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专业介绍

2024-08-02

中央财经大学专业介绍(通用6篇)

中央财经大学专业介绍 篇1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hnd3+1项目专业介绍

国际商务会计

Business with Accounting

商务会计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商务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我国及国际会计领域的惯例与规则。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企业,从事日常业务核算与管理工作。具备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运用多种办公软件应用开发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英语听说能力。胜任会计主管及以下岗位群工作需要,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高等应用性会计人才。

国际商务管理

(Business)

商务管理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商务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商务经营管理环境,熟悉国外及我国商务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商务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通过此专业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具备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运用多种办公软件应用开发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现代商务经营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国际金融理财

(Financial Services)

国际理财专业旨在培养学生金融服务行业所需的、有关金融产品和服务知识的特定职业技能;同时使学生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主体在业内所起的作用。培养针对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机构的理财目标提供综合性理财咨询服务的人员。学生毕业后,除从事理财规划师工作外还可以在金融服务行业从事文职、销售、管理等工作。

国际贸易与商务

Global Trade and Business

全球化是生产、服务、劳动力、资产和技术的国际融合,世界上许多公司执行全球战略 计划,调整开发国际商业活动和市场。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原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与实务、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及惯例和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国际贸易业务素质和能力,能熟练掌握运用英语和计算机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中央财经大学专业介绍 篇2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 是“国家建设高水平人学公派研究生项目”46所院校之一和首批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人文社科类院校, 也是承担国家援外项目培训发展中国家政府高级官员的学校。

峥嵘岁月行【历程篇】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央财经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的中央税务学校, 是由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直接创办的一所高等财经院校, 后历经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 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60年来, 中央财经大学秉持“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 秉承“求真求是, 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8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 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和“中国财金黄埔”。

李金华金融62级校友, 铁面审计长。2004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全国政协副主席。

金人庆财政62级校友, 两度荣任亚洲最佳财长, 原财政部部长。

戴相龙财会63级校友,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掌门人, 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天津市市长。

孙志强金融64级校友, 全军财政执掌人,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

王启人金融60级校友, 红色传媒舵手, 原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

龙马担乾坤【发展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学科建设, 人才培育

中央财经大学的一个特色就是务实, 中央财大不是很大, 但是很有名气, 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许多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实干家。——陈至立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中央财经大学承担了学历教育和干部教育的双重使命, 经历了由单科性学院向多科性大学的蜕变, 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为主, 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设有38个本科专业, 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 拥有7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涵盖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政治经济学二级学科和经济信息管理交叉学科等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4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商管理硕士 (MBA) 、公共管理硕士 (MPA) 、会计硕士 (MPAcc) 、法律硕士 (J.M) 等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5个试点项目之——“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精算研究院和首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

截至2009年9月, 学校共有教职工1384人, 其中专任教师883人, 教授157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7.8%;副教授273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9%;具有博士学位者507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7.4%。学校有各类在校生19339人, 其中, 全日制普通本科生7639人, 硕士研究生2640人, 博士研究生473人, 留学生304人, 夜大生l538人, 函授生6745人。

多年来, 我校在全国的本科招生调档线都远远高出当地重点分数线, 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校招生前20强。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京、沪、穗等发达地区, 以党政机关、金融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为主, 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根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发布的排行榜显示:北京地区有16所211大学进入全国211大学就业能力50强, 中央财经大学居于第6位。

2006年和2007年, 学校相继成为教育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学校按照“人文、科学、诚信、创新”相统一的文化素质教育理念, 坚持“以优秀的文化塑造人、以高尚的艺术熏陶人、以科学的精神激励人、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人”的文化素质教育方针, 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

(1) 杜竞强同学赴秘鲁担当APEC文化使者, 与秘鲁外贸部部长合影

(2) 在2005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 我校本科生荣获ICM一等奖

(3) 我校MBA学生刘冰被评为“2008中国十大MBA社会责任领袖”

(4) 我校何京锴和纪若楠荣获第十二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冠军

(5) 我校代表队荣获第十三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一等奖

(6) 我校经济学院蝉联两届首都高校经济学院辩论赛冠军

(7) 社会发展学院学生在中国社会心理学学术年会上喜获佳绩

(8) 我校金烨、杜卓芳同学出席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

师资队伍, 科研成就

长期以来, 中央财经大学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老一代教师中, 著名经济学家和学者陈岱孙、崔敬伯、张伟弢、崔书香、李宝光、刘光第、胡中流、李天民、姜维壮、魏振雄、俞天一、张玉文、王佩真、闻潜、侯荣华、李继熊等先后在校任教, 其中一些老教授仍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在现有中青年骨干教师中, 学校拥有“千人计划”引进人才、长江学者、“跨 (新) 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支持人才”等各类优秀师资。学校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2门, 校级精品课程71门, 先后获得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近年来, 学校着力在全球范围内平台式引进大批海外优秀人才, 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学院领导和学术带头人, 例如,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因、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克莱夫.格兰杰、罗伯特.恩格尔、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等担任学校学术委员、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为学生授课。

作为我国经济学、管理学学科领域的重要科研创新基地, 中央财经大学充分发挥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十五”以来, 学校承担了一百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重大科研课题。学校举办的“诺贝尔获奖者北京论坛中央财经人学分论坛”、“部长论坛”、“大使论坛”、“名人名家讲座”等1000多场学术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全球视野, 多元文化

进入新世纪, 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需求的新形势, 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 先后设立了创业先锋班、中法合作实验班、中澳合作实验班、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实验班、国际金融与公司理财实验班等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快速推进, 学校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特别鼓励并支持广人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到海外访学交流。2006年以来, 我校受中央政府委托, 承担了国家援外项目的培训工作, 先后对来自64个发展中国家数百名政府高级官员进行高水平的培训, 受到了广泛好评。2005年和2007年, 学校先后成为我国接受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项目学校和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截至目前, 学校已与遍及世界五大洲的高校、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近百家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开展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 互派专家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 主办或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或双边学术研讨会, 中央财经大学已成为中外学术和文化交流的重镇。“天天有讲座、周周有名人、月月有大家”的浓厚学术氛围, 异彩纷呈的讲座已经成为中财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志当存高远【展望篇】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为了扩展办学空间, 近年来, 学校加快了校园建设的步伐。学校现有两个校区, 学院南路校区占地208亩, 沙河校区占地1180余亩, 规划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篇3

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北京名气很大的一所大学,号称“小北大”。经济学类专业很利害。

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又是一对“冤家”,都在北京,又都是经济专业比较强的院校,这点用“顾名思义”的方法也能看出来。

其实两个高校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对外经贸比较看重时间,中财比较讲究学术。在中财,学习氛围比较浓,学业压力也比较大,大家都在学习;对外经贸的学生则参加各类商业竞赛比较多,学术也很职业化很强势。另外,对外经贸在市区,中财大一在郊区,这点上对外经贸有优势。

论名气,对外经贸出名早,早期得到了很多荣誉,使得学校曾经名噪一时,号称“小北大”。中财则为财政部直属大学,毕业生在财政部“霸占”多年,有很多届财政部部长来自中财,现在被人称为是中国财经的黄埔军校。所以名气这点,二者在伯仲之间。

论专业,中财是中央重点扶植的学校,这点从中财的来头上就可见一斑。中财最早是国家有建设一个专业的金融学院的需求才建设的,是把北大与清华的金融系统分离出来合并办成的学校,底蕴可见一斑。而且当今最火的金融专业会计,中财具有压倒性优势。对外经贸在国际贸易上表现不错,同样极具竞争力。

论发展轨迹,这是选学校最重要的参考因素。中财目前是国家重点扶持高校,每年在各个方面国家特别是财政部给予中财的帮助对外经贸不能比的。而且中财学生踏实,在国家高层工作多。这给了你无以伦比的同学资源。专业上,中财始终以金融、会计、保险为三大龙头,商学院、管工院也厚积薄发。对外经贸则好汉不提当年勇,其国贸专业不如以前吃香,不过依然是强势专业,金融、会计等专业也非常不错。展望未来,国企的发展依然迅猛,这点上应该比外企有一定优势,所以长期来讲,比较看好中财的校友体系和后期发展。因此中财占有一定优势。

不过,中财对英语的要求较低,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英语系要求过六级外,其余专业都是只要求过四级。还有中财录取是不需口语成绩的。所以如果你注重英语发展的话,还是去对外经贸比较合适。对外经贸开设的英语课程极其详细,而中财只开设基础课及专业英语(国经贸、英语除外)。对外经贸需要英语口试成绩,但不是学校面试,你在本省考就可以了。英语成绩较好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论就业,中财的学子活跃在各个领域。因为中央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在国有部门就业优势得天独厚。对外经贸风气比较外向,但也有很多人去银行和大国企,此外,更有为数不少的毕业生选择了外企。不过这也要看个人兴趣。如果你喜欢学术,又愿意跟着党走,报中央财经;如果你喜欢高工资和紧张的职业生活,则去外经贸。

广东财经大学各个专业介绍 篇4

一、学院简介

工商管理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83年的企业管理系。现有教职员工69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0人,博士26人;学生2394人,其中本科生2342人,研究生52人。设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4个本科专业,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企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市场营销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广东省名牌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零售学》和《物流学》是广东省精品课程,沃尔玛-好又多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是广东省示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08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8项,在《管理世界》、《管理科学》、《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420余篇;出版著作35部;有3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一部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全国、全省科技作品、创业计划、物流设计、文艺体育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近5年来,共100多人次获国家级奖励,270多人次获省级奖励,学生总体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99%以上,涌现出相当一批知名企业的创始人和高层管理人才。

