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共8篇)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篇1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分级、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职责要求及《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品生产单位禁火区的动火作业。
本标准不适用于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固定动火区作业和固定用火作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AQ3028-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AQ3025-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1 动火作业
hot work 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3.2 易燃易爆场所 inflammable and explosive area 本标准是指生产和储存物品的场所符合GB50016中火灾危险分类为甲、乙类的区域。动火作业分级
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级。4.1 特殊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4.2 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4.3 二级动火作业
4.3.1 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禁火区的动火作业。4.3.2 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厂安全(防火)部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4.4 遇节日、假日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 5.1 动火作业安全防火基本要求
5.1.1 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时,还须执行AQ 3028-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和AQ3025-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
5.1.2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5.1.3 凡在盛有或盛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及处于GB50016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清洗、置换而确需动火作业时按5.2规定执行。
5.1.4 凡处于GB 50016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动火作业,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距用火点15 m以内的,应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空间隔离措施。
5.1.5 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5.1.6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超过21%。
5.1.7 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5.1.8 在铁路沿线(25 m以内)进行动火作业时,遇装有危险化学品的火车通过或停留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5.1.9 凡在有可燃物构件的凉水塔、脱气塔、水洗塔等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隔绝措施。
5.1.10 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 m 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 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同
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5.1.11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气焊、手持电动工具等动火工器具本质安全程度,保证安全可靠。
5.1.12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 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5.1.13 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和监火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5.2 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求特殊动火作业在符合5.1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规定。5.2.1 在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得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5.2.2 应事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必要时可请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
5.2.3 动火作业前,生产车间(分厂)应通知工厂生产调度部门及有关单位,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5.2.4 动火作业过程中,应使系统保持正压,严禁负压动火作业。5.2.5 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应良好,以便使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6 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
6.1 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6.2 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应采取上、中、下取样;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取样;在设备外部动火作业,应进行环境分析,且分析范围不小于动火点10 m。
6.3 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 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 min,应重新取样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
6.4 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应经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6.5 动火分析合格判定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职责要求 7.1 动火作业负责人
7.1.1 负责办理《作业证》并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7.1.2 应在动火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7.1.3 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7.2 动火人
7.2.1 应参与风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安全措施的制定。7.2.2 应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7.2.3 应确认动火地点和时间。
7.2.4 若发现不具备安全条件时不得进行动火作业。7.2.5 应随身携带《作业证》。7.3 监火人
