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发展前景(精选8篇)
交通银行发展前景 篇1
银行招聘网:http://gx.jinrongren.net/yh/ 2018广西银行春招各大银行发展前景怎么样?
广西银行招聘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2018广西银行校园招聘考试信息、广西银行秋招备考资料、和广西银行考试题库。2018银行校园招聘已经开始了,很多考试对于银行的发展前景及工作岗位还存有疑虑,广西中公银行招聘网帮助考生及时了解银行工作各岗位职业发展前景,帮助考生及时做好职业规划。
银行的岗位类别大体上看分营销类和营运类。营销类的岗位主要包括大堂经理、对公客户经理、个金客户经理、零贷客户经理、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对公产品经理、私人银行产品经理、支行行长(一般分管营销的都为支行行长)等,营运条线的岗位包括对私柜员、对公柜员、营运主管、支行副行长等。银行各岗位总体的发展前景都不错,而具体发展方向根据职位有所不同,但银行的职业发展相对比较灵活,空间比较广阔。升迁的难易,取决于你能达到的天花板和你希望的天花板的差距。
在银行体系内想升迁,有三句话: 你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得行。
考试必备:银行考试专用教材
银行招聘网:http://gx.jinrongren.net/yh/ 起点决定天花板,对校招应届生来说,本部好于网点,对公好于对私,营销好于后台。
二级支行柜员除非天赋异禀,否则是没有什么未来可言的,出柜做营销人员是大部分的出路,其中极少出身不好而愿意拼搏的人,可以从营销岗达到二级支行行长的岗位。肉眼可见的天花板是一级支行条线主管,否则调任省分行做远程授权或者业务经理就是极好的天花板了。而远程授权或者业务经理,是省分行出身的员工避之不及的两个岗位。
大部分二级支行行长来自于一级支行本部的公司部或者个金部,其中极少兢兢业业精于人情的人可以熬到一级支行副行长。
大部分一级支行副行长来自于分行条线。一级支行副行长就是副处级,就算是中级管理人员了。
一级支行副行长往上,则要看年龄。年轻的一级支行副行长,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做到分行部门老总或者跳到股份制一级支行行长都是比较好的出路。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年纪轻轻就当上一级支行副行长? 再来一遍:你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得行。
考试必备:银行考试专用教材
银行招聘网:http://gx.jinrongren.net/yh/ 想达到这个标准有很多条路,但是 有能力,有意愿,有背景,无疑是最为公开和多数的一条路。例外总归是有的,重大风险爆发,肯定会引起人事变动,产生职位空缺。但是你不能为了自身的升迁,天天祈祷部门出现违规案件。
起点影响未来升迁的难易,背景影响毕业生入职的起点。所以,在相同的能力和努力下,背景好的人,升迁更容易。从应届生能力上讲,入职基层网点柜员的新员工与省分行中后台新员工,能力其实差别不大,但是起点不同,两年的基层柜员经验,会极大的消耗人的经历与学习欲望,同时极大的收窄人的视野。
所以,基层新员工和省行新员工的能力差距,会随着入职时间增长,而不可逆的加大。此外,想要达到120%的成就,在省行只需要80%的努力,在基层需要120%的努力。
给所有想进银行的人一个建议:在国有银行,努力提高起点,入职后迅速摸清自己能达到的天花板,然后问自己,能否接受。更多广西银行招聘考试信息、广西银行备考资料和广西银行考试题库,请访问广西银行招聘考试网!
银行招聘考试资料
考试必备:银行考试专用教材
银行招聘网:http://gx.jinrongren.net/yh/ 银行考试专用教材
交通银行发展前景 篇2
从表1可以看出交通银行的离岸银行业务资产规模最大, 下文将重点研究其发展策略。2002年9月24日, 交通银行离岸金融业务中心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上海正式营业。交通银行离岸金融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开业筹备、稳健起步和加速发展几个阶段。为保证各阶段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该行及时确定了各阶段的重点核心工作, 以点带面促进离岸银行业务的推进。
一、交通银行的离岸银行业务介绍
1.发展策略
交通银行在离岸业务上坚持“三步走”的市场拓展战略, 不断促进交行离岸银行业务的向前发展。“三步走”发展策略是, 第一步:先负债业务后资产业务;第二步:先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周边地区, 后其他国内地区;第三步:先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等有分支机构的地区, 在其他国外地区。回顾多年来的离岸银行业务发展历程, “三步走”战略符合交行的实际情况, 为离岸业务发展起到了积极指导的作用, 也为交行今后离岸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客户定位
根据离岸业务的特点, 优选离岸业务的目标客户。一是综合实力雄厚, 抗风险能力强的“走出去”企业;二是境外上市的企业;三是一些具有特色的“窗口”企业;四是境内关联公司为总行级客户或者分行的重点客户企业;五是具有完全现金担保能力的企业。
3.组织架构
交通银行在总行层面设立了离岸金融业务中心, 采用总行直接经营的业务模式。离岸金融部有七个处室组成, 分别是负责全行离岸业务管理的离岸业务管理处、负责开户和汇款的离岸银行处、负责单证业务的离岸贸易融资处、负责资金管理的资金管理处、负责营销的离岸市场拓展处、负责授信业务和网银业务的综合管理处、负责会计结算的会计结算处。
4.业务规模
截至2013年6月末, 交通银行离岸业务资产规模为117.46亿美元, 开立离岸账户23205户, 离岸存款达67亿美元, 贷款余额达103.02亿美元, 2013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国际结算量达801.64亿美元。
5.业务产品
业务涉及进出口信用证结算、汇款结算、外汇资金交易、外汇买卖、贸易融资、咨询证明、账户监管、内保外贷、外保内贷和多方协议等, 全面覆盖整个国际结算业务的产品门类, 基本满足了各类客户的结算需求。
6.业务体系
总行直接负责离岸银行业务发展策略和阶段目标的制定, 负责调动全行资源开展离岸市场开拓工作, 同时还具体负责离岸银行业务的操作管理工作, 确保中后台业务操作和风险控制的落实, 多年来还为离岸客户办理了涉及授信、国际结算和境外担保业务。
7.IT系统
交通银行金融部采用独立的离岸531业务操作系统, 交行离岸“531”系统于2012年9月21日正式切换上线。该系统是完全与境内分支机构分离的业务体系, 满足了与境内业务严格分离的监管要求。
二、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离岸账户管理
1.离岸账户定义
《交通银行离岸账户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称离岸账户是指非居民法人和自然人以及符合国家外汇管理局政策规定的境内企业在交通银行离岸金融部 (以下简称离岸金融部) 开立的离岸账户。
2.开户流程