学院为品学兼优的学子提供“北潢管理奖学金”和“宝供物流奖学金”的资助。

在全院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争取未来10年把学院建设成为华南地区知名应用型、开放式的工商管理学院,并成为广东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管理咨询及学术研究基地之一。

二、专业介绍

工商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富有创业精神,具有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水平,掌握现代工商企业管理方法和技能,能够在工业生产、商业流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领域承担专业管理活动,有综合能力和一定教学科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企业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经济法、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就业方向:各种类型的生产型企业、流通型企业、零售企业等,咨询管理公司,或政府机构,教育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

市场营销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在各类工商企业、现代服务业从事市场研究、产品与市场开发、销售管理、营销策划、客户开发与管理、国际市场开拓等工作,具有市场营销管理决策能力,勇于开拓、创新的德才兼备的中高级管理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企业管理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分销渠道管理、市场营销调研、消费者行为学、服务市场营销、整合营销传播、零售学、新产品开发与管理、全球市场营销、广告策划与管理、销售管理、企业行为模拟、市场营销专业综合实验、创业学等。

就业方向:各种类型的生产型企业、流通型企业、零售企业;银行(客户开发与管理)、咨询管理公司、广告公司;政府机构、教育事业单位、其他非营利组织;自主创业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劳动法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中介服务”、“员工关系协调”等方面工作的才能,具有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水平,具有较好的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力,能在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工作的中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企业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劳动经济学、员工素质测评、劳动法学、员工心理帮助、ERP软件、招聘管理、培训管理、管理沟通、社会保险及企业福利、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学、领导学等。

就业方向:政府和教育事业单位,各种类型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企业咨询管理公司,中介服务公司,自主创业等。

物流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动态、最新物流概念和理论、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运作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在物流业及各类工商企业、跨国公司从事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相关的工作,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企业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物流学、仓储管理、采购管理、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运筹学、电子商务等。

就业方向: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生产型企业、商贸流通型企业等,咨询管理公司,或政府机构,教育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

法学院

一、院系简介

首批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广东商学院法学院于1993年成立并于当年开始招生,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广东省高校全日制本科在校生人数和专职教师人数最多的法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4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38人,有博士学位教师40人。法学院设立法学、治安学两个专业,开展法学本科、法学双学位、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含在职法律硕士、全日制法律硕士和法律硕士[法学])教育,目前在校本科学生2082人,在校研究生380人。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是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2011年获得广东商学院法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12年获广东省法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11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现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法学理论、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国际法七个硕士研究生授权点和法律硕士专业(J.M)授权点。法学专业是广东省高校首个法学名牌专业(2002年),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省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首批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2年)。广东商学院法学院在全省法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落实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起,法学院开设“卓越司法法务人才”和“卓越企业法务人才”两个实验班,实验班将聘请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和企业法务人员承担法律实务课程教学。

法学院的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获得社会各界好评,毕业生中考入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在内的公、检、法的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5%,考入其他政府部门约占总数的24%,攻读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的有20%,其余的进入了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部分从事专职律师。

二、专业介绍

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需要,系统地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法学专业基本实践技能,熟悉我国主要法律、法规和党的有关法律政策,能够在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立法、司法和法律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法学理论、经济法学、国际法学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商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私法、合同法、金融法、婚姻家庭法学、律师与公证制度、法律英语、司法文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进入公、检、法、司机关及海关、工商、税务等国家机关,少量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及银行、保险等大型企业单位从事法律服务工作,有少量毕业生从事专职律师工作,近两年就业率为98%左右。

治安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治安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与知识,熟悉我国治安管理法规、政策,能够在国家治安管理部门及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治安管理工作和保卫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治安学、公安学基础理论、公安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务员制度、侦查学、犯罪学、社会学、司法鉴定学、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保卫学、刑事物证技术、户政学、现代安全防范技术、警体技能、法医学、道路交通管理学、公文写作等。

就业方向:部分成为公安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公务员,部分进入大型企事业单位保卫部门、政府社区管理部门等,近两年就业率为98%左右,伴随公安院校招生办学政策调整的落实和社会需求的扩大,治安学专业毕业生具有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

本专业招生要求:男身高1.70米及以上、女身高1.60米及以上,裸眼视力4.8以上,无色盲(弱),肝功能正常。

会计学院

一、院系简介

广东商学院会计学院(原财务会计系)设立于1983年,是广东商学院设立最早的教学单位之一,现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审计学(注册会计师)四个专业。会计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会计学科为广东商学院重点学科,具有会计学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授予权。会计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467人,研究生52人。

会计学院目前拥有一支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科学合理、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较强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工59人,其中专业教师49人。教师队伍中教授16人,副教授20人,讲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在读博士1人;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1人,南粤优秀教师4人,入选“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8人,先后有多名教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美国、台湾等国内外名校访学。教学管理队伍中有广东省优秀辅导员标兵1人,广东省学生工作先进个人1人。近五年来,会计学院教师承担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0项,厅(局)级科研课题30余项;在《会计研究》、《金融研究》、《财政研究》、《统计研究》等权威期刊和其他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600余篇,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1部。

会计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已形成“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电算化模拟实验,校内企业仿真综合实习,校外实地实习”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拥有校外实习基地二十个。专业实验教学使用的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在近三十年的办学实践中,会计学院形成了“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达99.70%以上。

二、专业介绍

会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金融理财等相关知识,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会计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初级财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ERP仿真模拟实习、校外实践基地实习。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会计学硕士,会计学专业硕士(MPAcc),工商管理硕士(MBA)。

学生就业情况: 2010年就业率100%,2011年就业率99.2%,2012年就业率99.2%。

学生就业方向: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与投资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咨询公司、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财务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操作、财务管理和审计等工作。

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金融理财等相关知识,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金融理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会计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法、宏观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或金融机构管理)、投资学、跨国公司财务、项目评估、资本市场运作、财务电算化模拟实习、财务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ERP仿真模拟实习、校外实践基地实习。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会计学硕士,会计学专业硕士(MPAcc),工商管理硕士(MBA),金融学硕士。

学生就业情况: 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就业率100%,2012年就业率99.2%。

学生就业方向:适用于大中型工商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各类投资基金和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财务会计、投资分析和经济管理工作。

审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审计和金融理财等相关知识,能在社会中介机构从事审计、资产评估工作及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审计、会计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会计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法、宏观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初级财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基础、注册会计师审计、计算机审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准则、会计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ERP仿真模拟实习、校外实践基地实习。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会计学硕士,会计学专业硕士(MPAcc),工商管理硕士(MBA),审计学硕士,审计学专业硕士(MAud)。

学生就业情况: 2010年就业率96.9%,2011年就业率100%,2012年就业率98.4%。

学生就业方向:适用于各工商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国家税务机关、金融部门、学校、科研单位的审计工作和会计实务工作。

审计学(注册会计师)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审计理论基础知识,熟悉会计与审计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审计准则与规范,系统掌握审计的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国内外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发展动态,有较强的调查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履行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和承担大中型项目审计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会计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法、宏观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审计学、初级财务会计学、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计算机审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准则、会计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ERP仿真模拟实习、校外实践基地实习。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会计学硕士,会计学专业硕士(MPAcc),工商管理硕士(MBA),审计学硕士,审计学专业硕士(MAud)。

学生就业方向:适用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本专业注重审计职业技术训练和会计职业技术训练。

经济贸易学院

一、院系简介

经济贸易学院是广东商学院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的学院之一,在全国同类院系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67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8人,副教授24人,教师中取得博士学位的36人,在读博士8人,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23人,教授占教师比例为27%,副教授占36%,博士占54%,学院有4个本科专业和6个硕士点。在校学生2505人,其中本科生2397人,研究生108人。

我院现有经济学系、国际贸易系、经济统计系和国际商务系等四个系;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是依托我院科研力量建成的广东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了跨国经营研究中心、中国产业研究中心、粤韩经济研究中心、统计与运筹科学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机构;应用经济学批准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和西方经济学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有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保险硕士等六个硕士点。我院自2001年以来,共获得各类各级课题193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54项,地(市)厅级以上项目42余项,到位科研经费981余万元。公开出版学术专著36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统计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25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2005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

我院以培养既具有创造、创新和创业基因又具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双语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特色并成就显著。国际贸易专业系广东省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国际贸易获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际商务为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非常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和能力,鼓励并扶持学生参加不同种类的国家级、省级等各级赛事,学生有多人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大赛的奖项。2011年学院团委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是学校首个获此殊荣的基层团委。近年来,我院四个本科专业招生一直是热门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前茅;硕士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为100%,就业层次高,就业质量好,每年均有优秀的毕业生考取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二、专业介绍

经济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面广,具有向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能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教育部门和研究机构从事经济与管理相关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初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学说史、西方经济学流派、经济预测与决策、制度经济学等。其中初级宏、微观经济学(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中级微观经济学(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中级宏观经济学(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财务会计等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行业调研、企业见习、品牌竞赛活动、ERP和企业仿真实习等)、校外实习(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计量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实验经济学等。

就业情况:2010年、2011年、2012年就业率都是100%。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大型公司、新闻与出版机构、大专院校、经济研究机构、经济咨询及各种经济服务部门从事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综合管理等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运用技术和定量分析手段,熟悉WTO国际贸易规则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背景、专业英语娴熟的外经贸和外语相融合的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外经贸函电英语、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商法、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行业调研、企业见习、品牌竞赛活动如模拟广交会和广交会等)、校外实习(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国际商务谈判等。

