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2》教案

2024-10-03

《分数乘法2》教案(通用10篇)

《分数乘法2》教案 篇1

《分数乘法2》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3)计算:

13=635=10

2、引出课题。

分数乘分数该怎样计算?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1)分析演示:

师:王芳是班里的手工编织能手,每小时能织围巾1/5米。王芳2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1/2小时呢?2/3小时呢?

生1:可以根据“每小时织的米数×时间=织的米数”来列式。生2:可以借助画图来分析理解。

老师引导:一个数乘分数,可以看作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观察引导:

怎样计算1/5×1/2和1/5×2/3呢? 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 王芳5/8个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想一想:怎样计算分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的方法适用于分数乘整数吗?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四、作业。自主练习9、10题。

《分数乘法(一)》教案 篇2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情境:剪一个这样的图案要用一张彩纸的1/5,剪3个这样的图案需要多少张彩纸?

2、请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先自己想一想,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解决的。

3、组织全班交流。师生一起来分享交流过程。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师可以这样提问:你列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呢?对这个算法,你是怎么理解的,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把加法的板书和乘法的板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让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4、练一练:教科书第2页“涂一涂,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讨论: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分数与整数想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练习:教科书“试一试”第1、2题。

5、探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

出示 6×5/9。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方法二,教师可指导学生看书得到。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得出“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练习:

(1)教科书“练一练”第1题。

(2)计算

二、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2、3、4、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在集体讲评。

2、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5题。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写在课本上,再仔细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分数乘法教案 篇3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算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下面口算。

2.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乘法。板书

谁能编一道分数乘法算式(择几道板书黑板一侧)

分数乘法有很多,今天先研究其中一种:分数乘整数。

看了今天的课题,可能有同学马上想知道分数乘法怎么算呢?其实,每一个新知识的产生都与原有的旧知密切相关,对于分数乘整数来说,当然也是如此。下面我们来讨论!

二、探究

1.理解意义。

出示例题1:做一朵绸花用 米绸带。

(1)小芳做了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课件: + + =(米)

(2)小华做7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课件: + + + + + + =(米)

(3)学校庆国庆活动一共要做15朵这样的绸花,你能用加法计算出几分之几米绸带?

+ + + + + + + + + + + + + + =?

这么多米加起来,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导入:如果把这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你特别需要知道什么?

板书: ×3= 7×= ×15=

谁能说说 ×3表示什么意思?7×呢?

前面大家所说的(黑板一侧板书的)乘法算式,谁能说说他们的意思?对比一下,你们觉得是分数加法简便,还是分数乘法简便?

2.探究算法。

现在我们来看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我们先来研究×3, ×3=怎么算呢?请大家尝试解决。指名板演典型算法。

×3= =

×3=++=

……

交流:第二种按照加法计算,不简便,重点体会第二种和加法有着联系:×3=+ + = = = (教师板书),符合加法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也是简便的。同时借助直观图观察验证。

练习:×7,与原来加法结果比较,完全正确。

谁能试着总结一下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所得积做分子。

继续研究:×30

提示:这道题与前面几题相比可能有些新情况,你看出来了嘛?先试试看,再同桌交流。

指名板演新情况:都有相同点?(约分),不同是什么?(主要是约分的区别)

讨论:约分的先后序。(先乘后约,还是先约后乘),体会到先约后乘的简便。

练习:先判断可不可以约分?怎样约分?

总结注意事项: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

三、练习

填一填:练习第一、二题。

算一算:完成3第三、七题。

四、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作业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 篇4

(一)重点:

1.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渗透对应思想。

难点:

1.理解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用线段图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新

1.说出、、米 的意义。

2.列式计算:

20的 是多少?6的 是多少?

