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交通补贴管理办法

2024-12-03

银行交通补贴管理办法(共7篇)

银行交通补贴管理办法 篇1

员工交通补贴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了解决日常办公所产生的交通费用,简化报销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缓解车辆安排压力,经研究决定,针对我行自备车辆及乘坐公共车交通费补贴问题,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本行各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正式聘用的员工,试用期员工不在此列。

三、补贴标准

三、补贴标准 岗位

序号 标准(元/月)适用范围 自备车 公交车 高管 ,5000 2000 董事长 2 ,3800 1500 行长 3 ,2800 1000 副行长 部门负责 人 4 ,1800 800 部门总经理级 5 ,1400 500 部门副总经理级 部门主管 6, 1000 400 部门主管级 一般工作人员 7, 600 200 客户经理 8 ,100 后台工作人员

四、相关规定

4.1已享受本办法规定的交通补贴的员工,当职位变动后其补贴标准自职位变动之日起执行变动后职位对应的补贴标准。

4.2已享受自备车补助人员,不再享受公交车补贴。4.3对自备车辆的相关规定

4.3.1驾驶自备车的员工该车产权必须是本人或者经产权人授权长期使用,本人书面申请,并经行长审批方能享受相应待遇。

4.3.2自备车由所属员工自行驾驶,并自行办理车辆年审、保险等手续,缴纳相关费用。但须满足行里重要工作和应急事务需要。4.3.3自备车由所属员工自行驾驶时发生交通违章、交通事故、车辆被盗等事件,由自己独立承担其经济法律责任,若系行里安排其他驾驶人员所造成则由行里承担相应责任。4.4享受交通补贴人员,于每月25日前凭车票或车辆用油、停车、修理等发票直接到财务部按月报销。

4.5未享受交通补贴的试用期员工和其他人员,因公外出产生的交通费用须经部门负责人审核、行长审批后实报实销。

4.6享受交通补贴的员工日常工作中,行里原则上不再派车,特殊情况的,须书面申请,经行长同意,方能派车。

4.7本办法施行后,各职能部门对本部门已享受交通补贴的员工按月进行考核,考核没有通过的,停发下一个月的交通补贴。

银行交通补贴管理办法 篇2

电子银行业务在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同时, 其风险也在逐渐上升。而且落后的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电子银行继续深入发展的瓶颈。交通银行电子银行在国内电子银行体系中起步很早, 也较早而且更容易遭遇到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诸多棘手的难题, 因此深入研究交通银行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 对于中国整个电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将对制约电子银行健康发展的一系列的突出问题展开深入剖析。

一、主要问题

1. 电子银行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弱

电子银行业务层次低、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弱, 电子银行的竞争能力较低。交通银行电子银行基本上是被当作将传统银行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上的一种工具, 不仅电子银行业务基本上是传统银行业务在网上的翻版, 银行的网上产品及其组合基本上与柜台业务品种一一对应, 而且电子银行产品的开发也完全沿用传统业务流程, 一些业务因为无法套搬到网上甚至缺失。研发部门投入巨大精力搞特色业务的开发, 但是特色产品的档次偏低、知名度不高、功能不强大, 不具规模效应。由于特色业务无特色,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已有的优势产品也在逐步失去优势。

2. 风险管理部门过于偏重定性分析且缺乏一整套技术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模型

电子银行风险的评估和测量, 需要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 在具体定量分析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应的风险分析指标体系, 而交行目前尚未制定出有信服力的技术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这就很难保证现场检查结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此外, 由于种种原因, 对于银行内部有关“拒绝提供服务”、盗窃、内部非法入侵、被病毒袭击的次数、被黑客攻击的次数、系统故障发生频率、内部人员犯罪的准确信息都没有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 有关风险预警模型运算所依赖的数据库的历史统计数据缺乏。用于定量分析的数据不完整, 就难以利用有关风险预警模型进行客观分析。

3. 技术风险现场检查评估制度与非现场检测系统不完善

美国大多数电子银行已将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融入本行的常规检查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不但制定了非常详细的现场检查程序和标准, 还对技术风险现场与非现场检查的细节做出了很详细的规定。目前交行技术风险的评估检查主要依赖于外部专业风险评估公司, 自身并没有制定出完善的技术风险现场检查和评估制度, 也没有完善的技术风险非现场检测系统, 缺乏具有水准的进行技术风险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的高级人才。

4. 电子银行管理经验不足

电子银行管理经验不足, 现有的风险管理经验和规章制度不能满足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最新需要。技术风险的防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还需要管理、制度与技术的相互紧密配合。交通银行深圳分行电子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内控不严密, 缺乏一套成熟的电子银行技术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的体系。特别是银行信息系统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审计部门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的监督能力很弱, 这就很难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监控。从信息系统运行实践看, 电子银行缺乏对新产品的事后评价机制。电子银行新产品投产后, 很少对产品的功能、风险控制和投入产出效益是否达到目标要求进行科学有效的综合评估。

5. 电子银行业务主管部门与基层分支行重视新业务发展但轻内部控制

作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主管部门的电子银行部与基层分支行重视新业务发展但轻内控、轻管理, 表现在:推出新电子银行产品与服务后, 既没有很快跟进出台相应内控制度细则, 也没有及时对现行风险内控细则进行梳理优化。这样在业务的发展和风险的内控方面出现时间上的脱节, 经常是等到发现问题后, 再出台一个新的补充管理规定进行修正。

此外电子银行业务操作人员处理业务时存在违章违规, 存在随意性, 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风险不可能每天都出现。在系统维护、应用管理与生产运行等方面, 技术人员串岗、混岗现象时有发生, 信息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6. 电子银行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特点, 它需要同时具备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金融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目前交通银行深圳分行的人力资源结构看, 具有相关实际经验的人员相对极少。一是从事创新型电子银行产品开发与服务的人才极缺乏;二是从事电子银行信息系统生产运行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青黄不接;三是相应的内部控制方面的人才缺乏, 尤其是从事电子银行内部技术风险与业务风险专业审计的人员极端缺乏, 电子银行内部审计基本上处于空缺状态。与此同时, 由于现有人事机制方面的弊端, 难以招募到国际国内具有一流水准的电子银行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也直接影响到电子银行的风险管理和长远发展。