就业情况:2010年就业率99.57%,2011年就业率100%,2012年就业率100%。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政府部门、外资公司、对外贸易公司、各类金融机构及工商企业从事外贸、外资管理和具体业务工作。

国际商务专业

培养目标:以经济、管理和法学学科为平台,立足广东省,面向华南地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经济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掌握国际商务理论和实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法律法规,具有应用外语、数理分析和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及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等领域的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

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概论、国际市场营销、外经贸函电英语(以上课程为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国际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计量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行业调研、企业见习、品牌竞赛活动如国际商务谈判大赛等)、校外实习(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计量经济学、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谈判等。

就业情况:2010年、2011年、2012年就业率均为100%。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跨国公司、各类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驻外机构从事企业跨国经营、企业海外上市等相关工作,也可从事国际贸易工作。

经济统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经济学与数学基础,掌握经济统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具有定量分析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时间序列、实验设计、程序设计、统计软件、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投入产出分析、经济预测与决策、国民经济统计、市场调查、利息理论、风险理论、保险学、风险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行业调研、企业见习等)、校外实习(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数据分析技术与SAS、数据处理技术与SPSS、统计质量管理等。

就业情况:2010年、2011年、2012年就业率均为100%。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公司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资料(信息)搜集与整理、预测与计划工作;在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风险与评估等工作;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信息学院

一、院系简介

信息学院于2000年由信息管理系、计算中心等单位合并而成。全院现有教职工79人,专任教师6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5人、博士28人、在读博士13人,12位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信息学院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软件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于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于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665人,硕士研究生5人,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3708名。

信息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坚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其在经济、管理、商贸等领域的应用为特色”的学科发展思路。2008年以来,承担或完成一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部省级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5部、教材5部。软件著作权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有80余篇学术论文被SCI、EI、ISTP等收录。

信息学院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注重教学研究与改革,大力提升专业建设的水平与质量。近年来,“电子商务物流”获得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电子商务专业”获省级特色专业,并获得7项省级以及多项校级教研项目,获得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获国家级奖励17项、省级奖励54项,其中获第六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2012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09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先进班集体”等荣誉。

信息学院坚持“重责任、讲团结、谋发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工作理念。本着这一工作理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把学院建成在国内财经类院校中声誉好、质量高、特色鲜明的信息学院。

二、专业介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系统管理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能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科研部门从事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工作,并以此解决管理和评价问题,帮助社会经济组织提高现代化管理效率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运筹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金融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实践、仿真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行业调研、毕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

学生就业情况:2003、2004、2006、2007届毕业学生就业率均为100%。2002届为97%、2005、2008届为99%,2009届为99.14%,2010届为100%,2011届为100%,2012届为100%。

学生就业方向:在国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银行、证劵、保险、电信、管理咨询公司、IT行业从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以及管理咨询与服务等工作;在科研院所、教育系统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地、扎实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及技术,具有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分析、设计、维护和管理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能在科研部门、学校、政府部门、企业和金融服务部门等各行业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设计、管理与维护、软件系统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字与模拟电路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设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专业方向:计算机金融、网络工程、多媒体技术。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社会调查、行业调研、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实验、数字与模拟电路实验、微机接口技术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践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攻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

学生就业情况:2005年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07%,2006、2007、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95.77%,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100%,2012级毕业生就业率99.13%。

学生就业方向:IT行业软硬件开发和系统维护;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维护;在政府机关、银行、证券、保险、电信等行业从事计算机管理、数据处理和维护工作;在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电子商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网络贸易、网络营销的理论与知识;掌握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和评价的技术;了解进行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能够从事电子商务技术、运作与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网络经济学、网络营销学、网络金融、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移动商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与实践、信息安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电子商务综合实践、实战网络营销、网上创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社会调查、行业调研、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字与模拟电路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开发、ERP仿真实习。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与贸易、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硕士。

学生就业情况:2006届、2007届、2008届、2009届、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9%,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学生就业方向:在国家政府机关从事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管理和维护工作,在物流、证券、广告、银行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系统的建立、管理和维护工作。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统一建模语言及建模工具、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技术、软件构件与中间件技术、计算机网络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社会调查、行业调研、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实验、数字与模拟电路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软件测试、应用软件系统综合设计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攻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硕士。

学生就业方向:IT行业软件开发和系统维护;在政府机关、银行、证券、保险、电信等行业从事计算机管理和软件设计工作;在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学生就业情况: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100%,2009届为96.91%,2010届为100%,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金融学院

一、院系简介

金融学院的前身是1988年建立的投资经济系,设有投资经济专业,1998年增设货币银行学专业。1999年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本科专业调整的精神,将投资经济和货币银行学合并为金融学专业,改名为金融学系。2003年更名为金融学院并获得金融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广东商学院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获金融硕士、保险硕士授予权。目前,金融学院下设有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和投资学四个本科专业,其中金融学专业设有国际金融专业方向。2005年金融学专业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6年《货币银行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1年《国际金融》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金融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群教学团队是校级教学团队,拟创办金融学(CFA方向)金融创新试验区。

金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4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3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广东省“千百十”培养对象4人,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广东省理财规划师专家组成员4人。2009年以来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40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16 篇;出版学术专著26部,规划教材7部;承担各类横向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等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可支配科研经费共计800多万元。

金融学院学生就业率在广东省各高校位居前列,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分布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各类投资基金及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目前金融学院在校本科生2324人,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21届4780多人,其中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商业银行分支行行长及其他金融机构骨干力量。2006届金融学(金融工程方向)毕业生赵伟和王宇雯在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特等奖后,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为金融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二、专业介绍

金融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宽厚的经济理论知识、扎实的金融学专业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工作的应用型金融管理人才,以及能在相关部门从事教学工作及研发咨询的金融专业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金融学

主要课程:金融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公司金融、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学、保险学原理、金融工程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证券投资学、银行会计、金融计量学、金融市场营销、金融风险管理、国际结算、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沙盘推演与企业行为模拟、企业见习、ERP仿真综合实习、专业实习、创新与实践、毕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金融学综合实验、ERP软件、金融分析软件。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读研、出国学习。

学生就业情况:近三年总体就业率达到99.8%,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生就业方向: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咨询机构、财务公司、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工商企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高等学校等。

金融学(国际金融)专业

培养目标:国际金融方向旨在培养学生从事外汇交易、国际结算、国际银行业务、企业投融资以及国际企业金融管理等涉外业务的工作能力,为银行、证券等中外金融结构和跨国企业输送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金融学

主干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财政学、财务管理、会计学、统计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国际银行业务、金融学专业综合实验、国际金融法、国际金融管理、外汇交易、国际结算、国际金融函电、金融风险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行业调研、创新实践、毕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共享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广东重点实验室“ERP实验室”模拟实习公共平台以外,金融学院还建有“金融创新实验室”。

学生就业方向:中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投资咨询机构、财务公司、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跨国企业、政府经济及金融管理、高等学校等。

金融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金融理论基础扎实、系统掌握现代金融数理分析方法与信息技术,能熟练运用金融工程方法进行金融产品开发设计,能够胜任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的数理分析型、市场营销型、实践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应用经济学

主要课程:金融工程学、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计量学、金融经济学(双语)、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分析软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行业调研、创新实践、毕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金融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课。

学生就业方向: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咨询机构、财务公司、工商企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高等学校等。

投资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深厚的经济理论基础、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掌握投资分析的工具和技巧,具备资金营运管理理论知识和投资方案设计技能,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投资理财部门工作的应用型金融管理人才,以及能在相关部门从事教学工作及研发咨询的金融专业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应用经济学

主要课程: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学、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营销、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投资基金管理、理财学原理、公司理财、综合理财规划、理财产品开发与设计、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保险学、投资决策经济分析、房地产金融与投资、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ERP财务管理系统、企业行为模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校内仿真综合实习和校外实地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证券投资分析、综合理财规划、理财产品开发与设计、投资学、投资决策经济分析、金融工程学。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学生毕业后可继续在国内或国外攻读投资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学生就业情况:近几年就业率均超过95%。

学生就业方向: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咨询机构、财务公司、工商企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中高等学校等。

保险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保险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适应21世纪金融保险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需要,能在金融保险行业和其他社会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金融学

主要课程:保险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保险市场营销、保险经营管理、保险精算、投资学、金融工程学、公司金融、社会保险、再保险、海上保险、责任保险、利息理论、风险管理、保险法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保险学专业在香港富通保险公司建有实习基地,每年暑假选派部分优秀学生进行实习与培训,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等国内多家保险机构长期保持校企合作,开展了包括学生实习在内的多种交流。

学生就业情况:由于广东省在全国保险实务界的领先地位,本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毕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包括:一是到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从事保险经营、保险营销等相关业务;二是到政府机关、社会保障部门从事保险监督与管理或社会保障服务的相关工作;三是到其他金融机构或大中型企业从事保险或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业务。2010届、2011届本科生就业率均为100%。

财政税务学院

一、院系简介

财政税务学院成立于1986年,前身分别为财税系、税务系、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08年为现名。财政税务学院现拥有财政学、税收学、资产评估三个专业和注册税务师专业方向。财政学专业(含税收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学院设有财政系、税务系、资产评估系、财税管理信息化实验室,设有办公室和辅导员办公室等行政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24人;聘请25位校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目前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共1545人。