7.3.1 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7.3.2 应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在动火期间,不准兼做其它工作。7.3.3 当发现动火人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
7.3.4 在动火作业完成后,应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7.4 动火部位负责人
7.4.1 对所属生产系统在动火过程中的安全负责。参与制定、负责落实动火安全措施,负责生产与动火作业的衔接。
7.4.2 检查、确认《作业证》审批手续,对手续不完备的《作业证》应及时制止动火作业。
7.4.3 在动火作业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
7.5 动火分析人动火分析人对动火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负责。应根据动火点所在车间的要求,到现场取样分析,在《作业证》上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数据并签字。不得用合格等字样代替分析数据。
7.6 动火作业的审批人
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是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对自己的批准签字负责。
7.6.1 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7.6.2 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8 《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8.1 《作业证》的区分
特殊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的《作业证》应以明显标记加以区分。《作业证》的格式见表2-3。
8.2 《作业证》的办理和使用要求
8.2.1 办证人须按《作业证》的项目逐项填写,不得空项;根据动火等级,按8.3条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办理。
8.2.2 办理好《作业证》后,动火作业负责人应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方可批准开始作业。
8.2.3 《作业证》实行一个动火点、一张动火证的动火作业管理。8.2.4 《作业证》不得随意涂改和转让,不得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8.2.5 《作业证》一式三联,二级动火由审批人、动火人和动火点所在车间操作岗位各持一份存查;一级和特殊动火《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车间负责人、动火人和主管安全(防火)部门各持一份存查;《作业证》保存期限至少为1年。
8.3 《作业证》的审批8.3.1 特殊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审批。8.3.2 一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主管安全(防火)部门审批。8.3.3 二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车间主管负责人审批。8.4 《作业证》的有效期限
8.4.1 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8 h。8.4.2 二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72h,每日动火前应进行动火分析。
8.4.3 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作业证》。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篇2
安全就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一种状态, 也可以是过程或结果。不可接受的 (承受) 的风险的发生, 通常会带来人员伤害或物的损失, 因而, 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就称为安全。但凡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都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安全事故的客观因素, 管理者可以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严格的排查事故苗头, 认真的加以整改和治理, 使物处于一种安全状态,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观因素, 在事故发生中起主导作用。中国石油颁布的反违章禁令, 虽不足百字, 却反映出中国石油安全管理工作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基层建设, 重视现场管理, 把安全生产由“人人有责”落实到“人人负责”、“人人担责”。这是安全理念的升华。
1 安全文化理念
1.1 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他人, 不被他人伤害。
1.2 四不放过:
(1)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 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 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 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1.3 四不用火:
“用火作业票”未经签发不用火;“用火作业票”提出的安全措施没有落实不用火;用火部位、时间与“用火作业票”不符不用火;监护人不在场不用火。
1.4 六大禁令:
(1) 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 (2) 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操作; (3) 严禁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 (4) 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 (5) 严禁违反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 (6) 严禁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
2 工业用火管理范围
2.1 电焊、气焊、钎焊、塑料焊等各种焊接切割作业;
2.2 电热处理、电钻、砂轮、热煨管、风镐等及临时用电作业;
2.3 喷灯、火炉、电炉、喷砂、熬沥青、炒沙子、黑色金属撞击等明火作业;
2.4 机动车辆进入正在生产的炼化装置、在生产区域内设置自带动力源的发电机和自带动力源的空气压缩机;
2.5 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非防爆的电器、采样器、检测仪表、照相闪光灯、摄录像器材、移动通讯等电气设施;
2.6 在厂区内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作业。
3 用火人的职责
(1) 应持“用火作业票”第二联作业, 做到“四不用火”; (2) 出现异常或监护人提出停止用火时应立即停止用火; (3) 对于强行违章用火的指令有权拒绝; (4) 用火作业结束应清理现场, 不得遗留火种。
4 用火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4.1 用火前要对用火现场的移动及固定式消防设施全面检查,
确认完备后方可用火。在存有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上用火, 须首先进行退料及切断各种可燃物料的来源, 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并将与之相连的各部位加好盲板 (无法加盲板的部位应采取其它可靠隔断措施) , 防止可燃物料的窜入或火源窜到其它部位, 并应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超过30分钟后用火, 需重新采样分析。盲板要符合压力等级要求, 严禁用铁皮或石棉板代替。
4.2 用火分析及合格的标准用火分析应由有资格的分析人员进行。
凡是在易燃易爆装置、容器、管道、储罐、阀室、管沟等部位及其它认为应进行分析的部位用火, 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用火分析。
4.3 用火分析的取样点应由用火所在单位当班生产负责人负责提出, 并带领分析人员到现场进行取样;
取样点要有代表性, 特殊用火的分析样品 (采样分析) 应保留到动火结束。