(1) 客户递交开户文件和开户申请书。客户按要求提交正本开户件, 并如实填写《离岸客户开户申请书 (公司用户) 》。 (2) 柜面初审和开立账号。交行工作人员应对客户提交的开户文件进行完整性、有效性以及对客户填写的开户申请书等内容进行真实性和完整性审核。若无法核实或资料不完整, 应要求客户重新提交或补交。柜面在系统中进行反洗钱特殊名单检查。若检查通过, 即可为客户先行开立账号, 并注意提醒客户该账号尚未正式生效。 (3) 离岸金融部终审。离岸金融部负责对开户资料的完整性、表单填写的有效性、系统录入的正确性及印鉴建档的正确性进行终审。 (4) 查册。河南省分行将待查册公司的注册证号及公司名称, 以邮件形式发送给总行离岸中心, 非香港企业由当地代理公司注册机构将查册结果反馈给分行, 香港企业由总行将查册结果反馈给分行。 (5) 申领“特殊机构代码赋码”。客户资料审核通过后, 离岸金融部负责代法人客户向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申领“特殊机构代码赋码”。 (6) 账户启用。离岸金融部为非居民自然人客户、成功申领“特殊机构代码赋码”的法人客户及境内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的企业开立账户, 并打印开户通知书。
3.离岸账户信息变更
离岸账户信息变更包括客户户名、注册地址、董事信息、联系人、联系地址等基本信息及预留银行印鉴等变更事项。发生变更客户名称、注册地址、董事信息以及银行预留印鉴后再次至柜面办理业务时, 必须向柜面提交《离岸客户基本信息、网银及银信通变更申请书》并加盖预留印鉴出具相关证明文件, 经审核同意给予变更后, 方可办理业务。
4.离岸账户销户
法人客户在公司注销或解散后, 应于10 个工作日内通知并向柜面提交销户申请。超过规定期限未主动办理撤销银行账户手续的, 离岸金融部有权停止该账户的对外支付。已销户账户原则上一年以内不予重新办理开户。销户一年后再次申请开立账户的客户, 需重新提交最新开户资料。
三、离岸银行的产品业务分析
以下三款离岸业务产品是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做的最多的也是最适合离岸客户使用的产品。下面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1.进口押汇业务
(1) 含义:进口押汇是指离岸银行收到境外出口商或其他银行寄来的单据后, 应进口商要求向其提供短期资金融通, 以信用证下代表货权的单据为质押, 同时提供必要的抵押、质押或其他担保, 为开证申请人垫付货款的一种贸易融资。进口押汇业务是进口商使用最多的产品, 其历史很悠久了。 (2) 适用客户类型:客户有进口融资需求, 且客户在各行离岸业务部门有相应的授信额度。 (3) 产品特点:满足客户延期付汇需求。 (4) 风险控制: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对客户及其贸易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保证贸易背景真实。 (5) 费用:按照当期离岸贸易融资利率执行。 (6) 业务流程:首先必须向交行河南省分行提出进口押汇的授信申请。客户在得到银行批准后, 向离岸业务部门提交申请的相应材料。离岸业务部门收到申请后, 审核相关凭证。交行河南省分行在授信额度内, 根据当期的贸易融资利率给客户进行融资。
2.出口风险参与业务
(1) 含义:出口风险参与业务是指境内分支机构在为其客户提供贸易金融服务的交易中, 作为让渡人, 将其在该笔交易中所取得的权益转让给分行离岸业务部门, 分行离岸业务部作为风险参与商, 为该笔交易出资和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出口风险参与是近几年来才开发出来的产品, 也是深受出口商欢迎, 因为它有效地帮出口商锁定了出口收汇风险。 (2) 适用客户类型:以出口为主营业务的贸易公司, 这个公司需要锁定收汇风险、需要使用融资款项来组织生产, 或需要改善财务状况等。 (3) 产品特点:缓解客户贸易融资需求, 加强境内行出口融资竞争力。 (4) 风险控制:主要是收汇风险, 各行必须紧紧盯住出口货物的质量等情况和进口商的经营情况。二是操作风险, 业务人员必须认真仔细, 避免融资后二次融资。 (5) 费用:一是离岸业务部门向让渡人收取风险参与的出资利息:利息=风险参与的出资额×年利率× (风险参与期限+5) /360。二是每笔风险参与业务收取手续费约为35.00美元及相关电报费用。三是预扣海外银行的费用300美元左右, 多退少补。 (6) 业务流程:首先是客户需要向在岸银行提交出口风险参与的授信申请, 在岸银行要了解自己银行或者其他银行有否资金, 同时落实客户资金保证和是否合规。在得到在岸银行的明确同意后才能办理相关业务。
3.外保内贷业务
(1) 含义:外保内贷是指担保人注册地在境外、债务人和受益人注册地均在境内的跨境担保。它能够帮助境内企业在无法提供让境内金融机构认可的担保能力的情况下, 通过境外公司或者个人的有效担保, 在境内金融机构融到所需的资金。外报内贷业务是我国各地招商引资所首选的产品。 (2) 适用客户类型:适合境外公司拥有较多的资金或者较强实力, 而其在境内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境内企业需要流动资金贷款等的相关客户。 (3) 产品特点:借助境外公司实力, 帮助境内公司实现发展;境外资金无需汇入国内, 免除资金退出时面临的众多不确定因素。 (4) 风险控制:一是境内公司的借款用途以及自身的还款来源需要重点关注。二是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对境内公司经营状况做好检查跟踪工作, 防范风险。 (5) 费用:按规定收取境外公司担保费费用, 一般为每季度收取千分之五的担保费。二是境内银行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收取贷款利息。 (6) 业务流程:离在岸客户需要分别向离岸银行业务部门和在岸银行业务部门提出授信申请。离岸银行业务部门和在岸银行业务部门分别按照权限和授信要求对客户提出的授信申请进行审批。客户在获得银行的同意后要签订相关授信协议, 在岸行要在规定日期向外汇管理局进行报备。
四、总结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离岸银行业务也蓬勃发展。交通银行的离岸银行业务是我国离岸银行发展的楷模。本文以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为例, 从离岸银行业务的发展模式、账户办理和主要业务产品三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希望能进一步促进交通银行离岸业务的发展, 也为我国其他离岸银行开展离岸业务提供借鉴。
摘要:我国离岸银行业务自开立以来, 经历了大起大落, 在摸索中逐渐走出了一条属于我国自有的, 离岸银行业务的特色路线。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4年6月底, 我国的离岸银行业务规模已达到了509.19亿美元、存款量达到433.81亿美元、贷款量共计354.68亿美元, 离岸客户总数突破15.56万户。其中, 交通银行的离岸银行业务规模最大, 发展最快。本文以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为载体, 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交通银行离岸银行业务的发展, 希望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离岸银行业务的发展, 也为其他离岸银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离岸银行业务,交通银行,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崔威.论我国商业银行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D].长沙:湖南大学, 2002.
[2]钱巍.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发展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06.
[3]马里.商业银行发展离岸业务策略分析[J].中国金融, 2012, (15) :49-50.
