断完善

管委会成立以来,把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壮大区域财税经济,组织协调园区各方力量,促进园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管委会主要职责;制定了管委会议事制度、例会制度、信息反馈等工作制度,推行了园区企业保护政策和招商引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为管委会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园区规模不断壮大

园区成立以后,管委会办公室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2004年,投资702万元的山西鑫 源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园区,到矿区登记纳税;2005年,山西恒汇液压设备有限公司、阳泉恒宇工贸有限公司入驻园区,到矿区登记纳税;2006年,引进博凯工贸有限公司和集洗浴、干洗、医疗为一体的小河滩综合服务中心。2007年,引进投资380万元,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的新型节能保温材料项目,现在该项目已经开始生产少量产品并向外出售。2008年,引进钢丝绳项目和煤溜刮板项目。钢丝绳项目是区十大调产项目之一。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总投资800余万元,2010年已正式投产,截止7月份产值201.89万元,上缴税金8.34万元。煤溜刮板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2008年完成了该项目的选址工作,2009年引进设备,并修建了厂房,2010年预期目标:试生产。2010年拟建项目 :赤泥催化絮凝剂生产线项目,预计投资100万元。

截止2010年7月,园区产值413444.20万元,上缴税金7499.75万元。

三、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不顺,管理混乱,责权利不统一

按行政区域划分,贵石沟地区是矿区行政管辖区范围。实际上,矿区并不能完全管理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作为一个工矿区,主要企业纳税属省、市管辖;兆丰公司、京宇公司和所有的个体工商户,在平定纳税,属平定管辖; 矿区征收管理的税收不足本地区税收总量的10%。由于责权利不统一,市、平定县政府只收税不投入。一切服务、管理、环境治理等社会责任都由矿区和驻地企业承担。企业缴税后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园区管委会受资金和体制的限制无法提供必要的服务,引发出很多影响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企业在沉重的社会负担与政府繁杂的周旋、协调中艰难发展。

2、园区自身建设不强

作为贵石沟街道办事处,其职能侧重于社会管理,为居民群众服务,园区管委会则侧重于为企业服务。目前的主要问题:

一是管委会的职能不健全,园区虽有较好的平台基础,公路、线路、信息、通迅、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条件都已具备,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也不是很大,但管委会既没有明确的管理权限,也没有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条件,没有形成“一站式”的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的直接服务少,企业感受不到管委会的实际作用。

二是管委会没有专人从事园区建设工作。管委会办公室设在办事处,办公室主任由办事处主任兼任,所有工作混杂在一起,办事处的事也是管委会的事,管委会的事也是办事处的事,职责混淆不清。

三是工业园区没有统一的规划,企业发展随意性大,几年来企业和居民因采光、粉尘污染等多次发生矛盾,企业受损失,居民不满意。

3、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目前,环保管理部门因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环境保护管理执法的真空和盲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真正把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到应有的高度,造成污染主体治污措施不力。按照目前这种管理体制,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尽管社区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但是企业厂区与居民住宅楼只有一墙之隔,环境污染问题仍很严重。

四、园区工作思路

五年来贵石沟工业园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贵石沟工业园区要想真正发展壮大,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发展,成为富民强区的洼地,就必须科学定位,立足长远,现有条件下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是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强管委会建设 通过学习全国先进园区的经验,根据园区的特殊性,科学研究制定园区管委会的职能任务和工作方针策略。抽调专人搞园区工作,协调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园区工作的业务指导,促进管委会各项工作全面走上正轨。尽快理顺贵石沟地区的管理体制,修建管委会服务大厅,把财政、税务、环保、物价、工商在贵石沟的业务权限全部下放,让所有派出机构 为园区经济发展发挥出最大作用,真正为企业开展“一条龙” 服务。管委会从企业入驻、项目建设、操作流程、跟踪服务、内部管理等方面,要制定符合园区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任务、标准、责任,每一个环节都要规范运行、有章可循,从而使管委会各项工作更加科学,更有效率,更具活力。

二是科学定位,把创新锁定在转型发展上。

聘请专家组对园区的企业布局,包括道路桥梁建设、社区建设、商业、文化、教育、卫生、公安、体育设施、餐饮、体育设施、洗浴、娱乐等社会事业进行全面的整体规划,把贵石沟工业园区规划为高起点、低耗能、无污染、可循环的产业聚集园区。

三是以人为本,全面加强环保型、生态型产业聚集区建设。

(1)分期搬迁园区内居民住宅。贵石沟工业园区是高污染工业密集区,由于过去没有统一的、长远的规划,企业与居民杂居在一起,经常发生企业发展与居民生存之间的矛盾。建设现代产业园区,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长远规划,将园区内居民逐步搬迁出园区,一方面可以减少居民和企业之间的矛盾,让企业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可以为园区企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2)处理好开发建设与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开 发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产生污染的源头,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维定势,摒弃“末端处理”的方法,从根本上防止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出现,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负面环境影响、实现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目标。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向园区集聚。

园区现有企业中有煤、电、铝、瓷等项目,这些项目都很有发展潜力,我们要以这些优势产业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存量、扩大增量,做大煤电铝、煤化工、新型材料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条,争取把贵石沟工业园区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煤、电、铝、产业聚集园区。

总之,园区成立五年多时间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按袁书记讲话要求,充分看到有利条件,珍惜面临的机遇,全面了解现有条件下贵石沟地区居民、厂矿、土地及社会发展状况,为区委、区政府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办好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办好有利于改革开放的难事,办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