4.4 如果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 检测设备必须经有检测资质单位标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被测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浓度应小于其与空气混合爆炸下限的10% (LEL) 。
4.5 第二十六条进入塔、罐、釜、槽等有限空间内用火应同时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处于运行状态的装置内, 凡能拆移的用火部件, 应拆移到安全地点用火。高处用火 (含在多层构筑物的二层及其以上用火) 必须采取防止火花溅落的措施, 并对火花可能发生溅落的措施确认。
4.6 风力五级以上应停止室外的高处用火, 六级以上停止室外一切用火;
离用火点30米内不准有液态烃泄漏;半径15米内不准有其它可燃物泄漏和暴露;半径15米内生产污水系统的漏斗、排水口、各类井、排气管、管道等必须封严盖实。
4.7 二级用火作业超过一天时, 每天在开工前, 应由用火人、监
护人、安全监督共同检查用火现场, 核对安全措施, 合格后方可用火。用火作业结束后或下班前, 施工人员要进行详细检查, 不得留有火种。监火人应将用火作业票收回, 并对用火作业现场进行无火种的确认。储装氧气的容器、管道、设备必须与用火部位隔绝 (加盲板) , 用火前必须置换, 保证系统氧含量不大于23.5% (体积) 。是用气焊 (割) 动火作业时, 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 且乙炔气瓶严禁卧放, 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不小于10米, 并不准在烈日下暴晒。
5 结束语
建设工程施工作业安全技术简析 篇3
摘要:本文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从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建设工程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供广大施工单位参考。
关键词:工程施工作业安全技术
0 引言
安全技术是劳动保护学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研究在生产过程的重要技术措施。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研究采取相应的保护人和作业面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两个方面。
1 建设工程施工作业安全生产技术
1956年颁发的《建筑安全工程安全技术规程》使我国建筑生产技术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建设工程施工作业由笨重的手工劳动走向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如土石方机械的出现,大量的土方挖掘工作已经由机械代替。龙门架、施工外用电梯、塔吊等垂直运输工具,取代了肩挑人扛的运输作业等。1980年颁发的《建筑安装工人技术操作规程》明确规定了十项安全技术措施,又使建设工程施工作业安全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施工现场各类防护设施和装置实现了标准化、定型化和工具化。近年来,建设部组织了安全技术开发工作,组织专家制定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确立了建筑安全生产技术的全部内涵。
1.1 防护技术。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如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等构造技术、试验方法和正确使用技术。高处作业及防护技术,如高处作业的定义、分级和防护等。临边作业的防护;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作业防护和框架结构的楼层的周边防护;井字架、龙门架、外用电梯和脚手架与建筑物的通道两侧边防护;楼梯的梯段边防护等。
1.2 土石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基坑和管沟边坡的技术规定,如土质的实验室和现场的鉴别方法、基坑和管沟边坡的垂直挖深等;土石方施工中安全防护要点,如土石方边坡导致坍塌的原因、预防土石方的安全措施等。
1.3 脚手架工程安全技术。脚手架的种类,如木、竹、钢脚手架,工具式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挑脚手架、挂脚手架、吊篮式脚手架、插式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等);脚手架的材质和规格,如木、竹、钢脚手架的材质与规格,以及绑扎材料的材质与规格;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脚手架的拆除等。
1.4 垂直运输安全技术。垂直运输的机械设备,如塔式起重机、施工外用电梯、龙门架、井字架等的基本参数、技术性能、安全装置、构造、安装与拆除、维修与保养、基础、附墙架、揽风绳和低锚的安全规定。
1.5 模板工程安全技术。模板的分类,如定型组合模板、墙体大模板、飞模(台模)等。模板施工准备和安全基本要求,如模板施工前的安全技术准备工作、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求等。模板安装和拆卸的安全技术等。
1.6 现场临时用电和电动机械安全技术。现场临时用电技术包括:临时用电管理、接地与接零、配电箱、施工照明等。施工现场电动机械安全技术包括:手持电动工具操作安全、混凝土泵车及布料杆安全技术等。
1.7 简易起重、吊装、拖运安全技术。安全操作的一般规定,撬棍、滚杆、手电动葫芦(倒链)、绞磨、地锚等安全操作。
2 建设工程施工作业安全管理技术
安全管理与所有促进安全及健康的技术相关,并通过这些技术的运用,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安全管理还与影响人的行为、限制可能造成伤害及损失的人为错误发生的机会相关。为此,在安全管理中,要把人的失误考虑在内,限制风险要求消除或控制危害和评估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建设工程施工作业安全管理技术与其他行业一样,主要包括:
2.1 风险评估。长期以来,人们至少在两种意义上,不知不觉地进行着风险评估的活动。首先,每个人一天中都多次地就自己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所能造成的不期望后果的相对概率进行分析。例如,在横过马路时,是根据交通信号,还是视当时的交通状况来行动。在做这种判断时,人们既要评估受伤的可能性,也要考虑它的严重性;另一种意义上的风险评估是基于法律对雇主的要求,判断在特定的情况下,应采取什么样合理的预防性措施。在此过程中,人们要对风险的程度及可能出现的后果,消除或减少风险的工作量和成本做出全面的考虑,然后进行决断。
2.2 安全政策。避免事故发生需要一个组织的全体部门、经理、主管和工人们持续的集体努力。只有管理者具有权威性,使这种共同努力协调、有序并扎实地推行安全健康政策。这种影响将体现在其所制定的政策中、执行政策的认真程度和对违反政策的处理上。主要有政府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管理水平的综合考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措施等规定要求。
2.3 安全卫生培训。在不同的职业条件下,构成安全行为的知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学习和实践来获取的,不管是通过错误或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在现代工业中,通过错误来学习,代价是沉重的。经验和研究表明,从讲课、电影、录像、宣传画、标语及书籍中得到的安全行为模式的知识,并不能足以使每一个人建立起安全的行为。因此,培训永远不能代替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和工厂及设施的良好设计。由于人们容易犯错误。因此,要减少错误及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机会,并且当其发生时,使其后果减至最小。从时间及成本的原因来看,安全培训可以是其他工作及组织培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是一种综合的培训,把侧重点放在安全卫生方面。有对管理者的培训、新工人或转岗员工的上岗培训、作业培训、主管和经理培训以及特殊专业技术培训。
2.4 维护。维护可以定义为保证或维持设施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标准而进行的工作活动。这种活动不是简单的维修,如果能够适时地采取预防的行动,有些机械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并且维护活动中的安全卫生问题很重要,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维护工的事故及工伤的风险要大一些,这是因为这些工作比其他人暴露在更多的危害下。