交通银行发展前景 篇3
一、全球银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
全球银行业态势基本稳定,对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交易起到一定的保障与支持作用,促进了世界经济在下降与减速中的相对稳定。
1、全球银行业总体尚属稳定。全球银行业的核心部分是国际大银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大银行的资产总额持续上升,税前利润和以及资本则随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变化有所起伏。例如国际大银行一级资本对资产的波动曲线与美国经济的变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联系紧密;1990-1995年,当时美国经济处于增长阶段,国际大银行一级资本呈逐渐上升趋势,幅度从4.21%上升为4.67%;1995-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前期风险与危机冲击较为突出,国际大银行一级资本从4.67%下降为4.48%;1998-2000年受美国经济持续高涨繁荣的强劲支持,国际大银行一级资本从4.48%上升到4.86%;2000年至今国际大银行一级资本从4.86%下降到4.62%,接近1994年的状况,当时美国经济收缩与全球经济不景气凸现。国际大银行整个90年代一级资本平均水平为4.51%,而2000-2002年分别为4.86%、4.67%和4.62%,均高于90年代平均水平,保持了趋强的态势。
2、国际大银行资本资产上升。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影响了国际大银行的业绩。银行资产增加,规模效益依然是银行实力的重要体现。但日本银行业连续多年的亏损,不仅对自身金融体系稳定与信誉具有冲击,而且也导致国际银行业的盈利下降,例如2001年日本银行业损失对国际银行利润的缩减达22%。
3、发展中国家差异明显。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在全球银行业中的地位依然薄弱,世界1000家大银行按一级资本、总资产和税前利润排列,拉美、中东和其余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合起来也仅占9%、7%和11%,不过发展中国家银行业也在发展。从入围数量看,发展中国家不均衡的差异依然明显,其中亚洲入围1000家的数量继续稳定在150余家,2000-2001年分别为155-151家;拉美为43-41家;中东为84-86家;东亚为95-90家;其他地区为22-25家;而非洲一家没有。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非洲地区的银行比经济更加边缘化,难以与国际银行业接轨。从资产上升中地区结构倾斜可以看出,全球银行业依然为发达国家大银行所主导。而国际大银行一级资本、总资产和税前利润的比例分配表明,金融资源向少数大银行集中突出。2001年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资产总额中,欧盟占44%,日本占18%;美国占16%;三大主要扳块占国际大银行整体比例为78%,与上年79%相比基本持平。同时全球银行业一级资本2001年达到18341亿美元,其中欧盟占36%,美国占24%,日本占14%,三大经济体合计占总额的74%,与2000年基本持平。
4、跨境融资转向萎缩。国际银行业2001年跨境融资7290亿美元,2002年第一季度跨境融资总额仅为310亿美元。国际清算银行(BIS)报告银行发放的商业贷款2002年接近零增长。随着利率下降和利息支出的减少,商业银行贷款的净偿还额预计将可能从2001年的260亿美元下降到2002年不到110亿美元,并会在2003年进一步下降。这主要由于外汇汇率波动,增加了各国境外商业银行贷款流入的汇率风险,而各国银行和企业纷纷转向用本币在国内融资,形成外汇贷款和为经常账户融资的需求不旺;加之引入新的风险管理理念与方法,国际大商业银行纷纷用收费业务代替贷款业务,导致商业银行在本币业务方面发挥作用增大,而在对外融资方面的作用有所下降。
5、银行稳定支撑信心。一般认为,银行体系的稳定和业务开拓对实际经济影响颇大;而近几年的情况发展表明,银行业的发展状况与经营效益,对经济信心的巩固提升更为重要,即对消费投资的实质与心理的支持十分重要。当然在经济不景气时,银行业的不当经营策略也有铺垫风险的可能。因此,无论在经济繁荣或是在经济危机或低速增长时期,金融市场乃至经济体系不致崩溃的信心基石始终在银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与2001年巴西金融动荡显著差异,就在于银行作用的不同,进而使得金融市场层面的问题一个继续恶化蔓延,一个得以抑制缓解,对自身经济与世界经济形成不同的结果与影响。而从全球核心区域美国经济的历史发展看,其1929年和2001年经济衰退周期也具有明显的不同,也和银行作用相关: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中,银行大量倒闭,而2001-2002年经济衰退和低速中,则出现银行相对稳定、整体规模上升的趋势,大大减轻经济衰退的时间延续与恶化可能。近年来,美国经济波动下滑问题是信心问题,而支撑美国经济信心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就是银行业尚属稳健。
二、全球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中,银行业的处境愈加艰难,但改革、创新与发展始终是银行业的主要目标与方向。当务之急则在于防范与规避风险,而动荡与危机产生的可能地区及其导火索,则是国际金融市场。虽然国际金融风险逐渐加大,但全球银行业金融风险控制和化解能力也在提高。
(一)全球银行业发展脉络
展望21世纪初期全球银行业的发展将会呈现以下特征:发展方向——银行规模超强化,强强合并、以大购小、跨境购并,将继续是未来国际大银行追求的目标;组织架构多样化,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结合参与资本市场业务倾向愈加明显;分业经营、混业监管与混业经营、分业监管共存,全球银行业规则与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健全;信贷融资全球化,跨国组合、工具多样、产品优化,将加大全球银行资金结构与业务的重组。发展格局——美元金融区、欧元金融区是国际银行业形成区域规模优势竞争的依托,中期必然促进银行效益进一步扩大,而正在形成的亚洲金融区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银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长期有利于国际银行业公平、合理竞争格局的形成。发展趋势——经营战略的综合化与专业化并存,产品服务的高级化与网络化并存,发展空间的集团化与区域化并存,从而推进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因此,全球银行业未来发展将呈现竞争更为激烈、监管更为规范、交易更为自由、规模效益更为扩大的发展趋势。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1、超级规模大银行不断增加——银行业将进一步倾向于混业交叉发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各类金融机构的购并和竞争,必然导致更多的超级强大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出现,国际大银行规模效益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产生新的飞跃和巨变。
2、资产质量和创新水平不断增进——银行业将在资产规模扩大基础上,不断推进资产种类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化。尤其是欧盟的东扩将会进一步加大欧洲僵化的银行业创新改革,并激励美国银行业的更快发展。亚元的讨论和亚洲金融的新组合,将会推动亚洲各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全球银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促进产品、客户、网络的联动发展和效益整合,资本资产质量将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3、高新技术应用和经营效益不断增强——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国际大银行总资产近年来平均以1-2万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加快交易速度,提升经营效益是全球各家银行的不懈追求。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支持这些发展趋势的实现,将有利于银行规模效益的进一步强化,支持与保障混业经营的趋势,核心业务和专业非核心业务的分拆与专业化的同时发展,但区域与国别的差异短期将难以消除,美、欧、日、亚四大银行业板块的市场竞争以及大银行与中小银行机构的竞争、机构的购并重组和业务整合分拆将会推进经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全球银行业发展保障
从目前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但总体形势看,全球金融风险还是有限的、可控的,主要依据在于三道防线的支持性与保障性。
第一道防线——全球防范金融风险意识与能力的提高,成为银行业稳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黄金、石油价格较大波动中的经济金融相对稳定,拉美金融动动荡中的银行相对稳定,尤其是2001年以来,美国经济衰退与复苏不确定中银行业的相对稳定更为明显。
第二道防线——全球宏观调控水平的增强,成为推进银行业改革与调整的保障。主要体现在2002年全球经济下降、金融动荡中,各国驾驭水平和承受能力经受考验,相机扩大货币供应、实行低利率零利率政策、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等,维持了经济增长,也促进了银行体系稳定。特别是美国经济、汇市和股市风险预期加大,但商业银行也主动调整经营等业务,使得银行业有惊无险,起到了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三道防线——国际合作意识与行动的增强,成为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和抑制金融危机的屏障。全球经济与金融合作趋于密切,官方与半官方以及非官方的磋商、讨论连续不断,金融合作意向与协议明显加强。巴塞尔新协议的讨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对危机国家银行体系援助方针的检讨,20国集团的加强对话与合作,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较为频繁,关系缓和有所显现。为不伤及发达国家的经济金融利益,有时也对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体系给予援助。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巴西金融动荡、阿根廷危机的援助。
银行卡发展前景展望 篇4
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运用,银行卡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减少了现金和支票的流通,而且使银行业务由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85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张银行卡,我国迈出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步。2002年由国内80多家金融机构的出资折合16亿元,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国银行卡及支付结算系统进入一个较完善体系。截至2004年底,中国国内各金融机构累计发行银行卡7.6亿张,其中贷记卡1000多万张,准贷记卡约2500万张,其余7亿多张均为借记卡。