财政税务学院一直以来紧密依托财税部门等社会资源坚持开放式办学,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既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在教学中,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强调和突出实践教学,依托学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实验教学、校外实践、校内仿真综合毕业实习、校外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拥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2个,其中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校级实践教学示范基地1个、校外教师实践基地1个,参与学校与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共建的广东商学院税务干部进修学院工作。

财政税务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财政学学科为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公共财政研究创新平台,设有与省国地税共建的广东纳税服务研究中心、与财税部门及企业共建的财税信息化研究中心、政府采购研究中心、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主编出版《政府采购研究》、《纳税服务研究》。2009年以来,发表论文192篇,出版著作5部,教材7部。承担科研、教研项目近70余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17项。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4次,举办学术报告会近30余场。

财政税务学院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学生就业率高,近三年均为100%,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集中在财政、税务等国家机关单位;学生申请入党率为90%以上;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2009年以来共承担科研等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14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级以上奖20余项。截止至2012年,共向社会输送了24届4200多名毕业生,涌现出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卫士、国家二级英模、多名国家级及省级税收征管能手、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以及部分知名企业家。

二、专业介绍

财政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以财政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基础,突出税收理论与税务实际操作、突出财务会计等业务技能教育;培养具有宏观视野、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扎实、熟悉国家财税法规政策,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财政学、政府预算管理、西方财政学、财政支出管理、政府采购学、税收概论、税法(I、II)、税收管理、国际税收、纳税检查、税收筹划、税收会计、税务代理实务、财政信息系统实务、税收管理信息化、财政学专业综合实验、财政投融资、地方财政学、港澳台税制、公债经济学、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概论、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国财税史、财务会计学(初、中、高级)、财务管理学、金融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社会调查、行业调查、专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包括校内仿真综合实习和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本专业设有财政信息系统实务、税收管理信息化、财政学专业综合实验、ERP软件(I、II)、企业行为模拟等实验课程,主要围绕财政管理、税收管理、财务会计的基本业务流程及相关信息系统开展专业实验教学。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一是学术型继续深造,可继续在国内或出国深造,攻读硕士学位;二是专业能力继续深造,参加中国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提高专业能力。

学生就业情况:近几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主要就业行业为财政、税务、海关、金融、公安边检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

学生就业方向:一是在财政、税务、海关、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二是在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金融等领域从事相关业务和管理工作;三是在教学与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税收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税务专业人才的需要,以税收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基础,突出税务实务、财务会计和财税信息化的能力,培养具有宏观视野、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扎实、精通国家财税法规政策和企业财务会计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税务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税收概论、税法(I、II)、税收管理、国际税收、纳税检查、税收筹划、税收会计、财政学、西方财政学、政府预算管理、税务代理实务、税收管理信息化、财政信息系统实务、税务专业综合实验、税收财务电算化、企业行为模拟、财政投融资、财政支出管理、地方财政学、港澳台税制、公债经济学、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概论、政府采购学、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国财税史、财务会计学(初、中、高级)、财务管理学、金融学、行政管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社会调查、行业调查、专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包括校内仿真综合实习和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本专业设有税收管理信息化、税收财务电算化、ERP软件、企业行为模拟、税收学专业综合实验等实验课程,主要围绕税收管理、财务会计的基本业务流程及相关信息系统开展专业实验教学。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一是学术型继续深造,可继续在国内或出国深造,攻读硕士学位;二是专业能力继续深造,参加中国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提高专业能力。

学生就业情况:学生就业率高,近三年均为100%,主要就业行业为税务、海关、金融、公安边检、注册税务师(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

学生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就业主要方向为税务部门(各级国税局、地税局)、财政部门、税务事务所、金融、会计事务所等政府及企事业单位。

税收学(注册税务师)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税务专业人才的需要,以税收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基础,突出税务实务、财务会计和财税信息化,培养具有宏观视野,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扎实,精通国家财税法规政策、财务管理、税务管理与代理、税收筹划和企业财务会计实务,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税收概论、税法(I、II)、税收管理、国际税收、纳税检查、税收筹划、税收相关法律、税收会计、财务会计学(初、中、高级)、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财政学、税务代理实务、税收管理信息化、税务专业综合实验、税收财务电算化、ERP软件、企业行为模拟、港澳台税制、资产评估、审计学、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概论、政府采购学、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国财税史、金融学、行政管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社会调查、行业调查、专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包括校内仿真综合实习和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本专业设有税收管理信息化、税收财务电算化、企业行为模拟、税务专业综合实验等实验课程,主要围绕税收管理、财务会计的基本业务流程及相关信息系统开展专业实验教学。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一是学术型继续深造,可继续在国内或出国深造,攻读硕士学位;二是专业能力继续深造,参加中国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提高专业能力。

学生就业情况:税收学专业学生就业率高,近三年均为100%,主要就业行业为税务、海关、金融、公安边检、注册税务师(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

学生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就业主要方向为税务部门(各级国税局、地税局)、财政部门、税务事务所、金融、会计事务所等政府及企事业单位。

资产评估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以资产评估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基础,突出房地产评估与实际操作、突出财务会计等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宏观视野、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扎实、熟悉国家资产评估法规政策与评估方法,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管理学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财政学、税法、货币银行学、国有资产管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统计学、投资学、资产评估学、机电设备评估、建筑工程评估、无形资产评估、房地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资本运营、税收筹划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社会调查、行业调查、专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包括校内仿真综合实习和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本专业设有资产评估课程实验、房地产案例评估等实验课程。主要围绕资产评估的方法与业务流程开展专业实验教学。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一是学生可继续在国内或出国深造,攻读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硕士学位;二是专业能力继续深造,考取资产评估师,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学生就业情况:国内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迅猛,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

学生就业方向:在国有资产管理、财政、税务、工程建设管理、土地管理等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以及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和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资产管理、资产评估实务及相关工作。

公共管理学院

一、学院简介

公共管理学院于2008年3月成立,是在原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目前,学院拥有六个本科专业,教职工40人,本科生1093人。其中有受国务院表彰并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有留学海外的“海归”派,有从全国各地引进的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高水平人才,还聘请了10多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和省直厅局级领导为客座教授。近几年来,学院教师科研成果丰硕,承担国家级项目7项,承担厅局级以上项目共26项,到位科研经费90余万元;教师发表科研、教研论文400(480)余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权威期刊上的论文共100余篇。

公共管理学院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尤其是紧密联系珠三角实际设置培养计划。公共管理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率高,2010、2011、2012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为100%,公共管理学院毕业生良好的适应能力,深受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欢迎。

行政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主要面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培养具有本科学历,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适应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政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活动统筹、策划能力、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述能力和社会人际关系沟通、协调能力的复合型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管理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行政管理学、领导科学、管理心理学、公共政策、社会学、政治学、管理文秘、管理沟通、市政学、组织行为学、行政法学、公共经济学、行政伦理、国家公务员制度、电子政务、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数理概论与统计、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信息系统、西方行政学说、行政案例分析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攻读行政管理硕士。

学生就业情况:2010、2011、2012连续三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学生就业方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政管理人员;科研和教学部门的科研与教研人员。

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管理的迫切需要,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城市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政府部门、城市环境管理部门、城市文化管理部门、城市市容和卫生管理部门、城市公用事业单位及城市社区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重技能的统一,强化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力求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公文处理能力与组织协调的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管理学

主要课程: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经济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学、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社会学、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概论、管理定量分析、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档案管理、管理文秘、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等。

就业方向: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房地产政策研究部门,城镇社区等基层部门,房地产公司及其中介,社会各种管理咨询服务部门,大专院校及研究机构。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分支,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具有较强实践性、操作性的应用型专业。培养面向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具有宏观视野、富有创新精神,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专业知识及本学科的发展动态,熟悉国内外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和法规,具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工作潜能的专业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管理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社会学概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公共管理学、公共财政学、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学、社会政策、劳动关系学、人口学、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社会福利与社会经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薪酬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专业统计与信息系统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攻读公共管理硕士。

就业方向:各级政府社会保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社区等基层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银行、基金管理公司,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社会各种管理咨询服务部门,大专院校及研究机构。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础理论与方法,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熟悉文化法规及政策,具备较强规划、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管理学

主要课程:文化学、中国文化史、文化市场调查方法、文化经济学、文化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统计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概论、公共部门公共关系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艺术基础、美学概论、西方文化概要、民俗学、宗教文化概论、广告学、文化项目策划实务、岭南文化地理、出版管理学、文博基础、影视产业概论、文化旅游概论、动漫与数字产业概论、管理文秘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攻读公共管理硕士、产业经济学硕士。