2.5 事故调查、记录与分析。美国安全工程师学会前主席David Maccollunr曾说:“迄今为止,我们尚不能保证一个工人在工作时的平安。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并没有透彻地分析过事故案例。由于事故报告自身的问题,我们没有充分的数据去发现在工具方面、机器设备方面或者设施方面具体的问题。我们仍然把全部希望寄托在用‘人的表现来避免那些尚未识别的危害上。但是,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总是靠人的行为来适应危害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上。如果地板上有了一个洞,不要把希望放在训练所有的人避开这个洞来避免事故,把洞给盖住,要简单得多。”所以在安全管理技术上应加强做好安全事故的调查、记录与分析,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途径,为制定防灾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2.6 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以安全卫生为目的而开展的检查,主要任务是找出危险,找到消除或控制的方法,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有:法定检查,遵循安全卫生法则的要求进行的检查;外部检查,由执法、保险、咨询单位开展;行政检查,上级管理人员巡视;例行检查,由主管在适当的时间内按计划开展;投产检查,对新的或重新调试的设备检查;连续检查,由工人及主管进行,可以是正式的、预先计划的或者非正式的等几类检查方式。
3 小结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事关企业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因此建设工程施工必须把安全工作作为大事来抓,认真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努力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预防安全事故、降低事故频率之目的,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把施工项目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杨丰科,孟广华.安全工程师基础教程——安全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
[2]干维瑞,唐伟.安全员手册.中国建筑下业出版社.2001.12:635-662.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篇4
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备以外的禁火区内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非
动火分级 1.特级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部位上等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级动火作业管理。
2.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在厂区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3.二级动火作业
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非固定动火区的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该区动火视为二级动火。4.固定动火区动火作业
在火灾危险性小安全措施落实妥当的化验室、机械加工车间、食堂等固定区域内经常性、重复性的常规动火作业。
动火种类 1高处动火作业
1.高处动火作业应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许可标准》,佩戴好阻燃安全带等防护用品。2.高处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并采取措施,在下方铺垫阻燃毯、封堵孔洞等防止火花溅落措施,动火监护人应随时关注火花可能溅落的部位。3.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风不应进行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动火作业
1.进入受限空间的动火作业,应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并将受限空间内部物料清理干净。特级、一级动火还应采取蒸汽吹扫(或蒸煮)、氮气置换或用水冲洗等措施,并打开上、中、下部人孔,形成空气对流或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换气。
2.受限空间的气体检测应包括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氧气浓度等,其可燃介质(包括爆炸性粉尘)含量符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要求。
3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
1.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还应执行《动土作业安全许可标准》,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动火作业人员的安全和逃生。
2.在埋地管线操作坑内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应系阻燃或不燃材料的安全绳。
4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1.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为特级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标准要求。严禁在生产不稳定以及设备、管道腐蚀等情况下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严禁在输送含有毒气物质管道等可能存在中毒危险环境下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
2.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中,由管道内泄漏出的可燃气体遇明火后形成的火焰,如无特殊危险,不宜将其扑灭。3.严禁负压动火。
动火作业的原则
1.凡在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及管道上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加好相同工艺等级的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并经分析合格,方可用火。分析合格后,如超过半小时才用火,必须再次进行动火分析。
2.正常生产的装置和罐区内,均按一级或特级要求动火。凡是可动可不动的火一律不动。凡能拆下来的一定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动火。节假日不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一律禁止动火。对节假日(含厂休日)中必须的动火,按用火等级提高一个等级处理。
3.动火审批人必须亲临现场检查,落实防火措施后,方可签发火票。一张火票只限一处动火。特级、一级火票有效时间不超过4小时(确因工作量较大、用火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8小时),二级火票不超过3天。二级动火票时效不得跨越节假日。
4.装置进行大、中修,因动火工作量大,对易燃、可燃和有毒物料均应彻底送出装置,并加盲板与装置隔绝,置换合格后的动火“第一刀”要参照一级用火要求执行。装置已进入生产准备阶段,确需动火的要按一级或特级动火办理。
5.进设备内部动火,必须遵守“进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测氧、测爆、测毒合格,分析单必须附在动火单后面。
6.“三个一”原则:特级、一级动火严格执行“一个动火点、一张《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一个动火监护人”。
用火管理范围
安全用火管理的范围包括以下厂区内各种明火作业、明火取暖、明火照明:
1.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及其切割作业、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
2.喷灯、火炉、液化气炉、电炉;
3.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砂子、铁锤击(产生火花)物件、喷砂和产生火花的其他作业;
