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方案

2024-09-30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方案(共13篇)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方案 篇1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就业所持的看法及对自身的认识;了解最真实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及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大学毕业生、为学校、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就业现状的了解,让更多刚进校的大学生们提前为就业做好准备,而不虚度光阴;了解到就业形势的严峻,要让更多的大学生应该想到、做到自主创业,为自己的前途开创一片新天地。

二、调查内容

在校学生对就业形势所持的看法及对自身的认识和今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做出来的决策。

三、抽样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第一阶段:从学校的所有系别中随机抽取6个系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列出全校所有系的名单,顺序排号,用写小纸条抽签的方法抽出6个系。

第二阶段:从抽出的系别中,按班级排序,每班抽取一名学生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抽出的系别中,列出各系所有的班级,再列出各班的名单,顺序排号,用写小纸条抽签的方法,每班抽取一名学生。

第三阶段:从抽取的`学生中再抽出5个学生,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再从抽取的这些学生中,列出各个学生的名字,顺序排号,用写小纸条抽签的方法,抽出5个学生。

四、调查实施

1、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基本的就业形势。

2、设计调查问卷。

3、抽取调查对象。

4、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五、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6.15----6.16具体工作为设计调查问卷,抽取系别、班级及学生,试调查。

2、调查实施阶段:6.17-----619按照调查计划,对所抽取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对他们的调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和开展补充调查。

3、收集资料整理阶段:6.20-----6.21收回所发出去的调查问卷,进行资料整理。

4、分析资料和撰写研究报告阶段:6.22-----6.23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撰写报告。

六、使用经费计划

1、上网对就业形势进行基本的了解,费用约为10元。

2、打印资料费用约为5----10元。

3、复印调查问卷费用约为5元。

4、联系调查学生费用约为10----20元。

合计,这次调查的费用大约在30-----45元之间。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方案 篇2

一、调查与分析

本系04级 (2008届) 首届毕业生共有81名, 就业跟踪调查能联系到其中的62名学生, 包括男生24名, 占总人数的30.9%, 女生38名, 占总人数的45.7%, 为联系到19人, 占总人数的23.4%, 我们对其进行了就业跟踪调查分析。见图1

从人数比例来看, 联系到的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近77%, 因此此次跟踪调查数据为有效数据, 具有分析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我系首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其次, 从男女生比例来看, 联系到的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高出近15个百分点, 这个是比较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 我校男女比例基本为1:4, 我系男女生人数比例也是较大的。

毕业生中出国5人, 读研3人, 自主创业3人, 在此将这三类毕业生归为非招聘就业类, 占有效人数的17.7%。

下面展开的研究主要从招聘就业方面入手:

1、按专业划分:

从我系就业职位总体情况看 (不包含读研和出国的8人, 以及自主创业的3人) , 可以分为行政管理专业性质、经济管理专业性质和其他专业, 其中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性质的职位共25人, 从事经济管理专业性质的职位共15人, 从事其他专业性质的职位共11人。从以上数据看, 60%以上的首届毕业生都选择了与管理相关的职业, 而在管理相关的职业中, 又有23的毕业生从事了行政管理相关的职位。就从事职业的专业性质来看, 首届毕业生大部分从事了与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

2、从单位性质划分:

政府机关5人、事业单位9人、企业27人、金融业7人和其他11人。见图2

从图2中可以清晰看出, 有将近一半的毕业生选择了企业或称体制外单位, 而在政府和事业单位中共有14人, 若将金融业也视同为较为稳定的体制内单位, 则在体制内的共计21人, 表明热衷于到体制内工作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体制内与体制外两者比重基本相当。

3、按职位划分:

公务员5人, 占8.1%;文职员17人, 占27.4%;业务员11人, 占17.7%;教师及学校任职6人, 占9.7%;会计与销售5人, 占8.1%;基层管理员4人, 占6.5%;技术员3人, 占4.8%;出国及考研8人, 占12.9%;自主创业3人, 占4.8%。见图3

从图3可以直观看出, 文职员和业务员占的比例较高, 在文职员中, 有10人的职位与行政管理专业相关, 涉及办公室、文秘、人力资源、助理、内勤等几个方面, 业务员中有3人与行政管理专业相关, 教师及学校任职人员中有3人与行政管理专业相关, 且主要集中在具有行政管理专业性质的文职方面。

4、按区域划分:

在津就业32人 (包括在津读研1人) , 占51.6%;在京就业4人, 占6.5%;其他省市就业18人 (包括读研2人) , 占29.0%;自主创业与出国8人 (因自主创业选择地点尚未清楚) , 占12.9%。京津两地是就业首选。见图4

二、评价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方案 篇3

【关键词】 问卷调查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创业

中图分类号:F241.4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及时了解和反映2011年西安市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近期开展了专项问卷调查。

样本简介

本次调查涉及应届大学生调查以及发放大学生创业贷款金融机构调查两个方面。在应届大学生调查中,涉及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以及西安财经学院6所院校,随机选取了200名应届大学生。其中,男性占45.5%,女性占54.5%;本省生源占55.5%,外省生源占44.5%;城镇学生占58%,农村学生占42%;被调查学生的学历以本科和硕士为主,分别占48%和47.5%,大专生和博士生分别占1.5%和3.0%;所学专业以文史类(50%)和理工类(32%)为主,农医类和其他类分别占1.5%和16.5%。

基本情况

1. 就业形势较去年有所好转

调查显示,毕业后打算参加工作的学生占比最高为64.5%,打算继续深造学习和自主创业的学生分别占25.5%和10.0%,在选择参加工作的学生中,有65.9%的学生已经找到工作,并与用人单位签约,超过八成已签约的学生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表示基本满意,就业形势较去年有所好转。目前尚未找到工作的学生也表示随着金融危机阴霾的消散,经济日趋回升,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转,毕业前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还是有很大的机会。

2.大学生就业选择趋于理性

主要体现在:一是就业地点逐步向二线城市转移。以往大学生毕业后首选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就业,但受一线城市消费水平过高、工作压力过大以及房价较高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考虑到二线乃至三线城市工作。问卷调查中,有50%的学生就业地点选择了西安,选择其他三线城市或地区的学生也占到23.1%,相反,选择珠三角地区、北京和长三角地区的学生分别仅占14.4%、6.8%和6.1%。二是薪酬期望值落入合理区间。调查显示,尽管仍有19.5%的学生表示4000元以上才是最低薪酬标准,但这类学生主要以博士生和硕士生为主。另外,有40.3%的学生表示可接受的最低薪酬为2000元~3000元,还有20.8%的学生可接受1000元~2000元的薪酬标准。与以往相较,目前大学生对工作薪酬的预期趋于合理。

3.学校对自主创业指导明显加强

为解决就业渠道单一化的问题,各大院校均加强对自主创业方面的指导,有63.7%的学生表示所在院校提供过自主创业指导,只是对指导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被调查的学生表示最希望能通过亲身实践和老师授课、相关讲座,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他们最希望得到创业贷款、创业培训指导、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关于资金筹集方面,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合伙创业,这主要是向银行贷款和向政府部门申请资金的门槛较高,审批时间较长,往往容易错过项目发展的最好时机。

4.大学生自主创业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近几年,西安市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10年,西安市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余额为2124.7万元,而至2011年一季度,贷款余额已经达到1942.5万元。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贷款主要投向现代服务业、电子、文化创业产业。对于大学生创业贷款,中国银行西安分行和西安银行都给予了极大的利率优惠,其中中国银行西安分行大部分贷款都执行零利率,西安银行大部分贷款都按基准利率执行。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意见和建议

