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长方形教案

2024-07-02

画长方形教案(共10篇)

画长方形教案 篇1

第四课时: 画长方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的画法,会画一个已知长和宽的长方形。过程与方法:经历画长方形的过程,体验类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的画法,正确按照题目的要求画出长方形。教学难点:应用垂直与平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课件。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天天教室里学习,那有没有认真研究过我们学习的地方呢?同学们是否都知道奇偶啊是的四教墙都是长方形呢?我们的黑板又是什么形状呢?(学生回答)教师:今天老师就来教同学们构成我们生活环境的长方形的画法。(板书课题:画长方形)

一、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讨论:怎样画一个长l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呢?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充分讨论,相互发表意见。

2、动手试着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3、课件演示画长方形的步骤并在黑板上演示操作。⑴、画一条长l0厘米的线段。⑵、分别过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同一侧画两条与线段垂直的8厘米长的线段。⑶、把两条垂直线段的另一端点连接起来。

⑴ ⑵ ⑶

4、学生根据课件的演示,完成作图。

5、正方形怎样画呢?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⑴让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个别辅导。⑵组内相互交流画正方形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

指名同学进行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再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是如何画的。教师强调需注意的问题。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63页练习十第11题。

六、板书设计:

画长方形

七、课后反思:

巧画正方形 篇2

同学们立即拿出笔和纸动手画起来,同学们想,这还不简单吗?

心急的调皮狗黑黑画了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交给老师,山羊老师看了后,问:“黑黑,你算算,你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平方厘米呀!”

“没错吗?边长为2厘米,面积应是4平方厘米呀!”黑黑听了山羊老师的话才明白过来。

可是,这时同学们都愣在那儿了。还真不好画呢!

小兔白白这时交上了她的作业。

“说说理由吧!”山羊老师对白白说。

白白解释道:“老师,我是这样想的:以前我家里有两张一样的正方形桌布,后来家里买了一张大桌子,就将原来的两张小桌布都沿对角线剪开,拼成了一张大桌布。于是,我受到启发,就先画两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再连结对角线就拼成了右边为2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白白的解释,得到了大家的掌声。

接着,小猴狒狒也交上了他的作业:

小猴狒狒解释说:“我以前听到过一个故事,就是说一位农民爷爷想把他的一个正方形鱼塘扩大一倍,但四个角上有四棵梨树,又不想把它砍掉,后来一位聪明的朋友用如下方法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所以我就将它反过来,先画一个面积为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再将四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画出来,就得到了面积为2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哗哗哗……”掌声一片。

《画长方形》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一节平行与垂直的第4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以及垂直、平行的基本概念,会画垂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巩固对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准确的画出长方形或正方形,为继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其他知识奠定基础。教材用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呈现例题“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阅读与理解读懂题意、分析与画图运用长方形的邻边互相垂直画图,并示范画图的一般方法,最后的回顾与反思总结画法,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倾听意识、作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为以后的数学学习积累学习经验。

教材的编排始终遵循四年级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规律,注重在学生实践操作中经历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过程中逐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既巩固了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又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整个教材编排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过平行与垂直、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以及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画长方形对学生来说不会陌生和困难。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如何从观察长方形的特征到画一个指定的长方形仍然有一定的挑战。本课重在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个长和宽已知的长方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画法。2.经历长方形的画图过程,进一步丰富问题解决的策略,体验迁移类推及转化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画几何图形的初步的活动经验。

3.通过观察、思考、操作、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运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的画法

教学难点:应用平行与垂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直尺、白纸

学具: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呈现

1.引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问题解决,请回忆一下,问题解决一般有三个步骤,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

(阅读与理解、分析与画图、回顾与反思)

2.呈现

课件出示:例4.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二、探求 1.阅读与理解

问:仔细阅读这道题,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预设: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和宽,要求画出这个长方形。问:这些信息是从哪儿找到的?还能想到哪些信息? 预设: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邻边互相垂直。2.分析与画图

(1)首次画图,发现问题

①选择画图工具

师:画长方形要用到哪些工具?

②尝试画图

师:你们会画长方形吗?请在白纸上画出这个长方形。

③展示交流

师:请同学们看这些作品,他们画得对吗?(检查长度,检查是否垂直)

师:请同桌同学互相检查。

(2)二次画图,掌握画法 ①明确画图步骤

师:在刚才画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如果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让你再画一次。能画得更好吗?