学生完成后,可请同学说一说这两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乘法意义的扩展出现的新问题,那么这一意义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祟课题、分数应用题)

二、探索、质疑、悟理

1.出示例1(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自编)

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①读题。理解题意,知道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搞清数量间的关系。

②分析。重点分析哪句话呢?“吃了 ”这句话是分率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

③画图:(课件一演示)补:把100千克当做什么?(单位“1”)

画图说明:

a.量在下,率在上,先画单位“1”

b.十份以里分份,十份以上画示意图。

C.画图用尺子,用铅笔。

④尝试。根据同学们对题目的理解,利用已有的旧知识,让学生独立思考,试着列式解答。也可以同桌讨论,互相启发。

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解答方法:

解法一:用自己学过的整数乘法做

(千克)

解法二:(千克)

在充分研究基础上,教师可将两种解法分别写在黑板上,并请同学讲出算理和思路。解法一是根据分数意义,把100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所以先求1份,用除法,再求几份,用乘法,是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解法二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吃了,是吃了100千克的,所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要求吃了多少,就是求100的 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所以用乘法计算。

⑤小结:知道一个数是多少,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2.巩固练习

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4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学生的,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 订正时候强调1)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学习例2

例2 小林身高 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小强身高多少米?

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审题后,试着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课件二演示)

先画单位“1”

再画单位“1”的几分之几

画图时注意与例1的区别。(例1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表示数量关系数,例2是甲乙两类关系,画两条线段表示数量关系为好。)

在学生分析比较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请同学指出“问题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

列式:(米)

答:小强身高 米。4.改变例2

改变例2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下题(可让学生完成)。

小强身高 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 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改编后,可让学生独立画图完成。

(米)

三、归纳、总结

1.今天所学题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用分数乘法解答的题的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哪里入手分析?(都是已知一个数(即单位“1”)是多少,还知道它的几分之几(分率),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从分率可入手分析)

四、训练、深化

1.先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①一只鸭重 千克,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这只鸡重多少千克?

②一个排球定价36元,一个篮球的价格是一个排球的,一个蓝球多少元?

2.提高题

①一桶油400千克,用去,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②一桶油400千克,用去 吨,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五、课后作业:练习五1、2、3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

100× = =80(千克)

答:吃了80千克。

(米)

答:小强身高是 米。

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两步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画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渗透对应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新

1.指出下面分率句中谁是单位“1”(课件一)

①乙是甲的 ;

②小红的身高是小明的

③参加合唱队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

④乙的 相当于甲。⑤1个篮球的价钱是一个排球价钱的 倍。2.口头分析并列式解答

①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华储蓄了多少元?

②小华储蓄了15元,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3.引新:刚才复习的两个题,同学们完成的很好,现在将这两个小题,组成一道题,你还会解答吗?(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出示课题——分数应用题。

二、探索、悟理 1.出示组编的例题

例2 小亮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学生审题后,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①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②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又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思考后,可以让学生试着把图画出来。

(演示课件)

然后请同学说出思路,讲方法,教师同时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看作单位“1”,可以求出小华储蓄的钱:

。根据“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看作单位“1”,再标出小新的储蓄钱:。

由此基础上试列综合算式:

2.做一做

小华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华的,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小明有多少张邮票?

1)可先让学生一起分析数量关系,然后独立画图并列式解答。请一名中等学生板演。

(张)

(张)

答:小明有40张。

③你能列综合算式吗?

三、归纳、明理

1.在上述两个题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用连乘解答的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思路是什么?”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可把解题思路用语言归纳一下。

①认真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

②确定单位“1”找准数量关系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准“量”、“率”对应关系,即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③列式解答

板书为: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画图来分析,列式不用急。

2.质疑问难

四、训练、深化

1.联想练习根据下面的每句话,你能想到什么?

①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如,梨是单位“1”;苹果少,梨多;苹果比梨少 等)

②修了全长的

③现在的售价比原来降低了

2.先口头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①鹅的孵化期是30天,鸭的孵化期是鹅的,鸡的孵化期是鸭的,鸡的孵化期是多少天?

②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下,小强跳的是小明的,小亮跳的是小强的 倍,小亮跳了多少下?