工业园区治安工作汇报 篇2

XXX公安局园区警务室至5月7日进驻以来,认真按照工业园区联防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营建“平安工业区”这个主题,以突出队伍建设为主体,认真落实“群防群治”工作方案,不断完善治安联防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工业园区联防社会化管理和企业内部联防队伍正规化建设,确保工业园区联防工作扎实深入开展,为园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氛围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现在将近期开展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走访园区企业、以人口管理,为企业提供服务

工业园区警务室自进驻以来,我们走访已经进驻的十六家企业:元哲工装厂、青燕服装厂、卓宏玻璃制造厂、斯克维思、金鹿拖拉机厂、福既汽车等等。并收集企业相关人员资料进行建档管理,对所有入园企业的人员都进行了网内的排查和比对,共对812人的身份情况进行了核实,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现“三逃”人员。

二、以防控网络队伍建设为重点,让联防工作落到实处

抓好工业园区队伍建设,是搞好创建“平安工业园区示范带”的基础,治安联防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业园区的各项安全工作进度,为此,我们在抓队伍建设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在防控队伍建设突出一个“重”字。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市局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工业园区联防工作,都分别对园区的联防工作进行了指导,警务室在此基础上对所有入园的企业和相关人员召开了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将园区人口管理和重点场所管理列为治安工作重点。

二是队伍建设要注重一个“建”字。即治安联防的队伍建设。警务室在摸清了底数的情况下,成立了工业园区管委会治安联防队,调动广大企业业主积极参与,并且与每个企业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各企业要将安全工作列为议事日程,必须建立义务消防机构队伍和内保队伍,确保企业内部安全工作落实到人。

三是队伍建设强调一个“联”字。我们在队伍建设中为搞好自身建设,经常与各企业内保人员和保安人员取得联系,了解各方面情况,督促企业建立内保机构,倾听各家企业的意见,使我们的治安联防队伍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实现“群防群治”

四是队伍建设重视一个“防”字。联防工作重点是“防”字。我们主要是从园区的以前发生的盗窃案件、安全事故、防个人安全,防季节性事故入手,经常不定期深入企业走访,开展工业园区警务室的法制、安全和消防宣传工作,督促企业做好安全防火防盗防灾害事故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确保园区内安全无事故。

五是督促各企业建立内保工作制度。帮助企业完善了《安全保卫制度》、《门卫管理制度》、《治安岗亭车辆登记制度》、《全天候24小时值班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重要物品管理制度》、《外来人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定,依靠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各企业明确2名以上内保人员24小时值班和夜间巡逻,节假日轮流值班制度。

六是加强内部安防。警务室做好园区的内保管理,把防火、防盗、防治安事故作为工作重点,加强内部治安防范。对工业园区办公楼的文档室、财务室、微机室等重点部位都配备了防盗门,防火设备,对办公楼关键部位安装了防盗网等安全设施,同时加强各企业技防。督促各企业在走道和院墙安装了红外线监控设备,目前,经工作已经有五家入园企业安装了技防设施并投入了使用。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警务室警力不足,目前警务室虽然安排了三名民警进驻,但实际只有两个民警轮流值班,如遇重大突发事件,根本无法应付,会给园区治安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整个园区的招商工作。

二是工和经费得不到保障,工业园区目前正处于起步创业阶段,在经费上管委会也是鞭长莫及,工业园区警务室的工作经费也没有纳入市局的年初经费预算中,因此园区警务室目前处于两不管的真空地带,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治安队伍建设,增加队员人数,不断提高队员的政治、业务水平,建立一支过硬的治安队伍。

2、继续加强和规范工业园区人口管理工作、重点行业场所管理及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3、积极配合上级公安局安排的各项工作。

4、巩固当前取得工业园区治安联防工作成果,将马场坪工业区作为“平安示范带”,逐步延伸到龙昌、牛场工业区。

汽车产业园区教育实践工作汇报 篇3

一、整改落实的主要措施

今年初,按照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我区在认真总结前一段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学习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大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力度。(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明确了园区主要领导为整改落实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他局室领导结合分管工作,实行抓业务与抓整改工作“一岗双责”的责任,配合做好整改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整改落实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依据相关要求,研究制定了《汽车产业园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进一步加大了整改落实的工作力度。(二)精心组织学习,建立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园区先后组织开展了8次理论学习,2次干部职工集体学习,及时传达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整改落实工作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把握工作重点,明确任务目标。同时,结合园区实际,建立了整改落实工作的督查检查制度和定期公开制度。区领导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检查督促整改落实工作进展情况;办公室采取召开工作例会等形式,检查整改落实工作;定期召开基层党员干部、企业服务对象座谈会,请他们评价整改效果,把整改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二、整改落实的基本成效

园区党委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穿于工作中,以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中心工作,以工作成绩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

(一)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与宗旨意识明显提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经历了思想的洗礼。一是思想自觉得到明显提升。在活动开展初期,各位同志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四风”问题离我很远、与己无关。通过狠抓思想教育,反复学、时时讲,破解轻视思想、观望心理、敷衍态度和担心情绪,全面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性,将思想认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达到一场思想的洗礼,进而通过“思想自觉”带动“行动自觉”。二是宗旨意识得到明显加强。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进一步强化,对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加警醒,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二)全体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与精神风貌明显提升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上去了,宗旨意识增强了,工作中展现出来的作风和精神面貌也随之提升了。一是坚定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的“决心”。全体党员干部上下一心,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导,用“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做到决策科学、措施管用、水平提高。二是激发了敢于动真碰硬的“勇气”、弘扬了一心为公的“正气”。通过深入开展查摆问题、专项整治等各个环节,渲染了敢于向问题“开炮”,敢于“动真格、硬碰硬”的风气,大力破解工作中的梗阻,有力回应群众关切。三是进一步提升了精神风貌。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干部展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之风,在全区更加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发展氛围。