师:先别忙动手,说一说你打算按怎样的顺序画? ②尝试画图

师:请按自己制定的画图顺序开始画图。③展示交流

师:请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3.回顾与反思

师:我们学会了画制定边长的长方形,回顾画的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

三、发展

1.完成数学书60页做一做第2题 2.你能把下面的长方形补充完整吗?

3.去边,想象长方形

师:请同学看屏幕,我们一起来回顾刚才的画法。(ppt展示)

师:如果去掉一些边,你还能想象出这个长方形吗?哪哪些边可以去掉,但不影响我们准确想象这个长方形。4.总结

画长方形教案 篇4

教学内容:P60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5、10、12题 教学目标:

1、根据长方形的特征,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出给定长与宽的长方形。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画图”“回顾与反思”,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4、体验成功,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画给定长与宽的长方形或给定边长的正方形。教学难点:规范地画出长方形或正方形。教具准备:师:直尺、三角板、课件、卡片 生: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平行与垂直,大家能不能把这道题正确地判断出来?(课件1)2.你们能不能在具体的图形中找到平行线和垂线?(课件2)3.大家对平行线和垂线掌握得不错,能动手画一画吗?(课件3)

二、探究画法 1.揭题:画长方形

大家垂线与平行线画得很棒,能不能把这些方法应用到画长方形或正方形中,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得漂漂亮亮的?

2.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4条边有什么特殊关系。(课件4)

3.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对边平行,邻边垂直的特点,你能把下图画成完整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吗?(课件5)

4.通过刚才的练习,你会画一个长10cm,宽8cm的长方形吗?(1)看书并思考这道题是已知什么?你打算怎么画?(2)学生尝试画。

(3)板演。说一说画法。

(4)展示作品。在展示台上用自己的工具摆一摆,说一说画法。(5)总结画法。(课件6和7)画法一(画垂线方法)

①先画一条长10cm的线段。

②再以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画两条垂线,长8cm。③连接另外两个端点。

④标上数据,作上直角记号。画法二(画平行线方法)①先画一条长10cm的线段。

②以线段的1个端点画1条垂线,长8cm。③画已知长的平行线。④连接另外两个端点。

⑤标上数据,作上直角记号。

三、巩固练习(课件8)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认识长方形教案 篇5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例题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搭积木)他们玩的真开心啊!他们玩的积木里有我们认识的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你能大声的喊出他们的名字吗?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自主探究)

1、摸一摸,感知“面”在“体”上:

师:请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物体,先看一看、摸一摸它的一个面,教师示范。请你跟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摸上去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主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的面长长的、平平的;正方体的面方方的、平平的;圆柱的底面圆圆的、平平的,侧面是弯弯的。

谈话: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把你喜欢的这个面画下来呢?你有什么好方法?指名说一说,请你用这个好把它画在白纸上。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指名几人在黑板上画,全班交流,说说每个图形是从哪个物体上请下来的。

展示学生画的作业。让孩子说一说分别是从什么上面取下来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问:从长方体的一个面上取下来的图形还能叫长方体吗?那应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正方体呢?圆柱呢?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长方形

正方形

2、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 和同桌说一说 教师小结 5.判断:

谈话: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与这些图形见面。(出示“试一试”)你能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吗?在学生回答时,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如:信封的面是长方形。

6、生活中,你们在哪些物体的面上见到过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过度语:除了大屏幕上的这几个物体上有长方形、正方形、圆,你能用你善于观察的眼睛在我们的周围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面上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吗?

学生汇报

小结: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会用上到这些不同的图形,正因为有了他们才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三、操作巩固

1.数一数。

既然我们已经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成为了好朋友了,下面就请你数一数在下面的这幅图中,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证明汇报。

2.摆一摆 请你用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汇报;你摆出的长方形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正方形呢?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3、围图形。(完成想想做做 1)

(1)出示钉子板。讲解:这是一块钉子板,在钉子板上整齐地排列着许多钉子,像这样,(边演示边讲解)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能围出各种不同的图形。想在自己的钉子板上围一围吗?