3.提高题。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

《分数乘法2》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悉分数乘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其他相关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解答一些稍复杂的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发展,需要学生用分数乘法和减法加以解决。

例题是已知某小学六年级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总人数以及其中男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求女运动员人数的实际问题。教学时,教材首先呈现一条表示运动员人数的线段,要求学生在这条线段上分别表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通过这样的操作,一方面能使男运动员人数与总人数的关系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女运动员的人数,可以先算出男运动员有多少人。当学生画图操作后,教材不在呈现具体的分析过程,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解题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列式解答。这样,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算法,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的第1~2题中的数量关系都与例题相近,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例题所学习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瞧!岭南小学举办了学生运动会(媒体同 时出示例题文字)他们六年级有45人参加,其中男运动占5/9,谁能知道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意。)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充分运用教材,以现实的、学生熟悉喜爱的活动场景引入新课,既加强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二、探索新知:

1、设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再在小组里交流。)

2、反馈。

学生充分交流后,都能感受到:这是一个部分数与总数之间相比较的问题,他涉及两个基本数量关系,一个是男运动员人数与女运动员人数相加的和等于六年级运动员的总人数,另一个是男运动员人数与运动员总人数的分数关系。但一下子要想知道女运动员有多少人,问题的思路不是很清晰。

3、以图促思。(媒体出示线段图。)

4、谈话:这是一条表示运动员总人数的线段图,你能在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吗?

5、学生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设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

6、学生再一次交流,明确解体思路。(学生通过画图后,很容易想到,要求女运动员的人数,可以先算出男运动有多少人。再用总数减去男运动员的人数就能得到女运动员的人数了。)

7、列式解答。指名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8、集体批改。(对解题正确的学生进行鼓励。)

9、探讨其它算法。

设问: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

如果有学生想出行如A×(1-N/M)的式子,要给以表扬,但不要求学生都去掌握。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不是把解题思路和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借助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在探索出解题思路后,教师没有让学生用所谓“公式化”的方法,而是问学生: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让学生自己体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算法,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1)弄清题意。(媒体出示题目,让学生仔细阅读。)

(2)谈话: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可以先算出什么?

(3)学生独立分析并解答。

(4)集体反馈:指名汇报答案,教师重点问一问不同的方法先算的各是什么。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组内交流评议。

3、完成“练习十六”第1、2题

(1)指名两位学生板演,其余在自备本上完成。

(2)组织交流。

(3)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时先算什么?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利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组织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不仅得以巩固,而且得以运用。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始终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

四、总结回顾。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那些实际问题?课后可以留心观察,找到问题后进行解答,如在解答中遇到新的问题可以跟同学交流,也可以来问老师。

《分数乘法2》教案 篇6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掌握寻找单位1的方法; 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寻找单位1的方法; 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归纳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要在计算中先约分)

3、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在计算中约分)。但分子和分母不能为零。

4、寻找单位1的方法 关键词:比 占 相当于 是等词的后面是单位1

5、倒数的认识:两个数乘积为1叫做这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6、分数乘法比较大小: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比1小的分数数,乘积比原数小,乘以一个比1大的分数,乘积比原数大,乘以1,乘积等于原数。

二、分数乘法应用题

例题1

学校购进3600本儿童读物,其中1/18是经典名著,3/40是科普读物。经典名著和科普读物各多少本?

例题2

一根绳子长800米,已经用去了250米。再用去多少米就一共用去这根电线的5/8?

例题3

建一座厂房,计划投资200万元,实际比计划多了3/50,实际投资多少万元?

三、计算

计算:0.01+0.12+0.23+0.34+0.78+0.89

四、同步练习

填空。

1.求5个 2/11的和是多少,算式是()。

2.求2/3 的4/5 是多少,算式是()。

3.18㎏的2/9 是()㎏;56 小时的3/5 是()小时。

4.2/3 时=()分;5/4 km=()m。

5.(1)班同学要做180面小旗,已经做了5/6,还有()()没做,还有()面没做。

6.五年级师生向希望小学捐书150本,六年级师生比五年级多捐2/15,六年级师生比五 年级多捐书()本,六年级师生捐书()本。

判断。

1.分数乘分数时,应该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2.两个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分数。()

《分数乘法2》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法与学法: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直尺、卡片。

教学内容:

本第13~14页的例8,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列式计算。

(1)20的1/4

是多少?(2)6的2/3是多少?