7. 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导致潜在的法律风险很大

交通银行电子银行的软肋很明显, 这个软肋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而且还是意识问题。自1996年起, 花旗银行已向中国国家专利局申请了37项“商业方法类”发明专利, 这些已申请专利主要是基于网络的银行服务方法、基于银行卡的结算办法等配合新兴网络技术或电子技术而开发的金融服务和系统方法[2]。花旗银行申请专利旨在控制电子银行的核心技术, 为树立电子银行的领导地位打下根基。尽管目前中国尚未批准其申请的任何一项专利, 但是根据专利申请“先申请先授权”的原则, 一旦中国通过相关的法律, 允许申请此类专利, 交通银行再进入某些市场将面临困难, 要么交纳较高的专利费, 要么被迫退出, 甚至不得不支付罚款。即便中国不授权此类专利, 当交通银行拓展美国或者其他国际市场时, 也必须面对花旗的专利壁垒。截至2007年, 在花旗银行总共取得的132项美国专利中, 与电子银行相关的商业方法专利占了2/3[3]。而交通银行对金融产品专利保护基本没有概念, 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的专利战略。

8. 电子银行的认证体系存在风险隐患

交通银行个人电子银行目前采取自建CA认证中心颁发数字证书来验证用户身份, 企业电子银行采取自建CA认证中心颁发数字证书和中国金融认证中心 (CFCA) 的普通证书, 客户可自选其一来认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使用的数字证书安全级别最高的是中国金融认证中心 (CFCA) 的高级证书。交行在拓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实际操作中, 极力引导客户使用交行自建CA所颁发的数字证书。这样, 多数客户都选用交行自建CA。交行电子银行自建CA虽然反应速度较CFCA更快, 但安全性和权威性明显逊色于后者。交行认证自己发行的CA证书, 在这个过程中交行电子银行既是交易方, 又是认证方;换句话说, 自身既充当运动员又充当裁判员的角色。一旦发生未经授权的欺诈方冒充客户向交行电子银行发出指令, 由此产生的损失很可能由交行承担;出现纠纷后交行即使证明自己设立的认证程序是安全可靠的, 并且也尽了谨慎义务, 也可能因地位欠缺而陷于不利地位, 容易引发信誉风险。尤其现在因为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网上支付业务等所采用的各种协议、出现问题后涉及的责任认定、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很难解决。此外其他银行也有像交行一样自建CA的情况, 银行之间相互认证的问题就更难解决。

二、原因剖析

1.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高

由于国内银行长期处在利率严格管制以及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市场大环境中, 创新意识、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都不高。多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产品种类与服务模式基本一样, 同质化较重, 这也导致电子银行业务也十分雷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 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创新紧迫感不强;其次, 创新的层次较低, 创新产品档次偏低、知名度不高、功能不强大, 不具规模效应, 产品同质化严重;再次, 创新产品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 创新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国内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最后, 缺乏科学有效的创新考核机制与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产品开发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我国加入WTO后, 国家一直采取大力扶助内资银行发展、适当限制外资银行发展的政策, 但是自2006年后, 各种金融政策将对内资、外资银行一视同仁, 国内商业银行竞争将更加激烈。面对众多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 国内商业银行如不尽快提高创新能力, 则不仅在传统业务市场, 而且在新兴的电子银行市场也将不断丢失阵地。

2. 电子银行信息系统的信息技术落后

由于种种历史和制度的原因, 当前我国电子银行技术和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应用水平远落后于国际顶尖水平。为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交行电子银行系统部分设备直接引进国际顶尖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应用软件包或采用技术外包的方式开发应用系统。直接引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有个中国化的问题且日常维护更新也需要大量专业人员。交行的信息技术人员忙于不断地学习新引进的信息系统技术, 久而久之容易满足于熟练掌握已引进的信息系统技术, 不愿集中全力对电子银行产品进行创新开发。等交行信息技术人员不断追赶、不断学习终于赶上了此一轮新技术, 国际上新一轮技术更新又开始了。因此信息技术人员要么满足于熟练地掌握刚刚引进消化吸收的信息系统新技术, 要么就陷入不断追赶的学习漩涡中, 无暇开发中国化的独特的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拳头产品。技术上难以创新, 也就难以保持并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 国外银行十分重视电子银行风险监控技术、运营安全控制方法及其他“商业方法类”发明的新专利申请,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此类申请已经超过3 000件, 而国内银行却关注很少, 既是因为缺乏专利的意识, 也是因为囊中羞涩, 难以创新出新技术和新方法。

3. 内控制度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蓬勃发展, 电子银行业务也处于不断更新和发展之中, 而相对稳定的风险内控模式的更新及风险控制体系的调整, 与业务的迅猛发展变化相比, 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遗漏, 如业务授权制度、内部监督控制流程、考核制度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 使得一些玩忽职守、违规操作行为常有可乘之机。观察美国银行的电子银行, 其风险管理做得比较好的, 在风险内控制度建设方面也必定较为完善, 其对于每种电子银行业务都会编制出详尽的操作手册, 并列示所有潜在风险点, 并不断及时修订以适应最新产品与服务的变化[4]。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操作人员因无章可循、操作不当引发操作风险的可能, 为审计稽核部门的监督也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银行高管层需要评估银行所能够承受的最大亏损额, 根据这一结果确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 将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与其面临的风险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进行比较, 把风险控制在银行的承受范围之内。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如英国巴克莱银行、美国花旗银行, 他们在风险管理中先综合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力, 然后建立起适宜的风险偏好体系, 加强限额管理, 强化经济资本在银行内部的运用。这种做法虽然无法完全消灭风险, 但是通过努力可以把风险控制到自身能够接受的范围。