(2)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吗? 试一试

展示交流,小结:虽然这两个图形大小不同,但都是长方形。

(3)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正方形吗? 试一试

对!虽然这两个图形大小不同,位置不同,但它们都是长方形。

(4)想一想,能在这样的钉子板上围一个圆吗?

先让学生说一说,再让学生试着围一围

追问:你们为什么围不出圆呢?(两个钉子之间连起来的线是直的,而圆的线是弯弯的)

指出:长方形、正方形四周的边是直直的,所以在钉子板上可以围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同长方形、正方形不一样,周围是弯弯的,所以在钉子板上是围不出一个圆的。

4、画图形。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过渡: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动手来创造这些图形,好吗?

出示方格纸,讲述:这是一张方格纸。你能在这样的方格纸上用直尺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试一试(完成在书上第17页)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学生小组内互相检查对错

老师发现同学们都画对了,你们用了什么巧方法?

(沿着线的边画。上下左右对直。如画正方形,横着画几格,竖着也画几格)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朋友?(长方形、正方形、圆),他们分别是从什么上面取下来的。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可以拼出许多美丽的图案。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你们想动手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吗?那赶紧动手吧!生动手画,画后展示。

五、拓展练习,创新提升

1.用正方体画正方形。(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在一个正方体上选几个面,画出正方形吗?比一比,画出的这些正方形,再看看正方体的每一个面,你有什么发现?

2.用长方体画长方形。(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问:用这个长方体能画出不同的长方形吗?

长方形的面积 教案 篇6

发表日期:2010年3月30日

【编辑录入:hhth_LXJ】

共有 535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选择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变焦】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77、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

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习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近?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

(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3=12)这里的4表示什么? 3呢?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3)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2)能想象出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到铺一部分,只摆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促学生深入思考,再次丰富学生间接测量经验,优化方法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间接测量方法。

(1)“半铺”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它是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2)那我们今后就揣着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扛着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到处去测量面积吧。比如足球场场地面积„„,想说些什么?

(3)讨论:我们不妨把这张卡片就当作„„,大家开动脑筋,小组研究能不能找到简便的方法?

(4)探究交流:为什么长20厘米就能摆20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呢?

(5)为什么宽是4厘米,就能摆这样地行呢?怎么列式?

(6)量出长和宽还真的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呢!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测量较大面积卡片的方法,引起学生自觉改进旧方法的意识,发现长方形长、宽与面积单位边长个数的关系,突破由面积单位到长度单位的转化这一理解难点。]

6.利用多张卡片深化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

它的面积是多少啊?怎么想的?(课件)看到长9厘米,就说明能摆„„,宽6厘米,说明„„,一共多少个面积单位?所以„„。怎样列式?

(2)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

比比谁能很快地算出这张卡片的面积,面积是多少?怎么列式?(板书算式。)

大家共同研究,有了这么了不起的发现!

[设计意图:培养想象能力,内化操作活动,展现思维状态,推进学生思维发展,深化理解面积计算方法。]

(三)归纳公式

(1)研究到现在,你知道量出长和宽后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吗?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

(3)(指算式)看到长几厘米,就知道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几厘米,就知道能摆这样的几行。所以长的厘米数乘宽的厘米数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验证公式

1.这种发现对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吗?

2.交流反馈:选取教室里表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先估计它的面积,再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看看估的和算的是不是较接近。

3.练习: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

四、总结研究过程,渗透数学研究的方法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教案 篇7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具、学具准备】

大小树叶各一张,钉子板,橡皮筋,照片一张,两段绳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创新

教师出示春游时和学生一起照的放大的照片。

教师:同学们,这是前几天我们班春游时老师和你们一起照的照片,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猜一猜老师会把它怎样?

教师:如果给这张照片加上框,需要多少木条?这求的是什么?(周长)

如果我要想给相框配上玻璃,需要多大的玻璃?这又是求的什么呢?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等我们今天学习了面积的知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二、理解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面积

教师出示两条线段,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线段有什么不一样,再出

示大小两片树叶,让学生观察又有什么不同?

教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物体既有长短之分,又有大小之分。黑板、课桌、书本、树叶、文具盒等都可以叫做物体。教师出示文具盒,让学生观察:一眼看去,我们先看到的是什么?

教师:是的,许多物体都有它们的表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在教室里你可以看到哪些物体的面?