1.转变观念,增强自身综合能力,努力提高社会竞争力

一方面,大学生要改变“重城市、轻农村、重就业、轻创业”的传统就业观念,在择业时不能仅仅偏爱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待遇好的地方,而歧视偏远落后的地方。只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作就应该予以考虑。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大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且要具有随机性、灵活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并在实践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使自身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疏通就业信息渠道,建立良好的就业机制

目前,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投简历和学校举办就业招聘会,但这两个途径都会造成信息不对称,并存在一定的就业风险。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等单位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培养专业对口、基本功扎实的毕业生,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关部门应建立一个良好的就业机制,净化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使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更加透明、更加丰富。

3.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

大学生创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自主创业也是大学毕业生展现才干、体现人生价值的又一平台。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除了指导、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还要就人际交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借鉴大学生创业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业的机遇和风险,理性对待自主创业。另一方面,政府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便利,如:开辟大学生创业园区,为大学生提供自主创业政策,包括创业孵化基地、公司注册、贷款担保、税费减免、贷款贴息、政策培训以及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优惠措施等,对大学生创业实行“一站式”全程服务。

4.提高贷款审批效率,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

2010年底,西安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工作的通知》,2011年2月,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局、财政局、人民银行营管部联合下发《西安市大学生创业贷款实施办法》,这些文件都明确指出要为我市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上的便利和资金上的支持。西安银行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支持的主要力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缩短贷款审批周期,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并视情况破除公司需运营一至两年才能发放贷款的硬性要求,根据企业成立初期项目可行性情况考虑发放贷款。西安银行开办大学生创业贷款不仅对大学生创业给予资金支持外,未来更多的是要引导大学生创业企业树立正确的诚信和合法合规意识,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和提升经营状况。同时强化风险控制,有效过滤具有不良倾向和目的贷款,建立健康可持续性的创业融资支持和引导机制,推动大学生创业贷款长久稳健运行。

参考文献:

[1]吴松河.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和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0(7).

[2]陈国政.国外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11(3):65-69.

[3]金耀武.新形势下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9(11).

[4]汪青,何小玲.“90后”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1(2).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外国语与传播学院 陕西西安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方案(模版) 篇4

一、调查目的:

一是为了解我院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二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就业趋向,为学弟学妹提供点帮助。

二、调查内容:

此次就业调查,我们小组根据调查目的将问卷内容主要划分为对工资,所选择的单位以及对自己专业的评价的等方面。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最后总共选了11个问题,全部为封闭式问题(单选题)。

三、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结合调查目的,综合考虑下来,确定以所在学院的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本院毕业生。

(一)抽选样本单位

本次大学生就业调查样本容量总共100人

(二)确定调查方法和抽样方式

经过全组人员讨论决定,按随机原则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

四、调查方法及调查单位确定原则:

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观察法,访谈法,抽样调查,调查工作者要求:

1、仪表端正、大方

2、举止谈吐得体,态度亲切,热情,具有把握谈话气氛的功能。

3、经过专门的调查培训,专业素质较好。

4、具有调查经验》

5、具有认真负责,积极工作精神及职业热情。

五、经费预算:打印30元

六、小组成员确定及工作安排

小组人数:5人

分工合作:制定总方案2人

调查项目,调查问卷的设计,修改和制作3人

全组成员全部参与

发放问卷1人统计资料,数据录入1人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4人

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是金融学院某班的同学,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如今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只要耽误你一点时间。希望你能积极配合,你的回答没有对错,只要真实的给出你的答案,谢谢你的支持和合作!

1、毕业后你是选择哪种方式找工作的()

A、遵循父母或亲戚的意见B、自己去人才市场找

C、在网上投简历再去公司D、朋友介绍

2、你现今的工资报酬()

A、1000-1500B、1500-2000C、2000-3000D、3000以上

3、工作后是否边继续深造()

A、会B、不会C、没考虑过

4、最期望在哪种单位就业()

A、私营企业B、国有企业C、外贸企业

5、如果找不到与自己专业相符合的工作你会怎么办()

A、先就业B、继续找直到找到与自己专业相符合的工作 6你就业单位在哪里()

A、南昌B、家乡C、其他地方

7、会不会自己创业()

A、会B、不会

8、你对自己专业的满意程度()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

9、你认为就业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文凭B、经验C、技术D、其他

10、你认为你所读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A、很好B、一般C、不清楚

11、你的性别是()

在校大学生校外餐饮情况调查方案 篇5

调查方案

一、摘要:

以交通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层抽样,以了解西安市大学生校内外餐饮消费状态,以帮助商家在餐饮投资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目的:

1、了解目前大学生校外就餐消费行为及选择偏好;

2、了解大学生校内外餐饮分布的基本情况;

3、明确餐厅的定位及服务标准;与同类餐厅做比较,分析其竞争地位;

4、了解政府部门对餐饮行业的要求及政策,确定餐厅的地理位置和所处位置的城市规划。

三、调研内容

1.大学生:

了解大学生的就餐方面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

了解大学生校内外就餐消费基本情况(次数、人数、金额等)了解大学生心目中的就餐场所

2.政策:

了解政府部门对餐饮行业的要求及政策 用百度地图确定餐厅的地理位置和所处位置的城市规划(希望能达到)。

3.商家:

确定、核实通过网上调查出的餐饮场所的数量与类型 记录街边小吃与校内餐饮状况的数量与类型

四、调研方法:

1.调研方式

采用对于消费者以问卷调查、对于商铺实地考察: 对于消费者问卷调查的原因:

1)人员、时间、经费不足以做大面积的深度访谈; 2)问卷形式简单,易于操作; 3)结果易统计,好分析; 4)问卷费用成本低 对于商铺实地考察的原因:

1)快速有效地核实从网上得来的餐饮信息; 2)记录到网上地图没有的街边小店

2.采用分层抽样法:(1).抽取原则: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有:交通、可支配金额、个人取向等

对于大学生而言三点都很重要,可支配金额与个人取向尚不知,且周围繁荣程度对其的影响尤为突出,故应先以交通作为抽样原则 可以环线+区县划分交通状况,再按餐饮繁荣程度与周边交通便利程度划分

(2).抽样步骤:

 按照环线先进行第一次划分,之后填入所有高校(分类方式:二环至三环之间的高校、三环以外的高校、环外高校)

 确定高校周边大的餐饮场所与门口小吃的种类和小餐馆的数量及类型

 在每个分区内选择两所可对比的高校(如:一所旁餐饮林立、一所则离消费场所较远,若高校过多可随机抽取)

(3).抽样比及配额分配:

抽样人数:每个学校抽取100人做调查 配额:男女各50,其中大一15份、大二20份、大三10份、大四5份 专业不限,但调查时尽量保持平衡

调研安排:

校园定点拦截调查法:对一般的、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采用校园定点拦截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即在本院校的繁华地带,由访问员对消费者进行讲解后,进行一对一的访问。

五、调查对象和样本量

1、调查对象和工具  调查对象:所调研高校的在校学生、校内外餐馆、及街边小吃

 调查工具:纸质问卷

六、研究方法

1.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中的问卷法与观察法 1)问卷法:

 基本类型:单选题、多选题、对偶比较题、自由叙述式(开放题)等

 优点:标准化程度高、收效快。问卷法能在短时间内调查很多研究对象,取得大量的资料,能对资料进行数量化处理,经济省时。

 缺点:被调查者由于各种原因(如自我防卫、理解和记忆错误等)可能对问题做出虚假或错误的回答;在许多场合对于这种回答要想加以确证又几乎是不可能的。 规避缺点方法:

设计多道逻辑题以检验被调查者的回答如若发现逻辑问题,根据情况选择废掉或选择性采用;

在遇到敏感性问题时,转换问题或拆分为等多个互相关联的问题,最后推出目标问题; 2)具体实施办法:

问卷设计时,制定完善的测定尺度和对比关系,如:

可用二三环之间并且餐饮业较不发达的高校与三环之外餐饮业较不发达的高校作对比,可看出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于消费形态的影响; 也可把同一环线但餐饮业发达程度不同的高校作对比,看当地的餐饮业对于消费形式的影响。通过三组的相同情况的对比基本可以得出结论 2.定性分析

通过一定的定性分析,了解大学生对于餐饮要求的一个基本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对应的问卷,如:大学生对于餐馆的要求(干净整洁、价钱低廉、品种众多、味道可口、交通便捷、购买快捷等),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的、进行更高层次的定性研究,如:针对已获得的每次就餐人数、就餐次数、消费金额等问题,设计开放性问题或小范围的访谈,加深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 3.交互分析(联合分析):

1. 设计虚拟餐馆:针对大学生对于餐饮的要求特点,如:干净整洁、价钱低廉、品种众多、味道可口、交通便捷、购买快捷等所有特征,设计相关的店面模拟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将这些特征与特征水平进行组合,生成一系列虚拟餐馆。

2.数据收集:请受访者对虚拟餐馆进行评价,通过打分、排序等方法调查受访者对虚拟餐馆的喜好、消费的可能性等。

3.计算特征的效用:从收集的信息中分离出消费者对每一特征以及特征水平的偏好值

4.预测:利用效用值来预测消费者将如何在不同产品中进行选择,从而决定应给于商家的建议。

七、实施进度安排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方案设计 篇6

一、调查任务和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所使用的手机数量,手机品牌和手机的价位,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对手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通过了解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为手机销售商和手机制造商提供参考,同时为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便了解手机市场的行情,为手机生产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为石邮院在校学生;

调查单位为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三、调查项目和调查方法

1.大学生手机购买动机分析

外形,功能,价格等一些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大学生购买手机的动机。一部款式新颖,外形好看的手机或许会成为女生的最爱。而实用也是一大特点,再有合理低廉的价格让学生有接受购买的能力。

2.大学生对品牌的概念

不同的品牌也会有各自的优势,比如诺基亚,以前的款式是耐用抗摔,现在也有其独特的特点;苹果三星手机功能强的同时,高昂的价格也是一大特点。还有联想中兴等国产手机,低价实用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而卡机,系统运行不流畅这一缺点使得他们和一些大型品牌有一定的差距,在市场份额的占领中排在较后的位置。

3.大学生对手机价格的敏感程度分析

由于大学生条件不一样,对手机的价格选择会随自己的经济条件发生改变,调查分析大学生购买手机的影响因素,如自身因素、社会因素、企业和产品因素等。

4.大学生经济水平及手机费用分析

5.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基本用途

在大学校园中,手机无处不在,它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角落,成了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成材。调查大学生一天中使用手机的时间,用手机做什么,了解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6.大学生手中手机的样式选择准备

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和网页问卷相结合的形式,问题设计明确。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2013/11/5—2013/11/8,调查期限为3天。

五、调查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法

1.设计汇总方案;将调查资料应用统计分组的方法进行汇总。

2.审核原始资料

3.对资料进行分类、分组。

4.对资料进行汇总

5.资料整理结果显示。

六、制定调查的组织计划

1.调查主题和调查方案的确定

2.统计并制作调查问卷

3.资料整理与汇总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方案 篇7

1 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调查研究对象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大三大四的学生, 涉及管理系、经济系、外语系、信息工程系等专业。采用随机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发放问卷及当面采访的方式。我们在图书馆随机采访了多位大三大四的学生并发放问卷且当面全部回收, 没有无效问卷。故此次问卷具有真实性。

2 调查结果

2.1 就业意向与就业选择相符的比例仅为25%

一位经济系大三的学生表示她的专业是会计, 但是她的意向是同声翻译, 问及为什么她没有选择同声翻译的专业, 她认为该专业就业难度较大而且高考时个人分数较低未能达到翻译专业要求, 但为了自己的理想, 虽然她学的是会计但是她也在积极学习英语。同时一位大四毕业生也抱怨他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 他学的是软件工程, 这种工作对技术要求很高, 他在上学期间并没有用功学习, 导致专业技能较差, 用人单位也一再拒绝, 这位学生现在的想法是只要有份差不多的无关专业的工作, 他都愿意去尝试。但如果他的工作无关专业, 他本人也觉得大学四年的学习价值未能得到体现。类似这种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很多, 一种可能进入大学所主攻的专业就不是自己喜欢的, 违背了自己的就业意向;另一种就是由于个人其他原因导致专业知识缺乏, 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2 招聘会针对性差

就本次调查来看, 90%的学生是在大四关注就业形势的, 只有少数人是在大三开始关注的, 这也说明在就业准备上大学生应该更具有主动意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有以下几种:校园招聘会, 网上投递简历, 人才市场招聘, 自主创业, 父母介绍等。其中社会性人才招聘会和校园招聘会是大学生获取就业机会的主要方式。在调查中有的学生提出应提高校园招聘的针对性, 因为只有专业对口率较高的招聘会才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2.3 就业心态消极

48%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信心较高, 45%的学生不看好自己的就业前景, 还有7%的学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从以上统计结果看, 大部分同学对就业前景的态度较为消极。在专业与工作性质的问题上, 60%的学生愿意选择一份与专业有关联但不一定对口的工作, 还有15%的人一定要求自己的工作与专业对口, 7%的学生也愿意选择一份与专业无关联的工作, 剩余的18%表示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对学院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数据的统计发现, 在实际情况下只有25%的人数的工作是与专业真正对口的, 即专业对口率只有25%。

2.4 对初次就业薪酬期望值高

对于刚刚毕业步入社会的人对将来薪酬的期望值, 1000-2000的占17%, 2000-3000的占68%, 3000以上的占15%。而大学生对于薪酬标准的考虑因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对专业行情的了解 (53%) ;第二, 对自身能力的评价 (31%) ;第三, 用人单位的实力 (16%) 。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期望的薪酬在2000-3000元, 但是也有很多人宁愿选择不对口的高工资也不远选择专业对口的低工资。薪资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最终就业选择。

2.5 用人单位根据工作要求对性别有一定要求, 女生较为弱势

很多工作其实是具有性别歧视的。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这个专业的女同学相对男同学很不容易找到本专业的工作。主要是因为如单位需要经常性加班, 搬运货物或者进行运输工作效率低下, 送快递收订单工资也较低等。这就违背了她们的就业意向, 因为这种专业的学生很多是高考时调剂过来的, 学校的不合理调剂也影响了就业意向。在社会工作中, 部分专业女生相较男生而言较为弱势, 性别也是改变大学生最终就业选择的因素之一。