(三)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建立了领导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强化了群众监督评价机制,进一步拓宽了党群、干群联系与沟通的渠道。党员和群众代表以参加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约谈等形式,参与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同时各级党组织注重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突出解决了一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难点问题,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提高了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增强了吸引力和凝聚力。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得到进一步落实。

(四)制度建设的长效机制得到初步确立

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初步建立起以制度建设统领全区工作的长效机制。活动期间,区党委组织全区各部门对审批事项、财务管理等8个方面的现行制度进行梳理评估,分别提出了修订、废止和新建意见。通过制度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把作风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等内容纳入制度轨道,以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的制度将活动成果和成功经验固化下来。另一方面推动了制度“废、改、立”工作的经常化、长效化,确保宗旨意识得到全面、持续地体现。

通过抓整改转作风,使我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锤炼,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信念更加坚定。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工作的质量水平显著提升。群众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更加牢固。精神状态得到进一步振奋,勤奋敬业、创新发展的工作干劲更加高涨。廉洁自律得到进一步加强,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更加浓厚,为推动园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整改工作打算

虽然我们在整改落实上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县委、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对整改落实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教育实践活动已告一段落,整改措施制定了,结合分管工作做好就行了,认为没必要再搞分析、报情况;有的个人还存在等待、观望的思想,积极整改的意识不够强。

(二)整改落实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特别是重点整改任务,涉及部门多,工作协调难度较大,还需进一步加大推进的力度。

(三)整改落实工作发展不够平衡。对于一些容易落实的工作,各局室能够立说立改,而对于一些周期较长、难度较大的整改任务,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

绿园区商务工作情况汇报 篇4

2013.6.25

年初以来,按照全市商务工作总体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实施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增长战略为指导,紧紧依托“三大引擎”、“七大平台”,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商贸流通、对外贸易等工作,取得较好成果。

一、招商工作成果显著

以全市招商引资“春夏百日会战”为契机,调动全区六个作战单位的积极性,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效果较好。

——到位资金稳步提升。按照区内口径,预计到2013年6月末,到位内资6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7%,同比增长10%;到位外资3500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53%,比去年同期增长25%。按市商务局口径,预计到2013年6月末,到位内资2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9%,同比增长8%;引入域外资金1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1%;到位外资3500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53%,比去年同期增长25%。

——招商项目有新突破。依托我区六大园区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谋划包装了100个前景好、操作性强、对全市有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其中工业项目37个,城市综合体项目10个,农产品深加工项目18个,物流、地产及其它项目35个,编制成册,对外推介。年初以来,共引进项目47个,其中工业项目32个,地产项目8个,城市综合体项目4个,物流项目3个;总计划总投资30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7个,完成年计划的62%。立天唐人商业综合体项目,已经完成工商注册,正在办理土地摘牌的前期准备工作;华润商业综合体项目成功签约,正在办理项目用地指标的调整工作。

---招商攻坚效果显著。今年围绕两个“百日会战”,共设计谋划开展专题招商、展会招商、科技招商、中介招商等大型活动20次。上半年,我们已开展招商活动6次,其中境内活动5次,境外活动1次。境内招商活动主要有,“两会招商”三次,分别是3月6日,组成小分队赴沈阳就华润万象城项目进行洽谈、考察,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月7日,刘绍峰副区长带队赴深圳,就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与深圳大运中心和河北鑫科投资集团进行洽谈,计划在我区建设一个占地100万平方米的文化创意产业园;3月19至29日,由轨道客车招商办、绿园经济开发区、长客股份有限公司等部门组成联合招商小分队,赴北京、青岛、江苏等地重点围绕轨道客车配套项目进行招商,洽谈轨道客车四级、五级修项目;4月11日,长春市赴闽粤招商活动中,孙英利区长率队赴深圳拜访了华润集团高层领导,签定西部新城同心湖地块,总投资达60亿元的商业综合体项目。5月19日至24日,在吉林省经贸代表团赴长三角地区经贸交流活动中,孙英利区长率领绿园区专业招商小分队,在南京举办了“长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区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100户左右的轨道客车配套企业参加推介会,15户轨道客车及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分别落户长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开发区和长春市绿园西新工业集中区,总投资17.5亿元,对于进一步加速轨道客车产业集聚具有重要意义。境外招商活动:4月7日至17日,我区随市代表团赴德国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与德国施耐德集团、ABB集团、英国昆泰投资集团及旗下十几家创新公司对接,洽谈在长设立研发机构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二、商贸流通健康发展

按照“调结构、转方式、保供应、惠民生”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城乡消费促进体系和便民惠民生活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制约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传统商贸流通业的晋档升级,扎实推进幸福绿园建设。

----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一是开展了商贸流通领域2012-2013年冬春防火百日会战,制定了2013年商贸流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商贸流通企业生产安全。二是开展冬春防火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结合市商务局和区政府的总体要求,对全区26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检查,其中3家企业存在6处火灾隐患,责令限期整改,从而确保了冬春防火百日会战完成。三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改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从6月6日开始至9月30日,对全区35户商贸流通领域重点企业进行大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进行了整改,确保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

——社会消费领域增长趋缓。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区社会消费领域不够活跃,特别是餐饮、零售、批发等行业形势呈下降趋势,全区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亿元,同期增长10.9%;1—5月份限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56亿元,同比下降1%。为此,我们采取加强跟踪调度,督促和指导统计数据上报工作等措施,力争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正增长。