交通银行目前也已经初步启动了这方面的相关工作, 但与巴克莱银行、花旗银行等国际著名银行的成功做法还有明显差距。交通银行应继续深化此方面的工作, 科学设定全行及各业务条线的风险偏好, 尤其是网上银行业务系统风险偏好, 并确立相应的限额管理体系, 根据要求为分支机构、产品线和业务条线配置经济资本, 并结合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等指标进行绩效考核。

4. 基层分支行和电子银行业务管理部门重视新业务拓展轻视内控

(1) 国外银行一般在基层分支机构派驻风险经理并与客户经理一同开展工作。派驻的风险经理负责本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的风险管理政策的落实工作, 对基层分支行进行监督管理, 并保持与总行风险管理信息的及时沟通。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并没有设置此类岗位。基层营业机构的风险管理工作尤其是操作性风险是由上级行风险部门负责。这就造成基层分支机构没有专门控制电子银行风险的人员, 总是被动地执行上级行的风险管理政策, 没有把业务拓展和风险防控放到相等的地位上, 从而造成电子银行风险管理职能的缺失。这个管理职能的缺失是造成基层分支机构风险管理案件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2) 电子银行新产品与服务不断面世, 而业务管理制度滞后, 管理手段落后。基层分支行的管理人员迫于上级行诸多业务量指标任务考核的压力, 必然忙于熟悉新业务、推广新业务, 全力以赴地完成考核指标的任务[5]。这样管理人员难以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监督工作中。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无法协调并进, 管理的疏漏也难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急功近利, 片面追求考核任务, 忽视风险防控自然会造成日后的风险隐患。

5. 加强对电子银行专业人才的培养

目前, 交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内部设置主要强调对信用风险的管理, 并采用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流程式设计, 没有按照风险的分类来进行设置。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管理部门仅局限在各个业务条线层面, 在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并没有功能性的专业团队来进行分类风险的指导和监控, 不利于在全行层面对各类风险进行监控和协调。

电子银行系统的健康运行需要银行内部职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电子银行工作人员不仅要银行业务娴熟, 而且要具有相当深度的电子银行理论知识、全面的风险防控意识和诚实敬业的品德。因此应该不断地加大内部员工培训力度, 平时注重人才梯队规划, 使优秀职员或者潜在优秀职员能不断脱颖而出, 满足电子银行业务迅速发展的需求。员工培训工作, 在平时主要开展电子银行风险防控专业知识、电子银行系统安全运行技术及电子银行理论知识的培训, 不断增强员工的业务风险防范意识, 提高业务技能水平以及道德素养, 以适应电子金融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

在时刻注意强化培养银行内部技术人员的同时, 也要不断引进国内外一流的电子银行技术开发人员。如果把银行科技人才队伍比做一个蓄水池的话, 那么只进不出的蓄水池, 不会经常有好水, 且容易滋生腐水。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必须制定科学的科技人才激励、考核制度, 不断淘汰冗员。科学的人才激励、考核机制, 需要最大程度地激发技术开发人员工作积极性, 努力用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诚挚的感情、宽松的工作环境、富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来留住人才, 用好人才, 做到人尽其才。要经常创造机会, 组织技术开发人员去国外高端科研院所、同业机构、高层次的国际信息技术公司参观、学习交流。目前在交行, 技术开发人员和普通行政管理基层主管保持大致相当的薪酬待遇, 有着同样的朝九晚五坐办公室的工作方式。技术开发人员同时身兼数职, 不能把精力集中于技术开发上。这样的科技人才激励考核机制非改不可, 否则就会造成一流的人才留不住, 二流的人才坐不住, 留得下又能坐得住的三流人才又不顶用。

6. 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并造成潜在的法律风险

一方面, 因为在长期业务发展中, 交通银行没有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传统, 对金融产品专利的保护也没有概念, 缺乏专利意识, 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研究来制定相关的专利保护战略。目前涉及业务发展的法律诉讼由交通银行法规部负责, 该部门既没有规定相应知识产权保护职责, 也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人才。国外许多知名银行都是在法律部内设分部或单设知识产权部门专职负责本行所涉及的商业方法、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类工作。另一方面, 交通银行缺乏国内国际顶尖的电子银行风险监测、安全控制等技术专利、商业方法类创新技术, 目前还处于不断学习模仿国外电子银行的生产运作方式的层次上[6]。

国外一些公司和银行 (如IBM公司、花旗银行、三井银行等) 不仅在美国、欧洲、日本就其先期开发的电子银行产品组织、销售方法、支付结算系统, 以及电子银行风险检测、安全控制等技术申请了商业方法类专利, 在我国也开始了类似的申请活动。国内商业银行至今尚无一件类似申请。

短期来看, 外资银行和IT公司为进入中国市场, 培育电子银行客户群体和普及公众的电子银行知识, 还不会利用其在商业方法专利方面的优势, 威胁国内电子银行的发展或者向国内商业银行收取专利使用费。但是, 一旦电子银行市场渐趋成熟, 商业方法专利就会成为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竞争的一个有力手段。届时, 国内商业银行将会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7. 电子银行缺乏全国统一且权威的CA认证中心