2.6 就业地点也影响了最终就业选择

有少部分人表示工作地点也会导致他们改变就业意向, 他们愿意毕业去发达城市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奋斗, 可是父母却极力反对他们外出工作, 在家乡自己的专业并不能得到相应的报酬, 父母却为他们另谋出路。

总结以上统计结果可以得知, 招聘形式、就业政策、就业心态、薪资期望及工作的偏向性均能影响就业选择并导致就业意向的改变。

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事业恐惧的时代, 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求职择业对大学生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 又是严峻的挑战。我校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 复杂化的状态, 择业意向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 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重视经济利益, 现在出现的种种现象不仅会影响眼下的择业观, 还会影响以后的成长与职业发展。

3 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建议

俞敏洪说过: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针对这种就业意向与最终就业选择不一致的现象, 我们提供了建议, 提出意见不是在于让学生放弃原本的就业意向而向现实低头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工作, 而是在有梦想的基础上做自己基本的工作, 不可好高骛远。

3.1 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的改变

从2001年毕业率就一直在上升但是就业率却在下降, 一增一减, 两个数字非常直观的告诉我们:就业越来越成为问题, 而且是一个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不管什么情况, 无论是学校调剂还是父母替你选的专业, 既然选了就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除非毕业生有能力胜任自己喜欢的其他专业的工作, 否则请认真对待现在学习的专业。如果实在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 也需要进行其他专业知识点系统学习等待时机成熟, 千万不要好高骛远, 守树待兔。现今社会没有相关学历是很难顺心如意找到工作的, 考虑到严峻的就业形势, 必须先就业再择业, 的毕业, 在坚持梦想的同时不要原地打转。必须得认清现在的就业形势, 不是工作找你而是你在找工作, 不是工作符合你的条件而是你得符合工作的条件, 不是你愿意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等你, 而是你有没有相应的技术与工作经验。我国结构性失业很严重, 大学生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 我们要从实际出发, 建立正确的积极的就业观, 摆正心态, 正视现实, 既不急于求成也不优柔寡断, 善于抓住机会做出选择, 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从短期来说, 自身的效用可能没有达到最大, 但从长期来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自身潜力不断开发, 边际效用也会不断增加, 实现学以致用, 发挥自身特长, 实现自身价值。

3.2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很多学生就业时在最初意向和实际专业中摇摆不定, 一方面自己只有实际专业的证书另一方面又想着梦寐以求的工作, 主要是缺少指导。因此, 我们学校应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同时还可以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开设相应的职业规划课 (下转第181页) (上接第129页) 程, 教育学生们从长计议, 早做准备。学校应以就业为导向, 加快推进高校改革。而且学校在最初招生时应最好遵循学生的第一志愿, 假使真的不能满足第一志愿应立即和学生进行协商, 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最初就业意向和实际专业的不一致。

3.3 广泛邀请用人单位, 举办校内供需洽谈会和招聘会

洽谈会和招聘会不要求“大而全”, 而是要“精益求精”。便于学生参加, 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通过这种形式的就业指导, 及时准确地把当前最新的就业信息传达到毕业生那里。

4 总结

首先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我,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就业难, 在很大程度上市因为他们期望值高, 自身定位不准, 理想与现实脱节。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就必须放下架子, 低姿态进入社会, 甘于在普通岗位上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遇挫不气馁, 成功不狂妄。再者, 确定正确的就业方向, 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根据实际情况转变观念, 不过分看重薪资水平而应重视自己的能力水平, 从而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 其次, 打破死饭碗, 灵活就业或非常规就业将成为十分重要的就业形势, 投身于零时工小时工季节工等弹性工作制中。最后借助各种手段, 把握就业机会。希望同学们能认清现实, 尊重最终就业选择, 假使有机会在奋斗自己的意向工作。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了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在现在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及世界整体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 就业情形更加让人担忧。为研究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本文对大学生就业意向和最终就业选择展开了调查。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生明确就业方向及给还没有就业意识的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本文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调查情况的陈述;二是分析总结调查结果;三是针对现状提出建议。

师范类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篇8

就业意向现状

学生的职业定位较清晰

职业定位是对自身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的一个战略性思考,也就是根据自身优势、特点、条件进行目标定位。调查结果表明,54.9%的学生在入校时就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有较清晰的认识,33.3%的学生入校时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是很清晰,11.8%的学生不清晰。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入校时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已经很清晰。

是什么因素决定学生的职业定位呢?调查表明,自身的兴趣和能力(25.8%)、社会需求(24.3%)是决定学生职业定位的两个主要因素。说明在目前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学生对自己能否就业主要出自于对社会的需求和自身实力两大因素的考虑。另外有21.2%的学生认为职业定位“源于家庭的要求”,通过进一步访谈得知,这些学生,要么父母是教师,要么来自贫困家庭,这说明家庭对一部分学生的职业定位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学校的指导作用在学生的职业定位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就业区域的选择

关于就业区域的调查表明,28.2%的学生选择到沿海开放城市里去,21.5%的学生选择去内地省会城市或直辖市,41.4%的学生选择中小城市,也就是说有九成的学生希望到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就业,相比之下选择去农村的只有2.8%。大学生毕业后都希望留在经济较好的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的困难,不利于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

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

此项调查结果很符合师范类学校的特点,共有77.8%的学生选择去学校工作,但其中绝大部分(79.3%)学生选择去公立学校,只有少数选择去私立学校,另外,17.8%的学生选择去事业单位。

就业工资期望调查

工资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每位学生都希望找到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对工资的期望直接影响着能否顺利就业。据报道,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期望薪酬”成连年“下跌”趋势。本次调查发现53.4%的学生选择在1000-2000元之间,34.0%的学生选择在2000-3000元之间,只有11.2%学生选择3000元以上。这说明师范生对自己的就业薪金期望比较切合实际。

共同努力 促进就业

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学校和大学生自身都应该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调查结果显示,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尚不明确。因此,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首要工作就是发挥其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树立就业理想,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主观条件出发,把握社会动态,使学生形成一个适合于自己的职业定位。学生只有将目标建立在个人的优势上,才能在求职中处于有利地位。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升入高中就读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因此高中教师还有较大缺口。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包同曾说,预计到2010年,高中教师将出现100万的缺口。但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乡镇、农村中学,东部城镇教师基本饱和,师范类学校应帮助学生抓住当前的就业形势,调整理想就业区域。

在明确职业目标后,学生自己就应该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个人能力,健全人格,获得个人的充分发展。比如,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是构成才能的基本要素,才能的大小,与掌握知识的多寡有着直接联系,掌握越多的知识,在就业中就越有优势。对师范生来说,除了熟悉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大学生还要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以增加就业砝码。知识是构成才能的基本要素,但知识并不直接等同于能力,大学生还需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与人相处的艺术、演说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等。学生在校期间应主动参加学校的社团、学生会和各种学生组织,参与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在服务同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各种综合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走向社会,认识国情、民情,培养自己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

中学生零花钱情况调查方案 篇9

一、主题说明及活动目的:

每年春节过后,学生口袋里的压岁钱把他们的口袋撑得满满的,有的学生手中有了钱,就大把大把地乱花钱,由此带来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如打电子游戏、上网吧、甚至赌博等。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学校、班级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手中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上学期开学初就发动学生开展了一次中学生零花钱情况的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二、设计目标:

1、调查家长的月收入及其主要来源,并做初步统计。

2、调查部分中学生每星期的零花钱数目,填写调查表。

3、通过调查培养学生节约用钱、合理花费的良好习惯和扶危济困的品质。

三、活动前准备:

1、设计好三份调查表。(程度较好的班级可让学生根据表1自行设计表2和表3)

表格1(收入单位:元)月 收 入 500以下 500-1000 1000-1500 1500以上人 数 所占比例

表格2(钱数单位:元)月零用钱数 50-100 100-150 150-200 200-250 人 数 所占比例

表格3 主要用途学习用品 零 食 娱 乐 其 他 人 数 所占比例

2、做好调查动员工作,明确调查对象、指导调查方法。

3、发下调查表,各小组分配好调查任务。

4、学生收集有关由于乱花零用钱带来危害的事实材料。

四、活动过程:

1、每位同学自主开展调查,并填写好三份调查表。(可在调查前召开一次家长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协助。)

2、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调查结果。告诉各小组总结办法:总结本小组调查的总人数、各档人数、各档比例,填好自行设计的汇总表。注:所占比例=(本档人数/调查总人数)×100%

3、汇报调查结果,交流各自的调查方法,交流从有关乱花钱的危害的事实材料中得到的教训,老师小结。

4、讨论思考交流:

①我们大多数家庭的月收入是多少呢?这些钱我们的家长 是怎样赚来的呢?

②我们大多数同学每月零花钱是多少?

③这些钱我们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呢?我们这样花费零用钱合理吗?乱花钱有哪些危害呢?(讨论后让各小组派代表发言。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我们口袋里的钱来之不易,零花钱要合理使用,胡乱花钱后患无穷。)

五、活动总结延伸:

我们已经通过调查了解到,我们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应该合理使用,不能铺张浪费。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学生不能像我们一样正常读书、生活,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应该节约零花钱,寄给贫困地区的学生,帮助他们。

① 如果每天我们每人节约一角钱,我校所有同学每天可以节约多少钱呢?《中学生零花钱情况调查》活动方案

②全国13亿人每天能节约零用钱多少呢?

③如果500元可以帮助一名贫困学生完成一年的学业,那么全国每人每天节约的零用钱可以帮助多少贫困学生完成一年学业呢?

六、结合活动,学生自己撰写板报稿,出一期题为“节约一角零花钱,奉献一片爱心”的黑板报。

对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实施方案 篇10

学校:东山学校

课题组成员:贺培栋、彭旖霞、成晓妃、柳智成、喻钿

课题组组长:张聪

指导老师:傅晟辉

一、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中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娱乐、购物……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网络的不良诱惑也不少。中学生如何让健康上网也成为了老师、家长担心的问题。我们小组就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展开了调查。目的在于了解中学生的上网习惯,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

二、研究背景

今天,我们步入网络社会,据统计,在中国某些大城市中,已经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家中购有联网计算机。而中学生与网络之间也存在着很多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少年对网络“一往情深”。面对这些“诱惑”,中学生又是怎么做的呢?对此,我们小组展开了调查。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以东山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

2.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做到合理上网,帮助中学生认清网络的真正面目,并对他们提出有效建议。

3.通过此次课题研究,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将课本中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加强实践能力,在实践调查中体验学习。

四、研究内容

1.网络的用途

2.中学生对网络的所持态度

3.中学生上网时间的支配

4.中学生上网的习惯

5.老师家长对上网的看法

6.在调查中得出一些结论并提出合理建议

五、研究假设

1.中学生对上网的利弊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2.中学生能合理控制上网时间,拒绝网络不良诱惑。

3.中学生能利用好网络

六、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东山学校的在校学生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

七、研究分工

1.彭旖霞:制作调查问卷

2.喻钿:发放调查问卷

3.成晓妃:采访同学

4.贺琣栋:统计调查数据

5.张聪:整理材料、撰写报告

6.柳智成:制作PPT

八、研究步骤

1.建立研究小组

2.撰写开题报告,进行课题论证

3.开始按制定的方案实施研究方案

4.发放调查问卷,采访老师家长

5.统计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6.撰写结题报告并进行答辩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

有调查研究报道,大学生压力源排在首位的是就业压力,其次是生活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的过大会导致学生、家长心理压力大,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1。本次调查的目的是研究江苏省某高校文科、理科、医科三个大专业的不同年级学生的就业压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3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文科类学生100名,男生42名,女生58名,理科类学生100名,男生47名,女生53名,医科类学生100名,男生61名,女生49名,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4份,有效率88%,其中文科类回收有效问卷98份,理科类回收有效问卷97份,医科类回收有效问卷99份。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表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结合地方实际,问卷自编而成,包括自我定位,职业选择,职业期望,社会地位等4个维度,总共20个项目,项目分级1-5分,分数越低,表面压力越小。

1.2.2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s)表示。以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经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文科类就业压力最低分是大一学生得分(91.11±2.13),就业压力最高分是大四学生压力得分(98.87±1.17),理科类就业压力最低分是大一学生得分(90.12±1.31),就业压力最高分是大四学生压力得分(101.12±2.07),医科类就业压力最低分是大一学生得分(90.17±1.82),就业压力最高分是大四学生压力得分(99.61±1.56),三大专业的大二大三年级得分居中,并且三大专业的压力得分高低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加。

3 讨论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推论,各个学科的高年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可能是高年级学生即将要面对择业,在择业过程中需要思考的职业取向和备考准备的压力有关2。低年级学生刚进大学,焦點主要集中在适应大学生活方面。

因此高等教育在低年级也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就业方面的宣传,高年级学生要加强就业方面的指导和推进工作,学校要多为高年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大学生更要化压力为动力,调整心态,准确定位3,早作准备争取早就业,就好业。

参考文献:

[1]赵丹娣,辽宁省师范类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取向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375-377.

[2]林梅、杜宁等.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作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2.

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分析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期望,理性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50万, 2013年达到699万, 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多。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 一方面更多学子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就业问题受到各方关注。就业是一个人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 一个人只有从事某项工作、某种职业, 付出劳动, 获得经济收入, 才能获取生活资料, 维持生计, 改善生活;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 才能够享受劳动的喜悦, 体验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成就感,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更是如此。

当前, 我国实行的是“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个人自主就业”的就业政策,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的变化, 不仅改变了国家在毕业生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更对社会的就业观念产生了直接影响。计划经济时期“统招统配”的就业政策决定了大学毕业生自己不需要找工作, 便成为捧着“铁饭碗”的“国家干部”。而在双轨制初期, 多数人还是国家分配工作, 只有少数人自主择业, 大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期望和要求, 考虑自己要找一份怎样的工作, 工资高、收入好, 还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段时期的劳动力市场还是处于供不应求或者供求相当阶段, 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没有太大的问题。而随着高校扩招, 毕业生人数的激增, 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期望和要求较高, 并且能让毕业生满意的“好”工作越来越少, 很多人“不得不”先就业再择业, 或者处于失业的状态。当代大学生持怎样的就业观念, 他们的就业意愿和期望如何?这是本文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设计

1. 概念界定

就业期望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结合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对自己将要从事工作的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预先设定的最低期望目标, 反映的是就业对自己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1]。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是个包含多维度、多要素的有机系统, 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测量也越来越详细、越来越全面。冉昆玉认为, 大学生就业期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内容主要分三大类:一是发展类就业期望, 包括单位与个人的发展前景、工作岗位能否发挥个人才干、是否有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工作条件如何、用人机制是否灵活等;二是待遇类就业期望, 包括工资水平、福利标准、工作的自由与舒适度等;三是声誉类就业期望, 包括工作的地点、单位的规模、工作的稳定性、单位的性质等。这三类中, 大学生最关注的是发展类就业期望, 其次是待遇类就业期望, 最后是声誉类就业期望[2]。