面对日趋快节奏、高科技的现代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养成了出门只随身携带银行卡和手机的习惯,小额支付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宝、微信等客户端完成支付,大额付款则可以通过银行完成。另一方面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出门甚至只携带手机,这类群体以在校大学生及刚踏入社会工作的年轻群体为主。这部分人群接受新兴科技支付方式能力较强,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限额也基本能满足其支付需求。由目前的银行卡及支付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其发展趋势有如下几点:
第一,银行卡介质更加多样化,虚拟卡等账户运用将更加广泛化。目前广泛运用的芯片卡已基本取代之前的磁条卡,主要原因为芯片卡存储空间更大,被复制难度更大,交易更加安全,可以更加有效保障客户的账户安全。随着科技的发展不难推断更加安全的银行卡介质会被推出。而各家银行为方便客户的理财消费行为,纷纷推出网络注册虚拟卡卡号服务,这给接受并且习惯网上交易的繁忙上班一族提供了极大便利,这项业务也是各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营销客户的一大手段。
第二,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更加紧密,银行卡支付与平台支付相捆绑,第三方支付平台占据半壁江山。纵观目前的支付市场,银行卡绑定第三方支付平台已成为日常,小到街边小店,大到高端商场,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已基本覆盖;而各种手机端“pay”支付也更加运用广泛化。与此同时,各支付平台立足自身大数据分析的额度支付也在推广扩大化阶段。第三,支付确认方式更加安全化、多样化。指纹支付基本已为大众所接受,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类似瞳孔支付等支付确认方式定会如雨后春笋搬发展壮大。
交通银行发展前景 篇5
最近很多同学在后台留言,说是拿到了银行的offer,但是犹豫要不要签约。听说银行是个“坑”,总是担心自己的发展前景。小编认为不用担心,因为事在人为!到底银行的各个岗位有没有职业发展前景?先来看看下面的文章吧!银行的岗位类别大体上看分营销类和营运类。营销类的岗位主要包括大堂经理、对公客户经理、个金客户经理、零贷客户经理、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对公产品经理、私人银行产品经理、支行行长(一般分管营销的都为支行行长)等,营运条线的岗位包括对私柜员、对公柜员、营运主管、支行副行长等。
银行各岗位总体的发展前景都不错,而具体发展方向根据职位有所不同,但银行的职业发展相对比较灵活,空间比较广阔。升迁的难易,取决于你能达到的天花板和你希望的天花板的差距。
在银行体系内想升迁,有三句话:
1、你行
2、有人说你行
3、说你行的人,得行
起点决定天花板,对校招应届生来说,本部好于网点,对公好于对私,营销好于后台。二级支行柜员除非天赋异禀,否则是没有什么未来可言的,出柜做营销人员是大部分的出路,其中极少出身不好而愿意拼搏的人,可以从营销岗达到二级支行行长的岗位。肉眼可见的天花板是一级支行条线主管,否则调任省分行做远程授权或者业务经理就是极好的天花板了。而远程授权或者业务经理,是省分行出身的员工避之不及的两个岗位。
大部分二级支行行长来自于一级支行本部的公司部或者个金部,其中极少兢兢业业精于人情的人可以熬到一级支行副行长。
大部分一级支行副行长来自于分行条线。一级支行副行长就是副处级,就算是中级管理人员了。
一级支行副行长往上,则要看年龄。年轻的一级支行副行长,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做到分行部门老总或者跳到股份制一级支行行长都是比较好的出路。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年纪轻轻就当上一级支行副行长? 再来一遍:你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得行。
想达到这个标准有很多条路,但是有能力,有意愿,有背景,无疑是最为公开和多数的一条路。例外总归是有的,重大风险爆发,肯定会引起人事变动,产生职位空缺。但是你不能为了自身的升迁,天天祈祷部门出现违规案件。
起点影响未来升迁的难易,背景影响毕业生入职的起点。所以,在相同的能力和努力下,背景好的人,升迁更容易。
从应届生能力上讲,入职基层网点柜员的新员工与省分行中后台新员工,能力其实差别不大,但是起点不同,两年的基层柜员经验,会极大的消耗人的经历与学习欲望,同时极大的收窄人的视野。
所以,基层新员工和省行新员工的能力差距,会随着入职时间增长,而不可逆的加大。此外,想要达到120%的成就,在省行只需要80%的努力,在基层需要120%的努力。
给所有想进银行的人一个建议:在国有银行,努力提高起点,入职后迅速摸清自己能达到的天花板,然后问自己,能否接受。
银行保险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分析 篇6
[摘 要] 中国银行保险作为金融一体化的成功范例,已成为目前中国保险业的第三大主要销售渠道。但在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 中国保险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为此,借鉴发达国家银行保险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实现银行保险模式的创新与转型,促进银行保险向更深层次发展,对中国保险业乃至银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阐述了银行保险涵义及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比较和分析了欧洲发达国家银保合作的模式及其特点,进而提出我国银行保险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战略联盟合作模式选择。
银行保险诞生于世纪年代的欧洲, 并于年首次亮相中国保险市场。对于中国而言, 银行保险最早出现在年, 经过年的发展, 已成为寿险业务当中发展最快、增长贡献率最大的销售模式。
鉴于寿险保费现在已占到北京保险业总保费的, 所以银行保险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着各个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 及其发展潜力。因此, 大力发展银行保险已经成为很多保险公司的一个共识。
[关 键 词] 银行保险
发展趋势以及分析
给我国的启示 风险防范与控制
目录
一、引言„„„„„„„„„„„„„„„„„„„„„„„„„……
二、我国银行保的发展的趋势„„„„„„„„„„„„„„„„„ 3
(一)中国市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3
(二)起步时期„„„„„„„„„„„„„„„„„„„„„„„„4
(三)快速发展时期„„„„„„„„„„„„„„„„„„„„„„
(四)差异化经营阶段„„„„„„„„„„„„„„„„„„„„„
三、影响中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因素„„„„„„„„„„„„„„„„
(一)宏观经济环境„„„„„„„„„„„„„„„„„„„„„„
(二)有关监管措施„„„„„„„„„„„„„„„„„„„„„„
(三)银行业和保险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四、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经营混业化„„„„„„„„„„„„„„„„„„„„„„„
(二)产品细分化„„„„„„„„„„„„„„„„„„„„„„„
(三)服务专业化„„„„„„„„„„„„„„„„„„„„„„„
五、中国银行保险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5
(一)营造有利于银行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 5
(二)加强业务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 培育核心竞争力„„„„ 5
(三)加强对银保融合的监管„„„„„„„„„„„„„„„„„„ 6
六、我国银行保险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6
(一)规范销售资格„„„„„„„„„„„„„„„„„„„„„„ 6
(二)提高保险公司研发产品的能力„„„„„„„„„„„„„„„ 7
(三)提升保险公司客户服务水平„„„„„„„„„„„„„„„„ 7
(四)建立银行与保险公司长期合作机制,规范兼业代理机构管理„„ 7
(五)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银行保险的监管„„„„„„„„„„„„„ 8
(六)找准价值创造点, 构建战略联盟合作模式„„„„„„„„„„ 8
七、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后 记„„„„„„„„„„„„„„„„„„„„„„„„„„„„ 1
1一、引言
关于银行保险的定义,不同学者分别从不同方面如经营策略、组织形式等对其作了界定。美国经济学者小哈罗德斯•凯博等在《国际风险与保险》一书中提出,“银行保险就是指银行和保险人之间为通过银行销售保险而作出的一种安排,如并购合资、市场联盟,其中保险公司致力于保险产品的制造,银行则致力于保险的销售”。根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银行保险的运用》对银行保险的定义,银行保险是指“经由共通的销售渠道,提供保险与金融商品及服务给共同的客户群”。瑞士信贷集团则认为,“银行保险是指将银行和保险两类性质不同的金融业务融合在一起,通过所创造的银行保险产品,一揽子的提供给客户,所有产品都是针对客户需求以及对金融业变化的分析而设计的,以便迎接未来的挑战”。
归纳各国的学术界的观点,依据银行保险的发展实践,本文认为银行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或银行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将银行和保险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经营的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中国银行保险业从2000 年开始迅速成为重要的保险分销渠道, 截至2007 年底银行保险保费已占国内总保费的29%。然而, 与其重要性不相符的是中国银行保险业务模式仍然处于相对初级阶段, 多数仍简单的普通代理模式, 无法充分发挥银行保险渠道的优势。这一事实严重拖慢了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如何找准价值创造点, 推动银行保险业务模式向更高级演进, 已经成为了众多保险公司需要直面的问题。
二、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的趋势
银行保险诞生于世纪年代的欧洲, 并于年首次亮相中国保险市场。对于北京而言, 银行保险最早出现在年, 经过年的发展, 已成为寿险业务当中发展最快、增长贡献率最大的销售模式。
鉴于寿险保费现在已占到北京保险业总保费的, 所以银行保险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着各个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 及其发展潜力。因此, 大力发展银行保险已经成为很多保险公司的一个共识。
(一)、中国市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
中国银行保险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历经了起步时期、快速发展时期和差异化经营时期。
(二)、起步时期
年一年从年起,中国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合作, 合作的主要形式是签订代理协议, 即通过银行柜台销售一些定期寿险和年金等保险产品。当时参与的保险公司较少, 比较成功的有平安保险和工商银行的合作, 新华人寿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合作。但由于这阶段的合作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各公司银保业务规模较小, 影响十分有限。
(三)、快速发展时期