——再生资源整治和规范工作有序进行。5月份,由我局牵头,与区执法局、工商局联合开展了再生资源收购站(点)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活动,重点整治四环路两侧和居民放映强烈的无照经营、不符合规定经营的收购站(点),目前已完成四环路两侧的围档,环境大大改善。严格再生资源企业许可审核制度,规范企业经营,结合“绿园区奋战150天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截至6月24日共处理市长公开电话举报12件。为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清剿卫生、交通、环保、防火等安全隐患,整合现有回收利用网点资源,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长春亿北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和长春大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龙头企业作用,合理规划布局并建立各社区的环保回收点,在管理上采取“公司+回收中转站+回收点”的模式,按照长春市商务局的要求,实行“八统一、四规范”管理,建设个回收亭和回收流动车、回收中转站,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调查摸底,分步实施。

——完成生产资料市场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区生产资料市场的基本情况。我区生产资料市场3户。经营品种5大类10小项,占地面积34.3万平方米,经营业户1283户,年交易额达25.8亿元。

三、对外贸易形势较好。

组织了同心服装厂、紫玉木兰、光大集团等8户外贸企业参加113界广交会促进我区外贸出口企业扩大出口。1—5月份全区外贸出口企业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额39454万美元,同比增长113.48%。其中:出口6405万美元,同比增长73.40%;进口33048万美元,同比增长123.50%。吉粮集团、皓月集团、长客—庞巴迪、康迪泰克大洋管件为我区大宗商品出口企业,美臣机械、宝石制油、弗迪奈仕塑料制品、龙康药业企业为我区的自主出口企业,上半年出口额占全区总量的12%。预计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有望完成全年计划任务。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按照市、区目标任务,商务局各项工作开展能够实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但也存在项目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履约率不高、社会消费领域形势下滑、消防安全困难较多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年底前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打好秋冬百日招商攻坚会战。以省市大型招商活动和重大展会为依托,以产业化、专题性招商为主要手段,以引进央企、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企500强等战略投资者为主攻方向,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多种形式、扎实开展招商活动。我们将集中精力组织好汽博会、东博会、厦洽会等10次左右大型招商活动,开展小分队招商,特别是突出我区四个产业园区规划的重点项目,抓好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力争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扩大全区招商引资的成果。

二是加强招商工作的调度指挥。我们要发挥好统筹谋划、总体协调、承上启下作用,加强与省市对口部门的联系沟通,进一步明确各作战单位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强化作战单位主体责任,加强招商调度,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协调有关部门随时、随地破解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好市政府和区政府确定的各项招商指标。

三是进一步活跃商贸流通业。加强对限上企业的跟踪调度,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扶持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力争完成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的预期目标。进一步加强再生资源规范化管理工作,确保我区再生资源体系建设能够完成初期目标,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

(园区工作汇报4) 篇5

按照市委关于推进开发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台安作为全市的先行试点县,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开局、高效率推进,做到边探索边改革,权力下放、全员聘用、财政统计、目标管理、绩效考评等工作有序开展,有效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极大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两区一城”各项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无论是项目工作,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1、着眼于“权力如何下放”,推进领导体制创新,做到了权责明确。建立权责一致的领导体制,明确下放什么权、怎么下放得合理,才能确保开发园区改革的顺利进行。一是下放用人权。制定了《台安县“两区一城”体制机制改革协调工作方案》、《关于创新“两区一城”选人用人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除“两区一城”领导班子外,内设机构和其他人员都由“两区一城”管委会聘用;公选干部由“两区一城”管委会负责提出岗位名称、人选条件;中层及中层以下干部的绩效考评办法由“两区一城”管委会制定,并负责考核;新录用人员档案由“两区一城”管委会负责管理。二是下放管理权。围绕简政放权。

讲、民主投票的方式,推荐产生33名中层干部;注入活水即实行由外省命题判卷、聘用外市人员担任面试评委、优先考虑外地人员的“三外”方式,面向全社会公开选聘3名中层干部。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笔试、面试、考察等环节,三个岗位的第1名均来自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此外有1名工作在浙江省扬州市、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被我们专门选聘到经济开发区任职。一般干部聘用时,做到了双向选择,公开选岗,岗位选人,综合评定,全员聘任,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二是靠激励管干部。按照合理赋值、量化评分、奖优罚劣的原则,建立岗位分类和职级分层次相结合的绩效考评体系,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人人心中有目标。如八角台新城实行分类分岗考核,招商部门和综合职能部门分别实行“541”和“6211”指标考评,这样既体现了部门的职能特点,又突出了部门的工作重点,从而使工作目标更明确,工作效率更高。按照“以岗定薪、能者高薪”的分配原则,建立以绩效工资制为主体的薪酬分配形式,实现按劳、按绩、按效分配相结合。如经济开发区对民主测评合格的人员,聘用后执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补贴四部分组成的绩效工资制度,对民主测评出的4名不称职工作人员,聘用一年内不执行绩效工资制度,而是采取将本人现行档案工资的70%作为岗位工资,其余30%作为绩效工资的办法,根据年底考核得分比例确定应发工资,一年后民主测评再不称职的,开发区将与其解除聘用合同,实现了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三是凭绩效用干部。为激发干部活力,“两区一城”管委会把绩效考评结果作为职级升降、收入增减、人员去留的基本依据,真正做到凭实绩用人,看民意用人。如经济开发区对考核排名末位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亮黄牌,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做降职处理,连续三年排名末位的免职;对考核排名末位的一般干部亮黄牌,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亮红牌,由开发区管委会另行安排工作,实现了有为者有位、多劳者多得、实干者实惠。

全县招商引资及园区建设工作汇报 篇6

2010-01-29 14:35 文章来源:濉溪县商务局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新闻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招商引资工作全局,立足工业强县,加快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和园区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招商引资工作