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数学书和课桌的表面,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大家的感觉都不错,课桌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课桌表面的面积比较大;数学书的表面比较小,我们就说数学书表面的面积比较小。

教师:看来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有的物体面大,有的物体面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板书:面积)。比如数学书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表面的面积。让学生分小组相互说一说教室的地面、墙面,黑板面,桌面,文具盒面„„的面积分别指的是什么?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教师:物体表面有大有小,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吗?电脑显示4个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平面图形中谁最大?谁最小?

教师:对,我们可以直接地比较出三角形比圆大。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些平面图形,用颜色涂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师: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平面图形的什么呢?

教师: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让学生指出黑板上的平

面图形的面积。

3归纳面积的意义

让学生把这两方面内容概括起来说说什么叫面积。

教师: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所以说: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板书)

三、比较面积的大小

1引导学生用观察法、重叠法进行比较

教师:既然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怎样去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让学生看一看,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比较大?

小组讨论:你是用哪些办法来比较这些面的大小的?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有的同学通过观察,看出黑板的面积与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差别很明显,说明黑板的面积比课桌面面积大;有的同学把文具盒面放在课桌面上重叠起来比较,发现文具盒面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2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各一张,面积大小相差无几,让学生猜一猜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

学生通过观察,是不容易看出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的,可能有的学生会想到用重叠法进行比较,这时可让学生拿出桌上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动手操作用重叠法试一试看能否比出谁大谁小?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重叠法也不能比出谁大谁小?怎样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出示例2的教室内两面墙上贴瓷砖的图。教师:你能比较出这两面墙贴瓷砖部分的大小吗?

教师:现在你有办法比较出你桌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吗?(小组讨论,抽学生汇报)

教师:对,我们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分成一些相等的格子,再数一数格子的个数就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还是小。让学生先动手操作比较桌上两片树叶的大小,再抽学生汇报比较方法。

总结:要比较两个平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可以借助相等的格子数量的多少来进行比较。

3“统一标准”的重要性

出示例3(没有分成方格的)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让学生先猜一猜,图A与图B哪个面积大?

显示图A有6个方格,图B有24个方格,让学生比较,哪个图形面积大?

总结:从这次比较可以看出,如果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比较,格子的大小一定要相同才能比

较出结果。

四、课堂活动

(1)在钉子板上围出你喜欢的图形,并数出你围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格?

(2)在格子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9个方格的有趣图形(面积相等,图形的形状一样的)。

面积和面积单位(二)【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cm2,dm2,m2。

2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能灵活选用不同的面积单位去测量面积。【教具、学具准备】

边长是1cm,1dm,1m的正方形各一个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动物王国里小白兔和小熊正在吵个不停,原来它们在争论谁的家大)课件动态显示:小白兔家的地面铺了24块砖,而小熊家的地面铺了36块砖(两种砖的大小不一样,小白兔家的砖要大一些,小熊家的砖要小一些),到底谁的家大一些呢?小白兔和小熊想请你们来当“小裁判”。

学生可能回答:

教师:现在有3种不同的意见,到底哪一个“裁判”说得对呢?虽然小熊家的地面铺的砖的块数多,但它家的砖比小白兔家的砖要小一些,所以我们并不能以砖的块数的多少来比较谁的家大,那怎么办呢?

教师:说得好!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就必须要有统一的度量面积的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板书:认识面积单位)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1 cm2 看:演示由4条1 cm的线段围成的一个正方形,即1 cm2,使学生初步认识1 cm与1 cm2的区别。

量: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找出最小的一个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

教师: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学生看一看,摸一摸1 cm2的正方形,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 cm2有多大?

找: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 cm2。(大拇指的指甲盖、写字本上的田字格)

摆:教师指出,量较小的面积常用cm2作单位,让同桌合作用6个1 cm2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估一估文具盒的上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cm2?同桌合作用1 cm2的正方形量一量。

引:如果我们用1 c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的面积(不用操作完)。请学生谈感受。

2认识1 dm2 学生动手操作用1 c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不用操作完),请学生谈感受。让学生感受到:cm2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了,量起来不方便,如果换一个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就好了。

教师:有没有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教师:确实有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你们先猜一猜是什么?