就业情况:2010、2011、2012连续三届毕业生就业率100%。

就业方向:文化产业部门如影视产业、音像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动漫与数字产业、网络游戏、艺术品市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文化旅游、会展、广告传播等相关部门,也包括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以及文化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也可到其他类企业从事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土地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土地利用规划、不动产估价、不动产测量、建筑制图、地籍管理、房地产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等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国家土地法规和土地政策,能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专业技能,在土地管理、不动产评估、土地规划、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经营等行业部门从事专业工作的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管理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土地法学、地图与遥感、普通测量学、土地测量与制图、地籍管理学、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房地产经纪实务;不动产估价、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金融与投资、房地产项目管理、房地产营销与策划、投资项目评估、财务管理、物业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综合实习(包括土地调查、地籍测量、空间数据管理、土地规划、不动产评估等)、专业综合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地图与遥感、普通测量学、土地测量与制图、地籍管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不动产估价、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经纪实务、建筑制图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毕业生中已有3人考取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就业方向:各级政府国土、城建、经营与管理部门及政策研究机构、城市规划部门;房地产咨询与评估机构、房地产公司、银行等投资与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和不动产管理等企事业单位。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系统学习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房地产营销、房地产评估、建筑学、城市规划和物业管理等基础知识,接受房地产开发、营销、评估和物业管理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房地产投资开发、房地产营销与管理、房地产估价及其他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房地产相关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项目开发、市场研究、战略策划、产品研发、项目融资、项目评估、建设管理、营销推广、企业管理及物业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营销策划、房地产金融与投资、房地产测量与制图、房地产信息系统、房地产政策与法规、城市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城市规划原理、房地产开发、财务管理、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制图、不动产估价、投资项目评估、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物业管理、建筑CAD、房地产经纪实务、房地产经营管理专题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CAD、建筑项目评估、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等课程实验(上机)教学、房地产专业实训、社会调查与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就业方向:在房地产行政管理机关、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公司、银行、投资咨询公司、房地产估价师事务所和中介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房地产相关的工作。

地理与旅游学院

一、学院简介

地理与旅游学院是在1986成立的烹饪工程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院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持续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学院开设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五个本科专业。经过多年建设,现在已成为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旅游管理学科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旅游管理专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商学院特色专业。旅游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1人,拥有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博士2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校级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我院的旅游管理学科2006年获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省级重点扶持学科。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14项,获省级以上奖励的5项。此外还承担多项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委托的旅游规划、旅游策划等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以及地方政府和多项企事业单位等委托的地理学横向科研项目,近年到位科研经费420余万元。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年达到100%。目前在读本科生、研究生1300余人,是国内旅游院校中本科专业最齐全,规模较大,办学历史较长,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地理与旅游院系。

二、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秉承科学教育、素质教育、体验教育的基本理念,重视“素养、知识、方法、能力、技能”的协同发展,强调“博且专精”,培养富有现代职业素养与创新精神,掌握经济管理与旅游休闲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方法,具备良好语言沟通能力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胜任旅游休闲业及现代服务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中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管理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管理学、营销学、服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学;旅游与休闲导论、旅游消费行为、旅游经济学、旅游调研统计、旅游政策法规、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规划策划、旅游业投融资、旅游项目管理、跨国旅游企业管理、景区点经营管理、住宿业经营管理、餐饮经营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业务、旅游战略管理、旅游业成本控制、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专业英语、旅游英语口语、第二外语(日语)等。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或全英教学。依托位于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广东省级重点学科与省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学科与旅游管理专业,不定期组织优秀学生进行国际性交流活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见习、服务实习、管理实习,社会调研、行业调研、企业调研,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导游实训、高尔夫实训等。

主要专业实验:管理信息系统模拟、人力资源管理模拟、酒店管理模拟、旅行社模拟、旅游统计分析、旅游规划设计软件应用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本校或外校工商管理及旅游管理乃至跨学科的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出国深造修读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

学生就业情况:现代旅游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学校老牌特色专业,师资雄厚;学生可以复合发展,辅修其他管理类专业,以及修读第二学位;本专业学生视野开阔,就业选择面宽广,多年就业率均为100%,名列学校各专业前列。

学生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品牌旅行社、大型旅游集团公司、国际品牌酒店、酒店管理公司、大型旅游景区、旅游规划策划公司、旅游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旅游教育部门,以及金融证券、商业外贸、房地产物业、文化传播等现代服务行业就职。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广东珠三角地区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成功在境外、国外发展。

就业单位要求:学生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女生身高160厘米以上,男生身高170厘米以上。

酒店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星级酒店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和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领导艺术、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熟悉现代星级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在高星级酒店、高级住宿业机构、高级餐饮业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等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及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酒店前台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酒店商务英语、酒店公关礼仪、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物业管理、会议与宴会管理、酒店主题活动策划、跨国旅游企业管理、专业实习实践、专业论坛等。部分课程双语教学或全英教学。依托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旅游管理学科,将不定期组织优秀学生进行国际性交流活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酒店岗位职能的服务与管理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酒店管理信息化软件实验、酒店服务管理综合实验。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管理学、经济学和旅游管理学科方向的研究生。

学生就业情况及就业方向:涉外高星级酒店、大型旅游企业、酒店管理公司、旅游管理企业、旅游策划公司、各级政府的接待管理机构、旅游院校、旅游科研机构等。毕业学生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经济最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有的成功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泰国、香港、澳门等国家或地区发展。学生毕业后也可以继续攻读本院的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就业单位要求:学生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女生身高160厘米以上,男生身高170厘米以上。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扎实的会展业管理理论基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突出、具有良好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公关协调能力、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会展业中高层管理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概论、会展概论、会展战略管理、会展产业经济、会展项目管理、会展营销原理与实务、会展策划、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会议策划与管理、场馆管理与现场服务、会展礼仪、会展政策与法规、参展商管理、会展人力资源管理、会展企业管理、会展客户关系管理、会展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广交会。

就业情况及就业方向:会展管理机构、会展行业协会、会展策划公司和展览公司、会展服务企业、各类参展企业、高等院校等。学生毕业后可以继续攻读本院旅游管理(会展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开展科学研究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防灾减灾与灾害应急管理,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自然灾害防灾与减灾、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及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主要课程: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水文与水资源、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自然资源学、遥感概论、环境科学概论、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自然灾害学、灾害与保险、灾害应急管理等;野外实习课程含粤北自然地理课程实习,江西庐山专业综合实习,南京、苏州、上海、宁波和杭州华东五市学科综合实习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粤北自然地理课程实习、江西庐山专业综合实习、华东五市学科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地质学、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水文与水资源、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等自然地理观测与实验,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制图等课程约80余个专业实验。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本专业的前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6届397位毕业生中已有40余人考取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985”重点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等“211”重点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或出国攻读研究生。

学生就业情况:本专业的前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6届397位毕业生全部顺利就业,就业率100%。

就业方向: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建设、国土开发、减灾防灾与灾害应急管理等各级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相关的土地与房地产开发、资源开发、发展策划、研究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能在政府决策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环境开发、保护与规划,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地理学、城市规划学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经济学、遥感概论、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含粤北自然地理课程实习,江西庐山专业综合实习,南京、苏州、上海、宁波和杭州华东五市学科综合实习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粤北自然地理课程实习、江西庐山专业综合实习、华东五市学科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自然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建筑制图、计算机制图等课程约60余个专业实验。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本专业的前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6届397位毕业生中已有40余人考取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985”重点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等“211”重点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或出国攻读研究生。

学生就业情况:本专业的前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6届397位毕业生全部顺利就业,就业率100%。

就业方向:规划、设计、建设、国土、开发区等各级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相关的土地与房地产开发、资源开发、发展策划、研究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等。

外国语学院

一、院系简介

外国语学院始建于1995年。经过十八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经拥有教职员工61人;除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之外,还设有英语、日语和商务英语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英语专业分为国际商务翻译和国际商务管理两个方向,下设英语语言文化教研室和国际商务英语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39人、外籍教师4人、在校本科生740人;日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现有专任教师14人、外籍教师2人、在校本科生240人。

外国语学院拥有一支教育背景优、职称结构好、专业素质高的外语专业师资队伍:教授5名、副教授9名;博士9名、在读博士4名、双硕士3名;省级优秀教师2名、“千百十工程”培养教师4名、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已构建了分别以词典学、语用学、翻译学和英美文学为研究方向的4支学术梯队;2006—2013年共计承担科研项目25项,出版著作16部、教材2部,发表论文295篇。

与国内高校同类专业相比,外国语学院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亮点:以“复合型知识结构 + 应用型实践能力 + 创新型工作能力 + 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人才培养规格、以“语言文学 + 国际商务”为专业课程体系、以“通识课 + 专业技能课 + 专业知识课 + 商务方向课 + 综合运用课”为本科课程模块、以“全外语授课”为商务课程教学模式、以“第一课堂(理论教学)+ 第二课堂(素质拓展)+ 第三课堂(实践教学)”为立体化育人平台,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全方位综合打造外语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特色突出、教学设施完备、办学优势明显,外国语学院的历届毕业生专业功底扎实、知识结构优良、综合素质出色,不仅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100%,而且就业渠道宽、职位层次高、社会评价好。

二、专业介绍

英语(国际商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在政府涉外部门或外向型企业从事翻译、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泛读、英语写作、笔译、口译、第二外语(日语或法语);英语语法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英语语言学、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中西文化比较、跨文化交流;当代商学概论、管理学概论、经济学概论、商务函电、商务洽谈、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金融、公司财务基础、国际关系概况、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研、行业调研、专业实习(广交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各类外向型企业或公司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等。

英语(国际商务翻译)专业

培养目标: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从事涉外工作或教育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泛读、英语写作、英汉笔译、汉英笔译、英汉口译、汉英口译、第二外语(日语或法语);英语语法学、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用学、英语文体学、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西方思想经典、中西文化比较、跨文化交流;同声传译、文体与翻译、译文比较研究、英汉比较与翻译、语篇分析与翻译、中国文化经典英译、经贸翻译、传媒翻译;当代商学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商务函电、商务洽谈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研、行业调研、专业实习(广交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各类涉外工作或英语教育工作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等。

日语(国际商务)专业

培养目标: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良好的文化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能够熟练运用日语在政府涉外部门或外向型企业从事翻译、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日语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日语视听说、日语泛读、日语写作、日汉笔译、汉日笔译、日语口译、日语同声传译、英语(二外);日语语言学、日本概况、日本文学、日本文化概论、中日文化比较、现代日本小说欣赏;经济学概论、日本经济、商务函电、商务洽谈、旅游日语、办公日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研、行业调研、专业实习(广交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各类外向型企业或公司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等。