由于我国法律对于第三方认证的规定相对模糊, 没有排除CA开发商帮助银行筹建CA系统或银行本身组织技术人员自建CA系统来提供服务的情况。这样, 商业银行和中国金融认证中心 (CFCA) 之间的分歧难以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得到圆满解决。CFCA总经理李晓峰谈到以上情况, 言辞激烈, 连用5个“不顾”。他说:“社会上一些CA开发商从自身利益出发, 在商业银行建设电子银行、升级改造时误导商业银行。他们不顾《电子签名法》、《电子支付指引》的颁布, 以及监管部门正在逐步健全相关管理办法的态势, 不顾CA中心即将规范、整顿的现实, 不顾建设CA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和持续的投入, 不顾金融行业多个CA对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不利, 不顾自建CA在法律上的问题和公众的认可问题, 鼓噪、影响银行自建CA, 我们认为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目前状况, 除了一些CA开发商缘故外, 主要是商业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 愿意利用CA开发商技术来建立自己的CA。包括交行在内的众多商业银行发行自己的CA, 即银行自己向客户签发认证证书, 银行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此举虽然降低了客户使用数字证书的成本, 有利于电子银行业务的拓展, 但由此大大增加了电子银行风险, 也不利于长远发展, 实在是一种目光短视行为。加速采用第三方安全认证机构CFCA数字证书才是长远明智之举, 这也是未来电子银行发展的方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迅猛发展却缺乏全国统一、权威的CA认证中心, 在客观上必然影响电子银行的长远稳定发展、服务水准、效率, 也必然在日后发展中留下相当大的风险隐患。

摘要:本文以交通银行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实践为基础, 首先针对制约交通银行电子银行健康发展的一系列的突出问题如电子银行产品研发能力、风险评估、技术风险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控、业务拓展与内控管理的脱节、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潜在的法律风险等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然后对该类问题的成因、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银行,风险管理,最新问题,成因剖析

参考文献

[1]张成虎, 王雪萍.我国银行技术风险监管策略研究[J].情报研究, 2005 (11) :14-15.

[2]李剑铭.浅析我国网上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J].商业研究, 2005 (12) :46-48.

[3]杨玉民.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新风险及对策[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 :94-95.

[4]交通银行.交通银行电子银行内部管理台操作规程[Z].交通银行电子银行内部文件, 2006.

[5]曾志耕.网络金融风险与监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银行交通补贴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交通银行;基层机构;柜员;绩效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外资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各地设立代表处或分行,国内的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加快了营业网点在全国各地的设置步伐,为了尽快融入当地金融市场,提升客户占有率,各地传统国有商业银行的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各类新设立银行的抢夺目标。柜员是商业银行最先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线员工,柜员的服务质量、业务水平、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品牌和声誉。交通银行基层机构现有的柜员绩效管理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导致该行柜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每况愈下,许多骨干柜员向外行流失,严重约束了交行基层机构的发展。

因此,找出交通银行基层机构柜员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改进,对于交通银行的不断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 绩效管理概述

1.1 绩效管理的内涵

绩效管理是识别、评价并开发员工绩效,使员工绩效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持续性过程。可见,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并且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和员工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绩效来提高组织成功的可能性,同时获得自身职业生涯的不断发展。

1.2 绩效管理体系

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过程包含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这四个步骤首尾相连缺一不可,形成一个封闭的绩效管理循环,任何一个环节的执行出现偏差,都會对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产生不利影响。

1.3 绩效管理的作用

绩效管理对有效加快战略目标的达成,提升组织绩效水平,提高员工个人素质、能力和工作效率,改善上下级关系,具有很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总的来说,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能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组织实现战略目标。

第二,为组织做出各类员工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第三,开发员工使其胜任本职工作。

2 交行基层机构柜员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对绩效管理的理解认识有偏差

大部分基层机构的管理者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只在年终考核时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在评分表上给柜员打分,甚至并不告知柜员考核结果,更谈不上绩效反馈面谈,将绩效管理当作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由于在制定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时不征求柜员的意见,导致大部分柜员对绩效管理的目的、绩效考核办法和指标不了解,甚至认为绩效管理就是惩罚措施,对绩效管理工作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使得该行基层机构柜员绩效管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缺乏沟通和反馈

由于对柜员绩效管理工作的理解认识存在偏差,基层行的部分管理者不重视绩效管理过程中同柜员的沟通和反馈,即使是为了完成任务安排一对一面谈,也是流于形式,无法解决柜员的绩效问题,柜员的许多小的绩效问题最终酿成大错,既不利于柜员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不利于基层行的风险防控工作。

2.3 考核指标无法准确衡量实际工作绩效

目前交行基层机构柜员的绩效考核指标多为依靠主观评价的定性考核指标,柜员绩效考核成绩随意性较大,信度较低,无法真实反映柜员的实际工作绩效水平,由于缺乏对业务量、业务技能、差错率和服务质量的考核指标,导致部分柜员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效率低下,从而严重影响客户的服务体验,甚至出现频繁的客户投诉现象。

3 交行基层机构柜员绩效管理的改进建议

3.1 组织培训提升绩效管理的认识高度

基层行管理者绩效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基层行柜员工作绩效的优劣,因此,应定期组织管理者进行绩效管理工作的培训,并将绩效管理水平纳入管理者的考核指标之中,同时建立约束和监督机制,使基层行管理者真正重视柜员的绩效管理工作,并落实在日常的工作中。另一方面,向柜员宣传绩效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消除柜员对绩效管理工作理解的误区,引导柜员参与绩效管理工作,鼓励柜员通过绩效管理提高自身的绩效水平,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

3.2 建立健全沟通和反馈机制

持续的沟通辅导和反馈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有助于基层行的管理者及时发现柜员的绩效问题,并给与相应的建议和帮助,同时也让柜员有的放矢,明确工作中的重点,并且增强上下级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3.3 贴近实际科学设计考核指标

柜员不是营销人员,不以利润指标为考核中心,而是以成本为中心对业务量、差错率、业务知识和技能、服务质量等作为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评价,并且尽量采用客观的定量考核指标。在设计考核指标时,要让柜员参与其中,既可以使柜员明确工作中需要达成那些结果、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又可以减少柜员对考核结果的异议,使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4 结语

交通银行基层机构柜员绩效管理的首要目的是将该行的战略目标落实到柜员的日常工作目标中,科学合理的柜员绩效管理体系有助于促进该行各项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提升柜员的整体绩效水平,对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发展人才以及增强该行的核心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严钢.商业银行绩效考核问题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8):147.