从开始, 银行保险业务进人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寿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纷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代理业一个誓私鲤一种观念务, 逐渐扩大到联合发卡、保单质押贷款、客户信息共享等, 从而形成了双方业务渗透、共同发展的格局。年, 北京市银行保险收人达亿元, 占寿险业务比重为, 首次成为所占份额最大的销售模式。但该阶段银行保险竞争的产品较为单一, 多为分红型产品银保业务增长很快, 但受限于“ 卜” 的竞争模式, 各保险公司之间并没有开展代理手续费上的竞争, 业内竞争并不是十分激烈。
(四)、差异化经营阶段
年至今年, 国家放开银行保险代理中“ ” 模式的限制, 允许一个银行的网 点销售多家保险公司产品。银行网点成为了各保险公司竞争的焦点, 导致代理手续费一涨再涨。目前, 代理手续费普遍在一之间, 已经大大降低了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同时, 各保险公司积极推广十年期险、投连险、万能险等收益率不同的新产品, 改变了以往分红险
一统天下的局面。一些保险公司还通过专业培训、文化交流和客户服务等方式, 加强与银行合作交流, 突出自己的企业文化。各公司之间银保业务的竞争日趋激烈, 差异化经营越来越明显。
三、影响中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因素
目前, 影响北京市银行保险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有关监管措施、银行业和保险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一)、宏观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中国银行保险走势最大的因素。
年中国有常住14亿人, 其中岁以上的人口占巧, 大大超过了联合国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标准, 且总数庞大。中国人口老龄化明显, 急需寿险业通过快速发展来满足保险市场的需翼求。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城镇新增人口不断增多, 导致城镇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年的上升到年的。而城镇新增人口将需要用保险的方式为自己提供养老保障,给寿险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 人们的保险和投资的意识逐渐增强。特别是通过年的汉川地震事件, 人们普遍意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自年月以来,在股跌去超过的市值和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银保产品不仅有保障, 收益率还较高, 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从而导致年上半年银保业务的暴涨。
(二)、有关监管措施
长期以来, 中国法律规定银行与保险实行分业经营。直到年、月,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保险公司开始和银行通过股权结构相互渗透, 银行保险产品、服务进一步整合, 由简单合作逐步转变为更高、更深层次资本合作上的合作。在全球金融混业融合的趋势下, 为促进国内金融一体化进 程, 保监会和银监会共同起草了《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 将允许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 这标志着全国银行保险将跨人战略转型的新阶段。目前, 保监会已收到从银监会转来的四家银行参股保险公司的申请。
(三)、银行业和保险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 银行业与保险业需要通过合作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主要因素有第一, 客户对金融套餐需求不断扩大,要求银行功能全面化第二, 银行之间竞争加剧, 要求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 而销售银保产品具有成本低, 获利高的特点, 对银行具有很大的一个行业一种观念吸引力第三, 国家正在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年月存款准备金率达到的历史高位, 迫使银行越来越重视信贷以外的业务,第四, 银行保险已经成为一种全球趋势, 保险公司需要借助银行网络迅速扩大销售规模和影响, 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
四、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趋势分析
受以上因素影响, 并结合国外发展经验, 北京市银行保险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经营混业化
国外银行保险起步较早, 其销售模式一般经历个发展阶段分销协议阶段, 即保险公司根据与银行的协议, 利用银行的网络销售保险产品或提供保险服务, 并支付给银行代理手续费用战略联盟阶段,这种方式仍然是以协议委托代理业务为主, 但双方达成了一致的战略目标, 能采取统一的经营部署, 合作的内容和范围更全面、更广泛金融控股集团模式, 即通过银行控股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控股银行的方式, 实行混业经营。从北京目前的情况来看, 绝大部分保险公司银保业务属于分销协议阶段或战略联盟阶段。实际上, 由于国家放开银行保险代理中“ ”模式的限制, 银行主导地位更加明显, 降低了与保险公司合作的稳定性。但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向好, 国家放开混业经营的限制, 银行和保险互为支持作用增强等, 银行保险将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进而对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也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保险业务要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 就必然要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深层合作机制, 实现从产品合作向资本合作的转变。因此, 在有关金融保险混业经营的限制放开后, 中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和最终形态就是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通过这一资本融合方式, 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可以通过子公司从事银行、保险等多样化经营业务, 最大限度的发挥集团品牌、营销网络、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协同优势, 降低集团整体经营成本, 并从多元化经营中获取更大收益。
(二)、产品细分化
从国外银保产品的发展变化来看, 已经呈现细分化发展的格局。受经济环境、客户需求和监管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各个国家银保产品的种类和结构都有所不同。如法国银保产品种类繁多, 大量开发意外保险、健康保险、住院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新型保险在意大利, 零存整取、额外附加退休金以及单收人家庭保障等银保产品十分畅销瑞士则在年金型银保产品、基金型银保产品上有着灵活的设计, 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相比较之下, 北京的银保产品还比较单一, 很多产品还具有同质性。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增多, 银保产品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根据经济环境和客户需求进行灵活的设计, 细分客户群, 采取产品细分化的策略。只有这样, 银保产品才会适应不同的经济形势, 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避免价格上的恶性竞争, 在与其他金融产品的竞争当中胜出。如年泰康人寿凭借新一代投连险产品的火爆上市, 取得了当年银保业务量亿的骄人战绩, 一举成为北京银保市场业务规模第一名。
(三)、服务专业化
银保服务的专业化包括硬件专业化和软件专业化。硬件专业化是指银保业务涉及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先进, 能很好的满足推广需要。北京市银行保险为适应市场竞争, 必然要为客户提供更加一个行业一种观念安全、快捷和准确的信息服务。因此, 银行和保险公司将会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人, 加快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推广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的银保沟通系统、自动核保系统及强大的风险防范系统, 缩短客户等待时间, 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保障。软 件专业化是指银保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职业道德、营销手段和服务水平专业化。很多潜在客户缺乏理财规划, 对银行保险的认识还很模糊, 这时候银保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往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面对不断提升的客户需求, 北京市银行保险从业人员唯有不断进行知识培训,强化服务意识, 才能为客户提供耐心细致、专业周到的理财服务。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将成为银保业务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核心任务, 其效果将间接影响北京保险业的竞争格局。
五、中国银行保险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银行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充分发挥了银行和保险公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及利益均享的特点, 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联合发展是必然之路, 银行业和保险业由竞争走向合作, 是经过充分发育了的成熟的金融市场的客观要求。中国保险市场作为世界保险市场的一部分, 应顺应世界保险发展的大趋势。既要吸取欧洲发达国家成熟的银保合作经验, 又要根据我国国情, 完善银行保险运作模式和外部环境,进一步加快银行保险的发展。
(一)营造有利于银行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
银行保险是金融一体化过程中混业经营的产物, 没有相应的制度环境,银行保险难以有大的发展。考虑到我国金融业并未经过充分发展, 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及风险控制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目前大规模修改金融法律体系、确立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条件还不成熟, 坚持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符合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发展实际。但是,我国金融业以迅猛的速度在发展, 银行与保险在加速融合,随着银行业与保险业一体化程度逐步提高。银行保险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必然要求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这一进程中有关部门应根据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对不合时宜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 破除阻碍金融发展的制度约束, 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从而促进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