(一)2009完成情况

1-10月份,全县统计认定完成内资42.7亿元,占全年任务(50亿元)的85.4%,比去年同期增长26.3%;完成外资4186万美元,占全年任务(3500万美元)的120%,比去年同期增长48%;新建设或新开工规模以上项目51个,占全年任务(88个)的60%。

预计:全年完成内资51亿元,占任务的102%;外资4500万美元,占任务的129%;新建项目70个,占任务的80%。

(二)主要做法

1、强化领导优势,努力营造招商引资发展氛围。09年,我县继续实行领导带头招商工作模式,除县开发区和11个乡镇单独下达任务外,另外成立了16个招商团,由在职县级领导任正、副团长,其所分管、联系的所有县直和垂直单位为团内成员,各团下达具体任务数和大项目数。年初以来,县几大家领导带头“走出去”,举办项目说明会、恳谈会、产业对接会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5月初,在县内举办“浙商濉溪行”大型请进来活动,共有300多名浙商来濉考察洽谈,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县各乡镇、园区和县直招商团共举办大小招商活动近20次,共邀请60余批次近900名客商来濉考察、洽谈项目。全县范围内已形成了人人想发展、处处谋发展、全力抓招商的良好氛围。

2、夯实基础工作,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深入开展。及早分解招商引资任务,修订完善配套文件,下发了《濉溪县2009年招商引资工作意见》、《濉溪县2009年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和奖惩办法》等配套政策,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目标、奖惩、服务等工作进行了明确。制定出台了《濉溪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修定)》、《濉溪县发展现代服务业优惠政策》、《濉溪县招商中介人奖励政策》等文件,形成了一整套招商引资政策体系,保障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发展。加强产业研究。对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浙江地区的产业状况、面临压力、转移规律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濉溪实际制定对策,极大增强了承接浙江地区产业转移的主动权和针对性。认真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办制、限时办结制、项目信息零报告等制度,形成了每个招商责任单位都有压力,更有动力,争、超、赶、学的招商引资新局面,切实从制度上保障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3、加强载体建设,努力实现园区集聚效应。通过去年扎实开展“园区建设年”活动,全县园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县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一期4平方公里、二期5平方公里已实现“七通一平”,一期土地已用完,二期正在快速接纳项目。一批大项目,如益荣染整、福尔足袜业、金枫果胶、雨润食品、重联水泥、韩村矿机等新开工建设,口子酒业、山河汽车改装、力普拉斯电源制品、广博机电等正在加紧建设。开发区制造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六个乡镇工业项目区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各工业项目区相对错位发展,独立建设。现已接纳雨润肉食品、谷王食品、志强油脂、芳萍纺织、汉峰服饰、金缘服装、双林工矿、兴海工矿、天王机械、鑫丰水泥、众联水泥、巨鑫特钢、奥瑞化工等规模项目入驻建设。为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提高引进项目质量,制定出台了《濉溪县工业园区项目准入办法》。本着地域就近或行业相近的原则,鼓励全县将新上的重点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约开发、集聚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整合优势、节约资源,形成特

— 1 — 色,发挥规模效益,努力实现园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打头阵、挑大梁的龙头作用和集聚效应。

4、突出工作重点,确保招商引资有的放矢。近年来,我县逐步把产业发展的方向定位为矿产采选及煤化工、机电制造、新型建材、针纺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现代服务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定位产业进行招商。招商的重点区域放在浙江、广东、上海,尤其把浙江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萧山、绍兴、慈溪、诸暨、温州、台州等地的产业转移又是我们瞄准和对接的重点,通过努力,成效明显。今年,全县新签约、落地和在谈项目90%以上来自以浙江为主的长三角地区。

5、抓好环境建设,全力打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把优化环境作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关键性措施来抓,牢牢树立“发展为上,投资为本,环境为要”的理念,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实现服务“高地”和政策“洼地”效应。进一步完善投资服务体系,重点完善投资审批的“一站式”服务、企业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和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三大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全市率先推出外商服务全程代理制度,清理行政许可项目,组织开展全社会评议机关活动,推进投资发展软环境明显改善。

(三)2010年工作安排

1、总的原则:加快项目建设,确保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或投产;加快产业培育,力争“十一五”完成后,形成3-5个产业集群雏形;加快园区建设,“一区六园”要尽快完善配套,构建园区封闭运行服务体系。

2、工作目标:完成内资55亿元,比2009目标任务增长10%;完成外资4000万美元,比2009目标任务增长约15%;新建设或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规模项目90个,比2009目标任务略有增长。

3、主要工作

第一、加快产业突破。建议开展“产业促进年”活动,研究落实产业推进政策,积极引导资金投向矿产采选及煤化工、机电制造、新型建材、针纺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产业的支撑是项目,要继续延伸“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快推进已落地项目的建设,促进其尽快建成投产。为提高引进项目质量,对新入驻园区项目实行准入制度。要力争“十一五”结束后,形成3-5个产业集群雏形。

第二、完善园区配套。加快园区硬件建设。县开发区要全面完成二期5平方公里设施配套,启动三期工程的规划。远期县开发区要与刘桥工业项目区统筹安排。6个乡镇工业项目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配套,并进一步延伸开发。继续实行对乡镇工业项目区基础建设补贴70%政策。各园区要加强自身产业定位,并围绕定位加强相关项目引进,努力壮大主导产业规模。进一步清理并下放审批权限,县开发区要积极探索并率先建立园区封闭式管理机制,要将园区建成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布局合理、政策环境优越、服务体系健全的招商引资窗口和载体。