[2]卢元珍.银行基层员工绩效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营销,2012(3):113-114.

[3]李历.国有商业银行员工绩效管理探究[J].商,2013(14):59.

银行交通补贴管理办法 篇4

行票据转贴现业务,防范业务风险,根据有关法律和法规,总行制定了《交通银行票据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向总行综合计划部反馈。

暂行办法,认真制定或修订本行的票据转贴现业务管理实施细则,并于11月底前报总行交通银行票据转贴现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动和规范交通银行票据转贴现业务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以及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的票据转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财务公司)持未到期的已贴现的商业汇票向其他商业银票据行为。

业务由总行综合计划部负责牵头管理。主要职责是负责并会同授信、公司、财会等部门常管理事务。分行可根据本行实际情况确定转贴现业务管理部门。

业务实行业务经办人员、经办部门负责人和分管行长三级审批制度。

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交通银行办理转贴现的票据仅限于: 汇票;

人民银行再贴现名单的企业承兑的商业汇票;

信信用良好的企业承兑的商业汇票。

分为票据转入贴现和票据转出贴现。票据转入贴现指转贴现行买入票据融出资金的行为融入资金的行为。

据必须要素齐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规定。必须有真实、合法的商品交复书面文件。

贴现业务时,双方必须签订转贴现协议,填制一式五联转贴现凭证。转贴现利率由双方采取“票据买断”和“票据回购”两种方式。“票据买断”是指票据转出行将票据背书票据承兑人收款。“票据回购”是指转出行将票据质押给转入行,并按双方约定的日期行向票据承兑人收款。

统外金融机构开展票据转贴现业务一律采用“票据买断”方式;系统内分行之间开展票购”方式均可采用。

据买断”方式办理转贴现业务的程序

现的申请

交通银行申请办理转贴现业务应提供下列资料:

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贴现人的行政介绍信、身份证、授权书(正本);

背书的已贴现或已转贴现的商业汇票(原件);

据真实性的查询、查复书,如是复印件,需加盖转出行公章或会计部门的结算专用章;

其对手间的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商业汇票现的受理和审查。票据转贴现业务由各行票据业务经办部门负责受理和操作;各分行下:

办部门负责受理票据及有关材料并对票据及有关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复书、商品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等凭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必要时可对汇票进行补充门负责审查申请行办理转贴现业务资格;票据及相关材料的完整性、合法性及有效性等确定转贴现的额度、利率等。

门和票据业务经办部门业务人员根据审查情况,在《承兑汇票转贴现审批表》上签章确认门将《承兑汇票转贴现审批表》和有关协议,报分管行长审批。经行长同意后签订转贴同专用章。

据分管行长终审签字后的转贴现凭证进行账务处理并汇划资金。

行之间采用“票据回购”方式办理转贴现业务的操作程序(包括转贴现申请受理和审查转出贴现行票据可以不办理背书,转入贴现行审查票据后封存,到期后由转出贴现行行之间开展票据转贴现业务,不论是买断方式还是回购方式,均应签订协议,明确责任业务由各行计划资金部门根据资金和信贷规模状况提出,经分管行长批准后办理。向金出票据时,应先在系统内进行。

据转贴现业务纳入同业融资授信管理并实行总量控制。对各国有商业银行、各股份制商直辖市商业银行票据转贴现最大限额为4亿元;对省会城市商业银行票据转贴现最大限票据转贴现的最大限额为1亿元。超过限额必须经总行同意。总行及时公布转贴现限额属分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次办理转贴现总额超过4亿元时,应及时总额超过1亿元时,应及时向管辖分行计划资金部门备案。

现的票据,按照有价证券管理。到异地办理票据转贴现业务,必须切实确保票据安全。有关规章制度办理定期核查。

现业务的会计核算和利息计算按《支付结算核算手续》和《综合业务系统贷款业务处理式的参照上述规定执行)。转贴现票据到期应及时向付款人收取票款。不获付款的,转现业务如发生纠纷,应立即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的,对手方是金融机构同业的应依法转贴现业务统计报表制度。管辖分行(含本部和辖属行汇总)、直属分行每月后5日内计报表(报表格式见附件)。、直属分行应按照本暂行办法制定本行票据转贴现业务管理实施细则,并报总行备案。由交通银行总行综合计划部制定并负责解释、修订。

自文到之日起施行。

商业汇票转贴现申请书

行:

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和人民银行制定《支付结算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将下列汇--------------------------------------码|汇票金额|承兑日|承兑银行|到期日|贴现申请人|转贴现日|期限|贴现率|-|----|---|----|---|-----|----|--|---||

|-|----|---|----|---|-----|----|--|---||

|-|----|---|----|---|-----|----|--|---||

|-|----|---|----|---|-----|----|--|---||

|--------------------------------------

转贴现的原因

--------------------------------------

--------------------------------------

转出贴现行

转入贴现行

-------------------|------------------

|经办人:

|负责人:

|公 章:

--------------------------------------

票据转贴现业务审批表

****年**月**日

-----------------------------

| 转出贴现行

--|--------|--------|-------|

| 开户银行

--|--------|--------|-------|

| 账 号

--|--------|----------------|)|

|方式:买断()、回购()|

----------------------------|

----------------------------|

----------------------------|

----------------------------|

审查、审批意见

----------------------------|

部门审查意见:

经办人:

****年**月**日 |

----------------------------|

查意见:

经办人:

****年**月**日 |

----------------------------|

意见:

行 长:

****年**月**日 | ----------------------------|

-----------------------------

票据转贴现业务统计表

单位:万元

--------------------------------------

转入票据贴现

| 转出票据贴现 | 央行再贴现

---------------------|--------|-------月 |本年累计|本月承兑|本年累计承|本月|本月 |本年累计|本月 |本年累生额|发生额 |人付款额|兑人付款额|余额|发生额|发生额 |发生额|发生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部门负责人:

填表:

日期:

5日内上报总行综合计划部。

商业汇票转贴现协议(适用票据买断方式)

现本月余额=上月余额+本月发生额-本月承兑人付款额;含本部和辖属行汇总)、直属分行每月后行):_________账号:______行):_________账号:______转贴现业务中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范资金风险,甲、《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经平等协商,达成此协议,并共同遵守。有尚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以下简称银票)共计(大写)______张,商业承_____张(详见附件),票面合计金额(大写)______,向甲方申请办理转办理转贴现。

述申请办理转贴现业务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真实、合法、有效,并已办相关资料复印件与原件相符。乙方承诺如因上述保证事项不真实而导致的任何经济及法自转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并加计计息天数),计息天数以结算办法》在计息时天数另加3天划款日期。实付转贴现金额按票面金额扣除转贴现利贴现利率为月息______‰。转贴现利息(大写)______,实付转贴现金额采取票据买断方式。乙方将票据背书转让给甲方,到期由甲方向承兑人收款。若承兑人时将退票通知、汇票连同承兑人寄来的信封用特快专递或专人送至乙方,并有权按《法》及本协议第三条向乙方行使追索权。乙方保证最迟于收到退票通知的次日上午,向行规定的逾期划款罚息利率计付罚息。乙方还须承担甲方为催收逾期票款所支付的相关,甲方将协议项下多张汇票的转贴现款一笔支付给乙方,但各汇票项下的转贴现是独立有权就该汇票向乙方行使追索权。的履行所发生的任何纠纷,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有权向甲方所在地

乙方(公章):乙方负责人: 乙方经办人: 地址: 电话: 传真: 年 月 日

交通补贴申请书 篇5

交通补贴申请书一:交通补贴申请书

尊敬的校领导:

本人XXX,因工作要求,需工作日往返于XXX车站和XXX车站之间,单程共计XX站。特此向XXX申请交通补贴,望领导批准!

申请人:

工作单位(盖章):

领导签字(院系):

二O一四年七月三日

>交通补贴申请书二:交通补贴申请书>>(140字)

尊敬的领导:

我是公司设计员,我的工作要求施工前对总部设计的图纸进行现 场核对,并根据监理或现场管理员设计变更申请组织现场勘察、测绘、校核工程变更图,工程完成后参与竣工验收。经常要去现场,天天往 返于各工地和公司之间,因此特向公司申请享受交通补贴,望领导批 准!

申请人:

20XX-8-30

>交通补贴申请书三:交通补助申请书>>(110字)

xxxx公司领导:

我家住在xxxxx市,距离家很远,经单位领导研究同意给我探家往返机票及其他交通费,每次往返机票费3800元、其他交通费350元,共二次,合计费用8300元,望核准报销。

申请人:xxxx

银行交通补贴管理办法 篇6

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指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能发电和海洋能发电。我国的风力发电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2008年后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太阳能发电(以下简称光伏发电)始于1998年,2013年国家将全国分为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制定了相应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生物质能发电起步较晚,2006年以后我国的生物质能发电行业才开始壮大。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较高,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实行补贴政策。

二、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以下简称“电价补贴”)资金与银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贷款安全性的关系

近几年来,银行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贷款规模原来越大。比如某银行省分行,201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新增贷款占当年公司类年度新增贷款的19.2%,2015年则占36.4%,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贷款余额占到全部贷款余额的9.3%。

(一)需要电价补贴的原因及情况分析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设备制造技术水平低、价格高,造成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投资大、需要银行贷款量大、电力成本高。例如,一个5万千瓦的发电厂,风电需投资4亿元,银行贷款3亿元,经营期前三年平均成本0.60元/kwh;光伏发电需投资4.8亿元,银行贷款3.6亿元,经营期前三年平均成本0.71元/k w h。发电成本不仅远高于目前燃煤发电平均标杆上网电价(0.3614元/千瓦时),甚至高于同区域内居民生活用电价格。与燃煤发电相比,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成本上没有竞争优势。从经济性上讲,没有必要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

但是,能源安全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两大难题,也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是解决上述两大难题的必要措施,这也正是我国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种事关能源战略全局、必须发展且前景很好,成本较高但逐步降低的行业,国家实行财政补贴政策予以扶持,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定价及补偿机制”。其主要内容:一是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定价机制。陆上风电实行分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海上风电实行招标电价,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行分区域标杆上网电价(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全电量补贴政策),生物质能发电实行标杆上网电价和招标电价并存;二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高于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差额部分,通过向电力用户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以下简称“电价附加”)加以解决;三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补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和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等。其中税收政策主要有“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补贴资金来源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来源则是电价附加。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规定“电价补贴”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高于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国家投资或补贴建设的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费用高于当地省级电网平均销售电价的部分,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网费用等。并规定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计入电网企业销售电价,由电网企业收取,单独记账,专款专用。

根据《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补贴项目需要申请纳入补贴目录。纳入补贴目录需具备以下条件: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完成核准,且已经过国家能源局审核确认;2)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价格政策,上网电价已经价格主管部门审核批复;3)按属地原则向项目所在地省级财政、价格、能源主管部门提出补贴申请,省级财政、价格、能源主管部门初审后联合上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收入来源分两部分:一是按照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0.3614元/千瓦时)从电网企业取得的收入;二是国家财政提供的电价补贴。

(二)电价补贴对银行信贷决策带来的影响

银行经营的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和和效益性。银行信贷管理的原则是安全性,即按照贷款合同规定的时间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

从银行信贷投向的选择方法来看,一看行业发展方向,二看国家政策是否支持,三看企业经营状况。从行业看,2015年风电、光伏和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规模仅占全部并网装机的13%,与《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2014版)》确定的2030年达到17%的目标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政策看,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是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解决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国家支持的重点发展领域,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补贴资金的变化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银行从补贴资金量的多少判断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的支持力度,从而决定银行贷款策略;二是补贴资金到位的及时性决定了银行对该行业贷款的管理方式。