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新授

出示例题8

【阅读与理解】

⑴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⑵根据题意,完成以下填空。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填空,再组织交流。

【分析与解答】

⑴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的面积。

①学生折一折。

②计算萝卜地的面积:480×1/2=240(平方米)

⑵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先折出整张纸的一半,再折出一半的。

学生动手折一折。

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240×1/4=60(平方米)

⑶列综合算式解答。

⑷讨论不同的解法。

小组交流。

组织汇报。

先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

再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480×1/8=60(平方米)

综合算式

【回顾与反思】

⑴大家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检验一下这个答案的合理性吗?

⑵学生尝试检验。

⑶组织全班交流。

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检验:60÷240=或240÷480=

只要学生检验方法合理,教师都有给予肯定。

三、巩固练习

⒈教材第14页“做一做”。

⑴学生独立解答。

⑵组织交流。

指名学生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展开交流。

⒉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1、2、3题。

这三道题都是和例8类似的连乘应用题,每道题都有两种不同解法。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讲评订正。

四、堂小结

《分数乘法2》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5—6页“分数乘法(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情境教学法

演示法

讨论法

操作法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5页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然后同桌同学互相讨论,如何求(1)淘气有多少个苹果?

可能会出现两种解法:

6÷2=3(个)

6×1/2=3(个)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算式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这两个算式都表示求6的1/2是多少。

继续让学生求出(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

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二、试一试

1、创设“今年几岁”的情境。

图文结合,仔细观察

课前调整:

四、开放问题,拓展思路。

松鼠的体长在20厘米到28厘米之间,它的尾巴约占体长的3/4,它的尾巴最短约有多长?最长约有多长?

2、解决问题

(1)小兰今年几岁?

相当于把36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1份,(2)小强今年几岁了?

方法同上

3、教科书第6页“试一试”第2题。

先说说“九折”是什么意思?然后独立计算。

三、课堂练习。

1、教科书第6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在课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讲评。强调“先约分再计算”。

2、教科书第6页“练一练”第1、3题。

提醒学生认真读题。学生完成后再讲评。

3、教科书第6页“练一练”第4题。

先让学生完成,在说说解题思路。

五、深度反省,引申思考。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就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你有没有困惑的地方?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挑战同学和老师?

板书

设计

分数乘法(二)

6×1/2=3(个)

6×1/3=2(个)

把6个苹果当成一个整体,得到6个苹果的1/2是3个苹果。

意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法则:用整数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

作业

设计

1、第5页的“试一试”。

学生独立练习,列式计算。

重点指出,把谁的年龄看作单位“1”,要求小兰(或小强)今年几岁,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2、完成这教材第6页的“练一练”。

教学

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我考虑了如下几点:

1、依托教材,利用教材,展开有序的课堂教学。

2、依托问题,利用情境,适时追问,确保知识方法的落实。

3、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分数乘法2》教案 篇9

教学课题 分数乘法(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分数的约分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法与 学  法 交流讨论,加深理解;通过练习巩固,促进内化。

教学准备及手段 直尺、卡片

教  学  流  程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的例4,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3、6、7、9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30=         12× =

× =          × =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

⑴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

⑵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

⒈出示例题。

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 千米/分。

⒉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 。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⑴阅读理解。

组织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得出:

①乌贼的速度是 千米/分。

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 千米/分的 。

⑵列式解答。

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 = = = (km)

⑶启迪思考。

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⑷交流讨论。

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即:

(千米)

⒊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5

⑴学生独立解答,约分:

⑵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

⒋试一试。

× 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

板书:(计算过程)

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叉约分。

⒌小结。

三、巩固练习。

⒈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

⒉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

⒊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

阅读与理解,求这个人的身高是多少米,就是求28米的 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订正。

⒋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6题。

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 = = = (km)

× = = (km)

《分数乘法2》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的乘法,感受分数的实际价值。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地整理与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认真书写、检查的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脉络,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教学难点:自主整理,自我评价。

教学准备: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略)

二、回顾与整理。

1.师:今天带领同学们对《分数乘法》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2.首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口算题:(出示)437213×3=5×=×=×= 91010354

727832 ×1=0 ×=× =×5×= 9138759

学生口答,师同时出示。问:在这一组算式中,你能把他们分分类吗?同桌可以互相合作,讨论讨论。

让学生汇报自己整理的知识。同时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书。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余同学一起看几个特殊的算式。