总的来看, 就业期望就是指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的预期, 是个人对能否就业以及工作状况的期待, 是对就业的地区、获得的岗位以及薪水标准等各方面期望的综合体现。

2. 研究数据说明

本文的分析数据主要是来源于两个调查, 一是2008年“大学生发展状况调查”的数据, 这次调查在全国27所高校进行, 调查对象为高校本科生。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抽取样本, 第一阶段, 分层抽取高校。以区域和高校类型为主要维度抽取高校, 覆盖东部、中部、西部, 包含了综合大学、财经类大学、师范类大学多种类别。第二阶段, 在所抽取的高校中抽取学生。在被抽取高校相关人员的帮助下, 分别在学校理科、工科、人文社科等不同学科各抽取一到两个专业的大一到大四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每个高校随机抽取100名左右本科生。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数2 819人。下面简称“2008年大学生调查”。二是2010年9月以福建省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的抽样调查。抽样方法也是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 首先在福建省抽取国家重点高校一所, 省属重点高校两所, 省属普通高校两所。然后, 从每所学校的理科、工科、人文社科不同科学分别抽取两个专业, 抽取50个样本进行调查, 每个学校样本数为150人, 共获得有效样本715人。下面简称“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

三、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状况

纵观国内现有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研究, 虽然考察的标准和内容有所区别, 但调查分析得出的结果却有相似之处。那么, 当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1. 就业是大学毕业后的第一选择

高等教育改革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给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就业并不是大学毕业生的唯一出路, 考研究生、出国、创业, 但多数毕业生还是选择毕业后先就业。“2008年大学生调查”数据显示, 大三之前的大学生对毕业之后有更多的期望, 只有50.5%的被调查者表示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 37.6%的人要考研究生, 6.5%的人要出国, 5.4%的人还有其他打算。但对大四的学生来说, 就业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调查中90.9%的大四学生表示要参加工作, 只有9.1%的人要考研究生。2010“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84.3%的毕业生首选就业 (找工作60.6%, 考公务员18.9%, 自己创业或者自由职业的比例为4.8%) , 考研的比例为12.2%, 出国2.4%。从大学生就业的目标来看, “先就业再择业”成为主导思想, 66.2%的大学毕业生表示就业的目标是先就业后择业, 24.4%的人希望是一次性就业, 还有3.6%和5.7%的人不想就业和可就业可不就业。

2. 对自己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大学生就业期望高, 对自身认识不足被认为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前景的认识较为客观, 甚至可以说比较保守。“2008年大学生调查”中, 只有4.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很好找工作, 比较好找工作的为21.1%, 认为不太好找工作的为30.3%, 很不好找工作的高达11.5%。“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也呈现出类似的态势, 认为自己的专业很好找工作的只有4.9%, 比较好找工作的为25.5%, 不太好找的为23.7%, 很不好找的为5.6%。因此, 只有8.9%的被调查者非常有信心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比较有信心的占59.3%, 31.9%的人不太有信心和没有信心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不是非常乐观, 这或许也是很多毕业生希望“先就业再择业”的原因。

3. 就业地点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区。“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 10.7%的学生表示绝对不会去西部地区工作, 不愿意去西部工作的比例为39.3%, 非常愿意去的比例仅为2.8%, 17.0%表示比较愿意去。对于去农村地区工作, 7.6%的人表示绝对不会去, 41.0%的人表示不愿意去, 非常愿意去的比例仅为1.6%, 愿意去的比例为15.3%。这可能也与近年来国家推行“大学生村官”就业模式有较大的关系。这一结果与各地多项研究结果相一致。2003年在北京的一项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查显示, 毕业生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的学生, 占到了全体有就业意愿毕业生的97.2%, 如果就业困难, 对去小城镇或乡镇单位就业意愿, 45.2%的人坚决不去, 45.2%的人表示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 只有9.6%的人表示乐于接受[3]。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调查对象中有89%的学生选择东部地区就业;选择中西部地区的只有11%。无论学生来源地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 都显示出类似的对东部地区的偏好:来自东部地区的学生, 选择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为95.2%;来自中部地区的学生作此选择的比例为82.5%;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作此选择的比例也高达74.9%[4]。对南京地区10所高校的调查显示, 从就业的地区来看, 东部沿海城市 (46.93%) 、京津沪地区 (21.66%) 和回家乡 (23.11%) 是主要的选择, 选择西部城市的仅占1.08%[5]。由此可见, 大城市和沿海开放等经济发达的城市, 就业机会较多, 是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地区, 对就业地区的偏好并没有随着国家多项就业优惠措施的出台而发生很大变化。

4. 就业单位偏好于国企、党政机关和外企

“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乡镇企业就业的比例依次为19.6%、21.7%、36.1%、9.2%和10.9%, 收入较好、工作稳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集体企业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 而愿意到民营和私营企业就业的比例较低, 但从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单位来看, 民营和私营企业则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就业单位的这种偏好在多项研究中也出现了, 如黄敬宝对北京大学生的研究发现, 大多数大学生希望在较稳定的国企和党政机关或工资较高的外企工作, 三者的集中度为73%[6]。2007年在深圳的调查显示, 49.3%的人选择到机关做公务员, 6.7%的人选择到事业单位工作, 8.0%的人选择到国有企业工作, 24.0%的人选择到外资企业工作, 6.7%的人选择到民营企业工作[7]。南京10所高校的调查显示, 工作单位集中趋向于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 所占比例分别为31.5%、35.38%、22.74%。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大体相同, 分别为17.33%、20.22%和14.8%[5]。从这一点来说, 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期望与实际就业有差距, 这一方面表现出大学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情况的了解不够全面,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大学生对福利、待遇好的就业单位的期盼。

5. 就业领域集中在行政管理、金融业等行业

由于管理、金融行业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名利、地位, 大学生争相进入, 造成了不必要的竞争, 浪费了人才。“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结果显示, 33.2%的学生首选行政管理类工作, 教育培训、科研技术类的比例为25.2%, 商业服务类的比例为10.2%, 文化艺术类和营销类分别为7.7%, 贸易类比例为4.8%, 建筑工程类的比例较低, 只有3.1%, 其他为8.1%。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蓝皮书”对就业“红黄绿”专业的分析显示, 2012年动画、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已被列入失业率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的“高风险红牌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被列为“黄牌专业”, [8]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就业市场相对较小, 毕业生集聚在某几个行业不无关系。

6. 对收入的预期较理性

大学生对收入的预期较为理性, 与当地的收入水平差距不大。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10年) 》公布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显示, 2009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2 736元, 平均月工资2 728元, 福建省28 666元, 平均月工资2 389元[9]。“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 大学生能接受的最低起薪平均为2 065.34元, 中位数和众数都是2 000元, 大学毕业生可以接受的薪资水平低于城镇就业者的平均工资水平。无独有偶, 深圳的一项研究也显示毕业生对自己工资水平的预期比较符合市场的实际水平, 60%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薪酬标准在3 000元以下, 与特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 552元基本一致[7]。黄敬宝对北京大学生平均月薪期望的研究中发现, 2008-2010年, 大学生平均期望月薪分别为3 525元、4 151.3元和4 685.7元, 呈明显的上升趋势[6], 但2008-2010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年工资分别达到55 844元、57 779元和65 158元[10]。大学生对自己月薪的期望普遍低于调查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 也不乏“零工资就业”的案例, 这也反映出大学生对收入预期和就业形势的认识较为客观, 符合实际。