三、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对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

(一)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除了存在弃风、弃光现象之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这几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发展过快、建设项目过多;二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大、发电成本高,需要国家财政提供的电价补贴资金量大;三是电价补贴由于部分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在某些省份已经造成了一些不良贷款,降低了银行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的积极性。

(二)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资金量和补贴时间对银行贷款质量带来的影响

一是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影响。发电项目收入中25%~40%来自于电价补贴。如果电价补贴资金充足,补贴资金能及时到位,企业就能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本息;如果没有电价补贴或电价补贴资金长期有缺口,企业仅仅能支付人员工资和银行贷款利息,归还本金的可能很小,此时银行将会出现大量的不良贷款,这样银行将不会向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贷款,反过来又会影响国家调整能源结构的战略构想。

二是对银行贷款期限的影响。企业要想获得电价补贴,必须先进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名录》,但是国家发布电价附加资金补贴名录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它视电价附加资金量而定。如果资金充足,资金补贴名录发布就很及时,否则就滞后,现在最新的资金补贴名录还是2014年8月2日发布的第五批,第六批尚在征集过程当中。目前从项目建成到拿到财政补贴要2年以上,对银行来说,企业建成后前两年无法还款,原定的贷款期限无法执行。

(三)电价附加收入资金预测

1. 电价附加征收范围。

根据财综(2011)15号《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电价附加在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全国范围内,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扣除农业生产用电后的销售电量征收,征收范围的销售电量包括:1)省级电网企业(含各级子公司)销售给电力用户的电量;2)省级电网企业扣除合理线损后的趸售电量;3)省级电网企业对境外销售电量;4)企业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5)地方独立电网销售电量(不含省级电网企业销售给地方独立电网的电量);6)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的电量。即:除农业用电和居民用电以外,其他用电都需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

2. 电价附加征收标准。

发改价格[2015]310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的通知》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提高到0.019元/千瓦时。

3. 预测依据。

201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55500亿kwh,征收电价附加的电量(即第二产业用电量+第三产业用电量)为47204亿k w h,同比下降0.2%。电力消费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种变化是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本文预计这种趋势将会持续。因此,电量增长率按年下降0.2%计算。预计2016年~2020年,电价附加收入分别为895亿元,893亿元,892亿元,890亿元和888亿元。

(四)电价补贴资金支出预测

按照《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可再生能源补贴对象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主要包含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项目)、可再生能源发电接网工程和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

1. 补贴标准。

第一,发电项目。2015年全国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平均为0.3614元/千瓦时,根据发改价格(2015)304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和国家能源局对2016年-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价格的预测,以此计算出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发电补贴最新标准。

(1)风力发电:2016年~2020年,风电平均补贴标准分别为0.16元/kwh,0.16元/kwh,0.13元/kwh,0.10元/kwh和0.08元/k w h;

(2)光伏发电

A、光伏并网发电补贴标准:2016年~2020年补贴标准分别为0.55元/k w h,0.53元/k w h,0.51元/k w h,0.49元/k w h和0.47元/k w h;

B、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0.42元/k w h;

(3)生物质能:平均补贴0.1元/k Wh;

第二,接网工程。补贴标准为50公里以内0.01元/kwh,50~100公里0.02元/k w h,100公里及以上0.03元/k w h,全国平均补贴资金约为0.01元/千瓦时。

第三,独立电力系统。补贴标准平均为4000元/kw年。

2.2016~2020年各年度可再生能源发电或建设规模预测。第一,风电:2015年末我国风电项目累计核准容量21600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12900万千瓦,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1728小时。风电项目的建设周期大约为1年,因此,2016年底的累计并网容量将达到17250万千瓦,2017年将达到21600万千瓦,超过了《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2014版)》所预测的基本情景(最低目标),极有可能在2020年达到积极情景的预测目标,即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000万千瓦。以此估算,2018~2020年风电年增长率11.57%。全国风电发电小时按1700小时计算。

第二,光伏。2015年末光伏发电累计装机4318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371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606万千瓦,全国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33小时。依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光伏装机在2020年将达到10000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8335万千瓦,分布式光伏1665万千瓦),预计2016~2020年光伏电站装机规模年均增长17.56%,分布式光伏年均增长22.40%。全国年均利用小时数按1130小时计算。

第三,生物质能。2015年末生物质能装机规模1300万千瓦,年均发电小时3000小时。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生物质能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2016~2020年年均增长18.21%。

第四,接网工程和电力系统。假设建设电接网工程的上网电量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合计(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的50%,补贴价格0.01元/kwh;2015年独立电力系统装机0.53万千瓦,年均增长20%,补贴标准4000元/千瓦。

经计算,2016~2020年,电价补贴支出合计分别为848亿元,1024亿元,1032亿元,1028亿元和1061亿元;2015年~2020年,(电价附加收入-电价补贴支出)累计分别为-330亿元,-282亿元,-413亿元,-554亿元,-692亿元和-865亿元。

计算结果说明: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资金存在缺口将是长期的,而且资金缺口是在逐年加大的,这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和银行都有潜在的风险。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来说,拿到补贴资金的时间将会推迟,至于要推迟多久还难以预料;对银行贷款来说,建成后2~3年出现不良的可能性急剧提高。

四、银行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的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一)客户选择方面

选择母公司实力强或股东实力强的客户,要求母公司或股东有代偿能力。主要原因是补贴资金到位有可能滞后2~3年,这期间企业将无法按时归还银行贷款,需要母公司或股东代为偿还。

(二)贷款期限安排方面

如果母公司或股东拒绝代偿,就需要提前做好贷款期限的安排。在贷款项目评估阶段,不考虑项目经营期前2~3年应该偿还的贷款额,这实际是预先设计了2~3年的宽限期,在宽限期内,企业只付息不还本。此后有两个选择:一是在贷款合同中约定,收到前2~3年电价补贴后,一次归还前几年应偿还贷款,这样原贷款偿还期不变;二是从第3~4年开始,按照贷款评估的还款金额还款,实际是将项目的贷款期限延长了2~3年。

(三)担保方式方面

一是对于五大电力集团下属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可采用信用担保方式或电力收费权质押方式;二是对其他集团成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优先选择母公司或股东作为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三是在母公司或股东保证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政府成立的担保公司提供一部分补充担保;四是在以上方案都无法实施时,可以选择抵押担保方式。在抵押物选择上,优先选择商业用地,不足时再增加部分建筑物或其他资产。

参考文献

[1]《可再生能源法》.