教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说得太好了,这位同学在学习新知识时能联想到以前学过的知识,真会学习,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确实是平方分米。

找: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1 dm2的正方形,想一想,为什么选个正方形?抽学生汇报,边长是1 dm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 dm2。

比:用手比划一下,1 dm2大约有多大?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 dm2?

摆:同桌合作用1 d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1 dm2?

引:如果让你用1 dm2的正方形去测量教室地面,你认为怎样? 3认识1 m2 请学生观察并讨论,让学生感受到dm2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了,量教室的地面不方便,要用再大一点的面积单位量就好了。

学生可能会想到m或m2。教师:为什么是平方米?

教师:大家学得真好,又认识了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1平方米,那么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看:出示边长是1 m的正方形,学生量后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 m2究竟有多大?

比:你能比出1 m2有多大吗?想一想身边什么物体的表面大约

是1 m2?

做:4人一组用手围1 m2。

估:估计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三、课堂活动

1议一议:1cm2和1cm有什么不同? 2第37页课堂活动第1~3题。动手操作。

四、课堂小结

教师:说说你在今天的数学课上获得了哪些数学知识?还有什么问题?

五、巩固练习。1~4题。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培养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

2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3在解决与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教具、学具准备】

1cm2的正方形卡片若干张,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什么叫面积?

说一说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1小格是1cm2)出示下面图形:

教师:你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学生可能无法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一猜,并把猜的结果记录在图的旁边。

教师:同学们用估计的办法测得了这个图形的面积,但不精确,如果要准确知道它的面积可以怎么办?

学生如果不能回答,教师可以引导: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测量、计算,那长方形的面积呢?

(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1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用1 cm2的正方形摆长方形,至少要多少个?(2个)学生取几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边摆边思考:用了几个正方形?摆出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cm2?

教师:用5个、10个、18个小正方形分别摆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摆?请根据你的操作填写下表。

学生逐一填表后展示汇报。姓名正方形个数(个)面积(cm2)长(cm)宽(cm)提问: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教师:也就是说长方形的面积与它们的长和宽都有关系,对吗? 2用覆盖的办法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出示下面的几个长方形:

学生分组用1cm2的正方形去覆盖上面3个图形,并填下表: 图形长(cm)宽(cm)面积(cm2)教师:从刚才的探索中,你又发现了什么?通过交流,尽量让学生感受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系。

教师:根据上表看一看,算一算,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是这样的吗?再算一算学习例1时拼的长方形,看是否都具有这一关系?

教师:请你们大胆猜一猜,可以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验证发现

(1)数一数,算一算,填一填。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长方形面积是()每格1cm2 ,面积是()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 长方形面积是()(2)算一算。

三、巩固应用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完成练习七第2题 让学生完成练习七第2题。

3实践活动:测量并计算面积物体名称课桌面数学书面文具盒面黑板面长宽面积

四、反思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能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类推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通过课件创设情景:小明的家,显示家里的电视机。小明的妈妈说:“小明,这张方巾的边长是9分米,把它用来遮电视机。”小明说:“电视机的荧光屏长56厘米,宽42厘米。”

教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

(1)电视机荧光屏的面积是多少?(2)方巾的面积是多少?

二、自主探索,感悟方法

教师:你能根据上节课学习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这两个问题

吗?

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

教师引导:想一想,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联系?

三、归纳概括,得出公式

教师:根据刚才的讨论,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四、巩固运用

(1)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2)完成1,3,4题。(3)思考题。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三)【教学目标】

1能区别周长和面积,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2能估测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你可以怎么办? 学生可能回答:

教师:说得好,我们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测。这些办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估测 出示长方形:

教师:如果问题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估测)学生独立解决后,再交流自己是怎样估测的。

2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教师:如果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先应怎么办? 学生独立测量教科书例4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学生交流测量情况和计算结果,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

学生讨论: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者的意义、计量单位及计算方法上去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并交流、填表。

板书:

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意义计算公式 周长面积

三、巩固应用

(1)在钉子板上围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图形,再想一想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吗?