第三、创新招商方式。加强专业招商。组建3-5个招商小组,按照产业定位和区域重点,派驻招商。加强市场招商。注重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委托招商。加强活动招商。全年将在省外举办三至四次大型活动,并开展一次大型“请进来”活动。各园区要举办2次以上专题活动,县直招商团及其他没有园区的乡镇要举办1次以上小型招商推介活动。同时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积极走出去和请进来。同时加强项目信息的储备和加强项目库建设,扩大信息获取渠道,提高项目招商的质量和中的率。

第四、推进瓶颈突破。当前,资金、土地、用工等已成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主要瓶颈问题。要加强银企对接,指导企业按照要求进行规范,引导县内金融机构积极争取贷款指标和贷款额度,扩大贷款范围。积极吸引域外金融机构、投融资机构在濉设立分支机构,推进担保、小额贷款等机构成立壮大。要加强土地收储,加快土地置换,用地指标要向园区和县城建设集中。加强园区工业项目准入,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率。加强用工培训,对返乡民工和城镇下岗工人加强信息跟踪,及时提供专业培 — 2 — 训,扩大就业范围,保障企业发展需要。

第五、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对落地项目的服务力度。在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实施“全程代理制度”,加快项目的落地和建设。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机制,强化外商投诉的协调处理工作,努力做好项目服务。全面加强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全社会评议机关活动,不断改进机关作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服务发展的效率和能力,让广大经营者和外来投资者办事顺心、生活舒心、投资放心。

(园区工作汇报4) 篇7

工 作 汇 报

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10年12月由科技部批准创建(创建期为三年)。2011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许昌、南阳等地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市政府已把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列入重大项目。目前,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一、规划完成情况

一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国家园区“三年达到中部一流,五年达到国内领先”新的定位与要求,修订编制了新的《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进一步突出能源作物、生态保护植物、安全农产品产业,强化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增加旅游观光功能。分为“四区两园”,即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区、生物能源植物功能区、区域生态养护植物区、作物新品种展示与种苗繁育区、现代农业创业园(农产品系列加工与物流)和科普观光园。

二是南阳市卧龙岗绿色能源生态新城规划。由石元春院士牵头、原中国农大副校长程序教授主持,完成了50平方公里能源生态新城规划,规划涵盖“生物质能源、现代能源农业、水源保护、循环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产品加工物流”等五大产业链,确定纤维素燃料乙醇、车用生物天然气、生物质能源制造装备园、10万头生猪养殖场、万亩能源农业示范方、现代农业物流园、农产品系列加工园以及潦河风情小镇(安众古镇)新型社区等8大重点项目。目前规划初稿已完成,专家论证委员会名单已初步确定,计划近期组织论证。

三是生物农业作物产业科技园规划。与天冠集团加强对接商讨,完成了640亩生物农业作物产业科技园规划,规划总投资1.9亿元,通过建设研发中心、组培中心、植物工厂、工厂化菇房、能源作物区等,最终将建成高级人才集聚地、行业技术扩散源、科技信息储备库、科研成果孵化器和区域性农业高新技术交流中心。

二、整体建设情况

1、土地调整工作扎实落实。一是通过与市、区土地部门协调,借助于全省土地调规机会,共为园区新增建设用地6484亩,其中计划指标711亩,挂钩指标5773亩;二是根据园区建设规划和科技园项目建设进度,针对核心区种植项目单位,制订了一期346亩土地清偿方案,已落实清偿款99万元,目前正在组织清偿。

2、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一是完善建设组培实验室1200㎡,自动化联栋温室2600㎡,建成10座日光温室共6000㎡,防虫网室10000㎡,大型半地下式贮藏窖800㎡,并配套购置组培、快繁试验仪器设备600余台(套);二是完成核心区内18条31.87千米的道路规划,已高标准硬化10千米,修缮疏浚沟渠8.8千米、桥涵8座;三是完成绿化任务,共补栽道路5条,新栽道路1条,栽植各类绿化树2000余株。四是潦河变电站负荷从5000千伏安增至15000千伏安。

3、招商引资工作进展顺利。园区已入住企业28家,除已确定的天冠集团的纤维乙醇项目、工厂化食用菌、农业装备园、生物农业科技园和研发中心等项目已落户园区外,新增的农业部有害生物预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目前已申报成功;占地150亩的南阳山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已高标准建成900平方米半地下式日光

温室30座;南阳市农作物新品种展示中心“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基地”、南阳亁景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的“香根草品种展示及种苗繁育基地”和北京桑粱技术发展中心的“雅津生物质能源甜高粱”新品种展示也都在园区落户;近日,南阳美都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2.8亿占地970亩的“南阳菜蓝子产业化安全产品科研生产和仓储、物流、信息、交易基地”建设项目和南阳市蕙兰兰花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1亿占地50亩的“野生兰花科技研发展示中心”建设项目也正在落户园区,其中兰花项目建设内容包括3000平方组培中心、5000平方接待中心、7000平方的科研中心和21000平方高档兰棚;投资9000万元占地20亩年产15万吨光碳核肥项目和南阳顺弛公司投资3000万元占地30亩的农业物流配送中心项目也正在洽谈,有望落户园区。

4、科研平台和研发实力有效提升。一是成立了“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申报了“河南省能源作物引进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提升了科研平台实力;二是承担的国家星火计划推广项目《新型微生态有机肥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多摄像头的吸虫机绿色控害技术研究》正在有序推进,组织申报了国家级星火计划重大项目《基于沼渣基质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河南省能源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以及春生田头菇驯化及菌种制备技术研究项目、香根草种植及代木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建设等项目。目前,园区共承担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948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星火计划及省、市科研项目26项,获得科研成果18项,申报专利6项。形成了年500万株高淀粉甘薯组培苗和6亿株大田用苗的生产能力。