(点出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法则)以及关于倒数的知识。

三、查漏补缺。

1.师:讲到这里,我不由得想想我们学校同学的作业中了出现了这样的一些错题,你能找出错误的原因吗?出示:纠错我能行。8268521=×=×=×= 668242564402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哪位同学能最先发现问题,成为今天的纠错能手。

(让学生自己总结,说明原因)

2.师:(总结)是啊!同学们,这一组题错误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计算方法不正确,另一类是没有约分或约分不彻底造成的,感谢几位纠错能手给各位同学提个醒,相信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定会认真审题,仔细答题,获得很好的成绩!你们能努力做到吗?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数学宫转一转,看看那里有哪些问题等着同学们去解决!

四、实践应用。

在数学宫里,有智慧宫、生活馆、还有故事会,你想先去哪里?好了,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我们分别去转一转,怎么样啊?这样吧,我们先去智慧宫看一看。

智慧宫:

1.我会算:

28×11783573=×8=×=××= 1294815435

问:会做吗?不仅要会做,还要有一定的本领,看能否在一分钟以完成?(师行间巡视适当的鼓励,给予提醒。)

学生做完后,师问:你能保证自己做得对吗?怎么办?一起交流结果。

2.我想说:每个分率的意思,并用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六(1)班的人数占六年级总人数的1; 6

5; 3

1(2)红花的朵数比黄花多; 3(1)猎豹的速度是狮子的(3)学校十月份用水量比九月份节约用水1。4

你觉得在写数量关系式时应该让同学们注意什么?

3.我想辨:

①任意一个数都有倒数。()

11②男生比女生多,就是女生比男生少。()88

1212③因为所以 和互为倒数。()3333

14④4等于1米的。()55

师:下面我们再去哪儿呢?去生活瞧一瞧吧!怎么样?

生活馆:

师:进入老师想了解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计算过自己每天上学、放学每分钟要走多少米?走了多

长时间?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1.从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

如果每分钟走1,5分钟走多少? 81千米,5分钟走多少千米? 8

155师:这两题都用×5也等于,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两个表示的意思吗? 888

4师:同学们知道自己体内的水分含量吗?儿童体内的水分含量是体重的。如果告诉你小明的体5

重是45千克,你能算出他的体内水分是多少吗?(屏幕出示)

2.儿童体内的水分含量是体重的4,小明体重45千克,小明的体内的水分是多少? 5

师:人体内的水分含量竟然这么高,那么每天我们就需要喝适量的水,同学们平时喝水多吗?(出示)

3.少年儿童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饮水

大概每天需饮水多少千克?

让学生解答后汇报一下自己的解答结果。适当的教育。

4.为了丰富同学们业余生活,学校准备买上些图书来充实图书室,已知:

①《童话大王》50本; 1升,估计一下自己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算一算自己25

4; 5

5③《数学家的故事》的本数是《科学大众》的; 8

7④《快乐作文》的本数是《童话大王》的。10②《科学大众》的本数是《童话大王》的要求:同学们从中选择两个或三个条件,提一个用分数乘法解决的问题。

同桌学习,相互交流。

最后咱们再来到故事会,听一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师:最后我们该去哪儿了?去故事会坐一坐,听一听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会:

阿凡提分马

传说阿凡提有一次骑马来到一个牧场,正遇着三个人在为分马而大伤脑筋,于是阿凡担上前一问,才得知,原来有一位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和23匹马。他在临终前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已经写好了遗嘱,我把马留给你们,你们一定要按我的要求去分。”老人去世后,三兄弟看到了遗嘱。

遗嘱上写着:“我把23匹马全都留给我的三个儿子。长子得一半,次子得11,给幼子。不许流血,38

不许杀马。你们必须遵从父亲的遗愿!”阿凡提问明缘由以后,立刻想出了一个主意,23匹马很快就分好了。阿凡提想出一个什么办法?

师:聪明的同学们,你知道阿凡提想什么办法解决了三兄弟的问题的?

学生思考,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

师:好了故事就说到这儿,你觉得你对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评价与反思

1.你觉得今天这节课你在哪些方面觉得比较成功?今后应该注意些什么?

上一篇:国防教育知识汇总下一篇:搬运工具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