(2)完成第1,2,3题。(3)实践活动。

①先估计教室面积,再测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周长和面积。②估计操场的面积。

四、反思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长和面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反思:

简单的换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积单位及其算法的回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2在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了解单位换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米尺、小黑板一块。学具:尺子(直尺、米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激活原有知识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这些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2激发兴趣

计算数学书、小黑板、教室地面的面积用哪些面积单位合适?这些面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提示课题:简单的换算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1(1)出示例1的方格图: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说说你

的方法。

(2)学生汇报:

①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正方形的面积:一个方格是1cm2,这里有100个方格,所以是100cm2。

②用尺子量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cm,运用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cm2。

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还可用1dm表示,运用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dm2。

(3)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有同学说是100cm2,有同学说是1dm2,到底谁对谁错呢?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说法都正确。因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既可以用10cm来表示,也可以用1dm表示,所以它的面积既可以说成是100cm2,也可以说成是1dm2。

(4)由此可见,1dm2与100cm2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小结:1dm2与100cm2之间的关系是1dm2=100cm2,因为他们算的是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而正方形的边长1dm和10cm是相等的,所以1dm2和100cm2是相等的。

(板书:1dm2=100cm2)2教学例2(1)师生共同总结学法:①回忆在同一个图形里有不同的单位计算面积的过程。②将计算结果进行比较。③找出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运用以上学习方法,小组探究学习m2与dm2之间的换算关系。(3)检查探究学习情况。(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板书:1m2=100dm2)完成第49页的“试一试”。

3教学例3(1)你能独立求出这扇窗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合多少平方分米”是什么意思?

(2)“合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把求出的多少平方厘米换成用dm2作单位。

(3)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评析。

三、及时巩固,加深理解 完成课堂活动第1,2题。

四、小结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服务生活的价值。【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例2的图片纸、剪刀。学具:例2的图画纸一张、剪刀。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刚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面积分别应该怎么计算?

学生回答。(略)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上述知识。

二、教学例1 1呈现信息。课件出示例1的情景图,并出示相应的信息。2找出问题。

教师:从这道例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请找出此题的问题是求什么。

3讨论解法。(1)学生分组讨论:

①理解甘蔗的产量主要与什么相关。(地的面积)

②土地是什么形状?(长方形)③长方形地的面积怎么计算?(长×宽)(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3)学生独立解决此问题。

三、教学例2 1呈现信息。课件出示主题图及相关的信息。

2观察分析。该草地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形状? 3出示问题。两个问题同时出现,请学生分别指出草地和小路分别是哪部分。

4讨论解决。(1)草坪的面积怎么算?

①左、右分开算,再相加。②左、右合起来组成一个大长方形,再计算。当学生说出第2种方法时,请他到展台上来动手操作,演示如何组合(用剪刀剪开再组合),全班同学也模仿操作,体会组合的过程。

操作完后要标注各边的长度,再独立计算。(2)小路的面积怎么算?辅满小路要多少块砖?

①找出刚才剪下的“小路”,说说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②学生独立完成。③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活动

要求:

1分小组合作完成。2讨论出活动的步骤。3分组活动。

4全班交流方法与结果,互相评价。

五、课堂小结

长方形的周长教案设计 篇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42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同时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通过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图片,请学生指出每个图形的周长。2.说说长方形的特点。

二、探究新知

1.情景引入新课,老爷爷在一块长方形的菜地上种了许多白菜,被鸡、鸭、羊吃了,请同学们帮想想办法?

2.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可是要买多少米栏杆才刚好围上呢?(激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

板书: 5+3+5+3=16(米)长 +

长 +

=长方形的周长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围一周的栏杆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的总和。教师板书:长方形四边长度的和叫做长方形的周长。

4.让学生比划周围一些长方形的周长。例如:黑板、桌面、课本等。

5.指出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

教师:“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我们能不能找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其他方法。”

6.小组讨论,并说清楚这样计算的原因。学生推导出下面的计算方法(利用对边相等)。

板书: 5×2+3×2=16(米)长方形的周长= 长 ×2+

宽 ×2(5+3)×2=16(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

7.配合学生说算理,课件展示:栏杆先围一个长,再围一个宽。提问:“这时围了多少米?是长方形的周长的多少?”接着展示:用栏杆围剩下的一半。教师提问:“长加宽得到的是长方形的周长的多少?长方形的周长是由几个长加宽组成的?”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板书几种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让学生观察以上几种计算方法,比一比发现第三种方法最简便。

三、自主比较,优化策略,巩固知识。

(一)自主选择,完成练习

1.师:同学们学习了三种方法解决长方形周长的方法,现在从这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你最喜欢的完成第一关练习题,比一比谁最快,完成后举手示意。