4.生产装置和罐区使用临时电源、临时电线,使用电钻、砂轮、风镐、排风扇等;
5.机动车辆(包括电瓶车)及畜力车进入生产装置区和罐区;
6.在生产区域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
7.在生产区使用非防爆的电器。
动火人权限
应严格执行“四不动火”,即
没有经批准的动火证不动火
防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
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动火部位、时间与许可证不符不动火
对不符合“四不动火”要求的,有权拒绝动火。监护人的资格、职责、权限
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必须了解动火区域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出现问题能正确处理;有应付突发事故的能力。并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二、监护人的职责
检查动火现场的情况;对照动火单逐项确认并落实防火措施;动火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灭火等措施。监护人佩戴明显标志,不得离开现场。特殊情况需离开现场,必须事先安排好合格的监护人方可离开。
三、监护人的权限
1.对动火部位与动火票不符,安全措施不落实的,有权制止用火;
2.异常情况发生时有权停止用火;
3.对动火人不执行“四不动火”又不听劝阻的,有权收回动火证,并报告领导处理。
动火监护的内容
一、动火票的确认
1.火票动火部位与现场动火点必须相符。
2.火票动火级别与动火部位危险程度相符。
3.审批权限与动火级别相符(特级动火二级单位领导审批;一级动火安全部门审批;二级动火车间、部门领导审批)。
4.用火时间与相应动火级别规定的时间相符。
5.所采取的防火措施必须落实。
二、动火人员资质的审查
1.动火人员持有效《焊工操作证》。
2.高处和进设备动火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无禁忌症(眩晕、美尼尔、高血压、心脏病等)。动火确认
1.设备、管道的吹扫、置换、经检测合格。
2.动火部位与相连设备完全脱离或加盲板分隔。
3.电焊回路线必须搭接在焊件上。
4.动火点周围半径15米范围内必须清除易燃物,地沟、阴井、地漏已有复盖封闭、隔离措施。
5.现场消防器材、喷淋、冷却措施,必须到位、完好。
6.乙炔瓶、氧气瓶之间距离为5米,乙炔瓶、氧气瓶与动火点之间距离为10米。胶管无老化,接头夹牢,乙炔瓶有无回火装置。
7.电焊接线必须完好,无裸露现象。
8.二米以上高处动火作业,风力超过五级禁止用火。
动火作业中几个主要数据的确认
1.乙炔瓶、氧气瓶之间的间距为5米;
2.乙炔瓶、氧气瓶与动火点之间的间距为10米;
3.静电接地桩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4.设备管道动火前测爆、测氧分析数据: 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4%,检测合格指标<0.5%; 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4%,检测合格指标<0.2%; 氧含量检测合格指标为:19.5%~23.5%。
5.动火点周围下水井、地沟、地漏、电缆沟清除易燃物并封闭的最小半径为15米。
6.高处动火作业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用火。
动火中检查
1.动火本体有无异常;动火环境条件有无变化(如天气变化等)。
2.动火周围装置、设备、管线和生产情况有无异常。
3.气瓶胶管接头有否松动、脱落。
4.动火作业必须按火票规定时间进行动火。
动火后检查
1.动火现场余火是否熄灭。
2.切断动火设备电源、气源。
动火异常情况的处置
一、动火中发生火情的处置
1.动火中动火本体发生小的火情,若周围无燃烧物或动火部位不与其他物料管道、设备相连,不会造成火灾蔓延的情况下,应就地用灭火器材将其扑灭。查明动火部位有无余料,余气,处置合格后再行动火。
2.动火中发生火情,有可能蔓延,造成火灾的(包括误切割带物料管道),影响周围装置生产等,应立即停止动火,组织现场人员扑救(冷却控制火势)的同时,迅速通过“119”电话向消防队报警和车间、单位领导报告。并组织操作人员采取隔离,关闭物料阀门等措施。
3.扑救有毒气体、物料火灾、人员站在上风向,必要时配戴个人防护器具。
二、动火乙炔气发生漏气回火情况的处置
发生乙炔气胶管脱落接头漏气回火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动火迅速关闭乙炔瓶、氧气瓶瓶阀。若气瓶阀门一时无法关闭在向119报警的同时,应立即对气瓶实施冷却,组织人员将着火气瓶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再采取用湿布关闭阀门,用干粉、CO2等灭火器将火扑灭。
三、发现动火部位(管道)有余压余气情况处置
动火中若发现动火部位有余压余气应立即停止动火,采取泄气泄压措施。
四、作业环境发现异常情况的处置
1.动火现场若发现异味,应立即停止动火,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恢复动火前应用检测仪器对大气环境检测合格。
2.动火中高处作业时风力超过5级以上,应立即停止用火。
五、设备内动火作业异常情况处置
设备内动火入作业人员发现胸闷、气急、监护人员应立即有权停止动火,人员撤离现场。严重者可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等措施。动火作业许可
1.动火许可证的办理
二级动火作业
由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提出申请,填写《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制定、落实安全措施并确认签字,提交作业所在部门主管安全领导批准。
一级动火作业
由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提出申请,填写《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制定、落实安全措施并确认签字,连同安全施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风险分析结果一起提交作业所在部门,经作业所在部门主管安全领导审核后,由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审批。
特级动火作业
由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提出申请,填写《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制定、落实安全措施并确认签字,连同安全施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风险分析结果一起提交作业所在部门,由作业所在部门和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共同审核后,交总经理审批。
2.动火许可证的关闭
《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一式三份:作业人员、作业所在部门和质量安全部各持一份。作业完成后,监护人认真检查现场有无隐患,将《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签字关闭,交质量安全部存档。
遇节日、假日、夜间或其它特殊情况时,一级、二级动火《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审批升级管理。
动火作业因故取消,《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由原审批人签批,并告知各相关方。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5
一、目的为加强对火源的管理,防范火警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责任
1、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监督执行本制度。
2、动火作业部门及作业人员必须履行本制度。
三、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易燃易爆场所及动火作业。
四、管理规定
1、本制度中的动火作业是指烧焊、打磨、切割等能引起火源的危险作业。
2、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动火作业时,要先清理作业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远离进行动火作业地点最少10米范围。有烟感探头的场所,要做好保护,防止误报警,准备好应急的消防器材,然后向上级领导和公司申请动火作业的许可证。
3、在公司领导发出危险作业许可证之前,要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按公司管理之相关规定逐条逐项进行核对,确认不会由此引发火警事故后,才能发出危险作业许可证。