7. 兴趣爱好、工资待遇等是首要考虑因素

“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 在择业的考虑因素中, 大学毕业生考虑的第一要素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44.8%) , 第二是工资高、待遇好 (37.8%) , 第三是能发挥自己的才干, 学有所用 (33.4%) , 以及发展机会 (30.7%) , 而选择是否解决户口与住房、职业声望、专业是否对口的比例也很低, 都在3%以下。可见, 大学生非常倾向于选择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能发挥自己才干和发展机会, 同时兼顾收入的职业。发展机会少, 经济环境不好, 收入偏低是阻碍大学生去农村工作的主要原因, 户籍制度约束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也是重要的障碍[11]。

四、总结与讨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看到不同调查时间, 不同范围的调查结果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从毕业后的选择来看, 尽管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逐渐增多, 就业还是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逐渐改变, 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目标是先就业再择业。这可能与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缺乏信心有极大的关系, 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前景有较为客观, 甚至比较保守的认识, 多数大学生都觉得自己的专业以后不太好找工作, 对自己是否能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信心不足。从大学生的就业意愿来看, 大学生对就业地点的期望多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对去小城镇、乡村、西部就业的意愿不高, 实际就业情况与就业意愿较为一致, 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大城市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地区。从就业单位的性质来看, 大学生更倾向于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外企就业, 愿意去个体和私营企业的比例较少, 但实际就业时, 在私营企业就业的比例远高于大学生的预期。大学生对收入的预期比较理性, 收入期望低于当地城镇居民平均工资水平。大学生在择业时会较多的考虑兴趣爱好、工资待遇以及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干等因素。

理性选择理论指出, 一个行动发生的可能性是行动者所期望从多种可能的行动结果中获得的功利的函数。行动者的这种行动所追求的是价值或利益的最大化。不同的行动 (在某种情况下是不同的商品) 有不同的‘效益’, 而行动者的行动原则可以表述为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12]。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以“理性”为基础解释了个体具有目的性的行动, 以及个体在此基础上为获得最大效益所作出的选择。科尔曼所提出的行动系统主要由两种元素构成:第一种是行动者;第二种是某种事物, 主要指“资源”或“事件”。行动者是具有一定利益偏好, 并试图通过控制某些资源以满足自己需求的人。在最基本的行动系统内, 最低限度必须有两个行动者, 而且每人都控制着能使对方获利的资源。由于双方的利益均依赖对方控制的资源, 作为有目的的行动者, 他们必须从事与对方发生关系的活动。这种特定的机构和每个行动者的行动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利益, 从而导致了双方行动的相互依赖, 或者说其行动具有了系统特征[13]。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就是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 都希望作出“最优选择”, 不管是出国、考研还是就业。

全国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方案 篇13

全国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方案 基线调查方案

包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全国疫情报告数据显示,2004~2010年,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包虫病病例报告,其中98.2%的报告病例分布于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7个省(自治区),但目前流行状况仍不太清楚。按照《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要求,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包虫病的流行范围和程度,特制订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

进一步了解我国包虫病的流行范围和程度,为制定防治计划、实行分类指导、进行效果考核和全面推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二、调查范围

(一)有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防治项目支持的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7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项目省)的流行县(指各省曾组织调查明确的);

(二)项目省流行县之外2000年以来有包虫病病例报告的县;

(三)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年以来有包虫病本地感染病例报告且存在包虫病传播条件的县。

三、调查对象

(一)项目省的流行县 1.人群患病调查

在每个流行县,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牧区、半农牧区、农区和城镇进行分层,按各层人口数占全县人口总数的比例确定分层调查人数,再根据各层调查人数确定各层调查村数,共抽取16个村,每村查200人以上(人数不足时从邻近村补足。),全县至少调查3200人。2.儿童感染和患病情况调查 在每个流行县的牧区、半农牧区、农区和城镇各抽取1所小学,对该小学全体学生进行普查。如学生集中在县城,则抽取该县城所有的小学。3.犬感染调查

在每个流行县确定的16个人群患病调查村中,每村抽取20个养犬户(养犬户数不足时从邻近村补足),每户仅采集1条犬的粪样,共计采集犬粪样320份。4.家畜宿主调查

在每个流行县,以县为单位,在屠宰季节选取当地繁育的1岁以上的羊1000只(或牛500头),选定调查的牛、羊应来自本县10个以上的村。5.啮齿类动物调查

在有泡型包虫病流行的县,在泡型包虫病患者居住地周围和人、犬经常活动的区域捕捉各种成年鼠数不少于1000只。6.包虫病防治知识和行为调查

在每个流行县确定的16个人群患病调查村中,选取干部、农牧民和宗教教职人员等共20人;在选定学校调查4年级及以上的所有学生。

(二)项目省流行县之外2000年以来有包虫病病例报告的县,以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年以来有包虫病本地感染病例报告且存在包虫病传播条件的县 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即网络直报系统)的包虫病报告病例为线索,对报告的病例进行核实,了解当地医院是否发现和收治过未报告的包虫病病例;对确诊和临床诊断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如确认其为当地感染的病例,且其所居住的村(社区)存在中间宿主和终宿主动物,则参照项目省流行县关于“犬感染调查”、“人群患病调查”要求,对当地感染病例居住区域的屠宰家畜进行肝肺检查,如发现存在包虫病流行,则在该村(社区)的周围和该县类似的村扩大范围进行调查。

四、调查内容与方法

(一)基本情况

包括户主姓名、人口数、民族、养犬数量、养羊数量、养牛数量、年自宰数量、自宰时间、饮水来源等,填写附表1。

(二)人群患病情况 根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06),对接受检查的对象进行B超检查(疑似病例辅以血清学检查)和诊断,填写附表2;对查出的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填写附表3。

(三)儿童感染和患病情况

在选定的小学,对全部学生采用B超检查和血清学方法检测,填写附表2;对查出的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填写附表3。

(四)终宿主感染情况 1.犬感染情况

对收集的犬粪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犬棘球绦虫抗原,尽可能开展无主犬剖检,进行病原学检查,填写附表4。2.其他终宿主感染情况

有其他终宿主(狐狸、狼、猫等)的地方,收集其粪便进行粪抗原检测,并尽可能剖检进行病原学检查,填写附表4。

(五)中间宿主患病情况 1.羊(牛)患病情况

在屠宰场检查羊(牛)肝、肺等脏器,触摸检查有无囊状物、包块或结节,对发现的囊状物或硬结进行剖检和鉴别,记录动物年龄和包囊数量,填写附表5。2.啮齿类动物(鼠)感染情况

剖检捕获的鼠,观察肝、肺感染情况,填写附表6。

(六)防治知识和行为情况

以问卷形式对选定调查村的干部、农牧民、宗教教职人员和学生进行防治知识与行为调查,填写附表7。

五、数据整理及分析

(一)数据收集上报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确定专人负责调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完整、准确地录入调查数据,并逐级审核、汇总、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二)率的标准化