师:请几个最快的同学来说说,你采用的方法以及计算结果。2.师:和大家分享一下你选择第三种方法的理由。3.师:没做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二)再次运用,强化优化结果。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请你再次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入第二关,比比谁第一。

(三)第三关

一面靠墙时,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比比谁最聪明。

四、总结

1.让学生议一议: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哪几个条件?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长 方 形 的 周 长

(1)5 + 3 + 5 + 3 = 16(厘米)

(3)5 × 2 + 3 × 2 = 16(厘米)

(4)(5 + 3)× 2 = 16(厘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 篇9

城厢区沟头小学 许少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p80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及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三角板、小棒彩色纸等。教学过程:

一、设境诱趣,激活认知

1、谈话: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折纸吗?(喜欢)老师也喜欢,瞧,这是 老师折的船和知了,猜一猜它们分别用什么形状的纸折的?

展开图形

师小结:看来折不同的东西所需要的纸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这跟长方 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有没有关系呢?今天,许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2、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3、欣赏:瞧,老师也收集到一些生活中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一起来看看吧!

把长方形和正方形从物体中请出来会是怎样的,想想看。请看(课件),跟你想的一样吗?

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特点(1)认识长方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很常见,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小朋友们想不想动手摆一摆? 生:想!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指名生读)

师: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操作。(学生开始操作)拼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汇报:谁来说说你们组都拼出了哪些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跟他们组一样拼出长方形的请把小手举起来。设疑:为什么你们组没有举手呢?

生:许老师,我们只有三根小棒,没能围成。

师:小朋友也来帮他们想一想,能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吗?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因为长方形、正方形有四条边,三根小棒不够。师:老师把这根最长的给你们围长方形,要吗? 师:那你们想要什么样的一根小棒呢? 生:我们想要一根和这一根一样长的小棒。(生摆成长方形)

师:孩子们,要想围成一个长方形,是不是老师任意给你几根小棒都能围成功? 生:不是。

师:那需要什么条件? 生:要有四根小棒。

师:因为长方形有四条边(板书“四条边”)生:这四根小棒中有两根长的,两根短的。生:而且两根长的一样长,两根短的也一样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许老师也想用这样的四根小棒试一试,我能成功吗? 生:能!

拿出四根小棒,出示两根长的小棒、两根短的小棒

师:瞧,这四根小棒符合要求吗?(符合)看好了,我可要摆了。(把两根长的小棒摆靠在一起,学生连说不对。)师:怎么不对啦?

生:那两根长的不应该靠在一起,而是要这样摆。(指名上台摆)师:要摆成相对的位置,是吗?那这两根短的呢? 生:也要摆成相对的位置。

师:原来,长方形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它的对边是相等的。(板书“对边相等”)为了便于区别把两组对边区分开来,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把短边的长叫作——宽。(板书:长、宽)

师:(把四根小棒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现在它的对边相等吗?它还是一个长方形吗?为什么?(不是长方形。因为它的角不是直角)

师:对了,长方形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这就是长方形的特点。生齐读。(2)认识正方形 师:长方形的特点大家找到了,那正方形呢?摆出正方形的小组也把小手举一举?谁能上台展示下正方形并说一说它的特点(指名生展示,并说说特点)师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我们把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叫做边长。板书:边长

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有这些特征呢?(课件出示活动要求)请小朋友们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学具,用你们喜欢的方法一起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后开始汇报。)

(1)学生动手验证,师巡视。(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的做法,汇报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得出什么结论?生汇报

生:我用的是对折的方法。先横着对折,发现这两条边相等;再竖着对折,发现这两条边相等。所以它的对边是相等的。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一下,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师:小朋友们应用了折、量、比的方法证明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齐读两遍)师:老师也验证了,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边说:我们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再看角:边说四个角都是直角。

联系:下面老师要变一个魔术,想看吗?(出示课件)看,这是一个长方形对吗?长方形的长变短了,这是什么图形?如果长方形的长再变短变短,哎,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也就是说正方形具备长方形所有的特点,也可以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师:汇报正方形的特征。

.小结:其实不但我们验证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验证,证明所有的长方形都具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点。所有的正方形都具有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征。

3、比较异同

师:观察,它们两个长的像吗? 生:(像)、(不像)

生: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四个角。

生:不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不相等。师板书

4、小结:如果你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

三、巩固拓展(闯关)

师:小朋友们,你们介绍的这么好,都把它给吸引过来。(课件展示)麦咭要带领你们去密室闯关寻找宝藏,共四关,你们敢闯吗?