[2]《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

[3]发改价格(2013)163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4]财综(2011)15号《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5]《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

[6]财建[2012]102号《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7]《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2014版)》.

[8]发改价格(2015)304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

[9]国能新能(2016)54号《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

交通银行:闯关420亿再融资 篇7

420亿元,仿佛天空一记响炮,比市场预期的250亿元足足多出170亿元。不过根据计算,A股市场实际只需消化1/4左右的融资量,约110亿元,因此交行再融资对市场冲击有限。

融资着眼长远

也许正是有身份显赫的大股东“撑腰”,坊间早有交行融资的传言。

早在春节前夕,市场就已经传出长期持有交行26.48%股份的财政部将参与交行配股计划,但具体金额尚未敲定。而汇丰控股作为交行另一大股东对配股计划也颇有兴趣,据了解,汇丰控股在近3年时间内尚未动过交行股份一分一毫,甚至在寻求进一步增持的机会。

按照交行的说法,此次选择A+H两地同时配售的方式补充资本,一方面是考虑到目前的股权结构,因为交行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与中行的可转债融资相比,配股融资更能一步到位,也能维持目前的股权结构。

交行2009年三季度报告显示, 截至2009年9月30日,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72.9%,其中财政部持有129.75亿股,占总股本26.48%,为第一大股东;汇丰控股紧随之后,合计持股占总股本的19.15%;社保基金持股占11.34%。

另外一方面,让现有股东以折价形式进行增持,也是回馈股东的一种变相方式。正因如此,目前多家中外资投行也在积极争取参与交行A+H股配售计划。

此外,在境外融资中,IPO和增发都需要进行国有股减持,只有配股不需要。所以,有业内人士指出,交行选择A+H同步配股,可能也有保护国有股东利益的考虑,而两地同步配股也是速度最快的一种融资方式。

至于最终的融资额,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来补充资本金。毕竟在经历了2009年的快速信贷扩张之后,交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2009年三季报显示,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52%和8.0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离中国银监会10%的最新要求尚存在一定距离。再加上交行自2007年5月进行A股IPO之后并未进行过股权融资,此次基于自身资产扩张和资本监管趋严压力下的融资计划显得更为顺理成章。

根据国泰君安金融行业分析师伍永刚的测算,配股融资后,交行可将核心资本充足率提升约2.5 个百分点,如此,未来3年的业务发展就有了资金上的强力保障。

市场冲击有限

再融资一向被股市视为利空。2月24日,交行公布再融资计划后,A股和H股开盘均下跌,一度拖累整个银行板块,但下午双双反弹。最终A股收于8.09元,微涨0.5%;H股上涨2.63%,收于8.2港元。

就近两天表现来看,同此前中行、招行公布融资计划后股价走势类似。俨然,靴子一落地,悬在投资者心中的石头也落下了。

对于交行此次的融资计划,多位券商均认为对A股整体压力不大。按照交通银行董事会的决议,此次拟在A股和H股市場以每10股配售不超过1.5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且A股和H股配股比例相同。

根据交行股权结构,两地同配时,H股分担了47%左右的融资量,融资总量有限,市场应该能够支撑。

而且,对于国有法人股占比较高的交行而言,只要大股东愿意长期持有,并且能积极参与配股,相应流通股东的出资量就会较少,从而对二级市场流动性影响也相对有限。据不少机构人士向记者透露,财政部和汇丰控股作为交行的大股东参与配股的可能性很大。

业内专家预计,如果A股市场中财政部作为第一大股东分担了总股本的20.36%,首都机场、国网资产、上海烟草、云南红塔、中石化财务、大庆石油等国有企业大股东分担了总股本的5.49%,则A股市场实际只需消化1/4左右的融资量,约110亿元。

此外,根据中金公司的预计,配股价格为每股5.71元,较交行A股2月24日8.09元的收盘价折让约30%。尽管低于招行将近43%的折价,但是这个价格对于股东来说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不过,和近日已经宣布配股融资比例的招商银行相比,交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毕竟目前还仅仅是董事会决议,未来不乏像招行那样出现方案调整的可能,而且还需要在4月20日召开的临时股东上进行审议,进而再上报监管部门核准。

尽管曲折,但是再融资始终是交行补充核心资本的必经之路。

风险不可无视

对于目前估值较低的交行来说,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中信建投等等券商纷纷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当然也有少数券商维持谨慎的看法,毕竟央行未来将会采取何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还悬而未决,正如在东北证券唐亚韫所言,“也许最好的买入时机还没有到来,但是目前估值确实比较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外资机构的看法似乎难以用“乐观”两个字去形容,因为再融资已经不再是一家、两家银行的事,而是银行业整个大家庭的家务事。

而在融资的过程中,如果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对国有银行而言)或战略投资者(对股份制银行而言),对于直接注资仍心存犹豫,那么则意味着需要从市场筹集更多的资金,这样一来,势必会动摇投资者对政府支持国有银行的信心。

面对现实,再融资无法回避,但却加快了投资者心跳的速度,正如申银万国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在撰文中所称,“对于持有相关股票的老股东来说,参与再融资意味着要追加投资,不参与则面临股权被稀释的风险。在总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这些都会给投资者带来不利的影响。”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于再融资的担忧。

上一篇:特色易班(建桥心理易班)下一篇: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案