(二)加强业务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 培育核心竞争力
目前的银行保险业务过多地重视市场销售, 价格竞争激烈, 忽略了在产品 同质性强的情况下业务、服务和技术创新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必须在创新上挖潜, 以差异化产品、人性化服务、现代化技术赢得市场。(1)深化业务内容。除了现有的保险费代收付、代销保险产品、资金汇划网络结算、保单质押贷款、专项存贷款等, 还可以考虑与按揭贷款相联系的业务, 与信用卡相联系的业务以及资产证券化业务等;简易标准产品既要有短期产品又要重视长期产品的开发。(2)从方便客户出发细化量化服务。扩大产品宣传, 突破只面对营业网点客户开展宣传的单一局面, 变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出击;提高投保周期、保单贷款、保单更改、理赔申请等工作效率。(3)建立银行保险网络平台, 提升技术支撑能力。银行保险操作平台可以实现销售终端的实时核保和实时出单、银行代收保费、保险公司资金的实时划拨、客户信息档案管理和风险预警、业务统计、与保险公司和银行电子商务网站链接实现网上咨询和销售保险等。
(三)加强对银保融合的监管
银行保险涉及银行和保险两个行业, 在我国目前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对这一新生事物如何监管是监管部门面临的新问题。第一,各监管部门要保持独立性。由于目前保险产品的设计、生产是由保险公司完成的,最终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因此保险监管机构负有更大的责任。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对银行保险、网络保险等创新产品建立起明确的法律法规或监管标准,不要出现“制度陷阱”和“制度真空”。第二,要加强保监会与银监会的协调合作。通过建立密切合作机制,以填补“模糊地带”的监管真空。保险公司和银行面临许多相似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信誉风险等,保监会与银监会可以在信用评估、风险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 共同开发消费者和企业的信用评级机制, 加强对风险的测评和估值的合作研究。第三,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发展银行保险业务,法律是保障。一个健康、完善的银行保险市场必然是一个依法经营管理的法制市场。鉴于目前银行代理业务发展的状况, 保监会应抓紧出台一些管理政策和规定,以利其健康发展。
六、我国银行保险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一)规范销售资格
银保专管员必须由保险公司正式员工担任,且必须通过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取得《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同时,保险公司应加大产品培训,加强公司新契约回访工作,减少承保风险。同时应加大对银保销售人员的培训。银行与保险公司应共同加强对辖内一线员工、大堂经理、客户经理和理财经理的保险产品、营销技巧、营销手段以及保险兼业代理人资格与考试的培训工作,提高银行一线人员保险业务的专业水平,重点培养保险理财经理,以促进业务的持续发展。对保险代理人的职业培训时数、内容等等也应当作出明确的规定。
(二)提高保险公司研发产品的能力
在银行销售保险的过程中,保险公司通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往往弱化,且保险公司不容易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不利于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办法是银保联手创新产品,不能完全由保险公司闭门造车、独家开发。保险公司应通过银行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使产品能集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为一体,以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针对保险公司服务创新不足,产品同质化问题,监管部门应当鼓励保险公司产品创新,保护创新成果,促进银行保险业务开展。
(三)提升保险公司客户服务水平
客户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客户服务,除可以维护已有的客户外,还可以了解客户需求的变动,并通过带动效应,拓展新客户,促进产品开发和保证客户利益。应该消除消费者对银行保险产品存有的搭配销售的心理障碍,要让消费者感到银行保险产品提供的附加服务是能够为他们带来利益的。
(四)建立银行与保险公司长期合作机制,规范兼业代理机构管理 保险公司和银行应从风险防范出发,立足长远,避免短期行为。保险公司要 加强银行网点的人员培训工作,提高银行网点人员的专业性和代理保险的积极性。对银行柜台人员作出适时、客观、公正的奖惩,有效化解银行保险的操作风险。保险公司应按照《关于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规定,单独核算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且不得以保费收入抵扣代理手续费。保险行业协会应对代理手续费等事项形成自律公约,保险公司在与银行签订代理协议时手续费率要求在自律公约范围内。监管机构应加强保险公司和代理机构内部代理业务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机制,规范兼业代理机构管理手续。
(五)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银行保险的监管
银行保险涉及银行和保险两个行业,在我国目前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对这一模式如何监管是监管部门面临的新问题。首先,各监管部门要保持独立性。由于目前保险产品的设计、开发是由保险公司完成的,最终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因此保险监管机构负有更大的责任。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对银行保险、网上保险等创新产品建立起明确的法律、法规或监管标准。其次,要加强保监会与银监会的协调合作。通过建立密切合作机制,以填补“模糊地带”的监管真空。保险公司和银行面临许多相似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及信誉风险等,保监会与银监会可以在信用评估、风险管理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开发消费者和企业的信用评级机制,加强对风险的测评和估值的合作研究。监管部门应加强行业自律,出台相应的自律公约,规范银行保险竞争。监管部门应转变观念,通过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以预防性为主的风险性监管,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风险监管指标体系,防范化解保险风险。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应当通过风险管理的正确实施,加强风险防范,避免保险公司和银行经营风险的发生,保证银行保险业务的顺利开展,保持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的商誉,提升银行保险业务品牌。
(六)找准价值创造点, 构建战略联盟合作模式
银行保险战略联盟合作模式的构建能够带来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那么又如何去构建战略联盟呢? 笔者认为要想摆脱现行普通代理关系合作模式下所面临 的困局, 建立银行保险战略联盟的合作模式,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跳出现有的市场竞争框架, 建立全新的价值点, 并且通过这些全新的价值点推动业务模式的主动升级。具体做法包括如下三部分: 1.创造新的竞争点, 摆脱固有的竞争模式。固有的竞争模式是一种行业惯例, 如果竞争主体默认了行业惯例, 就意味着要么按照现有的规矩办事, 要么失去市场。通常, 竞争主体都会把行业惯例看成行业的运作方式予以接受。不打破这种行业惯例就只能停留在无休止的价格战上, 就无法实现突破性增长, 无法建立银行保险更高层次的合作模式———战略联盟。为此, 保险公司应当避免沿用传统的战略逻辑, 采用创造崭新价值点的战略。创造崭新价值点的战略否认市场竞争和发展的条件是给定的, 否认战略思维应该以竞争对手为参照系;它认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应该以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为参照系, 竞争的环境应该由竞争主体营造而非遵从。应用于银行保险业, 创造崭新价值点的战略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寻求价格和佣金以外, 与双方合作关系更为密切、更为关键的价值点, 并进而建立战略联盟式的合作关系。
2.六大价值创造点, 构建银行保险战略联盟模式。总结银行保险业务的运作过程, 有助于我们发现尚未被发现的价值点, 并构建银行保险战略联盟模式。首先, 必须开发出适合战略联盟中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并根据产品和销售的特点对银行职员进行悉心培训;同时, 要在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建立一套运作顺畅的行政管理系统, 保证销售过程中以及随后的客户服务能够到位;当然, 需要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引导银行职员主动销售保险产品;最后, 合作双方可以通过共用品牌使得资源可以进一步整合。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到, 已被开发的价值创造点有产品、培训、行政管理系统和激励, 尚未被开发的则有客户服务和品牌。银行保险双方可以通过扩展已开发的价值创造点的外延, 以及赋予未开发价值点以内涵, 来建立新的价值创造点, 整合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营销体系, 打造银行保险的品牌效应。
3.在既有的法律框架下, 构建银行保险战略联盟模式。虽然在现有的监管 体系下, 国内多数保险公司最多只能发展到战略同盟的阶段, 但是相比其初级的代理关系, 战略同盟所能实现的收益已经十分可观。因此, 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应该采用价值创新策略, 主动去推动业务模式的升级更替。通过拓展原有价值点的外延, 以及创造新的价值点, 短期内可以分散竞争的集中度, 为公司赢得时间来夯实基础, 实现渠道的稳健发展;在长期, 通过不断深入的合作, 保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会更加紧密, 合作深化的结果就是导致业务模式的演进, 从整合程度较低的模式发展到更为高层次的战略联盟模式。在整合程度更高的模式下,保险公司依然可以根据行业发展的方向, 以及公司整体战略, 依循创造新价值点的战略, 来分析相互合作过程中如何创造更新的价值点, 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合作。
七、结语:
现行普通代理关系合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国内银行保险的发展需要, 而在既定的金融制度条件下, 战略联盟是银行保险唯一可行的合作模式。本文从学理上分析了银行保险战略联盟合作模式构建所能够带来的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 并提出要从找准价值创造点, 主动升级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来建立银行保险的战略联盟。至于今后的研究, 可以具体围绕组织形式、产品模式、服务模式、网络系统等去进一步探讨银行保险战略联盟合作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丁小燕.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及对策中国金融, [2]吴韧强 国外寿险领域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国际金融田, [3]陈音子, 刘金中外银行保险发展环境比较国际商务研究
[4]孟昭亿 银行保险的经营与监管银行家, •杨立宪银行保险涉人深水区—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与未来
[5]银行家,•苏莉莉欧洲银行保险发展的经验和启示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单位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6]高洪民,朱军勇:“国际银行保险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与经济 2005(2).[7]宋瑛,谭淑霞:“欧洲的银行保险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保险研究经济论坛 2004(8)[8]赵立航:“欧洲银行保险的发展情况与经营管理” 上海金融 2005(3)[9]潘卫红:“我国银行保险现状成因及发展模式选择” 市场研究 2003(9)[10]卫新江:“银行保险基于国际经验的考察” 国际金融的研究 2005(4)[11]张敏:“浅析银保合作” 经济师 2006(1)[11]褚婷婷:“我国银行保险业的发展特点” 财税金融 2005(12)[12]胡浩:《银行保险——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丛书》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13]谢清顺:《银行保险实务》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3 [14]张洪涛、郑功成: 《保险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4]颜海波,“中国建立中国面临的困境与选择”,《金融研究》,2004年第11期(总293期)。
[4] “ 关于邮政发展与改革的若干问题”《经济要参》, 2004年8月12日。[4]王烁、凌华微, “ 德隆残局” ,《财经》2004年6月20日, 第12期。[5]《存款保险制度研究》, 存款保险制度研究编委会,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6] 陈宇蕾.存款保险制度及我国的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7] 赵晓琴.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制度选择[D]武汉大学, 2005.[8] 南旭光.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分析及其制度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 2004.[9] 刘敏.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 2004.[10] 刘达.政府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控制力研究[D]山东大学, 2006.[11] 曹雪峰.国际资本流动下的中国金融安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5.[12]李燕平,韩立岩.存款保险制度理论评述[J].经济问题,2006,7:51-52.[13]虎玲华.浅析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0:83-84.[14]王霞.对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及其演变的思考[J].开发研究,2005,2:126-128.[15]唐圣玉.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32-36.[16]朱建安.金融深化、存款保险与中小银行业的发展[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3:32-37.[17]姜磊保险制度中银行道德风险困境及其治理[J].生产力研究,2005,4:48-50.[18]何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和能力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1:29-38.[19]张泰欣.存款保险制或年内出台,保险费率厘定需深入研究[N].2007年3月26日中国证券报.[20]潘修平著:《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21]王亦平著:《银行法基本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22]曾筱清、杨益著:《金融安全网法律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年版。
[23]刘伍仁,吴竞择.金融监管、存款保险与金融稳定.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24]孙杨.商业银行道德风险与存款保险定价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05(5)
后 记
在本文撰稿期间,一直得到论文指导师的悉心指导。在此向一直关心教导我学业学习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深深的谢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以我心之全力,不断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探索,以不辜负大家的殷切期望。
陈禄元
交通银行发展前景 篇7
一、国外网络银行的发展模式与特征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是网络银行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和地区,其市场份额占据世界的90%以上,一枝独秀的背后隐藏着独特的发展模式和鲜明的特征。
1.依附于传统银行模式。即在开展传统的银行业务交易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技术作为新的服务手段对柜台业务进行延伸,提供在线服务,是一个并不独立的网络银行。这种模式主要通过银行的自建和并购实现。
成立于1969年的加拿大皇家银行是践行该模式的典范。作为加拿大市值最高、资产最大,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的世界大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在美国很长一段时期内只提供金融批发业务,为了扩大该银行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及市场地位,皇家银行瞄准当时业务已出现停止迹象的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SFNB在世界纯网络银行的历史发展中,有着里程碑的地位,是全球第一家纯网络银行,第一家获得联邦监管机构认证可以在万维网上营业的银行,也是首家在美国全部的50个洲均有客户的银行。1998年,加拿大皇家银行以2千万美元收购了SFNB除技术部门以外的所有部分,通过收购,顺利的进入美国的金融零售业务的市场,利用SFNB已拥有的庞大存款反哺加拿大的中小企业,从而达到自身获利的目的。重要的是,兼并以后,加拿大银行一举站在了网络银行发展的最前沿,此外,他们还采取了提高支票账户存款利息和购买超级服务器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客户。加拿大皇家银行借助自身雄厚的实力收购了纯网络银行,完成了自身业务模式的转型,无异于如虎添翼。
在当今银行业激烈竞争的局面下,除了利用并购外,国外很多大银行主动转变观念,将传统银行业务做实之余,积极延展网络银行业务。典型代表是美国的威尔士.法戈银行。该银行不仅将查询账户余额、交易记录、转账、支付票据、申请新账户和签发支票等基本网络银行业务做的有声有色,还将客户提供为账簿管理、财务预算等业务做的风生水起。
从上面两例,可以看出,依附于传统业务开展网络银行业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典型特征:(1)积极响应客户需求,明确发展方向。威尔士.法戈银行在做详细的市场调查后,准确地把握了客户变化了的需求偏好,通过产品和业务的创新吸引了大量的客户,并且经营成本极大的被降低。(2)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实现竞争优势。加拿大皇家银行在实力不断壮大的同时,实时地兼并了在网络银行业务方面独树一帜的SFNB;威尔士.法戈银行在做新型的网络业务时积极地与微软货币、直觉和快讯建立战略联盟,做大做强了极具特色的软件包业务。(3)严格控制风险。SFNB在风险防范方面,无论是在硬件支撑方面还是在软件服务方面,都有一整套极其缜密的配套服务。
2.纯网络银行模式。这种模式实际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银行,摆脱了注重于传统银行业务整合并配合的缺陷,完全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专注于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发展,它的主要优势也被普遍认为体现在交易费用的削减上,此外,该模式使银行能够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从而在战略和业务上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创新。1995年10月18日由美国三家银行Area Bank股份公司、Wachovia银行公司、Hunting Bancshares股份公司、Secure ware和Five Space计算机公司联合在Internet上成立全球第一家无任何分支机构的纯网络银行,即SFNB,是在因特网上提供诸如:基本电子支票业务、利息支票业务、货币市场、基本储蓄业务、信用卡及CDS等大范围的多种银行服务的第一家银行,标志纯网络银行从设想变成现实。该银行采用惠普虚拟保险箱,可以保证安全可靠地开办网络银行业务,业务处理速度快、服务质量高、服务范围极广。SFNB在风险防范方面也煞费苦心,它不仅设立了自己的软件开发公司,而且收购了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互联网软件开发公司———Five Paces,还与专门的安全解决方案开发公司———Secure Ware合并组成了安全第一技术公司,从而在风险方面做到了极致。
在纯网络银行的发展模式方面,存在两种不同的理念。一种是以印第安那州第一网络银行(FIBI)为代表的全方位发展模式;另一种是以休斯敦的康普银行(Compu Bank)和耐特银行(Net Bank)为代表的特色化发展模式。在FIBI看来,纯网络银行不具有任何局限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银行甚至可以取代传统银行,因此,他们主张并努力实现传统型银行所能提供的一切金融服务,并且不断尝试着,比如推出了“中小企业贷款服务”,以改变纯网络银行没有企业在线贷款的历史。而特色化发展模式则承认网络银行由于缺乏分支机构等劣势,在与传统银行的竞争中必须突出自身的特色化服务,以求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他们反对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比如康普银行只提供在线存款服务;耐特银行服务的特色在于以较高的利息吸引更多的客户。