1、课本第80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第80页“做一做”第2题。

3、练习十七第2题

4、练习十七第3题

四、总结

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并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计算有关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主体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探索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探索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带领学生参观奥林匹克公园,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美化环境教育,另 一方面加深对“面积”的理解,同时对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搭桥铺路,为自主探索做准备。

1、出示一张课桌。

师:这是一张课桌,我们非常熟悉,每天都在桌上学习。凭你们的经验看看课桌面的面积是多大?(估算答案不唯一)

看来我们有必要动手量一量它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哪些?

用哪个面积单位量比较好?具体说一说多大是1平方分米。 量一量?

2、电脑显示。

师:这是一个示意图 老师按照同学们的意思用“1平方分米”量这张桌面的面积。

请问:它的面积多大?你是怎么想的 ?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共含多少个单位面积,它的面积就 是多少。

对于长方形桌面用每排面积单位个数乘几排就求出它的 面积。

(板书: 长方形面积=每排面积单位个数×排数 )

评析: 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估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自然的引出动手量。长方形面积=每排面积单位个数×排数,为学生自主探索做好了准备。

二、自主探索。

1、感知

师:前几天,我们做了一次关于自家长方形客厅长、宽和占地面积的调查,谁愿意把你 调查的结果讲听听。(板书:客厅长、宽、面积)

师:你是怎么知道你家客厅占地面积是20平方米?30平方 米 ?24平方米?

:有的是爸爸告诉的、有的是妈妈告诉的、有的是自己看书得到的等等,通过这些途径,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板书:长方形面积=长 × 宽)

2、探索

师:引导学生质疑。

关于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师:好学的孩子遇事总爱问为什么。

师:引入探索。

(1)、在探索这个问题之前你们有什么猜测吗?

每排摆的面积单位数和长有关系?

2、摆的排数和宽有关系?)

(2)、好现在就给你们一次探索的机会。小组合作。

可以用18个“1平方厘米”或18个“1平方分米”摆长方形也可以用面积单位摆摆量量手中的长方形。(学生手里有(1)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2)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选你们喜欢的方法进行研究。

思考:1、每排摆的面积单位数和长有什么关系?

2、摆的排数和宽有什么关系?

3、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和长与宽的积有什么关系?

评析:通过学生课外收集信息,初步感知长方形面积=长×宽。鼓励学生质疑,从而自然引入探索。通过学生的猜测,引出思考题,在探索过程中,使学生活动有目的。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恰到好处。

3、主动汇报。

谁愿意代表你们组跟大家说说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研究 的?发现了什么?

(边说边演示)

4、电脑显示每排的单位个数和长;排数和宽。

:长是几每排就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是几就能摆这样的几 排。

因为:长× 宽的积表示长方形共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所以: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5、巩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6、字母表示公式。

如果长方形的面积用S表示,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

那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可以怎么用字母表示?

(板书:S=a×b)

三、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

现在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我家客厅长6米,宽5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研究正方形的面积 (电脑显示:)

(1)用算式表示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分米)

师:通过实践你又发现了什么?

怎么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评析:发挥电脑的直观特点,很自然的由长方形面积引出正方 形面积,从而出正方形面积公式。

(2)字母表示公式。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用S表示,边长用a表示,

那么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可以怎么用字母公式表示?

(板书:S=a×a)

:通过同学们摆、画、讲我们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非常好。

(3)练一练:

现在请同学们再帮老师算一算,我家客厅铺的边长为6分米的方砖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4)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长方形纸

这是一个正方形纸

请你认选一个图形求它的面积?需要什么数据自己测。

四、: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看书质疑:56页----58页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五、综合练习,深化拓展。

为了美化环境,东菜园小区要重铺大门外侧长12米,宽8米的一段人行道。

请你参谋选择下列哪一种型号的方砖好?

边长4分米的砖。

边长6分米的砖。

边长7分米的砖。

上一篇:美高额学费不减华裔家长投资教育热情下一篇:浅谈培优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