商务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与文化基础、系统的国际商务知识、较强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良好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在政府涉外部门、跨国公司或外向型企业从事涉外、商务、管理和翻译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管理学、经济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笔译、商务口译、第二外语(日语或法语);英语语法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言学、英语文体学、英语语用学、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中西文化比较、国际商务礼仪、跨文化商务交际;经济数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当代商学概论、经济学概论、管理学概论、商务函电、商务洽谈、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金融、公司财务基础、国际关系概况、国际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研、行业调研、专业实习(广交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政府涉外部门、跨国公司、外向型企业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等。

人文与传播学院

一、学院简介

人文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2年,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应用社会学与心理学系、新闻与传播系。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商务文秘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新闻学(编辑出版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等10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现有在校学生2266人。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较高、敬业精干、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83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2人,专任教师中已获博士学位的有19名,另有在读博士生6名。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在科研、教研上大胆探索,在实践教学上形成特色。2001年以来学院教师主持市厅级以上项目5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出版专著21部,教材44种,发表学术论文和教研论文1006篇,并获国家级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省社科成果二、三等奖2项,获厅局级学科成果奖8项。

学院在专业教学中致力于培养贴近人才市场需求,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及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生在全国、省专业权威竞赛中屡获殊荣,毕业生考研连年突破,近几年来有50多名毕业生考上国内名牌高校研究生。就业态势良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连续六年总体就业率为99%,广受社会欢迎。

二、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理论与知识,掌握汉语言文字以及计算机语言文字处理等专业技能;掌握各类实用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技能,能够在新闻及出版部门、高等院校、中等学校、科研机构、文化产业领域、机关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规划与管理、编辑出版、宣传策划、教学与研究工作,并能在各类企业(含外资企业)从事文秘、管理、法律、咨询、文案写作、市场营销、文化创意与策划等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和发展的新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文体写作、应用语言学、语言艺术、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民俗学、文学概论、美学概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现代诗歌创作与欣赏、现当代散文研究、现当代小说研究、比较文学、影视文学、中国戏剧、大众传媒文化、文化产业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汉语言文学硕士、汉语国际教学硕士等。

学生就业情况:广泛就业于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新闻媒体、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多年来就业率均为99%以上。

学生就业方向:政府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工商企业、商务部门以及各类社会组织与团体等领域。

汉语言文学(商务文秘)专业

培养目标:本方向培养具有较系统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秘书学原理和当代商务秘书的基础理论,掌握现代商务文秘、办公室管理等行政实务操作技能,能够在国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宣传工作、辅助决策、实施有效管理的高级秘书人才,以及能够在商务行政及各级管理岗位从事文秘工作的、懂商务、能理财的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商务文秘

主要课程:秘书学、秘书写作、公文写作、秘书实务、秘书档案学、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管理心理学、市场营销、市场经济学、经济法、公共关系、交际与礼仪、现代广告艺术、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商务英语、商务沟通与演讲口才、计算机基础、速记、办公自动化、摄影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中国语言文学、行政管理(MPA)等。

学生就业方向:政府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工商企业、商务部门以及各类社会组织与团体等领域。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知识,具有较高的英语应用水平,以及优良的文化素养,熟悉并掌握汉语国际教育的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多种形式、多种级别的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文化交流以及新闻出版、文化管理、企事业管理等领域的汉英双语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和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概论、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法、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通论、写作、英语(含英语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翻译等技能课)、第二外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教育心理学、模拟课堂、中外礼仪、跨文化交流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汉语国际教育实习、中华才艺训练、汉语语言现象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热点问题的研讨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

学生就业情况:2012届毕业生就业良好,就业单位涉及政府机关、中小学、银行,以及其他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并有多人考取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

学生就业方向:面向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和汉语培训、对外文化交流、中小学教育、政府机关、新闻出版、文化管理、企事业管理、三资企业等。

社会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系统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能够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政府部门从事社会政策研究和公共事业管理,以及在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社区从事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服务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社会学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心理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思想史、西方社会思想史、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保障概论、社会问题研究、社会行政、社会学原著选读(双语)、社会政策概论、社区概论、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与统计。

主要专业实验:社会心理测量。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

学生就业方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政府部门、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和社区。

社会工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科学知识背景,熟知国家社会政策法规,认同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掌握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技巧,胜任政府部门、社团、企业、社区、学校、医院的专业社会服务及服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社会学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心理学概论、社会心理学、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中国社会思想史、西方社会学理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保障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人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当代社会问题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香港社会工作见习考察。

主要专业实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社会工作硕士(MSW)。

学生就业情况:100%。

学生就业方向:政府、企业、社团、社区、学校、医院的专业社会工作岗位。

应用心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心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善于运用心理卫生学、心理咨询学、心理辅导学原理、方法、技术去帮助人们解决学习、工作、社会交往、家庭婚姻、人格发展等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的潜能开发,能够胜任在各类教育机构、社区、司法、劳教、客服、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其他领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生物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实验心理学实验等实验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安排的一定课时的教学实验;管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安排的一定课时的见习和实习环节。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

学生就业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广告策划、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人才测评、企业员工心理援助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

新闻学(财经新闻)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与传媒职业伦理,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背景,能在新闻、出版、宣传部门从事记者、编辑与管理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掌握新闻采、写、编、评及相关媒介技能,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4、了解中国与国外新闻工作现状与新闻传播业最新发展动态;

5、掌握较扎实的财经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财经专业知识背景。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新闻学与传播学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列新闻论著选读、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广告学与公共关系、新闻摄影、广播电视学、财经报道专题、经济学概论、金融投资学、财务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单项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综合实训、传媒实务仿真实习、媒体机构实习实践。

主要专业实验:报刊编辑、新闻摄影、电视采访、电视摄像、广播电视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新闻学、传播学及相关学科。

学生就业情况:广泛就业于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新闻媒体、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多年来就业率均达到100%。

学生就业方向:各类新闻媒体机构记者、编辑,企事业单位文员、宣传部门职员,国家机关公务员。

新闻学(政法新闻)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与传媒职业伦理,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背景,能在新闻、出版、宣传部门从事记者、编辑与管理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掌握新闻采、写、编、评及相关媒介技能,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4、了解中国与国外新闻工作现状与新闻传播业最新发展动态;

5、掌握较扎实的法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背景。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新闻学与传播学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列新闻论著选读、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广告学与公共关系、新闻摄影、广播电视学、法制报道专题、刑法学、民法学、司法诉讼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单项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综合实训、传媒实务仿真实习、媒体机构实习实践。

主要专业实验:报刊编辑、新闻摄影、电视采访、电视摄像、广播电视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新闻学、传播学及相关学科。

学生就业情况:广泛就业于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新闻媒体、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多年来就业率均达到100%。

学生就业方向:各类新闻媒体机构记者、编辑,企事业单位文员、宣传部门职员,国家机关公务员。

新闻学(编辑出版)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并在数字出版技术方面有突出理论与技能,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应用型编辑出版学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编辑学概论、书籍编辑学、报刊编辑学、数字出版概论、数字出版技术、出版社管理、版权与图书外贸、书业法律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出版策划学、书业电子商务、广播电视学、网站规划与设计、网络编辑、出版营销、网络视音频编辑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报刊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电视采访、广播电视新闻摄像、广播电视新闻编辑。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编辑出版学硕士、新闻学硕士、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相关专业的硕士。

学生就业情况:广泛就业于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新闻媒体、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多年来均为就业率100%。

学生就业方向:报纸、广播电视、期刊、出版社等新闻出版机构、书报刊营销机构、企业文化宣传品牌建设部门、门户网站、政府宣传部门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高的政治意识、理论素养和艺术修养,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能力,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新闻学、传播学、艺术学、广播电视学

主要课程:传播学、电视艺术概论、戏剧艺术概论、中国戏曲、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色彩学、摄影技术、照明技术、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演播室综合实践、校内电视台实践、电视台专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电视摄像、电视音乐音响、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影视二维动画、影视三维动画、影视特技合成。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学、戏剧影视文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

学生就业方向:广播电影电视机构、网络新媒体视音频内容制作机构、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以及相关教学与科研机构。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文学、应用语言学以及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与主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开放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艺术学

主要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制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新闻学概论、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形体训练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播音发声、电视化妆、形体训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播音学硕士、广播电视艺术硕士、新闻学硕士、表演艺术硕士、广播电视相关专业硕士、新闻学与传播学相关专业的硕士。

学生就业方向: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影视节目制作公司、电影制片厂、企事业单位公关、宣传部门等。

艺术学院

一、院系简介

广东商学院艺术学院设广告学(广告策划与经营管理)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专业、产品设计(玩具与游戏设计)专业、环境设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专业、动画(新媒体动画)专业等专业,其中广告策划与经营管理、玩具与游戏设计等专业方向为全国首创。

艺术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9人,专业教师41人,教授及副教授职称教师7人,教师来自英国、俄罗斯及国内著名高校,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学术梯队。师资队伍中现有高级工程师、设计师3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玩具设计师)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3人。多名教师在国家和省级社会学术团体中,担任领导和常务理事职务。近年来教师发表科研、教研论文117篇、艺术作品117件,其中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作品106篇(件)。全国及省级美术作品展获奖作品7件;承担省部厅级科研、教研项目24项;科研、教研奖励10项;出版著作及教材9部。教师主持完成多项大型社会横向设计课题,有多项平面、玩具等设计项目投入生产。