采用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对地区分布和性别分布的感染率、血清学阳性率进行标化,用于不同省份之间及男女之间等各种率的比较。

(三)流行情况推算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汇总与分析本地区调查数据,计算各地区的流行情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负责汇总与分析全国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流行情况。

(四)统计指标

1.犬棘球绦虫感染情况

粪抗原阳性率=阳性数/检查粪样数×100% 犬感染率=阳性数/剖检犬数×100%。2.羊(牛)包虫病患病情况

羊(牛)患病率=棘球蚴感染羊(牛)数/检查数×100% 羊(牛)平均感染度=包囊总数/检查数×100%。3.啮齿类动物感染情况

啮齿类动物感染率=感染数/检查数×100%。4.人群患病情况

人群患病率=现患病人数/检查人数×100%。5.儿童(6-12岁)患病和血清学抗体阳性情况

儿童患病率=儿童现患病人数/检查儿童人数×100% 儿童血清学阳性率=阳性人数/检查儿童人数×100%。6.防治知识与行为合格率

防治知识与行为合格率=合格人数/调查人数×100%。

(五)既往人群查病数据的利用

流行县2008年以来已有的人群查病数据,经省级疾控机构进行评估,符合本方案中人群患病调查要求的,予以采用;不能符合要求的,需补充调查。

六、分析总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相关专家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并撰写总结报告。

七、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应贯穿于调查工作的始终。

(一)准备阶段

1.培训对调查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方案、问卷调查、数据录入、检测方法和检查技术等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者参与相关调查。2.按照本方案规范调查程序和技术方法。3.检测试剂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统一采购,在进行检测前须对试剂进行测试和评价。4.调查表和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组织人员编制统一的调查表和数据录入程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填写和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汇总、分析、反馈。

(二)实施阶段

1.抽样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抽样,确保样本和样本量达到设计要求。

2.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各县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每日调查表的检查,进行原始数据的现场核对。

3.技术指导和督查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疾控机构组织专家对调查质量进行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随机复检1~5%的人血清样品、犬粪样品、动物病变脏器标本,符合率应在95%以上,不达标者对同一批标本进行复查。

4.数据库检查和验收各县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数据录入、核对和逻辑纠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调查的数据库进行审核,抽取10%数据进行人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八、组织管理

(一)在卫生部疾控局的领导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全国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当地实际,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管理,协调相关部门参与本辖区的调查;地方各级疾控机构负责制定本辖区的实施细则、工作计划,会同相关部门具体实施。

(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负责对本次调查的省级骨干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全国资料汇总分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疾控机构负责当地调查人员的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本省数据汇总和分析、检查督导等。县级疾控和医疗机构负责本县调查的具体实施。

(三)2011年10月举办全国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培训班,培训省级师资,各地启动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2012年12月前各地完成调查工作并完成总结分析阶段的各项工作。附表1:调查户基本情况 附表2:包虫病筛查登记表 附表3:包虫病患者个案调查表

附表4:终宿主(犬/狐)棘球绦虫感染调查表 附表5:家畜棘球蚴病调查表

附表6:啮齿类动物棘球蚴病调查表

附表7:包虫病防治知识与行为问卷调查表 附表1 调查户基本情况

调查村编号□□□□□□□□□□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乡(镇)村 户号

户主姓名

人口数(人)民族

养犬数量(只)

养羊数量(只)

养牛数量(头)

年自宰牛羊数量(只/头)自宰 时间(月份)

家庭 饮水 来源

注:饮水来源:①沟②河③井④塘⑤积水⑥泉水⑦自来水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附表2 包虫病筛查登记表

调查村编号□□□□□□□□□□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乡(镇)村 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宗教信仰

职业

文化程度

居住方式

B超

是否查过包虫病

检查结果

阴性

阳性

注:以下选项供填写时参考

宗教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其他、无

职业:牧民、半农牧、农民、工人、商人、军人、干部、教师、学生、学龄前儿童、医生、家务、宗教人士、其他

文化程度:学龄前、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 居住方式:定居、游牧、冬季定居夏季游牧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附表3

包虫病患者个案调查表 编号□□□□

住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乡(镇)村门牌号:

一、基本情况(选择项划“√”)

1.姓名:户主名: 2.性别:①男②女 3.年龄:周岁

4.民族:①藏②汉③回④蒙⑤维⑥其他

5.职业:①牧民②半农牧③农民④工人⑤商人⑥军人⑦干部⑧教师 ⑨学生⑩学龄前儿童医生家务宗教人士其他

6.文化程度:①学龄前②文盲③小学④初中⑤高中⑥大专及以上 7.宗教信仰:①佛教②伊斯兰教③其他④无

8.居住方式:①定居②游牧③冬季定居与夏季游牧 9.你家有(可多选):①收音机②电视机③手机④以上都无 10.家庭饲养牲畜(填数字):①牛头②羊只③骆驼峰④猪头 11.你家牲畜屠宰方式:①集中屠宰②零星屠宰③家庭私宰

二、环境与医疗(可多选,划“√”)

1.你家周围有野狗吗?①有②无③不知道

2.你家邻居养狗吗?①不养②有人养③几乎每家都养 3.你家有狐皮制品(帽、衣领)吗?

①有,买的②有,自捕③有,别人送的④无

4.你家饮水来源:①沟②河③井④塘⑤积水⑥泉水⑦自来水 5.你村有医生吗?①有②无③不知道 6.首次诊断为包虫病的时间:年月

三、检查结果

1.B超检查

(1)病灶部位:①左肝②右肝③左右肝④脾⑤肾⑥腹腔(2)病灶数量:个

(3)最大病灶直径:

CM ×

CM

(4)分型:

囊型:①CL型②Ⅰ型③Ⅱ型④Ⅲ型⑤Ⅳ型⑥Ⅴ型 泡型:①浸润型②钙化型③液化空洞型 混合型:①是②否 检查者签字: 2.血清学检查

(1)方法:①酶联免疫法②间接血凝法③金标渗滤法④免疫印迹法(2)结果:①阴性②阳性 检查者签字:

附表4 终宿主(犬/狐)棘球绦虫感染调查表 编号□□□□□□□□□□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 编号

户主姓名

动物名称

检查结果

日期

检查者

粪抗原检查

剖检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注明虫种)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附表5

家畜棘球蚴病调查表

编号□□□□□□□□□□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 屠宰场名称: 编号

家畜名称

齿龄(岁)

检查结果

寄生部位

包囊数量(个)备注

阴性

阳性

其他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附表6

啮齿类动物棘球蚴病调查表

调查村编号□□□□□□□□□□ 省市县乡(镇)村密度:洞/100M2 编号

动物名称

结果

寄生部位

备注

阴性

阳性

(注明虫种)肝

其他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附表7

包虫病防治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表 编号□□□□

姓名:性别:年龄:

问卷内容(可多选,划“√”)1.人是怎样得包虫病的:

①生吃牛羊肉②狗传染③不知道 2.您吃东西前洗手吗?

①经常洗②有时洗③很少洗 3.您与狗玩耍吗? ①经常②偶尔③从不

4.你家牛、羊屠宰后的有病的肝肺怎么处理的? ①扔掉②自己吃③喂狗④掩埋或焚烧 5.如果免费为狗驱虫,你愿意吗? ①愿意②不愿意

注:答对3道题为合格。调查人:

上一篇:麦可思大学生就业报告下一篇: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期教务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