三、下步工作重点及措施

1、全力推进土地报批工作。土地是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土地,园区的规划建设则是空中楼阁。当前,最紧迫的是61亩研发中心、270亩美都物流、40亩风情小镇、40亩沿河观光和300亩农业装备园等土地报批工作,下半年将根据项目建设进度要求积极协调推进。

2、抓好重点项目。抓好天冠集团2万平方米研发中心、125亩工厂化食用菌示范基地、74亩植物工厂、万亩生物能源基地、1000亩农业装备园、270亩物流园、光碳核肥、兰花科研中心等项目建设,特别是核心区科研楼、组培中心、工厂化菇房等工程建设,争取早日开工、投产;做好纤维乙醇加工项目建设中的服务保障工作;积极与卧龙区农业局农业、南阳美都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和南阳市蕙兰兰花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项目单位加强对接,搞好规划设计,配合做好前期的项目用地报批工作。加强山水公司和青松牧业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生态保护作物(香根草)繁育基地建设,搞好配套项目研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收集信息,与台湾等地区的投资团体加强联络,引进资金和技术;对招商引资的项目要制订方案,倒排工期,狠抓落实,以项目支撑园区建设。

2、推进科技研发。以能源作物为主体开展科研攻关,并做好申报的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研究工作;依托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和能源作物引进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围绕能源作物、有机农产品和生态环保作物等重点领域与中科院、农科院及省科技厅积极对接,争取引进省级科技特派员。

四、建议

1、机构与编制。市区共建,以区为主,建立与园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建设与管理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机构和人才队伍,设党的工作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成立园区专家委员会。

2、支持政策。一是建议将园区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人员经费纳入市财政供给;事业发展经费前三年请求由市财政支农资金每年支持300万元,区财政支持200万元。同时,建议科技三项经费将园区单列,特殊建设项目另行申报;二是建议在统筹市、区土地资源的同时,利用好国务院32号文关于支持建设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精神,积极向上申请土地指标。着力做好640亩天冠科技园、1000亩装备园等用地报批工作;三是统筹市、区各职能部门资源,用足用活各系统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园区建设,发改、国土、规划、财政、交通、农林水、科技等政府职能部门,围绕园区发展,每年向上争取1—2个政策性资金项目落地园区。

(园区工作汇报4) 篇8

在公司管理人员大会结束后,按照公司要求,园区供电所召开了全所员工大会,认真学习张总、郝总讲话精神,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对照讲话找差距,找不足,现将园区所结合学习讲话工作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不足

园区供电所成立已有一年,在公司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在全所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安全生产、营销管理顺利完成了公司交给的任务,员工队伍建设基本稳定。但对照一流标准,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2、3、部分员工履责不到时位,责任心不强,个人素质较低。公司布置工作有时推进缓慢,执行力不强。工作质量、管理标准达不到一流标准所的标准,还存在应付交差现象。

二、解决的措施

1、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将加强员工思想教育,认清当前形势,积极贯彻、宣传、落实各级公司党委、行政文件精神要求,在全所大力宏扬做老实人,办老实事风气,引导员工树立今天我为企业做了什么,而不是企业给了我什么的新风。

2、在全所认真开展责任教育,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技能培训,努力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在所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工作出色的员工进行表扬和奖励,在全所树立能做事、会做事的人不吃亏,会重用的风气。让不做事的风气没有市场。

3、狠抓月周生产计划刚执性,做到生产有计划,严落实;施工现场履行到岗到位,严格监督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加大反违章考核力度。

4、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杜绝园区安全事故发生,园区建设施工范围内线路实行周期巡视制度,坚决遏制安全隐患滋生。

5、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础资料管理。基础资料落实到人,考核到人,杜绝推诿和拖拉现象;同时虚心地多向兄弟所请教学习。为创建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打好坚实基础。

6、全面加强供电所各项管理,严抓安全、生产、营销、服务各项管理工作,各专项工作形成一流常态机制,向标准化供电所门坎迈进。

(园区工作汇报4) 篇9

湖南桂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一、园区建设基本情况

2008年,县工业园以开展“园区工业跨越推进年”活动为契机,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突出基础工作,筑强招商平台,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园区工作获得上级领导及项目业主的好评,被评为全省、全市先进工业园区,被誉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工业园区”。一是大视野谋划,科学布局“一园六区”。我们按照“规划科学、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要求,站在全县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高度,来谋划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特别在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布局工作中,我们从桂阳的实际出发,注重与县城总体规划衔接,高起点、科学编制了以现有省级工业园区为中心,整合了长富、共和、宝山、芙蓉、燕山、舂陵等六个项目区的“一园六区”22平方公里的大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并根据各项目区特点,完成了产业布局,有效推进了产业集聚发展。二是大投入建设,构筑园区交通网络。我们打破常规,创新模式,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及国家重视移民工作的大好时机,把移民资金使用与园区道路建设相结合,先后启动了8条10个标段21.1公里的园区道路建设工程,总投资近4000万元。其中子龙区道路已完工,沙金路已完成路面硬化,子曾路、青兰-大坝-桥市、工业路南延段三条路已铺好碎石垫层,茶红路也接近完成路基,园区道路建设真正做到了时间短、建设快、效果好、花钱少。这几条连接道的接通,将各项目区有效