专业教学设施先进,专业实验室面积达1800多平方,配备了最新的计算机及影视技术设备,全部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在广东省广告集团等国内一流4A大型广告公司、动画和玩具游戏公司、室内装饰设计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学院以培养艺术创意思维、市场策划与设计执行能力为特长,形成了商科背景的艺术专业办学特色。在校二年级学生设计开发的“威龙从军记”、“白领先生”等系列创意产品已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

艺术学院自2005年首届毕业生至今已有900多人毕业,分布在国内各地以及英国、法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工作、学习和生活,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好评,有许多学生直接进入大型跨国广告公司和国内4A广告公司工作,有的考入国内著名美术院校设计专业研究生,并有多名毕业生成为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设计专业骨干教师。连续多年就业率达到100%。

二、专业介绍

广告学(广告策划与经营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传播学、营销及现代管理理论基础,掌握国际前沿广告文化理念及发达国家广告行销与媒体的最新发展趋势,有较强的广告策划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及媒体运作与广告经营管理能力,有创新意识,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挑战,能在各类综合性的广告公司、新闻媒体的广告部门、企事业单位广告管理部门以及博览和会展业、市场调研与信息咨询行业培养从事广告策划与广告经营管理的应用型广告学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广告学

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创意思维、公共关系学、管理学、广告摄影与摄像、(摄影基础)、广告学概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品牌研究、设计色彩、设计素描、市场调查与分析、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新闻学概论、艺术概论、整合营销传播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ERP校内仿真实习、毕业实习、学生工作室创业项目孵化。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广告学、传播学、市场营销等方向。

学生就业情况: 2008、2009、2010、2011、2012届为100%。

学生就业方向:在各类综合性广告企业、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国家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广告管理部门以及博览和会展业、市场调研与信息咨询等行业工作;在科研院所、教育系统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自主创业。

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传播学、市场营销及现代管理理论基础,掌握国际前沿广告文化理念及广告行销与媒体的最新发展趋势,具备较强的广告创意和执行能力、较强的艺术表现力,能在各类综合性广告公司、新闻媒介广告部门、企事业单位广告管理部门以及博览和会展业、市场调研与信息咨询等行业从事广告创意和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广告专业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艺术设计学

主要课程:艺术设计概论、广告学、广告心理、广告媒介、平面软件技术与应用、交互软件技术与应用、创意思维、图形创意、文字与版式、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和设计与制作、视频摄录与编辑、广告摄影、平面广告设计、电视广告创作、网络广告设计、交互广告设计、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策划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学生工作室创业项目孵化。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学、摄影、动画等方向。

学生就业情况:2008、2009、2010、2011、2012届为100%。

学生就业方向:在各类综合性广告企业、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国家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广告管理部门以及博览和会展业、市场调研与信息咨询等行业工作;在科研院所、教育系统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自主创业。

产品设计(玩具与游戏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具备艺术造型、多媒体数字技术等专业理论, 了解国际前沿玩具与游戏设计的文化理念及发达国家玩具与游戏设计的最新发展趋势,有较强的玩具与游戏设计的开发、创意和设计能力, 为各类玩具与游戏生产企业和研发部门、大型娱乐企业培养从事玩具与游戏开发和设计及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并能胜任有关部门玩具与游戏的鉴定和质量监测工作。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艺术设计学

主要课程:人因工程学、艺术设计概论、设计色彩、设计素描、造型训练、创意思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角色造型设计、游戏关卡设计、游戏开发项目管理、玩具设计创意与分析、益智玩具设计、民俗玩具设计、娱乐器械设计、电动玩具设计、快题设计、动漫产品开发与经营、专业考察、毕业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学生工作室创业项目孵化。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玩具设计、产品设计、游戏设计、动画设计等方向。

学生就业情况: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届为100%。

学生就业方向:在各类玩具与游戏生产企业和研发部门、大型娱乐企业、影视动画专业公司从事玩具与游戏开发和设计及经营管理工作;在政府、企业有关部门从事玩具与游戏的鉴定和质量监测工作;在旅游行业、文化传播企业从事礼品设计开发工作;在科研院所、教育系统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自主创业。

环境设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具备较强空间策划意识,掌握建筑学及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和技能,有较强的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和设计实践能力, 能胜任各类建筑、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企业、教学科研部门专业设计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艺术设计学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艺术设计概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创意思维、人因工程学、环境艺术设计史、室内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基础、景观设计基础、手绘表现、空间形态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原理、环境色彩设计、室内家具及陈设设计、建筑专题设计、景观专题设计、室内专题设计、空间漫游研究、公共艺术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专业考察、毕业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学生工作室创业项目孵化。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展示设计等方向。

学生就业情况:2012届为首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学生就业方向:在各类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企业从事设计与管理工作;在科研院所、教育系统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自主创业。

环境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既具备扎实的艺术设计能力、又熟悉工程技术与材料、懂得会展管理等基本知识,室内外设计空间基本知识、适应能力强、知识面宽,能适应中国会展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在会展业、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企业、教学科研部门从事会展艺术设计与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艺术设计学

主要课程:环境艺术设计史、人因工程学、展示空间表现技法、展示空间形态设计、建筑设计基础、环境设施设计、会展法规、大型活动与组织管理、视觉传达设计基础、材料构造与应用、展示光效设计、展示工程设计、会展广告及传媒、会展概论、展示多媒体运用、商业空间设计、文化空间设计、毕业设计、艺术采风、创新实验、专业考察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会展见习、展会考察、毕业实习、学生工作室创业项目孵化。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展示设计等方向。

学生就业方向:在各类展览公司、室内外装饰设计公司、广告公司、企业从事展示设计与管理工作;在科研院所、教育系统从事科研与展示设计教学工作;自主创业。

动画(新媒体动画)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具备影视动画及艺术造型、多媒体数字技术等专业理论, 了解国际前沿新媒体动画的文化理念和最新发展趋势,有较强的动画创意和创作能力, 熟悉影视动画编辑制作技术,能适用于各类影视动画企业、动漫游戏企业、交互广告制作机构、各类影视出版媒体及新一代数字媒体传播领域从事动画策划、创意、制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动画

主要课程:动画造型基础、动画原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摄影基础、动画策划、动画剧本写作、动画软件基础、角色设计、场景设计、视听语言、分镜头剧本设计、后期合成、动画周边产品、网络游戏设计、视频特辑与非线性编辑、交互动画、虚拟现实、艺术设计概论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学生工作室创业项目孵化。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动画、游戏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多媒体设计等方向。

学生就业情况:2011、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学生就业方向:在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部门、广告企业从事虚拟动画制作工作;在各类影视动画专业公司及企业影视动画制作部门、电视台、出版社从事影视动画策划开发和原画创作、影视动画的编辑制作工作;在玩具与游戏生产企业和研发部门、大型娱乐企业从事动漫周边产品开发与设计工作;在科研院所、教育系统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自主创业。

数学与统计学院

一、院系简介

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前身为经济数学教学部,成立于1994年。2004年更名为数学与计算科学系,开始首次招生。2008年,再次更名为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2013年,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和学校统计专业合并,成立数学与统计学院(简称数统学院)。

数统学院现有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共4个专业、一个公共数学教学部,设有计算智能与软件工程、金融数学、管理与优化、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经济信息管理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方向。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7人,博士31人(含在职攻博5人),硕士18人。在长期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了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数统学院坚持以“教学立院、科研强院”的建院方针,重视科学研究,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2008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2/3以上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70余篇被SCI、EI收录;重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数十次获奖。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

数统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基础扎实,教学环境优越,学术氛围浓郁,是广大青年学子求学的理想场所。

二、专业介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深厚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理论,具有良好的经济管理学专业理论知识和软件开发能力,受到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数学实验、数学建模、计算方法、计算机技术基础、数据库、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开发工具、信息科学概论、信息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图形学、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应用、西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多元统计分析与SPASS应用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上机操作训练、社会调查、统计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数理经济学、管理学等。

学生就业情况:每年均在99%以上。

就业方向:在国家机关、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IT行业、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管理、研究、教学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深厚的数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应用数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计算方法、运筹学、数学建模、数学实验、计算机技术基础、数据库、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智能计算、西方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计量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上机操作训练、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金融学、经济管理等。

学生就业情况:每年均在99%以上。

就业方向:在国家机关、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从事管理、研究、教学和经济定量分析工作。

统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掌握统计学的主要方法,具有处理特定行业数据问题的能力,能在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融、保险、工业、农业、林业、商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医药、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相关领域中从事数据搜集、分析与决策的创新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统计学、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统计学基本思想、数学理论、概率论、统计调查、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非参数方法、回归分析、多元统计方法、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试验设计与统计软件。

主要课程:统计学导论、数学分析、代数学基础、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应用随机过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统计学基础、概率测度、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试验设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上机操作训练、社会调查、统计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应用统计、数理统计、数理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在国家机关、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统计部门、保险行业、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管理、研究、教学和统计方面的工作。

应用统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知识、了解统计学理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数学的能力,能在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融、保险、工业、农业、林业、商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医药、水利、环境和减灾等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统计应用人才。

培养规格:本科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统计学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应用统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核心知识领域:统计学基本思想、数学理论、概率论、统计调查、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非参数方法、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应用软件等。

中央财经大学专业介绍 篇5

数理金融学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数学与金融学相交叉的新兴学科;它是以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数学理论和方法对金融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其核心问题是不确定环境下的最优投资策略的选择理论和资产定价理论。