4、动火作业现场要有相应的消防灭火措施,例如准备水、灭火器等,以便发生火警时,能迅速灭火。
5、动火作业人员在作业之前要了解该部位的消防设施及走火通道。
6、在动火作业过程中,部门主管人员要全程监督,防止发生火警事故。
7、公司安全生产消防管理委员会人员有权制止有危险的动火作业。
8、动火作业完毕之后,要清理好作业现场,并监视现场至少30分钟,防止留有火种,引起后患。
9、对不申请危险作业许可证而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或部门),除通报批评外,并应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事故责任。
冀东水泥丰润有限责任公司
11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篇6
MCSH/CG2014-10
1、目的和范围
1.1为了加强对各类临时性作业火源的监督管理,防止因动火作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制定本规定。
1.2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臵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电钻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2、动火作业管理
公司危险区域生产区和装卸车区内内的各类动火作业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动火所在单位、动火人员、监护人员共同监管;非危险区域的动火作业由作业区域单位自行管理。
外来施工单位的动火作业按照本规定执行。
3、动火作业审批与把关
公司危险区域的动火作业实行两级审批,由动火区域所在单位填写“动火证”,部门、车间领导审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批准。非危险区域动火,由动火单位负责管理。动火作业严格执行一点一证管理。
4、动火作业安全要求
设备设施和部件出现了影响安全运行的故障以后,应立即停车、倒空和清洗。并尽可能将需要动火的设备和部件拆卸后转送固定动火点进行焊接切割,尽量避免危险场所现场动火作业。
对确实难以拆卸转移的需动火物件,现场动火按照以下程序办理。4.1停车放料与清洗清理
4.1.1停车放料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进行,承压设备和真空设备应泄压。4.1.2对需动火设备及其附属设备、部件和管线,根据其接触物料的具体特性,采取相应的办法清洗干净。
4.1.3需进行电焊焊接的,工房内所有无法与被焊接部位进行电气隔离的各种有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储罐均应清洗干净,或者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对该栋建筑物内其它车间的有爆炸危险的生产设备、储罐、管线,若无法与动火部位进行有效电气隔离时,也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4.1.4将动火部位(包括垂直向下方向)周围10米范围内的各类易燃物、可燃物、工房地面和沟道的可燃物清理干净。
4.1.5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4.2隔离与保护
4.2.1对焊接点周围可能会接触焊枪火焰或者焊渣,因高温而发生损坏的各类设备、储罐、管道等,应转移或进行隔热保护。
4.2.2断开被焊接设备与其他设备的各类物料管道连接。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物料除关闭连接阀门外,另应采取加盲板或者拆除一节管段等安全隔绝措施。
4.2.3需动电焊时,对工房内无法清理、转移、隔离,或者正在生产的其它有爆炸危险的易燃液体设备和储罐,若内部物质的爆炸上限不超过15%,可采取抽真空后用氮气放空、进行微正压保护的安全措施。抽真空至少2-3次,真空度应在-0.8㎏/㎝2以下。(注:对装臵内有氢气、乙炔等爆炸上限较高的危险性物质,采用抽真空后氮气保护的措施无效)
4.3通风与臵换
打开被焊接设备的人孔盖和底阀,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自然通风效果不明显时应进行强制通风。
特别是进入设备、储罐(槽)、地下槽等受限空间内进行动火作业,必须严格通风换气。
4.4检查与测试
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焊接所在车间应对现场各方面情况进行检查,对不能确定是否合格的部位(如:易燃易爆装臵、管道、储罐、阴井等内部及其它认为应进行分析的部位动火),应通知安全管理部门使用简易气体检测仪进行测试。被测的气体或蒸汽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测试部位应包括上、中、下和各角落。
在可能有可燃气体或者易燃液体蒸汽泄漏的设备设施进行动火作业,应每30分钟测试一次。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分钟,必须重新测试。
4.5动火证办理
4.5.1车间内部检查合格后,方可申请办理“动火证”,“动火证”应逐项填写,不得空项。详细写明申请部门、动火部位和作业内容、动焊类型(电焊、气割、塑焊或其他动火)、有效时间、申请人、监护人、防火防爆措施等内容,根据动火等级,按规定的管理权限审批。
4.5.2对应各级动火作业的安全员必须亲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确定是否需作动火分析,审查并明确动火等级,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批准动火作业。
4.5.3办证人持办理好的“动火证”到现场后,应和动火人和监火人一同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三方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后,将“动火证”交动火人。
4.5.4“动火证”一式两份,有效期限为24小时,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证”。动火应严格做到“一点一证”。
4.5.5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还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登高作业证。
4.6现场监火
4.6.1监火人由动火点所在车间或班组指定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熟悉现场、掌握消防知识的人员担任。
4.6.2应看清“动火证”的全部内容,应备足适用的消防器材。
4.6.3监火人所在位臵应便于观察动火和火花溅落,必要时可增设监火人。
4.6.4监火人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时刻关注动火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并及时联络相关人员采取措施。
4.6.5监火人必须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动火期间不准兼作其它工作。当发现动火人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
4.6.6在动火作业完成后,要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4.7现场动火
严格执行“三不动火”原则,即没有经批准有效动火作业许可证的不动火、防火安全措施不落实的不动火、没有动火监护人或动火监护人不在场的不动火。
4.7.1动火人接到“动火证”后,要核对证上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审批手续是否完备,严格执行“三不动火”原则。若发现不具备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4.7.2独立操作的动火人,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并在“动火证”上签字。若带徒作业时,动火人必须在场监护。
4.7.3动火作业前,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4.7.4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升级管理。4.7.5严禁在带压(包括负压)、带电、有易燃易爆物品以及不清楚内部物料具体情况的管道和容器上进行动火作业,动火点附近不允许排放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
4.7.6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要良好,以保证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4.7.7高空动火作业
(1)必须系好安全带或设臵工作架,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引燃周围可燃物。