地连接了起来,构建成大工业园区骨架。三是大力度招商,着力推进引企入园。我们抢抓郴州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政策机遇,建议县委政府出台了《桂阳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工业园区标准厂房暂行规定》,建设标准厂房15000平方米,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争取县委政府支持,全面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个部门负责、一套工作班子、一抓服务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通过优质服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2008年成功引进桂达电子,利合化工、瑞丰饲料、耀鑫钢构、昌泰珠宝、得华矿业、金银花饮料、亿成耐磨等8个项目。年底实施的园区11大工业项目,其中投资过50亿元的一个,过亿元的4个,过2000万元的4个,总投资概算72亿元,预计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创产值200亿元,创税收15亿元以上。目前,11大项目启动面达到100%,已有8个项目开工,3个项目正在做前期工作。项目入园工作方兴未艾,继11大项目,又成功引进新加坡投资2000万元、年产2万吨硝酸锰项目,并于2月14日开工,9万平方米厂房建设项目于2月13日开工。四是小机关大服务,切实加强机关队伍建设。工业园管委会自2008年6月正式成立后,我们从头做起,迅速进入角色,工作上未出现空档,出台了《湖南桂阳工业园区内部管理汇编》,建立了政务公开、挂牌上岗与发达地区接轨的运行机制,全体工作人员假日不休息,一心扑在工地和引项目上,感到很忙但都很充实,树立了工业园的良好形象。工作中,同志们凝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被群众誉为是一个团结、高效的队伍。

二、存在的问题

㈠建设资金不足。2009年,启动的8条道路建设工程、厂房建设、征用土地及引进工业项目所需要的资金达1.5亿元以上,目前,急需资金陆仟万元。

㈡县直有关单位分支机构设置。由于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及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大工业园区骨架形成,但园区规划范围内盲目开发、违规违法建设等现象逐日增多,极大地浪费了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发展成本,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园区工业项目又好又快发展,急需设置国土及规划的分支机构。

㈢工业园区扩规。湖南桂阳工业园区批准规划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在引进项目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科技含量较低,导致精深加工度低、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市场效益差。同时,由于园区规划面积小,导致产业布局混乱,缺乏协作,没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工业布局混乱,一、二、三类工业相互交织,各企业缺乏协作,资源不能共享,干扰严重,影响土地利用,这些因素均不利于园区健康发展。

三、2009年工作思路

围绕县委“二四三”发展战略构想,按照“基础完善、布局合理、服务高效、跨越发展”工作思路,着力实施“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年”活动,坚持园区兴工、工业强县,在引进大项目、建设大企业、培育大产业上实现新突破,乘势而上,再下苦功,实现园区工作上新台阶。

㈠重点推进工业园区规划落实。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湖南桂阳工业园区概念性规划(2008-2030年)的批复>》(桂政函〔2008〕152号),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积极做好工业园扩规申报工作。四月份

以前联系并落实区域环评、可行性研究、矿产资源压覆、地质灾害评估、土地利用节约集约评估等工作,组织相关资料,上报省市有关部门。二是充分利用概念性规划成果做好长富项目区、共和项目区、宝山项目区、芙蓉项目区及燕山项目区的控制性详规。三是严格执行规划。项目落户必须按照产业布局对号入座,同时安排专门力量配合有关部门监督、查处规划范围内违法用地,整治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

㈡重点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一是继续抓好现有在建未完工的园区道路建设,同时启动子曾路B标段延伸段、芙蓉项目区茶红路延伸段、燕山项目区黎家洞路、工业路往北连接珍珠大道延伸段修建工作。二是在已完成园区道路的项目区,逐步做好水、电、讯、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到位工作。三是重点启动长富项目区柏树区域已储备土地的三通一平工作,平整土地200亩以上。四是储备、控制土地1000亩以上,主要抓好长富、共和、芙蓉等三个项目区的土地储备工作。

㈢重点推进工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年”活动,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两件大事。一是认真抓好工业园区十一大工业项目的落户工作。按照《关于工业园区十一大工业项目的安排意见》(桂办发〔2008〕23号)的要求,狠抓项目的洽谈、跟踪、调度和服务。宝山20万吨电解铜、黄沙坪多金属矿、凯迪生物质发电等3个项目争取上半年落地,年内开工建设。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年内争取引进已开工的2万吨硫酸锰等投资过1000万元的工业项目10个以上,确保年内新落户的工业项目达到20个以上,完成市里下

达的外资3000万美元任务,重点突破轻工制造、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新型工业。三是积极宣传“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年”活动。园区专门开设项目推进年活动《简报》、工业园网站、利用《今日桂阳》和电视栏目等传媒推介园区优势,报道项目进度,扩大园区影响,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

㈣重点推进产业转移基地建设。充分把握我县已列为省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县机遇,着力抓好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建设。一是抓好已完工标准厂房的招商工作,引进产业转移项目。二是抓好园区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工作。三是引导民间资本投资购地、园区村组农用地转用入股等多种方式建设标准厂房。

㈤重点推进园区企业优质服务。抢抓全县开展“经济环境优化年”活动机遇,促使服务项目、服务企业的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一是突出抓好新上工业项目的“亲商”服务工作,按照项目代理服务模式,搞清县委、政府下发的文件,安排专门人员为项目落户全程代办手续。二是突出抓好已落户企业的“安商”服务工作。按照“引得进,留得住”的服务理念,定期召开企业主座谈会,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争取重视,力树桂阳形象,同时园区工作人员对重点基础设施、新引进项目、规模企业进行全面安排联系服务。创新园区规模工业企业服务方式,将企业服务与企业党建、工建结合起来,开展全方位服务。

㈥重点推进园区管理体制创新。2009年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争取县委重视,将县直有关职能部门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理顺管理。

上一篇:检委会会议室建设方案下一篇:机械专业实习生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