本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授经济学硕士学位。20XX年首届招生16名,现在校学生人数54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时代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具有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金融定量分析与实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硕士研究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具有扎实和全面的现代金融理论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金融、财务理论的分析方法及相应的数学工具,具有对金融数学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适合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及大型财务公司等部门从事资产定价、套期保值、投资组合、风险管理等方面工作;同时也为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培养能胜任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为:

1、金融资产定价模型及方法研究;

2、金融计算与仿真技术研究

本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有: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理论与实务、会计理论与实务、泛函分析、数理金融、金融随机分析、金融资产定价,金融风险管理、金融数值方法、金融计算与仿真技术、英语等。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归属于金融数学研究所。该研究所现有教师有14名教师,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在读博士3人。近三年来 该所教师在《J. Comput.and Apple. Math.》、《ACTA Math. Apple. Sinica》、《J. Comput. Math.》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有40篇被《SCI》、《EI》、《SSCI》、《MR》等重要国际检索机构检索。承担省部级研究项目两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

中央财经大学复试要求 篇6

根据教育部有关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文件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生选拔的模式和办法,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要求

(一)所有拟录取考生均应通过资格审查、复试及体格检查后方能被录取(推免生已复试不再重复进行)。

(二)在教育部划定的“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我校根据各招生专业上线生源情况,制定各专业复试总分分数线。复试采取差额复试的办法进行。参加复试的总人数一般为《中央财经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计划的120%左右。

(三)调剂考生的初试成绩必须符合报考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申请调剂专业原则上要与其原报考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相同。具体申请要求详见《关于一志愿报考我校考生申请调剂复试的通知》。

(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参加复试分数线为初试总分240分,单科不限。

二、复试工作的组织和职责

(一)成立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录取工作。组长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研究生部、校纪检监察部门、各招生学院(含研究院、中心,以下简称学院)负责人组成。

具体工作职责和要求是:

1.贯彻执行国家研究生招生的方针、政策与规定;

2.制定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

3.指导各招生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负责全校招生录取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4.领导各招生学院建立健全各院的复试组织工作,加强对复试工作的指导,负责组织招生学院制定有关复试教师的遴选办法、复试工作制度要求及培训方案;

5.以校纪委监察部门为主体制定复试监察和复议办法,并选派专人对复试录取工作全程进行全面有效的巡查和监督。

(二)各招生学院根据学科(专业)成立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组和资格审查工作组,负责组织和协调本院复试及录取各项工作,并对本院复试和录取结果负

责。组长由本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并实行组长负责制。

复试工作组成员由相关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硕士生导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含副高级)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等组成。资格审查工作组成员由各招生学院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构成,不少于3人。

复试考生较多的专业可成立若干个复试小组,复试小组组长和成员由本学院复试工作组确定,各复试工作组或复试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

复试工作组具体工作职责和要求是:

1.选派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人员参与复试工作,并对其进行有关复试原则和政策、纪律等方面的培训,规范工作行为,同时制定有关本院复试工作实施办法和准则;

2.负责考生资格审查工作;

3.负责专业课笔试的阅卷工作;

4.负责制定专业课面试实施方案、专业课面试题库命题和组织工作; 5.负责制定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实施方案、外语听说能力测试题库命题和组织工作;

6.负责考生的专业课面试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工作,同一专业各复试小组试题的难易程度、面(测)试要求和成绩评定标准要明确统一,以保持整个面(测)试过程的评分一致性、连贯性和公正性。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复试组的成员不少于2名教师。如学院条件许可,可对面(测)试过程进行全程录音;

7.认真填写《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面试记录》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记录》,并须当场给出考生的专业课面试成绩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成绩;根据考生的《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素质和能力考核表》和《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政审函调表》及考生复试中的举止、表达等给出综合素质考核成绩;

8.负责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的命题、组考和阅卷工作;

9.填报考生专业课面试成绩、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成绩、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成绩、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

10.建立考生个人复试档案,包括考生资格审查材料和各项复试考试材料,以备核查和存档。

凡有亲属参加复试的教师,不能参加复试工作。

三、复试内容要求和计分办法

(一)复试内容

包括资格审查、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外国语听说能力测试、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体格检查。此外,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加试。

(二)计分办法及具体要求

1.资格审查考核和体格检查以合格和不合格计;

2.复试总分为100分,其中专业课笔试占50%,专业课面试占40%,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占10%;

3.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均实行百分制;

4.专业课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考试依据《中央财经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以下简称《招生简章》)中公布的专业课复试笔试科目内容进行,参考书目为《招生简章》中所列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课笔试参考书目、全日制专业学位方向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课笔试参考书目、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课参考书目。本项考试由研究生部统一组织;

5.专业课面试注重对考生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15分钟,考核成绩的依据和权重是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占专业课面试成绩的10%;

2)采用题库试题考核方式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此项考核占专业课面试成绩的80%;

3)参加研究生复试之前实习以及发表论文、参加课题研究等科研情况,占专业课面试成绩的10%。

专业课面试成绩以百分制计。专业课面试时可只对专业课面试中的(2)进行考核,并当场给出成绩。(1)和(3)可于面试前或面试后根据考生提供相关材料进行打分,最后对每位复试小组教师打出的专业课面试成绩加权平均计算该考生的专业课面试成绩。本项考试由招生学院复试工作组负责组织;

6.外语听说能力测试采取测试教师与考生问答或对话的形式进行,每位考生考试时间不少于5分钟。测试重在考查考生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主要从发音的正确性、使用语言的准确性、流利程度、理解和判断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试。测试组每位教师所给成绩加权平均计算后的成绩为考生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成绩。本项考试由招生学院复试工作组负责组织;

7. 综合素质考核内容包括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占综合素质考核的30%;

(2)报考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占综合素质考核的30%;

(3)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和心理健康等情况,占综合素质考核的20%;

(4)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占综合素质考核的20%。综合素质考核以五级记分制(优、良、中、合格、不合格)计分。综合素质考核中的(4)可于面试时进行考核,其它三项可于面试前或面试后根据考生提供相关材料进行考核,最后四项

汇总后按五级计分制给出考生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本项考试由招生学院复试工作组和资格审查工作组负责组织;

8.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期间除参加上述各项内容的复试外,还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复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每门3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本项考试由招生学院复试工作组负责组织。

四、录取工作

(一)总成绩计算办法

研究生部对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进行加权计算。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生(含全日制专业学位方向考生)的总成绩满分为600分,计算公式为:总成绩=初试总分×60%+复试总分×300%。

全日制专业学位会计硕士、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生的总成绩满分为600分,计算公式为:总成绩=初试总分×48%+复试总分×360%。

(二)录取原则

不接收调剂考生的专业,根据考生总成绩排序,按招生计划名额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接收调剂考生的专业,要对本专业第一志愿考生和参加复试调剂考生的总成绩分别排序,首先从复试合格的本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中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如未达到招生计划名额,再从复试合格的调剂考生中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录满为止。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包括经我部批准备案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完成服务期并考核合格的考生(名单已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网址为http://yz.chsi.cn或http://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未在研招网上公布的人员不享受该政策),三年内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2009年以后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退役后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考生在复试前须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出具参加相关项目的证明。

复试总分不及格即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中的汉族考生复试总分低于55分和少数民族考生低于48分者,均不予录取。

考生的综合素质经所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组考核不合格的,需提交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复议,如无异议,则不予录取。

经考生所在学院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查工作组审查,如有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资格审查材料,需提交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复议,如属实,则不予录取。

同等学力考生任何一门加试科目成绩不合格即低于60分,不予录取;若加试两门成绩均合格,则按照上述办法执行,但加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

按照教育部要求,体检工作由招生单位在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研究生体检工作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及《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文件进行。我校对体检要求不做另行规定。如考生体格检查不符合上述文件要求,则不予录取。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需于资格审查时提交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民教处(高教处)审查通过的《报考201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在职考生还需经所在单位审批同意)。拟录取的该类考生还需签署并提交《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定向协议书》,否则不予录取。

因特殊原因需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须在拟录取名单上报至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之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审查属实者予与办理。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占录取当年的招生指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原则上不予办理保留入学资格。

(三)国家计划内、国家计划外录取类别的确定

考取我校2010年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定向和委托培养除外),第一学年按入学成绩确定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类别(即公费生);第二学年至毕业所有学术型研究生(定向和委托培养除外),均需按相应标准缴纳学费,然后根据我校学术型研究生奖助体系办法,依照入学后的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确定不同等级的奖助学金。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录取类别硕士研究生按照报考本专业第一志愿考生总成绩排序,依次确定。各专业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名额比例与我校招生计划公布的国家计划内名额比例基本相当。调剂考生录取类别为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一律为国家计划内定向。考取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方向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则按照相应标准缴纳学费,录取类别为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

五、公示和监督渠道

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成绩查询、复试查询、拟录取查询等信息均在我校研究生部网站中公布,网址为:gs.cufe.edu.cn,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为:010-62288344,传真为:010-62288895。此外,我校纪检监察部门研究生

招生专用监督电话为:010-62288223,北京教育考试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研究生招生专用监督电话为:010-82837219。

此复试及录取办法的基本要求和复试工作的组织和职责适用于除MBA和MPA以外的报考我校所有硕士研究生考生,MBA和MPA联考考生的复试内容、计分办法、录取工作等要求另行规定。

上一篇:古典园林设计说明下一篇:挂职期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