(2)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安全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
4.7.8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
(1)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每次作业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并有专人监护;
(2)照明必须使用电压不超过12伏的低压灯。(3)采取通风措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烟尘。(4)受限空间内不得同时进行电焊和气焊作业。
(5)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所在单位应每隔1小时对内部安全状况检查一次,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6)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内部的各类可燃物必须清理干净,要特别细致检查乙炔管和氧气管绑扎是否牢固,严防漏气引发危险。
4.7.9电焊焊接切割安全要求
(1)电焊机在使用前,应检查该机是否完好,如电焊机电源线、引出线及接地线等应绝缘良好。
(2)电焊机接线或拆线以及接地等工作,均应由电工进行,电焊机接地线不能接搭在生产管线上,更不能让焊接工作电流经过易燃易爆性设备、管道。对接地线的完好情况,焊工作业期间应随时检查。
(3)雷雨时,应停止露天作业,在潮湿工作地带作业时,必须穿绝缘胶鞋。
(4)不准将带电的绝缘线搭在身上或踏在脚下。
(5)移动电焊机位臵时,必须先停机切断电源,焊接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关好电焊机。
(6)换焊条时,应戴好手套,敲焊渣时,应注意防止溅入眼内。(7)当焊接工作结束时,应及时切断电源并检查焊接场地,确认没有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4.7.10气焊焊接切割安全要求(1)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明火(或动火点)均不应小于10米,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2)氧气瓶、乙炔气瓶在搬运时,不准用肩扛;不得打击和冲撞;放倒时应轻轻着地。放臵应平稳,气瓶应有防倾倒措施。
(3)气瓶与减压阀的连接必须可靠,气源胶管接头应用铁丝或钢箍扎紧。
(4)不允许把氧气胶管和乙炔胶管互相代用,在工作中应防止接触油脂或高温物体,也不得和电线缠在一起。
(5)胶管横跨道路时,应从空中架设;在地面跨过时须加安全护罩,以防胶管被压破而发生事故。
(6)动火作业前应注意胶管与焊枪的联接处是否漏气或堵塞。
(7)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
(8)容器内焊、割如果尚未完工,则严禁将焊、割炬放在里面,以防接头漏气而引起事故。
(9)工作完毕,应将氧气瓶、乙炔瓶的瓶阀关好,拧上安全帽,检查操作现场,确认无着火危险后,方可离开。5 发布日期
本制度于2013年10月16日发布 6实施日期
本制度于2014年3月10日正式实施
输油管道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探讨 篇7
一、做好动火的前期准备工作
随着东北管网改造动火施工的不断进行, 发现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动火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和成功的关键。如预制、焊接、作业坑、开孔等, 都要在动火前按照规范做好准备, 为动火作业提供有利条件。
第一, 增加油气隔离囊。提高动火施工安全性动火过程中, 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动火点与油气实行有效隔离。为避免动火期间油气泄漏事故, 依据囊式封堵原理, 在黄油墙后面开一个合适的封堵孔, 安装油气隔离囊, 提高动火安全系数。实践证明:油气隔离囊隔离油气的作用非常可靠, 施工队伍也不因增加了油气隔离囊而降低砌筑黄油墙的标准, 囊、墙筑起了双保险, 提高了工程质量, 确保了施工安全, 加快了工程速度。
第二, 缩短动火时间, 降低动火施工风险。采取隔离排油的措施, 通过增设内侧低压封堵的方式, 隔离动火区域与中间废弃区域的油气空间, 以减少动火区域的排油量, 从而有效地缩短了动火区域的排油时间, 实现快速排油, 尽量把这一工序时间限定在10min左右。也使得中间废弃区域抽油与切管两不误, 达到快速具备切管、焊接动火条件。通过采取上述措施, 大大缩短了动火投产工程完成的时间, 从而降低了动火施工的风险。
二、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第一, 施工作业过程的HSE要求。作业坑要按标准开挖, 四周留出1.5m宽的安全通道, 不准摆放任何机具和设施, 两侧留有坡度约30°安全踏步作逃生通道。作业坑四周要根据需要加装安全护器, 防止塌方。作业坑要设置500mm×500mm的积水坑。各个动火点之间要始终保持联系, 安排好各点的施工顺序。
第二, 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 作业管段切割后清理管口应用铜质工具, 管内的原油和积蜡应清理干净, 黄油墙应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厚度, 黄油墙厚度上部最薄处不小于管道直径。黄油墙砌筑后, 经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合格, 方可进行动火作业。作业中应随时对黄油墙进行检查, 对现场油气浓度进行监测。黄油囊在撤出时, 应在囊头处采取相关措施消除聚集的静电荷, 防止产生静电火花引燃管内油气。在夏季进行动火施工时, 应采取有效措施对黄油墙进行降温处理, 防止高温导致黄油墙融化坍塌。废弃管线应按上述要求清理管口, 砌筑黄油墙经油气检测合格后用盲板封闭焊接。切管过程中液压切管机的液压站应与切管口保持安全距离, 切管作业时应保证充足冷却水的连续浇注冷却, 防止切管时刀片和管壁温度过高产生火花, 造成油气爆燃。发电设备应安装接地装置, 控制盘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设专人检查所有施工机具、照明设施, 确保用电安全。施工作业区的所有机具的电缆、液压管、充气管应采取临时埋地保护措施。开孔完毕后, 应对作业现场采取防护措施, 加强安全保卫管理。
第三, 现场施工机具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现场的吊装设备、施工机具、工具及进入现场车辆要进行全面检查, 并对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进行确认;对有难点的吊装作业要进行事前试吊装;对电气或液压机具等压力设备要进行空载试验;动火前所有施工机具、设备要规整合理, 摆放就位;现场使用机具、设备、车辆须尽量摆放在动火点的上风向位置;吊车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 提前鸣笛告示, 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加牵引绳导向;作业区所有车辆及发电机排气管必须佩带防火帽;消防车、油槽车要提前按指定区域就位, 油槽车必须安装静电接地装置;在正式实施动火前, 施工方必须对投入工程的设备如封堵器、切管机、抽油泵、吊车、发电机、液压站进行试运, 并填写试运转记录, 建设方进行监督。
第四, 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动火施工时, 施工方应准备足够的接油油槽、油桶和带衬里的编织袋, 及时回收原油, 防止落地污染土壤;在河道处进行集中排油、动火作业时, 现场周围应设立围堰, 防止落地原油污染河道;在动火焊接结束后, 充油排气时应对大气敞口排放油气, 见油后立即关闭阀门, 避免油气损失, 对环境造成污染;动火现场应保持清洁, 及时清理落地原油, 回收施工废物和生活垃圾, 保护现场周围的农田和植被, 做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
三、总结
文章对长距离输油管道动火现场工作的考察, 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价, 并在总结以往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 按照新的动火管理规定, 对动火现场安全工作进行全面剖析和总结。可能还存在着不足, 希望通过实践过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l、刘晓春.大庆油田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
[2]、王权.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数字油田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 2003.