从SFNB、FIBI以及康普银行等依托于纯网络银行模式的商业银行,可以看出这种业务模式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突出特点:(1)转变理念,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作为纯网络银行模式的先锋,这几家银行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能够适应网络银行的发展潮流,积极的转变观念,不断创新。比如FIBI开创了“在线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先河;耐特银行能够始终保持自身的优势,持续以高利息向客户提供服务,这种核心优势是银行发展的源动力。(2)突出特色,保持核心竞争优势。在当前商业银行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的背景下,SFNB,还是FIBI,亦或是康普银行和耐特银行并没有“人云亦云”,采取跟风行动,反而具有坚定的特色经营理念,取长补短,在已锁定的目标市场上,采取利于自身发展的业务,做大做强,从而持续保持已有的核心优势。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网络银行势不可挡的发展态势,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国外网络银行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管理经验,不断推进网络银行建设。
1.转变观念,明确发展方向。我国的商业银行要从当前赚取存贷利差收入为主,逐步转向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不能单纯地追求外延式扩张,而要更加注重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传统业务基础和各种资源优势,开发推广高技术含量和高收益的业务品种,在实践中结合自身的优劣势,把握当今金融业务的发展潮流,明确发展方向,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2.不断追求业务创新,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大力推进业务创新是银行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模式较单一,缺乏精确的市场细分及明确的市场定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取胜,必须充分利用网络银行的优势,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挖掘、细分市场,对已有产品和业务改造、组合,避免产品的同质化竞争,不断开拓迎合市场需求的新型银行业务,并不断加强产权意识,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巩固业务成果。
3.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多渠道共建网络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大大拓展思路,尊重和顺应互联网的特点的规律,鼓励和允许建立完全基于互联网的真正的网络银行,商业银行应改变当前开展网络银行业务时闭门造车的窘境,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可以在类似银联之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网络银行;也可以在已经推出并成功运行的第三方网上支付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网络银行,同时彻底解决当前一些第三方网上支付机构(平台)法律地位不清晰的问题,以求多渠道共建网络银行。
交通银行发展前景 篇8
三大战略:重启科学发展征程
近年来,济源农商银行不断探索优化自身经营管理的方式,通过实施三大战略来实现自身的改革升级。
公司化经营战略。近年来,济源农商银行着眼于构建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在募集股本时,有意识地提高入股起点,使股东户数由组建前的29109户减少到了782户;着眼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三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分工,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建立了董事会对行长的授权制度,基本形成了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高级管理层经营的管理架构,初步建立起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法人治理框架。
人才兴行战略。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搭建员工成长平台,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近年来,该行不断招录、培养了11名研究生、238名本科生,实现了员工队伍的知识化、年轻化。
科技兴行战略。近年来,该行始终把科技投入列入年度基本投资计划,并且投入力度逐年增长,每年实际增长幅度都不低于20%。大量的资金投入,极大地保障了科技开发项目的正常实施和运营,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快速地产生了经营效益。
四纬管理:夯实稳健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在组建农商银行后,该行对原有的制度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修订、补充和完善。分专业、按岗位共修订、补充、完善各项制度流程107项。2013年,根据流程银行建设的要求,该行对需修订的27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编制各项流程154个,归集风险点1314个,建立了覆盖所有业务的制度流程体系,保证了各项业务在制度的约束控制下进行。
二是强化服务意识。随着金融产品的同质化,服务越来越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2011、2012年,该行与上海起航公司连续合作,开展了两期“提升服务品质-促进网点转型”项目。项目开展过程中,进行了30余次大规模培训,并由专业老师深入每家支行对每位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手把手辅导,促使网点服务水平和营销能力真正上了一个台阶。2012年,该行相继获得了“市长质量奖”、“省级文明单位”和“全国千佳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2013年,在全市31家服务单位参与的行风评议中,位居第一名。
三是强化新增不良贷款管理。对新增不良贷款,实行“一制三挂钩”。“一制”,即对违规新增不良贷款,实行客户经理个人“包赔制”。“三挂钩”,即把各支行的新增贷款不良率与支行行长、客户经理的个人等级及岗位工资挂钩,增强支行发放、管理信贷资产的责任心,严防信贷风险。
四是强化合规管理。建立风险保证金制度。目前,已将普通员工风险金额度提高到1万元,共归集风险金746万元。风险保证金制度的实行,进一步增强了全员合规经营、合规操作意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日益形成。构建合规长效机制。从2011年至今,深入开展合规执行年、合规提升年、合规长效机制建设年活动,通过建设合规体系,强化合规理念,营造合规氛围,加大问责力度,构建了合规激励约束的长效机制。
五大创新:开启创新发展新局
创新服务方式。2012年5月份,该行与金天公证处签订合同,约定凡本行存款客户,涉及到存款继承问题的,由该行替客户支付公证费。2012年6月1日起,暂停了除业务系统自动扣收以外的全部服务收费项目,有效降低了客户办理资金汇划、挂失等业务的经济负担。2013年12月,取消农信银业务存、取款手续费。2014年,网上银行所有收费项目全部取消收费。据不完全统计,仅减免费用这一项每年即让利700余万元。
创新信息平台。2010年,建设了“三个中心一个系统”(综合业务风险实时预警中心、远程视频监控中心、授权中心和电子化考试系统)。2011年,建成了视频会议系统,全行员工可以远程参加重要会议,使会议精神原原本本地传达到每一位员工。2012年,建成了网点多媒体广告系统,由总行实行远程控制,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有效提升了对外形象。2011-2012年,建设了异地守库系统,实现了对山区支行的远程异地守库,降低了枪支、弹药风险。2012-2013年,分两期开发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客户经理配备了平板电脑,实现了客户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客户经理可以随时随地录入、查询、管理客户信息。
创新利率定价。2002年,该行推出了“信用村、信用户”利率优惠政策,对信用户利率优惠10%,信用村利率优惠5%。2004年,推出了个人贷款客户按月结息享受利率9折优惠政策,农户上门结息率达到95%以上。2010年,引入客户存贷比定价概念。对历史存贷比80%、50%、30%、20%、10%以上的客户,分别实行不同档次的利率优惠。同年,在全辖推广VIP客户评定工作,对VIP钻石客户利率优惠15%。2012年,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对评选出的信用企业,优先给予贷款支持,并分别给予15%、10%的贷款利率优惠。
创新用人机制。在用人机制上,从2002年开始,中层干部的选拔采取公开竞聘,并延续至今。在分配制度上,2003年,取消档案工资,实行以万元工资含量为主要内容的效益工资制,激发了全员经营活力。在用工形式上,2006年,首次以人才租赁的形式开始招聘派遣制员工,至今已陆续招录200多名。2007年,实行内退政策。这样一进一出,使员工队伍年龄结构大为改观。目前,在岗员工平均年龄35岁,临柜员工平均年龄29岁,极大满足了业务发展的需要。2011年,建立员工身份转换机制。目前,已有26名优秀派遣制员工成功转换为合同制。
创新社会形象。近年来,该行不断加大自助设备布放,提升服务便利度,呈现出“异军突起、后来居上”之势。2014年6月底,全行布放ATM机和存取款一体机已达118台,多媒体查询机64台,占全市自助设备总量的一半以上。布放POS机3343台,占全市POS机总量的一半以上。2013年,购置了全省第一辆流动银行车,通过无线网络接入的方式,到农村集市、边遠乡村、工矿企业、重大活动现场为群众办理各类金融业务。今年,已经新设立12家离行式自助银行,基本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全覆盖”。2013年,出资210万元独家赞助了济源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提升了城市品位,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今年,还独家赞助了大型原创民族音乐剧《大红灯笼》、济源市2014年春节文艺晚会、中国足球协会室内“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济源站),为市民奉献了一道道丰盛的文化、体育大餐,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形象。2014年7月,筹建了钱币文化展馆,成为济源市钱币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展示了济源农商银行特色企业文化和改革发展成果,搭建了农商银行与市民交流的重要平台。
作为标杆银行,该行将以更广阔的视野、更超前的思维,提前谋划战略格局,全面把握市场机遇,解放思想,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全力打造济源人民的“首选银行”。
责任编辑 董颖
【交通银行发展前景】推荐阅读:
交通银行企业文化的亮点和发展的一些建议07-20
交通银行流程07-08
交通银行面试形式10-20
交通银行存款证明10-11
交通银行信用卡类型05-29
2019年交通银行辞职报告06-14
交通银行----信用卡利息计算08-13
交通银行四川分行社会招聘12人07-11
交通银行徐州分行客户忠诚度计划07-30
交通银行湖州织里支行成功举办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