实行集中限时动火,减少动火风险 篇8
【关键词】动火作业、限时动火、减少风险、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77-01
前言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生在开停工和检维修的过程中,尤其是检维修过程中的动火作业,风险非常之大,对安全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为此,甲醇中心作为神华包头煤化工分公司现场动火作业最多的生产中心,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于2012年下半年实行“集中限时动火”,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确保甲醇中心实现了2012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下面,谨从动火作业的风险分析、实行“集中限时”动火、减少动火风险、效果评价三个方面阐述如下:
一、动火作业的风险分析
(1)煤化工企业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物质多,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事故易造成连锁反应,这些特点决定了化工企业火灾爆炸是各类事故中危险最大的,一旦发生火灾,将给扑救带来极大困难。而作为以煤为原料,世界最大的第一套年产180万吨甲醇的煤化工企业,设备复杂、工艺要求高和生产的连续性是其主要特点。作为龙头的甲醇中心主要有气化、净化、合成、硫回收等生产装置,其主要工艺介质和成品有粗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氧气、硫化氢、甲醇、硫磺、丙烯等。这些都是易燃易爆物质,在装置内的维修动火是非常危险的。每套装置都有上万个密封点,泄漏的可能随时都存在;还有每套装置都有若干个排气阀、呼吸阀和地漏随时都可能有易燃易爆的气体排出或逸出,一旦发生泄漏或易燃易爆的气体大量逸出,遇明火就极易引起火灾爆炸。正常生产的化工装置内是禁止明火的,在装置内进行电气焊(保温使用电钻和施工使用风镐都列入装置用火管理)等动火作业,无疑是极其危险的。统计资料表明,国内外石化企业发生的事故中,在运行的装置进行动火作业发生的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在化工装置内动火风险如此之大,但在装置内动火(临时动火)又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一个特大型的化工企业,如设备和管线因腐蚀或焊接等原因经常会出现漏点,装置的小改小修等,这些都涉及电气焊作业。装置的危险性和动火的不可避免性构成了安全管理突出的矛盾。
(3)临时动火作业具有频繁和不确定性(本文不涉及紧急的抢修动火)。作为一个生产中心(特别是气化装置,为保证生产的连续运行,七台气化炉保持五开二备状态)在一周5天的时间里,甚至包括节假日在内,几乎每天都有此类动火,作为一个有着四个生产和大量设备运行中心的煤化工分公司,那就更是每天都有动火作业,每天都在接受风险的考验,用“每天都坐在火山口上”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此类动火的特点是,有的中心数量不多,但是总有,虽不急需,但不干不行,且具有不确定性。对此类动火,现行的管理办法是执行“动火作业许可证”制度,通过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制定控制措施和严格审批来保证动火安全。签发一张“动火作业票”要经过装置工艺设备工程师、化验分析测爆人员、中心安全工程师、中心主要负责人、特级动火还需公司安健环部及公司领导等人依次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制定控制措施、现场确认等多个环节,以确保动火的安全,相关人员忙得不亦乐乎,如果每天都是这样,这本身就是不安全的因素,忙中容易出错,百忙必有一疏,甚至有的人因有别的工作而降低了审签作业票的标准或安排别人完成,新接手的人虽然级别和资质都够,但由于情况不熟,容易出问题。由于没有计划性,有的时候扎堆,有的时候又没有,实际上是处于无序的状态。有的时候办完一张动火作业票需长达2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何况这些人都是安全生产的骨干,天天进行没有节奏的无止无休的重复性工作,容易产生麻痹、简化和降低标准,而且又无暇顾及其他方面大量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这又间接影响了安全生产。虽然对于具体的某一点动火来说是有制度可依,但从整体上看,实际上是处于一种混乱的无序的不受控状态,可以说,我们被处于一种被动的无奈的局面,这种局面对安全生产构成了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彻底消除。为此,应努力改变对动火管理无序的被动状态,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序为有序,使动火风险处于掌控之中。
二、实行“集中限时”动火,减少动火风险
根据多年来的安全管理实践和在深入现场调查了解基础上,自2012年起,甲醇中心对原管理办法进行了改进,实行了以“集中、限时”动火为主要内容的全面计划用火的管理办法。一是对于非生产急需的临时动火:气化装置由于其气化炉运行的特殊性,不加以时间限制,动火作业数量和级别由装置安全员和中心安全工程师严加管控;其它装置有计划性地安排在一周内的某一天,每装置一天,实现集中、限时动火;二是能拆下来的或能预制的不在易燃易爆区动火,实现减少动火;三是作业动火前要编制计划,报经中心安全组和中心领导审核后报公司安健环部,经安健环部批准后方可实施,实现计划动火。一系列综合措施的实施,使临时动火受到了充分的控制,动火的风险明显降低。
三、效果评价
通过近大半年时间的试行,效果非常明显:一是中心各装置由每周7天都处于动火状态减少到了每周只动火1~2天,从风险在时间的分布上计算,除气化装置外,各装置的时间减少了80%以上。同时又有利于各级管理人员集中精力做好动火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动火的安全,而腾出来的其他时间可以进行深层次的安全生产工作,大大减少了风险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工作也变成有秩序了,效率也大大的提高,开具出一张火票平均只用原来的三分之二的时间;二是限时在指定的一天或者二天动火,使动火变被动为主动管理,使之处于掌控之中,从某种程度可以说,不单是动火天数的减少,也相当于动火次数的减少,风险小于一个地方支一把电气焊的做法;三是拆卸和预制的措施避免了风险;四是通过全面的计划管理,实行报告制,严格审批,使动火的管理得到深度的受控,动火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有力于动火次数逐渐减少。从2012年动火数量统计来看,2012年上半年动火2827次(包括电钻、风镐使用等用火),而下半年到11月23日止动火为1782次(其中还包括10月份停车消缺检修中的596次动火),至今在动火作业过程中没发生任何问题,动火的数量也明显减少,比上半年减少达1035次,为甲醇中心实现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之,此项规定的实施对降低动火风险效果非常好,且具有可操作性,其他动火作业多的中心也完全可以参考,如集中一天有难度,那么集中到二天或三天,效果也是很显著的。
结束语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推荐阅读:
电焊工作业安全动火制度06-14
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08-27
动火作业控制措施07-09
煤化工动火作业09-04
动火作业申请书08-01
明火动火作业管理程序10-12
现场动火作业注意事项09-02
停气、降压、放散、通气、动火、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管理制度05-09
动火技术07-06
动火安全知识试卷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